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昆蟲記讀后感初二水平(模板15篇)

字號:

    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xù)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墒亲x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讀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昆蟲記讀后感初二水平篇一
    大屯煤電公司第三小學(xué)六(2)班
    侯春虎 作文網(wǎng)
    整本書所寫的的昆蟲事物感到有趣之極。作者通過仔細觀察,多次實驗,細致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xí)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讀者展現(xiàn)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著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后面,還生長著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盀槭椎哪菞l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定土的性質(zhì)”等,這些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寫出來。光是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細致描寫,是整本書變得生動、有趣、具體、引人入勝和引人入勝。
    昆蟲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沒讀這本書之前,我不知道管蟲會穿“衣服”,不知道松蛾蟲會預(yù)測天氣,也不知道小蜘蛛會用絲線飛到各個地方……現(xiàn)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動物的思維方式比人還高,例如赤條蜂給卵留食物時,是把毛毛蟲弄得不能動,失去知覺,而不是殺死毛毛蟲,這樣,就可以給食物“免費”保鮮。又如舍腰鋒給卵捕蜘蛛時,是只捕小的,這樣每只就可以使小蟲只要一頓就可吃完,每頓就可吃到新鮮的,怎么樣?聰明吧! 像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后頂在頭上,搬回窩里,然后原路回,再搬。瞧,小小的昆蟲也蘊含著大學(xué)問呢!
    我明白了:不能只對我們興趣的事仔細觀察,做到無處不文章,無處不動筆。
    小昆蟲有大學(xué)問,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了解世界的奇妙,這就是我讀完《昆蟲大世界》的感受。
    指導(dǎo)老師:董莉莉
    昆蟲記讀后感初二水平篇二
    整本書所寫的的昆蟲事物感到有趣之極。作者通過仔細觀察,多次實驗,細致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xí)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讀者展現(xiàn)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如: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著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小學(xué)生作文《昆蟲大世界》讀后感》。在這兩排尖利的鋸齒后面,還生長著一些大牙,一共有三個?!盀槭椎哪菞l松毛蟲一面探測,一面稍稍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測定土的性質(zhì)”等,這些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寫出來。光是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細致描寫,是整本書變得生動、有趣、具體、引人入勝和引人入勝。
    昆蟲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沒讀這本書之前,我不知道管蟲會穿“衣服”,不知道松蛾蟲會預(yù)測天氣,也不知道小蜘蛛會用絲線飛到各個地方……現(xiàn)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動物的.思維方式比人還高,例如赤條蜂給卵留食物時,是把毛毛蟲弄得不能動,失去知覺,而不是殺死毛毛蟲,這樣,就可以給食物“免費”保鮮。又如舍腰鋒給卵捕蜘蛛時,是只捕小的,這樣每只就可以使小蟲只要一頓就可吃完,每頓就可吃到新鮮的,怎么樣?聰明吧!像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后頂在頭上,搬回窩里,然后原路回,再搬。瞧,小小的昆蟲也蘊含著大學(xué)問呢!
    我明白了:不能只對我們興趣的事仔細觀察,做到無處不文章,無處不動筆。
    小昆蟲有大學(xué)問,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了解世界的奇妙,這就是我讀完《昆蟲大世界》的感受。
    昆蟲記讀后感初二水平篇三
    大自然有數(shù)不清的東西,可我偏偏就對昆蟲情有獨鐘。
    蟬。歌唱家背后的辛酸蟋蟀。充滿活力的音樂家我看到這些題目的時候,不由得激動了起來。
    我心潮澎湃地翻開第一章:蟬。歌唱家背后的辛酸被冤枉的歌者。這篇故事講述的是《蟬和螞蟻的寓言》人們以為蟬是懶惰的昆蟲,在整個夏天和秋天都在歌唱,沒有為冬天做任何準備,而螞蟻儲備了很多糧食,當(dāng)蟬來問螞蟻乞討食物的時候,螞蟻不但不給,還嘲笑了蟬一番。
    讀到這里,我心中不免對蟬滋生了一種看不起的感覺??墒峭旅嬉蛔x,我不免對蟬的看法又改變了。
    其實蟬不是個懶鬼。蟬的壽命很短,根本活不到冬天。再說,蟬不會吃,只會喝,所以糧食對它沒有任何價值。
    蟬不但不是個懶蟲,還是個樂于助人的熱心腸呢!
    在驕陽似火的`天氣,小池塘的水干了,許多昆蟲找不到水喝,可是蟬可不怕。它們可以吸吮書上的汁液,蟬一邊唱著歌,一邊喝這可口的汁液,那感覺肯定很美妙!
