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鹽城鹽博物館心得(匯總12篇)

字號:

    總結可以促使我們思考,對過去的經(jīng)驗進行反思,為未來的發(fā)展提供指導。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是每個職場人士都需要面對的挑戰(zhàn)。請大家仔細閱讀下面的總結范文,相信能對你的寫作提供很好的參考。
    鹽城鹽博物館心得篇一
    在鹽城博物館參觀的一天中,我對這座博物館產(chǎn)生了深刻的體會和思考。鹽城博物館以其豐富的藏品、精美的展覽和專業(yè)的解說,為參觀者帶來了一次深度的文化之旅。通過參觀,我不僅了解到了鹽城的文化和歷史,也感受到了博物館的教育和研究功能。這次參觀讓我對鹽城這座城市有了更為全面的認識,也對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和傳承有了更深的思考。
    首先,鹽城博物館的豐富藏品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遠古時代到現(xiàn)代,鹽城博物館展出了許多珍貴的文物和文化遺產(chǎn)。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鹽城的“三絕”之一——鹽城龍文化。在展廳里,雕像、陶器和石刻等珍貴文物向人們展示了鹽城古人的智慧和藝術修養(yǎng)。這些文物不僅保存完整,還通過展示和解說的方式讓人們了解到鹽城古代文化的獨特之處。同時,還有其他豐富多樣的文物展示,如鹽城的歷史建筑、古代農(nóng)耕工具等,都讓我對鹽城的歷史和人文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其次,鹽城博物館的展覽設計和解說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每個展廳的入口處,都有詳細的介紹和導覽圖,讓參觀者了解展覽的內(nèi)容和布局。在展廳內(nèi),每件文物都有詳細的解說文字和圖片,讓人們更好地理解文物的意義和背后的歷史。此外,鹽城博物館還設置了多媒體展示和互動展品,如觸摸屏、VR體驗等,使參觀更加生動有趣。這種展覽設計和解說方式不僅提高了參觀者的參與度,更加深入地傳達了文化的內(nèi)涵和精神。
    再次,鹽城博物館的教育功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參觀過程中,鹽城博物館不僅提供了專業(yè)的講解員,還設有講解輔助設施如耳機和導覽器,讓參觀者可以隨時聽到詳細的解說和解答問題。此外,鹽城博物館還定期舉辦講座、講解活動和教育培訓,為參觀者提供進一步的學習機會和交流平臺。這種教育功能的設置,使參觀者在參觀的同時不斷學習和深化自己對文化和歷史的理解。
    最后,鹽城博物館參觀讓我對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和傳承有了更深的思考。在參觀古代文化遺產(chǎn)的同時,我也意識到文物保護的重要性。鹽城博物館在文物保護方面投入了大量的努力,如氣候控制、防護措施和修復工作等,確保文物能夠得到妥善保存和展示。同時,鹽城博物館還積極開展文物的研究和挖掘工作,為文化遺產(chǎn)的傳承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資源。這讓我深切感受到文物保護和傳承的責任和使命,也更加珍惜和重視我們的文化遺產(chǎn)。
    總的來說,鹽城博物館的參觀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體會和思考。通過參觀,我不僅了解到了鹽城的文化和歷史,也感受到了博物館的豐富教育和研究功能。我對鹽城這座城市有了更為全面的認識,也對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和傳承有了更深的思考。鹽城博物館的參觀讓我深刻體會到文化的魅力和重要性,也讓我深感自己應該為文化的傳承和保護貢獻自己的力量。
