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全冊教案(匯總17篇)

字號:

    教案是教師教學的重要輔助工具,能夠幫助教師合理安排教學步驟和時間。教案的編寫可以借助一些教學資源和多媒體技術來提高教學效果。以下是一些獲獎教師自帶的教案,經過實踐檢驗,具有很高的實用性。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全冊教案篇一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燕子、趕集”等22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抓住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語句,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學習作者細致地觀察和一些表達方法,積累好詞佳句。
    一、導入新課
    圖畫剪好了,春天風光多美好。
    二、初讀課文體會
    1、明確自學要求。
    (2)理解詞語的意思。
    4、開火車一人一句朗讀課文,檢查是否讀得正確、流利。三、學習第一段
    這篇文章寫的確實很美。下面仔細讀第一節(jié),說說你腦子里浮現(xiàn)出來的燕子是什么樣的。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
    3、師:這自然段是一句長句子,我們怎樣讀懂一句長句子呢?大家先來看“單元學習提示”
    4、讀懂長句子的步驟怎樣?先……再……,用線劃出。
    5、下面我們就用“單元學習提示”中的方法來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再讀這一段。
    6、問:這句話寫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樣的?
    7、句子中用“烏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8、歸納學習這句長句子的方法。
    9、指導感情朗讀這一段,歸納段意。
    四、進行“畫圖、說話”訓練,深入體會。
    1、我們能不能把鄭振鐸寫的燕子畫下來?我請一個同學讀第一段,咱們一起畫,怎么樣?不過讀的時候,要慢一點。
    2、同桌的同學互相介紹一下自己畫的燕子。
    3、誰愿意到前邊來把老師畫的燕子向介紹一下?
    4、你說得比我畫得好!大家注意沒有,作者怎么沒寫眼睛、嘴,是疏忽了嗎?
    5、這告訴我們,描寫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寫。
    6、再朗讀第一小節(jié),試背。五、布置作業(yè)。
    第二課時一、復習鞏固1、齊背第一段。
    2、說說第一段的段意。二、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讀第三自然段,從這一段話中你知道了什么?(燕子飛行的情景,燕子飛得很快,很輕)
    2、你從哪些語句中看出來的?再讀第三節(jié)第一句。(板書:斜、掠過、唧)
    5、我們從“唧”
    師:“暈”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讀了第三節(jié),我們知道燕子飛得很輕快,姿態(tài)很優(yōu)美。我們接著讀第四節(jié),看看寫的是什么,誰讀懂了誰說。
    2、指名說。(燕子落在電線上休息的樣子)
    3、讀懂了,哪些語句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讀讀、劃劃。
    4、“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譜??!”“這”指的是什么?看看書上的插圖。
    7、同學們唱得美,從歌詞中,我們進一步領略了燕子的美。這一節(jié)還有兩個詞用得特別傳神,不知有人注意沒有,請讀讀第二句。
    8、這里的“痕”字用得好,為什么不用“條”?(因為電線遠,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藍天里只留下一絲痕跡)
    9、大家細細讀讀這一節(jié),再自己細細體會。四、朗讀三、四自然段。
    第三課時
    一、復習鞏固
    1、指名讀1、3、4自然段。2、說說這三自然段各寫什么。二、學習第二自然段許多生趣)
    2、我們先來學習第二句,齊讀。
    (1)這句句子是句長句子,用學習提示中的方法,怎么學?
    (2)說得很對,那么“黃綠眉眼”指的是什么?(再讀句子)
    (3)師畫簡圖,“黃綠眉眼”“黃綠眉眼”,為什么不就說嫩芽?
    (柳樹睡了一冬天,發(fā)的芽就像睜開的眼睛)3、學習第三句句子。
    (2)要求學生用理解長句子的方法來理解。
    (4)什么叫“趕集”?么相似之處。
    師:古人說:“”,春天,萬花盛開,確實給人以熱鬧的感覺。
    (5)齊讀第三句。4、學習第四句。
    (2)“增添”“生趣”是什么意思?
    (3)師:同學們,畫家畫春天少不了燕子,詩人寫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這樣說,少了燕子,春天會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讓我們以贊美的語氣來朗讀這一段。三、總結,朗讀全文。
    作業(yè):課文的語言真美,請把喜歡的句子抄下來。板書
    1燕子
    外形特點:活潑機靈
    觀察細致飛行:掠一轉眼沾(動態(tài)美)
    休息:五線譜上的音符譜成春天的贊歌(靜態(tài)美)
    2古詩兩首(詠柳、春日)
    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碧玉、妝成、裁出、剪刀、萬紫千紅”等。
    2.背誦兩首詩,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熱愛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學重難點:
    大體了解詩句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記背詩句。教學時數(shù):2課時
    二、檢查預習
    123.小老師教寫生字。易錯音:妝、濱、裁
    4
    1.簡介賀知章:唐朝詩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鄉(xiāng)偶書》《采蓮》
    2.解題:春天里的柳樹是怎樣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樣的?能用語言或學過的詩句來形容嗎?(自由說)看看古代的詩人是怎樣描述春天景色的。齊讀課題:
    詠柳:詠即贊美
    3.詩人是怎樣贊美柳樹的呢?大家自讀古詩,說說你讀懂了什么。(結合注釋讀),不懂的作上記號。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全冊教案篇二
    1.會認“怒、暮、吻”等8個生字,會寫“艷、內、夢”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爭奇斗艷、芬芳迷人、欣然怒放、悄悄綻放”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能讀懂課文內容,初步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用科學的思想去發(fā)現(xiàn)世界的奧秘。
    4.學習、感悟多樣的句式表達。
    二、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和感悟多樣的句式表達。
    三、教學準備
    1.課件:
    (1)欣賞美麗的花。
    (2)聽讀課文
    2.收集文中所及到的花的圖片和相關知識。
    第一課時
    一、看課件
    師:老師家庭讓你們看一組畫面。
    課件:(音樂欣賞花兒開放的畫面。)
    隨著音樂老師調動學生的情緒:你們把眼睛再睜大點;深深的吸一口氣;喊出來吧(學生在此時激情得到充分的調動,讓學生看到花的美麗,感受花的香味,激發(fā)對花的喜愛。)
    師:現(xiàn)在你想說什么?
