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湘藝版初中音樂教案(案例14篇)

字號:

    教案應該明確教學目標,并且合理安排教學步驟,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順利。教案的編寫需要教師的耐心和細心,積極與學生進行互動和交流。下面是一份精選的教案范文,供大家參考學習。
    湘藝版初中音樂教案篇一
    歌曲《七子之歌》
    1、知道七子的地理位置及相關歷史。
    2、在理解《七子之歌》的基礎上,深化學生對祖國母親內(nèi)涵的理解,能夠用適當?shù)乃俣?、力度、音色表現(xiàn)熱愛祖國的`赤子之情。
    通過歌曲的演唱處理,表達歌曲的內(nèi)涵。
    鋼琴、磁帶、錄音機、圖片、地圖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欣賞《東方之珠》、《鼓浪嶼之波》及《1997.天地人》序曲
    教學目標:
    1、聆聽《東方之珠》、《鼓浪嶼之波》,比較說出樂曲在音樂表現(xiàn)方法上的異同。
    出現(xiàn)的先后次序。
    教學重點、難點:比較音樂表現(xiàn)方法的異同。
    教學準備:鋼琴、錄音機、磁帶。
    教學內(nèi)容:欣賞《新疆之春》《烏夏克木卡姆達斯坦間奏曲》《褐色的鵝》
    教學目標:
    1、了解新疆民歌的風格,并對新疆音樂感興趣。
    2、聆聽三首樂曲,能感受、體驗十二木卡姆、冬不拉彈唱及小提琴齊奏的情緒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新疆各種樂器;
    2、感受體驗樂曲情緒。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鋼琴。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歌曲《喀什的春天》
    教學目標:
    1、了解新疆民歌的風格,并積極參與各項音樂實踐活動。
    2、認識新疆民族樂器熱瓦甫及其彈唱形式。
    教學重點、難點:感受新疆音樂風格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鋼琴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青春舞曲(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用自然圓潤的聲音,明朗活潑的情緒演唱《青春舞曲》,并積極參與各項音樂實踐活動。
    深感受:
    (1)掌握新疆民歌的節(jié)奏型
    (2)在實踐中感受音樂
    教學準備:錄音機、磁帶、鋼琴
    湘藝版初中音樂教案篇二
    (1)通過演唱《櫻花》,體會日本特色的都節(jié)調(diào)式。
    (2)通過律動和表演,感受朝鮮、印尼音樂的風格。
    一、導入:
    (1)教師學生聊輕松話題:長假中開心快樂的事?(旅游)
    (2)全班學生成立旅游團,去亞洲各國旅游,最后評出最佳音樂小導游。
    二、朝鮮民歌(投影朝鮮族風情照,學生猜測旅游的第一站地點)
    1、教師提問學生:有沒有熟悉的'朝鮮民歌?師生共同演唱
    2、欣賞歌曲《清津浦船歌》
    投影問題:
    (1)歌曲的情緒?
    (2)隨音樂數(shù)拍子,感受強弱規(guī)律
    3、復聽歌曲,隨音樂打拍子,感受朝鮮音樂特點:有明顯的三拍子傾向
    三、日本民歌《櫻花》(多媒體投影櫻花圖片)
    1、教師介紹櫻花:屬于薔薇科,春季開花,春日相邀賞花是日本一種傳統(tǒng)民俗風情活動。
    2、欣賞歌曲:投影問題:
    a歌曲的速度?
    b歌曲的旋律特點:
    c歌曲中出現(xiàn)的音:
    3、學生討論交流
    4、演唱歌曲
    (1)學生哼唱旋律(教師語言啟發(fā)學生富有感情地演唱)
    (2)演唱歌曲
    (3)學生討論不同的演唱形式,嘗試感受
    三、印尼歌曲《星星索》(投影印尼著名建筑和大海,學生感受大海的遼闊,為以下的教學作準備)
    1、學生欣賞歌曲,用身體語言表達對歌曲的感受
    2、指導學生用聲音來表達歌曲的意境。
    3、師生配合演唱歌曲,律動演唱表達歌曲意境。
    四、小結三個國家的音樂特征
    五、反饋:聽三首歌曲錄音,判斷國家
    六、由學生評價最佳音樂小導游,頒發(fā)導游證。
    七、欣賞三個國家的器樂片斷,拓展本課內(nèi)容。
    (投影三個國家具有代表性的樂器形狀,簡單文字介紹)
    本課通過成立旅游團,評選最佳音樂小導游,激發(fā)了學生參與活動的激情。學生通過拍打節(jié)奏,律動演唱等方式,了解了三個國家的音樂特征。而多媒體教學用具的使用使整節(jié)課充滿藝術美,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了學生欣賞美、感受美的能力。
    湘藝版初中音樂教案篇三
    《梁山伯與祝英臺》(小提琴協(xié)奏曲)。
    掌握《梁山伯與祝英臺》的主題旋律;聽辨西洋樂器;啟發(fā)學生形象思維。
    重點:掌握《梁山伯與祝英臺》的主題旋律,體會主題旋律中所蘊含的情感。
    難點:聽辨樂曲中不同樂器的`音色。
    1、導入:《梁山伯與祝英臺》是越劇的著名劇目。劇情是:祝英臺女扮男裝,與梁山伯同窗三載,臨別親口假借九妹許與山伯?;丶液?祝父逼迫英臺與馬文才訂婚,英臺誓死不從,山伯到祝家探望英臺,方知九妹就是英臺。因受到婚變的打擊,山伯回家病故。英臺在被迫出嫁途中,吊祭山伯,一時天昏地暗,山伯墳臺斷裂,英臺投入墳中,山伯、英臺化作蝴蝶,比翼雙飛。這是我國家喻戶曉的民間傳說。作品以優(yōu)美動人的音樂表現(xiàn)了主人公對封建勢力的反抗,以及對自由和幸福的向往與憧憬。
    2、作者簡介。
    3、作品分析。
    4、欣賞主題旋律。(摘錄樂曲中的主題旋律)請同學們跟隨錄音,看著樂譜哼唱。
    6、欣賞《梁山伯與祝英臺》。
    (提示:1、愛情主題的音樂在第一部分中共出現(xiàn)了幾次?2、說出下面幾幅圖分別于哪段音樂所描寫的內(nèi)容相關聯(lián),并填寫出土的序號。)
    7、音樂知識
    協(xié)奏曲:一種獨奏樂器和樂隊協(xié)同演奏的大型樂曲。有什么樂器擔任獨奏就教什么協(xié)奏曲。如小提琴協(xié)奏曲、鋼琴協(xié)奏曲、二胡協(xié)奏曲、琵琶協(xié)奏曲等。協(xié)奏曲通常為三個樂章,也有單樂章的。
    8、講解:奏鳴曲式。
    9、復聽《梁山伯與祝英臺》。
    湘藝版初中音樂教案篇四
    1.通過音樂的對比,我們可以了解音樂元素在表達音樂中的作用,感受秋天的不同色彩。
    2.引導學生以自然柔和的聲音演唱《西風之語》,啟發(fā)和教育青少年珍惜時間,熱愛生活。
    3.培養(yǎng)學生聽音樂、觀察樂譜、表達音樂的能力。教學重點與難點:
    1.指導學生理解音樂元素的表演。
    2.以自然舒展的嗓音演唱歌曲,表達歌曲的抒情情緒。教學輔助準備:鋼琴音樂課件
    首先,進口
    課前音樂:在希望的田野上(用音樂和秋色營造秋的氛圍和意境)
    問題輸入:同學們,歡迎來到秋宮!你熟悉正在播放的那首歌嗎?你知道它的名字嗎?這首歌描述了什么季節(jié)?(秋天)這首歌里提到的熟悉的東西是什么?(冬小麥、字段?)它表現(xiàn)出什么樣的情緒?其實,秋天不僅是一個收獲快樂的季節(jié),也是一個多愁善感的秋天。讓我們欣賞這首《西風之語》。
    2.風的欣賞
    1.聽錄音。
    問:西風的話語是溫暖而快樂,還是柔和而抒情?它顯示了什么速度和力量?