    鹽城鹽博物館心得篇二
    這是一篇AI生成的文章,因此無法完全做到連貫和體現(xiàn)感情色彩。僅供參考。
    鹽城市博物館是一座集中國古代文化、現(xiàn)代科技以及環(huán)保知識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最近,我有幸參觀了這座博物館,走過它的每一個角落,深深地感受到了其中所蘊含的豐富歷史文化和人文氣息,也思考了自己對于歷史和文化的見解。
    第一段,介紹博物館和參觀初印象
    鹽城市博物館是一座龐大的建筑,內(nèi)部分為不同的陳列區(qū)域,分別讓游客了解鹽城本土的歷史、文化和自然資源信息。在參觀之初,我被博物館的宏偉建筑和它所承載的豐富信息所震撼。這是一個展示古代文化與現(xiàn)代技術的偉大場所,它不僅展現(xiàn)了鹽城市的地方韻味,而且涵蓋了全人類的智慧和審美精神。
    第二段,講述歷史文化陳列區(qū)的參觀體驗
    進入博物館,首先進入到的是歷史文化陳列區(qū)。這個區(qū)域展示了鹽城市以及周邊各地的歷史、文化和傳統(tǒng)手工業(yè),涵蓋了眾多祖先留下的文化、傳說和信仰等大量的歷史遺跡。在這里,我了解到了漢代、唐代的鹽業(yè)、柘汪的文化、愚公移山傳說等多種歷史文化的見解。在漫步各個展覽廳之間,我仿佛穿越到了歷史的長河之中,與歷史沉思和互動,頗有些神往之意。
    第三段,描述科技現(xiàn)代化陳列區(qū)的新奇
    科技現(xiàn)代化陳列區(qū)主要展示了現(xiàn)代科技“人工智能”與鹽城本土產(chǎn)業(yè)的結合,普及了我國現(xiàn)代主要科技成果的最新知識。在這里,我的目光不自覺地被一件件大型科技裝置所吸引,它們有些是立體化的屏幕,有些是生態(tài)環(huán)保的模型,都展示了以科技為代表的現(xiàn)代化進步的新思路。走過這個展示區(qū),我深深感受到,科技進步與保護文明可以兼顧。
    第四段,闡述自然資源區(qū)的思考
    自然資源區(qū)展示了鹽城市和周邊地區(qū)的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河流和動植物群。我了解到了鹽城市的水環(huán)境、自然資源等豐富的自然特色,同時參觀之后,我也從中領悟到要保護地球生態(tài)環(huán)境,減少人類對地球的危害。畢竟,地球只有一個。
    第五段,總結個人的參觀感受
    回顧本次的參觀,這個博物館是一座融合了古代文化、現(xiàn)代技術和環(huán)保主題的大型建筑,提供豐富的準確信息、結合了多種娛樂元素的內(nèi)容,它具有傳承文化、弘揚時代精神的使命。在其中,我不僅了解到歷史文化,領會到在科技文明大潮下與環(huán)境保護的心態(tài),也思考了自己應該如何去尊重并參與其中的文化建設中。我相信,再一次的探索,又為自己的人生經(jīng)驗增加了幾分寶貴的經(jīng)歷和發(fā)掘。
    鹽城鹽博物館心得篇三
    鹽城市博物館是江蘇省唯一的國家一級博物館,收藏有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物和民俗文化遺產(chǎn)。我近日參觀了這座博物館,并深受啟發(fā)和感受。以下是我的參觀心得和體會。
    第二段:博物館基本情況
    鹽城市博物館坐落在風景秀麗的浦口綠地內(nèi),建筑面積達2.5萬平方米,共有三層樓和一個地下展廳。博物館館藏眾多,以考古文物、歷史文化、自然科學、美術、文化民俗等為主。博物館館藏的文物和文化藝術品數(shù)量豐富,具有廣泛的價值。
    第三段:參觀心得
    博物館參觀體驗極佳,展館設計和陳列精美絕倫。我特別喜歡博物館的多媒體互動展示區(qū),如人體模擬和太空幻想等,讓我感受到科技的魅力。此外,博物館還采用了大量燈光和聲音的表現(xiàn)方式,讓觀眾在欣賞文物的同時感受到視聽愉悅。還有些文物是人們平時無法接觸到的,因為它們一直保存在地下,此次參觀能夠近距離觀察這些文物,讓我感受到博物館的獨特價值。
    第四段:文化感悟
