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教案教學設計(模板12篇)

字號: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yōu)質(zhì)的教案呢?下面我?guī)痛蠹艺覍げ⒄砹艘恍﹥?yōu)秀的教案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金色花教案教學設計篇一
    1課時
    課題
    7《金色花》
    第課時
    核心素養(yǎng)目標
    1、知識與能力:正確、流利、有節(jié)奏、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培養(yǎng)語感。品味詩歌的精美語言,體會詩歌中濃濃的母子情。
    2、過程與方法:通過各種朗讀方式使學生準確把握詩歌感情基調(diào)。通過自主與探究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鑒賞詩歌“美”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驗人間至愛親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形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投入真情,反復誦讀,感知詩歌優(yōu)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摯淳樸的情感。
    難點:利用想象,鑒賞詩歌,并嘗試借助具體的形象或事物抒寫感情。
    教法學法
    默讀式;自主、合作、探究式
    教學過程
    個性修改
    一、故事導入
    (師用沉重、悲傷的語氣講述故事《遇難者的第三個電話》。)
    大家還記得震驚世界的“9?11”大災難嗎當飛機撞向世貿(mào)大樓時,銀行家愛德華被困在南樓的56層。在這生死關頭,他掏出了手機。愛德華撥打了兩個電話分別給他的助手和律師,可還沒等電話接通,他想起一件更為重要的事情,又撥通了第三個電話……大家想一想,第三個電話是給誰的呢律師趕到舊金山,見到了愛德華悲慟欲絕的母親。母親流著淚說:“第三個電話是打給我的。我兒子在臨終前已不關心他留在人世的財富,只對我說了一句話……”大家想想:愛德華對他的母親說的是怎樣的一句話呢美國一家報紙刊登了一名美國公民的生命留言:媽媽,我愛你!
    (導入課題)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欣賞一首以母愛為主題的散文詩――泰戈爾的《金色花》,讓我們期待一次愛的洗禮?。◣煱鍟n題)
    二、逐步深入,感悟“美麗”
    1、學生結(jié)合課下注釋和工具書自主了解“金色花”和“泰戈爾”的情況。
    金色花,又譯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物,木蘭花屬植物,開金黃色碎花。
    泰戈爾,印度詩人、作家,他一生創(chuàng)作豐富,詩集有《新月集》、《飛鳥集》等,長篇小說有《小沙子》、《沉船》等,曾獲19諾貝爾文學獎。印度是一個以佛教為國教的國度,在泰戈爾的散文詩里可以處處感到富有宗教意義的愛――最高尚、最純潔的愛?!督鹕ā愤x自他的散文詩集《新月集》。
    2、真情朗讀――感受美。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仿讀。(教師的朗讀一定要有示范作用,在朗讀中把學生帶入詩歌的意境。)
    (2)學生帶著聽讀的啟發(fā)自由朗讀,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以一個調(diào)皮的孩子的口吻來讀。
    (教師指導朗讀。)
    注意重音、語速、節(jié)奏、感情。(這首詩的感情基調(diào)是舒緩、溫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讀處理方法不同。如果學生讀不好,教師要一句一句地教。)
    例:“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媽媽不見了孩子,多么著急,一旦見了,又驚又喜,自然嗔怪孩子。這句應讀出媽媽驚喜的語氣。
    例:“我不告訴你,媽媽?!焙⒆尤銎饗蓙砹?,為自己能給媽媽做些好事而高興,還要對媽媽保密,讓她莫名其妙。這句應讀出孩子撒嬌、調(diào)皮的語氣。
    (3)學生個讀,并且說出自己初讀的感受,師生共評。
    3、聯(lián)想畫面――品味美。
    (1)我們剛才用不同的方式讀了這首詩,詩歌為我們創(chuàng)設了一幅幅情景交融的畫面?,F(xiàn)在我們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一下這些畫面。
    學生先閉上眼睛,聽老師描述的畫面是否來自于這一首詩
    (請學生談談聽后的感受。)
    (2)學生用“我感受到了這樣的畫面……”的句式發(fā)揮聯(lián)想,將詩中的畫面用語言描繪出來。并且在小組中交流對詩中畫面的感受。
    4、抒寫情懷――再現(xiàn)美。
    母愛就在我們身邊,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時時刻刻地滋潤著我們。讀了這篇文章,是否覺得我們也應該為深愛著我們的母親做些什么呢讓我們用創(chuàng)意的抒寫來表達我們感恩的心!
    如果你忽然具備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準備變作什么來表達你對母親的滿懷愛意展開想象的翅膀,請以“媽媽,假如我變成了______”來說一段話,表達你對媽媽的愛。
    示例:假如我變成了一條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媽媽工作累時,讓媽媽來到我身邊,聽我唱一支歡快的歌曲,抖落滿身的疲憊;我要在媽媽口渴時,讓媽媽品嘗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變得容光煥發(fā)!
    (學生課堂交流,教師點評。)
    三、教師總結(jié)
    這首散文詩,讓我們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愛,那么一種親昵,那么一種親熱。為什么孩子那么快樂,那么天真,那么活潑,那么可愛因為他沐浴著母愛。愛是相互的。孩子領受著母愛,也想著怎么回報母愛。所以這堂課老師送大家的金玉良言就是:在享受無私而博大的父愛母愛的同時,請付出愛心給父母,讓他們也能享受到我們對他們赤誠的愛,讓生命因為愛而更為富足。
    板書設計
    作業(yè)設計
    請你模仿這篇文章的感情基調(diào),以“媽媽,我想說愛你”為題,學寫一首散文短詩。
    課后反思
    組長檢查簽字:包組領導簽字:
    金色花教案教學設計篇二
     《金色花》這篇文章要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養(yǎng)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以下是百分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金色花》教案,供參考學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xù)關注我們應屆畢業(yè)生考試網(wǎng)!
