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六年級教案人教版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精選8篇)

字號: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我?guī)痛蠹艺覍げ⒄砹艘恍﹥?yōu)秀的教案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小學數學六年級教案人教版篇一
    2.通過復習,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所學過的立體圖形的特征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1.通過復習,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所學過的立體圖形的特征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我們已經復習了平面圖形的相關知識,從今天開始,復習立體圖形的知識.這節(jié)課,復習立體圖形的特征.(板書課題)
    提問:我們學習過哪些立體圖形?誰來拿出不同的立體形體,告訴大家各是什么名稱.
    出示立體圖形
    請你分別說一說每個立體圖形的名稱及各部分的名稱.
    (圓錐體、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長方體)
    它們有什么特征呢?我們先來復習長方體的特征.
    (一)復習長方體的特征.【演示課件立體圖形的認識】
    出示長方體:
    1.同學以組為單位一起回憶.
    a.長方體的特征.
    b.想一想你是從那幾方面對長方體的特征進行總結的.
    小學數學六年級教案人教版篇二
    本單元的主要教學內容包括:認識扇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運用扇形統(tǒng)計圖進行分析和了解必要的信息。教材注重從生活、生產中選取素材,努力挖掘學生身邊的相關數學元素,既擴寬了學生收集數據的渠道,又凸顯了統(tǒng)計與生產、生活密切的聯(lián)系,使學生體會到統(tǒng)計的實用價值。教材才通過條形統(tǒng)計圖與扇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與作用的對比,引導學生認識扇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和作用,能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數量同總量之間的關系。
    學情分析
    1、學生已經掌握了條形統(tǒng)計圖和折線統(tǒng)計圖的知識,學習扇形統(tǒng)計圖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自然形成知識的生成點。
    2、在前面的統(tǒng)計知識中,學生已經有了運用統(tǒng)計圖進行數據分析的經驗,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讀懂統(tǒng)計圖,看圖回答問題和計算,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
    3、統(tǒng)計知識與日常生活聯(lián)系密切。教學中要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培養(yǎng)學生愛科學的'興趣。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認識扇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知道扇形統(tǒng)計圖可以直觀地反映部分數量與總量的百分比,能從扇形統(tǒng)計圖讀出必要的信息。
    過程與方法:
    經歷扇形統(tǒng)計圖的認識過程,體驗對比觀察的學習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活動中,體驗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以及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分析、比較、想象的能力,受到科學觀的教育。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認識了解扇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
    難點:運用扇形統(tǒng)計圖進行分析和了解必要的信息。
    小學數學六年級教案人教版篇三
    1.做整理和復習第1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另請兩名學生加以回答,教師補充完整。
    提問:同學們準備用自己的存款做些什么事情呢?讓學生自由討論,教師及時表揚那些準備用自己存款做些有意義的事情的學生,適時進行勤儉節(jié)約的教育。
    2.做整理和復習第2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
    提問:什么叫本金、利息、利率?利息的意義是什么?
    利息是怎樣計算的?
    3.做整理和復習第4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另請兩名學生分別對兩個問題加以回答。
    4.做練習三的第3、4題。
    把全體學生分或兩組.一組做第3題,另一組做第4題,答案直接寫在課堂練習
    本上:教師巡視.及時糾正學生中間出現的錯誤。最后進行集體訂正。
    1.做整理和復習第3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
    提問:要求利息,必須知道哪些數據?(引導學生在題中找出本金、利率、時間各是多少。)
    計算利息的公式是什么?(引導學生看黑板上的公式。)。
    讓一名學生到黑板前做,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教師一邊巡視,一邊及時糾正學生中出現的錯誤。最后集體訂正。
    2.做練習三的第1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教師無需用任何提示,直接讓學生計算利息。教師行間巡視,然后集體訂正:
    小結:我們國家還有許多貧困地區(qū)的兒童因為家庭困難而失學,許多小朋友都像小英一樣把零用錢節(jié)省下來存入銀行,既支援了國家建設,又可以把利息捐獻給希望工程。我們也應該向他們學習,平時勤儉節(jié)約,不亂花錢,為貧困地區(qū)的兒童獻一份愛心。
    3.做練習三的第2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
    教師說明:購買建設債券是支援國家建設的另一種方式,和儲蓄在實質上是一樣的。只是債券的利率一般高于定期儲蓄。
    抽取兩名學生到黑板前做,其余學生做在課堂練習本上。教師巡視,等全體學生做完以后,集體訂正。尤其要提醒學生注意題目要求的是到期時一共能取出多少元?所以在求出利息以后,不要忘記把本金加上。
    4.做整理和復習第5題。
    請一名學生讀題。
    提問:一成五是多少?
