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質白公館參觀心得體會大全(20篇)

字號:

    撰寫心得體會可以促使我們對同一事物有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寫心得體會時,要注重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傳遞正能量給讀者。請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些心得體會,希望能給您帶來一些靈感。
    白公館參觀心得體會篇一
    渣滓洞、白宮館這兩個地方是小時候從小說“紅巖”里知道的,以后以此為題材的影視節(jié)目又不斷的加深我的印象。1985年到重慶出差,也和老科長去了渣滓洞、白宮館。這次到重慶也想讓女兒到這里看看,讓她們知道過去慘烈的革命斗爭,讓她們知道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
    白公館位于重慶西北郊歌樂山下,是原四川軍閥白駒的別墅,1939年春被戴笠選中用重金買下改為看守所。軍統(tǒng)將白公館改為監(jiān)獄以后,將原來的地下貯藏室改為地牢,原防空洞改為刑訊室,兩層樓的住房改為牢房。白公館關押的均屬軍統(tǒng)認為“案情嚴重”的政治犯,例如抗日愛國將領黃顯聲、同濟大學校長周均時、愛國人士廖承志、共產黨員許曉軒,共產黨員宋綺云、徐林俠夫婦及幼子“小蘿卜頭”等?!罢畏浮标P押最多時達200多人。
    渣滓洞距白公館2.5公里,它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溝,地形隱蔽。1938年起,這里被國民黨特務機關改造成秘密監(jiān)獄,專門用來關押和迫害革命者。渣滓洞分內、外兩院,內院有一樓一底的男牢16間,另有兩間平房作女牢,外院為特務辦公室和刑訊室。1949年11月27日重慶解放前夕,國民黨特務對兩百多人進行集體屠殺,潰逃時還放火燒男牢房,僅有15人脫險。
    渣滓洞、白宮館外面風景秀麗,環(huán)顧四周草木一片蔥蘢。走進渣滓洞、白宮館,頓感一片陰森恐怖。一幅幅照片,一段段敘述,使我仿佛走進六十年前那場充滿血與火的戰(zhàn)場,我看到烈士們親手繡下的五星紅旗仍然放射出不滅的光芒,我聽到那沾滿革命先烈血跡的種種刑具訴說著這里曾經發(fā)生的一切,我看到罪惡的槍口向人們掃射,我看到無情的大火將先烈遺體化作烏有。
    為慶祝建黨九十周年,局里組織了全體審計人員參加“慶七一紅色之旅”活動,我有幸來到了山城--重慶。有幸不僅是因為這里是美麗的山城,有別有韻味的夜景,古樸深邃的人文,更是因為它是一座具有光榮革命傳統(tǒng)的城市,是我們尤其是共產黨員的敬仰圣地、英雄之城。
    這座具有幾千年悠久歷史的古城,是巴渝文化的發(fā)祥地,這片土地孕育了重慶悠久的歷史。這座城市的紅色文化更是濃郁、深厚,踏上這片土地,我的腦海中浮現出的是、小蘿卜頭等英雄的光輝形象,他們的英勇事跡仿佛就在我們眼前。
    歌樂山,一個動聽且優(yōu)美的名字,一個風景如畫的地方。然而,六十多年前,這里卻是陰森恐怖的人間地獄。幾百名戴著腳鐐手銬的共產黨員、革命志士、青年學生、婦女兒童甚至還在襁褓中的嬰兒統(tǒng)統(tǒng)遭到國民黨軍統(tǒng)特務慘絕人寰的折磨和屠殺,他們的鮮血染紅了歌樂山上的蒼松翠柏,當我們在英雄紀念碑前有力地舉起右手,重溫
    入黨誓詞
    時,我的心靈再一次洗禮、凈化,我的信念更加堅定。
    順著蜿蜒崎嶇的山路進入中美合作所集中營舊址--渣滓洞監(jiān)獄,呈現在眼前的仍然是一派蕭殺的景象。院落的四周是毛骨悚然的碉堡、鐵絲網,院中是陰暗、潮濕的牢房。僅僅三米見方的小屋,每間住十人左右,房中惟一通風的地方就是那個巴掌大的窗戶??吹揭唤M組陌生的名單,看到一張張發(fā)黃的照片,看到一雙雙嬰孩曾經穿過的小鞋子,作為母親的我心底陣陣發(fā)顫,哪個母親不疼愛自己的孩子,哪個孩子不是媽媽身上掉下的肉,可是為了革命解放事業(yè),她們需要忍受怎樣的心靈煎熬啊,眼睜睜的看著心愛的寶貝經受肉體的折磨和生命的威脅。然而此時他們卻發(fā)出了驚天動地的錚錚誓言“砍頭何所懼,坐牢心不驚,革命凌云志,春風吹又生”,革命烈士寧把牢底坐穿,視死如歸。英雄氣概頓時一一浮現在眼前。
    在返程的列車上,我回望這座被歷史熏染的城市,這座誕生了偉大紅巖精神的紅色城市,心情是沉重而又自豪的。紅巖魂是中國之魂,是民族之魂。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將接過先輩的旗幟,使革命的精神薪火相傳、生生不息。我堅信,紅巖精神將永遠激勵我們勇往直前,革命之城必將成為我們人生的敬仰之城。
    共
    2
    頁,當前第
    2
    頁
    1
    2
    白公館參觀心得體會篇二
    為紀念建黨九十周年,局里組織了全體審計人員參加“慶七一紅色之旅”活動,我有幸來到了山城--重慶。有幸不僅是因為這里是美麗的山城,有別有韻味的夜景,古樸深邃的人文,更是因為它是一座具有光榮革命傳統(tǒng)的城市,是我們尤其是共產黨員的敬仰圣地、英雄之城。
    這座具有幾千年悠久歷史的古城,是巴渝文化的發(fā)祥地,這片土地孕育了重慶悠久的歷史。這座城市的紅色文化更是濃郁、深厚,踏上這片土地,我的腦海中浮現出的是江姐、小蘿卜頭等英雄的光輝形象,他們的英勇事跡仿佛就在我們眼前。
    歌樂山,一個動聽且優(yōu)美的名字,一個風景如畫的地方。然而,六十多年前,這里卻是陰森恐怖的人間地獄。幾百名戴著腳鐐手銬的共產黨員、革命志士、青年學生、婦女兒童甚至還在襁褓中的嬰兒統(tǒng)統(tǒng)遭到國民黨軍統(tǒng)特務慘絕人寰的折磨和屠殺,他們的鮮血染紅了歌樂山上的蒼松翠柏,當我們在英雄紀念碑前有力地舉起右手,重溫入黨誓詞時,我的心靈再一次洗禮、凈化,我的信念更加堅定。
    順著蜿蜒崎嶇的山路進入中美合作所集中營舊址--渣滓洞監(jiān)獄,呈現在眼前的仍然是一派蕭殺的景象。院落的四周是毛骨悚然的碉堡、鐵絲網,院中是陰暗、潮濕的牢房。僅僅三米見方的小屋,每間住十人左右,房中惟一通風的地方就是那個巴掌大的窗戶。看到一組組陌生的名單,看到一張張發(fā)黃的照片,看到一雙雙嬰孩曾經穿過的小鞋子,作為母親的我心底陣陣發(fā)顫,哪個母親不疼愛自己的孩子,哪個孩子不是媽媽身上掉下的肉,可是為了革命解放事業(yè),她們需要忍受怎樣的心靈煎熬啊,眼睜睜的看著心愛的寶貝經受肉體的折磨和生命的威脅。然而此時他們卻發(fā)出了驚天動地的錚錚誓言“砍頭何所懼,坐牢心不驚,革命凌云志,春風吹又生”,革命烈士寧把牢底坐穿,視死如歸。英雄氣概頓時一一浮現在眼前。
    在返程的列車上,我回望這座被歷史熏染的城市,這座誕生了偉大紅巖精神的紅色城市,心情是沉重而又自豪的。紅巖魂是中國之魂,是民族之魂。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將接過先輩的旗幟,使革命的精神薪火相傳、生生不息。我堅信,紅巖精神將永遠激勵我們勇往直前,革命之城必將成為我們人生的敬仰之城。
    白公館參觀心得體會篇三
    前幾天再次參觀重慶渣滓洞集中營(中美合作所),感觸頗深,歸途中寫有三首小詩。
    一、人間地獄渣滓洞
    青山環(huán)抱水潺潺,深院高墻電網牽。
    刑室陰森如地府,牢房黑暗似陰間。
    鋼鞭處處沾皮肉,鐐銬通通帶血斑。
    志士成仁擔道義,英靈含笑在九天。
    二、歌樂山松柏
    香山別墅隱深山,細流涓涓千萬年。
    翠柏蒼松英靈化,巴渝喜看換人間。
    三、白公館石榴樹
    據傳此樹乃許曉軒烈士被-迫外出做苦力時帶回幼苗親手所栽,
    如今樹高近兩丈,年年盛夏枝繁葉茂,榴花盛開,嬌艷無比。
    一顆幼苗墻角栽,冒雨迎風長成材。
    酷暑寒冬何所懼,紅花朵朵笑顏開。
    四、永遠的豐碑——許曉軒
    (引用)“越是關鍵時刻,我們越要叫敵人知道,共產黨人是不可動搖的?!边@是許曉軒烈士留給后人的錚錚誓言。許曉軒烈士是長篇小說《紅巖》里許云峰的主要原型,重慶解放前夕,慘遭國民黨特務殺害。
    許曉軒,1916年出生于江蘇省江都市。幼年時因生活所迫,不得不中途輟學,到本地的一個錢莊當學徒。1931年“九一八事變”,許曉軒積極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
