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科學實驗報告格式(案例14篇)

字號:

    報告是一個反思和總結的過程,通過寫報告可以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在撰寫報告之前,我們需要對所要報告的事物進行充分的研究和了解。通過閱讀范文,你可以從中汲取寫作的靈感和啟示,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科學實驗報告格式篇一
    實驗地點 實驗室
    實驗目的 分析綠豆種子發(fā)芽需要的條件(陽光)
    實驗器材 綠豆芽、實驗盒、
    實驗步驟 將種有相同綠豆芽的兩個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其他條件不變,過一段時間觀察。
    實驗現(xiàn)象 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的綠豆芽生長較好,放在黑暗的地方的綠豆芽生長的不好甚至死亡。
    實驗結論 綠豆芽生長需要陽光
    實驗效果
    實驗人 實驗時間
    儀器管理員簽字
    科學實驗報告格式篇二
    蠟燭吹不滅思考:
    用力吹燃燒的蠟燭,卻怎么也吹不滅。你知道怎樣做到這一點嗎?
    材料:1根蠟燭、火柴、1個小漏斗、1個平盤
    操作:1.點燃蠟燭,并固定在平盤上。
    2.使漏斗的寬口正對著蠟燭的火焰,從漏斗的小口對著火焰用力吹氣。
    3.使漏斗的小口正對著蠟燭的火焰,從漏斗的寬口對著火焰用力吹氣。
    講解:1.這樣吹氣時,火苗將斜向漏斗的`寬口端,并不容易被吹滅。如果從漏斗的寬口端吹氣,蠟燭將很容易被熄滅。
    2.吹出的氣體從細口到寬口時,逐漸疏散,氣壓減弱。這時,漏斗寬口周圍的氣體由于氣壓較強,將涌入漏斗的寬口內(nèi)。因此,蠟燭的火焰也會涌向漏斗的寬口處。
    注意:注意蠟燭燃燒時的安全
    科學實驗報告格式篇三
    1、實驗目的
    2、實驗設備、儀器及材料
    3、實驗內(nèi)容
    3.1實驗方案設計與選擇(設計性、創(chuàng)新性實驗需寫該項內(nèi)容)
    3.2實驗原理及實驗步驟(實驗工作原理或?qū)嶒灥闹饕僮鬟^程)
    3.3實驗記錄(核心代碼及調(diào)試過程)
    注解:理工科實驗需記錄實驗過程中的數(shù)據(jù)、圖表、計算、現(xiàn)象觀察等,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其它如在計算機上進行的編程、仿真性或模擬性實驗需記錄程序核心代碼以及程序在調(diào)式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解決方法;記錄程序執(zhí)行的結果。
    3.1上機實驗的內(nèi)容及要求
    3.2算法設計思想與算法實現(xiàn)步驟
    3.3程序核心代碼,程序調(diào)試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3.4程序運行的結果
    4、實驗總結
    4.1實驗結果分析及問題討論
    4.2實驗總結心得體會
    注解:實驗總結的內(nèi)容根據(jù)不同學科和類型實驗要求不一樣,一般理工科類的實驗需要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并且對實驗過程中問題進行討論;在計算機上進行的編程、仿真性或模擬性實驗需要對上機實踐結果進行分析,上機的心得體會及改進意見。其它實驗應總結實驗過程寫出心得體會及改進意見。
    各門實驗課程實驗報告的格式及內(nèi)容要求,請按照實驗指導書的要求手工書寫。
    1、實驗目的
    2、實驗設備、儀器及材料
    3、實驗內(nèi)容
    3.1上機實驗的內(nèi)容及要求
    3.2算法設計思想與算法實現(xiàn)步驟
    3.3程序核心代碼,程序調(diào)試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3.4程序運行的結果
    4、實驗總結
    4.1程序運行結果分析及思考題討論
    4.2實驗總結心得體會
    科學實驗報告格式篇四
    實驗地點 實驗室
    實驗目的 認識陽光的強弱和溫度的關系
    實驗器材 溫度計1支,鏡子3面,膠布
    實驗步驟 1、用膠布將溫度計固定在墻上。
    2、用鏡子反光對著溫度計(一鏡反射或多鏡反射)
    實驗現(xiàn)象 一次照射的溫度比多次照射光的溫度低。
    實驗結論 一次照射的溫度比多次照射光的溫度低。
    備注
    實驗人 實驗時間
    儀器管理員簽字
    科學實驗報告格式篇五
