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有助于我們思考和總結經驗,進而改進自己的行為方式。怎樣寫一篇有價值的心得體會呢?首先,要對所學知識或經歷進行回顧和整理,準確把握重要的觀點和感悟;其次,要注重內在思考,深入分析和評價自身的體驗,發(fā)現其中的價值和啟示;最后,要用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心得和體會,讓讀者能夠理解并從中獲得共鳴。以下是一些精選的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學習。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一
假期是孩子們最期待的時光,他們可以遠離繁重的學業(yè),盡情地玩耍和休息。然而,有一些孩子卻選擇在假期里去體驗農活。干農活無論是對于生活經驗的積累還是對于人生態(tài)度的培養(yǎng),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經歷了一次與大自然零距離接觸的農活之后,我深深體會到了農活的重要性,并獲得了一些寶貴的心得體會。
首先,農活能夠讓我更加珍惜食物的來之不易。曾經,在超市里衣食豐富的陳列架前,我總是無法體會到食物背后的勞動與付出。直到那一年的夏天,我參與了伯父家的收割工作。當我親手割下麥穗,然后經過一番扦插、晾曬和打磨之后才能夠享用到最新鮮的面食時,我才真正地理解到糧食的來之不易。我終于認識到,每一顆糧食的背后都有成千上萬的農民辛勤的耕耘與努力。
其次,農活讓我從小學會了鍛煉和吃苦。初次踏入農野,我就被蟲蟻咬得紅腫,卻依然堅持下去。不論是沉重的鐮刀,還是炎熱的太陽,亦或是身上彌漫的細土氣味,這一切都鍛煉了我從未有過的耐力和意志。我開始學會面對困難和吃苦,從中體驗到了生活的真諦。我明白了只有鍛煉自己的能力,才能夠在未來的道路上更好地面對各種挑戰(zhàn)。
而后,農活讓我充分感受到了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在耕種、種植和收割的過程中,我與大自然的接觸更加頻繁和親密。每當清晨的第一道曙光照耀在田野郊外,我就能夠感受到大地向我散發(fā)出的獨特的氣息。在放學之后,我也會帶上文具和作業(yè),坐在田間的樹蔭下,邊感受微風的輕拂,邊聽著牛羊的叫聲,靜靜地學習,把書味和農事氣息混合得濃郁而宜人。
最后,農活還讓我體會到了農村的淳樸和純真。在農村生活中,人們之間沒有太多的利益糾葛和猜忌,他們彼此之間沒有猜疑和敵視,相反,鄰里之間和睦相處,互幫互助。每當休息時,我常常能看到大家圍在一起,講述著各自的農事經驗,分享著生活的點滴樂趣。這種純真和淳樸的農村生活讓我從心底里感到寧靜與快樂,也讓我對世間的美好充滿了期待和希望。
總的來說,干農活的經歷對于我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我學會了珍惜食物,從而更加懂得感恩;通過鍛煉自己和吃苦耐勞,我變得堅強而勤奮;通過農村的淳樸與純真,我學會了珍惜友情和親情?;蛟S,正是因為這次與農活的邂逅,才讓我對世界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和希望。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二
第一段:引言及背景介紹(150字)
每年暑假,很多學生都選擇打工來豐富自己的暑假生活。而我這個暑假,選擇了去鄉(xiāng)村農場打暑假工,親身體驗農村勞動的艱辛和農民的辛勤付出。在這個過程中,我不僅學到了許多技能,也領悟到了許多人生的哲理。
第二段:苦中作樂,享受農活的樂趣(250字)
當我剛開始干農活時,我感覺到了農民的辛苦。炎炎夏日,烈日當頭,雖然汗水濕透了我的衣服,但是我對農民的辛苦工作更加敬重了起來。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fā)現了另一面,那就是農活的樂趣。在陽光下,聽著鳥兒的啁啾,看著莊稼一片生機勃勃地長大,我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神奇。這種樂趣不僅讓我忘記了勞累,還讓我更加熱愛這個土地。
第三段:鍛煉身體,提高技能(250字)
打暑假工干農活不僅是一種鍛煉身體的機會,更是提高自己技能的良機。在農場里,我學會了各種農活,比如種植、澆水、施肥、收割等。通過這些實際操作,我進一步了解了農業(yè)的本質,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實際動手能力。在和農民們的交流中,我也學到了很多實用的農業(yè)知識,這對我將來有關農業(yè)方面的學習和職業(yè)規(guī)劃都大有裨益。
第四段:對農民的理解和感激(250字)
通過打暑假工干農活,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農民的重要性。他們辛勤地勞作,為我們提供了可口的食物和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他們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認真地對待每一株莊稼,每一頭牲畜。他們默默奉獻,沒有太多的奢求,只為了讓我們過上更好的生活。在這個過程中,我對農民們充滿了感激之情,也更加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第五段:收獲與感悟(300字)
通過打暑假工干農活,我不僅收獲了技能和知識,更重要的是收獲了對生活的感悟。農民的艱辛勞動教會了我堅持不懈的精神,他們勤勤懇懇的工作讓我明白了努力的意義。與農民們的交流讓我領悟到了平凡生活的真諦,不要貪圖外在的虛榮,而應該珍惜眼前的一切。同時,農活的樂趣也讓我學會了活在當下,享受每一個片刻的快樂。這些收獲和感悟將伴隨著我一生,成為我前行道路上的動力。
總結(100字)
通過打暑假工干農活,我不僅鍛煉了身體,提高了技能,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激農民的辛勞付出。這次經歷讓我收獲了很多,不僅是知識和技能,更是人生的感悟。我會珍惜這份經歷所帶給我的一切,并將這些學到的東西融入自己的生活和未來的發(fā)展中。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三
農活,是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一種體驗和經歷。參加農活,我深深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大自然的神奇以及生命的蓬勃。通過參與農活,我對于農田的辛苦與付出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進而對于生活和生命有了更加感恩的態(tài)度。以下是我對于參加農活的心得和體會。
首先,參加農活讓我意識到了勞動的快樂。農活的過程雖然辛苦,但卻充滿了樂趣。在勞作的同時,我和其他農民們互相配合,相互協(xié)作,體現了團隊協(xié)作的力量。無論是挖溝、播種,還是收割、堆曬,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我們的同心協(xié)力。而當我們共同完成一項任務時,那種滿足感和成就感更是無以言表。在田間勞作的過程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明白了辛苦付出背后所帶來的成果和滿足。
其次,參加農活使我對大自然的神奇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在農田里,我看到了春耕、夏種、秋收、冬藏的循環(huán)。我看到了農作物從種子發(fā)芽、生長到結果的全過程,見證了大自然的神奇。在這個過程中,我明白了植物生命力的頑強和自然規(guī)律的奧妙。無論是晴天或是雨天,無論是艷陽高照還是陰雨連綿,農田始終是農民們勞作的舞臺,也是大自然與勞動者相互交融的場所。這種與自然親密接觸的經歷讓我對大自然的美好和獨特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再次,參加農活讓我對生活和生命有了更加感恩的態(tài)度。農田需要農民們的辛勤勞作,每一片綠色的田地背后都是農民們的辛苦汗水。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農田的勞作和貢獻,這是我們得以生活的基礎。通過親身參與農活,我對于大自然資源的珍惜和保護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也更加明白了節(jié)約資源和珍惜所得來之不易的道理。我對于自己的生活和生命有了更加感恩的態(tài)度,珍惜每一天,珍惜身邊的一切。
最后,參加農活讓我明白了勞動的意義和價值。農活不僅是一種體驗和經歷,更是一種對于勞動的尊重和敬畏。農民們的辛勞和付出,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糧食和物質生活的保障。與農田的親密接觸讓我深刻認識到了勞動者的偉大和勞動的價值。勞動是一種奉獻,是一種貢獻,也是一種激勵自我的力量。通過參加農活,我對于勞動的意義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明白了努力工作和奮斗的重要性,以及尊重并感恩那些為我們付出的勞動者們。
總之,參加農活是一次難得的體驗和經歷。通過參加農活,我深刻體會到了勞動的快樂、大自然的神奇以及生命的蓬勃。參加農活讓我明白了辛苦的付出背后的快樂與成就感,也讓我對大自然的美好和獨特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更重要的是,參加農活讓我對生活和生命有了更加感恩和珍惜的態(tài)度,明白了勞動的意義和價值。這次農活經歷對我來說將是一次寶貴的財富,我會倍加珍惜這段記憶,并將這種體驗和體會延續(xù)到其他方面的生活中。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四
從小生活在城市的我們往往對農活一無所知,對農田和農民的辛勞也缺乏了解。然而,最近我有幸參加了一次農活體驗,這讓我對農民的勤勞與辛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使我收獲了很多心得體會。
第二段:農活的繁重和耐力
參與農活的第一天讓我切實感受到了農民的辛勞和繁重。清晨,我們就起得很早,冒著夏日的驕陽,來到田間??钢z頭和水桶,我們開始了插秧的工作。雖然插秧看似簡單,但需要非常耐心和細致,每一棵秧苗都要準確地插入土地中,保持適當的距離和深度。一上午的勞作需要彎腰、下蹲,身體各個部位都在不停地耗費能量。當看到自己辛勤勞作后的成果,我感到滿滿的成就感和自豪。
第三段:農活的忍耐和耐心
農活需要忍耐和耐心,這是我參加農活所感受到的第二點。豐收的秋天,我們參加了收割稻谷的工作。始終彎腰曲背于高低不一的稻谷田間,不僅考驗著身體的耐受力,更考驗著我們的耐心。剛開始時,我滿懷熱情地割下一束束的稻谷,可隨著時間的推移,身體開始疲憊,心里也漸漸涌出了厭煩。然而,看到農民同仁在烈日下堅持不懈地收割時,我不禁激發(fā)起了自己的斗志。我告訴自己,只有堅持下去,才能真正體會到農活的辛苦與不易。所幸過程中一直與農民交流,聽他們講述著他們的生活和工作經歷,我覺得自己在忍耐和耐心方面獲得了很大的進步。
第四段:農活的團隊協(xié)作
參與農活也讓我深切體會到了團隊協(xié)作的重要性。在農活中,團隊合作是必不可少的。每個人都要自覺地分工合作,相互協(xié)調,才能使工作更有效率。在插秧和收割中,我們分工明確,有的人負責清理地面,有的人負責插秧,還有的人負責收割,井井有條地開展工作,默契地配合著。當每一個人都明確了自己的任務,齊心協(xié)力去完成時,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增強了團隊的凝聚力和協(xié)作能力。
第五段:農活的豐碩收獲
參與農活給我?guī)砹嗽S多不一樣的收獲。首先,農活讓我更加珍惜食物和感恩農民的辛勤勞動。只有親身體驗過農田的艱辛,才能更加真切地理解谷物從田間到餐桌的艱難過程。其次,農活讓我鍛煉了身體,增強了體質。在農田勞作的過程中,我不僅鍛煉了耐力和體力,還鍛煉了意志力和堅韌不拔的品質。最后,農活讓我學會了團隊協(xié)作和溝通合作的能力,這對于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結尾
通過參加農活,我親身感受到了農民的辛勞和勤勞,也學到了許多珍貴的道理。農活的繁重和耐力、農活的忍耐和耐心、農活的團隊協(xié)作,都是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所必須面對和克服的。農活不僅給我們帶來了豐碩的收獲,更讓我們對農民的辛勤付出和偉大貢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敬意。希望我們能夠將這些體會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更加珍惜勞動成果,感恩那些默默耕耘的農民。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五
第一段:引子(總述大學生體驗農活的原因和意義)
