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fā)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我?guī)痛蠹艺覍げ⒄砹艘恍﹥?yōu)秀的心得體會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博物館心得體會篇一
4月24日,在我校思想政治教學部的組織下,我參觀了位于成都市大邑縣安仁古鎮(zhèn)的建川博物館聚落,又一次聆聽了歷史的回聲。次館由我國著名歷史學家樊建川主持修建,現(xiàn)任館長。聚落內將建設抗戰(zhàn)、民俗、紅色年代藝術品三大系列20余個分館。是目前國內民間資金投入最多、建設規(guī)模和展覽面積最大、收藏內容最豐的民間博物館。
我們參觀的第一站是中流砥柱館,該館規(guī)模居各館之首,展廳面積為2435平方米,是一個橘紅色的方形館,位于主道路最前方。以歷史照片、資料、實物、文獻以及地等方式陳列,通過三個主題單元——“民族的脊梁”、“敵后之歲月”、“根據(jù)地建設”,生動展示出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軍隊、敵后民眾八年抗戰(zhàn)情況,突出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代表全中國人民的意志,領導和推動了偉大的抗日戰(zhàn)爭,浴血奮戰(zhàn)于抗戰(zhàn)最前線,成為全民族團結抗戰(zhàn)的中流砥柱的光輝歷史。
抗日戰(zhàn)爭是一場正義與非正義的較量,歷史規(guī)律證明,邪不勝正。富有戰(zhàn)略眼光的毛主席在抗戰(zhàn)初期時就說過,“抗日戰(zhàn)爭是一場持久性抗戰(zhàn),但最后的勝利必將屬于中國。”在戰(zhàn)爭過程中,日本侵略者的殘暴罪行正襯托出中國抗戰(zhàn)軍民的偉大,這一點可以在中日雙方對待抗俘的態(tài)度和政策上體現(xiàn)的更加明顯。我國軍隊恪守國際上關于善待俘虜?shù)墓s,在我們自己糧食緊缺的情況下仍然給日本抗俘發(fā)放食物??箲?zhàn)結束后,我國還將那些罪行輕微的抗俘遣送回國,還為他們考慮以后的生活問題。相比之下,他們那些劊子手對我軍俘虜可以說是慘無人道,集中槍殺、毒氣試驗、活體掩埋等等殘忍的行為是他們慣用的手段,甚至我們的一些同胞被送到日本做苦力,遠離家鄉(xiāng)的同時還要受到非人的待遇!
正面戰(zhàn)場館讓我有對歷史有了新的認識。第一單元“抗戰(zhàn)緣起”,簡要介紹1931年至1937年國民黨政府從避戰(zhàn)到抗戰(zhàn)這段歷史,重點介紹國民黨部分愛國將領的局部抗戰(zhàn)。第二單元“正面戰(zhàn)場”,主要以國民黨軍隊在抗日戰(zhàn)爭中的二十二個重大戰(zhàn)役為主要展示內容,真實地重現(xiàn)中日軍隊對決場景。第三單元“空中御敵”,展現(xiàn)了當時空中戰(zhàn)場的艱難殘酷,和我空軍敢于以小搏大、以弱戰(zhàn)強的無畏精神。以前存在對國民黨的一些偏見,認為那些追隨蔣介石的人可恨,今天參觀了正面戰(zhàn)場館給了我震撼,那些將領和我黨一樣對于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嫉惡如仇。那些在正面戰(zhàn)場上為了民族獨立而英勇殉國的國民黨愛國將士的精神,至今仍令人崇敬不已。從中我也體會到,當我們中華民族面對災難時,我們的人民會在瞬間凝聚起來,擰成一股繩,共御外辱??谷彰褡褰y(tǒng)一戰(zhàn)線正是在中華民族人民從骨子里流露出來的團結感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也不得不感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有多少人為之而奮斗努力,拋頭顱灑熱血,作為當代的青年,更加應該珍惜我們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
在此次參觀中更讓我深受震撼的是“5·12”地震館,對征集來的地震實物以日記的形式,真實地記錄地震發(fā)生當天至6月12日一個月中,災區(qū)每天發(fā)生的事情。30多個展廳,分為震撼5·12—6·12日記、地震美術作品館、地震科普館等,包括實物、照片和文字等,再現(xiàn)了抗震救災過程中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場景。在災難面前,我們全國上下眾志成城,發(fā)起募捐獻血活動,我們心一齊指向汶川,汶川挺住,汶川加油!——災難無情,人間有愛!在這當中發(fā)生了無數(sh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如一個地震中的母親在她的手機上編輯了這樣一條短信,“親愛的孩子,如果你還能活著,你一定要知道,媽媽愛你!”
20xx年是讓人驕傲的一年,奧運會在中國舉辦,也是一年多事之秋,年前雪災,西藏打砸搶燒事件,還有一些世界上的反華言行,當然還有那次震痛了祖國母親的汶川地震。溫一次在和災區(qū)學生交流時在黑板上寫下了四個大字,“多難興邦”!我們前進發(fā)展的道路上總會遇到苦難,但總是暫時的,相信我們只要團結起來,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復興任務終會完成!
博物館心得體會篇二
在這個信息化時代,相信大家不止一次聽到過“攝像頭無處不在”的說法。如今即使是一些小小的博物館也會裝設攝像頭,目的在于保護文物,提高觀眾素質以及保護博物館安全。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會分享我在博物館攝像方面的一些心得體會。
首先,作為觀眾我們要遵守博物館的規(guī)定。無論是去參觀哪一個博物館,在入館的時候都會有安檢和規(guī)定的要求,如果攝像頭想要成功地保護物品,我們就必須要遵守并配合這些規(guī)定。例如在珍珠博物館,就會禁止攜帶手提袋和飲用水,此外還有許多規(guī)定需要嚴格遵守。只有我們從自身做起,才能真正保護博物館文物。
其次,在博物館里拍照也是一種文明素質。許多攝像頭都是為了拍攝觀眾的行為而設計的,這些攝像頭不僅有助于監(jiān)督觀眾的行為還可以追蹤盜竊或破壞博物館展品的罪犯。所以,當我們在博物館內拍照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不要做出不文明的舉動,更不要去對展品進行任何的破壞或者損壞。
最后,博物館攝像頭在保護文物的同時,也是確保安全的保障。在許多博物館中,有些文物是非常珍貴的,價值無法估量,因此這些文物需要額外的保護。攝像頭可以監(jiān)視博物館內部所有的區(qū)域,而這些區(qū)域不可能被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完全監(jiān)視。當然,這些攝像頭不僅能夠監(jiān)視所有的區(qū)域,還可以建立對應的圖片資料庫,以備不時之需。
在這里,我想再次呼吁大家要保護好這些文化遺產。博物館文物是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遺產,是我們祖先的智慧結晶。如果我們不注重文物的保護,不尊重歷史,把它作為珍品卻自己不珍惜,那就對得起我們的民族嗎?當我們在博物館內行走時,請您一定要文明遵守博物館的規(guī)定,盡量不要對展品進行破壞和損壞,讓博物館的珍品能夠歷久彌新。
博物館心得體會篇三
在暑假的時候我去宜昌市博物館瀏覽了一遍,走進每一個參觀室就感覺穿越到了不同的朝代國度。首先是川漢鐵路專題展,記載了這個鐵路的輝煌,贊美了我國工程技術人員和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汗水。立體方塊上有著簡明介紹,墻壁上展覽著不同階段的東西,比如詹天佑的手稿等等,中央還存列著修鐵路時一塊鐵路的復原路段。接下來參觀新時期時代的參觀室,如青銅時代、春秋時期等等。打開了手中的資料,知道博物館占地面積9700平方米,館舍建筑面積7400平方米,其中珍藏文物有17035件(套),一級文物有95件(套)。悠久的歷史讓我沉醉其中,偶爾看著自己的服飾也會感嘆時間的蹉跎。