    通過參觀鹽城市博物館,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歷史的波瀾,了解到我們的祖先是如何在艱苦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文明,如何留下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同時,也讓我明白了自己作為現(xiàn)代人的責任:珍惜現(xiàn)代文明,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讓它永存于世。
    第五段:總結
    參觀鹽城市博物館,讓我感受到博物館的無窮魅力,增長了我的知識,開拓了我的視野。文物和藝術品的背后,連接著過去和未來,連接著我們的文化和歷史。今天,博物館在世界各地充當著文化傳承和現(xiàn)代教育的重要角色,應當更加重視博物館的運營和管理,讓它們成為文化交流和傳播的橋梁。
    鹽城鹽博物館心得篇四
    鹽城博物館是江蘇省標志性的文化場所之一,位于鹽城市的中心地帶。它不僅展示了鹽城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更以其獨特的設計和精美的館藏讓人流連忘返。最近,我有幸參觀了鹽城博物館,這次經(jīng)歷使我深刻體會到了鹽城的繁榮和文化底蘊。以下是我對這次參觀的心得體會。
    首先,鹽城博物館的外觀設計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博物館的建筑采用了現(xiàn)代與古風相結合的設計理念,主樓四周是一片廣場,綠樹環(huán)繞,空氣清新。博物館的主樓是一個巨大的銀色圓柱形,看起來如同一個巨大的寶塔,極具現(xiàn)代感。站在博物館門前,我仿佛看到了一個閃耀的文化明珠。步入博物館內(nèi)部,我被陳列得井然有序且別具特色的展廳所吸引。
    其次,鹽城博物館的館藏展示讓我大開眼界。鹽城博物館將鹽城的歷史發(fā)展和文化演變進行了全面而精細的展示。在青銅器展區(qū),我看到了鹽城地區(qū)的古代青銅器,這些器物刻滿了精美的圖案,生動展現(xiàn)了古代鹽城人的智慧和藝術造詣。在陶瓷展區(qū),我欣賞到了鹽城陶瓷的獨特風格,那些精美的瓷器無一不體現(xiàn)了鹽城的獨特文化。而在書畫展區(qū),我看到了許多名家的作品,心中不禁對這些藝術家的才華與創(chuàng)造力深感敬佩。
    再次,鹽城博物館的互動體驗豐富了我的參觀體驗。鹽城博物館注重觀眾參與,為觀眾提供了許多互動體驗的機會。在工藝制作區(qū),我親身參與了制作陶瓷的過程,親手體驗了陶藝的樂趣。通過互動展示,我更深入地了解到了鹽城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之處。在科技區(qū),我還使用虛擬現(xiàn)實技術參觀了鹽城古城,仿佛穿越到了古代,感受到了那個時代的美麗與神秘。
    最后,鹽城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們笑容可掬,熱情周到,不僅為我們提供了詳盡的解說,還主動幫助我們解答了疑惑。在參觀的過程中,他們不厭其煩地給我們講解鹽城博物館的歷史和文化,使我們更加全面地了解鹽城。他們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耐心細致的服務讓我倍感溫暖,更增添了這次參觀的愉悅。
    通過參觀鹽城博物館,我對鹽城的歷史和文化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這次參觀帶給我許多思考,也讓我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鹽城博物館不僅是鹽城的一張名片,更是一個見證著鹽城繁榮發(fā)展和文化傳承的重要場所。我相信,鹽城博物館將繼續(xù)為鹽城市民和游客帶來更多的文化盛宴,在推動鹽城文化事業(yè)發(fā)展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我期待著下一次有機會再次參觀鹽城博物館,繼續(xù)領略鹽城的魅力。