    2.再次欣賞歌曲的結構
    老師:根據(jù)歌曲的情緒、速度、力度、節(jié)奏等方面的明顯對比,我們可以把這首歌分成一段、二段和三段。讓我們再次欣賞西風的歌詞,感受這首歌的音樂結構。
    3.把短語
    老師:老師唱一首歌。這首歌由幾個短語組成?
    3.歌唱“風”美“風”
    1.有節(jié)奏地唱旋律
    (1)觀察四個短語的節(jié)奏特征。
    (2)找出構成歌曲旋律的音符,用柯達伊的姿勢邊唱邊編音階。
    (3)視唱練耳旋律,找出包含上下音階的小節(jié)。
    (4)邊唱邊畫旋律線。
    2.唱的歌詞
    (1)用“u”型唱旋律,糾正發(fā)音方法。
    (2)了解旋律與演唱強度的關系并記錄下來。
    (3)根據(jù)力度輕柔地唱歌詞。
    一次老師陪同學生輕聲唱歌(糾正連接)
    兩次提示呼吸。
    跟著伴奏唱三遍,引導學生探索并找到唱最后一句的方法。
    四次伴以飽滿的歌聲。
    (4)情感教育:年復一年,充滿激情的西風來來去去,見證了孩子們的成長和節(jié)日景觀的變化,最終這種慢而弱的'對待把西風的期望寄托在了我們身上。有什么能提醒我們?時間飛逝,請珍惜它。
    3.聲音的對比
    如果我們用更快的速度,更強的力量和更明亮的聲音來唱這首歌,會有什么效果?(唱歌引導學生體驗速度和強度對歌曲情緒的影響)歌曲的情緒已經(jīng)完全改變了,所以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如果我們想讓歌曲聽起來豐富多彩,我們需要注意什么?(演唱速度、力度、旋律起伏、音色)
    四、作者簡介
    誰給我們帶來了這首美妙的歌?(作者簡介多媒體廣播)《西風之語》是音樂家黃子的一首短歌。黃子是20世紀30年代重要的作曲家和音樂教育家。他早年在美國學習?;貒?,他在國立音樂學院任教,培養(yǎng)了許多優(yōu)秀的音樂人才。他是中國早期音樂教育最有影響力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管弦樂《鄉(xiāng)愁》、《長恨歌》、《抗敵歌》、《飄揚的旗幟》、《熱血》、《九月十八日》、《觸唇》、《思鄉(xiāng)》、《三愿玫瑰》等。
    5、擴大
    黃子老師用歌聲表達了深秋的遙遠,回味無窮,甚至有一絲傷感。許多其他藝術家也在用他們自己不同的形式來詮釋秋天。
    神。你打算怎樣表現(xiàn)你心中的秋天?
    湘藝版初中音樂教案篇五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作品《我和你》,能夠從音樂中回顧奧運會的精彩瞬間,感受奧運的人文精神。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歌曲演唱,并配以討論、分析等方法,學生能夠了解音樂內(nèi)涵,并加強小組合作探究能力。
    【知識與技能】學習調(diào)式概念,能夠用清晰、圓潤的聲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能夠用清晰、圓潤的聲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難點】
    掌握音樂演唱時的聲部以及音區(qū)。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播放2008年奧運會入場視頻,并提問:同學們知道老師播放的什么嗎?
    學生自由回答。
    老師回答:是的,老師播放的是奧運會的場面,那么奧運會幾年舉辦一次呢?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四年一次的奧運會是人類的大聚會,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有一首眾所周知的歌曲,將當年的“大聚會”推向高潮。老師順勢揭示課題《我和你》。
    (二)初步感知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這首歌的速度是緩慢的。
    2.教師再次播放歌曲,并提問:歌曲的音樂情緒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歌曲是深情的。
    (三)探究學習
    1.發(fā)聲練習,教師提醒學生采用開口音“a”進行發(fā)聲練習,注意嗓音保護。
    2.教師播放音頻,學生進行哼唱,哼唱的過程中,老師與學生一起用手畫出旋律線。
    3.老師再次彈唱,學生跟唱。教師引導學生注意音的演唱時值,“這首歌本身很抒情且很多的音不止是唱一拍,尤其是每句結尾音都要保持四拍的長音,希望同學們能注意音的保持,還有注意分布音準。比如3這個長音,我們一起用手打拍子,一起再唱一次?!?突破難點)
    4.音準把握后,加入歌詞演唱。教師提問:同學們,這首歌曲的歌詞有什么特點嗎?學生自由回答。教師總結:同學們都發(fā)現(xiàn)了,歌詞除了有中文之外,還加入了一部分英文歌詞。那接下來我們來帶入英文歌詞來唱一下歌曲,感受不同語言的魅力。(關注難點的'二次演唱)
    5.分小組完整演唱歌曲《我和你》,學生一部分唱中文,一部分唱英文,進行對唱。進一步感受奧運會當時的場景氛圍。
    6.歌曲完整把握后,教師提問:同學們,有人發(fā)現(xiàn)課本上新的知識點嗎?