大學生體驗農活,作為一種時下流行的活動,在許多大學生中日益受到關注并積極參與。這種體驗不僅能夠讓大學生們更好地了解農村的農作物生產、農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同時也能增加他們對勞動的認識和尊重,培養(yǎng)大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加深大學生對農民生活的感受,進一步增強大學生對農村發(fā)展的關注。
第二段:體驗農活的積極意義
大學生體驗農活,首先能夠幫助大學生克服嬌慣和依賴,培養(yǎng)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作為大學生,長期處在優(yōu)越的學習環(huán)境中,習慣了在書本和電腦前獲取知識。而通過親自投身于農活中,他們能夠了解到農民的艱辛和付出,體驗到農作物生產的具體過程,意識到農作物與自己食物之間的關系,激發(fā)他們的熱情與責任感。其次,大學生體驗農活可以增進農村與城市的交流和了解。大學生作為農民與城市的橋梁,了解農村的需求、農村的發(fā)展現狀,在自己所學專業(yè)或社會能力范疇內給予農村的發(fā)展以更多有力的支持。最后,體驗農活還能夠增強大學生對農業(yè)和農村發(fā)展的關注,激發(fā)他們投身于農村的積極態(tài)度和行動。
第三段:體驗農活的具體收獲
大學生在農活中收獲頗豐。首先,他們學到了許多實用的農事知識,了解了農作物的種植、管理和保護,學會了耕種、施肥、防治病蟲害等一系列的農業(yè)生產技術。這些知識不僅能讓他們更好地了解農業(yè)生產的復雜性和艱辛性,還能提高他們的實踐動手能力。其次,他們的體驗讓他們對農民的工作和生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他們親自參與農活,與農民共同勞作,經歷了農忙時節(jié)的辛勞和農閑時節(jié)的寧靜,親身感受到了農民的辛苦和農作物的生命力。最重要的是,通過親自體驗農活,大學生們更加明白農民的付出是保障我們生活所需的基礎,深化了對農民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第四段:體驗農活的啟示和反思
在體驗農活的過程中,大學生們發(fā)現了農民辛勤勞作的背后所隱藏的巨大壓力和困擾。一方面,農業(yè)生產受天氣、氣候變化等因素的影響較大,農民必須根據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調整生產計劃和農事措施。另一方面,大部分農民缺乏先進的農業(yè)技術和管理知識,導致他們在生產中遇到一系列困難和挑戰(zhàn)。因此,大學生們感到除了關注農民的收入問題外,更需要提供給他們更多的技術和管理支持,提高農業(yè)的科學性和效益性,減輕農民的壓力,提高農業(yè)農村發(fā)展的可持續(xù)性。
第五段:展望未來
通過體驗農活,大學生們也更加關注農村的現狀和發(fā)展,認識到了自己在農村建設實踐中的責任和使命。未來,大學生應積極投身農村發(fā)展和農業(yè)現代化的事業(yè)中,建設美麗宜居農村,提高農民的生產生活水平,推動農業(yè)轉型升級,構建新型農業(yè)農村經濟體系,實現農業(yè)農村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同時,大學生們需要繼續(xù)關注農村的變化和需求,不斷學習和掌握現代農業(yè)科技和管理知識,為農村發(fā)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幫助。
總結:
通過體驗農活,大學生們不僅僅是為了鍛煉自己的身體,更是為了認識和了解農民的辛勤勞作和農業(yè)的特殊性,并從中感悟到了自己的責任和使命。體驗農活不僅可以讓大學生得到實踐鍛煉和動手能力的提高,更能讓他們深入體會到農民的艱辛和農作物的生命力,加強他們對農業(yè)和農村發(fā)展的關注,并從中汲取力量和智慧,為推動農業(yè)農村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做出貢獻。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六
暑假是學生們最期待的假期,而如何度過這段時間更是讓人頭疼的問題。有些人選擇出游旅行,享受輕松愉快的時光;有些人選擇參加夏令營,開展各種興趣愛好;而我選擇了去農村打暑假工干農活,感受不一樣的生活。通過這段時間的體驗,我收獲良多,拓寬了自己的眼界,也學到了許多寶貴的人生經驗。
首先,干農活教會了我勤勞和堅韌。農村的太陽似乎更明亮,第一天下地時我就感受到了它的炙熱。而干農活需要長時間的曝曬,勤勞是必備的條件。在田地里,我見到了爺爺奶奶們熟練且不怠慢的工作姿態(tài),他們吃勞動、喝勞動、穿勞動,一刻不停地為農田添磚加瓦。他們的堅持和付出給了我極大的鼓舞,每當我感到累的時候,我會想起他們,立刻覺得自己的疲憊微不足道。于是,我開始用他們那份堅韌不拔的精神,加倍投入到工作中。
其次,干農活讓我認識到農村的美。過去,我總以為農村是鄉(xiāng)村陳舊、落后的代名詞,但當我親身置身于農田之中時,我才發(fā)現農村的美妙之處。金燦燦的麥穗里有著農民辛勤的汗水,崗瓦上閃爍著農民智慧的火花。我親手種下的種子逐漸長成一片濃密的青苗,這讓我體會到了勞動帶來的成就感和喜悅。農村的大山、小溪、鳥鳴蟲鳴,構成了一幅宜人的鄉(xiāng)村風景畫。我明白了鄉(xiāng)村的寧靜和純樸,它們是城市生活中所少有的品質。
再者,干農活培養(yǎng)了我團隊合作的意識。干農活是需要團隊協(xié)作的,每次到地里干活時,我都能感受到大家的默契與配合。有時,我們需要一起種地,有時需要一起澆水,有時需要一起采摘。我們一起分工,互相幫助,共同完成一個任務。這個過程中,我學會了傾聽他人的意見和建議,學會了與人合作共同努力。團隊合作培養(yǎng)了我的溝通能力、協(xié)作能力和組織能力,讓我懂得了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團隊的力量是無窮的。
最后,干農活讓我對生活有了新的理解。在城市生活中,我們往往過分追求時尚和物質享受。而在農村,我看到了簡單而快樂的生活。雖然農村的生活可能比城市的生活要艱辛一些,但人們在追求美好的生活時更懂得取舍。他們生活簡單、自給自足,沒有城市的喧囂和浮躁,卻過得充實而快樂。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學會滿足于現在所擁有的,珍惜生活中的每個細節(jié),活在當下,享受真正的幸福。
打暑假工干農活,雖然辛苦,但從中我收獲了很多。我學到了堅韌不拔、勤勞和團隊合作的精神,認識到了農村的美妙和生活的簡單快樂。這段經歷讓我對自己和周圍世界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也將給我的未來人生起到積極的影響。我相信,這段打工經歷將成為我成長中最寶貴的一部分。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七
農活是人類生活的基礎,也是獨特的人生體驗,凡是長在農村的人,幾乎都有過親身體驗農活的經歷。以前,農活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從小就在農村長大,每年都要參與各種各樣的農活。在那段時間里,我積累了許多珍貴的心得體會。
首先,農活教會了我勤勞和堅持的精神。農活是一項持久而艱辛的工作,無論是種地、耕田還是收割,都需要大量的體力和耐心。記得有一次,我和父親一起去田地里拔草,剛開始時我覺得這項工作太痛苦了,但是父親卻告訴我:“勞動雖然辛苦,但是只有辛苦付出才會有豐收的果實?!边@句話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里,從那以后,我開始更加用心地去完成每一項農活。通過多年的農活,我逐漸養(yǎng)成了勤勞和堅持的習慣,這些習慣也成為我成功的基石。
其次,農活培養(yǎng)了我對自然的敬畏之心。通過親自參與農活,我能親身感受到自然的偉大和力量。天地間的季節(jié)變化,土地的肥沃與營養(yǎng),都是自然的恩賜。當我看到自己種下的種子破土而出,茁壯成長,那種成就感和喜悅溢于言表。而當我在夏日炎炎的田地里辛勤勞作時,我才真正明白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無限力量。這些經歷讓我深深地敬畏自然,懂得去珍惜和保護我們的環(huán)境。
此外,農活讓我學會了團隊合作和互助精神。在農村,勞動力的合作是至關重要的。無論是團隊種植、收割還是施肥,都需要團隊的協(xié)作和互相幫助。我記得,小時候,每年收割季節(jié)來臨時,鄰居們總是互相幫助,一起完成收割工作。大家相互配合,分工明確,這樣能夠更高效地完成農活。通過這樣的合作,我學會了傾聽和尊重他人的意見,懂得與人合作的重要性,這些技能對我今后的人際關系和工作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最后,農活讓我懂得了珍惜和感恩。在現代城市生活中,我們習慣于隨時都能吃到新鮮的果蔬和糧食,卻很少關注背后的辛勤和付出。通過親身經歷農活,我深刻體會到農民的辛勞和付出。他們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為我們提供了食物和生活所需。每一粒麥子、每一棵蔬菜背后都有無數農人的辛勞和堅持。因此,我學會了珍惜和感恩,不浪費糧食,注重保護環(huán)境,并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去支持農民。
總而言之,參與農活給了我許多寶貴的體驗和教訓。勤勞和堅持的精神、對自然的敬畏和感恩、團隊合作和互助精神,這些都是我從農活中學到的重要品質。我相信,這些品質將成為我未來努力奮斗的基礎,讓我在人生的旅途中更加從容和堅定。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八
小小的碎石,在車輪的滾動中,相互依靠,彼此合力,牢牢地不_,讓火車平穩(wěn)的駛過。撿起一塊石頭,棱角分明,顏色發(fā)暗,竟牽動兒時歲月的羈絆。
家在遠方,村北邊緊靠著一條大溝,寬約兩三百米,一頭蜿蜒著延伸到峽谷中,兩岸峻石盤亙,黃土衣被,另一頭穿過鐵路橋,奔向渭河。每到夏季,遇到大雨,就會在大溝里形成泥石流,俗稱:”發(fā)山水”。雨水裹挾著泥漿,從深溝里咆哮出來,夾帶著大大小小的石塊,還有被沖垮的土地里的各種農作物,有玉米桿,也西瓜等,都湮沒在急流中,時隱時現。有時“山水”會很大,村里好多人都聚集在溝岸邊,拿著鐵鍬,加固河堤。
村北邊有個堡子,叫“后堡子”,像一堵大墻,保護著村莊的安全??稍诖笏臎_擊下,會整塊整塊的塌陷,我們小時不懂事,很擔心,其實堡子厚度幾十米,根本不用擔心。記得聽老人說可以殺雞,或者宰羊來祭神退水,可我小時沒有遇到過,也許是當時人們無奈的治水寶典吧。
“山水”過后的大溝,會在淺灘處堆滿大大小小的石頭。大石頭半截埋在泥沙,小石塊或完全埋在泥土里,或浮在泥土上,在陽光的照射下,灼人眼目。這個時候,家家會出動,老老少少,去挖石頭,打石頭。人們踩著尚未干透的沙土地,你一家,我一家的占一塊地方。打石頭的主要工具是一個“鐵耙子”,形狀是兩個鐵鉤,用鐵絲綁在小木棍上,專門來刨沙土,刨石頭的。還有一個小錘子,用竹板嵌在錘眼里,跟現在五金工具的錘子差不多,區(qū)別是那個打石頭的錘子,有兩個錘頭,正反都可以打石頭。
依稀記得媽媽打石頭的故事,小背簍裝著打石頭的工具,拿個小板凳,坐下后,用鐵耙子在沙土里來回鉤動,鉤到石頭后,大點的石頭,會用錘子砸小點,形狀大小合適的直接鉤在旁邊。打的時候,用鐵鉤子鉤住石頭,要把握好力度,用力太大,會把石頭砸碎,用力太小,又砸不動石頭,也是一個技術活。鐵錘揮下,咔擦一聲清脆的響聲,有時會濺起小石屑,不留神會劃破臉皮。石頭碎成幾瓣,新鮮的裂縫,大小均勻的石頭,在母親的錘聲中,不斷的堆砌,不斷的延伸。整個溝谷中,都是錘聲,一排排,一浪浪,如簡單的韻律,更似流水的炫音。
孩子們有時幫大人撿石頭,在河道中穿梭,從泥土中拔出石塊,晃悠悠地搬到大人跟前來加工,石塊有鵝卵石形狀,也有千層狀的板石。這種千層的板石,基本家家都有,在腌菜的時候,把菜放在缸底,用幾個千層石壓在上面。有時一個人從泥土里拔不出來,會喊上伙伴一起拔,可更多的時間是跟小伙伴們玩。把小溪流用泥土攔截,等水聚多了,聚滿了,又扒開泥土,大水流下,小有洶涌,有時把大人的鞋子弄濕了,孩子們開心了,大人就罵開了,我們就趕緊跑路,又在上游繼續(xù)聚水嬉鬧。
等要回家的時候,溝底里,已經壘起了高高的小石山。像錯落的田園農舍,這兒一座座,那兒一排排,高高低低,蔓延在無盡的晚霞中。
記住是一種幸福,更是一種感恩!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九
在這個寒冷的雨天,我到外婆為我打理的“開心農場”去拔了一些青菜,干了一回“農活”,印象十分深刻。
拔菜時,爸爸告訴我,把菜拔起后要在地里抖一抖,菜根上的土就會抖掉,這樣可以干凈些。我照爸爸的方法試了試,果然有效。我拔了一株又一株,把塑料袋都塞滿了,還是不知疲倦地拔著。初冬的雨下得越來越密了,我看到外婆彎著腰,正吃力地幫我們拔菜,雨水打濕了她的衣服,我的眼睛不禁濕潤起來,分不清是天上的雨水,還是感動的`淚水。
拔完菜,我們開始把小青菜弄干凈,最有趣的要數剪菜根了。我一開始用剪刀“卡擦卡擦卡擦卡擦卡擦”一陣亂剪。把手都剪酸了,一片片菜葉卻連著根七零八落地掉到了地上,外婆看著笑了起來。原來我應該從菜根和菜莖的交界處剪下,這樣剪既不費力又快,而且質量還很高。接下來,我不費吹灰之力就把所有的菜處理干凈了。
今天我干了一次農活,覺得有些累,原來我們吃的蔬菜都是這樣來的。我體驗到了農民職業(yè)的人的辛苦,何況今天是個雨天,但對于勞動人民來說,流過的汗水卻遠遠不止這些,種地時還要講究更多的學問。真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十
國慶長假期間我和弟弟兩個人一起回到了農村,在這里開始干農活,其實也就是和爺爺一起干農活,我們兩個人實在是不行啊!
