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一種獨特的體驗和思考,通過它可以讓閱讀變得更加有意義,對自己的生活有更深刻的感悟。寫讀后感時,可以通過引用書中的片段和對話來支持自己的觀點和理解。請看下面幾篇讀者們寫的讀后感,或許能給您帶來一些靈感和思考。
傅雷家書讀后感兩篇一
當你遠在他鄉(xiāng),沒有便捷的互聯(lián)網(wǎng),沒有迅疾的跨洋電話,唯靠著一封封來往的家書互相通信,是否會思念家人、思念故土、思念祖國?即使“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日子早已是歷史,但那份思親思國之情仍躍然紙上。讀《傅雷家書》,我們便能體味遠在他鄉(xiāng)的赤子之心。
傅雷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翻譯家,更是一位嚴格的父親。在他教導下,大兒子傅聰早早地出國深造。在那個只能以書信聯(lián)絡的時光中,一封封家書,成為父子母子間交流的紐帶。在千言萬語中,流露出的是是無法磨滅的愛國情,是時刻懷著的赤子情,更是不可割舍的親情。
親情,是親人思念的載體,是傅雷夫婦與孩子通信長達十三年的原因。因為親情,遠在他鄉(xiāng)的傅聰每一次回信,都會收到父母的安慰,或父母的鼓勵,或父母的勸勉。一張略顯清瘦的相片,引起了母親“是不是過于勞累”的憂心;一則斬獲大獎的消息,激發(fā)了父親“我真為你感到驕傲”的激情;一段展演的電臺節(jié)目,創(chuàng)造了父子探討音樂乃至人生哲理的話題……親情,猶如一根扯不斷的風箏線,雖然細若蛛絲,卻堅韌無比,牽連著父母與孩子。
一句“赤子孤獨了,會創(chuàng)造一個世界”勾起了多少遠在他鄉(xiāng)之人的眷戀?“真誠待人,認真做事”,是傅雷的生活準則。信中,他無時不告訴孩子,做人要真實,遮遮掩掩反而會被別人看低。字里行間的,并不是大而空的高談闊論,而是見微知著,既滋潤了傅聰,也滋潤了身為讀者的我?!皟盒星Ю锬笓鷳n”,在遠渡重洋的家書里,我讀出的不是憂心忡忡,而更多是真切的親情。
親情貫穿了傅雷夫婦十三年的來信,他們與天下父母一樣,從不必刻意地表露出親情,而是化成點點滴滴。只不過,傅雷夫婦對孩子的親情只能通過文字傳達,而我們的父母,卻能夠實實在在地通過生活流露出來。一書讀畢,我才猛然發(fā)覺,我的父母與傅雷夫婦何其相似!父親盡管不善言辭,甚至有時會“固執(zhí)”己見,與我發(fā)生爭執(zhí)。但他始終是愛我的,就算他和我爭吵,終究目的還是為了我成長。母親會批評我做事太毛躁,會為我增減衣物而嘮叨,會時時刻刻提醒我該干什么,我有時會覺得不耐煩,但現(xiàn)在想來,這是為人母的細致和敏感呀!
書信的時代,對于從未經(jīng)歷過的我而言已經(jīng)很久遠了。但想象那個通信不便的日子,每寫的一個字都要反復推敲,比起現(xiàn)在如洪水般的冗雜文字,是否更顯珍貴?或許有一天,我也要離開父母,像傅聰一樣遠游他鄉(xiāng),方便快捷的視頻對話卻少有幾回,這樣是否沖淡了文字帶來的莊重和儀式感?親情,并不止于文字或語言,而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情感。當我取得成就時,最先鼓勵我的總是我的父母;當我遭遇挫折時,最先安慰我的總是父母。父母的愛與陪伴,并不是轟轟烈烈的,而是融入生活的碎片和細節(jié)里,潤物細無聲地溫暖我,伴我成長。
親情很復雜,它融合了長輩對晚輩的愛撫,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融合了做人的道理,為人的準則。親情也很簡單,父母的一句話或是一段文字便足矣。
或許有一天,我也要遠渡重洋,離開父母。當遠在他鄉(xiāng)之時,心中漫起的“枯藤老樹昏鴉”的孤獨之情正與父母“意恐遲遲歸”的思念相照。家書,便能抵萬金。親情,像黑夜里唯一一盞明燈,照亮了游子歸家的路。《傅雷家書》是家書的范本,是親情的“范本”,但被每一個家庭演繹出的,定是不同的絢爛與感動。
傅雷家書讀后感兩篇二
作者:任娜文可。寒假我又拿出了久違的《傅雷家書》,重新品味了一番,我品到傅雷對孩子的重視及方法,值得我們?nèi)ゾ磁宓???墒沁@次的重新品讀,卻品出了別樣的韻味。
傅雷在教育兒子的時候,并不會講大道理,也不會體罰,而是利用書信嘮些家常事,和兒子心對心的交流溝通,不會和兒子因為距離的遙遠而疏遠,他無拘無束,心里怎么想的筆下就怎么寫,讀后感m正因為如此,傅雷家書中的父子母子之間的愛,才會讓我們覺得是那么真摯,淳樸,沒有半點虛偽,用不著半點裝腔作勢,這是父母對孩子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我們都不要抱怨父母,因為他們都回復了一樣偉大。
傅雷告訴兒子,你很懂這些做人之道,但卻永遠不能以此來改掉懶惰的習慣,人人都有些惰性。假如你的惰性與偏向不能受道德約束,又怎么能夠實現(xiàn)我們教育你的信條:先為人,次為藝術家,再為音樂家,終為鋼琴家。
傅雷通過教育告訴他的兒子取得成功。我認為傅雷是一位熱愛孩子,民主平等的好父親。每當他的兒子犯了些小錯時,傅雷總以平和的心態(tài)去對待。當我讀到這里時,心里都會對傅雷有著無限的崇拜,我想當我當上了母親,我也會像傅雷一樣利用書信教育自己的孩子,并且有個平和的心態(tài)。
我讀了《傅雷家書》這封信主要講了傅雷寄給傅聰?shù)膸妆緯鞯慕榻B和希望傅聰能時時到野外去,而不是終日在鎖碎家務與世俗應對中過生活的人。表達了傅雷對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的熱愛和對兒子的關愛之情。其中有幾句話富含哲理:“多親近大自然倒是維持身心平衡最好的方法?!薄敖说拇蟛〖丛谟谄疵鼡p害了一種機能去發(fā)展一種機能,造成許多畸形與病態(tài)?!薄靶叶銝|西奔走的路上還能常常接觸到高山峻嶺,海洋流水,日出日落,月色星光,無形中更新你的感覺,解除你的疲勞?!薄耙磺兴囆g品都忌做作,最美的字句都要出之自然,好像天衣無縫,才經(jīng)得起時間考驗而能傳世久遠?!?BR> 從這封信中,我看到了傅雷先生對中國文化的熱愛。為了讓兒子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華文明的淵源,他三番五次地向兒子郵寄各類版畫、拓片及許許多多的中國文學作品。他認真地分析中華文明的得與失,大膽地批評或者褒獎,表現(xiàn)了他真正、敢作敢為的性格。他的這種對中國的熱愛同樣影響著他的兒子傅聰,使傅聰雖然長年生活在海外卻依舊會寫會說中文,保持著一顆熾熱而又難得的熾子之心。傅雷父子這種對祖國的深情讓我們自愧不如。
傅雷先生還十分注重身心的調節(jié)。雖然他對待工作如癡如狂,可以說是一個工作狂人,但對兒子卻希望要勞逸結合,多去欣賞大自然,親近大自然,走入大自然,向大自然學習。在他的諄諄教導下,傅聰不再狂熱地工作,游覽世界風光的同時也讓他的音樂事業(yè)不斷向上邁進。而我卻要么緊繃神經(jīng)得幾乎繃斷,要么松松垮垮地度過一天,卻做不到傅雷所提倡的天人合一、勞逸結合的境界。
這封信是傅雷愛的傾注,是父母對子女關懷的見證。
傅雷家書讀后感兩篇三
傅雷:一位偉大的翻譯家。這是我對他的最初印象。但當我讀了《傅雷家書》后,我對他又有了新的了解,傅的雷同樣也是一位偉大的父親。
《傅雷家書》是一本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旨,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在這本書中到處都洋溢著傅雷對兒子的教育及愛。
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一位偉大的父親形象,他不斷用自己的經(jīng)驗教育著、激勵著兒子。從表面上看他是一位十分嚴格、只知道批評兒子的父親。但他心中充滿了對兒子的愛。只是他將嚴厲化作愛,將批評化作關心,將懲罰化作呵護。
世上哪有不愛兒子的父親?只是他們對于愛的表達方式不一樣。有的父親因過肚疼愛成了溺愛,讓自己的該子成了溫室中的花朵,經(jīng)不起風風雨雨;有的父親過于嚴格,不允許自己的孩子犯一點錯誤,將孩子陪養(yǎng)成了追求完美者,因此他的孩子總交不到朋友;有的父親老是和孩子嘻嘻哈哈的,因此在孩子心中失去了威信,使得孩子過于放松,以至于影響學業(yè)。
在《傅雷家書》中的父親可不一樣他是一位教子有方、循循善誘的一位父親,他即懂得何時讓孩子學習又懂得何時讓孩子放松。但有時他也因他那代表愛的嚴厲不能讓孩子欣然理解而感到十分悲哀與苦惱,但他從未在臉上流露的過,個性是在兒子面前,正因他是一位堅強的分親,他要在兒子心中做個榜樣。這也是他教育兒子的一種放式吧!
父親是一種稱呼,父親是一種職責,父親更是一種溫暖。多么偉大的父親啊!
傅雷家書讀后感兩篇四
《傅雷家書》是“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yǎng)讀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深刻寫照,是可以使我們更好提高自身修養(yǎng)的一本好書。下面是小編帶給大家的傅雷家書讀后感范文,歡迎閱讀!
?
《傅雷家書》是將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傅雷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編了傅雷先生20xx年至20xx年8月的186封書信。字里行間,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期望,以及對國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整整三天,我一直沉浸在這本書中。不是這本書的語言有多么精彩,也不是這本書的情節(jié)有多么動人,而是這本書的濃濃父愛深深地吸引了我。其實剛開始時,我并不覺得這本書多有意思,看著沒趣??僧斘覍⑽业倪@番感想告訴給了正在打工的姐姐時,我姐很是惱火,她先狠狠地訓我一頓,在語重心長地為我開導。當我的心靈雪峰被她的那輪暖暖太陽融化時,我再看這本書時,我驟然才發(fā)現(xiàn)我以前那缺少遠離家鄉(xiāng)的經(jīng)歷的.精神麻木。一封封書信,最短的一兩百字,最長的七千多字,但是無論長短,每封信中都能透露出作為父親對孩子的期盼與熱愛。
傅雷給大兒子傅聰?shù)囊环夥庑牛屛疑羁腆w會到“多年父子成兄弟”這句諺語的涵義。一封封書信傳遞的不僅僅是單純的噓寒問暖,還有作為父親的職責。正如傅雷所說的那樣,他給兒子寫的信有好幾種作用:一、討論藝術;二、激發(fā)青年人的感想;三、訓練傅聰?shù)奈墓P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信中的內(nèi)容,除了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傅雷并不把兒子看作“天真的孩子”,他把傅聰看作成自己討論學術的對象,甚至可以說是位“知己”總是會與其討論書籍、樂譜、學術、技巧、作家的品質等等問題及感想,所以常常會與傅聰產(chǎn)生看法的分歧。但傅雷也會把自己作為“長者”,以自己的經(jīng)驗,時時刻刻教導著傅聰種種事情。傅聰在他的引導下,也成為一位成功的著名鋼琴大師。
傅雷給小兒子傅敏的書信雖遠遠不如給傅聰?shù)亩?,寥寥三四封卻也給予著深沉的父愛。當傅敏這位“嬌嫩”的初出茅廬的小生在刻苦的環(huán)境中工作時,父親的開導與鼓勵最終使他逐漸走出困擾。傅敏能夠在北京第一女中這種名校成為一名英語特級教師。我想父親傅雷的那幾封書信的功勞是必不可少的啊!
