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fā)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tài)。我們如何才能寫得一篇優(yōu)質的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糖尿病的心得體會篇一
仔細回顧我們平時的健康教育,我們做了病房的一對一教育,集體教育,每月一次的大型多媒體教育,甚至患者的分層分類教育,成立了患者的泵友協(xié)會,病友之家,病友俱樂部,盡管形式多樣,我覺得也存在很多的問題,我們所做的幾乎都是慣性在做,例行公事的在做,究竟收益如何?沒去認真的評價過,設置專職的教育護士,我如何才能在以往的基礎上錦上添花呢?我想我首先要把我所做的、所負責的事情真正落到實處,寧愿病人不叫我楊醫(yī)生,叫我楊教育,怎么才能成為名副其實的楊教育我還在探索總結之中,我就把我八月電話回訪的真實情況供大家分享一下。
內分泌科實習小結也讓我認識到自己得不足,總所周知,電話回訪可以為出院后的患者提供恢復期指導及健康指導,促進醫(yī)院改進服務,提高水平,為醫(yī)院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鞏固醫(yī)院與患者之間的和諧關系,拓寬服務領域,創(chuàng)造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的同時有效防止和減少醫(yī)患糾紛的發(fā)生,護士核心價值得以體現(xiàn),素質得以不斷提高。
內分泌科糖尿病專科護士的培養(yǎng)隨著醫(yī)學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護理事業(yè)正逐漸向專業(yè)化、護理人才??苹l(fā)展,發(fā)展護理的??苹桥R床護理實踐發(fā)展的策略和方向。要提升糖尿病??频淖o理水平,需要有一個長遠的計劃及配套措施來培訓糖尿病??谱o士。
為深化以“病人為中心”服務理念,促進糖尿病??频陌l(fā)展,為人民群眾提供高質量、優(yōu)質、專業(yè)的護理服務。近年來我們科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先后積極投入“整體病房”、“全國優(yōu)質護理服務病房”的創(chuàng)建,在糖尿病??谱o士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培養(yǎng)方面做了以下探索,現(xiàn)將我個人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谱o士是在某一特殊或者專門的護理領域具有較高水平和專長的專業(yè)型臨床護士。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長,護理專業(yè)的職能有了很大的拓展,護理工作也進入了一個加速專業(yè)化發(fā)展的階段。本次培訓的目的是培養(yǎng)能解決臨床問題,提供專業(yè)健康教育與技能、具備高質量護理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的臨床??谱o士;培訓安排了為期2周的系統(tǒng)專科理論學習及實際操作課程。
培訓的老師無論是在授課的內容、形式、場地等方面均進行了詳細、周密的策劃和安排。而且培訓班授課老師的都是相關領域的專家、教授,如:高海林教授、內分泌科護士長陳海秋等老師,老師淵博的知識、生動的演講,為我們打開了對糖尿病知識認識的新篇章,仿佛讓我們回到了學生時代,展開了一場知識的饕餮盛宴。
雖然僅是糖尿病一種專科疾病,但培訓的內容相當豐富,涵蓋了糖尿病多學科整合護理模式的構建與運行、糖尿病診斷與分型、認識糖尿病、糖尿病的急、慢性并發(fā)癥、低血糖的預防與護理、糖尿病飲食護理、自我監(jiān)測、糖尿病運動療法與指導、糖尿病病人心理壓力及應對等等。
作為一名非糖尿病??频淖o士,通過此次聯(lián)絡員培訓,讓我更加系統(tǒng)、全面、深入的了解糖尿病、認識糖尿病,不僅豐富了我的專業(yè)知識還提高了技能水平。通過培訓,也讓我成為了一個宣傳糖尿病知識的宣傳員,帶領科室的護理姐妹一起深入了解糖尿病,提高糖尿病知識和業(yè)務水平,進行糖尿病操作技能的學習。
通過科室人員的一起學習、討論,更加深了我對糖尿病知識的掌握,讓我認識到了在預防糖尿病的道路上,需要我們不斷的努力,對于未被盡早發(fā)現(xiàn)、盡早重視的糖尿病患者,成為他們糖尿病知識的宣傳員。
糖尿病的心得體會篇二
1.1研究對象
納入標準:①年齡:50歲~80歲。②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且采用gavin糖尿病足危險因素加權積分法判定存在高危風險的患者。③認知功能正常。④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有其他足部疾患導致潰瘍或截肢者。②有嚴重精神疾患者。③有酒精及藥物依賴史者。④依從性差者。選擇20xx年6月—20xx年6月我院收治的符合上述標準的128例2型糖尿病存在糖尿病足高危風險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入本研究。
1.2研究分組
患者按照隨機平行對照原則分為2組,即:預見性健康護理教育組(簡稱觀察組)以及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簡稱對照組),每組各64例。1.3一般資料本組患者中男86例,女42例;年齡51歲~79歲,平均年齡(62.5±1.2)歲;病程2年~15年,平均(5.6±0.5)年;文化程度:初中以下者45例,高中以下初中以上者40例,高中以上者43例。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以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4護理措施
