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區(qū)域活動教案及反思篇一
提高幼兒對學習語言文字的興趣,體驗文字及語言游戲的快樂。
1.活動名稱:兒歌拼字
材料:兒歌進行分割,提供原始圖樣。
玩法:根據(jù)原始圖樣進行拼圖,完成后念念說說。
2.活動名稱:排圖講故事
材料:圖加文故事圖片,一次性杯子
玩法:和同伴分析圖畫的內(nèi)容后進行排圖,完成之后編講故事。
動動腦(益智區(qū))
1、活動名稱:走迷宮
巧巧手(美工區(qū))
活動名稱:紙杯玩具
1)迷你椅子
材料:紙杯、鉛筆、剪刀
2)獅子
材料:紙杯兩只,彩筆、剪刀、固體膠
2、活動名稱:鏡框巧作
要求:利用一次性盆子、硬紙板等材料制作漂亮的鏡框,體驗制作的樂趣。
材料:一次性盆子、皺紋紙、色紙、照片或自畫像。
3.小小編織手
要求:
利用
老師提供的彩色紙條學習編織的技能。
材料:彩色紙條編織板樣板
制作方法:拿一條彩色紙按照老師的樣板學著編織。
大班區(qū)域活動教案及反思篇二
1、通過游戲模仿懷孕時的媽媽,發(fā)展幼兒跳的動作;
2、喜歡參與游戲,能與同伴輪換玩具玩游戲;
4個不同顏色的大布口袋(里面裝著沙子)、平衡木、
1、準備活動:動物模仿動作
2、游戲:《袋鼠媽媽》玩法:幼兒分成人數(shù)相同的四隊,每一隊排頭的幼兒系上大口袋當袋鼠媽媽,走過平衡木,跳到呼拉圈里,再跳回來把口袋交給下一名幼兒;規(guī)則:當袋鼠媽媽必須要跳著完成游戲;沒跳的幼兒要重新開始。
3、分散活動:提供大口袋,指導幼兒帶著大口袋模仿袋鼠媽媽的動作,扮演角色進行袋鼠媽媽跳跳跳的游戲。
為小動物們找船(游戲教案)
活動目標
1.在議議、聽聽、說說的基礎上,理解什么是“合適”的船,并積極展開想象,為不同的小動物找“合適的船”。
2.學說不同的動詞及小動物們的祝賀語。
材料準備和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
1.配樂故事。
2.一幅藍藍湖面的背景圖和動物小插圖。
(1)故事中的角色:鯉魚媽媽,小鯉魚,七星瓢蟲,松鼠,貓,公雞,白鵝。
(2)本故事之外的角色:刺猬,兔子,蝸牛,螞蟻等。
活動過程
導入故事——想象議論——完整欣賞——重點聽講——遷移想象
1.導人故事。
交待故事的開始部分
說明
出示背景圖,交待小鯉魚要過生日了,把幼兒引入故事特定的情景。
2.想象、議論。
引導兒童想象,議議小動物會坐什么“船”去祝賀。
在背景圖上出示故事中的其他角色。設問:
(1)有哪些動物要去祝賀小鯉魚的生日?
(2)小動物們會坐什么“船”去呢?
說明
可先讓幼兒充分自由地議論,然后在集體面前說出各自的想法,再讓大家評一評是否合適。
3.完整欣賞。
用聽配樂錄音故事,邊聽邊演示教具,出示各種“船”。
聽后設問:
(1)他們乘坐的是什么“船”?
(2)和哪些小朋友想得一樣或差不多?
4.重點聽講。
(1)小船是怎樣來到小鯉魚身邊的.?
(2)動物們說了哪些祝賀的話?
說明
引導兒童仔細聽辨形容小“船”的不同詞語(如漂呀漂,搖呀搖,劃呀劃,游呀游),以及角色的對話,并能清楚地表達。
5.遷移想象。
出示故事以外的角色:刺猬,蝸牛,螞蟻,兔子。
(1)還有哪些動物要去祝賀小鯉魚的生日?