爺爺干農活的速度也就一般般,他這么多年也沒有改變,這一直就是爺爺的短板;可是沒有想到的是我們兩個人的速度和爺爺也差不多,就好象爺爺在我們面前的抱怨一樣,我們三個人一個早上干農活的收獲也沒有其他兩個人的多,而且爺爺去的`時候比我們還早,我們兩個人也是二十歲的孩子,這一天也就是這樣的收獲,所以就有一些失望。
我和爺爺干農活之后就主要依靠爺爺了,爺爺第一次背布袋,布袋的重量是我和弟弟兩個人背的總和,這是我們三個人花費大量時間才收獲的糧食,爺爺這樣也是為了多拉回去一些,這樣就可以使得爺爺以后少一點,所以這一次就要多干活。
背回來之后就又一次開始干農活,干農活比起那些背布袋實在是輕松不少。我們在這里背得布袋,主要是靠爺爺一個人把這個綁起來的,我就是在這里打下手,而且我捆綁的方法也不是很好,所以回去的路上就有一些隨時隨地掉下來的危險,就使得我很不好意思,不過我對于這個家庭的幫助還是有一些的。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十一
我出生在農村,22歲之前,除了上學,一直在農村;此后也還不斷干農活。對農活和做農活之苦,我是有切身體會的。
初一和初二上學期我是在自己村里讀的。那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當時不但星期六下午,就是星期三下午也不上課。其他幾個需上課的下午,也只是上兩節(jié)課而已。那時生產隊每天的活分四截做,上下午各兩截,上好兩節(jié)課后回到生產隊的我,剛好趕上做一天里最后一截的活。不去生產隊做的話,就去割羊草。只有這兩種選擇。
在生產隊干活是計工分的。成年男勞力做一天最高是12分,成年女勞力最高是8分。我那時不過是一個小孩,我已經想不起我做一天是3分還是3分半。
小孩子偶爾干點農活,可能帶有玩耍性質,挺好玩。但我不屬于那種情況。我是正兒八經干農活。做農民,就農活而言,最苦最累的,莫過于夏季的“雙搶”,也就是搶收搶種。我永遠不會忘記,12虛歲那年,單單在總共不到20天的“雙搶”期間,我就做了12天半!
我至今記得發(fā)生在那年“雙搶”的兩件事。有一天中午去插秧,田里的水很燙,長我一歲的男孩泉始終不敢下去,長我兩歲的女孩芬則掉下了眼淚,也不敢下去。我當然像大人一樣下田了。我們那個自然村以人少田多著稱,當時還沒有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并不考慮中午插秧可能會燒苗。稍后的一天,也是中午,在田里插秧的我,流鼻血了。插秧必須弓著腰,低了頭,這十分有利于流鼻血……實在止不住,最后我被人勸退,回家躺在一只匾里休息。這兩件事分別發(fā)生在哪兩塊田里?此刻讓我到現場指點當時具體發(fā)生在哪個位置的話,我想誤差都不大會超過10米。
如今農村大多種單季稻,早已沒有了“雙搶”。從這一點看,現在的農民再也不像當年那么苦。
除了白天干活,我還從很小起就開早工和夜工。開早工大多是采桑葉,偶爾也有比較另類的活計,比如有一次是收割用來采種子的紅花草,割著割著居然發(fā)現一窩小老鼠。第一次開夜工是在田里打稻,我年紀太小,只是幫大人把稻子搬到打稻機旁,收工后在生產隊吃半夜飯的情景,宛在目前。有一次是預計有雨,男人們紛紛去田里壘柴堆(是專門留給生產隊的兩條耕牛吃的),小小的我跟著玉祥,幫他把柴拖攏來。還有一次是拔蘿卜,那是一個有月光的夜晚,大多是年輕人,雖然窮苦,但一大幫人在一起干活,說說笑笑地,還是蠻開心的。事實上,那時也不大有更美好的生活。
農村的活,我大致只有兩樣沒做過。一樣是捻河泥和挑河泥,因當年我畢竟還小。還有一樣是養(yǎng)蠶,那習慣上是女人做的。
小時候,也不是沒有人關注孤苦的我。有一種東西對我似乎特別感興趣,那就是一種很小的蚊子。無處不在,無孔不入,被咬了還很疼。萬般無奈之下,我在田里插秧時就只好采用下面這種方法:將自己渾身上下涂上爛泥,讓蚊子們找不到下嘴的地方。
有一次是“雙搶”時,遭遇特大暴雨。夏天,滿天烏云并不一定會下雨,你若盲目躲雨而雨卻并不下來,豈不是白白浪費時間。再說,我們生產隊田地極多,那次我是在離家足有兩里多的田里插秧,當然不會躲什么雨。然后,雨就鋪天蓋地砸下來,遠離房屋的我們無可逃避。一個叫阿三的中年婦女叫我把一束稻草頂在頭上,她說要淋壞的。我和她各自頂了一束稻柴,蹲在田埂上,那一刻,在暴雨的淫威里,我和她成了世界上最卑微最無助的人。幾年前,她中了風,半身不遂,去年離開了這個世界。
相對于割稻,我甚至有點喜歡插秧(俗稱“種田”)。割稻腰很疼,種田則不然。我們生產隊的女孩子嫁到別處,一律是種田的快手。為什么?我們那兒水田多呀,逼你非種得快不可。分田到戶后,像上面提到的玉祥,家里光水田就有17畝多;我家后來在我參加工作后只剩兩個農村戶口時,還分到3畝6分田呢。通常男人種得比女人慢些,不過在我的印象里,我種田的速度一直與最快的女孩相當。下面這個例子比較直觀:后來單干后,有一年勞動節(jié),種的是“小苗帶土”(不是手工拔下來扎成一小把的那種,種起來相對要慢些),我在不用拿秧只負責插種的情況下,一天之內獨自把一塊7分的田全部種好。
分田到戶后,每年“雙搶”,我家總是早早完成。然后我就去幫姑姑家種田。這是我力所能及的。我有三個姑姑,我一個一個輪流幫過去。那時,她們的孩子都還小。這種狀況,一直維持到我結婚后,持續(xù)到我女兒出生的上一年。我女兒是農歷七月初八出生的,那年的夏天,在廠里做擋車工的妻子隨時有可能生產,我當然不便去鄉(xiāng)下幫忙。
但若干年后我居然又一次種田。那是在一個學生家,幾個學生要我去,一沖動,我就挽起褲管下田了,反正我會這個呀。我相信,7年前的那一次插秧,極有可能是我生命里的最后一次。當時跟我一起邊插秧邊聊天的是麗英和曉梅,如今麗英小孩已3歲,曉梅下個月也要結婚了,她倆不知道的是,第二天她們的語文老師渾身疼痛,畢竟多年沒干這個活了啊!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十二
農活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最基本、最重要的生產活動之一。在現代化社會,農業(yè)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農業(yè)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盡管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但也導致了越來越多人缺乏真正的農業(yè)實踐經驗和技能。然而,作為一個農村的孩子,我一直生活在田野中,并從小就開始參與各種農作業(yè)務。多年的農活經驗,讓我受益匪淺,打下一定的農業(yè)實踐基礎。在這里,我想分享我多年農類活動的心得體會,向更多人展示發(fā)展現代農業(yè),走出“城市化”的生活并不是一件難事。
第二段:農活的優(yōu)點
除了增加農民的收入,農活還有其他一些優(yōu)點。其中,最明顯的優(yōu)點就是讓人們的身心得到鍛煉。農活需要勞動力、體力和耐力,每個人都需要有強壯的身體和強大的意志。農作物需要按時按序地操作,需要農民注意天氣、環(huán)境和氣候等方面的變化,從而使農民更加細心、認真、耐心和敬業(yè)。此外,農活還能營造出輕松、自然、健康和平靜的氛圍,讓人們放松身心,舒緩壓力,增加自信。
第三段:在農活中學習重要的價值觀
農活中有很多的機遇讓我學習到了很多重要的價值觀,例如:責任、堅持和耐心等追求。在我種植或養(yǎng)殖過程中,我意識到農活需要決心和毅力。在天氣不好或者沒有收成的時候,我不能放棄;相反,我必須堅定信念,盡所有的努力來實現自己的目標。我的責任是確保所有的作物都得到最佳的護理,使它們成長得健康和美麗,這正是農民的責任所在。
第四段:農活中獲得生產力
通過長時間在田地中勞動,我發(fā)現自己得到了一定的生產力,尤其是肌肉力量和運作技巧。對于種植,我注意到我的學習過程,因為它要求我運用許多技能和知識,如地形和土壤的變化,種植時間,除草和除蟲,以及任何需要的額外的水分或肥料。我的目標是在種植過程中盡量減少數量錯誤和獲得最大的結果,這需要相關的經驗和技能。此外,我已經開始了解,如果我計劃得當,那么我的作物的收成將會是多大程度的決定。
第五段:結論
總之,農活是一個非常獨特的領域,它需要勞力、體力和耐力。然而,如果我們意識到這個領域的優(yōu)勢,盡我們所能去理解和了解它,那么我們肯定會受益匪淺,也會欣賞到這個領域的重要性。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看到更多的城市人選擇回歸農村,走出自己的舒適區(qū)域,努力讓農業(yè)更加適應現代科學發(fā)展。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十三
這個周末,好不容易有這樣的機會了。媽媽帶著我回到姥姥家,我一下車就呼吸到了這新鮮的空氣,混合著泥土與樹葉的特別的清新味道,沁入心脾,走在寬敞而明凈的小路上,頗有一種小橋流水人家的詩情畫意之感。
姥姥說下午要去摘豆子。摘什么豆子啊?我頗有興趣地問。摘你小時候最愛吃的.毛豆管!我自然提議要去,下午兩點多,太陽漸漸出來,它開心地笑著,土地上這一片都是太陽的光芒,路旁茂密的椿樹叢和繁盛的樹葉都在清風陽光中舞蹈。
我們來到這片寬闊的田土,放眼望去,這滿滿的嫩黃的一片毛豆都是姥姥自己親手種下的,如今這都成了令人欣喜的成果?,F在看去,毛豆不像之前那樣嫩油油、綠茵茵的了,葉子雖然依舊茂密,蔥蘢的一大片舞著,卻顯著幾分枯黃色,有的毛豆莖并不粗大,但是上面結滿了毛豆管,一簇簇,一叢叢,大塊大塊的,像幾個可愛的穿著厚厚黃色衣服的的胖娃娃在呼呼大睡;我腳邊的毛豆地里的莖長得很粗,泥土深深扎根,一旁的爸爸拿著一把小刀,狠狠地對著根部割了好幾下這才把它割下來,再一看,這上面的毛豆結得也十分好,顆粒飽滿,珠圓玉潤的感覺,湊近一聞都是一種植物的香味。
來,丫頭,幫我把這里的毛豆割下來。媽媽說。我興沖沖地跑過去,逮準了一簇毛豆管,以為只要學著他們的樣子輕輕一拔就好了,誰知道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都還只是扯下了一些細碎的葉子。
爸爸教導我:拿準根部用力,別使蠻力。原來如此,我擦了臉上的汗水,學著爸爸的方法去做,果然輕松多了,我下手快準狠,終于拔出一束毛豆管。好多好多金黃色的小胖子躺在上面啊。拔了一些之后,該把上面的毛豆挨著弄下來了。這也是一門技術活,我用手去把毛豆一管一管地扯下來,結果收效甚微,有時候你用很大的力氣都不能把看上去小小的一顆毛豆弄下來,還反倒自己的手被鋒利的葉片割到了。而且這毛豆娃娃看上去毛茸茸的,摸上去也是一種怪異的感覺,我蹲在黃土地上,背朝太陽面朝黃土,重復著這機械的動作,一提,一拉,一拽好熱啊。我喊著,偶然一抬頭,這火辣辣的太陽光就直直地刺中我的眼珠子,眼淚水出來了。
我以為自己已經工作了很久,可是一看一旁,自己的戰(zhàn)斗成果也不過只要小小的一口袋,再一看一旁的姐姐,她三下五除二就扯下了好多毛豆呢。汗液黏糊糊地粘在臉上、背部,我感到口干舌燥,渾身不適,可是手中的動作卻固執(zhí)地不肯停下來,我希望自己能多做一些。
過一會媽媽也來幫我了,她負責提著毛豆的根部,我順手就能很快地將上下左右的毛豆都弄下來,一把把丟進口袋,這樣一來速度快多了。都說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可我覺得我和媽媽之間的合作母女搭配,也不賴呢。
最后,我們滿載而歸。夕陽余暉下,媽媽的背影顯得滿足而自由。
這次體驗農活的經歷,使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農民的不易。一切的成果都來自于艱辛的勞動。人生也是一樣,要想獲得成功,就得付出汗水與辛勤,才能塑造一個更好的自己。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十四
星期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到奶奶家。
