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實際問題與一元二次方程教案(通用8篇)

字號: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膬?yōu)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實際問題與一元二次方程教案篇一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p4~p5例5~例6、p5試一試、練一練p6~p7練習一第6~8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質,即在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等于0的數(shù),結果仍然是等式。
    2.使學生掌握利用相應的性質解一步計算的方程。
    教學重點: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質,即在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等于0的數(shù),結果仍然是等式。
    教學難點:
    使學生掌握利用相應的性質解一步計算的方程。
    教學過程:
    1.前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等式的性質,誰還記得?
    3.生自由猜想,指名說說自己的理由。
    4.那么,下面我們就通過學習來驗證一下我們的猜想。
    1.引導學生仔細觀察p4例5圖,并看圖填空。
    2.集體核對
    3.通過這些圖和算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x=202x=202
    3x3x3=603
    5.通過剛才的活動,你又有什么發(fā)現(xiàn)?
    6.引導學生初步總結等式的性質(關于乘除的)乘或除以0行嗎?
    7.等式性質二
    等式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等于0的數(shù),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
    8.p5試一試
    (1)指名讀題
    (2)你是根據(jù)什么來填寫的?
    1.出示p5例6教學掛圖。
    指名讀題,同時要求學生仔細觀察例6圖
    2.長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
    3.根據(jù)題意怎樣列出方程?你是怎么想的?板書:40x=960
    4.在計算時,方程兩邊都要除以幾?為什么?
    實際問題與一元二次方程教案篇二
    1、通過天平游戲,探索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shù),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質。
    2、利用探索發(fā)現(xiàn)的等式的性質,解決簡單的方程。
    3、經(jīng)歷了從生活情境的方程模型的建構過程。
    4、通過探究等式的性質,進一步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重點:通過天平游戲,幫助數(shù)學理解等式性質,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shù),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質。并據(jù)此解簡單的方程。
    難點:推導等式性質(一)。
    一架天平、課件及班班通
    一、創(chuàng)設情境,以情激趣
    學生討論紛紛。
    師:說得很好。今天我們就是在類似蹺蹺板的天平上做游戲,看看我們從中有什么發(fā)現(xiàn)?
    二、運用教具,探究新知
    (一)等式兩邊都加上一個數(shù)
    1、課件出示天平
    怎樣看出天平平衡?如果天平平衡,則說明什么?
    學生回答。
    2、出示擺有砝碼的天平
    操作、演示、討論、板書:
    5=5 5+2=5+2
    x=10 x+5=15
    觀察等式,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3、探索規(guī)律
    初次感知:等式兩邊都加上同一個數(shù),等式仍然成立。
    再次感知:舉例驗證。
    (二)等式兩邊都減去同一個數(shù)
    觀察課件,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匯報師板書:
    x+2=10
    x+2-2=10-2
    x =8
    (三)運用規(guī)律,解方程
    三、鞏固練習
    1、完成課本68頁“練一練”第2題
    先說出數(shù)量關系,再列式解答。
    2、小組合作完成69頁“練一練”第3題。
    完成后匯報,集體訂正。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學生交流總結。
    板書設計: 解方程(一)
    x+2=10
    解: x+2-2=10-2 ( 方程兩邊都減去2)
    x =8
    實際問題與一元二次方程教案篇三
    教科書p12練習二第9~15題
    1.滲透數(shù)學中的語感訓練,使學生能熟練找出問題中相等關系的量,根據(jù)其數(shù)量關系列出方程。
    2.使學生掌握應用等式的性質解兩步解的方程。
    3.注重聯(lián)系生活實際,獲得成功體驗。
    學生能熟練根據(jù)其數(shù)量關系列出方程。
    注重聯(lián)系生活實際,獲得成功體驗。
    找出下列句中的數(shù)量關系
    松樹和楊樹一共56棵
    學校的建筑面積是總面積的一半
    底樓高3.4米,其余三層平均每層高2.8米,這幢樓高多少米?