(2)它們能坐什么船去呢?
說明
啟發(fā)兒童想出合適的船,并將想象的環(huán)節(jié)編入故事。
大班區(qū)域活動教案及反思篇三
活動目標:
1、 幼兒了解秋天都有什么果實成熟。
2、 培養(yǎng)幼兒熱愛勞動的品質(zhì)。
活動準備:
1、 各種秋天成熟的果子實物。
2、 學習與活動用書——社會p8。
活動過程:
一、談話:
1、師:小朋友們!秋天到了,你們都知道什么果子成熟了嗎?
2、幼兒討論有什么果實在秋天會成熟。
二、學兒歌
1、 師:有這么多的果實在秋天成熟。那我們就學一首兒歌吧!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
七個阿姨來摘果,七個花籃手中提。
七個果子擺七樣:
蘋果、桃子、石榴、柿子、李子、栗子、梨。
三、小朋友們說得真好!你們看書上也有好多小朋友在摘果子。他們摘的都是什么果子呢?(幼兒討論)
四、農(nóng)民伯伯從種到收非常辛苦,我們一定要珍惜他們的勞動果實。
活動結束:
如果有場所讓幼兒親自體驗采摘的樂趣。
大班區(qū)域活動教案及反思篇四
1、在了解仙人掌基本特點的基礎上,學習用毛筆畫仙人掌。
2、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區(qū)別使用淡墨、濃墨和側鋒、中鋒進行作畫。
毛筆、墨盤、國畫顏料、宣紙、墨汁、抹布、水桶等用具。
1、用大號毛筆蘸墨綠色畫上下左右大小不同的幾個橢圓形,側鋒涂畫出仙人掌的葉子。
2、用小號毛筆添畫仙人掌的花,紅色、黃色皆可,幼兒可根據(jù)喜好自主作畫。
3、濃墨點畫仙人掌的刺。
4、對畫面進行適當添畫裝飾,使畫面更加飽滿。
5、舉辦小小作品展,請小朋友們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交流分享經(jīng)驗。
大班區(qū)域活動教案及反思篇五
1、樂意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有與其他人交流的意愿。
2、學習有意識地記住家里或親人的電話號碼。
3、知道電話的用途,會進行簡單的.操作。
1、自制電話若干個。
2、應急電話號碼幾自制小動物電話卡若干。
第一層次:幼兒隨意擺弄電話,模仿打電話狀進行有話題地講述。
第二層次:知道怎么打電話,并嘗試看應急電話卡進行撥號呼叫。
第三層次:給小動物打電話,并自由地進行想象性表述。
第四層次:同伴間互打電話,能配合對方的思路進行交流。
1、為幼兒營造一個樂說、敢說的環(huán)境。
2、鼓勵幼兒與同伴大膽地交流,自由表達自己的情感。
3、讓幼兒知道只有在求救的情況下,才能撥打應急電話。
大班區(qū)域活動教案及反思篇六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扇子有多樣性。
2、讓幼兒大膽發(fā)揮想像,設計不同的扇子。
3、培養(yǎng)幼兒的想像力及創(chuàng)作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扇子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重點:幼兒能根據(jù)老師投放的材料,大膽進行設計制作活動。
活動難點:
幼兒能自主地完成看隊形圖,創(chuàng)編簡單的集體扇子舞
活動準備:
美工區(qū):卡紙、皺紋紙、蠟光紙、彩帶、漂亮的袋子等材料。
繪畫區(qū):畫紙、蠟筆。
表演區(qū):表演時用的扇子,各種隊形圖示。
利用扇子布置扇子大賣場
活動過程:
一、談話環(huán)節(jié)。
1、師:小朋友,炎熱的夏天已經(jīng)來了。你們會用什么東西來降暑呢?
