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物理作業(yè)設計方案(匯總17篇)

字號:

    方案的制定需要考慮各種因素,包括時間、資源、成本等。方案的編寫要注意條理清晰,各項內(nèi)容之間要有明確的邏輯關系。下面是一些經(jīng)過驗證的實用方案,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fā)。
    物理作業(yè)設計方案篇一
    全面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zhì)的意見》精神,落實廣泛開展的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通過開展冬季長跑活動,磨練學生的意志品質(zhì),培養(yǎng)良好的'鍛煉習慣,有效提高學生體質(zhì)特別是耐力素質(zhì)水平,進一步掀起陽光體育運動的新高潮。
    “冬季長跑與健康同行”
    組長:
    副組長:
    組員:各班班主任、體育教師
    全校師生。
    20xx年11月1日至20xx年3月31日
    1、20xx年11月1日上午大課間,舉行z市扇橫中學學生陽光體育冬季長跑活動起跑儀式。
    2、每生每天長跑距離平均約1500米,整個活動每個學生長跑距離約180公里。
    3、在法定工作日每天以班級為單位,由班主任和體育教師組織指導完成跑步里程,假日和寒假期間學校要求學生自覺堅持長跑并做好記錄。
    4、學校各班級要做好每日長跑活動情況記錄,在冬季長跑活動結(jié)束時,統(tǒng)計每個學生冬季長跑的總里程。
    初一在操場,初二在籃球場,初三在教學樓周圍過道。
    1、在體育與健康實踐課中進行長跑。
    2、大課間中進行長跑。
    2、課外活動中進行長跑。
    3、參加田徑運動會、球類比賽和其它競技性體育比賽折算為長跑里數(shù)。
    4、班級利用課余時間組織鍛煉。
    5、個人進行自己鍛煉。
    注:每天要求完成的長跑里程可以一次跑完,也可以在一天內(nèi)分二至三次跑完,具體由班主任和體育老師根據(jù)學生體質(zhì)安排。學生也可根據(jù)自身情況提出申請,并提供有效證明,可酌情免于參加冬季長跑運動。
    1、學校致家長一封信,闡述本次活動的意義、要求、活動內(nèi)容,并征求家長意見,調(diào)查學生是否適宜長跑訓練。
    2、體育教師要利用體育課向?qū)W生傳授長跑的基本知識和技巧,并進行長跑安全教育。
    3、原則上每節(jié)體育課學生跑1000米,大課間跑800米至1000米。要求班主任、體育教師根據(jù)天氣、學生身體狀況及學生當日長跑情況,合理安排。
    4、在組織學生長跑活動、大課間和陽光課外體育活動時班主任、體育教師要提前到位,周密組織指導;防止學生擁擠;避免學生踩踏等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5、注重安全教育,各班學生在長跑前應整隊,并做好準備活動,然后按順序開始跑步。
    6、在集體跑步過程中,嚴禁班級之間進行超越。
    7、班級之間應間隔有一定的距離,學生嚴禁說話、打鬧、推、擠、撞等。
    8、在跑步過程中每個學生應聽從教師或體育委員的口令指揮,要求隊伍整齊。
    9、班主任要做好學生身體素質(zhì)情況的調(diào)查,對于不適宜長跑的學生,班主任、體育教師要安排適合的體育項目進行鍛煉。
    10、雨天停止,女生例假做好請假登記。
    本次活動結(jié)束后,學校根據(jù)每個班級每天學生的長跑情況,對長跑活動開展好的班級、班主任、體育教師、學生和教師進行評選表彰并向上級推選。對學生的表彰記入學生成長記錄、素質(zhì)報告書或檔案。
    附:班級優(yōu)秀組織獎評選條件:
    1、冬季長跑活動組織健全,措施具體;
    2、認真組織起跑儀式并積極開展冬季長跑的宣傳教育活動;
    3、冬季長跑普及率高,學生普遍完成長跑里程,鍛煉效果顯著;
    4、記載完整;
    5、活動期間未發(fā)生任何安全事故。
    評為優(yōu)秀組織獎的班級由學校適當進行獎勵。
    物理作業(yè)設計方案篇二
    (1)給家人(或者和爸爸、媽媽一起)做一頓飯;
    (2)給家人洗一次衣服;
    (3)親手給長輩(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洗一次腳;
    (4)大年初一早上向父母、長輩問好;
    (5)(當面或者通過電話和網(wǎng)絡)給長輩、師長、親友、同學拜年;
    所選文章以短小精悍為限,以勵志、說理、親情、人情,做人之道為文摘標準.長篇的如果心有不舍,可以自己縮寫.講究排版、文章的布局和合理的插圖,巧用豆腐塊.也可選上自己的得意之作.最后,給自己編輯的文摘取一個好聽的名字,設計一個漂亮的、簡潔的或意味深長的封面、封底.
