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段時間里,我逐漸掌握了一種新的技能。寫心得體會時應該如何處理個人情感和客觀分析的關系?在這里,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呼風喚雨心得體會四年級篇一
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是誰來呼風喚雨呢?當然是人類;靠什么呼風喚雨?靠的是現(xiàn)代科學技術。在20世紀一百年的時間里,人類利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獲得那么多奇跡般的、出乎意料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正是這些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
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歷史中,一直生活在一個依賴自然的農(nóng)耕社會。那時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人們只能在神話中用千里眼順風耳和騰云駕霧的神仙,來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們的祖先大概誰也沒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們的那么多幻想紛紛變成了現(xiàn)實。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
2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秘;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wǎng)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等,日益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聯(lián)系緊密的地球村。人類生活的舒適、方便,是過去王公貴族想也不敢想的。科學在改變著人類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變著人類的物質生活。
1923年,英國數(shù)學家、哲學家伯特蘭?羅素說:歸根到底,是科學使得我們這個時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時代。八十年后,這段話依然適用?;仡?0世紀的百年歷程,科學的確是在創(chuàng)造著一個又一個神話,科學正在為人類創(chuàng)造著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美好的生活。在人類文明史的又一個千年到來之際,現(xiàn)代科學技術必將在人類社會舞臺上,創(chuàng)造一個又一個奇跡,極大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呼風喚雨心得體會四年級篇二
1.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比一比誰讀得最正確最流利。
2.說說讀后給你留下的印象。
生a:科技發(fā)展太迅猛,
生b;人類原先生活的環(huán)境太差,沒有電燈沒有電視……
生c,人類能登上月球、能潛入探海、能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的奧秘等是科學創(chuàng)造的奇跡。
呼風喚雨心得體會四年級篇三
20世紀是科學技術空前輝煌的世紀,文章的作者僅用短短的幾百字就清楚地介紹了20世紀一百年間的科學技術發(fā)展歷程,展示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和燦爛前景。因為本課教材是這個學期最后階段的學習內容,所以我認為應注意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本學期學到的閱讀方法,認真閱讀課文,體會課文在語言表達方面的特點,樂于與同學討論疑難問題,交流閱讀體會。
本課要完成的教學目標如下:
1、認識5個生字,正確理解新詞。
2、讀通課文,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3、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fā)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二、說教法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中,教師要努力轉變自己的角色,由課堂教學的“主宰者”轉變?yōu)檎n堂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因此,我在教學中力爭擺正自己的位置,給學生更多施展才能的空間。
課前,我布置學生預習了課文,同時,他們也通過上網(wǎng),搜集了一些20世紀的科技成果資料。這些課前準備對學好這篇科普文章是很有幫助的。本課教學安排兩課時完成,我主要說說第一課時的教學想法:
1、讀中感悟:
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而朗讀又貴在一個“悟”字。在讀中“悟情”,在讀中“悟理”??破疹愇恼碌母星樯瘦^淡,因此并不注重感情朗讀的訓練,但我認為,要理解文章的內涵,讀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在本堂課上,我盡量多安排學生朗讀,并且著重抓住了課文第一段“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和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進行了朗讀的指導。我認為這兩句話,很生動地體現(xiàn)了作者的寫作意圖。
2、學習語言:
語文教學的核心任務是語言教學,組織和指導學生學習語言,提高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是語文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教學中,我先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了解,模仿文中第三自然段的句式,說說農(nóng)耕社會人們還沒有什么。接著,引導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20世紀科學成果。在這樣的對比過程中,學生既感受了農(nóng)耕社會與現(xiàn)代社會巨大的區(qū)別,又在收集資料中積累了語言、模仿運用中訓練了語言。
呼風喚雨心得體會四年級篇四
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20世紀百年間的科學技術發(fā)展歷程,展示了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和燦爛前景。這篇課文學生理解會有一定的難度,我在這一課時主要是通過讀課文來讓學生初步理解課文內容為第二課時的進一步理解課文打下基礎。在這里我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利用好工具書和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詞語。并在讀課文時對自己有感受的部分進行交流。從這節(jié)課來看,學生對工具書用的并不太好,有很多同學手里沒有字、詞典,而有的同學卻很會利用字、詞典,對詞語的意思理解的也很到位。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還得進一步指導學生用好工具書,教給學生理解詞語的方法。通過讀課文同學們都對課文感受很深的段落進行了標記,有的同學畫的很好,感受也很深,談的也不錯,這說明通過讀課文有的學生對課文內容理解了。但還有部分同學理解的不是很好,在下節(jié)課當中應帶領學生再進一步的理解課文內容。
呼風喚雨心得體會四年級篇五
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為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29課《呼風喚雨的世紀》,本課是第八組課文中的第一篇精讀課文。文章的作者僅用短短的幾百字就清楚地介紹了20世紀一百年間的科學技術發(fā)展歷程,展示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和燦爛前景。這是一篇科普說明文。教學這篇課文,我覺得本課的設計應該始終圍繞理解、品味、運用語言來進行,在掌握科學知識的同時,突顯語文學科的特點,在引領學生理解、品味、運用語言的同時,讓學生體驗20世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體會說明文的特點。四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搜集信息,共同討論的能力,為了讓學生在已有的認知基礎上構建新知,課前我布置學生搜集閱讀了有關20世紀重大科技發(fā)明的資料,培養(yǎng)了學生課前參與的能力,體現(xiàn)了生活中學語文的大語文關。本課的重點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本課的第三、四自然段是學生習得語言、學習表達方法的好材料。教學時在運用視頻資料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及詞語辨析訓練,使學生對重點句子的理解水到渠成,輕松順暢,體驗也更加深刻,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呼風喚雨心得體會四年級篇六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呼風喚雨、洞察、依賴、奧秘、改觀、探索、聯(lián)系、哲學"等詞語。
