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質美術館參觀報告(通用16篇)

字號:

    報告需要準確、客觀地反映問題和情況,并提供有據可依的數據和分析。報告的寫作要注意語法和用詞的準確性,避免出現模糊和含糊不清的表達。請注意,這些范文僅供參考,具體寫作時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美術館參觀報告篇一
    在星期三的下午,崔老師帶我到龍美術館去看展覽,陪同的還有潘老師,兩位同學和我們的母親。
    首先,我們來到了第一展廳,這個展廳是劉韡的個展“散場”,這是劉韡在2020年這個人類最近歷史的特殊時刻,對過往世界的回顧與思考,包括裝置、雕塑和繪畫等作品。這個展廳的基本顏色是灰色、水泥色,不會讓人感受到視覺疲勞。這個展廳又寬又高,沒法一下子看到空間的全貌,有一些空間的阻礙,空間的最高處還有一些弧度,有一種沖突、交錯的感覺。
    我們第一眼看到在一個巨大的房間里,有一個巨大的黑色正方體,大約有十米高,它下面的一個角墊在一塊小鋼板上,上面的幾個角被幾根鋼絲繩吊著。它表示的意義是一側走向大地,另一側通向宇宙。這個空間裝置的名字叫《暗物質》,我覺得它很有創(chuàng)意和新意,我圍繞著它走了一圈,觀察到它的特點是它有黑灰顏色深淺的變化,它著地的那個角是往上斜著的,在不同的角度看到了有不同的面和不同的陰影,我感覺它像一個魔方。
    接著,我們看到這個展覽中體量最大的空間裝置,叫《1098.1噸沙漠》。實際上它是個空心的,并沒有1098.1噸沙子,它是用很高的玻璃固定住,中間是空的,用很多沙子鋪滿頂部和周邊,讓人感覺整個空間都是沙子。這里的沙子和我們家的院子里看到的沙子一樣,它在這個空間展覽有什么意義呢?因為在藝術的空間里,可以給民眾有一種啟發(fā)。這個沙子在作者的介紹當中,是為了將觀眾的視野引向當今世界政治、經濟及文化沖突的核心地帶,中東、非洲或中亞,并由此引出土地、資本主義、殖民、貿易乃至氣候問題的關注。黃沙代表文化和符號,沙子本身沒有特殊,是它在今天的語境和國際局勢這下,有特別的意義。關鍵是藝術家并沒有用一小盆沙子,放在這樣一個空間里。藝術家很善于利用這個藝術品的體量,給人感受上的更新。因為一個大體量的東西,一定會和人產生關系。如果它和我們一樣高,我們會有一種平視的態(tài)度,如果它和我們是一個渺小和碩大的關系,我們就會重新反思我們在空間中的關系。
    之后,我們來到另一個展廳,我印象最深的是梁紹基的白色蠶絲作品,它包括兩個部分,一個是在地板上放著一架斷成兩截的古老的水車,水車上包裹著蠶絲和蠶繭;另一部分,是掛在墻上的三幅蠶繭吐絲的“地圖”。水車是一種古老的提水灌溉工具,就是用腳踩在踏板上,帶動齒輪轉動,將水灌溉到田里去。水車代表一種苦澀的耕種和生產方法,也代表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展廳的這架水車,全身被蠶絲包裹住,它表示的是一個時間概念。這里沒有時間的標注,也沒有鐘表,那時間是怎么體現出來的呢?從蠶到繭,再從繭中拉出絲,這個過程很緩慢,再把整個水車包裹住更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這里的蠶和水是一種關系,人和水也是一種關系。但人在這里是缺席的,水車作為一個勞動工具,存在的意義是運送水。它現在不運送水了,它脫離了歷史的環(huán)境和語境,來到這里作為展覽物放在這里,有了它的歷史教育意義,雖然沒有生產的價值,但仍有歷史的價值。我們和它之間的關系,就不再是勞動者和勞動工具的關系。圍繞這個作品,我聯想到了人和蠶的相似性,蠶從“作繭自縛”到“化繭成蝶”,是一個不懈的自我犧牲和蛻化的過程。從古老的水車到現代化的生產工具,也是一個中國勞動人民不斷思考和創(chuàng)新的過程。
    通過這次觀展,我感受到了藝術的精神,就是誠實地表達與反映自己與世界的關系,表達自己與自己的關系,也是一種發(fā)現問題并不斷求解的過程。也感受到了所謂藝術家的高級在于敢于面對發(fā)現問題中帶來的痛苦和孤獨。好的藝術作品它一定有它的獨立的生命力。
    美術館參觀報告篇二