     1、品味詩歌的精美語言,體會詩歌中濃濃的母子情。
     2、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養(yǎng)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3、激發(fā)學生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
     教學重點:反復誦讀,品味詩歌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把握詩歌情感基調(diào),逐步提高鑒賞詩歌的能力。
     去年母親節(jié)時,德國一個九歲的孤兒,想把自己的愛獻給媽媽,卻又不知道自己的媽媽在哪里,于是他選擇幫助別人,并請求受過他的幫助的人去幫助更多的人,他想,通過這種愛心傳遞的方式,總有一天他的.媽媽也會成為被幫助的對象的。
     這個孩子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關愛他的媽媽,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文章,文中的那個孩子也用了一種特殊的方式去關愛他的媽媽。下面我們一起走進印度詩人泰戈爾寫的《金色花》。
     當你1歲的時候,她喂你并給你洗澡,而作為報答,你整晚哭著。
     當你13歲的時候,她建議你去剪頭發(fā),而你說她不懂什么是現(xiàn)在的時髦發(fā)型。
     當你18歲的時候,她為你高中畢業(yè)感動的流下眼淚,而你跟朋友聚會到天明。
     當你23歲的時候,她給你買家具讓你布置你的新家,而你對朋友說她買的家具真是糟糕。
     當你50歲的時候,她?;疾?,需要你的看護,你反而在讀一本關于父母在孩子家寄身的書。
     終有一天,她去世了。突然你想起了所有從來沒做過的事,他們像榔頭痛打著你心。
     為我們洗澡穿衣,牽手走路,為我們遠行牽掛的母親,是我們一生的財富。
     讀了這段話有沒有一點感動?請把你最想對媽媽說的一句話寫下來。
     媽媽我想對你說……
     走進《金色花》。
     (出示幻燈)請一生朗讀:
     泰戈爾(1861-1941)印度著名詩人、作家、藝術家和社會活動家。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生于加爾各答市的一個富有哲學和文學藝術修養(yǎng)的家庭,13歲即能創(chuàng)作長詩和頌歌體詩集。泰戈爾是具有巨大世界影響的作家。他共寫了50多部詩集,被稱為"詩圣"。寫了12部中長篇小說,100多篇短篇小說,20多部劇本及大量文學、哲學、政治論著,并創(chuàng)作了1500多幅畫,寫了難以統(tǒng)計的眾多歌曲。代表作有《新月集》和《飛鳥集》等。
     (教師補充:20世紀初,是泰戈爾個人最不幸的時候,1902年,他的妻子病逝,第二年,他的一對兒女相繼夭亡,可是他仍然能寫出如此充滿童趣、充滿母愛的文章。)
     1、初讀課文。學生分散閱讀,圈點批注不懂的字、詞、句,整體感知詩歌的內(nèi)容。
     2、教師配樂示范朗讀,學生聽讀,標注出生字的讀音,進一步感知文章的內(nèi)容。
     投影:(1)你聽到了一個____________的孩子;
     你聽到了一個____________的媽媽。請說說你的理由。
     (2) 你認為該用什么樣的語速和感情基調(diào)來朗讀?
     (明確:稍快,喜悅,讀出母子之愛和兒童特有的調(diào)皮)
     3、由學生推薦三個同學來合作朗讀全文,學生聽讀后點評。教師鼓勵其他學生朗讀自認為讀得好的句子,然后再分角色朗讀文中關于母子對話的最后兩段(提示:可以想像配以適當?shù)谋砬楹蛣幼?。
     (一)、尋美行動 —— 你發(fā)現(xiàn)詩歌美在哪里?(小組討論學習)
     老師著重引導學生通過品味語言美去感受親情美和母子的形象美。
     (教師小結(jié):泰戈爾通過寫母愛的作品來表現(xiàn)對生活的熱愛,但他不同于同一時代很多作家的愛,他沒把精力投入到揭露社會的丑惡,而是在美的領域里開墾、耕耘,他不是用鞭子去驚醒讀者,而是用微笑融化讀者,這是因為他的一生都懷著對人類的愛和不泯的童心。)
     (二)、學法積累——通過以上的學習,你一定知道了學習詩歌方法。(學生自主歸納學習詩歌要把握的內(nèi)容和方法)
     明確:1、美讀詩歌 2、品味語言 3、理解內(nèi)容
     4、鑒賞形象 5、感受意境 6、理解情感
     (三)、問題探究——對于這一篇文章的學習,你有什么問題需要大家的幫助?
     重點探究:孩子為什么想變成一朵金色花?
     以此為開頭寫一首小詩或一段文字。
     (播放“燭光里的媽媽”mtv,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想想哪一句歌詞觸動了你的心,此時你想對媽媽說些什么?)
     教師投影“祝福天下所有的媽媽健康幸福!”師生齊讀,結(jié)束本節(jié)課。
     課程標準要求在語文教學中重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而培養(yǎng)語感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朗讀,在朗讀中感悟作品的內(nèi)容和情感,將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所描寫的情景之中,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共振,從而蕩滌、升華自己的心靈,享受審美情趣。再指導學生利用學到的詩歌抒情手法現(xiàn)場創(chuàng)作小詩歌,不僅深入理解了詩歌的寫作方式,更在構(gòu)思中加深對父母之愛的理解,一舉兩得。最后通過全班討論發(fā)言的形式引導學生用實際行動報答父母,達到德育滲透的目的,并能影響學生以后的生活,弘揚中華美德,使文章內(nèi)涵得到拓展。
    金色花教案教學設計篇三
    教學目的:1、體會愛給自己帶來的深刻感受。
    2、體會詩歌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
    3、了解愛背后的兩位偉大的作家。
    教學重點:賞析文章,從中有自己的深刻感悟。
    一、導語:
    一位世紀老人在年輕的時候,曾給他遠方的朋友寫到:在去年秋風蕭瑟、月朗星稀的一個夜晚,一本書將你介紹給我,你的信仰、你的存蓄、你的詩詞和我的思想一縷縷合成琴弦,奏出縹緲神奇無調(diào)無聲的音樂,這思想就是愛的思想,這音樂就是愛的音樂。
    1、你們知道這位世紀老人和她的朋友分別是誰嗎?
    著名女作家――冰心印度詩圣――泰戈爾
    冰心正是受到泰戈爾的影響,寫出300多首無標題的格言式自由體小詩,結(jié)集為《繁星》和《春水》。
    2、那么,根據(jù)你查閱的和老師提供給你的資料,哪位老人給你留下的印象更為深刻?
