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該怎么制定呢?這里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背影教案設計一等獎篇一
1、掌握“狼藉”“躊躇”“蹣跚”“頹唐”“瑣屑”等詞語的音形義。
2、領(lǐng)會本文所表現(xiàn)的父子之間的親情,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3、學習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個特征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進行細致描寫的特點。
4、通過理解關(guān)鍵詞語的含義,體會語句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重點〗
對父親背影的描寫的效果與作用
體會樸實的語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教學要點〗
1、朗讀訓練
2、詞語訓練
3、初步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與結(jié)構(gòu)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
介紹作者及背景導入,學生閱讀注解1。補充:朱自清寧死不領(lǐng)美國的救濟糧,愛國者。
二、檢查預習(學生板演)
1、預習提示中的字詞的注音解釋
2、補充:柵 迂 不能自已 惦記
三、朗讀課文
點撥:注意讀出感情,以最后一段為示范
四、默讀課文,勾劃以下表現(xiàn)以下內(nèi)容的語句
1、人物、事件、地點
2、不能理解的詞句
3、自已認為感人的地方
4、寫背影的語句
五、整體理解
1、這篇文章寫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2、這篇文章主要寫誰?我?父親?我和父親之間?我的家庭困難?
3、文章總寫的一句話是,為什么“最不能忘記”?
4、文章一共寫了幾個背影?其中寫得最詳細的背影是在什么情況下見到的?
5、給文章劃分一下段落層次。
點撥:
1、明確主要事件與次要事件。
2、明確主要人物,文題為背影,寫的是父親的愛子之情。這點學生很容易混淆。
3、引導學生體會總寫點題
4、5初步理解學生對文章層次結(jié)構(gòu)的把握。
六、說話訓練:口述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經(jīng)過
七、板書總結(jié)
1、學習重點:字詞、朗讀
2、文章主要內(nèi)容與結(jié)構(gòu)
八、作業(yè)布置
1、造句
a、禍不單行
b、晶瑩
c、躊躇
2、描寫父親的一個背影
背 影
朱自清
一、難忘“背影”,思念之情,總起點題(1)
二、回憶往事(2-6)
三、再現(xiàn)“背影”,照應開頭
十、教后小記
〖教學要點〗
1、重點語段閱讀,感受理解父親的愛子之情。
2、揣摩文章樸實的飽含深情的語言。
〖重點〗
對第六段父親買橘子的過程的描寫
〖難點〗
樸實的語言的表達效果
〖教學過程〗
一、檢查上節(jié)課所學的字詞掌握的情況(聽寫)
二、朗讀、理解第六段
討論:
1、這個背影是怎樣的?
2、口述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過程,在這段文字中哪些詞語富有表現(xiàn)力?
點撥:動詞、形容詞的表意作用,引導學生重點體會“攀”“縮”“傾”等詞的表達效果。
3、作者看到父親的背影,為什么“我的淚很快流下來了”,為什么怕他看見?
4、父親為什么“心里感到很輕松似的”?
5、送別過程中父親共說了幾句話,這幾句話的含義是什么?
三、閱讀理解2、3、4、5段
討論:
1、我看到父親的背影就流下了眼淚,這僅僅是因為離別嗎?是在一種什么情況下的離別?
點撥:不同的背景下的事件具有不同的意義,因而人們的感覺也不一樣。
2、把2、3兩段去掉行不行?為什么?
3、4、5兩段中的哪些事情體現(xiàn)了父親對兒子的細心關(guān)照,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
四、重點語句理解
1、“其實我那的已20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
背影教案設計一等獎篇二
教學目標
1、體會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選擇最佳角度命題立意、組織材料的寫作方法。
2、學習本文在記述和描寫中抒發(fā)感情的方法。
3、學習本文在記敘事實中,不加任何修飾、渲染的樸實自然的語言特色。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習在記述和描寫中抒發(fā)感情的方法,理解融于字里行間深沉的父子深情。
難點體會文中樸實而深沉的語言。
課時安排2課時
第1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二自讀感知整體把握
1、走近朱自清
(請您查找作者的有關(guān)資料)
2、字詞積累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差使狼藉簌簌迂腐躊躇蹣跚拭頹唐瑣屑舉箸
(2)解釋下列詞語
狼藉:慘淡:勾留:變賣典質(zhì):賦閑:蹣跚:頹唐:觸目傷懷:情郁于中:瑣屑:
3、整體感知
聽讀課文錄音,學生思考:
(1)課文的中心事件是什么?
(21)課文寫車站送別,表現(xiàn)了父子間什么樣的感情?
4、梳理結(jié)構(gòu)
“背影”貫穿了全文,是文章描寫的焦點。作者正是通過一次次描寫“背影”,一步步表現(xiàn)父子深情的主題。請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理清文章的結(jié)構(gòu)。
三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找一找
2、思考
父親送兒子上火車,給兒子買橘子的過程中說了四句話,請體會其中蘊含的意思。
四課堂小結(jié)
第2課時
一溫故知新
1、默寫字詞。
2、小組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想一想
【學生活動】(閱讀課文,圈出給你印象最深刻的描寫背影的地方,仔細揣摩、品味,然后小組討論、交流。)
2、閱讀2---3段
父親的“背影”傾注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深情。讓我們看到了慈父的至情至善,愛子如命。而父親的這種愛,又是在怎樣的背景之下呢?試閱讀文章2---3段,思考這兩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3、思考
父親的“背影”凝聚了父親對兒子無盡的關(guān)愛,面對父親的“背影”,父親的關(guān)愛,“我”不禁潸然淚下,閱讀文章,說說文中一共寫了“我”幾次流淚,并思考其含義。
【學生活動】圈出文中寫“我”流淚的句子,并思考其含義。
4、朗讀課文,體會本文語言上的特色
作者全用白描記述事實,不作任何修飾、渲染,但卻能讓我們從中體會到濃濃的父子深情。
【學生活動】朗讀品味,感受文章語言特色,并討論交流。
三總結(jié)反思拓展延伸
1、課堂小結(jié)(本文的寫作特點)
2、查找一篇描寫父親的文章,課后小組交流。
唯美ppt背影圖片高清圖片
背影圖片ppt卡通圖片
背影教案設計一等獎篇三
1、通過比較閱讀,學習傳神的細節(jié)描寫。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味洋溢在字里行間的父子深情。
3、珍愛親情,增進與父母的溝通和交流,培養(yǎng)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
有感情誦讀課文,在品詞析句中,體味洋溢在字里行間的父子深情。
通過比較閱讀,學習傳神的細節(jié)描寫。
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播放音樂《父親》(低聲地),渲染氣氛。在音樂的節(jié)奏聲中,教師絮語般地導入:父親是一顆星,陪我放飛童年的夢想;父親是一把傘,為我撐起無雨的晴空;父親是一池湖水,包容我的無知和嬌嗔;父親是一座橋,渡我從悲傷飛向快樂。是啊,深情的話語飽含著我們對父親的愛戴之情,同時也是父親最真實的寫照。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紀實散文,其中也刻畫了一位疼愛兒子的父親,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二、簡介作者,激發(fā)興趣。
1、學生交流作者資料。
2、師生共同交流所搜集的作者資料。
朱自清,中國散文家,詩人。字佩弦,江蘇揚州人,原籍浙江紹興。1948年8月拒絕接受美國救濟糧,貧病交加在北平逝世。著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等。
3、學生齊讀“作者簡介”。
三、整體感知,感受親情。
過渡:提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就不得不提到他的《背影》。他成功地描述了“父愛”這個主題。現(xiàn)在,請你談談讀完這篇文章后,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生自由發(fā)言,教師總結(jié):是啊,《背影》是一支愛之曲,情之歌。她曾使多少人魂牽夢繞,又曾使多少人潸然淚下。文中處處都凝聚著愛,一種細致入微、無處不在的深沉而熱烈的愛。
1、言行中看父親
速讀課文,并作圈點勾畫,思考:從父親的角度出發(fā),體會父親對兒子細致入微的愛。
(學生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發(fā)言,教師點撥歸納:
父親勸我
囑咐茶房
親自送我
忙講價錢
揀定座位
囑托茶房
為子買橘
遠行回頭
惦記兒孫)
2、感動中談父愛
學生交流最感動的一處,教師總結(jié)過渡:的確,文中的父愛堆積如山,處處可見,而其中“為子買橘”可謂是經(jīng)典之筆,讓我們一起走進父愛的世界。
3、細節(jié)中悟父愛
(1)看視頻片段“為子買橘”,聽讀。
(2)出示刪改后的語段,比較讀,問:你認為文中哪一個細節(jié)特別打動你,為什么?請再用你的朗讀感染其他同學,讓他們和你產(chǎn)生共鳴。
原文刪改后的語段
(3)同桌相互交流,說一說最打動你的細節(jié)。
(4)學生自由讀,為個別讀蓄情。
(5)配樂個別讀,在音樂聲中讓全班同學得到熏陶。(輕音樂:《月光》)
(6)配樂齊讀,體會文中的細節(jié)描寫。
(師總結(jié):在那個禍不單行的日子里,年老體衰的父親,吃力地爬月臺為兒子買橘子的形象,定格在我們的心中。這歸功于父愛的細膩、作者傳神的描寫。于是,這一陌生而又熟悉的,清晰而又模糊的“背影”所表現(xiàn)的父愛,打動了作者,打動了同學,也打動了我。作者流淚了,我們也是。)
四、賞讀課文,理解親情。
1、感受中看兒子
面對父親的言行,兒子有著怎樣的感受?請在文中作圈點勾畫。
2、變化中談兒子
出示感受的句子,齊讀,思考:兒子對父愛的理解有什么變化?
(學生讀句子,自由發(fā)言。教師總結(jié):兒子對父親由先前的不理解,到理解再到最后深深地自責,真切的感受,細微的變化讓我們感悟到作者對父親真摯的愛。)
3、美讀中悟兒子
美讀文章結(jié)尾部分,學生配樂讀。(輕音樂:《奇跡》)
過渡:淚眼婆娑中,一切都變得模糊,唯有那幅沉重而又艱難的背影凝固在眼前?!氨秤啊背闪烁赣H最好的詮釋,于是《背影》也成了最動人的篇章??吹竭@篇文章,我們不由想起了自己的父親。你也一定被父親深深地打動過,也許是一次送別,也許是一次談話,也許是一個眼神,也許是一份特別的禮物。
五、敞開心扉,釋放親情。
請同學們敞開心扉,寫一寫你的經(jīng)歷,談一談你對父愛的理解。(可以用一個關(guān)于父親的故事,可以用一首膾炙人口的歌,也可以用一首雋永的小詩……)
師總結(jié):難以忘記
凜冽寒風中你送來的厚厚冬衣
難以忘記
遠行時你那不經(jīng)意的回頭
更難以忘記
買橘時你那蹣跚的背影
同學們,我們不應該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從現(xiàn)在起,我們應該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用自己優(yōu)異的成績?nèi)グ参扛改改穷w“可憐”的心,因為面對父母的養(yǎng)育和愛護,一切豪言壯語都顯得如此的蒼白與無力。
六、遷移訓練,內(nèi)化親情。
以“父愛”為題,寫一個片段。(要求:注意細節(jié)描寫的運用。)
[設計意圖:布置作業(yè)是趁熱打鐵,讓這種感受變成學生富有創(chuàng)造性地具體實踐。]
背影教案設計一等獎篇四
1、抓住人物的言行和細節(jié)描寫,感受父愛。
2、能抓住人人物的言行和細節(jié)進行對父愛的表達。
一、古詩導入
師:同學們,先讓老師念一首古詩吧?!队巫右鳌?詩中的哪些地方讓你最受感動呢?
