讀后感是在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后,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對書中內(nèi)容進行總結(jié)和思考的一種表達方式。讀后感不僅可以加深對書籍的理解,還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運用所學知識。我想我讀完這本書也應(yīng)該寫一篇讀后感了吧。寫讀后感要注意適當運用修辭和修辭手法,使文章更具有吸引力和說服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中國漢字故事讀后感篇一
這學期語文課的課前5分鐘,有許多同學都講了有關(guān)漢字的故事。有關(guān)漢字的事就成了我最想了解的。我每天都會看《有故事的漢字》這本書,書里的'知識讓我感受到漢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悠久的漢字文化,猶如品嘗了一頓漢字大餐。
書的每一篇都是由三部分組成——“一字三品”、“字里故事”、“解詞覓趣”?!耙蛔秩贰苯o讀者介紹了這個字的構(gòu)成、讀音、含義、造字時期等。“字里故事”當然就是和該字有密切聯(lián)系的故事,我最喜歡讀的就是這一部分了,書里寫了“炎帝是誰”、“黃帝是誰”、“黃帝與蚩尤之戰(zhàn)”、“丑女發(fā)現(xiàn)原始鏡子”、“人文初祖的戰(zhàn)爭”等故事讀著這些故事,我也仿佛回到了那些神秘的年代?!敖庠~覓趣”這部分會把這個詞的由來向我們做一個詳細的介紹,讓我們更充分的了解它。
通過閱讀我了解了漢字在幾千年的歷史中,字體發(fā)生率很大的變化,由繁到簡。現(xiàn)在我學會了猜字謎,編字謎,激起了我對漢字的無限興趣!
漢字,我愛你,我希望了解你更多的故事!
中國漢字故事讀后感篇二
這是一本讓青少年了解中國漢字的有趣味的通俗讀物,全書選取了兩百個左右的常用漢字,在用圖畫的形式加上故事的說明,形象的講解每一個漢字。每一個字一幅圖讓我們一眼就可以看懂漢字的——形與義。這本書中的每一個漢字都有一個演變過程,在這里展示了它們的前世今生,每一個漢字每一則小故事,它們講述了漢字中深藏的文化、歷史、文學知識等。
漢字也是很獨特的。在世界上的所有國家中,只有中國由于其民族文化強大的包含性與同化性而始終沒有間斷過文化傳承,這使得“漢字”成為世界上較少沒有間斷過的文字形式。
沒有漢字,也就不會有燦爛輝煌的中國古代文明,可以說漢字是中華文明的母親,我們喜歡漢字,因為我們能夠從它背后了解許多有趣的`故事,《圖解漢字的故事》就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更廣闊的漢字世界,讓我們真正的認識到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
中國漢字故事讀后感篇三
《漢字的故事》是媽媽上周給我買的一本書,我非常喜歡它。
閱讀了《漢字的故事》這本書,讓我深知漢字是我們中國的驕傲,有著悠久的歷史。每個漢字都藏著有趣的故事和奇特的造字方法,真佩服我們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和智慧。
以前,我寫字總是很馬虎,媽媽總是嘮叨我。記得有一次,我寫完了作業(yè)給媽媽檢查,媽媽檢查之后就看到了我因為粗心寫錯的字,指著我的作業(yè)本對我說:“你看,作業(yè)上把‘過’寫成了‘這’!”。唉,我又馬虎了。
自從媽媽買了《漢字的故事》這本書給我看了之后,媽媽在我因為粗心犯錯的時候,總是會告誡我別學“馬虎”故事中的畫家一樣,做事馬馬虎虎,最后釀成了打錯。
《漢字的故事》讓我學習到了許多漢字以及它們背后的故事,也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
中國漢字故事讀后感篇四
從甲骨文到西周時期的金文、大篆(鐘鼎文、石鼓文),再到秦朝時期的“小篆”,實現(xiàn)了“書同文”,之后“隸變”實現(xiàn)了古文字向今文字階段的轉(zhuǎn)變,隸書、楷書以及草書、行書出現(xiàn)。直到今日,《漢語大字典》收字就有56000多個,《現(xiàn)代漢語常用字表》收錄常用字2500個,次常用字1000個,共3500個。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不同的漢字構(gòu)成方式都包含著中華民族的智慧與文化內(nèi)涵,記錄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因中國的國際地位日益提高,“漢語熱”也在世界各國顯現(xiàn)出來。但我國的漢語國際推廣事業(yè)只能說是剛剛起步?!稘h字五千年》的總顧問、第九屆、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長許嘉璐教授指出,要實現(xiàn)與西方文化的平等對話權(quán),中華文化就必須要加大推廣力度。中華文化要在“走出去”方面作更多的嘗試。就漢字而言,其對外推廣過程更是充滿了挑戰(zhàn)和艱辛。對于學習漢語的國外人士來說——“漢字像一張張圖畫”,難認、難記、難寫,而且量大。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社會背景,種種差異影響著外國人學習中文、學習漢字的熱情。
在看完后發(fā)現(xiàn)自己天天寫的文字自己很不了解,對自己的國家不了解,想來我該注意了。對我而言,印象中的父母親對於我們一直只有能吃飽的努力,關(guān)於讀書這件事大概只希望我們能認真讀,卻不明白喜歡讀書其實是需要氣氛營造的。也因此小學時,補習班里的那個叫「副主任」的人,是我初識文字的啟發(fā)者,如果沒有當年他的鼓勵,我想絕對不會有現(xiàn)在的我。
永遠記得當年的這位「文字老師」對我說的鼓勵話語,他說:「孩子,這輩子你一定要做好兩件事,一是將字寫好,二是務(wù)必要多看書?!梗菚r年紀小,真的不懂「把字寫好」這件事的重要,但在他的鼓勵之下,書真的看的不少。還記得老師那時就把家中適合閱讀的書,拿到補習班來,并買了一個好大的書柜,將書全部擺了進去,并告訴我們,隨時都可以去拿來看。當年的我望著那巨大的書柜,著實有點震撼,也由於那些書的程度,其實較適合國中生閱讀,因此我常常是在書柜前站了好久,卻不知要如何下手,然而,盡管如此,我還是喜歡站在書柜前試圖尋找是否能出現(xiàn)可閱讀的書籍。
老師也許是看出了我的掙扎,隨手自架上抽了一本書,告訴我,這是某朝詞人的自傳,拿回家看,看完再來換。我懵懵懂懂的拿回家啃了一番,著實覺得有趣極了,於是在看完之后興奮的與老師交換下一本書。
就這樣,開啟了我從附注音的故事讀本,進展到了文言文寫成的簡單文學。遇到生硬的字,他還不厭其煩的以系統(tǒng)性的方式告訴我,閱讀的要訣。就這樣進到了國中,那閱讀古文的能力,也還算能應(yīng)付三年的國文課程。
如今雖已和老師多年未聯(lián)絡(luò),當年他的鼓勵我卻一直銘記在心。也許身為老師的志愿,或許和當年的啟發(fā)有關(guān)。當年那未懂的鼓勵,如今似乎已漸漸明了。在那個生活簡單的年代,能識字對鄉(xiāng)下人家而言,是一種莫大的光榮與安慰,彷佛擁有了對字的明白,就如擁萬貫家財在身一般。
然而,或許在某種程面上,我還是無法理解祖先對於文字的喜愛。大概是文字的理解到了我這一代,已呈現(xiàn)出一種充裕的局面了吧。只是,過於安逸的享用成果,反而造就了不知珍惜的心。我,應(yīng)該還是無法明白,字的出現(xiàn),代表著多大的文明成就吧!