    生:略
    師:花兒不僅僅有漂亮的身姿,迷人的香味,還有她神奇的地方呢。
    二、初讀課文
    板書課題:13花鐘
    學生自由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符號d s表示:讀一讀,說一說)
    學生通過讀課文知道了課文的大意:課文講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時間開放以及原因。
    三、再讀課文(進行幾項自學的活動)
    1、(聚精會神)學生讀課文,重點是批劃生字詞。
    用符號(――)畫出要求會讀的詞,(圓圈)畫出要求會寫的生詞在生字上注上拼音再讀一讀。
    2、(互相幫助)學生互相交流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3、(充滿自信)學生展示讀書
    注重過程的評價:
    (1)字音
    (2)讀通順
    (3)音調、節(jié)奏的初步評價(1、重點讀音:吻、灼、暮。2、重點字形:醒、嫩、修)
    四、精讀課文
    1、請學生分段讀課文,說說自己喜歡的部分,為什么。(讓學生初步了解課文的自然段的分段、大概的段落大意的.理解)
    學生:略
    師板書: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時間開放。
    2、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女同學齊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師:你認真的聽,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趣的現(xiàn)象。
    (這一段的主要內容:歸納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的現(xiàn)象。
    3、歸納有趣的現(xiàn)象。)
    請同學們在書上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師:用筆在句子上劃上波浪線。
    出示小黑板。
    填一填:
    牽?;ù灯鹆俗仙男±?BR>    薔薇綻開了笑臉睡蓮從夢中醒來
    萬瘦菊欣然怒放煙草花在暮色中蘇醒
    月光花舒展開花瓣曇花含笑一現(xiàn)
    活動:男女同學對讀。
    師:讀到這里你知道了什么?
    生:(1、開花的時間
    2、用了許多的形容詞來形容花開的樣子,寫出了各種花的特點
    3、同一事物的不同的表達方式。)
    老師要在此,時時指導學生對詞語的理解。
    板書:睡蓮、午時花、煙草花、曇花
    表演讀課文。加強對詞語的理解。
    師:你還知道了什么花開花的時間嗎?
    (太陽花,太陽升起的時候開花;洗澡花,下午五六點鐘開花;)
    師:讀到這里,同學們對花的不再是因為花美麗,花香而喜歡它。更知道了花的神奇之處。那么,花兒為什么有這樣的神奇呢?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讀課文。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全冊教案篇三
    教學設計:
    1.看圖編寫童話故事,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2.能抓住人物的動作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點。
    3.能了解童話故事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培養(yǎng)一定的想象力。
    教學重難點:
    簡單的修辭手法的運用和想象力的培養(yǎng)。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閱讀自己喜歡的童話故事。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故事,激發(fā)興趣。
    1.教師出示多媒體:(上課開始,多媒體大屏幕上出現(xiàn)白雪公主的畫面。)
    隨著畫面的出現(xiàn),教師給學生講《白雪公主》的故事。
    2.同學們已經讀過不少童話故事,課前我們請每位同學準備了一個童話故事。請你們先在小組內交流交流,簡要地說說大概,然后選出最有趣的故事在全班講。
    (1)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3.小結并板書課題:同學們的故事講得真精彩,讓我們今天也一起走進童話世界。(板書:走進童話世界。)
    二、點撥角度,開闊思路。
    1.教師結合同學交流的故事及《白雪公主》的故事加以點撥,明白什么是童話。
    2.教師講解:童話故事的特征是用豐富的想象力,賦予動物、植物等物體人的感情。同時童話故事總是把惡和善極端化,通俗地說,就是壞人非常壞,好人非常好。
    [出示多媒體:童話特點:(1)大膽的想象(2)有趣的內容(3)生動的語言]
    三、自主審題,明確內容。
    1.學生自由讀讀習作的要求。
    2.小組討論這次習作要求有幾方面的內容。
    四、觀察動物,展開聯(lián)想。
    1.出示投影:有關動物活動的片斷內容。
    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展開聯(lián)想。
    3.指導寫作:
    (1)故事的人物不宜選得過多,可以是書上提供的,也可以是自己選擇的。
    (2)想象“故事”要注意說清楚是在什么時候、什么地點、怎么發(fā)生、怎么發(fā)展、結果怎樣。
    (3)你想通過這個故事告訴大家一個什么道理,這個道理可以直接寫出來,也可以蘊含在故事里面。
    4.選擇動物,編寫故事。
    (1)學生選擇幾種動物做主人公,想象一下他們之間可能會發(fā)生什么故事。
    (2)學生把自己想象的故事寫下來。
    第二課時
    一、學生繼續(xù)寫作。
    二、交流展示,互相學習。
    1.把寫好的故事讀給同學聽,分享習作的快樂。
    2.教師引導學生要善于發(fā)現(xiàn)、吸取別人的長處,并能根據別人提出的意見進行修改。
    3.學生修改作文。
    三、學生把修改好的作文謄寫在作文本上。
    如需下水文請點擊:《習作3我來編童話》習作指導(含下水文)
    教學反思:
    要大膽地讓學生去想象,創(chuàng)新,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從而使學生體驗創(chuàng)作童話故事的樂趣。引導學生在講述故事時不_于嚴謹,能講出一個完整的故事即可。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全冊教案篇四
    1、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詩歌。
    2、能深入理解詩句含義,體會詩歌的藝術境界。
    3、理解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和不幸,加強對和平生活的熱愛。體會邊塞詩的風格,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文學的熱愛之情。
    能深入理解是詩句含義,體會詩歌的藝術境界。
    1、師生共同查找有關詩人、時代背景、其他描寫戰(zhàn)爭詩的資料。
    2、學生課前預習詩文。
    3、準備課件。
    一、(一)相機導入,揭示課題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首樂府詩《十五從軍征》,讓我們體會到了戰(zhàn)爭給人民造成的苦難。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學習一首跟戰(zhàn)爭有關的邊塞詩《出塞》。(板書課題及作者)
    (二)復習方法,交流資料
    1、復習方法: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有一個把古詩學好學透的`方法,誰來說一說是什么內容?(生敘述)。
    2、交流資料:
    (1)介紹作者。
    (2)明確背景。
    (三)討論探究,拓展理解。
    1、出示全詩,整體感悟。
    2、運用學法,小組探究。
    3、分句匯報,品味詩句。
    a、匯報前兩句
    (1)說清詩意,體會詩情。
    思考:為什么要提到秦漢時的明月和關?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帶給你什么感覺?
