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書筆記摘抄感悟(優(yōu)秀8篇)

字號:

    心得感悟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后所寫的感受性文字。優(yōu)質(zhì)的心得感悟該怎么樣去寫呢?以下是我?guī)痛蠹艺淼淖钚滦牡酶形蚍段拇笕?,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BR>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摘抄感悟篇一
    懷著激動的心情,我第三次翻開了古典文學(xué)名著《三國演義》.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jǐn)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畫的淋漓盡致,細細品味,讓讀者仿佛進入了一種境界.
    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是以智和勇來依次展開的,但是我認為智永遠是勝過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計嚇退了司馬懿率領(lǐng)的十五萬大軍.此種例子舉不勝數(shù).
    有勇無謀,大敵當(dāng)前,只能拼死征戰(zhàn).呂布,顏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呂布在白門樓聽從謀士的計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門上呢?如果顏良把劉備在河北的事情和關(guān)羽說清楚,哪兒至于被義氣的關(guān)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無謀,禍福占其,禍居上,福臨下,入陣必中計,死無不目.
    再談?wù)剣?魏,曾經(jīng)煊赫一時;蜀,曾經(jīng)功成不居;吳,曾經(jīng)名震江東.這么來看,從國家就可以反映出國君的性格.曹操,欺壓百姓;劉備,愛民如子;孫權(quán),稱霸江東.
    如果說魏國在三國里智謀最強,一點也不為過.曹操的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司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兩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再說蜀國,首當(dāng)其沖的必定是伏龍諸葛亮.他那過人的機智,嫻熟的兵陣,無不讓后人嘆為觀止.還有像鳳雛龐統(tǒng)、姜維、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認為都不如孔明.吳,一個占據(jù)三江六郡的國度,能算得上是有謀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時期的周瑜就熟讀兵書,精通布陣.經(jīng)過一番刻苦的努力,終于當(dāng)上了水軍大都督,總統(tǒng)水兵.不過他太過于嫉妒,死正中年時.從這些人物和國家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guān)系著成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biāo),只要踏踏實實,仔仔細細(的)地走好追求成功過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會不遠的.
    歷史是死的,沒有多少人會對枯燥無味的歷史感興趣,惟有在歷史中注入民俗文化情感,使歷史變?yōu)閺V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的故事,那么它才會生動形象惹人喜愛.《三國演義》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三國是一段紛爭的歷史,一百多年的腥風(fēng)血雨在中國歷史中,可它卻成了廣大民眾茶余飯后喜愛談?wù)摰脑掝},這主要歸功于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傾注的民俗文化情感.
    羅貫中曾云游四海,網(wǎng)羅天下對三國的民族記憶,這種記憶其實受到人們對歷史的改編,融合了人們的愛狠情仇,包含人們的真是理想,下面我們來共同探討《三國演義》中的民俗文化情感.
    《三國演義》中,神化了兩位關(guān)鍵人物,一位是武圣關(guān)羽,另一位是諸葛亮.
    關(guān)羽有著“面如重棗,唇若涂脂,丹鳳眼,臥蠶眉”的健朗體魄,又有將義氣看成是比生命比戰(zhàn)爭勝負更重要的事.這儼然是一個人民心中的理想形象,人民十分渴望有這樣一位英雄人物出現(xiàn).關(guān)羽“溫酒斬華雄”估計是人們最喜愛的篇目,位居弓馬手,武藝擎天地,溫酒未涼而取強敵首級,轉(zhuǎn)瞬之間,數(shù)行之言而關(guān)羽武藝,氣質(zhì),威嚴(yán)全顯,怎能不讓人驚嘆.后來關(guān)羽被孫權(quán),呂蒙等人設(shè)計殺害,其靈魂附身呂蒙痛罵孫權(quán):“碧眼小兒!紫髯鼠輩!還認我否!我來漢壽亭侯關(guān)云長也”讓孫權(quán)魂不附體.呂蒙七竅流血而死.這樣的死后復(fù)仇怎不讓人驚嘆,讓人大呼痛快!因此,關(guān)羽正在小說中并非人的形象,而是神,是世人推崇向往的神.