我在想博物館的建立僅僅是為了各國人民來參觀才建立的么?為了觀賞而建立?還是為了國粹精神而建立?我認為建立博物館的意義絕非展覽這么簡單。為了記錄中國的歷史不被湮滅這是之一,為了讓我們謹記這些所創(chuàng)造的精神這是之二,時刻警戒我們作為這個時代的人有職責推動世紀這是之三,共同傳揚世界文化則是之四。綜合來看,博物館的意義是起到了記錄歷史、傳揚文化的作用吧。作為華夏子孫,參觀自己國家的歷史遺跡,有一種思接千載、神游八荒的感覺。比如看到那些歷經滄桑的武器和上面撲滿的黃土,眼前就會浮現(xiàn)出黃土飛揚、飛沙走石的畫面,甚至會閃現(xiàn)刀光劍影,耳畔會有嘶聲吶喊,會讓人熱血沸騰;比如看到福祿壽的圖片就會想到,廟宇焚香,虔誠跪拜,人山人海的民眾最樸實的愿望,呈現(xiàn)的是一派祥和的景象。再回望本世紀的歷史就會有種熱血的沖動,一種責任在心中油然而生。
我想,去博物館參觀,有的人會感到無與倫比的驕傲,又會感到深深地羞愧;但有的人只會無視,只會嬉笑嘲諷。也許后者一輩子都不會明白,國家之史真正傳揚的是什么!那是近乎一種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激勵;那是一種背負責任拾起傳統(tǒng)的大任!“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薄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边@些古人留下的千古名言難道都忘了嗎?不!中華文明的復興,還得靠我們每個炎黃子孫的覺悟啊!革命尚未成功,國人仍需努力。
作為參觀者的我們,是否也會有所感悟呢?我曾經聽過家人說過這樣的一番話:不管你前世是什么樣的有什么作為,我也不論你的未來會有多么偉大,但是現(xiàn)在的你,能做的便是學習,誰要你頂著學生這個稱號呢?誰要你享受著先人烈士、家人老師、同學朋友給予你的情感與厚望呢?你沒有選擇,站在這個位置上你就應該知道你所要承擔的責任。是的,沒有可以不努力就拿著酬勞,我們需要做的還有很多很多。不說遠的,就說圖書館一行我們就應該傳揚國粹,推動世紀。不讓歷史與喧囂埋沒我們的國之精神,不讓懶惰與習慣淡忘了世紀的發(fā)展,我們生于這個非凡的時代,我們就要為這個時代做出貢獻。這叫命運,這也叫感恩,這又叫責任。
看歷史,曉輝煌;感精神,擔責任;國之粹,新世紀;需我等,要努力。走進肅穆悠遠的博物館,學習著我們民族的歷史,看著世界的變換,我們需要承接前輩的使命。雖然任重而道遠,但我們絕不會退縮。今后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如努力學習;孝敬父母;關愛他人;傳承國粹。請給予我們鼓勵的清風,助我們?yōu)橹腥A復興之夢飛翔!
博物館心得體會篇四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博物館開始使用視頻展示的方式向公眾呈現(xiàn)展品和歷史故事。這一方法不僅能夠更加生動地展示文物的魅力,還為觀眾提供了更多的互動和參與的機會。我近日在參觀博物館時,也深深感受到了博物館視頻所帶來的豐富和啟發(fā)。通過這次參觀,我對博物館視頻的理解與感受有了新的認識。
首先,博物館視頻為觀眾提供了更加直觀和沉浸的參觀體驗。在博物館的展覽廳內,觀眾們常常需要排隊等待,而且人員擁擠,難以專心觀賞展品。然而,博物館視頻的出現(xiàn)打破了這一限制。觀眾只需站在一個指定的區(qū)域,通過屏幕就能夠欣賞到展品的精彩呈現(xiàn)。不僅如此,一些博物館還會通過虛擬現(xiàn)實技術,讓觀眾仿佛身臨其境,與歷史人物互動,這無疑增加了參觀的趣味性和參與感。
其次,博物館視頻為觀眾提供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知識。在博物館的展覽室內,往往只能展示文物本身,而無法告知觀眾更多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然而,通過博物館視頻,觀眾能夠得到更加全面深刻的解讀。不僅可了解文物的制作材料和工藝技巧,還能夠了解文物的歷史背景、使用方法和深層次的意義。這使得觀眾在欣賞展品的同時,還能夠更好地了解文物的歷史和文化。
再次,博物館視頻為觀眾提供了更多的互動性和參與性。在傳統(tǒng)博物館中,觀眾通常只能是旁觀者,無法和展品產生直接互動。而博物館視頻的出現(xiàn),使得觀眾可以通過屏幕上的互動設計與展品進行互動。例如,通過手指觸摸屏幕,就可以了解文物的制作方法;通過語音交互,可以聽到歷史人物的聲音和故事。這些互動設計不僅令觀眾更加投入,還能夠使觀眾更好地理解和記憶展示的內容。
此外,博物館視頻還能夠擴大博物館的影響力和觀眾群體。有些博物館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或場館面積有限,無法吸引更多的觀眾前來參觀。而通過博物館視頻的展示,觀眾不再需要親臨博物館,便能夠欣賞到博物館的展品和故事。這無疑讓更多的觀眾從不同地方和時間參與到博物館體驗中,對文物的研究和保護產生更大的興趣。
綜上所述,博物館視頻的出現(xiàn)為觀眾帶來了更加直觀、豐富的參觀體驗,擴大了文物的知識面,提供了更多的互動和參與的機會,同時也擴大了博物館的影響力和觀眾群體。博物館視頻的運用不僅大大提升了參觀的舒適度和趣味性,還能夠激發(fā)人們對歷史文化的興趣,進一步推動文化遺產的傳承和弘揚。期待未來博物館視頻的發(fā)展能夠更加創(chuàng)新和多樣化,為觀眾帶來更加豐富和震撼的博物館參觀體驗。
博物館心得體會篇五
本文目錄
博物館心得體會
博物館解放思想科學發(fā)展心得體會
我有幸參觀了“九一八事件”歷史博物館。通過講解員的講解和具體實物的參觀,使我感觸頗深。通過這種生動直觀的愛國主義教育 ,使我深刻和具體的了解歷史真相。讓我真正的更加深刻的了解到過去的苦難和黑暗,通過這次學習,讓我更加堅信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永恒不變的真理?!?走進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走進了那段中國人永志不忘的屈辱與抗爭史。 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關東軍自行炸毀沈陽北郊柳條湖附近的一段鐵軌,反誣中國軍隊破壞鐵路,以此為借口突然進攻中國東北軍駐地和沈陽城,從此開始了瘋狂侵華戰(zhàn)爭。東三省上百萬平方公里大好河山,在短短4個多月里全部淪喪,億萬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威脅。九一八事變標志著日本軍國主義開始全面侵華,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起點,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局部抗戰(zhàn)揭開了波瀾壯闊的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序幕。 “從這一天起,日本帝國主義制造了一件件滅絕人寰的慘案,創(chuàng)下了一個個令整個人類至今毛骨悚然的罪惡記錄。從這一天起,華夏兒女經受了5000多個只有仇恨沒有眼淚的日日夜夜,整個中華大地遭受了史無前例的凌辱?!痹诓┪镳^序廳的長明燈周遭,用中、英、俄、日4種文銘刻著這樣的文,整個設計宛如一座墳墓,埋葬著一段滔天的罪行。