傅雷在給媳婦彌拉的信里,包含了對凌霄的思念,包含了對傅聰?shù)膿鷳n,以及對彌拉的開導。傅雷在給彌拉的信里并沒有過訓詞,而是如慈父般的耐心的語重心長的講話。傅雷給予彌拉足夠的信心與支持,使彌拉能夠平衡自己整個家庭。
當看完這本書時,我感慨頗深,聯(lián)想到了我的父親。其實我的父親也是這般慈愛的啊!我與父親近些年來似乎也如“多年父子成兄弟”般,有過矛盾,但也可談得來,似乎比以前少了許多隔閡。作為“教子篇”的《傅雷家書》其實也詮釋了父愛的真理。父愛在此書中如山間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其感情之純真、質樸,真是令人動容啊!!
父愛濃如血水,父愛高如俊山,父愛深如桑海,父愛大如宇宙,父愛隱如輕風——這就是父愛啊!
傅雷家書讀后感兩篇五
八天的時間,把《傅雷家書》讀完,二百封信,十三年的思念,十三年的叮嚀,十三年的交流,十三年的`囑托。
世上絕少有這樣的一對父子或母子吧!從五四年傅聰離開祖國赴波蘭學習,漫長的十三年間,傅雷夫婦基本上是不間斷地給兒子寫信,在收集的二百封信中,沒有看到傅聰回信的我們,卻依稀在經(jīng)歷著傅聰?shù)某砷L,在他成長的每一步,都能體會到父母殷切的期許與希望,飽含著傅雷夫婦在其成功路上的諄諄教誨,家風與教養(yǎng)透過這一封封家書來進行傳遞與傳承,子女的成功不單純只是個人努力的結果,更是父母言傳身教的最好體現(xiàn)。
在這兩百封家書當中,我們體會最多的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思念。古語有云,父母在,不遠游。但在當時的情況下,傅聰是應其它國家邀請,代表國家參加比賽進而留學,我們可以想象得到,正是因家良好的家教以及傅雷夫婦深厚的藝術修養(yǎng),才造就了當時優(yōu)秀的傅聰,對于傅聰?shù)某鰢?,夫婦倆即是不舍,但又不能不舍,在多數(shù)的信件當中,我們可以看到父母并不羞于表達對孩子的思念和愛,對傅聰有時不能及時回信的抱怨,即便身邊有傅敏陪伴,天下的父母都是這般對孩子的吧,既要放手又不舍放手。
其次,我們可以見識到傅雷夫婦深厚的藝術底蘊。我們可以看到雙方對于藝術的交流與探討,也能感受到他們之間的碰撞與共鳴,傅雷夫婦源源不斷地將國內(nèi)有價值的藝術資料郵寄給傅聰,也不斷地對傅聰?shù)淖髌芳右栽u價及指導,更不時地督促傅聰應該到什么樣的環(huán)境去培養(yǎng)自己的藝術靈感……藝術修養(yǎng)是一個積累的過程,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力是非常巨大的。
再次,我們可以感受到傅雷夫婦對傅聰家教之嚴,在很多封信中,我們可以看到對傅聰?shù)呐u,甚至于對其寫信的字體,甚至于到某一個字,傅雷經(jīng)常說傅聰?shù)男愿窈退粯?,就是這樣的性格,需要怎么樣彌補缺點。還有就是對傅聰人生之路的指引,從其在國外的日常生活,到漸漸長大后的戀愛與婚姻,甚至對從未見面的外國兒媳也納入到教育的范疇中來,從夫婦兩自身的琴瑟合鳴,指導雙方如何互相體諒,從家庭經(jīng)營過程中的柴米油鹽,到如何精打細算地維持收支平衡,事無巨細,情意殷殷。在政治上相當敏感的當時,傅雷不但向傅聰通報國內(nèi)的時局,而且囑咐傅聰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因失言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在書信當中,我們最有感觸的應該是我們并未體會到兩人之間的代溝,我們可以感覺到他們之間溝通是比較暢快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在這個家庭中成員間的信任與平等,每封家書都會給孩子闡明一些道理,指引一些方向,在當時的環(huán)境當中,這種父子或母子間的關系并不常見,這種良好的家風也使傅雷夫婦能夠培養(yǎng)出如此優(yōu)秀的兄弟二人成為必然。
教養(yǎng)同樣是個積累的過程,它與人成長環(huán)境的貧富無關,卻與這個環(huán)境中的指引人息息相關,透過家書看傅雷夫婦,我們只能慨嘆其二人的英年早逝,欽佩其二人的錚錚傲骨,也愿通過這些家書,能引起我們對家庭教育的反思,讓這些家書,成為指引孩子正確道路的一盞明燈。
傅雷家書讀后感兩篇六
世界上有種神奇的力量,那就是愛。愛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因為有了愛世界才會更美好。而父母對我們的愛尤為重要。
《傅雷家書》是我最為欣賞的一本書。傅雷寫給兒子的不僅僅是家書,而是一個個人生哲理。他對傅聰?shù)娜松菲鹆撕艽蟮淖饔?。傅聰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漸漸懂得了愛,以實際行動回報了父母,這使我非常的感動。
這本書主要是傅雷告訴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搞藝術,以及如何對待生活等問題。他叫兒子要做一個謙虛謹慎的人,做一個“德藝兼?zhèn)?,人格卓越的藝術家?!痹谏钌希道滓矊鹤臃e極的引導。家書中大到事業(yè)人生藝術,小到吃飯花錢。事無巨細,無不關懷備至,而且他敢于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經(jīng)歷中給出經(jīng)驗和教訓,他無疑是兒子的良師益友。
當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太大或者父母對孩子溺愛時都會產(chǎn)生一種對孩子成長不利的因素,只有想傅雷那樣積極與孩子溝通,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找出問題,才能成為一名理智父母。
“一個人對人民的服務不一定要站在大會上講演或者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業(yè),隨時隨地的點點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訴大家,無形中就是替國家播種、施肥、墾殖?!边@是傅雷在給兒子家書中的一段話。在《傅雷家書》中我看到了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教誨,字里行間,流露出傅雷對傅聰強烈的父愛。這種愛使人震撼,使我對傅雷愛子教子的精神所深深打動。
在書中我們不光看到了一個對兒子親切關愛的父親,同時也看到了父子的共同成長。他用音樂譯注和兒子溝通交流,他把對祖國的發(fā)脹的關切之情,以及對祖國的熱愛同樣流露給學生,傅雷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和精力,在對祖國社會人類盡自己的責任。
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誡兒子“人總得常常強迫自己,不強迫就解決不了問題。最基本的就是抓緊時間”,“最是要科學化、要徹底”,“在外面世界切勿難為情,被人家隨便多留,才能不打亂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習慣,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識和性情”。我覺得就是我們生活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父愛如山,雄偉壯觀,母愛如水,柔情萬里。我們應當理解父母并加強自身素質,逐步與父母建立友好關系,讓他們理解你,做一個稱職的孩子。
書中時時給人深刻的教誨,處處閃耀著智慧的光芒,不僅如此,從書中我還感到家長的用心良苦和他們給予我們的崇高的愛,正如傅雷在書中對兒子說:“孩子,我從里身上得到的教訓,恐怕不必你從我這得到的少。尤其是最近三年,你不知我對人生多增了幾分深刻的體驗我從與你相處的過程中學會了忍耐,學到了說話的技巧,學到了把感情升華?!彼浴陡道准視防烁改概c我們的距離,讓我們互相理解,互相體諒,親情溢于言表,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和啟迪。
翻開《傅雷家書》,一封封深情的家信映入眼簾,父母的諄諄教導、孩子的感恩之情,不覺已流入心間。
《傅雷家書》,創(chuàng)作于9~9經(jīng)歷了文革初期,文革前,傅聰去波蘭留學。此后與父親傅雷常常書信來往。文革時傅雷家遭到抄家,傅聰?shù)臅胖皇O職堄嗟膸淄?,所以文章中大部分為傅雷對傅聰寫的書信,故名“傅雷家書?BR> 《傅雷家書》不僅僅是書信,還是傅雷和傅聰交流藝術的平臺,處處可見深厚的藝術功底。在一篇篇清新的文筆中,我們還可以感受到父子之間的濃濃親情,即使相隔萬里,依然不減。
家書中最常見到的,還是關于音樂的內(nèi)容。父子倆時常在家書中暢談自己對音樂的見解,對音樂作品的感悟,對藝術家的評論。傅聰曾獲得第五屆肖邦鋼琴比賽第三名,是有名的鋼琴家,受過國內(nèi)外知名音樂家的贊譽。這些功勞與他嚴厲的父親是密不可分的。
去。但這次,傅雷不僅沒有責備傅聰,反而叫他彈自己創(chuàng)作的曲子,父子倆一起研究,并將剛才的曲子命名為《春天》。
傅聰長大后遠出家門出國留學、演出,傅雷的家書也一直陪伴著他。傅聰在外艱苦奮斗時,家書便是他唯一的慰藉。9年9月3日凌晨,傅雷夫婦戴著沉重的精神鐐銬,離開了這個世界。兩個多月后,當傅聰從一位法國朋友那里得知噩耗后,頓時天旋地轉,熱淚縱橫。
的邀請,從不做有損于祖國尊嚴的言行。這種熱愛祖國的精神,與傅雷在萬里之外給他殷切的愛國主義教育是分不開的。
傅聰在藝術上的造詣,離不開父親傅雷苦心孤詣的教誨。傅雷已去,家書仍留。傅雷家書給我們帶來的愛與精神,永遠影響著下一代。
傅雷家書讀后感兩篇七
《傅雷家書》以書信的形式,向我們展現(xiàn)了傅雷先生對人生、藝術、文學的精辟的分析,讓我們近距離接觸到傅雷先生貫穿一生的獨立自由的人格,感受到他平時嚴厲卻不失慈祥的父愛。其中傅雷先生認為的凡事懂得取舍更是令我敬佩。
在給傅聰?shù)囊环庑胖?,傅雷這樣寫道:“為了國家,為了廣大人民,為了你自己的一生,為了你自己的藝術,是不是應該把事情看得遠一些,為了將來的幸福而忍受一下眼前的苦悶呢!”用一時的苦悶去換取未來的幸福,我們應該放棄當下的悠閑,才能有所成就。書中的傅聰之所以事業(yè)有成,離不開自己私下不斷地努力付出和鮮為人知的刻苦,只有犧牲了歡愉的時間,才可以比別人做得更好。在他人放松時,傅聰與父母通過書信討論藝術;在他人清閑時,傅聰翻閱著父親寄來的書籍;在他人歡樂時,傅聰參加著各種比賽……他收獲的是自己對藝術的追求和夢想。
越王勾踐,十年來臥薪嘗膽,忍受屈辱。他舍棄了作為一國之君該有的尊嚴,換取了茍活一世的機會,但他卻利用這個機會滅吳復越,報仇雪恥。十年來,他日日夜夜不忘國恥,時刻反省自己,過得十分艱辛,但最終取得了成功。勾踐是一個懂得取舍的人,是一個因取舍而獲得勝利的人,想要成功,首先要懂得取舍。
“四大名旦”之一的梅蘭芳先生不僅是聞名遐邇的藝術家,更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者。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時期,聽說梅蘭芳先生在京劇上造詣極高,便要求梅蘭芳先生為他們演出。梅蘭芳先生為了表示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抗議,為了表示對他們侵華行為的指責與憤慨,堅決不給侵略者表演,日本人用武力威脅他,他卻無所畏懼,將胡須留長,表達他堅定的決心。梅蘭芳舍棄了自己的事業(yè),舍棄了自己熱愛的京劇,舍棄了自己在藝術上的成就,但他贏得了尊嚴,同時也為當時千千萬萬的中國同胞爭了一口氣,我們中國人,不會向日本人屈服!