    泰戈爾:《新月集》新月代表兒童,為讀者構(gòu)筑的是一個洋溢著歡樂,傾心于愛的和光明的世界,其中玩具中寫到:孩子,你真是快活呀,一早晨坐在泥土里,耍著折下來的`小樹枝兒.我微笑地看你在那里耍著那根折下來的小樹枝兒.我正忙著算帳,一小時一小時在那里加疊數(shù)字.我尋求貴重的玩具,收集金塊與銀塊.你呢,無論找到什么便去做你的快樂的游戲,我呢,卻把我的時間與力氣都浪費在那些我永不能得到的東西上.泰戈爾把我們從貪婪的成人世界,帶到純潔、天真的兒童的新月之國里去,讓我們感受到童年的天真和美好。
    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吉檀伽利》中,愛、歡樂、光明是他歌唱的永恒主題。
    他的作品因為有愛,讓人感到輕松、愉悅、和真誠。
    冰心:“有了愛就有了一切”這是她一生的名言,也是她一生堅持的信念。
    她在1923――1926年,她把自己在旅途和異國的見聞和感受以及對往事的回憶,陸續(xù)寫成親昵懇切的29封寄小讀者的信,集結(jié)為《寄小讀者》后來又相繼出版了《再寄小讀者》、《三寄小讀者》都是寫給孩子、宣傳愛心的。
    她的作品中滲透出愛的哲學。
    晚年,把自己的稿費20余萬,捐給孩子和希望工程。非常富有愛心。
    冰心的一生,追求真、善、美,憎惡假、惡、丑,敢于揭露黑暗、腐朽的東西,無私無畏。
    二、的確,你會發(fā)現(xiàn)無論是他們的作品、為人,還是思想都充滿著愛。今天,我們就來賞析他們的兩首詩《金色花》和《紙船》看看他們是怎么詮釋愛、訴說愛的。
    三、詩歌是詩人情感激流的表現(xiàn),而這種情感常常是靠一些具體可感的形象來表現(xiàn)的,我們要領悟這種情感,就要明確這兩首詩的主要意象。(借什么來抒情的)
    金色花――紙船
    四、請同學們自己出聲朗讀課文,看看作者借這兩種意象想要表達什么感情?
    對母親的愛、兩文有著共同的主題對母親的愛。
    五、即使同樣寫母愛,兩文還有著不同的特色,讓我們通過朗讀來體會一下。(找同學讀課文)
    兩名同學在讀的過程中感情基調(diào)的把握是否一樣?
    金――天真、歡快、充滿童稚的樂趣,享受母愛。
    紙――低沉、深情、充滿期待的,向往母愛。
    六、同是寫母愛的文章,可是卻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你更欣賞哪一篇呢?請同學們通過朗讀討論來體會這不同的母愛。
    金色花:1、寫的充滿生活氣息,充滿童趣――變成金色花1、在母親祈禱時,發(fā)出香味,讓她聞到花香。2、在母親看書時,把影子投到書上,3、母親去牛棚突然出現(xiàn)在母親面前,讓她講故事。4、最后,母親問她去哪也不告訴,從中看到了一個調(diào)皮、可愛的孩子。
    2、母子之間的感情非常的親密、和諧。有一種幸福感,滿足感。
    3、充滿想象,把自己變成金色花來表現(xiàn)母愛。
    4、意境很美,語言清新自然,描寫的活靈活現(xiàn),有聲有色。寫出一個調(diào)皮的與媽媽嬉戲的孩子。輕松活潑。
    5、結(jié)合背景,20世紀初,是泰戈爾個人最不幸的時候,1902年,他的妻子病逝,第二年,他的一對兒女相繼夭亡,可是他仍然能寫出如此充滿童趣、充滿母愛的文章,可見,是他心中的愛,是他對生命的愛,對孩子的愛,支撐他寫出偉大的關于愛的作品,愛的力量是偉大的。母愛的力量尤其偉大。
    6、泰戈爾通過寫母愛的作品來表現(xiàn)對生活的熱愛,但他不同于同一時代很多作家的愛,他沒把精力投入到揭露社會的丑惡,而是在美的領域里開墾、耕耘,他不是用鞭子去驚醒讀者,而是用微笑融化讀者,這是因為他的一生都懷著對人類的愛和不謝的童心。
    7、------(自己再談)
    紙
    金色花教案教學設計篇四
    1、掌握一定的詩歌朗讀技巧,提高朗讀能力;
    2、學習和借鑒詩中借鑒一種具體的形象抒發(fā)感情的寫法;
    3、朗讀直至背誦課文;
    4、體驗人間至愛親情,激發(fā)學生關愛母親,回報母親的熾熱親情。
    以朗讀、想象感悟散文詩的思想感情。
    提高朗讀和鑒賞詩歌的能力,學習和借鑒借助一種具體形象抒發(fā)感情的寫法。
    一、導入課題
    1、(課前播放《媽媽的吻》)有沒有同學知道,剛才上課前聽到的歌曲的歌名是什么?(《媽媽的吻》)對,我們從歌中能感受到媽媽與女兒之間的深深母女情,歌曲中的女兒是用什么來回報媽媽給予她的愛的呢?(一個深情的吻)一個吻代表了母親與女兒真摯的愛,而母女之情、母子之情則是全人類共同的情感,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一個金色的國度,一個滿栽金色花的世界,去欣賞一片深深母子情!
    2、首先,讓我們看看泰戈爾。誰能為我們大家介紹一下泰戈爾的情況呢?
    (出示大屏幕上的泰戈爾圖片,學生自由發(fā)言,而后展示明確)泰戈爾,印度文學家。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有詩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園丁集》、《飛鳥集》和許多中短篇小說。
    印度是一個以佛教為國教的國度,在泰戈爾的散文詩里處處可以感到富有宗教意義的愛——最高尚、最純潔的愛。
    那么詩人是怎樣來表達這種愛的呢?接下來請聽朗讀錄音,
    二、初讀詩文,把握基調(diào)
    課文讀完了,請同學們說一說該用怎樣的感情基調(diào)讀的呢?