這年我來到了桃園,在市區(qū)的某國小代課著。這是個隱性客家人居多的城市,而我也是來到了這個城市后,才慢慢明白客家人的特色。
大概是習慣了南臺灣艷陽高照的天氣,北臺灣那忽冷忽熱且濕度極高的天氣,的確讓人難以消受。尤其遇到風向改變的日子,地上濕滑一片的景象,讓初來乍到的.我,若不是親眼目睹,還真的難以相信,不下雨也能讓地板潮濕的方法。
為了解決那隨時可能讓特殊孩童受傷的危險,我和搭檔找了隨手可得的報紙,將它墊在門口處,并找來紙板墊在走廊上,以提醒那些脆弱的天使,注意安全。隔壁班的資深老師是客家人,當她走進我們教室時,忍不住了說了幾句:「報紙上有字耶!怎可以將它放在腳下踩呢。有字的紙,可是要好好保存的?!刮以谝荒樸等幌?,趕忙將紙收了起來,卻也一臉愕然。
我一直將疑問擺在心里,卻一直不解。一直到沈迷上了惜字亭這建筑的美后,我才明白,原來曾經(jīng)字是如此的被珍惜著。那一直被我誤認為金紙亭的建筑,其實是珍藏字魂的所在。於是當年的那陣苛責,在此時一切明朗。
文字本該是迷人的,然而或許因為我們得的容易,卻忘了注意它的迷人處。直到我必須教一群對中國文字陌生的學生之后,我深深為這樣的文字著迷,無論是聲與音同攬的字,或者望文生義的字,在在都流露出當時造字者的巧思。每每講到栩栩如生之處,總不忍要發(fā)出一聲贊嘆。
在日常生活中,早已經(jīng)習慣使用文字去描述我們所見到的世界。而這本書,則告訴了我們那個建構(gòu)世界的小小宇宙,那看似制式的外在,其實涵括了許多簡化前的故事,而如果我們不曾用心的想要了解,這一切都將與我們無關(guān),它的存在也等同於冰冷的「工具」,於是懂字的人,自然不忍這樣的結(jié)果,將它記錄下來,并探究它的身世,給了它知音的回報。
當年劉鶚發(fā)現(xiàn)了甲骨文,傳說倉頡發(fā)明了文字,康熙命有學之士整理了文字,而今一位喜愛漢字的外國人士,以八年的時間踏訪中國田野,拍攝古文物,也拍攝現(xiàn)代文字中的常民生活,在閱讀了這本書后,我們應(yīng)該明白,那看似與生活一點都沒有關(guān)系的文字,其實一直都以最貼近生活的方式存在著。
中國漢字故事讀后感篇五
《漢字的故事》是媽媽上周給我買的一本書,我非常喜歡它。
閱讀了《漢字的`故事》這本書,讓我深知漢字是我們中國的驕傲,有著悠久的歷史。每個漢字都藏著有趣的故事和奇特的造字方法,真佩服我們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和智慧。
以前,我寫字總是很馬虎,媽媽總是嘮叨我。記得有一次,我寫完了作業(yè)給媽媽檢查,媽媽檢查之后就看到了我因為粗心寫錯的字,指著我的作業(yè)本對我說:“你看,作業(yè)上把‘過’寫成了‘這’!”。唉,我又馬虎了。
自從媽媽買了《漢字的故事》這本書給我看了之后,媽媽在我因為粗心犯錯的時候,總是會告誡我別學“馬虎”故事中的畫家一樣,做事馬馬虎虎,最后釀成了打錯。
《漢字的故事》讓我學習到了許多漢字以及它們背后的故事,也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
中國漢字故事讀后感篇六
中國的漢字從古至今已經(jīng)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一字一圖詮釋漢字的形與意,生動解說講述漢字的根源。這本書的作者是唐漢,他是西安交通大學的特聘教授。這是一本讓青少年了解中國漢字有趣通俗易懂的讀物,全書介紹了200字左右,用圖畫加故事的形式,形象地講解每個漢字。
中國是文明古國,漢字是中國的第五大發(fā)明,漢字有許多優(yōu)點:漢字是非常優(yōu)美的文字之一,漢字比較好認,意思好懂,有關(guān)聯(lián)性等等。但也有些缺點,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一些文字被淘汰了,漢字不是很全了,還有就是街頭巷尾爛用錯別字,使?jié)h字失去了原來的美。
這本書中有象形字、會意字、假借字、轉(zhuǎn)注字等,《圖解漢字的故事》這本書浸透了古今人民的心血是他們智慧的.結(jié)晶。這本書里講述了商殷時期用來占卜的“甲骨文”,鑄在不易腐爛的青銅上面的“金文”,以及秦朝時期李斯發(fā)明的篆文(大部分一般指小篆),程邈研究發(fā)明的隸書,但到了漢朝時期才盛行的文字,還有一種字體,大家都知道——楷書。
漢字非常奇妙也很有意思,還有許多的名言,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記錄事件的書寫符號。
《圖解漢字的故事》特別有意思,大家都來讀一讀吧。
中國漢字故事讀后感篇七
今天我讀完了《漢字的故事》這本書,它主要講的是漢字怎是么發(fā)明創(chuàng)造出來的以及有關(guān)漢字的一些小故事。
漢字是古代人根據(jù)現(xiàn)實事物演變而來的?,F(xiàn)在我來說一下《漢字的故事》中的一些小故事吧。例如:“一壺酒”與“一活鵝”的故事。因為“壺”和“湖”同音,所以地主要窮人還給他一“湖”酒。后來,王羲之用一“活”鵝和一“河”鵝反擊了他。這個故事講了漢字當中的同音字。很多漢字還是多音字。
還有一個故事“倉頡造字”,講的漢字是怎么造出來的。倉頡每日俯瞰鳥獸山川,觀察日月星辰,不就倉頡就把“人”、“手”、“日”、“月”、“星”、“牛”、“羊”、“馬”、“雞”、“犬”這些字造出來了,他通過觀察事物,模擬事物造出了文字。后來,人們也學會了這種造字方法。還有“徐孺子解字勸鄰人”,講了兩個字只差一個筆畫,但是意思差距非常大。
漢字真是神奇啊!通過閱讀這本書,我知道了有關(guān)漢字的很多知識。以后,我會更加熱愛漢字,要認真學習漢字,寫好漢字。
中國漢字故事讀后感篇八
作者簡介:一潭渾水?!白x萬卷書,行萬里路”是畢生追求。另,喜歡收集曾造訪之地的地圖絲巾和各種造型的橡皮。心理年齡三歲。
鬧非典時,我們夫妻剛到北京,女兒和父母還在杭州。可北京人民屬于被隔離對象,勞動節(jié)我們回不了老家。我倆就跑到郊區(qū)去玩,參觀了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并在盧溝橋留下屐痕。去的路上,經(jīng)過幾家書店,我倆都是愛書之人,就進去逛。我發(fā)現(xiàn)一套臍帶文叢,看了一下出版說明,指出它具備兩個特征:一是具有全局觀的高度概括;二是采用人性化的寫作方式、即講故事的方式。出版說明還提到,《哲學的故事》曾經(jīng)使一位大學哲學教授在教了十五年康德哲學后,通過此書弄清了康德的意思。
這令我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決定買下來。文叢總共6本,包括《漢字的故事》、《哲學的故事》、《人類的故事》、《文學的故事》、《宗教的故事》和《科學的故事》,但最后一本賣完了,我就把前5本都買下來??磥磉@套叢書出版后的確受到了熱烈歡迎,我在書架上又看到臍帶文叢二,買了一本《地球的故事》(當時書店里文叢二還有沒有別的書在出售我已經(jīng)記不清了,畢竟已經(jīng)過去十多年。換做今天,我至少希望把其中一本《法律的故事》買回來)。書買回來后,我不止一次捧起來想看,都難以做到。再有趣的百科全書畢竟不像小說那么有吸引力,不靜下心來是看不進去的。最近,自覺浮躁的心稍稍沉潛些,就決定從我最熱愛的漢字入手看這套叢書。
我對漢字的喜愛是在不知不覺中建立的。初中時,我獲得過杭州市初中語文基礎(chǔ)知識邀請賽第八名,這對我是一種莫大的鼓勵。高中時,我的語文老師國文底蘊深厚,我深受他的影響,對漢字的熱衷更進一層。后來,由于家庭的原因,我雖然兩次放棄進報社、雜志社的機會,但多次在單位和社會上的報刊雜志發(fā)表文章。我還在全國性的微型小說大獎賽上獲過獎。讀書和寫作成為我日常生活不可缺的一部分。我人生的座右銘之一是:生命不息,筆耕不輟。
讓我感到汗顏的是,至今為止,我盡管看過幾本書,百科全書卻幾乎未曾涉獵。我國古代有夏秋曬書的習慣,和尚為此還舉行儀式,冠名曰“曬經(jīng)法會”。《世說新語》中說,有個名叫郝隆的人,仰臥于地,袒腹向陽。人家問他干什么。他說:“吾曬腹中書耳。”待我看完買來的這6本書,穿著泳衣、躺在沙灘邊曬太陽時,我就可以略微有點底氣,不至于是在曬肚子里的稻草或者紙屑。
讀中學時,老師說,好的作文要開門見山。我讓讀者走了十里羊腸小道,趟過了一條河,也該看見山了。由于《漢字的故事》這本書的內(nèi)容實在太豐富,太精彩,我這篇讀后感只能是掛一漏萬。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有三種:一是5500年前兩河流域蘇美爾人創(chuàng)造的楔形文字;二是5000多年前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創(chuàng)造的圣書字;三是我國3300年前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字。楔形字和圣書字已在歷史的風塵中湮滅。甲骨文卻演變成為現(xiàn)代漢字,是古文字中僅存的一種,仍然保持著表意的形式,也是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雖然甲骨文有著悠久的歷史,它被人們發(fā)現(xiàn)卻僅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里面有個有意思的故事。
1899年,國子監(jiān)祭酒王懿榮得了瘧疾,太醫(yī)給他開的處方里有一味中藥叫“龍骨”。王懿榮就讓家人去藥房買。家人買回來后,王發(fā)現(xiàn)“龍骨”上刻著歪歪扭扭的筆畫。王喜好金石學,覺得此事非同尋常。后來人們得知,京城的中藥店所進“龍骨”都來自河南安陽小屯村,是農(nóng)民種地時偶然發(fā)現(xiàn)的。經(jīng)過王懿榮等學者精心研究,這些東西不是“龍骨”,而是比金文更早的一種文字,刻在烏龜殼上。
漢字的正式文字自甲骨文字始,漢字字體演變過程可以概括為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除此之外,還有兩種輔助性字形,即草書和行書。人們通常用一句話形象地描寫這些字體:篆書如圈,隸書如蠶,行書如走,草書如跑。我以前只曉得是秦始皇統(tǒng)一了文字,卻不曉得那種字體是小篆。所以看到一些小篆作品經(jīng)常不清楚它就是小篆,無知得很。現(xiàn)在,考慮到甲骨文和金文除了專業(yè)人士會接觸,普通人一般接觸不到,由此倒推,我看到的狀如圈圈的書法作品大體是小篆無疑。這真是一大收獲。
《漢字的故事》是一本神奇的書,它為我打開一扇奇妙的窗戶。書中介紹,在我國湖南江永一帶,有一種文字只傳女不傳男,被稱作“女字”。女字字數(shù)眾多,形狀呈菱形,是漢字的異形體,至今仍在當?shù)匾恍└啐g婦女中使用。據(jù)專家推測,在我國古代的某個時期,江永一帶的婦女為了能有一個機會和場合傾訴自己由于社會地位低下、生活寂寞而造成的苦悶,而他們又不愿讓男子知曉,便依據(jù)漢字創(chuàng)造了只在婦女中使用的秘密文字。女字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女人的一點藐視男人的心理。
《漢字的故事》中講了一件饒有趣味的事,美國科學家做過一個實驗,用錄音帶錄下美國烏鴉的驚叫聲,拿到本國別的地方播放,烏鴉聽了都驚慌飛散。可是拿到法國去播放,法國的烏鴉聽不懂美國烏鴉的“鳥語”,一點反應(yīng)都沒有。后來又拿海鷗做實驗,結(jié)果也一樣。沒想到動物也有方言,這讓我覺得太不可思議了!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十分重視推廣普通話,為的是消除方言之間的隔閡,此舉頗為英明。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句話我早就熟悉,一直理解為當州官的可以防火,當百姓的卻連點燈都不行。直到看了《漢字的故事》才知道這么理解有誤??梢姡瑢W習不能不求甚解。古代有一種忌諱叫“官諱”,是當官的人憑借權(quán)勢讓人避諱自己的名字。宋代有個知州叫田登。他下令當?shù)厮邪傩斩家选盁簟闭f成“火”。上元節(jié)放燈,在州官書寫的布告上,有這么一句:“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庇谑?,百姓就編出這兩句話來諷刺田登。作者還講述了“惡人諱”,就是人們?nèi)∶麜r竭力避免與惡人同名。他舉了個例子,南宋出了個大奸臣秦檜,所以后人取名幾乎都不用“檜”字。
其實,我還知道和秦檜有關(guān)的一個典故。在杭州人的叫法中,油條這種家常小吃又被稱作“油炸檜”。油條是由兩根粗面條背靠背組成的。關(guān)于取名字的避諱,我還想起一個笑話。一對夫妻,丈夫姓鐘。他們生了一對雙胞胎男孩,就去派出所給孩子報戶口,申報的名字是鐘共和鐘央。派出所民警一看:“癩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氣!”然后,然后就沒有下文了。
《漢字的故事》第八章專門講述近百年來漢字改革的方方面面,其中重點介紹新中國成立以來漢字改革的情況。個人認為這章是最引人深思的章節(jié)。對待漢字,一直有截然不同的三種態(tài)度,第一種是固守著繁體字不變。第二種是提倡將繁體字簡化。第三種是建議完全廢除漢字,實現(xiàn)漢字拼音化。周恩來同志傾向第二種做法。愚以為,這是由他們不同的哲學觀所決定的。幸運的是,漢字未被廢止。事實證明,周恩來同志具有遠見卓識。此事讓我感觸良多。竊以為,一個人在小事上可以大膽地去試,大事上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最后,用兩句話結(jié)束本文。一句是創(chuàng)立現(xiàn)代漢字科學理論的安子介先生說的話:“撼山易,撼漢字難?!绷硪痪涫俏业男穆暎骸皾h字,愛你1314!”