    鹽城鹽博物館心得篇五
    鹽城博物館是一個讓我感到非常神奇和震撼的地方。我最近有幸參觀了這個博物館,并且被它所展示的豐富的歷史和文化所深深吸引。在參觀過程中,我體驗到了鹽城的悠久歷史、文明繁榮和優(yōu)秀的人文底蘊。
    第二段:展覽內(nèi)容及感受
    在博物館的展覽中,我看到了許多珍貴的文物和歷史遺跡。首先,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鹽城古籍文化展區(qū),展示了鹽城在古代的文化繁榮和知識傳承。這里展出了許多古代的書籍、文物和書法作品,使人們深刻感受到當時鹽城人的高尚文化修養(yǎng)。其次,我被博物館中的青銅器展區(qū)所震撼。這里收藏了豐富多樣的青銅器件,展示了鹽城古代的冶鑄技術和金屬文化。我還看到了鹽城的壁畫、瓷器和繪畫作品,這些都是鹽城歷史和文化的重要遺產(chǎn)。從這些展覽品中,我深刻感受到了鹽城世代相傳的智慧和藝術創(chuàng)造力。
    第三段:展覽設計及科技應用
    鹽城博物館的展覽設計非常精致,每一個展區(qū)都有獨特的主題和布局。博物館還運用了一些先進的科技應用,使參觀者在欣賞文物的同時,能夠通過聲音、光影和互動裝置等方式更深入地了解展品的背后故事。在青銅器展區(qū),我看到了投影技術的應用,通過虛擬投影,將青銅器的制作過程生動地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這種技術的運用給人們帶來了全新的參觀體驗,增加了參觀的趣味性和互動性。
    第四段:展覽的教育意義
    參觀鹽城博物館不僅僅是為了欣賞文物,更重要的是獲得對歷史和文化的教育。在參觀過程中,我了解到了鹽城的歷史沿革、社會發(fā)展和人文風貌。每個展區(qū)都配有詳細的圖文解說,為觀眾提供了豐富的歷史背景信息。通過參觀,我不僅加深了對鹽城歷史的了解,還豐富了自己的知識面。此外,博物館還定期舉辦一些講座、研討會和特展,吸引了來自各行各業(yè)的專家學者和文化愛好者。通過這些活動,博物館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學習和交流的機會。
    第五段:參觀的心得體會
    鹽城博物館的參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過參觀,我深入了解了鹽城的歷史和文化,并且在欣賞文物的同時,也體味到了人類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的偉大。博物館的展覽設計和科技應用給參觀者帶來了全新的體驗,使人們在參觀中不僅能夠獲得知識,還能夠得到樂趣。同時,博物館的教學活動為人們提供了深入了解和學習的機會,拓展了人們的眼界和思維。我相信,參觀鹽城博物館的體驗將一直伴隨著我,成為我終身學習和探索的動力。
    鹽城鹽博物館心得篇六
    星期天,我與爸爸媽媽一起參觀了邯鄲市博物館。邯鄲市博物館成立于1984年,就是國家二級博物館與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主體建筑得前身就是1968年建成得”毛澤東思想勝利萬歲邯鄲展覽館",現(xiàn)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到了博物館,我迫不及待地走了進去。邯鄲市博物館里得東西還真多,常年設有磁山文化陳列、趙文化陳列、中國歷代錢幣陳列、邯鄲古代石刻藝術陳列與磁州窯瓷器陳列。磁山文化得發(fā)現(xiàn)就是我國新石器考古得重大收獲,填補了我國在新石器時代中早時期考古得空白。
    走出博物館,我在想:我們對邯鄲得文化了解地還不夠,大家真應該去博物館瞧一下。
    鹽城鹽博物館心得篇七
    今天,叔叔帶我和倆哥哥一起去xx博物館參觀。
    我們乘公交車到那兒,便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排的隊伍十分長,足足有好幾十米呢!叔叔告訴我們,現(xiàn)在因為放暑假,所以去博物館不用買門票,所以才招來了這么多人,如果要付錢,可能只有一半游客都不到。
