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一讀書感悟 初一讀書心得感悟(實用15篇)

字號: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是時候寫一篇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當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觀后感的時候卻不知道該怎么下筆嗎?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yōu)秀觀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全國大學消防公開課觀后感篇一
    入秋以后,風干物燥,是火災的多發(fā)季節(jié),全國各地都在緊羅密布的開展冬季防火工作。為增強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識,使“119”更加深入人心,公安部于1992年發(fā)起,將每年的11月9日定為全國“消防宣傳日”,今年已經是第x個了!今年的消防日主題為“全民消防、生命至上”。隨著現代化的快速發(fā)展,在物質、精神文化生活不斷提高和豐富的同時,歷年發(fā)生火災的比例也在不斷上升,人們面對突如其來的火災威脅,往往容易造成驚慌失措,作出一些非理智性的舉動,從而喪失火災初期逃生的絕好機會。造成不少的人在火災中受傷,乃至喪生。因此,掌握一些火災逃生和自救的方法,在困境中就可能獲得一線生機。作為一名中學生,在學校學習生活期間,應做到以下幾點:
    1、不帶火柴、打火機等火種以及汽油、煙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進入校園。
    2、自覺愛護校園內的各種消防設施。如教室走廊通道的消防栓、滅火器等。消防設施是撲救火災的重要工具,必須處于“常備不懈”的狀態(tài)。一有火災,馬上能夠投入使用。因此,我們平時不要隨意挪用消防器材,或將其改變用途。如果發(fā)現損壞消防設備的行為,應立即上前制止或報告老師。
    3、有的同學在到功能室上課或到運動場上體育課時,由于疏忽忘了隨手關掉電源,教室里的電燈、電器卻仍然開著,存在消防隱患,一些意外事故也有可能發(fā)生。因此,老師應嚴格要求同學在今后能養(yǎng)成隨手關閉電源的好習慣。
    4、在教室里,不準私拉電線,不得擅自使用電器設備。
    5、如果從室外進室內時,聞到煤氣味,千萬不要開燈。因為煤氣的著火點很低,在按電源開關的瞬間產生的火星會引起爆炸而發(fā)生火災事故。這時,的做法是立刻關掉煤氣爐,然后打開窗戶通風。
    如果遇到火災大家應該怎么辦呢?
    1、及時報警,撥打119火警電話,報警時應把自己的姓名、發(fā)生火災的地址講清楚。
    2、要牢記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則。老人和小孩先撤離,不要急于搶出物品,以免延誤時間,造成人員傷害。
    3、遇到火災要冷靜,如爭先恐后,互相擁擠,不但阻塞通道,嚴重的還會互相踩傷、踩死。
    4、如果被濃煙包圍,不必驚慌,千萬不要直立行走,用膝蓋、手肘著地快速的爬行,呼吸要小要輕,直到安全地帶。
    5、當身上的衣服被燒著時,趕快在地上翻滾,把火撲滅。
    6、樓房起火被困時,可以把床單、窗簾或繩子接起來,系牢后,抓住繩子往下滑,到達安全地帶。
    7、在無路逃生的情況下,要盡量找到濕毛巾或濕衣物,掩住口鼻。在有水源的地方暫時躲避保護自己。發(fā)現合適機會立刻逃生或等待消防人員前來搶救。
    全國大學消防公開課觀后感篇二
    我們怎樣防止消防事故的發(fā)生呢?在此,我向大家提出幾點建議:
    1、不帶火柴、打火機等火種以及汽油、煙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進入校園。
    2、自覺愛護校園內的各種消防措施,如消防栓、滅火器等。
    3、在教室里,不準隨便拉電線,不得擅自使用電器設備。
    4、放學之后,要記得關掉電器,并切斷電源。
    當遇到火災時,如何逃生自救呢?消防專家介紹了在公共場所遭遇火災時逃生自救的方法,請同學們仔細聽好:
    1、要了解和熟悉環(huán)境。當你走進商場、賓館、酒店等公共場所時,要留心安全出口、滅火器的位置,以便在發(fā)生意外時及時疏散和滅火。
    2、火災襲來時,不要慌不要亂,及時撥打119或向周圍求救。
    3、要迅速撤離。一旦聽到火災警報或意識到自己被火圍困時,要立即想法撤離不要貪戀財物。
    4、要從通道疏散。如疏散樓梯、消防電梯、室外疏散樓梯等,也可考慮利用窗戶、陽臺、屋頂、落水管等脫險。
    5、要保護呼吸系統(tǒng)。穿過濃煙逃生時,要盡量使身體貼近地面,并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否則容易中毒、或者被熱空氣灼傷呼吸系統(tǒng)軟組織窒息致死。
    “遠離火災,創(chuàng)造和諧社會”是我們共同的目標。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更加關愛生命,更加關注消防安全,愿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著愛,愛自己,愛親人,消防安全,從我做起。
    全國大學消防公開課觀后感篇三
    消防安全知識的貧乏,消防安全意識的淡薄總是能讓我們看到、聽到一幕幕血的教訓,我們應將目光定位到自己身上,從平常的學習生活細節(jié)入手,注意消防安全,防止消防事故的發(fā)生。在此,我向大家提出幾點建議:
    1、不帶火柴、打火機等火種以及汽油、煙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進入校園。
    2、自覺愛護校園內的各種消防設施。如教室走廊通道的消防栓、滅火器等。消防設施是撲救火災的重要工具,必須處于“常備不懈”的狀態(tài)。一有火災,馬上能夠投入使用。因此,我們平時不要隨意玩弄、挪用消防器材,或將其改變用途。如果發(fā)現損壞消防設備的行為,應立即上前制止或報告老師。
    3、有的同學在到功能室上課或到運動場上體育課時,由于疏忽忘了隨手關掉電源,教室空蕩蕩的電燈、電扇卻仍然開著,存在消防隱患,一些意外事故也便有可能發(fā)生。因此,老師應嚴格要求同學在今后能養(yǎng)成隨手關電源的好習慣。
    4、在教室里,不準私拉電線,不得擅自使用電器設備。
    5、如果從室外進室內時,聞到石油氣味,千萬不要開燈。因為石油氣的著火點很低,在按電源開關的瞬間產生的火星會引起爆炸而發(fā)生火災事故。這時,的做法是立刻關掉煤氣爐,然后打開窗戶通風。
    6、掌握一定的消防安全常識。如遇到火警應立刻逃到安全的地方,然后打119報警。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們學校,也搞過幾次的消防疏散演習,同學們也掌握了一定的知識。但我們的老師和同學還要增強意識,隨時留意安全消防報警訊號,遇到突發(fā)情況學會逃生自救。
    “遠離火災,創(chuàng)造和諧社會”是我們共同的目標。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更加關愛生命,更加關注消防安全,為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平安幸福而共同努力吧!
