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神農本草經心得范文(24篇)

字號:

    總結是一個對自己的檢閱和思考的過程,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偨Y部分是對整個文章內容進行概括和提煉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下面是一篇優(yōu)秀的總結范文,供大家參考。
    神農本草經心得篇一
    神農本草經典是中國古代醫(yī)藥的重要著作之一,也是中醫(yī)藥學的基礎和源頭。在研讀神農本草的過程中,我深入了解了神農本草的起源、內容和精髓。通過對其的學習,我對中醫(yī)藥的獨特之處和智慧感到震撼。本文將圍繞神農本草,以五段式的方式分享我的體會和心得。
    第一段:神農本草的起源和歷史價值
    神農本草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本草書籍之一,悠久的歷史使其成為中醫(yī)藥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神農本草的作者神農氏,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草藥學家,通過幾千年的傳承,神農本草成為中醫(yī)藥學的重要經典。神農本草不僅記錄了上千種草藥的名稱和功效,更包含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治病方法,成為后人學習中醫(yī)藥和臨床應用的經驗之寶。
    第二段:神農本草的內容和特點
    神農本草記載了大量的草藥,并按照藥物性味分類,包括苦、辛、咸、酸、甘、淡、澀等。除了藥物分類外,神農本草還根據草藥的功效和治療病癥進行了歸納總結。例如,對于發(fā)熱病癥,記載了解毒、退熱的草藥;對于消化不良,記載了改善脾胃功能的草藥等。無論是藥物分類還是病癥歸納,神農本草都重視經驗總結和實踐應用,是中醫(yī)藥經典之一。這一特點也使得神農本草在中醫(yī)藥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第三段:神農本草的治療智慧和臨床應用
    神農本草中記載了眾多的草藥及其藥性功效,這些草藥在中醫(yī)藥理論中有著重要作用。例如,記載的桂枝、附子等草藥,具有溫陽、發(fā)汗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療寒癥。而黃芩、連翹等草藥則有清熱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療感染性疾病。此外,神農本草還提供了各種草藥的藥用配伍和用法,通過合理的搭配,發(fā)揮出更好的療效。這些治療智慧和臨床應用給予了我們啟示,讓我們看到了中醫(yī)藥學的獨特之處和廣闊的應用前景。
    第四段:神農本草對現代中醫(yī)藥學的影響
    神農本草經典早已成為中國中醫(yī)藥學的寶貴遺產,對現代中醫(yī)藥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首先,神農本草提供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臨床治療方法,為中醫(yī)藥學發(fā)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參考。其次,神農本草對中草藥的研究和開發(fā)也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許多傳統(tǒng)的中草藥通過現代科學的驗證和研究,得到了更深入的解析,同時也發(fā)現了許多新的草藥和藥效。最后,神農本草對于弘揚中醫(yī)文化和傳統(tǒng)草藥的應用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過推廣和傳承,讓更多的人知曉和了解中醫(yī)藥學的智慧。
    第五段:神農本草的值得重視和學習
    神農本草作為中國古代醫(yī)藥的經典之一,其重要性和價值是不可忽視的。研讀神農本草,不僅對于學習中醫(yī)藥學有著重要的意義,還能夠讓我們更加了解和認識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神農本草中的臨床應用和治療智慧,也能夠為我們提供更多的健康保健方法和靈感,提高我們對草藥和中藥的認知和運用能力。
    總結:
    神農本草是中醫(yī)藥學的重要經典之一,其起源和內容都對中醫(yī)藥學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研讀神農本草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學到了寶貴的中醫(yī)藥知識,還能夠感受到中醫(yī)藥學的博大智慧。因此,我們應該重視和學習神農本草,將其作為我們在中醫(yī)藥學習中的重要參考和指南,以期在臨床實踐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神農本草經心得篇二
    神農本草經是我國古代最早的一部藥物學專著,也是我國醫(yī)學史上的里程碑。近日,我有幸閱讀了神農本草經,對此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過閱讀,我深深感受到神農本草經對我國古代醫(yī)學的巨大貢獻,并從中獲得了寶貴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了解中醫(yī)藥知識
    閱讀神農本草經之前,我對中醫(yī)藥知識只是略有了解。但通過閱讀,我深入了解了中草藥的分類、功效、配伍等方面的知識。神農本草經對中草藥進行了詳細的分類,分別列出了各個藥物的來源、形態(tài)、性味等。這讓我對中草藥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認識,也讓我領悟到了中醫(yī)藥的獨特魅力。
    第三段:學會運用中醫(yī)藥療法
    神農本草經不僅對中草藥進行了分類介紹,還對藥物的功效進行了闡述。通過閱讀,我了解到不同藥物對不同疾病有不同的療效。神農本草經列出了每種藥物的主治病癥,讓我學會了根據病情選用合適的藥物。這讓我對中醫(yī)藥療法有了更深的認識,也讓我在日常生活中學會了運用中醫(yī)藥的治療方法。
    第四段:感受中醫(y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
    閱讀神農本草經,除了對中醫(yī)藥知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還讓我感受到了中醫(y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這本書詳細地介紹了各種草藥的性味、功效,還對藥性相宜原則進行了解釋。通過閱讀,我不僅學到了中醫(yī)藥的知識,還領悟到中醫(yī)藥文化的哲理和思維方式。中醫(yī)藥文化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神農本草經讓我更加自豪和自信地接受和發(fā)揚中醫(yī)藥文化。
    第五段:對當代醫(yī)學的啟示
    盡管神農本草經是古代的醫(yī)學寶典,但其中蘊含的醫(yī)學思想對于當代醫(yī)學仍然有著重要的啟示。神農本草經強調了個性化治療的重要性,注重辨證論治和因人而異的診療原則。這些思想在當代醫(yī)學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同時,神農本草經對于藥物的配伍和副作用進行了嚴格的論述,也對當代藥物研發(fā)和應用提供了重要的借鑒。因此,閱讀神農本草經不僅讓我了解了古代醫(yī)學,還讓我對當代醫(yī)學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總結:
    通過閱讀神農本草經,我不僅學到了中醫(yī)藥的知識,還了解了中醫(y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這本書對于當代醫(yī)學仍然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并且使我對中醫(yī)藥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閱讀神農本草經是我一次難忘的經歷,也是我接觸古代醫(yī)學的重要途徑。我相信,在繼續(xù)學習和實踐中,我能夠進一步發(fā)揚中醫(yī)藥文化,為人類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貢獻。
    神農本草經心得篇三
    第一段:引言(介紹神農本草和閱讀心得的背景)
    神農本草是我國古代最早的一部藥物學著作,它收集整理了我國古代對于草木、礦物、動物等藥用物質的認識和運用方法。我在大學期間,閱讀了神農本草,深受啟發(fā)和震撼。在閱讀過程中,我對古人的智慧和對自然的認識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認識到自然界的寶藏和草藥的療效。下面,我將分享我對神農本草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古人對草藥的細致觀察
    神農本草中記載的草藥種類繁多,對每一種草藥都有詳細的描述和運用方法。閱讀時,我感受到古人對草藥的細致觀察和深刻洞察。他們通過觀察草藥的形態(tài)、顏色、氣味、味道等特性,判斷其功效和作用,進而運用在疾病的治療中。我深為古人的智慧所折服,他們沒有先進的科學設備,卻憑借自己的眼睛和大腦,從自然界中發(fā)現了一些寶貝般的草藥,為后人提供了極為珍貴的醫(yī)藥寶庫。
    第三段:草藥的療效和人體健康
    神農本草中所記載的草藥功效豐富多樣,有的可以治療感冒發(fā)燒、頭痛腦熱,有的可以治療失眠、食欲不振,還有的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和延緩衰老等。閱讀過程中,我深感自然界擁有無窮無盡的寶藏,能夠給人體帶來健康和活力。同時,我也明白了草藥的運用需要因人而異,不能盲目跟風,還需要結合自己的身體狀況和具體需求來選擇和搭配。