2、有感請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閱讀感受。
3、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創(chuàng)造的奇跡及威力,感受科學技術發(fā)展的驚人速度,及給人類帶來得巨大變化,激發(fā)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呼風喚雨心得體會四年級篇七
一: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呼風喚雨、改觀”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3、初步了解作比較的說明方法,感受對比說明的表達效果。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fā)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1.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2.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三: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1)同學們,當你按動遙控器看電視的時候,當你打開冰箱取飲料的時候,當你撥通電話與同學交談的時候,當你登錄網(wǎng)站查閱資料的時候……你能感覺到什么?(有這些先進的東西很方便,為什么會有如此方便的東西呢?這些先進的東西是在什么時候發(fā)明的呢?感受到了科學技術的威力,是在20世紀發(fā)明的)那么今天就讓我們共同來學習這篇課文,感受20世紀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變化。板書課題:《呼風喚雨的世紀》,齊讀課題。
呼風喚雨;原指神仙利用法力能使天刮風下雨,現(xiàn)在引申為“能夠支配自然的一種巨大力量。”
現(xiàn)在我們就和路甬祥叔叔一起感受生活的精彩。)
【二】.自讀課文,領會生字
要求:(1)讀準字音,看清字形。
(2)把讀不好的多讀幾遍。
(3)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詞讀、理解,相機出示圖片幫助理解詞語:
(農(nóng)耕社會依賴潛水艇、船舶、原子核、程控電話、因特網(wǎng)、騰云駕霧、歸根到底、出乎意料)
2、讀句子,把自己讀不好的句子讀出來給同學們聽聽,糾正字音和斷句等。(長句不好讀,外國人的名字不好讀、多音字易錯、翹舌音度不準。。。。)
【三】.初讀課文,感悟課文
1.默讀課文,找出課文圍繞哪句話來寫的?(找中心句)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是誰來呼風喚雨呢?靠什么呼風喚雨?用的是什么修辭方法(以自問自答的方式說明)
2.把你能感受到20世紀呼風喚雨的句子找出來,畫上橫線。并說說你的體會。(2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秘;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wǎng)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等,日益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聯(lián)系緊密的“地球村”。)(體會到了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們帶來了生活和精神上的變化,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便利,體會到了科學技術的巨大威力)
【四】.精讀課文,領悟變化
1通讀全文,請同學解釋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的區(qū)別?課文中的這些科技產(chǎn)品那些是科學家發(fā)現(xiàn)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有區(qū)別嗎?哪些是發(fā)明的?哪些是發(fā)現(xiàn)的?同學自由回答!
(發(fā)現(xiàn):指人們利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經(jīng)過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規(guī)律。
發(fā)明:則是創(chuàng)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發(fā)現(xiàn)在第4自然段“人類登上月球……天體”。(發(fā)現(xiàn)的)
“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wǎng)……遠洋船舶”。(發(fā)明的)
2.精讀第三第四自然段,為什么說現(xiàn)在人類生活的舒適和方便,是連過去的王公貴族都不敢想的?過去的人們生活在一個什么樣的世界中?體會比較法的妙處!(因為現(xiàn)在的科學技術,在王公貴族那個年代是不能達到的。所以他們當然連想都不敢想。過去的人們生活是沒有電燈,沒有收音機,沒有汽車,他們只能用蠟燭照明,馬車代駕,蒲葉代扇,飛鴿傳書等等是一個依賴自然的農(nóng)耕社會,人們只能在。。。來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比較法的好處:突出20世紀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其威力是連過去王公貴族都不敢想象的)
3課件出示:“人類在上百萬的歷史中……來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BR> (簡介農(nóng)耕生活的特點:自給自足的封建自然小農(nóng)經(jīng)濟,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人們順從自然,依賴自然)
(a、千里眼是電腦上安的可視屏,可以通過電腦看見對方;
千里眼還有望遠鏡,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還有天文望遠鏡,可以看到地球以外的星星。真厲害!天文望遠鏡看得太遠了。
b、天上的飛機在天上飛就像是騰云駕霧。
c、電話就是順風耳,千里之外一通電話就聽見了,電話上還可以實現(xiàn)千里眼,電話上有可視屏,一撥電話一邊用上千里眼,一邊用上順風耳了。)
(實現(xiàn)了祖先想到水底去看一看的愿望。還有宇宙飛船,祖先不可能到外太空去看看。以前挖土都是用鋤頭,現(xiàn)在用挖土機,用大卡車運。有機器、汽車來幫忙。)
(這句詩出自唐朝詩人岑參寫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形容紛紛大雪好似梨花開放。如果把20世紀的科學成就比作這場大雪,覺得怎樣?(多、大、快,一夜之間,時間很短,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詩里面既能讀出快,又能讀出多,難怪作者會說正是這些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歷百萬年的總和。)
小結:20世紀我們實現(xiàn)了祖先那么多的幻想,我們怎能不說(手指板書)。
(齊讀):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五】.回應開頭,突出中心
中心句: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自豪、激動、高興的心情。
2帶著對課文的體會,帶著豐富的情感把整篇文章再讀一遍。
【六】.課外延伸,突發(fā)奇想
(我希望汽車把汽油換成太陽能,這樣就能更加美化環(huán)境,沒有空氣污染了。很不錯,是個有環(huán)保意識的孩子!我能像在飛機上一樣,到宇宙航行,到星球上安家,想什么時候去就什么時候去。我覺得現(xiàn)在大都是白煙,希望以后做出摩托車不污染環(huán)境。那生活多么好啊,環(huán)境多清潔呀!乘空中客車上月球旅游;機器人保姆。孩子們,你們太有想象力啦,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奇跡會出現(xiàn)的!)
【七】、總結全文
同學們,法國科學家居里夫人說過這樣一句話:“我要把生活變成科學的夢,然后再把夢變成現(xiàn)實?!币胱屛覀兊膲糇兂涩F(xiàn)實,我們小學生現(xiàn)在能做些什么呢?思考寫下了!
(應該好好學習,將來長大了鉆研科學,為祖國作出更大的貢獻。我覺得應該好好學習,長大了成為國家棟梁之才。
1、你們的志向遠大。讓我們行動起來,讓我們的21世紀也成為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四.作業(yè):
1.把你的奇思妙想動筆畫下來,講給爸爸媽媽或長輩聽,也請他們說說科學技術發(fā)展帶來的變化。然后運用今天學到的說明方法寫一篇小練筆《我的奇思妙想》。
五.板書:呼風喚雨的世紀
呼風喚雨心得體會四年級篇八
今天,我讀了《呼風喚雨的世紀》,我知道了我們現(xiàn)在很幸福。
我知道,以前,人們沒有汽車,沒有電腦,沒有電視,而現(xiàn)在呢?什么都有了,過去,人們都住小平房,現(xiàn)在人們都住高樓大廈別墅。多好!