    這道題里單位1是誰?
    可以用什么方法計算?哪種方法更簡便?(方程解法和算術解法)
    分別請兩名學生回答這兩個問題。
    請兩名學生到黑板前做,分別用方程解法和算術解法進行解答,其余學生做在課堂練習本上。教師邊巡視,邊糾正學生出現的錯誤。最后進行集體訂正。
    5.做練習三的第5題。
    請一名學生到黑板前做,其余學生做在課堂練習本上。教師巡視,集體訂正.
    小學數學六年級教案人教版篇四
    知識目標: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轉化的策略分析問題,靈活確定解決問題的思路,并能根據問題的特點確定具體的轉化方法,從而有效地解決問題。
    能力目標:使學生通過回顧曾經運用轉化策略解決問題的過程,從策略的角度進一步體會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感受轉化策略的應用價值。
    情感目標:使學生進一步積累運用轉化策略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主動克服在解決問題中遇到的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靈活確定解決問題的思路,理解轉化策略的價值,豐富學生的策略意識。
    教學難點:初步掌握轉化的方法和技巧。
    電子白板相關課件。
    一、觀察交流,明確轉化的策略
    出示圖片,讓學生比一比兩個圖形面積大小。
    學生觀察,討論,猜測結果。
    指名匯報結果,并說出比較的方法。
    教師根據學生敘述,在電子白板上出示相應操作。
    (剪切、平移、對于圖2加xy原點,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旋轉,平移至相應位置)
    將兩個圖形都轉化成長方形,學生非常明顯可以比較出兩個圖形的大小。
    白板:同時出示兩個圖形的轉化過程,要學生小結比較特殊圖形大小的方法。
    引出課題: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
    師生小結:為什么要把原來的圖形轉化成長方形?(原來的復雜,轉化后簡單便于比較)
    師引導:在以往的學習中,我們曾經運用轉化的策略解決過哪些問題?
    學生列舉: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分數小數計算等等。
    白板出示以往學習過的平面圖形,要求回答這些圖形是轉化成什么圖形來計算面積的,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拖動原始圖形,轉變成新的圖形。
    白板出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回顧異分母分數加減法都是先轉化成同分母分數進行加減。
    師:這些運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的過程有什么共同點?
    (把新問題轉化成熟悉的或者已經解決過的問題。)
    應用白板進行新課教學,可以根據學生實際靈活進行操作,學生在自主探索過程中通過自己的觀察、討論得到結論,教師在課前的課件制作中也可以盡量減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第一次:空間與圖形的領域
    1、練一練1
    白板在方格紙上出示題目,讓學生思考怎樣計算圖形的周長比較簡單。
    學生獨立思考后,指名回答方法。師在白板上根據回答移動邊,最后拼成規(guī)則圖形。
    明確:可以把這個圖形轉化成長方形計算周長
    學生計算后,再讓學生說說解決這個問題的策略是什么?(把精確圖形轉化成簡單圖形)
    2、練習十四第二題用分數表示圖中的涂色部分
    讓學生各自看圖填空,學生解決問題后,指名學生到講臺上說說是怎樣想到轉化的方法的,以及分別是怎么轉化的。邊說邊用筆在白板上操作。
    其中第3小題的圖形要先旋轉,再移動,讓圖形與方格紙重合。
    3、練習十四第三題
    先讓學生獨立解答,再讓學生到白板前進行操作,其他學生進行點評,進一步指出轉化策略在解題過程中的作用。
    第二次數與代數的領域
    1、教學試一試
    出示算式,提問:這道題可以怎樣計算?
    3、引導看圖想一想,可以把這一算式轉化成怎樣的算式計算?
    4、師生小結: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我們要善于從不同的角度靈活地分析問題,這樣有利于我們想到合理的轉化方法。
    5、練習十四第一題
    出示問題,指導學生理解題意。
    白板出示分析圖,幫助學生理解。
    讓學生數一數,一共要進行多少場比賽后才能產生冠軍?明確數的時候可以根據圖一層一層地數。
    啟發(fā):如果不畫圖,有更簡單的方法嗎?
    在白板上指圖提示學生,產生冠軍,一共要淘汰多少支球隊?
    進一步提出問題:如果有64支球隊,產生冠軍一共要比賽多少場?
    今天我們學習了運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你對轉化的策略又有了什么新的認識?