    1938年5月,許曉軒加入中國共產黨,并擔任中共川東特委青委刊物《青年生活》的編輯和發(fā)行工作。1939年春,許曉軒擔任中共川東特委青委宣傳部長。1940年,調任重慶新市區(qū)區(qū)委書記,在他的組織發(fā)動下,新市區(qū)黨的工作有了很大起色。
    1940年4月,由于叛徒出賣,許曉軒不幸被捕,后被押往國民黨軍統(tǒng)貴州息烽集中營。作為獄中中共秘密支部的核心成員,每當危險的時候,許曉軒就鼓勵大家:“越是關鍵的時刻,我們越要叫敵人知道,共產黨人是不可動搖的。”
    1946年7月,許曉軒等人被押到重慶“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第一看守所,即“白公館”監(jiān)獄。在戒備森嚴的國民黨軍統(tǒng)監(jiān)獄中,他用秘密方法和黨員相互聯系,成立了獄中臨時黨支部,并任黨支部書記,組織和領導獄中的地下斗爭。敵人為割斷他與獄中地下黨組織的聯系,將他戴上重鐐,關進終日不見陽光的地牢。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殘酷折磨和威逼利誘,許曉軒始終大義凜然,堅強不屈,不為所動。無可奈何的敵人不得不承認:任何刑具對他都是沒有效果的。
    1949年11月27日,重慶解放前夕,蔣介石下令對獄中的革命者進行血腥大屠殺。許曉軒從容就義,年僅33歲。許曉軒犧牲后三天,重慶回到人民手中。黨和政府將烈士的忠骨安葬在蒼松翠柏護衛(wèi)著的歌樂山上。
    五、烈士的精神為何摧不跨
    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殘酷折磨和威逼利誘,許曉軒始終大義凜然,堅強不屈,不為所動。無可奈何的敵人不得不承認:任何刑具對他都是沒有效果的。
    烈士的精神為什么催不跨,我認為是堅定的信仰在支撐著他們,為自己所信仰的共-產主義,為自己所投身的解放全人類偉大事業(yè),為千百萬勞苦大眾的幸福和生存而死,死的值得,重于泰山。如出賣同志、出賣靈魂、茍且偷生,卻終生受精神折磨,最后也將一死,輕于鴻毛。如此說來,人生不管活的時間多長,總有一死,關鍵時候的抉擇將決定你是遺嗅萬年還是流芳千古,我對許曉軒等革命烈士在關鍵時刻的選擇非常欽佩。
    紅巖精神永垂不朽!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為大家?guī)淼?篇《參觀渣滓洞寫心得體會_參觀渣滓洞白公館有感》,希望可以對您的寫作有一定的參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樣本、模板格式盡在。
    白公館參觀心得體會篇四
    渣滓洞、白宮館這兩個地方是小時候從小說“紅巖”里知道的,以后以此為題材的影視節(jié)目又不斷的加深我的印象。1985年到重慶出差,也和老科長去了渣滓洞、白宮館。這次到重慶也想讓女兒到這里看看,讓她們知道過去慘烈的革命斗爭,讓她們知道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
    白公館位于重慶西北郊歌樂山下,是原四川軍閥白駒的別墅,1939年春被戴笠選中用重金買下改為看守所。軍統(tǒng)將白公館改為監(jiān)獄以后,將原來的地下貯藏室改為地牢,原防空洞改為刑訊室,兩層樓的住房改為牢房。白公館關押的均屬軍統(tǒng)認為“案情嚴重”的政治犯,例如抗日愛國將領黃顯聲、同濟大學校長周均時、愛國人士廖承志、共產黨員許曉軒,共產黨員宋綺云、徐林俠夫婦及幼子“小蘿卜頭”等?!罢畏浮标P押最多時達200多人。
    渣滓洞距白公館2.5公里,它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溝,地形隱蔽。1938年起,這里被國民黨特務機關改造成秘密監(jiān)獄,專門用來關押和迫害革命者。渣滓洞分內、外兩院,內院有一樓一底的男牢16間,另有兩間平房作女牢,外院為特務辦公室和刑訊室。1949年11月27日重慶解放前夕,國民黨特務對兩百多人進行集體屠殺,潰逃時還放火燒男牢房,僅有15人脫險。
    渣滓洞、白宮館外面風景秀麗,環(huán)顧四周草木一片蔥蘢。走進渣滓洞、白宮館,頓感一片陰森恐怖。一幅幅照片,一段段敘述,使我仿佛走進六十年前那場充滿血與火的戰(zhàn)場,我看到烈士們親手繡下的五星紅旗仍然放射出不滅的光芒,我聽到那沾滿革命先烈血跡的種。種刑具訴說著這里曾經發(fā)生的一切,我看到罪惡的槍口向人們掃射,我看到無情的大火將先烈遺體化作烏有。
    白公館參觀心得體會篇五
    白公館是位于南京市中山陵附近的一座江南園林式建筑,是當年南京滿族將領站在南京的方位上所建造的府邸。白公館是南京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場所,雖然曾經歷史的滄桑變遷,但是今天它仍舊很好的保留了它所獨特的建筑風格、園林布局和文化內涵。作為南京市保護的文化古跡,白公館的參觀研究對于研究清末以及民國時期的歷史和文化都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第二段:游覽白公館的心得體會
    參觀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白公館建筑的精美和園林的雅致,更重要的是白公館所留下的歷史信息及文化內涵。比如說,在白公館的大殿和廂房中,不僅展示了滿族民俗的文化特點,更向我們展示了滿族將領派遣親屬及部下到中央政府學習、培訓的文化特色。從這里可以看出,白公館在歷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不僅是南京文化的珍貴遺產,還見證了中國的變遷。
    第三段:白公館園林的審美特點
    此次參觀還讓我對江南園林式建筑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充分體驗了“青磚黛瓦、瓢韭算盤”的特點,更是在白公館的園林中,體會到了無處不在的曲水流觴、花木榭閣。在白公館醉心的園林中,一覽萬象,無不體現了江南園林溫馨而又優(yōu)美的特點。這也讓我對尋找別致、靜謐、純凈的空間之處,有了一個更深刻的認知。
    第四段:白公館對我個人的啟發(fā)
    白公館的建筑精致、園林優(yōu)美、文化內涵深厚,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這次參觀也讓我在歷史、文化、審美、心理等方面多方面獲益,受益匪淺。在白公館的游覽過后,我更加了解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總之,這次參觀讓我更加注重文化內涵的探究,加深了對歷史的感知,讓我進一步領悟到了人文交流的意義。
    第五段:結論
    在白公館的游覽中,我深入了解到了南京的歷史和文化,感受到了江南風光的美妙和園林的風情萬種。我相信,只有跨越時空的文化交流,才能更好地理解、繼承和開發(fā)中國文化的精髓和力量,讓我們更好的走向世界??傊坠^的游覽,給我?guī)砹藷o限的啟示和收獲。
    白公館參觀心得體會篇六
    參觀渣滓洞、白公館,不僅僅是經受了一次思想的教育,更是經受了一次靈魂的拷問,有太多的感觸體會了。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參觀渣滓洞寫
    心得體會
    ,歡迎大家閱讀。
    11月17日,一大早我們隨著學院機械工程系團組織部組織的歌樂山素質擴展活動,同學們穿著整齊的
    軍訓
    服裝,胸前都戴上了團徽,參觀了紅巖魂陳列館。
    站在通往紅巖博物館、烈士墓的大門,我頓時感到莊重嚴肅,我知道自己眼前的土地上有先烈們的足跡。一路上人來人往,參加紀念活動的人很多。我們懷著沉重的心情,首先在烈士墓前舉行了哀悼儀式,之后依次參觀了紅巖博物館、白公館、渣滓洞。在烈士墓后面的墻上,我看到了許許多多年輕而堅毅的面孔,還有一朵朵盛開的菊花,那些菊花代表那些連相貌也不曾留下的烈士們。他們?yōu)樾轮袊恼Q生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歷經苦難、折磨而犧牲。墻邊的那句話,“在凱旋的號聲里,我們將會交換一個微笑?!敝两裎乙膊荒軌蛘嬲斫馑暮x。我想這是烈士們視死如歸、無私奉獻的心聲吧。只要新中國能夠誕生就能交換他們的微笑,死又何懼。