    9月30日,我和爸爸去美術館參加和平區(qū)青少年宮組織的《20xx年天津市“非遺·年”少年兒童美術作品展》參觀活動。
    展廳的作品豐富多彩,風格各異,形式多樣:有兒童畫、書法、手工制作等。展廳中間有三條龍,特別威風,有一種叱咤風云的氣勢。
    我們和平區(qū)青少年宮的作品,有京劇臉譜,有根據楊柳青年畫創(chuàng)作的《年畫娃娃逛津城》。有根據民間活動創(chuàng)作的'《舞龍》等。有根據民間藝人吹糖人、捏面人創(chuàng)作的作品,作品非常有立體感。
    通過這次參觀活動,讓我學到了很多美術知識,尤其是作品的創(chuàng)意,使我開闊了眼界,我很開心。
    美術館參觀報告篇三
    現代人的生活忙碌,平時為了準備月考更忙,忙到沒有辦法讓自己的生活有美麗的回味。在這年假假期,爸爸決定帶我們去美術館。爸爸開車帶著我們去接一位老爺爺,他就是舉辦展覽的藝術家,一個拍照片超過七十年的攝影家。
    由于老爺爺的作品非常多,而且不同于我生活的年代,于是爸爸開始為參觀的人一一導覽。經過解釋后,我終于可以看懂作品的內容,這也是黑白照片的神奇之處。首先,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五十幾年前所拍的野柳“女王頭”,那時的女王頭有著粗粗的脖子和今天看起來十分不同,媽媽解釋這是因為風侵蝕作用的結果,社會課本里面也有提到。我想再經過一百年,女王頭也許會完全消失。另外我也喜歡野柳的特殊巖石。老爺爺透過他藝術的眼光與黑白照片的手法,將平凡無奇的石壁都拍成了一幅幅美不勝收的曠世巨作了。除了黑白照片,老爺爺也運用特殊的鏡頭,捕捉平常眼睛看不到的微小世界,他把花朵最細微的地方放大成繽紛的彩色畫面。這都是攝影家非常不一樣的眼睛才能看到的。
    展覽中,我也觀察到每一個人都找到自己有興趣的作品細細的觀賞,也許每一個人在美術館都因為這些美好的事物而豐富了每天忙碌而且無趣的生活了吧!所以我希望大家再忙也要去逛逛美術館,那么平凡的生活也會充滿美麗的回憶。
    美術館參觀報告篇四
    4月20日上午九點,等我急匆匆地沖出車門,跑到關山月美術館門前時,已有一大群戴著黃帽子的同學聚集在那里了。只見每個人都在和別人議論紛紛,對接下來的美術參觀興致勃勃。
    這是一個以著名國畫家、教育家關山月先生名字命名的國家美術館,里面收藏了很多他的美術作品。我們站在美術館外,一個一個地報著數,很快就分成了單數和雙數兩隊。
    我們跟隨美術老師走進了美術館,一幅幅畫映入眼簾。一個戴草帽的人在長著紫色小花的綠色草地上騎著白色駿馬,左邊是兩匹棕色的馬,近處還有一只棕黑色的狗。遠處一座連著一座的山峰也被墨綠色的柏樹所襯托,顯得若隱若現。這就是我最喜歡的一幅畫。為什么我喜歡它呢?因為這幅畫里有很多匹馬,而我又屬馬。再加上這幅畫大多是以暖色為主,生動活潑,讓人看了后好像進入了畫里,來到了草原上。
    我們又來到了另一個展廳,里面陳列著關山月先生的一幅幅水墨畫,它們一個挨著一個地鑲在畫框里,讓人過目不忘。
    再往里走,便是一個被玻璃隔起來的房間,里面的桌子上擺放著關山月先生以前使用過的美術用具。這些用具一個個都很小巧,干凈,根本看不出已經擱放了很久。
    將每個作品展廳都走遍了后,我們便坐到了臺階上,一邊喝水一邊和旁邊的同學小聲講話。等王老師跟前來的家長開了短會后,大家便都陸陸續(xù)續(xù)地走了。
    走出美術館的大門,頂著頭上早已冒出來的.烈日,那一幅幅美麗的畫頓時又浮現在了眼前。
    美術館參觀報告篇五
    參觀美術館心得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guī)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yōu)秀的參觀美術館心得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參觀美術館心得精選5篇】,供你選擇借鑒。
    在這寒冷的季節(jié)里,我們班和2班帶著畫本,鉛筆和勾線筆,面帶著燦爛的笑容,出發(fā)去天空美術館看畫展。
    我們一路上有說有笑,興奮不已,因為馬上就可以看到大師級的作品了!
