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讀后感家長心得(匯總14篇)

字號: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該如何才能夠寫好一篇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淖x后感優(yōu)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正面管教讀后感家長心得篇一
    我們共讀正面管教這本書已經結束了,這兩天才有時間來整理一下自己在這本書中學到的知識,首先感謝蘇老師給我們提供的平臺,也感謝兩位講課的老師給予我們細致的講解,給正在針對孩子教育路上迷茫中的我點燃了一盞燈,讓我受益匪淺,并運用到了實際生活中。
    我的孩子她的性格很外向同時也很倔強,不聽話時我也經常打她,雖然知道打孩子不好,但是氣上來的時候真的是忍不住。我是一個控制性型比較強的媽媽,遇到問題會把它放大了看,以至于親子關系也不太融洽。孩子經常大喊大叫,做事沒有耐心,特別愛生氣,為此讓我很苦惱!我把自己的業(yè)余時間毫不夸張的說百分之八十的時間都花費在了她的身上,在生活中我經常向我認為比較優(yōu)秀的孩子媽媽們取經學習、在網上學習一些教育方法,回來了也照著做,但都效果不大。
    在正面管教這本書中我學習到了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和善而堅定,記得那天有一段是劉翔老師的講解,我的孩子跟她的孩子很像,就是這一次我吸收到了我想要的東西,從那天起我首先改變了自己的態(tài)度,孩子又一次遇到事情對我大喊大叫時我沒有向往常一樣在她生氣的時候對她進行說教,而是等她冷靜之后再和她談,我告訴她媽媽最近也在學習,以前也是媽媽做得不好不懂一些好的方法,有時說的話可能傷害到了你,也告訴她媽媽在進步的同時也希望看到你在進步,我們首先改掉大喊大叫的毛病,在接下來的日子,我忍住了自己的壞脾氣,每天都會跟她談談心,才開始的前幾天效果不大,在越來越往后的日子里我發(fā)現(xiàn)孩子真的慢慢的在改變!
    在我們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每個孩子都不是十全十美的,然而每個家庭的相處模式不同,實施方法肯定也不一定相同,但重要的核心不能丟,那就是情感聯(lián)接!我相信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里出來的孩子絕對是充滿自信的的孩子。
    書中舉了很多實際的例子和父母應該怎么應對孩子的方法,不過對于很多家長來說實行起來還是小有難度,想要融會貫通必須要有自控力,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愿每個孩子都能在愛的滋養(yǎng)中健康成長!
    正面管教讀后感家長心得篇二
    暑假在學校的強力推薦下讀了——《正面管教》一書。這是一本有關管教孩子的暢銷全世界的書。書中反復強調: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yǎng)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如何運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獲得這種能力,是這本書的主要內容。
    書中多次提到正面管教孩子時是否做到和善與堅定并行?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達我們對孩子的尊重,堅定的重要性,則在于尊重我們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專斷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嬌縱的方式則缺少堅定。和善而堅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想想平時自己上的物理課,每天都在教育孩子們上下樓梯時遵守紀律,可有些班級還是有幾名學生總是管不住自己,作出違紀的行為。對此,我要和善而堅定地教育他們,而不是懲罰他們,要讓他們知道上下樓梯應遵守的安全知識。如果我放任他們,他們將影響其他同學,導致整個班級上下樓梯都是吵吵鬧鬧的,甚至產生一個安全事故都是有可能。我們可以運用本書矯正錯誤的三個r的概念,來幫助學生矯正錯誤:一是承認,即我承認我下樓梯時大聲講話了;二是和好,即我向你道歉,以后不會這樣吵吵鬧鬧了;三是解決,即讓我們一起來解決下樓愛吵鬧的問題。
    《正面管教》作者一直強調,懲罰雖然能暫時制止不良行為,但不能永久地解決問題。只有通過鼓勵來幫助孩子體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才能獲得長期的積累效果,這一點我深有感觸。我的外甥今年讀五年級,之前,他的學習一直不在狀態(tài)上,對學習毫無興趣,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今年很有幸,我用“正面管教”理念在我外甥身上初步收到了效果,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他的狀態(tài)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上課專心聽講,積極舉手發(fā)言,學習變得積極主動了,也有了上進心;做事情有頭有尾,有責任心;每天還會主動地向我匯報一天的學習狀態(tài)呢!這些表現(xiàn)可都是前所未有的。我時常在想,可能外甥很喜歡正面管教方式,喜歡不斷地被鼓勵和賞識的感覺,因而才會有這種全新的表現(xiàn)吧!我相信,外甥在這種正面管教的方法中一定會更加幸??鞓返爻砷L!
    當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能開心快樂,有個美好的童年,想把自己的滿心的愛與期望給他,有時候卻因為方法不當而苦惱,既然孩子來到了這個世界上,我希望家長朋友們從此要改正自己急脾氣的毛病,和孩子一同成長,在家校的共同努力下讓孩子好好學習,好好生活。
    《正面管教》是一本讓數百萬孩子、家長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在讀這本書時,我就在想:作為老師,我要如何運用書中的理念來教育好我的學生,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中茁壯成長!