    (2)反復吟詠,熟讀成誦,升華詩情。
    (3)拿出摘錄筆記,記錄詩句,養(yǎng)成積累的習慣。
    (4)聯(lián)系課外,鏈接知識。
    b、匯報后兩句
    (1)匯報方法同上:讀、背、摘錄、板書。
    (2)看教材“我的'視角”中丁丁的話,了解詩中引用的典故“龍城飛將”。
    二、(一)憑借情境,升華詩情。(出示課件)
    讓我們再看全詩,大聲誦讀一邊,再來體會作者之情。
    (二)回味誦讀,深入品味。(再出示課件)
    學生誦讀,練背。
    三、(一)解決書后練習題,對比本課兩首描寫戰(zhàn)爭的古詩各自的感情基調。
    (二)再看“我的視角”,解決冬冬的問題,理解多數(shù)古人選擇戰(zhàn)爭題材寫詩的原因。
    四、日積月累,課外延伸。
    收集王昌齡其他描寫戰(zhàn)爭的古詩,還可以收集其他詩人描寫戰(zhàn)爭的古詩。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全冊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1.通過“讀讀認認”,認識7個生字。
    2.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識字并理解字義,學會在學習中觀察發(fā)現(xiàn)。
    3.學習在生活中積累諺語。
    4.通過閱讀或其他途徑,了解更多科學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的故事。
    5.樂于觀察,參與口語交際活動,并樂意把觀察到的寫下來。
    教學時間:4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2.將看到的事物寫成。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列文虎克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了顯微鏡和微生物,老人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了商人的駱駝,那么這段時間你觀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發(fā)現(xiàn)?這節(jié)課讓大家暢所欲言,把自己的觀察告訴同學們。
    二.板書:觀察中的發(fā)現(xiàn)
    三.分小組先匯報自己在觀察總的發(fā)現(xiàn)。
    四、小組派代表匯報,師生評議。
    五、建議將觀察到的事物寫成。
    1.出示一、兩則,指導格式。
    2.口頭,看看如何將觀察到的事物寫的具體。
    3.試著將寫下來,教師巡視指導。
    六、作業(yè)
    繼續(xù)寫觀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繼續(xù)將看到的事物寫成。學會修改自己的。
    教學過程:
    一、教師簡述本周的基本情況。
    1.格式正確與否。
    2.觀察的事物及發(fā)現(xiàn)是否有新意。
    3.敘述是否較完整。
    二、對典型作品進行評議
    1.出示佳作。
    ·生讀。
    ·生評。
    ·齊讀。
    2、比較差的。
    ·生自由讀。
    ·生評。
    ·生改。
    三、根據所學知識在學習小組內評改作品。
    四、修改并抄正自己的。
    五、作業(yè)
    抄寫改后的。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通過課外閱讀和查找資料,了解更多科學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的故事,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教學過程:
    一.完成“我的發(fā)現(xiàn)”
    1.回憶這學期學過的生字中有形近字的例子。
    2.出示小黑板。
    3.自由讀,匯報帶點字的特點。
    4.指導識記這些字。
    5.說說除了這些字以外,還有哪些字也有類似情況。
    6.進行課堂練習鞏固。
    二、完成“日積月累”
    1.出示小黑板。
    2.學生各自借助拼音、字典將順口溜讀通。
    3.指名或小組匯報讀
    4.歸納順口溜的內容。
    5.試著背誦順口溜。
    6.學生自由匯報課外積累的順口溜。
    7.出示人體掛圖。
    8.指名上前指出人體部位,根據指出標出器官的名稱。
    9.指導看圖讀、記名稱。
    10.指導識記生字。
    11.指導書寫。
    三、作業(yè)
    1.抄寫“我的發(fā)現(xiàn)”詞語。
    2.背順口溜。
    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通過課外閱讀和查找資料,了解更多科學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的.故事,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指名讀背順口溜。
    二、談話
    許多偉大的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都離不開細心的觀察,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一定又查找了不少資料,讓我們這節(jié)課來開開眼界,受到啟發(fā)吧!
    三、板書:觀察與發(fā)明
    四、展示資料
    五、交流、談談這節(jié)課的感受,受到哪些啟發(fā)。
    六、
    古今中外還有不少這樣的故事,讓我們通過日常閱讀和其他途徑,了解更多科學家和發(fā)明發(fā)現(xiàn)的故事。同時,自己也養(yǎng)成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好習慣,那么不遠的將來,偉大的科學家就從我們在座的同學們誕生了!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全冊教案篇六
    學習目標:
    1、能在閱讀的過程當中較熟練地借助拼音讀準11個生字的音,并能在新的語言環(huán)境中正確認讀這些生字;描摹漢字“臺、友”。
    2、初步了解課文講述的內容,初步感受到荷葉給大家?guī)砹丝鞓贰?BR>    3、看圖展開想像,練習把話說完整、說規(guī)范。
    教學設計:
    一、激發(fā)興趣,引入課題
    1、出示謎語:
    “圓圓大玉盤,浮在水面上,水珠拿它當搖籃,小魚拿它當涼傘。”(荷葉)
    2、老師帶大家到荷花池去看一看,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媒體。
    交流。
    3、師:是呀,的,綠綠的,可真美呀!今天,我們學習49課。
    齊讀課題
    教學生字:“荷”(拼讀,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它?)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老師請同學們來聽課文錄音,想一想,荷葉有哪些好伙伴?
    交流,貼圖(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朋友)
    學說話:“……是……”
    師1:誰能學著老師的樣子來說話?師:小水珠是荷葉的好伙伴。(交流)
    師2:誰能兩個、三個、四個朋友一起說?(交流)
    2、荷葉有好多好伙伴,它們之間發(fā)生了許多有趣的事情,,請你趕快來借助拼音讀一讀課文,注意讀準這些生字寶寶的字音。
    出示媒體,巡視。
    3、教學生字,練習。
    出示媒體,老師覺得這幾個生字寶寶的讀音要特別注意,你知道為什么?
    (后鼻音)
    誰會拼?(多種形式拼讀,學習生字。)
    這些生字寶寶真頑皮,一下子都躲到詞語里去了。媒體出示,誰會讀?
    師:像亮晶晶、笑嘻嘻這樣的詞,我們叫它們是abb形式的.重疊詞,課文中還有兩個,你能把它找出來嗎?(出示,齊讀)
    你能自己說說嗎?
    帶有這些詞語的句子,你能試著來讀一讀嗎?(個別,男、女合作讀)
    三、進一步學習課文,知道朗讀,學習生字。
    1、剛剛老師請小朋友自己讀了課文,荷葉的四個好伙伴你喜歡嗎?請你喜歡它的哪個伙伴就讀讀哪一小節(jié),要求:不加字,不漏字,讀完后還可以加上自己的動作。
    生自己讀,師巡視。
    交流讀。
    2、小組討論:四個好朋友為什么那么喜歡荷葉?
    生討論,師巡視。
    交流,貼板書:搖籃躺
    機場停
    歌臺蹲
    涼帽戴
    分析字形:“搖”,你是怎么來記住它的?(做做動作)
    “籃”,你是怎么來記住它的?
    “臺、友”的田字格位置書寫指導。(師示范,生書空。)
    師:關于“藍”和“籃”,老師找了兩句俗語,
    媒體出示:“竹籃打水一場空。”
    “青出于藍勝于藍。”
    師簡單講解,生齊讀。
    3、指導朗讀:角色的語言。
    師:請你閉上眼睛想像一下,小時侯你睡在搖籃里,媽媽搖著你,你有什么感覺?(舒服、高興、開心)那誰來試著讀出這種語氣。
    小蜻蜓呢?(高興)誰來讀?