    可是,在大自然里,總有許多不勞而獲的強盜,而數(shù)量最多的,就屬螞蟻了。
    螞蟻雖然小,但是它們卻很霸道,拼命來到蟬的身下向里擠。好心的蟬不計較,讓螞蟻過去喝到汁液??墒俏浵佭€不肯罷休,猛力地拔蟬的吸管,一心想把蟬趕走。蟬被這些螞蟻弄的不耐煩了,拍拍翅膀飛走了。
    讀到這里,我便對蟬十分敬佩。它不僅熱心的幫助別人,還非常勤勞工作,而那些螞蟻卻讓我十分討厭,它們搶別人東西,真是可惡至極!
    這些年來,我們一直在冤枉蟬。讀了這個故事,我們應(yīng)該好好反省了,還要為蟬平反。
    昆蟲記讀后感初二水平篇四
    人的世界,異常殘酷,物競天擇,時刻有被淘汰的危險。昆蟲世界,未嘗不是。
    讀《昆蟲記》這本書,也許有人感受到的只是昆蟲界的奇妙,而我卻感受到了另一樣事實,昆蟲世界的規(guī)則遠比人們想象的殘酷得多。適者生存,強勝弱,并沒有夸大事實。
    蜂窩瀕臨崩潰時,比老鼠還小的鼬精來捕食獵物;不堪一擊的蛆蟲來為胡蜂們收尸;渺小的白色衣蛾,棕紅色鞘翅科隱翅蟲,二星毛皮囊幼蟲拆掉它們的家,一星期后……甚至用不了一星期,這個世上仿佛就從來沒有那么一群強大的胡峰存在過,一切有關(guān)它們的東西都消失的干干凈凈,就如暗殺高手,神不知鬼不覺的干掉了一大群人。昆蟲世界,弱者乘機殺死虛弱的強者,才能保證日后不會被強者殺死。但一種渺小的昆蟲,每一個種族乃至同類,都可能會成為它們的克星,這種殘酷的淘汰法則,令無時無刻不在關(guān)注動物們的生物學(xué)家們感到極大的震撼。
    另一種情況,便是發(fā)生在同種族的昆蟲了。我曾看過沈石溪先生的動物小說《五彩龍鳥》,書中就講到過“同類相食”的情節(jié)。我曾經(jīng)一度懷疑:在極度饑餓的情況下,動物會把族群中最虛弱的那一個殘忍分食,那么人在這樣的情況下,也會相食?這只是小說中的`情節(jié)罷了。懂得多了,才認可這件事的存在,而現(xiàn)在,讀了《昆蟲記》才發(fā)現(xiàn)還有更加無人道的現(xiàn)象:配偶相食。
    螳螂就是這樣無情的動物,雌螳螂在同意了雄螳螂的求愛后,便像個機器般活活分尸了雄螳螂。螳螂的愛情和蜘蛛的愛情一樣,是一場悲劇,甚至有過之而不及。
    回到正題。同類相食在昆蟲族群并不少見,一群甲蟲中,突然加入了一個新的成員,而新成員又恰好受了傷,那么幾天之后,這種可憐的甲蟲一定是一具空殼。這種排外的習(xí)性,雖殘忍,卻不例外也是為了生存。
    就像開頭所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人的社會有嚴酷法則,昆蟲界也不例外,弱小的動物,靠智慧拼搏,強大的動物靠實力去闖。這些昆蟲通過曲折的途徑,以各自的方式,闖出自己的一片生路。世界就是一個首尾相接的圓,結(jié)束是為了開始,死亡是為了生存。
    昆蟲世界的三十六計。
    昆蟲記讀后感初二水平篇五
    今天,我看了一本很有趣的書,是著名昆蟲學(xué)家法布爾寫的,這本書叫《昆蟲記》。他描寫的昆蟲有許多,如蟬,礦蜂,樵葉蜂,蟹蛛,狼蛛,松毛蟲等。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白面孔螽斯和狼蛛這兩種昆蟲。希臘字dckog(即白面孔螽斯、dccn的語源)的意義是咬,喜歡咬。白面孔螽斯因此取了這個名字。 它確實是善于咬的昆蟲。假如有一種強壯的蚱蜢抓住了你的指頭,你可是要當(dāng)心一點兒,它會把你的指頭咬出血來,咬得你生疼,甚至有時疼痛難忍。它那強有力的顎仿佛是兇猛的武器。當(dāng)我要捕捉它時,我必須非常小心提防它,否則隨時都有被它咬傷的危險和被它咬破的可能。它那兩頰突出的大型肌肉,顯然是用來切碎它捕捉的、硬皮的捕獲物時用的。
    這種螽斯,雖然智力很低下,然而卻會用一種科學(xué)的殺戳方法。如同我們在別的地方見到的一樣,它常常先刺捕獵物的頸部,然后再咬住主宰它運動的神經(jīng),使它立刻失去抵抗的能力。和其他肉食動物一樣如哺乳動物虎、獵豹等等,它們都是先將所捕捉的獵物的喉頭管咬住,使其停止呼吸。這真是厲害,不過跟厲害的還在后面。
    我捉了幾只木匠蜂,把它們分別裝在瓶子里。又挑了一只又大又兇猛并且餓得正慌的狼蛛,我把瓶口罩在那只窮兇極惡的狼蛛的洞口上,那木匠蜂在玻璃囚室里發(fā)出激烈的嗡嗡聲,好像知道死期臨頭似的。狼蛛被驚動了從洞里爬了出來,半個身子探出洞外,它看著眼前的景象,不敢貿(mào)然行動,只是靜靜地等候著。
