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我的家風故事心得體會范文(14篇)

字號:

    心得體會是一種對自己的反思和自我教育的方式。在寫心得體會時,要注重對自己的成長和進步進行評估和分析。2.寫心得體會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能夠讓我們總結經(jīng)驗、改善不足、提高自己。
    我的家風故事心得體會篇一
    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媽媽從小教導我要尊老愛幼。尊老愛幼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她說人的一生誰也避免不了兩個時期:在年幼時需要悉心照顧和引導,在年老時需要關愛與扶助。每個人從呱呱墜地到牙牙學語,到兒童時代,到青壯年時代,到耄耋老人,都會老?,F(xiàn)在物質(zhì)條件好了,可是很多老人成了空巢老人,他們可能不缺錢花,但是得不到應有的陪伴與照顧。我奶奶覺得城里不習慣,覺得鄉(xiāng)下空氣好,還可以養(yǎng)雞養(yǎng)鴨養(yǎng)鵝,喜歡住鄉(xiāng)下。因此一有空我和爸爸媽媽就會回去看她,給她做她愛吃的菜,給她包餃子,陪她聊天,聽她回憶和講述她的故事。我們也會把她接到城里,帶她去看天安門、毛主席紀念堂、長城,去香港澳門。作為炎黃子孫,我覺得我有義務把尊老愛幼繼承下來,傳承下去。爸爸媽媽孝順爺爺奶奶,我孝順爸爸媽媽,薪火相傳。
    老子說“輕諾必寡信”,韓非子說“小信成則大信立”,爸爸從小對我循循善誘,讓我認識到做人必須恪守誠信,男子漢說話必須一言九鼎,對自己說過的話負責,他說諾不輕許,才不容易負人。就是說不要隨隨便便答應別人什么,否則一旦自己做不到就會導致失信于人。答應幫別人忙也好,約人談合作也罷,應允了一定要說到做到。我還小,體會不到那種大人之間一諾千金的感覺,所以爸爸要求我從入學第一天起就按時起床、準時上下學,他說守時也是誠信的一種表現(xiàn)。他還要求我答應別人的要求一定兌現(xiàn),記得剛進一年級那會兒,我們班鄧思雨特別愛吃棒棒糖,有一天我鬼使神差就答應給她買,可說完沒多久就忘了。直到有一天我爸接我放學,鄧思雨就找我爸說起這事,然后我爸回家就嚴厲地要求我從自己的儲錢罐里拿錢買兩個棒棒糖給鄧思雨兌現(xiàn)我許下的承諾,從那以后我就不太敢隨便答應同學事了,因為我怕我忘了或者兌現(xiàn)不了。不過通過這件事我也知道了許諾是非常慎重的行為,對不應辦或辦不到的事情,一定不能輕易許諾,而一旦許諾,就要努力兌現(xiàn)。當然也可能在履行諾言過程中情況有變以至無法兌現(xiàn)的情況,這也是很無奈的事情,我相信只要我們及時向對方如實說明情況并道歉,人家也是可以理解的。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憲法”,神圣而莊嚴,它指引著我們,警誡著我們,約束著我們,這就是我的家風故事。
    我的家風故事心得體會篇二
    歲月悠悠,似水光陰在指間輕輕劃過,耳濡目染,家風已深入我心。那善良孝順的品質(zhì)、踏實勤勞的作風、無私奉獻的精神我將永久珍藏,讓良好的家風在愛的年華里蕩漾、蔓延,愿這可貴的情懷永遠伴隨著我的成長。
    ——題記
    上小學那會的一個暑假,爸爸媽媽訂好了機票要帶我外出旅游。準備出發(fā)的前一天,傳來了壞消息,在鄉(xiāng)下做新房子的外公不小心把手摔斷了,幸好傷勢不是太嚴重,只是打了石膏但日常生活很不方便。為了照顧外公,爸爸媽媽取消了旅游的計劃,我心里很是失落和不滿。外公養(yǎng)傷的那段日子里,爸爸媽媽毫無怨言,小到端茶送水,大到洗腳喂飯,他們每件事都做得盡心盡力,倒是外公總說:“沒事沒事,你們?nèi)ッΠ桑 眿寢尦Uf:“父母養(yǎng)育我們長大,現(xiàn)在他們年紀大了,我們一定要多多陪伴、孝順父母?!蔽覟樽约阂虿荒苋ヂ糜味粷M的心情感到愧疚,于是就守在外公身邊,希望能夠幫助到他,可似乎爸媽把該做的事都做完了。正當我抓耳撓腮的時候,外公說了一句:“哎喲,我這肩膀怎么這么酸呀……”逮著這個機會,我立刻上前去幫外公捏肩膀,平時沒少幫媽媽捏肩,這我可是很有經(jīng)驗的,外公開心地直夸我棒。