    正面管教讀后感家長心得篇三
    《正面管教》這本書,以前我聽說過,但卻一直沒有看過,也不知道里面到底講些什么。今天有幸聽樊登老師講到這本書,感到很是受益。說實在,這本書的信息量真的是太大,包含內容也非常的多。早晨,我邊做飯邊看了一遍視頻,感到里面自己要學習的地方太多太多。于是到了中午,我又看了一遍視頻,這次我還專門做了筆記。把自己認為重要的點都一一地記錄下來,方便自己以后再慢慢地消化。
    這本書,讓我首先記住的一句話是:和善而堅定,也可以說是溫柔而堅定。書中談到了父母與孩子的互動方式有三種:
    1、嚴厲;
    2、驕縱;
    3、正面管教的道路。
    嚴厲的管教方式,易使孩子形成憤恨、報復、反叛和退縮的行為。在這方面,樊登老師還談到了孩子的自律性與其自尊水平的關系:自尊水平低的孩子往往自律性就較差。
    而驕縱的管教方式則會導致孩子操縱、依賴、缺乏責任感與價值感。這樣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其行為看似非常地狂妄自大,其實卻非常的缺乏自信心。由于缺乏父母對其行為的必要引導,所以孩子往往不知道自己的行為邊界在哪里?也感受不到父母對自己的愛。在這里還談到了孩子與大人的最大區(qū)別就是:孩子的感知能力比成人強,而解讀能力卻比成人差。這樣的例子生活中也會有很多,當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愛被奪走后,為了引起成人的關注,行為上往往會出現(xiàn)退行如:尿褲、拉褲、鬧人、生病等。成人只有讀懂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才能使教育取得成效。
    而正面管教的核心便是:和善而堅定。“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達我們對孩子的尊重,“堅定”的重要性,則在于尊重我們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書中講到判斷教育行為是否有效要看:
    1、是不是做到了和善而堅定。既讓孩子感覺到無條件的愛,但是又有確定的邊界,讓孩子感受到了安全感。
    2、有沒有給孩子帶來歸屬感和價值感。
    3、是否長期有效。
    4、是否能傳遞給孩子有價值的社會和生活技能,以及良好的生活品格等。
    怎么做到和善而堅定呢?當孩子生氣時,父母先轉身離開。離開的原因是:我不能夠要求你一定要學會尊重我,但我最起碼可以要求我要尊重我自己。這其實是父母冷靜的一個過程。一個人在情緒激動時處理問題,是無法做到和善而堅定的。只有在調整好心態(tài)后,再重新和孩子進行溝通:我很抱歉你剛才生這么大的氣,我尊重你的感受,但我不能接受你剛才的做法。今后,每當你不尊重我的時候,我都會暫時走開一會兒。先給孩子確定一個規(guī)矩,然后再說我愛你,繼而和孩子一起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
    書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是贏得孩子,還是贏了孩子。雖是一字之差,但對于教育效果來說,卻是相差萬里。你要贏,孩子便會輸。試想,孩子若經常生活在一個輸的環(huán)境中,又怎能滋生出自信、自尊和自愛。生活中,孩子犯錯并不可怕,就看家長如何去引導,如何對待孩子的錯誤,是否能將每次犯錯都變成一種學習的機會,讓孩子從中得到成長。而不是當孩子犯錯后,只是對孩子進行無休止的批評與譴責。其實,這是一種自己不成熟的表現(xiàn),是自己不想承擔錯誤帶來的后果,所以,便把自己對承擔錯誤的恐懼心理,轉變成了憤怒發(fā)泄到孩子的身上。所以,要想教育好孩子,自己是需要不斷地學習、成長和進步,才能更好地解讀自己的行為!
    真正的不良行為有四類:
    1、尋求過度保護;
    2、尋求權力;
    3、報復;
    4、自暴自棄。
    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核心的解決方法是:與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感情,表達對孩子的欣賞,更多地關注他的優(yōu)點,表揚他,讓他感受到父母對他無條件的愛。然后,再根據不同的行為,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
    書中提到了幾個非常獨特的工具:“積極的暫?!?、“鼓勵和贊揚”、“肯定動機和過程,而不是肯定簡單的結果”、“家庭會議”等,這些理論和事例都讓我印象深刻,受益良多。相信這是一本對于教師,對于家長都非常有幫助的圖書。希望大家有時間了,都能真正地去拜讀一下,一定會讓自己終身受益的。
    正面管教讀后感家長心得篇四
    學校剛推薦《正面管教》這本讀物時,我跟他的冷戰(zhàn)已經持續(xù)了一個多星期。當他開始跟我反抗的那一刻,我就已經意識到不當的教育方式,不但起不了作用,相反會造成孩子逆反心理提前。當某種教育方式令你和孩子雙方都痛苦,那方法肯定是錯了,正所謂強扭的瓜不甜。
    冷戰(zhàn)期間我做了深刻的反思,也積極尋求了班主任林老師的幫助,林老師說太過嚴厲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的逆反心更強,并給我推薦了《正面管教》,書中提到的“和善而堅定”的教育方式讓我耳目一新。受書中觀念的啟發(fā),我及時調整了教育方法,以朋友的身份與他溝通,充分尊重他,細心感知他的感受,他的抵觸心理和反抗心理也慢慢消失,之前一直暗藏在我心里的那股心力交瘁般的吃力感也煙消云散了。在林老師的幫助下,他也意識到自己耍小性子、發(fā)脾氣的性格弱點,在此,我要真誠的謝謝這位好老師,謝謝她對每位學生的細心與耐心。