    (1)有計劃地做好《寒假生活》和老師布置的.其他作業(yè).
    (2)讀一本文學名著.
    (3)了解一個古今名人的成長、成才、成功之道.
    (4)為自己的小學畢業(yè)設計自己的奮斗藍圖,制作成一張精美的小卡片.
    物理作業(yè)設計方案篇三
    實驗名稱:自制潛水艇 實驗目的:探究怎樣控制沉與浮
    設計思路: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和教材的改版,要我們改革傳統(tǒng)的實驗設計理念,通過全新的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觀察、探究和創(chuàng)新能力。教科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十章第四節(jié)沉與浮中,有一些小實驗來探究怎樣控制沉與浮。由于課本中的動手做小實驗中試管是透明的,做為演示實驗不太方便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不明顯。這就要求我們教學時,充分利用身邊的物體,巧妙地設計實驗,對一些實驗進行細微的改進與創(chuàng)新,既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于是,我想到了利用氣球來完成沉與浮的實驗,并對其進行改進,為我們物理課堂增光添彩。
    實驗器材:氣球一個,注射器一個,自行車氣門芯一根,吸管兩根,橡膠塞一個。鐵釘一根,大燒杯一個,清水。
    實驗操作步驟:
    1、取一個橡皮塞,用鐵釘在橡皮塞上打兩個孔。
    2、取兩段一定長度的吸管,插入橡皮塞的兩個孔中。
    3、將氣門芯的一端套在注射器上,另一端套住橡皮塞上的一根吸管。
    4、將氣球套在橡皮塞上,和橡皮塞一起放在盛有適量清水的大燒杯中。
    5、從注射器中抽氣,觀察氣球怎樣運動。
    6、向氣球中打氣,觀察氣球又會怎樣運動。由此可清晰地知道怎樣控制沉與浮。
    實驗創(chuàng)新點:
    1、帶顏色的氣球:可以使實驗現(xiàn)象更明顯,學生觀察得更清楚。
    2、材料易得:實驗材料都是生活中常見的材料,易獲得,并且價錢便宜。
    3、實驗簡便:
    通實驗裝置簡單,操作簡便,實驗時間較短。
    實驗注意事項:
    1、橡皮塞上打的孔不要太大,以免漏氣。
    2、避免吸管與氣球接觸,以免扎破氣球。
    3、氣球要套緊橡皮塞,防止漏水。
    物理作業(yè)設計方案篇四
    兩峪鄉(xiāng)中心學校 李云詩
    實驗名稱:氣球爆破試驗 實驗目的:證明大氣壓強的存在
    改進原因:驗證大氣壓強存在的實驗是大氣壓強這節(jié)課的重要實驗,老師們常做的試驗是有一個覆杯實驗(小學自然里也有),其目的是想證明大氣壓強的存在,此實驗有兩方面的缺陷:第一,有同學認為是水把硬紙片弄濕后沾在杯口了,不能很好的證明是大氣壓的原因;第二,硬紙片和杯口密封不好,容易掉下來。為此,我做了如下創(chuàng)新:用一個在常溫大氣壓下鼓起的小氣球,然后借鑒第二章聲現(xiàn)象中講到的真空鈴試驗,利用該裝置可以建立一個局部的真空環(huán)境,然后通過氣球被變化來驗證大氣壓強的存在。設計思路: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和教材的改版,要我們改革傳統(tǒng)的實驗設計理念,通過全新的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觀察、探究和創(chuàng)新能力。教科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九章第四節(jié)大氣壓強中,有一些小實驗證明大氣壓強的存在。由于大氣壓強非常抽象,學生難以理解,這就要求我們教學時,充分利用身邊的物體,巧妙地設計實驗,對一些實驗進行細微的改進與創(chuàng)新,既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于是,我想到氣球爆炸試驗,為我們物理課堂增光添彩。