師:自古多情傷離別,更何況是骨肉之情的離別呢!母親看著孩子將背上行囊獨自遠行去尋找遙不可知的未來。已無語,她只能將牽腸的擔憂和揪心的疼愛一針一針地縫進游子厚實的衣服里。
讓我們一起飽含深情地朗讀這首純樸的詩吧!
師:愛無需言語,它可能就在一個眼神里,可能就在一個細微的動作里,也正因為這樣經(jīng)常被年少無知的我們所忽視。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去感覺含蓄而深沉的父愛。
二、學習《背影》
師:讓我們先聽聽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聽后告訴我你的感受。
(三個學生進行交流)
師:這是一位普通而又偉大的父親。文章語言樸實,但是無不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使我們情不自禁地想走近文章,走近這位偉大的父親。
師: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最能讓你感受到父愛的地方找出來,進行品味。(可以從人物的語言行動和神態(tài)中去找,還可以抓住細節(jié)的描寫?;蚩梢宰プ∫痪湓捇蜃プ∫粋€詞去感悟。)
學生把找到的寫到黑板上去。
學生交流,老師引導。
有感情地朗讀。
三、拓展學習《父親的愛》
師:雖然這是一個老境頹唐的父親。但我們從他對孩子的愛中看到了他人格的偉大。
其實我們的父親又何嘗不是一個平凡的人呢,在我們自心為了不起的成長過程中甚至也在經(jīng)常暗笑父親的迂。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一個孩子猛然間發(fā)現(xiàn)在父愛吧,在你的腦海里是否也閃現(xiàn)出諸如此類的生活畫面呢。
學生自由讀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回想你生活的點點滴滴,當中是否也有被你忽視的父愛呢。如果你現(xiàn)在感受到了也能不能抓住人物的語言和行動來談一談呢。
四、小結(jié)
同學們,請讓我們更加倍愛我們的父親吧。
背影教案設計一等獎篇五
1、教材簡析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寫于1925年10月的一篇回憶性記敘散文。文章深刻的表現(xiàn)了父親的愛子之心和作者的念父之情。背影是全文描寫的焦點,也是敘事的線索。作者除了對背影作了筆酣墨暢的細致描寫外,還以背影為中心,安排了許多精彩的襯托和鋪墊?!侗秤啊窡o論記人、敘事、抒情都十分平實,語言淳樸自然,毫無矯揉造作之處,卻打動了幾代讀者的心。在一個平凡、樸素的背影上刻下了兩個質(zhì)樸而深沉的大字“父愛”。而這一主題的表達在物質(zhì)充裕的今天,無論對我們還是學生都具有極其現(xiàn)實的教育意義。
2、課文所處地位和作用
《背影》是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課的一篇講讀課文。該單元是以“愛”中心話題,每篇文章都從不同角度去贊美人性中的美。本文被選入第二課,能更好的引導學生認識家庭成員間的美好感情。更有利于后面幾篇課文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對真善美的領(lǐng)會和鑒別能力,陶冶他們的情操。
《背影》是一篇家喻戶曉的名篇,作者以洗盡鉛華的質(zhì)樸演繹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義:親情、孝道與感恩。新課標中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對學生的精神領(lǐng)域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學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币虼?,我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強調(diào)情感體驗,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得到審美愉悅和道德情感的熏陶。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本之間的平等對話。
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結(jié)合該課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積累詞匯,明確“狼籍”、“躊躇”、“賦閑”、“頹唐”、“觸目傷懷”等詞語的含義。
2、整體感知課文,體會文章主旨。
3、學習文章飽含深情的、樸素的語言。
(二)過程與方法:
1、反復誦讀,深入體會文中表現(xiàn)的父子情深。
2、找出文章中描寫人物的語句,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仔細揣摩文中各種描寫手法的表達作用。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珍愛親情,理解父母,感恩父母,孝敬父母,關(guān)心他人。教學重點
體會文中四次對背影的描寫及其作用,人物描寫手法的運用,領(lǐng)悟父子間的濃濃深情。
品味本文有情有味有厚度有質(zhì)感的語言,領(lǐng)悟父親的愛子之心和作者的念父之情。
初二學生,他們的閱讀范圍還不是很廣,掌握的閱讀技巧不是很多,且受年齡和閱歷的限制對親情的理解遠不如作者深刻,教學過程中需加大感性教育。
1、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置學生于現(xiàn)實的閱讀情境中,教會學生質(zhì)疑、解疑、探究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教師設計對課文閱讀過程起主導作用、支撐作用的問題,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討論,有所感悟,受到熏陶,獲得啟迪。
3、教師運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有利于本課學習的環(huán)境,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受到愛的熏陶,感受摯愛親情從而實現(xiàn)愛的傳遞。
新大綱明確指出:“要貫徹啟發(fā)原則,運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他們動腦、動口、動手,培養(yǎng)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睋?jù)此,教學該課,我確定了以下學法指導及能力培養(yǎng)。
1、圈點、勾畫、批注的方法。
2、動口、動手、動腦,培養(yǎng)學生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
3、指導學生根據(jù)間接經(jīng)驗學習感受生活。
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整體感知課文,體會四次背影第二課時:精讀課文重點部分十
二、教學過程
(見設計)
背影教案設計一等獎篇六
我的教學對象是八年級的學生,學生的語文基礎(chǔ)不太好好。閱讀能力較差,學習習慣也欠缺,因而我立足基礎(chǔ),讓學生多讀,在閱讀中領(lǐng)會文章主旨,多一點個性化閱讀的激勵,先讓學生喜歡。而后,在指引學生步步深入,領(lǐng)會其中的情感和思想。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充分利用他們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yǎng)學生欣賞文學作品,從中獲得有益啟示。
1.知識與能力目標:
(1)學習抓住人物特征細致描寫的方法。
(2)品味樸實簡潔的語言。
(3)初步學會欣賞敘事散文。
2.方法與過程:合作探究式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感受深切的父愛,凈化自身,凈化靈魂。
4.德育目標:
教育心存愛意,理解自己的父母,感恩自己的父母,孝敬父母,關(guān)心他人。
1.四次背影、四次流淚的描寫作用。
2.感受深切的父愛,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中父愛的體會及主旨的體現(xiàn)
課件 、電腦、投影儀
研討法:個體思考,小組討論,共同交流。
1.學生自己走進文本。
2.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做必要的提示點撥。
3.以寫促讀。
一、導入:
(一)入題:(課件)
(二)文學知識課件)
(三)學習目標:
二、檢查預習投影)
2.指學生導讀準字音理解詞語
三、整體感知課文
(一)朗讀課文
(二)思考問題討論問題:
1.本文寫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2.全文共寫到父親幾次背影的?課文的結(jié)構(gòu)是怎樣的?
3.為什么要多次描父親的背影呢?
4.本段運用了哪些方法來描寫父親?為什么寫得這樣詳細呢?
四、小結(jié):
五、作業(yè)的布置
六、板書設計:
七、教學反思
背影教案設計一等獎篇七
1、抓住“背影”這一感情聚焦點,展示人物心靈的寫法。
2、樸實的語言風格。
3、通過體味文章所表現(xiàn)的父親的深深的愛子之情,培養(yǎng)學生“關(guān)愛他人”的優(yōu)良品德。
1.教讀課
2.一課時
多媒體投影儀
一、導入新課
一見到大家精神的樣子,我就感到非常高興!我對大家有著非常好的印象,我非常高興有這樣一個機會跟大家一起學習,愿我們今天的學習合作愉快!今天我們共同學習朱自清先生的著名散文--《背影》(板書課題--背影)
一談到中國的現(xiàn)代散文,不能不提到朱自清先生;一談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就不能不提到《背影》?!侗秤啊愤@篇散文因其成功地描述了“父愛”這一主題而被人們廣為傳誦。--提到“父愛”這個話題,有一件事令我刻骨銘心(講一件親身經(jīng)歷的動人故事導入到課文的范讀上來,爭取聲情并茂,感人淚下)。下面我們就來共同看一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樣描寫這“深沉的父愛”的。
二、教學新課
(一)、明確教學目標及重點(略)
(二)、整體感知
教師范讀一遍課文(放伴奏音樂,力求生動)。
讓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
(三)師生共同研習課文
(以學生自主探究討論為主,教師只點撥要點即可)
明確:作者是通過選取“背影”這個角度來表達“父愛”這一主題的。
2、本文的題目是“背影”,文中一共幾次寫到“背影”?
明確:第一次:點題的背影;第二次:買橘子的背影;第三次:離別時的背影;第四次:思念中的背影。
明確:作者對父親買橘子的背影進行了細致地描寫刻畫,作者首先寫了父親的衣著:(讓學生齊讀課文)“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描寫父親的穿著突出了什么顏色?(黑色)為什么突出黑色?(穿黑色衣服與他家中死了親人有關(guān),黑色給人以壓抑沉重的感覺,這是一個沉重的背影!)
板書:沉重
作者接著又描寫了父親走路的姿勢:(讓學生齊讀課文)作者用了一個什么詞描寫了父親走路的姿勢?(蹣跚)這個詞是什么意思?請同學們動手寫一寫這個詞,并想一想,作者為什么用“蹣跚”這個詞?你能體會到作者當時的心情嗎?(走路蹣跚的父親要經(jīng)過鐵道,一不小心就會磕著碰著,一定是令人十分擔心的?。┻@是一個蹣跚的背影!
板書:蹣跚
板書后教師提問:作者又寫了什么?(父親爬月臺)作者是怎樣描寫的?(學生齊讀課文)這句話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動作描寫)這個句子作者運用了哪幾個動詞?(“攀”、“縮”、“傾”)為何用“攀”不用“抓”?(因為無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撐起身體向上“攀”這需要力量,而一個上了年紀的父親,這一“攀”是多么地令人揪心?。。┯谩翱s”字有什么好處?(“縮”字說明無處可蹬,腳是懸空的,這樣全身的力量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掌支撐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險。這時的兒子,心情該多么得緊張啊?。┩瑯?,用“傾”字用得也十分巧妙。父親的身體肥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樣靈便,他“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一個“傾”字表明父親要爬上月臺雖然十分艱難,但又十分努力的樣子。這是一個艱難努力的背影!