    小亮現(xiàn)在的身高比出生時的3倍高0.04米
    三瓶墨水的價錢比一個文件夾便宜2.8元
    1.練習二第9題
    指名板演,其余生獨立完成在自備本上后集體校對。
    說說注意點和解兩步方程的步驟。
    2.練習二第10題
    先要求學生只列出方程,校對所列方程根據(jù)的等量關系后再解方程。
    3.練習二第11題
    生理解題意,找出數(shù)量關系,獨立列方程解答,集體交流。
    4.練習二第12題
    生理解題意,并獨立完成在自備本上。校對,說說題目的意思,注意要求兩問。
    5.練習二第13題
    生理解題意,讓學生找準對應的量,提醒學生有2問。集體交流。
    6.練習二第14題
    生獨立完成后校對,其中12題的物品有“文件夾”和“墨水”,各一個與12瓶,總價25.10元。
    7.練習二第15題
    學生利用公式獨立列式計算,集體交流時讓學生說說是怎樣計算的?
    師:今天在解方程的過程中,你有哪些進步?
    補充習題
    實際問題與一元二次方程教案篇四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2~13頁,“回顧與整理”、“練習與應用”第1~4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回顧與整理,使學生進一步加深等式與方程的意義,等式的性質的理解。幫助學生理清知識的脈絡,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
    2、通過練習與運用,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方程的方法和一般步驟,會列方程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與整理
    1、談話引入。
    本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
    你能說說什么是等式的性質嗎?什么是方程?什么是解方程呢?
    在小組中互相說說。
    2、組織討論。
    (1)出示討論題。
    (2)小組交流,巡視指導。
    (3)匯報交流。
    你是怎么獲得這個知識的?我們在學習這個知識時運用了什么方法?
    (等式與方程都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
    (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是方程。)
    (等式性質:)
    (求方程中未知數(shù)的值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3、小結。
    同學們對這一單元的知識點掌握得很好,我們不僅要理解概念和意義,還要會熟練地運用。
    二、練習與應用
    1、完成第1題。
    (1)獨立完成計算。
    (2)匯報與展示,說說錯誤的原因及改正的方法。
    2、完成第2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你用怎樣的方法連線的?(解方程求出未知數(shù)的值;把x的值代入方程。)
    3、完成第3題。
    (1)列出方程,不解答。
    (2)你是怎樣列的?怎么想的?大家同意嗎?
    (3)完成計算。
    4、完成第4題。
    單價、數(shù)量、總價之間有怎樣的數(shù)量關系?
    指出:抓住基本關系列方程,y也可以表示未知數(shù)。
    三、課堂總結
    通過回顧與整理,大家共同復習了有關方程的知識,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實際問題與一元二次方程教案篇五
    教科書第12~13頁,“回顧與”、“練習與應用”第1~4題。
    1、通過回顧與,使學生進一步加深等式與方程的意義,等式的性質的理解。幫助學生理清知識的脈絡,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
    2、通過練習與運用,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方程的方法和一般步驟,會列方程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一、回顧與
    1、談話引入。
    本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
    你能說說什么是等式的性質嗎?什么是方程?什么是解方程呢?
    在小組中互相說說。
    2、組織討論。
    (1)出示討論題。
    (2)小組交流,巡視指導。
    (3)匯報交流。
    你是怎么獲得這個知識的?我們在學習這個知識時運用了什么方法?
    (等式與方程都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
    (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是方程。)
    (等式性質:)
    (求方程中未知數(shù)的值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3、。
    同學們對這一單元的知識點掌握得很好,我們不僅要理解概念和意義,還要會熟練地運用。
    二、練習與應用
    1、完成第1題。
    (1)獨立完成計算。
    (2)匯報與展示,說說錯誤的原因及改正的方法。
    2、完成第2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你用怎樣的方法連線的?(解方程求出未知數(shù)的值;把x的值代入方程。)
    3、完成第3題。
    (1)列出方程,不解答。
    (2)你是怎樣列的?怎么想的?大家同意嗎?
    (3)完成計算。
    4、完成第4題。
    單價、數(shù)量、總價之間有怎樣的數(shù)量關系?