    從烈士墓下來,我們走進了紅巖博物館。在一個個玻璃櫥窗里靜靜地躺著烈士們的遺物和一些鐐銬、當時的槍支器械等。
    (在監(jiān)獄中烈士們所佩戴的鐐銬)
    看著這些東西,我感覺歷史觸手可及。讓我記憶猶新的是楊虎城將軍犧牲時戴的帽子,帽子大概是皮革做成的,很舊,上面布滿血漬。這個帽子仿佛在述說著60多年前它的主人怎樣慘遭國民黨特務殺害。博物館里的每一件物品都有故事,看著它們,我腦海里浮現出60多年前,先烈們如何生活、工作和想象著他們不幸被捕后遭受怎樣的折磨。這些東西帶我穿越時空,看到了那時千瘡百孔的中國和那群堅強勇敢的中華兒女。
    從博物館出來,我們一行向白公館行進。通往白公館的路很陡,坐落在歌樂山山腰上的白公館很隱蔽。陳然如何出版白公館版《挺進報》,又如何向獄友傳播;韓子棟如何裝瘋賣傻騙過特務得以逃脫;得知新中國成立后獄友們如何高高興興地制作五星紅旗。這些參加紀念活動之前看過的烈士們的事跡在參觀一間間囚室時變得清晰起來。這些事跡讓我體會到了烈士們?yōu)榱诵轮袊闪⒍冻龅呐εc生命,以及他們的聰明和才智。
    最后我們來到了渣滓洞,印象最深刻的是遇難烈士名單里,上百名烈士生年不同,但卒年一致為1949。他們大多數犧牲時才20多歲。囚室墻上那記載大屠殺的文字也格外刺眼,國民黨特務在勝負分明局勢已定的情形下,依然用機槍掃射,用汽油燃燒的殘忍手段屠殺共產黨人。這些喪心病狂的特務令我十分憤怒。讓我無比感動的是囚室墻上大屠殺幸存者語錄:“陳作儀、何雪松一聽槍聲,立即挺身上前,掩護身后的難友?!薄袄顫?、張學云等立時和敵人展開驚心動魄的奪搶斗爭?!笨窗桑@些革命先烈們是多么的無私,多么的英勇。
    在回來的路上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這次紀念活動讓我深入了解了那次慘無人道的大屠殺以及被殺害的烈士們。緬懷先烈,重溫那段血腥的歷史,讓我們繼承先烈們的精神,并發(fā)揚光大。
    這些革命烈士?用自己的革命信仰、血肉之軀?抵抗國名黨的嚴刑拷打和刑訊折磨?彰顯出共產黨人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的崇高革命氣節(jié)。
    在白公館監(jiān)獄?讓我感觸最深的是一面用紅色繡花被面做成的五星紅旗。綴在中間的一顆大星和環(huán)繞四周的四顆小星?都是用草紙做成的?這是獄中難友為迎接重慶解放而精心制作的一面國旗。當他們聽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第一面五星紅旗飄揚在天安門廣場上的喜訊后?僅憑自己的想像?做成了這面紅旗。他們在制作這面特殊的紅旗時?一定暢想明天?憧憬未來?一定為夢寐以求、為之奮斗的事業(yè)終于成為現實而欣喜萬分。然而?他們最終卻沒有等到重歸天日的那一天?未能看到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那一刻?但他們的精神、他們的苦難、他們“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難?我們愿把牢底坐穿”的執(zhí)著?為我們換來了如今的幸福生活?作為年輕的一代?我們應該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牢記革命前輩對我們的教導?學習發(fā)揚紅巖精神。
    前幾天再次參觀重慶渣滓洞集中營(中美合作所),感觸頗深,歸途中寫有三首小詩。
    一、人間地獄渣滓洞
    青山環(huán)抱水潺潺,深院高墻電網牽。
    刑室陰森如地府,牢房黑暗似陰間。
    鋼鞭處處沾皮肉,鐐銬通通帶血斑。
    志士成仁擔道義,英靈含笑在九天。
    二、歌樂山松柏
    香山別墅隱深山,細流涓涓千萬年。
    翠柏蒼松英靈化,巴渝喜看換人間。
    三、白公館石榴樹
    據傳此樹乃許曉軒烈士被-迫外出做苦力時帶回幼苗親手所栽,
    如今樹高近兩丈,年年盛夏枝繁葉茂,榴花盛開,嬌艷無比。
    一顆幼苗墻角栽,冒雨迎風長成材。
    酷暑寒冬何所懼,紅花朵朵笑顏開。
    四、永遠的豐碑——許曉軒
    (引用)“越是關鍵時刻,我們越要叫敵人知道,共產黨人是不可動搖的?!边@是許曉軒烈士留給后人的錚錚誓言。許曉軒烈士是長篇小說《紅巖》里許云峰的主要原型,重慶解放前夕,慘遭國民黨特務殺害。
    許曉軒,1920xx年出生于江蘇省江都市。幼年時因生活所迫,不得不中途輟學,到本地的一個錢莊當學徒。1931年“九一八事變”,許曉軒積極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
    1938年5月,許曉軒加入中國共產黨,并擔任中共川東特委青委刊物《青年生活》的編輯和發(fā)行工作。1939年春,許曉軒擔任中共川東特委青委宣傳部長。1940年,調任重慶新市區(qū)區(qū)委書記,在他的組織發(fā)動下,新市區(qū)黨的工作有了很大起色。
    1940年4月,由于叛徒出賣,許曉軒不幸被捕,后被押往國民黨軍統(tǒng)貴州息烽集中營。作為獄中中共秘密支部的核心成員,每當危險的時候,許曉軒就鼓勵大家:“越是關鍵的時刻,我們越要叫敵人知道,共產黨人是不可動搖的?!?BR>    1946年7月,許曉軒等人被押到重慶“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第一看守所,即“白公館”監(jiān)獄。在戒備森嚴的國民黨軍統(tǒng)監(jiān)獄中,他用秘密方法和黨員相互聯系,成立了獄中臨時黨支部,并任黨支部書記,組織和領導獄中的地下斗爭。敵人為割斷他與獄中地下黨組織的聯系,將他戴上重鐐,關進終日不見陽光的地牢。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殘酷折磨和威逼利誘,許曉軒始終大義凜然,堅強不屈,不為所動。無可奈何的敵人不得不承認:任何刑具對他都是沒有效果的。
    1949年11月27日,重慶解放前夕,蔣介石下令對獄中的革命者進行血腥大屠殺。許曉軒從容就義,年僅33歲。許曉軒犧牲后三天,重慶回到人民手中。黨和政府將烈士的忠骨安葬在蒼松翠柏護衛(wèi)著的歌樂山上。
    五、烈士的精神為何摧不跨
    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殘酷折磨和威逼利誘,許曉軒始終大義凜然,堅強不屈,不為所動。無可奈何的敵人不得不承認:任何刑具對他都是沒有效果的。
    烈士的精神為什么催不跨,我認為是堅定的信仰在支撐著他們,為自己所信仰的共-產主義,為自己所投身的解放全人類偉大事業(yè),為千百萬勞苦大眾的幸福和生存而死,死的值得,重于泰山。如出賣同志、出賣靈魂、茍且偷生,卻終生受精神折磨,最后也將一死,輕于鴻毛。如此說來,人生不管活的時間多長,總有一死,關鍵時候的抉擇將決定你是遺嗅萬年還是流芳千古,我對許曉軒等革命烈士在關鍵時刻的選擇非常欽佩。
    紅巖精神永垂不朽!
    七月十三日,山城重慶迷霧茫茫,晰晰的小雨下個不停,給火爐的重慶增添了一絲絲涼意。我們一行人跟隨導游來到渣滓洞。上中學時候看過小說《紅巖》,我十分佩服共產黨員許云峰、的英雄氣慨,對叛徒甫志高恨之入骨。
    走進渣滓洞、白公館,頓感一片陰森和恐怖,監(jiān)獄四周的草木一片蔥蘢,仿佛烈士的忠魂永遠煥發(fā)出盎然的生機。走進監(jiān)獄,仿佛走進五十多年前那場充滿血與火的戰(zhàn)場。烈士們親手繡下的五星紅旗仍然放射出不滅的光芒,那沾滿革命先烈血跡的種種刑具正向你訴說著這里曾發(fā)生的駭人聽聞的故事。敵人用鞭子抽,用烙鐵燙,用一根根竹簽釘手指,可得到的結論是“竹簽子是竹做的,共產黨員的毅志是鋼鐵。”我仿佛看到了共產黨人臨刑前的平靜、堅毅和威嚴,仿佛聽到了特務絕望的咆哮。
    離開渣滓洞、白公館,我一直在想: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成為、許云峰那樣的英雄,沒有這個條件和機遇,但要象他們那樣忠于黨、忠于人民卻是應該做得到的。
    作為共產黨員,現在面臨的考驗不是鞭子,不是烙鐵,也不是竹簽,而是比這更厲害的名譽、金錢、美色。面對這些東西,是不是也具有鋼鐵般的毅志呢?戰(zhàn)爭年代,你作為一名共產黨人經受不起鞭子、烙鐵和竹簽的酷刑,你開口說出了黨的秘密,那就是背叛了黨,背叛了人民。和平時期,你作為一名共產黨人,經受不起名譽、金錢和美色的進攻,你違背了黨的原則,也是背叛了黨,背叛了人民,你比甫志高更可恥!