    第四段:珍貴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
    神農本草作為我國古代醫(yī)學的重要瑰寶,具有極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然而,隨著現代醫(yī)學的發(fā)展,很多人對傳統(tǒng)草藥的認識和運用逐漸淡化。這導致了許多古老的草藥知識和經驗的流失。讀完神農本草,我深感保護和傳承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的重要性。我們應該加強對傳統(tǒng)醫(yī)學知識的研究和學習,努力將這些寶貴的古代智慧傳承給未來的世代。
    第五段:對現代醫(yī)學的啟示
    閱讀神農本草,我對現代醫(yī)學也有了一定的啟示。我深感現代醫(yī)學雖然發(fā)達,但還有很多未知的領域等待我們發(fā)現和研究。古人的草藥運用經驗給了我啟示,我們可以結合現代科學技術,對草藥的療效和運用進行研究,探索更多可能的治療方法。同時,我們也應該在現代醫(yī)學中注重個體差異和綜合治療,繼承古人綜合運用草藥的智慧,為人們提供更全面的健康保障。
    以上是我對閱讀神農本草的心得體會。通過深入了解古人的智慧和對自然界的觀察,我對草藥的療效和運用有了更深的認識。同時,我也明白保護和傳承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并對現代醫(yī)學有了新的啟示。通過將古代智慧與現代科技相結合,我們可以為人類帶來更好的醫(yī)藥保健。
    神農本草經心得篇四
    近年來,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備受關注。而其中,神農本草就是一部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巨著,既是中醫(yī)藥學的奠基之作,也是一個秉承著觀察與實踐的偉大醫(yī)學著作。以神農本草為題材的學習與閱讀活動逐漸興起,對于提高我們對中醫(yī)草藥的了解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我閱讀神農本草時,我深受啟發(fā),對中醫(yī)草藥有了新的認識,同時也對中醫(yī)文化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
    首先,通過閱讀神農本草,我對中醫(yī)草藥的認識得到了深化。神農本草記載了大量的草藥,對于每一種草藥的功效和作用都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和闡述。通過閱讀這些介紹,我了解到中醫(yī)草藥的豐富多樣性和獨特療效。例如,在《神農本草》中,黃芪被稱為“君藥”,它具有補氣、健脾、生津、護肝等作用。而丹參則具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的功效。通過這些草藥的介紹,我對中醫(yī)草藥的應用范圍和療效有了更加具體和深入的認識。
    其次,閱讀神農本草讓我感受到了中醫(yī)文化的博大精深。神農本草作為我國最早的一部醫(yī)學著作,它記錄了中醫(yī)學術的雛形和脈絡。通過閱讀神農本草,我不僅了解了中醫(yī)草藥的認識,更深入地感受到了中醫(yī)藥學的智慧和獨特的醫(yī)療理念。神農本草中介紹的每一種草藥都是經過古人的實踐驗證的,它們的療效不僅能夠治病,還包含了豐富的預防保健知識。閱讀神農本草,我深深感到中醫(yī)文化的深厚底蘊,它代表著一種傳承和智慧。
    另外,通過閱讀神農本草,我對中醫(yī)藥的學術價值有了更深的理解。神農本草是我國中藥學的奠基之作,其中介紹的每一種草藥都是經過古人的智慧和努力得出的。通過這部著作,我們能夠了解到中醫(yī)草藥的分類、性味歸經、功能作用等,對于研究和發(fā)展中醫(yī)藥學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閱讀神農本草,我不僅能夠獲得中醫(yī)草藥的基礎知識,也會獲得思考的啟示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對于我們今后的學習和研究都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最后,通過閱讀神農本草,我對養(yǎng)生保健有了新的認識。神農本草中介紹的草藥不僅可以用于治療疾病,還可以用于養(yǎng)生保健。例如,殺蟲草可以用來驅蟲,益母草可以用來調理女性的身體。通過閱讀神農本草,我們可以了解到哪些草藥對于我們的身體有益,從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保健自己。此外,在閱讀神農本草的過程中,我也了解到了草藥的種植和采摘,從而更好地理解了草藥的有效成分和使用方法。
    綜上所述,通過閱讀神農本草,我對中醫(yī)草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感受到了中醫(yī)文化的博大精深。神農本草不僅代表著醫(yī)學的奠基之作,更傳承了中醫(yī)學的種種智慧和理念。它不僅有著學術價值,也能夠為我們的健康保健提供指導。因此,我相信在今后的學習和實踐中,閱讀和學習神農本草,將對我們有著重要的啟發(fā)和指導作用。
    神農本草經心得篇五
    科技節(jié)又來啦,那么我這個“小小神醫(yī)”又要出現啦!“小神醫(yī)”今日推薦大家讀的是《神農本草經》,它是我國古代現存最早的藥物學著作,《黃帝內經》是中醫(yī)理論之本,而《神農本草經》則是藥物的經典著作。
    中草藥知識其實很好玩,《神農本草經》是一本我特別喜歡的中草藥書籍。全書共介紹了365種中草藥,將藥物按照效用分為上、中、下三品,為方便我們查閱,又細分為植物、動物、礦物三部分,詳細闡明各藥性味、歸類、配方及功效,并附有獨一無二的小藥方,方便我們對癥應用。書中還匯集了許多醫(yī)家
    名言
    以及中草藥的傳說與小故事,讓我們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中藥知識。
    我每次讀著讀著就入迷了,當我讀到桑葉也稱神仙草,性寒,味苦,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等功效時,真是讓我大開眼界!桑葉不就是給蠶寶寶吃的食物嗎?原來還有這樣的妙用!難怪我一感冒,奶奶就會回鄉(xiāng)下采桑葉給我煮湯喝!這可是科學秘方??!書上還附有每一個癥狀的配方,我讀得可仔細啦,細細品味每種草藥的用處,說不定這些小藥方在以后的生活中都用得著呢!
    《神農本草經》這本書內容豐富,使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向我們介紹中草藥??粗唵蚊髁耍瑢χ参锏母?,莖,葉,花等部分作了詳細說明,使我更全面、更形象地了解了植物、動物、礦物的各種藥用價值,也讓我更簡單,更輕松地學到了相關的中醫(yī)知識。
    在科技節(jié)中,學校還邀請了一位專家來給我們講解中醫(yī)知識,專家從一個西瓜講起,告訴我們西瓜的多種功效。我們不禁感嘆:原來西瓜的用處這么多??!專家還告訴我們,人體是顯微鏡,中醫(yī)可以通過望、聞、問、切這四大步驟診病。我認真聽了專家給我們的講解,又對比了《神農本草經》上的知識,覺得我這個小神醫(yī)又有進步了呢!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好好學習,共同了解相關的中草藥知識,人人爭做“小神醫(yī)”吧!
    神農本草經心得篇六
    本草綱目心得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guī)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yōu)秀的本草綱目心得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本草綱目心得精品6篇】,供你選擇借鑒。
    一次無意中注意到了李時珍這位中醫(yī)學家,便對他作了些了解。對于《本草綱目》這一偉大的醫(yī)學著作,我想很多人都并不陌生。記得在小學的語文課本上就已經有關于李時珍和他那《本草綱目》的相關介紹。猶記得,李時珍那不怕辛苦,刻苦鉆研的精神深深地印在一個小女孩的腦海里。轉眼間,小女孩已經成為一個高中學生。
    李時珍出生在一個醫(yī)生世家,受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他從小就對醫(yī)學有著很大的興趣。不但能識辨草藥,還能了解草藥的用處。到了少年時,醫(yī)學在那時被視為雜流。醫(yī)生很卑微的活著。李時珍的父母希望他考科舉。不希望他做為一名醫(yī)生被人瞧不起。14歲那年,李時珍考取了秀才,后來又多次參加科舉,但都失敗了。于是李時珍懇求他父親讓他學醫(yī),結果答應了,經過多年的鉆研,李時珍成了有很有名望的醫(yī)生。。
    李時珍在35歲的時候開始編著《本草綱目》為了寫這本書,花費了10余年的時間。閱讀各種參考書,引用書目多種,并對以往的那些著作進行了鑒別和考證。糾正了多次錯誤。為了弄清一些藥物的形狀,特性,功效,跋山涉水,足跡遍布大江南北。深入民間,進行調查請教。他即使走到一棵極尋常的柏樹旁邊,也要仔細看看,摸摸,再靜下來想想。再觀察它的形狀,特性,功效,然后記錄下來。李時珍非常認真,凡是有所懷疑的,都要弄的水落石出。他還在自己的家里載種了幾十種藥材。并親自炮制藥物來摸索藥物的藥性。為了弄清藥物的效果,他以身試藥。并親自記下感受。經過27個春秋的摸索探索,于61歲完成了這部中藥醫(yī)學的初稿。此后,經過3次修改,最終定稿。1596年,正式出版。此時李時珍已經去世3年了。。