吃完午飯,奶奶說:“冬天要到了,白菜和蘿卜需要弄到家里來,今天下午我們就去地里拔蘿卜、鏟白菜?!?BR> 走到我們的地邊,我看到一片綠油油的白菜,還有一個個大大的蘿卜。我們先開始拔蘿卜,我挑了一個個大的蘿卜,拽起蘿卜纓,就用盡全身的力氣使勁的拔;沒想到用力過猛,一下子蹲到了地上,引的爸爸、媽媽還有奶奶都哈哈大笑,我也禁不住笑了起來。一會兒功夫,我們就拔完蘿卜了,該鏟白菜了,我看到爸爸是用鐵鍬鏟白菜的根部,一用勁白菜就下來了,我也模仿爸爸的樣子鏟白菜,首先用鐵鍬對準白菜的根部,然后用力的'往前一鋤,白菜就真的被我鋤下來了,我用同樣的方法鏟下來了很多的白菜。我干的滿頭大汗、氣喘吁吁,但是看到滿地的蘿卜白菜,我心里有說不出的興奮。奶奶也一直夸我是個能干的好孩子。
我也能幫奶奶干活了。我真高興!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十五
我出生在農村,22歲之前,除了上學,一直在農村;此后也還不斷干農活。對農活和做農活之苦,我是有切身體會的。
初一和初二上學期我是在自己村里讀的。那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當時不但星期六下午,就是星期三下午也不上課。其他幾個需上課的下午,也只是上兩節(jié)課而已。那時生產隊每天的活分四截做,上下午各兩截,上好兩節(jié)課后回到生產隊的我,剛好趕上做一天里最后一截的活。不去生產隊做的話,就去割羊草。只有這兩種選擇。
在生產隊干活是計工分的。成年男勞力做一天最高是12分,成年女勞力最高是8分。我那時不過是一個小孩,我已經想不起我做一天是3分還是3分半。
小孩子偶爾干點農活,可能帶有玩耍性質,挺好玩。但我不屬于那種情況。我是正兒八經干農活。做農民,就農活而言,最苦最累的,莫過于夏季的.“雙搶”,也就是搶收搶種。我永遠不會忘記,12虛歲那年,單單在總共不到20天的“雙搶”期間,我就做了12天半!
我至今記得發(fā)生在那年“雙搶”的兩件事。有一天中午去插秧,田里的水很燙,長我一歲的男孩泉始終不敢下去,長我兩歲的女孩芬則掉下了眼淚,也不敢下去。我當然像大人一樣下田了。我們那個自然村以人少田多著稱,當時還沒有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并不考慮中午插秧可能會燒苗。稍后的一天,也是中午,在田里插秧的我,流鼻血了。插秧必須弓著腰,低了頭,這十分有利于流鼻血……實在止不住,最后我被人勸退,回家躺在一只匾里休息。這兩件事分別發(fā)生在哪兩塊田里?此刻讓我到現場指點當時具體發(fā)生在哪個位置的話,我想誤差都不大會超過10米。
如今農村大多種單季稻,早已沒有了“雙搶”。從這一點看,現在的農民再也不像當年那么苦。
除了白天干活,我還從很小起就開早工和夜工。開早工大多是采桑葉,偶爾也有比較另類的活計,比如有一次是收割用來采種子的紅花草,割著割著居然發(fā)現一窩小老鼠。第一次開夜工是在田里打稻,我年紀太小,只是幫大人把稻子搬到打稻機旁,收工后在生產隊吃半夜飯的情景,宛在目前。有一次是預計有雨,男人們紛紛去田里壘柴堆(是專門留給生產隊的兩條耕牛吃的),小小的我跟著玉祥,幫他把柴拖攏來。還有一次是拔蘿卜,那是一個有月光的夜晚,大多是年輕人,雖然窮苦,但一大幫人在一起干活,說說笑笑地,還是蠻開心的。事實上,那時也不大有更美好的生活。
農村的活,我大致只有兩樣沒做過。一樣是捻河泥和挑河泥,因當年我畢竟還小。還有一樣是養(yǎng)蠶,那習慣上是女人做的。
小時候,也不是沒有人關注孤苦的我。有一種東西對我似乎特別感興趣,那就是一種很小的蚊子。無處不在,無孔不入,被咬了還很疼。萬般無奈之下,我在田里插秧時就只好采用下面這種方法:將自己渾身上下涂上爛泥,讓蚊子們找不到下嘴的地方。
有一次是“雙搶”時,遭遇特大暴雨。夏天,滿天烏云并不一定會下雨,你若盲目躲雨而雨卻并不下來,豈不是白白浪費時間。再說,我們生產隊田地極多,那次我是在離家足有兩里多的田里插秧,當然不會躲什么雨。然后,雨就鋪天蓋地砸下來,遠離房屋的我們無可逃避。一個叫阿三的中年婦女叫我把一束稻草頂在頭上,她說要淋壞的。我和她各自頂了一束稻柴,蹲在田埂上,那一刻,在暴雨的淫威里,我和她成了世界上最卑微最無助的人。幾年前,她中了風,半身不遂,去年離開了這個世界。
相對于割稻,我甚至有點喜歡插秧(俗稱“種田”)。割稻腰很疼,種田則不然。我們生產隊的女孩子嫁到別處,一律是種田的快手。為什么?我們那兒水田多呀,逼你非種得快不可。分田到戶后,像上面提到的玉祥,家里光水田就有17畝多;我家后來在我參加工作后只剩兩個農村戶口時,還分到3畝6分田呢。通常男人種得比女人慢些,不過在我的印象里,我種田的速度一直與最快的女孩相當。下面這個例子比較直觀:后來單干后,有一年勞動節(jié),種的是“小苗帶土”(不是手工拔下來扎成一小把的那種,種起來相對要慢些),我在不用拿秧只負責插種的情況下,一天之內獨自把一塊7分的田全部種好。
分田到戶后,每年“雙搶”,我家總是早早完成。然后我就去幫姑姑家種田。這是我力所能及的。我有三個姑姑,我一個一個輪流幫過去。那時,她們的孩子都還小。這種狀況,一直維持到我結婚后,持續(xù)到我女兒出生的上一年。我女兒是農歷七月初八出生的,那年的夏天,在廠里做擋車工的妻子隨時有可能生產,我當然不便去鄉(xiāng)下幫忙。
但若干年后我居然又一次種田。那是在一個學生家,幾個學生要我去,一沖動,我就挽起褲管下田了,反正我會這個呀。我相信,7年前的那一次插秧,極有可能是我生命里的最后一次。當時跟我一起邊插秧邊聊天的是麗英和曉梅,如今麗英小孩已3歲,曉梅下個月也要結婚了,她倆不知道的是,第二天她們的語文老師渾身疼痛,畢竟多年沒干這個活了??!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十六
農活的心得體會是一種與自然親近的體驗,它不僅僅是基本的農事技能的學習與運用,更是一種智慧與個人素養(yǎng)的修煉過程。在此期間,我經歷了許多的收獲、挫敗、成長和幸福,開拓了自己的視野,發(fā)現了很多人生的真諦。以下是我個人在農活的體驗與感悟。
一、態(tài)度決定一切
無論是在農活還是在生活中,一個人的態(tài)度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在與大自然相接觸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有一種虔誠的心態(tài)去與它相處。當我第一次下地勞作,發(fā)現珍貴的一畝田被荒草遍布,很多人都不屑于這個任務,但是我卻有信心,我相信自己的努力會帶來美好的收成。所以我毫不猶豫地開始了勞動,并堅持每天花最多3個小時進行耕地、清草、施肥,甚至在休息時間也會盯著田地看它長成的過程,雖然人們會像嘲笑我,但我堅信這是有價值的,最終等待我的是收獲的喜悅。
二、經驗的積累
在農活中,經驗是最可貴的財富,只有經過不斷的實踐、反思、總結,我們才能真正理解并運用傳統(tǒng)的農業(yè)知識。因此,在我的農活過程中,我一直在累積經驗,當遇到問題時,我總會找人咨詢、百度,甚至親自體驗,以找到最合適的解決辦法。例如,我的意大利青花菜種得很好,但一段時間后,出現了許多的蟲害,后來我才知道原來只有噴醋才可以很好地控制蟲害。只有對常識進行不斷的探求和實踐,我們才能夠積累起豐富的農業(yè)經驗,才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農業(yè)。
三、化腐朽為神奇
當我們在接觸自然的時候,發(fā)現我們有很多東西是可以利用起來的,這需要我們有一種發(fā)現和發(fā)明的能力。自然是那么的豐富多彩,我們有著豐富的資源,尤其在農場中,物品的回收和再利用為我們帶來了更加便利的生活。“化腐朽為神奇”,已成為我農活過程中的常用口號。我們經常在農活中發(fā)現各種“廢品”,如金屬、木材或減肥物品,可以運用它們,壓成稻草堆,或把破木筏刻成細碎的木屑造架,當然還可以用廢棄的鍋底種植菜籽,這些廢品可以為我們帶來更多的收益,讓我們在農活中得到更多的樂趣。
四、知難而退不可取
在農活中,我們要學會接受挑戰(zhàn),敢于嘗試與創(chuàng)新,更要不畏在面臨困難時,要有堅定的信念和耐心去面對。我還清晰地記得,我第一次開始栽種金針菇時,當它發(fā)出隱約的黑色斑點時,我陷入了沉思,擔心會有害蟲或是病毒侵襲。但我沒有放棄,反而深入挖掘、探究,最終找到了解決方法,并把火炬種植卡在壁上,等待自己的收獲。清晰、積極、耐心地對待農活教會了我如何面對生活,也讓我改變了過去面對問題時的態(tài)度與思維。
五、珍惜自然與生活
通過農活,我更加珍惜大自然和生活。我們獻上了大量時間、精力,不斷把它懷揣在心中。每天早上,當我們在農場中平視大自然時,會讓我們體味到非常清晰、深刻和自然的氣息。四季輪回間的變化與環(huán)境的變化也讓我們更加珍視自然景觀的同義詞。
總的來說,農活的心得體會不僅僅是學習一些技能,它是一個非常深刻、有挑戰(zhàn)性、充滿收獲和幸福感的過程,可以讓我們更接地氣、更開闊視野、更了解自然與自我,可謂非常有益。(1205字)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一
假期是孩子們最期待的時光,他們可以遠離繁重的學業(yè),盡情地玩耍和休息。然而,有一些孩子卻選擇在假期里去體驗農活。干農活無論是對于生活經驗的積累還是對于人生態(tài)度的培養(yǎng),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經歷了一次與大自然零距離接觸的農活之后,我深深體會到了農活的重要性,并獲得了一些寶貴的心得體會。
首先,農活能夠讓我更加珍惜食物的來之不易。曾經,在超市里衣食豐富的陳列架前,我總是無法體會到食物背后的勞動與付出。直到那一年的夏天,我參與了伯父家的收割工作。當我親手割下麥穗,然后經過一番扦插、晾曬和打磨之后才能夠享用到最新鮮的面食時,我才真正地理解到糧食的來之不易。我終于認識到,每一顆糧食的背后都有成千上萬的農民辛勤的耕耘與努力。
其次,農活讓我從小學會了鍛煉和吃苦。初次踏入農野,我就被蟲蟻咬得紅腫,卻依然堅持下去。不論是沉重的鐮刀,還是炎熱的太陽,亦或是身上彌漫的細土氣味,這一切都鍛煉了我從未有過的耐力和意志。我開始學會面對困難和吃苦,從中體驗到了生活的真諦。我明白了只有鍛煉自己的能力,才能夠在未來的道路上更好地面對各種挑戰(zhàn)。
而后,農活讓我充分感受到了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在耕種、種植和收割的過程中,我與大自然的接觸更加頻繁和親密。每當清晨的第一道曙光照耀在田野郊外,我就能夠感受到大地向我散發(fā)出的獨特的氣息。在放學之后,我也會帶上文具和作業(yè),坐在田間的樹蔭下,邊感受微風的輕拂,邊聽著牛羊的叫聲,靜靜地學習,把書味和農事氣息混合得濃郁而宜人。
最后,農活還讓我體會到了農村的淳樸和純真。在農村生活中,人們之間沒有太多的利益糾葛和猜忌,他們彼此之間沒有猜疑和敵視,相反,鄰里之間和睦相處,互幫互助。每當休息時,我常常能看到大家圍在一起,講述著各自的農事經驗,分享著生活的點滴樂趣。這種純真和淳樸的農村生活讓我從心底里感到寧靜與快樂,也讓我對世間的美好充滿了期待和希望。
總的來說,干農活的經歷對于我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我學會了珍惜食物,從而更加懂得感恩;通過鍛煉自己和吃苦耐勞,我變得堅強而勤奮;通過農村的淳樸與純真,我學會了珍惜友情和親情?;蛟S,正是因為這次與農活的邂逅,才讓我對世界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和希望。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二
第一段:引言及背景介紹(150字)
每年暑假,很多學生都選擇打工來豐富自己的暑假生活。而我這個暑假,選擇了去鄉(xiāng)村農場打暑假工,親身體驗農村勞動的艱辛和農民的辛勤付出。在這個過程中,我不僅學到了許多技能,也領悟到了許多人生的哲理。
第二段:苦中作樂,享受農活的樂趣(250字)
