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標準的論文格式參考文獻(通用15篇)

字號:

    學習和工作中的總結是一種積累和提升,它能使我們不斷進步,并在人生道路上不斷超越自我??偨Y要有邏輯性,排列有條理,方便讀者理解。這些范文是多年總結經(jīng)驗的總結,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標準的論文格式參考文獻篇一
    1、參考文獻原則上一律不得少于15條,其中英文不得少于5條。文獻目錄應另頁書寫,外文文獻編排在前,中文文獻排后。英文以姓氏的第一個字母按字母順序(若第一個相同,則看第二個,以此類推),漢語以姓氏的聲母按音序排列。
    2、參考文獻頁行間距仍為1.5倍。每條文獻必須頂格寫,回行時第二行需空格,英文空4個字符,漢語空兩個漢字。
    3、外文文獻的書名,所載的期刊雜志名,論文集名及博士論文名用斜體,實詞首字母大寫。外文文獻中論文題目(不用斜體)的`第一個字母大寫,其他字母一律小寫(timenewroman,五號,1.5倍行距)。
    4、論文的一級標題加粗,其他各級標題不加粗。
    5、正文小標題與正文之間不留空行。正文中段與段之間也不留空行。
    6、正文中引用原文超過四行以上者,叫大段摘引(blockquotation),引文須另起一行,獨立成段,無需引號。右縮進4個英文字符,用5號。頁面行間距為1.5倍。
    7、頁碼的標注:版權聲明、摘要、目錄、致謝用小羅馬字標頁碼(i,ii,iii)開始排列,正文部分(包括參考文獻和附錄)用阿拉伯數(shù)字標注(1,2,3)排列頁碼順序:
    8、摘要、正文、參考文獻、致謝都要另起頁。
    9、致謝頁對指導教師和給予指導或協(xié)助完成畢業(yè)論文工作的組織和個人表示感謝。如在論文中使用了別人擁有版權且授予了你使用權的材料,也要在此致謝。也可以在此向父母或親人致謝。致謝二字居中,四號宋體字〈加黑〉;致謝具體內(nèi)容使用timesnewroman小四號字。行間距全部采用1.5倍。致謝內(nèi)容只可用英文書寫。
    10、字體:
    漢語字體:宋體;英語字體:timesnewroman
    字體和字號:大標題采用小四號,加粗,次標題和正文采用小四號字。
    標準的論文格式參考文獻篇二
    為了統(tǒng)一規(guī)范法學專業(yè)(本科)畢業(yè)論文格式,現(xiàn)對畢業(yè)論文格式作如下要求:
    1、統(tǒng)一使用a4紙,單面打印、裝訂,必須用黑色墨打印。
    2、畢業(yè)論文形式要完整,應當包括封面、目錄、論文摘要、正文、注釋、引用參考文獻資料目錄。
    3、封面格式要求:封面左上角“開放教育試點法學專業(yè)本科畢業(yè)論文”,黑體,小四號;畢業(yè)論文題目,小二號黑體字;封面中間靠下:依次為——姓名、學號、學校(所在市級電大)、指導教師、寫作時間,四號字、黑體,2倍行距。
    封面格式示范:
    開放教育試點法學專業(yè)本科畢業(yè)論文(小四號字、黑體)
    論文題目(小二號黑體字)
    姓名:
    學號:
    學校:
    指導教師:
    寫作時間:
    (四號字、黑體,2倍行距,居中排列)
    4、目錄頁:目錄,宋體,小三號;目錄的具體內(nèi)容,宋體,小四號。
    5、論文摘要頁:論文摘要,宋體,小三號;論文摘要的內(nèi)容,500字左右,宋體,小四號;關鍵詞,宋體,小四號。
    6、正文:論文題目,小二號黑體字;正文中的大標題,小三號黑體字;正文內(nèi)容,小四號宋體字,正文字數(shù)不得少于6000字。
    7、注釋:注釋,小三號黑體;注釋內(nèi)容,宋體五號字。
    8、參考文獻資料:參考文獻資料,小三號黑體;參考文獻資料內(nèi)容,宋體五號字。
    9、對所引用的他人的觀點、參考的文獻要注明出處(可用腳注、尾注的形式清楚地表現(xiàn)出來,注明作者、書籍名稱或刊物、出版社、出版時間、頁數(shù)等),引用其他參考資料也應注明資料來源。
    10、正文段落的行間距:縮進,左:零字符,右:零字符;間距,段前:0行,段后,0行;1.5倍行距。
    11、論文裝訂順序
    (1)封面
    (2)目錄
    (3)摘要
    (4)正文
    (5)注釋
    (6)參考文獻
    標準的論文格式參考文獻篇三
    文獻綜述是在對某一特定學科或專題的文獻進行收集、整理、分析與研究的基礎上,撰寫出的關于學科或某專題的文獻報告,它對相關文獻群進行分析研究,概括出該學科或專題的研究現(xiàn)狀、動態(tài)及未來發(fā)展趨勢。
    文獻綜述是反映當前某一領域、學科或重要專題的最新進展、學術見解和建議的學術報告或論文,它往往能反映出有關問題的新動態(tài)、新趨勢、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術等等。
    一、選題
    撰寫文獻綜述通常出于某種需要,如為某學術會議的專題、從事某項科研、為某方面積累文獻資料等等。所以,文獻綜述的選題,作者一般是明確的,不象科研課題選題那么困難。
    文獻綜述選題范圍廣,題目可大可小,大到一個領域、一個學科,小到一個方法、一個理論,可根據(jù)自己的需要而定。初次撰寫文獻綜述,所選題目宜小些,這樣查閱文獻的數(shù)量相對較小,撰寫時易于歸納整理,否則,題目選得過大,查閱文獻花費的時間太多,而且歸納整理困難,最后寫出的綜述大題小作或是文不對題。
    二、搜集相關文獻
    選定題目后,下一步就是要圍繞題目進行搜集與主題有關的文獻,如看專著年鑒法、瀏覽法、滾雪球法、檢索法等等。
    搜集文獻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檢索法。
    三、歸納、整理、分析
    搜集好與主題有關的參考文獻后,就要對這些參考文獻進行閱讀、歸納、分析和整理。然后確定如何從這些文獻中選出具有代表性、科學性和可靠性大的研究文獻。從某種意義上講,所閱讀和選擇的文獻的質(zhì)量高低,直接影響文獻綜述的水平。因此在閱讀文獻時,要寫好“讀書筆記”、“讀書心得”和做好“文獻摘錄卡片”。
    四、按規(guī)定格式形成論文
    在完成上述三個步驟后,緊接著就是按照文獻綜述的格式寫作,形成最后的文獻綜述論文。文獻綜述的格式與一般研究性論文的格式有所不同。這是因為研究性的論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結果,而文獻綜述是介紹與主題有關的詳細資料、動態(tài)、進展、展望以及對以上方面的評述。因此文獻綜述的格式相對多樣,但總的來說,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題、總結和參考文獻。撰寫文獻綜述時可按這四部分擬寫提綱,再根據(jù)提綱進行撰寫工作。
    標準的論文格式參考文獻篇四
    [1]王翠香,褚寶增.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專業(yè)課程體系與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體系的改革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6,(51):116-118.[2017-09-13].