板書:艱難努力
要求學生齊讀這幾句話,要突出應重讀的詞。
4、我們描寫人物的肖像,常常以正面描寫為主。比如:“皺紋很深”,“兩鬢蒼蒼”等等,本文的作者為什么不寫父親的正面,而只寫父親的背影呢?(學生的答案可能是多方面的,教師適當予以肯定)
討論后明確: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特點擅長選取表達感情的聚焦點。本文的聚焦點就是“背影”。這張“背影”就凝聚著“深深的父愛!”,日常生活中,蘊含父愛的.事例還有很多,而作者只去寫“背影”,正好獲得了以少的材料表達豐富感情的效果。這個聚焦點“背影”留給我們的印象也就十分深刻了。作者并不是第一次看到父親的背影。這張背影對兒子來說太熟悉了,如果是在平常,父親的背影不會令兒子感動得掉下眼淚來,感動的原因是父親的背影出現(xiàn)不平常的背景下。文章前三段已作交待:祖母去世,滿院狼藉,償還欠債,光景慘淡。失去親人,父親的內(nèi)心是悲痛的,失業(yè)等境況又使他的內(nèi)心充滿了憂愁,父親肩上的擔子是沉重的,然而此時的父親擔心兒子看到家庭的變故影響學業(yè),便寬慰兒子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還決定親自送兒子上火車。在這種情況下,作者深深理解了父親對自己深深的愛,但作者更加愛自己的父親。作者這時看到父親的背影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眼淚,這是心疼的淚水,這是感激的淚水。)
5、本文的語言是十分樸實的,特別是父親的話,雖然不多,卻含義豐富。請問:父親一共說了幾句話?(學生指出句子后,師生共同體味父親言語里面蘊涵的深厚感情。在學生自主、探究、討論的基礎(chǔ)上,教師加以適當引導、點撥)
(1)、“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父親這是做什么?(這是在寬慰兒子)這時最悲痛的人是誰?(是父親)為什么寬慰兒子?(怕家庭的變故會影響兒子的學業(yè))父親表面上比較想得開,這是為了寬慰兒子,實際上他把悲痛壓在了心底,不讓兒子看到,這是一個多么善良的父親??!
(2)、“不要緊,他們?nèi)ゲ缓?!”父親為什么這樣說?(學生討論回答后明確:父親擔心茶房照顧不周,還是自己去放心,)
(3)、“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备赣H為何買橘子?(擔心兒子路上口渴。)這個父親對兒子是多么得體貼入微啊!
(4)、“我走了,到那邊來信?!边@句話說明了什么?(說明父親擔心兒子是否順利地到達北京。)
(5)、“進去吧,里頭沒人?!边@句話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父親擔心行李的安全。)同學們看,這真是“兒行千里父擔憂??!”
這五句話沒有華麗的辭藻,語言樸實,但一言一語都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關(guān)心體貼之情,誰說父愛不細膩,誰說父愛不偉大,這就是偉大的父愛!
三、總結(jié)梳理,回扣目標
這篇文章通過運用抓住“背影”這個聚焦點的寫法,運用樸素的語言,表達了“深深的父愛”這一主題。
四、拓展
同學們,講到這里,我不由地想起了電視劇《咱爸咱媽》的主題歌——《父親》這首歌,大家熟悉不熟悉?(熟悉)我給大家唱一下好不好?(好)(演唱“父親”)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接受了來自父母、祖輩、老師同學對我們的許多關(guān)愛,面對這些“關(guān)愛”,我們應當怎樣做呢?(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僅要善于接受別人的關(guān)愛,還要善于理解別人,以實際行動去關(guān)愛別人,我們要做一個愛自己,更愛別人的人。)
請同學們結(jié)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寫一篇記述父母、祖輩、老師、同學關(guān)愛自己的文章,題目自擬。
背影教案設計一等獎篇八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愛的深沉。
2.學習文章抓住細節(jié)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的寫法。
3.珍愛親情,增進與父母的溝通和交流,培養(yǎng)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
重點:有感情誦讀課文,在品詞析句中,體會父愛的深沉。
難點:學習文章抓住細節(jié)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的寫法。
【教學過程】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
以上熟悉的文字來自于哪篇課文,你能把其余的部分背出來嗎?
學生回答,引入文題,走近作者。
通過學生閱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突出作品描寫的重點,進行初步賞析。自讀,提問,感知。
1.文題為“背影”,那么文中幾次寫到了父親的`背影?“背影”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你認為最感人的是哪一次背影?
3.文中描寫普普通通的“背影”,為什么會如此感人?描寫“背影”時主要刻畫了哪些細節(jié)?(理解細節(jié)描寫的作用)現(xiàn)在,再讀這幅文字描繪的畫面,你又讀出了哪些剛才你沒讀出的東西?(學生朗讀,再次體會第二次背影)
通過主問題的挖掘,讓學生體味出父親買橘的不易以及生活的艱辛,在反復的揣摩中體會父愛的深沉。
問題探究:父親為什么給兒子“買橘”?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適時點撥、引導)
背影
(四次)
父親朱自清
動作艱難理解深情
買橘祝福(局氣、吉利、好運)
溫暖關(guān)心(與冬之冷心情灰暗對比)一顆愛子之心
父子情
(最感人)
背影教案設計一等獎篇九
二、回憶往事(2-6)
三、再現(xiàn)“背影”,照應開頭
十、教后小記
〖教學要點〗
1、重點語段閱讀,感受理解父親的愛子之情。
2、揣摩文章樸實的飽含深情的語言。
〖重點〗
對第六段父親買橘子的過程的描寫
〖難點〗
樸實的語言的表達效果
〖教學過程〗
一、檢查上節(jié)課所學的字詞掌握的情況(聽寫)
二、朗讀、理解第六段
討論:
1、這個背影是怎樣的?
2、口述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過程,在這段文字中哪些詞語富有表現(xiàn)力?
點撥:動詞、形容詞的表意作用,引導學生重點體會“攀”“縮”“傾”等詞的表達效果。
3、作者看到父親的背影,為什么“我的淚很快流下來了”,為什么怕他看見?
4、父親為什么“心里感到很輕松似的”?
5、送別過程中父親共說了幾句話,這幾句話的含義是什么?
三、閱讀理解2、3、4、5段
討論:
點撥:不同的'背景下的事件具有不同的意義,因而人們的感覺也不一樣。
2、把2、3兩段去掉行不行?為什么?
3、4、5兩段中的哪些事情體現(xiàn)了父親對兒子的細心關(guān)照,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
四、重點語句理解
1、“其實我那的已20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
背影教案設計一等獎篇十
(1)知識目標
正確、流暢、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并積累詞語;學習本文樸實而包含深情的語言。
(2)能力目標
學會在閱讀中抓住關(guān)鍵語句,體會并賞析其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特殊意義和作用;抓住“背影”這一重點,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研究課文特色,領(lǐng)會文章情感。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理解融于字里行間的真摯、深厚的父子之情,并溝通個體體驗,體會天下至情——親情。
(1)教學重點:理解融于字里行間的真摯、深厚的父子之情。
(2)教學難點:把握文中對父親背影的細節(jié)描寫,體味父子之間濃厚的深情。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根據(jù)屏幕內(nèi)容結(jié)合生活實際談一下對父親的感受。
二、預習檢測
1、人們到這篇文章的評價有哪些?
2、簡介一下作者。
3、寫作背景是什么?
4、讀準加橫線的字音
差使交卸狼藉簌簌
躊躇迂柵欄蹣跚
橘子舉箸賦閑拭
瑣屑頹唐晶瑩奔喪
5、看意思說出相應的詞語
1、亂七八糟的樣子
2、紛紛落下的樣子。
3、凄慘暗淡,不景氣。
4、失業(yè)在家。
5、短時間停留。
6、言行守舊,不合時宜。
7、衰頹敗落。
8、看到某種情況,心里感到悲傷。
9、感情積在心里不得發(fā)泄。
10、細小而繁多(的事)。
6、初讀課文:用下列符號進行圈點批注。
(1)劃分文章部分、層次分別用雙豎線、單豎線。
第一部分:開篇點題。思念父親,最難忘的是“他的背影”。
第二部分:回憶往事,追述車站離別情景,表現(xiàn)父親愛子之情。
第一層父子離別時的家庭境況,為寫“背影”渲染了悲涼的氣氛。
第二層敘述父親在送行時對“我”無微不至的關(guān)心和愛護。
第三層描寫父親艱難地穿鐵道買橘子時的“背影”,表現(xiàn)父親愛子之情。這是全文的重點段。
第三部分:別后思念,淚光中再現(xiàn)背影,抒發(fā)懷念父親之情。
(2)不能理解的詞語用橫線,認為用得好的用方框。
(3)關(guān)鍵語句(或?qū)懙煤玫恼Z句)用波浪線。
(4)有疑問的地方,用括號和問號。
(5)請簡要概括課文的中心意思。
(6)本文寫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第二課時
三、精讀研討
1、請找出本文的文眼。
2、“我”與父親最后一次相見于什么時候?什么地點?
3、“我”與父親見面的背景如何?
4、分別指出四次寫“背影”的時間和作用。
5、寫父親的4次背影中,過鐵道買橘子的背影寫得最詳細,為什么?
四檢測提高
1、父親為什么要買橘子?
2、找出文中父親外貌描寫的句子?
3、哪個詞表現(xiàn)了父親身材的特點?
4、哪個詞表現(xiàn)了父親步履的特點?
5、哪些語句具體地寫出父親“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
6、這一段主要運用了哪兩種描寫方法?
7、“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兩個“怕”,各怕什么?
8、于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真的很輕松嗎?