    學生回答:調(diào)式。
    教師總結回答:是的,這是我們今天新的內(nèi)容,在我們剛才演唱過程中出現(xiàn)了很多高低不同的樂音,那如果我們將這些音,按一定的關系排列組織起來,就會成為一個體系,這就是我們的調(diào)式。
    7.教師播放音頻伴奏,學生再次完整演唱。
    (四)拓展延伸
    教師在多媒體播放關于江西民歌《八月桂花遍地開》以及英國民歌《鄉(xiāng)村花園》,并提問:同學們,我們來欣賞下這兩首民歌,大家來聽一下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并四人為一小組進行視唱并進行表演。感受中華民族調(diào)式和西方民族調(diào)式的不同。
    (五)小結作業(yè)
    1.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課程內(nèi)容回顧,師生共同進行總結。
    2.教師布置課后作業(yè),希望課后同學們能夠搜集更多的關于奧運會的歌曲下節(jié)課分享。
    湘藝版初中音樂教案篇六
    教學目標:
    1、學會唱所教歌曲,并對歌曲相應的背景知識有所了解;
    2、能大膽、自信地獨唱或與同學一起演唱;
    3、能準確把握歌曲的情緒,聲情并茂地演唱。
    教學重難點:在歌曲演唱中把握歌曲的節(jié)奏、情緒,能有表情地演唱。
    教學時數(shù):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告訴學生上課須知,并與學生擬定音樂課師生問好的方式
    用打拍子的形式:老師:(同學們,好?。?BR>    學生:(老師,好!)
    注:用特殊的問好方式,讓學生耳目一新,對音樂課產(chǎn)生興
    趣
    二、新課教學
    導言:同學們,當你們開始新生軍訓,就標志著你們從一名小學生變?yōu)橐幻袑W生,走進中學校園,我們將會擁有一片新的音樂天地,讓我們唱出心中的歌,你唱你喜歡的,我唱我喜歡的,用你們真誠的歌聲讓我們彼此熟悉,彼此親密。
    師:首先我們先來聽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歌,聽完后你們告訴我這是什么歌
    1、《快樂老家》
    a、聽音樂,學生隨音樂輕聲優(yōu)美的唱,可以讓讓學生伸出手,跟著音樂打擊節(jié)奏
    b、師問: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生答:《快樂老家》
    生答:快樂,開心,歡快的速度、輕快的演唱
    既然大家都覺得應該要輕快的演唱,那么我們就要注意不要大
    聲的去喊,而是用非常輕巧的聲音來哼唱
    c、學生完整隨音樂唱歌曲
    d、以比賽的`形式,讓學生分組演唱,比一比那個組演唱的聲音洪亮,情緒飽滿,音高、節(jié)奏準確。
    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
    2、《大海??!故鄉(xiāng)》
    a、聽音樂,學生邊聽邊跟著劃拍,感受歌曲情緒
    b、聽完了這首歌首歌,先來回答幾個問題
    師問:這首《大海?。」枢l(xiāng)》和《快樂老家》不一樣的地方在哪
    里?
    生答:《大海?。」枢l(xiāng)》旋律平緩,優(yōu)美動聽,《快樂老家》節(jié)
    奏歡快,
    師問:大家有沒有去過海邊?大海是什么樣子的?(教師引導學生構想大海的樣子,讓學生通過大海的寬廣、博大,聯(lián)想到歌曲所表達的情感)
    師問:那么我們在演唱《大海啊!故鄉(xiāng)》時應該用怎樣的感情去
    演唱呢?
    生答:深情的,用敘述的語氣來演唱
    c、教師點評,介紹作品資料:《大海啊!故鄉(xiāng)》王立平詞曲,作于1983年。是電影《大海的呼喚》的主題歌。歌曲旋律平緩,優(yōu)美動聽,歌詞質(zhì)樸深情,如敘家常。
    d、教師播放伴奏范唱
    e、學生繼續(xù)聽音樂,跟唱歌曲
    3、學習新歌《新世紀的新一代》
    a、播放錄音,學生在聽音樂的同時,用手打拍子,感受歌曲的表現(xiàn)意義
    b、歌曲分析:李幼容詞、劉磬聲曲。歌曲為二段體結構,全曲具有強烈的號召性和熱烈的呼吁感,旋律明快奔放,情緒激昂,充滿活力,表現(xiàn)了祖國新一代接班人的決心與信念。
    c、跟唱旋律,教師領唱,學生跟著哼唱,可用“啦”來替代歌詞,以熟悉旋律為主
    d、學習歌詞,以聽唱為主
    e、學生隨音樂再一起唱。
    三、小結與下課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課本學會了三首歌,我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自己喜歡的歌曲,請同學們下去以后,每人準備一到兩首歌,下節(jié)課將學習剩下的兩首歌,并且將在班上組織一次小型的演唱會,希望大家回去后好好準備,下節(jié)課能到我們講臺上來好好的展示一下你自己!
    《唱出心中的歌》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快樂老家》《大海??!故鄉(xiāng)》《新世紀的新一代》;
    2、學唱《啊,朋友再見》和《雪絨花》。
    4、認識五線譜,了解簡單基本樂理知識
    4、組織學生班級演唱會
    教學重點:在歌曲演唱中把握歌曲的情緒,能有表情地演唱。參加演唱會的學生大膽上臺演唱。
    教學用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學生聽音樂進入教室。
    2、師生相互問好。
    二、新課教學
    1、鞏固歌曲:
    師:在上一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會了三首歌曲,是哪三首?
    生:《快樂老家》《大海??!故鄉(xiāng)》《新世紀的新一代》
    師:下面讓我們來一起復習一下,看看大家都學的怎么樣?我們
    一起來唱一唱上節(jié)課學習的歌曲。
    播放課件《快樂老家》《大海啊!故鄉(xiāng)》《新世紀的新一代》
    2、學習新歌:
    師:剛才我們鞏固了上節(jié)課我們學過的三首歌曲,看來大家都挺有音樂細胞的,掌握的很不錯,我相信這節(jié)課,你們也一定可以把剩下的兩首同樣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歌曲學好。
    1、《啊,朋友再見》
    a、聽音樂,學生隨音樂輕聲的唱一遍,
    b、師:大家聽完這首歌曲,你們覺得這首歌曲所表達的含義是什
    么?
    生:表現(xiàn)了游擊隊員對祖國、家鄉(xiāng)的無比眷念和熱愛。
    師:你們知道這首歌曲是出自哪一部電影嗎?