    本課練習大部分內容通過學生自主練習,共同探索,達到教學目的。由于簡單,可操作性強,學生可以到白板上進行實際演示,非常直觀。
    1、立體圖形中,我們有沒有用到過轉化策略解決問題?怎樣求圓柱的體積?
    2、你能不能求出燈泡的容積?
    小學數學六年級教案人教版篇五
    1.會綜合應用學過的統(tǒng)計知識,能從統(tǒng)計圖中準確統(tǒng)計信息,能夠解釋統(tǒng)計結果。
    2.能根據統(tǒng)計圖提供的信息,作出正確的判斷或簡單預測。
    學情分析
    學生已學過一些統(tǒng)計知識,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選擇一個全班感興趣的問題展開討論,讓學生收集數據,用統(tǒng)計圖表展示數據,并作出決策。
    重點、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統(tǒng)計意識;從統(tǒng)計圖中獲信息,并能作出決策。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統(tǒng)計(1)
    教學內容:教材第68頁例1,練習十一第一題。
    教學目標:
    1.體會數據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2.理解扇形統(tǒng)計圖的特點,能從扇形統(tǒng)計圖中獲取有用的信息,并作出相關決策。
    3.理解統(tǒng)計圖中各個數據的具體含義,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從扇形統(tǒng)計圖中獲信息,并能正確決策和簡單的預測。
    教學媒體:
    教師可以再準備課本以外的扇形統(tǒng)計圖
    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電視嗎?你們知道家里的電視是什么品牌的嗎?
    今天我們就去彩電市場看看各種彩電的市場占有率吧!
    (出示教科書第68頁例1的扇形統(tǒng)計圖)
    二、探究交流、總結規(guī)律
    1.小組探討、交流。
    根據這幅統(tǒng)計圖,你們了解到哪些信息?a牌彩電是市場上最暢銷的彩電嗎?
    根據提出的問題,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討論。學生可能會產生兩種不同的看法:一部分會認為a品牌最暢銷,而另一部分則認為a品牌不是最暢銷的。
    (學生談出個人觀點后,會出現一些爭論,讓學生在爭論中做出判斷.)
    2.引導釋疑。
    在學生討論交流的基礎上,教師提問:請大家仔細觀察,說說
    統(tǒng)計圖里“其它”部分可能包含了哪些信息呢?
    可讓學生分別說說"其它"的具體含義,從而明確
    “其它”里面可能含有比a牌更暢銷的彩電產品。
    3.小結。
    這幅統(tǒng)計圖提供的數據比較模糊,不夠完整,我們無法得到有關彩電市場占有率的完整信息,所以從本統(tǒng)計圖中不能得出a牌彩電最暢銷的結論。
    引導學生認識到:
    在利用統(tǒng)計圖作判斷和決策時,一定要仔細觀察,注意從統(tǒng)計圖提供的數據信息出發(fā),不要單憑直觀感受輕易下結論。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第69頁練習十一1.
    2.補充習題
    四、總結概括
    1.學習了這節(jié)課,你知道在利用統(tǒng)計圖作分析判斷時應注意哪些問題嗎?
    2.談你的收獲。
    (本課注意事項:1.根據統(tǒng)計圖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2.不要單憑直觀感受輕易下結論。)
    小學數學六年級教案人教版篇六
    1.使學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能夠初步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2.通過觀察、比較、歸納,提高學生綜合概括推理的能力.
    3.滲透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進行運用變化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難點
    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掌握正反比例的變化的規(guī)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一)昨天老師買了一些蘋果,吃了一部分,你能想到什么?
    (二)教師提問
    1.你為什么馬上能想到還剩多少呢?
    2.是不是因為吃了的和剩下的是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
    教師板書: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
    (三)教師談話
    在實際生活中兩種相關的量是很多的,例如總價和單價是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總價和
    數量也是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你還能舉出一些例子嗎?
    二、新授教學
    (一)成正比例的量
    例1.一列火車行駛的時間和所行的路程如下表:
    時間(時):路程(千米)
    1 :90
    2 :180
    3 :270
    4 :360
    5 :450
    6 :540
    7 :630
    8 :720
    1.寫出路程和時間的比并計算比值.
    (1) 2表示什么?180呢?比值呢?
    (2) 這個比值表示什么意義?
    (3) 360比5可以嗎?為什么?
    2.思考
    (1)180千米對應的時間是多少?4小時對應的路程又是多少?
    (2)在這一組題中上邊的一列數表示什么?下邊一列數表示什么?所求出的比值呢?
    教師板書:時間、路程、速度
    (3)速度是怎樣得到的?
    教師板書:
    (4)路程比時間得到了速度,速度也就是比值,比值相當于除法中的什么?