    舒緩、溫馨、深情。
    (1)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為了好玩,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嗎?(調(diào)皮、想象、快樂)
    (2)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卻一聲兒不響。(母親焦急,我調(diào)皮)
    (3)我要悄悄地開放花瓣兒,看著你工作。(我對媽媽的愛)
    (4)當你沐浴后,濕發(fā)披在兩肩,穿過金色花的林陰,走到做禱告的小庭院時,你會嗅到這花香,卻不知道這香氣是從我身上來的。(我為媽媽做事,心里很喜悅)
    (5)當你吃過午飯,坐在窗前讀《羅摩衍那》,那棵樹的陰影落在你的頭發(fā)與膝上時,我便要將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書頁上,正投在你所讀的地方。
    (6)但是你會猜得出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嗎?(天真,悄悄的)
    (7)當你黃昏時拿出了燈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來,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講故事給我聽。(撒嬌,快樂)
    (8)“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愛憐,責怪)
    (9)“我不告訴你,媽媽。”這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說的話。(調(diào)皮,撒嬌)
    (分角色誦讀大屏幕出示的幾句話)
    朗讀,是詩歌的靈魂。那接下來,請大家用舒緩、溫馨、深情的語調(diào)自由誦讀這首詩,體會詩文中孩子和媽媽的說話語氣,感受母子間親密的愛意,一會兒請同學來誦讀自己最感興趣的詩句。
    二、激情誦讀,感悟親情
    (學生念自己最感興趣的詩句)
    如:a、“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
    媽媽不見了孩子,多么著急,一旦見了,又驚又喜,自然嗔怪孩子。(媽媽,關心、擔心、無私的愛、慈祥、親切)
    b、“我不告訴你,媽媽?!?BR>    孩子撒起嬌來了,為自己能給媽媽做些好事而高興,還要對媽媽保密,讓她莫名其妙。(孩子,天真、淘氣、貪玩、孝順、關愛、可愛、善良)
    (學生暢所欲言)媽媽:善良、慈愛、沉靜、虔誠;“我”:頑皮、天真、活潑、可愛。
    這樣一對和諧的母子,這樣一種濃濃的親情,怎么跟金色花扯上關系了呢?接下來,我們仔細研讀一下詩文,去深入探究一下。
    金色花教案教學設計篇五
    1.讀讀記記“緣故、黯淡、消瘦、知覺、空落落、光禿禿、冷清清、直勾勾”等詞語。
    2.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狐貍一家及她們與正太郎之間的感情,懂得與動物要和諧相處。
    了解課文的內(nèi)容及意義,明白動物也有親情,也有偉大的愛。
    引導學生通過這個故事認識人與動物的關系,知道人應與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和諧相處的道理。
    搜集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發(fā)生的真情故事。
    1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啟發(fā)談話:同學們,我們在一年級的時候?qū)W習了《狐貍和烏鴉》的有趣故事,后來又學習了《狐假虎威》的成語故事。請你說一說,在你印象里,狐貍是怎樣一種動物?……看來狐貍在大家心目中并不是好東西。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關于狐貍的文章,學習以后,你也許會改變現(xiàn)在的看法了。
    2.教師板書課題:金色的腳印
    二、朗讀課文,梳理內(nèi)容
    2.學生按要求自學。
    3.集體交流討論:
    (1)老狐貍為救小狐貍都做了哪些事?請在課文中找出來,并讀一讀。
    初次給小狐貍喂奶和咬鐵鏈救小狐貍,之后在“我”家地板下,冒著生命危險做窩,養(yǎng)和救小狐貍。
    “我”為小狐貍和老狐貍送食品,向鄰居討回小狐貍,放了小狐貍。小、老狐貍不再以“我”為敵,我們之間建立友好的關系。狐貍通過“我”的幫助和愛護,體會到“我”對它們沒有傷害的意思。
    “我”和狐貍一家不再為敵,友好和睦相處,你還知道哪些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發(fā)生的真情故事?同學們交流自己的資料,教師做適當?shù)脑u價。
    (3)課題為什么叫“金色的腳印”?
    “金色的腳印”體現(xiàn)了人類對動物的關愛,體現(xiàn)了狐貍之間的親情。這樣的感情是非常珍貴的,因此用“金色的腳印”來加以贊揚。
    三、總結(jié)擴展,布置作業(yè)
    1.朗讀全文并交流收獲。
    2.可用第一人稱的語氣來復述課文。
    3.以《相親相愛的狐貍一家》為題,續(xù)寫這個故事。
    金色花教案教學設計篇六
    這篇課文敘述了紅軍長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長牢記部隊指導員的囑托,為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zhàn)士,自身卻犧牲在草地上的感人事跡。
    1、學習課文了解紅軍長征途中,一位老炊事班長為了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zhàn)士過草地而光榮犧牲的動人事跡。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能夠比較準確的表達課文的思想感情。
    能夠比較準確的表達課文的思想感情。
    深刻理解:“在這個長滿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絢爛的金色的光芒”這句話的含義。
    一、導入新課
    1、課文的題目是“金色的魚鉤”請你讀課文后想一想,這個魚鉤是金色的嗎?
    這個長滿紅銹的魚鉤為什么說它是“金色的”?現(xiàn)在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課文。
    二、學習課文
    1、默讀,邊讀邊考慮:課文中幾次描寫了老班長的外貌,從課文中摘錄出描寫老班長外貌的語句。
    板書:老班長
    2、這幾次描寫老班長的外貌有什么不同,說明了什么?
