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除夕守歲寓意 除夕守歲心得體會(大全8篇)

字號:

    范文為教學(xué)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除夕守歲寓意篇一
    第一段:引言(100字)
    除夕守歲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很慶幸有機會親身參與這一活動。每年的這個時刻,我都能感受到家人團(tuán)聚、傳統(tǒng)風(fēng)俗與新年祝福的強烈氛圍。在這個過程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守歲的意義和其給我?guī)淼男撵`愉悅。
    第二段:團(tuán)聚與傳統(tǒng)(250字)
    守歲活動最大的意義在于家人的團(tuán)聚。在這一天,親人們從遠(yuǎn)方趕回家共度佳節(jié),彼此之間展現(xiàn)出濃厚的親情和溫馨的關(guān)懷。我們一起分享過去一年的喜怒哀樂,也共同期盼新的一年能夠帶來更多的美好。除夕守歲的活動也貫穿了豐富多樣的傳統(tǒng)文化元素,包括祭祖、貼春聯(lián)、放煙花等。這些傳統(tǒng)風(fēng)俗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讓我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深沉的認(rèn)同。
    第三段:熬夜的堅持(250字)
    守歲活動離不開熬夜,這對于平時習(xí)慣早睡早起的我來說是個挑戰(zhàn)。但是,在整個守歲過程中,我不禁感嘆時間過得真快??粗胰藗儑谝黄穑餐窒砻朗澈涂鞓?,我忘記了疲憊和困倦。我堅信,只是為了更好地和親人一同迎接新年,稍微熬夜一下是值得的。當(dāng)鐘聲敲響新的一年的到來時,我內(nèi)心充滿了喜悅和希望。
    第四段:反思與展望(300字)
    守歲的過程也是我反思和展望的時刻。在這一年中,我回顧自己的生活和成長歷程,感謝身邊的親人和朋友一直以來的陪伴和支持。同時,我也檢視了自己的不足之處,對犯下的錯誤和錯失的機會進(jìn)行深思熟慮,希望在新的一年中能夠不斷改進(jìn)和提高。守歲的時刻是緊接著新年到來的,這也讓我對未來充滿期待。我踏實地制定了新的目標(biāo),并為實現(xiàn)這些目標(biāo)做好了充分準(zhǔn)備。
    第五段:守歲的心靈愉悅(300字)
    通過守歲活動,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心靈上的愉悅。守歲讓我感受到了家人的溫暖和關(guān)心,讓我體會到了傳統(tǒng)文化的力量和魅力。我仿佛看到了未來的自己,看到了前進(jìn)的動力和勇氣。守歲的過程中,我充實了自己的內(nèi)心,對困難和挑戰(zhàn)有了更冷靜和樂觀的態(tài)度。我相信,只要堅定信念,付出努力,就能夠在新的一年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總結(jié)(100字)
    守歲活動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守歲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家人的團(tuán)聚和溫暖,對傳統(tǒng)文化有更深的體會。守歲過程中的熬夜讓我堅持和付出,反思與展望使我發(fā)現(xiàn)和改進(jìn)不足之處,展望未來并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biāo)。守歲的心靈愉悅讓我成長和變得更加堅強。我將堅守這一傳統(tǒng),與家人共同慶祝佳節(jié),祝愿新的一年平安幸福!