    實驗地點 五年級教室
    實驗目的 認識光的反射及應用
    2、將夾橫立在桌上,并在桌面上放一頁有字的紙。
    3、打開手電筒開關,對著卡紙,觀察文字
    實驗現(xiàn)象
    黑色反光弱,紅色反紅光,黃色反黃光,綠色反綠光,白色反光能力強。
    實驗結論
    深色反光弱,淺色反光能力強。
    實驗效果
    實驗人
    試驗時間
    儀器管理員簽字
    科學實驗報告格式篇六
    實驗地點 室外
    實驗目的 觀察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
    實驗器材 木板、白紙、橡皮泥、木棒
    實驗步驟 1、做一個簡易的日影觀測儀。
    2、每隔十分鐘,量鉛筆影子的長度,在白紙上做下記錄。
    實驗現(xiàn)象 1、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隨著太陽方向的改變而改變,影子總是和太陽的方向相反。
    2、陽光下物體影子長短的變化是隨著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而變化的,太陽位置最高時影子最短,太陽位置最低時,影子最長。
    實驗結論 1、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隨著太陽方向的改變而改變,影子總是和太陽的方向相反。
    2、陽光下物體影子長短的變化是隨著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而變化的,太陽位置最高時影子最短,太陽位置最低時,影子最長。
    實驗效果
    實驗人 實驗時間
    儀器管理員簽字
    科學實驗報告格式篇七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指出:小學科學課是以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同時又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綜合學科。科學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yǎng)全體學生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但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不僅是通過教師的知識講解或?qū)W生機械的記憶就可以實現(xiàn)的,而是依賴于科學探究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體驗、感悟,學生只有經(jīng)歷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實驗探索或者驗證的過程,通過學生的動口、動手、動腦才能促進學生科學素養(yǎng)慢慢地形成。而很多探究活動要通過實驗教學來實現(xiàn)的,因此實驗教學是小學科學探究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意識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實驗教學與實驗報告單的填寫又是密不可分的。
    經(jīng)過近幾年的教學實踐,我發(fā)現(xiàn)實驗報告單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記錄實驗現(xiàn)象、實驗數(shù)據(jù)、探究結果等,而且在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增強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探究能力、鞏固新知識,及時彌補不足之處等方面大有用處。下面就以上幾個方面談談個人的看法。
    有些學生知道實驗是怎么做的,但叫他填寫實驗報告的時候他卻寫不出正確的假設、過程和結論。例如在教學《小水珠到哪里去了》一課時:水蒸發(fā)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報告單時出現(xiàn)了假設和結論表述不完整、假設的因素和實驗步驟中的因素不一致、假設中同時改變幾個因素、在實驗現(xiàn)象后面寫結論以及實驗報告寫的不完整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的產(chǎn)生是由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不強造成的。在針對實驗報告單上的問題討論交流時,學生認真思考,積極發(fā)言,對實驗過程進行了理性思考,得出了正確的結論。由此可見,填寫實驗報告單可以訓練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從而幫助學生不斷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指出:“表達與交流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活動之一”。