3、請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說一說。
4、教師小結:扇子有各種各樣的,有的是可以打開的也可以收起的,有的是不能打開,扇子都可以用來扇風,還有一種扇子是專門用來表演時用的。
5、播放各種各樣的扇子圖片或?qū)嵨锝o幼兒看。
二、介紹各區(qū)角材料及活動要求
1、美工區(qū):
準備:卡紙、皺紋紙、蠟光紙、彩帶、漂亮的袋子等材料。
玩法:供幼兒制作扇子,要求幼兒制作出精美又能使用的扇子來。
2、表演區(qū):
準備:各種表演用的扇子,一些適合表演扇子舞的音樂,一些隊形圖示。
玩法:讓幼兒先自主排隊形,然后根據(jù)音樂進行表演。
3、繪畫區(qū):
準備:蠟筆、畫紙。
玩法:設計各種各樣不同的扇子,設計好之后可以到手工去再進行制作。
3、扇子大賣場:
準備:各種各樣的扇子。自制的或?qū)嵨锘驁D片。
玩法:這邊是“扇子大賣場”,扇子大賣場需要銷售員,今天銷售員要來一場銷售比拼,你們要自己動腦筋,想辦法吸引顧客,看看哪個銷售員能售出最多的扇子。
三、幼兒自主選擇區(qū)角進行活動。
四、幼兒活動,教師觀察,并作適時的介入。
五、播放音樂,組織幼兒收拾整理材料。
六、交流分享。
1、展示部分較有創(chuàng)新,較有特色的美工作品。
2、表揚在買賣游戲中表現(xiàn)得較好的孩子。
3、請表演區(qū)幼兒跟隨音樂表演自編扇子舞。
大班區(qū)域活動教案及反思篇七
1、了解在水邊玩耍的危險。
2、知道在沒有成人陪伴的時候不靠近水深的地方、不玩水。
1、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了解水邊的危險。
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
(1)有水的地方。教師與幼兒一起看一看,講一講。
(2)故事《小貓咪咪落水記》。
小結:水邊雖然很好玩,但水邊又濕又滑,很容易落水發(fā)生危險。沒有大人在身邊,小朋友不能獨自到水邊玩耍。
2、互相討論:他們的做法對不對。
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或閱讀幼兒用書《水中游玩要當心》。
小結:在水中玩耍,一定不能遠離大人,要避免做危險的動作。
3、完成幼兒用書第38—39頁的操作練習。
請給做的'對的小朋友畫一條彩色的魚吧!
幼兒知道了游泳時不能隨便離開大人,要遠離水深的地方,不要玩水。
大班區(qū)域活動教案及反思篇八
價值取向:
鞏固、復習多種已經(jīng)學過的打擊樂節(jié)奏型,對打擊樂活動有濃厚的興趣。會用拍手、拍腿等身體動作來表示自己對節(jié)奏的認識與理解。嘗試自己選擇、配對、排列一些簡單的節(jié)奏卡,并進行樂器的打擊。學會一些指揮的小技巧,知道打擊樂活動一定要“看”指揮。在與同伴的共同活動中,能保持自己的演奏速度。會自覺愛護各類打擊樂器。
材料設計:
1、蛋糕盒一個,里面盛滿沙子,用綠色卡紙裁剪成草葉的形狀,插立于盒子里,取名為“美麗的蛋糕盒草地”。
2、彩色卡紙裁剪成各種花瓣形狀,并用勾線筆在上面畫上各種幼兒熟悉的節(jié)奏圖,粘貼于吸管上。
3、打擊樂器若干:鈴鼓、鈴鐺、圓舞板、手鈴、三角鐵等。
玩法提示:
1、選擇自己喜歡的花兒節(jié)奏卡,排列于蛋糕盒的草地上。
2、先用拍手、拍腿、拍肩等身體動作來打擊節(jié)奏,鞏固對節(jié)奏卡的認識。
3、幼兒相互分配打擊樂器,人手一件進行打擊樂活動。
4、嘗試做“小小指揮家”。
指導要點:
1、平時多與幼兒練習一些節(jié)奏的打擊,可以把活動滲透于日?;顒又小?BR> 2、教師可以以“指揮家”的身份參與活動,讓幼兒耳濡目染指揮的一些技巧,慢慢地學會自己來做“小小指揮家”。
大班區(qū)域活動教案及反思篇九
1、萌發(fā)感知、體驗左右空間位置活動的興趣,充分體驗合作游戲活動帶來的樂趣;
2、正確區(qū)別“左右”空間位置關系,并理解其相對性、可變性;
3、提高觀察力、抽象思維能力、小組合作學習能力、空間方位知覺和判斷力。
1、知識準備:認識過箭頭符號,并理解其所代表的意思。
2、材料準備:上下左右前后箭頭標志、紅綢巾若干、左右標志圖、圖示卡等
(一)游戲“看誰做得對”。(通過看看、說說、做做等形式,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1、學習看標志、說名稱、做游戲。
2、口頭游戲:“左手舉起來,右手舉起來;……”
設疑:“到底哪邊是左手,哪邊是右手?”
