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質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模板19篇)

字號:

    讀后感是讀書人表達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的重要方式。在讀后感中,可以適當使用修辭手法和文學語言,以提升文章的美感和藝術性。下面是一些經典的讀后感案例,供大家參考和分享。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篇一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也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行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那日送君離開,心里有很多的不舍,就像親人離開身邊,踏上一個長途漫漫的旅途。遠方的你或許不曾想象,那年我也曾這樣離開過,也曾這樣告別這個家鄉(xiāng),不是沒有思念,連轉身都成了一件困難的事,因為我害怕,害怕轉身的瞬間會淚流滿面,即便如此,淚水還是彌漫了我的雙眼。我不敢回頭看!不愿意看到母親深邃的眼神中的那絲溫暖,不愿看到父親眼淚滿眶卻還裝作堅強的臉龐。此刻間讓我最覺得心酸,最覺得微涼,一個人得離開帶給家人的是無限的思念,我害怕外出的這些時間,還是讓我一直不習慣,沒有親人在身邊,我害怕我每天都會不安。
    人生若只如初見,那么現在的我或許依然不變,沒有任何改變,還是個幼稚不懂事的小孩,什么也不明白,現在覺得我的選擇是正確的,人生不能如初見那樣的人生將是不適應時代的發(fā)展,我永遠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納蘭詞里的人生僅僅指的是愛情里的人生,而真正的人生,不僅僅只有愛情,還有友情,還有親情,所有加起來才算是人生,缺少任何一樣,我們的人生都不會叫做人生!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篇二
    在沒有讀這本書之前,只看了題目,覺得這可能是一本愛情小說;仔細賞讀,發(fā)現它是一本講詩的書;讀完全書,才發(fā)覺它涵蓋了古代許多詩人的佳作賞析、他們的生平以及情感經歷。
    80后美女作家安意如用輕盈唯美的文字把我?guī)Щ亓四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時代,一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社會,一個男人們的天下。人生若只如初見,所有往事都化為紅塵一笑。只留下初見時的驚艷、傾情。忘卻也許有過的背叛、傷懷、無奈和悲痛。這是何等美妙的人生境界。
    “初見驚艷,再見依然”,在我看來,這只是一種美好的愿望。初見,驚艷。驀然回首,曾經滄海。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兒,比翼連枝當日愿?!奔{蘭性德的詞清新婉約,可以直抒胸臆,給人很深的人生感悟。
    我想君子之交淡如水也就是這個道理吧。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篇三
    《人生若只如初見》是作家安易如的作品。下面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希望您喜歡!
    《人生若只如初見》這本書講述了古典
    詩詞
    背后的唯美、動人的歷史浪漫故事,作者以自己的見解向我們描繪出一段段經典的愛情故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边@里有的是癡情之間的等待、癡情中的守望、癡情中另一方的放棄、癡情中的承諾。
    班婕妤的癡情,換來的卻是飛燕與合德的入宮,換來的是漢成帝寵幸趙氏姐妹,最終漢成帝死了,死在了另一個女人的身上,但她,班婕妤,仍在他的陵園里,陪住他一生一世。安意如說:“天下女人,邁入皇宮的和未入皇宮的,其實都一樣。只要皇帝愿意,他都可以嫖得到?;蕦m是個金碧輝煌的妓院,皇帝是天底下最大的嫖客?!卑噫兼ヅc漢成帝的愛情非常短暫,如若是這樣,當初還不如不見的好。
    楊玉環(huán)的到來對于李隆基來說,無異于是上天對他的賞賜,自此,“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蔽迨鄽q的李隆基和楊玉環(huán)在夜半無人私語時,只是平常夫妻之語,“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焙喓唵螁蔚膼矍椋狡椒卜驳膼矍?,想要換來至死在一起,卻,不能如愿。最終的結局,都無能為力,玉環(huán)“一抔黃土收艷骨,數仗白綾掩風流?!边@場悲慘的命運毫無征兆,開始和結束,我們誰都無法預料。若,人生若只如初見,多好,只是匆匆的一見,你仍是你的君主,我仍做我的佳人,也許就不會有如此結局吧!