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措施,主要為密切關注患者的足部皮膚變化情況,告知其遵醫(yī)囑進行服藥,以及足部傷口的護理措施等。觀察組:對患者以及其家屬進行預見性的糖尿病足健康教育護理,主要包括對于足部病變的早期觀察,除去常規(guī)的密切關注患者足部是否存在發(fā)涼以及足背動脈搏動減弱等癥狀之外,靜息痛是提示病情發(fā)展的主要癥狀,若出現(xiàn)應及時告知主管醫(yī)師。告知患者每天采用溫水進行洗腳,采用較為柔和的香皂,不可水溫過高,以免燙傷,浸泡時間不宜過久,以10min之內為宜。清洗后使用柔軟的毛巾進行擦拭,使用潤滑乳液進行涂抹,保持皮膚濕潤,以防止皮膚皸裂,盡量不要使用電熱毯等足部取暖設備,以防止燙傷,經(jīng)常檢查雙腳以及趾間,觀察腳掌等。同時,選擇適宜的鞋襪,以免影響血液循環(huán),盡量不穿拖鞋或者涼鞋,避免異物刺傷皮膚,正確地進行指甲修剪,不可修剪過短,以免接觸皮膚,亦不需將趾甲的邊緣修成圓形,以免損傷甲溝皮膚,造成感染,若傷口3d內未愈合,應告知主管醫(yī)師。在此期間對于患者進行心理干預,主要針對患者的焦慮情緒進行疏導,由于出現(xiàn)糖尿病足的可能性較大,以至于患者對于疾病及其進展出現(xiàn)焦慮、煩躁不安,從而影響治療。此時應對于糖尿病足的治療以及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進行宣講,從而使其正確了解疾病的演變過程,緩解焦慮情緒。
1.5觀察指標
觀察2組患者糖尿病足的發(fā)病情況,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對2組患者的焦慮情緒進行評定。
1.6統(tǒng)計學方法
計數(shù)資料采用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u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2組患者糖尿病足的發(fā)病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出現(xiàn)糖尿病足2例占3.13%,對照組出現(xiàn)13例占20.31%,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9.138,p<0.05)。
2.22組患者焦慮情緒改變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hama評分總分及各因子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糖尿病足多是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在疾病的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機體的神經(jīng)血管病變,導致足部感覺消失,甚或是活動受限的一種慢性并發(fā)癥,病情嚴重者多出現(xiàn)局部壞疽而需要截肢進行治療。既往的臨床研究對于糖尿病足的護理干預探索較為少見,隨著現(xiàn)今對于生活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糖尿病患者對于糖尿病足的關注漸趨增加;同時,由于糖尿病足多是在院外發(fā)現(xiàn),患者對于該癥狀的護理知識較為缺乏,導致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本病的進展,以致于在患者住院時癥狀已較為嚴重。故而,在2型糖尿病患者初次住院時,即應加強糖尿病足的預見性健康護理教育。綜上所述,我院對于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的糖尿病足高危人群進行糖尿病足的預見性健康護理教育,同時針對患者的焦慮情緒進行心理干預。隨訪1年,發(fā)現(xiàn)在糖尿病足高危人群中應用預見性健康護理教育,可有效降低糖尿病足的發(fā)病率,改善其焦慮情緒。
糖尿病的心得體會篇三
隨著現(xiàn)代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人群在快速升高,對于糖尿病的治療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的疾病,長時間的代謝紊亂易引起很多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糖尿病足就是一種很常見的并發(fā)癥,同時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在糖尿病早期,我們可以通過正確的措施預防和減少糖尿病足的發(fā)生率,但由于很多糖尿病患者缺乏預防性的足部護理知識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得糖尿病足的發(fā)生率逐漸上升。通過干預護理可以幫助患者控制血糖,提高自我足部護理能力和管理能力。為了研究干預護理對糖尿病足高?;颊弋a(chǎn)生的影響,進行了如下研究。
1.1 一般資料