    “花朵總是在春花秋月的過往里開得更加艷麗,因為人們記住了它為自己開花的時刻。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并不是只會索取,而是要像花兒一樣學會綻放,把最美的容顏留給世人來欣賞?!边@是媽媽對我說過的話,在我很小的時候,“奉獻”一詞便印入了我的腦海。
    2008年5月12日,媽媽回家告訴我了我一件可怕的事—四川省的汶川發(fā)生了特大地震。聽到“地震”這個詞,我驚了一下,那是只在書本上見過的詞語,沒想到真的發(fā)生在我們國家。還沒來得及思考,電視新聞上關于這場地震的消息便鋪天蓋地地席卷而來。雖然當時的我還不能理解死亡人數(shù)和損失金額那些龐大數(shù)據(jù)的含義,但畫面上樓房坍塌的的慘狀,難民營里一雙雙絕望的眼睛告訴我這場地震的可怕,也讓我明白災區(qū)人民需要幫助。聽見爸爸媽媽討論捐款事情的同時,我也悄悄跑進自己的房間,找出留著買糖吃的存錢罐跑到爸媽面前,他們還一臉疑惑地望著我,“才不是給你們的,這些是我要捐給災區(qū)小朋友買餅干的!”我緊緊地抱著僅有幾塊硬幣的存錢罐,“一定要幫我寄過去!”看到爸媽重重地點頭,我才放心地把存錢罐交給他們。
    做一件益事并不難,難的是堅持;堅持一會也不難,難的是堅持到底。當今社會有多少人還能不忘初心,牢記并傳承自己良好的家風呢?我不會丟失這些優(yōu)秀、可貴的品質(zhì),我要把這良好的家風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們享受家風帶來的幸福與快樂!
    我的家風故事心得體會篇三
    老房子還在,現(xiàn)在應該是村子里為數(shù)不多土坯房了。回到老家,看著房子周圍雜草叢生,在細雨中格外深遠。
    看慣了城市的高樓大廈,猛地,看到老房子,一種親切感,一種歸屬感油然而生。這就是我出生的地方,這就是我長大的地方,這就是我最思念的地方。
    老房子雖老,但他承載著我們家的家風。在村子里,人們都喜歡稱我們康氏家族為“書香門第,禮儀之族”,為什么這么稱呼呢?隨著我年齡的增大和社會閱歷的豐富,慢慢理解了。記得,小時候在哪坐席吃飯,總聽到他人說,康家人有禮貌,尊老愛幼,有文化,有知識,這是對家族家風的肯定和贊譽。記得小時候,每每家里來客人了,父親招呼喝茶抽煙,母親準備飯菜,不一會一桌可口美味的佳肴做好,父母讓我和妹妹也坐到桌子上,但前提是客人或飯桌上年長的人先動筷子夾菜吃,我和妹妹方可動筷子。這一點,就是習慣,就是家風。時至現(xiàn)在,每每吃飯,桌子上有長著,我總是等他們先動筷子。
    在吃飯時不能發(fā)出聲響,不能把一只腿腿架在另一只腿上;就這么一個小小的囑咐,一個小小要求,讓我體會到好家風的力量是無窮的。記得有這樣一件事,父親那時還是村上的會計,家里放著村上的合中賬目。一天,父親回到家里,就在就在自己的房子找東西,找了好久,也沒找到。后來,父親問我和妹妹看到?jīng)]有,我們都說沒有。于是他讓我和妹妹把書包拿來,聽妹妹說,我今天去了他房子。然后,父親就斷定是我動了他帳本,就開始揍我,么動,我自然不會承認。父親把啤酒瓶子打碎讓我跪在那,我么動怎么回承認呢?后來,父親找到了他的賬本,父親沒有直接告訴我他把我冤枉了,但從他的行動和語言中,我明白了,沒有做的事,要堅持原則,做人要講誠信,不能墻頭草兩邊倒。
    家風正則家業(yè)興,家風壞則家業(yè)敗。古今中外,有多少優(yōu)秀的家風值得我們?nèi)ネ瞥绾蛯W習,同時,要發(fā)揚和繼承好我們自己的好家風。
    我的家風故事心得體會篇四
    家風是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行的路,家風是一條小船,將我們安全地載向成功的彼岸,家風是一句良言,警誡著我們,約束著我們。同時,家風也是一個家庭的主旋律,是一個家庭文化的象征?,F(xiàn)在我就講講我們家的家風吧。
    誠實守信
    小時候的我是個愛占便宜的小孩子,我經(jīng)常偷偷摸摸地拿走一些不屬于我的東西。爸媽看見我拿的只是一些小東西,以為我不懂事,還沒太計較,有進只是幾句責備而已。后來,我愈發(fā)得意,一次跟著爸爸去超市買東西時,趁著售貨員不注意,眼疾手快地拿走了一包巧克力。等回到家,我像只猴子般高興地活蹦亂跳。爸爸問我為什么這么高興。我把事情緣由告訴了爸爸。爸爸突然嚴肅起來了,說“你快把這包巧克力還回去,之前沒有教育好你,現(xiàn)在我告訴你,做人不一定得有大出息,但你一定得誠實守信,孔圣人寧可渴死不喝盜泉之水。你怎么能干這種事呢?下次你要再犯,我可非修理你不可。記住這是我們家的家風?!蔽业哪槨班А钡募t了,急匆匆地把東西還了回去。自此我再也不敢貪小便宜了。