    討論明確:
    第一次:炊事班長快四十歲了,個兒挺高,背有點馱,四方臉,高顴骨,臉上布滿皺紋,兩鬢都斑白了。
    明確:這時的炊事班長一帆風順,然而可敬可親。
    第二次:他那十分嚴峻的布滿紅絲的眼睛明確:日夜為小戰(zhàn)士們勞累,睡眠缺乏,老班長的眼里布滿了紅絲,但絲毫不影響他照顧小紅軍,表示了他對工作的高度負責。
    板書:照顧、三病號
    1/眉頭擰成了疙瘩
    2/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了,嘴邊露出了一絲笑意。
    明確:
    1/老班長看到三個小戰(zhàn)士不肯喝魚湯,生怕他們餓壞了身子,他又心疼,又著急,責怪自身沒能完成指導員交給的任務,因此眉毛擰成了疙瘩。
    2/戰(zhàn)士們喝下了魚湯,他的眉頭舒展開,充沛表示了他心中只有戰(zhàn)友,唯獨沒有自身的高尚品質(zhì)。
    第四次:瘦得只剩皮包骨頭,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明確:老班長歷盡艱辛,任勞任怨,像保姆一樣照顧小孩一樣,照顧三個年輕的病號。他勝利地完成了上級交給他的任務,可是自身已經(jīng)衰弱到不能支撐的地步。是高度的革命責任感,讓他把生的希望讓給了戰(zhàn)友,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身,表示了一個共產(chǎn)黨員舍己為人的高尚品質(zhì)。
    板書:救
    理解:“在這個長滿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絢爛的金色的光芒”這句話的含義。
    明確:這個魚鉤是老班長的遺物,有很大的紀念意義。老班長生前用這個魚鉤給三個小戰(zhàn)士釣魚補養(yǎng)身體,使他們能順利地走出草地,這個魚鉤挽救的是三個年輕戰(zhàn)士的生命。
    從這個長滿紅繡的魚鉤上,我們可以看出老班長無限忠于黨,忠于人民,一心為同志,有著舍己救為人的高尚品質(zhì),這高尚的品質(zhì)永放異彩,光芒萬丈。
    板書:懷念
    過渡:從老班長的外貌變化,我們看出他是一個心中只有戰(zhàn)友,唯獨沒有自身的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你還能從什么地方看出這種品質(zhì)。
    要求:預習上面的問題,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金色花教案教學設計篇七
    1、體會愛給自己帶來的深刻感受。
    2、體會詩歌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
    3、了解愛背后的兩位偉大的作家。
    賞析文章,從中有自己的深刻感悟。
    一位世紀老人在年輕的時候,曾給他遠方的朋友寫到:在去年秋風蕭瑟、月朗星稀的一個夜晚,一本書將你介紹給我,你的信仰、你的存蓄、你的詩詞和我的思想一縷縷合成琴弦,奏出縹緲神奇無調(diào)無聲的音樂,這思想就是愛的思想,這音樂就是愛的音樂。
    1、你們知道這位世紀老人和她的朋友分別是誰嗎?
    著名女作家——冰心 印度詩圣——泰戈爾
    冰心正是受到泰戈爾的影響,寫出300多首無標題的格言式自由體小詩,結(jié)集為《繁星》和《春水》。
    2、那么,根據(jù)你查閱的和老師提供給你的資料,哪位老人給你留下的印象更為深刻?
    泰戈爾:《新月集》新月代表兒童,為讀者構(gòu)筑的是一個洋溢著歡樂,傾心于愛的和光明的世界,其中玩具中寫到:孩子,你真是快活呀,一早晨坐在泥土里,耍著折下來的小樹枝兒.我微笑地看你在那里耍著那根折下來的小樹枝兒.我正忙著算帳,一小時一小時在那里加疊數(shù)字.我尋求貴重的玩具,收集金塊與銀塊.你呢,無論找到什么便去做你的快樂的游戲,我呢,卻把我的時間與力氣都浪費在那些我永不能得到的東西上.泰戈爾把我們從貪婪的成人世界,帶到純潔、天真的兒童的新月之國里去,讓我們感受到童年的天真和美好。
    19xx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吉檀伽利》中,愛、歡樂、光明是他歌唱的永恒主題。
    他的作品因為有愛,讓人感到輕松、愉悅、和真誠。
    冰心:“有了愛就有了一切”這是她一生的名言,也是她一生堅持的信念。
    她在1923——1926年,她把自己在旅途和異國的見聞和感受以及對往事的回憶,陸續(xù)寫成親昵懇切的29封寄小讀者的信,集結(jié)為《寄小讀者》后來又相繼出版了《再寄小讀者》、《三寄小讀者》都是寫給孩子、宣傳愛心的。
    她的作品中滲透出愛的哲學。
    晚年,把自己的稿費20余萬,捐給孩子和希望工程。非常富有愛心。
    冰心的一生,追求真、善、美,憎惡假、惡、丑,敢于揭露黑暗、腐朽的東西,無私無畏。
    今天,我們就來賞析他們的兩首詩《金色花》和《紙船》看看他們是怎么詮釋愛、訴說愛的。
    (借什么來抒情的)
    金色花 ——紙船
    對母親的愛、兩文有著共同的主題對母親的愛。
    (找同學讀課文)
    兩名同學在讀的過程中感情基調(diào)的把握是否一樣?
    金——天真、歡快、充滿童稚的樂趣,享受母愛。
    紙——低沉、深情、充滿期待的,向往母愛。
    金色花:
    1、寫的充滿生活氣息,充滿童趣——變成金色花1、在母親祈禱時,發(fā)出香味,讓她聞到花香。
    2、在母親看書時,把影子投到書上,
    3、母親去牛棚突然出現(xiàn)在母親面前,讓她講故事。
    4、最后,母親問她去哪也不告訴,從中看到了一個調(diào)皮、可愛的孩子。
    2、母子之間的感情非常的親密、和諧。有一種幸福感,滿足感。
    3、充滿想象,把自己變成金色花來表現(xiàn)母愛。
    4、意境很美,語言清新自然,描寫的活靈活現(xiàn),有聲有色。寫出一個調(diào)皮的與媽媽嬉戲的孩子。輕松活潑。
    5、結(jié)合背景,
    20世紀初,是泰戈爾個人最不幸的時候,19xx年,他的妻子病逝,第二年,他的一對兒女相繼夭亡,可是他仍然能寫出如此充滿童趣、充滿母愛的文章,可見,是他心中的愛,是他對生命的愛,對孩子的愛,支撐他寫出偉大的關于愛的作品,愛的力量是偉大的。母愛的力量尤其偉大。
    6、泰戈爾通過寫母愛的作品來表現(xiàn)對生活的熱愛,但他不同于同一時代很多作家的愛,他沒把精力投入到揭露社會的丑惡,而是在美的領域里開墾、耕耘,他不是用鞭子去驚醒讀者,而是用微笑融化讀者,這是因為他的一生都懷著對人類的愛和不謝的童心。
    7、------(自己再談)
    紙船:
    1、執(zhí)著讓人感動,對感情的執(zhí)著,對愛的執(zhí)著,即使紙船并沒有流走,但仍然要疊。
    2、對母親的思念極深,很濃烈,找出具體的語句,并有感情的讀出來?!耙恢灰恢弧彼B紙船數(shù)量多,“從不肯”寫對母親思念之情由來已久。
    3、疊紙船是詩人大膽、奇特的想象,紙船不一定要漂到母親的身邊,但一定要漂到母親的夢里。
    4、意境很美,在詩中有一種淡淡的憂郁,寫出游子漂泊在外的寂寞,永遠也不停止對家的思念。你會想到一個女孩兒坐在船上,正癡癡的盼望紙船能夠帶走她給母親的心聲,我們每個人的心中,也會在疊著一只只紙船的。
    5、你在詩中體會到一種憂郁,這種憂郁從何而來呢?