    《本草綱目》共有52卷,載有藥物1892種,其中載有新藥374種,收集醫(yī)方11096個,書中還繪制了1111幅精美的插圖,是我國醫(yī)藥寶庫中的一份珍貴遺產。它的成就,首先在藥物分類上改變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類法,采取了“析族區(qū)類,振綱分目”的科學分類。它把藥物分礦物藥、植物藥、動物藥。又將礦物藥分為金部、玉部、石部、鹵部四部。植物藥一類,根據植物的性能、形態(tài)、及其生長的環(huán)境,區(qū)別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5部;革部又分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類。動物一類,按低級向高級進化的順序排列為蟲部、鱗部、介部、禽部、獸部、人部等6部。還有服器部。《本草綱目》共分為16部62類。這種分類法,已經過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統(tǒng)來進行了。從無機到有機,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這種分類法在當時是十分先進的。尤其對植物的科學分類,要比瑞典的分類學家林奈早二百年。
    面對浩瀚的本草寶庫,如何駕馭、操縱它便成為最關鍵的問題??梢哉f這是李時珍最大的貢獻之一。他不僅解決了藥物的方式、檢索等問題,更重要的是體現了他對植物分類學方面的新見解,以及可貴的生物進化發(fā)展思想。李時珍打破了自《神農本草經》以來,沿襲了一千多年的上、中、下三品分類法,把藥物分為水、火、土、金石、草、谷、萊、果、木、器服、蟲、鱗、介、禽、獸、人共16部,包括60類。每藥標正名為綱,綱之下列目,綱目清晰。書中還系統(tǒng)地記述了各種藥物的知識。包括校正、釋名、集解、正誤、修治、氣味、主治、發(fā)明、附錄、附方等項,從藥物的歷史、形態(tài)到功能、方劑等,敘述甚詳。尤其是“發(fā)明”這項,主要是李時珍對藥物觀察、研究以及實際應用的新發(fā)現、新經驗,這就更加豐富了本草學的知識。
    《本草綱目》對于中國乃至世界的影響是相當大的。一向以中國風作為自己音樂風格的周杰倫也曾經唱過一首以《本草綱目》為題目的歌曲。通過歌曲的傳播,我想《本草綱目》在各地的影響會更加的深遠。
    《本草綱目》是明朝偉大的醫(yī)藥學家李時珍為修改古代醫(yī)書的錯誤而編,(1518-1593年)以畢生精力,親歷實踐,廣收博采,實地考察,對本草學進行了全面的整理總結,歷時29年編成,30余年心血的結晶。共有52卷,載有藥物1892種,其中載有新藥374種,收集醫(yī)方11096個,書中還繪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圖,約190萬字,分為16部、60類。每種藥物分列釋名(確定名稱)、集解(敘述產地)、正誤(更正過去文獻的錯誤)、修治(炮制方法)、氣味、主治、發(fā)明(前三項指分析藥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間流傳的藥方)等項。全書收錄植物藥有881種,附錄61種,共942種,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種,共計1095種,占全部藥物總數的58%。李時珍把植物分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本部五部,又把草部分為山草、芳草、溼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雜草等九類,是我國醫(yī)藥寶庫中的一份珍貴遺產。是對16世紀以前中醫(yī)藥學的系統(tǒng)總結,在訓詁、語言文字、歷史、地理、植物、動物、礦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書十七世紀末即傳播,先后多種文字的譯本,對世界自然科學也有舉世公認的卓越貢獻。它是幾千年來祖國藥物學的總結。這本藥典,不論從它嚴密的科學分類,或是從它包含藥物的數目之多和流暢生動的文筆來看,都遠遠超過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被譽為“東方藥物巨典”,對人類近代科學以及醫(yī)學方面影響最大。
    它的成就,首先在藥物分類上改變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類法,采取了“析族區(qū)類,振綱分目”的科學分類。它把藥物分礦物藥、植物藥、動物藥。又將礦物藥分為金部、玉部、石部、鹵部四部。植物藥一類,根據植物的性能、形態(tài)、及其生長的環(huán)境,區(qū)別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5部;草部又分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類。動物一類,按低級向高級進化的順序排列為蟲部、鱗部、介部、禽部、獸部、人部等6部。還有服器部。這種分類法,已經過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統(tǒng)來進行了。從無機到有機,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這種分類法在當時是十分先進的。尤其對植物的科學分類,要比瑞典的分類學家林奈早二百年。
    《本草綱目》不僅在藥物學方面有巨大成就,在化學、地質、天文等方面,都有突出貢獻。它在化學史上,較早地記載了純金屬、金屬、金屬氯化物、硫化物等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同時又記載了蒸餾、結晶、升華、沉淀、干燥等現代化學中應用的一些操作方法。李時珍還指出,月球和地球一樣,都是具有山河的天體,“竊謂月乃陰魂,其中婆娑者,山河之影爾”?!侗静菥V目》不僅是我國一部藥物學巨著,也不愧是我國古代的百科全書。正如李建元《進本草綱目疏》中指出:“上自墳典、下至傳奇,凡有相關,靡不收采,雖命醫(yī)書,實該物理。 智者何以完成巨作,從下面的故事中,我備受激勵!
    李時珍繼承家學,尤其重視本草,并富有實踐精神,肯于向勞動人民群眾學習。李時珍三十八歲時,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醫(yī)所事務。三年后,又被推薦上京任太醫(yī)院判。太醫(yī)院是專為宮廷服務的醫(yī)療機構,當時被一些庸醫(yī)弄得烏煙瘴氣。李時珍再此只任職了一年,便辭職回鄉(xiāng)。李時珍曾參考歷代有關醫(yī)藥及其學術書籍八百余種,結合自身經驗和調查研究,歷時二十七年編成《本草綱目》一書,是我國明以前藥物學的總結性巨著。在國內外均有很高的評價,已有幾種文字的譯本或節(jié)譯本。另著有《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等書。
    中華有很多經典名著,這些名著都很受人們的喜愛。每一本名著都有著自己的優(yōu)點,使讀者對作者的敬佩油然而生。而我最喜歡的是《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是一本醫(yī)學的著作,作者李時珍用26年的時間寫成了這本著作。《本草綱目》共有52卷,卷1介紹了明朝以前主要本草41種,這本書列舉了:草藥的別名、解釋命名的意義、闡述藥性理論、提示用藥要點、附列了相關的方劑。
    起初我看《本草綱目》源于好奇,可是我看了不久,我便喜歡上了這本書。這本書對草藥的講解很細致,氣味、主治、附方都可以一一列舉出來。我有時也會按照書上講的內容,對某些草藥進行驗證,驗證出來的結果也是符合的。我對這本書的作者有一種說不出的敬佩,他用自己的知識、經驗和求證,把這些草藥寫得那么淋漓盡致,這本書可謂是“上自墳典,下自傳奇,凡有相關,莫不收采,雖命醫(yī)書,實該物理?!薄侗静菥V目》中提及的藥房也很有效,有次弟弟頭痛,我想起了《本草綱目》中所提到“薄荷”可除風熱、清頭目,就去花盆里摘了幾片給弟弟聞,弟弟聞了之后感覺舒緩了許多。我真正體會到《本草綱目》很神奇,就決定沒事的時候就多看幾遍,要是以后再碰到這些事也不會驚慌失措了,不過有時候還是得去看醫(yī)生。
    《本草綱目》是經典著作、中醫(yī)典籍,古代名醫(yī)所編著的,國內現存有約72種?!侗静菥V目》讓我明白了讀書的好處,又讓我知道了草藥的好處,《本草綱目》的確是一本受人喜愛的著作。
    本草綱目是明朝醫(yī)圣李時珍歷經三十余年寫成的。
    翻開書,我第一眼就看到《本草綱目》這本書條理清晰。全書共436頁,1000000多字,分草部,菜部,果部,谷部,木部,禽部,蟲部等好多種啊!
    他沒有采用《神農本草經》的分類方法,而是另辟蹊徑,正名為綱,綱下列木,綱目清晰。書內對所記錄的藥材的形態(tài),功能,方劑都有記載,而且每一味藥都附有插圖。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還不知道連平常炒菜用的蔥,都可以用來治感冒!
    這本書里有大白菜,紅色的蘿卜,好吃的萵苣,大大的冬瓜,有我認識的、有我不知道的,有平常飯桌上就能看到的、有藏在山中不易被發(fā)現。這些東西原來都是可以治病救人啊!
    我很好奇,李時珍是怎樣在那個交通不發(fā)達的年代采集到那么多的藥材并畫出它們的呢?
    看了這本書,我仿佛看到了李時珍身背藥簍、腳穿草鞋;披著蓑衣、拄著拐杖,穿梭在名山大川之間孤獨而堅毅的身影;看到了李時珍頂著烈日的炙烤和蚊蟲的叮咬,仍然不停的腳步。
    那時,太和山五龍宮產的“榔梅”,被道士們說成是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仙果。他們每年采摘回來,進貢皇帝。官府嚴禁他人采摘。李時珍不信道士們的鬼話,要親自來試試看,有什么功效。于是,他不顧道士們的反對,竟冒險摘了一顆。經研究,發(fā)現它的功效跟普通的桃子杏子一樣,能生津止渴而已,是一種變了形飛榆樹的果實,并沒有什么特殊功效。
    從這幾件事上,不難發(fā)現李時珍堅定的信念,對醫(yī)學熱愛和不怕犧牲的精神。讀了這本書,我得到了許多的醫(yī)學知識,了解了許多生活中的醫(yī)學小常識。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讀到這本書,也希望這本書里的知識能流傳的世界各地,給人們帶來幸福。
    我還要學習李時珍對醫(yī)學的熱愛和不怕吃苦的精神,把它用在學習上!