    到了天空美術館,我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輕柔的云朵在空中飄蕩,一幅幅精美的畫作映入眼簾,有外表奇特的女人;有可愛逼真的小狗;有青山環(huán)抱的湖泊……這些畫,多我來說,就像是寶藏一般,非常的稀有珍貴。
    其中,最讓我動心的是顧丹竹老師畫的畫。上面有華麗的吉他,有逼真的水果和形態(tài)各異的罐子。我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這幅畫畫下來,我便叫上馬晨韻,席地而坐,拿出畫本,掏出鉛筆,開始作畫。
    一開始,我和馬晨韻都以為這幅畫非常難,肯定畫不好。但是我們兩按照畫素描時畫畫的步驟,一一畫出物體,也就覺得沒那么難了。中途,馬晨韻問我一個綠色的罐子怎么畫。我便很耐心的教她:要先把管子的位置定好,然后畫一個輪廓出來。馬晨韻聽后,按照我教她的方法,的確畫出了形象逼真的罐子來。
    后來教我們美術的劉欣然老師過來看我們兩畫的畫??赐旰?,老師的臉上便露出了欣慰的表情,老師對我們說:“畫的很不錯!”我和馬晨韻很開心,但是,我們并沒有驕傲,而是繼續(xù)創(chuàng)作我們的畫。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是時候整隊回班了,我和馬晨韻有點難過,因為我們還沒畫完呢!但,最后還是被同學拉出了這個人間圣地!
    周末,我們去關山月美術館,欣賞那里的名畫。
    關山月美術館很雄偉、很壯觀。兩座高樓連著一個走廊,高樓上刻著"關山月美術館"的字樣。下了車,我們歡快地走進了關山月美術館。墻面是用石頭做的,散發(fā)著一種藝術氣息。走進b展廳,這些是唐承華的畫。這些都是風景畫,但什么都看不出來。山不是山,水不是水,草不是草,但從顏色來看卻被它們所深深地感染。這些色彩斑斕的畫會帶你來到想象的世界。這是山,這是水,這是草,全部顏色都混合在了一起,奇妙無比,這就是抽象畫的特點。觀賞這種畫不能憑眼睛去看,而是要用心去感受,去想象。
    這些抽象畫用的都是蠶絲編成的紙。這些紙都是在四川夾江造紙作坊做的。在展廳里的電視機上有幾張照片,這幾張照片都是唐承華在四川夾江造紙作坊造紙時的照片。往里走,有四個陶瓷,陶瓷形狀各異,上面的抽象畫顏色、線條豐富,要是擺在家里或餐廳里,一定會非常漂亮。
    走進a展廳,一幅幅水墨畫展現在眼前,這些是高克飛的作品。第一幅畫是風景畫,叫居高聲遠。畫的是楓樹枝,遠處隱隱約約有一座山。水墨畫不像抽象畫,它有具體的事物,要用眼睛去欣賞。高克飛畫的水墨畫生動、形象,畫的名字起得也很有趣。像拐彎處的一幅畫,這幅畫畫的是一頭黑豬坐在地上,黑豬的肩膀上有一只停歇的烏鴉,黑豬的黑跟烏鴉的黑相映成趣,所以高克飛就給這幅畫起名為"比黑"。c展廳也是水墨畫,基本上都是些風景和動物的畫,有一幅畫最突出,最顯眼。那是一幅很大的畫,畫的是一只鷹站在高高的懸崖上遠矚,這幅畫的特點主要是老鷹畫得栩栩如生,眼神很逼真。
    我們來到最后的展廳,這層全是關山月畫的畫。第一個展廳的畫很小,但線條什么的畫得都很細致。有一幅畫畫的是一個女農民在田里辛勤地勞動時的情景,人物的神態(tài)和動作都畫得惟妙惟肖,再加上"勞動的人是最美的"這句話,這個女農民就顯得特別的美麗。來到第二個展廳,這里基本上都是些風景畫和一些關山月用過的畫畫道具。關山月的風景畫里面多多少少總會畫一些人物進去,這些人物大多數都是農村里的人,他們雖然衣著樸素,但他們有一種特殊的美——勞動的美。
    這些有名的作家畫的畫的感覺都是不同的,每幅畫都有他自己的特點,都有他自己獨特的美,欣賞這些畫的角度也要有所不同。唐承華畫要用心去感受,高克飛的畫要用欣賞的眼光去感受,關山月的畫要用勞動的角度去欣賞。
    今天,我們乘坐著車來到了哈爾濱美術館。
    我走到題目為“生命北極”的展覽板前,展板上寫道:“四千多面前,最后一批跨過白令海峽的亞裔族群,被迫退進了北極圈中,此后,吃生肉,穿皮衣----,為了捍衛(wèi)尊嚴這個被稱為愛斯基摩(吃生肉的人)的民族為自己取了個響亮的名字:因紐特人(真正的人)”我被這段話深深的震撼了—這是一個怎樣自尊的民族呀!