    實驗器材:小氣球(氣球不可過大,不然氣球可能不會脹破,氣球最好帶有顏色,如紅色、藍色等)、鐘罩、抽氣機,導管。
    實驗操作步驟:
    1、在常溫下給有顏色的小氣球充入適量空氣,讓氣球膨脹。
    2、將鼓起的小氣球放入鐘罩中,然后打開抽氣機的開關,對鐘罩內(nèi)空氣進行抽取。)
    3、觀察小氣球形狀的變化情況。
    4、可以看到小氣球逐漸變大,當抽氣機工作一定時間后可以看到氣球在里面爆炸了,由此可以證明我們生活中大氣壓的存在。
    實驗創(chuàng)新點:
    1、利用氣球爆炸:學生小時候都玩過氣球,也有氣球在自己嘴中被吹爆的經(jīng)歷,而這個試驗卻能用大自然地力量——壓強來使氣球自己脹破,學生可以結(jié)合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來比較它們爆炸的不同原因,從而引起學生的共鳴,也更能讓學生快速的接受新知識。
    實驗注意事項:
    1、試驗中用到抽氣機,試驗指導老師一定要提醒學生安全操作。
    2、氣球不能太大,同時吹入氣球的空氣要適量。吹入太多會導致試驗時間太短,學生來不及觀察小氣球的形狀變化就看到氣球在里面爆炸了;太少則會導致試驗觀察時間太長。
    物理作業(yè)設計方案篇五
    (一)知識與能力
    通過歷史故事演講比賽、歷史故事表演賽、歷史人物辯論會等形式,調(diào)動學生閱讀史籍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拓寬學生知識面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形式,可以激發(fā)學生豐富的聯(lián)想力,使原本平面的、干癟的、抽象的歷史知識,變得立體、充盈、具體起來,把知識傳播、智能培養(yǎng)、思想教育和文化娛樂融為一體。
    1.通過對三國時期的風云人物、歷史事件和傳說故事的搜集整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鑒別欣賞能力。
    2.通過講述表演,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概括、語言表達能力,還可激發(fā)學生的表演欲。
    3.通過擂臺賽這種具有挑戰(zhàn)性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勇于競爭、不畏對手、頑強拼搏的優(yōu)秀品質(zhì)。
    (二)過程與方法
    1.以小組的形式參賽,培養(yǎng)學生熱愛集體的團隊精神,以及整體協(xié)作能力。
    2.要求學生對所講故事提出、發(fā)表自己的獨到的見解,從而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三國歷史故事的搜集學習,使學生更深刻地了解這一時期的著名人物,以及他們在那動蕩的時代所體現(xiàn)出來的智慧、計謀、膽識和思想,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輝煌與不朽。以史鑒今,從古人優(yōu)秀的品質(zhì)中吸取營養(yǎng),使自己成為有用之材。同時教給學生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評論歷史人物,盡量做到全面嚴謹、公正客觀。
    二、教學重點
    組織指導學生課下準備。
    教學難點
    課堂秩序的維護,課堂氣氛的營造。
    物理作業(yè)設計方案篇六
    以教材中課文出現(xiàn)的基本人物、事件、時間和提示為對學生
    應掌握知識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過程與方法]
    1、以多種角度來訓練學生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方法的初步運用能力;