當我剛開始干農活時,我感覺到了農民的辛苦。炎炎夏日,烈日當頭,雖然汗水濕透了我的衣服,但是我對農民的辛苦工作更加敬重了起來。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fā)現了另一面,那就是農活的樂趣。在陽光下,聽著鳥兒的啁啾,看著莊稼一片生機勃勃地長大,我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神奇。這種樂趣不僅讓我忘記了勞累,還讓我更加熱愛這個土地。
第三段:鍛煉身體,提高技能(250字)
打暑假工干農活不僅是一種鍛煉身體的機會,更是提高自己技能的良機。在農場里,我學會了各種農活,比如種植、澆水、施肥、收割等。通過這些實際操作,我進一步了解了農業(yè)的本質,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實際動手能力。在和農民們的交流中,我也學到了很多實用的農業(yè)知識,這對我將來有關農業(yè)方面的學習和職業(yè)規(guī)劃都大有裨益。
第四段:對農民的理解和感激(250字)
通過打暑假工干農活,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農民的重要性。他們辛勤地勞作,為我們提供了可口的食物和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他們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認真地對待每一株莊稼,每一頭牲畜。他們默默奉獻,沒有太多的奢求,只為了讓我們過上更好的生活。在這個過程中,我對農民們充滿了感激之情,也更加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第五段:收獲與感悟(300字)
通過打暑假工干農活,我不僅收獲了技能和知識,更重要的是收獲了對生活的感悟。農民的艱辛勞動教會了我堅持不懈的精神,他們勤勤懇懇的工作讓我明白了努力的意義。與農民們的交流讓我領悟到了平凡生活的真諦,不要貪圖外在的虛榮,而應該珍惜眼前的一切。同時,農活的樂趣也讓我學會了活在當下,享受每一個片刻的快樂。這些收獲和感悟將伴隨著我一生,成為我前行道路上的動力。
總結(100字)
通過打暑假工干農活,我不僅鍛煉了身體,提高了技能,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激農民的辛勞付出。這次經歷讓我收獲了很多,不僅是知識和技能,更是人生的感悟。我會珍惜這份經歷所帶給我的一切,并將這些學到的東西融入自己的生活和未來的發(fā)展中。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三
農活,是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一種體驗和經歷。參加農活,我深深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大自然的神奇以及生命的蓬勃。通過參與農活,我對于農田的辛苦與付出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進而對于生活和生命有了更加感恩的態(tài)度。以下是我對于參加農活的心得和體會。
首先,參加農活讓我意識到了勞動的快樂。農活的過程雖然辛苦,但卻充滿了樂趣。在勞作的同時,我和其他農民們互相配合,相互協(xié)作,體現了團隊協(xié)作的力量。無論是挖溝、播種,還是收割、堆曬,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我們的同心協(xié)力。而當我們共同完成一項任務時,那種滿足感和成就感更是無以言表。在田間勞作的過程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明白了辛苦付出背后所帶來的成果和滿足。
其次,參加農活使我對大自然的神奇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在農田里,我看到了春耕、夏種、秋收、冬藏的循環(huán)。我看到了農作物從種子發(fā)芽、生長到結果的全過程,見證了大自然的神奇。在這個過程中,我明白了植物生命力的頑強和自然規(guī)律的奧妙。無論是晴天或是雨天,無論是艷陽高照還是陰雨連綿,農田始終是農民們勞作的舞臺,也是大自然與勞動者相互交融的場所。這種與自然親密接觸的經歷讓我對大自然的美好和獨特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再次,參加農活讓我對生活和生命有了更加感恩的態(tài)度。農田需要農民們的辛勤勞作,每一片綠色的田地背后都是農民們的辛苦汗水。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農田的勞作和貢獻,這是我們得以生活的基礎。通過親身參與農活,我對于大自然資源的珍惜和保護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也更加明白了節(jié)約資源和珍惜所得來之不易的道理。我對于自己的生活和生命有了更加感恩的態(tài)度,珍惜每一天,珍惜身邊的一切。
最后,參加農活讓我明白了勞動的意義和價值。農活不僅是一種體驗和經歷,更是一種對于勞動的尊重和敬畏。農民們的辛勞和付出,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糧食和物質生活的保障。與農田的親密接觸讓我深刻認識到了勞動者的偉大和勞動的價值。勞動是一種奉獻,是一種貢獻,也是一種激勵自我的力量。通過參加農活,我對于勞動的意義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明白了努力工作和奮斗的重要性,以及尊重并感恩那些為我們付出的勞動者們。
總之,參加農活是一次難得的體驗和經歷。通過參加農活,我深刻體會到了勞動的快樂、大自然的神奇以及生命的蓬勃。參加農活讓我明白了辛苦的付出背后的快樂與成就感,也讓我對大自然的美好和獨特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更重要的是,參加農活讓我對生活和生命有了更加感恩和珍惜的態(tài)度,明白了勞動的意義和價值。這次農活經歷對我來說將是一次寶貴的財富,我會倍加珍惜這段記憶,并將這種體驗和體會延續(xù)到其他方面的生活中。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四
從小生活在城市的我們往往對農活一無所知,對農田和農民的辛勞也缺乏了解。然而,最近我有幸參加了一次農活體驗,這讓我對農民的勤勞與辛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使我收獲了很多心得體會。
第二段:農活的繁重和耐力
參與農活的第一天讓我切實感受到了農民的辛勞和繁重。清晨,我們就起得很早,冒著夏日的驕陽,來到田間??钢z頭和水桶,我們開始了插秧的工作。雖然插秧看似簡單,但需要非常耐心和細致,每一棵秧苗都要準確地插入土地中,保持適當的距離和深度。一上午的勞作需要彎腰、下蹲,身體各個部位都在不停地耗費能量。當看到自己辛勤勞作后的成果,我感到滿滿的成就感和自豪。
第三段:農活的忍耐和耐心
農活需要忍耐和耐心,這是我參加農活所感受到的第二點。豐收的秋天,我們參加了收割稻谷的工作。始終彎腰曲背于高低不一的稻谷田間,不僅考驗著身體的耐受力,更考驗著我們的耐心。剛開始時,我滿懷熱情地割下一束束的稻谷,可隨著時間的推移,身體開始疲憊,心里也漸漸涌出了厭煩。然而,看到農民同仁在烈日下堅持不懈地收割時,我不禁激發(fā)起了自己的斗志。我告訴自己,只有堅持下去,才能真正體會到農活的辛苦與不易。所幸過程中一直與農民交流,聽他們講述著他們的生活和工作經歷,我覺得自己在忍耐和耐心方面獲得了很大的進步。
第四段:農活的團隊協(xié)作
參與農活也讓我深切體會到了團隊協(xié)作的重要性。在農活中,團隊合作是必不可少的。每個人都要自覺地分工合作,相互協(xié)調,才能使工作更有效率。在插秧和收割中,我們分工明確,有的人負責清理地面,有的人負責插秧,還有的人負責收割,井井有條地開展工作,默契地配合著。當每一個人都明確了自己的任務,齊心協(xié)力去完成時,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增強了團隊的凝聚力和協(xié)作能力。
第五段:農活的豐碩收獲
參與農活給我?guī)砹嗽S多不一樣的收獲。首先,農活讓我更加珍惜食物和感恩農民的辛勤勞動。只有親身體驗過農田的艱辛,才能更加真切地理解谷物從田間到餐桌的艱難過程。其次,農活讓我鍛煉了身體,增強了體質。在農田勞作的過程中,我不僅鍛煉了耐力和體力,還鍛煉了意志力和堅韌不拔的品質。最后,農活讓我學會了團隊協(xié)作和溝通合作的能力,這對于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結尾
通過參加農活,我親身感受到了農民的辛勞和勤勞,也學到了許多珍貴的道理。農活的繁重和耐力、農活的忍耐和耐心、農活的團隊協(xié)作,都是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所必須面對和克服的。農活不僅給我們帶來了豐碩的收獲,更讓我們對農民的辛勤付出和偉大貢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敬意。希望我們能夠將這些體會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更加珍惜勞動成果,感恩那些默默耕耘的農民。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五
第一段:引子(總述大學生體驗農活的原因和意義)
大學生體驗農活,作為一種時下流行的活動,在許多大學生中日益受到關注并積極參與。這種體驗不僅能夠讓大學生們更好地了解農村的農作物生產、農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同時也能增加他們對勞動的認識和尊重,培養(yǎng)大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加深大學生對農民生活的感受,進一步增強大學生對農村發(fā)展的關注。
第二段:體驗農活的積極意義
大學生體驗農活,首先能夠幫助大學生克服嬌慣和依賴,培養(yǎng)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作為大學生,長期處在優(yōu)越的學習環(huán)境中,習慣了在書本和電腦前獲取知識。而通過親自投身于農活中,他們能夠了解到農民的艱辛和付出,體驗到農作物生產的具體過程,意識到農作物與自己食物之間的關系,激發(fā)他們的熱情與責任感。其次,大學生體驗農活可以增進農村與城市的交流和了解。大學生作為農民與城市的橋梁,了解農村的需求、農村的發(fā)展現狀,在自己所學專業(yè)或社會能力范疇內給予農村的發(fā)展以更多有力的支持。最后,體驗農活還能夠增強大學生對農業(yè)和農村發(fā)展的關注,激發(fā)他們投身于農村的積極態(tài)度和行動。
第三段:體驗農活的具體收獲
大學生在農活中收獲頗豐。首先,他們學到了許多實用的農事知識,了解了農作物的種植、管理和保護,學會了耕種、施肥、防治病蟲害等一系列的農業(yè)生產技術。這些知識不僅能讓他們更好地了解農業(yè)生產的復雜性和艱辛性,還能提高他們的實踐動手能力。其次,他們的體驗讓他們對農民的工作和生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他們親自參與農活,與農民共同勞作,經歷了農忙時節(jié)的辛勞和農閑時節(jié)的寧靜,親身感受到了農民的辛苦和農作物的生命力。最重要的是,通過親自體驗農活,大學生們更加明白農民的付出是保障我們生活所需的基礎,深化了對農民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第四段:體驗農活的啟示和反思