    節(jié)儉樸素
    我呢!自幼自尊心強,吃的用的總要和同學比一比。若是同學的比我好,我就吵著要買。這不同學小軍又買了一件新式的防水防臟外套,上面還有我喜歡的米老鼠圖案。我特別想要。于是我向爸媽請求買。媽媽說:“買什么買,家里你的外套都堆成山了?!蔽也环饴裨沟溃骸巴瑢W小軍又買了一件新的,我也想要?!贝藭r爸爸開口了:“孩子,做人要樸素,內(nèi)在美是大于外在美的,和同學攀比是不對的,你應該用實力去證明自己?!蔽尹c了點頭,又進了書房努力學習。
    還有一次我和妹妹爸爸媽媽去飯店吃飯,年齡還小的我們很開心,拿起菜單就一頓亂點,都不管菜是什么價,爸媽真以為我們要吃,也沒阻止。后面菜上來了,我們開始很興奮,但畢竟只是三分鐘熱度,才吃一小碗飯就嚷嚷吃不下了。一看菜還有一大半沒動筷子。爸爸又說:“你們看看,點了這么多菜不吃,要節(jié)儉呀!孩子,不是不可以用錢,而是要養(yǎng)成節(jié)儉的好習慣啊!”我們聽了以后很后悔,以后再也不大手大腳的花錢了。
    堅持不解
    上了五年級,同學們都開始騎自行車上學,我的心癢癢了,讓媽媽買了一輛,并在周末讓媽媽教我騎車。開始媽媽還手把手教我,耐心地告訴我要領,還親自示范了。我開始很順利,后來突然車把不穩(wěn),車子搖晃起來,我摔了一個“狗啃泥”,原來是媽媽放開了手。我大叫:“你干什么呀,害我摔了一跤?!眿寢屨f:“我不會教你了,你自己去練習吧!”我很氣憤,但也無可奈何,我開始一步一步的摸索,不停地練習,但每次均以失敗告終。正當我準備放棄了,媽媽的鼓勵來了:“兒子加油!堅持就是勝利?!蔽抑靥判模粩鄧L試,終于成功了,媽媽笑了。
    這就是我的家風故事。我一定會它的熏陶下變成更優(yōu)秀的人。
    我的家風故事心得體會篇五
    很多人的家里都有家風,家風也是一種傳承、一種習慣。要說起我們家的家風,那主要就是:有孝心、講誠信等。
    “百善孝為先”,孝敬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爸爸媽媽從小就教育我要有孝心,要尊老愛幼。是他們告訴我怎樣孝敬長輩的。我們家有一個習慣,當然我確信這是個非常好的習慣。通常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吃飯的時候,要等人到齊了,奶奶、爸爸、媽媽都坐好,長輩先動筷子我和哥哥才能吃,好吃的不能獨吃,要先給長輩吃。記得有一次,盤子里還有不多的幾塊排骨,媽媽先給奶奶夾了一塊兒,又給爸爸夾了一塊兒,最后又給我和哥哥每人一塊兒。我問媽媽:“你怎么不吃呢! 你不是很喜歡吃排骨嗎?”媽媽笑著對我說:“因為我上有老下有小呀?!甭犃藡寢尩脑?,我感動萬分,忙把碗里的那塊夾給媽媽,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媽媽上孝婆婆下疼子女的那份苦心!
    誠信自古至今都是人們交往過程中的道德準則。
    記得,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爸爸給了我50元錢,讓我去買個西瓜。一聽說要有西瓜吃,我就很高興的向外跑去。
    看到路邊的車上有滿滿的一大車西瓜,西瓜攤上聚集了許多買主。我也趕緊湊了過去,原來是一位老爺爺再賣西瓜。我挑了一個西瓜給老爺爺,老爺爺稱了下說:“17元?!蔽野寻职纸o的五十元給他,然后老爺爺找了我83元,他多找了50元。這時,我看了看周圍的人,發(fā)現(xiàn)老爺爺根本沒發(fā)現(xiàn)多找了。頓時,我的心中竊喜:反正沒人注意我,我就直接回家吧!想著,我便偷偷地溜出人群,飛快地朝家中奔去。到了家里,我十分開心地把錢和西瓜都交給了老爸,并說了這件事。結果,老爸竟然板起了臉,把我給狠狠的訓了一頓,讓我把多找的50元錢還給老爺爺,并且向老爺爺?shù)狼浮?BR>    不知不覺,在爸爸媽媽的言傳身教下,有孝心、講誠信已成為了我和哥哥的習慣,也是我們最值得驕傲的。
    我的家風故事心得體會篇六
    “嘿呀、嘿呀…。”是哪家在漆黑深夜還點著通明的大亮燈,在辛勤地為家操勞,使家而明亮?是我們的家!這盞黑夜中的明燈,在社區(qū),不,在溫州,是一束最閃耀的光芒。
    告訴你,我們可是這社區(qū)里少有名氣的勤勞之家。四代祖?zhèn)鳎诿?