整個紀念館的設計,別有一番意義:從東北的淪陷到日本禽獸對中國人的屠殺和細菌試驗,整個展道呈下坡設計,越走越陰暗;然后從東北抗聯(lián)抗日,直至日本戰(zhàn)犯被審判,展道呈上坡設計,越走越明亮。在館內,我們見到了許多珍貴的圖片資料及文物,還有一些場景的重現(xiàn)。一張張讓人觸目驚心的圖片及一幕幕重現(xiàn)場景穿越時光隧道追溯歷史,讓人深思。印象中最震憾的是從撫順萬人坑運過來的一片二三十米見方的萬人坑土壤,里面有幾十具尸骨,其中有兩具頭骨被小日本的槍支打的槍眼歷歷在目,隱隱感覺到當時屠殺現(xiàn)場的悲壯和凄慘。還有一對尸骨,是一男一女緊緊相依,被日本鬼子殘忍地活埋了,他們身上帶的手銬腳繚雖然已經銹跡斑斑,但到現(xiàn)在,仍然帶在他們身上,向后人訴說日本人的慘無人道…… 侵略者的殘暴引發(fā)的不是屈從而是仇恨,同志的鮮血喚起的不是消沉而是越發(fā)堅定的斗爭?!盎鹂拘厍芭?,風吹背后寒”,白樺林海里,莽莽雪原中,東北人民革命軍的戰(zhàn)士們展開了艱苦卓絕的斗爭。楊靖宇、趙尚志、馬占山、,這些英雄而傳奇的名,代表了用鮮血寫成的中國抗戰(zhàn)史上最為悲壯的一頁。
一座由日本1450名戰(zhàn)爭遺孤自發(fā)捐建的銅質雕塑。雕塑的碑座上寫著“感謝中國生父母碑”,雕塑中一對中國農民夫婦,領著一個日本男孩,母親慈愛地俯視著孩子,孩子依戀地仰望著母親。這是一幅流淌著中日兩國血液的三口之家的真實寫照———戰(zhàn)爭中的日本遺孤,受到了善良的中國農民的照料,后來大都成為兩國友好的使者。
走出展廳,抬頭仰望“九一八歷史紀念館”感想頗深,內心的憤怒已經不能在控制,一直抑制的情緒,已經難以控制,想著日本鬼子當年對中國人民的種種暴行,東北三省3000萬同胞身陷水深火熱之中,八十萬平方公里的錦繡河山淪喪在日軍的鐵蹄之下…… 想起如今部分日本人回避這段侵華歷史,大家的心情沉重無比。在憤慨中,我們更加懷念先烈們,一個個先烈的名涌上心頭,我們感激那些奮起反抗的人,我們紀念那些為國捐軀的人,在這張序列中,每一個人的名都不僅僅代表他自己,每一個的名后面都立著很多人,他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他代表著中國億萬兒女。感動,二在一次的在心中回蕩,我相信只要我們中國人團結,便能夠戰(zhàn)勝一切,贏得世界的尊重。 災難和恥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從災難和恥辱中獲取教訓。我們絕不能忘記當年國土淪陷的慘痛歷史,絕不能忘記國家落后分裂和對侵略者妥協(xié)退讓的沉痛教訓。強調牢記歷史,并不是要延續(xù)仇恨,而是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 九一八不僅僅是國恥日,對于我們更應該是一個奮進的日子,我們應該正視自己的差距,學習他人的長處,努力發(fā)展自己,只有自己的實力強大了,祖國的實力強大了,我們才能保證不讓我們的祖國再次遭受到像80年前的那場災難一樣的磨難,我們中國人才能揚眉吐氣 九一八事變已經過去80年了,但那段血的歷史不容忘卻。九一八事變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教訓,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今天我們紀念那場事變,就是要不忘國恥,奮發(fā)圖強,堅定意志,為國家的建設和發(fā)展作出自己的貢獻,決不讓悲劇重演。 在參觀過程中,每一個人的心情都很沉重,很少有人說話?!熬乓话恕笔伦冞^去整整80年,侵華日軍的罪惡卻不能伴隨時間的流逝而被抹去,中華民族的心靈創(chuàng)傷是永遠撫不平的!中華兒女要永遠記得:勿忘歷史;勿忘屈辱。
博物館心得體會2篇 |
返回目錄
我館要緊密結合館內外形式的變化,緊密結合我館職工物質文化生活的發(fā)展要求,緊密結合我館黨員職工隊伍發(fā)生的重要變化,深刻理解解放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的科學內涵和實踐意義,腳踏實際,開拓創(chuàng)新,推動我管各項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
一,解放思想,推進創(chuàng)新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思想活的靈魂,也是觀念創(chuàng)新和工作創(chuàng)新的前提。這些年來,我館的黨員、干部和職工的思想觀念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但是與日新月異的世界科技革命和我國市場經濟發(fā)展新形勢的要求相比,仍然有許多不適應的地方。解放思想、觀念創(chuàng)新就顯得十分必要。旅游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帶給我們良好的機遇,旅游業(yè)的激烈競爭又帶給我們嚴峻的挑戰(zhàn)。我館的開發(fā)和發(fā)展處在一個新的起點上,我們要結合實際,依靠自己的文物優(yōu)勢,在服務措施、辦公設備技術跨越的基礎上,實現(xiàn)我館服務接待能力的跨越式發(fā)展。跨越式發(fā)展離不開觀念創(chuàng)新和工作創(chuàng)新。全館各部門、各方面的工作都要在創(chuàng)新上下工夫。實現(xiàn)創(chuàng)新,首先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要有強烈的接受新事物、學習新知識的欲望。為了適應迅速發(fā)展的形勢,為了完成好各項工作任務,每名員工都要拿出更多的時間學習、學習、再學習。學習要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提高運用科學理論創(chuàng)造性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僅要學習思想,還要學習綜合管理和歷史文物的業(yè)務。
二,科學發(fā)展我館的各項事業(yè)
全體黨員和職工都要有緊迫感和責任感,按照代表我館先進服務接待能力的發(fā)展要求,始終把發(fā)展我館服務接待能力作為根本任務,擺在各項工作的中心位置。以發(fā)展為主題,專心致志、一心一意地把我館經濟搞上去,把我館職工的收入搞上去,是解決我館所有問題的關鍵。我館各項工作都必須服從和服務于這個中心,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或偏離這個中心。這是黨的基本路線的根本要求,是全體職工的強烈愿望。要立足于擴大客源,加快我館基礎設施和旅游環(huán)境的建設,拉動我館經濟快速增長。民以食為天,館以錢為先。以食為天,不是不管衣、住、行方面,同樣,以錢為先也不是說一切向錢看、拜金主義、金錢萬能論。
要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切實加強我館精神文明建設,努力構建有我館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陣地,在我館開展反腐防變、鞏固無產階級專政的教育,弘揚為社會主義博物館事業(yè)發(fā)展不懈奮斗的精神。解放思想不排斥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秀文化的繼承和發(fā)揚。我們陜西是延安精神的發(fā)源地。半個多世紀以來,延安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為實現(xiàn)民族的獨立、人民的解放和國家的振興而前仆后繼、英勇奮斗。實踐已經證明并將繼續(xù)證明,延安精神作為我們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升華和我們黨創(chuàng)造性實踐的結晶,有著長時期的適應性和經久不衰的生命力,永遠是我們戰(zhàn)勝困難、應對挑戰(zhàn)、取得勝利的法寶。延安精神是與時俱進的精神。我們要結合時代特征,把延安精神發(fā)揚光大,為我們從事的博物館事業(yè)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同志們,讓我們以解放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的學習討論活動為契機,苦干、實干加巧干,為我館各項事業(yè)向前發(fā)展而努力奮斗吧!