    小青蛙蹲在圓圓的、美麗的歌臺上,心情怎么樣?(光榮、自豪)誰來讀?
    多種形式朗讀
    4、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四、總結
    圓圓的荷葉不僅給伙伴們帶來了快樂,也給我們帶來了笑聲,你們喜歡它嗎?你們覺得荷葉快樂嗎?是呀,“能給別人帶來快樂,是自己最大的快樂?!毕M覀兡軐⑦@份開心、快樂帶給每個人,帶到每個角落,讓我們的周圍充滿笑聲。
    五、復習、游戲。
    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做游戲。
    1、接龍讀生字。
    2、我們來展開小競賽,看誰的反映快。(讀詞語)
    3、說一說,想像一下,荷葉還可以是我的什么,可以補充說明一下理由。
    “荷葉是我的?!?BR>    六、拓展。
    1、荷花這種植物有什么特點呢?老師找了一些資料。(介紹)
    2、了解了荷花,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描寫荷花的優(yōu)美小詩。
    自己讀。
    交流讀。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全冊教案篇七
    教學要求:
    1.能讀懂例文《日記一則》,知道例文的主要內容和層次結構。
    2.能借助“習作要點提示”,通過欣賞優(yōu)秀日記,明確日記在選擇材料方面的要求。
    3.能把握作業(yè)要求,寫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日記。
    教學重難點:
    重點:選擇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印象深刻的事。
    難點:注意表達真情實感。
    課前準備:
    教師日記本。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出示日記本四本:猜猜這是什么?
    2.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嗎?
    3.學生傳看。
    4.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第一行正中要寫清年、月、日、星期幾和天氣情況,第二行開頭空兩格寫正文。)
    5.清楚日記的內容包括哪些。
    (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做過的事都可以寫。)
    6.是不是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應該記下來?
    (不,應該選擇有意義的材料。)
    7.小結所寫日記的格式、內容及選材要求。今天,我們就來學寫日記。
    二、閱讀例文,感知寫法。
    1.這次學寫日記,請同學們選擇生活中的一件事,要求不但是有意義的,而且是能使自己動情的。
    2.怎樣寫好這則日記呢?讓我們先來讀懂例文吧。
    3.學生閱讀思考。
    (1)這則日記主要記敘了一件什么事?
    (2)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
    (3)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呢?
    4.檢查閱讀思考情況。
    5.巧作點撥后,師生共同小結。
    三、分組討論,明確寫法。
    1.學生閱讀“習作要點提示”,思考它告訴了我們什么。
    2.四人小組討論。
    3.檢查學生討論情況。
    4.明確寫好日記的方法。
    (1)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記錄。
    (2)真實細膩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5.學生再讀例文《日記一則》,體會寫好日記的方法,重點體會作者的真情實感。
    四、組織欣賞,引導選材。
    1.引導學生閱讀習作要求,明確本次作為作文的主要內容和要求。
    內容:寫一篇日記。要求:
    (1)選擇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動情的事。(2)注意表達真情實感。(3)注意日記格式。
    2.展示教師的幾篇教學日記。
    3.幻燈片出示其中的兩三篇日記,看看分別寫了哪些事,表達了怎樣的心情。
    (這些日記選材的范圍很廣,有寫人的,記事的,也有寫景物的,狀物的,不但內容具體,而且較好地表達了自己的感情。)
    4.知道教師為什么能寫出這樣的日記嗎?
    (1)能夠善于觀察。
    (2)已經養(yǎng)成了勤寫日記的好習慣。
    (3)多觀察、善思考、勤動筆,文章當然越寫越好啦!養(yǎng)成勤寫日記的好習慣,就一定能寫出優(yōu)秀的日記來!
    5.從這幾篇優(yōu)秀日記中,你學到了什么?又準備選擇怎樣的材料呢?請同學們小組討論。
    6.學生選擇材料,同桌之間可相互交流,相互啟發(fā)。
    7.教師抽查學生選材情況,并作點撥。
    (1)寫什么事?
    (2)表達怎樣的心情?
    (3)按什么順序寫?
    8.學生作文,教師巡回指導。
    教學反思:
    這次習作指導我?guī)е鴮W生把課本上的習作讀了幾遍。然后和同學們探討了一下日記的格式問題。同學們積極性很高,我很欣慰,下次再上課的時候我會多加一點和同學們的互動時間,增強他們的積極性。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全冊教案篇八
    教學目標:
    1、學習文中的生字詞,認識嘆詞,體會所表達的情趣;
    2、學習概括自然段的意思,整體把握文章的結構;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趕海的無限樂趣。
    教學過程:
    板塊一:概括課文的大意
    1、借助文后生字的注音,嘗試讀通課文。
    在學生練習朗讀后,教師引導學生逐段朗讀,就語句中的生字詞進行重點指導。
    例:指導書寫“暑假、舅舅、俘虜”三個詞語中易錯的生字。
    2、指導學生用一句話概括說說每個自然段的意思。教師提示:可以借用自然段中的語句;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概括為一句簡潔的話。
    交流點評,例句:(1)我想起童年趕海的趣事;
    (2)我來到海邊,追趕浪花;
    (3)人們趕海時的情景;
    (4)趕海的人們回去了;
    (5)我邊回邊唱歌。
    3、根據段意,說說這篇文章在結構上的特點?引導學生整體上把握文章的結構:首尾用同一首歌來呼應;按“來到海邊;人們趕海;人們回去”的事情發(fā)展順序寫。
    教師提示:閱讀一篇文章,要大概了解寫了什么,并且整體上把握寫作的順序和文章的結構,這樣有助于我們深入地閱讀理解。
    板塊二:感受趕海的樂趣
    1、讀課題,讓我們隨著人群一起去趕海吧!
    2、海灘上有各種各樣的海貨,誰能用個恰當?shù)脑~,讓它們成為你的“戰(zhàn)利品”?
    (1)出示填空:____螃蟹____海魚____貝殼
    學生填寫后出示:捉螃蟹撈海魚撿貝殼
    所填寫的三個詞有什么特點?(都是動詞,都是提手旁,指導書寫。區(qū)別:撿與揀)
    引導學生朗讀,體會這三個詞語的特點。如果寫成:捉螃蟹撈魚撿貝殼,讀起來的感覺有什么不同?這樣一改,就失去詞語的節(jié)奏了。這三個詞語字數(shù)相同,結構一樣,讀起來就節(jié)奏勻稱,有一種聲韻的節(jié)奏之美。
    (2)繼續(xù)出示:____海星____大蝦____海螺____龍蝦……引導學生填上恰當?shù)膭釉~。提示學生不可以重復用詞,教師可以用動作提示,如:海螺藏在沙子里,怎么辦?挖。
    例句:摸海星,捏大蝦,挖海螺,抓龍蝦……
    你體會到趕海的時候,有什么特點?(人多,熱鬧,喧鬧,快樂……)
    這句話怎么寫出這種喧鬧的特點的?(有的……有的……有的……排比的手法,讓人感受到人多,事趣;一個省略號表明還有很多人,還有很多的有趣的事。)
    指導學生通過節(jié)奏快慢的變化、聲音高低的區(qū)別,讀出那種喧鬧、快樂的感受。
    3、我和小伙伴們也去趕海了,我們一起感受一下吧!