    我也耐心地等候著。一刻鐘過去了,半個小時過去了,什么事都沒有發(fā)生,狼蛛居然又若無其事地回到洞里去了。大概它覺得不對頭,冒然去捕食的話太危險了。我照這個樣子又試探了其它幾只狼蛛,我不信每一只狼蛛都會這樣面對豐盛的美食而無動于衷,于是繼續(xù)一個一個的試探著,都是這個樣子,總對“天上掉下的獵物”懷有戒心。
    最后,我終于成功了。有一只狼蛛猛烈地從洞里沖出來,無疑,它一定餓瘋了。就在一眨眼間,惡斗結(jié)束了,強壯的木匠蜂已經(jīng)死了。兇手把毒牙刺到它身體的哪個部位呢?是在它的頭部后面。狼蛛的毒牙還咬在那里,我懷疑它真具有這種知識:它能不偏不倚正好咬在唯一能致其于死的地方,也就是它的俘虜?shù)纳窠?jīng)中樞。
    我做了一次試驗,讓一只狼蛛去咬一只羽毛剛長好的將要出巢的幼小的麻雀。麻雀受傷了,一滴血流了出來,傷口被一個紅圈圈著,一會兒又變成了紫色,而且這條腿已經(jīng)不能用了,使不上勁。小麻雀只能用單腿跳著。除此之外它好像也沒什么痛苦,胃口也很好。我的女兒同情地把蒼蠅、面包和杏醬喂給它吃,這可憐的小麻雀作了我的實驗品。但我相信它不久以后一定會痊愈,很快就能恢復(fù)自由——這也是我們一家共同的愿望和推測。
    十二個小時后,我們對它的傷情仍然挺樂觀的。它仍然好好地吃東西,喂得遲了它還要發(fā)脾氣??墒莾商煲院螅辉俪詵|西了,羽毛零亂,身體縮成一個小球,有時候一動不動,有時候發(fā)出一陣痙攣。我的女兒憐愛地把它捧在手里,呵著氣使它溫暖??墒撬d攣得越來越厲害,次數(shù)越來越多,最后,它終于離開了這個世界。那天的晚餐席上透著一股寒氣。我從一家人的目光中看出他們對我的這種試驗的無聲的抗議和責(zé)備。我知道他們一定認為我太殘忍了。大家都為這只不幸的小麻雀的死而悲傷。我自己也很懊悔:我所要知道的只是很小的一個問題,卻付出了那么大的代價。
    盡管如此,我還是鼓起勇氣試驗一只鼴鼠,它是在偷田里的萵苣時被我們捉住的,所以即使它死于非命也不足為惜。我把它關(guān)在籠子里,用各種甲蟲、蚱蜢喂它,它大口大口貪婪地吃著,被我養(yǎng)得胖胖的,健康極了。 我讓一只狼蛛去咬它的鼻尖。被咬過之后,它不住地用它的寬爪子撓抓著鼻子。因為它的鼻子開始慢慢地腐爛了。
    從這時開始,這只大鼴鼠食欲漸漸不振,什么也不想吃,行動遲鈍,我能看出它渾身難受。到第二個晚上,它已經(jīng)完全不吃東西了。大約在被咬后三十六小時,它終于死了。籠里還剩著許多的昆蟲沒有被吃掉,證明它不是被餓死的,而是被毒死的。所以狼蛛的毒牙不止能結(jié)束昆蟲的性命,對一些稍大一點的小動物來說,也是危險可怕的。它可以致麻雀于死地,也可以使鼴鼠斃命,盡管后者的體積要比它大得多。雖然后來我再沒有做過類似的試驗,但我可以說,我們千萬要小心戒備,不要被它咬到,這實在不是一件可以拿來試驗的事。所以還是不要惹狼蛛,說不定,它會讓你付出慘痛的代價。以后我要多看課外書,開闊視野,增長知識,成為對祖國有用的人。
    昆蟲記讀后感初二水平篇六
    翻開《昆蟲記》,我仿佛走進了一個奇妙而又神秘的世界,在這里我看到了一幅有關(guān)昆蟲的精彩畫卷,在這里我了解到了更多的神奇秘密。
    《昆蟲記》,它是法國杰出的昆蟲學(xué)家、文學(xué)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著作。熔煉者畢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爐,娓娓道來。我十分佩服作者那份堅持不懈的精神,他能夠花費一生的精力去研究昆蟲的世界,能夠忍受得往寂寞,遠離各種舞會,一心一意只為自己的興趣所在。也許,只有這樣的人,最終才能成功吧。
    法布你通過仔細觀察、多次實驗,細致而生動地記錄了多種昆蟲生活習(xí)性,如繁殖和捕食方式等,自讀者展示了一個奇妙的昆去世界。這本書生動有趣,讀起來令人興趣盎然。在生動力活潑、幽默詼諧的語言中,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我發(fā)現(xiàn)了大自然中蘊含的各種科學(xué)真理,也看到了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和熱愛。