    然后,我去看了北極光的照片。照片上,一條碧綠的絲綢飄過天空,河水反射出了那美麗的綠色,肉色的極光與粉色的極光相間在一起,把深藍色的夜空襯托的十分絢麗光彩。
    我隨著參觀隊伍到了物種區(qū)。
    這里有叼著魚,準備起飛的海鷗;這里有高貴潔白的苔原天鵝;這里有似馬非馬、似狗非狗的黃猿麝香牛;這里又有十分可愛嬌小的長著一雙黑寶石般眼睛的北極兔;那里又有伸著長舌頭、舔著鼻子的白色北極狐;那里還有一身冰雪長著胡須的可愛的小海豹。
    “快看,這是什么”忽然,聽到同伴的呼喚,我來到旁邊一看,那些綠色、黑色、橙色、像玫瑰而又不是玫瑰的美麗植物是什么?是北極巖梅。這種植物只有在北極才能看見啊!
    接著,我們又來到了地里區(qū)。
    我們看見了好像三層瀑布一樣的照片,這是多層瀑布嗎?不是,是南瓦朗厄爾鐵礦,這鐵礦可真奇怪!我們又看見了一幅畫面:一只北極熊站在巖石礦上,它的對面是一望無垠的大海,而那大海里,有零星的幾塊浮冰,這就反映了一個嚴峻的事實————全球變暖。看來我們需要節(jié)能減排了。
    我們還去了人文區(qū),那里的人們,雖然算不上美麗和英俊,但是他們都有著善良的面龐和慈祥的目光。
    “站隊了,集合了”聽到老師的聲音,我們馬上歸隊,然后戀戀不舍的離開了攝影館。我衷心感謝老師為我們提供的這次寶貴的學習機會。我很慶幸,我是這個班集體中的一員!
    十二月七日上午,我和媽媽一起去杭州自然博物館參觀。一走進博物館,我就看見了許多動物化石,旁邊的地圖上介紹有三個館:有人見人愛的地球生命故事館、豐富奇異的生物世界館和美麗的綠色浙江館。我想參觀完這幾個館,將會讓我們大開眼界了。
    首先,讓我們先去看看地球生命故事館吧!我們似乎坐著時光隧道,一下子回到了四十六億年前,那里還是最原始的“生命家園”,過了幾十億年,慢慢地“生命誕生”了,又過了幾十億年, “生命登陸”了……通過圖片和模型的展示,揭示了生命在一次次滅絕和爆發(fā)中頑強地進化,無聲地向人們訴說著生命的艱難與曲折,讓我們對生命更加珍惜和關愛吧!
    告別了地球生命館,我們來到美麗的綠色浙江館。走進那里就似乎走進了一個綠色的天堂,我們可以漫步在大型烤瓷地圖上,瀏覽浙江的地貌,穿越海島、濕地和山地等生態(tài)場景,領略浙江美麗的景觀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從這個館中,我們了解到浙江在中國是一個環(huán)境保護得比較好的省。不過,我們一定要從我做起,把浙江的自然和生態(tài)等方面保護得更好。
    告別了綠色浙江館,我們又來到了豐富奇異的生物世界館。我們從參觀中了解到各種動植物的飲食、習性都不一樣,其中最大區(qū)別就是它們的居住環(huán)境啦!它們有的住在冰雪覆蓋的極地,有的住在廣闊的荒漠,還有的住在幽暗茂密的熱帶雨林、生機盎然的紅樹林和繽紛奇異海洋世界。這些場景都同時出現在博物館里,將我們帶入奇妙的地球生態(tài)之旅:大型實物標展、巨大生物墻及眾多的劇場、多媒體和體驗裝置,仿佛是一本本生動立體的生物大百科全書。我特別喜歡鳥類和魚類,通過這次參觀, 我知道鳥類可以分為走禽、游禽、陸禽、攀禽、涉禽、猛禽和鳴禽七大類。魚類是最古老的脊椎動物,它們幾乎棲居于地球所有水生環(huán)境——從淡水的湖泊、河流到咸水的大海和大洋。
    快樂的時間總是過得那么快,我們一邊走一邊看,不知不覺地就過了半天。這次參觀真有意思,下次有空,我一定還要再來參觀。
    宮崎駿美術館掩映在綠樹叢中,像童話世界里的小房子。它的墻壁也爬滿了綠色的藤蔓。
    我們進入美術館后,先排隊去看了一個小動畫片,講的是一只小狗走丟的故事。故事是這樣的:小狗想跟它的小主人去學校,但是,它迷路了。小主人回來后,發(fā)現小狗不見了,趕快和她的爸爸騎著自行車出去找,還在外面貼了很多找小狗的告示。其實小狗也在找自己的主人。它餓了,跑到別人家吃了點別人的大狗的食物。然后,它到了一個停車場里,靠著一個貨車輪子睡了一覺。早上的時候,貨車司機把小狗抱上車,帶它一起去送貨。走了一會,小狗汪汪汪地叫,原來它聞到了家的味道。它跳出了車窗,跑了好幾條街,終于見到了正在尋找它的小主人。這個電影故事非常簡單,但是我們看了都很感動。這個電影是宮崎駿的作品。
