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對這個難題時,我們需要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理解。審視過去的得失,將它們?nèi)谌氲綄懸黄昝揽偨Y的思考和表達中。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經(jīng)典小說排行榜,快來看看吧!
小學弟子規(guī)教學設計篇一
學習《弟子規(guī)》,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yǎng)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變成和諧的世界。
一個人要孝順父母,烏鴉尚知反哺,作為人更應該對養(yǎng)育自己的父母加以報答。一個人如果不孝順父母,不熱愛自己的家人,長大以后就談不上熱愛故鄉(xiāng),熱愛祖國了。所以“守孝悌”是做人的根本。結合我的生活,我發(fā)覺有很多地方我做的不夠,當媽媽爸爸批評我的時候,有時我明知道不對也要反駁;當我情緒不好的時候,有時我會對他們大喊大叫,不能做到“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通過了解此句的真正含義,我明白這是對父母的'不尊不敬。
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父母不孝順、和兄弟姐妹朋友不和睦,那么他的孩子都會看在眼里,有一天他的孩子還會去學習,自己的行為不光會影響自己也會影響孩子的一生。記得有一則小笑話是說,有個老人年紀大了,雙手經(jīng)常哆嗦,他的兒子兒媳嫌棄他,有一次吃飯的時候,老人打破了一個碗,老人的兒子兒媳非常生氣,對著老人發(fā)了一頓火,從此之后,讓老人用木碗吃飯。有一天,這對夫婦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兒子在玩木頭,就問兒子在干什么,兒子說在給他們做碗呢,等到他們老的時候給他們用。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對孩子最好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就是身教。
小學弟子規(guī)教學設計篇二
一、教學內(nèi)容: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二、教材分析:
此部分是“入則孝,出則悌”中的兩句話。從和長輩交談聲音低和見長輩要快步向前兩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行為習慣的。這些內(nèi)容都和學生生活實際緊密相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學生實際,聯(lián)系生活,對這些內(nèi)容加深理解,從而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禮儀習慣。
三、教學目標:
1.了解《弟子規(guī)》一書的作者及內(nèi)容;
2.結合生活實際,復習《弟子規(guī)》中的“總敘”;
3.能夠誦讀,能夠明理,能夠指導日常行為;
4.在學習過程中,提煉學法:讀總敘——溫舊知——學新文——習禮儀——練筆力
四、教學過程:
(出示課件:音樂響起)
(一)、師生禮儀展示,營造國學氛圍,心平氣和學國學(緩慢,國學味道)
師:上課生:起立、鞠躬
師:請(還禮)
師:同學們,你們?yōu)槭裁炊x書?
生: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事開太平,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二)、復習原作《弟子規(guī)》總敘
師:同學們,我們學習《弟子規(guī)》有一段時間了。《弟子規(guī)》的作者是清朝的李毓秀。全文分為五個部分。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一、總敘”“二、入則孝出則弟”。首先,讓我們來讀總敘。(板書:讀總敘)
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
(三)、復習“入則孝出則悌”的內(nèi)容
1.孔子說:溫故而知新,接下來,我們復習“入則孝出則悌”。
師:“入則孝出則弟”教育我們?nèi)绾螌Υ改感珠L。古人可孝敬父母了,有王祥臥冰求鯉、黃香溫席的故事。今天,請小朋友再聽一個賢孝故事:古代的時候有個皇帝叫漢文帝,他對待母親可孝敬了。母親生病三年,他常常吃不下飯,睡不好覺。母親所服的湯藥,他都要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這個故事在《弟子規(guī)》中是怎么說的呢?(板書:溫舊知)
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2.教師:古人對待父母是如此孝順,當父母教導我們、責備我們的時候,《弟子規(guī)》又告訴我們可以怎么做呢?老師從你們的小眼睛里看到了答案。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師生分角色讀:讓我們演讀一遍,老師讀父母,你們讀小朋友。
(四)、引入新知,多種方式誦讀
1.師:《弟子規(guī)》讓我們懂得了不少禮儀之道。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新知識
2.出示:《弟子規(guī)》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師:先請同學們跟著老師讀一遍。(老師示范讀,學生跟讀。)
學生自己指著書本讀一遍。不認識的字可以拼讀拼音。
(同學們邊讀邊指,讀到哪就指到哪,看誰讀得好,指得準)
(五)、理解含義(從和長輩交談聲音要低和見長輩要快步向前兩個面)
(六)、小結
在長輩面前講話,聲音要低,但回答的音量大小讓人聽不清楚,也是不恰當?shù)?,和顏悅色、柔和清楚最好。這是提醒我們時時要注意別人的感受。如果發(fā)覺孩子有哪些過失及表現(xiàn)不妥的地方,當下就要指導他們?nèi)绾巫霾攀亲詈玫摹?BR> 有事要到長輩面前,應快步向前,等到告退時,必須稍慢一些才合乎禮節(jié)。當長輩問話時,應專注聆聽,眼睛不可東張西望、左顧右盼。如果與人相處都能遵守這些基本的禮節(jié),回饋給我們的就是所有人都愿意幫助你、喜歡你。
小學弟子規(guī)教學設計篇三
《弟子規(guī)》是清朝康熙時山西絳州人李毓秀所作。全書以《論語·學而》中的“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開篇,以三字韻語的文字形式,教人應該怎樣待人處世。
對弟子規(guī)的學習,讓我找到了答案。弟子規(guī)總序開篇是這樣教育我們的: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它從人之根本出發(fā),教育我們要從這幾個方面對自身進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說做人首先要心中有愛,要孝敬父母。一個人如果連對他有養(yǎng)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話,那么他就喪失了做人的根本,對長輩、對領導、對老師、對兄長、對朋友就更談不上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難得到認同。
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意思是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和,要時常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們學習,以上這些事是學習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還有余遐,還要學習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識充實自己。這是教育我們?nèi)绾未颂幨?、如何學習,要經(jīng)常學習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缺點,從各個方面來約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和修養(yǎng)。
孝是沒有條件的。
冬則溫,夏澤凊。晨則省,昏則定。
冬天寒冷的時候要伺候父母,使其溫暖,夏天炎熱的時候則讓父母涼快。早上向父母請安,晚上要伺候父母安眠。由此,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東漢年間的黃香,早年喪母,與父親相依為命,冬天黃香首先睡在席子上,用自己的體溫把席子弄暖和。然后,再讓父親去睡。夏天,黃香用扇子把席子扇的涼快一些。這樣父親就能安然入睡了。
“臥冰求鯉”同樣講的.是孝是沒有條件的這個道理的。西晉時期的王祥,母親早亡,他一直和父親及繼母生活在一起。而繼母總喜歡在父親面前挑弄是非欺負王祥。所以,王祥從小也就失去了父愛。即便是在這種情況下,王祥仍然拼命滿足繼母的要求。有一次,繼母病了想吃鯉魚??纱蠖斓?,河里的水都結冰了,怎么辦?于是王祥脫下衣服,趴在厚厚的冰上,用自己的體溫去融化冰。我深深的被王祥的這種孝心感動了?;叵胱约浩綍r跟媽媽說話時,經(jīng)常用命令的口氣說:“媽,你快去給我倒杯水”、“媽,你給我點零花錢”……學了《弟子規(guī)》之后,我發(fā)現(xiàn)我用“您”來稱呼父母了。學著用商量的、請求的語氣和父母說話了。
學習《弟子規(guī)》之后我學會了對父母的感念之恩,知道了如何做人,如何用《弟子規(guī)》這個家法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規(guī)范。我們從小就要養(yǎng)成尊敬父母、尊敬長輩、做一個尊師愛幼、懂禮貌、講規(guī)矩的好孩子、好學生。
學習《弟子規(guī)》不僅僅是簡單的背誦和學習的過程,而應該是一個反思的、自我檢討的過程,這樣才能做一個品德優(yōu)良、全面發(fā)展的好孩子、好學生!
小學《弟子規(guī)》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小學弟子規(guī)教學設計篇四
1、初步理解“凡出言......切戒之”的意思;
2、讓學生了解在日常生活中說話最要緊的是要誠實講信用;說謊話,說胡話,妄言取巧,都是不可以的??瘫⊥诳嗟脑挘铝黧a臟的話,都不要講;粗俗的小市民習氣,千萬要戒掉。
3、通過學習其中的道理來指導學生的言行。
通過誦讀,讓學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從而指導自己的言行。
課件(動畫短片、ppt)
一、復習導入
1、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們給我們展示一下你們會被的《弟子規(guī)》。
2、我們學了《弟子規(guī)》的前三篇內(nèi)容后,誰能說說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3、今天我們將接著學習《弟子規(guī)》新的內(nèi)容——信。(板書課題)
(出示課件:先從“信”字上解釋信:人無信不立,人說話要講信用。)
二、學一學:
今天我們先學習以下部分,課件出示:
凡出言 信為先 詐與妄 奚可焉
話說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刻薄語 穢污詞 市井氣 切戒之
三、故事導入,激發(fā)興趣:
(一)故事一:《放羊的孩子》
提問:
1、放羊的孩子做了什么?(撒謊、騙人)
2、他為什么要那樣做?(打發(fā)無聊、好玩)
3、結果怎樣?(大家都不再相信他,狼把他和羊吃掉了)
小結:凡出言 信為先 詐與妄 奚可焉
(二)故事二:《多嘴的同學》
(舉例班上的一些同學,每天話多,不照事實說話,妄言巧語,令人生厭。)
提問:1這些同學是誰?(??)
2他們做得對不對?(不對)
小結:話說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三)故事三:《起得最早的兔子》;
提問:
1、母雞大嬸的店鋪里賣的是什么?小動物們?yōu)槭裁磥磉@里買東西?
2、白眼圈、白毛毛、灰毛毛、斑點點哪只兔子來得最早?
3、小兔子們知道了一個怎樣的秘密?
4、小兔子們是怎么說母雞大嬸的呢?
5、想一想母雞大嬸的店鋪最后會怎樣?為什么?
小結:奸巧語 穢污詞 市井氣 切戒之。
四、理解句意:
1、出示句子“凡出言......切戒之”;
2、教師示范朗誦,學生跟讀;
3、理解句子:開口說話,誠信為先,答應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諾,沒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隨便答應,至于欺騙或花言巧語,更不能隨便說出口;話多不如話少 ,說話實事求是,不要妄言取巧;刻薄挖苦的話,下流骯臟的話,都不要講;粗俗的小市民習氣,千萬要戒掉。
五、討論:
學習了今天的內(nèi)容,那我們生活中應該怎樣去做呢?
小學弟子規(guī)教學設計篇五
教學目標:
1.熟讀《弟子規(guī)》入則孝部分。
2.通過講解及活動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孝心。
教學重點:
1.熟讀成誦,感受孝心的魅力。
2.聯(lián)系實際,抒發(fā)孝心。
教學過程:
一、課前熱身,《弟子規(guī)》知識搶答賽。
老師知道,同學們都可以背誦弟子規(guī),甚至可以倒背如流。關于《弟子規(guī)》的知識,你知道的有多少呢?讓我們一起進入知識搶答賽。
1.《弟子規(guī)》的作者是誰?
2.《弟子規(guī)》分為幾個部分?
3.《弟子規(guī)》的作者是誰?
4.《弟子規(guī)》的意思是什么?
二、熱情誦讀,齊誦《弟子規(guī)》——入則孝。
1.讀書的要求有那些?你能做到嗎?
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2.齊誦《入則孝》部分。
3.小組比賽讀。
三、進入主題,講解“親有疾——不離床”部分。討論:
1.怎樣做才是孝順的好孩子呢?
2.生病的感覺是怎樣的呢?生病的時候你最希望身邊的人怎么照顧你?
3.父母生病的時候會怎樣想,他們希望我們做子女的怎樣做呢?
4.古時候,孝順的兒女是這樣做的(出示ppt: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有誰知道這句話的意思?(生說,教師補充)
5.感動你的地方是哪里?(藥先嘗,不離床)父母心中會怎樣想呢?
四、情景體驗,感悟孝道。
古時候子為父母嘗藥,是為了為父母試探藥的溫度??墒乾F(xiàn)在我們不能為父母嘗藥,因為亂吃藥是危險的。當父母生病的時候,我們可以怎樣做呢?小組討論后請一個小組到講臺上表演。(一個扮演生病的母親,一個扮演兒子)
請大家給出建議和意見。給予鼓勵。
五、積極討論,解決問題。
1.我們班的同學們都很聰明,現(xiàn)在有一個小朋友遇到了一個難題,你們能幫他解決嗎?
2.講述故事:“小明想跟媽媽學家務,可是媽媽說只要專心學習就好了。小明要怎樣做?”
同學發(fā)言。
3.你們真是有禮貌的.孩子。你們覺得說服媽媽要注意哪幾點?(禮貌,有道理,恭敬)
4.如果媽媽仍然堅持自己的看法呢?你該怎么辦?(找機會再和媽媽講)
六、情景表演,小組活動。
如果遇到下列問題的時候,你會解決嗎?