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羅蒂還是一個孩子時,他的父親就開始教他唱歌。當時,帕瓦羅蒂興趣廣泛,有很多愛好和目標,既想當老師,又想當工程師、科學家,還想當歌唱家。最終,在父親的告誡下選擇了唱歌,經(jīng)過七年的努力,他不斷堅持,最終成為赫赫有名的歌唱家。帕瓦羅蒂做了一個明智正確的選擇,因為他懂得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只有懂得取舍的人,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xiàn)代,無論是國內(nèi)還是國外,無數(shù)的前輩都在用自己的經(jīng)歷告訴我們:要學會取舍。而如今的我們,是不是也要做出一些取舍呢?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像傅雷先生教導傅聰那樣,去舍棄現(xiàn)在的一些快樂,忍受苦悶的學習生活,而換取未來的幸福呢?這是我們作為學生必須要經(jīng)歷的。
放下如今的享樂吧,我們應該在風華正茂時,用拼搏書寫青春,換取未來的幸福?。ɡ钛┝眨?BR> 傅雷家書讀后感兩篇八
小的時候,寫作是種媚俗,為了老師家長的表揚,為了同學的羨慕;長大時候,寫作是種氣質,寫作為了表達自己的情感,為了與別人交流,但多少有些文藝青年的酸溜溜;工作以后,寫作是種勞苦,各種反思,各種論文,各種讀后感;讀罷家書,寫作是種幸福,人們經(jīng)歷喜悅、痛苦,寫作能將自己的思想重新整理一遍,這種沉靜能給人帶來新的力量。
ps:我對寫作的感悟,一如傅聰對音樂不同時期的感悟,雖然境界、層次相差甚遠,卻自得其樂,呵呵!
傅雷為了感謝法國友人的文字幫助還寄去了法郎,可見,傅雷并不是一個獲得了別人幫助就心安理得的人,適當?shù)母兄x也是求得心靈的寧靜。信中,傅雷常常提醒自己的兒子,給老師,給友人去信,時刻提醒我,常有一顆感恩的心。暑假中,我去看望了我一生難以忘記的一名老師,也冒著酷暑看了小時候疼愛我的幾個親戚,我雖沒傅聰那么忙碌,但對于他們來說,這種看望,這種心愿,也是彌足珍貴的。
大學的時候,我熱衷于看錢鐘書,狂熱于“錢學”,與傅雷一樣,他高傲、熱烈,今天想來,錢鐘書是聰明的,他能冷眼看世界,很多事情能夠看得真切而透徹。傅雷和錢鐘書是好友,而他卻是如此的剛烈,剛烈的讓我心痛。他關心政治、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參與各種會議,我的心甚至也跟著他文字間流淌的文字而心潮澎湃起來。他一直熱愛著并且極力去奉獻的這個社會,這個國家。然而,右派、文革,一次又一次地沖擊著他,。傅聰入英國國籍,他心痛的幾個月不寫信,信紙被揉爛了幾次。從他的文字,我也感到他些許對時局的失望,而只能用極其隱含的方式表達出來。單純的傅雷,帶著自己的熱情和脾氣,不能遏止,這種優(yōu)秀的品質是身體不可剝離的一部分了,他們的奉獻一定是最最無私和摯誠的,恨不能把自己的全部都獻上去。一九六六年,他走了,留下的是高貴的人格。我痛惜他的離開,可正是這樣的知識分子,以他們特有的方式對抗著那個令中國人難以啟齒的時代。
總以為,那個時代對感情的表白過于含蓄。特別是家書在開始的時候,父親甚至有些苛刻,讓人覺得強勢,有些時候還會以批評和建議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愛和期望。讀到后來,輕言細語的囑咐,深情款款的絮絮叨叨,幾近于情書風格。
一本厚厚的家書,一字一句沾著墨香,這樣的流露,在今天這個社會,一去不復返??萍嫉倪M步總會帶來快捷,帶來安逸,可是它也帶走了很多無法復制的情懷和精神。
他三番五次地勸兒子到外面走走,保持身心的fresh,年輕的時候不過分地消耗自己,才是細水長流,言語真誠細膩豐富,蘊含著對父母對孩子的牽掛。
家書到了后來,我漸漸感到,父子的心靈慢慢靠攏,互相影響吸納、學習磨礪,這也是時間和歲月的積淀,只想象一下這種感覺就很令人動容了。
傅雷家書讀后感兩篇九
傅雷對兒子的失敗,并沒有責罵,也沒有訓斥,而是祝賀兒子又有了一點失敗的'經(jīng)驗,再教兒子如何面對失敗,戰(zhàn)勝失敗。這種循循善誘教育孩子的方法不是一般家長能做出來的。是的,在生活中栽了跟頭并不是壞事,重要的是事后能否爬起來,這樣,便有了一次失敗的經(jīng)驗,離成功更近了一步。每個人的成功都伴隨著痛苦,戰(zhàn)勝痛苦,就能成功。
傅雷對兒子說話,一會兒像一位語重心長的長輩,教育孩子如何做這做那,這個放心不下,那個放心不下;一會兒像一位知心朋友,在困難時給孩子打氣、談心、給予安慰,解決煩惱。作為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要講方法,大道理誰都懂,孩子需要的僅是一點安慰,因為這安慰可以使他們的意志更加堅強,行為更加獨立。
一般家長,為了鼓勵孩子,讓孩子以自己為榜樣,把自己說的無比偉大。但這也是不好的,因為一旦讓孩子發(fā)現(xiàn)父母在說謊,就會失去孩子的信任,直至不服家長管教。傅雷將自己兒時的不用功毫無保留地告訴兒子,只是為了鼓勵兒子,不要為俄語成績太低煩惱。傅雷并不希望兒子以他為榜樣,他對兒子就像對待老朋友一樣推心置腹,沒有秘密。傅雷這種對待兒子的方法,就是一般朋友之間也很難做到。
雖然傅雷對待兒子像朋友一樣,但在兒子犯有原則性錯誤時,哪怕是很小的一個細節(jié),也要立刻糾正。人的儀表儀容十分重要,人們之間的第一印象就是靠儀表儀容得出的。行為習慣也是非常重要的,好的行為會給他人留下美好印象,但不文明的、不合習俗的行為會讓他人惱怒,尤其是對師長和老人,只有行為規(guī)范,他們才愿意為你講授知識。好的行為規(guī)范可以使人受益終身。
傅雷對兒子的成功沒有大加贊許,而是語重心長地給兒子講一些生活中的細節(jié),提前防范一些不好的習慣。對于兒子已經(jīng)懂了的道理,沒有長篇大論,只有一句“你是對的?!惫?jié)約,是一種傳統(tǒng)美德,但如今有許多人不懂得節(jié)約,尤其是一些暴發(fā)戶。在精力方面,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分散精力往往一件事也做不好。生活也是一件較難處理的事,對生活有預見的人,知道防患于未然,才能生活得好,才可能生活得有品質。
傅雷家書讀后感兩篇十
家書,所謂就是家人間的來信。在《傅雷家書》中,傅雷在十幾年中給傅聰寫的一百多封信中,字里行間處處親情滿篇,還有對傅聰?shù)慕虒В趟绾巫鋈?、做事?BR> 在這本書中,每一封家書都是精神上的財富。傅雷給傅聰寫的信中,大到祖國之事,小到傅聰家庭當中的瑣碎之事。傅雷在給傅聰?shù)拿糠庑胖袔缀醵紩o他強調一些重要的事,例如:如何對待感情、如何理財、如何對待工作、如何勞逸結合……等等。
在這本書中,可以看到傅雷對祖國的熱愛,祖國之事,他是必要給遠在他鄉(xiāng)的傅聰提到,讓他時時刻刻知道祖國發(fā)生了什么事。而傅聰也真是像極了傅雷,傅聰身在異國他鄉(xiāng),學習了很多語言,為國爭取了許許多多的榮譽。當然,他也必不可能會忘記了自己的母語,反而他的母語卻越用越流暢。
《傅雷家書》他教給我們的不僅僅只是那嚴厲的家規(guī)和那許許多多的禮儀,更多的可能是展示給我們的是傅雷與傅聰?shù)挠H情。在我看來,傅雷和傅聰不像是一對父子,更像是一對兄弟,傅雷給傅聰?shù)男胖?,除了把他是父親這一角色給傅聰展現(xiàn)出來,還有一個角色就是當作兄弟這一角色。
現(xiàn)在我讀了這本書,更多是的對自己自身的一個評價,以前的我總是對自己的父母不滿意,總是對他們大呼小叫,他們也是不停地包容著我,而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今非昔比了,不會再像以前這樣了。
我感謝這本《傅雷家書》,他寫給傅聰?shù)男牛虒У牟粌H僅只是傅聰,更是我,更是讀這本書的每個人。
傅雷家書讀后感兩篇十一
處于青春期的我們,叛逆是生活的常態(tài),認為這樣的行為方式才是有個性的表現(xiàn)。直到我偶然間看到了一本書,一本有著大智大慧的書——《傅雷家書》,現(xiàn)在,我仍然經(jīng)常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將它細細的看了一遍又一遍。
這本書凝聚了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信中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傅雷用自己的經(jīng)歷現(xiàn)身說法,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兼?zhèn)?,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傅雷把教育子女當成了對社會,對祖國的一項光榮的義務和責任。不是每個家長都能把教育提升到這種境界,但對子女的關心愛護,卻是永恒的,不變的。
《傅雷家書》,充斥著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期望,關愛及嚴格要求,洋溢著濃濃的父子情深。它讓我感覺像戲曲那樣給人以脫俗的氛圍和無窮的回味。
我想到了我那兩鬢漸白的父親,父親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也寫不出什么字字珠璣的文字,但常年打拼積累了豐富的人生閱歷。父親把教育我當成首要任務,他在我身上耗費的精力和心血有目共睹。每當親朋贊揚我取得的成績時,總不忘夸夸父親這個“大功臣”,而父親滿是溝壑的蒼老的面容上總會現(xiàn)出幸福的笑容。
在我還是叛逆的少年時,對父親那些人生哲理,處事方法常常覺得不勝其煩,敷衍了事,不知道傅聰有沒有排斥過這種“嘮叨”?不過想來是沒有的。他完整的保存了父親的書信,保存著這筆精神財富。如今,我逐漸讀懂了父親,也逐漸重視父親的諄諄善誘。雖然父親的說教我無法以書信的形式保存下來,但在我心中,那永遠是一筆無價的財富。
父親依然忙碌,依然“嘮叨”,依然用期待而嚴厲的目光注視著我。不經(jīng)意間看見父親頭上有銀光閃過,仔細一看,發(fā)現(xiàn)父親頭發(fā)又白了幾根,眼角的皺紋又深了幾分。每當這時,我都想說:“父親,您辛苦了大半輩子,該歇歇了?!笨刹簧蒲赞o的的我始終開不了口。
父親,你那平凡的身影在我心中永遠是高大偉岸的,您的諄諄教導給了我莫大的勇氣和鼓勵,讓我在成長額=的道路上,不會行差踏錯?,F(xiàn)在我踏上了我的征程,您該歇歇了,不要再為我擔心,我會努力成長,做一個有思想有涵養(yǎng)的人的。
傅雷家書讀后感兩篇十二
隨手翻開《傅雷家書》,熟悉的字體映入眼簾,一封封深情的家書里蘊藏著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的感恩之情,這一切不知不覺流入我的心間。