    看完電影后,我們通過一個螺旋樓梯上到了屋頂。屋頂上還有一個螺旋樓梯到達最頂層的花園。花園里有一個很高大的機器人模型。趙祖佑告訴我,這個機器人是《天空之城》里的動畫人物?;▓@里還有一個奇怪的東西,是一個做得像魚骨頭的凳子,魚的眼睛上有一個轉轉轉發(fā)出聲響的東西。我還看到一處喝水的位置,水很冰,可以直接喝。
    從花園回到室內,我們去了龍貓活動室。里面有一個很大的龍貓模型,毛茸茸的,我們可以脫了鞋爬到龍貓上去玩耍。龍貓的身體里還有很多很多小黑球可以玩。
    去日本之前,我從來不知道宮崎駿這個人,也沒有看過他的作品。游玩了宮崎駿美術館后,我發(fā)現我挺喜歡他的畫。我決定回家以后多找一些宮崎駿的動畫片來看。
    這就是宮崎駿美術館。
    美術館參觀報告篇六
    今天,老師帶我們去參加美術館。
    進美術館之前,老師告訴我們,到里面要安靜,不可以大聲喧嘩。一進美術館,我就非常激動,因為我馬上就可以看到名畫展了。我們到了畫展區(qū),我就被一幅幅美麗的畫吸引住了,正當我看得入迷的時候,突然聽到“咔、咔”的照相聲,原來是王浩存拿著照相機拍起了照片。他拍著拍著就落在了最后,老師喊他歸隊,他卻還在拍,我心里想:你到底是來看畫展的,還是來拍照的。
    又過了一會,他終于跟上來了。這時,有的同學看到了一個可以用手控制的畫面,于是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把手伸上去玩了起來。這時,保安叔叔走過來說:“不要再弄了,跟上隊伍,跟著老師走?!庇械耐瑢W失落極了,很不情愿地跟上了隊伍。
    我們看了一會兒畫展,就要排隊回學校了。
    雖然走出了美術館,可是我的心一直留戀在那一幅幅美麗的畫中,仿佛畫就在我的'身邊?;貙W校的路上,我還和同學談著那一幅幅美麗的畫。
    美術館參觀報告篇七
    昨天,我和媽媽、姨媽、舅舅還有哥哥一起來到中國美術館參觀復制的莫高窟。
    早晨八點太陽,我和媽媽起床鬧鐘、吃飯米飯,然后一起坐公交車來到美術館和他們匯合。賣完票,我們來到里面參觀,我發(fā)現和敦煌的很像。我們在這里合影留念,之后就進去參觀。
    一進到里面,就有了那種古老的氣息。在展廳里,每一面墻上都貼著一幅畫,要的地方還有臨摹的洞窟。壁上的畫很逼真,臨摹的很細致。仿佛在敦煌的莫高窟里。真佩服那些臨摹人員。
    聽講解員一講解,我知道了每一幅畫里都有一個故事,其中一個故事最讓我感動。這個故事講了:三位僧人來到森林中,看見一只非常饑餓的老虎,它餓都到要吃自己的兒女的地步。一位僧人見了,非常同情,決定犧牲自己,讓老虎一家吃飽。于是他來到懸崖邊,從上面滾了下去,老虎一家見了,趕緊過來吃了他,飽餐了一頓。上天見了,很是感動,給他修了一座廟,把它的骨頭放了進去來紀念它。聽后我也很感動。
    之后我們又簡單的參觀了一下三樓、五樓的年畫和風箏。之后一起飽餐了一頓,便一起來到我們家,舅舅則自己回家了。
    下午我們睡了一大覺,之后姨媽和哥哥要回家,我不干,于是姨媽說讓我也去,我非常興奮,媽媽猶豫了一下也同意了,我便和姨媽、哥哥一起回了家。
    昨天過的真開心!
    美術館參觀報告篇八
    今天,老師帶我們。步入美術館的第一秒起,那場面舊深深震撼著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各種各樣的人:金發(fā)的、黑發(fā)的、棕發(fā)的;藍眼珠的、綠眼珠的、縱眼珠的;高的、矮的、胖的、瘦的……簡直像“人種展覽會”。
    高大的隔板把整個美術館分割成不同的區(qū)域,抬頭望見那極富有藝術美感的燈,使我覺得好像走在時空通道中。
    我眨巴著眼,嘴巴張成“o”字形:不愧是美術館,真是氣派??!可又不得我多看,同學們已經把我拉進了展區(qū)。
    哇!我突然發(fā)現原來不但人多,而且人們看畫姿態(tài)也各不相同!
    有的人弓著身子,把腦袋湊近畫作,仔細地看,好似在批閱重要的文件;有的人則相反,離他們要看的畫有一段距離——他們看畫不是很在意小細節(jié),而是在意整幅畫的效果。而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怎么也看不出什么名堂來,唉,真不是一個級別的。
    但不管怎么說,寬闊的展廳、別致的裝飾以及參觀者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參觀的同時還提高了我對藝術的興趣,以后假如你多出一張美術館的票,可別忘了通知我,我一定會去!