1923年,英國數(shù)學家,哲學家伯特蘭.羅素說:“歸根到底,是科學使得我們這個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時代。”八十多年后,這句話依然使用。
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呼風喚雨心得體會四年級篇九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改觀、程度、依賴、寄托、幻想、洞察、潛入、聯(lián)系、原子核、因特網(wǎng)、哲學家、呼風喚雨、農(nóng)耕社會、騰云駕霧、程控電話、歸根結底”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感受。
3、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培養(yǎng)熱愛科學的情感和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課前準備
1、課前讓學生查閱有關改變人類生活的重大科技發(fā)明的圖片和文字資料,準備課上交流。
2、字詞卡片。
第一課時
揭示課題,激趣導入
(要求學生在查閱工具書的基礎上,結合上下史的內容和自己的理解談談對詞句的認識。教師則要引導學生明確:無論是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還是充滿神奇的未來,人類雖不能隨心所欲地改造自然,但能在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引領下,順應自然,利用自然,與自然達到和諧統(tǒng)一。)
資料展示與交流
1、學生搜集的20世紀以來,人類利用科學技術獲得的發(fā)現(xiàn)、發(fā)明。
2、師補充的相關資料。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思考:為什么稱20世紀是呼風喚雨的世紀?
2、找出本課生字,與同學交流識字記字的方法。
3、出示本課應掌握的詞語,反饋同學自學情況。
4、熟記田字格中的生字,教師指導書寫,同學提示易錯的地方。
5、讀自己最喜歡的自然段;要求讀的正確、流利。
第二課時
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讀課文,檢查生字認讀情況。聽寫本課詞語,同桌相互批改。
2、20世紀的科學發(fā)明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什么樣的改變?同時又告訴我們什么呢?這節(jié)課讓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
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段。
2、結合自己對課文的理解“20世紀是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還可以說成20世紀是個怎樣的世紀?(在學生自由填空的過程中,領悟到20世紀固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進步而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段。思考這一段講了幾層意思。
3、讀二、三句,結合工具書和自己的理解體會“發(fā)現(xiàn)”與“發(fā)明”,“改觀”與“改變”的區(qū)別。
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發(fā)現(xiàn)”是指人們利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經(jīng)過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沒有看到的事物或規(guī)律;“發(fā)明”在本課中則是指創(chuàng)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前者是指在前人的基礎上有了量的增加,后者則有了質的變化。改觀和改變:“改觀”在本課中是指20世紀以來的這些偉大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使人類原有的生活得到了改變,出現(xiàn)了新的面貌;而“改變”則是強調了改換、變更。
通過感悟詞句進一步認識到20世紀是個非同凡響的世紀,激發(fā)學生學習下文的興趣。
4、指導朗讀,讀出個人的體會。
學習三、四自然段
1、默讀課文,思考“20世紀前后,人們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樣”?
2、小組討論,交流。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4、依照自己搜集的資料,說說在近一百年中,人們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變成了現(xiàn)實。
5、作者在第三段引用古人的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有什么作用,說明什么問題。(引導學生體會到這一句作為承上啟下的過渡句,說明了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成就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及那份意想不到的驚喜)
6、第四自然段引導學生結合書中的例子,選擇自己熟知的、感興趣的一例,向同學們介紹
現(xiàn)代科學技術所帶來的成就、價值以及給人類生活帶來的便捷。
學習第五自然段
1、朗讀第五自然段。
2、理解伯特蘭·羅素所說的話和“科學正為人類創(chuàng)造著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美好的生活”這兩句話的意思。
小結:正是這些發(fā)明和創(chuàng)新使我們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我們從小學科學,愛科學,讓未來在我們手中變得更美好。
作業(yè):搜集20世紀以來人類在科學技術方面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
以“科技伴我成長”為題進行小練筆。
板書設計
呼風喚雨的世紀
改觀 改變
發(fā)現(xiàn) 發(fā)明
現(xiàn)代科學技術 人類生活
呼風喚雨心得體會四年級篇十
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20世紀百年間的科學技術發(fā)展歷程,展示了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和燦爛前景。因為本課教材是這個學期最后階段的學習內容,所以我認為應注意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本學期學到的閱讀方法,認真閱讀課文,體會課文在語言表達方面的特點,樂于與同學討論疑難問題,交流閱讀體會。
本課要完成的教學目標如下:1、認識5個生字,正確理解新詞。2、讀通課文,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閱讀感受。3、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fā)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中,教師要努力轉變自己的角色,由課堂教學的“主宰者”轉變?yōu)檎n堂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因此,我在教學中力爭擺正自己的位置,給學生更多施展才能的空間。
課前,我布置學生預習了課文,同時,他們也通過上網(wǎng),搜集了一些20世紀的科技成果資料。這些課前準備對學好這篇科普文章是很有幫助的。本課教學安排兩課時完成,我主要說說第一課時的教學想法:
1、質疑解疑
讀書,貴在有疑,這是古今學者的'共同體會和寶貴經(jīng)驗。我們培養(yǎng)的應該是具有創(chuàng)造能力的人,應該是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人。課文的題目往往是文章內容的高度概括,作者思想感情的閃現(xiàn)。因此,我請學生抓住課題提出問題,抓住了課題,往往就抓住了課文的內容,抓住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然后我請學生帶著疑問進入課文的學習,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分析去讀懂課文。
2、讀中感悟
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而朗讀又貴在一個“悟”字。在讀中“悟情”,在讀中“悟理”??破疹愇恼碌母星樯瘦^淡,因此并不注重感情朗讀的訓練,但我認為,要理解文章的內涵讀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在本堂課上,我盡量多安排學生朗讀,并且著重抓住了課文第一段“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和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進行了朗讀的指導和點評。我認為這兩句話,很生動地體現(xiàn)了作者的寫作意圖。
3、學習語言
語文教學的核心任務是語言教學,組織和指導學生學習語言,提高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是語文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教學中,我先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了解,模仿文中第三自然段的句式,說說農(nóng)耕社會人們還沒有什么。接著,引導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20世紀科學成果。在這樣的對比過程中,學生既感受了農(nóng)耕社會與現(xiàn)代社會巨大的區(qū)別,又在收集資料中積累了語言、模仿運用中訓練了語言。