    [3]左佳斌,盧維學.轉型背景下師范類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專業(yè)的課程改革與探索[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6,32(12):66-67.[2017-09-13].
    [5]鄒倩.獨立學院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專業(y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究[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7(04):80-82.[2017-09-13].
    [7]黎勇.轉型發(fā)展背景下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專業(yè)教育教學體系改革的探索與初步實踐[j].高教論壇,2017,(01):23-27.[2017-09-13].
    [18]馮國勇.基于“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院校經(jīng)濟應用數(shù)學與會計專業(yè)教學融合研究[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02):95-96+127.[2017-09-13].
    [19]張文娟,王艷紅,安曉敏.應用數(shù)學畢業(yè)設計與就業(yè)、科研一體化的研究[j].大學教育,2017,(03):69-70.[2017-09-13].
    [22]戴厚平.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專業(yè)主干課程群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湘南學院學報,2017,38(02):88-90+125.[2017-09-13].
    [23]連高社,高玉潔,王建軍.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專業(yè)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實踐--以太原工業(yè)學院為例[j].大學數(shù)學,2017,33(02):54-59.[2017-09-13].
    [24]羅朝暉,黎勇.高校師范專業(y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能力培養(yǎng)研究--以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專業(yè)為例[j].大學教育,2017,(05):149-151.[2017-09-13].
    [26]劉利斌,隆廣慶,包小兵.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專業(yè)數(shù)值計算課程教學探討[j].銅仁學院學報,2017,19(06):125-128.[2017-09-13].
    [29]連高社,高玉潔,王建軍.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專業(yè)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長治學院學報,2017,34(02):80-83.[2017-09-13].
    [30]李晨鴿.經(jīng)濟應用數(shù)學教學改革探索[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6(06):87-88+98.(2017-06-26)[2017-09-13].
    [37]王勝男.高職院校應用數(shù)學課程教學中行動導向模式的應用[j].黑龍江科學,2017,8(11):132-133.[2017-09-13].
    [43]榮源,尹小丹.淺析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專業(yè)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模式[j].內(nèi)江科技,2017,38(07):120+48.[2017-09-13].
    [53]羅丹,黎勇.應用技術型大學應用數(shù)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評價體系研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7,(02):8-9.[2017-09-13].
    [56]崔蕊.基于高職會計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的應用數(shù)學教學思考[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7,(05):179.[2017-09-13].
    [65]潘慶年,陳益智,陳海容.地方本科院校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數(shù)學教育學報,2016,25(05):92-95.[2017-09-13].
    [66]陳利國.地方財經(jīng)類院校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專業(yè)定位和課程設置改革與思考[j].集寧師范學院學報,2015,37(04):105-107.[2017-09-13].
    [69]柳長青.轉型發(fā)展背景下應用數(shù)學專業(yè)校企合作及實訓基地建設研究[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01):10-11.[2017-09-13].
    [70]熊梅,張大林,嚴忠權.轉型發(fā)展視覺下地方高校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索[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5,35(06):52-55.[2017-09-13].
    [72]史沁紅,楊永躍,任秀龍.衛(wèi)生檢驗與檢疫技術專業(yè)對應用數(shù)學的需求調(diào)查研究[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5,33(23):63-64.[2017-09-13].
    [74]張莉麗.高職高專高等應用數(shù)學模塊化教學探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5,35(12):151-152.[2017-09-13].
    [77]楊光崇,陳勇明,覃仕霞.一般工科院校應用數(shù)學人才培養(yǎng)的探索與實踐[j].高教學刊,2016,(03):58-59.[2017-09-13].
    [83]徐靜.關于強化應用數(shù)學與聯(lián)系實際的分析[j].河南科技,2015,(23):277.(2016-05-03)[2017-09-13].
    [84]王慧敏.應用數(shù)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究[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25(01):245-246.[2017-09-13].
    [85]岳芹.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專業(yè)核心課程體系研究與改革[j].皖西學院學報,2016,32(02):137-139.[2017-09-13].
    [86]薛德軍,范忠雄,徐永琳,夏世貴,普華加.基于民族院校數(shù)學實驗教學與建設的思考--以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藏漢雙語)專業(yè)為例[j].甘肅高師學報,2016,21(03):59-63.[2017-09-13].