    諸葛亮又是一個典型,草船借箭,借東風(fēng).七擒孟獲,錦囊殺魏延等早已成為婦孺皆知的故事,這些故事或許不是都發(fā)生過,有些可能是人民添加上去體現(xiàn)諸葛亮智的,當(dāng)他們都體現(xiàn)了當(dāng)時人們希望當(dāng)朝統(tǒng)治者任用像諸葛亮這樣的賢能之人的愿望.其中最精彩的我認為就是智激周瑜的故事了,赤壁之戰(zhàn)前夕,周瑜原本不希望江東發(fā)生戰(zhàn)爭,希望請和于曹魏,諸葛亮在于他一次交談中,不經(jīng)意間默誦了曹操的兒子曹植所賦的《銅雀臺賦》,其中有這樣的句子:“攬二喬于東南兮,樂朝夕與之共”.大喬可是孫權(quán)的妻子啊,小喬又嫁給了周瑜,怎能不讓周瑜憤怒!“周瑜聽罷,勃然大怒,離座指北而罵“老賊欺我太甚.””.可見諸葛亮不僅讓周瑜改編了觀念,又讓他與曹氏集團結(jié)下了不共戴天之仇.我想各位讀過后都會對諸葛亮的只會感到敬佩.
    《三國演義》中的民俗文化不僅為整部小說增添了別樣的風(fēng)味,有恰如其分地展現(xiàn)出人民群眾的理想,有君主,就會有文臣武將,《三國演義》是以劉備為正統(tǒng)的,劉備旗下五虎上將,劉備龐統(tǒng)的是當(dāng)時不可多得的人才,表現(xiàn)當(dāng)時人們渴望社會安定,渴望生活幸福美滿的愿望.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摘抄感悟篇二
    翻開歷史的長卷,多少英雄人物為我震撼,多少歷史事件使我詫異。
    有人說,一本書是一片葉,一葉知秋;有人說,一本書是一場戲,一戲人生;有人說,一本書是一杯水,一杯滄海。就像《三國演義》一樣,它作為一本書,可知三國時期的戰(zhàn)亂紛爭,也像是在演義一場戲,讓人著迷。
    站在歷史的海岸上看著那一道道歷史溝渠:楚大夫沉吟澤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揚鞭東指,壯心不已;他們選擇了永恒,縱然諂媚誣蔑視聽也不隨其流揚其波,這是執(zhí)著的選擇;縱然馬革裹尸,魂歸狼煙,也要仰天長笑,這是豪壯的選擇;縱然一身清苦,終日難飽,也愿怡然自樂,躬耕隴畝,這是高雅的選擇,如陶淵明悠然南山,飲酒采菊在一番選擇中,帝王將相成其蓋世偉業(yè),賢士遷客成其千古文章。
    在讀完《三國演義》之后,總的說來應(yīng)該是開卷有益吧!我讀到了劉備,關(guān)羽,張飛桃園三結(jié)義的友誼董卓禍國殃民的奸毒;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智慧;曹操賦詩的奸詐,但又有雄才大略的心懷。我還讀了草船借箭,蔣干中計,曹操賦詩,借東風(fēng),七擒孟獲等精彩的歷史事件。
    在《三國演義》所有的人物和事件中,我最喜歡諸葛亮和草船借箭。
    諸葛亮草船借箭,不戰(zhàn)而勝,為什么諸葛亮不費力地輕而易舉得到十萬只箭呢?我想,羅貫中把諸葛亮塑造成一個有智慧的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向周瑜保證三天之內(nèi)必定造出十萬只箭,這在當(dāng)時的情況下是不可能做到的,這只是周瑜想故意找諸葛亮的茬。但是,諸葛亮卻能運用三天中霧最大的一天來借箭。是敵人萬萬沒有想到,讓曹操以失敗而告終。在當(dāng)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且有計謀與智慧的人可以說幾乎沒有,而諸葛亮作為這一種人物形象讓人回味無窮。
    大家都知道在三國紛爭的背景下,劉備代表了蜀國,曹操代表了魏國以及孫權(quán)代表了吳國,他們展開了三國鼎立,三方角逐的場面。在歷史上,人們都有擁劉反曹的傾向,這一傾向?qū)е铝撕髞韯鋭倮麨橥醯慕Y(jié)果,我在想,為什么人們要擁劉反曹呢?在我看來三方爭霸,各自都有優(yōu)劣,都應(yīng)該有公平的機會去爭霸,應(yīng)該體現(xiàn)當(dāng)今的奧運精神:公平、公正、公開??墒侨藗儏s單一的擁劉反曹。我認為曹操和劉備他們各自有各自的優(yōu)點,對于評價任何一個人,即使是他們天差地別,也應(yīng)從好與環(huán),優(yōu)缺點去考慮。正如曹操親帥大軍征戰(zhàn),為爭取民心,下令軍隊沿途不得踐踏百姓的莊稼,違者格殺勿論??善褪遣懿僮约旱淖T受驚嚇后進了老百姓的田地,他雖經(jīng)眾將苦勸沒有取下自己頭,但也割下了自己的頭發(fā)以示懲罰,中國古代,視發(fā)如首,把頭發(fā)割掉,在當(dāng)時已算是一種不輕的刑罰,曹操能割發(fā),以示自刑,體現(xiàn)出他紀(jì)律嚴(yán)明和體裇百姓所以說人是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的。所以說人們都是有自己的優(yōu)點,評價一個人應(yīng)全面評價。