    科學語言是表達和交流科學信息的一種通用語言。學生用口語表達與交流時,老師發(fā)現(xiàn)不了的錯誤在實驗報告單上發(fā)現(xiàn)了。例如:小車運動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時,李程遠同學說小車運動的快慢與小車自身的“重力”大小有關時,一部分學生聽成了“動力”,引起同學們的不解。還有在填寫實驗報告單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別字等等。因此,在科學實驗教學中,讓學生填寫實驗報告單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讓學生及時糾正錯誤,能使學生的科學思想表達更規(guī)范、正確和嚴謹,真正掌握相關的科學術語、科學概念及其表達形式,逐漸提高其掌握和運用的科學語言的表達能力。
    填寫實驗報告單,學生通過對假設、實驗設計等的編寫,使實驗操作過程在頭腦中得以預演,可以明顯提高動手實驗的能力。例如在做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什么有關的實驗時,學生把假設、不變的因素、改變的因素都確定并填寫好,實驗操作時就做到心中有數(shù),實驗得以順利進行。
    學生通過填寫完整的實驗報告,使實驗的目的、過程、結果在頭腦中得以重現(xiàn),不足之處得以顯現(xiàn)。因此,填寫實驗報告有助于學生鞏固新知識,及時彌補不足之處。例如通過對水蒸發(fā)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報告單的討論交流,學生能能針對自己的不足之處加以整改、彌補,把假設和結論寫完整,假設中只改變一個因素,把假設的因素和實驗步驟中的因素保持一致,如實記錄實驗現(xiàn)象,通過分析實驗記錄,寫出正確的結論。
    科學世界是一個充滿問題、充滿思考的神奇世界,學生非常向往,樂意探究。但由于種種原因,現(xiàn)在的小學科學課堂缺乏這種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沒有建立起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心理環(huán)境和認知環(huán)境,所以學生學習科學感到很深奧、難理解,導致興趣缺失。作為學校、作為教師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科學的環(huán)境,每一個教學實驗都要想方設法去做,不管是演示實驗還是分組實驗都能夠調(diào)動起學生的極大興趣。當你走進課堂,哪怕手里只拿了一支蠟燭、一盒火柴,學生就會激動不已、充滿期盼;如果說要去實驗室上實驗課,學生總是歡呼雀躍。由此可見,學生多么想上實驗課,多么想動手操作,上實驗課簡直成了一種奢望,而實驗教學恰恰是一種常態(tài),科學教師應該堅持上好每一堂課。除了實驗室、教室外,教師還應該充分利用大自然這個大課堂,利用便利的自然環(huán)境,充足的生物資源,豐富的物質(zhì)資源,進行實地考察研究,讓學生走進自然、觀察自然、描述自然、認知自然。當把這一切讓學生在最后以實驗報告單的形式寫下來的時候,他們就不會感到困難,而變得興趣盎然。
    小學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做好實驗是學好科學的基礎??傊?,實驗報告的書寫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實驗的目的、方法和技能,還能通過對實驗現(xiàn)象和結果的分析得出自己的體會和結論,使學生的知識與能力都得到升華, 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嚴謹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從而提高其科學素養(yǎng)。教師應重視實驗報告單的各項功能在實驗教學中的充分發(fā)揮,利用實驗報告單提高科學實驗教學效果。
    科學實驗報告格式篇八
    9光的反射能力
    五年級教室
    認識光的反射及應用
    卡紙(紅、黃、綠、黑、白)各一張,手電筒一支,夾子
    1、夾子夾住卡紙
    2、將夾橫立在桌上,并在桌面上放一頁有字的紙。
    3、打開手電筒開關,對著卡紙,觀察文字