中國漢字故事讀后感篇九
每一本書都是一個用黑字印在白紙上的靈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觸了它,它就活起來了。
《圖解漢字的故事》里面有很多的文字,其中,每個文字都有自己的故事。比如:“皇”字的來歷,令我印象深刻?!盎省弊质侵竿跽哳^上戴著皇冠,端莊嚴肅的坐著,“皇”字的下部分是“王”字,甲骨文里,“王”字畫的就像一個王者端坐著,寬大的黃袍垂下來?!盎省弊肿钤缈勺匪莸浇鹞模鹞牡摹盎省弊稚厦媸恰鞍住?,“丿”表示皇冠,“曰”畫的是皇上的頭,把頭畫得大一點,是為了特別標明頭上戴著皇冠?!盎省弊钟需蜩蛉缟臍v史,有繽紛多彩的故事,每個字都這樣,隨著歷史的發(fā)展,有不少的新文字出現(xiàn)了,也有不少的舊文字也隨之逝去了。比如“沙發(fā)”這個詞就是我們根據(jù)法國的文字來創(chuàng)造的。逝去的文字就不說了。我們中國的文字運用的很有名,不僅我們中國人知道,外國人也說過:“你們中國漢字太神奇了,說‘中國隊大勝美國隊’是說你們中國隊贏了,說‘中國隊大敗美國隊’也是說你們中國贏了??傊还茉趺凑f,都是你們中國隊贏了!”學習漢字就是在走進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觸摸這數(shù)千年前漢字的脈動。
漢字結(jié)構(gòu)與對外漢字教學。
漢字之美。
怎樣學習漢字。
關(guān)于漢字對聯(lián)。
漢字諧音對聯(lián)。
中國漢字故事讀后感篇十
每一本書都是一個用黑字印在白紙上的靈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觸了它,它就活起來了。
《圖解漢字的故事》里面有很多的文字,其中,每個文字都有自己的故事。比如:“皇”字的來歷,令我印象深刻?!盎省弊质侵竿跽哳^上戴著皇冠,端莊嚴肅的.坐著,“皇”字的下部分是“王”字,甲骨文里,“王”字畫的就像一個王者端坐著,寬大的黃袍垂下來。“皇”字最早可追溯到金文,金文的“皇”字上面是“白”,“丿”表示皇冠,“曰”畫的是皇上的頭,把頭畫得大一點,是為了特別標明頭上戴著皇冠。“皇”字有栩栩如生的歷史,有繽紛多彩的故事,每個字都這樣,隨著歷史的發(fā)展,有不少的新文字出現(xiàn)了,也有不少的舊文字也隨之逝去了。比如“沙發(fā)”這個詞就是我們根據(jù)法國的文字來創(chuàng)造的。逝去的文字就不說了。我們中國的文字運用的很有名,不僅我們中國人知道,外國人也說過:“你們中國漢字太神奇了,說‘中國隊大勝美國隊’是說你們中國隊贏了,說‘中國隊大敗美國隊’也是說你們中國贏了??傊还茉趺凑f,都是你們中國隊贏了!”學習漢字就是在走進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觸摸這數(shù)千年前漢字的脈動。
中國漢字故事讀后感篇十一
漢字是中國人的第五大發(fā)明,比我們平常時口中說的四大發(fā)明更加偉大、更加有用。如果沒有漢字就不會有燦爛輝煌的中國古代文化,甚至可以說,漢字是中國文明的母親,在中國的漢字出現(xiàn)之后,令國人為之驕傲的四大文才與世人問世。從這個角度的意義上講,四大文明都是漢字的衍生物!同時,漢字是由早期的甲骨文演變至今。是古代文字中僅存的一種,也是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因此,漢字本身就為人類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無需中國人自吹自擂,我們就應(yīng)該為我們的漢字文化所感動,深深的驕傲!
漢字可以作為一種文化,當然不能避免的,要不斷革新,不斷面對新的挑戰(zhàn),人類歷史是向前進的,只股是好事,但是米谷就是壞事了,這應(yīng)該是我們對待漢字文化的態(tài)度,不應(yīng)該害怕漢字的改革。這種改革的漢字,不管有多少是非長短的,馮淑琪積極是應(yīng)當肯定的。在現(xiàn)今飛速的發(fā)展社會,漢字走向信息化是大趨化,我們作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我們要做的是使?jié)h字從蒼老變得年輕,從苦難走向輝煌,從而使?jié)h字具有無比光明和未來。
當我翻開這本書看第一個字的時候,就發(fā)現(xiàn)他的講解和介紹非常的全面,還給每個字配的各種的故事,讓我們覺得更加的有趣。,從而使我們更加的了解這個漢字!比如說龍這個字吧,上面就給了你寫出了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等等,讓還給他配了一個葉公好龍的故事,這個故事是說從前有一個人,他叫葉公,他非常地喜歡龍,房子上都刻著龍、衣服上也繡著龍、墻壁上刻著龍,桌子上有龍的畫像、居室四周也刻滿了龍,他的誠心感動了天上的真龍,真龍就決定下凡來看望葉公,但是,當葉公見到真龍后卻嚇得面如土色、失魂落魄。這件故事告訴我們,比喻對一類事物并非真正喜歡,只是裝模做樣而已,看一個人外表是看不出來他的內(nèi)心的,不要看他的外表,就是要看他的內(nèi)心。有些人總是口上說一說而卻不實際行動。當然還有別的字的介紹都寫得通俗易懂字句上簡短,非常適合我們?nèi)タ催@本書。如果你用心的看完這本書,你就會受益匪淺,得到很多很多關(guān)于漢字這方面的知識。
這本書讓我知道了中國的漢字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們要努力去學習,因為俗話說的好啊,學習是一生學不盡的!尤其是漢字方面,種類繁多,比如說甲骨文、隸書、楷書、草書、篆書等等。
中國漢字故事讀后感篇十二
最近我閱讀了圖解漢字故事,讓我對我們中國的漢字文化有了更加系統(tǒng),更加深入的了解。讓我認識到我們平日一直使用著的漢字,其實是一個多么優(yōu)秀,精深的藝術(shù)結(jié)晶。
我開始喜歡漢字,大概是我從學書法那年開始的。每一次去上書法課,老師都會給我們講一段關(guān)于漢字的故事。這也是我喜歡上書法課的原因。當老師娓娓道來的時候,許多歷史故事仿佛真的浮現(xiàn)在了眼前。
老師曾經(jīng)告訴我們,漢字是中國人的第五大發(fā)明,甚至比我們口中的四大發(fā)明更加偉大,沒有漢字也就不會有燦爛輝煌的中國古代文明,可以說漢字是中華人民的母親。書中里面講了我國幾十個象形字。會意字。形聲字。等各種不同的漢字的來歷,簡介,包括關(guān)于漢字的歷史故事,每一篇小文章都栩栩如生,深得了小學生們的喜愛。書中還講述了一部分成語的故事,比如:葉公好龍、半途而廢等成語。這是一本讓青少年了解中國漢字的有趣味的通俗讀物。
全書選取了兩百個左右的常用漢字,用圖畫加起故事的形式,形象地講解了每個漢字。每一個字一幅圖,讓你一眼看懂漢字的形與意;每一個漢字一個演變過程,展示了他們的前世今生;每一個字,一則妙曲橫生的小故事,講述了漢字中深藏的文化歷史,文學知識。漢字作為一種文化,當然不能避免的,要不斷革新。不斷面臨新的挑戰(zhàn)。
人類歷史是向前進的,知古是好事兒,但迷谷是壞事兒了。這應(yīng)該是我們對待漢字文化的態(tài)度,不應(yīng)該害怕漢字的改革,這種改革不管有多少是非常短的評說,其積極意義是應(yīng)當肯定的。在現(xiàn)今飛速發(fā)展的社會,漢字走向信息化是大趨勢,作為炎黃子孫,我要做的事時,漢字從蒼老變得年輕,從苦難走向輝煌,從而使?jié)h字具有無比光明的未來!