    諸葛亮是在三國中的一個亮點人物,三國時期,諸葛亮領(lǐng)兵評定了南方部落(云南一帶的少數(shù)民族)的叛亂后,想要任命當(dāng)?shù)氐耐寥藫?dān)任官吏來管理。有人進言反對諸葛亮說:如果留下外地人在這里當(dāng)官就要留軍隊,留下了軍隊,軍糧無法解決,這就是一難我們剛剛打敗夷人他們有的父兄死在戰(zhàn)場,留下外地人而沒有軍隊保護,必然會有仇殺之恨之類的禍患發(fā)生,這是二難。以前夷人常有廢除或殺害朝廷官員的事,他們自己感到罪孽深重,他們留下外地官員,也是始終不會得到他們擁戴的,這是三難。現(xiàn)在,我打算不留官員,不留軍隊,不遠送糧食,是考慮到各種典章制定已基本制定社會次序已得到初步整頓,夷漢王間大致可以相安無豐了。
    總之,在《三國演義》這本書中,有多少英雄人物,各有各的特色,我從書中學(xué)到了諸葛亮的智慧智絕。關(guān)羽的義絕。曹操的雄才大略,豪放。
    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暉,我擁一縷最暖的,灼灼紅葉,我拾一片最熱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燦的;漫漫人生,我要采世最重要的義氣,百萬史書,我選擇了經(jīng)典的一本《三國演義》。
    若人生是一片土地,那么讀書便是耕耘,想收獲生活的人,要學(xué)會讀書;若人生是一個海洋,那么讀書便是舟楫,想到達生活彼岸的人,要學(xué)會讀書。因為一本書,是一種人生。人生即滄海。
    書是精神的食糧我想這句耳熟能詳?shù)脑拫D孺皆知,但若要領(lǐng)悟其中的真諦,唯有到書中去領(lǐng)悟,亦要堅持讀書!
    讓我們一起堅持讀書,讓書融入我們的機體吧!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摘抄感悟篇三
    《三國演義》雖然是一部歷史性的小說,但書中的主人公的品格卻激勵著我們。
    我們要以古人為鏡,取百家之長,爭取有更大進步,向成功挺進。
    今天,我讀了《三國演義》精彩的一百二十回的第二回:張冀德怒鞭督郵何國舅謀誅宦豎。
    這一回主要講了:張飛用柳條痛打督郵,但在仁慈的劉備的勸說下,仍舊停下了,以及何國舅謀誅宦豎。
    我們現(xiàn)在還小,還在成長,我們可千萬不能太鹵莽,同時也不能對人太仁慈。如果太鹵莽的話,就可能會失去許多朋友,如果太仁慈的話,那么被你幫助過的人就會得寸進尺,使你沒有任何的反抗能力!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摘抄感悟篇四
    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整理的三國演義
    讀書筆記
    ,屬于摘錄式讀書筆記,摘抄了里面的好段。
    1、誰敢殺我?——魏延最后一句
    2、燕人張飛在此,誰敢與我決一死戰(zhàn)!——張飛橋頭大喝
    5、謝曹丞相贈箭!——諸葛亮借箭后令將士齊喊
    7、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關(guān)于三國歸于晉帝司馬炎,為一統(tǒng)之基,后世的評價經(jīng)典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8、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獎?BR>    名言
    10、豫州當(dāng)日嘆孤窮,何幸南陽有臥龍!欲識他年分鼎處,先生笑指畫圖中——劉備三訪諸葛亮,后世的評價。
    12、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曹操煮酒論英雄
    13、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盡心也!——孔明肺腑之言
    14、先主命內(nèi)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淚,一手執(zhí)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曰:“有何圣諭!”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笨酌髀牣?,汗流遍體,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jié),繼之以死乎!”言訖,叩頭流血。