書中傅雷用自己的經(jīng)歷現(xiàn)身說法,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謹慎,禮儀要得體;遇到困難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跟國家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兼?zhèn)涞?、人格杰出的人。同時對兒子生活,傅雷也進行有利引導,對日常生活如何勞逸結合,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像良師益友提出見解倡導。拳拳愛子之心,溢于言表。
在兒子精神意志消沉的時候,傅雷張開懷抱,安慰傅聰:“心中的苦悶不在家信中發(fā)泄,又哪里去發(fā)泄呢?孩子不向父母傾訴向誰訴說呢?”傅雷用自己的人生經(jīng)驗鼓勵兒子勇敢面對挫折,學會堅強,“戰(zhàn)勝苦難才是生活的強者”。在兒子在藝術成就達到高峰的時候,身為父親的傅雷感到驕傲自豪,喜悅之情流露信中:“世界上最高的最純潔的快樂,更莫過于欣賞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傳達出來的藝術!”傅雷也不忘提醒兒子保持謙卑,勇于攀登藝術頂峰。傅雷在書信中給兒子的每一段話,我仿佛看見了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教誨,字字句句都透露出強烈的父愛。
俗話說:“可憐天下父母心?!蔽也唤氲搅烁改?,他們雖然默默無聞,很平凡,但他們給我的愛卻無私深沉,事事為我著想,把最好的東西留給我,自己舍不得,什么都先僅我;他們雖然講不出深奧的道理,但平時小事中的教誨何嘗不做人的準則呢?當我不小心弄壞他人物品時,母親鼓勵我要勇于承擔責任;當我因朋友無意把墨水灑在我身上而氣憤時,母親開導我要懂得寬容大量;當我練習騎車想放棄時,父親教導我要明白凡事堅持不懈才能成功;當我因心情糟糕而撒氣在奶奶身上時,父親教育我要尊老······父愛似山高海深,母愛如細水綿長,給予我力量,激勵我前行。
合書,閉目,腦海中浮現(xiàn)出那個嚴厲慈祥的傅雷——他帶著一副眼鏡坐在身前的桌子上奮筆疾書,桌上摞著一疊疊整齊的文稿與傅聰?shù)幕匦?,也許他正在寫著家書,也許正書寫著稿子,也許······歲月和苦難在傅雷身上留下痕跡,卻依舊阻當不了傅雷對兒子深切的愛。
一封封家書,一份份情,傳遞著傅雷對兒子的鼓勵、期望與那苦心孤詣的愛;一件件小事,一個個道理,傳遞著父母對我的教誨和那深藏不露的愛。
傅雷家書讀后感兩篇十三
第一次聽到傅雷先生的名字,以為他是個外國人,后來了解到他是我國著名的文學翻譯家,同時也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者,我對他是十分敬佩的。
因為傅雷先生的關系,我買了《傅雷家書》來看,雖然只是簡單的書信,可里面包含的卻是濃濃的愛子之情。
因兒子離得較遠,因此傅雷先生自能用比較獨特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寫信。當然,在這些書信中也透露出傅雷先生對自己孩子的牽掛和愛。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傅雷先生總是耐心在書信的指導孩子: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學問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蛟S有的人認為這是一種嘮叨,這不是嘮叨,這是愛,是無私的父愛,是不求會好的父愛。父愛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覺到了那就不是父愛了,父愛在無形中教你如何堅強、自立。
在書信中,傅雷先生自責自己對兒子的管教嚴格,手段“殘忍”,這是自己的錯誤。哎,其實這是愛子情深?。 吧贂r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傅雷先生在兒子幼時,嚴加管教、一絲不茍,“殘忍地虐待”了兒子傅聰。聽來笑話,哪里有父親虐待自己的親生骨肉的呢?俗話說得好,棍棒底下出孝子,而傅雷老師用的是嚴父底下出才子。
傅雷先生對兒子的教導方式,是中國父母的好榜樣。但我不希望家長不要只學傅雷先生的一個“打”字,那樣光打孩子只會給孩子帶來無盡的痛苦,要是“打”會有樂觀的結果,那么孩子們還有什么生活的余地。我只希望家長能用平和的口氣和的口和自己的孩子好好談談。平時,父母對我們實行“暴力”的時候,我們應該抱有理解的態(tài)度,我們要體諒父母的心急如焚。因為他們這么做是對我們好,也是恨鐵不成鋼。畢竟父母們都抱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
父愛如山,他們雖然沉默,卻用寬厚的肩膀承載起子女的每一次成長,母愛如海,她們用柔軟的胸懷,包容我們一次次的任性。《傅雷家書》不僅父母需要讀,孩子更需要讀,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父母,讓所謂的“代溝”不再成為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障礙。
傅雷家書讀后感兩篇十四
樓適夷曾經(jīng)說過:“《傅雷家書》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yǎng)讀物,也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空閑之余,我再次從書架上抽出這本書,摩挲著封面想再次感受家書的溫情與厚重。
萬水千山也無法阻隔這種陪伴,直至傅雷離開這個世界,其實,他并沒有離開,至少在傅聰心中,至少在喜愛他的讀者中,他從未離開。那一封封書信給我的震撼如同海面上的滾滾波濤——洶涌澎湃,經(jīng)久不衰。
書中有這樣一句話令我記憶猶新:“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一潭死水;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yǎng),方能廓然無累,真正解脫?!倍嗝瓷羁痰囊痪湓挵?,當我們面對成功時,要謙虛坦然,面對失敗時,要積極進取,人生本就是一曲跌宕起伏的音樂,這些高潮和低潮構成了精彩的人生,坦然面對,才能真正幸福。這句話給了深深的啟迪,我一定會永久銘記。
《傅雷家書》告訴我們:一顆純潔、正直、真誠、高尚的靈魂,盡管有時會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難、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齒于人群的絕境,而最后真實的光不能永遠掩滅,還是要為大家所認識,使它的光焰照徹人間,得到它應該得到的尊敬和愛。
傅雷家書讀后感兩篇十五
有一本書,它以真實的內(nèi)容,樸實的語言,道盡了人世間平凡而偉大的愛,這本書就是——《傅雷家書》。
《傅雷家書》是一本書信集,里面收集的是1954年至1966年傅雷夫婦和兒子的往來書信186篇,其中最主要的作者是傅雷先生。這些書信是傅雷夫婦與兒子的精神接觸和思想交流實錄,讀完令人受益匪淺。
傅雷的一家是相親相愛的一家,書信的字里行間透露出濃濃的親情。由于兒子傅聰在國外學習鋼琴,傅雷夫婦對兒子萬分期望,他們經(jīng)常與兒子書信往來。收到傅聰從千里之外寄來的信的時刻,是傅雷夫婦歡呼雀躍的時刻,他們總是會立刻把信件仔仔細細地從頭到尾看幾遍,生怕漏了一丁點信息。如果孩子一段時間沒有來信,他們就會輾轉反側、徹夜難眠,然后寫信去噓寒問暖:“孩子,你盡管忙,家信還是要多寫,即使短短幾行也可以?!薄耙欢ㄒ盏侥愕男?,才‘一塊石頭落地’?!薄道滓患以跁爬锖敛谎陲椬约海囆g、生活、人生等方面話題無所不談。傅雷先生如果遇到了藝術中不懂的問題也會向傅聰不恥下問,并鼓勵他互相學習。我認為像傅聰這樣的鋼琴大師就是在這種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中培養(yǎng)出來的。
傅雷一家濃濃的親情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對傅雷先生產(chǎn)生了一種特別的敬意,感覺他就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巨人!
我感觸最深的是傅雷先生對兒子的教育。當傅聰在肖邦鋼琴比賽中榮獲第三名時,傅雷先生先是表達自己無比的喜悅,然后告誡他:遇到極盛的事情,必定要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格外鄭重、危懼、戒備的感覺。我覺得這種教育觀是十分正確的??v觀古今,有多少企業(yè)在興盛的時候因驕傲自滿、疏忽大意突然倒閉,本來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卻一失足成千古恨。如果我們能達到中庸的地步,喜而不狂,那就能穩(wěn)穩(wěn)地不斷前進。當傅聰陷入人生的低谷時,傅雷先生又會耐心地給予他幫助,傳授他方法,鼓勵他前進。傅雷先生還教育孩子們要熱愛祖國、知恩圖報等等。他給兒子立下了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國籍。我從傅雷先生的教育方法中看到了一個父親對兒子無私、深沉的愛,它就像三更半夜里的一盞燈,寒冬臘月里的一把火,不僅溫暖了傅聰,還溫暖了無數(shù)讀者。
傅雷先生具有寬廣的胸懷,他的博愛也令我佩服。在傅聰結婚后,傅雷先生就把兒媳彌拉當成親生女兒,無微不至地關愛她,從不因為她是外國人而區(qū)別對待?!安恢趺?,我們真當她親生女兒一樣疼愛她;從未見過一面,卻像久已認識的人那樣親切。讀她的信,神情相貌躍然紙上?!备道追驄D如是說。他們教她知識的選擇、生活的經(jīng)驗、做人的道理,還經(jīng)常向傅聰了解彌拉對自己的看法,生怕自己對她不夠和善。錢鍾書曾說過:“中國現(xiàn)代文化史上,兩個人很重要,一個是‘不寬恕’的魯迅先生,一個就是‘大愛’的傅雷先生。”我認為這種博愛的品質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因為博愛往往能體現(xiàn)一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給他帶來真摯的情誼,讓他成為一個“四海皆有朋友”的人。這種高尚的品質同時也是國家所需要的。現(xiàn)在的中國早已打開國門,真誠地與其它國家一起合作共贏,這就是博愛的力量!
讀完《傅雷家書》,我從傅雷一家的身上學到了許許多多道理,被他們所折服?!俺嘧庸陋毩?,會創(chuàng)造一個世界”——這就是傅雷先生的精神境界。希望大家和我一起學習傅雷先生高尚的精神品質,永葆一顆赤子之心,共同創(chuàng)造出一個美好的新世界!