講述:小明的爸爸隨手把垃圾扔到車窗外,小明該怎么勸說呢?小組活動,然后展示。
七、總結升華,神情寄語。
孝心是最美的品質(zhì),孝順的孩子是最可愛的孩子。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做一個孝順的孩子!
齊誦《入則孝》部分,結束本課。
小學弟子規(guī)教學設計篇六
學習《弟子規(guī)》中“事雖小 勿擅為 茍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茍私藏 親心傷”四句,感受其語言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
2. 激發(fā)幼兒對經(jīng)典誦讀的興趣。
故事:一個玩笑、抱憾終身;ppt課件。
幼兒復習朗讀已經(jīng)學過的《弟子規(guī)》內(nèi)容。
1故事引入:一個玩笑 抱憾終身
2、播放課件,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3.幼兒欣賞。
4.教師幫助幼兒理解本小節(jié)內(nèi)容。
縱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稟告。如果任性而為,容易出錯,就有損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讓父母擔心,是不孝的行為。公物雖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親知道了一定很傷心。
1.教師和幼兒一起讀。
2.請幼兒輪流當小老師來領讀。
3.打節(jié)奏讀。
4.分組賽讀。
師幼一起朗讀學過的《弟子規(guī)》。
小學弟子規(guī)教學設計篇七
一、教學內(nèi)容: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二、教材分析:
此部分是“入則孝,出則悌”中的兩句話。從和長輩交談聲音低和見長輩要快步向前兩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行為習慣的。這些內(nèi)容都和學生生活實際緊密相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學生實際,聯(lián)系生活,對這些內(nèi)容加深理解,從而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禮儀習慣。
三、教學目標:
1、了解《弟子規(guī)》一書的作者及內(nèi)容;
2、結合生活實際,復習《弟子規(guī)》中的“總敘”;
3、能夠誦讀,能夠明理,能夠指導日常行為;
4、在學習過程中,提煉學法:讀總敘——溫舊知——學新文——習禮儀——練筆力
四、教學過程:
(出示課件:音樂響起)
(一)師生禮儀展示,營造國學氛圍,心平氣和學國學(緩慢,國學味道)
師:上課生:起立、鞠躬
師:請(還禮)
師:同學們,你們?yōu)槭裁炊x書?
生: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事開太平,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二)復習原作《弟子規(guī)》總敘
師:同學們,我們學習《弟子規(guī)》有一段時間了?!兜茏右?guī)》的作者是清朝的李毓秀。全文分為五個部分。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一、總敘”“二、入則孝出則弟”。首先,讓我們來讀總敘。
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
(三)復習“入則孝出則悌”的內(nèi)容
1、孔子說:溫故而知新,接下來,我們復習“入則孝出則悌”。
師:“入則孝出則弟”教育我們?nèi)绾螌Υ改感珠L。古人可孝敬父母了,有王祥臥冰求鯉、黃香溫席的故事。今天,請小朋友再聽一個賢孝故事:古代的時候有個皇帝叫漢文帝,他對待母親可孝敬了。母親生病三年,他常常吃不下飯,睡不好覺。母親所服的湯藥,他都要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這個故事在《弟子規(guī)》中是怎么說的呢?(板書:溫舊知)
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2、教師:古人對待父母是如此孝順,當父母教導我們、責備我們的時候,《弟子規(guī)》又告訴我們可以怎么做呢?老師從你們的小眼睛里看到了答案。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師生分角色讀:讓我們演讀一遍,老師讀父母,你們讀小朋友。
(四)引入新知,多種方式誦讀
1、師:《弟子規(guī)》讓我們懂得了不少禮儀之道。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新知識
(板書:學新文)
2、出示:《弟子規(guī)》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師:先請同學們跟著老師讀一遍。(老師示范讀,學生跟讀。)
學生自己指著書本讀一遍。不認識的字可以拼讀拼音。
(同學們邊讀邊指,讀到哪就指到哪,看誰讀得好,指得準)
(五)理解含義(從和長輩交談聲音要低和見長輩要快步向前兩個面)
(六)小結
在長輩面前講話,聲音要低,但回答的音量大小讓人聽不清楚,也是不恰當?shù)模皖亹偵?、柔和清楚最好。這是提醒我們時時要注意別人的感受。如果發(fā)覺孩子有哪些過失及表現(xiàn)不妥的地方,當下就要指導他們?nèi)绾巫霾攀亲詈玫摹?BR> 有事要到長輩面前,應快步向前,等到告退時,必須稍慢一些才合乎禮節(jié)。當長輩問話時,應專注聆聽,眼睛不可東張西望、左顧右盼。如果與人相處都能遵守這些基本的禮節(jié),回饋給我們的就是所有人都愿意幫助你、喜歡你。
(七)板書設計
聲:指說話聲。聞:聽到。
趨:快步向前。視:視線。
小學弟子規(guī)教學設計篇八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體會《弟子規(guī)》中“孝”的含義,并能結合自身的情況加以體會,并對自己今后的生活形成指導。
2.通過朗讀國學經(jīng)典《弟子規(guī)》,感悟從古至今的真理,體會做人的道理。
3.通過情感教育,讓學生知道尊重自己的父母,熱愛人生,懂得為人子女的本分。
4.在國學經(jīng)典的誦讀中,培養(yǎng)學生悠長氣息呼吸法,使學生心靈平和,在音樂中凈化心靈,感受中國國學經(jīng)典作品的美感。
教學重點:
結合生活實際,體會《弟子規(guī)》中“孝”的含義,并能結合自身的情況加以體會,并對自己今后的生活形成指導。
教學難點:
在國學經(jīng)典的誦讀中,培養(yǎng)學生悠長氣息呼吸法,使學生心靈平和,在音樂中凈化心靈,感受中國國學經(jīng)典作品的美感。
教學過程:
課前放音樂
互相敬禮 (塑造國學氛圍)
一 、復習
學生拍手背誦《弟子規(guī)》的總論部分。(拍出節(jié)奏和韻律)
二 、導入:
課件播放《弟子規(guī)》的第一篇--“入則孝”(動畫版)
三、學習《弟子規(guī)》的第一篇--“入則孝”
1.通讀
師:你能自己試著讀一讀這段話嗎?注意要有停頓。
經(jīng)文: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yè)無變
事雖小 勿擅為 茍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茍私藏 親心傷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親有疾 藥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學生自行通讀經(jīng)文。(教師巡視指導)
小組互讀,糾正字音,不認識的字要借助拼音
師:從這一篇的題目中,你覺得,孔子想告訴我們些什么嗎?(生:要孝敬父母)
師:剛才大家讀得真不錯,下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比一比讀的美而平和。(教師與同學一起來讀)
師:大家讀得真棒!可是,僅僅通過讀,很多同學都難以理解經(jīng)文的含義,沒關系,讓我們先來看一個小故事吧。
2.《漢文帝嘗藥》
課件出示:動畫“漢文帝嘗藥的故事”
師:看了這個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生1:漢文帝真孝順。生2:漢文帝愛自己的母親)
師:大家說得都不錯,你能在弟子規(guī)中找到描述這個故事的原文嗎? 生:親有疾 藥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評價:有感情讀,體會意思 指名1-2人讀,再齊讀。
師: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吧!
師:當父母生病了,我們就要晝夜侍奉,不離開床邊。如果父母去世了呢?
生: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師:我們齊讀這一部分。
課件出示:親有疾 藥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3.《黃香溫席》
課件出示:動畫《黃香溫席》的故事。
師:看了這個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生1:黃香真孝順。生2:黃香用自己的體溫來為父母溫席,都不怕自己生病)
師:大家說得都不錯,弟子規(guī)中的那段話就是說這個小故事呢?
生: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齊讀)
4.身邊的故事 找找誰的錯。
看了這么多古代小故事,我們也來看看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吧!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2)、父親晝夜打麻將,小明與他大吵大鬧。
(討論:這次小明做的對嗎?為什么?你能用弟子規(guī)中的話幫助、告誡他嗎?)
生答: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四、小組討論
物雖小 勿私藏 茍私藏 親心傷
評價:你們不僅讀得好,理解了(入則孝)它的意思,還能運用了。
五、想一想:
六、鞏固
師:孩子們,你們想不想唱一唱《弟子規(guī)》呢?那就讓我們隨著音樂一起唱一唱吧!
播放音樂。
七、讀書聲中結束。
小學弟子規(guī)教學設計篇九
誦讀《弟子規(guī)》感悟古典詩文中的做人道理;培養(yǎng)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
采用各種方法誦讀《弟子規(guī)》,演譯《弟子規(guī)》,領悟《弟子規(guī)》的內(nèi)涵。
引導學生批判性的對待古典文化,汲取精華,去其糟粕,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辯證思想。
同學們我們的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你們知道的經(jīng)典性的詩文有哪些呢?
(板書:孝、涕、謹、信、愛、仁、學文。)
今天,先讓我們進入第一環(huán)節(jié),輪背弟子規(guī),好嗎?
1、齊背“總敘”。
2、輪背。
第一關,我最欣賞的一句弟子規(guī)。(并說一說欣賞的原因)
第二關:弟子規(guī)對對碰:學生說一句弟子規(guī),任意找一同學說一說意思。第三關,每個同學都準備了一個有關弟子規(guī)中的故事,把你想講的故事講給同學和后面的老師聽。
第四關,我唱我演《弟子規(guī)》
《弟子規(guī)》是我們生活的典范,這本書是根據(jù)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它告訴我們許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謹慎??匆妱e人有了進步,就要虛心向他學習,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慈等。今天,我把其中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一些句子選了出來。對照這些句子,同學想一想,你平時都做到了嗎? (把打印稿每人一份)
屏幕出示: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出必告;返必面。
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
晨必盥( guan),兼漱口。 便溺回,輒(zhe )凈手。
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
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
借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借人物,及時還。
凡出言,信為先。
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房室清,墻壁凈。幾案潔,筆硯正。
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
1、請你針對上面的句子,想想自己在某個方面做的好或不好,在做的好的
括號里畫笑臉。
2、說一說你做到了哪些,還有什么不足,以后打算怎樣改進?
3、這里我還想創(chuàng)造一個機會,請你對生活中的一些行為也利用弟子規(guī)來說一說。
(1)當家長或朋友說話算話,你可對家長說:凡出言,信為先。
(2)當家長飲酒喝醉了,用哪一句勸說家長?(飲酒醉,最為丑)
(3)當家長無心犯了個錯,你可以說:“無心非,名為錯”
1、老師推薦名句:
(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
(5)、吾日三醒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2、學生帶讀,然后齊讀。
3、老師給大家一些寄語:
忠心獻給祖國,
孝心獻給父母,
愛心獻給社會,
誠心獻給伙伴,
上進心留給自己。
4、總結:同學們,中國古代的經(jīng)典文化,經(jīng)歷歷史風雨的洗禮,仍然流傳至今,必然有它存在的原因。同學們在以后的課外閱讀中,多接觸一些古詩文,并且做到學以致用、古為今用。那樣,不僅會獲得無窮的樂趣,積淀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且一定會像《弟子規(guī)》最后幾句所說的“勿自暴勿自棄圣與賢? 可馴致。
小學弟子規(guī)教學設計篇十
《弟子規(guī)》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所作。
其內(nèi)容采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纂而成,分為七個部分加以演述;具體列舉出我們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等應有的禮儀與規(guī)范,特別講求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后經(jīng)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并改名為《弟子規(guī)》,是童蒙養(yǎng)正,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閑邪存誠,養(yǎng)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
由于課時限制,本課以弟子規(guī)中最為經(jīng)典的總敘和入則孝部分為重點,而把其余部分作為推薦閱讀內(nèi)容。
《弟子規(guī)》中既有國學精華,也存在不符合時代精神的內(nèi)容,在教學中,應注意內(nèi)容的選取與辨別。
青春期是性格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對《弟子規(guī)》的學習,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誦讀能力,還能時刻將《弟子規(guī)》的精神滲透進學生的思想中,促使其人格更加完善,心靈更加健康充實。
知識與技能:
理解弟子規(guī)主旨大意,背誦總敘,熟讀入則孝;
掌握重點字詞的讀音、解釋及用法。
通過熟讀背誦、課堂討論、親身踐行等方式學習對仗法、擴詞法等古漢語翻譯方法;
將《弟子規(guī)》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促進學生養(yǎng)成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小心謹慎、誠實守信、博愛眾人,勤奮學習等傳統(tǒng)美德。
重點
《弟子規(guī)》文本的理解;
總敘的背誦與《入則孝》的誦讀。
難點
古漢語字詞的讀音、解釋及用法;
孝敬父母的親身踐行。
一、視頻導入
播放《中華弟子規(guī)》動畫片,讓學生對弟子規(guī)的內(nèi)容有初步的了解。
二、新知學習
1.《弟子規(guī)》簡介
弟子規(guī)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nèi)容采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文義,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guī)范。后經(jīng)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并改名為《弟子規(guī)》?!兜茏右?guī)》這本書,影響之大,讀誦之廣,僅次于《三字經(jīng)》。
提問:“規(guī)”是什么意思?(規(guī)矩、規(guī)則)
“弟子”指的是誰?(為人弟和為人子,古代泛指后生晚輩。不僅指孔子的弟子,也是針對我們每個人而言的。)所以《弟子規(guī)》中所談到的規(guī)矩禮節(jié)是我們所有同學包括老師都應該遵守的。
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這篇古訓——《弟子規(guī)》。今天我們學習《總敘》部分和《入則孝》部分。
請同學們注意,《弟子規(guī)》中的觀點并非完全正確,有的觀點只適合古代,而不適用于當今社會。同學們在學習弟子規(guī)中要注意辨別、獨立思考。
2.總敘部分
(1)朗讀全文,認識字詞。
讀完一遍后,請同學們抄寫到本子上。教師在黑板上寫。
(2)講解字詞,疏通文意(配合板書與提問)
弟子:為人弟和為人子
規(guī):規(guī)范
圣人:品德高超、人格完美的古圣先賢。
孝弟: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弟,通“悌”,敬重順從兄長。
次:第二重要。
謹信:小心謹慎、誠實守信。
泛愛眾:博愛眾人。泛,廣泛。
而:而且。
親仁:親近有仁愛之心的人。
余力:剩余的心力。
則:就。
學文:研究學問。主張德育重于智育,要先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還有時間再學習其他各種學問。
提問:請一位同學試著翻譯這句話。
答案:《弟子規(guī)》這本書,是根據(jù)圣人孔子的訓導編成的。首先,我們在家里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其次,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言行要謹慎,對別人要講信用。我們要博愛眾人,親近有仁德之心的人,向他們學習。如果這些我們都做到了,還有余力的話,就去學習圣賢的經(jīng)典。
提問:“圣人”指誰?請舉例
指被大眾認為具有特別美德和神圣的人。
孔子、堯、舜、周文王等
討論:“有余力,則學文”一句如何理解?你認為品德和知識的關系如何?