    整本書得益于作者耐心仔細的觀察和不厭其煩的實驗,再加上細致的描寫,才讓我們了解到奇妙的昆蟲世界:管蟲會穿衣服,松蛾會預(yù)測天氣,蜘蛛用絲穿梭到各個地方。有些昆蟲甚至比人還聰明:赤蜂讓毛毛蟲失去知覺卻不致死,給食物保鮮;法那斯來隆令人叫絕的葫蘆……所有的一切,無不讓人為之驚訝和嘆賞。
    其實,昆蟲不僅與人類相像,而旦和人類緊密相連。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包括不起眼的昆蟲都生活在一個緊密相連的系統(tǒng)中,都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所以,昆蟲的生命也要得到尊重。
    這本書,讓我懂得要對人和生命懷有敬畏感,不要殘殺任何一條無辜的生命。也許有些昆蟲并不好看,但是它們的內(nèi)心卻是美好的。堵了這一本書,讓我真正的愛上了大自然,愛上了這些昆蟲。
    昆蟲記讀后感初二水平篇七
    凄凄一方荒石園,煌煌十卷《昆蟲記》。 《昆蟲記》的光芒照亮了整個科學(xué)界,它讓人們震驚的目光聚焦在這方小小的荒石園,聚焦在這位平日“毫不起眼”,甚至有些“卑微”的人身上。
    “他們探究已死的蟲子,而我研究活著的生命?!边@句話或許就是《昆蟲記》與其他死板生物書籍的最大不同所在。法布爾書中的昆蟲不是躺在實驗室里冷光燈下被開膛破肚的“微小而恐怖的東西”,而是在蔚藍的天空下,鳥語花香中自由的生命。如果說《昆蟲記》是為了和那些學(xué)者和哲學(xué)家們寫出的作品一決高下而誕生,那么法布爾則更愿意說這本書是為了年輕人而寫。
    “我希望使年輕人熱愛這門已經(jīng)被弄的令人憎惡的生物學(xué)。”這是法布爾的愿望,而且他做到了。 法布爾用生動的文筆和呼之欲出的生命虜獲了孩子們的心??梢赃@么說,《昆蟲記》是一扇窗,讓久困書房的孩子們看見了大自然的光;《昆蟲記》是一扇門,連接著繁華的都市與魅力的自然,孩子則是這扇門的主人,他們可以上一秒還沉醉在鄉(xiāng)村夏夜螽斯的情歌,下一秒就漫步在燈火繚亂的都市街頭。它就像是一把鑰匙,打開人類對昆蟲的偏見之門,讓人類真正看清這些“可愛的小生命”;它就像是一塊放大鏡,讓人們清楚看見昆蟲并不只是那些“討厭的東西”,“哦,原來昆蟲的生活也可以那么細膩!”所有看過《昆蟲記》的人都會發(fā)出這樣一聲驚嘆。
    “這種昆蟲儀態(tài)萬方地半立在那里,莊嚴而肅穆。它那寬大的綠色薄翼像亞麻布裙一樣長長地拖曳在地上,前腿伸向天空,儼然一位身著綠衣的修女在向上天禱告?!痹凇独ハx記》之前,從來沒有一位學(xué)者在有關(guān)螳螂的論文中這樣描述過它,在他們看來,這是“不嚴肅的”,但是在孩子們看來,這是美的。在《昆蟲記》之前,“生物”與“美”總是有一層隔膜,而法布爾就是第一個打破常規(guī)的人,他拋開了那些僵硬的學(xué)究,用生動平和的文字描繪出了真正的昆蟲,真正的大自然。 法布爾是一塊放大鏡,他向全世界展現(xiàn)了生物的細膩,他不用那些讓人頭疼的所謂專業(yè)術(shù)語讓人感到生物的遙遠,而是那用平和的文字讓人感受到觸手可及的生物,觸手可及的科學(xué)。 科學(xué)是美的。
    科學(xué)的方陣中法布爾從不是孤身一人,伊林的《十萬個為什么》和《我們身邊的事物》同樣用平凡創(chuàng)造了不朽。 科學(xué)的誕生,是從人類提出第一個“為什么”開始,科學(xué)的初衷是探索,探索我們身邊的事物,探索我們周圍的事物,探索我們的世界,探索我們的宇宙……宇宙好像是一本書,我們所有“為什么”的答案都在書中,但是“為什么”太多了,答案也太多了,書頁的大小卻是有限的,那么答案的字就不得不小些,這時候我們就需要用到“科學(xué)”這個放大鏡,隨著科學(xué)的探索,我們將一點點摘下無知的眼罩,用科學(xué)看清世界。 “宇宙是怎樣形成的?”“生命的源頭是哪里?”“為什么會有四季交替?”一個個的問號就是科學(xué)的基石,一次次的探索便是進步的階梯。宇宙無窮盡,科學(xué)無窮盡,探索的腳步無窮盡! 讓我們都做一個“法布爾”,發(fā)現(xiàn)在生活中的科學(xué),探索在生活中的科學(xué)!