    2、將閱讀、聽講、識記三方面材料綜合起來的思維能力及獨創(chuàng)、靈敏是思維品質(zhì)的培養(yǎng);
    3、口頭表達能力的鍛煉。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正確認識人類歷史的起源;
    2、了解國家興衰、個人成就、個人成敗的原因。
    [重點]
    我國的原始人類
    [難點]
    歷史人物的作用與人民是創(chuàng)造歷史的動力相互關系。
    [課時]
    5課時
    [課型]
    新授課、活動課、講評課
    [方式與方法]
    綜合啟發(fā)式教學
    [教具]
    地圖冊、我國原始人類相關多媒體、考古新發(fā)現(xiàn)圖
    第1課祖國境內(nèi)的遠古居民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了解人類歷史的起源;
    (2)掌握我國主要的遠古居民元謀猿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生產(chǎn)、生活情況、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點。(3)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和識圖能力、比較分析歷史事物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總結(jié)出我國主要的遠古居民的代表,讀懂圖表、文字材料并從中總結(jié)規(guī)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強民族自豪感。
    (2)正確認識人類歷史的起源。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我國最早的人類、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生活和生產(chǎn)狀況
    難點:遠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教法、學法]應用多媒體課件,運用啟發(fā)式和問題目標教學法。
    物理作業(yè)設計方案篇七
    第三屆湖北省大學生物理實驗創(chuàng)新設計競賽設計方案(定稿)
    一、競賽主題:
    二、競賽課題
    1.基礎課題:溫度的測量
    作品要求:
    1)突出作品設計的物理思想和原理;
    2)作品設計的科學性、方法和技術上的創(chuàng)新性;
    3)操作簡易、測量準確度高、便于教學演示;
    主要評判依據(jù):
    1)作品的設計理念所體現(xiàn)的物理思想和原理的運用;
    2)特色鮮明(設計巧妙、新穎、獨特,方法和技術上具有創(chuàng)新性);
    3)測量的準確度高。
    2.應用課題:熱能的利用
    作品要求:
    1)突出作品設計的物理思想和原理;
    2)作品設計的科學性、方法與技術上的創(chuàng)新性;
    3)操作簡易、性價比高、有實用價值、易于推廣。
    主要評判依據(jù):
    1)作品的設計理念所體現(xiàn)的物理思想和原理的運用;
    2)特色鮮明(設計巧妙、新穎、獨特,方法和技術上具有創(chuàng)新性,具有藝術觀賞性);
    3)科學性、實效性(檢測效果、防護作用)、實用性(操作簡易、性價比高、能解決實際問題、便于推廣)。
    三、競賽課題說明:
    大專院校學生運用物理原理、物理效應、物理方法和技術,圍繞競賽主題進行的熱能應用的自主創(chuàng)新設計作品均可參賽,不得利用教師和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參賽,不得盜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和作品參賽,所有作品必須有自己的設計思想,能體現(xiàn)出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方法與技術,凡參加過其它競賽的作品不得參賽,一旦發(fā)現(xiàn)將取消參賽資格。