    我呢,其實是一名“偽家長”,受姐姐的委托照顧她的兩個小孩,同時扮演著爸爸媽媽的角色,幸運的是在老師的幫助與培育下,小外甥成長進步了不少。從一開始整天看電視、玩游戲、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情沒有耐心、不懂禮貌、各科平均成績一直游走在七十分左右,到現(xiàn)在懂禮貌、愛學習,能安安靜靜地閱讀、四門課程達到了九十分以上,這些可喜的進步得益于老師的培養(yǎng),也得益于家庭教育觀念和方式的轉變。
    在這里,我結合這一年半以來小外甥成長的經歷和《正面管教》中給我的一些啟發(fā),和大家分享“正確的教育方式是孩子成長的奠基石”的淺見。
    很多家長一直存在一個誤區(qū),覺得孩子是自己生的、自己養(yǎng)的,自己怎么打罵都沒有關系,所以當孩子出現(xiàn)不當行為的時候,經常以大吼大叫的態(tài)度去斥責他們。殊不知,久而久之孩子也模仿你對待他的態(tài)度,漸漸地開始對身邊的人,甚至對你大吼大叫,等他心理怨氣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產生報復或防抗的心態(tài)。因為,他們潛意識里覺得,既然家長都可以用這樣的態(tài)度對待我,那么我也可以以這樣的態(tài)度對待別人。在你的斥責聲中,孩子是難以感受到愛與溫暖,同樣他對別人說出來的話也會沒有溫度,他根本就不知道充滿愛的語言需要以怎么樣的語氣表達出來,所以在跟孩子對話的過程中,采取和善的態(tài)度非常重要,它不僅可以幫家長們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家庭矛盾,而且能讓孩子少一些急躁,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怨氣,多一些溫暖,性格逐漸變得溫潤而有力量。
    責任心是人性中一項不可或缺的品質,可以通過讓孩子參與一些大大小小事情的管理,來增強他的規(guī)則意識和責任感。既然規(guī)則是由自己參與制定的,那么首先他就得學會對自己的言行舉止負責,也會間接地幫助孩子減少犯錯誤的幾率。如果能讓孩子能參與家務勞動,幫父母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會大大增強他自己對這個家庭的責任心。
    現(xiàn)在的小孩子,從小就是在蜜罐子里面長大的,集萬千寵愛于一身,覺得家長及時滿足他們的需求是理所應當的。養(yǎng)成了一些諸如浪費食物、不愛惜物品等不好的習慣,甚至覺得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丟掉是很正常的事情,爸爸媽媽還會滿足他們。得之輕易,會使孩子缺失感恩之心。
    為了增加小外甥的責任心,我一有時間就安排他參與到爸爸媽媽平時的工作中,讓他為父母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漸漸地他也體會到父母為了供他上學的艱辛,懂得了想為這個家庭盡一點自己的力量,不再像以前那樣看到什么就想買什么,也不再像以前那樣浪費食物和物品。
    書中說到:“孩子們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他們就無法生存?!贝_實,孩子們需要我們的鼓勵,才能健康茁壯地成長。在孩子年幼的時候,家長如果能夠抓住時機,及時鼓勵孩子,會讓他們更加積極勇敢地去表達自己,從而建立自信。外甥進入學校后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積極主動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上講臺也非常羞于表達,我問了之后,得到最多的回答是不敢,害怕自己表現(xiàn)不好。他可能覺得我成績也不好,參加其他的活動也可能會做不好。好在我及時對他進行鼓勵與引導,告訴他多參加一些活動,并不是一定要你獲得一些名次與獎項,只要你盡力了,總會有所收獲。在我的多次鼓勵下,他才勇敢地踏出了那一步,現(xiàn)在比以前勇敢自信了許多。
    此外,被鼓勵長大的孩子會對別人更加寬容,在看待某件事情首先不會看到事情不好的一面,也不會總是找身邊人的缺點,這也是我看完這本書之后才意識到的。之前我對外甥的管教總是批評多于鼓勵,也是我自己太急切地想幫助他改掉這些毛病,以至于我自己眼里看到的全是他的缺點,也導致他也覺得自己身上缺點很多,看身邊的人和事也是總先看到不好的地方。比如每次吃完東西之后,總說“我并沒有覺得這個東西有多好吃,”這讓身邊的人聽到了很難受。每次我也會跟他指出來,教導他凡事都要往好的方面看,但是一直收效甚微,看了《正面管理》之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他的這個毛病的根源是出在我這里。在我轉變方式之后,他的這個缺點也改善了不少。