    安意如說:“如果明天日光照耀,你我手里依然一無所有,也請你不要絕望,為我珍重。即使,告別愛情的時候,也希望你我一切都好;我不在愛你的時候,也許不是我不愛你,只是,我已不能再愛你。”
    很多時候,我們愛的太久,以為會有很好的結局,殊不知,還有我們未知的路、難走的路。想走的時候,又止步不前,停在原點猶豫不決:這樣的路到底是對還是錯。直到最后才發(fā)現,我們缺少的是前進的勇氣、等待的恒心。想要一起天荒地老,卻失去了原來的記憶,原來的諾言,原來——愛的勇氣。
    人生若只如初見,如果結局是這樣,你我當初是不是應該不再見面?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安意如的浪漫古典情系列,最愛的便是這一句。仿佛偶然的相遇,驀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為眼光交匯的瞬間,即使時光輾轉了千年。初見即是美好,眼波流轉,微笑蔓延,黯然心動。這份美好是單純而簡明的,或許正是如此亦脆弱的經不起時間的蹉跎,誓、言有口卻偏偏有口無心,唯留遺憾清冷如霜雪。
    讀《人生若只如初見》常常感傷于安意如那哀婉的文字,因為每一段文字的背后必有一段傷感的故事,也必有一個美麗且哀愁的女子。她許是“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李清照,許是“玉顏不及烏鴉色,猶帶朝陽日影來”的班婕妤,許是“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的唐婉,許是…安意如用憐惜的心緒勾勒出男權社會里一個個心潔如霜雪,花容月貌不減清烈的奇女子,在她的書里古詩詞間的女子不再是一個個任人擺弄的皮影,而成為具有獨立靈魂的演繹者,生動地演繹著最初的美麗與最終的遺憾,于是人們如我般感嘆:人生若只如初見,多好。
    通過安意如的書,人們常常體會到支離破碎的美好,那是掩藏于笑容背后細微的苦澀。世事古難全。我們都遺憾沉重,因為我們一手握緊了什么也就一手失去了什么,“命運像名貴的絲絹,怎樣的巧奪天工,拿到手上看,總透出絲絲縷縷的光,那些錯落是與生俱來的原罪”。安意如同我們一樣,同樣懷戀著曾經的美好,在黑夜里獨自撫慰日久的傷痛,但她比我們多了幾分達觀,懂得放手。放手也是一種快樂,它讓你擁有更多的時間擁抱未來。
    《人生若只如初見》,是作家安易如的作品。只有在她的筆下,我才能感受到古典與現代之間的契合點。
    古代詩人、詞人的一生經歷很少被人細細品味,但卻像一壺醇香、沁人心脾的好茶,有天然之美。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
    在這本書中,讓我記憶深刻的就是《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蔽恼乱婚_始就提到了這句話。這句話無疑是中國最經典的一句話。有人覺得這只是一句沒有什么意義的話,但我卻覺得它富含哲理。
    這句話極其形象的描寫了辛棄疾的一生。失而復得的驚喜,出現在那個火樹銀花不夜天的上元燈節(jié)。辛棄疾,也就是辛稼軒。剛開始,他還有“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的雄心壯志,可是,后來卻變了。辛稼軒用一闋《青玉案》證明了自己。
    一個人,無論怎樣,他也不可能一生都有好的運氣。不把握好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最后驀然回首時,也許已經空無一人。常常一個人在失去后,才懂得擁有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常常在擁有時不懂得珍惜,后來追悔莫及;常常在最后失去什么時,還是覺得是偶然,依舊懵懵懂懂。
    我曾經看過一部微電影,《天堂午餐》。電影讓人醒悟,不要在擁有時不去珍惜,而是后來失去時才履行承諾。影片的兒子,正是在母親在世時說等他長大了再給母親燒一頓飯最后母親突然死亡,他才后悔,給母親做了一次“天堂午餐”。
    一個人,不要永遠那么拖沓,該行動的時候就要珍惜現在所擁有的機會,不然最后都已成空,燈火已黃昏。如果一個人不懂得把握,終究那壺令人回味的茶,會散盡香味,就連最令人享受的味道,也會消失不見,也許最糟糕的結果,就是連茶壺都被翻倒?;蛘撸瑹艋鹨巡魂@珊,也不人海茫茫,最終只有自己站在黑暗中。所謂的火樹銀花,只是一種裝飾。
    最后,文章寫道:人海茫茫,驀然回首時,我們是不是還有運氣看到那個等在燈火闌珊處的人呢?我們最常看見的結果是:終于明白要尋找的那個人是誰時,燈火闌珊處,已經空無一人。
    對,運氣只是運氣,不能代表以后的一切。如果說一個人經過漫長的等待,是否還能履行自己的承諾,挽救差點失去的所有,逝去的那股香味。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篇四
    故事中,他們總是悲劇收場,詩人心中愁緒無法排遣,便化作一首首傳世佳作。讀著這些作品,依稀可以窺見他們的黯然神傷,聽見一聲聲無奈的嘆息。
    然而這些故事太讓人惋惜,凄美的不像是真的,我們寧愿讀不到這些好詩詞,也希望他們能夠一生一是一雙人。
    可人生總是不讓人如愿,它不會讓人每天都看到花好月圓,它讓人看著天邊一鉤殘月思念著滿月,看著滿地落紅思念著春芳瀲滟。殘缺的愛情就像黃昏時分天邊那抹凄艷的晚霞――美麗、哀愁。愛情讓人傷痛,可古往今來人們從來未曾膽怯過,總是前赴后繼,最后遍體鱗傷。
    無論盛世如唐或亂世如南宋,無論宮廷深苑或秦樓楚館,他們的愛情從未金貴完滿。
    他,才氣直上干云霄;她,亦是才情斐然、貌美如花。他們曾經“賭書消得潑茶香”、琴瑟相和。然而,他們究竟錯過了。幸運如辛棄疾者,可以“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而大多數人并沒有這么幸運:一錯,就是永遠。
    愛情,太傷痛又太美妙。再堅強的人也會在他面前敗下陣來,遣不散的繞指柔情,悠悠在心頭。再多無法言說的傷痛,也無法阻止我們飛蛾撲火。
    人生若只如初見,這一切就不會發(fā)生――不會痛,也不會有這一場癡狂??删瓦@么平淡地走過一生的旅程,風平浪靜,單調乏味。我寧愿痛,也要赴這一場精彩的盛宴。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篇五
    《人生若只如初見》這本書可以說記錄了上下五千(年)的人情世故。在這上上下下五千年的歷史情感文化中,我們都遺憾深重。命運像最名貴的絲絹,不管怎樣的巧奪天工,拿到手上看,總透出絲絲縷縷的光,那些錯落,是與生俱行的原罪。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毕M叭松糁蝗绯跻姟币苍S就是因為“等閑變卻故人心”吧!人心是最難堅持的,它易變。帝王與每位妃嬪初見時都有情,只是人心難守,帝王心更難守。班婕妤將趙飛燕與趙合德送入宮后,就斷送了自己的帝王愛,唐明皇也是將眾多女人拋棄后才與楊貴妃相守。而多變的不僅僅是帝王心,是每個人的心。心變后,卻仍能冠冕堂皇地道故人心易變??珊?!可悲!人生不再如初見,或許會沒有心變人離的鬧劇吧!