(二)游戲“我的左右朋友”。(引導幼兒自主探索,學習區(qū)分左右的位置關系。)
1、說說“我的左右手”,引導幼兒互相說說左右手的作用,加深對左右的認識。
2、區(qū)分左右手(請小朋友將能干的右手戴上紅綢巾),鼓勵幼兒兩兩互相檢查、集體檢查。
3、游戲“我的左右朋友”。
提問:“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有著很多像左手和右手一樣的好朋友,看一看自己的身體,你能找出像這樣一左一右的好朋友嗎?請你一邊找一邊和你旁邊的.朋友說一說?!?BR> (1)幼兒兩兩活動交流。
(2)集體交流。提問:“誰愿意和大家說一說你身體上一左一右的好朋友?”
(3)師生共同小結:靠左手的這邊叫左邊,靠右手的這邊叫右邊。
(4)“說一說”,你座位的左右各是誰?左邊與右邊的物體是什么?(教師以圖示的方法梳理幼兒的發(fā)言。)
(三)分組游戲“聽口令做動作”。(引導幼兒小組合作自主看符號、聽口令、做動作,鞏固對左右的認識。)
1、利用圖示自由創(chuàng)編口令。
2、師生共同商討檢查的方法。
3、介紹游戲玩法與要求:
(1)先由組長出口令并檢查小朋友們做得對不對;
(2)速度可由慢到快,可輪流進行。
4、分小組游戲,教師觀察指導。
(四)游戲“碰碰歌”。(引導幼兒兩兩游戲,感受理解左右的相對性、可變性。)
2、幼兒間兩兩面對面握手,進一步感知左右的相對性。
3、游戲“碰碰歌”,引導幼兒兩兩游戲,體驗理解左右的相對性、可變性。
4、師幼共同小結:小朋友站的方向變了,左右方向看到的東西也變了。
(五)游戲:“我是小司機”。(鞏固對左右的認識,感知左右方位在生活中的運用)
1、討論:認識左右可以給我們提供哪些幫助?(引導幼兒說說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上下樓梯、開車、走路等左右方位的運用。)
2、游戲:“我是小司機”,引導幼兒聽信號開汽車,學習運用左右方位知識。(自然結束)
大班區(qū)域活動教案及反思篇十
1、能進行筷子拼圖,體驗成功的喜悅。
2、能按一定的畫面情節(jié)進行拼圖。
一次性筷子若干、顏料。
第一層次:幼兒隨意進行拼圖游戲。
第二層次:幼兒合作進行拼圖。
第三層次:引導幼兒根據(jù)畫面情節(jié)或線條進行拼圖。
1、幼兒自由觀察筷子,發(fā)現(xiàn)筷子上的'圖案。
2、幼兒進行拼圖活動。
3、幼兒動手制作拼圖,幼兒練習在筷子上進行創(chuàng)作畫。
在幼兒進行創(chuàng)作畫時,教師可幫忙先將筷子粘在一起,等畫好后再拆開。
大班區(qū)域活動教案及反思篇一
提高幼兒對學習語言文字的興趣,體驗文字及語言游戲的快樂。
1.活動名稱:兒歌拼字
材料:兒歌進行分割,提供原始圖樣。
玩法:根據(jù)原始圖樣進行拼圖,完成后念念說說。
2.活動名稱:排圖講故事