    15、我乃漢將,焉能降吳狗乎!——傅彤夷陵戰(zhàn)死前語
    17、吾乃常山趙子龍也!——趙云常勝將軍出場臺詞
    18、吾家屢世公侯,豈識村野匹夫!——馬超罵張飛
    20、新野牧,劉皇叔;自到此,民豐足流傳新野民眾的歌謠。
    23、我有頭否?——死諸葛能走生仲達
    26、愿陛下將息龍體!臣等盡施犬馬之勞,以報陛下知遇之恩也?!T葛亮語
    27、周郎妙計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
    29、先生若不出山,如蒼生何也?——劉備三顧茅廬謂孔明語
    31、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
    32、吾雖有功于社稷,必損壽矣!——火燒兀突骨的蠻兵,諸葛亮語
    33、治病須分內(nèi)外科,世間妙藝苦無多。神威罕及惟關(guān)將,圣手能醫(yī)說華佗后世對華佗的評價。
    34、膺指融曰:“此奇童也。”煒曰:“小時聰明,大時未必聰明。”融即應(yīng)聲曰:“如君所言,幼時必聰明者?!睙樀冉孕υ唬骸按俗娱L成,必當(dāng)代之偉器也?!?BR>    35、子龍身故,國家損一棟梁,吾去一臂也!諸葛亮語
    38、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曹操語
    39、失守街亭罪不輕,堪嗟馬謖枉談兵。轅門斬首嚴(yán)軍法,拭淚猶思先帝明——關(guān)于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一事,后世的評價。
    40、肅曰:“賢弟有擎天駕海之才,四海孰不欽敬?功名富貴,如探囊取物,何言無奈而在人之下乎?”布曰:“恨不逢其主耳?!?BR>    42、吾視曹操百萬之眾,如群蟻耳!但我一舉手,則皆為齏粉矣!——諸葛亮對魯肅語
    43、為社稷之臣,不能匡君救主,空生天地間耳!——楊彪對朱儁語
    45、縱有埋伏,有何懼哉!——關(guān)羽麥城突圍時
    46、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S劭對曹操語
    47、十萬貔貅十萬心,一人號令眾難禁。拔刀割發(fā)權(quán)為首,方見曹瞞詐術(shù)深——曹操誤入麥田,割發(fā)代罰,以示懲戒一事。
    48、司馬昭問后主曰:“頗思蜀否?”后主曰:“此間樂,不思蜀也。”
    49、一鳳并一龍,相將到蜀中。才到半路里,鳳死落坡東。風(fēng)送雨,雨隨風(fēng),隆漢興時蜀道通,蜀道通時只有龍某。——童謠語。
    51、庶安敢比亮?庶如螢火之光,亮乃皓月之明也?!焓鼘Σ懿僬Z
    52、子龍一身都是膽也!——劉備對諸葛亮語
    55、吾折長子、愛侄,俱無深痛;獨號泣典韋也!——曹操對眾將語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摘抄感悟篇五
    好詞摘抄:
    危在旦夕、危急存亡之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同符合契、吳下阿蒙、敝帚千金
    廊廟之器、才高八斗、手不釋卷、指日可待、探囊取物、文思泉涌、旦夕之危、明眸善睞
    一手包辦、一舉兩得、一臂之力、一親芳澤、七步成詩、三顧茅廬、下筆成章、不出所料
    不由分說、不知所云、不容偏廢、乘虛而入、五內(nèi)如焚、人生如寄、仰人鼻息、伯仲之間
    位極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出言不遜、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初出茅廬、刮目相待
    好句摘抄:
    1、既生瑜何生亮
    2、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3、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4、血染征袍透甲紅,當(dāng)陽誰敢與爭鋒!
    5、古來沖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
    6、寧教我負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我。
    7、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8、大丈夫處世,不能立功建業(yè),幾與草木同腐乎?