    答:意大利民歌,南斯拉夫影片《橋》中的一首插曲。歌曲為
    一段體,小調(diào)色彩。體現(xiàn)了戰(zhàn)士們?yōu)楸Pl(wèi)祖國隨時準備犧牲的精神。
    教師簡要講解歌曲中應注意的地方,如前半拍休止和倚音等幾
    個的地方。
    c、學生完整隨教師鋼琴伴奏唱歌曲。
    2、《雪絨花》
    b、聽音樂,學生隨音樂輕聲的哼唱,
    c、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歌曲分析:美國音樂故事片《音樂之聲》中的一首插曲。深情悠長的歌調(diào)以四三拍子唱出,通過對雪絨花的贊美,真摯地傾吐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d、自學歌詞,以聽唱為主
    e、學生齊唱歌曲,教師指揮
    f、播放電影《音樂之聲》,介紹歌曲《doremi》和《孤獨的牧羊人》
    3、組織學生開班級演唱會
    a、教師主持,鼓勵學生上臺演唱,可單人或多人,
    b、學生演唱歌曲
    c、教師點評,以鼓勵為主,提出建議。
    三、小結與下課
    教學反思:
    課題:零點樂隊
    教學目標:
    1、學會演奏一種簡單的打擊樂器,并能參與器樂合奏;
    2、能設計簡單的固定節(jié)奏型參與伴奏,從中體驗與他人合奏的愉悅感;
    3、了解“加花”在器樂演奏中的含義,并能在演奏中作“即興創(chuàng)作”。
    設計思路:
    本課以臺灣民歌《一只鳥仔》為試驗對象,,練習樂器合奏,了解器樂合奏的全過程,感受器樂合奏的樂趣。因為合奏曲《一只鳥仔》短小精悍,音域較窄,節(jié)奏簡單,句逗清楚,采用c調(diào),便于各種樂器演奏,所以學生在合奏過程中也不會感到困難。教材力圖通過“試奏體驗”加花添彩、登場演練等三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了解器樂演奏的全過程,感受器樂演奏的樂趣。教學重點:
    “試奏體驗“中如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并且能夠充分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思維,積極參與“加花添彩”。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完成理論到實踐的過程,利用簡單的旋律加花以及器樂演奏中的合作
    教學方法:
    引導法、啟示法、講授法、練習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鋼琴沙錘碰鈴雙響筒小鼓
    教學時數(shù):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播放一段器樂曲,以民族樂器為主,給學生一種聽覺上的享受,
    如《揚鞭催馬運糧忙》
    2、教師提問:剛才聽到的是一首什么樣的樂曲,你聽了有一種什么樣的
    感覺?
    3、教師小結:《揚鞭催馬運糧忙》是民樂合奏曲,在旋律、節(jié)奏方面都能
    夠很好的表達豐收以后的農(nóng)民駕著滿載糧食的大車,喜氣洋洋地向國家交售公糧的情景。今天,我有一個想法,想在同學們中間組建一個樂隊,讓同學們也過過癮,當一回樂手!我們每個人都是從零開始,那我們的樂隊就起個大家都熟悉的名字“零點樂隊”吧!
    二、感受與探索
    播放音樂《一只鳥仔》
    湘藝版初中音樂教案篇七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聆聽歌曲,感受歌曲帶來的意境,學生能夠產(chǎn)生對民族的熱愛之情。
    【過程與方法】
    通過演唱、聆聽、感受等方法,學生能夠進行對歌曲創(chuàng)編活動。
    【知識與技能】
    了解裝飾音、襯詞、力度符號、回聲等,體會歌曲所表達的意境并學會哼唱。
    重點:引導學生體驗旋律的美感,感受歌曲所傳達的情感。
    難點:了解裝飾音、襯詞、力度符號、回聲等,并學會哼唱歌曲。
    (一)情境導入
    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利用多媒體播放《蘋果豐收》,并提出問題:歌曲是哪個民族的?
    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總結:本首歌曲的是朝鮮族歌曲,我國地大物博,五十多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民族不同的歌曲,順勢引出赫哲族民歌《烏蘇里船歌》。
    (二)感受體驗
    1.初聽歌曲
    并設問:“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總結:歌曲的情緒是悠長的.、寧靜的,仿佛把人們帶入到了烏蘇里江邊。
    2.復聽歌曲
    并設問:“歌曲有什么特點?
    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總結:歌曲整體的感覺是搖曳的,具有船歌的特點,仿佛看到了在江上人們捕魚的場景。
    (三)分段欣賞
    1.再次聆聽歌曲,嘗試將歌曲進行分段,通過聆聽歌曲可以分為三段。
    2.帶領學生聆聽第一段,并提問第一段音樂有什么特點?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講解:第一段運用了大量的襯詞、力度記號、裝飾音和回聲等。力度記號強弱的變化,營造了歌曲的意境,回聲的出現(xiàn)仿佛把人們帶到意境中,感受烏蘇里江的美。
    3.帶領學生哼唱第一段,注意力度以及裝飾音的出現(xiàn)。
    4.帶領學生聆聽第二段,并提問第二段歌詞描繪的是什么內(nèi)容?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講解:第二段出現(xiàn)了歌詞,并且出現(xiàn)了少量的襯詞,更加突出地描繪了烏蘇里江的美景和漁民捕魚豐收的喜悅,歌詞的出現(xiàn)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感受和體會歌曲,了解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情感。
    5.帶領學生有感情地哼唱第二段。
    6.帶領學生學習第三段,并通過前兩段的欣賞方式總結第三段的特點。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講解:第三段重復第一段,出現(xiàn)了大量的襯詞,目的是將聽眾拉回現(xiàn)實,再次感受烏蘇里江的美景。
    7.帶領學生哼唱第三段。
    8.再次整體聆聽歌曲,并帶入剛才的體會。
    9.整體的融入感情哼唱歌曲。
    (四)鞏固提高
    教師請學生自由分小組用打擊樂器為歌曲創(chuàng)編伴奏,提醒學生打擊樂器要根據(jù)歌曲的強弱進行選擇。
    創(chuàng)編完成后請各組進行表演,而后進行生生評價、教師評價。
    (五)小結作業(yè)