(3)反復朗讀,強化記憶。(爭取課堂背誦)
3、《入則孝》節(jié)選
(1)朗讀全文,糾正發(fā)音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yè)無變。
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
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老師帶領同學讀完一遍后,提問學生朗讀。注意語調(diào)與節(jié)奏。
(2)解釋字詞,疏通文意
解釋之后,及時提問以鞏固知識。
討論:“應”“教”是幾聲?
明確:應是四聲,與行對應,翻譯為回應
教是四聲,翻譯為教道、教誨。
引導學生從對仗、平仄、釋義、通假等方面分析發(fā)音。
討論:文中哪些觀點你非常認可?哪些觀點你不同意,為什么?
(3)反復朗讀,內(nèi)化于心。
三、拓展延伸
出示《弟子規(guī)生活力行表(部分)》,請同學們反思自己的行為。
請同學們根據(jù)以下問題,為自己的表現(xiàn)打分。0分為最低分,5分為最高分。
鬧鐘一響,馬上起床。不賴床,不遲到。(朝起早,父母呼,應勿緩。)
出門前,向家人告別。回家后,向家人問好。(出必告,返必面)
路上見到長輩和老師主動問好(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
說話要誠實謹慎,不能說謊。(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
保護好自己人身安全,不打鬧,不到危險的地方玩耍。(斗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
衣服鞋子擺放整齊,不亂丟。(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
做完功課再玩游戲。(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
四、作業(yè)布置。
1、寫一段關于《弟子規(guī)》的心得體會(200字以上),文體不限。
2、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弟子規(guī)》教學中,如何把握教育性與趣味性,平衡傳統(tǒng)性與現(xiàn)代性,仍是一個問題。在此我采用生活力行表的形式,量化學生的行為。
在作業(yè)布置中,我希望學生不僅可以借寫作來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更要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在下節(jié)課積極和大家分享,促進其學以致用、親身踐行。
小學弟子規(guī)教學設計篇十一
1、初步理解“凡出言,切戒之”的意思;
2、讓學生了解在日常生活中說話最要緊的是要誠實講信用;說謊話,說胡話,妄言取巧,都是不可以的??瘫⊥诳嗟脑挘铝黧a臟的話,都不要講;粗俗的小市民習氣,千萬要戒掉。
3、通過學習其中的道理來指導學生的言行。
通過誦讀,讓學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從而指導自己的言行。
課件(動畫短片、ppt)
一、復習導入
1、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們給我們展示一下你們會被的《弟子規(guī)》。
2、我們學了《弟子規(guī)》的前三篇內(nèi)容后,誰能說說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3、今天我們將接著學習《弟子規(guī)》新的內(nèi)容——信。(板書課題)
(出示課件:先從“信”字上解釋信:人無信不立,人說話要講信用。)
二、學一學:
今天我們先學習以下部分,課件出示:
凡出言 信為先 詐與妄 奚可焉
話說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刻薄語 穢污詞 市井氣 切戒之
三、故事導入,激發(fā)興趣:
(一)故事一:《放羊的孩子》
提問:1、放羊的孩子做了什么?(撒謊、騙人)
2、他為什么要那樣做?(打發(fā)無聊、好玩)
3、結果怎樣?(大家都不再相信他,狼把他和羊吃掉了)
小結:凡出言 信為先 詐與妄 奚可焉
(二)故事二:《多嘴的同學》
(舉例班上的一些同學,每天話多,不照事實說話,妄言巧語,令人生厭。)
提問:1這些同學是誰?(??)
2他們做得對不對?(不對)
小結:話說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三)故事三:《起得最早的兔子》;
提問:
1、母雞大嬸的店鋪里賣的是什么?小動物們?yōu)槭裁磥磉@里買東西?
2、白眼圈、白毛毛、灰毛毛、斑點點哪只兔子來得最早?
3、小兔子們知道了一個怎樣的秘密?
4、小兔子們是怎么說母雞大嬸的呢?
5、想一想母雞大嬸的店鋪最后會怎樣?為什么?
小結:奸巧語 穢污詞 市井氣 切戒之。
四、理解句意:
1、出示句子“凡出言,切戒之”;
2、教師示范朗誦,學生跟讀;
3、理解句子:開口說話,誠信為先,答應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諾,沒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隨便答應,至于欺騙或花言巧語,更不能隨便說出口;話多不如話少 ,說話實事求是,不要妄言取巧;刻薄挖苦的話,下流骯臟的話,都不要講;粗俗的小市民習氣,千萬要戒掉。
五、討論:
學習了今天的內(nèi)容,那我們生活中應該怎樣去做呢?
小學弟子規(guī)教學設計篇十二
誦讀《弟子規(guī)》感悟古典詩文中的做人道理;培養(yǎng)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
采用各種方法誦讀《弟子規(guī)》,演譯《弟子規(guī)》,領悟《弟子規(guī)》的內(nèi)涵。
引導學生批判性的對待古典文化,汲取精華,去其糟粕,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辯證思想。
同學們我們的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你們知道的經(jīng)典性的詩文有哪些呢?
(出示課件:《三字經(jīng)》《千字文》《論語》《弟子規(guī)》四大名著《紅樓夢》《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圖片)
今天我們學習《弟子規(guī)。》你們猜猜"弟子規(guī)"是講什么的呢?
1、讀一讀,想一想,《弟子規(guī)》主要的內(nèi)容有哪些?是什么意思?
(板書:孝、涕、謹、信、愛、仁、學文。)
2、背一背,唱一唱。原文是怎樣介紹這些內(nèi)容的?
3、學生或讀、或背、或唱、或演。
1、同學們運用了那些方法學習《弟子規(guī)》?
(隨機板書:唱、誦、舞、講、畫、演)
2、請自由組合,一起商量商量,準備表演。
3、學生交流、準備。
4、展示成果:
要求:
(1)告訴大家,展示的形式;
(2)選擇這個內(nèi)容的理由;
(3)其他同學觀看是虛心學習。
表演(老師相機評價,點撥,)
5、小結:我們班同學真是多才多藝,學習方法很巧妙,很有趣。例如:把其中的一段話改編成一個小品,唱拍手歌;畫一幅畫;編舞蹈等等。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也能用上這些有趣的方法,還可以創(chuàng)造更多的新方法,使我們的學習更加有趣。
同學們欣賞了古腔古韻的《弟子規(guī)》,有什么感想和啟發(fā)嗎?
幫助學生總結:
(1)學會做人;
(2)促進語文學習;
(3)取其精華、取其糟粕。
1、老師推薦名句:(課件顯示)
(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
2、學生帶讀,然后齊讀。
3、老師介紹:古代的"忠""孝""仁""義"等思想在現(xiàn)代社會仍然被人們所推崇。湖北有一個退休工作人員編寫了一本新《家訓》受到家長、老師以及同學們的喜愛。
課件顯示:羊有跪乳之恩,鴨有反哺之情,孝也!
蜜蜂職責分明,大雁飛行有序,禮也!
雞非定時不鳴,燕飛春社不至,信也!
鹿得草而尋群,蟻得食而報眾,義也!
蜘蛛結網(wǎng)而食,鸚鵡學舌而語,智也!
諸物本無知,卻具天性美德,
人為萬物之靈,立身處世,豈肯愧對于物?
4、最后老師給大家一些寄語:(課件顯示)
忠心獻給祖國,孝心獻給父母,愛心獻給社會,誠心獻給伙伴,上進心留給自己。
同學們,中國古代的經(jīng)典文化,經(jīng)歷歷史風雨的洗禮,仍然流傳至今,必然有它存在的原因。同學們在以后的課外閱讀中,多接觸一些古詩文,并且做到學以致用、古為今用。那樣,不僅會獲得無窮的樂趣,積淀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且一定會像《弟子規(guī)》最后幾句所說的"勿自暴勿自棄圣與賢可馴致。"
走進《弟子規(guī)》
孝、悌、謹、信、愛、仁、學文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小學弟子規(guī)教學設計篇十三
本班大部分學生活潑好動,純潔善良,好奇心強,求知欲強。但是由于年齡小,自制能力差。受識字少的限制,上課注意力容易不集中,經(jīng)常走神。如果能在寬松融洽的氣氛中開始,那么孩子將自然地摒棄對傳統(tǒng)文化課的畏懼感,從而激發(fā)對傳統(tǒng)文化課的喜愛。還應從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入手,使他們覺得《弟子規(guī)》是一門趣味性很濃的學科,使他們喜歡傳統(tǒng)文化。
1、知識與技能:
通過學習,學生可以了解《弟子規(guī)》的基本內(nèi)容和特點,感受傳統(tǒng)文化豐富的思想內(nèi)涵和藝術魅力,從而認識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 2、過程與方法:
引領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精髓進行學習,能夠拓寬學生的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實踐領域,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逐步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全面提升學生的古典文化素養(yǎng)。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認識傳統(tǒng)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傳統(tǒng)文化的智慧,初步感悟、了解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審美理想、審美情趣等,感受中華民族的文化魅力,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1、本學期教學重點情況分析:
強化朗讀、背誦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能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記憶力,培養(yǎng)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的感悟能力。 2、本學期教學難點情況分析:
遵循少年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培養(yǎng)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zhì),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
3、教材內(nèi)容具體情況分析:(注重各部分之間相互聯(lián)系)
《弟子規(guī)》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nèi)容采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文義,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guī)范。后經(jīng)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并改名為《弟子規(guī)》?!兜茏右?guī)》這本書,影響之大,讀誦之廣,僅次于《三字經(jīng)》。
教材遵循少年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培養(yǎng)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zhì),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對少年兒童人格的陶冶和智慧的啟迪,對培養(yǎng)他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都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在教學中應多鼓勵學生在課外查找資料,對課堂學習進行補充,進一步討論交流。
教學中注意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1、充分利用課程資源,使學生直接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接受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感染。
2、充分展示圖片,作品等教學手段,教師加以示范。認真鉆研教材,進一步領會課標精神,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
3、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
使學生從小養(yǎng)成喜歡讀書、認真書寫、勤于思考、踴躍發(fā)言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感悟、討論、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對傳統(tǒng)文化學習的興趣。
小學弟子規(guī)教學設計篇十四
1、把孝心的觀念引入到小朋友的心田。
2、教育小朋友孝敬父母要從小事做起。不但孝,關鍵是順。
3、培養(yǎng)小朋友的感恩之心。
1、關鍵在落實上。一定要結合生活實際。
2、讓小朋友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弟子規(guī)》入則孝
父母呼應勿緩 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 父母責須順承
:一課時
讓小朋友復習上堂課的內(nèi)容:弟子規(guī)——總序。齊聲背誦。
師:大家背得太棒了,看得出大家都很喜歡,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弟子規(guī)》
1、師:“誰能來讀一讀今天學習的內(nèi)容?”
a、請2名學生讀
b、生評議
2、師:“理解有利于更好的朗讀和背誦,我們來學習一下這幾句話的意思?!?入則孝——過去古人非常講究孝道。晚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要到長輩的房間向長輩“請安”。入;也是指在家中。
父母呼 應勿緩——父母呼喚我們,聽到就應該馬上答應,不要慢慢吞吞,半天不回答。表現(xiàn)出一種無理的態(tài)度,或者有抵觸情緒,自己不高興就不應聲。比如;你正在看一個好看的電視,或者玩得正開心,父母叫你出來吃飯,你不答應?;蛘叽饝税胩爝€是不動。
父母命 行勿懶——父母讓我們?nèi)プ鍪?,應立刻起身去做,不可拖延偷懶?;蛘吒吲d做就做,不高興做就不做。還有的小朋友和家長講條件,我做了你給我什么獎勵?這都是不對的!