    《本草綱目》本著篇幅太過弘大,而且所錄的一些物類當代未難以訪。果此,咱們進行了切于實用的編譯,將今人常用和尚能訪求的物類加以收錄,以使該譯本更利于天下生夷易近正在家居日用飲食時加以披覽,使一樣平常所食之物實反發(fā)揮養(yǎng)生、療疾的功效。
    朝醫(yī)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全書共有190多萬字,記載了1892種藥物,分成60類。其中374種是李時珍新增加的藥物。繪圖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個藥方。在這部書中,李時珍指出了許多藥物的真正效用,它是幾千年來祖國藥物學的總結。
    李時珍家四代行醫(yī)。少年李時珍受家庭熏陶,耳濡目染,對醫(yī)學很感興趣。但由于當時醫(yī)生社會地位低下,父親希望李時珍躋身仕途。李時珍曾于14歲時考中黃州府秀才,后來在17歲、20歲、23歲時3次赴武昌應試,沒有考中,于是決心棄儒從醫(yī),繼承父業(yè)。
    僅僅作為一個文本,醫(yī)藥學家李時珍四百年前編撰的這套《本草綱目》,在現今美學觀念的折射下,可以散發(fā)別致的魅力。
    早兩年《昆蟲記》成為流行讀物的范本之一,和那位天真頑皮的法國老頭法布爾相比,我們的李時珍更為純粹。
    如同一杯啤酒撇去了泡沫,在《本草綱目》中找不到感性的只字片語。當然作為嚴肅的專業(yè)典籍,《本草綱目》無疑與《昆蟲記》牛頭不對馬嘴,它們之間的對照,算得上“茍且”。然而法布爾的風行確實喚起了對李時珍的記憶。
    在此之前,難以想象我會在《本草綱目》上花掉整整兩年的睡前時光——那等待睡意的片刻,是我全部時間的精華。事實證明,這位名垂青史的祖先給我?guī)淼氖菬o邊的愜意,并且有效地改善了我對食物的無知。
    漫長而炎熱的假期,難免使我們覺得厭煩,但是有一本有意義的書陪伴你度過,那就不一樣了,為了培養(yǎng)興趣、增長見識、充實假期生活,我去書店了一本書籍——《本草綱目》,這本書內容趣味豐富、深奧、實用深深地吸引了我,并給我留下的印象更是無限的。
    《本草綱目》是由明朝杰出醫(yī)學家、藥物學家李時針在繼承和總結明代以前本草成就的基礎上進行多方考證,花了將近30年時間而寫成的。它是東方藥學巨典,具有“醫(yī)學之淵海,格物之通典”的美譽。
    《本草綱目》一共有52卷,190多萬字,記載藥物1892種,分水、火、土、草等16部62類;附藥方11096則;附圖1160幅。編寫的體例是首標正明叫綱,名字注釋叫做目,其次集解、辨疑、正談,再次是氣味、主治、附方。根據祖國藥物學著作的傳統(tǒng)名稱,仍以本草命名。
    讀了這本書,我驚奇地發(fā)現醫(yī)學界竟是如此神奇,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平凡的物體竟可成為治病的良藥。比如水部中的露水,書中這樣注名著,露是陰氣積聚而成的水液,是潤澤的夜氣,再道旁萬物上沾而成的,味甘,性平,無毒,秋露水凜成夜晚的肅殺之氣,宜用來煎潤肺的藥,調和治疥、蘚、蟲癩的各種散劑。想不到吧,平凡的它們,卻有不平凡的醫(yī)療作用,相信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平凡的物體等著人們去發(fā)現它們的價值,那將會帶給我們另一個驚奇。
    從這里我也懂得了一個道理,那就是,生活中注意觀察是非常重要的,它會使我們學到很多東西,發(fā)現很多東西,同樣也可以解決很多疑問。再剛剛露水的例子中,我們發(fā)現書中記載的任何藥物,他都有有注明有毒或是無毒,這跟人差不多有善惡之分,提醒我們用藥要注意,就像我們生活中要小心與人打交道一樣。
    《本草綱目》里還收集了很多有醫(yī)療作用的花草樹木的圖片,看了這些圖片,可以說是大開眼界,它們有些長得很漂亮,有些長得很奇特,也有些長得很渺小……它們還解開了很多疑惑,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生活中,有些我只知道它們的名稱,卻不知道它們的樣子,比如冬蟲夏草、海藻等等;而有些,我只知道它們的樣子,卻不知道它們的名稱,又比如金毛狗脊等。這樣一來,我有增長了對植物的見識。
    在這里我也給自己提了個醒,那就是,對事物的了解和對問題的認識,不可以不清不楚,那樣,就會使心中的疑惑越積越多,不知道到哪天才能解開,或許永遠都不會解開。
    《本草綱目》它又是一本非常耐人尋味的書。讀完了它,每一次的回味都能讓人懂得不同的道理,懂得了這些道理,就讓人有方向的前進,把這些道理當作做人的原則,讓自己的思想變得更加成熟。讀了這本書,使我對醫(yī)學越來越感興趣,也使我懂得了許多道理。我不知道用什么樣的語言去贊美這本書,它不愧為醫(yī)學寶庫。
    神農本草經心得篇七
    神農本草,是中國古代最早的一部醫(yī)藥學著作,由虞部醫(yī)掌握總結數千種中草藥,是中醫(yī)藥學的重要基礎。通過對神農本草的學習和研究,我對中藥有了更深的認識和體會。以下是我對神農本草的心得體會的五段式文章。
    第一段:神農本草的背景與意義
    神農本草是我國古代醫(yī)藥學著作的開山之作,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千七百多年前的夏代。它記載了從茶葉到珍珠,從食材到藥材的豐富內容。神農本草的意義在于它為中醫(yī)藥學的發(fā)展提供了基礎,奠定了中藥治療疾病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對后世的中醫(yī)藥學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第二段:神農本草的特點與優(yōu)勢
    神農本草的獨特之處在于其詳盡的描述和分類,它將草本植物按照不同的用途進行了分類,包括藥用、飲食、釀造等各個方面。而且對于每種草藥,神農本草還詳細描述了其藥性、功效及用法等。這種分類和描述的方法使得讀者能夠迅速找到需要的信息,為臨床實踐提供了方便。此外,神農本草還以實踐為基礎,突出了對于草藥的研究和應用。
    第三段:神農本草的價值與意義
    神農本草是中醫(yī)藥學研究的重要資料,它記錄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知識,為中藥學發(fā)展提供了寶貴的參考。通過研讀神農本草,我們可以了解中藥在古代的應用和發(fā)展,同時也可以對于中醫(yī)藥學的理論和實踐有更深刻的認識。此外,神農本草還是對于中華民族智慧與智力的體現,它對于保護和傳承中醫(yī)藥文化有著重要的作用。
    第四段:神農本草的啟示與啟發(fā)
    神農本草作為古代醫(yī)藥學的起點,不僅為后世的中藥研究和治療提供了基礎,同時也給我們現代人提供了許多啟示和啟發(fā)。神農本草強調中草藥的實踐應用和驗證,這種重視實踐的態(tài)度值得我們深思。在當今時代,我們也應當注重中藥的臨床應用,通過實踐和驗證,不斷完善和發(fā)展中藥學。此外,神農本草還告訴我們,草藥的研究和應用需要不斷探索和學習,永遠保持一顆謙虛和學習的心態(tài)。
    第五段:我的體會與反思
    通過學習神農本草,我對于中醫(yī)藥學有了更深的認識和體會。我意識到中醫(yī)藥學是一門重實踐的學科,只有通過實踐和驗證,才能不斷完善和發(fā)展。同時,我也意識到草藥研究需要不斷學習和探索,只有保持謙虛和學習的心態(tài),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另外,中醫(yī)藥學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作為后代,我們應當積極學習和傳承中醫(yī)藥文化,為其保護和發(fā)展努力。
    通過對神農本草的學習和研究,我深切體會到中醫(yī)藥學的重要性和價值所在。我們作為現代人,應當重視中藥的研究和應用,通過實踐和驗證,不斷發(fā)展中醫(yī)藥學。同時,我們也應當學習和傳承中醫(yī)藥文化,使其瑰寶永流傳。神農本草是我們中華民族智慧和智力的體現,我們有責任將其珍惜并發(fā)揚光大。
    神農本草經心得篇八
    神農本草經是我國古代最早的藥物學著作之一,被譽為我國古代藥物學的奠基之作。閱讀神農本草經,不僅可以了解我國古代醫(yī)學的起源和發(fā)展,還可以對今天的中藥學有更深入的了解。這本經典不僅是我國古代醫(yī)學的瑰寶,更體現了中國文化和智慧。
    第二段:神農本草經的內容與特點
    神農本草經收錄了365種藥物,對各種植物、動物、礦物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介紹了藥物的性味、歸經、功效等。這些數據是根據古代醫(yī)學實踐的經驗總結,經過上千年的傳承和發(fā)展,形成了獨特的理論體系。神農本草經的特點是注重實踐,以療效為導向,致力于探索治療疾病的方法,并提出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和方案。
    第三段:閱讀神農本草經的收獲
    閱讀神農本草經給我?guī)砹嗽S多啟發(fā)和收獲。首先,我深刻認識了草藥的重要性。在神農本草經中,每一種藥物都有其獨特的作用和價值,可以治療各種疾病。我意識到,自然界存在著許多寶貴的資源,正是這些草藥給了我們解決疾病的契機。其次,我學到了識別和運用草藥的方法。神農本草經對每種藥物的特點進行了詳細的描述,指導人們如何識別和運用。通過學習,我可以更加準確地辨別草藥的真?zhèn)危⒘私馊绾魏侠泶钆涫褂?,發(fā)揮最好的效果。最后,我還獲得了關于中醫(yī)理論的知識。神農本草經不僅介紹了各種藥物,還涉及了五行學說、經絡學等中醫(yī)理論。這讓我對中醫(yī)學的體系有了更加深入和系統(tǒng)的了解。
    第四段:神農本草經對現代中藥學的意義
    神農本草經的積淀和發(fā)展奠定了中藥學的基礎,對現代中藥學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們可以從神農本草經中汲取寶貴的經驗和智慧,從中學習到草藥的運用、療效評價和劑型選擇等方面的知識。這對于推動中藥學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具有深遠的影響。而且,神農本草經對中藥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也具有借鑒意義。在當今醫(yī)學界普遍倡導“整體醫(yī)學”的背景下,神農本草經注重草藥的綜合作用,注重整體觀念,符合當代醫(yī)學的發(fā)展趨勢,對于推動中藥在現代醫(yī)學中的地位和發(fā)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第五段:個人的心得與體會