    教育的成功是能激發(fā)孩子的主觀能動性,讓孩子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去學習,提升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幫他們形成獨立的自我。不管是學習、解決問題、做決定,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多多啟發(fā)他們,讓被動變?yōu)橹鲃?。記得去年他剛進入華小那會,各科成績都非常不理想,對學習也非常排斥,我想,直接跟他補習各門課程,效果不但會不理想,也會加深他對學習的排斥,因為我也聽很多媽媽談過,每個月給孩子花幾千塊錢報各種補習班,但是效果還是很不理想,孩子依然很排斥學習。
    我想的辦法是培養(yǎng)他對閱讀的興趣,讓他在閱讀當中受到啟發(fā),從而愛上學習。閱讀名人傳記,可以讓他通過了解名人的成長經歷,學習他們優(yōu)良的品格以及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閱讀歷史書籍,可以讓他能更好的了解中國上下五千年的發(fā)展歷程;閱讀兒童文學,可以讓他感受文字傳遞出來的愛與溫暖;閱讀各類科普讀物,可以讓他了解世界萬物的生長規(guī)律,并激發(fā)他的好奇心。在這一年多當中,我陸陸續(xù)續(xù)地讓他讀了近一百多本書,不僅讓他獲得了課堂外的一些知識,也使他漸漸地愛上了閱讀、愛上了學習,各科成績也慢慢上去了,現(xiàn)在自己還主動提出要我?guī)退a習英語,這也是我這一年多來,最欣慰的一件事情。
    如果將人生比喻成一條長河,那么小學階段就好比這條河的源頭,在這個階段形成的行為習慣打下的各項基礎對他們今后成長至關重要。種一棵樹的時機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現(xiàn)在,作為家長的我們要做好引路人。正確的方法可以讓我?guī)椭⒆痈玫刈晕页砷L,也能讓我們成為更好的家長,《正面管教》值得我們每一位家長好好學習與運用。
    正面管教讀后感家長心得篇五
    很慚愧,之前為了完成任務囫圇吞棗式閱讀,加之對關于家庭教育的積累不夠,所以理解得很膚淺。經過幾輪的讀書交流,不斷加深了我對正面教育的理解。當我再次捧起這本書時,原先無法理解或理解不透的地方,一下子有了新的認知。何謂經典,就是每字每句都透著智慧的光芒。我這次細嚼慢咽,再次走進了《正面管教》,進行了整本書閱讀,我會在一個頁面反復停頓,閉上眼睛,細細回味字句中蘊含的深意,工作和生活中的種種情況再上心頭。
    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嚴厲也不嬌縱的方法,和其他傳統(tǒng)管教方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正面管教既不會羞辱孩子,也不會讓我們感覺難堪,它以相互尊重和合作為基礎,把和善與堅定融為一體,然后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礎上培養(yǎng)他的各項能力。正面管教的基石是和善而堅定,這是因為“和善”可以表達我們對孩子的尊重,而“堅定”則可以幫助我們維護自己的權威,同時向孩子表明尊重事實的態(tài)度。
    教育孩子知易行難。我們教育孩子切忌太容易受情緒的支配而陷入權利之爭。我們的目的是贏得孩子,而不是贏了孩子;是激勵孩子做的更好,而不是讓孩子放棄自己;是啟發(fā)孩子探索式的思考,而不是在命令、責備中招致孩子的戒備;是讓孩子決定做什么,而不是剝奪孩子的選擇權。
    教育伊始,溝通先行。
    7——9章用了非常多的例子來告訴我們如何有效地與孩子溝通。
    一、核實能改善溝通。我們要多去發(fā)現(xiàn)學生的真實想法和感受??梢酝ㄟ^核實,以友善的方式,問啟發(fā)式問題來促進溝通。
    二、探詢會促進溝通。我們可以用好奇心增進情感聯(lián)結并改善溝通。比如一種簡單的探詢方式就是要求“多告訴我一些”還可以接著說:“然后呢?然后呢?”孩子們不需很多鼓勵就會告訴你他們的想法和感受。他們需要的是知道老師對他們的觀點真正感興趣。只要我們不評判、打斷或糾正他們,她們就會告訴我們很多。
    三、邀請會鼓勵合作。邀請學生多參與一些有助于他們變得能夠自我指導的計劃和解決問題的活動,如果一味地指揮會招致被動會主動的抵制與反叛。
    四、肯定會愉悅溝通。要尋找機會肯定孩子們的成就和獨特性,當我們要求過多并且急于求成時,他們就會喪失信心。就像書中講到一個叫杰森的五年級孩子,在課堂上如何的搗蛋,杰森的老師在開始也試到使用懲罰,留下抄幾遍課文,請他站起,送校長辦公室,而結果是杰森只會做鬼臉。之后老師怎樣運用鼓勵,給與尊重和友善的態(tài)度,在杰森每取得了一點小小的進步,哪怕是今天的課堂只是比前兩天的課堂少了幾聲亂叫,老師都會鼓勵并回以微笑,終于讓這個孩子在課堂上與老師同學越來越愉快地相處。
    五、尊重會深化溝通。當我們尊重學生時,我們就會認可我們和學生有不同的觀點。尊重會創(chuàng)造一種接納的氛圍,并鼓勵成長和有效的溝通。不要因為別人不明白的事情評判他們,而要鼓勵學生尋求對自己和他人的理解。
    當我們和學生之間建立相互尊重關系時,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通過核實、探詢、邀請和鼓勵、肯定以及尊重賦予學生力量會更容易些。在良好的溝通中,會有大量的傾聽、尊重、好奇心和賦予力量。
    當然,正面管教不會一蹴而就,過程可能會有反復,這點作者在書中就曾說道:想把《正面管教》的書扔到窗外,不想讓人知道寫《正面管教》的作者也會反復犯錯。
    正面管教重點在于創(chuàng)建相互尊重和支持的班集體,激發(fā)學生的內在動力,使教室成為一個培育人、愉悅和快樂的學習和成長的場所。作為老師我們,不僅要有一顆愛心,更需要知道如何去愛。知易行難,那就在實踐中反復推敲吧!