新時代對孩子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們不僅要有知識,還要有自主學習、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我努力把學生放在首位,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引導、組織他們學習的過程中,逐步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1、開拓文本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論”,讓語文課堂教學向生活化拓展,從而活化語文學習。課前,我組織學生通過各種途徑了解農(nóng)耕社會時的生活狀況,并收集現(xiàn)代科學技術成果的資料,讓學生在鮮活、豐富的社會生活和語文學習的融合中體驗生活的樂趣。
2、合作交流
新理念指導下的語文教學更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樣不僅大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與人合作的精神。在體會“20世紀前后人們的生活有什么不同?”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請學生與同桌合作學習,這樣做,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又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向他人學習的機會,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fā)展。
3、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不動筆墨不讀書”是閱讀文章的一種好習慣。讀書動筆,能夠幫助記憶,掌握書中的難點、要點;有利于儲存資料,積累語言文字;也有利于擴大知識面,提高綜合分析能力。因此,在學習重點段落時,我要求學生默讀課文,并圈劃重點詞句,同學們在邊讀邊劃邊思中,深入體會文章,并養(yǎng)成讀書的好習慣。
本課教學安排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重在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第二課時重在體會科普文章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第一課時教學過程如下:
1、神話故事導入,揭題質疑;
課前跟學生聊一聊神話故事《西游記》,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主學習課文,大致了解課文內容。
3、讀悟結合,研讀課文;
通過朗讀,交流,解決課前提出的疑問。
4、小結收獲,暢談未來。
總結學習收獲,并提升對課文的理解。
以上是我對《呼風喚雨的世紀》這一課的教學設想,我力圖使學生在探究、感悟、交流中主動獲取知識,提高語文素養(yǎng)。
呼風喚雨心得體會四年級篇十一
1.學會十二個生字,正確理解&“呼風喚雨”&“洞察”&“依賴”&“奧秘”&“改觀”&“探索”&“聯(lián)系”&“哲學”等詞語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fā)熱愛科學的情感及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感受。
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多媒體課件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解題
1.同學們,聽過&“呼風喚雨”這個成語嗎?你從這個成語最先想到誰?(神仙)
2.呼風喚雨原是指神仙利用法力能使天刮風下雨,現(xiàn)在引申為&“能夠支配自然的一種巨大力量?!苯裉煳覀兙蛠韺W習《呼風喚雨的世紀》這篇課文,出示課題、讀題。
3.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把生字的音讀準,把語句讀正確,讀流利。在讀不好的地方多讀幾次。
3.學生交流。
(現(xiàn)代科學技術不斷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和古代人類生活對比,舉例說明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及引用英國數(shù)學家、哲學家伯特蘭羅素的名言來說明科學技術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存方式。)
三、細讀理解
(一)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課文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2.是誰在呼風喚雨呢?怎樣呼風喚雨的呢?請自讀第二自然段。找出句子體會一下。
3.板書:發(fā)明、發(fā)現(xiàn),理解&“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
發(fā)現(xiàn):原本就存在但沒有被人們了解的事物或規(guī)律。
發(fā)明:原本不存在的事物,是人們創(chuàng)造出來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4.用&“發(fā)現(xiàn),發(fā)明”練習說話。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那沒有現(xiàn)代科學技術以前人們的生活是什么樣的'呢?請同學讀第三自然段。
2.學生回答。
3.說說&“千里眼”、&“順風耳”、&“騰云駕霧”今天指什么?說明了什么?談談自己的感受。(課件出示望遠鏡、程控電話,手機、錄音機、高速火車、飛機、載人航天飛船的圖片)
4.人類運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改變了自身的生活,變化速度之快,范圍之大,內容之多書上用了哪句話來形容?(出示詩句)
5.理解&“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敝笇Ю首x這句話。并把這句詩背下來,體會語言,積累語言。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科學使人類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除了剛才的發(fā)明,你還知道哪些現(xiàn)代科技新成就?請默讀第四自然段,思考。
2.出示收集的相關現(xiàn)代科技新成就的圖片
3.人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我們的生活怎樣呢?讀句子:人類生活的舒適和方便,是連過去的王公貴族也不敢想的。科學在改變著人類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變著人類的物質生活。
4.與同桌說說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有哪些變化?
5.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齊讀第5段,師總結板書:科學創(chuàng)造神話科學創(chuàng)造奇跡。
第二課時
一、聯(lián)系實際討論感受
1.現(xiàn)代科學技術無處不在,人們的精神生活,物質生活有了極大改善,聯(lián)系實際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產(chǎn)品?科學技術給我們帶來了哪些舒適和方便?與小組同學討論。
2.交流。
二、暢談收獲
1.齊讀全文,感受&“呼風喚雨的世紀”。
2.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3.現(xiàn)在已經(jīng)進入二十一世紀,在新的世紀里,現(xiàn)代科學技術必將繼續(xù)創(chuàng)造一個個奇跡,不斷改善我們的生活。假如你是一名小小設計師,請你展開想象,描繪一下美好的未來是怎樣的。
三、學習生字,積累詞句
1.自學生字,點撥讀準&“賴、耕、潛、舶、哲”的字音。
2.寫字注意&“賴、耕、幻、核”的筆畫。
3.積累一些好詞好句。
四、布置作業(yè):(選做)
1.小練筆:請爸爸媽媽說說科技發(fā)展帶來的變化,再把他們說的寫下來。
2.辦一張科技手抄報。
板書:呼風喚雨的世紀
科學創(chuàng)造神話
科學創(chuàng)造奇跡
呼風喚雨心得體會四年級篇十二
中心思想
呼風喚雨引申為能夠支配自然,課文借用這個形象化的說法表明20世紀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從而激發(fā)廣大少年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段落大意
《呼風喚雨的世紀》這篇課文作者追隨歷史前進的步伐,首先指出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然后設置兩個設問,說明科學技術造就了這個呼風喚雨的世紀;最后采用對比和舉例的方法進行闡述。
呼風喚雨心得體會四年級篇十三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十二個生字,讀準字音識記字形。
2.了解科學技創(chuàng)造的奇跡及威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發(fā)散思維
2.你還知道哪些科學技術給人們帶來方便?
3.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小結,出示課題。
二、自主學習、點撥指導
1.理解詞語:
呼風喚雨世紀,是誰來呼風喚雨?