材料:圖加文故事圖片,一次性杯子
玩法:和同伴分析圖畫的內(nèi)容后進行排圖,完成之后編講故事。
動動腦(益智區(qū))
1、活動名稱:走迷宮
巧巧手(美工區(qū))
活動名稱:紙杯玩具
1)迷你椅子
材料:紙杯、鉛筆、剪刀
2)獅子
材料:紙杯兩只,彩筆、剪刀、固體膠
2、活動名稱:鏡框巧作
要求:利用一次性盆子、硬紙板等材料制作漂亮的鏡框,體驗制作的樂趣。
材料:一次性盆子、皺紋紙、色紙、照片或自畫像。
3.小小編織手
要求:
利用
老師提供的彩色紙條學習編織的技能。
材料:彩色紙條編織板樣板
制作方法:拿一條彩色紙按照老師的樣板學著編織。
大班區(qū)域活動教案及反思篇二
1、通過游戲模仿懷孕時的媽媽,發(fā)展幼兒跳的動作;
2、喜歡參與游戲,能與同伴輪換玩具玩游戲;
4個不同顏色的大布口袋(里面裝著沙子)、平衡木、
1、準備活動:動物模仿動作
2、游戲:《袋鼠媽媽》玩法:幼兒分成人數(shù)相同的四隊,每一隊排頭的幼兒系上大口袋當袋鼠媽媽,走過平衡木,跳到呼拉圈里,再跳回來把口袋交給下一名幼兒;規(guī)則:當袋鼠媽媽必須要跳著完成游戲;沒跳的幼兒要重新開始。
3、分散活動:提供大口袋,指導幼兒帶著大口袋模仿袋鼠媽媽的動作,扮演角色進行袋鼠媽媽跳跳跳的游戲。
為小動物們找船(游戲教案)
活動目標
1.在議議、聽聽、說說的基礎上,理解什么是“合適”的船,并積極展開想象,為不同的小動物找“合適的船”。
2.學說不同的動詞及小動物們的祝賀語。
材料準備和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
1.配樂故事。
2.一幅藍藍湖面的背景圖和動物小插圖。
(1)故事中的角色:鯉魚媽媽,小鯉魚,七星瓢蟲,松鼠,貓,公雞,白鵝。
(2)本故事之外的角色:刺猬,兔子,蝸牛,螞蟻等。
活動過程
導入故事——想象議論——完整欣賞——重點聽講——遷移想象
1.導人故事。
交待故事的開始部分
說明
出示背景圖,交待小鯉魚要過生日了,把幼兒引入故事特定的情景。
2.想象、議論。
引導兒童想象,議議小動物會坐什么“船”去祝賀。
在背景圖上出示故事中的其他角色。設問:
(1)有哪些動物要去祝賀小鯉魚的生日?
(2)小動物們會坐什么“船”去呢?
說明
可先讓幼兒充分自由地議論,然后在集體面前說出各自的想法,再讓大家評一評是否合適。
3.完整欣賞。
用聽配樂錄音故事,邊聽邊演示教具,出示各種“船”。
聽后設問:
(1)他們乘坐的是什么“船”?
(2)和哪些小朋友想得一樣或差不多?
4.重點聽講。
(1)小船是怎樣來到小鯉魚身邊的.?
(2)動物們說了哪些祝賀的話?
說明
引導兒童仔細聽辨形容小“船”的不同詞語(如漂呀漂,搖呀搖,劃呀劃,游呀游),以及角色的對話,并能清楚地表達。
5.遷移想象。
出示故事以外的角色:刺猬,蝸牛,螞蟻,兔子。
(1)還有哪些動物要去祝賀小鯉魚的生日?