10、有人說:“一個20歲的大男孩面臨離別,是不是會這么容易流淚,我很懷疑。”你的看法呢?請與大家討論。
11、找出文中描寫父親買橘子的動作(至少五個)并分析其作用。
12、仿照父親買橘子的句子寫一段話。(至少用上五個動詞)
五、預習作業(yè)
(一)能力遷移:仿寫《背影》表現(xiàn)父母對自己的愛,題目自擬。
要求:
1、選擇那些平常而又飽含深情的素材。
2、記敘與抒情相結(jié)合;
3、運用環(huán)境烘托。
4、用好動詞。
背影教案設計一等獎篇十一
1、學習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個特征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進行細致描寫的特點。
2、通過關(guān)鍵詞語,句子表達特殊感情。
3、領(lǐng)會本文所表現(xiàn)的父子之間的親情,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4、感受父子之間的濃濃親情,聯(lián)系自身,凈化靈魂。
望父買橘、父子分別重點語段(第6段)閱讀,感受理解父親的愛子之情。
一、課前預習
1、閱讀導航
作者善于捕捉特定情境中的最富有表現(xiàn)力的形象特征來刻畫人物、抒寫感情。作者對父親的背影既有直接描寫,也有間接描寫。就直接描寫而言:先作外貌描寫,寫衣貌,然后用特寫鏡頭精細地描寫父親爬月臺的動作;而作者自己的感情變化有力地烘托出背影,是間接描寫。作者選擇了父親穿過鐵道去給他買橘子時的“背影”這個形象特征,加以集中地具體地描繪,從而充分地表達出了當時父子之間那種骨肉至情,獲得了感人的藝術(shù)效果。
本文貯滿溫厚、樸實、自然的真情美。學習本文,一定要進行品讀,小聲或不出聲地讀,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體驗,細細品味文章字里行間蘊藏的思想情感。
2、學習內(nèi)容
(1)朱自清,字,我們學過他的寫景抒情散文。今天我在學習他的另一篇散文《背影》,這是一篇散文。他的文章大都收在里。
(2)給加點的字詞注音:
交卸奔喪狼藉
簌簌賦閑頹唐
瑣屑差使虧空
勾留攙蹣跚躊躇
(3)解釋詞義。交卸:躊躇:迂腐:蹣跚:頹唐:
(4)課前布置預習綱要
a、請找出本文的文眼。文中一共寫了父親幾個背影?
b、找到父親為兒子做的幾件事。
c、對于父親的關(guān)心和疼愛,作者理解了嗎?從哪里表現(xiàn)出來?
二、課內(nèi)導學
(一)導入
(二)展示預習成果
(三)師生共同探討
1.整體感知,理清情節(jié)線索,體會文章思想感情。
(1)文章寫的什么事?事情發(fā)生的背景是什么?
(2)文章幾次寫到背影?每次“背影”各是在什么情況下都表現(xiàn)了怎樣的感情?五分鐘。
本文次寫到背影。
第一次:第二次:
第三次:第四次:
2、重點語段賞析
(1)、閱讀并回答文后問題
我們過了江,進了車站。我買票,他忙著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腳夫行些小費才可過去。他便又忙著和他們講價錢。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終于講定價錢;就送我上車。他給我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我將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好座位。他囑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涼。又囑托茶房好好照應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們只認得錢,托他們只是白托!而且我這樣大年紀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現(xiàn)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
1.“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中的“聰明過分”是什么意思?
2.如何理解“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中的“漂亮”一詞?
3.概括這段文字的段意
(2)閱讀文中對父親買橘子時的背影的描寫,回答問題。
我看見他戴著(),穿著()大馬褂,()棉被,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身下去,尚不大難??墒撬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著上面,兩腳再向上();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1)、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在括號內(nèi)填上恰當?shù)脑~語。
(2)、這段話用了哪些描寫方法來刻畫父親?
(3)、注意父親穿的衣服的質(zhì)地和顏色,想想這說明了什么。
(4)、仔細體會括號中應填入的動詞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三、當堂檢測:
a.聰慧丑陋b.愚蠢粗俗
c.糊涂動聽d.聰穎精彩
2、《背影》一文將“勾留南京”一事一筆帶過,原因是[]
a.南京并不好玩,所以不必多寫。
b.南京是路過,不是目的地。
c.與文章主旨關(guān)系不大,應該略寫。
d.當時他們心情不好,沒有去玩。
a.怕兒子力氣小不堪重負,便由自己外出張羅,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的理解。
b.怕給兒子添麻煩,便由自己去買橘子,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的關(guān)懷。
c.怕兒子年輕氣盛惹是非,便由自己包下活計,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的擔心。
d.怕兒子無知受騙,便由自己包下活計,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的愛護。
4.“我趕緊拭干了淚”的原因是
a.怕父親因“我”流淚而傷心。
b.為自己這么大還流淚而羞愧。
c.怕父親說“我”不堅強。[來源:學???。網(wǎng)z。x。x。k]
d.怕別人笑“我”幼稚。
a.外貌心理b.動作語言
c.外貌動作d.語言心理
四、拓展延伸:散文賞析(寫人敘事散文附后)
三輪車夫
陳大儉
深夜,小城仿佛睡著了,只有馬路兩旁的街燈,還在默默堅守著自己的崗位,給寒冷的冬夜帶來些許溫馨。
她抱著正發(fā)高燒的女兒,穿過漆黑的小巷,奔向街口。鞋跟敲打在凍得堅硬的地面上,發(fā)出急促而清脆的響聲。從這兒到醫(yī)院還有很遠的一段路程,而懷中裹得嚴嚴實實的女兒卻變得越來越沉重,她不由得咬咬牙,加快了腳步。
突然,她看見前面街口處停著輛三輪車,旁邊還晃動著兩個人影。她趕忙跑了過去,見一個中年男子正在和車夫談著價錢。
她對那位中年男子說:“大哥,讓我先坐這輛車好嗎?我急著上醫(yī)院呢!”中年男子看了她一眼,沒有吭聲。車夫走過來,瞅了瞅她懷中的女兒,問道:“孩子病了?”
“是呀是呀,病得不輕呢!孩子她爸在外面打工,家里就我一個人帶著孩子,這深更半夜的真急死人了!”
“孩子看病要緊,你先上車吧。”車夫說。女人感激地剛要上車,沒想到被那中年男子一把攔?。骸鞍?,車是我先要的,我也急著要回家呢?!迸送O虏?,惶惑地看著車夫。
車夫想了想,說:“這樣吧,你們誰肯出20塊錢,我就拉誰!”“咦,你這不是宰人嗎?平時兩塊錢的車錢,你開口要20,心也太黑了!”
“別啰嗦,上不上?”車夫不耐煩了。“太貴了,能不能少點?”那男子還想討價還價?!耙环皱X都不能少!”車夫斬釘截鐵地說。隨即,他轉(zhuǎn)身問那女人:“喂,20塊錢,你坐不坐?”望著懷里的孩子,她把心一橫:“20就20。”說完,她毫不猶豫地抱著孩子上了車。車夫一使勁,三輪車一下子躥出去好遠。
女人坐在車上,心里這才感到有些踏實。她問車夫:“大哥,你這么晚還出來蹬三輪車?”“沒辦法,廠子效益不好,我下了崗,只好靠蹬三輪掙點錢補貼家用。”想到自己和丈夫下崗后的艱難,女人不禁對車夫有些同情起來。不過,要不是為了女兒,她是怎么也舍不得花20塊錢坐這三輪車的。
車子很快就到了醫(yī)院。她抱著孩子下了車,伸手去口袋里掏車錢。
“大妹子,快帶孩子進去看病吧!看得出你過得也不易,兩塊錢的車錢就不用給了?!薄皠偛拧皇钦f好20塊嗎?”“不這樣說,那個男人肯讓你先坐嗎?”車夫咧開嘴,有幾分得意地笑了起來。
她還要從兜里去掏那本來該付的兩塊錢車費,沒想到車夫已經(jīng)迅速調(diào)轉(zhuǎn)了車頭,用力一踩,轉(zhuǎn)眼就消失在濃濃的夜色之中。
(選自《青年博覽》,有改動)
探究練習
1.第一段中畫線句表面上是寫街燈帶來溫馨,從全文看,還有什么其他含義?
2.下列句中黑體的詞語表現(xiàn)了人物怎樣的心理?
(1)“一分錢都不能少!”車夫斬釘截鐵地說。
(2)她把心一橫:“20就20。”
3.車夫不要車費這一結(jié)尾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請你從文中找出這樣安排的伏筆。
4.縱觀全文,從車夫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5.如果你是文中的“她”,在車夫轉(zhuǎn)身離開醫(yī)院的一剎那會怎樣想,怎么做?請用文字表達出來。(要求:想象合理,符合語境,不超過60字)
背影教案設計一等獎篇十二
1、學習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個特征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進行細致描寫的特點。
2、通過關(guān)鍵詞語,句子表達特殊感情。
3、領(lǐng)會本文所表現(xiàn)的父子之間的親情,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4、感受父子之間的濃濃親情,聯(lián)系自身,凈化靈魂。
重點:重點語段(第六段父親買橘子的過程的描寫)閱讀,感受理解父親的愛子之情。
難點:樸實的語言的表達效果。
2課時
正音練習:給加底線的詞注音
交卸()奔喪()橘子()晶瑩()迂腐()瑣屑()
柵欄()差使()照看行李()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蘇省揚州市人,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有詩文集《蹤跡》、《歐旅雜記》,以及一些文藝論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背影》是記實散文,寫于1925年。作者曾說:“我寫《背影》,就因為文中所引的父親的來信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信,真是淚如泉涌。我父親待我的許多好處,特別是《背影》里所敘述的.那一回,想起來跟眼前一般無二。我這篇文只是寫實,……”
用下列符號進行圈點批注劃分文章部分、層次分別用雙豎線、單豎線。
不能理解的詞語用橫線,認為用得好的用方框。關(guān)鍵語句(或?qū)懙煤玫恼Z句)用波浪線。有疑問的地方,用括號和問號。
(閱讀訓練,養(yǎng)成讀書動筆好習慣。教師巡視,讓批得好的同學發(fā)言,教師小結(jié)。)
1、段落層次劃分
開篇設疑惦記背影(思念父親)1
悲涼氣氛(別時家境)2-3
回憶往事墊背影(細心關(guān)照)4-5
刻畫背影(望父買橘)
惜別背影(父子分手)6
別后思念再現(xiàn)背影(別后懷念)7
2、思考討論
(1)、請找出本文的文眼。(文眼就是文章的字眼兒,讀出了文眼,就讀出了中心。文眼常常出現(xiàn)在開頭或結(jié)尾。)
明確:我最不有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2)、“我”與父親最后一次相見于什么時候?什么地點?
明確:二年前的冬天,徐州
(3)、“我”與父親見面的背景如何?
a:祖母死了b: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禍不單行,家境慘淡)
(4)、課文寫了“我”幾次流淚?
a:悲哀之淚:見父親,睹家境,想祖母
b:感動之淚:望親買橘,父子離別
c:傷心之淚:再現(xiàn)背影,淚光瑩瑩
(5)、文中一共寫了父親幾個背影?