傅雷家書讀后感兩篇一
當你遠在他鄉(xiāng),沒有便捷的互聯(lián)網(wǎng),沒有迅疾的跨洋電話,唯靠著一封封來往的家書互相通信,是否會思念家人、思念故土、思念祖國?即使“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日子早已是歷史,但那份思親思國之情仍躍然紙上。讀《傅雷家書》,我們便能體味遠在他鄉(xiāng)的赤子之心。
傅雷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翻譯家,更是一位嚴格的父親。在他教導下,大兒子傅聰早早地出國深造。在那個只能以書信聯(lián)絡的時光中,一封封家書,成為父子母子間交流的紐帶。在千言萬語中,流露出的是是無法磨滅的愛國情,是時刻懷著的赤子情,更是不可割舍的親情。
親情,是親人思念的載體,是傅雷夫婦與孩子通信長達十三年的原因。因為親情,遠在他鄉(xiāng)的傅聰每一次回信,都會收到父母的安慰,或父母的鼓勵,或父母的勸勉。一張略顯清瘦的相片,引起了母親“是不是過于勞累”的憂心;一則斬獲大獎的消息,激發(fā)了父親“我真為你感到驕傲”的激情;一段展演的電臺節(jié)目,創(chuàng)造了父子探討音樂乃至人生哲理的話題……親情,猶如一根扯不斷的風箏線,雖然細若蛛絲,卻堅韌無比,牽連著父母與孩子。
一句“赤子孤獨了,會創(chuàng)造一個世界”勾起了多少遠在他鄉(xiāng)之人的眷戀?“真誠待人,認真做事”,是傅雷的生活準則。信中,他無時不告訴孩子,做人要真實,遮遮掩掩反而會被別人看低。字里行間的,并不是大而空的高談闊論,而是見微知著,既滋潤了傅聰,也滋潤了身為讀者的我?!皟盒星Ю锬笓鷳n”,在遠渡重洋的家書里,我讀出的不是憂心忡忡,而更多是真切的親情。
親情貫穿了傅雷夫婦十三年的來信,他們與天下父母一樣,從不必刻意地表露出親情,而是化成點點滴滴。只不過,傅雷夫婦對孩子的親情只能通過文字傳達,而我們的父母,卻能夠實實在在地通過生活流露出來。一書讀畢,我才猛然發(fā)覺,我的父母與傅雷夫婦何其相似!父親盡管不善言辭,甚至有時會“固執(zhí)”己見,與我發(fā)生爭執(zhí)。但他始終是愛我的,就算他和我爭吵,終究目的還是為了我成長。母親會批評我做事太毛躁,會為我增減衣物而嘮叨,會時時刻刻提醒我該干什么,我有時會覺得不耐煩,但現(xiàn)在想來,這是為人母的細致和敏感呀!
書信的時代,對于從未經(jīng)歷過的我而言已經(jīng)很久遠了。但想象那個通信不便的日子,每寫的一個字都要反復推敲,比起現(xiàn)在如洪水般的冗雜文字,是否更顯珍貴?或許有一天,我也要離開父母,像傅聰一樣遠游他鄉(xiāng),方便快捷的視頻對話卻少有幾回,這樣是否沖淡了文字帶來的莊重和儀式感?親情,并不止于文字或語言,而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情感。當我取得成就時,最先鼓勵我的總是我的父母;當我遭遇挫折時,最先安慰我的總是父母。父母的愛與陪伴,并不是轟轟烈烈的,而是融入生活的碎片和細節(jié)里,潤物細無聲地溫暖我,伴我成長。
親情很復雜,它融合了長輩對晚輩的愛撫,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融合了做人的道理,為人的準則。親情也很簡單,父母的一句話或是一段文字便足矣。
或許有一天,我也要遠渡重洋,離開父母。當遠在他鄉(xiāng)之時,心中漫起的“枯藤老樹昏鴉”的孤獨之情正與父母“意恐遲遲歸”的思念相照。家書,便能抵萬金。親情,像黑夜里唯一一盞明燈,照亮了游子歸家的路。《傅雷家書》是家書的范本,是親情的“范本”,但被每一個家庭演繹出的,定是不同的絢爛與感動。
傅雷家書讀后感兩篇二
作者:任娜文可。寒假我又拿出了久違的《傅雷家書》,重新品味了一番,我品到傅雷對孩子的重視及方法,值得我們?nèi)ゾ磁宓???墒沁@次的重新品讀,卻品出了別樣的韻味。
傅雷在教育兒子的時候,并不會講大道理,也不會體罰,而是利用書信嘮些家常事,和兒子心對心的交流溝通,不會和兒子因為距離的遙遠而疏遠,他無拘無束,心里怎么想的筆下就怎么寫,讀后感m正因為如此,傅雷家書中的父子母子之間的愛,才會讓我們覺得是那么真摯,淳樸,沒有半點虛偽,用不著半點裝腔作勢,這是父母對孩子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我們都不要抱怨父母,因為他們都回復了一樣偉大。
傅雷告訴兒子,你很懂這些做人之道,但卻永遠不能以此來改掉懶惰的習慣,人人都有些惰性。假如你的惰性與偏向不能受道德約束,又怎么能夠實現(xiàn)我們教育你的信條:先為人,次為藝術家,再為音樂家,終為鋼琴家。
傅雷通過教育告訴他的兒子取得成功。我認為傅雷是一位熱愛孩子,民主平等的好父親。每當他的兒子犯了些小錯時,傅雷總以平和的心態(tài)去對待。當我讀到這里時,心里都會對傅雷有著無限的崇拜,我想當我當上了母親,我也會像傅雷一樣利用書信教育自己的孩子,并且有個平和的心態(tài)。
我讀了《傅雷家書》這封信主要講了傅雷寄給傅聰?shù)膸妆緯鞯慕榻B和希望傅聰能時時到野外去,而不是終日在鎖碎家務與世俗應對中過生活的人。表達了傅雷對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的熱愛和對兒子的關愛之情。其中有幾句話富含哲理:“多親近大自然倒是維持身心平衡最好的方法?!薄敖说拇蟛〖丛谟谄疵鼡p害了一種機能去發(fā)展一種機能,造成許多畸形與病態(tài)?!薄靶叶銝|西奔走的路上還能常常接觸到高山峻嶺,海洋流水,日出日落,月色星光,無形中更新你的感覺,解除你的疲勞?!薄耙磺兴囆g品都忌做作,最美的字句都要出之自然,好像天衣無縫,才經(jīng)得起時間考驗而能傳世久遠?!?BR> 從這封信中,我看到了傅雷先生對中國文化的熱愛。為了讓兒子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華文明的淵源,他三番五次地向兒子郵寄各類版畫、拓片及許許多多的中國文學作品。他認真地分析中華文明的得與失,大膽地批評或者褒獎,表現(xiàn)了他真正、敢作敢為的性格。他的這種對中國的熱愛同樣影響著他的兒子傅聰,使傅聰雖然長年生活在海外卻依舊會寫會說中文,保持著一顆熾熱而又難得的熾子之心。傅雷父子這種對祖國的深情讓我們自愧不如。
傅雷先生還十分注重身心的調節(jié)。雖然他對待工作如癡如狂,可以說是一個工作狂人,但對兒子卻希望要勞逸結合,多去欣賞大自然,親近大自然,走入大自然,向大自然學習。在他的諄諄教導下,傅聰不再狂熱地工作,游覽世界風光的同時也讓他的音樂事業(yè)不斷向上邁進。而我卻要么緊繃神經(jīng)得幾乎繃斷,要么松松垮垮地度過一天,卻做不到傅雷所提倡的天人合一、勞逸結合的境界。
這封信是傅雷愛的傾注,是父母對子女關懷的見證。
傅雷家書讀后感兩篇三
傅雷:一位偉大的翻譯家。這是我對他的最初印象。但當我讀了《傅雷家書》后,我對他又有了新的了解,傅的雷同樣也是一位偉大的父親。
《傅雷家書》是一本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旨,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在這本書中到處都洋溢著傅雷對兒子的教育及愛。
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一位偉大的父親形象,他不斷用自己的經(jīng)驗教育著、激勵著兒子。從表面上看他是一位十分嚴格、只知道批評兒子的父親。但他心中充滿了對兒子的愛。只是他將嚴厲化作愛,將批評化作關心,將懲罰化作呵護。
世上哪有不愛兒子的父親?只是他們對于愛的表達方式不一樣。有的父親因過肚疼愛成了溺愛,讓自己的該子成了溫室中的花朵,經(jīng)不起風風雨雨;有的父親過于嚴格,不允許自己的孩子犯一點錯誤,將孩子陪養(yǎng)成了追求完美者,因此他的孩子總交不到朋友;有的父親老是和孩子嘻嘻哈哈的,因此在孩子心中失去了威信,使得孩子過于放松,以至于影響學業(yè)。
在《傅雷家書》中的父親可不一樣他是一位教子有方、循循善誘的一位父親,他即懂得何時讓孩子學習又懂得何時讓孩子放松。但有時他也因他那代表愛的嚴厲不能讓孩子欣然理解而感到十分悲哀與苦惱,但他從未在臉上流露的過,個性是在兒子面前,正因他是一位堅強的分親,他要在兒子心中做個榜樣。這也是他教育兒子的一種放式吧!
父親是一種稱呼,父親是一種職責,父親更是一種溫暖。多么偉大的父親啊!
傅雷家書讀后感兩篇四
《傅雷家書》是“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yǎng)讀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深刻寫照,是可以使我們更好提高自身修養(yǎng)的一本好書。下面是小編帶給大家的傅雷家書讀后感范文,歡迎閱讀!
?
《傅雷家書》是將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傅雷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編了傅雷先生20xx年至20xx年8月的186封書信。字里行間,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期望,以及對國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整整三天,我一直沉浸在這本書中。不是這本書的語言有多么精彩,也不是這本書的情節(jié)有多么動人,而是這本書的濃濃父愛深深地吸引了我。其實剛開始時,我并不覺得這本書多有意思,看著沒趣??僧斘覍⑽业倪@番感想告訴給了正在打工的姐姐時,我姐很是惱火,她先狠狠地訓我一頓,在語重心長地為我開導。當我的心靈雪峰被她的那輪暖暖太陽融化時,我再看這本書時,我驟然才發(fā)現(xiàn)我以前那缺少遠離家鄉(xiāng)的經(jīng)歷的.精神麻木。一封封書信,最短的一兩百字,最長的七千多字,但是無論長短,每封信中都能透露出作為父親對孩子的期盼與熱愛。
傅雷給大兒子傅聰?shù)囊环夥庑牛屛疑羁腆w會到“多年父子成兄弟”這句諺語的涵義。一封封書信傳遞的不僅僅是單純的噓寒問暖,還有作為父親的職責。正如傅雷所說的那樣,他給兒子寫的信有好幾種作用:一、討論藝術;二、激發(fā)青年人的感想;三、訓練傅聰?shù)奈墓P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信中的內(nèi)容,除了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傅雷并不把兒子看作“天真的孩子”,他把傅聰看作成自己討論學術的對象,甚至可以說是位“知己”總是會與其討論書籍、樂譜、學術、技巧、作家的品質等等問題及感想,所以常常會與傅聰產(chǎn)生看法的分歧。但傅雷也會把自己作為“長者”,以自己的經(jīng)驗,時時刻刻教導著傅聰種種事情。傅聰在他的引導下,也成為一位成功的著名鋼琴大師。
傅雷給小兒子傅敏的書信雖遠遠不如給傅聰?shù)亩?,寥寥三四封卻也給予著深沉的父愛。當傅敏這位“嬌嫩”的初出茅廬的小生在刻苦的環(huán)境中工作時,父親的開導與鼓勵最終使他逐漸走出困擾。傅敏能夠在北京第一女中這種名校成為一名英語特級教師。我想父親傅雷的那幾封書信的功勞是必不可少的啊!