博物館心得體會篇六
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我十分熱愛參觀博物館。近日,我來到了位于貴州的印江博物館,展現(xiàn)著千年古蜀文化的璀璨與輝煌。在這里,我深深感受到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文化自信。
第二段:展館特色
印江博物館是一座地方特色鮮明的博物館。首先,展館秉承“情系川西、博戲四海”的理念,以蜀文化為核心,展示了川西地區(qū)特色文化的獨特魅力。其次,印江博物館融合了現(xiàn)代技術手段,以影視、3D等多種展示手段呈現(xiàn)歷史的長河,吸引了大量觀眾的注意力。最后,印江博物館注重文化傳承和宣傳,舉辦了多場主題展覽和文化活動,活躍了當?shù)匚幕囆g氛圍。
第三段:展覽內容
印江博物館以“讓世界認識古蜀文化,讓世界留下蜀文化”為展覽宗旨,展品豐富多樣,種類齊全。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蜀道千年”和“瓷器長卷”兩個展覽。 “蜀道千年”展覽展示了川西地區(qū)的歷史文化、旅游資源及經濟發(fā)展,而“瓷器長卷”則展示了豐富多彩的中國傳統(tǒng)陶瓷文化。這些展品不僅展現(xiàn)了我國的獨特文化,還反映了我國的社會經濟和科技發(fā)展。
第四段:參觀感受
在印江博物館參觀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蜀文化的博大精深,古蜀文明獨特的魅力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品中不僅包含了豐富的歷史信息,更讓我了解了蜀文化、蜀民族的崇高品質和精神境界。
第五段:結語
通過這次印江博物館之行,我體驗到了貴州地區(qū)的歷史和文化底蘊,領略到了蜀文化的獨特魅力。同時,我更加堅定了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與研究。故此,我呼吁不僅要保護和傳承好我國豐富多彩的傳統(tǒng)文化,更要讓其作為一種寶貴財富繼承、發(fā)揚光大。
博物館心得體會篇七
廈門博物館是位于中國福建省廈門市的一座綜合性博物館,它不僅展示了廈門的悠久歷史和豐富文化,還展示了現(xiàn)代廈門的發(fā)展和變遷。近日,我有幸參觀了廈門博物館,這次的參觀讓我深受觸動,對廈門的歷史和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以下是我對廈門博物館的心得體會。
首先,廈門博物館展示了廈門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底蘊。在一樓展廳,我看到了大量關于廈門古代海洋絲綢之路的文物展品,如古代船舶模型、海洋生物標本等。通過這些展品,我了解到了古代廈門的繁榮和輝煌。在二樓展廳,廈門的歷史和文化更加豐富多樣,我見識到了廈門的傳統(tǒng)工藝品、民間藝術品等,這些展品展示了廈門人民的智慧和才華,讓我更加敬佩這座城市。
其次,廈門博物館展示了現(xiàn)代廈門的發(fā)展和變遷。在三樓展廳,我看到了大量關于廈門現(xiàn)代史和經濟發(fā)展的展品,如廈門的城市規(guī)劃模型、廈門特色產業(yè)展示等。通過這些展品,我了解到了廈門近年來的快速發(fā)展和變化。廈門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之一,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廈門博物館的展品生動地展示了廈門的發(fā)展歷程和發(fā)展成果。
然后,廈門博物館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參觀體驗,讓參觀者能夠更好地了解廈門的歷史和文化。廈門博物館采用了現(xiàn)代化的展示手法,如多媒體互動設備、沙盤模型等,使參觀者可以通過觸摸、聽覺等方式更好地參與展覽。此外,廈門博物館還定期舉辦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如講座、展覽、培訓班等,讓參觀者能夠全方位地感受藝術和文化的魅力。
最后,參觀廈門博物館讓我更加熱愛和珍惜這座城市。作為一座具有悠久歷史和豐富文化的城市,廈門給予了我很多啟示和感受。通過參觀博物館,我了解到了廈門的過去和現(xiàn)在,領悟到了廈門人民的勤勞和智慧,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魅力和獨特之處。我決定好好珍惜現(xiàn)在的時光,為這座城市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總之,參觀廈門博物館是一次難忘的經歷,通過這次參觀,我對廈門的歷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對這座城市更加熱愛和珍惜。我相信,只有更好地理解和傳承文化,我們才能更好地走向未來。廈門博物館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讓我們能夠感受到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力量,我期待著下一次參觀廈門博物館的機會。
博物館心得體會篇八
假如你喜歡在都市中漫游,卻忽略了光顧博物館,你的損失不能不說是令人遺憾的。
假如你喜歡到書海中遨游,內心深處肯定有過很多感動和追憶,會與“魯迅”這個名字緊密相聯(lián)。
那么,不妨在一個天朗氣清的日子,到魯迅博物館尋覓先生的足跡,你收獲的將是意想不到的豐饒。
坐落在阜城門內的魯迅博物館,是一個鬧中取靜的傳統(tǒng)園林式庭院,綠草如茵,佳木蔥蘢。先生的白色半身雕像佇立在風中,長長的圍巾似乎翩然起舞,觸動著你的思緒翻飛。他側目凝視著東南方——那是故鄉(xiāng)浙江紹興的方向。他的臉部線條呈現(xiàn)出一貫的硬朗,雙眉微蹙,好像直到今天也一刻沒有停止過思索。
今天,是個陽光明媚的冬日,我和媽媽來到了魯迅博物館,參觀了魯迅先生的生平。走進展廳的一層,魯迅先生作品中的經典名句被鑲刻在墻壁上?!栋正傳》、《吶喊》、《狂人日記》……“什么是路?就是從沒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辟出來的”。
我還從未讀過先生的書,我似懂非懂地看著……展廳的二層按照先生生活的足跡一一做了介紹:南京、上海、日本、廈門、北京……我知道了先生的童年、知道了先生為什么“棄醫(yī)從文”、知道了先生用他犀利的筆對封建舊思想、舊傳統(tǒng)的抨擊。我也理解了為什么在他病逝后,靈柩上覆蓋著一面上海民眾敬獻的白色旗幟,沈鈞儒先生題寫“民族魂”紀念這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博物館心得體會篇九
廈門博物館是一座位于中國福建省廈門市的博物館,以其豐富的文物收藏而聞名。近日,我有幸參觀了該博物館,并從中獲得了許多的心得體會。在這次參觀中,我感受到了廈門博物館的魅力和文化內涵,并對文物的珍貴性有了更深的認識。下面我將通過五個方面詳細闡述我的心得體會。
首先,廈門博物館的建筑設計獨特而典雅,給人一種寧靜和莊重的感覺。博物館的外觀以傳統(tǒng)的福建建筑風格為基調,彰顯了福建的地域特色。而內部的展館則以現(xiàn)代化的手法進行裝飾,使人們在觀賞文物的過程中既能欣賞到文物的瑰寶,又能體驗到現(xiàn)代文化的魅力。整個博物館充滿了廈門的歷史和文化底蘊,讓人對這座城市更加地產生了興趣。
其次,廈門博物館的文物收藏豐富多樣,展示了福建地區(qū)的歷史、藝術和民俗等方面的品種繁多的文物。在參觀的過程中,我了解到了許多關于福建歷史的知識,如宋代的瓷器、明代的家具以及近代的紅色文化等等。這些文物不僅展示了福建的多元文化,也讓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此外,博物館還通過豐富的展覽和講解活動,使觀眾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欣賞這些文物。
第三,廈門博物館注重利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來提高觀眾參觀的體驗。在博物館的展廳里,不僅有精美的文物,還配備了多媒體設備,如觸摸屏、虛擬現(xiàn)實技術等,使觀眾能夠更直觀地了解文物的歷史和背景。另外,博物館還開設了互動展覽,舉辦講座和講解活動,通過多種形式和途徑讓觀眾更好地參與其中。這種互動式的展覽設計和教育活動能夠增加觀眾的參與感和學習效果,使整個參觀過程更加有趣和愉悅。
第四,廈門博物館致力于保護文物和傳承文化遺產。作為一座博物館,文物的保護是其首要任務。在博物館里,我看到了員工們精心保護、修復和研究文物的場景,他們對文物的認真態(tài)度讓我深受感動。同時,博物館還開展了許多的文物展覽和研究項目,促進了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這些工作的開展不僅為觀眾提供了更好的文化體驗和認知,也為后代子孫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
最后,參觀廈門博物館使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性和價值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通過觀賞文物和了解文物背后的歷史和文化內涵,我深深體會到傳統(tǒng)文化在現(xiàn)代社會的重要性。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民族的根,是我們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也是我們了解歷史和認識自己的窗口。唯有傳承和發(fā)揚好傳統(tǒng)文化,才能更好地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
總之,參觀廈門博物館是一次令人愉悅和難忘的體驗。通過這次參觀,我不僅深入了解了福建的歷史和文化,還對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性和珍貴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廈門博物館以其獨特的建筑、豐富多樣的文物收藏、現(xiàn)代科技的應用以及對文物的保護和傳承工作而受人稱道。我相信,這次參觀必將成為我生活中的一段美好回憶,也為我未來的學習和工作提供了許多的靈感和啟示。
博物館心得體會篇一
4月24日,在我校思想政治教學部的組織下,我參觀了位于成都市大邑縣安仁古鎮(zhèn)的建川博物館聚落,又一次聆聽了歷史的回聲。次館由我國著名歷史學家樊建川主持修建,現(xiàn)任館長。聚落內將建設抗戰(zhàn)、民俗、紅色年代藝術品三大系列20余個分館。是目前國內民間資金投入最多、建設規(guī)模和展覽面積最大、收藏內容最豐的民間博物館。
我們參觀的第一站是中流砥柱館,該館規(guī)模居各館之首,展廳面積為2435平方米,是一個橘紅色的方形館,位于主道路最前方。以歷史照片、資料、實物、文獻以及地等方式陳列,通過三個主題單元——“民族的脊梁”、“敵后之歲月”、“根據(jù)地建設”,生動展示出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軍隊、敵后民眾八年抗戰(zhàn)情況,突出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代表全中國人民的意志,領導和推動了偉大的抗日戰(zhàn)爭,浴血奮戰(zhàn)于抗戰(zhàn)最前線,成為全民族團結抗戰(zhàn)的中流砥柱的光輝歷史。
抗日戰(zhàn)爭是一場正義與非正義的較量,歷史規(guī)律證明,邪不勝正。富有戰(zhàn)略眼光的毛主席在抗戰(zhàn)初期時就說過,“抗日戰(zhàn)爭是一場持久性抗戰(zhàn),但最后的勝利必將屬于中國。”在戰(zhàn)爭過程中,日本侵略者的殘暴罪行正襯托出中國抗戰(zhàn)軍民的偉大,這一點可以在中日雙方對待抗俘的態(tài)度和政策上體現(xiàn)的更加明顯。我國軍隊恪守國際上關于善待俘虜?shù)墓s,在我們自己糧食緊缺的情況下仍然給日本抗俘發(fā)放食物??箲?zhàn)結束后,我國還將那些罪行輕微的抗俘遣送回國,還為他們考慮以后的生活問題。相比之下,他們那些劊子手對我軍俘虜可以說是慘無人道,集中槍殺、毒氣試驗、活體掩埋等等殘忍的行為是他們慣用的手段,甚至我們的一些同胞被送到日本做苦力,遠離家鄉(xiāng)的同時還要受到非人的待遇!