    讀書,使大腦充實;思考,則會讓智慧開花。教育絕非單方面的冥思苦想,更需要不斷摸索和實踐中的總結和改進。以后的教育教學中,我會努力先充實自己,做好自己,與孩子彼此尊重,彼此信任,在愛與歡樂中相處,在教育的道路上始終溫柔而堅定地走下去。
    正面管教讀后感家長心得篇六
    我讀了《正面管教》一書,這本書出自美國教育學博士、心理學家簡·尼爾森博士,是一本讓數百萬孩子、家長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
    讀了書中內容讓我們受益匪淺,我深刻的記得書中反復強調:
    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驕縱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yǎng)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yè)成績。
    書中主要介紹了如何運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獲得這種能力,并且用了非常多的案例來告訴我們如何有效地與孩子溝通,以及為什么這樣做背后深層的原因。令人信服地講解了家長和老師為什么必須這么做的深層蘊涵,以及如何正確解讀孩子的錯誤行為背后的信息,該怎樣采取最有效的應對方法。雖然這本書還沒讀完,但是依舊讓我獲益匪淺。的確,不管是對自己孩子的培養(yǎng),還是對學生的教育,都離不開正確的管教。
    作為一名從事教育事業(yè)的年輕教師來說,這本書教給我用另一個角度和方式與孩子交流。孩子們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他們就無法生存?!笔堑?,孩子們需要成人的鼓勵,才能茁壯成長。那么什么是鼓勵呢?首先我們要將鼓勵和贊揚有效的區(qū)分開來。作者也提出我們給予孩子的是鼓勵,而非贊揚,這一時讓我十分困惑,這兩者有什么區(qū)別嗎?難到我們不應該給孩子們贊揚嗎?帶著疑問我繼續(xù)讀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話中的含義。鼓勵的學問非常深,平時我都沒有好好地運用鼓勵,而書中從若干個方面加以闡述,比如時機、相互尊重、著眼于優(yōu)點等,讓我們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勵。
    書中的正面管教孩子的方法,給我們老師在與孩子們的相處過程中提供了有效的一些方法,對待學校里課堂上的一些活潑好動的學生們,老師們要學會用正確的、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讓孩子們在自信、自立的快樂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
    這本書讓我明白,接受教育的方式就是要不斷的學習與思考,并且在實際的教學中慢慢感受與改變,給孩子與自己提供成長的壞境,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適合自己的教育。
    正面管教讀后感家長心得篇七
    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與合作為基礎,把和善與堅定融合為一體,并以此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孩子的各項生活能力,目的在于獲得積極的長期效果。
    正面管教的核心是和善而堅定。“和善”意味著既尊重孩子,也尊重家長自己?!皥远ā币馕吨鴪远ㄔ瓌t,態(tài)度分明。“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達家長對孩子的尊重?!皥远ā钡闹匾裕瑒t在于尊重家長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
    和善而堅定,通俗點說就是剛柔并濟,符合儒家的中庸之道。家長缺少和善往往專斷獨裁,不顧孩子意見;缺少堅定則喪失原則,溺愛孩子。事實證明,這兩種管教方法都不可取。
    在生活中,“熊孩子”都會鬧出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大多都是家長管教方法不當所致。因此,學習正面管教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贏得&贏了
    正面管教是民主型的教養(yǎng)方式。
    民主型的教養(yǎng)方式對孩子會產生更多的正面影響,孩子更多地會表現(xiàn)出做事積極主動、自控能力強和做事有主見等良好品質。
    生活中很多家長都想做到正面管教,但他們往往會不自覺地滑向專制型的教養(yǎng)方式。
    奉行專制型教養(yǎng)方式的家長通過“贏了孩子”而不是“贏得孩子”的方式促使孩子順從他們的意見。
    所謂“贏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懲罰的手段戰(zhàn)勝了孩子;而“贏得”孩子則是指大人維護孩子的尊嚴,以尊重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和善而堅定),相信孩子有能力與大人合作并貢獻他們的一份力量。
    “贏了”孩子,使孩子成為失敗者,而失敗通常會導致孩子反叛或盲目順從。這兩種品格都非我們所愿。而“贏得”孩子則意味著獲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
    那么,要怎么“贏得”孩子呢?
    這時,我們就要使用贏得合作的方法了。
    首先,要表達出對孩子感受的理解。當孩子們覺得你理解他們的觀點時,他們就會受到鼓勵。一旦他們覺得被理解了,就會更愿意聽取你的觀點。
    其次,表達出對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寬恕。
    此外,告訴孩子你的感受。
    最后,針對孩子的行為讓孩子關注于解決問題,避免相同問題再次發(fā)生。在這個過程中,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在孩子們感受到你的傾聽之后,他們才更可能贊同你的觀點而按照你說的做,而不會表現(xiàn)出反叛或盲目順從。
    我錯故我在
    在生活中,孩子難免會犯錯誤。
    我們從小得到的教育是要為犯錯誤而羞愧。
    其實我們都不完美。
    我們需要達成的觀念是,錯誤是學習的大好時機。
    奧古斯丁說:“我錯故我在”。所以錯誤不是讓人自暴自棄,錯誤是讓人在錯誤中能夠勇敢地爬出,從錯誤中學習,爭取不再重復犯錯。
    但我們遺憾地看到,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大人往往會立即對孩子進行懲罰。
    他們擔心不懲罰就只能驕縱孩子;他們害怕會對孩子失去控制;害怕沒有盡到作為家長和老師的責任。而且,懲罰很容易。你根本不需要告訴大人怎樣懲罰孩子。他們無師自通。
    懲罰常常是一種“反應性”的回應。他們錯誤地認為,人要先受到傷害,才能更有收獲。但懲罰無助于孩子培養(yǎng)歸屬感和價值感。
    回想起自己的成長經歷,當我被懲罰的時候,我通常感到被羞辱,而不會想著怎么避免下次犯同樣的錯誤。
    也許有人會說,他盡管在小時候受到過懲罰,但現(xiàn)在也“挺好”。但如果能在和善而堅定的管教方式下從錯誤中學習,他或許會學到更多。因此,為了真正能讓孩子從錯誤中學習,家長可以使用非懲罰的養(yǎng)育方式。
    非懲罰的養(yǎng)育方式并不意味著“放過”孩子的錯誤行為。非懲罰養(yǎng)育方式意味著,在一種支持和鼓勵的環(huán)境中幫助孩子探討他們的選擇所帶來的后果,從而使孩子能夠從中學習,并持續(xù)成長。我們要明確一點,只有當孩子感覺更好,他們才會做得更好。
    積極的暫停
    相比于懲罰,運用非懲罰的養(yǎng)育方式能對孩子產生更多的積極影響。
    那么,具體要怎么運用非懲罰的養(yǎng)育方式呢?孩子犯了錯誤,家長一時間火冒三丈,從“理性腦”轉化為“原始腦”,這時做出的任何反應都無助于解決問題。
    首先,雙方進行“積極的暫?!?。家長可以對孩子說:“現(xiàn)在我們的情緒都不太好,我想我們需要冷靜一下。一個小時以后我們在客廳一起討論如何解決問題好嗎?”