    作為當代的共產黨人,特別是監(jiān)獄人民警察,如果不堅持原則,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將手中的權力用于謀私利,那實際上也是背叛了黨,背叛了人民!
    參觀渣滓洞、白公館,不僅是經受了一次思想教育,更是經受了一次靈魂的拷問。
    共
    2
    頁,當前第
    1
    頁
    1
    2
    白公館參觀心得體會篇七
    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有許多歷史遺跡見證著我們的發(fā)展和變遷。而位于南京市的白公館便是其中一座歷史悠久且具有重要紀念意義的建筑。最近,我有幸參觀了白公館,這次參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難忘的體驗。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將分享一下我對白公館參觀的心得和體會。
    第二段:了解歷史背景
    首先,參觀白公館之前,我對南京歷史的了解非常有限。然而,通過參觀白公館,我對南京歷史的認知得到了極大的拓展。白公館是南京的一個重要歷史遺跡,是民國時期中國政治和外交的中心。這座建筑曾經是蔣介石和宋美齡的婚房,不僅見證了兩人的婚姻,還見證了中國歷史上許多重要時刻。而今天,白公館被保留下來,作為一個博物館向公眾開放,讓更多的人了解和銘記過去的歷史。
    第三段:深入參觀白公館
    參觀白公館之際,我發(fā)現整個建筑非常宏偉,充滿著濃厚的歷史氛圍。從外觀來看,白公館的建筑風格融合了中西方的元素,設計精致而不失莊重。內部的陳設和裝飾也同樣精美,展示了當時的居住環(huán)境、家具和飾品。館內陳列了許多照片、文件和文物,生動地展示了蔣介石夫婦的生活和政治活動。在參觀過程中,我特別注意到了蔣介石和宋美齡的一些私人物品,如他們的書籍、服飾和珍藏品。這些物品讓我更加親近這對歷史名人,也更加深刻體會到他們的人生軌跡和對國家的貢獻。
    第四段:思考歷史的教訓
    在白公館的參觀過程中,我不禁開始思考歷史的教訓和反思。白公館承載著太多的歷史故事和曲折變遷,而這些故事反映了我們國家的興衰和不同時期的人民生活。站在白公館的大廳中央,我仿佛能感受到歷史的滄桑和時光的流轉。歷史告訴我們,一個國家的繁榮和穩(wěn)定需要不斷的努力和付出。而我們每一個人也應該從歷史中吸取教訓,珍惜現在的和平穩(wěn)定,為國家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第五段:感恩和希望
    參觀白公館讓我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和傳承的重要性。我感謝白公館對歷史的保護和展示,讓我們有機會親身感受歷史的魅力。同時,我也對我們國家的發(fā)展和未來充滿了希望。白公館是我們國家歷史的一個組成部分,而我們每個人也都是這個國家的一份子。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懷著對歷史的敬畏和對未來的期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共同努力。
    總結:
    參觀白公館是我一次難忘的經歷。通過參觀,我了解了更多南京歷史的背景和白公館的重要性。我深入參觀了白公館,了解了蔣介石和宋美齡的生活和事跡。參觀過程中,我思考了歷史的教訓和反思,并對國家的未來充滿了希望。感謝白公館的保護和展示,讓我們能夠親身感受歷史的魅力。通過參觀白公館,我受益匪淺,從中得到了許多啟示和思考。我相信,只有通過了解過去和珍惜現在,我們才能為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白公館參觀心得體會篇八
    白公館作為中國現代歷史的重要見證,是中共中央革命委員會的舊址,也是中國共產黨的發(fā)源地之一。作為歷史的見證者,白公館吸引了眾多的游客前來參觀。近日,我也有幸參觀了白公館,深感這一次的游覽給我的心靈帶來了強烈的觸動。
    第二段:白公館的歷史
    白公館的歷史悠久而豐富,它見證了中國革命的起步和發(fā)展過程。在1912年至1949年的歷史時期,白公館曾是多位國共兩黨的領導人居住、辦公和談判的地方。這座建筑既有中式的特點,又結合了西方建筑風格,展現了百年前中國現代化的探索與努力。
    第三段:參觀心得
    在白公館參觀的過程中,我對其歷史淵源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特別是參觀了李大釗、陳獨秀及其他一些偉大的革命先烈的辦公室和住宅,看到了當時的家具和生活用品,我仿佛能感受到他們?yōu)榱藝要毩⒑腿嗣裥腋6Φ木?。他們所用過的辦公桌、沙發(fā),甚至是抄寫稿件的書案,都充滿了一種凜然之氣。參觀過程中,我不僅了解了這些偉人的事跡和奮斗精神,更被他們無私奉獻的胸懷所折服。
    第四段:歷史的回響
    參觀白公館讓我感受到了歷史的莊嚴和回響。站在這些革命烈士們曾經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我不禁想起那個曾經沉寂壓抑的歷史時期,想起那些英勇奮斗的烈士們?yōu)樽鎳毩⒑腿嗣裥腋6恍笂^斗的歲月。他們?yōu)榱藢崿F國家的獨立和人民的幸福,不惜舍棄自己的安逸和家庭的溫暖,放下一切,投身于這個偉大的事業(yè)中。這種精神感染和震撼了我,激勵著我要勇于擔當,為社會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第五段:余覽時光
    白公館雖然歷經滄桑,但它依然以它的完整和歷史感吸引著參觀者的目光。在這里,我領略了中國革命的歷史,感悟到了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為實現共同理想所做出的卓越貢獻。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參觀白公館不僅是了解歷史,也是懷念先輩們的功績,更是激勵和指引我們前行的方向。站在白公館的大門前,我深深地體會到了歷史的莊嚴和時光的無情,也培養(yǎng)了我對國家和人民的熱愛之情。
    總結
    白公館的參觀為我?guī)順O大的收獲,我深深地感受到白公館這個歷史見證者所傳遞出的強大力量。在這次參觀中,我從歷史中感受到了先輩們?yōu)榱俗鎳腿嗣袼龀龅木薮鬆奚头瞰I。這種精神激勵著我努力學習,為實現自己的價值,為社會的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堅信,在共產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歷史會不斷前行,祖國會越來越繁榮富強。
    白公館參觀心得體會篇九
    前幾天再次參觀重慶渣滓洞集中營(中美合作所),感觸頗深,歸途中寫有三首小詩。
    一、人間地獄渣滓洞
    青山環(huán)抱水潺潺,深院高墻電網牽。
    刑室陰森如地府,牢房黑暗似陰間。
    鋼鞭處處沾皮肉,鐐銬通通帶血斑。
    志士成仁擔道義,英靈含笑在九天。
    二、歌樂山松柏
    香山別墅隱深山,細流涓涓千萬年。
    翠柏蒼松英靈化,巴渝喜看換人間。
    三、白公館石榴樹
    據傳此樹乃許曉軒烈士被-迫外出做苦力時帶回幼苗親手所栽,
    如今樹高近兩丈,年年盛夏枝繁葉茂,榴花盛開,嬌艷無比。
    一顆幼苗墻角栽,冒雨迎風長成材。
    酷暑寒冬何所懼,紅花朵朵笑顏開。
    四、永遠的豐碑——許曉軒
    (引用)“越是關鍵時刻,我們越要叫敵人知道,共產黨人是不可動搖的?!边@是許曉軒烈士留給后人的錚錚誓言。許曉軒烈士是長篇小說《紅巖》里許云峰的主要原型,重慶解放前夕,慘遭國民黨特務殺害。
    許曉軒,1916年出生于江蘇省江都市。幼年時因生活所迫,不得不中途輟學,到本地的一個錢莊當學徒。1931年“九一八事變”,許曉軒積極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
    1938年5月,許曉軒加入中國共產黨,并擔任中共川東特委青委刊物《青年生活》的編輯和發(fā)行工作。1939年春,許曉軒擔任中共川東特委青委宣傳部長。1940年,調任重慶新市區(qū)區(qū)委書記,在他的組織發(fā)動下,新市區(qū)黨的工作有了很大起色。
    1940年4月,由于叛徒出賣,許曉軒不幸被捕,后被押往國民黨軍統(tǒng)貴州息烽集中營。作為獄中中共秘密支部的核心成員,每當危險的時候,許曉軒就鼓勵大家:“越是關鍵的時刻,我們越要叫敵人知道,共產黨人是不可動搖的?!?BR>    1946年7月,許曉軒等人被押到重慶“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第一看守所,即“白公館”監(jiān)獄。在戒備森嚴的國民黨軍統(tǒng)監(jiān)獄中,他用秘密方法和黨員相互聯系,成立了獄中臨時黨支部,并任黨支部書記,組織和領導獄中的地下斗爭。敵人為割斷他與獄中地下黨組織的聯系,將他戴上重鐐,關進終日不見陽光的地牢。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殘酷折磨和威逼利誘,許曉軒始終大義凜然,堅強不屈,不為所動。無可奈何的敵人不得不承認:任何刑具對他都是沒有效果的。
    1949年11月27日,重慶解放前夕,蔣介石下令對獄中的革命者進行血腥大屠殺。許曉軒從容就義,年僅33歲。許曉軒犧牲后三天,重慶回到人民手中。黨和政府將烈士的忠骨安葬在蒼松翠柏護衛(wèi)著的歌樂山上。
    五、烈士的精神為何摧不跨
    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殘酷折磨和威逼利誘,許曉軒始終大義凜然,堅強不屈,不為所動。無可奈何的敵人不得不承認:任何刑具對他都是沒有效果的。
    烈士的精神為什么催不跨,我認為是堅定的信仰在支撐著他們,為自己所信仰的共-產主義,為自己所投身的解放全人類偉大事業(yè),為千百萬勞苦大眾的幸福和生存而死,死的值得,重于泰山。如出賣同志、出賣靈魂、茍且偷生,卻終生受精神折磨,最后也將一死,輕于鴻毛。如此說來,人生不管活的時間多長,總有一死,關鍵時候的抉擇將決定你是遺嗅萬年還是流芳千古,我對許曉軒等革命烈士在關鍵時刻的選擇非常欽佩。
    紅巖精神永垂不朽!