正面戰(zhàn)場館讓我有對歷史有了新的認識。第一單元“抗戰(zhàn)緣起”,簡要介紹1931年至1937年國民黨政府從避戰(zhàn)到抗戰(zhàn)這段歷史,重點介紹國民黨部分愛國將領的局部抗戰(zhàn)。第二單元“正面戰(zhàn)場”,主要以國民黨軍隊在抗日戰(zhàn)爭中的二十二個重大戰(zhàn)役為主要展示內容,真實地重現(xiàn)中日軍隊對決場景。第三單元“空中御敵”,展現(xiàn)了當時空中戰(zhàn)場的艱難殘酷,和我空軍敢于以小搏大、以弱戰(zhàn)強的無畏精神。以前存在對國民黨的一些偏見,認為那些追隨蔣介石的人可恨,今天參觀了正面戰(zhàn)場館給了我震撼,那些將領和我黨一樣對于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嫉惡如仇。那些在正面戰(zhàn)場上為了民族獨立而英勇殉國的國民黨愛國將士的精神,至今仍令人崇敬不已。從中我也體會到,當我們中華民族面對災難時,我們的人民會在瞬間凝聚起來,擰成一股繩,共御外辱??谷彰褡褰y(tǒng)一戰(zhàn)線正是在中華民族人民從骨子里流露出來的團結感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也不得不感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有多少人為之而奮斗努力,拋頭顱灑熱血,作為當代的青年,更加應該珍惜我們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
在此次參觀中更讓我深受震撼的是“5·12”地震館,對征集來的地震實物以日記的形式,真實地記錄地震發(fā)生當天至6月12日一個月中,災區(qū)每天發(fā)生的事情。30多個展廳,分為震撼5·12—6·12日記、地震美術作品館、地震科普館等,包括實物、照片和文字等,再現(xiàn)了抗震救災過程中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場景。在災難面前,我們全國上下眾志成城,發(fā)起募捐獻血活動,我們心一齊指向汶川,汶川挺住,汶川加油!——災難無情,人間有愛!在這當中發(fā)生了無數(sh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如一個地震中的母親在她的手機上編輯了這樣一條短信,“親愛的孩子,如果你還能活著,你一定要知道,媽媽愛你!”
20xx年是讓人驕傲的一年,奧運會在中國舉辦,也是一年多事之秋,年前雪災,西藏打砸搶燒事件,還有一些世界上的反華言行,當然還有那次震痛了祖國母親的汶川地震。溫一次在和災區(qū)學生交流時在黑板上寫下了四個大字,“多難興邦”!我們前進發(fā)展的道路上總會遇到苦難,但總是暫時的,相信我們只要團結起來,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復興任務終會完成!
博物館心得體會篇二
在這個信息化時代,相信大家不止一次聽到過“攝像頭無處不在”的說法。如今即使是一些小小的博物館也會裝設攝像頭,目的在于保護文物,提高觀眾素質以及保護博物館安全。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會分享我在博物館攝像方面的一些心得體會。
首先,作為觀眾我們要遵守博物館的規(guī)定。無論是去參觀哪一個博物館,在入館的時候都會有安檢和規(guī)定的要求,如果攝像頭想要成功地保護物品,我們就必須要遵守并配合這些規(guī)定。例如在珍珠博物館,就會禁止攜帶手提袋和飲用水,此外還有許多規(guī)定需要嚴格遵守。只有我們從自身做起,才能真正保護博物館文物。
其次,在博物館里拍照也是一種文明素質。許多攝像頭都是為了拍攝觀眾的行為而設計的,這些攝像頭不僅有助于監(jiān)督觀眾的行為還可以追蹤盜竊或破壞博物館展品的罪犯。所以,當我們在博物館內拍照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不要做出不文明的舉動,更不要去對展品進行任何的破壞或者損壞。
最后,博物館攝像頭在保護文物的同時,也是確保安全的保障。在許多博物館中,有些文物是非常珍貴的,價值無法估量,因此這些文物需要額外的保護。攝像頭可以監(jiān)視博物館內部所有的區(qū)域,而這些區(qū)域不可能被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完全監(jiān)視。當然,這些攝像頭不僅能夠監(jiān)視所有的區(qū)域,還可以建立對應的圖片資料庫,以備不時之需。
在這里,我想再次呼吁大家要保護好這些文化遺產。博物館文物是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遺產,是我們祖先的智慧結晶。如果我們不注重文物的保護,不尊重歷史,把它作為珍品卻自己不珍惜,那就對得起我們的民族嗎?當我們在博物館內行走時,請您一定要文明遵守博物館的規(guī)定,盡量不要對展品進行破壞和損壞,讓博物館的珍品能夠歷久彌新。
博物館心得體會篇三
在暑假的時候我去宜昌市博物館瀏覽了一遍,走進每一個參觀室就感覺穿越到了不同的朝代國度。首先是川漢鐵路專題展,記載了這個鐵路的輝煌,贊美了我國工程技術人員和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汗水。立體方塊上有著簡明介紹,墻壁上展覽著不同階段的東西,比如詹天佑的手稿等等,中央還存列著修鐵路時一塊鐵路的復原路段。接下來參觀新時期時代的參觀室,如青銅時代、春秋時期等等。打開了手中的資料,知道博物館占地面積9700平方米,館舍建筑面積7400平方米,其中珍藏文物有17035件(套),一級文物有95件(套)。悠久的歷史讓我沉醉其中,偶爾看著自己的服飾也會感嘆時間的蹉跎。
我在想博物館的建立僅僅是為了各國人民來參觀才建立的么?為了觀賞而建立?還是為了國粹精神而建立?我認為建立博物館的意義絕非展覽這么簡單。為了記錄中國的歷史不被湮滅這是之一,為了讓我們謹記這些所創(chuàng)造的精神這是之二,時刻警戒我們作為這個時代的人有職責推動世紀這是之三,共同傳揚世界文化則是之四。綜合來看,博物館的意義是起到了記錄歷史、傳揚文化的作用吧。作為華夏子孫,參觀自己國家的歷史遺跡,有一種思接千載、神游八荒的感覺。比如看到那些歷經滄桑的武器和上面撲滿的黃土,眼前就會浮現(xiàn)出黃土飛揚、飛沙走石的畫面,甚至會閃現(xiàn)刀光劍影,耳畔會有嘶聲吶喊,會讓人熱血沸騰;比如看到福祿壽的圖片就會想到,廟宇焚香,虔誠跪拜,人山人海的民眾最樸實的愿望,呈現(xiàn)的是一派祥和的景象。再回望本世紀的歷史就會有種熱血的沖動,一種責任在心中油然而生。
我想,去博物館參觀,有的人會感到無與倫比的驕傲,又會感到深深地羞愧;但有的人只會無視,只會嬉笑嘲諷。也許后者一輩子都不會明白,國家之史真正傳揚的是什么!那是近乎一種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激勵;那是一種背負責任拾起傳統(tǒng)的大任!“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薄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边@些古人留下的千古名言難道都忘了嗎?不!中華文明的復興,還得靠我們每個炎黃子孫的覺悟啊!革命尚未成功,國人仍需努力。