    除夕守歲寓意篇二
    辭舊歲,迎新年。年根兒下,處處喜氣洋洋。貼
    春聯(lián)
    、生旺火、吃餃子……這些老傳統(tǒng)可都有大來頭,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除夕守歲民俗禮儀,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
    考古資料顯示,我國七八千年前已經(jīng)出現(xiàn)發(fā)達(dá)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皻q”字原來是一種收割工具。當(dāng)時的農(nóng)業(yè)是一年一熟制,每年收獲一次。收獲之后,人們用“歲”殺牲祭祀,“歲”又成為該祭祀的名字。最后,“歲”字成為時間段落標(biāo)志,成為年歲的歲?!澳辍弊衷瓉硪彩菢?biāo)志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字,《說文解字》說:“年,谷熟也。”后來,“年”的字義也發(fā)展為時間段落標(biāo)志,與歲相當(dāng)?!稜栄?釋天》說:“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庇辛藲q、年的概念,自然就會產(chǎn)生過新年的習(xí)俗。新年是一個非常古老的節(jié)日。
    1、春聯(lián)和年畫
    春聯(lián)、年畫都起源于上古時代的驅(qū)鬼習(xí)俗。漢魏六朝時代,每至春節(jié),家家戶戶都在門前立桃人,畫神茶、郁壘驅(qū)鬼。后來發(fā)展為門神年畫。宋代木版年畫開始流行,年畫的內(nèi)容也擴(kuò)大了,至今仍保存下來的《四美圖》就是當(dāng)時的年畫。
    春聯(lián)出現(xiàn)在唐代。宋代寫春聯(lián)更加流行。明代貼春聯(lián)已經(jīng)普及全國。春聯(lián)是我國獨特的語言藝術(shù)形式和書法藝術(shù)形式,并流傳到韓國等地。春聯(lián)既表達(dá)人們的心愿,又增添了節(jié)日喜慶氣氛。
    2、生旺火
    新年來到時,在院子里點燃火把、火堆、或炭火盆,在古代稱為“庭燎”“燒火盆”“旺相”,現(xiàn)代民間稱為“生旺火”或“點發(fā)寶柴”。古代的庭燎是為了驅(qū)邪,或者祭神祭祖。后來的生旺火已經(jīng)發(fā)展為象征全家興旺發(fā)達(dá),表達(dá)美好希望。
    1738年,郎世寧畫了一幅《弘歷雪景行樂圖》,表現(xiàn)的正是乾隆皇帝與子女一起過年的情景。乾隆帝面前就放著一個火盆,一個小皇子正在向火盆中放松柏類的小枝當(dāng)時稱為“燒松盆”。
    現(xiàn)代民間生旺火常常是點燃柴堆或炭堆,火勢越旺越好,象征新年全家興旺。也有用火盆燒松柏桃杏樹枝,合家跨火而過,象征燎去舊災(zāi)晦,迎來新氣象。
    3、爆竹
    爆竹的原始目的是驅(qū)逐鬼怪,或迎神。后來發(fā)展為辭舊迎新的象征符號,成為最能代表新年到來時刻的民俗標(biāo)志。
    關(guān)于爆竹的最早可靠記載見于南朝梁代宗懔《荊楚歲時記》:“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謂之端月。雞鳴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碑?dāng)時的爆竹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燒,產(chǎn)生爆裂聲。新年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爆竹。
    宋代出現(xiàn)了火藥爆竹,即現(xiàn)代的爆竹、炮仗、鞭炮。有了火藥爆竹,沒有竹子的地區(qū)也可以放爆竹了。爆竹于是成為全國性的風(fēng)俗。
    后來,爆竹本身的喜慶色彩使得人們對于爆竹的象征意義有了進(jìn)一步的認(rèn)識:用喜慶的爆竹迎神。爆竹本身的爆炸,也是“辭舊迎新”的文化象征符號。它可以使人更加深切地體驗到舊與新的差別,使生活更加富于藝術(shù)美感。
    4、年糕和餃子
    年糕,又名粘粘糕,諧音“年年高”,包含著人們對未來幸福生活的希望。年糕一般用黏性谷物制作。北方有黃米年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少數(shù)民族則有糯米粑粑。
    北方最流行的新年食品是餃子,又名水餃、角子、扁食。5世紀(jì)的時候,“形如彎月”的餃子已經(jīng)成為民間普遍的春節(jié)食品。宋朝以前把餃子稱為“角子”,或“水角兒”。元代開始有“扁食”的叫法。明清以來,普遍使用“餃子”一詞。