1惦記背影(思念父親)
3惜別背影(父子分手)
(1)、課文哪兩個地方著重寫父親的背影?
a:父親買橘子爬月臺的時候;b:父親送子時,下車往回走,混入人群的時候。
(2)、請找出父親送兒子上車的過程說的四句話,并體會它所含的意思。
1不要緊,他們?nèi)ゲ缓茫?BR>
背影教案設計一等獎篇一
1、掌握“狼藉”“躊躇”“蹣跚”“頹唐”“瑣屑”等詞語的音形義。
2、領(lǐng)會本文所表現(xiàn)的父子之間的親情,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3、學習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個特征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進行細致描寫的特點。
4、通過理解關(guān)鍵詞語的含義,體會語句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重點〗
對父親背影的描寫的效果與作用
體會樸實的語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教學要點〗
1、朗讀訓練
2、詞語訓練
3、初步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與結(jié)構(gòu)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
介紹作者及背景導入,學生閱讀注解1。補充:朱自清寧死不領(lǐng)美國的救濟糧,愛國者。
二、檢查預習(學生板演)
1、預習提示中的字詞的注音解釋
2、補充:柵 迂 不能自已 惦記
三、朗讀課文
點撥:注意讀出感情,以最后一段為示范
四、默讀課文,勾劃以下表現(xiàn)以下內(nèi)容的語句
1、人物、事件、地點
2、不能理解的詞句
3、自已認為感人的地方
4、寫背影的語句
五、整體理解
1、這篇文章寫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2、這篇文章主要寫誰?我?父親?我和父親之間?我的家庭困難?
3、文章總寫的一句話是,為什么“最不能忘記”?
4、文章一共寫了幾個背影?其中寫得最詳細的背影是在什么情況下見到的?
5、給文章劃分一下段落層次。
點撥:
1、明確主要事件與次要事件。
2、明確主要人物,文題為背影,寫的是父親的愛子之情。這點學生很容易混淆。
3、引導學生體會總寫點題
4、5初步理解學生對文章層次結(jié)構(gòu)的把握。
六、說話訓練:口述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經(jīng)過
七、板書總結(jié)
1、學習重點:字詞、朗讀
2、文章主要內(nèi)容與結(jié)構(gòu)
八、作業(yè)布置
1、造句
a、禍不單行
b、晶瑩
c、躊躇
2、描寫父親的一個背影
背 影
朱自清
一、難忘“背影”,思念之情,總起點題(1)
二、回憶往事(2-6)
三、再現(xiàn)“背影”,照應開頭
十、教后小記
〖教學要點〗
1、重點語段閱讀,感受理解父親的愛子之情。
2、揣摩文章樸實的飽含深情的語言。
〖重點〗
對第六段父親買橘子的過程的描寫
〖難點〗
樸實的語言的表達效果
〖教學過程〗
一、檢查上節(jié)課所學的字詞掌握的情況(聽寫)
二、朗讀、理解第六段
討論:
1、這個背影是怎樣的?
2、口述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過程,在這段文字中哪些詞語富有表現(xiàn)力?
點撥:動詞、形容詞的表意作用,引導學生重點體會“攀”“縮”“傾”等詞的表達效果。
3、作者看到父親的背影,為什么“我的淚很快流下來了”,為什么怕他看見?
4、父親為什么“心里感到很輕松似的”?
5、送別過程中父親共說了幾句話,這幾句話的含義是什么?
三、閱讀理解2、3、4、5段
討論:
1、我看到父親的背影就流下了眼淚,這僅僅是因為離別嗎?是在一種什么情況下的離別?
點撥:不同的背景下的事件具有不同的意義,因而人們的感覺也不一樣。
2、把2、3兩段去掉行不行?為什么?
3、4、5兩段中的哪些事情體現(xiàn)了父親對兒子的細心關(guān)照,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
四、重點語句理解
1、“其實我那的已20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
背影教案設計一等獎篇二
教學目標
1、體會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選擇最佳角度命題立意、組織材料的寫作方法。
2、學習本文在記述和描寫中抒發(fā)感情的方法。
3、學習本文在記敘事實中,不加任何修飾、渲染的樸實自然的語言特色。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習在記述和描寫中抒發(fā)感情的方法,理解融于字里行間深沉的父子深情。
難點體會文中樸實而深沉的語言。
課時安排2課時
第1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二自讀感知整體把握
1、走近朱自清
(請您查找作者的有關(guān)資料)
2、字詞積累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差使狼藉簌簌迂腐躊躇蹣跚拭頹唐瑣屑舉箸
(2)解釋下列詞語
狼藉:慘淡:勾留:變賣典質(zhì):賦閑:蹣跚:頹唐:觸目傷懷:情郁于中:瑣屑:
3、整體感知
聽讀課文錄音,學生思考:
(1)課文的中心事件是什么?
(21)課文寫車站送別,表現(xiàn)了父子間什么樣的感情?
4、梳理結(jié)構(gòu)
“背影”貫穿了全文,是文章描寫的焦點。作者正是通過一次次描寫“背影”,一步步表現(xiàn)父子深情的主題。請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理清文章的結(jié)構(gòu)。
三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找一找
2、思考
父親送兒子上火車,給兒子買橘子的過程中說了四句話,請體會其中蘊含的意思。
四課堂小結(jié)
第2課時
一溫故知新
1、默寫字詞。
2、小組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想一想
【學生活動】(閱讀課文,圈出給你印象最深刻的描寫背影的地方,仔細揣摩、品味,然后小組討論、交流。)
2、閱讀2---3段
父親的“背影”傾注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深情。讓我們看到了慈父的至情至善,愛子如命。而父親的這種愛,又是在怎樣的背景之下呢?試閱讀文章2---3段,思考這兩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3、思考
父親的“背影”凝聚了父親對兒子無盡的關(guān)愛,面對父親的“背影”,父親的關(guān)愛,“我”不禁潸然淚下,閱讀文章,說說文中一共寫了“我”幾次流淚,并思考其含義。
【學生活動】圈出文中寫“我”流淚的句子,并思考其含義。
4、朗讀課文,體會本文語言上的特色
作者全用白描記述事實,不作任何修飾、渲染,但卻能讓我們從中體會到濃濃的父子深情。
【學生活動】朗讀品味,感受文章語言特色,并討論交流。
三總結(jié)反思拓展延伸
1、課堂小結(jié)(本文的寫作特點)
2、查找一篇描寫父親的文章,課后小組交流。
唯美ppt背影圖片高清圖片
背影圖片ppt卡通圖片
背影教案設計一等獎篇三
1、通過比較閱讀,學習傳神的細節(jié)描寫。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味洋溢在字里行間的父子深情。
3、珍愛親情,增進與父母的溝通和交流,培養(yǎng)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
有感情誦讀課文,在品詞析句中,體味洋溢在字里行間的父子深情。
通過比較閱讀,學習傳神的細節(jié)描寫。
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播放音樂《父親》(低聲地),渲染氣氛。在音樂的節(jié)奏聲中,教師絮語般地導入:父親是一顆星,陪我放飛童年的夢想;父親是一把傘,為我撐起無雨的晴空;父親是一池湖水,包容我的無知和嬌嗔;父親是一座橋,渡我從悲傷飛向快樂。是啊,深情的話語飽含著我們對父親的愛戴之情,同時也是父親最真實的寫照。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紀實散文,其中也刻畫了一位疼愛兒子的父親,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二、簡介作者,激發(fā)興趣。
1、學生交流作者資料。
2、師生共同交流所搜集的作者資料。
朱自清,中國散文家,詩人。字佩弦,江蘇揚州人,原籍浙江紹興。1948年8月拒絕接受美國救濟糧,貧病交加在北平逝世。著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等。
3、學生齊讀“作者簡介”。
三、整體感知,感受親情。
過渡:提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就不得不提到他的《背影》。他成功地描述了“父愛”這個主題。現(xiàn)在,請你談談讀完這篇文章后,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生自由發(fā)言,教師總結(jié):是啊,《背影》是一支愛之曲,情之歌。她曾使多少人魂牽夢繞,又曾使多少人潸然淚下。文中處處都凝聚著愛,一種細致入微、無處不在的深沉而熱烈的愛。
1、言行中看父親
速讀課文,并作圈點勾畫,思考:從父親的角度出發(fā),體會父親對兒子細致入微的愛。
(學生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發(fā)言,教師點撥歸納:
父親勸我
囑咐茶房
親自送我
忙講價錢
揀定座位
囑托茶房
為子買橘
遠行回頭
惦記兒孫)
2、感動中談父愛
學生交流最感動的一處,教師總結(jié)過渡:的確,文中的父愛堆積如山,處處可見,而其中“為子買橘”可謂是經(jīng)典之筆,讓我們一起走進父愛的世界。
3、細節(jié)中悟父愛
(1)看視頻片段“為子買橘”,聽讀。
(2)出示刪改后的語段,比較讀,問:你認為文中哪一個細節(jié)特別打動你,為什么?請再用你的朗讀感染其他同學,讓他們和你產(chǎn)生共鳴。
原文刪改后的語段
(3)同桌相互交流,說一說最打動你的細節(jié)。
(4)學生自由讀,為個別讀蓄情。
(5)配樂個別讀,在音樂聲中讓全班同學得到熏陶。(輕音樂:《月光》)
(6)配樂齊讀,體會文中的細節(jié)描寫。
(師總結(jié):在那個禍不單行的日子里,年老體衰的父親,吃力地爬月臺為兒子買橘子的形象,定格在我們的心中。這歸功于父愛的細膩、作者傳神的描寫。于是,這一陌生而又熟悉的,清晰而又模糊的“背影”所表現(xiàn)的父愛,打動了作者,打動了同學,也打動了我。作者流淚了,我們也是。)
四、賞讀課文,理解親情。
1、感受中看兒子
面對父親的言行,兒子有著怎樣的感受?請在文中作圈點勾畫。
2、變化中談兒子
出示感受的句子,齊讀,思考:兒子對父愛的理解有什么變化?
(學生讀句子,自由發(fā)言。教師總結(jié):兒子對父親由先前的不理解,到理解再到最后深深地自責,真切的感受,細微的變化讓我們感悟到作者對父親真摯的愛。)
3、美讀中悟兒子
美讀文章結(jié)尾部分,學生配樂讀。(輕音樂:《奇跡》)
過渡:淚眼婆娑中,一切都變得模糊,唯有那幅沉重而又艱難的背影凝固在眼前?!氨秤啊背闪烁赣H最好的詮釋,于是《背影》也成了最動人的篇章??吹竭@篇文章,我們不由想起了自己的父親。你也一定被父親深深地打動過,也許是一次送別,也許是一次談話,也許是一個眼神,也許是一份特別的禮物。
五、敞開心扉,釋放親情。
請同學們敞開心扉,寫一寫你的經(jīng)歷,談一談你對父愛的理解。(可以用一個關(guān)于父親的故事,可以用一首膾炙人口的歌,也可以用一首雋永的小詩……)
師總結(jié):難以忘記
凜冽寒風中你送來的厚厚冬衣
難以忘記
遠行時你那不經(jīng)意的回頭
更難以忘記
買橘時你那蹣跚的背影
同學們,我們不應該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從現(xiàn)在起,我們應該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用自己優(yōu)異的成績?nèi)グ参扛改改穷w“可憐”的心,因為面對父母的養(yǎng)育和愛護,一切豪言壯語都顯得如此的蒼白與無力。
六、遷移訓練,內(nèi)化親情。
以“父愛”為題,寫一個片段。(要求:注意細節(jié)描寫的運用。)
[設計意圖:布置作業(yè)是趁熱打鐵,讓這種感受變成學生富有創(chuàng)造性地具體實踐。]
背影教案設計一等獎篇四
1、抓住人物的言行和細節(jié)描寫,感受父愛。
2、能抓住人人物的言行和細節(jié)進行對父愛的表達。
一、古詩導入
師:同學們,先讓老師念一首古詩吧?!队巫右鳌?詩中的哪些地方讓你最受感動呢?