父母教 須敬聽——父母在教育我們的時候,應該懷著恭敬的心去傾聽。不要漫不經(jīng)心,愿意聽就聽,不愿聽就不聽。否則,就是一個不聽話的孩子。
父母責 須順承——小朋友有時做錯了事,家長會批評責備我們。我們要趕快承認自己的錯誤,虛心接受,不要讓家長生氣。有的時候,家長誤解了孩子,這件事明明不怨你,可家長沒搞清楚就責備你。作為晚輩,也不要急于辯解,等父母平靜了你再解釋。這才是真正做到了孝,而且順。
1、生活中有很多實例,父母呼喚我們;父母讓我們幫忙做事;你是怎樣做的?
2、請自己去思考:自己哪些地方做的不夠?
3、常常見到一些孩子,自己玩的很開心。父母讓其幫助做一點家務,他馬上說我還要寫作業(yè)呢!找借口不去做事。父母批評我們的時候,小朋友還嫌家長羅嗦,不高興聽批評。明明是自己做錯了事,還滿不在乎。故意惹父母生氣。這樣對嗎? 小結:父母撫養(yǎng)我們花費了很多辛苦,從小把我們養(yǎng)大,我們要用心去體會,感謝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不能掛在嘴上,一句爸爸媽媽我愛你,是遠遠不夠的!要落實到行動上,就要從生活小事做起。
母雞孵小雞的時候,母雞身體下邊放一堆雞蛋,它天天趴在這堆雞蛋上,用自己身體的熱量,去溫暖這些蛋。雞蛋吸收了母雞的血汗,慢慢變成了小雞。母親撫育我們的時候,也象撫育小雞一樣,非常艱辛。小的時候要喂奶、喂飯,換尿布,有病時背著你去醫(yī)院,半夜起來喂藥。風里雨里天天接送你去幼兒園。上學時為你拿書包,為你撐雨傘。做好了飯菜等著你回來吃。父母總是把最好吃的東西留著給你,可是我們的小朋友是否也能把最愛吃的飯菜留著給父母吃呢?不要以為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我們要對父母有感恩之心,有報答之愿!有的小朋友說等我長大了有工作了就去撫養(yǎng)他們。世人說:“什么都能等,只有孝敬父母不能等!”讓我們從今天就開始孝敬自己的父母。為他們做一點事。
1、提問:你的父母最喜歡吃什么?干什么?請小朋友回答!
2、不知道的小朋友回家問自己的父母,喜歡吃什么,干什么?
3、我們能從哪些方面關心自己的父母?
今天回家吃飯時為母親盛一碗飯,或者為父親倒一杯水。幫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擺放碗筷、洗碗、擦桌子、掃地、倒垃圾。洗衣服、晾衣服、打掃房間。澆花、買菜、學做飯。為父母捶背、按摩、倒洗腳水。可以根據(jù)情況任選一樣來做。
小學弟子規(guī)教學設計篇十五
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無心而做了不好的事,是一種過錯;如果明知故犯,就是一種惡劣的行為了,就會受到眼里的懲罰。生活中,我們要做到知錯就改。
1、 理解本段弟子規(guī)的含義與內(nèi)容
2、 養(yǎng)成嚴于律己知錯就改的良好品質(zhì)
1、 導入新課
由《曹操割發(fā)》的故事導入
三國時,有一次曹操率領軍隊去打仗。出發(fā)前,他警告將士,不要毀壞麥田,如果有人違反規(guī)定,一定殺無赦。隊伍正在田間的路上行走,忽然一群小鳥從麥田中飛出來,曹操的戰(zhàn)馬受驚,沖向麥田,踏壞了一大片麥子。
曹操對軍法官說:“我違反了軍令,應按軍法治罪?!闭f著,他拔出了寶劍,說:“我是主帥,不能自殺,就把頭發(fā)割下來代替砍頭吧!”說完,用劍割下了自己的頭發(fā)。
曹操嚴于律己,有錯必糾的品質(zhì),表現(xiàn)出了他作為政治家的胸懷。
2、 指名讀出學習目標。
3、 齊讀學習內(nèi)容,用五分鐘讀背這一內(nèi)容。
4、 檢查背誦情況。
5、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理解本段弟子規(guī)的含義與內(nèi)容。
6、 指名小組發(fā)言,說一說對這一段文字的理解。其他小組補充矯正。
7、 教師重點點撥突破難點。
8、 小組討論:如何做一個嚴于律己有錯必糾的中學生?
每組推選一名同學進行交流
9、 集體交流
10、 課堂小結
小學弟子規(guī)教學設計篇十六
1.結合生活實際,體會《弟子規(guī)》中“孝”的含義,并能結合自身的情況加以體會,并對自己今后的生活形成指導。
2.通過朗讀國學經(jīng)典《弟子規(guī)》,感悟從古至今的真理,體會做人的道理。
3.通過情感教育,讓學生知道尊重自己的父母,熱愛人生,懂得為人子女的本分。
4.在國學經(jīng)典的誦讀中,培養(yǎng)學生悠長氣息呼吸法,使學生心靈平和,在音樂中凈化心靈,感受中國國學經(jīng)典作品的美感。
結合生活實際,體會《弟子規(guī)》中“孝”的含義,并能結合自身的情況加以體會,并對自己今后的生活形成指導。
在國學經(jīng)典的誦讀中,培養(yǎng)學生悠長氣息呼吸法,使學生心靈平和,在音樂中凈化心靈,感受中國國學經(jīng)典作品的美感。
課前放音樂
互相敬禮 (塑造國學氛圍)
一 、復習
學生拍手背誦《弟子規(guī)》的總論部分。(拍出節(jié)奏和韻律)
二 、導入:
課件播放《弟子規(guī)》的第一篇——“入則孝”(動畫版)
三、學習《弟子規(guī)》的第一篇——“入則孝”
1.通讀
師:你能自己試著讀一讀這段話嗎?注意要有停頓。
經(jīng)文: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yè)無變
事雖小 勿擅為 茍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茍私藏 親心傷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親有疾 藥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學生自行通讀經(jīng)文。(教師巡視指導)
小組互讀,糾正字音,不認識的字要借助拼音
師:從這一篇的題目中,你覺得,孔子想告訴我們些什么嗎?(生:要孝敬父母)
師:剛才大家讀得真不錯,下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比一比讀的美而平和。(教師與同學一起來讀)
師:大家讀得真棒!可是,僅僅通過讀,很多同學都難以理解經(jīng)文的含義,沒關系,讓我們先來看一個小故事吧。
2.《漢文帝嘗藥》
課件出示:動畫“漢文帝嘗藥的故事”
師:看了這個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師:大家說得都不錯,你能在弟子規(guī)中找到描述這個故事的原文嗎? 生:親有疾 藥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評價:有感情讀,體會意思 指名1—2人讀,再齊讀。
師: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吧!
師:當父母生病了,我們就要晝夜侍奉,不離開床邊。如果父母去世了呢?
生: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師:我們齊讀這一部分。
課件出示:親有疾 藥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3.《黃香溫席》
課件出示:動畫《黃香溫席》的故事。
師:看了這個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生1:黃香真孝順。生2:黃香用自己的體溫來為父母溫席,都不怕自己生病)
師:大家說得都不錯,弟子規(guī)中的那段話就是說這個小故事呢?
生: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齊讀)
4.身邊的故事 找找誰的錯。
看了這么多古代小故事,我們也來看看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吧!
(1) 課件出示:
生答: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2)、父親晝夜打麻將,小明與他大吵大鬧。
生答: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四、小組討論
物雖小 勿私藏 茍私藏 親心傷
評價:你們不僅讀得好,理解了(入則孝)它的意思,還能運用了。
五、想一想:
六、鞏固
師:孩子們,你們想不想唱一唱《弟子規(guī)》呢?那就讓我們隨著音樂一起唱一唱吧!
播放音樂。
小學弟子規(guī)教學設計篇十七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凡出言......切戒之”的意思;
2、讓學生了解在日常生活中說話最要緊的是要誠實講信用;說謊話,說胡話,妄言取巧,都是不可以的??瘫⊥诳嗟脑挘铝黧a臟的話,都不要講;粗俗的'小市民習氣,千萬要戒掉。
3、通過學習其中的道理來指導學生的言行。
教學重難點:
通過誦讀,讓學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從而指導自己的言行。
教學準備:
課件(動畫短片、ppt)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們給我們展示一下你們會被的《弟子規(guī)》。
2、我們學了《弟子規(guī)》的前三篇內(nèi)容后,誰能說說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3、今天我們將接著學習《弟子規(guī)》新的內(nèi)容――信。(板書課題)
(出示課件:先從“信”字上解釋信:人無信不立,人說話要講信用。)
二、學一學:
今天我們先學習以下部分,課件出示: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
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刻薄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
三、故事導入,激發(fā)興趣:
(一)故事一:《放羊的孩子》
提問:1、放羊的孩子做了什么?(撒謊、騙人)
2、他為什么要那樣做?(打發(fā)無聊、好玩)
3、結果怎樣?(大家都不再相信他,狼把他和羊吃掉了)
小結: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
(二)故事二:《多嘴的同學》
(舉例班上的一些同學,每天話多,不照事實說話,妄言巧語,令人生厭。)
提問:1這些同學是誰?(??)
2他們做得對不對?(不對)
小結: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三)故事三:《起得最早的兔子》;
提問:
1、母雞大嬸的店鋪里賣的是什么?小動物們?yōu)槭裁磥磉@里買東西?
2、白眼圈、白毛毛、灰毛毛、斑點點哪只兔子來得最早?
3、小兔子們知道了一個怎樣的秘密?
4、小兔子們是怎么說母雞大嬸的呢?
5、想一想母雞大嬸的店鋪最后會怎樣?為什么?
小結: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
四、理解句意:
1、出示句子“凡出言......切戒之”;
2、教師示范朗誦,學生跟讀;
3、理解句子:開口說話,誠信為先,答應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諾,沒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隨便答應,至于欺騙或花言巧語,更不能隨便說出口;話多不如話少,說話實事求是,不要妄言取巧;刻薄挖苦的話,下流骯臟的話,都不要講;粗俗的小市民習氣,千萬要戒掉。
五、討論:
學習了今天的內(nèi)容,那我們生活中應該怎樣去做呢?
小學弟子規(guī)教學設計篇十八
學習目標:
誦讀《弟子規(guī)》感悟古典詩文中的做人道理;培養(yǎng)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
學習重點:
采用各種方法誦讀《弟子規(guī)》,演譯《弟子規(guī)》,領悟《弟子規(guī)》的內(nèi)涵。
學習難點:
引導學生批判性的對待古典文化,汲取精華,去其糟粕,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辯證思想。
學習過程:
一、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的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你們知道的經(jīng)典性的詩文有哪些呢?
(板書:孝、涕、謹、信、愛、仁、學文。)
二、背誦《弟子規(guī)》
1、齊背“總敘”。
2、輪背。
三、走進《弟子規(guī)》
第一關,我最欣賞的一句弟子規(guī)。(并說一說欣賞的原因)
第二關:弟子規(guī)對對碰:學生說一句弟子規(guī),任意找一同學說一說意思。第三關,每個同學都準備了一個有關弟子規(guī)中的故事,把你想講的故事講給同學和后面的老師聽。
第四關,我唱我演《弟子規(guī)》
四、生活與《弟子規(guī)》
《弟子規(guī)》是我們生活的典范,這本書是根據(jù)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它告訴我們許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謹慎??匆妱e人有了進步,就要虛心向他學習,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慈等。今天,我把其中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一些句子選了出來。對照這些句子,同學想一想,你平時都做到了嗎?(把打印稿每人一份)
屏幕出示: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出必告;返必面。
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
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
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
借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借人物,及時還。
凡出言,信為先。
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房室清,墻壁凈。幾案潔,筆硯正。
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
1、請你針對上面的句子,想想自己在某個方面做的好或不好,在做的好的
括號里畫笑臉。
2、說一說你做到了哪些,還有什么不足,以后打算怎樣改進?