    對于餃子的文化象征意義,一般的解釋是:“角子”“餃子”諧音“交子”,即交子時的意思。就是象征春節(jié)的到來。所以,子時一過人們立刻開始煮水餃,使之成為新年第一頓飯。更深一層的解釋,餃子也包含了美食的意思。古代缺乏肉食,包了肉餡的餃子自然是上好食物,民間
    諺語
    “好吃不過餃子”表達(dá)的正是這個意思。春節(jié)時吃上餃子,當(dāng)然是希望來年有更多的好食物。
    5、朝正和拜年
    古代國家禮儀中的朝正、團(tuán)拜和民間百姓之間的團(tuán)拜、拜年是新年期間強化社會關(guān)系、親情關(guān)系的重要活動。
    朝正,也稱“賀正”、“元會”,指大臣在新年向皇帝拜賀。周代每逢新年,諸侯要向周天子“朝正”,即朝賀新年。古代士大夫也有用名帖代替親自上門拜年的習(xí)俗,一般視為中國賀年卡的起源,現(xiàn)代賀年卡的使用遍及各個階層。
    在家庭內(nèi),晚輩清晨起床首先向長輩叩頭,并祝愿長輩健康長壽。然后,依次到各個親戚朋友家向長輩拜年。而長輩則給拜年者壓歲錢,祝愿他健康成長。朋友之間也互相上門拜年。如果親戚朋友多,則拜年活動一直持續(xù)很多天。
    春節(jié)的各項活動是從家庭內(nèi)部,逐步擴(kuò)大到親戚之間,和整個社會的。除夕守歲,初一向父母拜年,然后出門給親戚拜年。再次,向朋友拜年。再后,人們開始逛廟會。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則男女老少一同上街,賞燈、看狂歡游行——高蹺、旱船、舞龍、舞獅、秧歌等。所以,春節(jié)是一個滲透到社會每一個方面、每一個層次的民族節(jié)日。
    6、壓歲錢:這“錢”不是錢
    舊時,祭祀完祖先,舉行完迎接諸神下凡典儀后,闔家要一起“辭年”,小輩要給長輩叩頭拜年祝長輩長壽、大福、大順,長輩要給小輩紅包,即“壓歲錢”,壓歲錢寓意“壓歲祈?!?。
    壓歲錢古時稱“壓祟錢”、“壓勝錢”,其最早出現(xiàn)在漢代。壓祟錢并非是在市面流通的錢幣,而是一種鑄成錢幣形狀的玩賞物,有避邪壓魔的寓意,壓祟錢原為以紅絨繩編起四枚方孔制錢成“方勝”(八寶吉祥圖案之一),下垂流蘇。那時的一些壓歲錢上,正面多鑄有“長命百歲”、“去秧除兇”、“萬歲千秋”等吉祥語,其背面多是龍鳳、龜蛇、雙魚等祥瑞圖案。
    壓歲錢是過大年時的風(fēng)俗,是一種美好的祝愿,如今雖然貨幣更迭,但長輩給小輩壓歲錢之民俗依舊在過年之時傳承著,其寄予了長輩對少兒們成長的美好祝福,祝福孩子們健康成長。
    7、祭祖:祈望祖先保佑來年的平安
    過年祭祖,既是對祖先的一個悼懷,也祈望祖先保佑來年的平安。祭祖是春節(jié)習(xí)俗中最古老的內(nèi)容之一?!渡袝?舜典》記載:“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意為:舜帝在正月初一到祖廟里祭祀祖先。
    祭祖一般在年三十,一般百姓人家在掃房子、凈庭院、易門神、換桃符、貼春聯(lián)之后,或舉家去給祖先上墳祭拜,或把先祖的遺像掛在中堂正壁墻上,擺上祭品,點上香燭,讓后輩祭拜。各地祭祖形式雖不盡相同,但“祭祖祈福”的含義大致一樣。
    8、拜年:抱拳要“左抱右”
    “拜年”泛指春節(jié)期間親朋好友間的相互拜訪,而早年間過春節(jié)的拜年之禮有“拜年”和“賀年”之分?!鞍菽辍笔峭磔呄蜷L輩叩頭施禮,而“賀年”則是平輩之間相互道新年之禧。無論是“拜年”還是“賀年”,所表達(dá)的均是祝賀新年快樂,吉祥如意。
    從傳統(tǒng)拜年的禮儀上說,有幾種固定“程式”。
    一是叩拜,即晚輩給長輩跪拜磕頭,尤其是未成年人給輩分較高的長輩拜年時,都要行叩首大禮。
    二是躬身作揖,先雙手抱拳前舉,然后用左手握右手,俗稱“吉拜”。行禮時,不分尊卑,拱手齊眉,上下加重?fù)u動幾下,重禮可作揖后鞠躬。這種禮儀一般是晚輩向長輩拜年時所用。
    三是抱拳拱手,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緊適度,拱手,自然于胸前微微晃動,不宜過烈、過高。這種禮儀多是平輩間的拜年。
    9、鞭打春牛:打的是泥牛
    “一打風(fēng)調(diào)雨順,二打國泰民安,三打五谷豐登……”鞭牛過后,小牛童還將泥牛肚子里的五谷雜糧分發(fā)給現(xiàn)場居民,寓意豐收、和諧。
    牛是春耕的主力,民俗專家介紹,立春為二十四節(jié)氣之首,每到這時,民間就有迎春、鞭春、咬春的習(xí)俗,鞭牛是為了“提醒”牛,春天來了,該開始耕田了。牛和人類是朋友,人們舍不得鞭打真牛,就用泥或紙造個假牛,用柳條鞭打,把真牛牽過來看。
    在過去,泥牛肚子里會放著五谷雜糧,鞭牛過后,居民就撿拾地上的五谷,泥牛則被居民“瓜分”,拿回家埋在土地里,象征五谷豐登。“傳說中,一開始是‘芒神’揮鞭,后來發(fā)展到在場的最高行政長官揮鞭,到清朝,皇上也參與進(jìn)來,一人三鞭。”
    10、除夕守歲:惜易逝年華