將在本院20xx年6月~20xx年2月的90例糖尿病足高?;颊唠S機分為實驗組45例和對照組45例,其中試驗組患者男26例,女19例,年齡在42~58歲,平均年齡(48.5±1.8)歲;對照組患者男23例,女22例,年齡39~56歲,平均年齡(46.2±2.1)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的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糖尿病護理方法:在住院期間對患者的血糖進行監(jiān)測,出院后要求患者定時復查。給予實驗組患者應用干預護理模式:由2名護理人員進行,其中1名護理人員專門負責記錄患者的血糖控制和足部情況,另外1名護理人員負責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和飲食指導,首先在住院期間,在飲食方面要為患者合理搭配營養(yǎng)飲食,囑咐患者戒煙戒酒;并且給患者講解糖尿病的病因、臨床表現(xiàn)以及糖尿病并發(fā)癥的危害,尤其是糖尿病足等相關知識,并告知患者如何正確的預防糖尿病足的發(fā)生和正確的足部護理方式。其次在患者出院后要對患者進行隨訪,并且讓患者來院復查。
1.3 觀察指標
患者對于糖尿病足足部護理知識的了解: 滿分為100分,80分以上為非常了解,60~79分為基本了解,60分以下為不了解,患者的足部護理知識了解率=(非常了解例數(shù)+基本了解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相較于入院前,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明顯提高為顯效,稍有提高為有效,無提高為無效,自我管理能力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患者進行調查問卷,滿分為100分,80分以上為滿意,60~79分為基本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護理滿意率=(滿意例數(shù)+基本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對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根據(jù)ssps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年齡等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性別、足部護理知識了解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等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
對糖尿病足足部護理知識的了解程度比較實驗組患者80分以上有32例,60~79分有12例,60分以下有1例, 足部護理知識了解率為97.8%;對照組患者80分以上有18例,60~79分有16例,60分以下有11例,足部護理知識了解率為75.6%;實驗組患者的足部護理知識了解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較
實驗組患者顯效有28例,有效14例,無效3例,自我管理能力有效率為93.3%;對照組患者顯效有19例,有效11例,無效15例,自我管理能力有效率為66.7%;實驗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患者有31例滿意,有14例基本滿意,有0例不滿意,滿意率為100%,對照組患者有21例滿意,有16例基本滿意,有8例不滿意,滿意率為82.2%,實驗組患者的滿意率要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干預護理是指設計一系列的護理活動,以確?;颊咴诓煌】嫡疹檲鏊g轉移或不同層次健康照顧機構之間轉移是所接受的健康服務具有協(xié)調性和連續(xù)性,預防或減少高危患者健康狀況的惡化。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于健康的定義已不再是單純的身體健康,還包括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引起關注,而患者在住院后由于病情以及環(huán)境的影響,造成心理焦慮等不良情緒的發(fā)生,而干預護理可以根據(jù)患者的疾病進行指導,并且為患者在相關疾病方面答疑解惑, 緩解患者的焦慮等不良情緒,使患者以積極的心態(tài)與疾病抗爭,盡力配合醫(yī)護人員的工作。在糖尿病足高?;颊咧校深A護理不僅要在住院期間給予患者在心理、飲食的支持及解惑,還要在足部護理知識方面對患者進行詳細的講解,幫助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在上述實驗中,實驗組患者的足部護理知識了解率(97.8%)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75.6%),實驗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率(93.3%)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66.7%),實驗組患者的滿意率(100%)要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82.2%),說明:干預護理能夠增加糖尿病足高危患者對足部護理知識的了解,并且提高糖尿病足高危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護理滿意率??傊?,對于糖尿病足高?;颊?,采用干預護理的方式能夠增加患者對足部護理知識的了解,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