    指出:抓住基本關系列方程,y也可以表示未知數(shù)。
    三、課堂
    通過回顧與,大家共同復習了有關方程的知識,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實際問題與一元二次方程教案篇六
    教學內容:
    p53――54練習十一1,2,3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天平演示,使學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義;
    2、使學生能夠判斷一個式子是不是方程,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描述、分類、抽象、概括、應用等能力。
    教學重點:
    判斷一個式子是不是方程;初步理解方程的意義。
    課前準備:
    課件,習題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激趣導入
    同學們,我們上節(jié)課學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些數(shù)量關系,現(xiàn)在老師要考考你們,已知我們學校有88位同學,再加上所有老師,你能用一個式子來表示師生一共有多少人嗎?(板書:88+x)。學得真不錯,今天我們要進一步來研究這些含有未知數(shù)的式子所隱藏的數(shù)學奧秘,想知道嗎?請你用飽滿的姿態(tài)告訴老師!
    二、出示學習目標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會判斷一個式子是否是方程
    2、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數(shù)量關系,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概括的能力。
    三、學習過程。
    (一)認識天平
    (二)新課學習
    自學指導(一)。
    自學p53,分別說一說圖1,圖2,,顯示的信息。
    圖1天平兩邊平衡,一個空杯重100克。
    圖2在空杯里加一杯水后天平不平衡了。
    再看圖3說說圖3顯示的信息。
    天平1杯子和里面的水比200克法碼重
    天平2杯子和里面的水比300克法碼輕
    請用算式表示圖3數(shù)量關系。
    天平1、100+x200
    天平2、100+x300
    再看圖4說說圖4顯示的信息,請用算式表示圖4數(shù)量關系
    100+x=250
    觀察比較下列算式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
    觀察比較
    100+x200
    100+x300
    100+x=250
    前面兩個算式兩邊不相等,后面一個算式兩邊是相等的。
    教師總結:像這樣兩邊相等的算式我們把它叫做等式。(板書)
    寫出幾個等式
    請學生把這里的等式分類,并說說你們是如何分類的?
    20+30=50
    20+χ=100
    50×2=100
    14―8=6
    3y=180
    78×3=234
    100+2y=3×50
    學生匯報后讓學生說出分類的理由。(有的含有未知數(shù),有的沒有未知數(shù))
    教師總結: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稱為方程。(板書)
    請大家寫出幾個方程。
    四、小結:回答什么是方程?
    實際問題與一元二次方程教案篇七
    1、知識目標:
    (1)理解“理想氣體”的概念,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1)。
    (2)掌握運用玻意耳定律和查理定律推導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的過程,熟記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的數(shù)學表達式,并能正確運用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解答有關簡單問題。
    (3)熟記蓋·呂薩克定律及數(shù)學表達式,并能正確用它來解答氣體等壓變化的有關問題。
    2、能力目標
    通過推導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及由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推導蓋·呂薩克定律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
    3、情感目標
    通過用實驗驗證蓋·呂薩克定律的教學過程,使學生學會用實驗來驗證成正比關系的物理定律的一種方法,并對學生進行“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的標準”的教育。