在體驗農活的過程中,大學生們發(fā)現了農民辛勤勞作的背后所隱藏的巨大壓力和困擾。一方面,農業(yè)生產受天氣、氣候變化等因素的影響較大,農民必須根據自然環(huán)境的變化調整生產計劃和農事措施。另一方面,大部分農民缺乏先進的農業(yè)技術和管理知識,導致他們在生產中遇到一系列困難和挑戰(zhàn)。因此,大學生們感到除了關注農民的收入問題外,更需要提供給他們更多的技術和管理支持,提高農業(yè)的科學性和效益性,減輕農民的壓力,提高農業(yè)農村發(fā)展的可持續(xù)性。
第五段:展望未來
通過體驗農活,大學生們也更加關注農村的現狀和發(fā)展,認識到了自己在農村建設實踐中的責任和使命。未來,大學生應積極投身農村發(fā)展和農業(yè)現代化的事業(yè)中,建設美麗宜居農村,提高農民的生產生活水平,推動農業(yè)轉型升級,構建新型農業(yè)農村經濟體系,實現農業(yè)農村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同時,大學生們需要繼續(xù)關注農村的變化和需求,不斷學習和掌握現代農業(yè)科技和管理知識,為農村發(fā)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幫助。
總結:
通過體驗農活,大學生們不僅僅是為了鍛煉自己的身體,更是為了認識和了解農民的辛勤勞作和農業(yè)的特殊性,并從中感悟到了自己的責任和使命。體驗農活不僅可以讓大學生得到實踐鍛煉和動手能力的提高,更能讓他們深入體會到農民的艱辛和農作物的生命力,加強他們對農業(yè)和農村發(fā)展的關注,并從中汲取力量和智慧,為推動農業(yè)農村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做出貢獻。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六
暑假是學生們最期待的假期,而如何度過這段時間更是讓人頭疼的問題。有些人選擇出游旅行,享受輕松愉快的時光;有些人選擇參加夏令營,開展各種興趣愛好;而我選擇了去農村打暑假工干農活,感受不一樣的生活。通過這段時間的體驗,我收獲良多,拓寬了自己的眼界,也學到了許多寶貴的人生經驗。
首先,干農活教會了我勤勞和堅韌。農村的太陽似乎更明亮,第一天下地時我就感受到了它的炙熱。而干農活需要長時間的曝曬,勤勞是必備的條件。在田地里,我見到了爺爺奶奶們熟練且不怠慢的工作姿態(tài),他們吃勞動、喝勞動、穿勞動,一刻不停地為農田添磚加瓦。他們的堅持和付出給了我極大的鼓舞,每當我感到累的時候,我會想起他們,立刻覺得自己的疲憊微不足道。于是,我開始用他們那份堅韌不拔的精神,加倍投入到工作中。
其次,干農活讓我認識到農村的美。過去,我總以為農村是鄉(xiāng)村陳舊、落后的代名詞,但當我親身置身于農田之中時,我才發(fā)現農村的美妙之處。金燦燦的麥穗里有著農民辛勤的汗水,崗瓦上閃爍著農民智慧的火花。我親手種下的種子逐漸長成一片濃密的青苗,這讓我體會到了勞動帶來的成就感和喜悅。農村的大山、小溪、鳥鳴蟲鳴,構成了一幅宜人的鄉(xiāng)村風景畫。我明白了鄉(xiāng)村的寧靜和純樸,它們是城市生活中所少有的品質。
再者,干農活培養(yǎng)了我團隊合作的意識。干農活是需要團隊協(xié)作的,每次到地里干活時,我都能感受到大家的默契與配合。有時,我們需要一起種地,有時需要一起澆水,有時需要一起采摘。我們一起分工,互相幫助,共同完成一個任務。這個過程中,我學會了傾聽他人的意見和建議,學會了與人合作共同努力。團隊合作培養(yǎng)了我的溝通能力、協(xié)作能力和組織能力,讓我懂得了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團隊的力量是無窮的。
最后,干農活讓我對生活有了新的理解。在城市生活中,我們往往過分追求時尚和物質享受。而在農村,我看到了簡單而快樂的生活。雖然農村的生活可能比城市的生活要艱辛一些,但人們在追求美好的生活時更懂得取舍。他們生活簡單、自給自足,沒有城市的喧囂和浮躁,卻過得充實而快樂。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學會滿足于現在所擁有的,珍惜生活中的每個細節(jié),活在當下,享受真正的幸福。
打暑假工干農活,雖然辛苦,但從中我收獲了很多。我學到了堅韌不拔、勤勞和團隊合作的精神,認識到了農村的美妙和生活的簡單快樂。這段經歷讓我對自己和周圍世界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也將給我的未來人生起到積極的影響。我相信,這段打工經歷將成為我成長中最寶貴的一部分。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七
農活是人類生活的基礎,也是獨特的人生體驗,凡是長在農村的人,幾乎都有過親身體驗農活的經歷。以前,農活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從小就在農村長大,每年都要參與各種各樣的農活。在那段時間里,我積累了許多珍貴的心得體會。
首先,農活教會了我勤勞和堅持的精神。農活是一項持久而艱辛的工作,無論是種地、耕田還是收割,都需要大量的體力和耐心。記得有一次,我和父親一起去田地里拔草,剛開始時我覺得這項工作太痛苦了,但是父親卻告訴我:“勞動雖然辛苦,但是只有辛苦付出才會有豐收的果實?!边@句話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里,從那以后,我開始更加用心地去完成每一項農活。通過多年的農活,我逐漸養(yǎng)成了勤勞和堅持的習慣,這些習慣也成為我成功的基石。
其次,農活培養(yǎng)了我對自然的敬畏之心。通過親自參與農活,我能親身感受到自然的偉大和力量。天地間的季節(jié)變化,土地的肥沃與營養(yǎng),都是自然的恩賜。當我看到自己種下的種子破土而出,茁壯成長,那種成就感和喜悅溢于言表。而當我在夏日炎炎的田地里辛勤勞作時,我才真正明白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無限力量。這些經歷讓我深深地敬畏自然,懂得去珍惜和保護我們的環(huán)境。
此外,農活讓我學會了團隊合作和互助精神。在農村,勞動力的合作是至關重要的。無論是團隊種植、收割還是施肥,都需要團隊的協(xié)作和互相幫助。我記得,小時候,每年收割季節(jié)來臨時,鄰居們總是互相幫助,一起完成收割工作。大家相互配合,分工明確,這樣能夠更高效地完成農活。通過這樣的合作,我學會了傾聽和尊重他人的意見,懂得與人合作的重要性,這些技能對我今后的人際關系和工作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最后,農活讓我懂得了珍惜和感恩。在現代城市生活中,我們習慣于隨時都能吃到新鮮的果蔬和糧食,卻很少關注背后的辛勤和付出。通過親身經歷農活,我深刻體會到農民的辛勞和付出。他們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為我們提供了食物和生活所需。每一粒麥子、每一棵蔬菜背后都有無數農人的辛勞和堅持。因此,我學會了珍惜和感恩,不浪費糧食,注重保護環(huán)境,并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去支持農民。
總而言之,參與農活給了我許多寶貴的體驗和教訓。勤勞和堅持的精神、對自然的敬畏和感恩、團隊合作和互助精神,這些都是我從農活中學到的重要品質。我相信,這些品質將成為我未來努力奮斗的基礎,讓我在人生的旅途中更加從容和堅定。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八
小小的碎石,在車輪的滾動中,相互依靠,彼此合力,牢牢地不_,讓火車平穩(wěn)的駛過。撿起一塊石頭,棱角分明,顏色發(fā)暗,竟牽動兒時歲月的羈絆。
家在遠方,村北邊緊靠著一條大溝,寬約兩三百米,一頭蜿蜒著延伸到峽谷中,兩岸峻石盤亙,黃土衣被,另一頭穿過鐵路橋,奔向渭河。每到夏季,遇到大雨,就會在大溝里形成泥石流,俗稱:”發(fā)山水”。雨水裹挾著泥漿,從深溝里咆哮出來,夾帶著大大小小的石塊,還有被沖垮的土地里的各種農作物,有玉米桿,也西瓜等,都湮沒在急流中,時隱時現。有時“山水”會很大,村里好多人都聚集在溝岸邊,拿著鐵鍬,加固河堤。
村北邊有個堡子,叫“后堡子”,像一堵大墻,保護著村莊的安全??稍诖笏臎_擊下,會整塊整塊的塌陷,我們小時不懂事,很擔心,其實堡子厚度幾十米,根本不用擔心。記得聽老人說可以殺雞,或者宰羊來祭神退水,可我小時沒有遇到過,也許是當時人們無奈的治水寶典吧。
“山水”過后的大溝,會在淺灘處堆滿大大小小的石頭。大石頭半截埋在泥沙,小石塊或完全埋在泥土里,或浮在泥土上,在陽光的照射下,灼人眼目。這個時候,家家會出動,老老少少,去挖石頭,打石頭。人們踩著尚未干透的沙土地,你一家,我一家的占一塊地方。打石頭的主要工具是一個“鐵耙子”,形狀是兩個鐵鉤,用鐵絲綁在小木棍上,專門來刨沙土,刨石頭的。還有一個小錘子,用竹板嵌在錘眼里,跟現在五金工具的錘子差不多,區(qū)別是那個打石頭的錘子,有兩個錘頭,正反都可以打石頭。
依稀記得媽媽打石頭的故事,小背簍裝著打石頭的工具,拿個小板凳,坐下后,用鐵耙子在沙土里來回鉤動,鉤到石頭后,大點的石頭,會用錘子砸小點,形狀大小合適的直接鉤在旁邊。打的時候,用鐵鉤子鉤住石頭,要把握好力度,用力太大,會把石頭砸碎,用力太小,又砸不動石頭,也是一個技術活。鐵錘揮下,咔擦一聲清脆的響聲,有時會濺起小石屑,不留神會劃破臉皮。石頭碎成幾瓣,新鮮的裂縫,大小均勻的石頭,在母親的錘聲中,不斷的堆砌,不斷的延伸。整個溝谷中,都是錘聲,一排排,一浪浪,如簡單的韻律,更似流水的炫音。
孩子們有時幫大人撿石頭,在河道中穿梭,從泥土中拔出石塊,晃悠悠地搬到大人跟前來加工,石塊有鵝卵石形狀,也有千層狀的板石。這種千層的板石,基本家家都有,在腌菜的時候,把菜放在缸底,用幾個千層石壓在上面。有時一個人從泥土里拔不出來,會喊上伙伴一起拔,可更多的時間是跟小伙伴們玩。把小溪流用泥土攔截,等水聚多了,聚滿了,又扒開泥土,大水流下,小有洶涌,有時把大人的鞋子弄濕了,孩子們開心了,大人就罵開了,我們就趕緊跑路,又在上游繼續(xù)聚水嬉鬧。
等要回家的時候,溝底里,已經壘起了高高的小石山。像錯落的田園農舍,這兒一座座,那兒一排排,高高低低,蔓延在無盡的晚霞中。
記住是一種幸福,更是一種感恩!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九
在這個寒冷的雨天,我到外婆為我打理的“開心農場”去拔了一些青菜,干了一回“農活”,印象十分深刻。
拔菜時,爸爸告訴我,把菜拔起后要在地里抖一抖,菜根上的土就會抖掉,這樣可以干凈些。我照爸爸的方法試了試,果然有效。我拔了一株又一株,把塑料袋都塞滿了,還是不知疲倦地拔著。初冬的雨下得越來越密了,我看到外婆彎著腰,正吃力地幫我們拔菜,雨水打濕了她的衣服,我的眼睛不禁濕潤起來,分不清是天上的雨水,還是感動的`淚水。
拔完菜,我們開始把小青菜弄干凈,最有趣的要數剪菜根了。我一開始用剪刀“卡擦卡擦卡擦卡擦卡擦”一陣亂剪。把手都剪酸了,一片片菜葉卻連著根七零八落地掉到了地上,外婆看著笑了起來。原來我應該從菜根和菜莖的交界處剪下,這樣剪既不費力又快,而且質量還很高。接下來,我不費吹灰之力就把所有的菜處理干凈了。
今天我干了一次農活,覺得有些累,原來我們吃的蔬菜都是這樣來的。我體驗到了農民職業(yè)的人的辛苦,何況今天是個雨天,但對于勞動人民來說,流過的汗水卻遠遠不止這些,種地時還要講究更多的學問。真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十
國慶長假期間我和弟弟兩個人一起回到了農村,在這里開始干農活,其實也就是和爺爺一起干農活,我們兩個人實在是不行啊!