糖尿病的心得體會篇一
仔細回顧我們平時的健康教育,我們做了病房的一對一教育,集體教育,每月一次的大型多媒體教育,甚至患者的分層分類教育,成立了患者的泵友協(xié)會,病友之家,病友俱樂部,盡管形式多樣,我覺得也存在很多的問題,我們所做的幾乎都是慣性在做,例行公事的在做,究竟收益如何?沒去認真的評價過,設置專職的教育護士,我如何才能在以往的基礎上錦上添花呢?我想我首先要把我所做的、所負責的事情真正落到實處,寧愿病人不叫我楊醫(yī)生,叫我楊教育,怎么才能成為名副其實的楊教育我還在探索總結之中,我就把我八月電話回訪的真實情況供大家分享一下。
內分泌科實習小結也讓我認識到自己得不足,總所周知,電話回訪可以為出院后的患者提供恢復期指導及健康指導,促進醫(yī)院改進服務,提高水平,為醫(yī)院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鞏固醫(yī)院與患者之間的和諧關系,拓寬服務領域,創(chuàng)造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的同時有效防止和減少醫(yī)患糾紛的發(fā)生,護士核心價值得以體現(xiàn),素質得以不斷提高。
內分泌科糖尿病專科護士的培養(yǎng)隨著醫(yī)學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護理事業(yè)正逐漸向專業(yè)化、護理人才??苹l(fā)展,發(fā)展護理的??苹桥R床護理實踐發(fā)展的策略和方向。要提升糖尿病??频淖o理水平,需要有一個長遠的計劃及配套措施來培訓糖尿病??谱o士。
為深化以“病人為中心”服務理念,促進糖尿病??频陌l(fā)展,為人民群眾提供高質量、優(yōu)質、專業(yè)的護理服務。近年來我們科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先后積極投入“整體病房”、“全國優(yōu)質護理服務病房”的創(chuàng)建,在糖尿病??谱o士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培養(yǎng)方面做了以下探索,現(xiàn)將我個人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谱o士是在某一特殊或者專門的護理領域具有較高水平和專長的專業(yè)型臨床護士。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長,護理專業(yè)的職能有了很大的拓展,護理工作也進入了一個加速專業(yè)化發(fā)展的階段。本次培訓的目的是培養(yǎng)能解決臨床問題,提供專業(yè)健康教育與技能、具備高質量護理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的臨床??谱o士;培訓安排了為期2周的系統(tǒng)專科理論學習及實際操作課程。
培訓的老師無論是在授課的內容、形式、場地等方面均進行了詳細、周密的策劃和安排。而且培訓班授課老師的都是相關領域的專家、教授,如:高海林教授、內分泌科護士長陳海秋等老師,老師淵博的知識、生動的演講,為我們打開了對糖尿病知識認識的新篇章,仿佛讓我們回到了學生時代,展開了一場知識的饕餮盛宴。
雖然僅是糖尿病一種專科疾病,但培訓的內容相當豐富,涵蓋了糖尿病多學科整合護理模式的構建與運行、糖尿病診斷與分型、認識糖尿病、糖尿病的急、慢性并發(fā)癥、低血糖的預防與護理、糖尿病飲食護理、自我監(jiān)測、糖尿病運動療法與指導、糖尿病病人心理壓力及應對等等。
作為一名非糖尿病??频淖o士,通過此次聯(lián)絡員培訓,讓我更加系統(tǒng)、全面、深入的了解糖尿病、認識糖尿病,不僅豐富了我的專業(yè)知識還提高了技能水平。通過培訓,也讓我成為了一個宣傳糖尿病知識的宣傳員,帶領科室的護理姐妹一起深入了解糖尿病,提高糖尿病知識和業(yè)務水平,進行糖尿病操作技能的學習。
通過科室人員的一起學習、討論,更加深了我對糖尿病知識的掌握,讓我認識到了在預防糖尿病的道路上,需要我們不斷的努力,對于未被盡早發(fā)現(xiàn)、盡早重視的糖尿病患者,成為他們糖尿病知識的宣傳員。
糖尿病的心得體會篇二
1.1研究對象
納入標準:①年齡:50歲~80歲。②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且采用gavin糖尿病足危險因素加權積分法判定存在高危風險的患者。③認知功能正常。④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有其他足部疾患導致潰瘍或截肢者。②有嚴重精神疾患者。③有酒精及藥物依賴史者。④依從性差者。選擇20xx年6月—20xx年6月我院收治的符合上述標準的128例2型糖尿病存在糖尿病足高危風險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入本研究。
1.2研究分組
患者按照隨機平行對照原則分為2組,即:預見性健康護理教育組(簡稱觀察組)以及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簡稱對照組),每組各64例。1.3一般資料本組患者中男86例,女42例;年齡51歲~79歲,平均年齡(62.5±1.2)歲;病程2年~15年,平均(5.6±0.5)年;文化程度:初中以下者45例,高中以下初中以上者40例,高中以上者43例。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以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4護理措施