    (5)在這組題中誰與誰是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它們是如何相關聯(lián)的?舉例說明變化規(guī)律.
    3.小結:有什么規(guī)律?
    小學數學六年級教案人教版篇七
    教學目標:
    1、經歷收集數據、分析數據的活動,體會統(tǒng)計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 收集統(tǒng)計在生活中應用的例子,整理收集數據的方法。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整理所學習的統(tǒng)計圖,和統(tǒng)計量,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過各種統(tǒng)計圖的特點,掌握整理收集數據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出示預習提綱:
    1、我們學習了哪幾種統(tǒng)計圖?
    2、這幾種統(tǒng)計圖各有什么特點?
    3、概率的知識有哪些?
    二、 展示與交流
    (一)提出問題
    1、(出示問題情境)我們班要和希望小學的六(1)班建立手拉手班級,怎么樣向他們介紹我們班的一些情況呢?(指名回答)
    2、師:先獨立列出幾個你想調查的問題。(寫在練習本上)
    3、四人小組交流,整理出你們小組都比較感興趣的,又能實施的3個問題。(小組匯報、交流、整理)
    4、接著全班匯報交流(師羅列在黑板上)
    師:大家想調查這么多的問題,現在我們班選擇其中有價值又能實施的問題進行調查。(師根據生的回答進行歸納、整理)
    (二)收集數據和整理數據
    1、師:調查這幾個問題,你需要收集哪些數據?怎么樣收集這些數據?與同伴交流收集數據的方法。
    2、師:開展實際調查的話,如何進行調查比較有效?在調查的時候,大家需要注意什么?
    (三)開展調查
    1、針對學生提出的某個問題,先組織小組有效的開展收集和整理數據的活動,然后把數據記錄下來,并進行整理。
    2、師:誰來說一說你們小組是怎么樣分工,怎么樣調查和記錄數據的?(指名匯報)
    3、全班匯總、整理、歸納各小組數據。(板書)
    4、師:分析上面的數據,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5、師:根據整理的數據,想一想繪制什么統(tǒng)計圖比較好呢?
    6、師:根據這些信息,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四)回顧統(tǒng)計活動
    1、師:在剛才的統(tǒng)計活動,我們都做了些什么?你能按順序說一說嗎?
    師板書:提出問題——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作出決策。
    2、收集在生活中應用統(tǒng)計的例子,并說說這些例子中的數據告訴人們哪些信息。(全班交流)
    指名同學匯報,其他同學注意聽,并指出這個同學舉的例子中你可以獲得什么信息?
    3、 結合生活中的例子說說收集數據有哪些方法?
    (1)先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引導學生結合例子(充分利用第2題中收集來
    的實例)來說說自己的方法。
    (2)師歸納:常用的收集數據的方法有:查閱資料、詢問他人、調查實驗等。
    師生一邊回憶補充,一邊歸納完善如下知識結構表
    (2)師:我們要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tǒng)計圖。
    (3)師:怎么樣整理六(1)班家庭成員人數的調查結果?
    (4)師:用折線統(tǒng)計圖表示月平均氣溫變化有什么好處?
    (5)師:假如小芳買課外書用了20元錢,那么小芳的零花錢共有多少元?
    (6)師:你能舉例說明這幾種統(tǒng)計圖的特點嗎?
    5、結合實例,說說自己對平均數的理解,平均數有什么特點,并收集生活中應用平均數的例子。
    師:什么叫中位數、眾數?
    三、 反饋與檢測:
    1、出示統(tǒng)計圖,問:這是個什么統(tǒng)計圖民要呈現的是什么內容?你圖中你看懂了什么?
    2、讓學生獨立思考書中4個問題,再全班反饋、交流。
    (1)從統(tǒng)計圖中可以看出,隨著年齡的增長,平均體重有什么變化?
    (2)從統(tǒng)計圖中可以看出,女生在哪個年齡段平均體重增加最快?
    (3)平城市均體重的增加與年齡增長成正比例嗎?試舉例說明理由。
    (4)從上圖中,你還能得到哪些信息?
    3、出示某日部分城市空氣質量日報統(tǒng)計圖,
    (1)先引導學生讀圖,從圖中你獲得哪些信息?