師:自古多情傷離別,更何況是骨肉之情的離別呢!母親看著孩子將背上行囊獨自遠行去尋找遙不可知的未來。已無語,她只能將牽腸的擔憂和揪心的疼愛一針一針地縫進游子厚實的衣服里。
讓我們一起飽含深情地朗讀這首純樸的詩吧!
師:愛無需言語,它可能就在一個眼神里,可能就在一個細微的動作里,也正因為這樣經(jīng)常被年少無知的我們所忽視。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去感覺含蓄而深沉的父愛。
二、學習《背影》
師:讓我們先聽聽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聽后告訴我你的感受。
(三個學生進行交流)
師:這是一位普通而又偉大的父親。文章語言樸實,但是無不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使我們情不自禁地想走近文章,走近這位偉大的父親。
師: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最能讓你感受到父愛的地方找出來,進行品味。(可以從人物的語言行動和神態(tài)中去找,還可以抓住細節(jié)的描寫?;蚩梢宰プ∫痪湓捇蜃プ∫粋€詞去感悟。)
學生把找到的寫到黑板上去。
學生交流,老師引導。
有感情地朗讀。
三、拓展學習《父親的愛》
師:雖然這是一個老境頹唐的父親。但我們從他對孩子的愛中看到了他人格的偉大。
其實我們的父親又何嘗不是一個平凡的人呢,在我們自心為了不起的成長過程中甚至也在經(jīng)常暗笑父親的迂。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一個孩子猛然間發(fā)現(xiàn)在父愛吧,在你的腦海里是否也閃現(xiàn)出諸如此類的生活畫面呢。
學生自由讀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回想你生活的點點滴滴,當中是否也有被你忽視的父愛呢。如果你現(xiàn)在感受到了也能不能抓住人物的語言和行動來談一談呢。
四、小結(jié)
同學們,請讓我們更加倍愛我們的父親吧。
背影教案設計一等獎篇五
1、教材簡析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寫于1925年10月的一篇回憶性記敘散文。文章深刻的表現(xiàn)了父親的愛子之心和作者的念父之情。背影是全文描寫的焦點,也是敘事的線索。作者除了對背影作了筆酣墨暢的細致描寫外,還以背影為中心,安排了許多精彩的襯托和鋪墊?!侗秤啊窡o論記人、敘事、抒情都十分平實,語言淳樸自然,毫無矯揉造作之處,卻打動了幾代讀者的心。在一個平凡、樸素的背影上刻下了兩個質(zhì)樸而深沉的大字“父愛”。而這一主題的表達在物質(zhì)充裕的今天,無論對我們還是學生都具有極其現(xiàn)實的教育意義。
2、課文所處地位和作用
《背影》是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課的一篇講讀課文。該單元是以“愛”中心話題,每篇文章都從不同角度去贊美人性中的美。本文被選入第二課,能更好的引導學生認識家庭成員間的美好感情。更有利于后面幾篇課文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對真善美的領(lǐng)會和鑒別能力,陶冶他們的情操。
《背影》是一篇家喻戶曉的名篇,作者以洗盡鉛華的質(zhì)樸演繹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義:親情、孝道與感恩。新課標中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對學生的精神領(lǐng)域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學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币虼?,我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強調(diào)情感體驗,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得到審美愉悅和道德情感的熏陶。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本之間的平等對話。
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結(jié)合該課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積累詞匯,明確“狼籍”、“躊躇”、“賦閑”、“頹唐”、“觸目傷懷”等詞語的含義。
2、整體感知課文,體會文章主旨。
3、學習文章飽含深情的、樸素的語言。
(二)過程與方法:
1、反復誦讀,深入體會文中表現(xiàn)的父子情深。
2、找出文章中描寫人物的語句,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仔細揣摩文中各種描寫手法的表達作用。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珍愛親情,理解父母,感恩父母,孝敬父母,關(guān)心他人。教學重點
體會文中四次對背影的描寫及其作用,人物描寫手法的運用,領(lǐng)悟父子間的濃濃深情。
品味本文有情有味有厚度有質(zhì)感的語言,領(lǐng)悟父親的愛子之心和作者的念父之情。
初二學生,他們的閱讀范圍還不是很廣,掌握的閱讀技巧不是很多,且受年齡和閱歷的限制對親情的理解遠不如作者深刻,教學過程中需加大感性教育。
1、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置學生于現(xiàn)實的閱讀情境中,教會學生質(zhì)疑、解疑、探究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教師設計對課文閱讀過程起主導作用、支撐作用的問題,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討論,有所感悟,受到熏陶,獲得啟迪。
3、教師運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有利于本課學習的環(huán)境,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受到愛的熏陶,感受摯愛親情從而實現(xiàn)愛的傳遞。
新大綱明確指出:“要貫徹啟發(fā)原則,運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他們動腦、動口、動手,培養(yǎng)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睋?jù)此,教學該課,我確定了以下學法指導及能力培養(yǎng)。
1、圈點、勾畫、批注的方法。
2、動口、動手、動腦,培養(yǎng)學生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
3、指導學生根據(jù)間接經(jīng)驗學習感受生活。
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整體感知課文,體會四次背影第二課時:精讀課文重點部分十
二、教學過程
(見設計)
背影教案設計一等獎篇六
我的教學對象是八年級的學生,學生的語文基礎(chǔ)不太好好。閱讀能力較差,學習習慣也欠缺,因而我立足基礎(chǔ),讓學生多讀,在閱讀中領(lǐng)會文章主旨,多一點個性化閱讀的激勵,先讓學生喜歡。而后,在指引學生步步深入,領(lǐng)會其中的情感和思想。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充分利用他們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yǎng)學生欣賞文學作品,從中獲得有益啟示。
1.知識與能力目標:
(1)學習抓住人物特征細致描寫的方法。
(2)品味樸實簡潔的語言。
(3)初步學會欣賞敘事散文。
2.方法與過程:合作探究式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感受深切的父愛,凈化自身,凈化靈魂。
4.德育目標:
教育心存愛意,理解自己的父母,感恩自己的父母,孝敬父母,關(guān)心他人。
1.四次背影、四次流淚的描寫作用。
2.感受深切的父愛,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中父愛的體會及主旨的體現(xiàn)
課件 、電腦、投影儀
研討法:個體思考,小組討論,共同交流。
1.學生自己走進文本。
2.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做必要的提示點撥。
3.以寫促讀。
一、導入:
(一)入題:(課件)
(二)文學知識課件)
(三)學習目標:
二、檢查預習投影)
2.指學生導讀準字音理解詞語
三、整體感知課文
(一)朗讀課文
(二)思考問題討論問題:
1.本文寫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2.全文共寫到父親幾次背影的?課文的結(jié)構(gòu)是怎樣的?
3.為什么要多次描父親的背影呢?
4.本段運用了哪些方法來描寫父親?為什么寫得這樣詳細呢?
四、小結(jié):
五、作業(yè)的布置
六、板書設計:
七、教學反思
背影教案設計一等獎篇七
1、抓住“背影”這一感情聚焦點,展示人物心靈的寫法。
2、樸實的語言風格。
3、通過體味文章所表現(xiàn)的父親的深深的愛子之情,培養(yǎng)學生“關(guān)愛他人”的優(yōu)良品德。
1.教讀課
2.一課時
多媒體投影儀
一、導入新課
一見到大家精神的樣子,我就感到非常高興!我對大家有著非常好的印象,我非常高興有這樣一個機會跟大家一起學習,愿我們今天的學習合作愉快!今天我們共同學習朱自清先生的著名散文--《背影》(板書課題--背影)
一談到中國的現(xiàn)代散文,不能不提到朱自清先生;一談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就不能不提到《背影》?!侗秤啊愤@篇散文因其成功地描述了“父愛”這一主題而被人們廣為傳誦。--提到“父愛”這個話題,有一件事令我刻骨銘心(講一件親身經(jīng)歷的動人故事導入到課文的范讀上來,爭取聲情并茂,感人淚下)。下面我們就來共同看一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樣描寫這“深沉的父愛”的。
二、教學新課
(一)、明確教學目標及重點(略)
(二)、整體感知
教師范讀一遍課文(放伴奏音樂,力求生動)。
讓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
(三)師生共同研習課文
(以學生自主探究討論為主,教師只點撥要點即可)
明確:作者是通過選取“背影”這個角度來表達“父愛”這一主題的。
2、本文的題目是“背影”,文中一共幾次寫到“背影”?
明確:第一次:點題的背影;第二次:買橘子的背影;第三次:離別時的背影;第四次:思念中的背影。
明確:作者對父親買橘子的背影進行了細致地描寫刻畫,作者首先寫了父親的衣著:(讓學生齊讀課文)“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描寫父親的穿著突出了什么顏色?(黑色)為什么突出黑色?(穿黑色衣服與他家中死了親人有關(guān),黑色給人以壓抑沉重的感覺,這是一個沉重的背影!)
板書:沉重
作者接著又描寫了父親走路的姿勢:(讓學生齊讀課文)作者用了一個什么詞描寫了父親走路的姿勢?(蹣跚)這個詞是什么意思?請同學們動手寫一寫這個詞,并想一想,作者為什么用“蹣跚”這個詞?你能體會到作者當時的心情嗎?(走路蹣跚的父親要經(jīng)過鐵道,一不小心就會磕著碰著,一定是令人十分擔心的?。┻@是一個蹣跚的背影!
板書:蹣跚
板書后教師提問:作者又寫了什么?(父親爬月臺)作者是怎樣描寫的?(學生齊讀課文)這句話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動作描寫)這個句子作者運用了哪幾個動詞?(“攀”、“縮”、“傾”)為何用“攀”不用“抓”?(因為無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撐起身體向上“攀”這需要力量,而一個上了年紀的父親,這一“攀”是多么地令人揪心?。。┯谩翱s”字有什么好處?(“縮”字說明無處可蹬,腳是懸空的,這樣全身的力量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掌支撐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險。這時的兒子,心情該多么得緊張啊?。┩瑯?,用“傾”字用得也十分巧妙。父親的身體肥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樣靈便,他“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一個“傾”字表明父親要爬上月臺雖然十分艱難,但又十分努力的樣子。這是一個艱難努力的背影!