    [87]饒?zhí)m蘭.應用數(shù)學與統(tǒng)計學專業(yè)計量經(jīng)濟學課程教與學若干問題的探討[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6,(15):110-112.[2017-09-13].
    [90]李建祥,楊玲.地方新建本科高校應用數(shù)學教研室建設思路探析[j].保山學院學報,2016,35(02):42-45.[2017-09-13].
    [91]羅美菊,王亞燚,徐曉寧,勾月,李亞杰.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探究與實踐--以遼寧省高校應用數(shù)學專業(yè)為例[j].高教學刊,2016,(12):206-207.[2017-09-13].
    [95]姚落根.財經(jīng)類院校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專業(yè)實踐教學探索[j].沙洲職業(yè)工學院學報,2016,19(02):31-35.[2017-09-13].
    [97]康靜,蔣家瓊.中美高等理科教育課程設置比較研究--以北京大學、哈佛大學應用數(shù)學專業(yè)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6,(03):67-74.[2017-09-13].
    [105]金玉子.以就業(yè)需求為導向的應用數(shù)學培養(yǎng)模式研究[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6,(10):104-105.[2017-09-13].
    [107]本刊通訊員.中國工業(yè)與應用數(shù)學學會第十四屆年會成功召開[j].數(shù)學建模及其應用,2016,5(03):1.[2017-09-13].
    [108]武瑞芳.應用數(shù)學課程中建模思想教學研究[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25(05):37-38.[2017-09-13].
    [109]衛(wèi)春燕.基于數(shù)學建模的高等應用數(shù)學教學改革研究[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11):67-68.[2017-09-13].
    [111]周慶健,焦佳,張友,馬玉梅,王書臣.提高民族院校數(shù)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供給質(zhì)量的研究--以大連民族大學理學院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專業(yè)為例[a].遼寧省高等教育學會.遼寧省高等教育學會2016年學術年會暨第七屆中青年學者論壇三等獎論文集[c].遼寧省高等教育學會:,2016:7.
    [115]龍曉凡,王艷潔,孫文秋實.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應用型數(shù)學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探索--以北京林業(yè)大學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專業(yè)為例[j].中國林業(yè)教育,2015,33(01):23-26.[2017-09-13].
    [118]王冰潔,尹晶,盧丹.地方高校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專業(y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以白城師范學院為例[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5,29(02):70-73+78.[2017-09-13].
    [120]王良成,袁南橋,馬秀芬.以學科競賽促進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專業(yè)課程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5,25(02):62-65.[2017-09-13].
    [121]王曉峰,程宏,郭運瑞.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專業(y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以河南科技學院為例[j].高師理科學刊,2015,35(03):54-57.(2015-02-09)[2017-09-13].
    [123]鄭玉敏,楊喜慶,劉崇華,王迎春,在高職應用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15,14(03):151-152.[2017-09-13].
    [124]陸薇伊.云南財經(jīng)大學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專業(yè)畢業(yè)生就業(yè)率實現(xiàn)百分之百的經(jīng)驗剖析[j].現(xiàn)代物業(yè)(中旬刊),2015,14(04):83-84.[2017-09-13].
    [125]胡毓達.應用數(shù)學的發(fā)展和未來[j].高等數(shù)學研究,2015,18(01):31-37.(2014-12-30)[2017-09-13].
    [126]郭娜,朱奕奕.淺談高校應用數(shù)學教學改革與學生應用數(shù)學意識的培養(yǎng)[j].信息化建設,2015,(04):61-63.[2017-09-13].
    [129]王文發(fā),武忠遠,許淳.地方高校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專業(yè)綜合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5,(04):41-42.[2017-09-13].
    [130]張麗麗,馬元魁.淺談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專業(yè)大眾化教育人才培養(yǎng)模式[j].教育教學論壇,2015,(32):50-51.[2017-09-13].
    [131]王炯琦,胡慶軍.適應mooc形式和理念的“工程應用數(shù)學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工業(yè)和信息化教育,2015,(06):27-33.[2017-09-13].
    [132]莫達隆,歐乾忠.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專業(yè)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以賀州學院為例[j].大學教育,2015,(07):93-95.[2017-09-13].
    [133]蔡吉花,倪嵐,張秋杰.以就業(yè)為導向的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專業(yè)教學改革研究[j].高師理科學刊,2015,35(06):77-79.[2017-09-13].
    [134]侯再恩,藺小林,王社寬,劉利華,郭改慧,賀艷琴.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5,(35):52-53.[2017-09-13].
    [137]石麗君,胡芳.高職應用數(shù)學社團建設初探[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5,12(17):152-153.(2015-07-16)[2017-09-13].
    [139]郭紅建.基于研究生能力培養(yǎng)的應用數(shù)學專業(yè)課程教學實踐[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15,17(02):13-17.[2017-09-13].
    [140]本刊通訊員.推動科研合作,共攀科學高峰--第八屆國際工業(yè)與應用數(shù)學大會特別報道[j].數(shù)學建模及其應用,2015,4(03):1-5.[2017-09-13].