    你雖付出了千年一愛,千年一痛,可是你還可以回到自己的地盤繼續(xù)修煉,你有千年的選擇機會,可以選擇千年。
    雖然這是一本書,但給予我內心深處的卻是無盡的傷痛與震撼后默默的眼淚與哭泣。為什么呢?也許是書中無盡的誓言只留下寂寞的等待。我慶幸我沒有出生于古代。
    這本書不但闡釋了情與愛。也謳歌了‘有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浞?,則是世上最可悲的事,而這本書卻說明了這一點。
    也許幾句歌詞可以闡釋這一切:“一段記憶有三生那么長,到最后要用一碗水去遺忘,千年寂寞后你重見陽光,還是轉頭又縱身跳火?;渗P凰?!?BR>    這本書說了世界上最難闡釋的一件事:情。歷史上的無助于凄涼?!度松糁蝗绯跻姟钒盐迩昵暗臍v史拉入了眼簾,而這本書也以它獨特的魅力吸引了人們的眼球。,指引著我們探索新的歷史,譜寫新的篇章。
    我欣賞“人生若只如初見”的勇氣,但我不希望“人生若只如初見”。我希望的是時間、事情,一切的一切只能向前,或許這樣會帶給我更多的勇氣。而事實也就是如此,一去不復返,我只能有更多的勇氣來向前沖,而不是凄凄唉唉地道“人生若只如初見”。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篇六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西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兒,比翼連枝當日愿。
    一時驚艷,一個清代的富家公子,竟然能寫出這樣溫婉細膩的詞來,真是驚嘆不已。于是在網上看到安意如的這本書時,就打算慢慢的看下來。
    這是一本解釋或是講述古代詩詞的,用作者背后的故事來講述詩詞本身的意境。我不是唐詩宋詞的愛好者,只是覺得這些東西都很美很美,可是看完這本書真的要鄙視自己以前的鄙陋了,多么絢爛美好的瑰寶啊,怎么以前上了那么多年的語文課,都沒有一個老師來講述一下呢。安意如用了感性細膩的筆觸描寫一副副感人的古代故事。李隆基與楊貴妃以及與梅妃,魚玄機、薛濤、朱淑真這些才女的或是悲慘或是無奈或是放縱的生活,潘岳(美男子潘安)的悼亡妻,蘇軾悼念亡妻王弗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李冶的“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杜牧與揚州的千樣惆悵,陸游與唐婉在沈園的“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太多了。
    印象最深的是陸游與唐婉的愛情悲劇了,從小就是聽著越劇里面的陸游與唐婉才子佳人的分離,對于陸母的百般阻撓很是不能理解,以至于后來在書上讀到那個豪氣悲涼的“當年萬里覓封候,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陸游,就對不上號了,這是那個當年在沈園與分花拂柳的愛人相對無言的陸游嗎?呵呵,有點迷茫了。
    讀完全書,我已經徹底迷上了詩詞,于是回家翻箱倒柜找出n年前買的宋詞三百首看了起來,和以前看真的感覺不一樣了,呵呵,推薦大家都看看這本《人生只如初見》!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篇七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納蘭容若
    也許生活就是這樣的,有人說的對,得到了往往就不會去珍惜。得不到才是一種境界。或者只如初見,那種淡淡的情懷倒是讓人釋懷、讓人坦然、讓人心安。一句心靈的問候,足以讓你一生難忘,我想人生這個東西,淡然一點往往會是清風明月,太過執(zhí)著,則就是迷惘了,因此我情愿對于友情、恩怨、功過、得失、錢財……都看的再淡一點,情愿那初見的情節(jié)永遠留在自己的夢里。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篇八
    人生若只如初見,所有往事都化為紅塵一笑。
    “初見驚艷,再見依然”,在我看來,這只是一種美好的愿望。初見,驚艷。驀然回首,曾經滄海。只怕早已換了物是人非。
    我想君子之交淡如水也就是這個道理吧。
    我喜歡美麗的夢,在夢里,一切都可以重新開始,一切都可以慢慢解釋,心里甚至還能感覺到,所有被浪費的時光竟然都能重回時的狂喜與感激。我真喜歡那樣的夢,明明知道你已為我跋涉千里,卻又覺得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好像你我才初初相遇。
    也許生活就是這樣的,常常聽人說,得到了往往就不會去珍惜。得不到才是一種境界。或者只如初見,那種淡淡的情懷倒是讓人釋懷、讓人坦然、讓人心安。一句心靈的問候,足以讓你一生難忘,我想人生這個東西,淡然一點往往會是最好的,太過執(zhí)著,則就是迷惘了,因此我情愿對于友情、恩怨、功過、得失、錢財……都看的再淡一點,情愿那初見的情節(jié)永遠留在自己的夢里。
    有的心情你不會明白的,有時候過了五分鐘,心情就完全不同了,生命的很多事,你錯過一小時,很可能就錯過一生了。那時候我只是做了,并不確知些道理,經過這些年,我才明白了,就象今天一樣,你住在這個旅館,正好是我服務的地方,如果你不叫咖啡,或者領班不叫我送,或者我轉身時你沒有叫我,我們都不能重逢,人生就是這樣。
    人生真的就是這個樣子嗎?我不得而知。
    人生若只如初見,憂傷的美麗只能定格在回憶中。也許哪天轉身而去,留下一個美麗的遠去背影,完美的弧線,會訴說著對昨日的依戀。也許,在我們認識的人中,有過誤會,有過得失,你就會想起初見時的美麗。或者,那天在某個特定的地方,故地重游,突然發(fā)現多年未見的你,一下子就回到了初見的情景,初相遇,那是怎樣一種讓人難以忘懷的感情。
    初見驚艷,再見依然。但愿再次見到你的時候,你依然那么美麗如初。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篇九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一次見到這本書的時候,是在朋友家里的書桌上?!叭松糁蝗绯跻姟边@句話本是不俗的,只是感覺,若寫書的人連自已的書名也起不好,要套用一句古詩來給自已的書命名,且先不說俗不俗,這種做法不免讓人感得嘩然取寵,所以連翻的欲望也沒有了。
    后來,朋友說這本不錯,又因家里實在沒書看了,再到朋友家,順便捎了回來。
    寫書的人是位年輕的女子。她似在談詩,又像在談風月,更像是用清麗,感性的筆調,給讀者講一個個凄世絕美的'戀曲。曠世的奇才,絕代的佳人,似笑非笑的嫣然,執(zhí)迷不悔的凜然,心照不宣的釋然,讓人不免沉浸在千百年前才子佳人的愛恨情仇中恍恍然!