爺爺干農活的速度也就一般般,他這么多年也沒有改變,這一直就是爺爺的短板;可是沒有想到的是我們兩個人的速度和爺爺也差不多,就好象爺爺在我們面前的抱怨一樣,我們三個人一個早上干農活的收獲也沒有其他兩個人的多,而且爺爺去的`時候比我們還早,我們兩個人也是二十歲的孩子,這一天也就是這樣的收獲,所以就有一些失望。
我和爺爺干農活之后就主要依靠爺爺了,爺爺第一次背布袋,布袋的重量是我和弟弟兩個人背的總和,這是我們三個人花費大量時間才收獲的糧食,爺爺這樣也是為了多拉回去一些,這樣就可以使得爺爺以后少一點,所以這一次就要多干活。
背回來之后就又一次開始干農活,干農活比起那些背布袋實在是輕松不少。我們在這里背得布袋,主要是靠爺爺一個人把這個綁起來的,我就是在這里打下手,而且我捆綁的方法也不是很好,所以回去的路上就有一些隨時隨地掉下來的危險,就使得我很不好意思,不過我對于這個家庭的幫助還是有一些的。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十一
我出生在農村,22歲之前,除了上學,一直在農村;此后也還不斷干農活。對農活和做農活之苦,我是有切身體會的。
初一和初二上學期我是在自己村里讀的。那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當時不但星期六下午,就是星期三下午也不上課。其他幾個需上課的下午,也只是上兩節(jié)課而已。那時生產隊每天的活分四截做,上下午各兩截,上好兩節(jié)課后回到生產隊的我,剛好趕上做一天里最后一截的活。不去生產隊做的話,就去割羊草。只有這兩種選擇。
在生產隊干活是計工分的。成年男勞力做一天最高是12分,成年女勞力最高是8分。我那時不過是一個小孩,我已經想不起我做一天是3分還是3分半。
小孩子偶爾干點農活,可能帶有玩耍性質,挺好玩。但我不屬于那種情況。我是正兒八經干農活。做農民,就農活而言,最苦最累的,莫過于夏季的“雙搶”,也就是搶收搶種。我永遠不會忘記,12虛歲那年,單單在總共不到20天的“雙搶”期間,我就做了12天半!
我至今記得發(fā)生在那年“雙搶”的兩件事。有一天中午去插秧,田里的水很燙,長我一歲的男孩泉始終不敢下去,長我兩歲的女孩芬則掉下了眼淚,也不敢下去。我當然像大人一樣下田了。我們那個自然村以人少田多著稱,當時還沒有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并不考慮中午插秧可能會燒苗。稍后的一天,也是中午,在田里插秧的我,流鼻血了。插秧必須弓著腰,低了頭,這十分有利于流鼻血……實在止不住,最后我被人勸退,回家躺在一只匾里休息。這兩件事分別發(fā)生在哪兩塊田里?此刻讓我到現場指點當時具體發(fā)生在哪個位置的話,我想誤差都不大會超過10米。
如今農村大多種單季稻,早已沒有了“雙搶”。從這一點看,現在的農民再也不像當年那么苦。
除了白天干活,我還從很小起就開早工和夜工。開早工大多是采桑葉,偶爾也有比較另類的活計,比如有一次是收割用來采種子的紅花草,割著割著居然發(fā)現一窩小老鼠。第一次開夜工是在田里打稻,我年紀太小,只是幫大人把稻子搬到打稻機旁,收工后在生產隊吃半夜飯的情景,宛在目前。有一次是預計有雨,男人們紛紛去田里壘柴堆(是專門留給生產隊的兩條耕牛吃的),小小的我跟著玉祥,幫他把柴拖攏來。還有一次是拔蘿卜,那是一個有月光的夜晚,大多是年輕人,雖然窮苦,但一大幫人在一起干活,說說笑笑地,還是蠻開心的。事實上,那時也不大有更美好的生活。
農村的活,我大致只有兩樣沒做過。一樣是捻河泥和挑河泥,因當年我畢竟還小。還有一樣是養(yǎng)蠶,那習慣上是女人做的。
小時候,也不是沒有人關注孤苦的我。有一種東西對我似乎特別感興趣,那就是一種很小的蚊子。無處不在,無孔不入,被咬了還很疼。萬般無奈之下,我在田里插秧時就只好采用下面這種方法:將自己渾身上下涂上爛泥,讓蚊子們找不到下嘴的地方。
有一次是“雙搶”時,遭遇特大暴雨。夏天,滿天烏云并不一定會下雨,你若盲目躲雨而雨卻并不下來,豈不是白白浪費時間。再說,我們生產隊田地極多,那次我是在離家足有兩里多的田里插秧,當然不會躲什么雨。然后,雨就鋪天蓋地砸下來,遠離房屋的我們無可逃避。一個叫阿三的中年婦女叫我把一束稻草頂在頭上,她說要淋壞的。我和她各自頂了一束稻柴,蹲在田埂上,那一刻,在暴雨的淫威里,我和她成了世界上最卑微最無助的人。幾年前,她中了風,半身不遂,去年離開了這個世界。
相對于割稻,我甚至有點喜歡插秧(俗稱“種田”)。割稻腰很疼,種田則不然。我們生產隊的女孩子嫁到別處,一律是種田的快手。為什么?我們那兒水田多呀,逼你非種得快不可。分田到戶后,像上面提到的玉祥,家里光水田就有17畝多;我家后來在我參加工作后只剩兩個農村戶口時,還分到3畝6分田呢。通常男人種得比女人慢些,不過在我的印象里,我種田的速度一直與最快的女孩相當。下面這個例子比較直觀:后來單干后,有一年勞動節(jié),種的是“小苗帶土”(不是手工拔下來扎成一小把的那種,種起來相對要慢些),我在不用拿秧只負責插種的情況下,一天之內獨自把一塊7分的田全部種好。
分田到戶后,每年“雙搶”,我家總是早早完成。然后我就去幫姑姑家種田。這是我力所能及的。我有三個姑姑,我一個一個輪流幫過去。那時,她們的孩子都還小。這種狀況,一直維持到我結婚后,持續(xù)到我女兒出生的上一年。我女兒是農歷七月初八出生的,那年的夏天,在廠里做擋車工的妻子隨時有可能生產,我當然不便去鄉(xiāng)下幫忙。
但若干年后我居然又一次種田。那是在一個學生家,幾個學生要我去,一沖動,我就挽起褲管下田了,反正我會這個呀。我相信,7年前的那一次插秧,極有可能是我生命里的最后一次。當時跟我一起邊插秧邊聊天的是麗英和曉梅,如今麗英小孩已3歲,曉梅下個月也要結婚了,她倆不知道的是,第二天她們的語文老師渾身疼痛,畢竟多年沒干這個活了啊!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十二
農活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最基本、最重要的生產活動之一。在現代化社會,農業(yè)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農業(yè)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盡管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但也導致了越來越多人缺乏真正的農業(yè)實踐經驗和技能。然而,作為一個農村的孩子,我一直生活在田野中,并從小就開始參與各種農作業(yè)務。多年的農活經驗,讓我受益匪淺,打下一定的農業(yè)實踐基礎。在這里,我想分享我多年農類活動的心得體會,向更多人展示發(fā)展現代農業(yè),走出“城市化”的生活并不是一件難事。
第二段:農活的優(yōu)點
除了增加農民的收入,農活還有其他一些優(yōu)點。其中,最明顯的優(yōu)點就是讓人們的身心得到鍛煉。農活需要勞動力、體力和耐力,每個人都需要有強壯的身體和強大的意志。農作物需要按時按序地操作,需要農民注意天氣、環(huán)境和氣候等方面的變化,從而使農民更加細心、認真、耐心和敬業(yè)。此外,農活還能營造出輕松、自然、健康和平靜的氛圍,讓人們放松身心,舒緩壓力,增加自信。
第三段:在農活中學習重要的價值觀
農活中有很多的機遇讓我學習到了很多重要的價值觀,例如:責任、堅持和耐心等追求。在我種植或養(yǎng)殖過程中,我意識到農活需要決心和毅力。在天氣不好或者沒有收成的時候,我不能放棄;相反,我必須堅定信念,盡所有的努力來實現自己的目標。我的責任是確保所有的作物都得到最佳的護理,使它們成長得健康和美麗,這正是農民的責任所在。
第四段:農活中獲得生產力
通過長時間在田地中勞動,我發(fā)現自己得到了一定的生產力,尤其是肌肉力量和運作技巧。對于種植,我注意到我的學習過程,因為它要求我運用許多技能和知識,如地形和土壤的變化,種植時間,除草和除蟲,以及任何需要的額外的水分或肥料。我的目標是在種植過程中盡量減少數量錯誤和獲得最大的結果,這需要相關的經驗和技能。此外,我已經開始了解,如果我計劃得當,那么我的作物的收成將會是多大程度的決定。
第五段:結論
總之,農活是一個非常獨特的領域,它需要勞力、體力和耐力。然而,如果我們意識到這個領域的優(yōu)勢,盡我們所能去理解和了解它,那么我們肯定會受益匪淺,也會欣賞到這個領域的重要性。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看到更多的城市人選擇回歸農村,走出自己的舒適區(qū)域,努力讓農業(yè)更加適應現代科學發(fā)展。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十三
這個周末,好不容易有這樣的機會了。媽媽帶著我回到姥姥家,我一下車就呼吸到了這新鮮的空氣,混合著泥土與樹葉的特別的清新味道,沁入心脾,走在寬敞而明凈的小路上,頗有一種小橋流水人家的詩情畫意之感。
姥姥說下午要去摘豆子。摘什么豆子啊?我頗有興趣地問。摘你小時候最愛吃的.毛豆管!我自然提議要去,下午兩點多,太陽漸漸出來,它開心地笑著,土地上這一片都是太陽的光芒,路旁茂密的椿樹叢和繁盛的樹葉都在清風陽光中舞蹈。
我們來到這片寬闊的田土,放眼望去,這滿滿的嫩黃的一片毛豆都是姥姥自己親手種下的,如今這都成了令人欣喜的成果?,F在看去,毛豆不像之前那樣嫩油油、綠茵茵的了,葉子雖然依舊茂密,蔥蘢的一大片舞著,卻顯著幾分枯黃色,有的毛豆莖并不粗大,但是上面結滿了毛豆管,一簇簇,一叢叢,大塊大塊的,像幾個可愛的穿著厚厚黃色衣服的的胖娃娃在呼呼大睡;我腳邊的毛豆地里的莖長得很粗,泥土深深扎根,一旁的爸爸拿著一把小刀,狠狠地對著根部割了好幾下這才把它割下來,再一看,這上面的毛豆結得也十分好,顆粒飽滿,珠圓玉潤的感覺,湊近一聞都是一種植物的香味。
來,丫頭,幫我把這里的毛豆割下來。媽媽說。我興沖沖地跑過去,逮準了一簇毛豆管,以為只要學著他們的樣子輕輕一拔就好了,誰知道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都還只是扯下了一些細碎的葉子。
爸爸教導我:拿準根部用力,別使蠻力。原來如此,我擦了臉上的汗水,學著爸爸的方法去做,果然輕松多了,我下手快準狠,終于拔出一束毛豆管。好多好多金黃色的小胖子躺在上面啊。拔了一些之后,該把上面的毛豆挨著弄下來了。這也是一門技術活,我用手去把毛豆一管一管地扯下來,結果收效甚微,有時候你用很大的力氣都不能把看上去小小的一顆毛豆弄下來,還反倒自己的手被鋒利的葉片割到了。而且這毛豆娃娃看上去毛茸茸的,摸上去也是一種怪異的感覺,我蹲在黃土地上,背朝太陽面朝黃土,重復著這機械的動作,一提,一拉,一拽好熱啊。我喊著,偶然一抬頭,這火辣辣的太陽光就直直地刺中我的眼珠子,眼淚水出來了。