2.分組討論:
區(qū)別發(fā)現(xiàn)與發(fā)明,舉例說明,哪些是發(fā)現(xiàn)哪些發(fā)明。
3.自主學習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讀準賴、耕、潛、舶、哲。
寫字的時候/article/,注意賴、耕、幻、核等的筆畫。
4.檢查自學情況:
抽生認讀,開火車組詞。
5.熟讀課文,基本了解課文內容,勾出不懂的詞句。
三布置作業(yè):
抄寫本課生字新詞。
呼風喚雨心得體會四年級篇一
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是誰來呼風喚雨呢?當然是人類;靠什么呼風喚雨?靠的是現(xiàn)代科學技術。在20世紀一百年的時間里,人類利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獲得那么多奇跡般的、出乎意料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正是這些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
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歷史中,一直生活在一個依賴自然的農(nóng)耕社會。那時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人們只能在神話中用千里眼順風耳和騰云駕霧的神仙,來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們的祖先大概誰也沒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們的那么多幻想紛紛變成了現(xiàn)實。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
2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秘;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wǎng)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等,日益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聯(lián)系緊密的地球村。人類生活的舒適、方便,是過去王公貴族想也不敢想的。科學在改變著人類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變著人類的物質生活。
1923年,英國數(shù)學家、哲學家伯特蘭?羅素說:歸根到底,是科學使得我們這個時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時代。八十年后,這段話依然適用?;仡?0世紀的百年歷程,科學的確是在創(chuàng)造著一個又一個神話,科學正在為人類創(chuàng)造著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美好的生活。在人類文明史的又一個千年到來之際,現(xiàn)代科學技術必將在人類社會舞臺上,創(chuàng)造一個又一個奇跡,極大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呼風喚雨心得體會四年級篇二
1.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比一比誰讀得最正確最流利。
2.說說讀后給你留下的印象。
生a:科技發(fā)展太迅猛,
生b;人類原先生活的環(huán)境太差,沒有電燈沒有電視……
生c,人類能登上月球、能潛入探海、能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的奧秘等是科學創(chuàng)造的奇跡。
呼風喚雨心得體會四年級篇三
20世紀是科學技術空前輝煌的世紀,文章的作者僅用短短的幾百字就清楚地介紹了20世紀一百年間的科學技術發(fā)展歷程,展示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和燦爛前景。因為本課教材是這個學期最后階段的學習內容,所以我認為應注意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本學期學到的閱讀方法,認真閱讀課文,體會課文在語言表達方面的特點,樂于與同學討論疑難問題,交流閱讀體會。
本課要完成的教學目標如下:
1、認識5個生字,正確理解新詞。
2、讀通課文,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3、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fā)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二、說教法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中,教師要努力轉變自己的角色,由課堂教學的“主宰者”轉變?yōu)檎n堂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因此,我在教學中力爭擺正自己的位置,給學生更多施展才能的空間。
課前,我布置學生預習了課文,同時,他們也通過上網(wǎng),搜集了一些20世紀的科技成果資料。這些課前準備對學好這篇科普文章是很有幫助的。本課教學安排兩課時完成,我主要說說第一課時的教學想法:
1、讀中感悟:
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而朗讀又貴在一個“悟”字。在讀中“悟情”,在讀中“悟理”??破疹愇恼碌母星樯瘦^淡,因此并不注重感情朗讀的訓練,但我認為,要理解文章的內涵,讀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在本堂課上,我盡量多安排學生朗讀,并且著重抓住了課文第一段“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和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進行了朗讀的指導。我認為這兩句話,很生動地體現(xiàn)了作者的寫作意圖。
2、學習語言:
語文教學的核心任務是語言教學,組織和指導學生學習語言,提高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是語文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教學中,我先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了解,模仿文中第三自然段的句式,說說農(nóng)耕社會人們還沒有什么。接著,引導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20世紀科學成果。在這樣的對比過程中,學生既感受了農(nóng)耕社會與現(xiàn)代社會巨大的區(qū)別,又在收集資料中積累了語言、模仿運用中訓練了語言。
呼風喚雨心得體會四年級篇四
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20世紀百年間的科學技術發(fā)展歷程,展示了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和燦爛前景。這篇課文學生理解會有一定的難度,我在這一課時主要是通過讀課文來讓學生初步理解課文內容為第二課時的進一步理解課文打下基礎。在這里我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利用好工具書和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詞語。并在讀課文時對自己有感受的部分進行交流。從這節(jié)課來看,學生對工具書用的并不太好,有很多同學手里沒有字、詞典,而有的同學卻很會利用字、詞典,對詞語的意思理解的也很到位。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還得進一步指導學生用好工具書,教給學生理解詞語的方法。通過讀課文同學們都對課文感受很深的段落進行了標記,有的同學畫的很好,感受也很深,談的也不錯,這說明通過讀課文有的學生對課文內容理解了。但還有部分同學理解的不是很好,在下節(jié)課當中應帶領學生再進一步的理解課文內容。
呼風喚雨心得體會四年級篇五
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為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29課《呼風喚雨的世紀》,本課是第八組課文中的第一篇精讀課文。文章的作者僅用短短的幾百字就清楚地介紹了20世紀一百年間的科學技術發(fā)展歷程,展示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和燦爛前景。這是一篇科普說明文。教學這篇課文,我覺得本課的設計應該始終圍繞理解、品味、運用語言來進行,在掌握科學知識的同時,突顯語文學科的特點,在引領學生理解、品味、運用語言的同時,讓學生體驗20世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體會說明文的特點。四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搜集信息,共同討論的能力,為了讓學生在已有的認知基礎上構建新知,課前我布置學生搜集閱讀了有關20世紀重大科技發(fā)明的資料,培養(yǎng)了學生課前參與的能力,體現(xiàn)了生活中學語文的大語文關。本課的重點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本課的第三、四自然段是學生習得語言、學習表達方法的好材料。教學時在運用視頻資料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及詞語辨析訓練,使學生對重點句子的理解水到渠成,輕松順暢,體驗也更加深刻,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呼風喚雨心得體會四年級篇六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呼風喚雨、洞察、依賴、奧秘、改觀、探索、聯(lián)系、哲學"等詞語。
2、有感請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閱讀感受。
3、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創(chuàng)造的奇跡及威力,感受科學技術發(fā)展的驚人速度,及給人類帶來得巨大變化,激發(fā)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呼風喚雨心得體會四年級篇七
一: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呼風喚雨、改觀”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3、初步了解作比較的說明方法,感受對比說明的表達效果。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fā)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1.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2.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三: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1)同學們,當你按動遙控器看電視的時候,當你打開冰箱取飲料的時候,當你撥通電話與同學交談的時候,當你登錄網(wǎng)站查閱資料的時候……你能感覺到什么?(有這些先進的東西很方便,為什么會有如此方便的東西呢?這些先進的東西是在什么時候發(fā)明的呢?感受到了科學技術的威力,是在20世紀發(fā)明的)那么今天就讓我們共同來學習這篇課文,感受20世紀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變化。板書課題:《呼風喚雨的世紀》,齊讀課題。
呼風喚雨;原指神仙利用法力能使天刮風下雨,現(xiàn)在引申為“能夠支配自然的一種巨大力量。”
現(xiàn)在我們就和路甬祥叔叔一起感受生活的精彩。)
【二】.自讀課文,領會生字
要求:(1)讀準字音,看清字形。
(2)把讀不好的多讀幾遍。
(3)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詞讀、理解,相機出示圖片幫助理解詞語:
(農(nóng)耕社會依賴潛水艇、船舶、原子核、程控電話、因特網(wǎng)、騰云駕霧、歸根到底、出乎意料)
2、讀句子,把自己讀不好的句子讀出來給同學們聽聽,糾正字音和斷句等。(長句不好讀,外國人的名字不好讀、多音字易錯、翹舌音度不準。。。。)
【三】.初讀課文,感悟課文
1.默讀課文,找出課文圍繞哪句話來寫的?(找中心句)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是誰來呼風喚雨呢?靠什么呼風喚雨?用的是什么修辭方法(以自問自答的方式說明)
2.把你能感受到20世紀呼風喚雨的句子找出來,畫上橫線。并說說你的體會。(2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秘;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wǎng)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等,日益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聯(lián)系緊密的“地球村”。)(體會到了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們帶來了生活和精神上的變化,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便利,體會到了科學技術的巨大威力)
【四】.精讀課文,領悟變化
1通讀全文,請同學解釋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的區(qū)別?課文中的這些科技產(chǎn)品那些是科學家發(fā)現(xiàn)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有區(qū)別嗎?哪些是發(fā)明的?哪些是發(fā)現(xiàn)的?同學自由回答!