    白公館參觀心得體會篇十
    白公館,位于中國北京市海淀區(qū)西直門南大街,是中國近代史上重要的政治事件發(fā)生地,也是一座有著豐厚文化底蘊的歷史建筑。日前,我有幸參觀了白公館,不僅深入了解了歷史事件的發(fā)生經過,也體會到了白公館所傳達的深刻的歷史訊息。下面我將從歷史事件、建筑特色、文化底蘊、參觀體驗以及個人感悟五個方面,談一談我的參觀白公館心得體會。
    首先,白公館作為歷史事件的發(fā)生地,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白公館內,我看到了一些關于中國近代史上重要事件的陳列,如五四運動、九一八事變和五卅運動等。通過這些陳列和相關的介紹,我進一步了解了白公館作為一個政治斗爭的重要場所的歷史地位。我想起了那些為國家民族奮斗的志士們,在這座建筑內醞釀出了許多偉大的歷史轉折點,他們?yōu)榱藝业睦?,奉獻了自己的一切。歷史事件不僅讓我思考著國家和民族的命運,也激勵著我為之努力拼搏。
    其次,白公館的建筑特色令我贊嘆不已。白公館建于20世紀初,是一座具有西洋古典風格的磚木結構建筑。整個建筑坐北朝南,庭院環(huán)繞,使得整個建筑顯得莊嚴而宏偉。在參觀過程中,我細細品味了建筑的細節(jié),例如方正的庭院和高大的大門等。而在建筑的內部,白公館又采用了中式的布局,交相輝映。這種結合了中西文化的建筑風格,很好地體現了中國近代史上對傳統(tǒng)文化和現代化的思考。
    第三,白公館所蘊含的文化底蘊讓人感嘆。通過參觀,我了解到白公館曾是總理府、國民政府駐京辦事處,承載了許多政府工作和外交活動。在這里,曾居住、辦公過眾多政治家和外交家,也是一些重要文件的簽署地。這些歷史事件和人物都給白公館賦予了獨特的文化底蘊,讓人流連忘返。
    第四,我的參觀體驗也相當豐富。在白公館,我不僅參觀了建筑內的陳列展覽,還參觀了歷史事件發(fā)生的場地和休息廳。通過實地感受,我更好地理解了當時政治斗爭的激烈和歷史事件的嚴重性。同時,白公館內還有導游為我們講解歷史背景和事件經過,使我們更深入地了解白公館的歷史和意義。參觀結束后,我充滿了知識和對歷史的敬畏之心。
    最后,參觀白公館給我留下了深刻的感悟。站在歷史所沉淀的地方,我被歷史的巨輪所壓迫,也被歷史人物的事跡所激蕩。歷史是活動的教科書,通過參觀白公館,我深刻感受到了近代中國的發(fā)展歷程。在現代化的浪潮中,我們要時刻保持對歷史的敬畏之心,學習歷史的智慧和教益,堅定自己的信念,為國家和民族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總的來說,參觀白公館是一次獨特的歷史體驗,讓我更好地了解了中國近代史的發(fā)展和歷史事件的經過。白公館的建筑特色、文化底蘊以及參觀體驗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感悟。在這座歷史建筑中,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對歷史和未來都有了更加明確的認識。我相信,只有了解歷史,才能更好地走向未來。
    白公館參觀心得體會篇十一
    白公館是位于中國廣東佛山市的歷史名勝,為孫中山先生曾多次居住和工作之地。我有幸在去年夏季到訪白公館,深受啟發(fā)和感動。在此,我想分享一些我的心得和體會。本文將以五段式結構進行探討。
    第一段,介紹白公館。白公館位于佛山市,是一座具有國家文物保護單位級別的古建筑。它的建筑風格獨具特色,擁有悠久的歷史背景和內涵。這座白色的歐式建筑,被譽為南華第一樓。它的歷史和文化價值讓它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旅游景點。
    第二段,介紹孫中山先生。孫中山先生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杰出領袖,創(chuàng)立了中國近現代化進程的走向。他的理念深受廣大人民的愛戴和學習。他創(chuàng)立的三民主義思想,極大地促進了時代的發(fā)展。而白公館則是孫中山先生曾經的居所,也是他進行了多次重要的工作。
    第三段,探討白公館所傳遞的歷史文化價值。白公館作為民主革命的主場之一,見證了中國近代革命的發(fā)展和進化。在白公館里,王黎明等民主革命先驅者組織了廣東起義,積極推動了中國近代化進程的過程。這些家喻戶曉的歷史事件,讓我們更好地了解了中國近代史上的發(fā)展歷程。
    第四段,談論個人的心得體會。在參觀白公館的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歷史和文化的底蘊。白公館的建筑風格非常獨特,迷人的建筑設計以及庭院布置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叵肫鹎貦u忠邦、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修建“八百里秦川路”的故事,我感到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還遠遠不夠。
    第五段,總結全文思想。參觀白公館,深受歷史文化的熏陶,讓我對社會和時代的關注更加深刻。與此同時,白公館也是一個富有人文情懷的美麗場所,讓人領略到歷史與人文的魅力。這次旅游讓我有了更多的收獲與收獲,我希望更多的人們來參觀白公館,享受歷史文化的震撼。
    白公館參觀心得體會篇十二
    重慶不僅是一個旅bai游勝地,還是一個du偉大的革命圣地zhi。在重慶的渣滓洞和白公館,一代dao又一代的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在這些革命烈士當中,有我們熟悉的江姐和小蘿卜頭。這次,我和爸爸就親自來到了渣滓洞和白公館,我們先去了渣滓洞。渣滓洞和白公館只有一路之隔。在路的兩側,種著許許多多的大樹,個個挺拔秀麗,讓人仿佛看到了革命烈士那不屈不撓的精神。我們沿著公路向里走,一會兒便來到了監(jiān)獄——渣滓洞。當我們走進曾經關押革命烈士的監(jiān)獄時,我都流下了眼淚,厚厚的木桌上已是粗糙萬分,留有當年反動派嚴刑拷打的痕跡,聽講解員說,烈士們白天承受著酷刑,寒冷的夜晚要幾個人睡一張床,共用一床破棉絮被子??吹窖矍皾M目凄慘的景象,我的眼角濕潤。當看到他們烈士用鮮血寫下的書信時,心中又激起了一股強烈的愛國力量,這字里行間流露出烈士對建立新中國堅定信念,更使我感受到了革命烈士的偉大。如果說渣滓洞是人間地獄,那白公館便是人間天堂。那里風景秀美,處處鳥語花香,這里是由國民黨高官白駒建筑的別墅,聽見講解員說,白駒因為喜愛白居易,于是吹噓自己是白居易的后代,看了使人無比憤恨,更使我無比憎恨白駒這欺壓百姓的國民黨狗官。這次旅行使我明白了我們應向革命烈士學習,不屈不撓,奮發(fā)圖強。
    白公館參觀心得體會篇十三
    游白公館,是中國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以其庭院式的建筑風格、優(yōu)美的山水環(huán)境、豐富的文化內涵,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觀賞。我也有幸游覽過白公館,這次的體驗,讓我對白公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知。
    第二段:建筑與環(huán)境
    游白公館,首先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其庭院式的建筑風格。走進公館內部,只見古色古香的建筑群體,雕梁畫棟、曲徑通幽。清代特有的八八水道、石獅子、池塘、假山等園林工藝無不體現出皇家園林的獨特風格。此外,白公館的位置更是方便,靠近中山路商業(yè)區(qū),往返交通極為方便。加之它恰好坐落在山水秀美的三江口,白公館的環(huán)境優(yōu)美、景色宜人,讓人留連忘返。
    第三段:歷史與文化
    不只是建筑與環(huán)境,白公館的文化底蘊同樣深厚。作為廣東最大的民居之一,白公館不僅是一幢佳作,也是中國清代文化的縮影。白公館東廂的典香樓里,可見民俗文化的生動展現,豐富的文物也讓人嘆為觀止。值得一提的是,這里曾經是著名詩人黃舜平求學之地,他創(chuàng)下的“筆下十頃良田”更是給白公館添了一份鄉(xiāng)土風情。
    第四段:品味與體驗
    游覽白公館不僅是欣賞建筑與文化,更是一種心靈體驗。在這里,人們可以靜下心來,品味那美麗的人文與自然景觀。漫步于石板小路上,賞八十四景和花鳥園藝之美,拍個照留下這美好的回憶。逛白公館,不僅身臨其境感受傳統(tǒng)建筑的風采,還要聽人們的敬仰,走了解深遠的歷史,體味文化的魅力。
    第五段:總結與反思