作為參觀者的我們,是否也會有所感悟呢?我曾經聽過家人說過這樣的一番話:不管你前世是什么樣的有什么作為,我也不論你的未來會有多么偉大,但是現(xiàn)在的你,能做的便是學習,誰要你頂著學生這個稱號呢?誰要你享受著先人烈士、家人老師、同學朋友給予你的情感與厚望呢?你沒有選擇,站在這個位置上你就應該知道你所要承擔的責任。是的,沒有可以不努力就拿著酬勞,我們需要做的還有很多很多。不說遠的,就說圖書館一行我們就應該傳揚國粹,推動世紀。不讓歷史與喧囂埋沒我們的國之精神,不讓懶惰與習慣淡忘了世紀的發(fā)展,我們生于這個非凡的時代,我們就要為這個時代做出貢獻。這叫命運,這也叫感恩,這又叫責任。
看歷史,曉輝煌;感精神,擔責任;國之粹,新世紀;需我等,要努力。走進肅穆悠遠的博物館,學習著我們民族的歷史,看著世界的變換,我們需要承接前輩的使命。雖然任重而道遠,但我們絕不會退縮。今后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如努力學習;孝敬父母;關愛他人;傳承國粹。請給予我們鼓勵的清風,助我們?yōu)橹腥A復興之夢飛翔!
博物館心得體會篇四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博物館開始使用視頻展示的方式向公眾呈現(xiàn)展品和歷史故事。這一方法不僅能夠更加生動地展示文物的魅力,還為觀眾提供了更多的互動和參與的機會。我近日在參觀博物館時,也深深感受到了博物館視頻所帶來的豐富和啟發(fā)。通過這次參觀,我對博物館視頻的理解與感受有了新的認識。
首先,博物館視頻為觀眾提供了更加直觀和沉浸的參觀體驗。在博物館的展覽廳內,觀眾們常常需要排隊等待,而且人員擁擠,難以專心觀賞展品。然而,博物館視頻的出現(xiàn)打破了這一限制。觀眾只需站在一個指定的區(qū)域,通過屏幕就能夠欣賞到展品的精彩呈現(xiàn)。不僅如此,一些博物館還會通過虛擬現(xiàn)實技術,讓觀眾仿佛身臨其境,與歷史人物互動,這無疑增加了參觀的趣味性和參與感。
其次,博物館視頻為觀眾提供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知識。在博物館的展覽室內,往往只能展示文物本身,而無法告知觀眾更多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然而,通過博物館視頻,觀眾能夠得到更加全面深刻的解讀。不僅可了解文物的制作材料和工藝技巧,還能夠了解文物的歷史背景、使用方法和深層次的意義。這使得觀眾在欣賞展品的同時,還能夠更好地了解文物的歷史和文化。
再次,博物館視頻為觀眾提供了更多的互動性和參與性。在傳統(tǒng)博物館中,觀眾通常只能是旁觀者,無法和展品產生直接互動。而博物館視頻的出現(xiàn),使得觀眾可以通過屏幕上的互動設計與展品進行互動。例如,通過手指觸摸屏幕,就可以了解文物的制作方法;通過語音交互,可以聽到歷史人物的聲音和故事。這些互動設計不僅令觀眾更加投入,還能夠使觀眾更好地理解和記憶展示的內容。
此外,博物館視頻還能夠擴大博物館的影響力和觀眾群體。有些博物館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或場館面積有限,無法吸引更多的觀眾前來參觀。而通過博物館視頻的展示,觀眾不再需要親臨博物館,便能夠欣賞到博物館的展品和故事。這無疑讓更多的觀眾從不同地方和時間參與到博物館體驗中,對文物的研究和保護產生更大的興趣。
綜上所述,博物館視頻的出現(xiàn)為觀眾帶來了更加直觀、豐富的參觀體驗,擴大了文物的知識面,提供了更多的互動和參與的機會,同時也擴大了博物館的影響力和觀眾群體。博物館視頻的運用不僅大大提升了參觀的舒適度和趣味性,還能夠激發(fā)人們對歷史文化的興趣,進一步推動文化遺產的傳承和弘揚。期待未來博物館視頻的發(fā)展能夠更加創(chuàng)新和多樣化,為觀眾帶來更加豐富和震撼的博物館參觀體驗。
博物館心得體會篇五
本文目錄
博物館心得體會
博物館解放思想科學發(fā)展心得體會
我有幸參觀了“九一八事件”歷史博物館。通過講解員的講解和具體實物的參觀,使我感觸頗深。通過這種生動直觀的愛國主義教育 ,使我深刻和具體的了解歷史真相。讓我真正的更加深刻的了解到過去的苦難和黑暗,通過這次學習,讓我更加堅信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永恒不變的真理?!?走進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走進了那段中國人永志不忘的屈辱與抗爭史。 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關東軍自行炸毀沈陽北郊柳條湖附近的一段鐵軌,反誣中國軍隊破壞鐵路,以此為借口突然進攻中國東北軍駐地和沈陽城,從此開始了瘋狂侵華戰(zhàn)爭。東三省上百萬平方公里大好河山,在短短4個多月里全部淪喪,億萬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威脅。九一八事變標志著日本軍國主義開始全面侵華,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起點,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局部抗戰(zhàn)揭開了波瀾壯闊的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序幕。 “從這一天起,日本帝國主義制造了一件件滅絕人寰的慘案,創(chuàng)下了一個個令整個人類至今毛骨悚然的罪惡記錄。從這一天起,華夏兒女經受了5000多個只有仇恨沒有眼淚的日日夜夜,整個中華大地遭受了史無前例的凌辱?!痹诓┪镳^序廳的長明燈周遭,用中、英、俄、日4種文銘刻著這樣的文,整個設計宛如一座墳墓,埋葬著一段滔天的罪行。
整個紀念館的設計,別有一番意義:從東北的淪陷到日本禽獸對中國人的屠殺和細菌試驗,整個展道呈下坡設計,越走越陰暗;然后從東北抗聯(lián)抗日,直至日本戰(zhàn)犯被審判,展道呈上坡設計,越走越明亮。在館內,我們見到了許多珍貴的圖片資料及文物,還有一些場景的重現(xiàn)。一張張讓人觸目驚心的圖片及一幕幕重現(xiàn)場景穿越時光隧道追溯歷史,讓人深思。印象中最震憾的是從撫順萬人坑運過來的一片二三十米見方的萬人坑土壤,里面有幾十具尸骨,其中有兩具頭骨被小日本的槍支打的槍眼歷歷在目,隱隱感覺到當時屠殺現(xiàn)場的悲壯和凄慘。還有一對尸骨,是一男一女緊緊相依,被日本鬼子殘忍地活埋了,他們身上帶的手銬腳繚雖然已經銹跡斑斑,但到現(xiàn)在,仍然帶在他們身上,向后人訴說日本人的慘無人道…… 侵略者的殘暴引發(fā)的不是屈從而是仇恨,同志的鮮血喚起的不是消沉而是越發(fā)堅定的斗爭?!盎鹂拘厍芭?,風吹背后寒”,白樺林海里,莽莽雪原中,東北人民革命軍的戰(zhàn)士們展開了艱苦卓絕的斗爭。楊靖宇、趙尚志、馬占山、,這些英雄而傳奇的名,代表了用鮮血寫成的中國抗戰(zhàn)史上最為悲壯的一頁。