    全國大學消防公開課觀后感篇四
    中國是一個有著13億人口的大國,也是一個災害頻發(fā)的國度,每年發(fā)生的火災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巨額財產損失。尤其是新世紀以來,全國火災損失上升趨勢沒有得到根本遏制,僅20__年一年間,全國共發(fā)生火災215863起,造成2314人死亡和13.9億元的直接財產損失。
    火災損失如此嚴重,死傷人員之多,很大程度上與“火盲”(即那些認識不到火災的危害性、不懂得基本的消防常識的人)普遍,與群眾的消防意識薄弱甚至存在不少誤區(qū)有關。
    誤區(qū)一:逃生乏術
    去年2月15日,吉林省吉林市中百商廈突發(fā)特大火災,53人葬身火海。為什么這次發(fā)生在白天的火災造成這么多人傷亡呢?事后調查表明,現場人員缺乏自救能力是主要原因之一。
    因火災發(fā)生在商廈低層,火向上蔓延速度很快,三樓、四樓的群眾沒有有效地向安全地帶逃生,而是逃向犄角旮旯,有的還從下往上逃生。如果四樓被困人員從四樓向下緊急疏散,只需要一兩分鐘就可以到達室外。但后來救援人員從四樓一個衛(wèi)生間里搜出6具尸體,反映出公眾在發(fā)生火災時逃生知識的貧乏和自救能力的薄弱。此外,人們在危機來臨時還有一種本能的從眾心理,哪兒人多就往哪兒跑,消防官兵們后來清理現場時發(fā)現,很多死者都是聚在一起的。
    災難來臨時,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想著逃生,可是怎么逃,逃向哪里,知道的人卻不多。
    誤區(qū)二:臨危“不懼”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為保護身外之財,不少人將生命安危置之不顧,演出一幕幕不該發(fā)生悲劇,教訓慘痛。
    20__年5月20凌晨4時許,蘇州市東吳裝飾市場旁邊的一處露天木材堆場發(fā)生火災, 這個露天木材堆場是東吳裝飾市場東面一家浴室用來燒鍋爐用的。大火發(fā)生后,浴室老板王女士聽到呼叫,順利逃出火災危險區(qū),但又不甘自己的財產付之一炬,便再次沖入燃燒的房中,試圖搶救錢物,結果多處被嚴重燒傷,幸虧消防官兵奮勇將她救出,躺在醫(yī)院的她后悔不迭。
    誤區(qū)三:大意釀慘禍
    “孔明大意失荊州”的傳說相信大家都聽過,現實中的大意同樣能帶來慘痛的后果。
    去年6月9日,北京京民大廈發(fā)生特大火災,事故共造成11人死亡,37人受傷。事故原因查明火災是由商廈趕工期不顧安全、疏忽大意引起的,近日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檢察院以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對事故4名主要直接責任人批準逮捕。
    調查表明,事發(fā)當天13時許,一瓦木油工隊的工人在游泳池一層地面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時,發(fā)現焊工也在二層作業(yè),因一、二層之間無隔離層,遂將此情況報告給當班負責人朱家龍及田和朋。但田和朋為趕工期,要工人趁焊工休息時繼續(xù)施工,而朱家龍則僅要求焊工隊長陳寶東用木板對兩個作業(yè)區(qū)進行簡單隔離,并繼續(xù)施工,致使焊工作業(yè)時焊接渣掉落到防水涂層上。一時的大意最終釀成悲劇的發(fā)生,責任人受到法律的嚴懲是咎由自取。
    誤區(qū)四:被鎖的生命通道
    同樣以中百商廈火災為例,事故調查組發(fā)現造成人員死傷嚴重的另一個原因是消防通道的不暢。商廈一樓原本有一個正門,兩個偏門,其中一個偏門有直接通往樓頂的樓梯,但這個偏門外面被兩家門市擋死了。該商廈東西兩側均是建筑工地,后側道路狹窄,消防車和舉高車無法靠近,滅火救援行動受限。商場建筑和窗戶柵欄阻礙了一些人的逃生,商廈的正面二層以上是玻璃墻,而且玻璃墻與窗戶間距大,起火后停電,樓內一片漆黑。而一樓、二樓一共有34個窗戶,其中有30個裝著鐵柵欄,給跳樓逃生造成困難。
    “囚歌”、“哀曲”何止是中百商廈一家獨奏?北京藍極速網吧大火、莫斯科人民友誼大學火災,不也是因為鐵窗、鐵欄、“鐵將軍”把門使得火災時囚徒般的學生無法逃生,造成了慘劇的發(fā)生嗎?人們確實該反省了!
    全國大學消防公開課觀后感篇五
    大家都知道,形式上的消防日每年只有一天,然而在我們的心中,每個月都應該是消防月,每一天應該都是消防日,每時每刻都要把消防二字放在心中。人生路漫漫,讓消防陪伴我們一路同行,有我們在的地方,就有它的存在,讓它給們愛的光芒、生的希望!