傅雷在給媳婦彌拉的信里,包含了對凌霄的思念,包含了對傅聰?shù)膿鷳n,以及對彌拉的開導。傅雷在給彌拉的信里并沒有過訓詞,而是如慈父般的耐心的語重心長的講話。傅雷給予彌拉足夠的信心與支持,使彌拉能夠平衡自己整個家庭。
當看完這本書時,我感慨頗深,聯(lián)想到了我的父親。其實我的父親也是這般慈愛的啊!我與父親近些年來似乎也如“多年父子成兄弟”般,有過矛盾,但也可談得來,似乎比以前少了許多隔閡。作為“教子篇”的《傅雷家書》其實也詮釋了父愛的真理。父愛在此書中如山間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其感情之純真、質樸,真是令人動容啊!!
父愛濃如血水,父愛高如俊山,父愛深如桑海,父愛大如宇宙,父愛隱如輕風——這就是父愛啊!
傅雷家書讀后感兩篇五
八天的時間,把《傅雷家書》讀完,二百封信,十三年的思念,十三年的叮嚀,十三年的交流,十三年的`囑托。
世上絕少有這樣的一對父子或母子吧!從五四年傅聰離開祖國赴波蘭學習,漫長的十三年間,傅雷夫婦基本上是不間斷地給兒子寫信,在收集的二百封信中,沒有看到傅聰回信的我們,卻依稀在經(jīng)歷著傅聰?shù)某砷L,在他成長的每一步,都能體會到父母殷切的期許與希望,飽含著傅雷夫婦在其成功路上的諄諄教誨,家風與教養(yǎng)透過這一封封家書來進行傳遞與傳承,子女的成功不單純只是個人努力的結果,更是父母言傳身教的最好體現(xiàn)。
在這兩百封家書當中,我們體會最多的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思念。古語有云,父母在,不遠游。但在當時的情況下,傅聰是應其它國家邀請,代表國家參加比賽進而留學,我們可以想象得到,正是因家良好的家教以及傅雷夫婦深厚的藝術修養(yǎng),才造就了當時優(yōu)秀的傅聰,對于傅聰?shù)某鰢?,夫婦倆即是不舍,但又不能不舍,在多數(shù)的信件當中,我們可以看到父母并不羞于表達對孩子的思念和愛,對傅聰有時不能及時回信的抱怨,即便身邊有傅敏陪伴,天下的父母都是這般對孩子的吧,既要放手又不舍放手。
其次,我們可以見識到傅雷夫婦深厚的藝術底蘊。我們可以看到雙方對于藝術的交流與探討,也能感受到他們之間的碰撞與共鳴,傅雷夫婦源源不斷地將國內(nèi)有價值的藝術資料郵寄給傅聰,也不斷地對傅聰?shù)淖髌芳右栽u價及指導,更不時地督促傅聰應該到什么樣的環(huán)境去培養(yǎng)自己的藝術靈感……藝術修養(yǎng)是一個積累的過程,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力是非常巨大的。
再次,我們可以感受到傅雷夫婦對傅聰家教之嚴,在很多封信中,我們可以看到對傅聰?shù)呐u,甚至于對其寫信的字體,甚至于到某一個字,傅雷經(jīng)常說傅聰?shù)男愿窈退粯?,就是這樣的性格,需要怎么樣彌補缺點。還有就是對傅聰人生之路的指引,從其在國外的日常生活,到漸漸長大后的戀愛與婚姻,甚至對從未見面的外國兒媳也納入到教育的范疇中來,從夫婦兩自身的琴瑟合鳴,指導雙方如何互相體諒,從家庭經(jīng)營過程中的柴米油鹽,到如何精打細算地維持收支平衡,事無巨細,情意殷殷。在政治上相當敏感的當時,傅雷不但向傅聰通報國內(nèi)的時局,而且囑咐傅聰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因失言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在書信當中,我們最有感觸的應該是我們并未體會到兩人之間的代溝,我們可以感覺到他們之間溝通是比較暢快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在這個家庭中成員間的信任與平等,每封家書都會給孩子闡明一些道理,指引一些方向,在當時的環(huán)境當中,這種父子或母子間的關系并不常見,這種良好的家風也使傅雷夫婦能夠培養(yǎng)出如此優(yōu)秀的兄弟二人成為必然。
教養(yǎng)同樣是個積累的過程,它與人成長環(huán)境的貧富無關,卻與這個環(huán)境中的指引人息息相關,透過家書看傅雷夫婦,我們只能慨嘆其二人的英年早逝,欽佩其二人的錚錚傲骨,也愿通過這些家書,能引起我們對家庭教育的反思,讓這些家書,成為指引孩子正確道路的一盞明燈。
傅雷家書讀后感兩篇六
世界上有種神奇的力量,那就是愛。愛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因為有了愛世界才會更美好。而父母對我們的愛尤為重要。
《傅雷家書》是我最為欣賞的一本書。傅雷寫給兒子的不僅僅是家書,而是一個個人生哲理。他對傅聰?shù)娜松菲鹆撕艽蟮淖饔?。傅聰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漸漸懂得了愛,以實際行動回報了父母,這使我非常的感動。
這本書主要是傅雷告訴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搞藝術,以及如何對待生活等問題。他叫兒子要做一個謙虛謹慎的人,做一個“德藝兼?zhèn)?,人格卓越的藝術家?!痹谏钌希道滓矊鹤臃e極的引導。家書中大到事業(yè)人生藝術,小到吃飯花錢。事無巨細,無不關懷備至,而且他敢于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經(jīng)歷中給出經(jīng)驗和教訓,他無疑是兒子的良師益友。
當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太大或者父母對孩子溺愛時都會產(chǎn)生一種對孩子成長不利的因素,只有想傅雷那樣積極與孩子溝通,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找出問題,才能成為一名理智父母。
“一個人對人民的服務不一定要站在大會上講演或者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業(yè),隨時隨地的點點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訴大家,無形中就是替國家播種、施肥、墾殖?!边@是傅雷在給兒子家書中的一段話。在《傅雷家書》中我看到了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教誨,字里行間,流露出傅雷對傅聰強烈的父愛。這種愛使人震撼,使我對傅雷愛子教子的精神所深深打動。
在書中我們不光看到了一個對兒子親切關愛的父親,同時也看到了父子的共同成長。他用音樂譯注和兒子溝通交流,他把對祖國的發(fā)脹的關切之情,以及對祖國的熱愛同樣流露給學生,傅雷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和精力,在對祖國社會人類盡自己的責任。
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誡兒子“人總得常常強迫自己,不強迫就解決不了問題。最基本的就是抓緊時間”,“最是要科學化、要徹底”,“在外面世界切勿難為情,被人家隨便多留,才能不打亂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習慣,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識和性情”。我覺得就是我們生活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父愛如山,雄偉壯觀,母愛如水,柔情萬里。我們應當理解父母并加強自身素質,逐步與父母建立友好關系,讓他們理解你,做一個稱職的孩子。
書中時時給人深刻的教誨,處處閃耀著智慧的光芒,不僅如此,從書中我還感到家長的用心良苦和他們給予我們的崇高的愛,正如傅雷在書中對兒子說:“孩子,我從里身上得到的教訓,恐怕不必你從我這得到的少。尤其是最近三年,你不知我對人生多增了幾分深刻的體驗我從與你相處的過程中學會了忍耐,學到了說話的技巧,學到了把感情升華?!彼浴陡道准視防烁改概c我們的距離,讓我們互相理解,互相體諒,親情溢于言表,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和啟迪。
翻開《傅雷家書》,一封封深情的家信映入眼簾,父母的諄諄教導、孩子的感恩之情,不覺已流入心間。
《傅雷家書》,創(chuàng)作于9~9經(jīng)歷了文革初期,文革前,傅聰去波蘭留學。此后與父親傅雷常常書信來往。文革時傅雷家遭到抄家,傅聰?shù)臅胖皇O職堄嗟膸淄?,所以文章中大部分為傅雷對傅聰寫的書信,故名“傅雷家書?BR> 《傅雷家書》不僅僅是書信,還是傅雷和傅聰交流藝術的平臺,處處可見深厚的藝術功底。在一篇篇清新的文筆中,我們還可以感受到父子之間的濃濃親情,即使相隔萬里,依然不減。
家書中最常見到的,還是關于音樂的內(nèi)容。父子倆時常在家書中暢談自己對音樂的見解,對音樂作品的感悟,對藝術家的評論。傅聰曾獲得第五屆肖邦鋼琴比賽第三名,是有名的鋼琴家,受過國內(nèi)外知名音樂家的贊譽。這些功勞與他嚴厲的父親是密不可分的。
去。但這次,傅雷不僅沒有責備傅聰,反而叫他彈自己創(chuàng)作的曲子,父子倆一起研究,并將剛才的曲子命名為《春天》。
傅聰長大后遠出家門出國留學、演出,傅雷的家書也一直陪伴著他。傅聰在外艱苦奮斗時,家書便是他唯一的慰藉。9年9月3日凌晨,傅雷夫婦戴著沉重的精神鐐銬,離開了這個世界。兩個多月后,當傅聰從一位法國朋友那里得知噩耗后,頓時天旋地轉,熱淚縱橫。
的邀請,從不做有損于祖國尊嚴的言行。這種熱愛祖國的精神,與傅雷在萬里之外給他殷切的愛國主義教育是分不開的。
傅聰在藝術上的造詣,離不開父親傅雷苦心孤詣的教誨。傅雷已去,家書仍留。傅雷家書給我們帶來的愛與精神,永遠影響著下一代。
傅雷家書讀后感兩篇七
《傅雷家書》以書信的形式,向我們展現(xiàn)了傅雷先生對人生、藝術、文學的精辟的分析,讓我們近距離接觸到傅雷先生貫穿一生的獨立自由的人格,感受到他平時嚴厲卻不失慈祥的父愛。其中傅雷先生認為的凡事懂得取舍更是令我敬佩。
在給傅聰?shù)囊环庑胖?,傅雷這樣寫道:“為了國家,為了廣大人民,為了你自己的一生,為了你自己的藝術,是不是應該把事情看得遠一些,為了將來的幸福而忍受一下眼前的苦悶呢!”用一時的苦悶去換取未來的幸福,我們應該放棄當下的悠閑,才能有所成就。書中的傅聰之所以事業(yè)有成,離不開自己私下不斷地努力付出和鮮為人知的刻苦,只有犧牲了歡愉的時間,才可以比別人做得更好。在他人放松時,傅聰與父母通過書信討論藝術;在他人清閑時,傅聰翻閱著父親寄來的書籍;在他人歡樂時,傅聰參加著各種比賽……他收獲的是自己對藝術的追求和夢想。
越王勾踐,十年來臥薪嘗膽,忍受屈辱。他舍棄了作為一國之君該有的尊嚴,換取了茍活一世的機會,但他卻利用這個機會滅吳復越,報仇雪恥。十年來,他日日夜夜不忘國恥,時刻反省自己,過得十分艱辛,但最終取得了成功。勾踐是一個懂得取舍的人,是一個因取舍而獲得勝利的人,想要成功,首先要懂得取舍。
“四大名旦”之一的梅蘭芳先生不僅是聞名遐邇的藝術家,更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者。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時期,聽說梅蘭芳先生在京劇上造詣極高,便要求梅蘭芳先生為他們演出。梅蘭芳先生為了表示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抗議,為了表示對他們侵華行為的指責與憤慨,堅決不給侵略者表演,日本人用武力威脅他,他卻無所畏懼,將胡須留長,表達他堅定的決心。梅蘭芳舍棄了自己的事業(yè),舍棄了自己熱愛的京劇,舍棄了自己在藝術上的成就,但他贏得了尊嚴,同時也為當時千千萬萬的中國同胞爭了一口氣,我們中國人,不會向日本人屈服!