3、這里我還想創(chuàng)造一個機會,請你對生活中的一些行為也利用弟子規(guī)來說一說。
(1)當家長或朋友說話算話,你可對家長說:凡出言,信為先。
(2)當家長飲酒喝醉了,用哪一句勸說家長?(飲酒醉,最為丑)
(3)當家長無心犯了個錯,你可以說:“無心非,名為錯”
五、課堂拓展,深化認識。
1、老師推薦名句:
(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
(5)吾日三醒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2、學生帶讀,然后齊讀。
3、老師給大家一些寄語:
忠心獻給祖國,
孝心獻給父母,
愛心獻給社會,
誠心獻給伙伴,
上進心留給自己。
小學弟子規(guī)教學設計篇一
學習《弟子規(guī)》,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yǎng)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變成和諧的世界。
一個人要孝順父母,烏鴉尚知反哺,作為人更應該對養(yǎng)育自己的父母加以報答。一個人如果不孝順父母,不熱愛自己的家人,長大以后就談不上熱愛故鄉(xiāng),熱愛祖國了。所以“守孝悌”是做人的根本。結合我的生活,我發(fā)覺有很多地方我做的不夠,當媽媽爸爸批評我的時候,有時我明知道不對也要反駁;當我情緒不好的時候,有時我會對他們大喊大叫,不能做到“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通過了解此句的真正含義,我明白這是對父母的'不尊不敬。
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父母不孝順、和兄弟姐妹朋友不和睦,那么他的孩子都會看在眼里,有一天他的孩子還會去學習,自己的行為不光會影響自己也會影響孩子的一生。記得有一則小笑話是說,有個老人年紀大了,雙手經(jīng)常哆嗦,他的兒子兒媳嫌棄他,有一次吃飯的時候,老人打破了一個碗,老人的兒子兒媳非常生氣,對著老人發(fā)了一頓火,從此之后,讓老人用木碗吃飯。有一天,這對夫婦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兒子在玩木頭,就問兒子在干什么,兒子說在給他們做碗呢,等到他們老的時候給他們用。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對孩子最好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就是身教。
小學弟子規(guī)教學設計篇二
一、教學內(nèi)容: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二、教材分析:
此部分是“入則孝,出則悌”中的兩句話。從和長輩交談聲音低和見長輩要快步向前兩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行為習慣的。這些內(nèi)容都和學生生活實際緊密相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學生實際,聯(lián)系生活,對這些內(nèi)容加深理解,從而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禮儀習慣。
三、教學目標:
1.了解《弟子規(guī)》一書的作者及內(nèi)容;
2.結合生活實際,復習《弟子規(guī)》中的“總敘”;
3.能夠誦讀,能夠明理,能夠指導日常行為;
4.在學習過程中,提煉學法:讀總敘——溫舊知——學新文——習禮儀——練筆力
四、教學過程:
(出示課件:音樂響起)
(一)、師生禮儀展示,營造國學氛圍,心平氣和學國學(緩慢,國學味道)
師:上課生:起立、鞠躬
師:請(還禮)
師:同學們,你們?yōu)槭裁炊x書?
生: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事開太平,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二)、復習原作《弟子規(guī)》總敘
師:同學們,我們學習《弟子規(guī)》有一段時間了。《弟子規(guī)》的作者是清朝的李毓秀。全文分為五個部分。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一、總敘”“二、入則孝出則弟”。首先,讓我們來讀總敘。(板書:讀總敘)
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
(三)、復習“入則孝出則悌”的內(nèi)容
1.孔子說:溫故而知新,接下來,我們復習“入則孝出則悌”。
師:“入則孝出則弟”教育我們?nèi)绾螌Υ改感珠L。古人可孝敬父母了,有王祥臥冰求鯉、黃香溫席的故事。今天,請小朋友再聽一個賢孝故事:古代的時候有個皇帝叫漢文帝,他對待母親可孝敬了。母親生病三年,他常常吃不下飯,睡不好覺。母親所服的湯藥,他都要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這個故事在《弟子規(guī)》中是怎么說的呢?(板書:溫舊知)
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2.教師:古人對待父母是如此孝順,當父母教導我們、責備我們的時候,《弟子規(guī)》又告訴我們可以怎么做呢?老師從你們的小眼睛里看到了答案。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師生分角色讀:讓我們演讀一遍,老師讀父母,你們讀小朋友。
(四)、引入新知,多種方式誦讀
1.師:《弟子規(guī)》讓我們懂得了不少禮儀之道。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新知識
2.出示:《弟子規(guī)》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師:先請同學們跟著老師讀一遍。(老師示范讀,學生跟讀。)
學生自己指著書本讀一遍。不認識的字可以拼讀拼音。
(同學們邊讀邊指,讀到哪就指到哪,看誰讀得好,指得準)
(五)、理解含義(從和長輩交談聲音要低和見長輩要快步向前兩個面)
(六)、小結
在長輩面前講話,聲音要低,但回答的音量大小讓人聽不清楚,也是不恰當?shù)?,和顏悅色、柔和清楚最好。這是提醒我們時時要注意別人的感受。如果發(fā)覺孩子有哪些過失及表現(xiàn)不妥的地方,當下就要指導他們?nèi)绾巫霾攀亲詈玫摹?BR> 有事要到長輩面前,應快步向前,等到告退時,必須稍慢一些才合乎禮節(jié)。當長輩問話時,應專注聆聽,眼睛不可東張西望、左顧右盼。如果與人相處都能遵守這些基本的禮節(jié),回饋給我們的就是所有人都愿意幫助你、喜歡你。
小學弟子規(guī)教學設計篇三
《弟子規(guī)》是清朝康熙時山西絳州人李毓秀所作。全書以《論語·學而》中的“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開篇,以三字韻語的文字形式,教人應該怎樣待人處世。
對弟子規(guī)的學習,讓我找到了答案。弟子規(guī)總序開篇是這樣教育我們的: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它從人之根本出發(fā),教育我們要從這幾個方面對自身進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說做人首先要心中有愛,要孝敬父母。一個人如果連對他有養(yǎng)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話,那么他就喪失了做人的根本,對長輩、對領導、對老師、對兄長、對朋友就更談不上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難得到認同。
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意思是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和,要時常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們學習,以上這些事是學習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還有余遐,還要學習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識充實自己。這是教育我們?nèi)绾未颂幨?、如何學習,要經(jīng)常學習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缺點,從各個方面來約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和修養(yǎng)。
孝是沒有條件的。
冬則溫,夏澤凊。晨則省,昏則定。
冬天寒冷的時候要伺候父母,使其溫暖,夏天炎熱的時候則讓父母涼快。早上向父母請安,晚上要伺候父母安眠。由此,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東漢年間的黃香,早年喪母,與父親相依為命,冬天黃香首先睡在席子上,用自己的體溫把席子弄暖和。然后,再讓父親去睡。夏天,黃香用扇子把席子扇的涼快一些。這樣父親就能安然入睡了。
“臥冰求鯉”同樣講的.是孝是沒有條件的這個道理的。西晉時期的王祥,母親早亡,他一直和父親及繼母生活在一起。而繼母總喜歡在父親面前挑弄是非欺負王祥。所以,王祥從小也就失去了父愛。即便是在這種情況下,王祥仍然拼命滿足繼母的要求。有一次,繼母病了想吃鯉魚??纱蠖斓?,河里的水都結冰了,怎么辦?于是王祥脫下衣服,趴在厚厚的冰上,用自己的體溫去融化冰。我深深的被王祥的這種孝心感動了?;叵胱约浩綍r跟媽媽說話時,經(jīng)常用命令的口氣說:“媽,你快去給我倒杯水”、“媽,你給我點零花錢”……學了《弟子規(guī)》之后,我發(fā)現(xiàn)我用“您”來稱呼父母了。學著用商量的、請求的語氣和父母說話了。
學習《弟子規(guī)》之后我學會了對父母的感念之恩,知道了如何做人,如何用《弟子規(guī)》這個家法來約束自己的行為規(guī)范。我們從小就要養(yǎng)成尊敬父母、尊敬長輩、做一個尊師愛幼、懂禮貌、講規(guī)矩的好孩子、好學生。
學習《弟子規(guī)》不僅僅是簡單的背誦和學習的過程,而應該是一個反思的、自我檢討的過程,這樣才能做一個品德優(yōu)良、全面發(fā)展的好孩子、好學生!
小學《弟子規(guī)》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小學弟子規(guī)教學設計篇四
1、初步理解“凡出言......切戒之”的意思;
2、讓學生了解在日常生活中說話最要緊的是要誠實講信用;說謊話,說胡話,妄言取巧,都是不可以的??瘫⊥诳嗟脑挘铝黧a臟的話,都不要講;粗俗的小市民習氣,千萬要戒掉。
3、通過學習其中的道理來指導學生的言行。
通過誦讀,讓學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從而指導自己的言行。
課件(動畫短片、ppt)
一、復習導入
1、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們給我們展示一下你們會被的《弟子規(guī)》。
2、我們學了《弟子規(guī)》的前三篇內(nèi)容后,誰能說說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3、今天我們將接著學習《弟子規(guī)》新的內(nèi)容——信。(板書課題)
(出示課件:先從“信”字上解釋信:人無信不立,人說話要講信用。)
二、學一學:
今天我們先學習以下部分,課件出示:
凡出言 信為先 詐與妄 奚可焉
話說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刻薄語 穢污詞 市井氣 切戒之
三、故事導入,激發(fā)興趣:
(一)故事一:《放羊的孩子》
提問:
1、放羊的孩子做了什么?(撒謊、騙人)
2、他為什么要那樣做?(打發(fā)無聊、好玩)
3、結果怎樣?(大家都不再相信他,狼把他和羊吃掉了)
小結:凡出言 信為先 詐與妄 奚可焉
(二)故事二:《多嘴的同學》
(舉例班上的一些同學,每天話多,不照事實說話,妄言巧語,令人生厭。)
提問:1這些同學是誰?(??)
2他們做得對不對?(不對)
小結:話說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三)故事三:《起得最早的兔子》;
提問:
1、母雞大嬸的店鋪里賣的是什么?小動物們?yōu)槭裁磥磉@里買東西?
2、白眼圈、白毛毛、灰毛毛、斑點點哪只兔子來得最早?
3、小兔子們知道了一個怎樣的秘密?
4、小兔子們是怎么說母雞大嬸的呢?
5、想一想母雞大嬸的店鋪最后會怎樣?為什么?
小結:奸巧語 穢污詞 市井氣 切戒之。
四、理解句意:
1、出示句子“凡出言......切戒之”;
2、教師示范朗誦,學生跟讀;
3、理解句子:開口說話,誠信為先,答應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諾,沒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隨便答應,至于欺騙或花言巧語,更不能隨便說出口;話多不如話少 ,說話實事求是,不要妄言取巧;刻薄挖苦的話,下流骯臟的話,都不要講;粗俗的小市民習氣,千萬要戒掉。
五、討論:
學習了今天的內(nèi)容,那我們生活中應該怎樣去做呢?
小學弟子規(guī)教學設計篇五
教學目標:
1.熟讀《弟子規(guī)》入則孝部分。
2.通過講解及活動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孝心。
教學重點:
1.熟讀成誦,感受孝心的魅力。
2.聯(lián)系實際,抒發(fā)孝心。
教學過程:
一、課前熱身,《弟子規(guī)》知識搶答賽。
老師知道,同學們都可以背誦弟子規(guī),甚至可以倒背如流。關于《弟子規(guī)》的知識,你知道的有多少呢?讓我們一起進入知識搶答賽。
1.《弟子規(guī)》的作者是誰?
2.《弟子規(guī)》分為幾個部分?
3.《弟子規(guī)》的作者是誰?
4.《弟子規(guī)》的意思是什么?
二、熱情誦讀,齊誦《弟子規(guī)》——入則孝。
1.讀書的要求有那些?你能做到嗎?
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2.齊誦《入則孝》部分。
3.小組比賽讀。
三、進入主題,講解“親有疾——不離床”部分。討論:
1.怎樣做才是孝順的好孩子呢?
2.生病的感覺是怎樣的呢?生病的時候你最希望身邊的人怎么照顧你?
3.父母生病的時候會怎樣想,他們希望我們做子女的怎樣做呢?
4.古時候,孝順的兒女是這樣做的(出示ppt: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有誰知道這句話的意思?(生說,教師補充)
5.感動你的地方是哪里?(藥先嘗,不離床)父母心中會怎樣想呢?
四、情景體驗,感悟孝道。
古時候子為父母嘗藥,是為了為父母試探藥的溫度??墒乾F(xiàn)在我們不能為父母嘗藥,因為亂吃藥是危險的。當父母生病的時候,我們可以怎樣做呢?小組討論后請一個小組到講臺上表演。(一個扮演生病的母親,一個扮演兒子)
請大家給出建議和意見。給予鼓勵。
五、積極討論,解決問題。
1.我們班的同學們都很聰明,現(xiàn)在有一個小朋友遇到了一個難題,你們能幫他解決嗎?
2.講述故事:“小明想跟媽媽學家務,可是媽媽說只要專心學習就好了。小明要怎樣做?”
同學發(fā)言。
3.你們真是有禮貌的.孩子。你們覺得說服媽媽要注意哪幾點?(禮貌,有道理,恭敬)
4.如果媽媽仍然堅持自己的看法呢?你該怎么辦?(找機會再和媽媽講)
六、情景表演,小組活動。
如果遇到下列問題的時候,你會解決嗎?
講述:小明的爸爸隨手把垃圾扔到車窗外,小明該怎么勸說呢?小組活動,然后展示。
七、總結升華,神情寄語。
孝心是最美的品質(zhì),孝順的孩子是最可愛的孩子。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做一個孝順的孩子!