中國漢字故事讀后感篇十三
中國人的漢字十分有趣,比如“舞”字,“舞”和“無”原出于同一個字,因為“舞和“無”(無)十分像,并且“無”有跳舞的意思,后來“無”只代表沒有的意思,跳舞的意思就用“舞”來代替。
“舞”可以是優(yōu)美柔和的,也可以是雄渾灑脫的,詩圣杜甫曾用《劍器行》一詩寫出當年公孫大娘舞劍時的英姿:“昔有佳人公孫氏······”據(jù)傳當年書法大家草圣張旭也曾將公孫大娘的舞劍運用到書法藝術(shù)之中呢。但是,我們的漢字變化大,有些不像原形了。如“日”的甲骨文,一眼我們就能看出是太陽,但是現(xiàn)在的“日”我們就看不出來了。又比如“月”的甲骨文,金文,我們都能看出是月亮。
當然,這本書也有很多小故事,如“耳”字的故事,“春秋時候,晉國世家趙氏滅掉了范氏。有人趁機跑到了范家想偷東西,看見院里有一口精美的大鐘,但是太大了,所以他想把這口鐘敲碎,再分別搬回家。他找來一把大錘子朝鐘砸去······”
這就是《圖解漢字的故事》,這是一本讓青少年了解中國漢字的`有趣的通俗讀物。全書選取了兩百個左右的常用漢字,用圖畫加故事的形式,形象的講解每個漢字。每個字一幅畫,讓你一眼看懂漢字的形與意。每個字一個演變過程,展示了它們的前世今生。每個字一則妙趣橫生的小故事,講述了漢字中深藏的文化,歷史,文學知識。
中國漢字故事讀后感篇十四
一字一圖,是解漢字的形與義。生動解說,講述漢字的根源。了解漢字背后的故事,探尋漢字的前世今生。這就是唐漢,富強寫的《圖解漢字的故事》的意思。
漢字是我國第五大發(fā)明,甚至比我們口中的,四大發(fā)明更加偉大,沒有漢字也不會有燦爛輝煌的中國古代文明,可以說漢字就是中華文明的母親,在漢字之后令國人驕傲的,四大發(fā)明才問世,從意義上講,四大發(fā)明都是漢字的浮生物。比如農(nóng)這個字就是象形字和會意字的結(jié)合農(nóng),按金子來看,上部分就像是兩株稻谷,下部分,就像是人手拿刀,所以結(jié)合起來意思就是干農(nóng)活的意思,這本書主要講了,就是以農(nóng)為例的代表。里面不僅長的這些里面還分了,漢字的.淚,比如,漢字與動物,漢字與植物,漢字與自然,漢字與,人體,漢字與兩性,漢字與生活,漢字與文化,漢字與戰(zhàn)爭,每個字都講出來,來源,結(jié)構(gòu)等知識。
這是一本讓青少年了解中國有趣的讀物本書選取了兩百個左右的常用漢字,用圖畫加故事的形式,形象的講解了每個漢字。每個字一幅畫,讓你一眼看懂,漢字的形與義,每個字一個演變過程展示它們的前世今生,每個字,一個妙趣橫生的小故事講出來,漢字中深藏的文化歷史文學等知識。一字一世界,一行,一王國。
中國漢字故事讀后感篇十五
漢字是在黃河中游一帶形成的。漢字和西方文字是不同的,漢字就是單個的字塊放在那里已經(jīng)很直白地告訴你什么是好的,什么是錯的。漢字有兩個基本特征:一個是象形的特征,一個是有價值固定化的特征。這兩個特征導致了杰出、特殊的書法。從敦煌出土的漢代木簡中可發(fā)現(xiàn),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的文官已經(jīng)反復練習漢字書寫的技巧。在中國的傳統(tǒng)社會中,書寫的好壞不僅直接會對科舉成績產(chǎn)生影響,更重要的是中國的讀書人把書法看作是完善個人修養(yǎng)的重要方式。即書品直接代表人品。正因為如此,幾千年來,無數(shù)優(yōu)秀的讀書人將精力傾注于字塊的形狀,并把這種藝術(shù)推向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稘h字[篇5]千年》還通過毛筆,紙張,印章的漢字書寫用具引出了——造紙術(shù)和印刷術(shù)——中國民族自豪于世界的四大發(fā)明中兩項與漢字有關(guān)的發(fā)明。
“漢字”是世界上唯一從古代一直演變過來沒有間斷過的文字形式,它是表意文字。從甲骨文到西周時期的金文、大篆(鐘鼎文、石鼓文),再到秦朝時期的“小篆”,實現(xiàn)了“書同文”,之后“隸變”實現(xiàn)了古文字向今文字階段的轉(zhuǎn)變,隸書、楷書以及草書、行書出現(xiàn)。直到今日,《漢語大字典》收字就有56000多個,《現(xiàn)代漢語常用字表》收錄常用字2500個,次常用字1000個,共3500個。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不同的漢字構(gòu)成方式都包含著中華民族的智慧與文化內(nèi)涵,記錄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因中國的國際地位日益提高,“漢語熱”也在世界各國顯現(xiàn)出來。但我國的漢語國際推廣事業(yè)只能說是剛剛起步?!稘h字五千年》的總顧問、第九屆、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長許嘉璐教授指出,要實現(xiàn)與西方文化的平等對話權(quán),中華文化就必須要加大推廣力度。中華文化要在“走出去”方面作更多的嘗試。就漢字而言,其對外推廣過程更是充滿了挑戰(zhàn)和艱辛。對于學習漢語的國外人士來說——“漢字像一張張圖畫”,難認、難記、難寫,而且量大。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社會背景,種種差異影響著外國人學習中文、學習漢字的熱情。
在看完后發(fā)現(xiàn)自己天天寫的文字自己很不了解,對自己的國家不了解,想來我該注意了。
中國漢字故事讀后感篇十六
每一個漢字都有他的前世今生。最近我讀了《圖解漢字的故事》讓我們的中國漢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讓我意識到,我們平日里一直使用著的漢字其實是一個多么優(yōu)美精深的藝術(shù)結(jié)晶。
可以說漢字是中國人的第五大發(fā)明,它甚至比平常我們知道的四大發(fā)明更加偉大。沒有漢字也就不會有燦爛輝煌的中國古代文明,漢字可謂是中華文明的母親。在漢字之后令人為之驕傲的四大發(fā)明才問世,從這個意義上講,四大發(fā)明竟是漢字的衍生物!同時,漢字由最早期的甲骨文演變至今,是古代漢字僅存的一種,也是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因此,漢字本身就為人類文明做出了巨大貢獻,無需中國人自吹自擂,我們應(yīng)為之深感驕傲,并為之自豪!
書中讓我感到特別有意思的是關(guān)于通假字的講述。從接觸文言文開始,我們總能在一篇文章里找到或多或少的通假字,書中對通假字的解釋是:絕大部分的通假字都是作者故意為之。在當時那個君權(quán)至上的時代,無論是明君還是昏君,都十分自負,認為自己的才學無人能及,當時的文人墨客寫的文章大多都要經(jīng)過皇帝的過目,當君王在他們的文章里找到這些錯誤時,必然高興異常,虛榮心獲得極大的滿足,這時便會對這些文人大加贊賞。
由此可見,漢字文化在體現(xiàn)它的大功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統(tǒng)治,這又對后世的史學家提供了評古論今的文學證據(jù)。
那就讓我們了解漢字背后的故事,探尋漢字的前世今生吧。
中國漢字故事讀后感篇十七
今天我讀完了《漢字的故事》這本書,它主要講的是漢字怎是么發(fā)明創(chuàng)造出來的以及有關(guān)漢字的一些小故事。
漢字是古代人根據(jù)現(xiàn)實事物演變而來的。現(xiàn)在我來說一下《漢字的.故事》中的一些小故事吧。例如:“一壺酒”與“一活鵝”的故事。因為“壺”和“湖”同音,所以地主要窮人還給他一“湖”酒。后來,王羲之用一“活”鵝和一“河”鵝反擊了他。這個故事講了漢字當中的同音字。很多漢字還是多音字。
還有一個故事“倉頡造字”,講的漢字是怎么造出來的。倉頡每日俯瞰鳥獸山川,觀察日月星辰,不就倉頡把“人”、“手”、“日”、“月”、“星”、“?!?、“羊”、“馬”、“雞”、“犬”這些字造出來了,他通過觀察事物,模擬事物造出了文字。后來,人們也學會了這種造字方法。還有“徐孺子解字勸鄰人”,講了兩個字只差一個筆畫,但是意思差距非常大。
漢字真是神奇??!通過閱讀這本書,我知道了有關(guān)漢字的很多知識。以后,我會更加熱愛漢字,要認真學習漢字,寫好漢字。
中國漢字故事讀后感篇一
這學期語文課的課前5分鐘,有許多同學都講了有關(guān)漢字的故事。有關(guān)漢字的事就成了我最想了解的。我每天都會看《有故事的漢字》這本書,書里的'知識讓我感受到漢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悠久的漢字文化,猶如品嘗了一頓漢字大餐。
書的每一篇都是由三部分組成——“一字三品”、“字里故事”、“解詞覓趣”?!耙蛔秩贰苯o讀者介紹了這個字的構(gòu)成、讀音、含義、造字時期等。“字里故事”當然就是和該字有密切聯(lián)系的故事,我最喜歡讀的就是這一部分了,書里寫了“炎帝是誰”、“黃帝是誰”、“黃帝與蚩尤之戰(zhàn)”、“丑女發(fā)現(xiàn)原始鏡子”、“人文初祖的戰(zhàn)爭”等故事讀著這些故事,我也仿佛回到了那些神秘的年代?!敖庠~覓趣”這部分會把這個詞的由來向我們做一個詳細的介紹,讓我們更充分的了解它。
通過閱讀我了解了漢字在幾千年的歷史中,字體發(fā)生率很大的變化,由繁到簡。現(xiàn)在我學會了猜字謎,編字謎,激起了我對漢字的無限興趣!