    來源于對母親的思念,對母親的愛。尤其是,這時他背井離鄉(xiāng)去美國求學,愛的更深切,更熱烈。愛母親、愛兒童、愛自然是冰心愛的三大主題。
    以下兩題任選一道,討論。
    1、 關于母愛的作品你可能接觸過很多,根據(jù)你所知道的詩句(語句),談談你對母愛的理解。
    2、 這兩首詩都借助一種具體的形象抒發(fā)對母親的愛,請你也用這種手法來表現(xiàn)對父母的愛。
    泰戈爾和冰心為自己建立了一座愛的殿堂,告訴我們愛自己的母親,愛自己的孩子。在這座殿堂里,我們不是來膜拜上帝和真主的,而是來尋找真實的自己,此刻,任何喋喋不休的評論都是多余的,我們只有懷著虔誠的心,默默步入這座殿堂,在愛的星空下,我們除了勇敢的追尋,別無選擇。
    金色花教案教學設計篇八
    活動目標:
    1、感受、體驗秋天給人們帶來的豐收喜悅。
    2、通過觀察自然界的變化和人們的活動,進一步認識秋季特征。
    3、激發(fā)了幼兒對秋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準備:
    圖片、水果。
    活動過程:
    1、回憶秋游的見聞。
    2、觀察圖片。
    (1)觀察圖片里面菊花、一串紅等花卉。
    (2)觀察柿樹、棗樹、石榴樹等結(jié)果的情況。
    (3)幼兒討論交流。
    3、秋姑娘的禮物。
    教師扮演秋姑娘,送來秋天的禮物,請幼兒品嘗水果。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中的圖片介紹,小朋友們能夠感受到秋天自然界的變化,體會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對秋天里的各種水果有了感官上的了解,體驗秋天給人們帶來的豐收的喜悅。
    小百科:秋天,又稱秋季,一年四季的第三季,由夏季到冬季的過渡季,北半球為9至11月,南半球為3至5月,天文為秋分到冬至,氣象工作者研究物候?qū)W標準是:炎熱過后,五天平均氣溫穩(wěn)定在22度以下時就算進入了秋季,低于10度時秋季結(jié)束。
    金色花教案教學設計篇九
    知識與能力:
    1、品味散文詩的精美語言,體會濃濃的母子情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培養(yǎng)語感
    3、體驗人間至愛親情,學會感恩他人。
    投入真情,反復誦讀,感知詩歌優(yōu)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摯純樸的情感。
    利用想象鑒賞詩歌,并嘗試借助具體的形象和事物來書寫情感。
    美讀感知法;啟發(fā)點撥法;多媒體演示法
    一、導入
    小調(diào)查
    1、你知道媽媽的生日是哪一天嗎?
    2、媽媽生日的時候,你給媽媽送過禮物嗎?
    3、你知道媽媽的最大心愿是什么嗎?
    那老師想再追問一句,在座的同學們,你們的媽媽知道你們生日的,請舉手。這是為什么?這就是母愛。世間最平凡而又最偉大的愛。她沉浸與萬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間,想燦爛的陽光,像淙淙的春水,無時無刻不在溫暖、滋潤著我們,那我們該如何回報她呢?今天,讓我們一起欣賞一首展現(xiàn)母子之間親情的散文詩——《金色花》,讓金色花悄悄地告訴你。
    二、走近作者
    學生展示收集資料,再做補充
    這位白發(fā)白須的老人就是泰戈爾。他在美的領域里開墾耕耘,他用微笑融化讀者。泰戈爾(1861—1941)印度著名詩人、文學家、作家、藝術家、社會活動家、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生于加爾各答市一 個有深厚文化教養(yǎng)的家庭,屬于婆羅門種姓。1913年他憑借宗教抒情詩《吉檀迦利》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印度人(也是首個亞洲人)。他與黎巴嫩詩人紀·哈·紀伯倫齊名,并稱為“站在東西方文化橋梁的兩位巨人”。多讀泰戈爾的詩吧,會讓你的心靈變得純凈,讓你的精神尋到一片休憩的家園。
    三、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明確:課文向我們展示了“我”想象自己變成了一朵金色花,與媽媽嬉戲的畫面。
    2、相信大家還沉浸在孩子與媽媽的嬉戲中吧?剛才聽課文錄音,同學們感覺怎么樣?其實我們也能讀好,只要我們用心感受,用聲表達。(注意重音、停頓、語氣、語調(diào)、語速等)
    3、同學們認為,這篇散文詩該用什么樣的感情基調(diào)來讀?
    明確:感情基調(diào)——喜悅、舒緩、溫馨、深情。讀出母子之愛和兒童特有的調(diào)皮。
    四、美讀悟情
    1、如果同學們能夠用心感受,反復吟詠,一定能漸入佳境,最終達到詩人合一。請同學們先自由朗讀,然后選擇你最喜歡1~2個語段,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誦讀,讀出自己的感悟。(學生個別展示,師生共同評價)
    2、美文就應該美讀,如果配上音樂,豈不是錦上添花?下面,就給大家一個展示才華的機會,讓我們和樂齊讀,暢游在這溫馨的金色花世界里吧!
    五、感受入情,采訪小天使
    1、孩子,你為什么想變成一朵金色花? 明確:我們中國喜歡用花朵比喻兒童,印度也一樣。泰戈爾把兒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麗的圣樹上的花朵,贊美孩子可愛。那金黃的色彩,正反映著母愛的光輝。人們喜愛花兒,花兒也惠及人們,正可以象征孩子回報母愛的心愿。泰戈爾的想像實在新奇而美妙。
    2、孩子,你變成金色花后做了哪些事? 明確:(三次嬉戲)
    母親做禱告時,散發(fā)香氣。 母親讀書時,投影書頁。 母親去牛棚時,恢復原形。
    3、孩子,你變成金色花后,為什么總是瞞著不讓媽媽知道?