(2)它們能坐什么船去呢?
說明
啟發(fā)兒童想出合適的船,并將想象的環(huán)節(jié)編入故事。
大班區(qū)域活動教案及反思篇三
活動目標:
1、 幼兒了解秋天都有什么果實成熟。
2、 培養(yǎng)幼兒熱愛勞動的品質(zhì)。
活動準備:
1、 各種秋天成熟的果子實物。
2、 學習與活動用書——社會p8。
活動過程:
一、談話:
1、師:小朋友們!秋天到了,你們都知道什么果子成熟了嗎?
2、幼兒討論有什么果實在秋天會成熟。
二、學兒歌
1、 師:有這么多的果實在秋天成熟。那我們就學一首兒歌吧!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
七個阿姨來摘果,七個花籃手中提。
七個果子擺七樣:
蘋果、桃子、石榴、柿子、李子、栗子、梨。
三、小朋友們說得真好!你們看書上也有好多小朋友在摘果子。他們摘的都是什么果子呢?(幼兒討論)
四、農(nóng)民伯伯從種到收非常辛苦,我們一定要珍惜他們的勞動果實。
活動結束:
如果有場所讓幼兒親自體驗采摘的樂趣。
大班區(qū)域活動教案及反思篇四
1、在了解仙人掌基本特點的基礎上,學習用毛筆畫仙人掌。
2、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區(qū)別使用淡墨、濃墨和側鋒、中鋒進行作畫。
毛筆、墨盤、國畫顏料、宣紙、墨汁、抹布、水桶等用具。
1、用大號毛筆蘸墨綠色畫上下左右大小不同的幾個橢圓形,側鋒涂畫出仙人掌的葉子。
2、用小號毛筆添畫仙人掌的花,紅色、黃色皆可,幼兒可根據(jù)喜好自主作畫。
3、濃墨點畫仙人掌的刺。
4、對畫面進行適當添畫裝飾,使畫面更加飽滿。
5、舉辦小小作品展,請小朋友們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交流分享經(jīng)驗。
大班區(qū)域活動教案及反思篇五
1、樂意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有與其他人交流的意愿。
2、學習有意識地記住家里或親人的電話號碼。
3、知道電話的用途,會進行簡單的.操作。
1、自制電話若干個。
2、應急電話號碼幾自制小動物電話卡若干。
第一層次:幼兒隨意擺弄電話,模仿打電話狀進行有話題地講述。
第二層次:知道怎么打電話,并嘗試看應急電話卡進行撥號呼叫。
第三層次:給小動物打電話,并自由地進行想象性表述。
第四層次:同伴間互打電話,能配合對方的思路進行交流。
1、為幼兒營造一個樂說、敢說的環(huán)境。
2、鼓勵幼兒與同伴大膽地交流,自由表達自己的情感。
3、讓幼兒知道只有在求救的情況下,才能撥打應急電話。
大班區(qū)域活動教案及反思篇六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扇子有多樣性。
2、讓幼兒大膽發(fā)揮想像,設計不同的扇子。
3、培養(yǎng)幼兒的想像力及創(chuàng)作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扇子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重點:幼兒能根據(jù)老師投放的材料,大膽進行設計制作活動。
活動難點:
幼兒能自主地完成看隊形圖,創(chuàng)編簡單的集體扇子舞
活動準備:
美工區(qū):卡紙、皺紋紙、蠟光紙、彩帶、漂亮的袋子等材料。
繪畫區(qū):畫紙、蠟筆。
表演區(qū):表演時用的扇子,各種隊形圖示。
利用扇子布置扇子大賣場
活動過程:
一、談話環(huán)節(jié)。
1、師:小朋友,炎熱的夏天已經(jīng)來了。你們會用什么東西來降暑呢?