    家長需要向孩子傳達合作的意向,尋求孩子的合作。
    家長要自己先“暫?!币允崂硪幌伦约旱那榫w,直到能夠深思熟慮處理事情而不是不假思考地對孩子作出反應。
    過了冷靜期后,雙方情緒穩(wěn)定下來,由“原始腦”轉換為“理性腦”,坐下來平心靜氣共同探討如何從錯誤中學習,如何彌補這次錯誤所帶來的不良后果。
    鼓勵孩子
    家長要鼓勵孩子積極承擔責任,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
    德雷克斯說過很多次:“孩子們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他們就無法生存?!?BR>    鼓勵,是給孩子提供機會,讓他們培養(yǎng)“我有能力,我能貢獻,我能影響發(fā)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能知道我該怎么回應,我知道該如何解決問題、承擔責任”的感知力。
    鼓勵,是教給孩子們在日常生活和人際關系中所必需的生活技能和社會責任感。
    因此,面對孩子犯錯誤,我們不能一味責備他們,而要鼓勵他們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孩子是獨立的
    紀伯倫在《致孩子》中說:“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于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借助你來到這個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并不屬于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BR>    讀完《正面管教》,我最大的感觸是,孩子是一個擁有獨立人格的人,他并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他擁有自己的思想。
    家長要以理解、尊重和協(xié)商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關愛孩子。
    《正面管教》一書許多觀點都對我有所啟發(fā),在成為優(yōu)秀教師的道路上,我將不斷前進,繼續(xù)成長。
    正面管教讀后感家長心得篇八
    教育意味著什么呢?有一位德國的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過:“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撼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世界上最好教育是心與心的交流?!眲傞_始讀完這句話,不是特別理解,通過讀完這本書我明白了一些,原來孩子的每一個行為都有相對應的心理原因在里面。
    記得有一個小男孩,上課不注意聽講,還喜歡做一些小動作,我一直不明白是什么原因,心里很苦惱,臉上還起了幾個青春痘,成天焦頭爛額的。當我看到了這本書時才明白,要走入孩子的內心才可以,而且書中把原因和解決的方法也說的很清楚,那孩子們會因為什么原因導致這樣的問題呢?有以下五點:
    1、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
    2、過分溺愛的教育方式;
    3、放任不管的教育方式;
    4、嚴格管教的教育方式。
    5、誤食人工染料,攝入鉛量過多導致的。
    于是,我通過這幾點觀察這個學生,才了解到,原來是這個孩子很早就自己跟著媽媽,在父母這方面有所缺失導致的,而且還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很喜歡咬鉛筆頭,也有可能導致孩子食鉛過多。于是,我采取了以下幾個方法:
    1、跟孩子勤溝通和交流,告訴孩子用正確的方式交流。
    2、因材施教,制定合適的學習目標。
    3、避免讓這個孩子使用殘缺的鉛筆。
    通過這幾次的交流和談心,發(fā)現(xiàn)了不一樣的一面,其實這個孩子的內心是很細致的,只不過是孩子的自制力差,需要成人的督促,平時上課回答問題非常的積極踴躍,是可以訓練出來的,只要多一些耐心,一定會成功。
    這本書都會一一指出來,讓我們明白孩子們無厘頭的原因以及解決的方式,真是讓我受益頗多?,F(xiàn)在,我想把這本書推薦給已經做父母的朋友們,希望這本書可以幫助大家,也許這會成為打開孩子心靈的一把鑰匙也說不定哦。
    正面管教讀后感家長心得篇九
    這本書早就出現(xiàn)在朋友圈中,終于在這個暑假翻開拜讀。這是本非常實用的書,深入淺出地介紹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為、認知、教育等方面的經典理論,能“知其所以然”地明白書中所介紹的正面管教方法。
    “當過度控制對一些孩子似乎管用時,其代價是什么?經常受到懲罰的孩子,要么變得極其叛逆,要么變得因恐懼而服從。用懲罰和獎勵的方法控制學生,大人必須隨時捕捉孩子的好行為加以獎勵,隨時捕捉孩子的壞行為予以懲罰。是誰在承擔責任?顯然是大人!孩子沒辦法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驕縱的道理也一樣。”
    在這點上作為老師的我深有體會,當我出差在外時,心里總是惦記著學生能不能自律?雖臨走前千叮嚀萬囑咐,但每次回來總會有告狀者??戳诉@本書才知道,平時在管理學生時大多情況不是懲罰就是獎勵,用這些外在的控制教育都只能是短暫性的,正確的行為不可能長久。慶幸這本書給了我一些啟發(fā)。