板書:艱難努力
要求學生齊讀這幾句話,要突出應重讀的詞。
4、我們描寫人物的肖像,常常以正面描寫為主。比如:“皺紋很深”,“兩鬢蒼蒼”等等,本文的作者為什么不寫父親的正面,而只寫父親的背影呢?(學生的答案可能是多方面的,教師適當予以肯定)
討論后明確: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特點擅長選取表達感情的聚焦點。本文的聚焦點就是“背影”。這張“背影”就凝聚著“深深的父愛!”,日常生活中,蘊含父愛的.事例還有很多,而作者只去寫“背影”,正好獲得了以少的材料表達豐富感情的效果。這個聚焦點“背影”留給我們的印象也就十分深刻了。作者并不是第一次看到父親的背影。這張背影對兒子來說太熟悉了,如果是在平常,父親的背影不會令兒子感動得掉下眼淚來,感動的原因是父親的背影出現(xiàn)不平常的背景下。文章前三段已作交待:祖母去世,滿院狼藉,償還欠債,光景慘淡。失去親人,父親的內(nèi)心是悲痛的,失業(yè)等境況又使他的內(nèi)心充滿了憂愁,父親肩上的擔子是沉重的,然而此時的父親擔心兒子看到家庭的變故影響學業(yè),便寬慰兒子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還決定親自送兒子上火車。在這種情況下,作者深深理解了父親對自己深深的愛,但作者更加愛自己的父親。作者這時看到父親的背影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眼淚,這是心疼的淚水,這是感激的淚水。)
5、本文的語言是十分樸實的,特別是父親的話,雖然不多,卻含義豐富。請問:父親一共說了幾句話?(學生指出句子后,師生共同體味父親言語里面蘊涵的深厚感情。在學生自主、探究、討論的基礎(chǔ)上,教師加以適當引導、點撥)
(1)、“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父親這是做什么?(這是在寬慰兒子)這時最悲痛的人是誰?(是父親)為什么寬慰兒子?(怕家庭的變故會影響兒子的學業(yè))父親表面上比較想得開,這是為了寬慰兒子,實際上他把悲痛壓在了心底,不讓兒子看到,這是一個多么善良的父親??!
(2)、“不要緊,他們?nèi)ゲ缓?!”父親為什么這樣說?(學生討論回答后明確:父親擔心茶房照顧不周,還是自己去放心,)
(3)、“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备赣H為何買橘子?(擔心兒子路上口渴。)這個父親對兒子是多么得體貼入微啊!
(4)、“我走了,到那邊來信?!边@句話說明了什么?(說明父親擔心兒子是否順利地到達北京。)
(5)、“進去吧,里頭沒人?!边@句話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父親擔心行李的安全。)同學們看,這真是“兒行千里父擔憂??!”
這五句話沒有華麗的辭藻,語言樸實,但一言一語都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關(guān)心體貼之情,誰說父愛不細膩,誰說父愛不偉大,這就是偉大的父愛!
三、總結(jié)梳理,回扣目標
這篇文章通過運用抓住“背影”這個聚焦點的寫法,運用樸素的語言,表達了“深深的父愛”這一主題。
四、拓展
同學們,講到這里,我不由地想起了電視劇《咱爸咱媽》的主題歌——《父親》這首歌,大家熟悉不熟悉?(熟悉)我給大家唱一下好不好?(好)(演唱“父親”)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接受了來自父母、祖輩、老師同學對我們的許多關(guān)愛,面對這些“關(guān)愛”,我們應當怎樣做呢?(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僅要善于接受別人的關(guān)愛,還要善于理解別人,以實際行動去關(guān)愛別人,我們要做一個愛自己,更愛別人的人。)
請同學們結(jié)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寫一篇記述父母、祖輩、老師、同學關(guān)愛自己的文章,題目自擬。
背影教案設計一等獎篇八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愛的深沉。
2.學習文章抓住細節(jié)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的寫法。
3.珍愛親情,增進與父母的溝通和交流,培養(yǎng)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
重點:有感情誦讀課文,在品詞析句中,體會父愛的深沉。
難點:學習文章抓住細節(jié)描寫刻畫人物形象的寫法。
【教學過程】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
以上熟悉的文字來自于哪篇課文,你能把其余的部分背出來嗎?
學生回答,引入文題,走近作者。
通過學生閱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突出作品描寫的重點,進行初步賞析。自讀,提問,感知。
1.文題為“背影”,那么文中幾次寫到了父親的`背影?“背影”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你認為最感人的是哪一次背影?
3.文中描寫普普通通的“背影”,為什么會如此感人?描寫“背影”時主要刻畫了哪些細節(jié)?(理解細節(jié)描寫的作用)現(xiàn)在,再讀這幅文字描繪的畫面,你又讀出了哪些剛才你沒讀出的東西?(學生朗讀,再次體會第二次背影)
通過主問題的挖掘,讓學生體味出父親買橘的不易以及生活的艱辛,在反復的揣摩中體會父愛的深沉。
問題探究:父親為什么給兒子“買橘”?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適時點撥、引導)
背影
(四次)
父親朱自清
動作艱難理解深情
買橘祝福(局氣、吉利、好運)
溫暖關(guān)心(與冬之冷心情灰暗對比)一顆愛子之心
父子情
(最感人)
背影教案設計一等獎篇九
二、回憶往事(2-6)
三、再現(xiàn)“背影”,照應開頭
十、教后小記
〖教學要點〗
1、重點語段閱讀,感受理解父親的愛子之情。
2、揣摩文章樸實的飽含深情的語言。
〖重點〗
對第六段父親買橘子的過程的描寫
〖難點〗
樸實的語言的表達效果
〖教學過程〗
一、檢查上節(jié)課所學的字詞掌握的情況(聽寫)
二、朗讀、理解第六段
討論:
1、這個背影是怎樣的?
2、口述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過程,在這段文字中哪些詞語富有表現(xiàn)力?
點撥:動詞、形容詞的表意作用,引導學生重點體會“攀”“縮”“傾”等詞的表達效果。
3、作者看到父親的背影,為什么“我的淚很快流下來了”,為什么怕他看見?
4、父親為什么“心里感到很輕松似的”?
5、送別過程中父親共說了幾句話,這幾句話的含義是什么?
三、閱讀理解2、3、4、5段
討論:
點撥:不同的'背景下的事件具有不同的意義,因而人們的感覺也不一樣。
2、把2、3兩段去掉行不行?為什么?
3、4、5兩段中的哪些事情體現(xiàn)了父親對兒子的細心關(guān)照,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
四、重點語句理解
1、“其實我那的已20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
背影教案設計一等獎篇十
(1)知識目標
正確、流暢、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并積累詞語;學習本文樸實而包含深情的語言。
(2)能力目標
學會在閱讀中抓住關(guān)鍵語句,體會并賞析其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特殊意義和作用;抓住“背影”這一重點,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研究課文特色,領(lǐng)會文章情感。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理解融于字里行間的真摯、深厚的父子之情,并溝通個體體驗,體會天下至情——親情。
(1)教學重點:理解融于字里行間的真摯、深厚的父子之情。
(2)教學難點:把握文中對父親背影的細節(jié)描寫,體味父子之間濃厚的深情。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根據(jù)屏幕內(nèi)容結(jié)合生活實際談一下對父親的感受。
二、預習檢測
1、人們到這篇文章的評價有哪些?
2、簡介一下作者。
3、寫作背景是什么?
4、讀準加橫線的字音
差使交卸狼藉簌簌
躊躇迂柵欄蹣跚
橘子舉箸賦閑拭
瑣屑頹唐晶瑩奔喪
5、看意思說出相應的詞語
1、亂七八糟的樣子
2、紛紛落下的樣子。
3、凄慘暗淡,不景氣。
4、失業(yè)在家。
5、短時間停留。
6、言行守舊,不合時宜。
7、衰頹敗落。
8、看到某種情況,心里感到悲傷。
9、感情積在心里不得發(fā)泄。
10、細小而繁多(的事)。
6、初讀課文:用下列符號進行圈點批注。
(1)劃分文章部分、層次分別用雙豎線、單豎線。
第一部分:開篇點題。思念父親,最難忘的是“他的背影”。
第二部分:回憶往事,追述車站離別情景,表現(xiàn)父親愛子之情。
第一層父子離別時的家庭境況,為寫“背影”渲染了悲涼的氣氛。
第二層敘述父親在送行時對“我”無微不至的關(guān)心和愛護。
第三層描寫父親艱難地穿鐵道買橘子時的“背影”,表現(xiàn)父親愛子之情。這是全文的重點段。
第三部分:別后思念,淚光中再現(xiàn)背影,抒發(fā)懷念父親之情。
(2)不能理解的詞語用橫線,認為用得好的用方框。
(3)關(guān)鍵語句(或?qū)懙煤玫恼Z句)用波浪線。
(4)有疑問的地方,用括號和問號。
(5)請簡要概括課文的中心意思。
(6)本文寫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第二課時
三、精讀研討
1、請找出本文的文眼。
2、“我”與父親最后一次相見于什么時候?什么地點?
3、“我”與父親見面的背景如何?
4、分別指出四次寫“背影”的時間和作用。
5、寫父親的4次背影中,過鐵道買橘子的背影寫得最詳細,為什么?
四檢測提高
1、父親為什么要買橘子?
2、找出文中父親外貌描寫的句子?
3、哪個詞表現(xiàn)了父親身材的特點?
4、哪個詞表現(xiàn)了父親步履的特點?
5、哪些語句具體地寫出父親“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
6、這一段主要運用了哪兩種描寫方法?
7、“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兩個“怕”,各怕什么?
8、于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真的很輕松嗎?