    返回目錄
    標準的論文格式參考文獻篇五
    :用于副題名、說明題名文字,出版地、制作地等
    ,用于后續(xù)責任者、出版者、制作者、刊名、專利號等
    ( ) 用于限定語、期號、部分號等
    [ ] 用于文獻類型標識以及著者自擬的著錄內(nèi)容。
    。 除上述各項外,其余的著錄項目后用“?!碧?。
    按照國家標準gb3469—83《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將紙張載體類型的參考文獻劃分為十種類型,并用十個單字母分別標識:
    m—專著 c—論文集 n——報紙文章 j—期刊文章
    d——學位論文 r—研究報告 s——技術標準 p—專利
    a——專著、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 z——其他未說明的文獻,如全宋詞、參考工具、檢索工具、檔案等。
    電子文獻載體類型標識:
    db/ol—聯(lián)機網(wǎng)上數(shù)據(jù)庫 db/mt—磁帶數(shù)據(jù)庫 m/cd—光盤圖書
    cp/dk—磁盤軟件 j/ol—網(wǎng)上期刊 eb/ol—網(wǎng)上電子廣告
    參考文獻的條目以小于正文的字號排在文末,并按下列格式著錄: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篇名[文獻類型標識符]。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此項也可在文中參考文獻序號的后邊用p頁碼加小括號的形式標注)。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年,卷(期):起止頁碼。
    [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a)。原文獻主要責任者(任選)。原文獻題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獻起止頁碼。
    析出文獻中的原文獻為專著時,其著錄格式為:
    [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a]。原文獻主要責任者(任選)。原文獻題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獻起止頁碼。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序號]專利所有者。專利題名[p]。專利國別:專利號,出版日期。
    [序號]標準編號,標準名稱[s]。
    [序號]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類型標識/載體類型標識]。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的地址,發(fā)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碼。
    標準的論文格式參考文獻篇六
    可以先paperpass一下照著慢慢改結果不會特別不理想
    比較讓人蛋疼的是段落標題以及圖還有表的這種標題是會重的相當相當之蛋疼
    我是眼看著當時置頂那家從288漲到358又漲到396的也就2周的時間所以建議大家
    所以我們交查重的時候只放了正文目錄是鐵定沒影響了致謝不清楚據(jù)說致謝是會查到的
    5說說結果我的文章用paperpass是
    低于學校的要求心情好改一改心情不好就那樣前提是不要壓線壓線還是要改一改
    6改重的建議查完之后一般都會送一個什么改重寶典好好看看這個需要純技術自身硬功夫
    耐心一些你會改好的真的相信我但是說兩個捷徑吧不到萬不得已真心不建議使用真心!
    第一把大片重復的文字轉成圖片第二網(wǎng)上有改重槍手請謹慎使用
    標準的論文格式參考文獻篇七
    xxx學院畢業(yè)論文(設計)
    文獻綜述
    (文獻綜述題目)(小二號宋體)
    學生姓名xxxx
    學號
    專業(yè)xxxxxxx
    班級xx042
    指導教師xxx
    (以上全部用小二號宋體)
    附件:
    畢業(yè)論文題目文獻綜述(黑體二號字居中)
    作者署名(宋體四號字,居中)
    (所在院系指導教師:xxx)(楷體小五號字,居中)
    摘要:(黑體五號字)………………(摘要內(nèi)容)…………………………………
    ……………………………………………………………(楷體小五號字)
    關鍵詞:(黑體五號字)關鍵詞1關鍵詞2…………………(楷體小五號字)
    abstract:(黑體五號字)…………(摘要內(nèi)容)…………………………………
    ………………………………………………(timesnewroman小五號字)
    keywords:(黑體五號字)keyword1keyword2…(timesnewroman小五號字)
    …………(文字)………………………
    ……………………………………………………………………………………………………………。(宋體五號字)
    一、研究背景及動態(tài)(黑體四號字)
    …………(文字)………………………
    ………………………………………………………………。
    二、評述(黑體四號字)
    …………(文字)………………………
    ……………………………………………………………………。
    三、結論(黑體四號字)
    …………(文字)………………………
    ……………………………………………………………………………。
    參考文獻:(黑體四號字)
    [1].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其他題名信息(任選)[文獻類型標識].其他責任者(任選).版本項(任選).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當整體引用時不注).(一般圖書)(楷體小五號字)
    [2]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建議外文刊名后加issn號),年,卷(期):起止頁碼.(期刊)
    [3]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報紙)
    [4]標準編號,標準名稱[s].(標準、法規(guī)等)
    [5]專利所有者.專利題名:專利國別,專利號[p].出版日期.(專利)
    [6]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原件日期[b].收藏地:收藏單位(收藏編號):起止頁碼.(檔案)
    [7]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o].其他責任者(包括校、勘、注、批等)刊行年代(古歷紀年)及刊物機構(版本).收藏機構.(古籍)
    [8]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未定義文獻)
    [9]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原文獻主要責任者(任選).原文獻題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獻起止頁碼.(析出文獻)
    [10]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其他題名信息(任選)[文獻類型標識/載體類型標識].其他責任者(任選).版本項(任選).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當整體引用時不注).(載體為為“dk”、“mt”和“cd”等的電子文獻)
    [11]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
    標準的論文格式參考文獻篇八
    [1]魯麗麗.《形式與非形式邏輯——論法律邏輯之定位》.《現(xiàn)代物業(yè)》,2013年第5期.
    [2]成靜.《論法律邏輯學與法律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安康學院學報》,2013年第2期.
    [3]楊娟.《法律思維研究綜述——從語言的角度》.《經(jīng)濟管理者》,2012年第24期.
    [4]庾晉鵬.《從法律推理到法律論證——法律邏輯內(nèi)涵的逐漸豐富》.《經(jīng)濟師》,2012年第11期.
    [5]李瑜青,張建.《法律思維內(nèi)涵與特征再思考》.《東方法學》,2012年第2期.
    [6]王利明.《論法律思維》.《中國法學教育研究》,2012年第2期.
    [7]孫培福.《法律方法中的邏輯真諦》.《齊魯學刊》,2012年第1期.
    [8]王新娟,張斌.《法律方法與法律思維的培養(yǎng)——以問題意識為導向的憲法案例教學》.《當代教育論壇》(綜合研究)2011年第9期.
    [9]梁開銀.《法律思維:法學教育與司法考試的契合點——論法學教育與司法考試的互動與改良》.《法學評論》,2011年第4期.