我以為自己已經工作了很久,可是一看一旁,自己的戰(zhàn)斗成果也不過只要小小的一口袋,再一看一旁的姐姐,她三下五除二就扯下了好多毛豆呢。汗液黏糊糊地粘在臉上、背部,我感到口干舌燥,渾身不適,可是手中的動作卻固執(zhí)地不肯停下來,我希望自己能多做一些。
過一會媽媽也來幫我了,她負責提著毛豆的根部,我順手就能很快地將上下左右的毛豆都弄下來,一把把丟進口袋,這樣一來速度快多了。都說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可我覺得我和媽媽之間的合作母女搭配,也不賴呢。
最后,我們滿載而歸。夕陽余暉下,媽媽的背影顯得滿足而自由。
這次體驗農活的經歷,使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農民的不易。一切的成果都來自于艱辛的勞動。人生也是一樣,要想獲得成功,就得付出汗水與辛勤,才能塑造一個更好的自己。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十四
星期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到奶奶家。
吃完午飯,奶奶說:“冬天要到了,白菜和蘿卜需要弄到家里來,今天下午我們就去地里拔蘿卜、鏟白菜?!?BR> 走到我們的地邊,我看到一片綠油油的白菜,還有一個個大大的蘿卜。我們先開始拔蘿卜,我挑了一個個大的蘿卜,拽起蘿卜纓,就用盡全身的力氣使勁的拔;沒想到用力過猛,一下子蹲到了地上,引的爸爸、媽媽還有奶奶都哈哈大笑,我也禁不住笑了起來。一會兒功夫,我們就拔完蘿卜了,該鏟白菜了,我看到爸爸是用鐵鍬鏟白菜的根部,一用勁白菜就下來了,我也模仿爸爸的樣子鏟白菜,首先用鐵鍬對準白菜的根部,然后用力的'往前一鋤,白菜就真的被我鋤下來了,我用同樣的方法鏟下來了很多的白菜。我干的滿頭大汗、氣喘吁吁,但是看到滿地的蘿卜白菜,我心里有說不出的興奮。奶奶也一直夸我是個能干的好孩子。
我也能幫奶奶干活了。我真高興!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十五
我出生在農村,22歲之前,除了上學,一直在農村;此后也還不斷干農活。對農活和做農活之苦,我是有切身體會的。
初一和初二上學期我是在自己村里讀的。那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當時不但星期六下午,就是星期三下午也不上課。其他幾個需上課的下午,也只是上兩節(jié)課而已。那時生產隊每天的活分四截做,上下午各兩截,上好兩節(jié)課后回到生產隊的我,剛好趕上做一天里最后一截的活。不去生產隊做的話,就去割羊草。只有這兩種選擇。
在生產隊干活是計工分的。成年男勞力做一天最高是12分,成年女勞力最高是8分。我那時不過是一個小孩,我已經想不起我做一天是3分還是3分半。
小孩子偶爾干點農活,可能帶有玩耍性質,挺好玩。但我不屬于那種情況。我是正兒八經干農活。做農民,就農活而言,最苦最累的,莫過于夏季的.“雙搶”,也就是搶收搶種。我永遠不會忘記,12虛歲那年,單單在總共不到20天的“雙搶”期間,我就做了12天半!
我至今記得發(fā)生在那年“雙搶”的兩件事。有一天中午去插秧,田里的水很燙,長我一歲的男孩泉始終不敢下去,長我兩歲的女孩芬則掉下了眼淚,也不敢下去。我當然像大人一樣下田了。我們那個自然村以人少田多著稱,當時還沒有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并不考慮中午插秧可能會燒苗。稍后的一天,也是中午,在田里插秧的我,流鼻血了。插秧必須弓著腰,低了頭,這十分有利于流鼻血……實在止不住,最后我被人勸退,回家躺在一只匾里休息。這兩件事分別發(fā)生在哪兩塊田里?此刻讓我到現場指點當時具體發(fā)生在哪個位置的話,我想誤差都不大會超過10米。
如今農村大多種單季稻,早已沒有了“雙搶”。從這一點看,現在的農民再也不像當年那么苦。
除了白天干活,我還從很小起就開早工和夜工。開早工大多是采桑葉,偶爾也有比較另類的活計,比如有一次是收割用來采種子的紅花草,割著割著居然發(fā)現一窩小老鼠。第一次開夜工是在田里打稻,我年紀太小,只是幫大人把稻子搬到打稻機旁,收工后在生產隊吃半夜飯的情景,宛在目前。有一次是預計有雨,男人們紛紛去田里壘柴堆(是專門留給生產隊的兩條耕牛吃的),小小的我跟著玉祥,幫他把柴拖攏來。還有一次是拔蘿卜,那是一個有月光的夜晚,大多是年輕人,雖然窮苦,但一大幫人在一起干活,說說笑笑地,還是蠻開心的。事實上,那時也不大有更美好的生活。
農村的活,我大致只有兩樣沒做過。一樣是捻河泥和挑河泥,因當年我畢竟還小。還有一樣是養(yǎng)蠶,那習慣上是女人做的。
小時候,也不是沒有人關注孤苦的我。有一種東西對我似乎特別感興趣,那就是一種很小的蚊子。無處不在,無孔不入,被咬了還很疼。萬般無奈之下,我在田里插秧時就只好采用下面這種方法:將自己渾身上下涂上爛泥,讓蚊子們找不到下嘴的地方。
有一次是“雙搶”時,遭遇特大暴雨。夏天,滿天烏云并不一定會下雨,你若盲目躲雨而雨卻并不下來,豈不是白白浪費時間。再說,我們生產隊田地極多,那次我是在離家足有兩里多的田里插秧,當然不會躲什么雨。然后,雨就鋪天蓋地砸下來,遠離房屋的我們無可逃避。一個叫阿三的中年婦女叫我把一束稻草頂在頭上,她說要淋壞的。我和她各自頂了一束稻柴,蹲在田埂上,那一刻,在暴雨的淫威里,我和她成了世界上最卑微最無助的人。幾年前,她中了風,半身不遂,去年離開了這個世界。
相對于割稻,我甚至有點喜歡插秧(俗稱“種田”)。割稻腰很疼,種田則不然。我們生產隊的女孩子嫁到別處,一律是種田的快手。為什么?我們那兒水田多呀,逼你非種得快不可。分田到戶后,像上面提到的玉祥,家里光水田就有17畝多;我家后來在我參加工作后只剩兩個農村戶口時,還分到3畝6分田呢。通常男人種得比女人慢些,不過在我的印象里,我種田的速度一直與最快的女孩相當。下面這個例子比較直觀:后來單干后,有一年勞動節(jié),種的是“小苗帶土”(不是手工拔下來扎成一小把的那種,種起來相對要慢些),我在不用拿秧只負責插種的情況下,一天之內獨自把一塊7分的田全部種好。
分田到戶后,每年“雙搶”,我家總是早早完成。然后我就去幫姑姑家種田。這是我力所能及的。我有三個姑姑,我一個一個輪流幫過去。那時,她們的孩子都還小。這種狀況,一直維持到我結婚后,持續(xù)到我女兒出生的上一年。我女兒是農歷七月初八出生的,那年的夏天,在廠里做擋車工的妻子隨時有可能生產,我當然不便去鄉(xiāng)下幫忙。
但若干年后我居然又一次種田。那是在一個學生家,幾個學生要我去,一沖動,我就挽起褲管下田了,反正我會這個呀。我相信,7年前的那一次插秧,極有可能是我生命里的最后一次。當時跟我一起邊插秧邊聊天的是麗英和曉梅,如今麗英小孩已3歲,曉梅下個月也要結婚了,她倆不知道的是,第二天她們的語文老師渾身疼痛,畢竟多年沒干這個活了??!
農活的心得體會篇十六
農活的心得體會是一種與自然親近的體驗,它不僅僅是基本的農事技能的學習與運用,更是一種智慧與個人素養(yǎng)的修煉過程。在此期間,我經歷了許多的收獲、挫敗、成長和幸福,開拓了自己的視野,發(fā)現了很多人生的真諦。以下是我個人在農活的體驗與感悟。
一、態(tài)度決定一切
無論是在農活還是在生活中,一個人的態(tài)度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在與大自然相接觸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有一種虔誠的心態(tài)去與它相處。當我第一次下地勞作,發(fā)現珍貴的一畝田被荒草遍布,很多人都不屑于這個任務,但是我卻有信心,我相信自己的努力會帶來美好的收成。所以我毫不猶豫地開始了勞動,并堅持每天花最多3個小時進行耕地、清草、施肥,甚至在休息時間也會盯著田地看它長成的過程,雖然人們會像嘲笑我,但我堅信這是有價值的,最終等待我的是收獲的喜悅。
二、經驗的積累
在農活中,經驗是最可貴的財富,只有經過不斷的實踐、反思、總結,我們才能真正理解并運用傳統(tǒng)的農業(yè)知識。因此,在我的農活過程中,我一直在累積經驗,當遇到問題時,我總會找人咨詢、百度,甚至親自體驗,以找到最合適的解決辦法。例如,我的意大利青花菜種得很好,但一段時間后,出現了許多的蟲害,后來我才知道原來只有噴醋才可以很好地控制蟲害。只有對常識進行不斷的探求和實踐,我們才能夠積累起豐富的農業(yè)經驗,才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農業(yè)。
三、化腐朽為神奇
當我們在接觸自然的時候,發(fā)現我們有很多東西是可以利用起來的,這需要我們有一種發(fā)現和發(fā)明的能力。自然是那么的豐富多彩,我們有著豐富的資源,尤其在農場中,物品的回收和再利用為我們帶來了更加便利的生活。“化腐朽為神奇”,已成為我農活過程中的常用口號。我們經常在農活中發(fā)現各種“廢品”,如金屬、木材或減肥物品,可以運用它們,壓成稻草堆,或把破木筏刻成細碎的木屑造架,當然還可以用廢棄的鍋底種植菜籽,這些廢品可以為我們帶來更多的收益,讓我們在農活中得到更多的樂趣。
四、知難而退不可取
在農活中,我們要學會接受挑戰(zhàn),敢于嘗試與創(chuàng)新,更要不畏在面臨困難時,要有堅定的信念和耐心去面對。我還清晰地記得,我第一次開始栽種金針菇時,當它發(fā)出隱約的黑色斑點時,我陷入了沉思,擔心會有害蟲或是病毒侵襲。但我沒有放棄,反而深入挖掘、探究,最終找到了解決方法,并把火炬種植卡在壁上,等待自己的收獲。清晰、積極、耐心地對待農活教會了我如何面對生活,也讓我改變了過去面對問題時的態(tài)度與思維。
五、珍惜自然與生活
通過農活,我更加珍惜大自然和生活。我們獻上了大量時間、精力,不斷把它懷揣在心中。每天早上,當我們在農場中平視大自然時,會讓我們體味到非常清晰、深刻和自然的氣息。四季輪回間的變化與環(huán)境的變化也讓我們更加珍視自然景觀的同義詞。
總的來說,農活的心得體會不僅僅是學習一些技能,它是一個非常深刻、有挑戰(zhàn)性、充滿收獲和幸福感的過程,可以讓我們更接地氣、更開闊視野、更了解自然與自我,可謂非常有益。(120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