    通過閱讀神農本草經,我深刻感受到了中醫(yī)學的博大精深和中藥的神奇效能。神農本草經不僅是我國古代醫(yī)學的瑰寶,也是中醫(yī)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本經不僅讓我對中醫(yī)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還給了我研究和應用中藥的啟示。我相信,在當今醫(yī)學研究中,借鑒神農本草經的經驗,將能夠為中醫(yī)學的發(fā)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總結:通過閱讀神農本草經,我對我國古代醫(yī)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中藥的獨特作用有了更透徹的理解。神農本草經對中醫(yī)學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對現代中藥學的發(fā)展也具有借鑒作用。通過學習神農本草經,我更加珍惜草藥的寶貴資源,更加看重中醫(yī)學的獨特價值,也更加堅定了深入學習中醫(yī)學的信心。
    神農本草經心得篇九
    神農本草是我國古代醫(yī)藥學的經典著作之一,是中華民族寶貴的傳統(tǒng)文化遺產之一。通過研讀神農本草,我深深感受到了其中蘊含的智慧,對中草藥的認識也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下面就讓我來分享一下我的學習心得和體會。
    首先,在學習神農本草過程中,我對中草藥功效有了更全面的了解。神農本草收錄了數千種草木石骨動物的藥性和應用方法,對中草藥的分類、功效、用法都進行了詳細的描述。通過研讀這些內容,我了解到不同的中草藥在治療不同疾病時有著不同的效果。比如,黃連能夠清熱解毒,對于治療口腔潰瘍和燒傷有很好的效果;當歸富含鐵元素,對貧血有明顯的改善作用。這些草藥的藥效都是神農普及治病的寶貴經驗,對我來說是非常寶貴的知識。
    其次,神農本草讓我對中醫(yī)理論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作為古代醫(yī)者的總結和經驗,神農本草中的許多理論都是中醫(yī)理論的基石。例如,藥物配伍理論,神農本草中對于多味草藥的合理搭配有著詳細的介紹。另外,神農本草也提出了“四氣五味”的理論,即將草藥分為寒熱溫涼四性,同時概括了五味草藥的味道屬性。這些理論讓我對中醫(yī)理論體系有了更清晰的認知,也更深刻地理解了中醫(yī)的獨特之處。
    第三,神農本草還讓我了解到中草藥的炮制和劑型制作過程。神農本草不僅收錄了不同中草藥的功效和應用方法,還詳細描述了草藥的炮制過程和制劑的用法。例如,當歸需要先制成醋制當歸,才能發(fā)揮其最佳的治療效果;丁香需要經過曬制才能用于治療腳氣等。這些炮制過程不僅提高了草藥的藥效,還方便了草藥的使用。同時,神農本草還提供了多種制劑的制作方法,比如湯劑、丸劑、散劑等等,可以根據病情和需求選擇最適合的劑型。這讓我深信中草藥的獨特制劑與用法也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
    最后,在研讀神農本草的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中草藥的溫和療效。相較于現代西藥的副作用和依賴性,中草藥以其溫和而有效的特點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神農本草中收錄的許多草藥,如人參、枸杞、黃芪等,不僅可以治療疾病,還可以提高人體機能和免疫力。這讓我看到了中草藥的獨特價值,并對其持有深深的敬意。
    總之,神農本草作為我國古代醫(yī)藥學的瑰寶,深深吸引了我對中草藥的學習和研究。通過研讀神農本草,我對中草藥的功效、中醫(yī)理論、制劑過程以及療效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神農本草不僅是我國寶貴的傳統(tǒng)文化遺產,更是一個寶貴的學習資料和指南,為我們傳承和發(fā)展中醫(yī)藥事業(yè)提供了很多寶貴的經驗。我深信,只有通過不斷學習和研究,我們才能更好地傳承和發(fā)揚我國傳統(tǒng)醫(yī)藥文化,為人類健康事業(yè)做出更大的貢獻。
    神農本草經心得篇十
    神農本草經是我國古代最早的一部記載藥物的草藥學著作,它包含了大量的中草藥方劑和臨床運用經驗。我曾經在一次課堂的學習中接觸到這部古籍,通過反復研讀,我深深地感到神農本草經在中國醫(yī)學史上的獨特價值。下面,就我對神農本草經的閱讀心得體會作一分享。
    首先,通過閱讀神農本草經,我深刻體會到中醫(yī)藥學追求的是“和為貴”的治療理念。神農本草經中的方劑看似繁雜,但總結起來,都是以調理陰陽平衡、調和臟腑功能為目標。這與現代醫(yī)學強調的人體內環(huán)境協(xié)調、維持身體平衡的觀念不謀而合。閱讀神農本草經,讓我更加明白了中醫(yī)藥學治療的獨特之處,它不僅僅注重治療疾病,更注重調節(jié)身體的整體平衡。
    其次,神農本草經使我深刻認識到中草藥的藥理作用。這部古籍對五味草藥的性味歸經有詳細的記載,每味草藥都有它獨特的藥性特點。其中,對于藥物的溫、寒、熱、涼的作用認知尤為重要。神農本草經中的藥物分析了它們的藥效和適應病癥,讓我深入了解了草藥的藥理學知識。這對于今天的中草藥研究和運用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第三,神農本草經告訴我中醫(yī)藥學的理論與實踐是相輔相成。神農本草經并不只是一個理論著作,更是一個醫(yī)者通過臨床實踐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經過數千年的時間考驗,經方顯示了廣譜應用于不同病癥的優(yōu)良效果。如它治療黃疸、腎虛等常見病癥的方劑,在今日依然具有同樣的療效。因此,我深信理論和實踐是互相促進、共同進步的,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第四,神農本草經啟發(fā)我關注民間醫(yī)學的傳承和發(fā)展。這部古籍記錄了大量的民間醫(yī)學經驗和草藥治療方劑,展現了中國古代百姓治病的智慧。這些傳統(tǒng)醫(yī)學的經驗和知識傳承至今,對中醫(yī)藥的發(fā)展仍然具有重要影響。因此,讀懂神農本草經,讓我意識到要重視和傳承民間醫(yī)學,使其在當代得到更好的發(fā)揚和應用。
    最后,神農本草經的閱讀讓我深感國家文化底蘊的博大精深。神農本草經是我國醫(yī)學文化的瑰寶,是古代醫(yī)學智慧的結晶。通過對這部古籍的學習,我不僅學習到了中草藥學的知識,還了解到了古代醫(yī)學家的智慧和造詣。這使我更加自豪地認識到,我們的中醫(yī)藥學是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神農本草經是中華民族最早的草藥學著作,它秉持著和、草和人、天和地的原則,將中醫(yī)藥學的基本理論和實踐經驗融合為一體。通過閱讀神農本草經,我們既可以學習到中醫(yī)藥學的深刻智慧,又可以感受到古代醫(yī)學文化的豐富內涵。希望在未來的發(fā)展中,我們能夠更好地繼承和發(fā)揚神農本草經所倡導的理念,為中醫(yī)藥事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神農本草經心得篇十一
    第一段:引言(150字)
    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醫(yī)藥寶典,《神農本草經》流傳了幾千年。這本古籍講述了神農嘗百草之經歷,并將其總結成方便后代醫(yī)者應用的經驗和知識。近期,我有幸閱讀了《神農本草經》,在讀后深受啟發(fā)并有了一些體會和感悟。通過閱讀這本古籍,我對中醫(yī)草藥有了深入的了解,也常常想到了現代醫(yī)藥的一些問題。
    第二段:回顧歷史背景(200字)
    《神農本草經》成書于上古時期,始于上古時期的遠古部落文化。在當時,人類缺乏現代醫(yī)學的技術和知識,對各種疾病束手無策。但是神農卻不屈不撓地嘗試各種草藥的用途和療效,逐漸積累了豐富的醫(yī)藥經驗。正是出于這樣的背景,《神農本草經》誕生了,其價值在于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醫(yī)藥知識。在閱讀這本書時,我感受到了古人智慧的偉大和醫(yī)藥科學的深遠。
    第三段:探討中藥的獨特價值(250字)
    作為一部中醫(yī)藥的經典之作,《神農本草經》強調中藥的獨特價值和治療能力。通過對各種中藥的描述和應用,神農傳達了中藥的療效和草藥治療的原理。這讓我想到現代醫(yī)學中的許多現象,如西藥的使用頻率變高,而中藥的應用則有所減少?!渡褶r本草經》提醒我們,中藥的療效是經過千百年的實踐驗證的,應當被珍視和發(fā)揚。
    第四段:思考現代醫(yī)學的發(fā)展和挑戰(zhàn)(300字)
    在閱讀《神農本草經》期間,我不禁思考了現代醫(yī)學的發(fā)展和挑戰(zhàn)?,F代醫(yī)學的進步和科技的發(fā)展給我們帶來了許多便利和創(chuàng)新,但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例如,許多新藥的研發(fā)成本過高,制約了藥物的價格和普及。另外,現代醫(yī)學注重研究成果與實際應用的時間差和認可度問題。這些問題使得中醫(yī)的獨特價值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和承認。
    第五段:對中醫(yī)藥的前景展望(300字)
    盡管現代醫(yī)學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和進步,但我相信中醫(yī)藥依然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和前景?!渡褶r本草經》中提到的許多中藥,如人參、枸杞等,在現代醫(yī)學界仍受到矚目。隨著人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視和需求的變化,《神農本草經》的價值將會更加被看重,中醫(yī)藥在當代社會的發(fā)展和應用空間也將不斷擴大。同時,現代科技的進步也為中醫(yī)藥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希望。
    總結(100字)