    要說,就從奶奶說起。我奶奶這把年紀,也是忙個不停。在我們各自外出學習、工作之時,她就利用時間,在家里左洗右刷,從沒閑著。
    早晨,奶奶都起得很早的,她幫我們準備好早餐,就開始干其他活兒。我起床目視奶奶的一舉一動,她拖地時聲音十分輕,似乎生怕打擾我的睡眠。
    我知道,奶奶的身體不是特別的硬朗。干體力活過久,對身體有些許的影響。她為我們,累垮了身體。瞧,奶奶的動作緩慢,但她拖地拖得很干凈,如果一些地方她還認為臟的,要重復著拖來拖去,不拖干凈決不罷休。如果實在不行,她會皺緊眉頭,搖搖頭,拿來洗潔精拖而再,再而拖。奶奶,為我們付出這么多,我們都心疼你,感激你!
    在奶奶影響下,母親也是一位勤勉的人。是我們值得一提的人。她白天在單位認真工作,正因為這種態(tài)度,每年都被評為“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母親下班后,我總能聽到她匆匆的腳步聲和氣喘吁吁聲。母親一手提著包,一手提著為我們準備晚餐的菜。她表現(xiàn)得沒有特別的夸張,只是為了避免引起人家的注意,只是小聲喘氣。晚飯后,母親放棄了娛樂項目,也沒有倒頭休息,而是幫著家里做家務活。白天奶奶干,晚上母親搶著干,讓奶奶休息。
    一次深夜,我不知怎的,驚醒。模模糊糊中,我看見書房里閃著微弱的燈光,母親還在收拾書架!左一擦,又一理,持續(xù)不斷。我看見母親臉頰旁流下豆大的汗珠,一滴一滴……。母親的背微微駝著,曾經(jīng)引以自豪的直背,今兒怎么有些駝呢?我的睡意全無,書房里的燈依舊亮著。母親,白天在單位工作,晚上還要不辭辛勞在家整理家務。母親不愧是我們的勤勞榜樣!
    我在奶奶、母親的耳濡目染下,也學會了勤勞。在學校我可是衛(wèi)生大組長,不僅勞動響當當,學習也不例外。
    一次,林老師布置作業(yè),很少。但要求我們認真完成。是的,只有兩項,一項是常規(guī)作業(yè),另一項是作文。那次我寫了兩個小時!作文寫了五面。完成的很認真。也許是平時課外書看得多,拿起筆來,我的靈感就會突發(fā),越寫越有勁。那次作文,我被當眾表揚,那是勤勞的結果呀!
    我們家家風——勤勞之風,愿它常駐我家。愿那勤勞之風,飄在中華民族上空,飄進千家萬戶之中!