    大約過了半個多鐘頭,我們終于進博物館了。
    我們分別參觀了雕塑館、繪畫館、書法館和玉器館等7個館。最讓我好奇的是陶瓷館,這個館里面的陶器都十分精美。陶瓷――是展現(xiàn)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物品。如果叫我們現(xiàn)在世界上最發(fā)達的機器,我看也不一定能造出這么精致、美觀、純樸的陶器來。特別是我看到那個血紅色的陶器,有你腦袋那么大,聽叔叔上上面的顏色就是用血染上去的。一聽到這兒,我不禁打了一個寒顫。
    雕塑館里可是“危險重重”,不要以為是進了里面就出不來了哦!其實“危險”就是那幾尊雕塑,只要你碰了這幾尊雕塑,你立即會觸電:輕則渾身麻;重則當場死。這表明了現(xiàn)代科技有多么發(fā)達。有一尊雕塑特讓人驚訝,這是一塊很大的石象,里面足足刻了一千多個小佛,只有指甲那么大!這看出古代人是多么聰明。
    今天,我的知識大有進步。
    期盼已久的一天終于來了,為什么呢?因為這可是我小學生涯第一次和全班同學一起出游。
    在參觀過程中,最讓我難忘,也最讓我觸目驚心和擔憂的是剛進館導游給我們看的視頻?,F(xiàn)在的八水有的已經(jīng)斷流,有的`河床干涸,還有的到處可見垃圾……而且全球已有七億人左右經(jīng)常面臨“用水危機”。我想:如果沒有水,那莊稼就會長不出來,如果莊稼長不出來,農(nóng)民的生命就會受到威脅,牛、羊也支撐不了多久,如果牛羊支撐不了多久,世界人民就沒有吃的、喝的了,很多人都會餓死、渴死。這是多么嚴重的問題啊!
    這次參觀水利博物館,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認識到了水的重要性,我們的生活與水息息相關,不要讓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成為我們的眼淚,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請節(jié)約用水!
    鹽城鹽博物館心得篇八
    北京的四月天,乍暖還寒,尤以風大為特色,仿佛要將所有渴望接觸春天的人們都趕回屋去。然而國家博物館重新開放的消息讓我有些心里發(fā)癢,早想去一睹為快。于是不顧那一天狂風呼號(吹得剛發(fā)芽的嫩柳都為之瘋狂),我一頭鉆進地鐵,趕往國博!
    新的中國國家博物館是在原“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基址上擴展和改進起來的,于2010年底竣工。
    在我的印象中,它為于天安門廣場的東邊,和人大會堂相對,是一座暖灰色、帶有上世紀50年代新中國初建時期特色的宏偉建筑(它是建國十周年“中國十大建筑”之一)。那一天下午,當我鉆出地鐵站的那一刻,首先感受的也還是它的“宏偉”:它依舊是帶著沉穩(wěn)的淺黃顏色,佇立在陽光燦爛的藍天下,給人一種高山仰止的感覺。
    我在服務人員的指引下找到了入口,外面有一尊9.5米的青銅孔子像,在我看來,他似乎帶著一絲來自遠古的微笑,迎接著世界上所有仰慕這座建筑和里面珍寶的人們。
    一系列安檢過后,我得以進入博物館的內(nèi)部,心頭還想著剛剛那種莫名的自豪感,卻旋即被眼前開闊、明亮的廣闊廳堂給迷住了:
    那是一個和建筑外觀幾乎一樣高、一樣長的大廳,百米左右寬,乳白色的基調(diào),間或有淺咖啡色的墻壁裝飾,整體感覺非常明亮、優(yōu)雅,卻又讓人意外的感覺到安靜——這在一個人多又大而封閉的建筑內(nèi)部是不容易做到的。
    環(huán)顧四周,我看清了各個展覽的導引圖,移步向前,我并沒怎么留意左邊買紀念品的柜臺,就左轉(zhuǎn)去尋覓“中國古代佛造像藝術”和“中國古代青銅器藝術”展館。
    大多數(shù)展館都在三層。巨大、寬敞的臺階直通建筑的高處,上行和下行兩條扶梯把臺階分隔開。沿扶梯上去右轉(zhuǎn)進入一條敞開式走廊,然后是一個被走廊分成兩半的展廳——比較大,而且初看之下,只能感受到黑暗中散發(fā)著點點亮黃色的光芒——那是這個展廳左側(cè)的佛造像在燈光下的視覺效果!