    昆蟲記讀后感初二水平篇八
    我獨自坐在一個花園里的長凳上,觀察起眼前的景象:樹上的蟬不見蹤影,卻可以從聲音中了解到它們的勤奮;野花上,蜜蜂上下飛舞,不知疲倦地忙碌著;草地上,一塊面包屑被許多螞蟻所占領(lǐng)。生機勃勃的景象,在盛夏中體現(xiàn)出來。
    這景象使我想起了有關(guān)昆蟲類的書——《昆蟲記》。
    這本書的作者是譽滿全球的法國昆蟲學(xué)家,法布爾。法布爾以輕松詼諧的語調(diào),生動活潑的文字,真實地記錄了昆蟲的本性、習(xí)性、勞動等,描繪了各種昆蟲多姿多彩的生活:勤勞的舍腰蜂、“歌唱家”蟬、“音樂家”蟋蟀、美麗的大孔雀蛾……他將昆蟲世界提供人們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看《昆蟲記》以前,我一直是個很懼怕昆蟲的人,因為它們的外形實在不怎么美觀,導(dǎo)致我對昆蟲錯誤的概念。還好,法布爾這位昆蟲學(xué)家告訴了我“蟲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大道理。原來,昆蟲是那么有趣。在品讀昆蟲世界的同時,我發(fā)現(xiàn)最可貴的不是昆蟲的精神,而是法布爾的精神。記敘一個昆蟲的脫變,掌握一個昆蟲的習(xí)性,不是簡單的幾分鐘,其中,需要觀察者具備持久的耐性和對昆蟲的狂熱。令我深思的,令我沉醉的、令我發(fā)笑的,不是昆蟲本身,而是法布爾超乎常人的想象力,賦予了昆蟲說話的能力。我從這本書中讀到的',是作者的毅力、耐力、勤奮。他寫的種種昆蟲的精神與高尚品質(zhì),事實上也正是他自己的精神與品質(zhì)。
    我仿佛看見法布爾坐在我的身邊觀察著,拿起筆在本子上飛快地記錄著,我沒有打擾他,沒有打擾它們。
    蟬的歌聲不再聒噪,反而宛若天籟和鳴。
    昆蟲記讀后感初二水平篇九
    一位作家將人生中所有的書概括為三本:有字之書、無字之書、心靈之書,這概括精辟異常地凸顯了人生真諦。另有一句與其本意相似——“人生只有三天,昨日、今日、明日”,我們的一生,貌似真的只需去讀三本書即可。
    《昆蟲記》便是將這三本書都呈現(xiàn)在我眼前:
    人生的首本書,便為“有字之書”,也就是《昆蟲記》它本身,我可以通過這本有字之書來增長知識:蟬是個辛勤的生產(chǎn)者,螞蟻是個可惡的流氓,圓網(wǎng)蛛是個稱職的媽媽,螳螂外表美麗卻十分殘忍......這所有的文字將我?guī)胍粋€生動活潑的昆蟲世界,揭開了昆蟲生命與生活習(xí)慣中的許多秘密。法布爾歷經(jīng)幾十年研究昆蟲,窮盡自己一生去熱愛他們,他希望自己的著作,上承遠古賢良之經(jīng)驗,下傳子孫后代之知識,使人類對大自然的研究得以薪火相傳。多讀“有字之書”,貴在少年黃金時代,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人生第二本書是“無字之書”。所謂“無字之書”就是沒有字的書,要在生活中學(xué)習(xí),從實踐中求證,才能漸漸讀懂它。陸游寫道:“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薄坝凶种畷碑吘故抢碚撋系臇|西,前人之觀點可能會有錯誤,如果要有所作為,超越前人,必須在實踐中領(lǐng)悟并提升。這一點在他小的時候就有強烈地體現(xiàn):有一回,小法布爾在大路邊,發(fā)現(xiàn)一群螞蟻在搬運一只死蒼蠅,螞蟻們像在緊張地從事一項巨大工程,有的拼命拉,有的調(diào)兵遣將,有的傳遞信息……如此繁忙的勞動場面把他牢牢吸引住,于是他趴在路邊,掏出放大鏡,一動不動地觀察螞蟻們的行動,下地勞動的人們從他身邊走過,看見他趴在那兒;他們結(jié)束勞動回家時,他還趴在那兒——這樣的觀察伴隨著他的一生。后來法布爾在《昆蟲記》中說道,拉封丹因循傳統(tǒng),不注意關(guān)心現(xiàn)實,認為蟬只知安逸生活,他的寓言引導(dǎo)著人們一直都在贊揚螞蟻,但是人們卻不知道:在冬天,是螞蟻向蟬乞求食物!是螞蟻把蟬剝削完,然后再把蟬扯碎、解肢、弄爛,變成美味佳肴,最后被螞蟻一口一口地吃掉,當(dāng)成腹中餐!法布爾就是這樣以他對昆蟲如此細致的觀察和了解,為千百年來人們對蟬的誤解正名。