    我的家風故事心得體會篇七
    時常聽別人說起“家風”,我總是似懂非懂,不過,在我家里,為人處世的許多事都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中,雖然很平凡,但總讓我產(chǎn)生一些感悟。
    我的老太今年九十七歲了。五年前,她不小心跌斷了大腿骨,因為年齡大,治療也沒有效果,所以這五年都是在床上度過的。平時的日日夜夜都是爺爺奶奶輪流值班為她倒便盆。吃飯的時候,也是奶奶把飯菜端到她的面前,每天夜里還要起身幾次幫助老太把被子蓋好,怕她受涼。的夜里,他們也要多次起來,查看老太的蚊帳里究竟有沒有蚊子。
    老太有嚴重的高血壓,爺爺每天都要給她量一次血壓。去年,老太因感冒發(fā)了兩次嚴重的咳嗽和哮喘,爺爺買了幾種藥,守候在床前,按時讓他服藥,終于化險為夷。
    老太也不能到浴室洗澡,都是奶奶在家里撐起塑料浴帳,把她背到洗澡桶里幫助她洗,幾年來都是這樣。
    還有讓人我更難忘的一件事,有一個星期天,爺爺去了鄉(xiāng)下老家,不在家。就是這一天,不知道什么原因,老太肚子有了毛病,上面嘔吐,下面拉肚子。床前的地上和被子都嘔臟了,墊被、內(nèi)衣也拉臟了,氣味很難聞,但是奶奶沒有一句怨言,打掃地面,清洗被子和衣物,一刻不停忙了整整半天。我在旁邊看到這一切,我被感動得熱淚盈眶。從此以后,我也開始為老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的在外地打工,他們每次打電話或者視頻的時候,也少不了要問候老太,和老太說說話,噓寒問暖。
    每次鄰居或者親戚到我家,談起奶奶為人,老太總是贊不絕口。今年,舅老太爺來我們家,老太又談到了奶奶,并且特別地把這件事情告訴他,舅老太爺說:“你過去對你的上人不也是這樣子嗎?這是你們家的家風啊,前面的鞋子———后面的樣子,孝道在一個家庭也是能代代相傳的啊?!?BR>    我的爺爺奶奶都是退休的,有養(yǎng)老金,但是爺爺奶奶平常過日子總是精打細算,從來不亂用一分錢。中國人傳統(tǒng)的“勤儉持家”的觀念已經(jīng)在他們心里扎了根,爺爺常常對我說一些“勤儉養(yǎng)德”,“古往今來多少事,成由勤儉敗由奢”這樣的名言。他們對我的零花錢也管理的很嚴格??吹酵g的孩子吃棒冰,吃各種各樣的街頭小吃,我常常忍不住流口水,不過現(xiàn)在都習慣了。你是不是認為他們很摳門、很小氣?如果這樣想,你又錯了。在家里,對自己人,他們是有點小氣,對別人,他們卻有點大方。每逢老家有鄉(xiāng)親、鄰居或者親戚生病了,他們都要回去看望,給人家送上幾百元錢。去年就有老家的兩個鄰居到縣城縣醫(yī)院住院,他們?nèi)タ赐藥状?,給了兩個病人每人500元。
    在我的記憶里,我們一家人都愛讀書,不愛看電視,我家的電視只有在春節(jié)或者才打開,平時是不開的。每天晚飯后,我做作業(yè),寫日記,爺爺看書,奶奶看報這已經(jīng)成了習慣。我們家有三個書架,幾百本書,爺爺說要讓我們家成為一個書香家庭。
    我的爺爺奶奶就是這樣的人,我的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是一樣的,我不知道這些能不能算我們家的家風,我將來長大了,也要像爺爺奶奶這樣做人。
    我的家風故事心得體會篇八
    有人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又有人說:“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從這些名言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讀書的重要性。
    在我很小的時候,爸爸就經(jīng)常帶著我到圖書館閱讀。什么少兒版《西游記》呀,《幼兒百科》,《幼兒斑點狗》,等等。我都閱讀了好幾遍。而我爸呢,他喜歡看一些《象棋攻略》,《上下五千年》之類的。雖然我們閱讀的類別不一樣,但是每次和爸爸一起呆在圖書館的時光,確是我感覺最溫馨美好的日子。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漸漸長大了。慢慢地,我看書的種類越來越多。我對讀書的質(zhì)量層次要求也越來越高。例如成人版《西游記》,少兒版《上下五千年》,乃至沈石溪的系列動物小說,我都看。后來,我學會了寫讀書筆記的方法。我將看到的好詞好句分類別積累下來,平時沒事的時候翻出來讀一讀。讀得多了,自然就能記住一些。在我寫文章的時候,時不時地,這些“小精靈”就蹦了出來。它們讓我的文章更加有生氣啦。
    “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yī)愚!”我爸爸熱愛閱讀,我從小受到他的`影響,也熱愛閱讀。閱讀不但開闊了我的視野,而且促進了我一天天地茁壯成長。
    我的家風故事心得體會篇九
    不知不覺間,和父母相處的時間已有11周年了,他們見證著我的成長,我也慢慢地看著父母漸漸變老,在這11年中,父母給我傳承的一種家風就是孝順,孝順父母親、孝順祖父母,孝順外公外婆,讓我時時刻刻沐浴在一種孝順的氛圍中。