    物理作業(yè)設計方案篇八
    單位:孔灘鎮(zhèn)初級中學姓名:向梅
    一、實驗名稱:品紅分子在水中的擴散
    二、實驗藥品與器材:堿性品紅、蒸餾水、100ml的燒杯、藥匙
    三、實驗步驟:
    1、在燒杯中倒入80ml左右的蒸餾水。
    2、用藥匙取出少量(1克左右)堿性品紅輕輕倒于水面。
    3、靜置一段時間,觀察現(xiàn)象。
    四、實驗現(xiàn)象:
    1、水中出現(xiàn)縷縷“絲線”并不斷延伸、即品紅分子逐漸往水中擴
    散留下的“足跡”(此時、品紅分子還未擴散均勻)。
    2、最終紅色的品紅將均勻充滿整杯水(此時、品紅分子已經(jīng)擴散
    均勻)。
    五、實驗結(jié)論:
    1、物質(zhì)(多數(shù))的確由微小的分子構(gòu)成2、分子是不停的做擴散運動的六、設計方案:
    該實驗源自七年級上冊教材第51頁。書中介紹細胞中存在哪些物質(zhì)時用蔗糖舉例:將蔗糖加入水中,過一會兒蔗糖“消失”,水變甜。原因是多數(shù)物質(zhì)均由分子構(gòu)成,蔗糖的“消失”是構(gòu)成蔗糖的分子擴散到水分子的空隙中,教科書上在文字旁將該擴散過程及結(jié)果用圖的方式表現(xiàn)。
    我用“品紅分子在水中的擴散”現(xiàn)象代替教材的講解及圖畫過程,這一改進與創(chuàng)新有以下優(yōu)點:
    1、將抽象、微觀的過程變得具體、“可視”
    2、將教材文字講解的呆板、單調(diào)變得生動、“活潑”
    3、將圖畫的虛假靜態(tài)過程變?yōu)閷嵨锏恼鎸崉討B(tài)過程
    4、為學生學習九年級化學“分子和原子”這一內(nèi)容做好鋪墊
    5、使學生樹立“世界既是宏觀的,也是微觀的”這一辯證唯物
    主義觀點。
    物理作業(yè)設計方案篇九
    經(jīng)常在書的海洋中遨游,即使成不了睿智能干的舵手,也能成為自食其力的魚夫,希望同學們能夠利用假期選擇自己喜歡和有意義的書籍來讀一讀。課外閱讀每天可以安排1小時的看書時間,經(jīng)典名著、科普讀物等,如《悲慘世界》、《霧都孤兒》、《繁星春水》、《讓孩子愛上科學的動物書》、《海底兩萬里》、《科學發(fā)展縱橫談》、《漫畫比爾蓋茨》、《名人傳》等等,寫兩篇讀后感。
    可以參加社區(qū)公益活動,如打掃公共衛(wèi)生、過年猜燈謎、制作花燈等,為社區(qū)文明建設貢獻一份力量。也可以大手牽小手和父母一起參加武漢市”紅色電子護照”活動,踏上紅色新征程。
    假期里你可以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拖地、洗碗、晾衣服,過年拜訪會接觸一些親戚朋友,和親朋好友外出游玩等等,孝順父母、欣賞美景,贊美祖國等,請你留心觀察,選擇自己印象深刻的感興趣的人或事或景,寫3篇美文。
    要求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自定主題設計一份手抄報,做到主題突出,內(nèi)容豐富,版面設計合理,圖文并茂,富有美感,開學時將評出優(yōu)秀作品,并展示。
    新春佳節(jié),家家戶戶張貼大紅春聯(lián),給節(jié)日增添了不少歡樂祥和的氣氛,誦讀這些春聯(lián),你會感到生活很幸??鞓罚?BR>    物理作業(yè)設計方案篇十
    1、設計共性字母卡。
    2、用英文制作自己的家庭介紹海報以及新年賀卡。
    3、學唱一首“陽光、向上”的英文歌曲。
    4、用英語和畫筆,將寒假去過的`地方或讀過的書展現(xiàn)出來。
    5、制作專屬單詞本(至少有3頁,每頁5個單詞以上),從而了解英語字典的構(gòu)造,理解所學詞匯的含義。
    6、制作“happynewyear”為主題的英語小報。