    人生的第三本書是為“心靈之書”,意指用心靈去學(xué)習(xí),去感知萬物,去領(lǐng)悟世間一切。這是三本書中境界最高的一本書了,有位禪宗大師曾提出了參禪的三重境界: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參禪之中,看山是不山,看水是不水;參禪之后,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那么那些對“心靈之書”有深刻解讀的人,就不會為外界的紅塵所誘惑,不會被內(nèi)心的邪惡所驅(qū)動,心靜如水,淡泊名利,寧靜致遠,知足常樂,有所為有所不為。法布爾的前半生一貧如洗,后半生勉強溫飽,但他沒有向“偏見”和“貧窮”屈服,依然勤于自學(xué),堅持不懈地觀察實驗。即便后來他的成就得到了社會的廣泛承認,獲得了許多科學(xué)頭銜,但他仍然樸實如初,過著清貧的生活。他為了可以實現(xiàn)自己的昆蟲夢,放棄優(yōu)良的居住環(huán)境,在他鐘愛的土地上,除了可供家人居住外,就只有他的書房、工作室和試驗場,因為這樣能讓他安靜地集中精力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種觀察與實驗中去,也不會驚擾到昆蟲們,讓他與昆蟲為伴,與昆蟲為友,他已經(jīng)達到了參禪之后的境界:看昆蟲還是昆蟲,只是多了一份對生命的敬畏與熱愛。
    三本書,一生伴。讀懂了這三本書,悟透了《昆蟲記》,也就理解了“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的至理名言。
    昆蟲記讀后感初二水平篇十
    最近,我看了一本名叫《昆蟲記》的書,是法國昆蟲學(xué)家法布爾花費畢生精力完成的昆蟲學(xué)巨著。作者在書中講到,他非常喜歡昆蟲,可他的家人卻不喜歡昆蟲。他住在偏僻的鄉(xiāng)村,那里有許多的昆蟲,作者一看見昆蟲活動或聽見他們的叫聲,都會情不自禁向發(fā)出聲音的地方走去,去尋找那神秘的昆蟲,如果沒有找到的話甚至還會在那里過夜呢!
    書中有許多關(guān)于昆蟲的知識,可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種昆蟲叫卷心菜毛毛蟲。這種蟲子其實就是菜粉蝶的幼蟲,我外婆家田里的卷心菜上就有一些這樣的小蟲子,它們剛從卵里出來時,長得黑黑的,像一堆鳥糞,鳥類看了以為是糞便就不會吃他了。
    菜粉蝶的成熟時期和卷心菜成熟時期一樣,都是每年的四五月份和10月。也就是在農(nóng)民收割卷心菜時,他們也快要從繭里飛出來了。菜粉蝶喜歡把卵產(chǎn)在向陽的葉子上,黃色的卵在陽光的照射下,看去亮閃閃的像一顆顆美麗的珍珠。一星期后,卵就變成了毛蟲。毛蟲從卵里出來時,要先把自己的卵殼吃掉,卷心菜的葉子很滑,要想在上面爬行,必須先在身上吐一些絲,吃掉卵殼,就可以吐出絲了。
    可他們也有天敵,科學(xué)家稱他們?yōu)椤靶≠濉?,?dāng)菜粉蝶產(chǎn)卵后,“小侏儒”就趕過去把自己的卵產(chǎn)在毛蟲的卵里,一只毛蟲卵中往往就有好幾只“小侏儒”。毛蟲長大后,看起來很正常,可他們總是無精打采的,還越來越瘦。那是因為“小侏儒”一直在它們的體內(nèi)吸收他們的血呢!