    孩子們更愿意遵從他們自己參與制定的規(guī)則。這樣他們就成為有健康自我概念的高效決策者。這是正面管教要達到的長期效果。在平時教育中,讓學生們自己討論解決問題也開展過,而現(xiàn)在才明白這討論解決問題的實質——尊重孩子,讓孩子有歸屬感和價值感。孩子出現(xiàn)的不良行為都是為了尋找歸屬感和價值感,當每個人都有了這種感覺,就會喜歡一個集體。
    我想以后的班會一定會精彩紛呈,只要學生有了問題,我就可以建議:“你愿意把你的問題放到班會的議程上嗎?”而且學生們通常能夠比老師更好的解決問題,因為學生的人數比老師多,而且在頭腦風暴中會產生許多獨特的想法。最終,許多管教問題就被消除了。
    在讓學生體驗的過程中,他們就會明白尊重,愛護會怎樣,打擊、傷害又會讓人怎樣。一定會營造出一個健康、和諧、自律的班級氛圍。
    把書中觀念當做知識來接納是一回事,要把它付出實踐是另一回事。改變不能僅靠這本書,需要每日三省吾身,改變從小事,一言一行開始,才可能真正改變對學生的教育方法。
    正面管教讀后感家長心得篇十
    看了這本書的目錄感覺是一本講大道理的書,這些道理平時我們都懂,所以要耐心的逐字逐句的看下來起初我是有些靜不下心來的,但是翻看了幾個章節(jié)之后,我被書中的內容吸引住了,認真看完以后,我要說的是,要想改變孩子,你得先改變自己。
    正面管教是一種不同的教育方式,是讓學生們參與專注地解決問題,而不是成為懲罰和獎勵的被動接受者。讓孩子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氛圍中,培養(yǎng)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使他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
    作為一名教師,書中最讓我感同身受的是:“認定若想要孩子們做的更好,就得先要孩子們感覺更糟?”我在以前教育學生時,對于特別調皮的孩子會嚴厲地訓斥,孩子表面上聽話了,而實際心里很不服氣。的確,懲罰雖然能暫時制止不良行為,但不能永久性的地解決問題。孩子只有在感覺更好時,才會做得更好。所以,只有通過鼓勵幫助孩子體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才能獲得長期的積極效果。孩子的感受力強,但表達能力卻弱。需要我們老師和家長認真解讀,而不是通過打罵來壓制孩子的錯誤行為,從長遠來看并沒有真正解決問題,反而帶來了新問題。
    其實鼓勵也是要選擇適當的時機,以相互尊重為基礎,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特別是我對鼓勵與贊揚的區(qū)別有了深刻的認識后,我才真切的.認識到贊揚針對的是做事的人,而鼓勵針對的是行為,贊揚是評價式的,而鼓勵是自我指向的,贊揚的長期效果是讓孩子依賴于他人,而鼓勵它能讓孩子自信,在與孩子的溝通過程中,往往想著鼓勵孩子卻變成了贊揚孩子。區(qū)分了這一觀念更有利于引導孩子。
    一直以來我把怎樣教會孩子與人相處作為班主任工作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讀這本書我明白了不是你告訴他們與人要和氣,發(fā)脾氣解決不了問題,孩子就能學會怎樣與人相處的。我們要在班會中共同就學生的問題一起討論,并相信孩子能想出幫人的方法,在讓孩子體驗的過程中,他們就會明白在于人相處時尊重,愛護是多么的重要。只要34顆種子團結在一起,相互尊重相互包容,一定會營造出一個健康、和諧、自律的班級氛圍。
    當然對《正面管教》很多理念與方法的只是粗淺的了解,希望和大家在相互溝通中能夠不斷領悟,在與孩子的共同成長中不斷實踐、不斷完善,共同陪伴孩子快樂、健康成長。
    正面管教讀后感家長心得篇十一
    《正面管教a—z日常養(yǎng)育難題的1001個解決方案》這本書是我從單位借來打算這兩天看完的。我用了五天的時間看完了這本書,了解了這本書的主要內容。讀完之后,我就特別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讀后感。
    這本書的結構是非常清晰的,共分為了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紹正面管教的基礎理論,在本書的第1頁到第44頁。
    第二部分是書中第45頁到最后的422頁。第二部分就是把我們養(yǎng)育孩子過程當中遇到的1001個問題對應的解決方案。
    首先,本書教會我們要理解我們的孩子,也要理解自己和當時的這種情形。
    其次,作者會給出我們幾個建議。有了這些建議后,我們還要預防這種問題的發(fā)生。在這些解決方案當中,孩子們能夠學到的生活技能作者也會指出來。針對這個問題的養(yǎng)育要點,書中會有一兩點的提示和說明。
    最后,再結合一個具體的案例來開闊我們家長的思路,從而能更好地去幫助家長解決這個問題。
    這就是一個問題解決方案的大致框架。
    第一部分的基礎理論就是告訴我們正面管教理論知識。正面管教的一個原則就是和善而堅定。這個是我們家長面對孩子問題解決時的一個態(tài)度問題。
    第二就是行動勝于語言。我們中國的家長在管教孩子的時候總是習慣于長篇大論的說教,這樣很不利于孩子對于自己行為后果的理解和認識。我們家長如果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就一定要讓自己也做到。
    比如說,我們要求孩子少看電視或少使用電子產品,那么我們家長就不要整天抱著電視看或拿著手機刷著視頻等。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孩子的行為照出了我們家長日常的所作所為。
    所以我們教育孩子時,一定要做到行動大于說教。
    第二部分的問題解決方案中,我們可以了解到諸如分離焦慮、家務活等孩子經常會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的列舉及解決之道。
    比如,孩子有肥胖的問題,我們怎么結局呢?