(發(fā)現(xiàn):指人們利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經(jīng)過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規(guī)律。
發(fā)明:則是創(chuàng)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發(fā)現(xiàn)在第4自然段“人類登上月球……天體”。(發(fā)現(xiàn)的)
“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wǎng)……遠洋船舶”。(發(fā)明的)
2.精讀第三第四自然段,為什么說現(xiàn)在人類生活的舒適和方便,是連過去的王公貴族都不敢想的?過去的人們生活在一個什么樣的世界中?體會比較法的妙處!(因為現(xiàn)在的科學技術,在王公貴族那個年代是不能達到的。所以他們當然連想都不敢想。過去的人們生活是沒有電燈,沒有收音機,沒有汽車,他們只能用蠟燭照明,馬車代駕,蒲葉代扇,飛鴿傳書等等是一個依賴自然的農(nóng)耕社會,人們只能在。。。來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比較法的好處:突出20世紀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其威力是連過去王公貴族都不敢想象的)
3課件出示:“人類在上百萬的歷史中……來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BR> (簡介農(nóng)耕生活的特點:自給自足的封建自然小農(nóng)經(jīng)濟,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人們順從自然,依賴自然)
(a、千里眼是電腦上安的可視屏,可以通過電腦看見對方;
千里眼還有望遠鏡,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還有天文望遠鏡,可以看到地球以外的星星。真厲害!天文望遠鏡看得太遠了。
b、天上的飛機在天上飛就像是騰云駕霧。
c、電話就是順風耳,千里之外一通電話就聽見了,電話上還可以實現(xiàn)千里眼,電話上有可視屏,一撥電話一邊用上千里眼,一邊用上順風耳了。)
(實現(xiàn)了祖先想到水底去看一看的愿望。還有宇宙飛船,祖先不可能到外太空去看看。以前挖土都是用鋤頭,現(xiàn)在用挖土機,用大卡車運。有機器、汽車來幫忙。)
(這句詩出自唐朝詩人岑參寫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形容紛紛大雪好似梨花開放。如果把20世紀的科學成就比作這場大雪,覺得怎樣?(多、大、快,一夜之間,時間很短,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詩里面既能讀出快,又能讀出多,難怪作者會說正是這些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歷百萬年的總和。)
小結:20世紀我們實現(xiàn)了祖先那么多的幻想,我們怎能不說(手指板書)。
(齊讀):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五】.回應開頭,突出中心
中心句: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自豪、激動、高興的心情。
2帶著對課文的體會,帶著豐富的情感把整篇文章再讀一遍。
【六】.課外延伸,突發(fā)奇想
(我希望汽車把汽油換成太陽能,這樣就能更加美化環(huán)境,沒有空氣污染了。很不錯,是個有環(huán)保意識的孩子!我能像在飛機上一樣,到宇宙航行,到星球上安家,想什么時候去就什么時候去。我覺得現(xiàn)在大都是白煙,希望以后做出摩托車不污染環(huán)境。那生活多么好啊,環(huán)境多清潔呀!乘空中客車上月球旅游;機器人保姆。孩子們,你們太有想象力啦,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奇跡會出現(xiàn)的!)
【七】、總結全文
同學們,法國科學家居里夫人說過這樣一句話:“我要把生活變成科學的夢,然后再把夢變成現(xiàn)實?!币胱屛覀兊膲糇兂涩F(xiàn)實,我們小學生現(xiàn)在能做些什么呢?思考寫下了!
(應該好好學習,將來長大了鉆研科學,為祖國作出更大的貢獻。我覺得應該好好學習,長大了成為國家棟梁之才。
1、你們的志向遠大。讓我們行動起來,讓我們的21世紀也成為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四.作業(yè):
1.把你的奇思妙想動筆畫下來,講給爸爸媽媽或長輩聽,也請他們說說科學技術發(fā)展帶來的變化。然后運用今天學到的說明方法寫一篇小練筆《我的奇思妙想》。
五.板書:呼風喚雨的世紀
呼風喚雨心得體會四年級篇八
今天,我讀了《呼風喚雨的世紀》,我知道了我們現(xiàn)在很幸福。
我知道,以前,人們沒有汽車,沒有電腦,沒有電視,而現(xiàn)在呢?什么都有了,過去,人們都住小平房,現(xiàn)在人們都住高樓大廈別墅。多好!