    (1)學生自由朗讀第3自然段后半部分。
    讀后,問學生:這次趕海,你有什么感受?(教師歸納到一個“趣”字)
    誰能通過朗讀,把這個“趣”字表達出來?
    (2)學生再次朗讀,教師巡視,作個別指導。
    (3)出示: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學生讀后,問:這句寫什么?(我摸到了一只海星)
    教師可以范讀,突出:摸呀摸呀,嘿,被我抓住了!
    引導學生體會
    “摸呀摸呀”,詞語的重復,體現(xiàn)摸的時間長,摸的一種樂趣;
    “嘿”,表達出什么?(驚喜之情)
    “被我抓住了”,比較:我把一只小海星抓住了!(被字句更加突出我的那種驚喜和樂趣,因為我是在海水里摸,大海撈針,一般很難摸到游動的東西。但是我居然摸到了一只小海星,出乎意料的歡喜!而我把一只小海星抓住了,似乎是我事先知道是一只小海星,再去抓,就完全沒有了那種驚喜的感覺了。)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4)出示:哎,那邊一個小伙伴,正低著頭尋找著什么。我走過想看個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兒,不作聲,原來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東逃西竄哩。突然,小伙伴“哎喲”一聲叫起來,原來是螃蟹用大螯夾住了他的手。
    這句寫什么?(一個小伙伴捉螃蟹)
    哎,表達出什么?疑惑,好奇。比較“哎”讀第一聲、第四聲時所表達的不同的情態(tài)。(第一聲表示驚訝,哎,你真行!第四聲表示遺憾、悔恨、懊惱。哎,早知如此,我就不去了去!而這里,可以讀第二聲,表示一種疑惑、好奇。)
    理解“束手就擒”,理解“擒”的意思,比較與“抓、捉、拎”等詞語的不同。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要讀出那種緊張、有趣的語氣來。
    (5)出示:咦,怎么我的腳也癢癢的?低頭一看,哦,原來是一只大蝦在逗我呢!它搖擺著兩條長須,活像戲臺上的一員武將。我輕輕伸過手去,只一捏,這武將就成了我的俘虜,再也神氣不起來了。
    這句寫什么?(我俘虜了一只大蝦)
    咦,表達出什么?(突然之間的奇怪,疑惑。)
    哦,表達出什么?(一下子明白了。)
    比賽朗讀,看誰能體會到趕海的樂趣?指導讀出輕快、活潑的語氣。
    (6)連起來練習朗讀這3段話,或者分3位學生朗讀,進一步感受情趣。
    4、這3句話與第1句話有什么聯(lián)系?(總分關系)
    5、出示第4自然段。
    (1)自由朗讀,說說寫了什么?(趕海的人們離去了)
    (2)這時的海灘有什么特點?(平靜)
    (3)作者怎么寫出這個平靜的?(直接描寫;借寫海鷗飛翔來寫海灘的平靜,還襯托出一種寧靜的美。)
    (4)指導朗讀,體會平靜之美。
    6、現(xiàn)在,誰能根據課文內容,說說什么叫“趕?!?(人們趁海水退潮的時候,到海灘上去淘海貨。)這個“趕”字表達出些什么?(爭先恐后,抓緊時間,急切,因為潮水上漲了就不能在海灘上了,必須抓緊時間。)“趕集”也是這個意思。
    板塊三:體會嘆詞的情趣
    1、出示句子
    (1)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2)哎,那邊一個小伙伴,正低著頭尋找著什么。
    (3)咦,怎么我的腳也癢癢的?
    (4)哦,原來是一只大蝦在逗我呢!
    這4個句子中都有這樣的詞:嘿,哎,咦,哦。這些詞表示感嘆或者應答,就叫“嘆詞”。嘆詞在句子中能表達特別的情意。一起讀一讀,感受一下。作者就是借助這些嘆詞吧內心的驚喜、疑惑、好奇、恍然大悟等情意表達了出來。在朗讀中,我們要注意體會這些嘆詞所蘊含的特定的情態(tài)、情意。
    2、出示其他文章中的句子,引導學生朗讀體會嘆詞表達的特殊情意、情趣、情態(tài)。
    (略)
    3、指導學生嘗試運用嘆詞。根據上下文,體會情景,填上恰當?shù)膰@詞。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全冊教案篇九
    練習目的:通過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內容,讓學生感受到有余數(shù)除法的價值,感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其中也讓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chuàng)造潛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練習過程:
    一、師出示書店買書的情境圖
    師:同學們,現(xiàn)在書店對小朋友進行書的優(yōu)惠,每本兒童讀物都只賣4元,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幾個同學都要買些什么書吧。
    讓學生找出問題,獨立解決。
    二、師出示森林餐廳的情景圖,讓學生先說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老師板書。
    問:是不是平均分的事情?是怎樣分的?
    那么該如何解決?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后匯報不同解決辦法。
    三、出示叢林探險的情景圖,讓學生觀察,說說自己所了解到的數(shù)學信息。并說說要解決每個問題所需的數(shù)學信息是不是知道。獨立解決。
    四、觀察花店的圖,把了解到的數(shù)學信息列出來。理解題目的要求。
    讓小組一起用圓片、三角形、正方形來代替花進行扎花。最后一起確定解題策略。
    (略)
    五、給班級分組,怎樣分比較科學,說說理由。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全冊教案篇十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9、50頁。
    三維目標:讓學生掌握除法豎式的寫法及用豎式計算除法的步驟,并在數(shù)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和良好的書寫習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秋天到了,秋高氣爽,天氣也變涼了,同學們在操場上玩得更開心了,你們看:(出示主題圖)你能不能看著這幅畫面提出數(shù)學問題呢?(學生看圖提問)
    二、探究學習新知
    師:老師也來提個問題:宣傳攔
    前面一共有幾盆花?用什么方法來計算?(3х5=15(盆))
    用什么方法來解決?為什么?(學生口述,師板書算式)
    15÷5=3(組)
    師:誰來說說這些數(shù)字在這個算式里是什么名稱?