    今天我們學習了歌曲《烏蘇里船歌》,感受到了歌曲中濃濃的春意,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善于觀察生活中的美,熱愛生活。
    回去繼續(xù)搜集中外民族的船歌,下節(jié)課進行分享。
    湘藝版初中音樂教案篇八
    (1)讓學生對歐洲民間音樂感興趣,喜歡不同民族的藝術風格,并能主動探索與其相關的音樂文化內(nèi)涵。
    (2)能夠用自然圓潤的聲音來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亞》,背唱其中一段歌詞,并能認識船歌這種體裁。
    (3)能夠感受,體驗《桑塔.露琪亞》的音樂情緒和風格,分辨男高音的音色特點。
    (4)能夠參與演唱活動中的即興表演。
    了解意大利的文化,藝術,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亞》
    意大利船歌的演唱情緒的把握。
    鋼琴,音響,電視機。
    1、《桑塔.露琪亞》是一首意大利那不勒斯的船歌,它是意大利作曲家科特勞根據(jù)威尼斯船歌的風格而改編的,《桑塔.露琪亞》兩段歌詞將美麗的夏夜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令人陶醉,令人忘懷。歌曲為c大調(diào),八三拍子,中速稍快,由兩個樂段構成,歌曲旋律優(yōu)美流暢,給人以美好的藝術享受。
    2、船歌:這種歌曲或樂曲的特點是多采用八三拍子,八六拍子,給人以搖晃感覺,其情緒特點色彩是開朗奔放的,熱情洋溢的。
    教學過程:
    1、導語:每個國家都有著極具特色的民歌或民族音樂,今天我們走出國門,到歐洲去走走看看,領略那里的民歌,老師和大家走進意大利。
    2、展示歐洲和意大利的版圖)
    1、了解意大利的風土人情
    2、請學生討論(如威尼斯的交通工具貢多拉,佛羅論撒的歌劇院,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等)
    1、請學生觀看帕瓦羅第演唱的.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陽》。(意大利的那不勒斯——那坡里民歌——《我的太陽》——帕瓦羅第)
    2、讓學生討論世界三大男高音的聲音特點:(帕瓦羅第-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音色明亮,有穿透力)。(多明戈-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音色豐滿華麗,堅強有力。)(卡雷拉斯-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音色流暢抒情)。
    1、聽范唱,(請學生講解歌曲結構,明確歌曲的調(diào)號和拍號)
    2、學唱歌曲
    a:請有鍵盤基礎的學生帶領大家學習歌曲的旋律
    b:老師帶領學生來練習曲中的變化音。
    c:有感情的朗誦歌詞。
    d:完整演唱第一段,體會歌曲的內(nèi)容和風格。
    3、請學生設計此歌演唱方案(演唱情緒等)
    4、請兩位以上的學生演唱個別段落,來展示他們設計的演唱情緒。
    1、體會劃船動作,并分組練習。
    2、結合演唱,邊劃邊唱,營造船歌氛圍。
    1、下去練習歌曲第二段。
    2、去網(wǎng)上搜索和歐洲相關的藝術文化和了解歐洲歷史。
    湘藝版初中音樂教案篇九
    1、了解電聲樂隊和電子音樂的相關知識,瑰麗的電聲-。
    2、欣賞樂曲《夜鶯》。
    3、對比欣賞古箏獨奏和電子合成器演奏的《漁舟唱晚》的片段。
    1、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了解電聲樂隊和電子音樂的相關知識。
    2、欣賞《夜鶯》,感受電聲樂隊的音響效果,對現(xiàn)場演奏的電子音樂也有一定的了解,同時激發(fā)學生對電聲音樂的興趣。
    3、通過對比欣賞古箏演奏的和電子合成器演奏的《漁舟唱晚》片段的感受、體驗我國古典音樂的美感和電子音響合成器的效果。
    1、古箏獨奏《漁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描繪了夕陽西下、漁歌四起、漁夫滿載而歸的喜悅情景。全曲大致可分為三段。本課欣賞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慢板。旋律悠揚如歌,平穩(wěn)流暢。第二段,音樂速度加快,形象地表現(xiàn)了漁夫蕩槳歸舟的歡快情緒。
    2、電子合成器演奏的《漁舟唱晚》,以奇妙的音響模仿古箏的演奏,以及大自然的各種聲音,使這個樂曲增添了現(xiàn)代的氣息。
    3、樂曲《夜鶯》中加入了中國的竹笛。笛子用悠揚、清越的音色模擬了夜鶯的叫聲。月夜下,空曠的原野中夜鶯開始歌唱,然后清朗的鋼琴加入進來略帶遲疑,小心翼翼的奏響,如同一個深夜未眠的人,遠遠聽見夜鶯的歌唱去尋訪又怕擾飛了夜鶯。整首曲子優(yōu)美動聽,具有獨特的魅力。
    對電聲樂隊和電子音樂的理解和掌握,同時激發(fā)學生對電聲音樂的興趣。
    本課教學從學生熟悉的樂器電子琴入手,引出電聲樂隊與電子音樂的概念。再通過樂曲《夜鶯》的欣賞和古箏演奏的和電子合成器演奏的《漁舟唱晚》片段的對比欣賞進一步加深對電子音樂的理解,同時明白各種樂器和電子音樂是不可相互取代的。通過學生的感受、體驗、對比等多種方法,使學生了解電聲音樂知識的相關知識,提高音樂的辨別和感受能力。
    課件、電子琴等。
    1、請同學們說說電子琴的功能。
    2、電子琴:可以模仿許多音色,可以存儲數(shù)十種舞曲的節(jié)奏型,并且每種節(jié)奏型還可以在進行各種音色的變化(聆聽華爾茲、探戈、迪斯科等舞曲的節(jié)奏型)。
    3、教師用電子琴的不同音色(鋼琴、小號、小提琴等)演奏相關片段讓學生聽辨,模擬鼓聲、海浪聲及鳥叫聲讓學生感受電子琴的豐富音色。
    4、介紹電子音響合成器:一種能夠產(chǎn)生各種復雜音響的電子樂器系統(tǒng)。
    1、提問:1)同學們知道有哪些電聲樂隊?
    2)電聲樂隊一般有哪些樂器組成?
    2、歸納:1)電聲樂隊的概念:指電子樂器為主組成的樂隊。電子樂器指運用電子元件產(chǎn)生和修飾音響的樂器。
    2)簡單介紹、電吉他、電貝司,音樂教案《瑰麗的電聲-》。
    3、播放關于介紹電聲樂隊的相關影片片段。
    4、電子音樂:即電子合成音樂,指運用電子方法產(chǎn)生和修飾的音樂。
    1、聆聽引子
    思考:這是什么樂器演奏的?它模擬了什么聲音?
    歸納:樂器是中國的竹笛,它模擬了夜鶯的叫聲。
    2、作者介紹
    雅尼:希臘血統(tǒng)的美國音樂家,被稱為“世界一流鍵盤奇才”,是一個用音樂講述生活的人。
    3、作品簡介:《夜鶯》是一首充滿中國古典音樂情調(diào)的現(xiàn)代電聲音樂作品,是雅尼為華人而作的,全曲洋溢著中華民族的風格。
    4、學習樂曲的兩個主題音樂
    1)、學唱第一主題
    2)、聆聽第二主題
    5、欣賞樂曲《夜鶯》
    思考:你對雅尼的這種演奏形式和演奏效果有什么看法?