1923年,英國數(shù)學家,哲學家伯特蘭.羅素說:“歸根到底,是科學使得我們這個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時代。”八十多年后,這句話依然使用。
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呼風喚雨心得體會四年級篇九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改觀、程度、依賴、寄托、幻想、洞察、潛入、聯(lián)系、原子核、因特網(wǎng)、哲學家、呼風喚雨、農(nóng)耕社會、騰云駕霧、程控電話、歸根結底”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感受。
3、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培養(yǎng)熱愛科學的情感和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課前準備
1、課前讓學生查閱有關改變人類生活的重大科技發(fā)明的圖片和文字資料,準備課上交流。
2、字詞卡片。
第一課時
揭示課題,激趣導入
(要求學生在查閱工具書的基礎上,結合上下史的內容和自己的理解談談對詞句的認識。教師則要引導學生明確:無論是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還是充滿神奇的未來,人類雖不能隨心所欲地改造自然,但能在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引領下,順應自然,利用自然,與自然達到和諧統(tǒng)一。)
資料展示與交流
1、學生搜集的20世紀以來,人類利用科學技術獲得的發(fā)現(xiàn)、發(fā)明。
2、師補充的相關資料。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思考:為什么稱20世紀是呼風喚雨的世紀?
2、找出本課生字,與同學交流識字記字的方法。
3、出示本課應掌握的詞語,反饋同學自學情況。
4、熟記田字格中的生字,教師指導書寫,同學提示易錯的地方。
5、讀自己最喜歡的自然段;要求讀的正確、流利。
第二課時
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讀課文,檢查生字認讀情況。聽寫本課詞語,同桌相互批改。
2、20世紀的科學發(fā)明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什么樣的改變?同時又告訴我們什么呢?這節(jié)課讓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
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段。
2、結合自己對課文的理解“20世紀是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還可以說成20世紀是個怎樣的世紀?(在學生自由填空的過程中,領悟到20世紀固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進步而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段。思考這一段講了幾層意思。
3、讀二、三句,結合工具書和自己的理解體會“發(fā)現(xiàn)”與“發(fā)明”,“改觀”與“改變”的區(qū)別。
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發(fā)現(xiàn)”是指人們利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經(jīng)過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沒有看到的事物或規(guī)律;“發(fā)明”在本課中則是指創(chuàng)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前者是指在前人的基礎上有了量的增加,后者則有了質的變化。改觀和改變:“改觀”在本課中是指20世紀以來的這些偉大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使人類原有的生活得到了改變,出現(xiàn)了新的面貌;而“改變”則是強調了改換、變更。
通過感悟詞句進一步認識到20世紀是個非同凡響的世紀,激發(fā)學生學習下文的興趣。
4、指導朗讀,讀出個人的體會。
學習三、四自然段
1、默讀課文,思考“20世紀前后,人們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樣”?
2、小組討論,交流。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4、依照自己搜集的資料,說說在近一百年中,人們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變成了現(xiàn)實。
5、作者在第三段引用古人的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有什么作用,說明什么問題。(引導學生體會到這一句作為承上啟下的過渡句,說明了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成就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及那份意想不到的驚喜)
6、第四自然段引導學生結合書中的例子,選擇自己熟知的、感興趣的一例,向同學們介紹
現(xiàn)代科學技術所帶來的成就、價值以及給人類生活帶來的便捷。
學習第五自然段
1、朗讀第五自然段。
2、理解伯特蘭·羅素所說的話和“科學正為人類創(chuàng)造著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美好的生活”這兩句話的意思。
小結:正是這些發(fā)明和創(chuàng)新使我們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我們從小學科學,愛科學,讓未來在我們手中變得更美好。
作業(yè):搜集20世紀以來人類在科學技術方面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
以“科技伴我成長”為題進行小練筆。
板書設計
呼風喚雨的世紀
改觀 改變
發(fā)現(xiàn) 發(fā)明
現(xiàn)代科學技術 人類生活
呼風喚雨心得體會四年級篇十
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20世紀百年間的科學技術發(fā)展歷程,展示了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和燦爛前景。因為本課教材是這個學期最后階段的學習內容,所以我認為應注意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本學期學到的閱讀方法,認真閱讀課文,體會課文在語言表達方面的特點,樂于與同學討論疑難問題,交流閱讀體會。
本課要完成的教學目標如下:1、認識5個生字,正確理解新詞。2、讀通課文,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閱讀感受。3、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fā)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中,教師要努力轉變自己的角色,由課堂教學的“主宰者”轉變?yōu)檎n堂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因此,我在教學中力爭擺正自己的位置,給學生更多施展才能的空間。
課前,我布置學生預習了課文,同時,他們也通過上網(wǎng),搜集了一些20世紀的科技成果資料。這些課前準備對學好這篇科普文章是很有幫助的。本課教學安排兩課時完成,我主要說說第一課時的教學想法:
1、質疑解疑
讀書,貴在有疑,這是古今學者的'共同體會和寶貴經(jīng)驗。我們培養(yǎng)的應該是具有創(chuàng)造能力的人,應該是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人。課文的題目往往是文章內容的高度概括,作者思想感情的閃現(xiàn)。因此,我請學生抓住課題提出問題,抓住了課題,往往就抓住了課文的內容,抓住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然后我請學生帶著疑問進入課文的學習,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分析去讀懂課文。
2、讀中感悟
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而朗讀又貴在一個“悟”字。在讀中“悟情”,在讀中“悟理”??破疹愇恼碌母星樯瘦^淡,因此并不注重感情朗讀的訓練,但我認為,要理解文章的內涵讀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在本堂課上,我盡量多安排學生朗讀,并且著重抓住了課文第一段“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和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進行了朗讀的指導和點評。我認為這兩句話,很生動地體現(xiàn)了作者的寫作意圖。
3、學習語言
語文教學的核心任務是語言教學,組織和指導學生學習語言,提高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是語文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教學中,我先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了解,模仿文中第三自然段的句式,說說農(nóng)耕社會人們還沒有什么。接著,引導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20世紀科學成果。在這樣的對比過程中,學生既感受了農(nóng)耕社會與現(xiàn)代社會巨大的區(qū)別,又在收集資料中積累了語言、模仿運用中訓練了語言。