    (2)通過看圖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得出哪些結論?并對學生進行環(huán)境保護的教育。
    4、學校氣象小組測得上周星期一至星期五的室外空氣氣溫,并求出平均值。
    主要是對平均數進行練習,先讓學生獨立審題,再解答,然后全班反饋交流,說說自己的算法。
    5、出示李明家五月份支出及儲蓄情況統(tǒng)計圖;
    (1)先讓學生通過讀圖獲取信息,獨立解決問題。
    (2)師:你是怎么樣算出李明家的支出及儲蓄決共的錢數。
    (3)獨立填寫表格,全班交流訂正。
    6、在一次實驗活動中,小青記錄了一壺水的加熱過程水溫變化的情況,數據如下:
    (1)讓學生獨立繪制折線統(tǒng)計圖,4個小組交流、檢查、訂正。
    (2)根據圖表,獨立回答下面問題,然后全班匯報、交流。
    7、某小組8名同學的體重如下表。
    讀懂表格,分別求出這些數據的平均數,中位數,眾數。
    教學反思:
    在實際教學中一方面要盡量創(chuàng)設情境,采用案例教學的基本方式展開教學,通過大量的具體案例來幫助學生理解;另一方面要設計一些活動,讓學生經歷統(tǒng)計的全過程,在學生合作學過程中,學生既要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又要在解決實際問題中與別人合作、交流。例如:在教學《確定事件與不確定事件》中,讓學生通過一系列的案例理解概念。太陽從東邊升起,拋起的籃球會下降等等一定會發(fā)生的事件就是可能事件,太陽從西邊升起,公雞下蛋等一定不會發(fā)生的事件就是不可能事件。讓學生在具體案例中體驗概念。理解概念。
    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是我們新課改的一個目標。我們在教學中注意觀察學生是否有學好數學的自信心,能夠不回避遇到的困難去解決問題的思想意識。在“統(tǒng)計與概率”教學中注意學生小組合作,是否能用建構的方式建立“統(tǒng)計與概率”和運用比、分數、百分數和小數的聯(lián)系,建構有意義的認知結構,從而使學生更深入、更靈活的學習。
    小學數學六年級教案人教版篇八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分析、使學生掌握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應用計算法則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2、通過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通過觀察、類推,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定律在分數四則運算中同樣適用,并能應用運算定律及有關性質進行簡便運算。
    4、通過練習,培養(yǎng)學生觀察、類推的思維能力和靈活計算的能力。
    教學重點:
    確定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明確混合運算的順序。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課件出示)
    1、復習整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1)在一個沒有小括號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加減法,應該從左往右依次計算;如果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應該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
    (2)在一個有小括號的算式里,應該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后算小括號外面的。
    (3)在一個既有小括號又有中括號的算式里,應該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后算中括號里面的,最后算中括號外面的。
    2、說出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
    (1)428+63÷9―17×5(2)1、8+1、5÷4―3×0、4
    (3)3、2÷[(1、6+0、7)×2、5](4)[7+(5、78—3、12)]×(41、2―39)
    3、小紅用長8米的彩帶做一些花,每朵花用2/3米彩帶,一共可以做多少朵?
    二、新知探究
    1、教師課件出示例4
    2、課件出示自學提綱:
    (1)例4中的哪些條件和復習中的3相同?問題相同嗎?
    (2)自己讀題,明確已知條件及問題,想:要求小紅還剩幾朵花,應先求……
    (3)嘗試說說自己的解題思路并解答。
    3、學生根據提綱嘗試解題。
    4、全班匯報
    (1)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出兩種思路:
    a、可以從條件出發(fā)思考,根據彩帶長8m,每朵花用m彩帶,可以先算出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b、從問題入手想:要求小紅還剩幾多花,根據題意,應先求小紅一共做了幾朵花。
    (2)說說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
    (1)計算1/5÷(2/3+1/5)×15
    讓個別學生說出運算順序并計算題目的得數。
    教師巡回指點,搜集存在問題。
    教師黑板出示問題,學生上臺改正,并說明理由。
    (2)小組間討論帶有中括號的計算題,并正確計算。然后全班校對。
    三、當堂測評
    練習九第1、2、3題:
    注:第2題求樓的樓板到地面的高度,但要注意引導學生意識6
    樓樓板到地面的高度實際上只有5層樓的高度。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點評,解決疑難。
    學生相互得分,評選優(yōu)勝小組。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說一說。
    還有什么不懂的?提出來小組內解決。
    設計意圖
    1、在課初始,我便從復習整數及小數的運算順序入手,
    重點讓學生回憶、熟悉運算順序,然后再以例題為載體,讓學生發(fā)
    現分數的運算順序同整數、小數的`運算順序相同,繼而配合課后練
    習加強計算的訓練。
    2、當堂測評題將學生置于提高之處,聯(lián)系實際生活解決問
    題,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的廣泛性和嚴謹性
    教學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