    [10]郭瑞昌.《論中國傳統(tǒng)法律思維方式的現(xiàn)代化》.《滄?!罚?011年第2期.
    [11]李義松、蘇勝利.《環(huán)境公益訴訟的環(huán)保邏輯與法律邏輯》.《青海社會科學》,2011年第1期.
    [12]項庭庭.《淺議法律思維》.《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
    [13]馬玉波.《法律邏輯的思維模式選擇——談談刑法案例分析的方法》.《牡丹江大學學報》,2010年第10期.
    [14]郭新杰、葛宇寧.《試論法律邏輯的品質(zhì)》.《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4期.
    [15]周占生.《法律思維路徑之辨——以規(guī)范結構為基點》.《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2期.
    [16]王萍.《對法律思維研究的整理與思考》.《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2期.
    [17]印大雙.《法律邏輯與大眾邏輯之博弈》,2009年第2期.
    [18]徐楠.《淺議法律邏輯研究的轉向》.《滄桑》,2009年第1期.
    [19]聶小明.《關于法律思維方式特征的內(nèi)在觀察》.《滁州學院學報》,2008年第6期.
    [20]楊建軍.《邏輯思維在法律中的作用及其限度》.《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08年第5期.
    [21]孫光寧.《法律思維模式及其選擇》.《長白學報》,2008年第2期.
    [22]張瑞峰、巴爾.《論法律思維在中國法治建設中的作用》.《社會縱橫》,2008年第1期.
    [27]韓招久,肖旭,姜志寬,等.植物源昆蟲拒食劑研究進展[j].中華衛(wèi)生殺蟲藥械,2014,20(6):511—515.
    [28]何齡修.讀南明史[j].中國史研究,1998,(3):167—173.
    [29]金顯賀,王昌長,王忠東,等.一種用于在線檢測局部放電的數(shù)字濾波技術[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3,33⑷:62—67.
    [30]程睿.關于霍山縣落兒嶺鎮(zhèn)白云庵村鄉(xiāng)村振興的調(diào)查與思考[j].農(nóng)家參謀,2021(18):13—14.
    [31]李玉,胥箏箏.淺談中國傳統(tǒng)服飾品云肩[j].輕紡工業(yè)與技術,2021,50(09):27—28.
    [32]夏穎,蔡麗函.湖南省碳排放重心轉移與碳排放空間依賴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與生產(chǎn)力,2020(01):25—29+33.
    [33]袁慶龍,—p合金鍍層組織形貌及顯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2001,32(1):51—53.
    [34]謝希德.創(chuàng)造學習的新思路[n].人民日報,1998—12—25(10).
    [35]萬錦.中國大學學報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
    [36]王明亮.關于中國學術期刊標準化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工程的'進展[eb/ol],1998—08—16/1998—10—01.
    [37]鐘文發(fā).非線性規(guī)劃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應用[a].趙煒.運籌學的理論與應用——中國運籌學會第五屆大會論文集[c].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6-468.
    [38]趙天書.諾西肽分階段補料分批發(fā)酵過程優(yōu)化研究[d].沈陽:東北大學,2013.
    [39]劉國鈞,陳紹業(yè).圖書館目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40]李勝利.科技論文著錄參考文獻的意義及要求[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3).
    [41]陳浩元.科技期刊標準化十八講[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42]王平.重視科技期刊文后參考文獻的功能與作用[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3).
    [43]張文才,岳靜玲.科技期刊編輯要充分發(fā)揮參考文獻的作用[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3,(6).
    [44]唐納德勒曼.拉塞爾威納.《營銷分析實務》.企業(yè)管理出版社,2004
    [45]林資敏陳德文.《生活型態(tài)寫真館》.上海財經(jīng)大學出版社.2003.
    [46]鄭麗萍.《旗艦日志—國際服裝業(yè)十大實力品牌發(fā)展戰(zhàn)略》.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
    [47]菲利普科特勒.《營銷管理:分析、計劃、執(zhí)行與控制》.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48]余志鴻.《符號――傳播的游戲規(guī)則》.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3.
    [49]顧松林菲利斯(美).《消費品營銷反思》.上海遠東出版社,2000.
    [50]j·保羅彼得.《消費者行為與營銷戰(zhàn)略》.東北財經(jīng)出版社,2000.
    [51]里斯特勞特.《定位》.中國經(jīng)濟財政出版社,2002.
    [52]周振甫.周易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1.
    [53]陳崧.五四前后東西方文化問題論戰(zhàn)文選[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
    [54]陳桐生.中國史官文化與《史記》[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文學研究所,1992.
    [55]白永秀,劉敢,任保平.西安金融、人才、技術三大要素市場培育與發(fā)展研究[r].西安:陜西師范大學西北經(jīng)濟發(fā)展研究中心,1998.
    [57]瞿秋白.現(xiàn)代文明的問題與社會主義[a].羅榮渠.從西化到現(xiàn)代化[c].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121—133.