    我們環(huán)山鄉(xiāng)是有名的孝子胡謙的故里,秉承著“和順、勤儉、讀書、忠孝”的家風,對于忠孝的孝字,我的爸爸詮釋的很棒,不僅平時里經(jīng)常教育我要尊敬長輩,孝順父母,他自己也總是以身作則。今年過年時,我爸爸帶著奶奶去杭州體檢,體檢結束帶奶奶去游玩西湖,正當玩得開心,在回家的路上,爸爸發(fā)現(xiàn)奶奶臉色蒼白,慌張地在四處尋找,爸爸馬上問奶奶怎么了?奶奶委屈地說:“我兩千塊錢弄丟了”,奶奶年紀大了,丟了這么大一筆錢可是心疼壞了??赡苁莵G在賓館了,奶奶要立刻回去找??墒前职忠幌氲竭@來來回回的,奶奶暈車很厲害,加上這一著急的心態(tài),可能就會犯高血壓。爸爸急中生智說道:“媽,我?guī)湍闶蘸迷谀亍?,說完掏出兩千塊錢遞給了奶奶。為了讓奶奶安心,爸爸撒了一個善意謊言,爸爸的孝順讓我明白了我的不足。想到我平時,除了幫媽媽做點家務,在孝順這點上遠遠不及老爸,老爸從不惹奶奶生氣,不管有多愛我,但是如果我對奶奶發(fā)脾氣的話,爸爸就會批評我,我以后要向爸爸學習,從孝順父母開始,傳承我們家的良好家風。
    孝順就是我家的家風,這良好的家風伴我成長,不僅伴我走過11年,還有更長遠的明天和未來,什么樣的家風,往往就會養(yǎng)育什么樣的人,什么樣的`做人做事態(tài)度、為人處世倫理,我相信我會將我們家孝順的家風繼續(xù)發(fā)揚光大。
    我的家風故事心得體會篇十
    小時候很怕父親,因為父親很嚴厲,從來不跟我們親熱嬉鬧。一米八四的大個子和筆挺的身材更是對我們形成了巨大的威力。每天只要一聽見門外有父親的腳步聲,我們姊妹五人馬上就斂起笑容,趕緊各自學習或做事去。
    父親是公社的食堂管理員,要想往家里帶點吃的那是順手牽羊的小事,但是父親從來不做。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正是國家經(jīng)濟嚴重困難時期,家家戶戶餓得眼睛都綠了,到公社、生產(chǎn)隊偷東西的事情常有發(fā)生。我們家八口人,天天喝面糊吃野菜,我們多么希望父親能把食堂里的饅頭、麻花帶回來幾個,讓我們也解解饞,飽飽肚子啊!可是父親總是空著手回來,到家里吃飯的時候,他說“我不吃了,我在公社吃得很飽,肚子沒地方裝了”。其實父親說的是假話,他是想省一點糧食給我們吃,母親最清楚。
    父親從來不許我們占公家便宜,他說:“公家的東西一絲一毫都不能動,看都不能看,因為你看了就想拿,拿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痹诟赣H的嚴加看管下,我們一家人天天餓著肚子,也不敢走到公田里去偷掰一穗苞米,偷摘一顆蘋果。每到秋天果實成熟的時候,父親就提醒我們:上學、下地干活都不許走生產(chǎn)隊果園邊上的路,免得擔嫌疑。我們不服氣,心想“不從那走從哪走?我們不偷不就行了嗎?”父親看出我們的心思,正告我們:“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你從那邊走,看果園的人就得出來看看,是不是有人偷果,給人家添麻煩?!蔽覀冎缓寐牳赣H的話,繞著道上學。
    父親的教育雖然沒讓我們得到“實惠”,但是卻得到了左鄰右舍的稱贊。生產(chǎn)隊長開會表揚我父親,說“曲洪山會教育孩子,大家都要向他學習。”
    父親是生產(chǎn)隊里最信得過的人。有一年秋天,生產(chǎn)隊要儲存上千斤地瓜作種子。隊里沒有地方,只能放在私人家里。那時家家都想從中撈點便宜,都自告奮勇。隊長對我父親說:“放在你家最放心!相信你!”父親覺得這是莫大的榮耀!比揀了錢還高興。回到家里二話不說就把西屋大炕滕出來。地瓜這東西特別嬌慣,溫度太高了長芽子,太低了又怕凍壞。父親就讓母親每天做飯時注意火候,保證西屋炕不涼不熱。
    地瓜運來的時候,生產(chǎn)隊沒過稱,以示對父親的尊重和信任,父親堅決不同意,隊長只好大略稱了一下,說是1200斤。隊長說:“放時間長了,會跑水分,春天過后份量就不會這么多了?!备赣H記住了1200這個數(shù)字,天天告誡我們不許偷吃,如果誰動了公家的地瓜,他要以家法處治。母親有點不高興,說:“這么多地瓜,孩子們餓了吃一兩個也算不了什么,要不然讓他們換一家去。”父親聽了這話,眼睛一瞪:“我看誰敢!”母親就不敢吱聲了。
    西屋沒有門,只是一塊布簾子,一掀就可以進去,可是父親的囑咐像打雷一樣,我們連動一下門簾都不敢。第二年春天,生產(chǎn)隊來拉地瓜,一過稱,不但沒有短斤缺兩,還漲稱了(其實隊長當初過稱時就故意少說了一些)。這件事傳出去之后,父親的聲望更高了,“手腳干凈”成了眾人對父親的一致口碑,也從那以后,生產(chǎn)隊年年把地瓜存放在我家,又年年按期如數(shù)地拉回去。
    父親就是這樣傳承著祖宗的家訓,保持著清正高潔的品格不受半絲污染。他一生沒有從公家拿過一張紙,沒有在公田里揀過一粒米,沒有在山上砍過一棵樹,甚至沒有挖過一個樹根,他的心地就像他的衣服一樣永遠干干凈凈,整齊嚴肅。
    父親的不貪公物讓我們有了好家風,一代傳一代,直至今日。前幾天,我和先生商量
    清明
    節(jié)為公婆掃墓的事,路挺遠,小叔的車只能坐五個人,如果我和兒子也去的話,就只好再打一輛車。我先生說:“我單位的車閑著,我可以開去?!蔽覂鹤玉R上舉手
    報告
    :“媽媽說公家的便宜不能占,你開單位的車不是占公家便宜嗎?”我和先生相視一笑,當即決定不用公車,我和兒子換個時間坐出租車單獨去。
    我們深深地懷念父親!是他老人家給我們樹立了榜樣,讓我們保持了清正家風長久不敗。在父親過世的第2個
    清明節(jié)
    來臨之際,讓我們真誠地道一聲:“父親您好!我們感謝您!”