    在這本書中,我學(xué)到了許多關(guān)于昆蟲的知識,如:蟬是怎樣脫殼的,小條紋碟是怎樣相互聯(lián)絡(luò)的……通過閱讀這些文章,我覺得昆蟲的世界太奇妙了,真讓我著迷。
    法布爾的探索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我想他之所以成功,肯定付出了很多很多。他熱愛昆蟲,把一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研究昆蟲的事業(yè)中,我們也要向法布爾學(xué)習(xí)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為了自己的理想而不斷地奮斗努力!
    昆蟲記讀后感初二水平篇十一
    這個暑假我讀了法布爾的昆蟲記。
    這本書里面講了很多昆蟲,有的很溫和,有的很兇殘,有的很勤勞,還有的很會享受生活。
    我最喜歡的是會享受的蜘蛛——克魯蜀蜘蛛和能干的西西弗。
    克魯蜀的巢是用12個大貝殼建成的,里面的東西都是它的絲做的。克魯蜀既不會織網(wǎng)捕食,也不會挖陷阱,它們躲在自己家門口等待小蟲子經(jīng)過。當(dāng)有蟲子經(jīng)過的時候,它們就會立刻撲上去,把毒針刺入蟲子體內(nèi),小蟲就立刻動不了了。它們會把自己的家打掃的十分干凈整潔,所以說它們是會享受生活的昆蟲。
    西西弗之所以能干是因為它們很會照顧自己的寶寶。它們生寶寶的洞是由西西弗媽媽挖的,這個時候,西西弗爸爸就會守著以前的洞,不讓其他昆蟲搶走食物。等西西弗媽媽把洞挖好了,就由西西弗爸爸把食物推進新洞。接著,西西弗媽媽在土里生下許多的卵,西西弗爸爸就負責(zé)防止其他昆蟲打擾產(chǎn)卵。
    姐姐很害怕昆蟲,一看到昆蟲就會大喊大叫。我看完《昆蟲記》,告訴姐姐:“昆蟲中其實大部分都是有益的,比如蜘蛛、蜻蜓都是吃蚊子的,如果沒有了它們,我們身邊的蚊子就會更多?!苯憬愫苜澩业脑?,但是她還是害怕,真沒辦法。
    對于害蟲,我們要毫不留情的消滅,但對于占大多數(shù)的益蟲,我們則不能傷害它們而且要好好保護它們,這樣我們才能生活的更好。
    昆蟲記讀后感初二水平篇十二
    文學(xué)是比鳥飛得還遠的夢想,比花開得還美的情感,比星閃得還亮的智慧,它是滋潤心靈的雨露,使我們的成長道路充滿陽光。最近一段時間,我讀了一本科普讀物——《昆蟲記》,它令我受益匪淺。
    剛翻開《昆蟲記》時,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枯燥的說明文,頓時沒了興趣??蓾u漸地,我便被這本書“勾了魂”,里面妙趣橫生的情節(jié),栩栩如生的昆蟲,使我對它愛不釋手。“螳螂在捕食時,還是個出色的心理專家呢?!薄凹纳x總是匆匆忙忙地從這個家趕到那個家,耐心地躲在門口守候著,你別以為它們是在拜訪好友,它們這些鬼鬼祟祟的行為絕不是出于好意,它們是要找一個機會去犧牲別人,以便安置自己的家?!薄粋€個惟妙惟肖的情節(jié),令我捧腹大笑。
    當(dāng)我第二次去細細品味《昆蟲記》時,我不僅發(fā)現(xiàn)了奇妙的昆蟲世界,還感受到了法布爾堅持不懈、精益求精的實驗精神。
    還沒看這本書之前,我做事總是半途而廢,就算做完,也都是馬馬虎虎、草草了事。自從我讀了《昆蟲記》后,我變了,變得有恒心、有耐心了,遇到困難時,我就會想:如果一件事半途而廢,那豈不是與沒做一樣?于是,再大的困難都會被我設(shè)法解決。到后來,我總結(jié)出一個道理:一件事,如果認真去做完,哪怕這件事再小,也是值得的;相反,如果你正在做一件大事,卻沒有堅持做完,那就和沒做一樣。
    你有什么好書,也介紹給我看吧!