    踩著厚厚的地毯,流連于魏晉、隋唐,及至宋代、清代的造像之間,那殘留在石造像上的華麗色彩、巨大然而缺損或者裂隙的“背光”,以及每一尊佛像的迷人神態(tài),都讓我深深為之感嘆。
    造像館對面是青銅館。隔著昏暗的走廊,一方巨大、顏色深邃的商代青銅鼎正對著一尊兩米高的宋代菩薩造像!也許只有在那種環(huán)境的感染下,你才能直接的感受到中國古代的人民是多么富有造詣,他們對神的敬仰,對安定生活的渴望,都活靈活現(xiàn)的通過石像、青銅傳達的淋漓盡致!(造像代表人民對佛的信仰,對來生的祈禱;鼎,是中國先民對祖先的祭祀禮器;造像中每個神的安詳神情,都是人民內(nèi)心的反射;而鼎,本身就代表穩(wěn)定,是政權鞏固,國富民強的象征。)
    我站在這青銅鼎和造像之間時,我突然感受到課本中“中華五千年”的具體意義:一個宋代,一個商代,都放在當代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里!文化,跨越了時間、空間,毫無保留的向每一個愿意去了解和贊嘆她的人散發(fā)著她們各自獨特的魅力!
    帶著對石造像和青銅器那種質(zhì)樸的感懷,我進入了下一處國博的長設館:中國古代瓷器藝術館。
    一個八零后爸爸抱著他三五歲的兒子,正諄諄教導著:“這是龍泉窯…….;這是釉里紅……;這是耀州窯的……”孩子的小手輕輕指點著玻璃柜里瓶瓶罐罐,似懂非懂的重復著那些詞匯——這一幕令我深受觸動,仿佛看見文化化身成真實的血脈,代代相傳。
    離開三樓,沿階而下,到二樓往左一轉(zhuǎn)就是一張四米高的油畫招貼:德國畫家??说淖髌贰逗R蚶锵?丹內(nèi)克》,畫中年輕婦人單純的眼神和紅白藍三色的衣裙十分有視覺沖擊力。
    這個館是德國柏林、德累斯頓及慕尼黑三家國家博物館與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合作的產(chǎn)物,是中德文化年的延續(xù)活動之一。整個展廳轉(zhuǎn)下來,除了十八、十九世紀的油畫風景、人物還算見過,其它的東西都很奇特,吸引人的眼球:比如能手搖的長頸鹿模型、19世紀的歐洲婦女服飾(工藝及其復雜!)、18世紀的鋼筆插畫等等,感覺展品種類豐富、獨特,好像每轉(zhuǎn)過一個拐角都有一個驚喜!