齊誦《入則孝》部分,結束本課。
小學弟子規(guī)教學設計篇六
學習《弟子規(guī)》中“事雖小 勿擅為 茍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茍私藏 親心傷”四句,感受其語言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
2. 激發(fā)幼兒對經(jīng)典誦讀的興趣。
故事:一個玩笑、抱憾終身;ppt課件。
幼兒復習朗讀已經(jīng)學過的《弟子規(guī)》內(nèi)容。
1故事引入:一個玩笑 抱憾終身
2、播放課件,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3.幼兒欣賞。
4.教師幫助幼兒理解本小節(jié)內(nèi)容。
縱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稟告。如果任性而為,容易出錯,就有損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讓父母擔心,是不孝的行為。公物雖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親知道了一定很傷心。
1.教師和幼兒一起讀。
2.請幼兒輪流當小老師來領讀。
3.打節(jié)奏讀。
4.分組賽讀。
師幼一起朗讀學過的《弟子規(guī)》。
小學弟子規(guī)教學設計篇七
一、教學內(nèi)容: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二、教材分析:
此部分是“入則孝,出則悌”中的兩句話。從和長輩交談聲音低和見長輩要快步向前兩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行為習慣的。這些內(nèi)容都和學生生活實際緊密相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學生實際,聯(lián)系生活,對這些內(nèi)容加深理解,從而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禮儀習慣。
三、教學目標:
1、了解《弟子規(guī)》一書的作者及內(nèi)容;
2、結合生活實際,復習《弟子規(guī)》中的“總敘”;
3、能夠誦讀,能夠明理,能夠指導日常行為;
4、在學習過程中,提煉學法:讀總敘——溫舊知——學新文——習禮儀——練筆力
四、教學過程:
(出示課件:音樂響起)
(一)師生禮儀展示,營造國學氛圍,心平氣和學國學(緩慢,國學味道)
師:上課生:起立、鞠躬
師:請(還禮)
師:同學們,你們?yōu)槭裁炊x書?
生: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事開太平,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二)復習原作《弟子規(guī)》總敘
師:同學們,我們學習《弟子規(guī)》有一段時間了?!兜茏右?guī)》的作者是清朝的李毓秀。全文分為五個部分。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一、總敘”“二、入則孝出則弟”。首先,讓我們來讀總敘。
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
(三)復習“入則孝出則悌”的內(nèi)容
1、孔子說:溫故而知新,接下來,我們復習“入則孝出則悌”。
師:“入則孝出則弟”教育我們?nèi)绾螌Υ改感珠L。古人可孝敬父母了,有王祥臥冰求鯉、黃香溫席的故事。今天,請小朋友再聽一個賢孝故事:古代的時候有個皇帝叫漢文帝,他對待母親可孝敬了。母親生病三年,他常常吃不下飯,睡不好覺。母親所服的湯藥,他都要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這個故事在《弟子規(guī)》中是怎么說的呢?(板書:溫舊知)
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2、教師:古人對待父母是如此孝順,當父母教導我們、責備我們的時候,《弟子規(guī)》又告訴我們可以怎么做呢?老師從你們的小眼睛里看到了答案。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師生分角色讀:讓我們演讀一遍,老師讀父母,你們讀小朋友。
(四)引入新知,多種方式誦讀
1、師:《弟子規(guī)》讓我們懂得了不少禮儀之道。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新知識
(板書:學新文)
2、出示:《弟子規(guī)》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師:先請同學們跟著老師讀一遍。(老師示范讀,學生跟讀。)
學生自己指著書本讀一遍。不認識的字可以拼讀拼音。
(同學們邊讀邊指,讀到哪就指到哪,看誰讀得好,指得準)
(五)理解含義(從和長輩交談聲音要低和見長輩要快步向前兩個面)
(六)小結
在長輩面前講話,聲音要低,但回答的音量大小讓人聽不清楚,也是不恰當?shù)模皖亹偵?、柔和清楚最好。這是提醒我們時時要注意別人的感受。如果發(fā)覺孩子有哪些過失及表現(xiàn)不妥的地方,當下就要指導他們?nèi)绾巫霾攀亲詈玫摹?BR> 有事要到長輩面前,應快步向前,等到告退時,必須稍慢一些才合乎禮節(jié)。當長輩問話時,應專注聆聽,眼睛不可東張西望、左顧右盼。如果與人相處都能遵守這些基本的禮節(jié),回饋給我們的就是所有人都愿意幫助你、喜歡你。
(七)板書設計
聲:指說話聲。聞:聽到。
趨:快步向前。視:視線。
小學弟子規(guī)教學設計篇八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體會《弟子規(guī)》中“孝”的含義,并能結合自身的情況加以體會,并對自己今后的生活形成指導。
2.通過朗讀國學經(jīng)典《弟子規(guī)》,感悟從古至今的真理,體會做人的道理。
3.通過情感教育,讓學生知道尊重自己的父母,熱愛人生,懂得為人子女的本分。
4.在國學經(jīng)典的誦讀中,培養(yǎng)學生悠長氣息呼吸法,使學生心靈平和,在音樂中凈化心靈,感受中國國學經(jīng)典作品的美感。
教學重點:
結合生活實際,體會《弟子規(guī)》中“孝”的含義,并能結合自身的情況加以體會,并對自己今后的生活形成指導。
教學難點:
在國學經(jīng)典的誦讀中,培養(yǎng)學生悠長氣息呼吸法,使學生心靈平和,在音樂中凈化心靈,感受中國國學經(jīng)典作品的美感。
教學過程:
課前放音樂
互相敬禮 (塑造國學氛圍)
一 、復習
學生拍手背誦《弟子規(guī)》的總論部分。(拍出節(jié)奏和韻律)
二 、導入:
課件播放《弟子規(guī)》的第一篇--“入則孝”(動畫版)
三、學習《弟子規(guī)》的第一篇--“入則孝”
1.通讀
師:你能自己試著讀一讀這段話嗎?注意要有停頓。
經(jīng)文: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yè)無變
事雖小 勿擅為 茍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茍私藏 親心傷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親有疾 藥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學生自行通讀經(jīng)文。(教師巡視指導)
小組互讀,糾正字音,不認識的字要借助拼音
師:從這一篇的題目中,你覺得,孔子想告訴我們些什么嗎?(生:要孝敬父母)
師:剛才大家讀得真不錯,下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比一比讀的美而平和。(教師與同學一起來讀)
師:大家讀得真棒!可是,僅僅通過讀,很多同學都難以理解經(jīng)文的含義,沒關系,讓我們先來看一個小故事吧。
2.《漢文帝嘗藥》
課件出示:動畫“漢文帝嘗藥的故事”
師:看了這個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生1:漢文帝真孝順。生2:漢文帝愛自己的母親)
師:大家說得都不錯,你能在弟子規(guī)中找到描述這個故事的原文嗎? 生:親有疾 藥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評價:有感情讀,體會意思 指名1-2人讀,再齊讀。
師: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吧!
師:當父母生病了,我們就要晝夜侍奉,不離開床邊。如果父母去世了呢?
生: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師:我們齊讀這一部分。
課件出示:親有疾 藥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3.《黃香溫席》
課件出示:動畫《黃香溫席》的故事。
師:看了這個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生1:黃香真孝順。生2:黃香用自己的體溫來為父母溫席,都不怕自己生病)
師:大家說得都不錯,弟子規(guī)中的那段話就是說這個小故事呢?
生: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齊讀)
4.身邊的故事 找找誰的錯。
看了這么多古代小故事,我們也來看看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吧!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2)、父親晝夜打麻將,小明與他大吵大鬧。
(討論:這次小明做的對嗎?為什么?你能用弟子規(guī)中的話幫助、告誡他嗎?)
生答: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四、小組討論
物雖小 勿私藏 茍私藏 親心傷
評價:你們不僅讀得好,理解了(入則孝)它的意思,還能運用了。
五、想一想:
六、鞏固
師:孩子們,你們想不想唱一唱《弟子規(guī)》呢?那就讓我們隨著音樂一起唱一唱吧!
播放音樂。
七、讀書聲中結束。
小學弟子規(guī)教學設計篇九
誦讀《弟子規(guī)》感悟古典詩文中的做人道理;培養(yǎng)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
采用各種方法誦讀《弟子規(guī)》,演譯《弟子規(guī)》,領悟《弟子規(guī)》的內(nèi)涵。
引導學生批判性的對待古典文化,汲取精華,去其糟粕,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辯證思想。
同學們我們的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你們知道的經(jīng)典性的詩文有哪些呢?
(板書:孝、涕、謹、信、愛、仁、學文。)
今天,先讓我們進入第一環(huán)節(jié),輪背弟子規(guī),好嗎?
1、齊背“總敘”。
2、輪背。
第一關,我最欣賞的一句弟子規(guī)。(并說一說欣賞的原因)
第二關:弟子規(guī)對對碰:學生說一句弟子規(guī),任意找一同學說一說意思。第三關,每個同學都準備了一個有關弟子規(guī)中的故事,把你想講的故事講給同學和后面的老師聽。
第四關,我唱我演《弟子規(guī)》
《弟子規(guī)》是我們生活的典范,這本書是根據(jù)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它告訴我們許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謹慎??匆妱e人有了進步,就要虛心向他學習,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慈等。今天,我把其中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一些句子選了出來。對照這些句子,同學想一想,你平時都做到了嗎? (把打印稿每人一份)
屏幕出示: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出必告;返必面。
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
晨必盥( guan),兼漱口。 便溺回,輒(zhe )凈手。
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
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
借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借人物,及時還。
凡出言,信為先。
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房室清,墻壁凈。幾案潔,筆硯正。
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
1、請你針對上面的句子,想想自己在某個方面做的好或不好,在做的好的
括號里畫笑臉。
2、說一說你做到了哪些,還有什么不足,以后打算怎樣改進?
3、這里我還想創(chuàng)造一個機會,請你對生活中的一些行為也利用弟子規(guī)來說一說。
(1)當家長或朋友說話算話,你可對家長說:凡出言,信為先。
(2)當家長飲酒喝醉了,用哪一句勸說家長?(飲酒醉,最為丑)
(3)當家長無心犯了個錯,你可以說:“無心非,名為錯”
1、老師推薦名句:
(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
(5)、吾日三醒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2、學生帶讀,然后齊讀。
3、老師給大家一些寄語:
忠心獻給祖國,
孝心獻給父母,
愛心獻給社會,
誠心獻給伙伴,
上進心留給自己。
4、總結:同學們,中國古代的經(jīng)典文化,經(jīng)歷歷史風雨的洗禮,仍然流傳至今,必然有它存在的原因。同學們在以后的課外閱讀中,多接觸一些古詩文,并且做到學以致用、古為今用。那樣,不僅會獲得無窮的樂趣,積淀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且一定會像《弟子規(guī)》最后幾句所說的“勿自暴勿自棄圣與賢? 可馴致。
小學弟子規(guī)教學設計篇十
《弟子規(guī)》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所作。
其內(nèi)容采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文義,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纂而成,分為七個部分加以演述;具體列舉出我們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等應有的禮儀與規(guī)范,特別講求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后經(jīng)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并改名為《弟子規(guī)》,是童蒙養(yǎng)正,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閑邪存誠,養(yǎng)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
由于課時限制,本課以弟子規(guī)中最為經(jīng)典的總敘和入則孝部分為重點,而把其余部分作為推薦閱讀內(nèi)容。
《弟子規(guī)》中既有國學精華,也存在不符合時代精神的內(nèi)容,在教學中,應注意內(nèi)容的選取與辨別。
青春期是性格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對《弟子規(guī)》的學習,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誦讀能力,還能時刻將《弟子規(guī)》的精神滲透進學生的思想中,促使其人格更加完善,心靈更加健康充實。
知識與技能:
理解弟子規(guī)主旨大意,背誦總敘,熟讀入則孝;
掌握重點字詞的讀音、解釋及用法。
通過熟讀背誦、課堂討論、親身踐行等方式學習對仗法、擴詞法等古漢語翻譯方法;
將《弟子規(guī)》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促進學生養(yǎng)成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小心謹慎、誠實守信、博愛眾人,勤奮學習等傳統(tǒng)美德。
重點
《弟子規(guī)》文本的理解;
總敘的背誦與《入則孝》的誦讀。
難點
古漢語字詞的讀音、解釋及用法;
孝敬父母的親身踐行。
一、視頻導入
播放《中華弟子規(guī)》動畫片,讓學生對弟子規(guī)的內(nèi)容有初步的了解。
二、新知學習
1.《弟子規(guī)》簡介
弟子規(guī)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nèi)容采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文義,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guī)范。后經(jīng)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并改名為《弟子規(guī)》?!兜茏右?guī)》這本書,影響之大,讀誦之廣,僅次于《三字經(jīng)》。
提問:“規(guī)”是什么意思?(規(guī)矩、規(guī)則)
“弟子”指的是誰?(為人弟和為人子,古代泛指后生晚輩。不僅指孔子的弟子,也是針對我們每個人而言的。)所以《弟子規(guī)》中所談到的規(guī)矩禮節(jié)是我們所有同學包括老師都應該遵守的。
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這篇古訓——《弟子規(guī)》。今天我們學習《總敘》部分和《入則孝》部分。
請同學們注意,《弟子規(guī)》中的觀點并非完全正確,有的觀點只適合古代,而不適用于當今社會。同學們在學習弟子規(guī)中要注意辨別、獨立思考。
2.總敘部分
(1)朗讀全文,認識字詞。
讀完一遍后,請同學們抄寫到本子上。教師在黑板上寫。
(2)講解字詞,疏通文意(配合板書與提問)
弟子:為人弟和為人子
規(guī):規(guī)范
圣人:品德高超、人格完美的古圣先賢。
孝弟: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弟,通“悌”,敬重順從兄長。
次:第二重要。
謹信:小心謹慎、誠實守信。
泛愛眾:博愛眾人。泛,廣泛。
而:而且。
親仁:親近有仁愛之心的人。
余力:剩余的心力。
則:就。
學文:研究學問。主張德育重于智育,要先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還有時間再學習其他各種學問。
提問:請一位同學試著翻譯這句話。
答案:《弟子規(guī)》這本書,是根據(jù)圣人孔子的訓導編成的。首先,我們在家里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其次,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言行要謹慎,對別人要講信用。我們要博愛眾人,親近有仁德之心的人,向他們學習。如果這些我們都做到了,還有余力的話,就去學習圣賢的經(jīng)典。
提問:“圣人”指誰?請舉例
指被大眾認為具有特別美德和神圣的人。
孔子、堯、舜、周文王等
討論:“有余力,則學文”一句如何理解?你認為品德和知識的關系如何?