    美術館參觀報告篇九
    昨天下午,父母帶我去參觀寧波美術館,一個大型的“人與自然”科普展覽。
    一進展廳大門,我就被眼前的巨大恐龍吸引住了。亞洲最長最完整的馬恩熙龍,體長26米,高9米,而離它只有1米左右的鸚鵡嘴特別袖珍。它半直立的后腿和靈巧的前肢讓人感覺像是家里的小寵物。
    據展區(qū)大媽介紹,以植物為食的馬門溪龍,是20—2000年在四川省井研縣出土的蜥腳類恐龍。馬門溪龍是世界上最長的有脖子的動物。它用四只腳行走,沉重且行動緩慢,估計重量超過60噸,生活在1.6億年前。
    鸚鵡嘴龍是角鼻龍最原始的類型,也是角鼻龍最早的祖先。到目前為止,已經發(fā)現鸚鵡嘴龍不到2米長,身體較輕,前肢明顯短于后腿,主要靠后腿行走,牙齒光滑,以植物為食,是恐龍家族中的“小家伙”。
    走進右邊的3號展廳,里面有7只大大小小的恐龍。除此之外,旁邊還有一窩30多個恐龍蛋,是目前為止中國出土的最完整的恐龍蛋。
    還有人體展區(qū),展示人體各種器官的72個標本。有9個系統(tǒng)展示:體育部、消化科、呼吸科等。有顏色分辨的頭骨,人類頭骨的不同部分用不同的顏色分解。還有髖關節(jié)、骨盆和畸形胎兒。
    更有意思的是,所有進入展區(qū)的參觀者都有答題卡。如果他們回答正確,他們可以贏得一個紀念品,并有機會得到恐龍蛋。
    這次訪問讓我學到了很多課外知識,也讓我喜歡上了科學,讓我對自然更有激情。
    美術館參觀報告篇十
    中國美術館,是以收藏、研究、展示中國近現代藝術家作品為重點的國家造型藝術博物館,于1963年2月14日在北京建成。下面一起隨本站小編欣賞一下參觀中國美術館范文吧!
    周日下午我和王宇微約好在中國美術館見,一起走進藝術的殿堂。
    中國美術館是以收藏、研究、展示中國近代現代藝術家作品為重點的國家造型藝術博物館。主體大樓為仿古閣樓式,黃色琉璃瓦大屋頂,四周廊榭圍繞,具有鮮明的民族建筑風格。
    中國美術館收藏各類美術作品10萬余件,以新中國成立后時期的作品為主。藏品主要為近代美術精品,中國當代著名美術家的代表作品和重大美術展覽獲獎作品,以及豐富多彩的民間美術藝術。
    我們逛了許多展館,可都是走馬觀花。正好趕上張建國作品展,那個展館人多的就像一鍋粥,簡直令人窒息。我們貼著邊看了一圈,趕快"逃"了出來。張建國的作品,比較抽象,在我的角度還不能理解,它和我一點美術上的共鳴都產生不了。
    吸引我眼球的卻是一面不起眼的鏡子。遠處看像一塊紗做的簾子,走近一看,只是一面鏡子上涂了膠水,粘上紙又撕下來,又又像沒有撕干凈。每個人都能做,但真正想到這一點的,卻只有作者。
    這個美術作品把看似遙不可及的美術,融入了生活,讓美術更生活化。
    如果問這次參觀有什么收獲,那就是讓我明白了:美術不是遙不可及的,它就在生活中,在你我身邊。
    可能是我太喜歡美術的原因,前幾天的北京之旅中,參觀中國美術館留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
    中國美術館是建國初期的十大建筑之一,在長安街上和天安門城樓、人民大會堂、中國歷史博物館等建筑在風格上都有些異曲同工之處,也是三層建筑,漢白玉墻體,層層廊檐上都是黃色的琉璃瓦,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金壁輝煌,流光溢彩。
    由于喜迎祖國建黨90周年,所以一到展覽大廳,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幅幅巨大的紅色革命畫卷。站在紅色畫卷下,看著偉人先烈們?yōu)榻ㄔO新中國鞠躬盡瘁、拋頭顱、灑熱血的一個個感人場面,我不禁熱血沸騰:一定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將來把偉大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美麗富強。
    接著往里走,一幅幅美倫美奐的畫卷就爭先恐后地展現在我眼前:《東風吹來百花開》:白鳥飛翔、鮮花盛開,把春天充滿生機活力的盎然景象描繪的栩栩如生;《山姑娘》又為人們展現了大山里一位位淳樸可愛的大姐姐,挽著袖子赤著腳面帶幸福的笑容辛勤勞動、收獲豐收的場面。
    美術館里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名畫,有讓人浮想聯翩的抽象畫,有讓人感為嘆之的完美的藝術雕塑,都在這個華麗的藝術殿堂里為我們默默展示著它們都具特色的美。而且這些偉大的藝術作品都是真品,每一件都有它獨特的藝術魅力。
    美術館里還有一種刺繡叫雙面繡,真是神奇!同一副畫面,由于刺繡的特殊工藝,正反面兩面欣賞起來的效果就截然不同了,我不禁被大師們一針一線精心勾畫出的神奇視覺效果所折服!