    從名門閨秀,幽雅賢德的班婕妤繁華過盡,因飛燕合德失龐所作《團扇歌》開篇,引出納蘭容若的“人生若此如初見,”行文巧妙,也灰譏幽默,也不乏言詞的狠毒。
    我不甚喜歡《團扇歌》,詩作得還巧妙,比喻打得還好,還憂切動人,我依舊是不喜歡。不喜歡班婕妤愛不敢愛,恨不敢恨的個性。雖安意如評她清高自詡,目下無塵,處處以大閨秀自處,以至失龐后,不哭不鬧,安靜躲開旁人,偷偷的把自已憂傷哀怨揉進《團扇歌》里。把古代婦女的美德及柔弱演繹到極致。我只是有點婉惜并不喜歡。如此一個德材兼?zhèn)涞募讶?,結局卻甚凄涼。還是喜歡楊玉環(huán)的個性,愛就愛了,從來不去想她眼里的“三郎”是她的公公,是天下曠世的明君。她眼里愛是平等,也不受外界任何因素影響。她呼他如平民老百姓夫妻般的叫著“三郎”,平常人家的小日子,對深宮帝院來言,卻成了不尋常!她在他面前只想做個小女人,有點任性,喜歡被嬌寵,也小心眼般的吃醋。
    她愛他,所以受他的恩寵便成了理所當然,他受她,也是傾城所付,不,是傾國所付也在所不惜。他因她“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她是個不涉政的嬌憨女人,最終變了風云,不知身在福中亦也禍,更不知身系天下安穩(wěn)。王朝動亂,因為有她的關系,卻不是她的錯,收拾殘局里,卻需要一個“宛轉蛾眉馬前死”才戛然而止。愛得嬌憨,愛得純碎,愛得平等。愛到死也無所怨。只求三軍齊發(fā),護我三郎早日回長安!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篇十
    翻開素雅的書面,找了個清閑的時間,靜靜地端詳它——一本借詞達意的書。它包含的情感細膩繁碎,或喜或憂,或大起大落使人嗟嘆,或表達平平淡淡才是真。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你在我生命的出現,是對我的救贖。
    曾經他是那個敢指天為誓的人?!吧綗o棱,天地合,夏雨雪,乃敢與君絕”如果你忘記了,他愿意再說一次。我為他們喜,世界之大,會有人把世間最純粹感情勇敢獻出,托之性命,寄之真情;我替它們悲,當魚玄機失去了李億,被溫庭筠婉拒,陳韙的背叛令一代女嬌做了囚奴——她的心死了,因妒撻死了綠翹,印證了她的一句“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新郎”;我為題目嘆,“知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我驚嘆于她們的狠厲決然;“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我羨艷于他們的純粹認真。
    我心疼他們的斷腸之思,更辛酸與于她們的可遇不可得。人生應能如初見,執(zhí)子手與子老,白首不相離。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酒杯里能蹦出友誼來。
    眾人皆知孟浩然與李白的知“酒”之交,對著皇帝的諭旨敢耍酒瘋的李白竟說出了“高山仰止”的敬語——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李白的“斷指柔腸”只為孟浩然:“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他戀戀不舍地望著孟浩然離去的背影,悵然又無奈;王昌齡對辛漸純粹美好令人心生艷羨“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我深切地感受到他含蓄又深沉地闡述了好友不在時自己一片熾心無處安放的黯然。
    我為高適“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豁達欣慰,前路漫長,友人啊,留步吧;我更為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不舍黯然,想到“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的自嘲和心酸。
    天底下的朋友,怕的不是離別,是離別之后再不能的遇見。天若有情,不應留恨,應讓相思相寄,隨風直到夜郎西。
    曹操憂慮地高唱著“青青子衿,深遠;蘇子瞻嗟嘆著“千古風流人物”,他嘆的何止是江山更迭,不過是一場驚濤驚動了他的情懷,他幻想著功業(yè)與朝廷的美夢;張若虛對月沉思,凝望著浩瀚夜空詠誦了一曲人生高度的思考——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張若虛以江為硯,流水為墨,寫他,對宇宙之思。
    坐下來,花一場美夢的時間,花一局游戲的時間,花一度空想的時間,拾一曲香詞傾一室芳馨,充實自己的情懷。讀書吧,仍是那句話——腹有詩書氣自華。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篇十一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對于書冊,我總是很挑剔。不止內容要夠分量——這是根本——裝幀亦須與之彼此相稱,粲然悅目。這般看重皮相,并非舍本逐末,而是希冀世間好物皆能珠聯璧合,不忍見其各自零落。或許又因了本性好古的緣故,《人生若只如初見》之于我,意義便洵非尋常了。
    初遇是在一家小小的書店。我的眼睛撫摸過琳瑯的書架,率性而隨意,這本書卻像早就埋伏好了似的闖入視線,讓人眼前豁然一亮,仿佛照見了什么奇異的光,于是急急取下來,意欲瞧個究竟。
    這不看則罷,一看傾心。淺淺的封面上暈開一枝粉色的寫意蓮花,姹婭若笑,十分的自在自如;正中那一豎行字是納蘭容若的詞句,被拈來作了書名——《人生若只如初見》。眼見得書脊顯豁,闊大厚實,拿在手里卻又輕巧,端的可人疼。