漢字,我愛你,我希望了解你更多的故事!
中國漢字故事讀后感篇二
這是一本讓青少年了解中國漢字的有趣味的通俗讀物,全書選取了兩百個左右的常用漢字,在用圖畫的形式加上故事的說明,形象的講解每一個漢字。每一個字一幅圖讓我們一眼就可以看懂漢字的——形與義。這本書中的每一個漢字都有一個演變過程,在這里展示了它們的前世今生,每一個漢字每一則小故事,它們講述了漢字中深藏的文化、歷史、文學知識等。
漢字也是很獨特的。在世界上的所有國家中,只有中國由于其民族文化強大的包含性與同化性而始終沒有間斷過文化傳承,這使得“漢字”成為世界上較少沒有間斷過的文字形式。
沒有漢字,也就不會有燦爛輝煌的中國古代文明,可以說漢字是中華文明的母親,我們喜歡漢字,因為我們能夠從它背后了解許多有趣的`故事,《圖解漢字的故事》就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更廣闊的漢字世界,讓我們真正的認識到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
中國漢字故事讀后感篇三
《漢字的故事》是媽媽上周給我買的一本書,我非常喜歡它。
閱讀了《漢字的故事》這本書,讓我深知漢字是我們中國的驕傲,有著悠久的歷史。每個漢字都藏著有趣的故事和奇特的造字方法,真佩服我們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和智慧。
以前,我寫字總是很馬虎,媽媽總是嘮叨我。記得有一次,我寫完了作業(yè)給媽媽檢查,媽媽檢查之后就看到了我因為粗心寫錯的字,指著我的作業(yè)本對我說:“你看,作業(yè)上把‘過’寫成了‘這’!”。唉,我又馬虎了。
自從媽媽買了《漢字的故事》這本書給我看了之后,媽媽在我因為粗心犯錯的時候,總是會告誡我別學“馬虎”故事中的畫家一樣,做事馬馬虎虎,最后釀成了打錯。
《漢字的故事》讓我學習到了許多漢字以及它們背后的故事,也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
中國漢字故事讀后感篇四
從甲骨文到西周時期的金文、大篆(鐘鼎文、石鼓文),再到秦朝時期的“小篆”,實現(xiàn)了“書同文”,之后“隸變”實現(xiàn)了古文字向今文字階段的轉(zhuǎn)變,隸書、楷書以及草書、行書出現(xiàn)。直到今日,《漢語大字典》收字就有56000多個,《現(xiàn)代漢語常用字表》收錄常用字2500個,次常用字1000個,共3500個。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不同的漢字構(gòu)成方式都包含著中華民族的智慧與文化內(nèi)涵,記錄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因中國的國際地位日益提高,“漢語熱”也在世界各國顯現(xiàn)出來。但我國的漢語國際推廣事業(yè)只能說是剛剛起步?!稘h字五千年》的總顧問、第九屆、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長許嘉璐教授指出,要實現(xiàn)與西方文化的平等對話權(quán),中華文化就必須要加大推廣力度。中華文化要在“走出去”方面作更多的嘗試。就漢字而言,其對外推廣過程更是充滿了挑戰(zhàn)和艱辛。對于學習漢語的國外人士來說——“漢字像一張張圖畫”,難認、難記、難寫,而且量大。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社會背景,種種差異影響著外國人學習中文、學習漢字的熱情。
在看完后發(fā)現(xiàn)自己天天寫的文字自己很不了解,對自己的國家不了解,想來我該注意了。對我而言,印象中的父母親對於我們一直只有能吃飽的努力,關(guān)於讀書這件事大概只希望我們能認真讀,卻不明白喜歡讀書其實是需要氣氛營造的。也因此小學時,補習班里的那個叫「副主任」的人,是我初識文字的啟發(fā)者,如果沒有當年他的鼓勵,我想絕對不會有現(xiàn)在的我。
永遠記得當年的這位「文字老師」對我說的鼓勵話語,他說:「孩子,這輩子你一定要做好兩件事,一是將字寫好,二是務(wù)必要多看書?!梗菚r年紀小,真的不懂「把字寫好」這件事的重要,但在他的鼓勵之下,書真的看的不少。還記得老師那時就把家中適合閱讀的書,拿到補習班來,并買了一個好大的書柜,將書全部擺了進去,并告訴我們,隨時都可以去拿來看。當年的我望著那巨大的書柜,著實有點震撼,也由於那些書的程度,其實較適合國中生閱讀,因此我常常是在書柜前站了好久,卻不知要如何下手,然而,盡管如此,我還是喜歡站在書柜前試圖尋找是否能出現(xiàn)可閱讀的書籍。
老師也許是看出了我的掙扎,隨手自架上抽了一本書,告訴我,這是某朝詞人的自傳,拿回家看,看完再來換。我懵懵懂懂的拿回家啃了一番,著實覺得有趣極了,於是在看完之后興奮的與老師交換下一本書。
就這樣,開啟了我從附注音的故事讀本,進展到了文言文寫成的簡單文學。遇到生硬的字,他還不厭其煩的以系統(tǒng)性的方式告訴我,閱讀的要訣。就這樣進到了國中,那閱讀古文的能力,也還算能應(yīng)付三年的國文課程。
如今雖已和老師多年未聯(lián)絡(luò),當年他的鼓勵我卻一直銘記在心。也許身為老師的志愿,或許和當年的啟發(fā)有關(guān)。當年那未懂的鼓勵,如今似乎已漸漸明了。在那個生活簡單的年代,能識字對鄉(xiāng)下人家而言,是一種莫大的光榮與安慰,彷佛擁有了對字的明白,就如擁萬貫家財在身一般。
然而,或許在某種程面上,我還是無法理解祖先對於文字的喜愛。大概是文字的理解到了我這一代,已呈現(xiàn)出一種充裕的局面了吧。只是,過於安逸的享用成果,反而造就了不知珍惜的心。我,應(yīng)該還是無法明白,字的出現(xiàn),代表著多大的文明成就吧!