    美術館里的象牙雕塑也是我最喜歡的藝術品。據介紹,一件精美的藝術品要花上兩三年的時間制作,當然它也就價值連城了。在一個巨型的三國人物象牙雕上,足足刻有100多個人物形象:劉備、關羽、張飛,拿著鵝毛扇的軍師諸葛亮、詭計多端、愛猜忌的曹操……每個人物都是活靈活現,就連衣服上的褶皺都十分清晰地表現出來了。士兵、將士們的深情威武、動作瀟灑,就像馬上要和敵軍決一死戰(zhàn)一樣。除了人物,象牙上還刻有船只,船里竟然還有人,而且人物形象也是個個栩栩如生,這精美的象牙雕,真是令人稱奇呀!
    參觀完了中國美術館,看到了那么多精美的藝術作品,直到現在,我一閉上眼睛,好多巨幅的美畫卷就展現在我眼前。美術館真不愧是一座藝術的殿堂,同學們,有機會你們也去美術館看看吧,它肯定會帶給你不同尋常的美的震撼的!
    今天下午,媽媽帶我參觀中國美術館。
    中國美術館很大,我們決定從風箏展開始看起。風箏的歷史可追溯到20xx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它們可以被制作成人物、鳥獸、水族、草蟲、器皿等形象。這次展覽中最大的風箏是板鷂“觀音全圖”,它高2。4米,寬2。4米。最小的風箏是《張飛臉譜》,只有一公分見方,但系上風箏線居然還可以飛起來。
    最引人注目的懸掛在天花板上一只長10米的風箏,人們把這只風箏設計成“龍”的形狀,威武極了!
    在美術館同期展出的還有年畫展、莫高窟壁畫展等。
    今天的風箏展讓我大開眼界,原來風箏可以如此多姿多彩呀!
    今天,我和爺爺、奶奶一起來到中國美術館參觀畫展。我們先來到中間的大廳,里面有許多油畫和雕塑。我看完這些油畫和雕塑,認為一個共同的特點是:形象逼真。
    比如:有一幅油畫,上面畫的是一位小姑娘,坐在枯草叢里,身旁還有一只毛茸茸的小狗,小狗身上的毛是雜色的,眼睛又黑又亮。旁邊有個雕塑,叫《白熊飲水》,通過仔細觀察,我看出來底下那只白熊是上面那只白熊的倒影。隨后,我們來到二樓,二樓是漫畫展。我看了一會,覺得漫畫的特點就是:幽默有趣。其中有一幅漫畫題目是《我不出來受這份罪》。
    內容是:一個阿姨快要生孩子了,叔叔就連忙買了小提琴、電子琴、英語磁帶和畫畫用的顏料、畫板。可孩子卻在阿姨肚子里喊:“我不出來受這份罪!”我認為這幅漫畫的意思是:有許多家長想讓我們成材,就過分要求我們,使我們太緊張了。我對這幅漫畫的印象特別深。
    美術館參觀報告篇十一
    今天,天氣晴朗,我們在陳老師的帶領下來到浙江美術館參觀。路上兩旁的柳樹吐出了嫩芽,鳥兒嘰嘰喳喳歡快地歌唱著,像是歡迎我們的到來。
    走進位于美麗的西子湖畔的美術館。我們首先看到呂霞光的作品,在燈光的照耀下他的`作品--人物畫像顯得栩栩如生。我們又來到陳永鏘畫展廳,一進門就看見爭奇斗艷的花朵,仿佛走進了花卉的世界。這100幅花卉作品,體現了畫家對花卉獨特的心得和精湛的筆墨表達。尤為難能可貴,其中有很多花因本身不為大眾熟悉,通過畫家別具匠心的描繪,賦予它們獨特的風采和精神。接著我們又來到吳冠中畫展廳,他畫的貓最為出色,貓身上穿著一件黑色外衣,耳朵短短的,眼睛像藍藍的寶石,直盯著前方,這只貓真嚴肅哦。
    參觀完畢后,在回校的路上,我暗暗地想:"這些畫家可真了不起呀,能畫出如此活靈活現的畫。如果我也能畫出這么好的畫那該多好啊!"