    “親知邀酌團(tuán)年酒,兒女同爭壓歲錢。爆竹千家聲未息,天衢車馬鬧如煙?!鼻迥堆嗑q時雜詠》的這首詩描繪了老北京除夕夜晚時百姓家中及街巷里歡慶大年夜的情景。
    除夕,古代稱“除儺”、“大除”、“大盡”。老北京人稱為“歲除”、“除歲”、“大年夜”,俗稱“年三十兒”?!俺弊直玖x是“去”,引申為“易”,以新易舊曰除,即交替之意;“夕”字的本義是“日暮”,引申為“夜晚”。“除夕”即含有舊歲到此夕而除,明日即另換新歲之意。
    共
    2
    頁,當(dāng)前第
    1
    頁
    1
    2
    除夕守歲寓意篇三
     除夕之夜必做的兩件事情是,“團(tuán)圓飯”和“守歲”,“團(tuán)圓飯”寓意著一家人幸福團(tuán)聚,『守歲』又寓意為何呢?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xí)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jù)宗懔《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xí)俗。守歲的習(xí)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歲》詩中寫道:“相邀守歲阿戎家,蠟炬?zhèn)骷t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闭湎耆A是人之常情,故大詩人蘇軾寫下了《守歲》名句:“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夸!”由此可見除夕守歲的積極意義。
     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為什么稱作“熬年”呢?民間世世代代流傳著這么一個有趣的故事:相傳,在遠(yuǎn)古的洪荒時代,有一種兇惡的怪獸,人們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獸就要從海里爬出來傷害人畜,毀壞田園,降災(zāi)于辛苦了一年的人們。人們?yōu)榱硕惚苣戢F,臘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關(guān)緊大門,不敢睡覺,坐等天亮,為消磨時光,也為壯膽,他們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獸不再出來,才敢出門。人們見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獸吃掉,這樣過了好多年,沒出什么事情,人們對年獸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突然竄到江南的一個村子里,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幾個童稚,在院里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后“啪啪”地爆響,年獸轉(zhuǎn)到此處,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此后,人們知道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
     在《詩經(jīng)·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記載。所謂"庭燎"就是用竹竿之類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燒后,竹節(jié)里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發(fā)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也即是“爆竹”的由來??墒怯械牡胤剑迕癫恢戢F怕紅,常常被年獸吃掉。這事后來傳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兒,他為了拯救人們,決心消滅年獸。有一年,他待年獸出來時,就用火球?qū)⑺鼡舻?,再用粗鐵鏈將它鎖在石柱上。從此,每到過年,人們總要燒香,請紫微星下界來保平安。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守歲的“守”,即有對即將逝去的舊歲有留戀之情,也有對即將到來的新年懷希望之意。
    除夕守歲寓意篇四
    俗話說:“大年三十熬一熬,正月十五扭一扭?!鼻皫啄?我還沒等看完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就睡覺了。今年除夕,我和爸爸媽媽早早地商量好:一家人都不睡覺,守歲!