    這是我們以前就學過的除法橫式的寫法,今天我們要來學習除法豎式的寫法。
    教師指導寫除法豎式。(1)
    除法豎式的寫法與加、減法的豎式不一樣?!? ”是豎式的除號。被除數(shù)寫在里面。除數(shù)寫在外面,表示把總數(shù)進行平均分,把15每5個分一份。那么分得的結果就寫在橫線的上面,這條橫線和加減法豎式的橫線一樣也相當于等號的意思。
    (2)指導怎么進行豎式計算。
    3 …注意:商要對著被除數(shù)的個位
    5)15 … 被除數(shù)
    15 …5和3的乘積
    0 …被除數(shù)減去除數(shù)和商的乘積(分的結果)
    師:用除數(shù)5乘商3得15,這個15寫在
    被除數(shù)的下面,表示分掉的數(shù),用被除數(shù)
    減去分掉的數(shù)15,正好分完,得0。
    追問:商寫在什么地方?被除數(shù)下面的15
    是怎么得到的?它表示什么?
    (3)練一練:
    4) 8 8)72
    三、發(fā)展性練習
    判斷下面各題,錯的改正。
    8 9
    6)48 7)63
    48 ——
    ——— 0
    0
    思考性練習
    在 ( ) 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
    ( ) ( )
    9)2( ) 8)( )2
    ( ) ( )
    ———— ————
    0 0
    四、小結:今天你覺得你學的最好的是什么?
    教學后記: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全冊教案篇十一
    三維目標:
    1、讓學生進一步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千米和質量單位噸,牢記單位之間的進率。
    2、能聯(lián)系生活,理解生活中處處存在這些數(shù)學知識。
    4、培養(yǎng)學生學會觀察生活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能聯(lián)系生活,說出生活中的數(shù)學。
    教學過程
    一、復習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
    1、復習長度單位:
    (1)讓學生說一說你認識了哪幾個長度單位。
    (2)舉例子說一說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長度。
    2、復習質量單位
    (1)讓學生說一說你認識了哪幾個質量單位。
    (2)舉例子說一說1克、1千克、1噸有多重?
    二、聯(lián)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數(shù)學
    (一)自學課本第一十四頁的內容
    1、學生看書第十四頁的內容。
    2、各學習小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師:請各小組代表匯報你們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我們組發(fā)現(xiàn)一輛汽車限載重量8噸,……。
    (二)學生匯報社會調查情況
    師:請同學們匯報這兩天來你通過什么方法,發(fā)現(xiàn)生活里存在我們學過的長度和質量知識。
    生1:我爸開摩托車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時40千米,我家到學校的路程大約是2千米。
    ……
    三、全課總結: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全冊教案篇十二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青島版)二年級下冊《周長的認識》
    三維目標:
    1、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摸、畫、算、測等活動來感知周長。
    2、能測量并計算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的周長。
    3、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品質和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理解周長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景,引出課題
    師:同學們,老師去了一些好玩的地方,其中有些地方的景色實在是太美了,老師把它拍下來,想不想欣賞一下。
    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播放課件各種形狀的花壇依次出現(xiàn))
    看到這么漂亮的花花草草,你想說些什么呢?(生可能說不要怎么怎么、插警示牌、圍柵欄、籬笆等方法)如果學生提到圍柵欄我就順口引出:哦,也就是給每個花壇的周圍安上護欄。根據這個方案,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生可能提出:需要多長的護欄?等問題)
    師:剛才有的同學提出:每個花壇需要多長的護欄,在生活中,我們要想知道每個護欄有多長?必須先知道花壇的什么呢?(生可能說邊長、長和寬、一周的長)
    那花壇一周的長,在數(shù)學上,我們給他取個什么名字好呢?(周長等)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這位生活中的新朋友——周長,引出課題:周長的認識。
    二、 大量感知周長
    1、體驗周長的意義。
    看到這么漂亮的圖片小兔子也來湊熱鬧,它從一點開始沿著邊線,走了一周,你知道小兔走的這一周是長方形花壇的什么嗎?(是這長方形花壇的周長)
    依次展現(xiàn)小兔走其它形狀的花壇,問:剛才小兔走的這一周是什么?
    師:剛才小兔走的周長都一樣嗎?(不一樣)但它走的方法一樣嗎?(一樣)
    它都是怎么走的?(可能會說從一點開始沿的邊線走的一周……)
    那你覺的什么叫周長啊?
    隨機板書:邊線一周的長度之和就叫周長。
    2、摸一摸感知周長。
    那我們身邊有周長嗎?找一找,像剛才小兔那樣摸一摸,同桌倆一邊摸一邊說你摸的是哪個面的周長。(教師隨機指導)
    匯報:誰想跟小朋友說說你剛才摸的是哪個面的周長,怎么摸的?
    3、畫一畫。
    匯報:都有誰得到禮物了,展示給大家看看,誰愿意跟大家說說你是怎么得到這件禮物的。
    4、 測一側,算一算。
    看來啊,描一個圖形的周長已經難不倒大家了,那你會計算一個圖形的周長嗎?
    怎么算呢?(……)
    下面,我們就來測一測,算一算物體一個面的周長,請組長拿出裝在2號信封里的禮物,看看都有什么?(手絹、光盤盒、……)
    小組長先分工 匯報:你們小組是怎么分工的?
    出示:活動要求
    1、 選定物體的一個面。
    2、 先估一估其周長,在測一測,算一算。
    3、 組長做好記錄,以便交流。
    匯報:哪個小組來交流一下,你們小組剛才的合作情況?
    三、 生活中的周長
    師:剛才我們一起交流了怎樣來計算周長,那我們的身上,哪個地方的周長經常用到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個有關李老師腰圍的實際問題。
    一天,老師在商場里選中的一條褲子,
    出示:褲子的半周長36厘米,李老師的腰圍是70厘米,這條褲子適合老師嗎?
    四、 小結
    今天的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課下,我們可以以小組為單位,用今天學過的周長知識,測一測,算一算,我們學校花壇的周長。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全冊教案篇十三
    教學內容:教科書p2-5例1、2及相應的"做一做"中的練習一的第1、2題。
    三維目標:
    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通過直觀演示和學生自己操作,使學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讓學生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關系。
    2、會用毫米、分米做單位度量物體的長度。
    3.初步滲透辨證思維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間的十進制關系。
    2.難點: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具準備:
    師:一把米尺、直尺和一根帶子。
    生:一把小尺子、一根帶子、一枚一分硬幣。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復習米、厘米
    (1)我們已經學過哪些長度單位?
    1米、1厘米大約有多長?
    2、復習量法:
    (1)量物體的長度一定要注意把物體的一端對著尺
    子的什么刻度線?