    歸納:作品將高雅的古典交響樂與絢麗的現(xiàn)代電聲樂巧妙地結合起來,使得現(xiàn)場演奏效果很好。
    1、聆聽電子版的《漁舟唱晚》的片段。
    思考:電子版的《漁舟唱晚》采用了什么樂器的音色演奏?同時還加入了什么音響?
    歸納:采用了古箏的音色演奏,還加入大自然的各種聲音,使這個樂曲增添了現(xiàn)代的氣息。
    2、古箏:中國古老的民族彈撥樂器,最早見于《史記》記載。
    3、聆聽古箏獨奏《漁舟唱晚》的片段。
    思考:1)這首曲子的片段帶給你怎樣的音樂意境?
    歸納:古箏用悠揚如歌、平穩(wěn)流暢的.抒情性樂段展示了優(yōu)美的湖光山色。
    古典樂器與現(xiàn)代電聲各有不同的優(yōu)點和魅力,互相不能完全替代。
    高科技手段的電聲音樂與其他音樂具有同樣的魅力,隨著科學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電子音樂越來越普及,接觸的面越來越廣,希望同學們在課余能多關注和參與電子音樂的發(fā)展。
    從學生熟悉的樂器入手,激發(fā)學習興趣,引出課題。
    學習電聲音樂的相關知識,讓學生對電聲音樂有所了解。
    通過分析欣賞《夜鶯》,讓學生感受古典交響樂與絢麗的現(xiàn)代電聲樂巧妙結合的美感,同時對現(xiàn)場演奏的電子音樂也有一定的了解。
    通過學唱和聆聽兩個主題音樂,加深學生對作品的理解。
    聆聽電子版的《漁舟唱晚》片段,提高學生的聽辯能力,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對電聲音樂的興趣。
    通過古箏演奏和電子合成器演奏的《漁舟唱晚》的對比欣賞,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古典音樂的美感和現(xiàn)代音樂的時代氣息。
    湘藝版初中音樂教案篇十
    教學目標:
    1、能學會演唱歌曲《阿里里》
    教學重點:
    1、學唱歌曲《阿里里》
    2、聽《阿細跳月》
    教學難點:
    感受樂曲的不同節(jié)奏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景定向聽歌曲進教室
    二、歌曲學習
    1、學習歌詞
    (1)你們?nèi)ミ^云南嗎?
    (2)就象同學們說的,云南的少數(shù)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
    (3)你們聽納西族的小朋友來歡迎你們咯!
    (4)聽歌曲一遍
    (5)你們喜歡聽嗎?
    (6)播放歌曲
    (7)你們再跟他們演唱一次吧!
    (8)你們想學嗎?我們一起來唱!
    2、學習旋律
    (1)你聽到歌中唱得最多的是那句詞?
    (2)(阿里里,撒小秧)
    (3)你們知道是什么意思嗎?
    (4)我們一起來對唱(師生互動)
    (5)你們覺得哪句最容易唱
    (6)教師邊用手劃出旋律線邊教唱旋律
    (7)學生隨課件一起演唱
    3、學唱歌詞
    (1)納西族的小朋友還喜歡邊唱邊跳!
    (3)學生模仿
    (4)學生分句接唱
    (5)自由交換動作演唱
    (6)集體演唱
    第二課時
    一、欣賞《阿西跳月》
    (1)同學們,目的地到了,你們閉上眼睛看我們到了哪兒?
    (2)(課件播放音樂)
    (3)你們睜開眼睛,我們剛才聽到了什么?
    (4)對了,我們聽到了很歡快的熱鬧的聲音,是嗎?在哪兒可以聽到呀?
    (5)出示課題
    二、學習主題音樂
    (1)彝族的小朋友最喜歡圍著篝火在月色下起舞了!
    (2)我們在來聽聽!
    (3)(課件播放)《阿西跳月》
    (4)讀節(jié)奏,用身體動作來表現(xiàn)
    (5)你們聽到這首音樂也想跳舞嗎?
    (6)我們一起來吧!
    (7)你們聽到最多的是哪三個音?
    (8)課件出示521
    (9)學生模唱
    三、參與表現(xiàn)
    (1)請小朋友聽音樂,然后來動一動
    (2)把你的想象畫面描繪出來
    四、全班分四組表現(xiàn)
    (1)聲音:嘿嘿
    (2)拍手跺腳
    (3)伴奏樂器
    五、綜合表現(xiàn)
    (1)完整的聽一遍,全班小朋友拿上道具一起表演
    (2)自由評價
    (3)課堂小結
    湘藝版初中音樂教案篇十一
    聽《乒乓變奏曲》唱:《五星紅旗》
    1、欣賞與運動有關的歌曲,感悟同類題材的音樂作品的特點與異同。
    2、在律動、隊列變換、音樂游戲等活動中能用適當?shù)闹w語言表現(xiàn)音樂作品的情緒、力度與速度;在創(chuàng)造性音樂活動中,表現(xiàn)出積極的態(tài)度。
    學習新歌;感受作為中國人的驕傲
    歌曲節(jié)奏
    一、組織教學:聽《運動員進行曲》,變換隊形走進教室2’
    二、師生問好
    三、欣賞《乒乓變奏曲》
    1、聽一段聲音,說說這是什么運動的聲音
    2、聽2段音樂,選擇一段最適合表現(xiàn)乒乓的音樂
    3、比賽開始了,聽一聽,這2段比賽是不是一樣激烈
    4、請一組小朋友打拍子,另一組小朋友念節(jié)奏,看看是速度變快了,還是節(jié)奏變緊了?