    遺憾的是囊中羞澀,縱有千般愛亦只能忍痛放回,終至與其失之交臂。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篇十二
    在網上看了幾篇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此見》,很有感觸。古老的東西經這樣一發(fā)揮,就一下子活了起來。尤其是納蘭性德的這首詞,更是顯現出了一種現代的生命力。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雨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兒,比翼連枝當日愿。”
    “納蘭性德(1655-1685):清詞人。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大學士明珠之子??滴踹M士,官一等侍衛(wèi)。善騎射,好讀書。詞以小令見長,多感傷情調,間有雄渾之作。也能詩。有《通志堂集》。詞集名《納蘭詞》,有單行本。又與徐乾學編刻唐以來說經諸書為《通志堂經解》?!?BR>    這是《辭?!飞蠈{蘭性德的介紹。上面這首詞就是納蘭性德所寫的一首小令,全名為《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作為清代詞人,其聲名自然不能與宋人相比,但這首詞卻是深得年輕人喜愛的,許多癡男怨女都能吟上幾句。但我以為人們對這首詞的理解未必確切。下面就是時下比較有代表性的一種讀法。
    如果相愛永遠像初識,哪里還會出現婕妤怨秋扇的事情。當薄情郎輕易變心時,男女的感情中本來就會出現這類事。想當初唐皇與貴妃的山盟海誓猶在耳邊,卻難熬棧道雨聲鈴聲聲聲怨?,F在我身邊的薄幸錦衣郎,還不如當年唐明皇許過比翼連枝愿。
    這是一首以女子的口吻寫的一首怨詞,我很同意這種說法,但如何來怨,這是理解的關鍵。在我看來,這是一種哀婉的怨,一種認命的怨,一種無可奈何的怨。
    就上面這段翻譯來看,前面兩句的解釋是較為準確的。三四兩句就有些模糊了。從兩句的關系來看,似乎是說:“負心的男子輕易地變了心,癡心的女子還在安慰自己:大概這男人跟其他人一樣本是容易變心的吧。”這樣,那后二句就好理解了:“你看那唐明皇當年不是在深宮之中纏綿之后曾對楊玉環(huán)海誓山盟嗎?等到馬嵬坡被賜死,苦雨凄鈴之中,楊玉環(huán)又何曾怨恨過李隆基呢?”最后兩句的理解關鍵在于“何如”二字。這兩個字很容易理解成“怎么像”或“哪里比得上”,這樣講,與上文就連不起來了。其實這兩個字還有一解,那就是“如何”,“如何”是“何如”的倒裝,“如何”也可說“奈何”,“如之何”或“奈之何”相當于說“把什么怎么辦”,項羽在烏江邊上就曾說過:“虞兮虞兮奈若何”,意思是說:“虞姬虞姬啊,我該把你怎么辦?。 比邕@樣講,這兩句就能和上兩句連起來了:“明皇那樣負了貴妃,貴妃都不敢有怨言,我又能把那個當時信誓旦旦、說要永結連理而今又變心了的薄幸錦衣兒怎么辦呢?”這樣解釋,這怨就不是怨恨了,而是一種幽怨了,從形象上來說,也比較符合傳統(tǒng)的女子形象。
    無論怎樣解讀,這首詞都有一種凄美,這是大家都能感受得到的。因為生活給每個人的經驗都是如此,兩個人在一起,無論能否長相廝守,“人生只是若初見”都只能是一種理想,要得有新婚時的感覺,都是需要小別一下的,何況一輩子都在你看我,我看你呢?其實,對于愛情,是還有很多種評價標準的`。比如平淡,比如真誠,比如以沫相濡,比如彼此攙扶,若能這樣,即便沒有了當年初見時的激情,也應該是值得期盼的人生。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篇十三
    對于書冊,我總是很挑剔。不止內容要夠分量——這是根本——裝幀亦須與之彼此相稱,粲然悅目。這般看重皮相,并非舍本逐末,而是希冀世間好物皆能珠聯璧合,不忍見其各自零落。或許又因了本性好古的緣故,《人生若只如初見》之于我,意義便洵非尋常了。
    初遇是在一家小小的書店。我的眼睛撫摸過琳瑯的書架,率性而隨意,這本書卻像早就埋伏好了似的闖入視線,讓人眼前豁然一亮,仿佛照見了什么奇異的光,于是急急取下來,意欲瞧個究竟。
    這不看則罷,一看傾心。淺淺的封面上暈開一枝粉色的寫意蓮花,姹婭若笑,十分的自在自如;正中那一豎行字是納蘭容若的詞句,被拈來作了書名——《人生若只如初見》。眼見得書脊顯豁,闊大厚實,拿在手里卻又輕巧,端的可人疼。
    遺憾的是囊中羞澀,縱有千般愛亦只能忍痛放回,終至與其失之交臂。那個下午的天氣我忘記了,卻分明記得離開時,仰頭看書店招牌,上面大書"四月天",于是想起林徽因那句詩來——"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拿來說《人生若只如初見》,亦很妥帖。
    然而我終于在書友會買到這本書了,以手撫之,恍然間似乎又回到那個美麗的午后。
    聽說,這本書大賣,銷量一度達到20萬冊。于是,有些人陸續(xù)出了風格相類的書,功利心頗明顯,這樣亦步亦趨的模仿,偏又功力不夠,寫出的文章實在不得我心。安意如則乘勝追擊,一連寫了三本書,組成漫漫古典情系列??上В蛭亩鴲廴?,聞人而閱文,有時難免遺憾。后來買了她的《思無邪》來讀,卻再也找不回初見驚心的感覺。
    若,人生皆如初見,多好。你廣袖霓裳,皓腕如雪,執(zhí)筆寫下這一季的歌哭,隱隱有煙霞生于天際。我素顏而立,不施粉黛,一一采擷紙頁里的婉美,承卿芳澤。
    竟是不能夠。我再也遇不到從前那樣的好書了。
    于是悵然。
    在長長的一生中,我們都會遇到讓自己怦然心動的人,縱風景變換,閱人無數,亦不能取代當初的那個,是永遠不能取代。只因,曾經滄海。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篇十四
    喜歡這本書,在很大程度上源于這句話:人生若只如初見。
    “人生若只如初見”,超越了多少的是是非非,涵蓋了多少的愛恨情仇!