    返回參考文獻范例
    標準的論文格式參考文獻篇九
    標題的字體:字體一般宋體、黑體,字號要大于正文的字號。
    正文的.字體:常用3號或4號仿宋體
    申請書格式
    申請書寫作的結構主要由標題、稱謂、正文、結語和落款這五部分組成。
    (1)標題。申請書的標題主要有這兩種形式:
    1.性質(zhì)加文種構成,如《入黨申請書》。
    2.用文體種類“申請書”作標題。
    (2)稱謂。
    另起行,頂格加冒號的形式寫明接收申請書的單位名稱或領導人的姓名。如“xx團支部:”、“系總支領導同志:”等。
    (3)正文。正文大概包括三項內(nèi)容。
    1)申請內(nèi)容。開篇就要向領導和組織提出申請什么職位或者崗位。要開門見山,直接了當,不含糊其詞。
    2)申請原因。為什么申請,也就是說明申請書的申請目標、意義及自己對自己的申請項目的認識。
    3)決心和要求。最后進一步表明自己的決心、態(tài)度和要求,以便組織了解寫申請書人的認識和情況,應寫得具體、詳細、誠懇有分寸,語言要樸實準確,簡潔明了。
    (4)結語。
    申請書可以有結語也可沒有。結語一般是表示敬意的話,如“此致,敬禮”等。也可寫表示感謝和希望的話,如“請組織考驗”?!罢垖彶椤?、“望領導批準”等。
    (5)落款。
    在右下方署明申請人姓名;并在下面注明年、月、日期。
    標準的論文格式參考文獻篇十
    教師撰寫教育科研論文大多在文后會列有參考文獻(注意一般不宜寫成參考書目或參考資料,因為后兩者會有過窄或過寬之嫌),但在實際撰寫時卻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誤區(qū):
    3、對文獻的理解偏面,以為只有引用文獻原文才需要列出;
    4、大而不當,將整期刊物甚至連續(xù)幾期雜志或整張報紙作為參考文獻
    8、不按標注排列,參考文獻在文內(nèi)有標注的一般要按順序排列,不能雜亂無序。
    返回參考文獻格式
    標準的論文格式參考文獻篇十一
    有一些求職者喜歡把簡歷字體設計的五花八門,在的書寫中使用奇怪的字體,他們最初的目標是為了所謂的“美化“,那么實際上個人簡歷中是否使用五花八門的怪異字體呢?今天我們來對這個問題進行一番研究。
    簡歷字體很簡單就是標準宋體,但是求職者自己想復雜了想通過怪異字體得到企業(yè)的關注,所以在簡歷里會出現(xiàn)下面幾種特別奇怪的字體:首先,使用帶有非黑色顏色的字體,例如藍色、紅色等等,這些顏色的字體混在內(nèi)容里顯得很難看,求職者自己也該知道這種感覺到底如何。即使對一些重點內(nèi)容也不必使用帶顏色的字體進行突出,因為是否是重點也不是你說得算,招聘者認為某個方面是重點那就是重點,他們會把你的簡歷進行一個掃描所以對吸引他們的東西會重點進行參考的`。不是說你標記顏色的東西就一定是他們參考的標的。
    其次,繁體字也居然出現(xiàn)在簡歷里,如果繁體字根本就不能讓招聘者看懂怎么辦?只要招聘者在閱讀時不能迅速知道繁體字的意思,他們不會在某個繁體字上做任何的停留,哪怕一句用繁體字寫的語句,因為閱讀簡歷需要的是快速、抓重點,看不懂的東西一定不是招聘者認為的重點東西,也可以說根本就沒有這個資格。在簡歷里使用繁體字是一種很無聊的行為,所以求職者不要做出如此怪異的行為顯得自己也存在一些問題,人家會認為你是在故意炫耀你的文采。
    最后,簡歷里居然出現(xiàn)手寫字,現(xiàn)在的簡歷都是電腦打印出來的,但是有些求職者為突出自己的個性,于是把自己的書法展示在簡歷上,他們會手寫簡歷的標題,讓標題看上去很有特色。
    標準的論文格式參考文獻篇十二
    標準個人簡歷字體,求職中的個人簡歷如果是打印出來的那么就按正規(guī)的字體,不要用草體還是行體之類的字體,如果你的'簡歷是手寫的,那么就用你最拿手的字法寫來。
    標準個人簡歷字體有兩種那么到底使用哪一種才是最為合適的了?這兩種字體分別是五號字和小四號字,如果使用小一號的五號字則可以讓個人簡歷容納更多的內(nèi)容,而如果使用大一號的四號字則容納的內(nèi)容就會相對少一些,那么在簡歷里是不是使用五號字更好了?因為這樣可以多介紹一些東西從而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優(yōu)勢。
    可我們還要考慮另一個問題就是大號字和小號字的清晰度,使用大號字體肯定讓人瀏覽地更為方便,而使用小號字則相對來說沒有那么清晰。我們要考慮下招聘者的視力問題,因為并不是每一個視力不好的招聘者都會帶眼睛的,在現(xiàn)實當中不少存在近視的人也沒有帶眼鏡,雖然對于近距離閱讀不會產(chǎn)生什么影響,但是字體小一些那么可能讓他們閱讀時感覺有些不適。
    標準的論文格式參考文獻篇十三
    [1]卞葉.《論法律類型及其類型思維》:碩士學位論文,蘇州大學,2013年.
    [2]黃笑君.《論法官的法律思維》:碩士學位論文,廣州大學,2012年.
    [3]郎盛科.《論我國司法審判中的法律推理》:碩士學位論文,遼寧師范大學,2012年.
    [4]施榕娜.《法律規(guī)則與道德評價對法律推理的影響》:碩士學位論文,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5]張林波.《法律領域的邏輯應用研究》:碩士學位論文,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6]王建榮.《論法律推理與法律解釋》:碩士學位論文,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7]胡媛.《試論中國法律邏輯及其發(fā)展方向》:碩士學位論文,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8]楊冠祥.《法律邏輯研究的新視角》:碩士學位論文,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9]付云云.《法律推理之路》:碩士學位論文,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10]王萍.《論法律思維的概念》:碩士學位論文,山東大學,2010年.
    [11]胡桂哲.《形式法律推理與實質(zhì)法律推理的比較研究》:碩士學位論文,河北大學,2010年.
    [12]蔡勇.《論法律推理中的實質(zhì)推導》:碩士學位論文,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13]邢杰.《從法官裁判視角看法律推理》:碩士學位論文,燕山大學,2008年.