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措施,主要為密切關注患者的足部皮膚變化情況,告知其遵醫(yī)囑進行服藥,以及足部傷口的護理措施等。觀察組:對患者以及其家屬進行預見性的糖尿病足健康教育護理,主要包括對于足部病變的早期觀察,除去常規(guī)的密切關注患者足部是否存在發(fā)涼以及足背動脈搏動減弱等癥狀之外,靜息痛是提示病情發(fā)展的主要癥狀,若出現(xiàn)應及時告知主管醫(yī)師。告知患者每天采用溫水進行洗腳,采用較為柔和的香皂,不可水溫過高,以免燙傷,浸泡時間不宜過久,以10min之內為宜。清洗后使用柔軟的毛巾進行擦拭,使用潤滑乳液進行涂抹,保持皮膚濕潤,以防止皮膚皸裂,盡量不要使用電熱毯等足部取暖設備,以防止燙傷,經(jīng)常檢查雙腳以及趾間,觀察腳掌等。同時,選擇適宜的鞋襪,以免影響血液循環(huán),盡量不穿拖鞋或者涼鞋,避免異物刺傷皮膚,正確地進行指甲修剪,不可修剪過短,以免接觸皮膚,亦不需將趾甲的邊緣修成圓形,以免損傷甲溝皮膚,造成感染,若傷口3d內未愈合,應告知主管醫(yī)師。在此期間對于患者進行心理干預,主要針對患者的焦慮情緒進行疏導,由于出現(xiàn)糖尿病足的可能性較大,以至于患者對于疾病及其進展出現(xiàn)焦慮、煩躁不安,從而影響治療。此時應對于糖尿病足的治療以及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進行宣講,從而使其正確了解疾病的演變過程,緩解焦慮情緒。
1.5觀察指標
觀察2組患者糖尿病足的發(fā)病情況,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對2組患者的焦慮情緒進行評定。
1.6統(tǒng)計學方法
計數(shù)資料采用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u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2組患者糖尿病足的發(fā)病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出現(xiàn)糖尿病足2例占3.13%,對照組出現(xiàn)13例占20.31%,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9.138,p<0.05)。
2.22組患者焦慮情緒改變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hama評分總分及各因子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糖尿病足多是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在疾病的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機體的神經(jīng)血管病變,導致足部感覺消失,甚或是活動受限的一種慢性并發(fā)癥,病情嚴重者多出現(xiàn)局部壞疽而需要截肢進行治療。既往的臨床研究對于糖尿病足的護理干預探索較為少見,隨著現(xiàn)今對于生活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糖尿病患者對于糖尿病足的關注漸趨增加;同時,由于糖尿病足多是在院外發(fā)現(xiàn),患者對于該癥狀的護理知識較為缺乏,導致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本病的進展,以致于在患者住院時癥狀已較為嚴重。故而,在2型糖尿病患者初次住院時,即應加強糖尿病足的預見性健康護理教育。綜上所述,我院對于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的糖尿病足高危人群進行糖尿病足的預見性健康護理教育,同時針對患者的焦慮情緒進行心理干預。隨訪1年,發(fā)現(xiàn)在糖尿病足高危人群中應用預見性健康護理教育,可有效降低糖尿病足的發(fā)病率,改善其焦慮情緒。
糖尿病的心得體會篇三
隨著現(xiàn)代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人群在快速升高,對于糖尿病的治療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的疾病,長時間的代謝紊亂易引起很多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糖尿病足就是一種很常見的并發(fā)癥,同時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在糖尿病早期,我們可以通過正確的措施預防和減少糖尿病足的發(fā)生率,但由于很多糖尿病患者缺乏預防性的足部護理知識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得糖尿病足的發(fā)生率逐漸上升。通過干預護理可以幫助患者控制血糖,提高自我足部護理能力和管理能力。為了研究干預護理對糖尿病足高?;颊弋a(chǎn)生的影響,進行了如下研究。
1.1 一般資料