    除夕這天,吃過年夜飯,在陣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春節(jié)晚會成了所有人關(guān)注的焦點。不知不覺中,時間悄悄溜走了四個小時。
    12點多了,春節(jié)晚會結(jié)束了,爸爸媽媽哈欠連天?!膀T馬坐轎,不如睡覺?!卑职终f完,睡覺去了。“今天喝的這紅酒度數(shù)挺高的,頭暈!”媽媽說著,也去了臥室。
    閑著就容易打盹,還是得干點什么。干什么呢?有了,放煙花吧!我拿著“火樹銀花”來到院子里。點燃引線,幾秒鐘過后,只聽“轟”的一聲,空中出現(xiàn)了一棵金色的“樹”,一朵朵銀色的火花從“樹”上搖落下來。我站在旁邊,獨享除夕的歡樂。
    忽然,“喵嗚,喵嗚”的聲音傳來。在這寂靜的夜晚,這聲音格外刺耳,我不禁打了個寒戰(zhàn)。嘿!原來是奶奶養(yǎng)的小貓在叫喚呢。不過,我也要感謝小貓,因為它這一叫,瞌睡蟲跑得無影無蹤了。我倒了一盆涼水,把毛巾浸濕擦了擦臉,一下子清醒了許多。
    終于,天亮了。我蹦蹦跳跳地來到爸爸媽媽的臥室,向他們討要賞錢。
    “太好了,我一宿沒睡!”爸爸媽媽看著欣喜若狂的我,對視著,兩個人的嘴都張得大大的……“你這孩子,快去照照鏡子,看看你的熊貓眼吧!”媽媽這會兒才反應(yīng)過來,她拍拍我的背,笑了。
    除夕守歲寓意篇五
    盼星星,盼月亮,我終于把今天盼來了。你們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嗎?那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佳節(jié):除夕。
    啊!我的'心都快跳出來了,一年的愿望已經(jīng)要實現(xiàn)了,你們想知道那個愿望是什么嗎?哦!那就是守歲!
    晚上,我們家吃好了年夜飯,就早早地坐在電視機前,等著央視春晚的開始。電視機里的喜訊像一顆顆種子塞滿了我的心房。等啊等,今年的春晚似乎比往年更晚拉開序幕。待我等到那春晚開始時,眼皮沉重得很,泡上一杯紅茶才足以清醒。
    春晚的精彩令我的心情十分激動,這下我的睡意像小昆蟲一樣被我揮揮手趕走了。不知不覺,時間又瞬間變快了似的,一溜煙,時針跑到11格了。我的眼皮上仿佛有一股沉重而又強大的力量壓在上面。我的頭不停地點著,眼皮一點一點地沉了下去。這時,一個魔術(shù)吸引了我的眼球:
    只見魔術(shù)師帶來幾條金魚放進(jìn)水池中,吹了一下哨子,叫它們左轉(zhuǎn)、右轉(zhuǎn)、列隊、前進(jìn)、交叉,那些金魚卻神奇般地接受指揮。他又拿來一幅畫,把畫中的金魚奇跡般地變到了魚缸中,接著又把金魚變回畫面去。突然魚缸中冒出了大大小小的魚,可好看了。
    看好了春晚,也開始了新的一年,我在鞭炮聲中沉沉睡去。
    除夕守歲寓意篇六
    除夕有守歲的習(xí)俗,但是除夕怎么守歲呢?下面本站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守歲民俗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其中之一是“歲火與燈燭”,也就是堂屋或者庭院內(nèi)的燈火燭光,在除夕夜通宵不滅。在中國的南方和北方,這一表現(xiàn)有所不同。
    南方守歲以家族為主,一家人圍坐在堂屋燃旺的炭盆周邊守歲祈福;在北方,守歲則是以宗族為主,在祠堂門口空曠之地?zé)鹈禾?、木柴火,人們從旺盛的火堆上跳過去,以燎除身上的邪氣,祈求新年好運興旺。
    守歲的另一個表現(xiàn)方式是“點燈照歲”,就是把蠟燭、燈籠點亮一直燃燒到天明。在明代,屋里屋外所有的房間都要點亮蠟燭,甚至床下、縫隙中都要照亮,并用漏孔的小蒲包袋,內(nèi)裝生石灰粉,在糧囤周圍以及戶外四周地面,打印起密密匝匝的元寶形石灰印子,以達(dá)到祛除“虛耗”、財源充實的愿望。
    在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人們在守歲之日還戴著“儺面具”跳舞,以祛除鬼邪。在中原、西北地區(qū),也有這種在室外戴著面具跳舞驅(qū)邪的風(fēng)俗。在東南地區(qū),人們熬夜守歲,為防止坐著打瞌睡,便用些茶點瓜果,邊吃邊談。也有的人家開始推牌九、擲骰子、賭梭哈、打麻將,喧嘩笑鬧之聲造成了除夕守歲歡樂的最高潮。