    說實在的,轉(zhuǎn)了這么久之后,說身體不累是假的——但是我的好奇心被所見所聞調(diào)動起來了,身體的疲憊都暫時被忘掉。帶著一種興致勃勃的感覺,我回到一層,又輾轉(zhuǎn)上了一個隱秘的半層高的臺階,尋覓到了“李可染、黃胄和潘天壽藝術大展”展館。
    這三個館是獨立的,館外照例有大師們的畫冊出售,價格不菲。黃胄和潘天壽兩個館我只是粗粗轉(zhuǎn)過,之后就把目光停在了李可染館中的多媒體屏幕上:那是李可染之子李小可先生為父親制作的生平簡介,以及一段大師的繪畫錄像。
    在這面幕墻前,我逗留了一個小時,慢慢的把它看完——李可染的畫作非常吸引我,對我自己的繪畫也有很大的啟發(fā)。他是所有近代國畫家中,少數(shù)能把畫面做的氣勢磅礴而又細如發(fā)絲的一位人物??催^展廳里他的真跡,再細細品味大師的生平,及創(chuàng)造這些畫作的過程,讓我體會到一點:“認真對畫,認真做人”。對待喜歡的事物,真的需要潛心研習,并且在承繼傳統(tǒng)的過程中追求創(chuàng)新、不斷探索。
    我印象最深的一張畫,是他的代表作《萬山紅遍》。那宣紙上的紅,面積那么大,卻一點也沒讓人感到“堵”。紅顏色無論在國畫還是西畫里都是很難控制的,他卻能運用的這么自然,絲毫沒有造作之感,真令人嘆為觀止!
    其它的作品里,我喜歡有一張畫教堂的,那些建筑的邊線用水墨表現(xiàn)的是那樣有趣;還有他畫的最熟練的牧童:悠閑,傳神;還有他中年時期的山水,水面上點點的風帆,山峽間的奇峰古剎…….
    國家博物館真是一個匯集各方精華的地方!無論從歷史、文化,古代還是現(xiàn)代,都有能打動你的內(nèi)容。我?guī)е@樣的感慨走進了國博最著名的展館:復興之路館。
    那是一個讓每個中國人重溫建國歷史的地方,走在展館的一張張老照片、一件件沾滿先烈鮮血的遺物之間,我忽然想起了國歌?!捌饋?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我們?nèi)f眾一心,……前進!前進!”——是啊!我們的民族從愚昧、被動挨打,到革命、建立獨立的國家,再到覺醒、建設富強的中國——整個過程,兩百年,歷盡艱辛,多少人為追求真理失去了生命,又有多少人正在為當代中國百姓的生計和幸福而恪盡職守,默默奉獻??粗察o的展館,看著悠然的觀看展品的人,我心里暗自感恩,感謝先輩的犧牲換來的中國的獨立和和平,也感謝當今那些為中國社會的和平、安定、進步作出自己貢獻的千千萬萬的人們!
    走出國博的時候,我心里帶著這種.種的感慨,回想古代中華燦爛的文明,回想國外美術的趣味以及與中國的不同,回想中國的近代歷史——走出國博的時候,我回頭看了看那依舊宏偉的建筑,突然又想起初見它時心里的那種.種莫名的自豪感。
    這自豪感從何而來?因為這座建筑:中國國家博物館,是我們中國的象征,但不僅是當代的,更是從久遠走到今天,那全部的歲月的象征。它象征著中華文化、中華民族;象征著中國政府、中國的人民回歸自我、面向世界的風貌;它象征著過去,更象征了未來!
    我想,在中國的首都有這樣的一座建筑,可以說真的是值得我們每個中國人自豪的一件事呢!
    觀博物館心得篇6
    鹽城鹽博物館心得篇九
    走進博物館,在主展區(qū)恐龍骨架參觀區(qū),我看到了很多恐龍骨架化石,包括馬門溪龍、李蜀龍、霸王龍和會飛的禽龍。最讓我驚訝的是高聳入云的馬門溪龍化石。它有四樓高??戳怂臉酥?,我知道它彎彎的脖子有9米長,是長頸鹿頸的三倍,全身有54米長,體重55噸。我邊看邊想:如果它活著的時候一步一步走向我們,我們一定會被這個龐然大物嚇倒。幸運的是,現(xiàn)在在我們面前。
    然而,我最喜歡的是霸王龍,因為它身體的每個部位都透露出霸道。例如,它的頭、頸、軀干和四肢特別強壯,它的牙齒特別粗大和堅硬。據(jù)說它的牙齒咬合力可以達到10噸。這個霸王龍真是霸道!