    明確:看孩子為媽媽做了什么,就可以理解他的心愿。孩子總想為媽媽做點事,變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著媽媽工作,可以讓媽媽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媽媽讀書讀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愛的奉獻是無私的,對母愛的回報也應該是無私的,他不圖媽媽夸獎,但求媽媽生活得更加溫馨。所以他只是撒嬌,就是瞞著媽媽。
    看過孩子和媽媽的嬉戲,我們再回過頭來看一看,說一說: 從 中,我讀出了一個 的孩子。 從 中,我讀出了一個 的媽媽。
    4、孩子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明確:孩子、天真、淘氣、貪玩、孝順、關愛、可愛、善良
    5、媽媽是怎樣的人?
    明確:關心、擔心、無私的愛、慈祥、親切
    六、七嘴八舌議母愛
    孩子懂得母愛是是無私的,對母愛的回報也應該是無私的。其實母愛就在我們身邊,她像一股涓涓細流時時刻刻地滋潤我們。讀了課文,你理解這平凡而偉大的母愛了嗎?在你心中,母愛是什么?母愛是怎樣的?(學生自由發(fā)言,及時表揚)
    七、寫出你的愛
    如果哈里·波特送你一根魔法棒,你可以變成你想變的任何東西,去感恩母愛,那么,你會變成什么?請同學們聽著音樂,回憶往昔與母親的點點滴滴,把自己的想法,寫在精心準備的愛心卡片上。
    八、寄語
    同學們,你們的話語讓我很感動,沒想到你們理解的這么深刻,我很高興,為你們,更為天底下所有的媽媽。泰戈爾說,天空沒有翅膀的痕跡,但我已飛過,佛說,一花一葉一世界。一朵金色花的綻放,那優(yōu)美的姿態(tài),那淡淡的芬芳,那小小的投影,便是世界上最深情的語言。所以說,花開無聲,大愛無言。最后,我想和大家用一生來回味這樣一句話:有一份愛一生一世不求回報,母愛。有一個人一生一世值得你愛,母親。
    金色花教案教學設計篇十
    1.引導學生只要仔細觀察生活,就會發(fā)現(xiàn)許多有趣的現(xiàn)象。教育學生保護花草樹木,愛護大自然。
    2.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
    3.學習本課的11個生字。
    蒲公英開花與合攏,造成草地顏色不同的原因。
    課件、蒲公英的圖片
    一、導入新課:
    課件:詞語搭配練習。
    金色的(陽光)金色的(麥浪)金色的(童年)金色的(草地)……
    師:《金色的草地》這篇課文寫的是什么呢?
    二、新授:
    (一)同學們,你們見過蒲公英嗎?說說你看過的蒲公英。
    老師拿出事先準備的蒲公英,拿給學生看。
    點評: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挖掘?qū)W生已有的知識。
    課文中是怎么向我們介紹的蒲公英的呢?
    (二)自讀課文,把不明白的地方在書中批注。
    1.學生質(zhì)疑:
    老師估計學生的問題有:
    (1)鄉(xiāng)下是什么地方?
    (2)為什么蒲公英開花的時候,是我和弟弟最開心的日子?
    (3)什么叫不引人注目?
    (4)我的新發(fā)現(xiàn)是什么?
    (5)草地的顏色是做夢變化的?
    (6)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7)蒲公英為什么成了我們最喜愛的花?
    能解決的問題,學生提出后當時就解決。
    2.把學生的問題歸納為:草地的顏色變化與蒲公英有什么關系?
    出示上面兩幅圖,讓學生觀察,直觀上的不同。
    讓學生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畫畫、動手實驗、查資料等)來解決問題。
    3.自由組合,分小組談論。
    老師行間巡視。老師把蒲公英的實物交給動手實驗的這一組學生。
    點評:老師沒有過多地設計問題來牽著學生,而是讓學生找到有相同興趣的伙伴一起來解決問題。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
    4.小組匯報學習成果。
    讀書小組:直接讀第三段。一個學生讀書,其它學生補充解釋。著重用書上的語言來回答問題。
    讀到早晨、中午、傍晚的景色時,請畫畫組的同學展示他們的圖畫,并解釋。
    可以及時利用剛才出示的那兩幅圖,讓學生仔細觀察。
    隨機出現(xiàn)蒲公英的課件。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動手實驗組的同學來解釋??梢园炎约旱氖之斪銎压硌菔荆部梢阅弥压⒌膶嵨飦碚f明。
    結(jié)合學生的小組匯報,看有關蒲公英的課件。其中有蒲公英開黃花、蒲公英種子的畫片。
    點評:從對課文的理解延伸到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使課堂學習與學生生活融合在一起。
    討論:發(fā)現(xiàn)了蒲公英的這種開花規(guī)律后,我和弟弟有什么變化嗎?
    學習第二段與第四段,進行對比。理解第二段的“我們總是為了尋開心,隨意揪掉這些不引人注目的小花。”和最后一段的“從那時起,我們不再隨意揪它,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BR>    引導、教育學生要愛護植物,愛護大自然。
    師:蒲公英不僅是孩子的好朋友,而且,它還是藥材呢。同學們在課下還搜集了不少有關蒲公英的知識、圖片,下面,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點評:通過展示、交流的圖片等資料,激發(fā)了學生到課外去學習知識的欲望,同時,也為課外學習提供了方法和途徑。
    我和弟弟為什么能發(fā)現(xiàn)蒲公英的開花規(guī)律呢?