    傳說遠(yuǎn)古時代有一個被稱為“祟”的小妖怪,它長著黑黑的身子,但手卻是雪白的。每年春節(jié)除夕夜,它都要到人間害人,專門摸熟睡的小孩子的腦門。凡是被“祟”的雪白小手摸過的小孩就會生病,莫名其妙地發(fā)高燒,整夜說胡話,等到十幾天高燒退去后,小孩就會變成癡呆瘋癲的傻子。
    所以,每年到了除夕這一天,家長們都怕“祟”來傷害自己的孩子,就整夜亮著燈,陪孩子一起玩,不讓他們睡覺。這在當(dāng)時叫做“守祟”。后來,人們覺得說“祟”這個怪物有些晦氣,又因為“歲”與“祟”諧音,于是人們就慢慢改“守祟”為現(xiàn)在所說的“守歲”了。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后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guī)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zhǔn)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guān)口來過,稱作“年關(guān)”,并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guān)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門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飯”。
    由于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tuán)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后,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xí)慣。
    除夕守歲寓意篇七
    1、老老少少齊歡慶,家家戶戶大團(tuán)圓。紅紅火火過除夕,甜甜蜜蜜把兔迎。年頭興旺年尾吉,福神財神并駕行。祝你好事成雙,喜上加喜!牛年大吉!
    2、除夕焰火飛滿天,春節(jié)歌聲飄滿天,牛年祝福寫滿天,各路財神站滿天,節(jié)日禮物掛滿天。祝你牛年財源滾滾,財福多多,財氣粗粗,財富滿滿。
    3、寄一句真真的問候,字字句句都祝你新年快樂;送一串深深的祝福,分分秒秒都祈禱你新年平安;傳一份濃濃的心意,點點滴滴都愿你新年如意!
    4、又是除夕來到,幸福銳不可當(dāng);歡聲笑語不斷,歡聚一堂熱鬧;煩惱憂傷全拋,甜蜜好運常抱;福運安康順暢,健康快樂到老。祝除夕幸福享團(tuán)圓!
    5、新年來臨送溫暖,我把祝福連一連,愿你好運連連財氣多,福氣連連幸運多,喜氣連連順心多,快樂連連歡樂多,祝福連連友誼多,新年快樂!
    6、除夕夜到啦!九點祝您幸福長久,十點祝您十全十美,十一點祝您一帆風(fēng)順,零點祝您煩惱歸零!美好的祝愿今夜交接,祝您生活一年更比一年甜!
    7、心到,意到,祝福到;福到,運到,財氣到。日子到,時間到,春節(jié)即將到,我的新年祝福提前到。如果有人敢比我早到,讓他往邊靠一靠!
    8、溫馨的是除夕夜,溫暖的是合家歡,溫情的`是看春晚,溫柔的是彩燈閃,幸福的是壓歲錢,火爆的是鞭炮聲,開心的是短信響,吉祥的是祝福到。除夕夜快樂!
    9、辛辛苦苦又一年,忙忙碌碌為掙錢;你來我往聯(lián)系少,轉(zhuǎn)眼又到春節(jié)了,發(fā)條短信情真意切了:愿你薪水多賺,獎金滿滿;快樂天天,幸福年年!
    10、這一年里的好事壞事,都將在明天后變成往事。我們遲早會懂得,上天不給的,無論十指怎樣緊扣,仍然會走漏;上天給你的,無論怎么失手,都會擁有。
    11、熱騰騰的餃子,傳遞祥和與溫暖;美滋滋的心情,昭顯幸福與快樂;甜蜜蜜的笑容,綻放和諧與團(tuán)圓;真誠誠的問候,傳遞友情與問候:除夕將到,大吉大利!
    12、日子好了,心情爽了,事業(yè)順了,工資漲了,存款厚了,房子大了,祝福到了,鈴聲響了,短信看了,你就笑了,祝你春節(jié)快樂!
    13、詩情畫意,記錄著一年四季中的點滴;梅香雪飄,飄灑著心底思念的流淌;獅舞炮嘯,映射了喜氣盈盈的妖嬈。新年到了,愿你快樂幸福樂淘淘!