    黑色反光弱,紅色反紅光,黃色反黃光,綠色反綠光,白色反光能力強。
    深色反光弱,淺色反光能力強。
    實驗人
    試驗時間
    儀器管理員簽字
    科學實驗報告格式篇九
    年(班)級:xx
    實驗小組成員:xx
    實驗時間:xx
    實驗名稱:鹽到哪里去了
    實驗器材:玻璃杯2個、鋸末、鹽、玻璃棒、小勺、記錄卡片、水
    我的`猜測:化在水里了
    我這樣做:
    1、取一勺鹽放一杯里。
    2、擦擦勺取一些鋸末放一杯
    3、將兩個杯中倒入相同質(zhì)量的水
    。4、用棒攪拌,下數(shù)相同
    5、觀察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
    觀察到的現(xiàn)象或測量結果:
    1、鹽不見了。溶解在水里了。在水中變成變成微小的顆粒。
    2、鋸末浮在水面
    我認為:
    1、鹽不見了。溶解在水里了。在水中變成變成微小的顆粒。
    2、鋸末浮在水面,沒溶解。
    授課教師:xx
    評定等級:xx
    注:
    1.本表由學生在實驗課上根據(jù)實驗情況填寫送交實驗室存放。
    2.本表每學期按年級每個實驗選樣例裝訂成冊存檔。
    科學實驗報告格式篇十
    認識各大類巖漿巖的主要代表巖石,學習肉眼鑒定巖漿巖的方法。
    了解巖漿巖的結構、構造和它們在地殼中的產(chǎn)出狀態(tài)。
    學習沉積巖的肉眼鑒定方法,加深對沉積作用的理解。通過鑒定初步認識常見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沉積巖。
    通過實驗了解變質(zhì)巖的主要特征;認識一些常見變質(zhì)礦物和變質(zhì)巖類型,加深對變質(zhì)作用的理解。
    通過對未知巖石標本的鑒定,達到復習和鞏固對三大類巖石特征的認識,了解變質(zhì)巖、巖漿巖及沉積巖的一些主要區(qū)別,進一步掌握肉眼鑒定巖石的步驟和方法。
    巖漿巖的常見造巖礦物如石英、鉀長石、斜長石、白云母、黑云母、角閃石、輝石、橄欖石等。
    巖石的結構和構造概念。
    巖漿巖的分類依據(jù)及其主要代表性巖石。
    巖漿巖的主要特征及肉眼鑒定方法。
    了解沉積巖的形成過程和分類;巖石的構造與結構;各沉積巖類具代表性巖石的特征。 變質(zhì)作用的概念;變質(zhì)礦物;變質(zhì)巖的結構與構造;變質(zhì)巖的分類及其代表巖石。
    標本:
    巖漿巖: 花崗巖、偉晶花崗巖、正長巖 、閃長巖、輝長巖 、橄欖巖 、 花崗斑巖、流紋巖 、金伯利巖 、玄武巖、流紋巖、安山巖。
    沉積巖:礫巖、粗砂巖、細砂巖、豆狀灰?guī)r、生物灰?guī)r、粉砂巖、頁巖、油頁巖、石灰?guī)r、鮞狀灰?guī)r、竹葉狀灰?guī)r、豆狀灰?guī)r、白云巖、波痕、泥裂、水平層理、波狀層理、交錯層理、結核等。
    變質(zhì)巖:片巖、千枚巖、板巖、片麻巖、石英巖、大理巖、蛇紋巖、矽卡巖、角巖、混合巖。
    工具:小刀,放大鏡,稀鹽酸等。
    主要分類及分析
    (1)巖漿巖:
    主要的造巖礦物有,石英、長石、角閃石、黑云母、輝石、橄欖石。酸性巖漿巖中前幾種礦物居多,而基性巖漿巖中則偏向于后者。也因此,在巖石的顏色上來說由肉紅色--灰白色--黑色變化。
    結構上來說,侵入的巖漿巖里面的礦物應該是較均勻的分布,巖石呈現(xiàn)塊狀。而噴出的流紋巖中會呈現(xiàn)一些流動構造;以及噴出的安山巖和玄武巖中會有氣孔和杏仁狀構造,這種特殊的結構構造也是它們的鑒定標志。
    (2)沉積巖:
    由于組成沉積巖的礦物都是經(jīng)過了風化和搬運,所以一般來講每種沉積巖在成分上相對較簡單。沉積巖的劃分就是根據(jù)成分劃分的,泥巖、碳酸鹽巖、石英(長石)砂巖。所以沉積巖就以某種成分為主(如以泥質(zhì)、或以石英等)。
    構造上沉積巖一般都呈現(xiàn)層狀構造。當然如果手表本很小的話可能見不到層理而是塊狀的。
    沉積巖還有一大特點就是生物的出現(xiàn)。尤其在碳酸鹽巖里面貝殼等生物的出現(xiàn)很普遍,這是一大鑒別標志。
    (3)變質(zhì)巖:
    變質(zhì)巖是巖漿巖和沉積巖經(jīng)過后期的高溫或者高壓過后,原來的巖石經(jīng)過了成分和構造上的改造而形成。所以成分上來講除了與前兩種巖有相同的造巖礦物外還有一些比較特別的屬于變質(zhì)巖的專有礦物或者礦物組合。例如紅柱石,出現(xiàn)紅柱石的巖石就必定是低級變質(zhì)作用形成的巖石;石榴石與紫蘇輝石組成的代表高溫高壓環(huán)境的麻粒巖。
    但手表本鑒別變質(zhì)巖更主要的依據(jù)是其結構構造。應力作用下形成的變質(zhì)巖很多都具有片狀結構,也因此變質(zhì)巖能以結構構造來命名為片巖、片麻巖等。
    科學實驗報告格式篇十一