    (2)認整厘米
    a.判斷:這種量鉛筆的方法對不對?
    b.錯在哪里?
    c.訂正:
    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先把鉛筆的一端對著尺子的"0"刻度線。
    d.認整厘米,再看鉛筆的另一端,你能看出鉛筆是幾厘米?8厘米是整厘米數(shù)嗎?
    e.小結:象8厘米這樣的結果是整厘米。
    二、引入新課:
    小結:
    這個比厘米更小的單位就是毫米。
    (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一)毫米的認識
    1、出示米尺放大圖
    提問:米尺放大圖上有一些什么樣的格子?每一大格表示多少?每一大格里又有多少小格?
    2、認識1毫米
    (1)從觀察中你知道一毫米是怎么得到的?
    (2)這個放大圖上的每一毫米都是放大的。
    (3)實際的1毫米有多長?請拿出尺子來隨便找1小格看看。
    3、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
    (1)用1分硬幣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
    拿出1分硬幣,說出厚度在哪里。并和一小格比一比--1分硬幣的厚度是1毫米。
    師:我們看見食指和拇指之間留下了一條縫,這條小縫的寬大約是多少?
    舉例:你還見過什么東西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2)用厘米作對比出示1厘米長的紙條,量出長度。
    4、毫米和厘米的關系
    (1)出示米尺放大圖: 看看1厘米里有多少毫米?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2)師領著學生數(shù)毫米
    (3)1大格有幾毫米?1大格還可以說是幾厘米?
    小結:所以1厘米等于幾毫米?
    5、用毫米量。
    師:用毫米做單位量物體的長度,與用米、厘米量物體的長度量法相同。
    (二)分米的認識。
    1量紙條。
    量教師發(fā)的10厘米長的紙條。
    師:10厘米就是1分米。
    2、用手勢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
    用食指和拇指在紙條上比量出1分米的長度,移出手勢說:"1分米大約這么長。
    3、厘米、分米的關系。
    師:這么長是幾厘米?這么長還可以說是幾分米?
    所以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
    (板書:1分米=10厘米)
    4、分米和米的關系。
    畫出1米長的線段。
    提問:1米等于多少厘米?100厘米里有幾個10厘米?
    1個10厘米是幾分米?2個呢?10個呢?
    這條線段的長是幾分米?還可以說是幾米?
    小結:10分米和1米怎么樣?(板書:1米=10分米)
    三、鞏固練習:
    1、p3、4"做一做"
    2、p5頁 1、2題。
    四、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1厘米是多少毫米?10厘米是多少分米?1米是多少分米?
    板書設計:
    毫米、分米的認識
    1毫米 1分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教學后記: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全冊教案篇十四
    教學內容:
    第45頁、46頁的例4、例5,做一做的3題,練習十一的習題。
    三維目標:
    通過多種活動,讓學生估量一些物體的知名度,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估測意識和估測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簡單的基本的估量方法。
    教學具準備:
    1米長的彩帶紙或細棉繩每人一根。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常用的長度單位
    1、學過的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
    2、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1分米表示的長度,并用手比劃出來。
    3、揭示估算的意義,板書課題:估計
    二、 學習估計的知識
    (一) 教學例4
    1、讀題,理解題意
    2、想一想:你畫出的線段應是什么樣的?
    3、各小組派代表演示。
    4、對比交流,找出不足,討論:怎么畫會更準確一些?
    5、再次派代表修改。
    6、每人嘗試畫在練習本上,畫完后用尺量一量,看自己估計的長度準不準確。
    (二) 教學例5
    1、理解題意
    2、小組討論解決,說出自己估計的方法。
    (三) 小結估計的方法
    三、 做一做
    第1題:(1)先估計哪個圖形的周長最長、哪個圖形的周長最短,簡單說一說你是怎么估計出來的。并按估計的長短依次寫上序號。
    (2)量一量,再算出每個圖形的準確周長。
    (3)比較,你估計的準嗎?不準的原因在哪兒?
    第2題:比一比,估一估,再說出來。
    第3題:小組實踐。
    四、 應用實踐,解決問題
    練習十一的習題
    教學后記: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全冊教案篇十五
    1、學習文中的生字詞,認識嘆詞,體會所表達的情趣;
    2、學習概括自然段的意思,整體把握文章的結構;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趕海的無限樂趣。
    1、借助文后生字的注音,嘗試讀通課文。
    在學生練習朗讀后,教師引導學生逐段朗讀,就語句中的生字詞進行重點指導。
    例:指導書寫“暑假、舅舅、俘虜”三個詞語中易錯的生字。
    2、指導學生用一句話概括說說每個自然段的意思。教師提示:可以借用自然段中的語句;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概括為一句簡潔的話。
    交流點評,例句:(1)我想起童年趕海的趣事;
    (2)我來到海邊,追趕浪花;
    (3)人們趕海時的情景;
    (4)趕海的人們回去了;
    (5)我邊回邊唱歌。
    3、根據段意,說說這篇文章在結構上的特點?引導學生整體上把握文章的結構:首尾用同一首歌來呼應;按“來到海邊;人們趕海;人們回去”的事情發(fā)展順序寫。
    教師提示:閱讀一篇文章,要大概了解寫了什么,并且整體上把握寫作的順序和文章的結構,這樣有助于我們深入地閱讀理解。
    1、讀課題,讓我們隨著人群一起去趕海吧!
    2、海灘上有各種各樣的`海貨,誰能用個恰當?shù)脑~,讓它們成為你的“戰(zhàn)利品”?
    (1)出示填空:____螃蟹____海魚____貝殼
    學生填寫后出示:捉螃蟹撈海魚撿貝殼
    所填寫的三個詞有什么特點?(都是動詞,都是提手旁,指導書寫。區(qū)別:撿與揀)
    引導學生朗讀,體會這三個詞語的特點。如果寫成:捉螃蟹撈魚撿貝殼,讀起來的感覺有什么不同?這樣一改,就失去詞語的節(jié)奏了。這三個詞語字數(shù)相同,結構一樣,讀起來就節(jié)奏勻稱,有一種聲韻的節(jié)奏之美。
    (2)繼續(xù)出示:____海星____大蝦____海螺____龍蝦……引導學生填上恰當?shù)膭釉~。提示學生不可以重復用詞,教師可以用動作提示,如:海螺藏在沙子里,怎么辦?挖。
    例句:摸海星,捏大蝦,挖海螺,抓龍蝦……
    你體會到趕海的時候,有什么特點?(人多,熱鬧,喧鬧,快樂……)
    這句話怎么寫出這種喧鬧的特點的?(有的……有的……有的……排比的手法,讓人感受到人多,事趣;一個省略號表明還有很多人,還有很多的有趣的事。)
    指導學生通過節(jié)奏快慢的變化、聲音高低的區(qū)別,讀出那種喧鬧、快樂的感受。
    3、我和小伙伴們也去趕海了,我們一起感受一下吧!