    14、從現(xiàn)在開始,熱愛生活。給自己一份承諾:讓疲憊稍微輕些,讓笑容更多點。我們每個人只來這世間一回,就要開開心的活一場才不算白費。
    15、新春到,心情妙,神采奕奕,熱血跳;趁長假,要玩好,注意安全,很重要;燃煙花,放鞭炮,遠(yuǎn)離火苗,平安保;推牌九,打麻將,分文動,最逍遙!
    16、你是玫瑰你是花,嬌艷美麗人皆夸。撫媚漂亮回首羨,楚楚動人亭玉雅。世間無敵你最靚,欲說先笑喜媚顏。春節(jié)到來花枝綻,上街走親春滿顏。春節(jié)快樂!
    17、除夕夜,闔家歡,愿君:百事可樂!萬事芬達(dá)!天天娃哈哈!月月樂百事!年年高樂高!心情似雪碧!永遠(yuǎn)都醒目!新年快樂!
    18、除夕到,穿新衣戴新帽,青春永駐,永不老;吃餃子放鞭炮,無憂無慮,沒煩惱;收祝福拿紅包,工作順利,收入高;發(fā)短信問聲好,祝老婆你生活幸福,樂淘淘!
    19、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青年收入增加,笑看股市房價!孩子健康成長,壓力不要太大!老人夕陽正紅,絢麗勝似煙花!牛年事事順利,家家興旺發(fā)達(dá)!
    除夕守歲寓意篇八
     守歲的習(xí)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據(jù)說,除夕晚上要守歲,也就是晚上不睡覺,等待新一年的到來。為什么要守歲呢?我們一起來了解除夕夜守歲的寓意及傳說吧!
     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所以會有守歲的風(fēng)俗傳承下來。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xí)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在除夕的晚上,不論男女老少,都會燈火通明,聚在一起守歲。
     在遠(yuǎn)古的時候,有一種兇猛的野獸,住在深山密林之中,人們管它們叫“年”?!澳辍币惶鞊Q一種口味,從小蟲到大活人,什么都吃。人們都很怕“年”。
     慢慢人,人們掌握了年的活動規(guī)律。它每隔365天就下山吃人搜索,而且都是天黑以后出沒。等到公雞啼曉,就返回到山林中去了。算準(zhǔn)了年的肆虐日期,大家就把這可怕的一夜稱作“年關(guān)”。每到這天晚上,人們提前做好晚飯,關(guān)了燈,熄了爐火,并把雞、牛等動物都關(guān)好拴牢,然后把家門都封起來,躲在家里吃“年夜飯”。吃好晚飯后,誰也不敢睡覺,擠在一起聊天壯膽。
     “年”跑出來了,見家家戶戶宅門緊閉,街上一個人也沒有就只好離開了。
     熬過了“年關(guān)”的人們欣喜不已,紛紛打開大門,并燃放焰花暴竹,互相祝賀沒有被年吃掉。
     后來人們又知道年怕紅、怕光、怕響聲。從此每到年末歲初,人們貼紅紙,穿紅衣,放鞭炮,這樣,年就不敢來了。
     這就是傳說中的“除夕守歲”。以前可怕的事情,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我們歡慶的.節(jié)日,真是很有意思啊。
     福清稱“坐三十暝晡”,即全家人圍坐在燈下促膝談心直至天明。守歲這一習(xí)俗始于何時不得而知,因為沒有權(quán)威史書記載這樣事。但守歲的原因卻有一個說法,說是大年夜天上眾神都到人間來,其中獨腳神會到每一家的床前,看見有人睡了就撒下疾病給他,所以大年夜沒人敢睡。小孩子多數(shù)熬不了夜,但不睡床,睡在母親的懷里。因為守歲要守一整夜,后來雖然只到子時就行了,但相對來說時間都很長,中間要喝點茶水或糖水等飲料來提神,還要吃點炒豆、花生、瓜子什么的來消遣;又因為年三十是每年的最后一天,過了一夜就是新的一年,這樣又象征著一家人從舊年吃著東西到新年,寄意年年有食。自上世紀(jì)80年代起,守歲有了新的內(nèi)容,全國人民享受著中央電視臺奉獻(xiàn)的文化大餐----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迎接新年鐘聲的敲響。
     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jù)宗懔《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xí)俗。
     守歲之際,孩子們會得到長輩給的壓歲錢,據(jù)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也象征著一年到頭都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