3、請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說一說。
4、教師小結:扇子有各種各樣的,有的是可以打開的也可以收起的,有的是不能打開,扇子都可以用來扇風,還有一種扇子是專門用來表演時用的。
5、播放各種各樣的扇子圖片或?qū)嵨锝o幼兒看。
二、介紹各區(qū)角材料及活動要求
1、美工區(qū):
準備:卡紙、皺紋紙、蠟光紙、彩帶、漂亮的袋子等材料。
玩法:供幼兒制作扇子,要求幼兒制作出精美又能使用的扇子來。
2、表演區(qū):
準備:各種表演用的扇子,一些適合表演扇子舞的音樂,一些隊形圖示。
玩法:讓幼兒先自主排隊形,然后根據(jù)音樂進行表演。
3、繪畫區(qū):
準備:蠟筆、畫紙。
玩法:設計各種各樣不同的扇子,設計好之后可以到手工去再進行制作。
3、扇子大賣場:
準備:各種各樣的扇子。自制的或?qū)嵨锘驁D片。
玩法:這邊是“扇子大賣場”,扇子大賣場需要銷售員,今天銷售員要來一場銷售比拼,你們要自己動腦筋,想辦法吸引顧客,看看哪個銷售員能售出最多的扇子。
三、幼兒自主選擇區(qū)角進行活動。
四、幼兒活動,教師觀察,并作適時的介入。
五、播放音樂,組織幼兒收拾整理材料。
六、交流分享。
1、展示部分較有創(chuàng)新,較有特色的美工作品。
2、表揚在買賣游戲中表現(xiàn)得較好的孩子。
3、請表演區(qū)幼兒跟隨音樂表演自編扇子舞。
大班區(qū)域活動教案及反思篇七
1、了解在水邊玩耍的危險。
2、知道在沒有成人陪伴的時候不靠近水深的地方、不玩水。
1、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了解水邊的危險。
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
(1)有水的地方。教師與幼兒一起看一看,講一講。
(2)故事《小貓咪咪落水記》。
小結:水邊雖然很好玩,但水邊又濕又滑,很容易落水發(fā)生危險。沒有大人在身邊,小朋友不能獨自到水邊玩耍。
2、互相討論:他們的做法對不對。
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或閱讀幼兒用書《水中游玩要當心》。
小結:在水中玩耍,一定不能遠離大人,要避免做危險的動作。
3、完成幼兒用書第38—39頁的操作練習。
請給做的'對的小朋友畫一條彩色的魚吧!
幼兒知道了游泳時不能隨便離開大人,要遠離水深的地方,不要玩水。
大班區(qū)域活動教案及反思篇八
價值取向:
鞏固、復習多種已經(jīng)學過的打擊樂節(jié)奏型,對打擊樂活動有濃厚的興趣。會用拍手、拍腿等身體動作來表示自己對節(jié)奏的認識與理解。嘗試自己選擇、配對、排列一些簡單的節(jié)奏卡,并進行樂器的打擊。學會一些指揮的小技巧,知道打擊樂活動一定要“看”指揮。在與同伴的共同活動中,能保持自己的演奏速度。會自覺愛護各類打擊樂器。
材料設計:
1、蛋糕盒一個,里面盛滿沙子,用綠色卡紙裁剪成草葉的形狀,插立于盒子里,取名為“美麗的蛋糕盒草地”。
2、彩色卡紙裁剪成各種花瓣形狀,并用勾線筆在上面畫上各種幼兒熟悉的節(jié)奏圖,粘貼于吸管上。
3、打擊樂器若干:鈴鼓、鈴鐺、圓舞板、手鈴、三角鐵等。
玩法提示:
1、選擇自己喜歡的花兒節(jié)奏卡,排列于蛋糕盒的草地上。
2、先用拍手、拍腿、拍肩等身體動作來打擊節(jié)奏,鞏固對節(jié)奏卡的認識。
3、幼兒相互分配打擊樂器,人手一件進行打擊樂活動。
4、嘗試做“小小指揮家”。
指導要點:
1、平時多與幼兒練習一些節(jié)奏的打擊,可以把活動滲透于日?;顒又小?BR> 2、教師可以以“指揮家”的身份參與活動,讓幼兒耳濡目染指揮的一些技巧,慢慢地學會自己來做“小小指揮家”。
大班區(qū)域活動教案及反思篇九
1、萌發(fā)感知、體驗左右空間位置活動的興趣,充分體驗合作游戲活動帶來的樂趣;
2、正確區(qū)別“左右”空間位置關系,并理解其相對性、可變性;
3、提高觀察力、抽象思維能力、小組合作學習能力、空間方位知覺和判斷力。
1、知識準備:認識過箭頭符號,并理解其所代表的意思。
2、材料準備:上下左右前后箭頭標志、紅綢巾若干、左右標志圖、圖示卡等
(一)游戲“看誰做得對”。(通過看看、說說、做做等形式,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1、學習看標志、說名稱、做游戲。
2、口頭游戲:“左手舉起來,右手舉起來;……”
設疑:“到底哪邊是左手,哪邊是右手?”