    9、大丈夫生于亂世,當(dāng)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10、大丈夫愿臨陣斗死,豈可入墻而望活乎。
    11、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
    12、吾弟張翼德,于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
    13、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zhàn)。
    14、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15、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
    16、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若劉景升父子,豚犬耳。
    17、汝視我之劍不利否?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
    18、強中自有強中手,用詐還逢識詐人。
    19、寧教我負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我。
    20、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nèi)。方今春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
    21、令我永生難忘的`還是姜維的一句話:人生如白駒過隙!
    22、良禽擇木而犧,賢臣擇主而事。
    23、寬以待人,柔能克刖,英雄莫敵。
    24、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25、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26、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27、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8、鳳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于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于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于琴書兮,以待天時。
    29、吾觀顏良,如插標(biāo)賣首耳。
    30、鷦鷯尚存一枝,狡兔猶藏三窟。
    31、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
    32、古者擇賢者而讓之。
    33、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zhàn)為上,兵戰(zhàn)為下。
    34、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35、父精母血,不可棄也。
    36、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也。
    37、吾露父母之形,以顯清白之體耳。
    38、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fā)狂吟。
    39、勇將不怯死以茍免,壯士不毀節(jié)而求生。
    40、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41、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xù)?
    4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43、吾手中寶刀卻不老!
    44、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45、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摘抄感悟篇六
    不由分說、不知所云、不容偏廢、乘虛而入、五內(nèi)如焚、人生如寄、仰人鼻息、伯仲之間
    位極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出言不遜、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初出茅廬、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危急存亡之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同符合契、吳下阿蒙、敝帚千金
    廊廟之器、才高八斗、手不釋卷、指日可待、探囊取物、文思泉涌、旦夕之危、明眸善睞
    好句摘抄:
    2、蒼天已死,黃天當(dāng)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張角語
    3、玄德幼時,與鄉(xiāng)中小兒戲于樹下,曰:我為天子,當(dāng)乘此車蓋。叔父劉元起奇其言,曰:此兒非常人也!
    5、念劉備、關(guān)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jié)為兄弟,則同心協(xié)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侍旌笸粒瑢嶈b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6、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S劭對曹操語
    7、帝怒謂陶曰:汝家亦有近侍之人,何獨不容朕耶?呼武士推出斬之。劉陶大呼:臣死不惜!可憐漢室天下,四百余年,到此一旦休矣!
    8、董太后宣張讓等入宮商議曰:何進之妹,始初我抬舉他。今日他孩兒即皇帝位,內(nèi)外臣僚,皆其心腹:威權(quán)太重,我將如何?讓奏曰:娘娘可臨朝,垂簾聽政;封皇子協(xié)為王;加國舅董重大官,把握軍權(quán);重用臣等:大事可圖矣。
    9、董卓乃豺狼也,引入京城,必食人矣?!嵦┱Z
    10、肅曰:賢弟有擎天駕海之才,四海孰不欽敬?功名富貴,如探囊取物,何言無奈而在人之下乎?布曰:恨不逢其主耳。肅笑曰: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見機不早,悔之晚矣。
    12、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P(guān)于殺伯奢一事,曹操對陳宮語
    13、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獙尾嫉目洫?BR>    14、豎子不足與謀!——關(guān)于殺董卓一事,曹操語
    15、洪曰: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公。操曰:吾若再生,汝之力也。
    16、大丈夫生居天地間,豈能郁郁久居人下!——呂布對允語
    17、膺指融曰:此奇童也。煒曰:小時聰明,大時未必聰明。融即應(yīng)聲曰:如君所言,幼時必聰明者。煒等皆笑曰:此子長成,必當(dāng)代之偉器也。
    18、為社稷之臣,不能匡君救主,空生天地間耳!——楊彪對朱儁語
    雄莫敵。
    18、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19、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21、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2、鳳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于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于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于琴書兮,以待天時。
    23、吾觀顏良,如插標(biāo)賣首耳。
    24、鷦鷯尚存一枝,狡兔猶藏三窟。
    25、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
    26、古者擇賢者而讓之。
    27、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zhàn)為上,兵戰(zhàn)為下。
    28、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29、父精母血,不可棄也。
    30、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也。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摘抄感悟篇七
    原文:
    登臺號令威嚴(yán),躍馬勇冠三軍,上可以抱君侯知遇之厚恩,下可榮妻蔭子,日撫搖琴以聽音,夜有驕妻拌讀,吾平生之原足以!