    仔細觀察。大自然有許多好玩有趣的現(xiàn)象,只有細心觀察的小朋友才能知道。
    三、作業(yè)。
    仔細觀察你喜歡的花草樹木,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金色的草地
    隨意揪 新發(fā)現(xiàn) 最喜歡
    早晨 中午 傍晚
    綠色 黃色 綠色
    細心 觀察教案
    金色花教案教學設計篇十一
    《金色的房子》是表演游戲中的傳統(tǒng)教材,故事情節(jié)簡單,具有趣味,故事中的對話簡單容易理解,故事對話大多為幼兒生活中的常用語言,并有類似的重復,因此很適合中班下學期的幼兒進行表演游戲。我們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與孩子、家長共同制作了故事的相關場景道具和服裝頭飾,讓孩子們在直觀的情境中進行故事的表演,發(fā)展孩子們的表達能力,激發(fā)孩子們的表演興趣,讓孩子們在游戲中感到快樂。
    1、熟悉并理解作品內(nèi)容,能大膽地用語言和動作表現(xiàn)文學作品。
    2、理解"小鳥"、"小羊"、"小猴"、"小狗"、"小姑娘"等角色,并愿意扮演。
    3、能與同伴協(xié)商分配角色并合作表演。
    4、嘗試在教師或家長的指導下制作簡單的游戲材料。
    5、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第一次游戲活動目標:
    1、熟悉故事情節(jié)并掌握角色會話,發(fā)展小兒童口語抒發(fā)能力
    2、嘗試用各種表情、動作表現(xiàn)不同角色的性格特征。
    知識準備:故事《金色的房子》
    表演道具2套:動物、小姑娘頭飾及金色的房子模型
    一、談話引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金色的房子里住著誰?有誰來到小姑娘的家里?
    三、提供頭飾,介紹場景,引導幼兒參與游戲。
    將幼兒分成三組開展表演游戲。
    四、評價游戲小姑娘說話的時候是什么動作?
    小動物分別是什么動作?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但是對于小班來說,既要讓他們記住活動內(nèi)容又要保證安全還要活動的井井有條是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在設計本次活動時我始終都以語言來提示幼兒注意安全。
    金色花教案教學設計篇十二
    設計時,著重通過朗讀,再現(xiàn)蒲公英的美景,感受蒲公英給我們帶來的樂趣。通過仔細品讀課文,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蒲公英一天里不同時間的變化,體會觀察的重要性。最后的拓展訓練,旨在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事物,激發(fā)學生對自然、對生命的尊重和熱愛。
    對于縣城的孩子來說,蒲公英這種植物離孩子的生活有一段距離,孩子們之前并不了解這種植物及它的屬性,是本文中理解上的一個難點。
    1、認識本課的9個生字,會正確書寫11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作者善于觀察事物,養(yǎng)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通過多種方式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
    3、鼓勵學生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品位語言,激發(fā)學習語文的興趣。通過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激發(fā)學生善于留心觀察身邊事物變化的興趣,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意識。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對內(nèi)容的理解,學生能夠增強對大自然熱愛的感情,體驗大自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快樂,增強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
    講授、體驗
    準備稿紙
    二課時
    1. 同學們,我們的兒童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不僅有豐富的校園生活,我們還擁有多彩的課余生活。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二課《金色的草地》。(板書課題)認真看老師板書課題。請同學們一起大聲地齊讀課題。
    2. 生字詞的預習怎么樣了?誰領我們一起讀一下課后的字寶寶?
    老師又把字寶寶請到了老師這里,誰還能正確地讀出來?(小黑板出示:姜太公用直鉤釣魚,可真奇怪呀![ ]-[ ]+[ ]=攏)
    3. 同學們把生字掌握得很牢固,那么課文呢?誰能讀給大家聽。指名讀。生評價。
    4. 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通過預習,相信同學們已經(jīng)知道答案了,誰來說一說?你能抓住書上的詞句來回答嗎?(一大片、長滿、盛開)這些詞語說明蒲公英長得怎么樣?(多)
    5. 誰能讀一讀,把蒲公英的“多”讀出來。
    1. 兄弟倆是怎么玩耍的?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
    指名讀。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一本正經(jīng)”、“引人注目”,告訴學生,這種理解詞語的方法就是讀句子,想意思。
    2. 金色的草地給兄弟倆帶來了什么?(板書:快樂)是做什么的快樂呢?(板書:玩耍)
    誰來讀一讀,讀出兄弟倆用蒲公英玩耍的快樂來。
    3. 你平時和小伙伴們玩耍的時候也有這樣的快樂嗎?把你想到的寫下來。
    全班交流。
    1. 這片草地除了給兄弟倆帶來了玩耍的快樂,還給他們帶來了發(fā)現(xiàn)的快樂。(板書:發(fā)現(xiàn))
    小組合作學習,思考:(出示小黑板)我發(fā)現(xiàn)了什么?(草地會變色)草地為什么會變色?
    2. 全班交流。指名說“我”發(fā)現(xiàn)了什么?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機板書(早上綠色;中午 黃色;傍晚 綠色)
    在理解原因時加上動作。邊讀邊做動作。
    3. 小作者為什么能發(fā)現(xiàn)蒲公英變色的原因呢?(板書:仔細觀察)
    仔細觀察是我們探索自然奧秘的一把金鑰匙,同學們可要做一個細心的孩子。
    1. 蒲公英可真有趣!小作者在最后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多么可愛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讀一讀,讀出對草地的喜愛,對蒲公英的贊美。
    2. 正因為這樣,從那時起,蒲公英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它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床。
    為什么說“它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床”?(早晨,當陽光灑遍大地,蒲公英就張開花瓣,就像我們睜開了朦朧的睡眼,所以說它和我們一起起床;晚上,夕陽西下,蒲公英會合攏它的花瓣,和我們一起睡覺。)
    3. 這么可愛的草地,這么有趣的蒲公英,讓我們一起再來感受一下吧!有感情地朗讀。
    1. 大自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無窮的樂趣。除了有趣的蒲公英,你還了解其他有趣的植物嗎?指名說,師適當補充。(含羞草——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一碰它它就會合攏它的葉子。
    豬籠草——捕食昆蟲做食物
    向日葵——托盤的背面害怕陽光,因此它總是把它的笑臉迎向太陽,這也是“向日葵”名字的由來。
    睡蓮——花瓣白天張開,夜晚合攏,被譽為“花中睡美人”。
    六、 作業(yè)
    今天回去后請同學們查閱資料,找找大自然中還有哪些有趣的植物,回來和同學們交流一下。
    2.金色的草地
    玩耍
    快樂 早上 綠色
    發(fā)現(xiàn) 中午 金色
    (仔細觀察) 傍晚 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