    物理作業(yè)設計方案篇十一
    2、閱讀《論語》或《三字經(jīng)》(少兒版)一本;童話書至少一本(推薦書目附下面)。完成5張以上課外閱讀記錄表,(記錄表附下面,請自己再復印幾張)。
    3、摘錄春聯(lián)三副以上,背誦。
    4、每天給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并請家長做好總結(jié)簽字。
    5、每天讀英語至少10分鐘(可以聽、讀、學課外英語學習資源,如錄音磁帶、vcd、課本等)。
    1、做《寒假新天地》或《寒假直通車》一本。
    2、選一本課外閱讀訓練做一做。
    3、積累熟語(成語、歇后語、諺語和格言等),讀讀背背。
    備注:
    1、必做題和選做題中的作業(yè)根據(jù)完成的質(zhì)量和數(shù)量,下學期回來要相應地逐項獎綠卡表揚。
    2、下學期于正月十五上午八時半到十點半報名(不要遲到),并帶上語數(shù)作業(yè)、家校聯(lián)系卡、作業(yè)紙、課外閱讀記錄表和成績單。
    附1:
    《大林和小林》、《長襪子皮皮》、《裝在口袋里的爸爸》、《寶葫蘆的秘密》、
    《淘氣包埃米爾》、《小熊溫尼·菩》、《愛麗絲漫游奇境記》、《柳林風聲》、《烏丟丟的'奇遇》、《時代廣場的蟋蟀》等。
    物理作業(yè)設計方案篇十二
    為檢查學生假期作業(yè)完成情況,促進我校作業(yè)研究工作,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加強相互交流學習。經(jīng)研究決定,舉行假期作業(yè)評比活動。現(xiàn)將有關事項說明如下:
    豐富學生假期生活,增強作業(yè)有效性,切實減輕課業(yè)負擔。
    小學部1—6年級學生。
    各年級寒假布置的作業(yè)。
    1、作業(yè)形式不限,如手抄報、小集子、研究報告、剪貼本、讀寫繪、特色書簽等。
    2、作業(yè)于3月6日下午4:30送交小學會議室,各班為單位,一、二年級放在小學會議室西邊桌子上,三四年級放在會議桌上,五年級放在北邊桌子上,六年級放在東邊桌子上。
    1、各班優(yōu)秀作業(yè)學生名單分配:一、二年級每班7名,三到六年級每班5名。學生姓名請用仿宋三號。兩個字的中間打一個空格。
    請各班將名單于6日下午放學前發(fā)到教導處郵箱。
    2、學校組織人員,對班級作業(yè)進行檢查、量化,同時評選出優(yōu)秀學生和優(yōu)秀作業(yè)班級,進行公開表彰。
    物理作業(yè)設計方案篇十三
    2、閱讀《論語》或《三字經(jīng)》(少兒版)一本;童話書至少一本(推薦書目附下面).完成5張以上課外閱讀記錄表,(記錄表附下面,請自己再復印幾張).
    3、摘錄春聯(lián)三副以上,背誦.
    4.每天給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并請家長做好總結(jié)簽字.
    5、每天讀英語至少10分鐘(可以聽、讀、學課外英語學習資源,如錄音磁帶、vcd、課本等).
    1、做《寒假新天地》或《寒假直通車》一本.
    2、選一本課外閱讀訓練做一做.
    3、積累熟語(成語、歇后語、諺語和格言等),讀讀背背.
    備注:
    1、必做題和選做題中的作業(yè)根據(jù)完成的.質(zhì)量和數(shù)量,下學期回來要相應地逐項獎綠卡表揚.
    2、下學期于正月十五上午八時半到十點半報名(不要遲到),并帶上語數(shù)作業(yè)、家校聯(lián)系卡、作業(yè)紙、課外閱讀記錄表和成績單.
    附1:
    三(上)年級閱讀推薦書目(如果還沒有及時閱讀,可要抓緊時間喲!)
    《大林和小林》、《長襪子皮皮》、《裝在口袋里的爸爸》、《寶葫蘆的秘密》、
    《淘氣包埃米爾》、《小熊溫尼·菩》、《柳林風聲》、《烏丟丟的奇遇》、《時代廣場的蟋蟀》等.
    我們希望為大家搜集整理的三年級語文寒假作業(yè)設計方案符合大家的實際需要,能夠讓大家的寒假過得充實而又快樂!