    大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義,內(nèi)結(jié)骨肉之恩,言必行,計必從,禍福共之。假使蘇秦、張儀、陸賈、酈生復(fù)出,口似懸河,舌如利刃,安能動我心哉!
    原文
    程普:與公謹(jǐn)相交,如飲美酒,不覺讓人陶醉
    呂布縱赤兔馬趕來。那馬日行千里,飛走如風(fēng)??纯蹿s上,布舉畫戟望瓚后心便刺。傍邊一將,圓睜環(huán)眼,倒豎虎須,挺丈八蛇矛,飛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呂布見了,棄了公孫瓚,便戰(zhàn)張飛。飛抖擻精神,酣戰(zhàn)呂布。連斗五十余合,不分勝負。云長見了,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廝殺。戰(zhàn)到三十合,戰(zhàn)不倒呂布。劉玄德掣雙股劍,驟黃鬃馬,刺斜里也來助戰(zhàn)。這三個圍住呂布。轉(zhuǎn)燈兒般廝殺。八路人馬,都看得呆了。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著玄德面上,虛刺一戟,玄德急閃。呂布蕩開陣角,倒拖畫戟,飛馬便回。三個那里肯舍,拍馬趕來。八路軍兵,喊聲大震,一齊掩殺。呂布軍馬望關(guān)上奔走;玄德、關(guān)、張隨后趕來。
    評論:
    布告玄德曰:“公為坐上客,布為階下囚,何不發(fā)一言而相寬乎?”玄德點頭。及操上樓來,布叫曰:“明公所患,不過于布;布今已服矣。公為大將,布副之,天下不難定也。”操回顧玄德曰!“何如?”玄德答曰:“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布目視玄德曰:“是兒最無信者!”操令牽下樓縊之。布回顧玄德曰:“大耳兒!不記轅門射戟時耶?”
    評論:此段描寫呂布被曹操所擒后貪身怕死的情景表現(xiàn)了呂布無義貪生等性格特點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摘抄感悟篇八
    一手包辦、一舉兩得、一親芳澤、七步成詩、三顧茅廬、下筆成章、不出所料
    不由分說、不知所云、五內(nèi)如焚、人生如寄、位極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
    初出茅廬、刮目相待、名不虛傳、吳下阿蒙、手不釋卷、旦夕之危、如魚得水
    1、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孔明對孫權(quán)(魯縞,魯國的絲織品,據(jù)說是最薄的。強力的弩劍到了射程終了時,已經(jīng)沒有力量了,即使是魯縞也不能穿破。)
    3、吾觀顏良,如插標(biāo)賣首耳。(關(guān)羽)
    4、吾露父母之形,以顯清白之體耳。(禰衡)
    5、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fā)狂吟。(周瑜)
    6、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若劉景升父子,豚犬耳。(曹操評孫權(quán))
    7、將軍外托服從之名,內(nèi)懷疑貳之見,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孔明說孫權(quán)
    8、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評曹操
    9、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也?!懿?BR>    10、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評價曹操)
    11、夫為治有體,上下不可相侵。譬之治家之道,……,其家主從容自在,高枕飲食而已。(孫策)
    12、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13、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仲達
    14、馬之將亡!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劉備
    15、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xù)?(劉備)
    16、子龍一身都是膽也?。▌湓u趙云)
    17、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曹操(比喻有些事情,雖然做了也得益不大,但不做總覺得惜。)
    18、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對劉禪)
    19、大丈夫生于亂世,當(dāng)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太史慈)
    20、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劉備
    21、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曹操以手指玄德
    22、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fā)狂吟!——周瑜
    23、韓盧,東郭自困于前,而遺田交之獲也。——韓盧,天下跑的最快的獵犬,東郭是海內(nèi)的`狡兔,韓盧追東郭二者都精疲力盡,死于山下,過路的農(nóng)夫不費一點力氣把它們撿走了。
    24、父精母血,不可棄也。(夏侯敦)
    26、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zhàn)。(張飛)
    27、吾弟張翼德,于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關(guān)羽評張飛)
    28、汝視我之劍不利否?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袁紹)
    29、大丈夫愿臨陣斗死,豈可入墻而望活乎。(袁紹)
    30、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桃園三結(jié)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