    美術館參觀報告篇十二
    今天下了一場大雪,空氣特別清新。下午我和媽媽去參觀了美術館。
    美術館的畫可真多呀!還有很多雕塑呢!畫的品種也是各種各樣,有油畫、水墨畫、還有漫畫等。而最有趣的'就要數五層的民間藝術展了。
    在五層展廳里,有面人、臉譜、還有皮影。我最感興趣的是皮影。這些皮影做工十分精細,胡子刻得又細又密。那些人物都形態(tài)各異,眼睛也很傳神。而且顏色五彩繽紛,十分鮮艷。
    后來我們參觀了四層,四層有許多雕塑。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叫《躲避》的雕塑。雕像上的一位母親懷里抱著一個孩子,手上還牽著一個孩子,眼神驚恐,好像正有敵人追來的樣子,形態(tài)逼真,惟妙惟肖。
    今天,我看到了許多的藝術品,真讓我大開眼界,留戀忘返!爭取下次有機會再去參觀。
    美術館參觀報告篇十三
    這是一個陽光晴朗的日子,我和同學家長一起去參觀了湖北美術館。
    我第一個去看的就是“漫天繁星”,作者是達威德.尼多,看第一眼時覺得沒什么兩樣,就是幾個扣子拼在一起弄出來的,但是看第二眼時就覺得有一點好感,就像星星一樣閃著金黃而美麗又壯觀的繁星,好似一道星光閃爍著光芒。
    看完這個又去參觀了“牛奶花粉”,一共有二三十朵花兒,這畫的作者是尼古拉.達芬奇,他的作品想象一下就像是這些花兒在人們眼前展示花兒的頑強和美麗。
    后來我又去看了達里奧.阿爾啟迪亞科諾的作品——海報(24張),里面有帶著笑笑面具的.藍色肥肉大怪物,有四只手分別拿著五個鉤子、花帶蛇、紅眼青蛙而后一把大刀。他還有一個大舌頭被切成了兩半,有六只腳,還有一個蝎子尾巴,聽了這些短短的介紹,你一定也心動了吧!我最喜歡的也就是這張了,名字叫做:u revival。
    剩余的我就不多說了,就說最后一個吧!這是一個名叫瓦薩雷利的人畫的,看著只有很多圓組成的畫你想說的一定是:畫這么多圓干什么?但是經過大小不同的圓卻組成了一個美麗的立體圓形,看來這作者也是花了許多的心思呀!
    這些作品真有趣!既賞心悅目又增長見識!
    美術館參觀報告篇十四
    今天,下午2:00我去美術館參觀。
    其中最讓我難忘的一幅畫是《明日的夕陽》,因為它的色彩鮮艷,繪圖精美,讓我看見它第一眼就記住它。
    過了一會兒我走到了2號廳,里面有三位康熙皇上和一位大臣的畫像,我仔細的看,發(fā)現他們的衣服上有5條龍,每一條龍都畫的很精細。
    后來,我們來到了賣繪畫工具和書的一個店面,看了些書,休息一下,喝了一點水就回家了,我覺得今天收獲很大!
    美術館參觀報告篇十五
    今天下了一場大雪,空氣特別清新。下午我和媽媽去參觀了國家美術館。
    美術館的畫可真多呀!還有很多雕塑呢!畫的品種也是各種各樣,有油畫、水墨畫、還有漫畫等。而最有趣的就要數五層的民間藝術展了。
    在五層展廳里,有面人、臉譜、還有皮影。我最感興趣的是皮影。這些皮影做工十分精細,胡子刻得又細又密。那些人物都形態(tài)各異,眼睛也很傳神。而且顏色五彩繽紛,十分鮮艷。
    后來我們參觀了四層,四層有許多雕塑。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叫《躲避》的雕塑。雕像上的一位母親懷里抱著一個孩子,手上還牽著一個孩子,眼神驚恐,好像正有敵人追來的樣子,形態(tài)逼真,惟妙惟肖。
    今天,我看到了許多的藝術品,真讓我大開眼界,留戀忘返!爭取下次有機會再去參觀。
    美術館參觀報告篇十六
    今天,我和圖圖跟著陶老師去劉海粟美術館參觀書法展覽。陶老師告訴我們:“就在雙桂坊,在人民公園的邊上。”
    穿過一條馬路,我們進了大門。
    空蕩蕩的大廳顯得很冷清,除了邊上有幾朵花。
    跟著陶老師去二樓參觀,這兒不僅有書法作品,還有許多畫作。我這看看,那瞧瞧,真還不知怎么表達我的感受。
    與陶老師一起,我們有幸參觀了劉海粟的辦公室。這兒有劉海粟的行李、沙發(fā)、客廳桌、寫字桌、臺燈、以及大大小小的毛筆和一支鉛筆,還有一張白紙。
    在這里,我和圖圖都坐到了沙發(fā)上,還留了影。這時,我來了興致,坐到劉海粟的書桌前,拿起那支鉛筆,用筆頭在紙上空畫一番,過了把癮。
    要離開了,我意猶未盡,還真有點依依不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