    火,是一種新生的力量,是和平、友誼和進步;火,也為人類帶來了光明和溫暖。古希臘神話中有普羅米修斯盜取天火造福人類的美好傳說,中國有燧人氏“鉆木取火”為炎黃子孫帶來光明的動人故事,火的發(fā)現,使人類脫離了茹毛飲血的落后生活,推動了社會經濟發(fā)展和文明進步?;鹕糜弥疄楦?,不擅用之則為災,多少生命在火災中凋零、多少財產在火災中化為灰燼。所以我們要關注消防,把每一天都當作是消防日。
    提到消防,大家自然會想到令人毛骨悚然的“火災”二字。是的,火,帶給人們光明,賦予人們溫暖。但是火也吞噬了無數生命,留下了累累傷痕。我們不會忘記,x年11月24日凌晨,俄羅斯莫斯科人民友誼大學學生宿舍發(fā)生火災,近200名學生受傷,41名學生死亡,其中,中國留學生受傷46人,死亡11人。這場大火用血淋淋的數字和慘痛的代價,給我們敲響了安全防范的警鐘,警醒我們火災是威脅日常學習、生活安全的重要因素。身處人員密集的校園的我們,應在腦海中長期鳴響“11.9”警鈴,提高防火意識和技能。
    20x年2月9日8:20左右,大火燒毀了央視新址大樓,一場火災就讓國家損失了6—7億人民幣。據統(tǒng)計,x年全年共發(fā)生火災13.3萬起。死亡1385人,受傷684人,直接財產損失15億元,x年上半年全國共發(fā)生火災95336起,死亡898人,受傷488人,直接財產損失46891.1萬元。
    每個人都在祈求平安,但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一旦火災降臨,在濃煙毒氣和烈焰的包圍之下,不少人將葬身火海
    就在你我朝夕相處的校園里,同樣上演著一幕幕這樣的悲?。簒年12月,我國四川大學學生宿舍發(fā)生火災;x年7月北京市燕京華僑大學某學生宿舍失火;x年2月,武漢大學,3月中南財經大學學生公寓發(fā)生嚴重火災……
    x年11月14日早晨,上海商學院徐匯校區(qū)宿舍樓602寢室內起火,因寢室內煙火過大,4名女生被逼到陽臺上,后分別從陽臺跳下逃生,4人均當場死亡。人們?yōu)?個年輕的生命就此隕落而痛惜,但比痛惜更重要的是反思。高校的火災,60%至
    70%發(fā)生在學生宿舍等人員活動較為集中的的場所。宿舍是我們的家,反之,我們是宿舍的主人,預防宿舍火災是我們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如果大學生消防意識淡薄,消防常識缺乏,一旦發(fā)生火情,勢必釀成火災,造成嚴重后果;因此,提高在校學子的消防安全意識,勢在必行!那一個個清晰的事例早已給我們拉響警笛。
    血淚之地,生民之哀,家國之痛!在數以萬計的生命失去了迂回與生還的同時,我們所有人也深深地沉浸在無盡的悲傷與哀痛之中。那些永遠消失于火海中的生命,足以讓我們低首致哀。然而在災難來臨之前,他們可曾樹立防火意識,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因此加強當代大學生的消防安全意識,顯得尤為重要,我們要做到“不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逐步使其成為一種習慣;對待消防工作,要從意識消防提升到意念消防。正如x總理在全國安全會議上提出:我們要“居安思危、有思則備、有備無患”。
    消防安全關系到每一位同學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做到能積極主動地學習消防知識,掌握基本的消防技能?;馂膸淼奈:Γ巳硕级?,但在日常生活中卻往往被忽視。那一串串驚人的數字足以喚起我們每一個人的警醒,我們要珍愛生命,做好防范工作,決不能讓歷史的悲劇再次重演?!半[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為了大家的財產安全,生命安全,讓我們行動起來,將消防安全知識普及進行到底!