    6、讓我們一起跟著音樂來參加這場時而輕松時而緊張的比賽吧?。ㄔ俅涡蕾p)
    四、導入
    1、剛才我們模擬了打乒乓時的情景,接下來,讓我們來看一段真正的乒乓比賽(奧運比賽片段)
    看了這段錄像,你想到了什么2’
    2、是啊,此時此刻,老師也非常激動,我國奧運健兒在賽場上,奮力拼搏,為中國奪得了51枚金牌,鮮艷的五星紅旗一次又一次的升起在鳥巢的上空,升起在我們心中。
    五、學唱《五星紅旗》
    1、聽老師范唱,回答:五星紅旗飄在了哪些地方
    2、聽錄音,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3、有節(jié)奏的朗讀歌詞
    4、跟錄音輕輕哼唱
    5、齊唱
    6、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六、音樂奧運會10’
    下面,讓我們也來進行一場音樂奧運會,好不好?看看我們要比些什么?(播放賽事安排)
    1、比一比誰的歌聲最美。請每個小組推薦一個代表上來,演唱歌曲《五星紅旗》
    2、節(jié)奏模仿的比賽,請各小組派另一名代表上來抽取節(jié)奏題,并進行模仿
    3、認一認這是什么打擊樂器,這些打擊樂器適合為哪首歌曲伴奏,能不能伴奏一小段?(統(tǒng)計獲獎情況)
    七、小結
    雖然北京2008奧運會已經(jīng)結束,我們的音樂奧運會也結束了,但是五星紅旗永遠飄揚在我們心上。
    湘藝版初中音樂教案篇十二
    歌曲《西風的話》
    1.學唱《西風的話》,學習用自然舒展的聲音歌唱秋天的美景。
    2.通過學唱歌曲,認識到歌曲的主旨——珍惜時間,熱愛美好生活。
    指導學生用自然、舒展的聲音演唱歌曲,表現(xiàn)歌曲的抒情意境。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電子琴等。
    :聽唱法、啟發(fā)式等。
    :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導入
    1.引入秋天美景圖片。
    2.如果用綠色、紅色、金色、白色來形容四季,哪種顏色最適合秋天?請同學們說說關于秋天的主題詞:“秋收”、“秋高氣爽”、“收獲”、“火紅的楓葉”、“沉甸甸的稻谷”、“金色”等,那么美麗的秋天是誰給我們帶來的呢?當夏天南風飄然離我們而去,陣陣西風,帶來了秋天的信息,西風對我們說??。讓我們一起學習歌曲《西風的話》。
    三、學唱歌曲《西風的話》
    1.初聽歌曲。在聽歌曲的時候請大家思考:歌曲的旋律是怎樣的?速度是怎樣的?(平緩級進,較慢)。
    2.這么好聽的歌曲,作曲家是誰呢?介紹作曲家黃自:黃自(1904-1938)作曲家、音樂家。江蘇川沙(今屬上海市)人,曾赴美國學習,先后在歐伯林大學音樂學院及耶魯大學音樂學院學習作曲、鋼琴。1929年歸國后,先后在上海滬江大學音樂系任教并兼任音樂教務主任,作品有:清唱劇《長恨歌》;合唱曲《抗敵歌》、《旗正飄飄》;愛國歌曲《熱血》、《九一八》;藝術歌曲《點絳唇》、《思鄉(xiāng)》、《玫瑰三愿》。著作有《和聲樂》、《西洋音樂史》等。其中《思鄉(xiāng)》、《長恨歌》、《抗敵歌》被評為20世紀華人音樂經(jīng)典。
    3.朗讀歌詞,仔細領會歌詞,西風到底告訴我們什么?(珍惜時光,熱愛生活和對美好時光的憧憬)。這也是這首歌的主旨(中心思想)。簡練而生動地描寫了一年來小朋友的成長和節(jié)令景物的變化,點出了初秋的特征,饒有情趣。
    4.聽師范唱。同位討論,這首歌曲節(jié)拍是多少拍?運用了什么節(jié)奏型?
    入音程大跳,變化有致,力度運用細膩恰當,使歌曲具有豐富的表現(xiàn)力。由于使用擬人化的手法,將“西風”作為第一人稱“我”,“你們”代表“孩子”,唱起來倍感親切。
    6.學唱歌曲:
    1)跟琴視唱歌譜。先找出歌曲的最高音、最低音。
    2)用“啊”隨琴唱旋律,并試著打節(jié)拍演唱。
    3)填詞唱歌曲,電子琴伴奏。
    4)接龍唱練習。
    5)集體完整演唱歌曲。我們應該怎樣去演唱,來體現(xiàn)歌曲中的秋意呢?(注意:要字正腔圓,演唱“襖”、“高”、“蓬”、“紅”等字要使聲音飽滿,吐字清晰。)
    6)邊聽邊唱,認真體會在演唱時,哪些地方可作漸強或漸弱的處理?分組討論,將歌曲的旋律線畫在課本上,說說注意歌曲的強弱變化有哪些好處?(使歌曲更好聽、更富有感情)
    7)嘗試用中等稍慢的速度演唱,體會歌曲的意境,注意將歌曲的強弱對比表現(xiàn)出來,輕柔、舒展的聲音演唱,找一位同學指揮集體演唱。
    四、教師小結。
    五、課后拓展:說說本節(jié)課自己的收獲。
    湘藝版初中音樂教案篇十三
     師:首先請大家欣賞三段流行歌曲片斷,注意這些歌曲有什么特點。
     第一段:李宇春演唱會〈北京一夜〉片斷。
     (播放李宇春演唱會〈北京一夜〉片斷。學生好奇地在觀看,完畢鼓掌)
     師:第二段:周杰倫演唱〈蘭亭序〉片段。
     (播放周杰倫演唱〈蘭亭序〉片段。學生若有所思地在觀看,完畢鼓掌)
     師:第三段:搖滾樂隊“零點樂隊”演唱〈粉墨人生〉的歌曲演唱:
     (播放“零點樂隊”演唱〈粉墨人生〉。學生認真地在觀看,完畢鼓掌)
     師:剛才我們欣賞了不同風格的演唱,現(xiàn)在我們來歸納一下,這些歌曲有什么共同特點?
     生:都采用了京劇的元素。
     師:哪些京劇的元素,能說的更具體一些嗎?
     生:旦角的唱腔:武場的鑼鼓經(jīng):西皮唱腔:京劇劇目和人物等。
     師: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京劇中的四大行當,請問是哪四種?
     生:生、旦、凈、丑。
     師:凈角所扮演的人物有什么特點?
     生:性格剛毅、勇猛、魯莽、奸詐,正反面形象都有。
     師:凈角有一種特殊的化妝方式——臉譜。
     (板書:臉譜是京劇凈角的一種特殊的化妝方式)
     師:上節(jié)課老師曾布置過查找有關資料的作業(yè),現(xiàn)在請大家互相交流一下。
     生:展示和交流臉譜圖片和畫片。
     師:(邊展示多媒體邊講解)臉譜有很多種顏色,簡單地講,紅色含有褒義,代表忠勇;黑色為中性,代表猛智;藍臉和綠臉也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黃臉白臉含有貶義,代表兇詐;金臉銀臉是神秘,代表神妖。
     除顏色外,臉譜的勾畫也是有類似的象征意義的,有的紅臉,有的黃臉,臉譜中面積的大小不同標志著陰險狡詐的程度不同。總之,顏色代表著性格,而不同的勾畫法則代表著性格的程度。
     臉譜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勾臉也具有很高的技術性。像書法和繪畫一樣,用筆要準確,才能體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征。
     2.欣賞幾種不同表演形式的《唱臉譜》
     師:三位同學把自己查找的有關臉譜的資料與大家進行了交流?,F(xiàn)在我們欣賞一首歌曲——《唱臉譜》。請大家聽聽歌里唱了些什么內(nèi)容,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第二,這首歌曲與我們平時所聽到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樣。
     (活動:欣賞獨唱《唱臉譜》,完畢鼓掌)
     生:唱了京劇的臉譜:
     師:有什么顏色記得嗎?