    通過閱讀《神農本草經》,我深切體會到了中醫(yī)藥的博大精深和獨特價值。同時,在思考現代醫(yī)學面臨的一些挑戰(zhàn)時,我也對中醫(yī)藥的前景充滿了希望。相信隨著人們對中醫(yī)藥的重視和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中醫(yī)藥將在現代社會中繼續(xù)發(fā)揮其獨特的作用。
    神農本草經心得篇十二
    中華有很多經典名著,這些名著都很受人們的喜愛。每一本名著都有著自己的優(yōu)點,使讀者對作者的敬佩油然而生。而我最喜歡的是《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是一本醫(yī)學的著作,作者李時珍用26年的時間寫成了這本本草著作?!侗静菥V目》共有52卷,卷1介紹了明朝以前主要本草41種,這本書列舉了:草藥的別名、解釋命名的意義、闡述藥性理論、提示用藥要點、附列了相關的方劑。
    起初我看《本草綱目》源于好奇,可是我看了不久,我便喜歡上了這本書。這本書對草藥的講解很細致,氣味、主治、附方都可以一一列舉出來。我有時也會按照書上講的內容,對某些草藥進行驗證,驗證出來的結果也是符合的。我對這本書的作者有一種說不出的敬佩,他用自己的知識、經驗和求證,把這些草藥寫得那么淋漓盡致,這本書可謂是“上自墳典,下自傳奇,凡有相關,莫不收采,雖命醫(yī)書,實該物理?!薄侗静菥V目》中提及的附方也很有效,有次弟弟頭痛,我想起了《本草綱目》中所提到“薄荷”可除風熱、清頭目,就去花盆里摘了幾片給弟弟聞,弟弟聞了之后感覺舒緩了許多。我真正體會到《本草綱目》很神奇,就決定沒事的時候就多看幾遍,要是以后再碰到這些事也不會驚慌失措了,不過有時候還是得去看醫(yī)生。
    《本草綱目》是經典著作、中醫(yī)典籍,古代名醫(yī)所編著的,國內現存有約72種。《本草綱目》讓我明白了讀書的好處,又讓我知道了草藥的好處,《本草綱目》的確是一本受人喜愛的著作。
    神農本草經心得篇十三
    味甘溫,
    主咳逆上氣,明目益精,安五藏,通百節(jié),利九竅,下乳汁(御覽引云,一名留公乳,大觀本,作一名公乳,黑字)。生山谷。
    吳普曰:鐘乳,一名虛中,神農辛,桐君醫(yī)和甘,甘無毒(御覽引云李氏,大寒),
    資料
    生山谷(御覽引云,太山山谷)。陰處岸下,溜汁成(御覽引作溜汁所成聚),如乳汁,黃白色,空中相通。二月三月采,陰干(凡吳普本草,掌禹錫所引者不復注,惟注其出御覽諸書者)。
    名醫(yī)曰:一名公乳,一名蘆石,一名夏石,生少室及太山,采無時。
    案范子計然云:石鐘乳出武都,黃白者善(凡引計然,多出事文類聚,文選注,御覽,及大觀本草)。列仙傳云:n疏,煮石髓而服之,謂之石鐘乳,鐘當為潼,說文云乳汁也,鐘假音字。
    神農本草經心得篇十四
    味甘平,
    主身皮死肌,中風寒熱,如在車船上,除邪氣,安五臟,益子精,明目,久服輕身延年。一名云珠,一名云華,一名云英,一名云液,一名云沙,一名磷石,生山谷。
    資料
    案列仙傳云:方回,煉食云母。抱樸子仙藥篇云:云母有五種,五色并具,而多青者,名云英,宜以春服之。五色并具,而多赤者,名云珠。宜以夏服之。五色并具,而多白者,名云液,宜以秋服之。五色并具,而多黑者,名云母,宜以冬服之。但有青黃二色者,名云沙,宜以季夏服之。晶晶純白名磷石,可以四時長服之也。李善文選注:引異物志,云母一名云精,人地萬歲不朽,說文無磷字。玉篇云:磷薄也,云母之別名。
    神農本草經心得篇十五
    本草學是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化中最古老、最深入人心的學科之一。它所研究的是植物、動物、礦物等自然界的物質,在中醫(yī)藥和食療方面具有重要價值。作為一名中醫(yī)藥學專業(yè)的學生,我深刻認識到學好本草學對于我們未來的成長和發(fā)展至關重要。在學習的過程中,我不斷總結體會,悟出了一些重要的心得和經驗,分享給大家。
    第二段:學習本草學的重要性
    學習本草學對于中醫(yī)藥專業(yè)的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因為本草學的知識可以掌握中藥的學習方法和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同時,學習本草學也可以讓我們了解到很多中藥對人體的藥理作用、疾病的防治等方面的知識。此外,了解本草學還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到中國古代醫(yī)藥文化的深厚底蘊,教導我們珍惜和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
    第三段:學習本草學的難點
    學習本草學也有許多的難點,例如本草學的理論知識十分繁雜、內容極為復雜,記憶和理解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功夫,并且涉及到許多的植物以及動物,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查閱資料和了解基本情況。此外,學習本草學也需要注意把握中醫(yī)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如陰陽五行的關系,經絡、臟腑等知識。要全面、深入地學習好本草學,需要我們付出極大的努力和精力。
    第四段:學習本草學的方法
    在學習本草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采用多種方法來學習,例如多看多聽多記,搭配使用中藥學和常見病癥學的教材,通過獨立思考,總結知識要點,可以節(jié)省很多時間。同時,結合實際中藥制劑的制作過程,上手試驗,感受本草學的魅力,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參加各類學術交流和學術會議來掌握國內外權威的本草學研究成果,與同行進行經驗和技術的交流與分享。
    第五段:總結
    在學習本草學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讀好本草文獻,精通中醫(yī)藥基本理論,還要擴大視野,吸收其他學科的知識。我們要錘煉自己的思維能力,在各類學術交流活動中勇于表達,養(yǎng)成良好的領導力,為推動中醫(yī)藥事業(yè)的發(fā)展和繁榮而努力奮斗。同時,我們還要明白本草學不僅是一種理論學科,更是一種實踐性學科。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探索,融匯貫通才能得到較好的發(fā)展。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學習,才能夠成為良好的中醫(yī)藥人才,為中醫(yī)藥事業(yè)的發(fā)展和傳承貢獻我們的力量。
    神農本草經心得篇十六
    《神農本草經》又名《神農本草》,簡稱《本草經》、《本經》,我國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撰人不詳,“神農”為托名。其成書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考論,或謂成于秦漢時期,或謂成于戰(zhàn)國時期。原書早佚,現行本為后世從歷代本草書中集輯的。該書最早著錄于《隋書?經籍志》,載“神農本草,四卷,雷公集注”。《舊唐書?經籍志》、《唐書?藝文志》均錄“神農本草,三卷”,宋《通志?藝文略》錄“神農本草,八卷,陶隱居集注”,明《國史經籍志》錄“神農本草經,三卷”,《清史稿?藝文志》錄“神農本草經,三卷”。歷代有多種傳本和注本,現存最早的輯本為明盧復輯《神農本經》(1616),流傳較廣的是清孫星衍、孫馮翼輯《神農本草經》(1799),以及清顧觀光輯《神農本草經》(1844)、日本森立之輯《神農本草經》(1854)。
    神農,古傳說中“三皇”之一,傳稱神農嘗百草始有醫(yī)藥,書名冠以神農為尊古之風的假托?,F行本為清孫星衍、孫馮翼輯。孫星衍(1753~1818),字伯淵,又字淵如,清代江蘇陽湖(今武進)縣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第進士,歷官翰林院編修、刑部主事等,一生博覽群書,貫通經史、訓詁、諸子、醫(yī)藥,除輯本書外,尚有《素女方》、《秘授清寧丸方》、《服鹽藥法》等著,于古代醫(yī)籍整理多有貢獻。
    資料
    欲輕身益氣、不老延年者,本上經”。卷2為“中經”,論“中藥一百二十種,為臣,主養(yǎng)性以應人,無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補贏者,本中經”。卷3為“下經”,論“下藥一百二十五種,為佐使,主治病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熱邪氣、破積聚、愈疾者,本下經”。
    本書系統(tǒng)地總結了我國秦漢以前的藥學知識和用藥經驗,為中藥學和方劑學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至今仍是研究中藥和方劑的最重要的經典文獻之一。首先,在藥學方面,所論365種藥物的.療效真實可靠,至今仍是臨床常用藥;創(chuàng)立了藥有“四氣”、“五味”的理論,和藥分上、中、下“三品”的分類方法,并反映了部分化學知識。其次,在方劑學方法,指出藥可單用亦可組方配用,創(chuàng)立了藥物之間“七情合和”理論和組方配伍的“君臣佐使”原則,總結了丸、散、湯、酒、膏等基本劑型。再次,在用藥方面,提出了辨證用藥的思想,所論藥物適應病癥達170多種,對用藥劑量,時間等都有具體規(guī)定。
    《神農本草經》標志著中國藥學的誕生。后世對它進行注釋、補充,形成了眾多的本草文獻。較早的有漢魏之際的補注本《名醫(yī)別錄》、梁陶弘景的《本草經集注》(494),后有明繆希雍撰《神農本草經疏》(1625),清代張志聰撰《本草崇原》(1663)、徐大椿撰《神農本草經百種錄》(1736)、鄒澍撰《本經疏證》(1837),今有尚志鈞著《神農本草經校點》(1981)等。
    神農本草經心得篇十七
    當我們踏足神農架,我們仿佛踏入了一座神秘的樂園,這里充滿了綠色的自然、活潑的野生動物和深厚的歷史文化。
    神農架的自然景觀令人印象深刻。這里的森林覆蓋率高,有著壯麗的山景和各種珍稀的野生動物。我們參觀了幾個自然保護區(qū),看到了大量的野生動植物,如金絲猴、大熊貓等,這些動物在這里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仿佛是自然的精靈。此外,我們還欣賞到了神農架獨特的自然風光,山脈、峽谷、湖泊和瀑布,每一處都讓人流連忘返。