    “人生若只如初見”,所有往事都化為紅塵一笑,只留下初見時的驚艷、傾情。忘卻也許有過的背叛、傷懷、無奈和悲痛。這是何等美妙的人生境界!
    “人生若只如初見”,又可以表達多少的無奈、感傷、向往。人生在世,多少的美麗與哀愁都將成為過往,然而心靈真的能還原成一張白紙嗎為什么我們柔軟的心靈總會留下歲月的滄桑劃痕而變的日益堅硬,為什么我們嬌嫩的容顏總會記錄歲月的痕跡而變得日益蒼老,只是因為人生再也不能如初見。
    時光匆匆,我們已經回不到過去,也許曾經一見傾心,但是再見之時,也許會是傷心之時。若是如此,不如初見時的那份感覺。
    書中說:唐玄宗與楊貴妃如果不曾有一場過往,他還做他的英雄,她還做她的美人,該有多好;書中說“納蘭和他的表妹如果不曾有一場愛戀,后來的悲劇就不會發(fā)生”,該有多好;書中說:“如果沒有那一場刻骨的傷,就不會有咸宜觀里的曠世怨女”該有多好;如果,如果,如果人生若只如初見,如果這一切都不曾發(fā)生,該有多好!人生若只如初見,優(yōu)傷的美麗只能定格在回憶中。也許哪天轉身而去,留下一個美麗的遠去背影。完美的弧線,會訴說著對昨日的依戀。也許,在我們認識的人中,有過誤會,有過得失,你就會想起初見時的美麗?;蛘撸?)那天在某個特定的地方,故地重游,突然發(fā)現多年未見的你,一下子就回到了初見的情景,初相遇,那是怎樣一種讓人難以忘懷的感情呢。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兒,比翼連枝當日愿?!奔{蘭長于情深于情,他的詞清新婉約,直抒胸臆,給人很深的人生感悟。
    “初見驚艷,再見依然”,在我看來,這只是一種美好的愿望。初見,驚艷。驀然回首,曾經滄海。只怕早已換了人間。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篇十五
    "人生若只如初見"
    女兒托人帶來一書,名《人生若只如初見(古典詩詞的美麗與哀愁)》(安意如著),供我茶余飯后解頤,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書中夾有一紙文字,算是"讀后感"。看后有同感。故摘抄如下,與之分享:
    我讀唐詩宋詞是高中階段做的事,大學里總是以中外幾個名人的小說為伍,走上社會后,忙于家庭與工作,無暇于書刊,簡直與文盲無異。說來慚愧,竟然不知大名鼎鼎的納蘭容若,更不多知紅極一時的安意如小姐。
    周日,閑來跟風,與幾個要好的老同學逛書市。一本題為"人生若只如初見"的書吸引了我的眼球。同學說,都已看過,值得一讀。于是就買了下來。
    "人生若只如初見",咀嚼之,卻有道不盡的纏綿,耐人尋味--是美好?是回憶?是遺憾?是流連?可見,說這話的人,必有些許的憂愁和無奈,更是喜好在夢囈里神游,正如納蘭容若的生平。
    安意如(張莉),畢竟是80后的小女子,說實在的,我心里總帶著一點"不屑"。你小妮子有幾分功力來說古?向來只覺得像周汝昌那樣的老蒼頭才有能耐往我等跟前一站,說說三、道道四,也不乏有幾分"文風"的肅穆,即便評論一下"林妹妹"之類也覺得是高高在上,而別人不得親近,就像早已作古的56年版的《紅樓夢辯》,能從故紙堆得到一本也是個難,讀后感《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
    細細品讀,果真出人意料。文筆顯得俏皮詼諧,字里行間還雜帶著幾許新潮流的東東,辭句讀來飄逸輕松,對原詩原詞的評品既入骨又溫婉,每一個故事都講得娓娓動人,喜怒笑罵悵然真實。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從班婕妤到唐明皇、楊貴妃,到白居易,到李白、杜甫、杜牧、孟浩然,到薛濤、霍小玉、柳永、李清照、秦觀、蘇軾、晏小山,再回到納蘭容若;從《詩經》說到詩、詞,再說到故事…躲不開的是命運的纏繞,理不清的是愛情的永恒。
    問世間,
    情為何物?