    我們還參觀了恐龍遺址化石區(qū)、恐龍植物化石區(qū)、古代動物骨架化石區(qū),學到了很多關于恐龍和侏羅紀的知識。
    快閉館了,我們才舍不得離開。
    鹽城鹽博物館心得篇十
    今天,我父親帶我去溫州博物館。剛進門,一艘精致的船映入眼簾。我仔細一看,上面有很多惡棍,有的坐著喝茶;有些人站在船頭俯瞰遠方;有幾個孩子在玩,很有趣。
    船旁邊有一張小地圖。父親來看書法,馬上叫我去書畫館。但我對自然感興趣,所以我去自然博物館觀察動物。當我到達自然博物館時,許多我稱之為未知的鳥在田野里覓食。我跑過去仔細觀察。里面有12只鳥,看起來不一樣,很生動。過了一會兒,一只雪豹準備咬一只山兔。一個天鵝湖,幾只天鵝靠近海洋世界。一條巨大的鯊魚出現(xiàn)在我面前,嚇了我一跳。下面有兩只烏龜。最里面的是pk龍和霸王龍。突然,父親過來對我說:阿吉,已經(jīng)十點半了,該回家了。我不情愿地走出了門。
    今天值得來博物館!
    鹽城鹽博物館心得篇十一
    有的雙手抱住腦袋,嘴角往下咧,蹲下來,好像在回憶什么痛苦的事情。還的參觀完猿人區(qū),就來到孔子區(qū)。讓我一眼就看到了,一個兩米多高的孔子木雕站在大廳中間。據(jù)講說員告訴我,這個孔子像是楷木雕的,楷木也叫孔木,也叫黃連木,是孔林內(nèi)一種特有的名貴樹木,該雕像是選擇孔林內(nèi)的一株巨大的楷樹,有山東工藝美術大師,顏景新先生,運用圓雕技法雕刻而成的,這尊孔子像看上去慈祥,寬鼻、闊嘴、濃眉、長髯、國字臉,眼神比傳統(tǒng)的畫像溫和,是一個具有山東人相貌特征的忠厚長者。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讓我肅然起敬。在孔子像周圍,有一個孔子洞,這是孔子以前住過的地方。在洞的旁邊一口大鍋被兩條鐵鏈左右吊在玻璃柜里,是孔子以前做飯用的大鍋。
    最后我來到了一號大廳,是古代秦漢---明清區(qū)。那里擺放著許多美麗的絲綢布錦和名畫、樂器讓我說也說不盡,講也講不完。
    山東博物館內(nèi)的一切一切,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國人的聰明與智慧的結晶!
    鹽城鹽博物館心得篇十二
    上周六下午,我終于帶她去了廣州博物館,以履行對西溪的承諾。
    當我來到越秀公園正門時,我抬頭一看。嘿,這也是一個四級風景名勝區(qū)。我真的很驚訝。城市里有這樣的風景嗎?進入公園后,我們右轉(zhuǎn),沿著大道走??梢钥闯?,山上綠樹成蔭,公園風景秀麗。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沒有這種感覺。我只記得五層樓和五羊石像。
    走了20分鐘后,我們到達了鎮(zhèn)海樓——廣州標志性建筑之一,博物館就在這里。進入一樓,我們可以看到廣州古城的示意圖、航海圖和鐵錨,以及尹積昌等大師的銅雕原稿;在二樓和三樓,新石器、秦漢、三國、晉朝、南北朝、隋朝、唐朝、宋朝、宋朝、元朝、明清時期的青銅器、陶瓷等文物展示在我面前,其中最吸引我的是元代銅壺的泄漏。西西看那些陶瓷器津津有味。
    以后有空的時候,我會帶西西去其他地方,讓她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