新時代對孩子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們不僅要有知識,還要有自主學習、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我努力把學生放在首位,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引導、組織他們學習的過程中,逐步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1、開拓文本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論”,讓語文課堂教學向生活化拓展,從而活化語文學習。課前,我組織學生通過各種途徑了解農(nóng)耕社會時的生活狀況,并收集現(xiàn)代科學技術成果的資料,讓學生在鮮活、豐富的社會生活和語文學習的融合中體驗生活的樂趣。
2、合作交流
新理念指導下的語文教學更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樣不僅大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與人合作的精神。在體會“20世紀前后人們的生活有什么不同?”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請學生與同桌合作學習,這樣做,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又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向他人學習的機會,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fā)展。
3、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不動筆墨不讀書”是閱讀文章的一種好習慣。讀書動筆,能夠幫助記憶,掌握書中的難點、要點;有利于儲存資料,積累語言文字;也有利于擴大知識面,提高綜合分析能力。因此,在學習重點段落時,我要求學生默讀課文,并圈劃重點詞句,同學們在邊讀邊劃邊思中,深入體會文章,并養(yǎng)成讀書的好習慣。
本課教學安排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重在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第二課時重在體會科普文章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第一課時教學過程如下:
1、神話故事導入,揭題質疑;
課前跟學生聊一聊神話故事《西游記》,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主學習課文,大致了解課文內容。
3、讀悟結合,研讀課文;
通過朗讀,交流,解決課前提出的疑問。
4、小結收獲,暢談未來。
總結學習收獲,并提升對課文的理解。
以上是我對《呼風喚雨的世紀》這一課的教學設想,我力圖使學生在探究、感悟、交流中主動獲取知識,提高語文素養(yǎng)。
呼風喚雨心得體會四年級篇十一
1.學會十二個生字,正確理解&“呼風喚雨”&“洞察”&“依賴”&“奧秘”&“改觀”&“探索”&“聯(lián)系”&“哲學”等詞語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fā)熱愛科學的情感及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感受。
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多媒體課件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解題
1.同學們,聽過&“呼風喚雨”這個成語嗎?你從這個成語最先想到誰?(神仙)
2.呼風喚雨原是指神仙利用法力能使天刮風下雨,現(xiàn)在引申為&“能夠支配自然的一種巨大力量?!苯裉煳覀兙蛠韺W習《呼風喚雨的世紀》這篇課文,出示課題、讀題。
3.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把生字的音讀準,把語句讀正確,讀流利。在讀不好的地方多讀幾次。
3.學生交流。
(現(xiàn)代科學技術不斷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和古代人類生活對比,舉例說明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及引用英國數(shù)學家、哲學家伯特蘭羅素的名言來說明科學技術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存方式。)
三、細讀理解
(一)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課文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2.是誰在呼風喚雨呢?怎樣呼風喚雨的呢?請自讀第二自然段。找出句子體會一下。
3.板書:發(fā)明、發(fā)現(xiàn),理解&“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
發(fā)現(xiàn):原本就存在但沒有被人們了解的事物或規(guī)律。
發(fā)明:原本不存在的事物,是人們創(chuàng)造出來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4.用&“發(fā)現(xiàn),發(fā)明”練習說話。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那沒有現(xiàn)代科學技術以前人們的生活是什么樣的'呢?請同學讀第三自然段。
2.學生回答。
3.說說&“千里眼”、&“順風耳”、&“騰云駕霧”今天指什么?說明了什么?談談自己的感受。(課件出示望遠鏡、程控電話,手機、錄音機、高速火車、飛機、載人航天飛船的圖片)
4.人類運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改變了自身的生活,變化速度之快,范圍之大,內容之多書上用了哪句話來形容?(出示詩句)
5.理解&“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敝笇Ю首x這句話。并把這句詩背下來,體會語言,積累語言。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科學使人類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除了剛才的發(fā)明,你還知道哪些現(xiàn)代科技新成就?請默讀第四自然段,思考。
2.出示收集的相關現(xiàn)代科技新成就的圖片
3.人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我們的生活怎樣呢?讀句子:人類生活的舒適和方便,是連過去的王公貴族也不敢想的。科學在改變著人類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變著人類的物質生活。
4.與同桌說說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有哪些變化?
5.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齊讀第5段,師總結板書:科學創(chuàng)造神話科學創(chuàng)造奇跡。
第二課時
一、聯(lián)系實際討論感受
1.現(xiàn)代科學技術無處不在,人們的精神生活,物質生活有了極大改善,聯(lián)系實際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產(chǎn)品?科學技術給我們帶來了哪些舒適和方便?與小組同學討論。
2.交流。
二、暢談收獲
1.齊讀全文,感受&“呼風喚雨的世紀”。
2.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3.現(xiàn)在已經(jīng)進入二十一世紀,在新的世紀里,現(xiàn)代科學技術必將繼續(xù)創(chuàng)造一個個奇跡,不斷改善我們的生活。假如你是一名小小設計師,請你展開想象,描繪一下美好的未來是怎樣的。
三、學習生字,積累詞句
1.自學生字,點撥讀準&“賴、耕、潛、舶、哲”的字音。
2.寫字注意&“賴、耕、幻、核”的筆畫。
3.積累一些好詞好句。
四、布置作業(yè):(選做)
1.小練筆:請爸爸媽媽說說科技發(fā)展帶來的變化,再把他們說的寫下來。
2.辦一張科技手抄報。
板書:呼風喚雨的世紀
科學創(chuàng)造神話
科學創(chuàng)造奇跡
呼風喚雨心得體會四年級篇十二
中心思想
呼風喚雨引申為能夠支配自然,課文借用這個形象化的說法表明20世紀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從而激發(fā)廣大少年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段落大意
《呼風喚雨的世紀》這篇課文作者追隨歷史前進的步伐,首先指出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然后設置兩個設問,說明科學技術造就了這個呼風喚雨的世紀;最后采用對比和舉例的方法進行闡述。
呼風喚雨心得體會四年級篇十三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十二個生字,讀準字音識記字形。
2.了解科學技創(chuàng)造的奇跡及威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發(fā)散思維
2.你還知道哪些科學技術給人們帶來方便?
3.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小結,出示課題。
二、自主學習、點撥指導
1.理解詞語:
呼風喚雨世紀,是誰來呼風喚雨?
2.分組討論:
區(qū)別發(fā)現(xiàn)與發(fā)明,舉例說明,哪些是發(fā)現(xiàn)哪些發(fā)明。
3.自主學習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讀準賴、耕、潛、舶、哲。
寫字的時候/article/,注意賴、耕、幻、核等的筆畫。
4.檢查自學情況:
抽生認讀,開火車組詞。
5.熟讀課文,基本了解課文內容,勾出不懂的詞句。
三布置作業(yè):
抄寫本課生字新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