10、有人說:“一個20歲的大男孩面臨離別,是不是會這么容易流淚,我很懷疑。”你的看法呢?請與大家討論。
11、找出文中描寫父親買橘子的動作(至少五個)并分析其作用。
12、仿照父親買橘子的句子寫一段話。(至少用上五個動詞)
五、預習作業(yè)
(一)能力遷移:仿寫《背影》表現(xiàn)父母對自己的愛,題目自擬。
要求:
1、選擇那些平常而又飽含深情的素材。
2、記敘與抒情相結(jié)合;
3、運用環(huán)境烘托。
4、用好動詞。
背影教案設計一等獎篇十一
1、學習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個特征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進行細致描寫的特點。
2、通過關(guān)鍵詞語,句子表達特殊感情。
3、領(lǐng)會本文所表現(xiàn)的父子之間的親情,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4、感受父子之間的濃濃親情,聯(lián)系自身,凈化靈魂。
望父買橘、父子分別重點語段(第6段)閱讀,感受理解父親的愛子之情。
一、課前預習
1、閱讀導航
作者善于捕捉特定情境中的最富有表現(xiàn)力的形象特征來刻畫人物、抒寫感情。作者對父親的背影既有直接描寫,也有間接描寫。就直接描寫而言:先作外貌描寫,寫衣貌,然后用特寫鏡頭精細地描寫父親爬月臺的動作;而作者自己的感情變化有力地烘托出背影,是間接描寫。作者選擇了父親穿過鐵道去給他買橘子時的“背影”這個形象特征,加以集中地具體地描繪,從而充分地表達出了當時父子之間那種骨肉至情,獲得了感人的藝術(shù)效果。
本文貯滿溫厚、樸實、自然的真情美。學習本文,一定要進行品讀,小聲或不出聲地讀,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體驗,細細品味文章字里行間蘊藏的思想情感。
2、學習內(nèi)容
(1)朱自清,字,我們學過他的寫景抒情散文。今天我在學習他的另一篇散文《背影》,這是一篇散文。他的文章大都收在里。
(2)給加點的字詞注音:
交卸奔喪狼藉
簌簌賦閑頹唐
瑣屑差使虧空
勾留攙蹣跚躊躇
(3)解釋詞義。交卸:躊躇:迂腐:蹣跚:頹唐:
(4)課前布置預習綱要
a、請找出本文的文眼。文中一共寫了父親幾個背影?
b、找到父親為兒子做的幾件事。
c、對于父親的關(guān)心和疼愛,作者理解了嗎?從哪里表現(xiàn)出來?
二、課內(nèi)導學
(一)導入
(二)展示預習成果
(三)師生共同探討
1.整體感知,理清情節(jié)線索,體會文章思想感情。
(1)文章寫的什么事?事情發(fā)生的背景是什么?
(2)文章幾次寫到背影?每次“背影”各是在什么情況下都表現(xiàn)了怎樣的感情?五分鐘。
本文次寫到背影。
第一次:第二次:
第三次:第四次:
2、重點語段賞析
(1)、閱讀并回答文后問題
我們過了江,進了車站。我買票,他忙著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腳夫行些小費才可過去。他便又忙著和他們講價錢。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終于講定價錢;就送我上車。他給我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我將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好座位。他囑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涼。又囑托茶房好好照應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們只認得錢,托他們只是白托!而且我這樣大年紀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現(xiàn)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
1.“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中的“聰明過分”是什么意思?
2.如何理解“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中的“漂亮”一詞?
3.概括這段文字的段意
(2)閱讀文中對父親買橘子時的背影的描寫,回答問題。
我看見他戴著(),穿著()大馬褂,()棉被,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身下去,尚不大難??墒撬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著上面,兩腳再向上();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1)、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在括號內(nèi)填上恰當?shù)脑~語。
(2)、這段話用了哪些描寫方法來刻畫父親?
(3)、注意父親穿的衣服的質(zhì)地和顏色,想想這說明了什么。
(4)、仔細體會括號中應填入的動詞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三、當堂檢測:
a.聰慧丑陋b.愚蠢粗俗
c.糊涂動聽d.聰穎精彩
2、《背影》一文將“勾留南京”一事一筆帶過,原因是[]
a.南京并不好玩,所以不必多寫。
b.南京是路過,不是目的地。
c.與文章主旨關(guān)系不大,應該略寫。
d.當時他們心情不好,沒有去玩。
a.怕兒子力氣小不堪重負,便由自己外出張羅,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的理解。
b.怕給兒子添麻煩,便由自己去買橘子,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的關(guān)懷。
c.怕兒子年輕氣盛惹是非,便由自己包下活計,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的擔心。
d.怕兒子無知受騙,便由自己包下活計,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的愛護。
4.“我趕緊拭干了淚”的原因是
a.怕父親因“我”流淚而傷心。
b.為自己這么大還流淚而羞愧。
c.怕父親說“我”不堅強。[來源:學???。網(wǎng)z。x。x。k]
d.怕別人笑“我”幼稚。
a.外貌心理b.動作語言
c.外貌動作d.語言心理
四、拓展延伸:散文賞析(寫人敘事散文附后)
三輪車夫
陳大儉
深夜,小城仿佛睡著了,只有馬路兩旁的街燈,還在默默堅守著自己的崗位,給寒冷的冬夜帶來些許溫馨。
她抱著正發(fā)高燒的女兒,穿過漆黑的小巷,奔向街口。鞋跟敲打在凍得堅硬的地面上,發(fā)出急促而清脆的響聲。從這兒到醫(yī)院還有很遠的一段路程,而懷中裹得嚴嚴實實的女兒卻變得越來越沉重,她不由得咬咬牙,加快了腳步。
突然,她看見前面街口處停著輛三輪車,旁邊還晃動著兩個人影。她趕忙跑了過去,見一個中年男子正在和車夫談著價錢。
她對那位中年男子說:“大哥,讓我先坐這輛車好嗎?我急著上醫(yī)院呢!”中年男子看了她一眼,沒有吭聲。車夫走過來,瞅了瞅她懷中的女兒,問道:“孩子病了?”
“是呀是呀,病得不輕呢!孩子她爸在外面打工,家里就我一個人帶著孩子,這深更半夜的真急死人了!”
“孩子看病要緊,你先上車吧。”車夫說。女人感激地剛要上車,沒想到被那中年男子一把攔?。骸鞍?,車是我先要的,我也急著要回家呢?!迸送O虏?,惶惑地看著車夫。
車夫想了想,說:“這樣吧,你們誰肯出20塊錢,我就拉誰!”“咦,你這不是宰人嗎?平時兩塊錢的車錢,你開口要20,心也太黑了!”
“別啰嗦,上不上?”車夫不耐煩了。“太貴了,能不能少點?”那男子還想討價還價?!耙环皱X都不能少!”車夫斬釘截鐵地說。隨即,他轉(zhuǎn)身問那女人:“喂,20塊錢,你坐不坐?”望著懷里的孩子,她把心一橫:“20就20。”說完,她毫不猶豫地抱著孩子上了車。車夫一使勁,三輪車一下子躥出去好遠。
女人坐在車上,心里這才感到有些踏實。她問車夫:“大哥,你這么晚還出來蹬三輪車?”“沒辦法,廠子效益不好,我下了崗,只好靠蹬三輪掙點錢補貼家用。”想到自己和丈夫下崗后的艱難,女人不禁對車夫有些同情起來。不過,要不是為了女兒,她是怎么也舍不得花20塊錢坐這三輪車的。
車子很快就到了醫(yī)院。她抱著孩子下了車,伸手去口袋里掏車錢。
“大妹子,快帶孩子進去看病吧!看得出你過得也不易,兩塊錢的車錢就不用給了?!薄皠偛拧皇钦f好20塊嗎?”“不這樣說,那個男人肯讓你先坐嗎?”車夫咧開嘴,有幾分得意地笑了起來。
她還要從兜里去掏那本來該付的兩塊錢車費,沒想到車夫已經(jīng)迅速調(diào)轉(zhuǎn)了車頭,用力一踩,轉(zhuǎn)眼就消失在濃濃的夜色之中。
(選自《青年博覽》,有改動)
探究練習
1.第一段中畫線句表面上是寫街燈帶來溫馨,從全文看,還有什么其他含義?
2.下列句中黑體的詞語表現(xiàn)了人物怎樣的心理?
(1)“一分錢都不能少!”車夫斬釘截鐵地說。
(2)她把心一橫:“20就20。”
3.車夫不要車費這一結(jié)尾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請你從文中找出這樣安排的伏筆。
4.縱觀全文,從車夫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5.如果你是文中的“她”,在車夫轉(zhuǎn)身離開醫(yī)院的一剎那會怎樣想,怎么做?請用文字表達出來。(要求:想象合理,符合語境,不超過60字)
背影教案設計一等獎篇十二
1、學習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個特征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進行細致描寫的特點。
2、通過關(guān)鍵詞語,句子表達特殊感情。
3、領(lǐng)會本文所表現(xiàn)的父子之間的親情,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4、感受父子之間的濃濃親情,聯(lián)系自身,凈化靈魂。
重點:重點語段(第六段父親買橘子的過程的描寫)閱讀,感受理解父親的愛子之情。
難點:樸實的語言的表達效果。
2課時
正音練習:給加底線的詞注音
交卸()奔喪()橘子()晶瑩()迂腐()瑣屑()
柵欄()差使()照看行李()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蘇省揚州市人,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有詩文集《蹤跡》、《歐旅雜記》,以及一些文藝論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背影》是記實散文,寫于1925年。作者曾說:“我寫《背影》,就因為文中所引的父親的來信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信,真是淚如泉涌。我父親待我的許多好處,特別是《背影》里所敘述的.那一回,想起來跟眼前一般無二。我這篇文只是寫實,……”
用下列符號進行圈點批注劃分文章部分、層次分別用雙豎線、單豎線。
不能理解的詞語用橫線,認為用得好的用方框。關(guān)鍵語句(或?qū)懙煤玫恼Z句)用波浪線。有疑問的地方,用括號和問號。
(閱讀訓練,養(yǎng)成讀書動筆好習慣。教師巡視,讓批得好的同學發(fā)言,教師小結(jié)。)
1、段落層次劃分
開篇設疑惦記背影(思念父親)1
悲涼氣氛(別時家境)2-3
回憶往事墊背影(細心關(guān)照)4-5
刻畫背影(望父買橘)
惜別背影(父子分手)6
別后思念再現(xiàn)背影(別后懷念)7
2、思考討論
(1)、請找出本文的文眼。(文眼就是文章的字眼兒,讀出了文眼,就讀出了中心。文眼常常出現(xiàn)在開頭或結(jié)尾。)
明確:我最不有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2)、“我”與父親最后一次相見于什么時候?什么地點?
明確:二年前的冬天,徐州
(3)、“我”與父親見面的背景如何?
a:祖母死了b: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禍不單行,家境慘淡)
(4)、課文寫了“我”幾次流淚?
a:悲哀之淚:見父親,睹家境,想祖母
b:感動之淚:望親買橘,父子離別
c:傷心之淚:再現(xiàn)背影,淚光瑩瑩
(5)、文中一共寫了父親幾個背影?
1惦記背影(思念父親)
3惜別背影(父子分手)
(1)、課文哪兩個地方著重寫父親的背影?
a:父親買橘子爬月臺的時候;b:父親送子時,下車往回走,混入人群的時候。
(2)、請找出父親送兒子上車的過程說的四句話,并體會它所含的意思。
1不要緊,他們?nèi)ゲ缓茫?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