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羅蒂還是一個孩子時,他的父親就開始教他唱歌。當時,帕瓦羅蒂興趣廣泛,有很多愛好和目標,既想當老師,又想當工程師、科學家,還想當歌唱家。最終,在父親的告誡下選擇了唱歌,經(jīng)過七年的努力,他不斷堅持,最終成為赫赫有名的歌唱家。帕瓦羅蒂做了一個明智正確的選擇,因為他懂得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只有懂得取舍的人,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xiàn)代,無論是國內(nèi)還是國外,無數(shù)的前輩都在用自己的經(jīng)歷告訴我們:要學會取舍。而如今的我們,是不是也要做出一些取舍呢?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像傅雷先生教導傅聰那樣,去舍棄現(xiàn)在的一些快樂,忍受苦悶的學習生活,而換取未來的幸福呢?這是我們作為學生必須要經(jīng)歷的。
放下如今的享樂吧,我們應該在風華正茂時,用拼搏書寫青春,換取未來的幸福?。ɡ钛┝眨?BR> 傅雷家書讀后感兩篇八
小的時候,寫作是種媚俗,為了老師家長的表揚,為了同學的羨慕;長大時候,寫作是種氣質,寫作為了表達自己的情感,為了與別人交流,但多少有些文藝青年的酸溜溜;工作以后,寫作是種勞苦,各種反思,各種論文,各種讀后感;讀罷家書,寫作是種幸福,人們經(jīng)歷喜悅、痛苦,寫作能將自己的思想重新整理一遍,這種沉靜能給人帶來新的力量。
ps:我對寫作的感悟,一如傅聰對音樂不同時期的感悟,雖然境界、層次相差甚遠,卻自得其樂,呵呵!
傅雷為了感謝法國友人的文字幫助還寄去了法郎,可見,傅雷并不是一個獲得了別人幫助就心安理得的人,適當?shù)母兄x也是求得心靈的寧靜。信中,傅雷常常提醒自己的兒子,給老師,給友人去信,時刻提醒我,常有一顆感恩的心。暑假中,我去看望了我一生難以忘記的一名老師,也冒著酷暑看了小時候疼愛我的幾個親戚,我雖沒傅聰那么忙碌,但對于他們來說,這種看望,這種心愿,也是彌足珍貴的。
大學的時候,我熱衷于看錢鐘書,狂熱于“錢學”,與傅雷一樣,他高傲、熱烈,今天想來,錢鐘書是聰明的,他能冷眼看世界,很多事情能夠看得真切而透徹。傅雷和錢鐘書是好友,而他卻是如此的剛烈,剛烈的讓我心痛。他關心政治、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參與各種會議,我的心甚至也跟著他文字間流淌的文字而心潮澎湃起來。他一直熱愛著并且極力去奉獻的這個社會,這個國家。然而,右派、文革,一次又一次地沖擊著他,。傅聰入英國國籍,他心痛的幾個月不寫信,信紙被揉爛了幾次。從他的文字,我也感到他些許對時局的失望,而只能用極其隱含的方式表達出來。單純的傅雷,帶著自己的熱情和脾氣,不能遏止,這種優(yōu)秀的品質是身體不可剝離的一部分了,他們的奉獻一定是最最無私和摯誠的,恨不能把自己的全部都獻上去。一九六六年,他走了,留下的是高貴的人格。我痛惜他的離開,可正是這樣的知識分子,以他們特有的方式對抗著那個令中國人難以啟齒的時代。
總以為,那個時代對感情的表白過于含蓄。特別是家書在開始的時候,父親甚至有些苛刻,讓人覺得強勢,有些時候還會以批評和建議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愛和期望。讀到后來,輕言細語的囑咐,深情款款的絮絮叨叨,幾近于情書風格。
一本厚厚的家書,一字一句沾著墨香,這樣的流露,在今天這個社會,一去不復返??萍嫉倪M步總會帶來快捷,帶來安逸,可是它也帶走了很多無法復制的情懷和精神。
他三番五次地勸兒子到外面走走,保持身心的fresh,年輕的時候不過分地消耗自己,才是細水長流,言語真誠細膩豐富,蘊含著對父母對孩子的牽掛。
家書到了后來,我漸漸感到,父子的心靈慢慢靠攏,互相影響吸納、學習磨礪,這也是時間和歲月的積淀,只想象一下這種感覺就很令人動容了。
傅雷家書讀后感兩篇九
傅雷對兒子的失敗,并沒有責罵,也沒有訓斥,而是祝賀兒子又有了一點失敗的'經(jīng)驗,再教兒子如何面對失敗,戰(zhàn)勝失敗。這種循循善誘教育孩子的方法不是一般家長能做出來的。是的,在生活中栽了跟頭并不是壞事,重要的是事后能否爬起來,這樣,便有了一次失敗的經(jīng)驗,離成功更近了一步。每個人的成功都伴隨著痛苦,戰(zhàn)勝痛苦,就能成功。
傅雷對兒子說話,一會兒像一位語重心長的長輩,教育孩子如何做這做那,這個放心不下,那個放心不下;一會兒像一位知心朋友,在困難時給孩子打氣、談心、給予安慰,解決煩惱。作為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要講方法,大道理誰都懂,孩子需要的僅是一點安慰,因為這安慰可以使他們的意志更加堅強,行為更加獨立。
一般家長,為了鼓勵孩子,讓孩子以自己為榜樣,把自己說的無比偉大。但這也是不好的,因為一旦讓孩子發(fā)現(xiàn)父母在說謊,就會失去孩子的信任,直至不服家長管教。傅雷將自己兒時的不用功毫無保留地告訴兒子,只是為了鼓勵兒子,不要為俄語成績太低煩惱。傅雷并不希望兒子以他為榜樣,他對兒子就像對待老朋友一樣推心置腹,沒有秘密。傅雷這種對待兒子的方法,就是一般朋友之間也很難做到。
雖然傅雷對待兒子像朋友一樣,但在兒子犯有原則性錯誤時,哪怕是很小的一個細節(jié),也要立刻糾正。人的儀表儀容十分重要,人們之間的第一印象就是靠儀表儀容得出的。行為習慣也是非常重要的,好的行為會給他人留下美好印象,但不文明的、不合習俗的行為會讓他人惱怒,尤其是對師長和老人,只有行為規(guī)范,他們才愿意為你講授知識。好的行為規(guī)范可以使人受益終身。
傅雷對兒子的成功沒有大加贊許,而是語重心長地給兒子講一些生活中的細節(jié),提前防范一些不好的習慣。對于兒子已經(jīng)懂了的道理,沒有長篇大論,只有一句“你是對的?!惫?jié)約,是一種傳統(tǒng)美德,但如今有許多人不懂得節(jié)約,尤其是一些暴發(fā)戶。在精力方面,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分散精力往往一件事也做不好。生活也是一件較難處理的事,對生活有預見的人,知道防患于未然,才能生活得好,才可能生活得有品質。
傅雷家書讀后感兩篇十
家書,所謂就是家人間的來信。在《傅雷家書》中,傅雷在十幾年中給傅聰寫的一百多封信中,字里行間處處親情滿篇,還有對傅聰?shù)慕虒В趟绾巫鋈?、做事?BR> 在這本書中,每一封家書都是精神上的財富。傅雷給傅聰寫的信中,大到祖國之事,小到傅聰家庭當中的瑣碎之事。傅雷在給傅聰?shù)拿糠庑胖袔缀醵紩o他強調一些重要的事,例如:如何對待感情、如何理財、如何對待工作、如何勞逸結合……等等。
在這本書中,可以看到傅雷對祖國的熱愛,祖國之事,他是必要給遠在他鄉(xiāng)的傅聰提到,讓他時時刻刻知道祖國發(fā)生了什么事。而傅聰也真是像極了傅雷,傅聰身在異國他鄉(xiāng),學習了很多語言,為國爭取了許許多多的榮譽。當然,他也必不可能會忘記了自己的母語,反而他的母語卻越用越流暢。
《傅雷家書》他教給我們的不僅僅只是那嚴厲的家規(guī)和那許許多多的禮儀,更多的可能是展示給我們的是傅雷與傅聰?shù)挠H情。在我看來,傅雷和傅聰不像是一對父子,更像是一對兄弟,傅雷給傅聰?shù)男胖?,除了把他是父親這一角色給傅聰展現(xiàn)出來,還有一個角色就是當作兄弟這一角色。
現(xiàn)在我讀了這本書,更多是的對自己自身的一個評價,以前的我總是對自己的父母不滿意,總是對他們大呼小叫,他們也是不停地包容著我,而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今非昔比了,不會再像以前這樣了。
我感謝這本《傅雷家書》,他寫給傅聰?shù)男牛虒У牟粌H僅只是傅聰,更是我,更是讀這本書的每個人。
傅雷家書讀后感兩篇十一
處于青春期的我們,叛逆是生活的常態(tài),認為這樣的行為方式才是有個性的表現(xiàn)。直到我偶然間看到了一本書,一本有著大智大慧的書——《傅雷家書》,現(xiàn)在,我仍然經(jīng)常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將它細細的看了一遍又一遍。
這本書凝聚了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信中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傅雷用自己的經(jīng)歷現(xiàn)身說法,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兼?zhèn)?,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傅雷把教育子女當成了對社會,對祖國的一項光榮的義務和責任。不是每個家長都能把教育提升到這種境界,但對子女的關心愛護,卻是永恒的,不變的。
《傅雷家書》,充斥著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期望,關愛及嚴格要求,洋溢著濃濃的父子情深。它讓我感覺像戲曲那樣給人以脫俗的氛圍和無窮的回味。
我想到了我那兩鬢漸白的父親,父親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也寫不出什么字字珠璣的文字,但常年打拼積累了豐富的人生閱歷。父親把教育我當成首要任務,他在我身上耗費的精力和心血有目共睹。每當親朋贊揚我取得的成績時,總不忘夸夸父親這個“大功臣”,而父親滿是溝壑的蒼老的面容上總會現(xiàn)出幸福的笑容。
在我還是叛逆的少年時,對父親那些人生哲理,處事方法常常覺得不勝其煩,敷衍了事,不知道傅聰有沒有排斥過這種“嘮叨”?不過想來是沒有的。他完整的保存了父親的書信,保存著這筆精神財富。如今,我逐漸讀懂了父親,也逐漸重視父親的諄諄善誘。雖然父親的說教我無法以書信的形式保存下來,但在我心中,那永遠是一筆無價的財富。
父親依然忙碌,依然“嘮叨”,依然用期待而嚴厲的目光注視著我。不經(jīng)意間看見父親頭上有銀光閃過,仔細一看,發(fā)現(xiàn)父親頭發(fā)又白了幾根,眼角的皺紋又深了幾分。每當這時,我都想說:“父親,您辛苦了大半輩子,該歇歇了?!笨刹簧蒲赞o的的我始終開不了口。
父親,你那平凡的身影在我心中永遠是高大偉岸的,您的諄諄教導給了我莫大的勇氣和鼓勵,讓我在成長額=的道路上,不會行差踏錯?,F(xiàn)在我踏上了我的征程,您該歇歇了,不要再為我擔心,我會努力成長,做一個有思想有涵養(yǎng)的人的。
傅雷家書讀后感兩篇十二
隨手翻開《傅雷家書》,熟悉的字體映入眼簾,一封封深情的家書里蘊藏著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的感恩之情,這一切不知不覺流入我的心間。