(二)游戲“我的左右朋友”。(引導幼兒自主探索,學習區(qū)分左右的位置關系。)
1、說說“我的左右手”,引導幼兒互相說說左右手的作用,加深對左右的認識。
2、區(qū)分左右手(請小朋友將能干的右手戴上紅綢巾),鼓勵幼兒兩兩互相檢查、集體檢查。
3、游戲“我的左右朋友”。
提問:“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有著很多像左手和右手一樣的好朋友,看一看自己的身體,你能找出像這樣一左一右的好朋友嗎?請你一邊找一邊和你旁邊的.朋友說一說?!?BR> (1)幼兒兩兩活動交流。
(2)集體交流。提問:“誰愿意和大家說一說你身體上一左一右的好朋友?”
(3)師生共同小結:靠左手的這邊叫左邊,靠右手的這邊叫右邊。
(4)“說一說”,你座位的左右各是誰?左邊與右邊的物體是什么?(教師以圖示的方法梳理幼兒的發(fā)言。)
(三)分組游戲“聽口令做動作”。(引導幼兒小組合作自主看符號、聽口令、做動作,鞏固對左右的認識。)
1、利用圖示自由創(chuàng)編口令。
2、師生共同商討檢查的方法。
3、介紹游戲玩法與要求:
(1)先由組長出口令并檢查小朋友們做得對不對;
(2)速度可由慢到快,可輪流進行。
4、分小組游戲,教師觀察指導。
(四)游戲“碰碰歌”。(引導幼兒兩兩游戲,感受理解左右的相對性、可變性。)
2、幼兒間兩兩面對面握手,進一步感知左右的相對性。
3、游戲“碰碰歌”,引導幼兒兩兩游戲,體驗理解左右的相對性、可變性。
4、師幼共同小結:小朋友站的方向變了,左右方向看到的東西也變了。
(五)游戲:“我是小司機”。(鞏固對左右的認識,感知左右方位在生活中的運用)
1、討論:認識左右可以給我們提供哪些幫助?(引導幼兒說說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上下樓梯、開車、走路等左右方位的運用。)
2、游戲:“我是小司機”,引導幼兒聽信號開汽車,學習運用左右方位知識。(自然結束)
大班區(qū)域活動教案及反思篇十
1、能進行筷子拼圖,體驗成功的喜悅。
2、能按一定的畫面情節(jié)進行拼圖。
一次性筷子若干、顏料。
第一層次:幼兒隨意進行拼圖游戲。
第二層次:幼兒合作進行拼圖。
第三層次:引導幼兒根據(jù)畫面情節(jié)或線條進行拼圖。
1、幼兒自由觀察筷子,發(fā)現(xiàn)筷子上的'圖案。
2、幼兒進行拼圖活動。
3、幼兒動手制作拼圖,幼兒練習在筷子上進行創(chuàng)作畫。
在幼兒進行創(chuàng)作畫時,教師可幫忙先將筷子粘在一起,等畫好后再拆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