    除了自然景觀,神農架還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我們參觀了神農架的文化遺址,感受到了這里的古老歷史和豐富的文化。這里的傳統(tǒng)手工藝品和特色美食也讓我們大飽口福。
    這次神農架之旅讓我最難忘的是與野生動物近距離接觸的體驗。我們參加了專門的野生動物觀察活動,看到了很多只能在電影和書中看到的珍稀動物,這讓我對自然的神奇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畏。
    總的來說,神農架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里的美景、動物和歷史文化都讓我感到驚喜和震撼。神農架的神秘和魅力讓我深深地愛上了這里,并決定將來還要再來。
    神農本草經心得篇十八
    初識神農架
    在電視上常??吹缴褶r架,在地理節(jié)目里也常常聽到關于神農架的各種傳說,神農架的地理環(huán)境也讓我著迷。這次有幸去了神農架,讓我一睹了它的真實面貌。
    神秘的北神農架
    在車上,看到被原始森林所環(huán)抱的的神農架,那里的樹真高,高的插入云霄,我看每一棵樹都比我們學校的教學樓還要高,那真是樹的王國。我看到了“香杉林”,這些樹看起來年代久遠,樹干都特別的粗,幾個人手拉手才能把它抱住,據說它們都有上百年了。我們看到更多的是箭竹林,這些箭竹有的高,有的矮,密密麻麻,滿山遍野,像一片綠色的海洋。看到這些,我想起一句詩句:“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這里的景色真是比詩里寫的還要美。
    神秘的南神農架
    第二天,我們來到南神農架,我看到南神農架被原始森林所環(huán)抱,這里的樹也非常的高,我們來到板壁巖,這里的山巖很光滑,有許多瀑布從上面流下來,小溪流水清澈見底,導游告訴我們這里面的水可以飲用,但我有點不敢,看起來比海水還要臟。
    我們在電視上常??吹揭叭耍液芟肟纯匆叭?,但兩天來我們都沒有看到野人,導游告訴我們,野人毛發(fā)很多,看到人會嚇跑,就算看到了也分辨不清,所以野人很難被發(fā)現。
    神農架的動植物很多,有野豬、猴子、馬、豬、牛、羊等,聽導游說它們都會捕獵,而且都會爬樹,看來它們都是森林里的孩子。
    通過這次旅行,讓我對神農架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讓我看到了許多平??床坏降木吧?,這次旅行真值得。
    神農本草經心得篇十九
    我看的書是《神農嘗百草》。
    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叫神農氏的人發(fā)明了一些木制的農具,并教人們耕地、種地、放牛放羊,人們的生活慢慢好了起來。不過,這是人們還是會生病。于是他又用了很多種辦法,如火烤、水澆、日曬、冷凍等。雖然能減輕他們的痛苦,但是卻不能把病治好。這讓他很著急,于是他下定決心,要出去尋找能夠治病的藥材。
    神農氏在自己的身上做實驗,親自吃山上的野菜和野果,然后把已嘗過的東西記錄下來,為了方便人們日后作參考。
    由于草藥的種類很多,大多都是他沒見過的,所以他經常吃到有毒的草而中毒,最多一天中毒過七十多次。
    一次,他又吃了一種毒草,痛得他在地上直打滾,滾到一棵小樹下,昏了過去。當他醒來時,看見眼前的一棵樹上長著碧綠碧綠的嫩葉,于是他爬了起來摘了幾片塞進嘴里。令人奇怪的是,這些小葉子,把他之前吃進去的毒草都清理了出來,不一會就好了。這就是我們現在所喝的“茶”。
    不幸的是,后來他吃到了一種含有劇毒的毒草,根本就來不及治療。吃了這種草,腸子就會斷成很多截,后來,人們把這種草叫做“斷腸草”。
    人們?yōu)榱思o念他,把他積累下來的藥物知識編成了一本書,也就是后來的《神農本草經》。
    神農他不怕吃苦不怕累,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為人們嘗試百草。我們要學習神農氏的不怕苦的精神,不被面前的困難嚇倒,要去嘗試失敗,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長起來,好好學習,不辜負老師和家長們的希望,做個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
    神農本草經心得篇二十
    第一段:引言(200字)
    本草學是中醫(y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豐富了人們的臨床經驗和促進現代醫(yī)學發(fā)展方面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學習本草學乃醫(yī)學領域的必修課程,作為學生,我在本草學的課堂上認識到,它不僅僅是一門理論學科,更是一種生命體驗。在學習過程中,我體會到了本草學所蘊含的深厚智慧和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這里我想與大家分享我在學習本草學中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概述本草學的概念與研究方法(200字)
    本草學源于我國古代,是一門研究藥材的學科,涉及草木、礦物、動物等一切能治病或保健的天然物品。本草學最早的研究方法是通過實踐,不斷地嘗試藥性和療效,然后逐步總結出安全、有效的藥方。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研究方法逐漸完善,包括了解藥材的形態(tài)、生長環(huán)境、化學成分等。經過多年的研究,本草學逐漸發(fā)展出了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和方法論。
    第三段:本草學對我的啟發(fā)與影響(300字)
    在學習本草學的過程中,我開始了解到草木、礦物、動物等自然物品的藥用價值,學習了很多藥材的品種、性味與功效。同時,我也深刻體會到了本草學對中華文化的影響。本草學來源以及所涉及的元素,無不散發(fā)著濃郁的中式風情。它是中國文化瑰寶之一,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智慧與創(chuàng)造力,更是中國醫(yī)藥文化中的一個方面。品讀《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等經典,使我砥礪精神,領略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本草學的研究方法更是對我造成了深刻影響。在實踐過程中,我深刻認識到研究藥材雖然繁瑣,但都需要細心、慎重,才能夠得到準確的結論。
    第四段:本草學在中醫(yī)學發(fā)展中的作用(300字)
    本草學是中醫(yī)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草木、礦物、動物等天然物品作為藥物直接應用于中醫(yī)臨床,對人體有獨特的療效,是中醫(yī)學最基礎的配方組成。本草學為中醫(yī)臨床提供了基礎,為解決各種疾病提供了種種可行方案。本草學和中醫(yī)學同根同源,因此它對中醫(yī)學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通過不斷的研究、實踐和總結,本草學為中醫(yī)學的理論體系、疾病治療、藥物應用、民族文化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第五段:結語(200字)
    總之,本草學作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可忽視。學習本草學可以幫助我們深刻了解自然界的資源,發(fā)現新的藥物,提高人們對身體健康的自我保鮮能力;同時,學習本草學也可以讓我們更深入探索中國傳統(tǒng)文化,體會中華民族的博大精深。希望未來有更多的人關注和研究本草學,在傳承和發(fā)展中華醫(yī)藥文化方面做出貢獻。
    神農本草經心得篇二十一
    資料
    不列古方,不論脈證,而古圣殷殷治世之意,燦然如列眉??鬃釉唬嘧R于鳥獸草木之名,又曰致知在格物,則是書也。非徒醫(yī)家之書,而實儒家之書也,其遠勝于希雍之頤諸人也固宜。或以本草之名始見漢書,平帝紀、樓護傳,幾有疑于本草經者,然神農始嘗百草,始有醫(yī)藥,見于三皇紀矣,因三百六十五種注釋為七卷,見于陶隱居別錄矣,增一百十四種,廣為二十卷,唐本草宗之,增一百三十三種,孟昶復加厘定,蜀本草又宗之,至郡縣本屬后人所附益,經但云生山谷生川澤耳。洪范以康寧為福,雅頌稱壽考萬年,又何疑于久服輕身延年,為后世方士之說哉,大抵儒者之嗜學如醫(yī)然。淵源,其脈也,覆審,其胗視也,辨邪正,定是非,則溫寒平熱之介也。觀察方聞綴學,以鴻儒名,海內求其著述者,如金膏水碧之珍,鳳卿好博聞,研丹吮墨,日以儒為事。則上溯之羲皇以前,數千年如一日,非嗜之專且久而能然耶。顧吾獨怪是編中,無所謂治書癖者,安得起神農而一問之。
    嘉慶四年,太歲在已未,冬十月望日,宣城張炯撰于瞻園之灌術莊。
    神農本草經心得篇二十二
    花朵經風雨后芬芳,小草經風雨后堅強,即使風雨來了,也要屹立不倒。
    ——題記
    窗外,嘩啦啦的雨聲漸漸響起,吸引了我的注意,我的腳步不由得向窗外走去。雨點如珍珠般灑落在地上,人行道兩旁的樹木都被風雨吹擊得搖搖欲墜,卻始終在風雨中挺立著。轉過身去,卻望見了桌上成堆的作業(yè),又轉過身來,不禁嘆了一口氣。成堆的作業(yè)使得我心情煩悶,不愿再去望向桌面,于是注意力開始轉移到了樹葉上。樹葉在風雨中被狠狠地拍打著,卻依然沒離開它的家。
    淅淅瀝瀝的雨漸漸停了,風也慢了下來。這時,我卻看見樹葉更加青綠,透出了一種生機勃勃的氣息。雨滴順著葉片滑下,這種畫面讓我覺得特別清爽,而同時我也在納悶,“為什么暴風雨后,樹葉不僅沒有掉落,反而愈加精神,愈加挺立呢?”這時,我仿佛聽見了樹葉的回答,“因為這是我的成長,風雨是我們成長路途中的一部分,有了它,我們的生命才會綻放出絢麗奪目的光彩!”頓時,我釋然了,心中不覺間多了一份自在和快樂。我再一次轉過身去,看見的依然是成堆的作業(yè),但這時,它們在我眼中不再是令人憎惡絆腳石,而是能幫助我前進的墊腳石,我笑了。
    如果不能像雄鷹一樣一飛沖天,那么就像蝸牛一樣步步為營;即使不能像瀑布一樣一泄千里,那么就像溪流一樣涓涓細淌;既然不能像太陽一樣光芒四射,那么就像星星一樣柔和地散發(fā)星光。成長讓我在苦熬中奮起,讓我在風雨中堅強。我知道,即使前方的路布滿荊棘,我也會收拾心情,整裝待發(fā)。
    路上景色正好,天上太陽正晴,請快馬加鞭,踏上人生之路?;ǘ浣涳L雨后芬芳,小草經風雨后堅強,即使風雨來了,我也依然屹立不倒!