    小學科學課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這門課程不僅要求學生親歷以觀察、實驗為主的探究過程,而且還要求學生通過實驗報告單將實驗過程、實驗現(xiàn)象和實驗結論記載下來。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對實驗過程的再現(xiàn)和總結,既有助于學生加深對新的科學概念的理解,又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由于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較低,完成一個實驗,他們不會感到困難,然而獨立地完成一個實驗報告卻很困難。主要表現(xiàn)在不會用簡明準確的語言描述實驗過程和實驗現(xiàn)象,對實驗現(xiàn)象的分析抓不住要害和實質(zhì)。因此,指導學生學會填寫科學實驗報告單,是科學課教學的另一項艱巨的工作,必須引起我們科學課教師的高度重視。下面就如何指導學生填寫科學實驗報告單,談談我的思考和做法,與同行們商討。
    1、引導學生提出與課題有關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只有學生自己主動提出問題,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得以真正的發(fā)揮,從而促使學生作進一步深入細致的觀察、思考和探索。
    2、對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大膽而有依據(jù)的猜想與假設。在學生提出了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后,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猜想或假設,要讓學生從各個角度去思考。學生進行猜測后,要求學生說出自己猜測的理由,這樣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思維習慣,又使學生交流了提出假設的思維方法,相互之間受到啟發(fā),并使學生明白提出的假設不能憑空亂猜。
    3、指導學生討論制定實驗計劃,確保實驗有序進行。實驗計劃一般包括提出與課題有關的科學問題和對問題答案的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過程、確定實驗方法和實驗材料,考慮注意的問題等內(nèi)容。讓學生自行設計實驗,制定實驗探究計劃,是一種實驗前的“動腦”活動。這個實驗前的“動腦”活動是必不可少的,它一方面能夠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這樣去動手實驗,而不是單純“好玩”;另一方面使各個實驗小組的探究活動能夠有序、有效地開展。
    4、合作探究,人人參與。實驗計劃確定后,就要組織學生開展實驗探究活動,這是填寫科學實驗報告單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在實驗過程中必須做到合理分工,人人參與,要按照實驗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實驗操作,認真細致地觀察實驗現(xiàn)象,及時做好實驗現(xiàn)象和實驗數(shù)據(jù)的記錄。
    一個實驗做完之后,教師必需了解學生是怎樣做的,看到了什么現(xiàn)象,有什么發(fā)現(xiàn)和疑問,這就有了交流匯報的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既是教師檢驗實驗教學效果的需要,也是學生填寫科學實驗報告單的需要。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認真作好以下兩點:
    1、請實驗很成功的小組交流他們探究的問題、實驗的步驟、看到的現(xiàn)象和得出的結論。
    2、要組織好學生的討論。由于小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還較低,對實驗步驟的匯報,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難免會出現(xiàn)步驟錯亂,語句不通的問題。教師要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修改意見,再進行評價總結。