將在本院20xx年6月~20xx年2月的90例糖尿病足高?;颊唠S機分為實驗組45例和對照組45例,其中試驗組患者男26例,女19例,年齡在42~58歲,平均年齡(48.5±1.8)歲;對照組患者男23例,女22例,年齡39~56歲,平均年齡(46.2±2.1)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的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糖尿病護理方法:在住院期間對患者的血糖進行監(jiān)測,出院后要求患者定時復查。給予實驗組患者應用干預護理模式:由2名護理人員進行,其中1名護理人員專門負責記錄患者的血糖控制和足部情況,另外1名護理人員負責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和飲食指導,首先在住院期間,在飲食方面要為患者合理搭配營養(yǎng)飲食,囑咐患者戒煙戒酒;并且給患者講解糖尿病的病因、臨床表現(xiàn)以及糖尿病并發(fā)癥的危害,尤其是糖尿病足等相關知識,并告知患者如何正確的預防糖尿病足的發(fā)生和正確的足部護理方式。其次在患者出院后要對患者進行隨訪,并且讓患者來院復查。
1.3 觀察指標
患者對于糖尿病足足部護理知識的了解: 滿分為100分,80分以上為非常了解,60~79分為基本了解,60分以下為不了解,患者的足部護理知識了解率=(非常了解例數(shù)+基本了解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相較于入院前,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明顯提高為顯效,稍有提高為有效,無提高為無效,自我管理能力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患者進行調查問卷,滿分為100分,80分以上為滿意,60~79分為基本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護理滿意率=(滿意例數(shù)+基本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對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根據(jù)ssps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年齡等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性別、足部護理知識了解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等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
對糖尿病足足部護理知識的了解程度比較實驗組患者80分以上有32例,60~79分有12例,60分以下有1例, 足部護理知識了解率為97.8%;對照組患者80分以上有18例,60~79分有16例,60分以下有11例,足部護理知識了解率為75.6%;實驗組患者的足部護理知識了解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較
實驗組患者顯效有28例,有效14例,無效3例,自我管理能力有效率為93.3%;對照組患者顯效有19例,有效11例,無效15例,自我管理能力有效率為66.7%;實驗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患者有31例滿意,有14例基本滿意,有0例不滿意,滿意率為100%,對照組患者有21例滿意,有16例基本滿意,有8例不滿意,滿意率為82.2%,實驗組患者的滿意率要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干預護理是指設計一系列的護理活動,以確?;颊咴诓煌】嫡疹檲鏊g轉移或不同層次健康照顧機構之間轉移是所接受的健康服務具有協(xié)調性和連續(xù)性,預防或減少高危患者健康狀況的惡化。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于健康的定義已不再是單純的身體健康,還包括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引起關注,而患者在住院后由于病情以及環(huán)境的影響,造成心理焦慮等不良情緒的發(fā)生,而干預護理可以根據(jù)患者的疾病進行指導,并且為患者在相關疾病方面答疑解惑, 緩解患者的焦慮等不良情緒,使患者以積極的心態(tài)與疾病抗爭,盡力配合醫(yī)護人員的工作。在糖尿病足高?;颊咧校深A護理不僅要在住院期間給予患者在心理、飲食的支持及解惑,還要在足部護理知識方面對患者進行詳細的講解,幫助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在上述實驗中,實驗組患者的足部護理知識了解率(97.8%)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75.6%),實驗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率(93.3%)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66.7%),實驗組患者的滿意率(100%)要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82.2%),說明:干預護理能夠增加糖尿病足高危患者對足部護理知識的了解,并且提高糖尿病足高危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護理滿意率??傊?,對于糖尿病足高?;颊?,采用干預護理的方式能夠增加患者對足部護理知識的了解,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