    神農本草經心得篇二十三
    一、對教材內容的解讀。
    《神農嘗百草》是二年級語文第十七課,屬第七單元。本單元共三課,除該課外,另有兩首古詩及一個歷史故事。縱觀本單元的三篇課文,都是以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為主串聯起來的。我想,編者選編本單元的三篇課文的目的,一定是旨在讓學生學習和積累更為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體悟詩人的情感,了解神話及歷史人物的事跡并從中得到教育和啟迪。
    教材內容,既包括作為總起的神農發(fā)現“五谷”,制作農具,教人耕種,和作為尾聲的神農之死的部分,又涵蓋作為主體的,向人們敘說神農歷盡艱辛,踏遍神州,嘗盡百草,身冒萬險,為人類發(fā)現草藥,配成藥方而造福人類的故事。就本課選編意圖而言,主要是讓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認識神農的豐功偉績,并從神農的事跡中收到感染和熏陶,學習他做一個無私奉獻的人。
    二、對設計理念的解讀。
    在兒童接觸的影視世界中,各種神話劇和動畫片一樣不分伯仲,也許他們早就在影視片中看到過有關神農的.事跡,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影視的作用并不能等同于對文本的理解。所以在教學本課時,有必要突出文本的特點,打破學生先入為主的形象記憶,以及可能已經擁有的對神農的固有看法。依照戴爾的“經驗之塔”理論來看,過往的印象,來自于視覺,當屬觀察的經驗,而此次通過對文本的解讀,屬于詞語符號,是基于觀察的經驗之上的一種抽象的經驗。從觀看動畫、神話劇到研讀文本,符合從具體經驗逐步上升到抽象的科學理論。
    在教學設計上,我力爭突出、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盡力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為他們樹立自信。譬如在幻燈的制作上力爭體現出動感,讓學生有一種視覺的沖擊。在語言的選擇上,使用“我能……”“我會……”等詞匯,努力讓學生感到自己就是學習的主人,從而激發(fā)他們更加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對教學目標的解讀。
    知識能力方面,認識本課的16個生字,會寫其中的“嘗、炎、帝、治、病、健、康”等7個漢字。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神農的事跡。
    過程方法方面,要求學生通過朗讀理解課文內容,通過討論探究識字方法來識記生字,通過抓關鍵詞的方法助解課文內容。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要求學生體會神農的科學態(tài)度和為人類而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學習他的奉獻精神。
    四、對教學過程的解讀。
    對本課教學,我共設計了兩個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是突出生字詞的教學和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把握,第二課時力求在前一課時的基礎上通過朗讀、抓關鍵詞結合學生的探討等形式、渠道來達成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細致理解,對課文中心的把握和對神農精神品質的膜拜。第一課時是基礎知識,力求突出一個“實”,第二課時是對文章的領悟,力求突出一個“活”字。
    神農本草經心得篇二十四
    上古時候,五谷和雜草長在一起,藥物和百花開在一起,哪些糧食可以吃,哪些草藥可以治病,誰也分不清。黎民百姓靠打獵過日子,天上的飛禽越打越少,地下的走獸越打越稀,人們就只好餓肚子。誰要生瘡害病,無醫(yī)無藥,不死也要脫層皮?。?BR>    老百姓的疾苦,神農氏瞧在眼里,疼在心頭。怎樣給百姓充饑?怎樣為百姓治???神農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
    第四天,他帶著一批臣民,從家鄉(xiāng)隨州歷山出發(fā),向西北大山走去。他們走哇,走哇,腿走腫了,腳起繭了,還是不停地走,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來到一個地方。只見高山一峰接一峰,峽谷一條連一條,山上長滿奇花異草,大老遠就聞到了香氣。神農他們正往前走,突然從峽谷竄出來一群狼蟲虎豹,把他們團團圍住。神農馬上讓臣民們揮舞神鞭,向野獸們打去。打走一批,又擁上來一批,一直打了七天七夜,才把野獸都趕跑了。那些虎豹蟒蛇身上被神鞭抽出一條條一塊塊傷痕,后來變成了皮上的斑紋。
    這時,臣民們說這里太險惡,勸神農回去。神農搖搖頭說:“不能回!黎民百姓餓了沒吃的,病了沒醫(yī)的,我們怎么能回去呢!”他說著領頭進了峽谷,來到一座茫茫大山腳下。
    這山半截插在云彩里,四面是刀切崖,崖上掛著瀑布,長著青苔,溜光水滑,看來沒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走的。臣民們又勸他算了吧,還是趁早回去。神農搖搖頭:“不能回!黎民百姓餓了沒吃的,病了沒醫(yī)的,我們怎么能回去呢!”他站在一個小石山上,對著高山,上望望,下看看,左瞅瞅,右瞄瞄,打主意,想辦法。后來,人們就把他站的這座小山峰叫“望農亭”。然后,他看見幾只金絲猴,順著高懸的古藤和橫倒在崖腰的朽木,爬過來。神農靈機一動,有了!他當下把臣民們喊來,叫他們砍木桿,割藤條,靠著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上一層,從春天搭到夏天,從秋天搭到冬天,不管刮風下雨,還是飛雪結冰,從來不停工。整整搭了一年,搭了三百六十層,才搭到山頂。傳說,后來人們蓋樓房用的腳手架,就是學習神農的辦法。
    神農帶著臣民,攀登木架,上了山頂了,嘿呀!山上真是花草的世界,紅的、綠的、白的、黃的,各色各樣,密密叢叢。神農喜歡極了,他叫臣民們防著狼蟲虎豹,他親自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嘗。為了在這里嘗百草,為老百姓找吃的,找醫(yī)藥,神農就叫臣民在山上栽了幾排冷杉,當做城墻防野獸,在墻內蓋茅屋居住。后來,人們就把神農住的地方叫“木城”。
    白天,他領著臣民到山上嘗百草,晚上,他叫臣民生起篝火,他就著火光把它詳細記載下來: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熱,哪些涼,哪些能充饑,哪些能醫(yī)病,都寫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嘗,霎時天旋地轉,一頭栽倒。臣民們慌忙扶他坐起,他明白自己中了毒,可是已經不會說話了,只好用最后一點力氣,指著面前一棵紅亮亮的靈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臣民們慌忙把那紅靈芝放到嘴里嚼嚼,喂到他嘴里。神農吃了靈芝草,毒氣解了,頭不昏了,會說話了。從此,人們都說靈芝草能起死回生。臣民們擔心他這樣嘗草,太危險了,都勸他還是下山回去。他又搖搖頭說:“不能回!黎民百姓餓了沒吃的,病了沒醫(yī)的,我們怎么能回去呢!”說罷,他又接著嘗百草。
    他嘗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嘗,還是用木桿搭架的辦法,攀登上去。一直嘗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這里的山山嶺嶺。他嘗出了麥、稻、谷子、高粱能充饑,就叫臣民把種子帶回去,讓黎民百姓種植,這就是后來的五谷。他嘗出了三百六十五種草藥,寫成《神農本草》,叫臣民帶回去,為天下百姓治病。
    神農嘗完百草,為黎民百姓找到了充饑的五谷,醫(yī)病的草藥,來到回生寨,準備下山回去。他放眼一望,遍山搭的木架不見了。原來,那些搭架的木桿,落地生根,淋雨吐芽,年深月久,竟然長成了一片茫茫林海。神農正在為難,突然天空飛來一群白鶴,把他和護身的幾位臣民,接上天廷去了。從此,回生寨一年四季,香氣彌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