    1、理想氣體的狀態(tài)方程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因為它不僅是本節(jié)課的核心內容,還是中學階段解答氣體問題所遵循的最重要的規(guī)律之一。
    2、對“理想氣體”這一概念的理解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難點,因為這一概念對中學生來講十分抽象,而且在本節(jié)只能從宏觀現(xiàn)象對“理想氣體”給出初步概念定義,只有到后兩節(jié)從微觀的氣體分子動理論方面才能對“理想氣體”給予進一步的論述。另外在推導氣體狀態(tài)方程的過程中用狀態(tài)參量來表示氣體狀態(tài)的變化也很抽象,學生理解上也有一定難度。
    1、投影幻燈機、書寫用投影片。
    2、氣體定律實驗器、燒杯、溫度計等。
    玻意耳定律是一定質量的氣體在溫度不變時,壓強與體積變化所遵循的規(guī)律,而查理定律是一定質量的氣體在體積不變時,壓強與溫度變化時所遵循的規(guī)律,即這兩個定律都是一定質量的氣體的體積、壓強、溫度三個狀態(tài)參量中都有一個參量不變,而另外兩個參量變化所遵循的規(guī)律,若三個狀態(tài)參量都發(fā)生變化時,應遵循什么樣的規(guī)律呢?這就是我們今天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主要問題。
    1、關于“理想氣體”概念的教學
    設問:
    (1)玻意耳定律和查理定律是如何得出的?即它們是物理理論推導出來的還是由
    實驗總結歸納得出來的?答案是:由實驗總結歸納得出的。
    (2)這兩個定律是在什么條件下通過實驗得到的?老師引導學生知道是在溫度不太低(與常溫比較)和壓強不太大(與大氣壓強相比)的條件得出的。
    當然也不遵循反映氣體狀態(tài)變化的玻意耳定律和查理定律了。而且實驗事實也證明:在較低溫度或較大壓強下,氣體即使未被液化,它們的實驗數(shù)據(jù)也與玻意耳定律或查理定律計算出的數(shù)據(jù)有較大的誤差。
    出示投影片(1):
    說明講解:投影片(l)所示是在溫度為0℃,壓強為pa的條件下取1l幾種常見實際氣體保持溫度不變時,在不同壓強下用實驗測出的pv乘積值,物理教案《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1)》。從表中可看出在壓強為pa至pa之間時,實驗結果與玻意耳定律計算值,近似相等,當壓強為pa時,玻意耳定律就完全不適用了。
    這說明實際氣體只有在一定溫度和一定壓強范圍內才能近似地遵循玻意耳定律和查理定律。而且不同的實際氣體適用的溫度范圍和壓強范圍也是各不相同的.。為了研究方便,我們假設這樣一種氣體,它在任何溫度和任何壓強下都能嚴格地遵循玻意耳定律和查理定律。我們把這樣的氣體叫做“理想氣體”。(板書“理想氣體”概念意義。)
    2.推導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
    前面已經(jīng)學過,對于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的狀態(tài)可用三個狀態(tài)參量p、v、t來描述,且知道這三個狀態(tài)參量中只有一個變而另外兩個參量保持不變的情況是不會發(fā)生的。換句話說:若其中任意兩個參量確定之后,第三個參量一定有唯一確定的值。它們共同表征一定質量理想氣體的唯一確定的一個狀態(tài)。根據(jù)這一思想,我們假定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在開始狀態(tài)時各狀態(tài)參量為(),經(jīng)過某變化過程,到末狀態(tài)時各狀態(tài)參量變?yōu)椋ǎ?,這中間的變化過程可以是各種各樣的,現(xiàn)假設有兩種過程:
    第一種:從()先等溫并使其體積變?yōu)?,壓強隨之變?yōu)椋酥虚g狀態(tài)為()再等容并使其溫度變?yōu)?,則其壓強一定變?yōu)?,則末狀態(tài)()。
    第二種:從()先等容并使其溫度變?yōu)?,則壓強隨之變?yōu)椋酥虚g狀態(tài)為(),再等溫并使其體積變?yōu)椋瑒t壓強也一定變?yōu)?,也到末狀態(tài)(),如投影片所示。
    出示投影片(2):
    將全班同學分為兩大組,根據(jù)玻意耳定律和查理定律,分別按兩種過程,自己推導理想氣體狀態(tài)過程。(即要求找出與間的等量關系。)
    基本方法是:解聯(lián)立方程或消去中間狀態(tài)參量或均可得到:
    這就是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它說明: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的壓強、體積的乘積與熱力學溫度的比值是一個常數(shù)。
    3.推導并驗證蓋·呂薩克定律
    設問:(1)若上述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中,,方程形式變化成怎樣的形式?
    答案:或
    (2)本身說明氣體狀態(tài)變化有什么特點?