    全國大學消防公開課觀后感篇六
    消防工作是一項龐大的社會系統(tǒng)工程,涉及千家萬戶,關系著國家、集體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消防安全意識誤區(qū)的存在,對火災的危害性認識不夠,促成了工作和生活中的許多過失行為,其結果必然是釀成火災事故的發(fā)生。
    反思一:公眾消防知識貧乏已成為亟待解決的社會公共問題
    每年都有很多人死于火災,還有許多人被火燒傷,這是因為很多人不懂得消防常識,不了解火災發(fā)展過程和燃燒特點,不能掌握火災時的避難自救逃生知識和方法,待大火燒來了,只會驚慌失措。因此,人們的消防安全意識的強弱,越來越深刻地影響著社會的安寧。
    去年四月份,哈爾濱市某報社就遇火如何逃生、是否有家庭滅火和逃生設施、遇火怎樣報警等問題,向教師、工人、司機等各種職業(yè)的市民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發(fā)現,沒有一戶家中配有小型滅火器等設施,自救逃生用的緩降器幾乎沒有聽說過;近60%的家庭出門不斷電源,30%的家庭電視晝夜待機;停電時,80%的居民選擇使用蠟燭照明;遇火報警時,僅有15%的人知道報警時除時間地點外,還應盡量講清火源、人員被困等情況,并有60%的人不清楚應盡量在附近路口引領消防車輛;火場逃生,70%的居民不會自救,只知道如何跑出火場,而忘記了堵門、放煙、及時呼救等必要措施……
    調查情況其結果雖不能說完全反映問題,但忽視消防知識的學習、忽視災難的預防等現象的嚴重則不能不引起人們的警覺。為教給人們自救知識,做到未雨綢繆,近年來各地頻頻舉辦各種形式的消防器材展覽、消防常識宣傳活動,盡管主辦者投入了相當多的精力,準備工作非常充分,傳媒也作了大力宣傳,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參觀者寥寥無幾……
    反思二:消防教育的滯后導致國民消防觀念淡薄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一個國家和民族素質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育工作的整體水平,消防工作也不例外。我國現行的消防教育工作盲區(qū)不少,消防教育的現狀與消防工作發(fā)展要求還有較大差距。
    火災的發(fā)生,除了少數是縱火或雷擊、地震等自然災害引起的以外,絕大多數與人的行為因素有關。因此,要想有效地控制和減少火災的發(fā)生,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只有通過加強消防安全教育,增強人的安全防災意識,才能對事故進行科學、卓有成效地控制。
    在一些發(fā)達的國家,一般都建有專門的消防院校和各類培訓中心,以負責各類消防人員和公眾的消防教育學習,一些社會大學也設立消防系或消防專業(yè)。據介紹,美國除國家建有消防學院外,各州、市均設消防學校,各縣、鎮(zhèn)還都有消防培訓中心,消防已納入大學、中學、小學和職業(yè)培訓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另外,日本、美國、英國等一些發(fā)達國家,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人參加政府和社會團體舉辦的包括火災在內的各種急救訓練班,急救小冊子更是人手一冊。
    但在我國,消防教育還處于起步階段。盡管許多有識之士已經認識到這一點,為此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有的地方意識到消防教育應從娃娃、學生抓起的重要性,并將消防常識課列入了中小學教學大綱,但在教育力度、物力財力投入上還很不夠,更重要的是在全民消防教育方面還沒有出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完整計劃和辦法。
    因此,有必要逐步完善消防教育培訓的體系,把消防教育納入國家的教育發(fā)展計劃,除了大力建設好現有消防院校外,消防任務重的地區(qū)要建立消防職業(yè)學校或培訓中心,在普通大學逐步開設消防專業(yè),中小學校也要適當進行一些消防教育,各行各業(yè)和各單位要把消防培訓納入職工培訓之中,消防部門要加強經常性的消防宣傳活動,增強全民消防意識……這樣做的目的是,人人參加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訓,人人學習消防知識,人人掌握和學會自防自救、火場逃生常識。也只有這樣,才是解決火災事故多發(fā)的根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