    只教生死相許。
    萬花紛落,
    月華如水,
    春草清輝邂逅緣。
    淺斟低吟,
    一切都在詩歌外。
    滿篇才子共佳人,
    說情說坎說無奈;
    一紙的才情艷句,
    道天道地道人生。
    清麗風雅話際遇,
    誰解其中味?
    如有來世,我愿做那柳蔭下或泛舟中的婉約才女,或笛、或琴、或棋、或畫,伴著和風細雨,與君淺嘗低吟。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篇十六
    “人生若只如初見”
    女兒托人帶來一書,名《人生若只如初見(古典詩詞的美麗與哀愁)》(安意如著),供我茶余飯后解頤,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書中夾有一紙文字,算是“讀后感”??春笥型?。故摘抄如下,與之分享:
    我讀唐詩宋詞是高中階段做的事,大學里總是以中外幾個名人的小說為伍,走上社會后,忙于家庭與工作,無暇于書刊,簡直與文盲無異。說來慚愧,竟然不知大名鼎鼎的納蘭容若,更不多知紅極一時的安意如小姐。
    周日,閑來跟風,與幾個要好的老同學逛書市。一本題為“人生若只如初見”的書吸引了我的眼球。同學說,都已看過,值得一讀。于是就買了下來。
    “人生若只如初見”,咀嚼之,卻有道不盡的纏綿,耐人尋味--是美好?是回憶?是遺憾?是流連?可見,說這話的人,必有些許的憂愁和無奈,更是喜好在夢囈里神游,正如納蘭容若的生平。
    安意如(張莉),畢竟是80后的小女子,說實在的,我心里總帶著一點“不屑”。你小妮子有幾分功力來說古?向來只覺得像周汝昌那樣的老蒼頭才有能耐往我等跟前一站,說說三、道道四,也不乏有幾分“文風”的肅穆,即便評論一下“林妹妹”之類也覺得是高高在上,而別人不得親近,就像早已作古的56年版的《紅樓夢辯》,能從故紙堆得到一本也是個難,讀后感《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
    細細品讀,果真出人意料。文筆顯得俏皮詼諧,字里行間還雜帶著幾許新潮流的東東,辭句讀來飄逸輕松,對原詩原詞的評品既入骨又溫婉,每一個故事都講得娓娓動人,喜怒笑罵悵然真實。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從班婕妤到唐明皇、楊貴妃,到白居易,到李白、杜甫、杜牧、孟浩然,到薛濤、霍小玉、柳永、李清照、秦觀、蘇軾、晏小山,再回到納蘭容若;從《詩經》說到詩、詞,再說到故事…躲不開的是命運的纏繞,理不清的是愛情的永恒。
    問世間,
    情為何物?
    只教生死相許。
    萬花紛落,
    月華如水,
    春草清輝邂逅緣。
    淺斟低吟,
    一切都在詩歌外。
    滿篇才子共佳人,
    說情說坎說無奈;
    一紙的才情艷句,
    道天道地道人生。
    清麗風雅話際遇,
    誰解其中味?
    如有來世,我愿做那柳蔭下或泛舟中的婉約才女,或笛、或琴、或棋、或畫,伴著和風細雨,與君淺嘗低吟。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篇十七
    作者安意如以納蘭容若的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為題為線索,不拘泥于傳統(tǒng)詩歌鑒賞的格式,用清新、感性的筆調寫下了一段段才子佳人動人舊事。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他是使封建社會出現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的唐玄宗;她是“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楊貴妃。他與她在驪山邂逅后,他,將對后宮三千佳麗的寵愛集于楊貴妃一人,不再是君臨天下的江山之主,而變成了一位沉溺愛情的有情之郎;她,與他志趣相投,是后宮中深愛自己夫君的一位嬪妃。本應是一對情投意合的戀人擁有一段海枯石爛的愛情,但這般發(fā)生在帝王身上深愛造成的是君王不早朝,奢侈之風盛行,最終導致朝政混亂,國家經濟衰弱,爆發(fā)安史之亂。戰(zhàn)場上,唐玄宗終于面臨江山與美人的抉擇。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她死后,他的悲傷之情、相思之苦溢于言表,此恨綿綿無絕期。若,人生若只如初見,多好。他仍是他的曠世明主,她仍做她的絕代佳人,江山美人兩不侵。
    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陸游與唐琬本是青梅竹馬,天造地設的一對,然而天不遂人愿。陸母因怕耽誤陸游仕途棒打鴛鴦,將二人拆散。十年后,陸游故地重游欲重溫自己的青蔥歲月,竟遇到改嫁他人的唐琬。這一見,二人千萬思緒涌上心頭,卻無法互訴心腸。曾以為,與你可以共度一生一世的人,是我。他懷著滿腹惆悵,在墻上題下了《釵頭鳳》?!耙槐罹w,幾年離索。錯!錯!錯!”一年后,唐琬重游沈園,看到陸游之跡,傷心飲泣,在其后和道“獨語斜闌,難!難!難!咽淚裝歡,瞞!瞞!瞞!”兩相愛之人,此后再未曾相遇。一年后唐琬傷心過度,與陸游陰陽兩隔。陸游一生金戈鐵馬,沈園卻是他一生中最柔軟的傷口。也許在另一個平行時空里,他們在最終一起了。在暖陽下,他們在揮墨作詩,抑或談笑風生。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佳話也廣為流傳。司馬相如一曲《求鳳凰》讓卓文君一見傾心,決定私奔。卓文君不計司馬相如家徒四壁,司馬相如也為了愛情義無反顧。之后二人為維持生計,想出策略,回到老家卓當壚沽酒,司馬跑堂洗盤,使卓父承認他們的愛情。后來司馬相如發(fā)跡后欲納妾,卓文君怒作《白頭吟》,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如此有才華又果敢、敢愛敢恨之女子,令人稱嘆。司馬相如憶起二人細膩纏綿又轟轟烈烈的過去,后悔不已。他和她的愛情雖有小波瀾,但最終依然能恩愛如初。司馬相如的文采,卓文君之美艷,“當壚賣酒”“白頭興怨”“長門靈賦”均成為傳奇佳話。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