    答案:說明等效地看作氣體做等壓變化。(即壓強保持不變的變化)
    由此可得出結論:當壓強不變時,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的體積與熱力學溫度成正比。
    這個結論最初是法國科學家蓋·呂薩克在研究氣體膨脹的實驗中得到的,也叫蓋·呂薩克定律。它也屬于實驗定律。當今可以設計多種實驗方法來驗證這一結論。今天我們利用在驗證玻意耳定律中用過的氣體定律實驗器來驗證這一定律。
    演示實驗: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此實驗保持壓強不變,只是利用改變燒杯中的水溫來確定三個溫度狀態(tài),這可從溫度計上讀出,再分別換算成熱力學溫度,再利用氣體實驗器上的刻度值作為達熱平衡時,被封閉氣體的體積值,分別為,填入下表:
    出示投影幻燈片(3):
    然后讓學生用計算器迅速算出、、,只要讀數(shù)精確,則這幾個值會近似相等,從而證明了蓋·呂薩克定律。
    4.課堂練習
    出示投影幻燈片(4),顯示例題(1):
    教師引導學生按以下步驟解答此題:
    (1)該題研究對象是什么?
    答案:混入水銀氣壓計中的空氣。
    (2)畫出該題兩個狀態(tài)的示意圖:
    (3)分別寫出兩個狀態(tài)的狀態(tài)參量:
    (s是管的橫截面積)。
    (4)將數(shù)據(jù)代入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
    得
    解得
    1.在任何溫度和任何壓強下都能嚴格遵循氣體實驗定律的氣體叫理想氣體。
    2.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為:
    3.蓋·呂薩克定律是指:一定質量的氣體在壓強不變的條件下,它的體積與熱力學溫度成正比。
    1.“理想氣體”如同力學中的“質點”、“彈簧振子”一樣,是一種理想的物理模型,是一種重要的物理研究方法。對“理想氣體”研究得出的規(guī)律在很大溫度范圍和壓強范圍內都能適用于實際氣體,因此它是有很大實際意義的。
    2.本節(jié)課設計的驗證蓋·呂薩克定律的實驗用的是溫州師院教學儀器廠制造的j2261型氣體定律實驗器;實驗中確定的三個溫度狀態(tài)應相對較穩(wěn)定(即變化不能太快)以便于被研究氣體與燒杯中的水能達穩(wěn)定的熱平衡狀態(tài),使讀數(shù)較為準確。建議選當時的室溫為,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即0℃或0℃附近的溫度為,保持沸騰狀態(tài)的溫度,即100℃或接近100℃為。這需要教師在課前作充分的準備,才能保證在課堂得出較理想的結論。
    實際問題與一元二次方程教案篇八
    教科書第12~13頁,“回顧與整理”、“練習與應用”第1~4題。
    1、通過回顧與整理,使學生進一步加深等式與方程的意義,等式的性質的理解。幫助學生理清知識的脈絡,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
    2、通過練習與運用,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方程的方法和一般步驟,會列方程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一、回顧與整理
    1、談話引入。本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你能說說什么是等式的性質嗎?什么是方程?什么是解方程呢?在小組中互相說說。
    2、組織討論。
    (1)出示討論題。
    (2)小組交流,巡視指導。
    (3)匯報交流。
    你是怎么獲得這個知識的?我們在學習這個知識時運用了什么方法?
    3、小結。同學們對這一單元的知識點掌握得很好,我們不僅要理解概念和意義,還要會熟練地運用。
    二、練習與應用
    1、完成第1題。
    (1)獨立完成計算。
    (2)匯報與展示,說說錯誤的原因及改正的方法。
    2、完成第2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你用怎樣的方法連線的?(解方程求出未知數(shù)的值;把x的值代入方程。)
    3、完成第3題。
    (1)列出方程,不解答。
    (2)你是怎樣列的?怎么想的?大家同意嗎?
    (3)完成計算。
    4、完成第4題。單價、數(shù)量、總價之間有怎樣的數(shù)量關系?指出:抓住基本關系列方程,y也可以表示未知數(shù)。
    三、課堂總結
    通過回顧與整理,大家共同復習了有關方程的知識,你還有什么疑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