    物理作業(yè)設計方案篇十四
    寒假到了,過一個有意義的寒假,可要多多用心感受生活哦。寒假作業(yè),就請準備一本作文本吧。
    1、讀幾本好書,背幾首好詩。選擇最有感受的一本書或一首詩,寫一篇讀后感受。
    推薦書目:《湯姆·索婭歷險記》、《魯濱遜漂流記》、《愛的教育》《男生賈里》、《女生賈梅》、《笑貓日記》、《快樂王子》、《格列佛游記》、《阿凡提的故事》、《苦兒流浪記》、《八十天環(huán)游地球》等。古詩請背《必背古詩70首》。
    2、學一樣本領,比如舞蹈、書法、游泳、滑輪……把自己學習的過程用照片記錄下來,并寫一篇作文《我學會了……》。
    3、記幾條新聞,關注時事新聞,選擇最有興趣的記錄幾條,對這些新聞你有什么感想呢,也可以寫幾句話評論一下哦。
    4、小學三年級語文寒假作業(yè)設計:感恩父母,利用假期該好好地感謝父母了。你打算為爸爸媽媽做點什么呢?燒一碗涼茶,干一些家務……也要拍照留念哦。對于你的所作,父母有什么感想呢,請他們?yōu)槟銓憥拙湓?,然后,把這件事記錄下來。
    5、關注歷史,在建黨90周年這一特殊時刻,回顧黨的歷史和尋找其中涌現(xiàn)出的優(yōu)秀人物,對此也作一些記錄吧。
    6、走進生活:尋找街上優(yōu)美的廣告語,精美的版面設計商標和廣告牌,拍照留念一下。幫店家查找錯別字,你能幫助他們改正的話就提醒一下。
    7、游覽祖國的名山大川,寫一篇描寫祖國風景的文章。實在沒有機會,也可以觀察家鄉(xiāng)的景物。
    8、寒假中還經(jīng)歷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請你也寫一篇文章吧,把事情寫具體。
    最后,請準備一張4開的紙,把你的照片,作文都編輯到這張報紙中,注意:以練書法的方式書寫紙上的每一個字哦,還要記得給這張報紙配上精美的圖畫,取個好聽的名字。因為開學要評比的呢。
    1、每天讀三年級的英語課文一個單元。家長簽字。
    2、抄寫26個字母20遍。
    3、用所學的知識做一張英語手抄報。
    物理作業(yè)設計方案篇十五
    1、每天堅持為家人朗讀10鐘文章或者詩詞等。
    2、參考教師供應的書單,也可以自己選擇課外書進展閱讀,并作閱讀記錄。開學后請推舉一本喜愛的書。
    3、采訪5名不同的人,記錄整理他們的新年愿望,簡要寫出自己的采訪感受。
    4、每日一拍,配以文字,記錄寒假生活。
    5、與親人一起觀看春晚,嘗試對節(jié)目進展評價。
    6、原創(chuàng)3條新年祝愿短信,搜集不少于10副春聯(lián),并為家里手寫一副春聯(lián)。
    7、當一次小教師,召集不少于三個同伴,嘗試上一節(jié)語文課,用照片和視頻記錄過程。
    8、收集假期發(fā)覺的廣告牌、電視、雜志、報紙、期刊等上面的錯別字,指出錯在哪里,正確的字該怎么寫,并記錄。
    9、嘗試向喜愛的'雜志投一次稿。
    10、用圖文并茂的方法,以時間為序,編寫家庭二十年編年史。每年記錄一兩件最值得紀念的大事。一句話,一段話均可。
    物理作業(yè)設計方案篇十六
    1、設計一份20xx年臺歷。
    2、和家人羅列年貨清單,購買年貨,計算開支,高年級嘗試把數(shù)據(jù)做成合適的統(tǒng)計圖。
    3、記錄每一筆壓歲錢的來源及金額,制作一個壓歲錢使用方案。
    4、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對稱現(xiàn)象,拍照記錄,并查找其對應的'對稱類別。
    5、和伙伴玩拍球游戲,根據(jù)游戲,設計一道乘法題和一道除法題并解答。
    6、用身邊的物品,根據(jù)自己的想象做一個3d圖形。
    7、用尺子測量房間物體的長度,并記錄。
    8、閱讀一本你喜歡的數(shù)學讀本,開學分享你的收獲。
    9、認識七巧板里的圖形,并拼組自己喜歡的圖案,把它們畫在紙上,涂上好看的顏色。
    10、找一找生活中的“植樹問題”,并嘗試講解。
    物理作業(yè)設計方案篇十七
    1、理解功的概念:
    (1)知道做機械功的兩個不可缺少的因素,知道做功和工作的區(qū)別;
    (2)知道當力與位移方向的夾角大于90時,力對物體做負功,或說物體克服這個力做了功。
    2、掌握功的計算:
    (1)知道計算機械功的公式w=fscos知道在國際單位制中,功的單位是焦耳(j);知道功是標量。