這年我來到了桃園,在市區(qū)的某國小代課著。這是個隱性客家人居多的城市,而我也是來到了這個城市后,才慢慢明白客家人的特色。
大概是習慣了南臺灣艷陽高照的天氣,北臺灣那忽冷忽熱且濕度極高的天氣,的確讓人難以消受。尤其遇到風向改變的日子,地上濕滑一片的景象,讓初來乍到的.我,若不是親眼目睹,還真的難以相信,不下雨也能讓地板潮濕的方法。
為了解決那隨時可能讓特殊孩童受傷的危險,我和搭檔找了隨手可得的報紙,將它墊在門口處,并找來紙板墊在走廊上,以提醒那些脆弱的天使,注意安全。隔壁班的資深老師是客家人,當她走進我們教室時,忍不住了說了幾句:「報紙上有字耶!怎可以將它放在腳下踩呢。有字的紙,可是要好好保存的?!刮以谝荒樸等幌?,趕忙將紙收了起來,卻也一臉愕然。
我一直將疑問擺在心里,卻一直不解。一直到沈迷上了惜字亭這建筑的美后,我才明白,原來曾經(jīng)字是如此的被珍惜著。那一直被我誤認為金紙亭的建筑,其實是珍藏字魂的所在。於是當年的那陣苛責,在此時一切明朗。
文字本該是迷人的,然而或許因為我們得的容易,卻忘了注意它的迷人處。直到我必須教一群對中國文字陌生的學生之后,我深深為這樣的文字著迷,無論是聲與音同攬的字,或者望文生義的字,在在都流露出當時造字者的巧思。每每講到栩栩如生之處,總不忍要發(fā)出一聲贊嘆。
在日常生活中,早已經(jīng)習慣使用文字去描述我們所見到的世界。而這本書,則告訴了我們那個建構(gòu)世界的小小宇宙,那看似制式的外在,其實涵括了許多簡化前的故事,而如果我們不曾用心的想要了解,這一切都將與我們無關(guān),它的存在也等同於冰冷的「工具」,於是懂字的人,自然不忍這樣的結(jié)果,將它記錄下來,并探究它的身世,給了它知音的回報。
當年劉鶚發(fā)現(xiàn)了甲骨文,傳說倉頡發(fā)明了文字,康熙命有學之士整理了文字,而今一位喜愛漢字的外國人士,以八年的時間踏訪中國田野,拍攝古文物,也拍攝現(xiàn)代文字中的常民生活,在閱讀了這本書后,我們應(yīng)該明白,那看似與生活一點都沒有關(guān)系的文字,其實一直都以最貼近生活的方式存在著。
中國漢字故事讀后感篇五
《漢字的故事》是媽媽上周給我買的一本書,我非常喜歡它。
閱讀了《漢字的`故事》這本書,讓我深知漢字是我們中國的驕傲,有著悠久的歷史。每個漢字都藏著有趣的故事和奇特的造字方法,真佩服我們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和智慧。
以前,我寫字總是很馬虎,媽媽總是嘮叨我。記得有一次,我寫完了作業(yè)給媽媽檢查,媽媽檢查之后就看到了我因為粗心寫錯的字,指著我的作業(yè)本對我說:“你看,作業(yè)上把‘過’寫成了‘這’!”。唉,我又馬虎了。
自從媽媽買了《漢字的故事》這本書給我看了之后,媽媽在我因為粗心犯錯的時候,總是會告誡我別學“馬虎”故事中的畫家一樣,做事馬馬虎虎,最后釀成了打錯。
《漢字的故事》讓我學習到了許多漢字以及它們背后的故事,也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
中國漢字故事讀后感篇六
中國的漢字從古至今已經(jīng)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一字一圖詮釋漢字的形與意,生動解說講述漢字的根源。這本書的作者是唐漢,他是西安交通大學的特聘教授。這是一本讓青少年了解中國漢字有趣通俗易懂的讀物,全書介紹了200字左右,用圖畫加故事的形式,形象地講解每個漢字。
中國是文明古國,漢字是中國的第五大發(fā)明,漢字有許多優(yōu)點:漢字是非常優(yōu)美的文字之一,漢字比較好認,意思好懂,有關(guān)聯(lián)性等等。但也有些缺點,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一些文字被淘汰了,漢字不是很全了,還有就是街頭巷尾爛用錯別字,使?jié)h字失去了原來的美。
這本書中有象形字、會意字、假借字、轉(zhuǎn)注字等,《圖解漢字的故事》這本書浸透了古今人民的心血是他們智慧的.結(jié)晶。這本書里講述了商殷時期用來占卜的“甲骨文”,鑄在不易腐爛的青銅上面的“金文”,以及秦朝時期李斯發(fā)明的篆文(大部分一般指小篆),程邈研究發(fā)明的隸書,但到了漢朝時期才盛行的文字,還有一種字體,大家都知道——楷書。
漢字非常奇妙也很有意思,還有許多的名言,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記錄事件的書寫符號。
《圖解漢字的故事》特別有意思,大家都來讀一讀吧。
中國漢字故事讀后感篇七
今天我讀完了《漢字的故事》這本書,它主要講的是漢字怎是么發(fā)明創(chuàng)造出來的以及有關(guān)漢字的一些小故事。
漢字是古代人根據(jù)現(xiàn)實事物演變而來的?,F(xiàn)在我來說一下《漢字的故事》中的一些小故事吧。例如:“一壺酒”與“一活鵝”的故事。因為“壺”和“湖”同音,所以地主要窮人還給他一“湖”酒。后來,王羲之用一“活”鵝和一“河”鵝反擊了他。這個故事講了漢字當中的同音字。很多漢字還是多音字。
還有一個故事“倉頡造字”,講的漢字是怎么造出來的。倉頡每日俯瞰鳥獸山川,觀察日月星辰,不就倉頡就把“人”、“手”、“日”、“月”、“星”、“牛”、“羊”、“馬”、“雞”、“犬”這些字造出來了,他通過觀察事物,模擬事物造出了文字。后來,人們也學會了這種造字方法。還有“徐孺子解字勸鄰人”,講了兩個字只差一個筆畫,但是意思差距非常大。
漢字真是神奇啊!通過閱讀這本書,我知道了有關(guān)漢字的很多知識。以后,我會更加熱愛漢字,要認真學習漢字,寫好漢字。
中國漢字故事讀后感篇八
作者簡介:一潭渾水?!白x萬卷書,行萬里路”是畢生追求。另,喜歡收集曾造訪之地的地圖絲巾和各種造型的橡皮。心理年齡三歲。
鬧非典時,我們夫妻剛到北京,女兒和父母還在杭州。可北京人民屬于被隔離對象,勞動節(jié)我們回不了老家。我倆就跑到郊區(qū)去玩,參觀了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并在盧溝橋留下屐痕。去的路上,經(jīng)過幾家書店,我倆都是愛書之人,就進去逛。我發(fā)現(xiàn)一套臍帶文叢,看了一下出版說明,指出它具備兩個特征:一是具有全局觀的高度概括;二是采用人性化的寫作方式、即講故事的方式。出版說明還提到,《哲學的故事》曾經(jīng)使一位大學哲學教授在教了十五年康德哲學后,通過此書弄清了康德的意思。
這令我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決定買下來。文叢總共6本,包括《漢字的故事》、《哲學的故事》、《人類的故事》、《文學的故事》、《宗教的故事》和《科學的故事》,但最后一本賣完了,我就把前5本都買下來??磥磉@套叢書出版后的確受到了熱烈歡迎,我在書架上又看到臍帶文叢二,買了一本《地球的故事》(當時書店里文叢二還有沒有別的書在出售我已經(jīng)記不清了,畢竟已經(jīng)過去十多年。換做今天,我至少希望把其中一本《法律的故事》買回來)。書買回來后,我不止一次捧起來想看,都難以做到。再有趣的百科全書畢竟不像小說那么有吸引力,不靜下心來是看不進去的。最近,自覺浮躁的心稍稍沉潛些,就決定從我最熱愛的漢字入手看這套叢書。
我對漢字的喜愛是在不知不覺中建立的。初中時,我獲得過杭州市初中語文基礎(chǔ)知識邀請賽第八名,這對我是一種莫大的鼓勵。高中時,我的語文老師國文底蘊深厚,我深受他的影響,對漢字的熱衷更進一層。后來,由于家庭的原因,我雖然兩次放棄進報社、雜志社的機會,但多次在單位和社會上的報刊雜志發(fā)表文章。我還在全國性的微型小說大獎賽上獲過獎。讀書和寫作成為我日常生活不可缺的一部分。我人生的座右銘之一是:生命不息,筆耕不輟。
讓我感到汗顏的是,至今為止,我盡管看過幾本書,百科全書卻幾乎未曾涉獵。我國古代有夏秋曬書的習慣,和尚為此還舉行儀式,冠名曰“曬經(jīng)法會”。《世說新語》中說,有個名叫郝隆的人,仰臥于地,袒腹向陽。人家問他干什么。他說:“吾曬腹中書耳。”待我看完買來的這6本書,穿著泳衣、躺在沙灘邊曬太陽時,我就可以略微有點底氣,不至于是在曬肚子里的稻草或者紙屑。
讀中學時,老師說,好的作文要開門見山。我讓讀者走了十里羊腸小道,趟過了一條河,也該看見山了。由于《漢字的故事》這本書的內(nèi)容實在太豐富,太精彩,我這篇讀后感只能是掛一漏萬。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有三種:一是5500年前兩河流域蘇美爾人創(chuàng)造的楔形文字;二是5000多年前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創(chuàng)造的圣書字;三是我國3300年前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字。楔形字和圣書字已在歷史的風塵中湮滅。甲骨文卻演變成為現(xiàn)代漢字,是古文字中僅存的一種,仍然保持著表意的形式,也是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雖然甲骨文有著悠久的歷史,它被人們發(fā)現(xiàn)卻僅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里面有個有意思的故事。
1899年,國子監(jiān)祭酒王懿榮得了瘧疾,太醫(yī)給他開的處方里有一味中藥叫“龍骨”。王懿榮就讓家人去藥房買。家人買回來后,王發(fā)現(xiàn)“龍骨”上刻著歪歪扭扭的筆畫。王喜好金石學,覺得此事非同尋常。后來人們得知,京城的中藥店所進“龍骨”都來自河南安陽小屯村,是農(nóng)民種地時偶然發(fā)現(xiàn)的。經(jīng)過王懿榮等學者精心研究,這些東西不是“龍骨”,而是比金文更早的一種文字,刻在烏龜殼上。
漢字的正式文字自甲骨文字始,漢字字體演變過程可以概括為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除此之外,還有兩種輔助性字形,即草書和行書。人們通常用一句話形象地描寫這些字體:篆書如圈,隸書如蠶,行書如走,草書如跑。我以前只曉得是秦始皇統(tǒng)一了文字,卻不曉得那種字體是小篆。所以看到一些小篆作品經(jīng)常不清楚它就是小篆,無知得很。現(xiàn)在,考慮到甲骨文和金文除了專業(yè)人士會接觸,普通人一般接觸不到,由此倒推,我看到的狀如圈圈的書法作品大體是小篆無疑。這真是一大收獲。
《漢字的故事》是一本神奇的書,它為我打開一扇奇妙的窗戶。書中介紹,在我國湖南江永一帶,有一種文字只傳女不傳男,被稱作“女字”。女字字數(shù)眾多,形狀呈菱形,是漢字的異形體,至今仍在當?shù)匾恍└啐g婦女中使用。據(jù)專家推測,在我國古代的某個時期,江永一帶的婦女為了能有一個機會和場合傾訴自己由于社會地位低下、生活寂寞而造成的苦悶,而他們又不愿讓男子知曉,便依據(jù)漢字創(chuàng)造了只在婦女中使用的秘密文字。女字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女人的一點藐視男人的心理。
《漢字的故事》中講了一件饒有趣味的事,美國科學家做過一個實驗,用錄音帶錄下美國烏鴉的驚叫聲,拿到本國別的地方播放,烏鴉聽了都驚慌飛散。可是拿到法國去播放,法國的烏鴉聽不懂美國烏鴉的“鳥語”,一點反應(yīng)都沒有。后來又拿海鷗做實驗,結(jié)果也一樣。沒想到動物也有方言,這讓我覺得太不可思議了!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十分重視推廣普通話,為的是消除方言之間的隔閡,此舉頗為英明。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句話我早就熟悉,一直理解為當州官的可以防火,當百姓的卻連點燈都不行。直到看了《漢字的故事》才知道這么理解有誤??梢姡瑢W習不能不求甚解。古代有一種忌諱叫“官諱”,是當官的人憑借權(quán)勢讓人避諱自己的名字。宋代有個知州叫田登。他下令當?shù)厮邪傩斩家选盁簟闭f成“火”。上元節(jié)放燈,在州官書寫的布告上,有這么一句:“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庇谑?,百姓就編出這兩句話來諷刺田登。作者還講述了“惡人諱”,就是人們?nèi)∶麜r竭力避免與惡人同名。他舉了個例子,南宋出了個大奸臣秦檜,所以后人取名幾乎都不用“檜”字。
其實,我還知道和秦檜有關(guān)的一個典故。在杭州人的叫法中,油條這種家常小吃又被稱作“油炸檜”。油條是由兩根粗面條背靠背組成的。關(guān)于取名字的避諱,我還想起一個笑話。一對夫妻,丈夫姓鐘。他們生了一對雙胞胎男孩,就去派出所給孩子報戶口,申報的名字是鐘共和鐘央。派出所民警一看:“癩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氣!”然后,然后就沒有下文了。
《漢字的故事》第八章專門講述近百年來漢字改革的方方面面,其中重點介紹新中國成立以來漢字改革的情況。個人認為這章是最引人深思的章節(jié)。對待漢字,一直有截然不同的三種態(tài)度,第一種是固守著繁體字不變。第二種是提倡將繁體字簡化。第三種是建議完全廢除漢字,實現(xiàn)漢字拼音化。周恩來同志傾向第二種做法。愚以為,這是由他們不同的哲學觀所決定的。幸運的是,漢字未被廢止。事實證明,周恩來同志具有遠見卓識。此事讓我感觸良多。竊以為,一個人在小事上可以大膽地去試,大事上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最后,用兩句話結(jié)束本文。一句是創(chuàng)立現(xiàn)代漢字科學理論的安子介先生說的話:“撼山易,撼漢字難?!绷硪痪涫俏业男穆暎骸皾h字,愛你1314!”