一座由日本1450名戰(zhàn)爭遺孤自發(fā)捐建的銅質雕塑。雕塑的碑座上寫著“感謝中國生父母碑”,雕塑中一對中國農民夫婦,領著一個日本男孩,母親慈愛地俯視著孩子,孩子依戀地仰望著母親。這是一幅流淌著中日兩國血液的三口之家的真實寫照———戰(zhàn)爭中的日本遺孤,受到了善良的中國農民的照料,后來大都成為兩國友好的使者。
走出展廳,抬頭仰望“九一八歷史紀念館”感想頗深,內心的憤怒已經不能在控制,一直抑制的情緒,已經難以控制,想著日本鬼子當年對中國人民的種種暴行,東北三省3000萬同胞身陷水深火熱之中,八十萬平方公里的錦繡河山淪喪在日軍的鐵蹄之下…… 想起如今部分日本人回避這段侵華歷史,大家的心情沉重無比。在憤慨中,我們更加懷念先烈們,一個個先烈的名涌上心頭,我們感激那些奮起反抗的人,我們紀念那些為國捐軀的人,在這張序列中,每一個人的名都不僅僅代表他自己,每一個的名后面都立著很多人,他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他代表著中國億萬兒女。感動,二在一次的在心中回蕩,我相信只要我們中國人團結,便能夠戰(zhàn)勝一切,贏得世界的尊重。 災難和恥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從災難和恥辱中獲取教訓。我們絕不能忘記當年國土淪陷的慘痛歷史,絕不能忘記國家落后分裂和對侵略者妥協(xié)退讓的沉痛教訓。強調牢記歷史,并不是要延續(xù)仇恨,而是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 九一八不僅僅是國恥日,對于我們更應該是一個奮進的日子,我們應該正視自己的差距,學習他人的長處,努力發(fā)展自己,只有自己的實力強大了,祖國的實力強大了,我們才能保證不讓我們的祖國再次遭受到像80年前的那場災難一樣的磨難,我們中國人才能揚眉吐氣 九一八事變已經過去80年了,但那段血的歷史不容忘卻。九一八事變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教訓,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今天我們紀念那場事變,就是要不忘國恥,奮發(fā)圖強,堅定意志,為國家的建設和發(fā)展作出自己的貢獻,決不讓悲劇重演。 在參觀過程中,每一個人的心情都很沉重,很少有人說話?!熬乓话恕笔伦冞^去整整80年,侵華日軍的罪惡卻不能伴隨時間的流逝而被抹去,中華民族的心靈創(chuàng)傷是永遠撫不平的!中華兒女要永遠記得:勿忘歷史;勿忘屈辱。
博物館心得體會2篇 |
返回目錄
我館要緊密結合館內外形式的變化,緊密結合我館職工物質文化生活的發(fā)展要求,緊密結合我館黨員職工隊伍發(fā)生的重要變化,深刻理解解放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的科學內涵和實踐意義,腳踏實際,開拓創(chuàng)新,推動我管各項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
一,解放思想,推進創(chuàng)新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思想活的靈魂,也是觀念創(chuàng)新和工作創(chuàng)新的前提。這些年來,我館的黨員、干部和職工的思想觀念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但是與日新月異的世界科技革命和我國市場經濟發(fā)展新形勢的要求相比,仍然有許多不適應的地方。解放思想、觀念創(chuàng)新就顯得十分必要。旅游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帶給我們良好的機遇,旅游業(yè)的激烈競爭又帶給我們嚴峻的挑戰(zhàn)。我館的開發(fā)和發(fā)展處在一個新的起點上,我們要結合實際,依靠自己的文物優(yōu)勢,在服務措施、辦公設備技術跨越的基礎上,實現(xiàn)我館服務接待能力的跨越式發(fā)展。跨越式發(fā)展離不開觀念創(chuàng)新和工作創(chuàng)新。全館各部門、各方面的工作都要在創(chuàng)新上下工夫。實現(xiàn)創(chuàng)新,首先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要有強烈的接受新事物、學習新知識的欲望。為了適應迅速發(fā)展的形勢,為了完成好各項工作任務,每名員工都要拿出更多的時間學習、學習、再學習。學習要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提高運用科學理論創(chuàng)造性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僅要學習思想,還要學習綜合管理和歷史文物的業(yè)務。
二,科學發(fā)展我館的各項事業(yè)
全體黨員和職工都要有緊迫感和責任感,按照代表我館先進服務接待能力的發(fā)展要求,始終把發(fā)展我館服務接待能力作為根本任務,擺在各項工作的中心位置。以發(fā)展為主題,專心致志、一心一意地把我館經濟搞上去,把我館職工的收入搞上去,是解決我館所有問題的關鍵。我館各項工作都必須服從和服務于這個中心,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或偏離這個中心。這是黨的基本路線的根本要求,是全體職工的強烈愿望。要立足于擴大客源,加快我館基礎設施和旅游環(huán)境的建設,拉動我館經濟快速增長。民以食為天,館以錢為先。以食為天,不是不管衣、住、行方面,同樣,以錢為先也不是說一切向錢看、拜金主義、金錢萬能論。
要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切實加強我館精神文明建設,努力構建有我館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陣地,在我館開展反腐防變、鞏固無產階級專政的教育,弘揚為社會主義博物館事業(yè)發(fā)展不懈奮斗的精神。解放思想不排斥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秀文化的繼承和發(fā)揚。我們陜西是延安精神的發(fā)源地。半個多世紀以來,延安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為實現(xiàn)民族的獨立、人民的解放和國家的振興而前仆后繼、英勇奮斗。實踐已經證明并將繼續(xù)證明,延安精神作為我們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升華和我們黨創(chuàng)造性實踐的結晶,有著長時期的適應性和經久不衰的生命力,永遠是我們戰(zhàn)勝困難、應對挑戰(zhàn)、取得勝利的法寶。延安精神是與時俱進的精神。我們要結合時代特征,把延安精神發(fā)揚光大,為我們從事的博物館事業(yè)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同志們,讓我們以解放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的學習討論活動為契機,苦干、實干加巧干,為我館各項事業(yè)向前發(fā)展而努力奮斗吧!