    (2)能夠用公式w=fscos進行有關計算。
    二、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是使學生在理解力對物體做功的兩個要素的基礎上掌握機械功的計算公式。
    2、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與物體【】運動的位移容易混淆,這是難點。
    3、要使學生對負功的意義有所認識,也較困難,也是難點。
    三、教具
    帶有牽引細線的滑塊(或小車)。
    四、主要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功這個詞我們并不陌生,初中物理中學習過功的一些初步知識,今天我們又來學習功的有關知識,絕不是簡單地重復,而是要使我們對功的認識再提高一步。
    (二)教學過程設計
    1、功的概念
    先請同學回顧一下初中學過的與功的概念密切相關的如下兩個問題:什么叫做功?誰對誰做功?然后做如下總結(jié)并板書:
    (1)如果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力的方向上發(fā)生了位移,物理學中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
    然后演示用水平拉力使滑塊沿拉力方向在講桌上滑動一段距離,并將示意圖畫到黑板上,與同學一起討論如下問題:在上述過程中,拉力f對滑塊是否做了功?滑塊所受的重力mg對滑塊是否做了功?桌面對滑塊的支持力n是否對滑塊做了功?強調(diào)指出,分析一個力是否對物體做功,關鍵是要看受力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是否有位移。至此可作出如下總結(jié)并板書:
    (2)在物理學中,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發(fā)生的位移,是做功的兩個不可缺少的因素。
    2、功的公式
    就圖1提出:力f使滑塊發(fā)生位移s這個過程中,f對滑塊做了多少功如何計算?由同學回答出如下計算公式:w=fs。就此再進一步提問:如果細繩斜向上拉滑塊,這種情況下滑塊沿f方向的位移是多少?與同學一起分析并得出這一位移為scos。至此按功的前一公式即可得到如下計算公式:
    w=fscos
    再根據(jù)公式w=fs做啟發(fā)式提問:按此公式考慮,只要f與s在同一直線上,乘起來就可以求得力對物體所做的功。在圖2中,我們是將位移分解到f的方向上,如果我們將力f分解到物體位移s的方向上,看看能得到什么結(jié)果?至此在圖2中將f分解到s的方向上得到這個分力為fcos,再與s相乘,結(jié)果仍然是w=fscos。就此指出,計算一個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的大小,與力f的大小、物體位移s的大小及f和s二者方向之間的夾角有關,且此計算公式有普遍意義(對計算機械功而言)。至此作出如下板書:
    w=fscos
    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的夾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積。
    接下來給出f=100n、s=5m、=37,與同學一起計算功w,得出w=400nm。就此說明1nm這個功的大小被規(guī)定為功的單位,為方便起見,取名為焦耳,符號為j,即1j=1nm。最后明確板書為:
    在國際單位制中,功的單位是焦耳(j)
    1j=1nm
    3、正功、負功
    (1)首先對功的計算公式w=fscos的可能值與學生共同討論。從cos的可能值入手討論,指出功w可能為正值、負值或零,再進一步說明,力f與s間夾角的取值范圍,最后總結(jié)并作如下板書:
    當090時,cos為正值,w為正值,稱為力對物體做正功,或稱為力對物體做功。
    當=90時,cos=0,w=0,力對物體做零功,即力對物體不做功。
    當90180時,cos為負值,w為負值,稱為力對物體做負功,或說物體克服這個力做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