(3)反復朗讀,強化記憶。(爭取課堂背誦)
3、《入則孝》節(jié)選
(1)朗讀全文,糾正發(fā)音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yè)無變。
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
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老師帶領同學讀完一遍后,提問學生朗讀。注意語調(diào)與節(jié)奏。
(2)解釋字詞,疏通文意
解釋之后,及時提問以鞏固知識。
討論:“應”“教”是幾聲?
明確:應是四聲,與行對應,翻譯為回應
教是四聲,翻譯為教道、教誨。
引導學生從對仗、平仄、釋義、通假等方面分析發(fā)音。
討論:文中哪些觀點你非常認可?哪些觀點你不同意,為什么?
(3)反復朗讀,內(nèi)化于心。
三、拓展延伸
出示《弟子規(guī)生活力行表(部分)》,請同學們反思自己的行為。
請同學們根據(jù)以下問題,為自己的表現(xiàn)打分。0分為最低分,5分為最高分。
鬧鐘一響,馬上起床。不賴床,不遲到。(朝起早,父母呼,應勿緩。)
出門前,向家人告別。回家后,向家人問好。(出必告,返必面)
路上見到長輩和老師主動問好(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
說話要誠實謹慎,不能說謊。(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
保護好自己人身安全,不打鬧,不到危險的地方玩耍。(斗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
衣服鞋子擺放整齊,不亂丟。(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
做完功課再玩游戲。(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
四、作業(yè)布置。
1、寫一段關于《弟子規(guī)》的心得體會(200字以上),文體不限。
2、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弟子規(guī)》教學中,如何把握教育性與趣味性,平衡傳統(tǒng)性與現(xiàn)代性,仍是一個問題。在此我采用生活力行表的形式,量化學生的行為。
在作業(yè)布置中,我希望學生不僅可以借寫作來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更要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在下節(jié)課積極和大家分享,促進其學以致用、親身踐行。
小學弟子規(guī)教學設計篇十一
1、初步理解“凡出言,切戒之”的意思;
2、讓學生了解在日常生活中說話最要緊的是要誠實講信用;說謊話,說胡話,妄言取巧,都是不可以的??瘫⊥诳嗟脑挘铝黧a臟的話,都不要講;粗俗的小市民習氣,千萬要戒掉。
3、通過學習其中的道理來指導學生的言行。
通過誦讀,讓學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從而指導自己的言行。
課件(動畫短片、ppt)
一、復習導入
1、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們給我們展示一下你們會被的《弟子規(guī)》。
2、我們學了《弟子規(guī)》的前三篇內(nèi)容后,誰能說說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3、今天我們將接著學習《弟子規(guī)》新的內(nèi)容——信。(板書課題)
(出示課件:先從“信”字上解釋信:人無信不立,人說話要講信用。)
二、學一學:
今天我們先學習以下部分,課件出示:
凡出言 信為先 詐與妄 奚可焉
話說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刻薄語 穢污詞 市井氣 切戒之
三、故事導入,激發(fā)興趣:
(一)故事一:《放羊的孩子》
提問:1、放羊的孩子做了什么?(撒謊、騙人)
2、他為什么要那樣做?(打發(fā)無聊、好玩)
3、結果怎樣?(大家都不再相信他,狼把他和羊吃掉了)
小結:凡出言 信為先 詐與妄 奚可焉
(二)故事二:《多嘴的同學》
(舉例班上的一些同學,每天話多,不照事實說話,妄言巧語,令人生厭。)
提問:1這些同學是誰?(??)
2他們做得對不對?(不對)
小結:話說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三)故事三:《起得最早的兔子》;
提問:
1、母雞大嬸的店鋪里賣的是什么?小動物們?yōu)槭裁磥磉@里買東西?
2、白眼圈、白毛毛、灰毛毛、斑點點哪只兔子來得最早?
3、小兔子們知道了一個怎樣的秘密?
4、小兔子們是怎么說母雞大嬸的呢?
5、想一想母雞大嬸的店鋪最后會怎樣?為什么?
小結:奸巧語 穢污詞 市井氣 切戒之。
四、理解句意:
1、出示句子“凡出言,切戒之”;
2、教師示范朗誦,學生跟讀;
3、理解句子:開口說話,誠信為先,答應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諾,沒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隨便答應,至于欺騙或花言巧語,更不能隨便說出口;話多不如話少 ,說話實事求是,不要妄言取巧;刻薄挖苦的話,下流骯臟的話,都不要講;粗俗的小市民習氣,千萬要戒掉。
五、討論:
學習了今天的內(nèi)容,那我們生活中應該怎樣去做呢?
小學弟子規(guī)教學設計篇十二
誦讀《弟子規(guī)》感悟古典詩文中的做人道理;培養(yǎng)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
采用各種方法誦讀《弟子規(guī)》,演譯《弟子規(guī)》,領悟《弟子規(guī)》的內(nèi)涵。
引導學生批判性的對待古典文化,汲取精華,去其糟粕,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辯證思想。
同學們我們的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你們知道的經(jīng)典性的詩文有哪些呢?
(出示課件:《三字經(jīng)》《千字文》《論語》《弟子規(guī)》四大名著《紅樓夢》《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圖片)
今天我們學習《弟子規(guī)。》你們猜猜"弟子規(guī)"是講什么的呢?
1、讀一讀,想一想,《弟子規(guī)》主要的內(nèi)容有哪些?是什么意思?
(板書:孝、涕、謹、信、愛、仁、學文。)
2、背一背,唱一唱。原文是怎樣介紹這些內(nèi)容的?
3、學生或讀、或背、或唱、或演。
1、同學們運用了那些方法學習《弟子規(guī)》?
(隨機板書:唱、誦、舞、講、畫、演)
2、請自由組合,一起商量商量,準備表演。
3、學生交流、準備。
4、展示成果:
要求:
(1)告訴大家,展示的形式;
(2)選擇這個內(nèi)容的理由;
(3)其他同學觀看是虛心學習。
表演(老師相機評價,點撥,)
5、小結:我們班同學真是多才多藝,學習方法很巧妙,很有趣。例如:把其中的一段話改編成一個小品,唱拍手歌;畫一幅畫;編舞蹈等等。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也能用上這些有趣的方法,還可以創(chuàng)造更多的新方法,使我們的學習更加有趣。
同學們欣賞了古腔古韻的《弟子規(guī)》,有什么感想和啟發(fā)嗎?
幫助學生總結:
(1)學會做人;
(2)促進語文學習;
(3)取其精華、取其糟粕。
1、老師推薦名句:(課件顯示)
(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
2、學生帶讀,然后齊讀。
3、老師介紹:古代的"忠""孝""仁""義"等思想在現(xiàn)代社會仍然被人們所推崇。湖北有一個退休工作人員編寫了一本新《家訓》受到家長、老師以及同學們的喜愛。
課件顯示:羊有跪乳之恩,鴨有反哺之情,孝也!
蜜蜂職責分明,大雁飛行有序,禮也!
雞非定時不鳴,燕飛春社不至,信也!
鹿得草而尋群,蟻得食而報眾,義也!
蜘蛛結網(wǎng)而食,鸚鵡學舌而語,智也!
諸物本無知,卻具天性美德,
人為萬物之靈,立身處世,豈肯愧對于物?
4、最后老師給大家一些寄語:(課件顯示)
忠心獻給祖國,孝心獻給父母,愛心獻給社會,誠心獻給伙伴,上進心留給自己。
同學們,中國古代的經(jīng)典文化,經(jīng)歷歷史風雨的洗禮,仍然流傳至今,必然有它存在的原因。同學們在以后的課外閱讀中,多接觸一些古詩文,并且做到學以致用、古為今用。那樣,不僅會獲得無窮的樂趣,積淀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且一定會像《弟子規(guī)》最后幾句所說的"勿自暴勿自棄圣與賢可馴致。"
走進《弟子規(guī)》
孝、悌、謹、信、愛、仁、學文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小學弟子規(guī)教學設計篇十三
本班大部分學生活潑好動,純潔善良,好奇心強,求知欲強。但是由于年齡小,自制能力差。受識字少的限制,上課注意力容易不集中,經(jīng)常走神。如果能在寬松融洽的氣氛中開始,那么孩子將自然地摒棄對傳統(tǒng)文化課的畏懼感,從而激發(fā)對傳統(tǒng)文化課的喜愛。還應從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入手,使他們覺得《弟子規(guī)》是一門趣味性很濃的學科,使他們喜歡傳統(tǒng)文化。
1、知識與技能:
通過學習,學生可以了解《弟子規(guī)》的基本內(nèi)容和特點,感受傳統(tǒng)文化豐富的思想內(nèi)涵和藝術魅力,從而認識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 2、過程與方法:
引領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精髓進行學習,能夠拓寬學生的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實踐領域,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逐步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全面提升學生的古典文化素養(yǎng)。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認識傳統(tǒng)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傳統(tǒng)文化的智慧,初步感悟、了解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審美理想、審美情趣等,感受中華民族的文化魅力,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1、本學期教學重點情況分析:
強化朗讀、背誦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能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記憶力,培養(yǎng)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的感悟能力。 2、本學期教學難點情況分析:
遵循少年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培養(yǎng)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zhì),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
3、教材內(nèi)容具體情況分析:(注重各部分之間相互聯(lián)系)
《弟子規(guī)》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nèi)容采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文義,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guī)范。后經(jīng)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并改名為《弟子規(guī)》?!兜茏右?guī)》這本書,影響之大,讀誦之廣,僅次于《三字經(jīng)》。
教材遵循少年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培養(yǎng)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zhì),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對少年兒童人格的陶冶和智慧的啟迪,對培養(yǎng)他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都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在教學中應多鼓勵學生在課外查找資料,對課堂學習進行補充,進一步討論交流。
教學中注意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1、充分利用課程資源,使學生直接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接受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感染。
2、充分展示圖片,作品等教學手段,教師加以示范。認真鉆研教材,進一步領會課標精神,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
3、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
使學生從小養(yǎng)成喜歡讀書、認真書寫、勤于思考、踴躍發(fā)言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感悟、討論、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對傳統(tǒng)文化學習的興趣。
小學弟子規(guī)教學設計篇十四
1、把孝心的觀念引入到小朋友的心田。
2、教育小朋友孝敬父母要從小事做起。不但孝,關鍵是順。
3、培養(yǎng)小朋友的感恩之心。
1、關鍵在落實上。一定要結合生活實際。
2、讓小朋友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弟子規(guī)》入則孝
父母呼應勿緩 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 父母責須順承
:一課時
讓小朋友復習上堂課的內(nèi)容:弟子規(guī)——總序。齊聲背誦。
師:大家背得太棒了,看得出大家都很喜歡,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弟子規(guī)》
1、師:“誰能來讀一讀今天學習的內(nèi)容?”
a、請2名學生讀
b、生評議
2、師:“理解有利于更好的朗讀和背誦,我們來學習一下這幾句話的意思?!?入則孝——過去古人非常講究孝道。晚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要到長輩的房間向長輩“請安”。入;也是指在家中。
父母呼 應勿緩——父母呼喚我們,聽到就應該馬上答應,不要慢慢吞吞,半天不回答。表現(xiàn)出一種無理的態(tài)度,或者有抵觸情緒,自己不高興就不應聲。比如;你正在看一個好看的電視,或者玩得正開心,父母叫你出來吃飯,你不答應?;蛘叽饝税胩爝€是不動。
父母命 行勿懶——父母讓我們?nèi)プ鍪?,應立刻起身去做,不可拖延偷懶?;蛘吒吲d做就做,不高興做就不做。還有的小朋友和家長講條件,我做了你給我什么獎勵?這都是不對的!