博物館心得體會篇六
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我十分熱愛參觀博物館。近日,我來到了位于貴州的印江博物館,展現(xiàn)著千年古蜀文化的璀璨與輝煌。在這里,我深深感受到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文化自信。
第二段:展館特色
印江博物館是一座地方特色鮮明的博物館。首先,展館秉承“情系川西、博戲四海”的理念,以蜀文化為核心,展示了川西地區(qū)特色文化的獨特魅力。其次,印江博物館融合了現(xiàn)代技術手段,以影視、3D等多種展示手段呈現(xiàn)歷史的長河,吸引了大量觀眾的注意力。最后,印江博物館注重文化傳承和宣傳,舉辦了多場主題展覽和文化活動,活躍了當?shù)匚幕囆g氛圍。
第三段:展覽內容
印江博物館以“讓世界認識古蜀文化,讓世界留下蜀文化”為展覽宗旨,展品豐富多樣,種類齊全。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蜀道千年”和“瓷器長卷”兩個展覽。 “蜀道千年”展覽展示了川西地區(qū)的歷史文化、旅游資源及經濟發(fā)展,而“瓷器長卷”則展示了豐富多彩的中國傳統(tǒng)陶瓷文化。這些展品不僅展現(xiàn)了我國的獨特文化,還反映了我國的社會經濟和科技發(fā)展。
第四段:參觀感受
在印江博物館參觀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蜀文化的博大精深,古蜀文明獨特的魅力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品中不僅包含了豐富的歷史信息,更讓我了解了蜀文化、蜀民族的崇高品質和精神境界。
第五段:結語
通過這次印江博物館之行,我體驗到了貴州地區(qū)的歷史和文化底蘊,領略到了蜀文化的獨特魅力。同時,我更加堅定了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與研究。故此,我呼吁不僅要保護和傳承好我國豐富多彩的傳統(tǒng)文化,更要讓其作為一種寶貴財富繼承、發(fā)揚光大。
博物館心得體會篇七
廈門博物館是位于中國福建省廈門市的一座綜合性博物館,它不僅展示了廈門的悠久歷史和豐富文化,還展示了現(xiàn)代廈門的發(fā)展和變遷。近日,我有幸參觀了廈門博物館,這次的參觀讓我深受觸動,對廈門的歷史和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以下是我對廈門博物館的心得體會。
首先,廈門博物館展示了廈門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底蘊。在一樓展廳,我看到了大量關于廈門古代海洋絲綢之路的文物展品,如古代船舶模型、海洋生物標本等。通過這些展品,我了解到了古代廈門的繁榮和輝煌。在二樓展廳,廈門的歷史和文化更加豐富多樣,我見識到了廈門的傳統(tǒng)工藝品、民間藝術品等,這些展品展示了廈門人民的智慧和才華,讓我更加敬佩這座城市。
其次,廈門博物館展示了現(xiàn)代廈門的發(fā)展和變遷。在三樓展廳,我看到了大量關于廈門現(xiàn)代史和經濟發(fā)展的展品,如廈門的城市規(guī)劃模型、廈門特色產業(yè)展示等。通過這些展品,我了解到了廈門近年來的快速發(fā)展和變化。廈門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之一,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廈門博物館的展品生動地展示了廈門的發(fā)展歷程和發(fā)展成果。
然后,廈門博物館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參觀體驗,讓參觀者能夠更好地了解廈門的歷史和文化。廈門博物館采用了現(xiàn)代化的展示手法,如多媒體互動設備、沙盤模型等,使參觀者可以通過觸摸、聽覺等方式更好地參與展覽。此外,廈門博物館還定期舉辦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如講座、展覽、培訓班等,讓參觀者能夠全方位地感受藝術和文化的魅力。
最后,參觀廈門博物館讓我更加熱愛和珍惜這座城市。作為一座具有悠久歷史和豐富文化的城市,廈門給予了我很多啟示和感受。通過參觀博物館,我了解到了廈門的過去和現(xiàn)在,領悟到了廈門人民的勤勞和智慧,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魅力和獨特之處。我決定好好珍惜現(xiàn)在的時光,為這座城市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總之,參觀廈門博物館是一次難忘的經歷,通過這次參觀,我對廈門的歷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對這座城市更加熱愛和珍惜。我相信,只有更好地理解和傳承文化,我們才能更好地走向未來。廈門博物館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讓我們能夠感受到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力量,我期待著下一次參觀廈門博物館的機會。
博物館心得體會篇八
假如你喜歡在都市中漫游,卻忽略了光顧博物館,你的損失不能不說是令人遺憾的。
假如你喜歡到書海中遨游,內心深處肯定有過很多感動和追憶,會與“魯迅”這個名字緊密相聯(lián)。
那么,不妨在一個天朗氣清的日子,到魯迅博物館尋覓先生的足跡,你收獲的將是意想不到的豐饒。
坐落在阜城門內的魯迅博物館,是一個鬧中取靜的傳統(tǒng)園林式庭院,綠草如茵,佳木蔥蘢。先生的白色半身雕像佇立在風中,長長的圍巾似乎翩然起舞,觸動著你的思緒翻飛。他側目凝視著東南方——那是故鄉(xiāng)浙江紹興的方向。他的臉部線條呈現(xiàn)出一貫的硬朗,雙眉微蹙,好像直到今天也一刻沒有停止過思索。
今天,是個陽光明媚的冬日,我和媽媽來到了魯迅博物館,參觀了魯迅先生的生平。走進展廳的一層,魯迅先生作品中的經典名句被鑲刻在墻壁上?!栋正傳》、《吶喊》、《狂人日記》……“什么是路?就是從沒路的地方踐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辟出來的”。
我還從未讀過先生的書,我似懂非懂地看著……展廳的二層按照先生生活的足跡一一做了介紹:南京、上海、日本、廈門、北京……我知道了先生的童年、知道了先生為什么“棄醫(yī)從文”、知道了先生用他犀利的筆對封建舊思想、舊傳統(tǒng)的抨擊。我也理解了為什么在他病逝后,靈柩上覆蓋著一面上海民眾敬獻的白色旗幟,沈鈞儒先生題寫“民族魂”紀念這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博物館心得體會篇九
廈門博物館是一座位于中國福建省廈門市的博物館,以其豐富的文物收藏而聞名。近日,我有幸參觀了該博物館,并從中獲得了許多的心得體會。在這次參觀中,我感受到了廈門博物館的魅力和文化內涵,并對文物的珍貴性有了更深的認識。下面我將通過五個方面詳細闡述我的心得體會。
首先,廈門博物館的建筑設計獨特而典雅,給人一種寧靜和莊重的感覺。博物館的外觀以傳統(tǒng)的福建建筑風格為基調,彰顯了福建的地域特色。而內部的展館則以現(xiàn)代化的手法進行裝飾,使人們在觀賞文物的過程中既能欣賞到文物的瑰寶,又能體驗到現(xiàn)代文化的魅力。整個博物館充滿了廈門的歷史和文化底蘊,讓人對這座城市更加地產生了興趣。
其次,廈門博物館的文物收藏豐富多樣,展示了福建地區(qū)的歷史、藝術和民俗等方面的品種繁多的文物。在參觀的過程中,我了解到了許多關于福建歷史的知識,如宋代的瓷器、明代的家具以及近代的紅色文化等等。這些文物不僅展示了福建的多元文化,也讓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此外,博物館還通過豐富的展覽和講解活動,使觀眾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欣賞這些文物。
第三,廈門博物館注重利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來提高觀眾參觀的體驗。在博物館的展廳里,不僅有精美的文物,還配備了多媒體設備,如觸摸屏、虛擬現(xiàn)實技術等,使觀眾能夠更直觀地了解文物的歷史和背景。另外,博物館還開設了互動展覽,舉辦講座和講解活動,通過多種形式和途徑讓觀眾更好地參與其中。這種互動式的展覽設計和教育活動能夠增加觀眾的參與感和學習效果,使整個參觀過程更加有趣和愉悅。
第四,廈門博物館致力于保護文物和傳承文化遺產。作為一座博物館,文物的保護是其首要任務。在博物館里,我看到了員工們精心保護、修復和研究文物的場景,他們對文物的認真態(tài)度讓我深受感動。同時,博物館還開展了許多的文物展覽和研究項目,促進了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這些工作的開展不僅為觀眾提供了更好的文化體驗和認知,也為后代子孫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
最后,參觀廈門博物館使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性和價值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通過觀賞文物和了解文物背后的歷史和文化內涵,我深深體會到傳統(tǒng)文化在現(xiàn)代社會的重要性。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民族的根,是我們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也是我們了解歷史和認識自己的窗口。唯有傳承和發(fā)揚好傳統(tǒng)文化,才能更好地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
總之,參觀廈門博物館是一次令人愉悅和難忘的體驗。通過這次參觀,我不僅深入了解了福建的歷史和文化,還對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性和珍貴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廈門博物館以其獨特的建筑、豐富多樣的文物收藏、現(xiàn)代科技的應用以及對文物的保護和傳承工作而受人稱道。我相信,這次參觀必將成為我生活中的一段美好回憶,也為我未來的學習和工作提供了許多的靈感和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