    [14]王亮亮.《法律邏輯的生命源》:碩士學位論文,燕山大學,2008年.
    [15]范春瑩.《法律思維研究》:博士學位論文,山東大學,2008年.
    [16]羅冰.《民法教學中法律思維的'培養(yǎng)》:碩士學位論文,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30]柯武剛.史漫飛.制度經(jīng)濟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35
    返回參考文獻范例
    標準的論文格式參考文獻篇十四
    尊敬的學校團委:
    您好!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
    本人在平時閱讀過一些關于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的書刊,認識到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是青年群眾的先進組織,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好助手和后備軍,是一個有紀律的組織,因此我應該爭取加入共青團。
    我向學校團委申請,加入共青團,請學校團委考驗及批準。
    我在學校的學習成績較好,在學校表現(xiàn)良好,在加入共青團后,在學校團委的教導下一定要努力學習,嚴格要求自己,刻苦鉆研,不斷提高學習成績和政治思想覺悟,提高自己的自制力,在課堂上遵守紀律,認真聽老師講課,不開小差,不說小話,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和老師布置的任務。在課余時間閱讀一些有益身心的書刊,培養(yǎng)自己高尚的情操,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一定要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履行團員的義務,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好助手和后備軍。如果我未能入團,我會繼續(xù)刻苦鉆研,努力爭取下一次入團。
    我熱切盼望加入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請學校團委批準。
    此致
    敬禮
    申請人:__
    __年__月__日
    標準的論文格式參考文獻篇十五
    1)一致性原則:著錄項目的設置、著錄項目的必備性、參考文獻的著錄方法等方面盡可能與iso690一致。
    2)協(xié)調(diào)性原則:新標準采用的標識符號、文獻類型及載體標識符、日期和時間的表示法、中國人的名字漢語拼音拼寫法等,均借鑒了相關標準的規(guī)范,盡可能與其協(xié)調(diào)一致。
    3)科學性原則:iso690未規(guī)定參考文獻或引文的著錄格式,它所列舉的眾多示例也未對著錄格式和標志符號使用做出規(guī)定。
    4)實用性原則:新標準對各類信息資源更新或增補了一些示例:電子資源(電子圖書、電子學位論文、電子期刊)的示例,附視頻的電子期刊、載有doi的電子圖書和電子期刊的示例以及韓、日、俄文的示例。
    5)靈活性原則:新標準采用“應”“不應”、“宜”“不宜”、“可”“不必”等詞表述的條款,要求型條款是應當遵守的,而推薦型條款尤其是陳述型條款,為使用者著錄參考文獻有了靈活選擇的空間。
    使用者:著者和編輯
    范圍:無論科學技術論著、社會科學論著、印刷版、電子版,凡涉及參考文獻著錄的,均應執(zhí)行。
    時間:2015年12月1日起執(zhí)行
    題名由《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改為《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
    將“文后參考文獻”和“電子文獻”分別更名為“參考文獻”和“電子資源”。
    1關于“術語和定義”
    刪除了“并列題名”,增補了2個重要術語:“閱讀型參考文獻”和“引文參考文獻”。
    閱讀型參考文獻(readingreference):著者為撰寫或編輯論著而閱讀過的信息資源,或供讀者進一步閱讀的信息資源。
    引文參考文獻(citedreference):著者為撰寫或編輯論著而引用的信息資源。
    這里所說的“信息資源”,包括圖書、期刊、報紙等正式出版物,不涉及保密問題的內(nèi)部信息資源,以及包含電子公告、電子圖書、電子期刊、數(shù)據(jù)庫等在內(nèi)的各種類型資源。
    根據(jù)iso690修改了“文后參考文獻”“主要責任者”“專著”“連續(xù)出版物”“析出文獻”“電子文獻”的定義和英譯名。
    參考文獻(reference):對一個信息資源或其中一部分進行準確和詳細著錄的數(shù)據(jù),位于文末或文中的信息源。
    連續(xù)出版物(serial):通常載有年卷期號或年月日順序號,并計劃無限期連續(xù)出版發(fā)行的印刷或非印刷形式的出版物。
    2著錄項目的設置
    新增加了“數(shù)字對象唯一標識符(doi)”這一必備的著錄項目。
    doi的著錄方法為:當獲取和訪問路徑中不含doi時,可依原文如實著錄doi,其前置符為“.”;否則,可忽略doi。
    3著錄項目的必備性
    1)將“文獻類型標識(電子文獻必備,其他文獻任選)”改為“文獻類型標識(任選)”。
    2)將“引用日期(聯(lián)機文獻必備,其他電子文獻任選)”改為“引用日期(任選)”,這表明,凡屬于電子資源,“引用日期”是不應省略的必備著錄項目。
    4著錄項目的修改
    1)增加了姓的字母全大寫的要求,與iso690一致。將“其姓全部著錄,而名可以縮寫為首字母”修改為“其姓全部著錄,字母全大寫,名可縮寫為首字母”,“縮寫名后省略縮寫點”。
    2)漢語拼音
    人名
    的`著錄,將“用漢語拼音書寫的中國著者姓名不得縮寫”改為“用漢語拼音書寫的