    昆蟲記讀后感初二水平篇十三
    在這個暑假里,我讀了《昆蟲記》這本書。
    這是一部描寫昆蟲們的科普書。他們有的兇殘,有的溫柔;有的堅強,有的.軟弱。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到放大鏡、潮濕、星辰、昆蟲氣味的存在。
    我從小就喜歡昆蟲,而最喜歡的昆蟲還是蟋蟀。
    四月剛過,春回大地,萬物復(fù)蘇,蟋蟀在田野里歌唱,那動聽的歌聲使任何人都陶醉,連法布爾也想把春天歌唱家的榮譽給蟋蟀。蟋蟀為什么能彈出那么動聽的歌聲呢?別以為蟋蟀的“樂器”有多復(fù)雜,其實蟋蟀的樂器很簡單,蟋蟀的弓上的一百五十個齒,嵌在翅膀?qū)γ娴奶菁壚?,使四個發(fā)聲器同時震動,下面的一對直接摩擦,上面的一對是擺動摩擦的器具它只用其中的四只發(fā)生器就能將音樂傳到幾百米以外的地方,可以想象這聲音是如何的洪亮!蟋蟀有著鋼鐵般的意志,法布爾曾經(jīng)想把蟋蟀的左翅膀蓋到右翅膀上,讓蟋蟀變成左撇子??墒堑诙?,法布爾發(fā)現(xiàn)這昆蟲竟有著堅強的意志,實在不可低估。蟋蟀它們陪伴著我,讓我感到了生命的活力。它們從來不訴苦、不悲觀,他們對于自己的住所及那把簡單的四弦琴都非常滿意。
    我小的時候,最喜歡捉的昆蟲就是蟋蟀了。每次去南昆山,我都會帶回幾瓶子的蟋蟀??僧?dāng)時我只是感覺蟋蟀的聲音很好聽,跳起來好玩而已,并沒有去探尋原因。而《昆蟲記》這本書卻告訴了我,是法布爾用他的探索精神給了我答案。在這一點上我要向他學(xué)習(xí)。
    《昆蟲記》這本一部記載著各種昆蟲習(xí)性的書,是生物學(xué)之中的一顆明珠!
    昆蟲記讀后感初二水平篇十四
    螢火蟲的發(fā)光器很好,能幫我們看到東西,如果把它捉起來,放在瓶子里,再放在床邊,把燈關(guān)了,只見螢火蟲一閃一閃,亮亮的,還能夠用來玩呢!
    它捕的獵物很多,都是昆蟲。比如拿蝸牛來說吧,它是用兩片變成鉤狀的顎,十分鋒利,但細得像一根頭發(fā)絲。從顯微鏡里能夠看到,彎鉤上有一道細細的槽,螢火蟲用它的工具僅輕輕敲打著蝸牛的外殼,就好像和蝸牛逗著玩,而不是蜇咬。用一個扭字來形容螢火蟲對蝸牛施行的手術(shù)比較恰如其分。
    《昆蟲記》這本書讓我以前不明白的東西全都在我的腦海里回蕩,讓我明白更多知識。
    昆蟲記讀后感初二水平篇十五
    法布爾的昆蟲記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其中有許多是我們這些整天宅在家里的人根本不知道的。
    他之所以能了解這么多關(guān)于昆蟲的知識,就是因為他有一雙敏銳而善于觀察的眼睛。對于作家和畫家來說,這一點是至關(guān)重要的?,F(xiàn)在的人們都被電子產(chǎn)品玩弄在掌中,基本上已經(jīng)脫離了大自然,最多也就是上網(wǎng)看看有關(guān)昆蟲的介紹,不再像原始時代那么與大自然接觸了。人類原來也是大自然的一份子,但是我們已經(jīng)漸漸脫離大自然了,樹木越來越少了,緊接而來的就是二氧化碳的增加……最近幾年地球上的環(huán)境因為人類而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如果人類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思悔改,那么可能再過個幾百年,昆蟲就會不復(fù)存在了。
    其實在學(xué)校里我們每人只要每天少扔一張沒用過的草稿紙,一年就可以拯救成千上萬棵的大樹,這些被拯救的大樹可以成為許多動物的家園。
    我有幸接觸過幾次農(nóng)村的自然世界,雖然比起昆蟲記上說的昆蟲種類要少許多,但是也已經(jīng)達到了城市人看不到的水平。那里有茂密的竹林,稻田中的青蛙和蛤蟆隨處可見?;乩霞椅易钭钕矚g的部分就是看圍欄里的動物們。有雞和鴨子,聽大人們說原來還有豬的,可惜我再也看不到了。沒過幾年,老家的農(nóng)村就被拆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工廠。
    大自然對人類來說就像一位慈祥的母親一樣,可是我們現(xiàn)在卻妄想榨干我們母親的心血,這難道不是可恥的嗎?然而大自然也是不會坐以待斃的,人類的許多惡性已經(jīng)遭到了必然的報應(yīng),我真心希望更多的人能保護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