中國漢字故事讀后感篇九
每一本書都是一個用黑字印在白紙上的靈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觸了它,它就活起來了。
《圖解漢字的故事》里面有很多的文字,其中,每個文字都有自己的故事。比如:“皇”字的來歷,令我印象深刻?!盎省弊质侵竿跽哳^上戴著皇冠,端莊嚴肅的坐著,“皇”字的下部分是“王”字,甲骨文里,“王”字畫的就像一個王者端坐著,寬大的黃袍垂下來?!盎省弊肿钤缈勺匪莸浇鹞模鹞牡摹盎省弊稚厦媸恰鞍住?,“丿”表示皇冠,“曰”畫的是皇上的頭,把頭畫得大一點,是為了特別標明頭上戴著皇冠?!盎省弊钟需蜩蛉缟臍v史,有繽紛多彩的故事,每個字都這樣,隨著歷史的發(fā)展,有不少的新文字出現(xiàn)了,也有不少的舊文字也隨之逝去了。比如“沙發(fā)”這個詞就是我們根據(jù)法國的文字來創(chuàng)造的。逝去的文字就不說了。我們中國的文字運用的很有名,不僅我們中國人知道,外國人也說過:“你們中國漢字太神奇了,說‘中國隊大勝美國隊’是說你們中國隊贏了,說‘中國隊大敗美國隊’也是說你們中國贏了??傊还茉趺凑f,都是你們中國隊贏了!”學習漢字就是在走進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觸摸這數(shù)千年前漢字的脈動。
漢字結(jié)構(gòu)與對外漢字教學。
漢字之美。
怎樣學習漢字。
關(guān)于漢字對聯(lián)。
漢字諧音對聯(lián)。
中國漢字故事讀后感篇十
每一本書都是一個用黑字印在白紙上的靈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觸了它,它就活起來了。
《圖解漢字的故事》里面有很多的文字,其中,每個文字都有自己的故事。比如:“皇”字的來歷,令我印象深刻?!盎省弊质侵竿跽哳^上戴著皇冠,端莊嚴肅的.坐著,“皇”字的下部分是“王”字,甲骨文里,“王”字畫的就像一個王者端坐著,寬大的黃袍垂下來。“皇”字最早可追溯到金文,金文的“皇”字上面是“白”,“丿”表示皇冠,“曰”畫的是皇上的頭,把頭畫得大一點,是為了特別標明頭上戴著皇冠。“皇”字有栩栩如生的歷史,有繽紛多彩的故事,每個字都這樣,隨著歷史的發(fā)展,有不少的新文字出現(xiàn)了,也有不少的舊文字也隨之逝去了。比如“沙發(fā)”這個詞就是我們根據(jù)法國的文字來創(chuàng)造的。逝去的文字就不說了。我們中國的文字運用的很有名,不僅我們中國人知道,外國人也說過:“你們中國漢字太神奇了,說‘中國隊大勝美國隊’是說你們中國隊贏了,說‘中國隊大敗美國隊’也是說你們中國贏了??傊还茉趺凑f,都是你們中國隊贏了!”學習漢字就是在走進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觸摸這數(shù)千年前漢字的脈動。
中國漢字故事讀后感篇十一
漢字是中國人的第五大發(fā)明,比我們平常時口中說的四大發(fā)明更加偉大、更加有用。如果沒有漢字就不會有燦爛輝煌的中國古代文化,甚至可以說,漢字是中國文明的母親,在中國的漢字出現(xiàn)之后,令國人為之驕傲的四大文才與世人問世。從這個角度的意義上講,四大文明都是漢字的衍生物!同時,漢字是由早期的甲骨文演變至今。是古代文字中僅存的一種,也是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因此,漢字本身就為人類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無需中國人自吹自擂,我們就應(yīng)該為我們的漢字文化所感動,深深的驕傲!
漢字可以作為一種文化,當然不能避免的,要不斷革新,不斷面對新的挑戰(zhàn),人類歷史是向前進的,只股是好事,但是米谷就是壞事了,這應(yīng)該是我們對待漢字文化的態(tài)度,不應(yīng)該害怕漢字的改革。這種改革的漢字,不管有多少是非長短的,馮淑琪積極是應(yīng)當肯定的。在現(xiàn)今飛速的發(fā)展社會,漢字走向信息化是大趨化,我們作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我們要做的是使?jié)h字從蒼老變得年輕,從苦難走向輝煌,從而使?jié)h字具有無比光明和未來。
當我翻開這本書看第一個字的時候,就發(fā)現(xiàn)他的講解和介紹非常的全面,還給每個字配的各種的故事,讓我們覺得更加的有趣。,從而使我們更加的了解這個漢字!比如說龍這個字吧,上面就給了你寫出了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等等,讓還給他配了一個葉公好龍的故事,這個故事是說從前有一個人,他叫葉公,他非常地喜歡龍,房子上都刻著龍、衣服上也繡著龍、墻壁上刻著龍,桌子上有龍的畫像、居室四周也刻滿了龍,他的誠心感動了天上的真龍,真龍就決定下凡來看望葉公,但是,當葉公見到真龍后卻嚇得面如土色、失魂落魄。這件故事告訴我們,比喻對一類事物并非真正喜歡,只是裝模做樣而已,看一個人外表是看不出來他的內(nèi)心的,不要看他的外表,就是要看他的內(nèi)心。有些人總是口上說一說而卻不實際行動。當然還有別的字的介紹都寫得通俗易懂字句上簡短,非常適合我們?nèi)タ催@本書。如果你用心的看完這本書,你就會受益匪淺,得到很多很多關(guān)于漢字這方面的知識。
這本書讓我知道了中國的漢字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們要努力去學習,因為俗話說的好啊,學習是一生學不盡的!尤其是漢字方面,種類繁多,比如說甲骨文、隸書、楷書、草書、篆書等等。
中國漢字故事讀后感篇十二
最近我閱讀了圖解漢字故事,讓我對我們中國的漢字文化有了更加系統(tǒng),更加深入的了解。讓我認識到我們平日一直使用著的漢字,其實是一個多么優(yōu)秀,精深的藝術(shù)結(jié)晶。
我開始喜歡漢字,大概是我從學書法那年開始的。每一次去上書法課,老師都會給我們講一段關(guān)于漢字的故事。這也是我喜歡上書法課的原因。當老師娓娓道來的時候,許多歷史故事仿佛真的浮現(xiàn)在了眼前。
老師曾經(jīng)告訴我們,漢字是中國人的第五大發(fā)明,甚至比我們口中的四大發(fā)明更加偉大,沒有漢字也就不會有燦爛輝煌的中國古代文明,可以說漢字是中華人民的母親。書中里面講了我國幾十個象形字。會意字。形聲字。等各種不同的漢字的來歷,簡介,包括關(guān)于漢字的歷史故事,每一篇小文章都栩栩如生,深得了小學生們的喜愛。書中還講述了一部分成語的故事,比如:葉公好龍、半途而廢等成語。這是一本讓青少年了解中國漢字的有趣味的通俗讀物。
全書選取了兩百個左右的常用漢字,用圖畫加起故事的形式,形象地講解了每個漢字。每一個字一幅圖,讓你一眼看懂漢字的形與意;每一個漢字一個演變過程,展示了他們的前世今生;每一個字,一則妙曲橫生的小故事,講述了漢字中深藏的文化歷史,文學知識。漢字作為一種文化,當然不能避免的,要不斷革新。不斷面臨新的挑戰(zhàn)。
人類歷史是向前進的,知古是好事兒,但迷谷是壞事兒了。這應(yīng)該是我們對待漢字文化的態(tài)度,不應(yīng)該害怕漢字的改革,這種改革不管有多少是非常短的評說,其積極意義是應(yīng)當肯定的。在現(xiàn)今飛速發(fā)展的社會,漢字走向信息化是大趨勢,作為炎黃子孫,我要做的事時,漢字從蒼老變得年輕,從苦難走向輝煌,從而使?jié)h字具有無比光明的未來!