    引導學生對實驗現(xiàn)象進行分析,總結概括實驗結論,這是實驗探究活動由動手轉(zhuǎn)入動腦的過程,是思維從感性到理性的質(zhì)的飛躍,只有完成了這個飛躍,學生才能真正獲得知識。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運用學過的科學知識解釋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這既鞏固了學生已有的科學知識,又鍛煉了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這個過程是整個探活動最困難的階段,這就需要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科學知識儲備、認知能力、思維規(guī)律給予恰當?shù)囊龑А?BR>    學生的實驗報告單,必須書寫整齊、格式規(guī)范、語句通順,條理清晰。教師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去記錄實驗步驟,描述實驗現(xiàn)象,概括實驗結論。切忌學生相互傳抄,報告千篇一律。
    教師不能越俎代庖,讓學生聽寫老師口授的報告內(nèi)容。教師要按時批閱、公正地評價學生的實驗報告,對于學生報告中的重要錯誤,要明確指出,并要求學生認真糾正。
    好奇,是小學生的天性,但由于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還處在發(fā)展階段,對于缺乏童趣的成人化語言,他們不僅難于理解和接受,而且還會產(chǎn)生厭煩和抵觸的情緒。因此,在設計小學科學實驗報告單時,每個項目的名稱要盡量使用學生易懂且樂于接受的兒童語言,每個項目要填寫的內(nèi)容應該是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描述的。
    一般情況下,實驗報告是根據(jù)實驗步驟和順序從六方面展開來寫的:
    1、實驗名稱:即本次實驗所要達到的目標或目的是什么。
    2、實驗日期和實驗者:注明實驗時間和實驗者名字。
    3、實驗器材:寫出主要的儀器和藥品,應分類羅列,不能遺漏。
    4、實驗步驟:根據(jù)具體的實驗目的和原理來設計實驗,寫出主要的操作步驟。
    5、實驗現(xiàn)象:正確如實的記錄實驗現(xiàn)象或數(shù)據(jù),為表述準確應使用專業(yè)術語,盡量避免口語的出現(xiàn)。
    6、實驗結論:對于所進行的操作和得到的相關現(xiàn)象運用已知的科學知識去分析和解釋,得出結論。
    1、以說明為主。即實驗報告以說明為主,不用像記敘文一樣進行生動細致的描寫,更不用在說明過程中展開聯(lián)想或比喻等,要避免主觀感受的出現(xiàn)。
    2、必須記實,資料客觀。實驗報告所使用的資料都應是通過實驗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和所獲得的數(shù)據(jù)。這些內(nèi)容應是客觀、真實、確切的,不允許有半點虛假。
    3、盡量用圖解輔助。圖解可以增加實驗報告的表達能力,比如實驗裝置有時較復雜,光靠文字無法完全說明,如果使用圖解輔助,加上文字注解,就可以一目了然。
    4、表達準確簡明。準確,就是按照實驗的客觀實際,選擇合乎科學學科特點的最恰當?shù)脑~句,科學地表達意思;簡明,就是在說明問題時語言簡潔明了,避免冗長的句子和啰嗦含糊的表達。
    1、小學科五年級下冊《教材》、《教師用書》
    2、《名人名句大全》
    科學實驗報告格式篇十二
    實驗目的 物體的顏色和吸熱
    實驗器材 白色紙、粉色紙、黑色紙、黑色蠟光紙、鋁箔紙對折做成的紙帶,溫度計
    實驗步驟 1、把不同顏色的直對著做成袋狀。
    2、分別插上溫度計放在陽光下。
    實驗現(xiàn)象 1、 深色紙比淺色紙升溫快
    2、 黑色蠟光紙比黑色無光紙升溫慢
    實驗結論 物體的顏色與吸熱的本領有關,深色物體比淺色物體吸熱快 備注
    實驗人 實驗時間
    科學實驗報告格式篇十三
    實驗地點 室外
    實驗目的 物體的顏色和吸熱
    實驗器材 白色紙、粉色紙、黑色紙、黑色蠟光紙、鋁箔紙對折做成的紙帶,溫度計
    實驗步驟
    1、把不同顏色的直對著做成袋狀。
    2、分別插上溫度計放在陽光下。
    實驗現(xiàn)象
    1、 深色紙比淺色紙升溫快
    2、 黑色蠟光紙比黑色無光紙升溫慢
    實驗結論 物體的顏色與吸熱的本領有關,深色物體比淺色物體吸熱快 備注
    實驗人
    實驗時間
    科學實驗報告格式篇十四
    xx
    讓小燈泡亮起來
    自主認識小燈泡、電池、導線的構造。
    (裝置)電池、電池夾、開關、小燈泡、燈座、導線、回形針、紙片等。
    1、用一根導線、一個燈泡、一節(jié)電池,連接好電路,讓小燈泡亮起來;
    2、增加電池夾、小燈座、開關,讓小燈泡亮起來。
    簡單電路由電源、用電器、開關和導線四個部分組成。
    燈泡要亮須有電源、導線、開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