    (1)學生自由朗讀第3自然段后半部分。
    讀后,問學生:這次趕海,你有什么感受?(教師歸納到一個“趣”字)
    誰能通過朗讀,把這個“趣”字表達出來?
    (2)學生再次朗讀,教師巡視,作個別指導。
    (3)出示: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學生讀后,問:這句寫什么?(我摸到了一只海星)
    教師可以范讀,突出:摸呀摸呀,嘿,被我抓住了!
    引導學生體會
    “摸呀摸呀”,詞語的重復,體現(xiàn)摸的時間長,摸的一種樂趣;
    “嘿”,表達出什么?(驚喜之情)
    “被我抓住了”,比較:我把一只小海星抓住了!(被字句更加突出我的那種驚喜和樂趣,因為我是在海水里摸,大海撈針,一般很難摸到游動的東西。但是我居然摸到了一只小海星,出乎意料的歡喜!而我把一只小海星抓住了,似乎是我事先知道是一只小海星,再去抓,就完全沒有了那種驚喜的感覺了。)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4)出示:哎,那邊一個小伙伴,正低著頭尋找著什么。我走過想看個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兒,不作聲,原來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東逃西竄哩。突然,小伙伴“哎喲”一聲叫起來,原來是螃蟹用大螯夾住了他的手。
    這句寫什么?(一個小伙伴捉螃蟹)
    哎,表達出什么?疑惑,好奇。比較“哎”讀第一聲、第四聲時所表達的不同的情態(tài)。(第一聲表示驚訝,哎,你真行!第四聲表示遺憾、悔恨、懊惱。哎,早知如此,我就不去了去!而這里,可以讀第二聲,表示一種疑惑、好奇。)
    理解“束手就擒”,理解“擒”的意思,比較與“抓、捉、拎”等詞語的不同。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要讀出那種緊張、有趣的語氣來。
    (5)出示:咦,怎么我的腳也癢癢的?低頭一看,哦,原來是一只大蝦在逗我呢!它搖擺著兩條長須,活像戲臺上的一員武將。我輕輕伸過手去,只一捏,這武將就成了我的俘虜,再也神氣不起來了。
    這句寫什么?(我俘虜了一只大蝦)
    咦,表達出什么?(突然之間的奇怪,疑惑。)
    哦,表達出什么?(一下子明白了。)
    比賽朗讀,看誰能體會到趕海的樂趣?指導讀出輕快、活潑的語氣。
    (6)連起來練習朗讀這3段話,或者分3位學生朗讀,進一步感受情趣。
    4、這3句話與第1句話有什么聯(lián)系?(總分關系)
    5、出示第4自然段。
    (1)自由朗讀,說說寫了什么?(趕海的人們離去了)
    (2)這時的海灘有什么特點?(平靜)
    (3)作者怎么寫出這個平靜的?(直接描寫;借寫海鷗飛翔來寫海灘的平靜,還襯托出一種寧靜的美。)
    (4)指導朗讀,體會平靜之美。
    6、現(xiàn)在,誰能根據課文內容,說說什么叫“趕?!?(人們趁海水退潮的時候,到海灘上去淘海貨。)這個“趕”字表達出些什么?(爭先恐后,抓緊時間,急切,因為潮水上漲了就不能在海灘上了,必須抓緊時間。)“趕集”也是這個意思。
    1、出示句子
    (1)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2)哎,那邊一個小伙伴,正低著頭尋找著什么。
    (3)咦,怎么我的腳也癢癢的?
    (4)哦,原來是一只大蝦在逗我呢!
    這4個句子中都有這樣的詞:嘿,哎,咦,哦。這些詞表示感嘆或者應答,就叫“嘆詞”。嘆詞在句子中能表達特別的情意。一起讀一讀,感受一下。作者就是借助這些嘆詞吧內心的驚喜、疑惑、好奇、恍然大悟等情意表達了出來。在朗讀中,我們要注意體會這些嘆詞所蘊含的特定的情態(tài)、情意。
    2、出示其他文章中的句子,引導學生朗讀體會嘆詞表達的特殊情意、情趣、情態(tài)。
    (略)
    3、指導學生嘗試運用嘆詞。根據上下文,體會情景,填上恰當?shù)膰@詞。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全冊教案篇十六
    三維目標:
    1、使學生正確計算三位數(shù)減三位數(shù),同時提高估算意識和能力。
    2、聯(lián)系實際,初步滲透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
    3、讓學生在活動中愉快地學習數(shù)學。
    教學重點、難點:三位數(shù)減三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老師想請同學們一起到云南去旅游。(出示例圖)
    昆明的旅游景點是石林、大理的旅游景點是三塔、麗江的旅游景點是玉龍雪山。
    1、 你還觀察到什么?可以提出什么問題?
    2、 師:大理到麗江有多遠,我們可以通過畫線段圖來理解。
    3、 3、學生估算大理到麗江,匯報估算的方法。
    4、學生嘗試用豎式計算,在小組中討論。
    5 1 7 十位退1后能減4嗎?怎么辦?
    — 3 4 8 百位退1給十位,這時十位上是幾?
    1 6 9 十位上的6是怎樣算出來的?
    5、“做一做”
    6、 學生討論計算的方法和注意點,教師小結后揭示課題。
    二、鞏固練習
    1、練習六的第1題,把小蜜蜂和相應的花連起來。
    2、用數(shù)學:第2題。
    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這道題,訂正時說計算過程。
    3、第3題。學生獨立完成兩個問題,集體訂正。
    三、全課小結
    教學后記: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教案全冊教案篇十七
    練習內容:
    練習九第2(2)、3、4、5題,了解“你知道嗎”的內容
    練習目標:
    1、通過練習,加深對平行四邊形的表象認識,進一步感知平行四邊形與梯形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2、通過練習量邊長、比角,發(fā)現(xiàn)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之間的不同之處。
    3、練習用七巧板拼圖,培養(yǎng)學生的相象力與動手操作能力。
    練習重點、難點
    第3、4兩題,即平行四邊形與正、長方形、梯形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另別。
    練習過程:
    一、 復習舊知
    找出下面圖形中的四邊形打上“”,給平行四邊形涂上你喜歡的顏色。
    二、 練習
    (1) 第4題
    觀察說出3個四邊形的名稱。
    用學生尺分別量一量這3個四邊形每條邊的長度,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3個四邊形的各個角,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小組交流: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的邊、角有什么不同?
    匯報小結。
    (2) 第3題
    觀察回答:下邊畫的是平行四邊形嗎?
    用手比一比,怎樣改能使它成為平行四邊形?
    動手畫一畫。
    (3) 第5題
    模仿拼圖
    三、 練習小結
    四、 課后延伸
    用七巧板拼出自己想象的圖形,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