中國漢字故事讀后感篇十三
中國人的漢字十分有趣,比如“舞”字,“舞”和“無”原出于同一個字,因為“舞和“無”(無)十分像,并且“無”有跳舞的意思,后來“無”只代表沒有的意思,跳舞的意思就用“舞”來代替。
“舞”可以是優(yōu)美柔和的,也可以是雄渾灑脫的,詩圣杜甫曾用《劍器行》一詩寫出當年公孫大娘舞劍時的英姿:“昔有佳人公孫氏······”據(jù)傳當年書法大家草圣張旭也曾將公孫大娘的舞劍運用到書法藝術(shù)之中呢。但是,我們的漢字變化大,有些不像原形了。如“日”的甲骨文,一眼我們就能看出是太陽,但是現(xiàn)在的“日”我們就看不出來了。又比如“月”的甲骨文,金文,我們都能看出是月亮。
當然,這本書也有很多小故事,如“耳”字的故事,“春秋時候,晉國世家趙氏滅掉了范氏。有人趁機跑到了范家想偷東西,看見院里有一口精美的大鐘,但是太大了,所以他想把這口鐘敲碎,再分別搬回家。他找來一把大錘子朝鐘砸去······”
這就是《圖解漢字的故事》,這是一本讓青少年了解中國漢字的`有趣的通俗讀物。全書選取了兩百個左右的常用漢字,用圖畫加故事的形式,形象的講解每個漢字。每個字一幅畫,讓你一眼看懂漢字的形與意。每個字一個演變過程,展示了它們的前世今生。每個字一則妙趣橫生的小故事,講述了漢字中深藏的文化,歷史,文學知識。
中國漢字故事讀后感篇十四
一字一圖,是解漢字的形與義。生動解說,講述漢字的根源。了解漢字背后的故事,探尋漢字的前世今生。這就是唐漢,富強寫的《圖解漢字的故事》的意思。
漢字是我國第五大發(fā)明,甚至比我們口中的,四大發(fā)明更加偉大,沒有漢字也不會有燦爛輝煌的中國古代文明,可以說漢字就是中華文明的母親,在漢字之后令國人驕傲的,四大發(fā)明才問世,從意義上講,四大發(fā)明都是漢字的浮生物。比如農(nóng)這個字就是象形字和會意字的結(jié)合農(nóng),按金子來看,上部分就像是兩株稻谷,下部分,就像是人手拿刀,所以結(jié)合起來意思就是干農(nóng)活的意思,這本書主要講了,就是以農(nóng)為例的代表。里面不僅長的這些里面還分了,漢字的.淚,比如,漢字與動物,漢字與植物,漢字與自然,漢字與,人體,漢字與兩性,漢字與生活,漢字與文化,漢字與戰(zhàn)爭,每個字都講出來,來源,結(jié)構(gòu)等知識。
這是一本讓青少年了解中國有趣的讀物本書選取了兩百個左右的常用漢字,用圖畫加故事的形式,形象的講解了每個漢字。每個字一幅畫,讓你一眼看懂,漢字的形與義,每個字一個演變過程展示它們的前世今生,每個字,一個妙趣橫生的小故事講出來,漢字中深藏的文化歷史文學等知識。一字一世界,一行,一王國。
中國漢字故事讀后感篇十五
漢字是在黃河中游一帶形成的。漢字和西方文字是不同的,漢字就是單個的字塊放在那里已經(jīng)很直白地告訴你什么是好的,什么是錯的。漢字有兩個基本特征:一個是象形的特征,一個是有價值固定化的特征。這兩個特征導致了杰出、特殊的書法。從敦煌出土的漢代木簡中可發(fā)現(xiàn),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的文官已經(jīng)反復練習漢字書寫的技巧。在中國的傳統(tǒng)社會中,書寫的好壞不僅直接會對科舉成績產(chǎn)生影響,更重要的是中國的讀書人把書法看作是完善個人修養(yǎng)的重要方式。即書品直接代表人品。正因為如此,幾千年來,無數(shù)優(yōu)秀的讀書人將精力傾注于字塊的形狀,并把這種藝術(shù)推向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稘h字[篇5]千年》還通過毛筆,紙張,印章的漢字書寫用具引出了——造紙術(shù)和印刷術(shù)——中國民族自豪于世界的四大發(fā)明中兩項與漢字有關(guān)的發(fā)明。
“漢字”是世界上唯一從古代一直演變過來沒有間斷過的文字形式,它是表意文字。從甲骨文到西周時期的金文、大篆(鐘鼎文、石鼓文),再到秦朝時期的“小篆”,實現(xiàn)了“書同文”,之后“隸變”實現(xiàn)了古文字向今文字階段的轉(zhuǎn)變,隸書、楷書以及草書、行書出現(xiàn)。直到今日,《漢語大字典》收字就有56000多個,《現(xiàn)代漢語常用字表》收錄常用字2500個,次常用字1000個,共3500個。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不同的漢字構(gòu)成方式都包含著中華民族的智慧與文化內(nèi)涵,記錄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因中國的國際地位日益提高,“漢語熱”也在世界各國顯現(xiàn)出來。但我國的漢語國際推廣事業(yè)只能說是剛剛起步?!稘h字五千年》的總顧問、第九屆、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長許嘉璐教授指出,要實現(xiàn)與西方文化的平等對話權(quán),中華文化就必須要加大推廣力度。中華文化要在“走出去”方面作更多的嘗試。就漢字而言,其對外推廣過程更是充滿了挑戰(zhàn)和艱辛。對于學習漢語的國外人士來說——“漢字像一張張圖畫”,難認、難記、難寫,而且量大。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社會背景,種種差異影響著外國人學習中文、學習漢字的熱情。
在看完后發(fā)現(xiàn)自己天天寫的文字自己很不了解,對自己的國家不了解,想來我該注意了。
中國漢字故事讀后感篇十六
每一個漢字都有他的前世今生。最近我讀了《圖解漢字的故事》讓我們的中國漢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讓我意識到,我們平日里一直使用著的漢字其實是一個多么優(yōu)美精深的藝術(shù)結(jié)晶。
可以說漢字是中國人的第五大發(fā)明,它甚至比平常我們知道的四大發(fā)明更加偉大。沒有漢字也就不會有燦爛輝煌的中國古代文明,漢字可謂是中華文明的母親。在漢字之后令人為之驕傲的四大發(fā)明才問世,從這個意義上講,四大發(fā)明竟是漢字的衍生物!同時,漢字由最早期的甲骨文演變至今,是古代漢字僅存的一種,也是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因此,漢字本身就為人類文明做出了巨大貢獻,無需中國人自吹自擂,我們應(yīng)為之深感驕傲,并為之自豪!
書中讓我感到特別有意思的是關(guān)于通假字的講述。從接觸文言文開始,我們總能在一篇文章里找到或多或少的通假字,書中對通假字的解釋是:絕大部分的通假字都是作者故意為之。在當時那個君權(quán)至上的時代,無論是明君還是昏君,都十分自負,認為自己的才學無人能及,當時的文人墨客寫的文章大多都要經(jīng)過皇帝的過目,當君王在他們的文章里找到這些錯誤時,必然高興異常,虛榮心獲得極大的滿足,這時便會對這些文人大加贊賞。
由此可見,漢字文化在體現(xiàn)它的大功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統(tǒng)治,這又對后世的史學家提供了評古論今的文學證據(jù)。
那就讓我們了解漢字背后的故事,探尋漢字的前世今生吧。
中國漢字故事讀后感篇十七
今天我讀完了《漢字的故事》這本書,它主要講的是漢字怎是么發(fā)明創(chuàng)造出來的以及有關(guān)漢字的一些小故事。
漢字是古代人根據(jù)現(xiàn)實事物演變而來的。現(xiàn)在我來說一下《漢字的.故事》中的一些小故事吧。例如:“一壺酒”與“一活鵝”的故事。因為“壺”和“湖”同音,所以地主要窮人還給他一“湖”酒。后來,王羲之用一“活”鵝和一“河”鵝反擊了他。這個故事講了漢字當中的同音字。很多漢字還是多音字。
還有一個故事“倉頡造字”,講的漢字是怎么造出來的。倉頡每日俯瞰鳥獸山川,觀察日月星辰,不就倉頡把“人”、“手”、“日”、“月”、“星”、“?!?、“羊”、“馬”、“雞”、“犬”這些字造出來了,他通過觀察事物,模擬事物造出了文字。后來,人們也學會了這種造字方法。還有“徐孺子解字勸鄰人”,講了兩個字只差一個筆畫,但是意思差距非常大。
漢字真是神奇??!通過閱讀這本書,我知道了有關(guān)漢字的很多知識。以后,我會更加熱愛漢字,要認真學習漢字,寫好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