    人名
    ,姓全大寫,其名可縮寫,取每個漢字拼音的首字母”。與歐美著者一樣,縮寫字母后的“.”省略。
    3)期刊中析出文獻頁碼的著錄,增加了“閱讀型參考文獻的頁碼著錄文章的起訖頁或起始頁,引文參考文獻的頁碼著錄引用信息所在頁”。期刊中析出文獻的頁碼,跟年、卷、期號一樣都是必備的著錄要素。
    期刊中析出文獻頁碼的著錄規(guī)則,同樣適用于論文集、會議錄中析出文獻頁碼的著錄。
    4)專著頁碼的著錄,增補了“引自序言或扉頁題詞的頁碼,可按實際情況著錄”的條款。
    5)新增加了“根據(jù)電子資源在互聯(lián)網(wǎng)中的實際情況,著錄其獲取和訪問路徑”的著錄規(guī)則?!矮@取和訪問路徑”是有則必備的著錄項目,其前置符為“.”。
    5關于參考文獻著錄用文字
    新標準在繼承“參考文獻原則上要求用信息資源本身的語種著錄”后,新增加了采用雙語著錄的規(guī)則:“必要時,可采用雙語著錄。用雙語著錄參考文獻時,首先用信息資源的原語種著錄,然后用其他語種著錄?!?BR>    6增加了4個文獻類型標識
    1)檔案,a:分類保存以備查考的文件和材料,如人事檔案、科技檔案、法律法規(guī)、政府文件等。
    2)輿圖,cm:世界、國家、區(qū)域地圖。
    3)數(shù)據(jù)集,ds:一種由數(shù)據(jù)所組成的集合,又稱為資料集、數(shù)據(jù)集合或資料集合。
    4)其他,z:凡是歸不進前15個類型的文獻,均可放到“z”中。
    7增加了用計算機自動編序號的方法
    考慮到部分書刊采用腳注方式著錄參考文獻,新標準增加了一個新的規(guī)則:“如果順序編碼制用腳注方式時,序號可由計算機自動生成圈碼”,“用計算機自動編序號時,應重復著錄參考文獻,但參考文獻表中的著錄項目可簡化文獻序號及引文頁碼”。
    8其他修改
    1)“其他題名信息”條款修改為:“其他題名信息包括副題名,說明題名文字、多卷書的分卷書名、卷次、冊次,專利號,報告號,標準號等”。
    2)《xxxx學報(xxx
    x版
    )》中的“xxx
    x版
    ”不再作為“其他題名信息”著錄,因為“xxx
    x版
    ”是刊名的有機組成部分。
    正確著錄:[5]白晶晶,李培森,張余輝,等.離散時間單生過程的判別準則[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51(3):227.
    錯誤著錄:[5]白晶晶,李培森,張余輝,等.離散時間單生過程的判別準則[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51(3):227.
    3)參考文獻表中不必著錄主要責任者的“國別”“朝代”等。
    4)采用著者-出版年制著錄參考文獻時,“出版年”前的標識符號由“.”改為“,”。
    5)專利文獻的題名項中刪去了著錄要素專利國別,著錄格式改為:專利申請者或所有者.專利題名:專利號[文獻類型標識/文獻載體標識].公告日期或公開日期[引用日期]..
    1引文參考文獻應標注“引文頁碼”
    從專著和期刊中析出的文獻作為閱讀型參考文獻引用時,標注析出文獻的起訖頁或起始頁?!绊摯a”前的標識符號統(tǒng)一采用“:”
    2正確放置正文中的文獻序號
    1)置于主要責任者姓名的上角標處。
    2)引用以引號括起的一段完整的文字時,置于引號的上角標處。
    3)置于點號前引用信息的上角標處。
    4)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獻時,在正文中標注首次引用的序號,并在序號的“[]”外著錄引文頁碼。
    3正確使用標識符號
    著錄使用的9個標識符號(“.”“:”“,”“;”“//”“()”“[]”“/”“-”)。這些符號多數(shù)移植于標點符號,但其功能和用法與標點符號不同,它是一種前置符,置于一個著錄項目或要素之前,使這些項目、要素個別化,而標點符號是后置符。
    1)正文和文獻表中的序號應使用“[]”括起(或由計算機自動生成的圈碼),使用“()”“()”以及不加“[]”等都是不規(guī)范的。
    2)正文中連續(xù)序號和文獻表中連續(xù)頁碼間用短橫線連接。這短橫線可使用半字線,也可使用英文連字符,只要全書或全刊統(tǒng)一即可,不應使用“~”,也不用“——”。
    3)每一條參考文獻的結尾可用“.”號。結尾處無標識符號是符號前置規(guī)則決定的?!翱捎谩?’號”則是照顧到數(shù)據(jù)庫進行統(tǒng)計分析時對電子文獻切分的需要。在著錄實踐中結尾不加或加“.”都是規(guī)范的。
    4)論文集、會議錄等專著中的析出文獻的出處項前標識符號用“//”。采用符號“//”替代以往的“.見:”或“.in:”以及人們慣用的“轉引自:”“參見:”,具有簡明性、通用性等優(yōu)點,已為越來越多的書刊采用。
    4規(guī)范責任者項的著錄
    ,“其名可縮寫,取每個漢字拼音的首字母”。
    2)責任者不超過3個時,全部照錄。超過3個時,著錄前3個責任者,其后加“,等”或與之相應的詞,如“,etal.”。
    3)無責任者或責任者情況不明的文獻,采用著者-出版年制著錄的,“主要責任者”項應注明“佚名”或“anon”。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的,可省略“主要責任者”項,直接著錄題名。
    4)機關團體作為文獻的主要責任者時,其名稱應由上至下分級著錄,上下級間用“.”分隔,用漢字書寫的名稱除外。
    5)主要責任者不著錄責任,如“著”“主編”等。其他責任者則要標注“責任”,如“譯”等。
    6)責任者除在文獻表中統(tǒng)一采用“姓前名后”格式著錄外,在正文中仍應尊重責任者原有的姓名書寫規(guī)則。
    返回參考文獻格式
    參考文獻范例
    【1】著作類論文參考文獻范例
    【2】期刊論文類參考文獻范例
    【3】學位論文類參考文獻范例
    【4】英文參考文獻范例
    返回參考文獻分類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