父母教 須敬聽——父母在教育我們的時候,應該懷著恭敬的心去傾聽。不要漫不經(jīng)心,愿意聽就聽,不愿聽就不聽。否則,就是一個不聽話的孩子。
父母責 須順承——小朋友有時做錯了事,家長會批評責備我們。我們要趕快承認自己的錯誤,虛心接受,不要讓家長生氣。有的時候,家長誤解了孩子,這件事明明不怨你,可家長沒搞清楚就責備你。作為晚輩,也不要急于辯解,等父母平靜了你再解釋。這才是真正做到了孝,而且順。
1、生活中有很多實例,父母呼喚我們;父母讓我們幫忙做事;你是怎樣做的?
2、請自己去思考:自己哪些地方做的不夠?
3、常常見到一些孩子,自己玩的很開心。父母讓其幫助做一點家務,他馬上說我還要寫作業(yè)呢!找借口不去做事。父母批評我們的時候,小朋友還嫌家長羅嗦,不高興聽批評。明明是自己做錯了事,還滿不在乎。故意惹父母生氣。這樣對嗎? 小結:父母撫養(yǎng)我們花費了很多辛苦,從小把我們養(yǎng)大,我們要用心去體會,感謝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不能掛在嘴上,一句爸爸媽媽我愛你,是遠遠不夠的!要落實到行動上,就要從生活小事做起。
母雞孵小雞的時候,母雞身體下邊放一堆雞蛋,它天天趴在這堆雞蛋上,用自己身體的熱量,去溫暖這些蛋。雞蛋吸收了母雞的血汗,慢慢變成了小雞。母親撫育我們的時候,也象撫育小雞一樣,非常艱辛。小的時候要喂奶、喂飯,換尿布,有病時背著你去醫(yī)院,半夜起來喂藥。風里雨里天天接送你去幼兒園。上學時為你拿書包,為你撐雨傘。做好了飯菜等著你回來吃。父母總是把最好吃的東西留著給你,可是我們的小朋友是否也能把最愛吃的飯菜留著給父母吃呢?不要以為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我們要對父母有感恩之心,有報答之愿!有的小朋友說等我長大了有工作了就去撫養(yǎng)他們。世人說:“什么都能等,只有孝敬父母不能等!”讓我們從今天就開始孝敬自己的父母。為他們做一點事。
1、提問:你的父母最喜歡吃什么?干什么?請小朋友回答!
2、不知道的小朋友回家問自己的父母,喜歡吃什么,干什么?
3、我們能從哪些方面關心自己的父母?
今天回家吃飯時為母親盛一碗飯,或者為父親倒一杯水。幫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擺放碗筷、洗碗、擦桌子、掃地、倒垃圾。洗衣服、晾衣服、打掃房間。澆花、買菜、學做飯。為父母捶背、按摩、倒洗腳水。可以根據(jù)情況任選一樣來做。
小學弟子規(guī)教學設計篇十五
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無心而做了不好的事,是一種過錯;如果明知故犯,就是一種惡劣的行為了,就會受到眼里的懲罰。生活中,我們要做到知錯就改。
1、 理解本段弟子規(guī)的含義與內(nèi)容
2、 養(yǎng)成嚴于律己知錯就改的良好品質(zhì)
1、 導入新課
由《曹操割發(fā)》的故事導入
三國時,有一次曹操率領軍隊去打仗。出發(fā)前,他警告將士,不要毀壞麥田,如果有人違反規(guī)定,一定殺無赦。隊伍正在田間的路上行走,忽然一群小鳥從麥田中飛出來,曹操的戰(zhàn)馬受驚,沖向麥田,踏壞了一大片麥子。
曹操對軍法官說:“我違反了軍令,應按軍法治罪?!闭f著,他拔出了寶劍,說:“我是主帥,不能自殺,就把頭發(fā)割下來代替砍頭吧!”說完,用劍割下了自己的頭發(fā)。
曹操嚴于律己,有錯必糾的品質(zhì),表現(xiàn)出了他作為政治家的胸懷。
2、 指名讀出學習目標。
3、 齊讀學習內(nèi)容,用五分鐘讀背這一內(nèi)容。
4、 檢查背誦情況。
5、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理解本段弟子規(guī)的含義與內(nèi)容。
6、 指名小組發(fā)言,說一說對這一段文字的理解。其他小組補充矯正。
7、 教師重點點撥突破難點。
8、 小組討論:如何做一個嚴于律己有錯必糾的中學生?
每組推選一名同學進行交流
9、 集體交流
10、 課堂小結
小學弟子規(guī)教學設計篇十六
1.結合生活實際,體會《弟子規(guī)》中“孝”的含義,并能結合自身的情況加以體會,并對自己今后的生活形成指導。
2.通過朗讀國學經(jīng)典《弟子規(guī)》,感悟從古至今的真理,體會做人的道理。
3.通過情感教育,讓學生知道尊重自己的父母,熱愛人生,懂得為人子女的本分。
4.在國學經(jīng)典的誦讀中,培養(yǎng)學生悠長氣息呼吸法,使學生心靈平和,在音樂中凈化心靈,感受中國國學經(jīng)典作品的美感。
結合生活實際,體會《弟子規(guī)》中“孝”的含義,并能結合自身的情況加以體會,并對自己今后的生活形成指導。
在國學經(jīng)典的誦讀中,培養(yǎng)學生悠長氣息呼吸法,使學生心靈平和,在音樂中凈化心靈,感受中國國學經(jīng)典作品的美感。
課前放音樂
互相敬禮 (塑造國學氛圍)
一 、復習
學生拍手背誦《弟子規(guī)》的總論部分。(拍出節(jié)奏和韻律)
二 、導入:
課件播放《弟子規(guī)》的第一篇——“入則孝”(動畫版)
三、學習《弟子規(guī)》的第一篇——“入則孝”
1.通讀
師:你能自己試著讀一讀這段話嗎?注意要有停頓。
經(jīng)文: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yè)無變
事雖小 勿擅為 茍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茍私藏 親心傷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親有疾 藥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學生自行通讀經(jīng)文。(教師巡視指導)
小組互讀,糾正字音,不認識的字要借助拼音
師:從這一篇的題目中,你覺得,孔子想告訴我們些什么嗎?(生:要孝敬父母)
師:剛才大家讀得真不錯,下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比一比讀的美而平和。(教師與同學一起來讀)
師:大家讀得真棒!可是,僅僅通過讀,很多同學都難以理解經(jīng)文的含義,沒關系,讓我們先來看一個小故事吧。
2.《漢文帝嘗藥》
課件出示:動畫“漢文帝嘗藥的故事”
師:看了這個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師:大家說得都不錯,你能在弟子規(guī)中找到描述這個故事的原文嗎? 生:親有疾 藥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評價:有感情讀,體會意思 指名1—2人讀,再齊讀。
師: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吧!
師:當父母生病了,我們就要晝夜侍奉,不離開床邊。如果父母去世了呢?
生: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師:我們齊讀這一部分。
課件出示:親有疾 藥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3.《黃香溫席》
課件出示:動畫《黃香溫席》的故事。
師:看了這個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生1:黃香真孝順。生2:黃香用自己的體溫來為父母溫席,都不怕自己生病)
師:大家說得都不錯,弟子規(guī)中的那段話就是說這個小故事呢?
生: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齊讀)
4.身邊的故事 找找誰的錯。
看了這么多古代小故事,我們也來看看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吧!
(1) 課件出示:
生答: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2)、父親晝夜打麻將,小明與他大吵大鬧。
生答: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四、小組討論
物雖小 勿私藏 茍私藏 親心傷
評價:你們不僅讀得好,理解了(入則孝)它的意思,還能運用了。
五、想一想:
六、鞏固
師:孩子們,你們想不想唱一唱《弟子規(guī)》呢?那就讓我們隨著音樂一起唱一唱吧!
播放音樂。
小學弟子規(guī)教學設計篇十七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凡出言......切戒之”的意思;
2、讓學生了解在日常生活中說話最要緊的是要誠實講信用;說謊話,說胡話,妄言取巧,都是不可以的??瘫⊥诳嗟脑挘铝黧a臟的話,都不要講;粗俗的'小市民習氣,千萬要戒掉。
3、通過學習其中的道理來指導學生的言行。
教學重難點:
通過誦讀,讓學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從而指導自己的言行。
教學準備:
課件(動畫短片、ppt)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們給我們展示一下你們會被的《弟子規(guī)》。
2、我們學了《弟子規(guī)》的前三篇內(nèi)容后,誰能說說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3、今天我們將接著學習《弟子規(guī)》新的內(nèi)容――信。(板書課題)
(出示課件:先從“信”字上解釋信:人無信不立,人說話要講信用。)
二、學一學:
今天我們先學習以下部分,課件出示: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
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刻薄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
三、故事導入,激發(fā)興趣:
(一)故事一:《放羊的孩子》
提問:1、放羊的孩子做了什么?(撒謊、騙人)
2、他為什么要那樣做?(打發(fā)無聊、好玩)
3、結果怎樣?(大家都不再相信他,狼把他和羊吃掉了)
小結: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
(二)故事二:《多嘴的同學》
(舉例班上的一些同學,每天話多,不照事實說話,妄言巧語,令人生厭。)
提問:1這些同學是誰?(??)
2他們做得對不對?(不對)
小結: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三)故事三:《起得最早的兔子》;
提問:
1、母雞大嬸的店鋪里賣的是什么?小動物們?yōu)槭裁磥磉@里買東西?
2、白眼圈、白毛毛、灰毛毛、斑點點哪只兔子來得最早?
3、小兔子們知道了一個怎樣的秘密?
4、小兔子們是怎么說母雞大嬸的呢?
5、想一想母雞大嬸的店鋪最后會怎樣?為什么?
小結: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
四、理解句意:
1、出示句子“凡出言......切戒之”;
2、教師示范朗誦,學生跟讀;
3、理解句子:開口說話,誠信為先,答應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諾,沒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隨便答應,至于欺騙或花言巧語,更不能隨便說出口;話多不如話少,說話實事求是,不要妄言取巧;刻薄挖苦的話,下流骯臟的話,都不要講;粗俗的小市民習氣,千萬要戒掉。
五、討論:
學習了今天的內(nèi)容,那我們生活中應該怎樣去做呢?
小學弟子規(guī)教學設計篇十八
學習目標:
誦讀《弟子規(guī)》感悟古典詩文中的做人道理;培養(yǎng)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
學習重點:
采用各種方法誦讀《弟子規(guī)》,演譯《弟子規(guī)》,領悟《弟子規(guī)》的內(nèi)涵。
學習難點:
引導學生批判性的對待古典文化,汲取精華,去其糟粕,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辯證思想。
學習過程:
一、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的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你們知道的經(jīng)典性的詩文有哪些呢?
(板書:孝、涕、謹、信、愛、仁、學文。)
二、背誦《弟子規(guī)》
1、齊背“總敘”。
2、輪背。
三、走進《弟子規(guī)》
第一關,我最欣賞的一句弟子規(guī)。(并說一說欣賞的原因)
第二關:弟子規(guī)對對碰:學生說一句弟子規(guī),任意找一同學說一說意思。第三關,每個同學都準備了一個有關弟子規(guī)中的故事,把你想講的故事講給同學和后面的老師聽。
第四關,我唱我演《弟子規(guī)》
四、生活與《弟子規(guī)》
《弟子規(guī)》是我們生活的典范,這本書是根據(jù)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它告訴我們許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謹慎??匆妱e人有了進步,就要虛心向他學習,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慈等。今天,我把其中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一些句子選了出來。對照這些句子,同學想一想,你平時都做到了嗎?(把打印稿每人一份)
屏幕出示: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出必告;返必面。
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
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
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
借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借人物,及時還。
凡出言,信為先。
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房室清,墻壁凈。幾案潔,筆硯正。
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
1、請你針對上面的句子,想想自己在某個方面做的好或不好,在做的好的
括號里畫笑臉。
2、說一說你做到了哪些,還有什么不足,以后打算怎樣改進?
3、這里我還想創(chuàng)造一個機會,請你對生活中的一些行為也利用弟子規(guī)來說一說。
(1)當家長或朋友說話算話,你可對家長說:凡出言,信為先。
(2)當家長飲酒喝醉了,用哪一句勸說家長?(飲酒醉,最為丑)
(3)當家長無心犯了個錯,你可以說:“無心非,名為錯”
五、課堂拓展,深化認識。
1、老師推薦名句:
(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
(5)吾日三醒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2、學生帶讀,然后齊讀。
3、老師給大家一些寄語:
忠心獻給祖國,
孝心獻給父母,
愛心獻給社會,
誠心獻給伙伴,
上進心留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