書中傅雷用自己的經(jīng)歷現(xiàn)身說法,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謹慎,禮儀要得體;遇到困難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跟國家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兼?zhèn)涞?、人格杰出的人。同時對兒子生活,傅雷也進行有利引導,對日常生活如何勞逸結合,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像良師益友提出見解倡導。拳拳愛子之心,溢于言表。
在兒子精神意志消沉的時候,傅雷張開懷抱,安慰傅聰:“心中的苦悶不在家信中發(fā)泄,又哪里去發(fā)泄呢?孩子不向父母傾訴向誰訴說呢?”傅雷用自己的人生經(jīng)驗鼓勵兒子勇敢面對挫折,學會堅強,“戰(zhàn)勝苦難才是生活的強者”。在兒子在藝術成就達到高峰的時候,身為父親的傅雷感到驕傲自豪,喜悅之情流露信中:“世界上最高的最純潔的快樂,更莫過于欣賞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傳達出來的藝術!”傅雷也不忘提醒兒子保持謙卑,勇于攀登藝術頂峰。傅雷在書信中給兒子的每一段話,我仿佛看見了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教誨,字字句句都透露出強烈的父愛。
俗話說:“可憐天下父母心?!蔽也唤氲搅烁改?,他們雖然默默無聞,很平凡,但他們給我的愛卻無私深沉,事事為我著想,把最好的東西留給我,自己舍不得,什么都先僅我;他們雖然講不出深奧的道理,但平時小事中的教誨何嘗不做人的準則呢?當我不小心弄壞他人物品時,母親鼓勵我要勇于承擔責任;當我因朋友無意把墨水灑在我身上而氣憤時,母親開導我要懂得寬容大量;當我練習騎車想放棄時,父親教導我要明白凡事堅持不懈才能成功;當我因心情糟糕而撒氣在奶奶身上時,父親教育我要尊老······父愛似山高海深,母愛如細水綿長,給予我力量,激勵我前行。
合書,閉目,腦海中浮現(xiàn)出那個嚴厲慈祥的傅雷——他帶著一副眼鏡坐在身前的桌子上奮筆疾書,桌上摞著一疊疊整齊的文稿與傅聰?shù)幕匦?,也許他正在寫著家書,也許正書寫著稿子,也許······歲月和苦難在傅雷身上留下痕跡,卻依舊阻當不了傅雷對兒子深切的愛。
一封封家書,一份份情,傳遞著傅雷對兒子的鼓勵、期望與那苦心孤詣的愛;一件件小事,一個個道理,傳遞著父母對我的教誨和那深藏不露的愛。
傅雷家書讀后感兩篇十三
第一次聽到傅雷先生的名字,以為他是個外國人,后來了解到他是我國著名的文學翻譯家,同時也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者,我對他是十分敬佩的。
因為傅雷先生的關系,我買了《傅雷家書》來看,雖然只是簡單的書信,可里面包含的卻是濃濃的愛子之情。
因兒子離得較遠,因此傅雷先生自能用比較獨特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寫信。當然,在這些書信中也透露出傅雷先生對自己孩子的牽掛和愛。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傅雷先生總是耐心在書信的指導孩子: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學問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蛟S有的人認為這是一種嘮叨,這不是嘮叨,這是愛,是無私的父愛,是不求會好的父愛。父愛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覺到了那就不是父愛了,父愛在無形中教你如何堅強、自立。
在書信中,傅雷先生自責自己對兒子的管教嚴格,手段“殘忍”,這是自己的錯誤。哎,其實這是愛子情深?。 吧贂r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傅雷先生在兒子幼時,嚴加管教、一絲不茍,“殘忍地虐待”了兒子傅聰。聽來笑話,哪里有父親虐待自己的親生骨肉的呢?俗話說得好,棍棒底下出孝子,而傅雷老師用的是嚴父底下出才子。
傅雷先生對兒子的教導方式,是中國父母的好榜樣。但我不希望家長不要只學傅雷先生的一個“打”字,那樣光打孩子只會給孩子帶來無盡的痛苦,要是“打”會有樂觀的結果,那么孩子們還有什么生活的余地。我只希望家長能用平和的口氣和的口和自己的孩子好好談談。平時,父母對我們實行“暴力”的時候,我們應該抱有理解的態(tài)度,我們要體諒父母的心急如焚。因為他們這么做是對我們好,也是恨鐵不成鋼。畢竟父母們都抱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
父愛如山,他們雖然沉默,卻用寬厚的肩膀承載起子女的每一次成長,母愛如海,她們用柔軟的胸懷,包容我們一次次的任性。《傅雷家書》不僅父母需要讀,孩子更需要讀,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父母,讓所謂的“代溝”不再成為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障礙。
傅雷家書讀后感兩篇十四
樓適夷曾經(jīng)說過:“《傅雷家書》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yǎng)讀物,也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空閑之余,我再次從書架上抽出這本書,摩挲著封面想再次感受家書的溫情與厚重。
萬水千山也無法阻隔這種陪伴,直至傅雷離開這個世界,其實,他并沒有離開,至少在傅聰心中,至少在喜愛他的讀者中,他從未離開。那一封封書信給我的震撼如同海面上的滾滾波濤——洶涌澎湃,經(jīng)久不衰。
書中有這樣一句話令我記憶猶新:“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一潭死水;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yǎng),方能廓然無累,真正解脫?!倍嗝瓷羁痰囊痪湓挵?,當我們面對成功時,要謙虛坦然,面對失敗時,要積極進取,人生本就是一曲跌宕起伏的音樂,這些高潮和低潮構成了精彩的人生,坦然面對,才能真正幸福。這句話給了深深的啟迪,我一定會永久銘記。
《傅雷家書》告訴我們:一顆純潔、正直、真誠、高尚的靈魂,盡管有時會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難、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齒于人群的絕境,而最后真實的光不能永遠掩滅,還是要為大家所認識,使它的光焰照徹人間,得到它應該得到的尊敬和愛。
傅雷家書讀后感兩篇十五
有一本書,它以真實的內(nèi)容,樸實的語言,道盡了人世間平凡而偉大的愛,這本書就是——《傅雷家書》。
《傅雷家書》是一本書信集,里面收集的是1954年至1966年傅雷夫婦和兒子的往來書信186篇,其中最主要的作者是傅雷先生。這些書信是傅雷夫婦與兒子的精神接觸和思想交流實錄,讀完令人受益匪淺。
傅雷的一家是相親相愛的一家,書信的字里行間透露出濃濃的親情。由于兒子傅聰在國外學習鋼琴,傅雷夫婦對兒子萬分期望,他們經(jīng)常與兒子書信往來。收到傅聰從千里之外寄來的信的時刻,是傅雷夫婦歡呼雀躍的時刻,他們總是會立刻把信件仔仔細細地從頭到尾看幾遍,生怕漏了一丁點信息。如果孩子一段時間沒有來信,他們就會輾轉反側、徹夜難眠,然后寫信去噓寒問暖:“孩子,你盡管忙,家信還是要多寫,即使短短幾行也可以?!薄耙欢ㄒ盏侥愕男?,才‘一塊石頭落地’?!薄道滓患以跁爬锖敛谎陲椬约海囆g、生活、人生等方面話題無所不談。傅雷先生如果遇到了藝術中不懂的問題也會向傅聰不恥下問,并鼓勵他互相學習。我認為像傅聰這樣的鋼琴大師就是在這種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中培養(yǎng)出來的。
傅雷一家濃濃的親情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對傅雷先生產(chǎn)生了一種特別的敬意,感覺他就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巨人!
我感觸最深的是傅雷先生對兒子的教育。當傅聰在肖邦鋼琴比賽中榮獲第三名時,傅雷先生先是表達自己無比的喜悅,然后告誡他:遇到極盛的事情,必定要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格外鄭重、危懼、戒備的感覺。我覺得這種教育觀是十分正確的??v觀古今,有多少企業(yè)在興盛的時候因驕傲自滿、疏忽大意突然倒閉,本來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卻一失足成千古恨。如果我們能達到中庸的地步,喜而不狂,那就能穩(wěn)穩(wěn)地不斷前進。當傅聰陷入人生的低谷時,傅雷先生又會耐心地給予他幫助,傳授他方法,鼓勵他前進。傅雷先生還教育孩子們要熱愛祖國、知恩圖報等等。他給兒子立下了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國籍。我從傅雷先生的教育方法中看到了一個父親對兒子無私、深沉的愛,它就像三更半夜里的一盞燈,寒冬臘月里的一把火,不僅溫暖了傅聰,還溫暖了無數(shù)讀者。
傅雷先生具有寬廣的胸懷,他的博愛也令我佩服。在傅聰結婚后,傅雷先生就把兒媳彌拉當成親生女兒,無微不至地關愛她,從不因為她是外國人而區(qū)別對待?!安恢趺?,我們真當她親生女兒一樣疼愛她;從未見過一面,卻像久已認識的人那樣親切。讀她的信,神情相貌躍然紙上?!备道追驄D如是說。他們教她知識的選擇、生活的經(jīng)驗、做人的道理,還經(jīng)常向傅聰了解彌拉對自己的看法,生怕自己對她不夠和善。錢鍾書曾說過:“中國現(xiàn)代文化史上,兩個人很重要,一個是‘不寬恕’的魯迅先生,一個就是‘大愛’的傅雷先生。”我認為這種博愛的品質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因為博愛往往能體現(xiàn)一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給他帶來真摯的情誼,讓他成為一個“四海皆有朋友”的人。這種高尚的品質同時也是國家所需要的。現(xiàn)在的中國早已打開國門,真誠地與其它國家一起合作共贏,這就是博愛的力量!
讀完《傅雷家書》,我從傅雷一家的身上學到了許許多多道理,被他們所折服?!俺嘧庸陋毩?,會創(chuàng)造一個世界”——這就是傅雷先生的精神境界。希望大家和我一起學習傅雷先生高尚的精神品質,永葆一顆赤子之心,共同創(chuàng)造出一個美好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