    白公館,是建筑與文化、環(huán)境與體驗的完美結合。一次白公館之旅,可以滿足人們對于美的追求,增長人的聞見識想。更讓人們深刻體會到歷史文化的重要性,并重新梳理了與完善了自己關于文化的認知。當人們走出白公館時,或許我們在心里留下了許多感慨,但我們一定也會帶著深深的感恩之意,認識到更多文化教育的價值與意義。
    總之,在白公館的游覽中,拔山頂水、魚躍龍門,所有的風景如詩如畫。游覽的人們可以在她的史詩般的歷史中,品嘗乘著文化浪漫之花兒開放的滋味。愿我們人們作為文化傳播的使者,一起把這份濃烈而深厚的文化通過語言、圖片和文字,帶給那些來到白公館,向往歷史文化的有志之士。
    白公館參觀心得體會篇十四
    白公館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朝陽門外大街,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建筑。這座建筑始建于五十年代,是當時國務院辦公廳和總理辦公室所在地,后來又成為文化部的辦公場所?,F在,白公館已經開放,成為一個文化展示中心,供人們參觀學習。
    第二段:歷史文化
    白公館不同于其他的歷史建筑,它不僅是中外交流的歷史見證,更是中國外交文化的縮影。在這里,可以感受到中國外交的歷史和文化。展館內有各種史料圖片、資料介紹,清晰地展示了白公館在中國外交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參觀者不僅可以欣賞到白公館的美景,更可以了解到中國外交的發(fā)展歷程以及中央政府與世界各國互動交流的重要事件。
    第三段:藝術展覽
    在白公館的展館中,各種藝術展覽也是不可小覷的。無論是國內外知名藝術家的個展,還是精選的藝術珍品展覽,都能讓參觀者有一次詩意盎然的視覺之旅。精心布置的展館,將藝術與建筑融為一體,悠然自得地漫步其中,觀賞藝術作品,頓時心曠神怡。這也讓參觀者發(fā)現了建筑的美麗,以及何以藝術會陪伴白公館無數年。
    第四段:地點規(guī)劃
    白公館有完善的規(guī)劃,展覽區(qū)域和休息區(qū)域相分割,人流流暢。展覽區(qū)域可以挑選進入觀賞,也可以以其作為通道,進入不同的展覽空間。展覽空間內,有足夠的地方供參觀者觀看并停留,方便游客們仔細地品味。休息區(qū)域是一個和諧的空間,除了展覽之外,人們還可以在這里欣賞到美味的咖啡、清新的茶湯以及豐富的小食。更有VIP休息室,配備各類舒適設施,給參觀者提供了更好的享受空間。
    第五段:結論
    總的來說,白公館是一座兼具建筑、藝術、文化和娛樂的綜合性展覽中心。它是中國外交文化的重要載體,讓我們有機會認識以往的歷史和未來的發(fā)展。它不僅讓我們看到中國外交的底蘊,也展現了中國文化的魅力和精髓。無論是初次到訪的外國友人,還是熱愛藝術的國內游客,都可以在這里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度過一個美好的時光。在未來,我們期待白公館能夠更好的發(fā)揮文化的作用,為人們帶來更多的藝術奇跡。
    白公館參觀心得體會篇十五
    第一段:介紹紅巖渣滓洞白公館的背景和意義(200字)
    紅巖渣滓洞白公館位于重慶市江北區(qū)紅巖村渣滓洞,是中國共產黨建黨和進行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活動場所之一。這座建筑被譽為“紅巖精神的發(fā)源地”,見證了中國革命時期的英勇斗爭和犧牲精神。今天,它已經成為了一座具有紀念意義的紀念館,吸引著無數的游客前往參觀。
    第二段:描述對紅巖渣滓洞白公館的初次印象(200字)
    當我第一次踏入紅巖渣滓洞白公館時,我被它莊嚴肅穆的氣氛所震撼。這座建筑給人的感覺是威嚴而又莊重的,仿佛可以聞到歷史的氣味。在參觀過程中,我對于白毛女的故事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她的英勇和犧牲為我留下了永遠的印象。我深深地被她們的精神所感動,我意識到他們的奮斗和付出才成就了今天的中國。
    第三段:感受到的悲壯與振奮(200字)
    在參觀過程中,我不禁被紅巖渣滓洞白公館中彌漫的悲壯和振奮的氛圍所吸引。那些在殘酷的革命歲月中為了革命事業(yè)而奉獻了一生的革命先烈們,在我腦海中栩栩如生。他們用血肉之軀,為我們的國家拋頭顱、灑熱血,讓我深深被他們的英雄形象打動。這種悲壯的氛圍喚起了我對祖國的熱愛,也讓我深感自身的責任和使命。
    第四段:對紅巖渣滓洞白公館精神的思考(300字)
    紅巖渣滓洞白公館不僅代表了那段歷史,更凝聚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在這個時代,共產黨人通過他們的奮斗和犧牲,為中國人民爭取了解放。他們堅定的信仰,頑強的斗志以及為理想而獻出生命的精神一直彰顯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價值觀。在當今社會,紅巖渣滓洞白公館的精神仍然具有重要意義,它提醒我們要成為一個有責任感、有奉獻精神的公民,為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
    第五段: 紅巖渣滓洞白公館對我的啟示(300字)
    參觀紅巖渣滓洞白公館讓我深受啟發(fā)。紅巖渣滓洞白公館所代表的精神在當今社會依然有著重要而深遠的意義。正因為他們的奮斗和犧牲,我們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他們的精神教導我們要有信念、有責任感、有奉獻精神,并為了理想而奮斗。我們需要傳承紅巖渣滓洞白公館的精神,繼續(xù)為我們的國家和人民做出貢獻。
    總結(100字)
    紅巖渣滓洞白公館代表著中國共產黨建黨和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人民英雄精神。參觀這座紀念館,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們的犧牲和奉獻精神,也深刻地體會到他們的英勇與悲壯。這次參觀使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仰和責任感,并決心為建設美好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白公館參觀心得體會篇十六
    作為一名中國歷史文化愛好者,我最近去了北京參觀了許多古跡和歷史遺跡,其中包括了著名的白公館。這次參觀給了我許多啟示和感悟,尤其是從對白公館的了解中,我重新認識了現代中國歷史。在這篇文章中,我將為大家分享我的白公館心得體會。
    第二段:白公館的歷史背景
    白公館位于北京的石景山區(qū),并且是中國現代歷史上非常重要的政治場所。曾經是孫中山、蔣介石等歷代領袖的主要居所,白公館也見證了許多重要的歷史事件。在白公館的歷史背景下,我們可以了解到中國近代歷史的脈絡和發(fā)展方向,也可以看到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種種挑戰(zhàn)和機遇,這都為我們對中國現代史的理解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第三段:從白公館的建筑風格談中國現代化進程
    白公館是一座保留完好的現代中式庭院建筑,其建筑風格凝聚了當時中國傳統(tǒng)建筑和西方現代建筑的特點。從白公館的建筑風格談中國現代化進程,我們可以發(fā)現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對于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文化的沖突與融合,仍在不斷探索中。值得一提的是,白公館的建筑,也體現了中國近代歷史發(fā)展的趨勢,體現了當時中國人對于現代化的追求和期許。
    第四段:白公館的展陳對于我們的啟示
    在白公館的展陳中,有許多重要的歷史文物和圖片,這些展品揭示了白公館的歷史和中國現代史的發(fā)展,也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對于我們來說,白公館的展陳不僅僅是對于歷史的記憶和銘刻,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關于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啟示和體認,以及在當下中國現代化進程中我們所面臨的挑戰(zhàn)和機遇。
    第五段:結語