     (活動:與學生一起憶記歌詞)
     (師唱)藍臉的竇爾墩——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zhàn)長沙。
     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喳喳。
     師:這首歌曲與我們平時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樣?
     生:加了一些京劇的風格。
     師:那位同學還能具體地說一說,那些地方最能凸顯出京劇的色彩?
     生:從“藍臉的竇爾墩”那兒開始。
     師:歸納:這首歌是用京劇的素材創(chuàng)作的一首歌曲,近年來這種體裁非常受歡迎,我們把它稱為戲歌或者叫京歌,很多電視劇、歌曲都用了這種體裁。
     師:《唱臉譜》這首歌曲后半段的旋律取材于京劇音樂西皮唱腔音樂的素材。
     (活動:老師多媒體播放旋律片斷)
     師:由于它是一首具有戲曲風格的歌曲,所以很多人都喜歡演唱它。戲曲演員唱、小品演員也唱,唱歌的演員也能唱。老師錄了兩段精彩的片斷供大家欣賞。請大家再次欣賞時不要忘了記記歌詞,跟著唱一唱。
     請欣賞欣賞有京劇演員演唱的《唱臉譜》片斷。
     (活動:欣賞《唱臉譜》b段)
     3.練唱歌曲
     師:大家都非常喜歡唱這首歌,它也非常容易上口。聽過幾次后,你們試試能不能跟著唱一唱。
     (活動:練唱《唱臉譜》后半段。)
     師:你們認為這首歌當中最有特點,或者說最難學的是那一句?
     生:“啊——”(指結束處的拖腔)
     師:長長的拖腔正是戲曲中最有特色的地方。其實,只要掌握了京劇的板式,就不覺得難了。如:藍臉的竇爾墩盜御馬……(老師示范擊拍演唱,學生陸續(xù)附和著跟唱)我們再來試一試最后一句的拖腔,注意老師手勢會給你換氣的提示。
     (活動:老師帶領學生練唱歌曲,學生在老師的手式指揮下,能按拍跟唱最后一句的拖腔)
     師:大家又有進步了。大家一定要注意老師手勢中給你換氣、“轉彎”的提示。
     (活動:再次示范講解,練唱,并不斷針對學生在練唱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要求,學生能演唱歌曲,雖還不夠熟練,但都表現(xiàn)出對學唱歌曲的興趣)
     師:京劇中的拖腔非常有韻味,我們再聽一次。
     (活動:播放音樂片段,再次帶領學生進行來練唱,并進一步提出練唱結束句拖腔的新要求。)
     師:歌曲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生:兩個部分,分別是……
     師:這兩個部分各有什么特點,同學們可以分組討論一下。
     (活動:學生分組討論,老師參與并引導)
     師:每組請選代表總結各部分的特點。
     生1回答(第一部分的特點:女生齊唱,以外國人的角度評價京劇,旋律有流行歌曲的特點,生動有趣,容易學唱)
     生2回答(第二部分采用了凈角的西皮唱腔,渾厚流暢,介紹了京劇的經(jīng)典劇目和人物臉譜,最后一句拖腔有濃郁的京劇韻味,難唱)
     師:同學們總結的非常好,(展示多媒體,總結兩部分的特點和難點)
     師:下面老師用鋼琴為你們伴奏一次,要學會聽前奏。
     (活動:用鋼琴伴奏帶領學生練唱歌曲。學生基本能演唱全曲,但結束句的演唱還不是十分好)
     師:上節(jié)課老師教了你們一個京劇表演中的動作,還記得嗎?
     (活動:復習“亮相”、“走臺步”、學習新動作。簡述、示范動作要領,學生模仿。)
     師:現(xiàn)在,我們來加上這些動作來唱一唱。
     (活動:帶領學生在歌曲表演中加上簡單的京劇身段動作,進一步體驗京劇音樂的風格特征。學生興趣濃厚地模仿、習練,很開心也愿意參與。)
     師:請幾位同學來做做動作,其他同學合著音樂再練唱一次。
     (活動:練唱歌曲。)
     師:現(xiàn)在,哪位同學能帶頭為大家表演一下?
     (活動:一學生舉手,全體掌聲鼓勵。學生提議邀請其他同學參與表演,老師表示贊許。四名學生出來為大家表演,其他同學伴唱。臺上和臺下氣氛活躍,完畢掌聲)
     師:謝謝四位同學的表演?,F(xiàn)在我們來對他們作一個評價,看看他們的表演有什么優(yōu)點,還有什么不夠的地方。
     生1:某某同學做的不象,某某同學好像做得好看一些。
     生2:我覺得他們沒合上節(jié)奏。
     師:你覺得他們什么做得不夠好?
     生:他們的亮相不和節(jié)奏。
     師:老師給你一段鑼鼓點,請你為大家示范一下,好不好。(全體大笑、掌聲,學生不好意思,不敢上臺表演)
     師:這樣吧,大家來演奏一句剛才的鑼鼓經(jīng),老師來表演好不好?
     (活動:示范講解,學生模仿,掌聲)
     (活動:再次講解表演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講解動作要領,示范,學生后排與前排換位,再次合音樂練唱。)
    湘藝版初中音樂教案篇十四
     生:顏色很鮮艷,對稱。
     師:以前,同學們都不了解京劇所以不喜歡京劇現(xiàn)在,通過一個單元的學習后,你們有哪些收獲?哪些感想呢?請大家討論一下,一會兒與大家一起交流。
     (活動:學生分四人小組討論。(教師分別巡視各小組,了解討論的話題。氣氛活躍,學生分別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師:同學們:京劇是我們的國粹,她像一杯濃濃的香茶,只要你去細細的品味,定會是你感到回味無窮。希望你們都能做一個小戲迷。多聽多唱多體會,你會慢慢地喜歡上它,宏揚民族藝術,我們也有責任。好,謝謝同學們的精心準備和熱情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