    我的家風故事心得體會篇十一
    家風,即家族世代相傳沿襲的風尚,它是引導我們成長的無聲力量,是一個家族的精神風貌,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是傳承千年的精神尺度。家風,亦是吾國之民風,它不僅影響著家族的傳承,更影響著民族的未來,是極其必要而不可或缺的。給予我精神力量的,正是這樣的一種家風。
    孝之風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是一種優(yōu)良傳統(tǒng),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在我的家中,所有人都為傳承這一家風而努力。我的父母對待家中長輩,態(tài)度恭敬,關愛有加,照顧得細致入微,尊重長輩的意愿,十分孝敬。在這樣的良好家風的熏陶下,我也學會與長輩們溝通交流,為他們做一些事情,關心他們,孝敬他們。在孝敬長輩的家風影響下,整個家庭彼此關系融洽,相互關愛。傳承這樣的家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構建和諧社會。
    禮之風
    孔子云:“不學禮,無以立。”我家的家風,就要求每一個家庭成員明禮學禮。我的父母總是言傳身教,十分講究禮儀,待人接物落落大方,彬彬有禮,謙和溫厚。他們經(jīng)常教育我要有禮貌,做一個有素養(yǎng)的人,教我主動同長輩打招呼,對人謙和有禮,言行舉止端莊大方。禮儀代表著一個人的精神風貌,是現(xiàn)代文明的標志,是社會進步的體現(xiàn)。傳承這樣的家風,能提升一個民族的形象,盡顯我泱泱大國,禮儀之邦的風采。
    誠之風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在誠實守信的良好家風中,我始終謹記祖輩們的諄諄教導。我以親身實踐來傳承我的家風,在生活中,我銘記誠信的傳統(tǒng)美德,待人誠懇,不輕易許諾,一旦承諾,必當竭力做到。正是這樣一種誠實守信的優(yōu)秀家風,告訴了我樸素而又真切的道理,給予了我受益一生的品格。傳承這樣的家風,能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營造一個誠信的和諧社會。
    家風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影響著整個社會的`風氣更決定著民族的未來。家風,不可遺失,家風,需要傳承。
    我的家風故事心得體會篇十二
    今年春節(jié)期間,看到央視記者在做一項非常有意義的.調(diào)查,他們在大江南北,對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人都會問“您的家風是什么?”不同的人回答當然也是千差萬別的。看著每一期調(diào)查,雖然沒有記者采訪我家,但是我也開始自問自己,我家的家風是什么?帶著這個疑問,我去問了年近八旬的奶奶,奶奶告訴了我,我家的家風是什么。
    奶奶給我講了個她們時代的故事,在我爸爸和我爸爸兄弟都很小的時候,由于社會正處于貧窮時期,食物極度匱乏,爸爸的爸爸,也就是我的爺爺要養(yǎng)活好幾個孩子,更是難上加難,爺爺經(jīng)常早出晚歸,才能勉強糊口,別說吃好的了,能有點填肚子的食物就不錯了,奶奶說,現(xiàn)在的孩子不知道啥叫餓,你爺爺那會不知道啥叫飽,爺爺常常為了讓爸爸和他的兄弟們能多少補充點營養(yǎng),會把攢下的白面給他們吃,自己吃的是粗糧,在那個時代里,白面可是奢侈品,有一次,爸爸問爺爺,你怎么不吃白面呀?爺爺對他的孩子說,我胃不好,不愛吃白面,吃了不舒服,給你們吃!爸爸和他的兄弟們那會太小了,不會理解爺爺?shù)囊馑嫉模∽詈鬆敔斠驗樘焯斐阅切┐旨Z,得了胃癌去世了,后來爸爸和他的兄弟們知道了那句話的真相!奶奶講完這個故事后,我眼睛濕潤了,我理解了愛怎么樣傳承的,無私的愛無關歲月苦難,無關時間空間!