    總而言之,白公館是中國近代歷史中極其重要的標志性建筑和紀念物,其歷史背景、建筑風格和展陳內容均為我們了解中國現代歷史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和理解。通過白公館的參觀,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認識中國的現代化進程。雖然時代已經不同了,但是我們對于歷史的理解和認識,可以讓我們更好地應對當下中國所面臨的挑戰(zhàn),也讓我們在建設美好未來的道路上更加穩(wěn)健。
    白公館參觀心得體會篇十七
    第一段:介紹紅巖渣滓洞白公館的背景和意義(200字)
    紅巖渣滓洞白公館是中國革命史上的一座重要遺址,位于重慶市,是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在抗戰(zhàn)時期的地下指揮中心。紅巖渣滓洞白公館見證了許多革命先烈的英勇斗爭,也是我們緬懷革命烈士的重要場所。我有幸參觀了紅巖渣滓洞白公館,深深地感受到了這座紅色遺址所蘊含的豐富內涵。
    第二段:紅巖渣滓洞白公館的歷史意義(200字)
    紅巖渣滓洞白公館是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所在的地下指揮部,這座建筑見證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革命者的艱辛斗爭和無私奉獻。在這里,毛澤東等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潛心思考、決策,為中國革命的勝利獻計獻策。在這里,他們和國民黨進行了密切合作,為共同對抗日本侵略者而努力。紅巖渣滓洞白公館的歷史意義不僅僅在于它是中國革命史上的一座重要遺址,更在于它凝聚了中國人民為國家獨立、民族解放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第三段:紅巖渣滓洞白公館的建筑與陳列(200字)
    紅巖渣滓洞白公館的建筑非常獨特,它集合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與現代風格的特點,充分展示了當時中國共產黨的地下活動基地的特點。我在參觀過程中看到了一些珍貴的文物和歷史圖片,這些都是與中國共產黨和抗日戰(zhàn)爭相關的,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了解到了更多關于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和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風雨相伴,更加明白了他們所付出的努力和犧牲。
    第四段:對紅巖渣滓洞白公館的思考(300字)
    參觀紅巖渣滓洞白公館讓我深深思考起中國共產黨成立時的背景和發(fā)展。我意識到中國共產黨是為了實現社會主義革命和實現民族獨立而奮斗的,他們率領人民迎來了中國的解放。在他們的帶領下,中國走上了一個更好的發(fā)展道路。同時,參觀這個地方也讓我意識到了戰(zhàn)爭的殘酷和犧牲。中國共產黨和他們的同志們?yōu)榱藝液腿嗣竦睦?,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犧牲。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也要銘記歷史,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第五段:紅巖渣滓洞白公館對我的影響(300字)
    紅巖渣滓洞白公館的參觀給了我很多的啟發(fā)和反思,讓我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我認識到自己是在偉大的革命先烈的鮮血中長大的,我們要繼承和發(fā)揚先輩們的革命精神,為自己的國家、為自己的家庭、為自己的人民做出貢獻。參觀紅巖渣滓洞白公館讓我明白,要實現中國夢,每個中國人都要發(fā)揚拼搏、勇敢和無私奉獻的精神。
    通過這次參觀,我深深感受到了紅巖渣滓洞白公館的歷史意義,了解了中國共產黨和抗日戰(zhàn)爭的偉大歷程。這次參觀不僅讓我對中國的歷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引發(fā)了我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我將會繼續(xù)努力學習,以實際行動為祖國和人民做出自己的貢獻。
    白公館參觀心得體會篇十八
    早聽說渣滓洞、白公館是國民黨關押、迫害、屠殺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的“兩口活棺材”。7月18日,我作為巴東縣實驗小學百花文學社暑假采風團的成員,懷著崇敬的心情前往這兩個地方,接受愛國主義傳統(tǒng)教育。
    首先,我們來到了渣滓洞。只見這里三面環(huán)山,一面鄰溝,地形十分隱蔽。導游告訴我們:渣滓洞原來是個小煤窯,因為渣多煤少而得名。1943年軍統(tǒng)特務趕走了附近住的農民,逼死了小煤礦礦主,霸占了煤窯及礦工住房,將其改為看守所。渣滓洞分內外院。內院有一樓一底的男牢16間、女牢2間及一個放風場。外院是特務辦公和拷打審訊革命者的地方。該監(jiān)獄配備了一個連的特務看守,制高點上設有機槍陣地和崗亭,大門是整個監(jiān)獄的唯一通道,平時封閉,只開一個小門供進出。渣滓洞監(jiān)獄于1947年4月曾一度關閉,同年10月重新關人。囚禁“政治犯”最多時達三百多人。著名的革命烈士江竹鈞、黃顯聲、余祖勝、何雪松等等都曾在這被關押和受刑。
    隨后,我們又到了白宮館。白宮館原是四川軍閥白駒的別墅,1939年被戴笠占有后,即改為軍統(tǒng)局本部直屬看守所。原來的儲藏室改作地牢,原有的防空洞成了殘害“政治犯”的刑訊洞。這樣,一座幽美的山間別墅,就成了殺人不眨眼的人間魔窯。參觀中,我的心靈深處一次又一次被眾多革命烈士驚天地、泣鬼神的事跡強烈震動,特別是那位年僅9歲的小烈士,更讓我淚如泉涌。這位小烈士名叫宋振中,在獄中因營養(yǎng)不良,頭大身小,所以難友們都叫他“小蘿卜頭”?!靶√}卜頭”是此地烈士中知名度最高的人物之一,也是年齡最小的烈士。他短短的9歲一生全都在敵人陰暗潮濕的牢房中度過,他不知到自由是什么滋味,穿的是“犯人”的囚衣,吃的是發(fā)霉帶臭味米飯,蚊子臭蟲咬他,不得安寧。他渴望自由,憎恨敵人,不愿叫女看守一聲“阿姨”,去換取一粒恩賜的糖。小蘿卜頭年紀雖小卻骨頭堅硬。為了斗爭需要,小蘿頭刻苦讀語文、做算術,學俄語。沒有筆和紙,他就用小石子在地上畫,沒有課本,他就請爸爸、叔叔為他編寫……。
    在返回的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越來越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現在能有如此自由、美好、繁榮、富足的幸福生活,都是“小蘿卜頭”和無數先輩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我一定珍惜今天的大好時光,勤奮學習,刻苦鉆研,將來做一個有益于國家和人民的人!
    白公館參觀心得體會篇十九
    今天,我和媽媽來到了重慶渣滓洞和白公館參觀。一路上,媽媽對我說:“解放前夕,這里曾關押著許多革命者,后來都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了。你要記住這些為人民犧牲的烈士啊!”我點點頭,說:“我會記住的?!?BR>    首先,我們去了渣滓洞參觀,看見了許多的牢房。那里的牢房破舊不堪,又小又陰暗,但是一個牢房里面被囚禁了許多烈士。渣滓洞分內外兩個院,外院為特務辦公室、刑訊室等。刑訊室里面的刑具很多,有駭人聽聞的老虎凳、竹簽子等。內院一樓底下十六間房為男牢,另有兩間平房為女牢??粗粗业难矍胺路鸪霈F了江姐那高大的身影。當心狠手辣的特務用嚴刑拷打折磨江姐、企圖從她嘴里得到重慶地下黨的名單時,江姐堅強地說:k上級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級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但是這些都是我們黨的秘密,我不能告訴你!”不管敵人怎樣嚴刑拷打,江姐始終沒有說出黨的秘密。她對監(jiān)獄中的難友們說:“竹簽子是竹子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鑄成的!”我想:正是有許多像江姐那樣的革命者堅貞不屈,勇敢斗爭,寧可一人倒下,也不背叛革命,我們的祖國才會解放,才會有今天的繁榮富強!這些烈士的斗爭意志是多么堅強啊!