    讀過一本好書,就像交了一個益友。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篇十八
    初識安易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見》,全因她外觀如流水般的柔情所起,只當是閨中少女的心情敘說而隨手撿進購書籃中。
    這本書句句佳句名言都有一份凄美的愛情故事,段段故事都有讓人嘆息的結局。它的獨特在于詩詞與賞析兼顧,正史與野史并收,一樁樁詩事、情史皆被錄入,算得上是讀詩的參考書,但又不僅僅是注釋。正是因為安意如涉獵廣泛,在書中,她可以用心去感應詩歌、詩人,依靠強大的想像力,敏銳地捕捉住了剎那芳華。
    安易如對詩的解讀可能會讓一些學者不以為然,卻用她獨特的手法把每首詩意、詩境坦蕩蕩的展現在讀者面前。她用感性哲思靈婉哀傷的細膩筆觸描摹了漢至清近兩千年的詩詞愛情之歷史畫卷,句句佳句名言都有一份凄美的愛情故事,段段故事都有讓人嘆息的結局,都沒有滿足寫下它時的愿望,原來這些句子都是人們對于愛情美好的愿望,都是人們在擁有愛情時的牽掛思念與誓言,更是后代文人騷客下筆抒情感慨的絕好素材。可惜的是,當時過境遷,情已消逝的時候,那些誓言與承諾只能成為讓人懷念,令人心碎的緣頭。
    讀罷全書,發(fā)現的是深情之無奈,薄情卻默哀,在她筆下的女子是可憐皆因一“癡”字,男子多情源自一“才”字,因為男子之“才”所以“真愛不眷”之時,文字愈哀轉。似乎幾千年的歷史已經墨守成規(guī)的定格:女子的專一是天經地義,男子的花心也非天理不容,像納蘭這樣的性情男子是罕有之物,遇到是幸,錯過是命,即使一生無緣也不過平常而已。
    確實,愛有時只是一步之遙,但卻無法邁出,既不能,也不會,至多我們敢站在原地,等待著有一天這一步之遙變成千萬里,愛,只差一步是相思,而不是相愛,感情如塵埃,就是這樣細致入微,自知愛不起,只好許下一個謊言留待讓凡塵世人想通:等待是個纏綿繞骨的謊言,但是或許最后只是二字皆帶口,但又都有口無心,當我們潛回心底,那里的幽暗深靜或許會給我們答案,愛,是滄海遺珠,因為遺失,所以美好。
    曾經天真的以為愛了就要相守,就要生死相依,哪怕世俗不容,哪怕天難地險,也要堅定的沖破障礙,但經過了,看過了,也明白了。人生如此翻云覆雨,似納蘭容若說的“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也似劉禹錫的《竹枝詞》:“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
    因了這本書,讓人對情有了一份現實的理解,書中的各式主人公,哪一對不是愛的生死相誓,哪一對不是才子佳人愛的深刻,以至產生出這流傳千百年都盛歌不衰的愛情佳句,比起我們這當代的速食愛情可是要深遠的多,只勸大家情深深意濃濃來時把握去時拋,非要求得個天長地久大圓滿的結局倒也真是個難事。有一份平和的心態(tài),懂得擁有更懂得放棄,擁有時執(zhí)著,放棄時灑脫不失一種對自己負責任的態(tài)度,也是一種對情最好的把握方式吧!
    人生一直在邂逅,我們選擇不同的路就會有不同的生活,左邊還是右邊?快樂邂逅幸福,閱讀邂逅好書,欣賞邂逅優(yōu)秀的學生!
    人生若只如初見讀后感篇十九
    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見》似在談詩詞,又似在談風月。邂逅一首好詞,如同在春之暮野;邂逅一個人,眼波流轉,微笑蔓延,黯然心動。若,人生若只如初見,多好。他仍是他的曠世君主,她仍做她的絕代佳人,江山美人兩不侵。沒有開始,就沒有結束。
    獨自走在路上,星光點點,略微昏暗的路燈恰到好處,夾雜著花香的風撲面而來,那香味沁人心脾,令人神往。在這忙亂的時間中停下來,細細品味,像這不經意的香氣一般,生活總會有些幸福停留在那初見的時刻?;蛟S已經沒有人再去談論那或喜或悲的愛情,但它曾經輕輕地落在人們心上,教會他們珍惜初見時的那份感動,即便后來發(fā)生再多,最后也會懷念當時的傾情。
    生活依舊在繼續(xù),呱呱墜地的小生命睜開眼睛,初見這世界的精彩都印在他那干凈的笑臉上,母親懷胎十月的艱辛都不如那初見時的欣慰與喜愛;雨天,悠閑地漫步街頭,不經意地擦肩、回眸,初見的心動便印在了不約而同的微笑之上;久違的人再次相見也總是會回想起初見時的青澀模樣?;蛟S,多年以后,在他(她)身邊的人便不止你一個,你總會想,若,人生若只如初見,多好。但你會更希望有更多的人和你一樣地照顧他,陪著他。
    席慕容在《初遇見》里說:“美麗的夢和美麗的詩一樣,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常常在我們沒料到的情況下出現”。很多東西都會改變,時光會變,年歲會隨著指尖一點點流逝的光陰漸漸老去,誰都逃不過時光的浩劫。但,那已經是很久以后的話了。既已相遇,便只保留初見時的感動,珍惜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