    聽完這個故事,我也想起了在自己成長歲月里發(fā)生在身邊的家事,讓我逐漸得領悟了自己家的家風。這些年每年三十兒,爸爸都會去邀請一個人過年的左右鄰居,親朋好友,即使陌生人,會真誠的把他們邀請到家里來一起過年,我很是不理解,大過年的,本是家人團聚的日子,不是家人坐在一起好像不自在,爸爸最后看出了我這點想法,他告訴我“在一起圖個熱鬧,多雙筷子的事,人要有愛心”隨著歲月的積淀,越來越理解爸爸的話,不管在哪里,不論做什么工作,一定要心中有愛,相信愛是可以傳遞的,就像我家每年三十兒都有不是家人的親人來我家吃飯,和他們一起微笑,碰杯,已經(jīng)成了一種習慣,今年也不例外!
    后來我又問媽媽,我家的家風是什么?媽媽因為不善言語,并不能準確表達她的理解,但是媽媽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印在我成長的記憶里,媽媽在家總是全家第一個起床的人,睡的總是最晚的一個,以前爸爸上班,我上學,她總是按時給我們做好每一頓飯,從來不會怨言,不會煩惱,每一次她都是全家最后一個吃飯的人,她的淳樸、善良多少植根在兒女的心里。
    聽完那個時代的故事,回憶起成長中的事,我逐漸理解了我們的家風是什么,爺爺用有限的生命詮釋了無私的愛,并把愛傳遞給我了我的爸爸、媽媽,爸爸,她他們用行為教導我們做一個善良的人,傳承那歲月沉淀下來的精神之光!
    我的家風故事心得體會篇十三
    我們土家人都喜歡吃“金包銀”,所謂“金包銀”是指包谷磨成粉后和大米混在一起做成的飯,因為包谷是金黃色,大米是白色,所以,我們土家人稱它為“金包銀”。
    每年秋天到來的時候,田里的包谷長得又大又沉,農(nóng)民們高高興興地將包谷一個個掰下來收回家,然后,一家人圍成一堆坐著,把包谷米一顆顆弄下來,再把它曬干,再磨成粉。
    做飯的時候先把大米煮一會兒,然后把反過甑的包谷粉抖進去和均勻,再用飯甑子蒸熟。這時,金晃晃、銀閃閃、香噴噴的“金包銀”就做成了。
    “金包銀”不但看起來新鮮、聞起來清香、吃起來可口,而且含有豐富的糖、蛋白質(zhì)和多種維生素,對人的身體健康有百益無一害。
    “金包銀”不光我們土家人喜歡吃,許多外鄉(xiāng)人到我們這兒來也都點名要吃“金包銀”,有的一吃就是三大碗。
    “金包銀”風味獨特,遠近聞名,吸引了眾多的客人。
    我的家風故事心得體會篇十四
    家風就像是一個家族的靈魂,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部分。而在我們家也有家風,那就是誠信。
    記得那一次,我和媽媽一起去小麗阿姨家做客,卻遇上了傾盆大雨。小麗阿姨借給我們一把深藍色的格子大傘。
    第二次去的時候,我們剛走到小區(qū)院子的門口,媽媽突然停了下來,轉頭問我:“上次你小麗阿姨借咱們的傘,你拿了嗎?”我心里咯噔一下,急忙說:“我沒有拿,怎么辦?”媽媽讓我趕緊去拿傘,我嘟嘟囔囔的說:“下次再拿不就行了。”媽媽嚴厲的瞪了我一眼,生氣的說:“做人要講誠信,拿了別人的東西,就一定要還。不然就算下一次借別人東西,別人也不會借給你了,因為你已經(jīng)失信了,以后可不能這樣了,這可是咱們的家風。”
    我聽了這話,臉一下子紅了,羞愧萬分,急忙跑回家拿來了那把深藍色的格子大傘。
    對別人的承諾要做到,對自己的承諾也要做到。在暑假前,我就已經(jīng)制定了暑假的學習計劃,并對自己承諾要認真完成??墒鞘罴匍_始了,我也沒有按照我的暑假計劃學習。媽媽問我:“你的暑假計劃照做了嗎?”我一拍腦袋,不好意思的說:“還沒有呢?!睆哪翘炱穑罴匍_始到暑假結束,我一直按照自己的暑假計劃學習,學習果然提升了很多。
    家風就像一盞燈,照亮了我前行的路,伴隨著我,從懵懂無知走向了成熟。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隨風潛入我們的心靈,它們必將一直伴隨我們成長。我希望它世世代代傳承和發(fā)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