    看完了渣滓洞,我們又來到了白公館。
    白公館原為白駒的郊外別墅,又稱香山別墅。在這綠樹環(huán)繞的白公館里面竟然也囚禁了許多的革命烈士。白公館一樓底下的十余間住房改為了牢房,地下儲藏室改為了地牢。1947年,烈士黃顯聲、周均時、小蘿卜頭都曾被囚禁在這里??吹竭@些,我不禁想起在一本書中看到的故事。當時小蘿卜頭是這里最小的囚犯,進監(jiān)牢的時候才十一個月大,他在監(jiān)獄里長大,從來沒看見過外面的世界。監(jiān)獄中的難友們同敵人斗爭了很長時間,特務們才準許小蘿卜頭在監(jiān)牢外隨意走動。小蘿卜頭很懂事,革命者就讓他來傳遞情報。我想:敵人真是喪盡天良,連這么小的小孩都不肯放過!我真敬佩小蘿卜頭的媽媽,她眼看著自己的孩子受到非人的折磨,卻仍然沒有說出黨的秘密。共產黨員真像鋼鐵鑄成的一樣!1949年9月6日,小蘿卜頭和媽媽被敵人秘密殺害。同年11月27日,特務們對關押在白公館里的烈士們進行大屠殺,僅二十人脫險。我聽講解員說到這里,心中更加憎恨敵人。我們的烈士們是多么堅強、多么有毅力!看看我現在,只要一摔傷就哭,一不高興也哭,太不應該了。我應該像那些革命者學習,要堅強,要有毅力!這次參觀重慶渣滓洞、白公館使我體會很深,我們現在的生活真的是來之不易呀!我們更應該好好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學習,長大報效祖國。
    白公館參觀心得體會篇二十
    白公館監(jiān)獄舊址位于重慶沙坪壩區(qū)歌樂山,是一處使后人緬懷英烈并為之扼腕嘆息的革命遺跡。原為四川軍閥白駒的郊外別墅。白駒自詡是白居易的后代,就借用白居易的別號“香山居士”,把自己的別墅取名為“香山別墅”。1939年,戴笠在歌樂山下選址時看中了它,便用重金將它買下,改造為迫害革命者的監(jiān)獄。它和渣滓洞一并被人們稱作:“兩口活棺材”。但是他們又有所區(qū)別,白公館里關押的都是軍統(tǒng)認為“案情嚴重”的政治犯。
    1938年起被國民黨特務機關當作秘密監(jiān)獄??谷諓蹏鴮㈩I黃顯聲,同濟大學校長周均時,愛國人士廖承志,共產黨員宋綺云,徐林俠夫婦及幼子“小蘿卜頭”等皆是被囚禁于此。最多時曾有二百多名“政治犯”被關押于此。原防空洞改為刑訊洞。
    內墻上寫有“進思盡忠,退思補過”,“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等標語。
    1943年“中美合作所”成立后,白公館曾改為來華美軍人員招待所,到1945年又作為特別看守所重新關人。
    抗日愛國將領黃顯聲,同濟大學校長周均時,愛國人士廖承志,共產黨員宋綺云,徐林俠夫婦及幼子(也就是大家最熟悉的小蘿卜頭)也是關押在這里。最多時曾有二百多名“政治犯”被關押于此。小蘿卜頭原名宋振中,隨著他慢慢長大,父母親努力為他爭取到學習的機會,在獄中,一邊隨同黃顯聲將軍刻苦學習文化知識,一邊不斷幫助獄中難友秘密地傳遞情報和紙條。然而,在解放前夕,特務們殘忍地殺害了年僅八歲的小蘿卜頭。
    至解放前夕,關押的除息峰監(jiān)獄撤銷后轉移來的“政治犯”如黃以聲、許曉軒等二十余人外,還有重慶行轅二處第二看守所寄押的劉國鋕、周從化、周均時、張澤后等三十人。
    1949年11月27日,軍統(tǒng)特務對關押在此的革命者進行大屠殺,僅20人脫險。
    著名的小說《紅巖》便再現了監(jiān)獄內部殘酷恐怖的囚禁生涯,及革命黨人矢志不渝的堅定信念。
    首拿楊虎城一家開刀1949年10月,是“黎明前黑暗的日子”,當時經過三大戰(zhàn)役、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過大江等重大戰(zhàn)役,勢如破竹攻克國民黨大量占領地,當時蔣介石“劃江而治”夢想破產后,蔣家王朝認為他們的失敗是對共產黨手軟的結果,于是在重慶對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進行瘋狂屠殺。厲華說,敵人大屠殺的屠刀首先刺向楊虎城將軍。9月6日晚上11點多鐘,剛抵達歌樂山松林坡戴公祠的楊虎城將軍及兒子、女兒和宋綺云夫婦及兒子“小蘿卜頭”,在這里先后遭到特務們的利刀屠殺。《大公報(重慶版)》在1949年12月12日的第三版刊載了《楊虎城將軍死事慘烈父子遺體昨同時發(fā)現》。文中說:雙十二事件領導者之一的楊虎城將軍,被蔣匪介石逮捕囚禁達十二年之久。楊將軍和他的幼子兩個月前,終于在磁器口被蔣介石特務殺害,這一事實昨天已經證實了。江姐不留遺憾而去10月28日,陳然、王樸等10名難友被押到大坪刑場槍殺,在囚車上,王樸高喊道:“父老鄉(xiāng)親們,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成立了!重慶就要解放了!蔣家王朝就要垮臺了!”11月14日,一群武裝特務以轉移為名,把江姐等30人押赴歌樂山電臺嵐埡殺害。臨刑前,同赴難的李青林突然問道:“江姐,想云兒了嗎?”江姐點點頭,說,“想,這時候真想看他一眼,照片就在我身上,可惜,手被烤著,沒法拿?!薄澳蔷退懔恕!崩钋嗔终f道?!笆茄剑豢淳筒豢窗?,反正就要解放了,他們肯定能過上好日子,我們也沒有什么遺憾的了?!苯惴催^來安慰著李青林。
    解放10小時前32人犧牲厲華介紹,重慶11月30日解放,在11月29日下午4時,共有32人被槍殺在松林坡,敵特連尸體都來不及埋上便倉皇逃竄。在殉難的烈士中,有一位年僅21歲的女青年叫黃細亞。她先后在《西南晚風報》和保育幼稚園工作。重慶解放前夕,她協助地下黨做國民黨部隊策反工作,于1949年9月13日被捕。黃細亞在被捕前送給同學一首《一個微笑》,詩中表明了她的人生志向:“以自己的火,去點燃別人的火。用你筆的斧頭,去砍掉人類的痛苦。”大屠殺共有321人遇難厲華說,從1949年9月6日至11月29日,軍統(tǒng)集中營對“政治犯”進行集體大屠殺,尤以11月27日最為慘烈。根據相關研究報告對抗戰(zhàn)后期至重慶解放前夕系列大屠殺殉難者統(tǒng)計:目前有案可查的死難者總數是321人,其中經審查已定為烈士者共計285人,加上5個父母犧牲的小孩,共是290人,叛徒及未定性者共計31人。在321人中,死于1949年“11·27”大屠殺者共計207人,其中烈士185人。在285位死難烈士中,現已查明,共產黨員共計161人,約占總數的57%;民盟盟員共計25人,其他民主黨派和群眾團體成員各有數人不等。
    慘不忍睹記者無法下筆據有關資料顯示:1949年11月30日,重慶解放。車毅英離開歡迎解放軍進城的人群,獨自一人跑向歌樂山。她是原中共川西特委委員車耀先的二女兒。此時的車毅英還不知道被捕多年的父親早已被秘密殺害。她以為父親就關在歌樂山監(jiān)獄里。多年以后,車毅英這樣描述當日的所見所聞:“白公館里人去樓空,渣滓洞的余火還在冒煙。渣滓洞樓下的8間牢房里堆滿了燒焦的尸體,沒有頭,沒有足,只有一塊塊焦黑的軀體。圍墻的缺口處、房前屋后、廁所內,另有20多具尸體躺在那里。松林坡上三個大坑,滿是尸體,血水橫流??匆娨粋€個死難者睜目仇恨的眼神、緊握的拳頭和流出的鮮血,我說不出一句話。歌樂山上一點聲音也沒有,可怕的寂寞,一片荒涼?!钡牵斣絹碓蕉嗟娜擞肯蚋铇飞綄ふ矣H人、朋友和同學時,山林再也無法沉寂下去,哭喊聲處處可聞。1949年12月1日出版的重慶《大公報》以“蔣匪滅絕人性屠殺革命志士”為題,記下慘絕人寰的一筆:“一位青年婦人,正抱著她的一個一歲多的孩子,在那里痛哭,找她丈夫的尸體。天!這怎么找得到!那么多焦尸,已沒有一個還像人樣,沒有一個能認清面目?!庇浾邆冇H眼看見遍地的焦尸、一兩尺深的血水和親人們的眼淚,寫道:“這慘痛的情景,叫記者怎能下筆,怎么能形容得出來呢!”戰(zhàn)士痛哭“我們來晚了”12月1日,解放軍沖進了渣滓洞、白公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