    首先我們要理解我們的孩子,肥胖問題會涉及孩子的健康,我們家長必須重視。我們要了解肥胖可能給孩子帶來的危害,同時我們也要考慮到肥胖可能是由于基因問題或身體問題造成的,我們認清原因和危害后,要清楚地知道減少和消除肥胖癥的關鍵在于多進行體育鍛煉、更健康的飲食習慣以及加強健康教育。
    其次,我們可以看到作者給出的幾點建議。然后教給我們怎么做到預防。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孩子可以學到的生活技能有哪些作者也詳細地做了說明。
    最后針對這個問題會舉出例子來開闊家長思路,指出養(yǎng)育要點。
    每一個問題都按照這樣的解決思路來說明,本書的第二部分真的是一個很實用的工具指南。
    當我們家長在遇到各種各樣孩子問題的時候,真的.可以靜下心來讀一讀這本書,然后它會教給你怎么去做,怎么去引導孩子和家長保持一致。
    這本書是一本不錯的管教孩子指南,建議有育兒困擾的家長來讀一讀哦!
    正面管教讀后感家長心得篇十二
    總聽人說:
    如果你是一個家長,你應該讀這本書;
    如果你是一名老師,你更應該讀這本書;
    如果你經常對孩子的行為無法理解,對管理課堂束手無策,那么強烈建議你讀讀這本書。
    現(xiàn)在看來確實如此,看完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正面管教》的作者簡·尼爾森,是杰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家。這本書中告訴21世紀的父母和老師們: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yǎng)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yè)成績。
    其中第四章:重新看待不良行為,本章體現(xiàn)了一個新的理念“最惹人討厭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愛的孩子”,看到這里給我的感觸最深。
    任教的第一年,課堂管理中就有位最讓老師們“頭疼”的孩子小明,小明從進小學第一天就用它獨特的個性讓班里的同學及老師們記住了他,他調皮,跟老師唱反調,老師說往東他偏要往西,上課期間經常會跟老師玩“捉迷藏”,課堂好不熱鬧,有時真是要把他請出去才能正常上課。一直覺得讓學生畏懼自己才能更好的管理課堂,可是這里他不僅不怕,還敢肆無忌憚的偷偷跑出教室,所以調皮搗蛋的他每天受到的批評是很多的。長期下去,不僅未改正壞習慣,還更加難管了。班主任采取了各種方法,首先跟他談心,再跟家長交流,共同管理,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二年級后,習慣依舊,有一次上課在玩一個玩具,為了讓他上課認真聽講,我把玩具沒收了,可是他卻很善心的哭了。通過下課溝通才知道這個是姐姐送給他的,很珍貴很愛惜??赡苓@件事是個契機,我不僅沒有批評他,反而抱住了他,跟他說今天上課認真聽講,晚上放學的時候我就還給你。整天下來表現(xiàn)都還不錯。后來慢慢小明也約愿意跟老師溝通,雖然壞習慣還是很多,但是比以前好了太多。通過這件事突然發(fā)現(xiàn)有時候鼓勵也很重要。
    在這里,正面管教就是變相鼓勵。一般教師在針對犯錯誤的學生時,往往采取嚴厲的訓斥,孩子表面上服從了,但實際上不服氣,長此以往就會形成不良的師生關系。而懲罰雖然能暫時制止不良行為,但不能永久性的解決問題,只有通過鼓勵,幫助孩子體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才能獲得長期的積極效果。讀完這本書,讓我對鼓勵有了深刻的認識:鼓勵對的行為,讓孩子變得自信。管理是一門學問,如何更好的管理還需學習,愿在不斷溝通摸索中成長。
    正面管教讀后感家長心得篇十三
    閱讀了《正面管教》三四章后,發(fā)現(xiàn)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用嚴厲也不用驕縱的方法。正面管教對孩子和大人都不造成羞辱。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與合作為基礎。既不用像嚴厲控制那樣隨時捕捉孩子的好行為并加以獎勵,隨時捕捉孩子的壞行為予以懲罰。從頭到尾都是大人在承擔責任,當大人不在場的時候,孩子們沒辦法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也不用像驕縱型那樣在教導孩子時不負責,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都放棄了責任。正面管教提出了有效管理的四個標準:和善與堅定并行,讓孩子感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長期有效果,教給孩子各種技能,培養(yǎng)孩子良好品格。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用和善的語言和孩子溝通,不懲罰不說教,而是問一些啟發(fā)性語言,使孩子積極地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孩子良好品格。
    文章中提到了大人與孩子之間三種主要互動方式:嚴厲型—這些是你必須遵守的規(guī)則,這是你違反規(guī)則會得到的懲罰;驕縱型—我們沒有規(guī)則。我相信我們會愛對方,并且會幸福,我相信你以后會選擇自己的規(guī)則;正面管教—我們一起來制定對雙方有利的規(guī)則。我們還要共同決定在遇到問題時對大家都有益的解決方案。當我必須獨自做出決斷時,我會堅定而和善,維護你的尊嚴,給予你尊重。從兒子出生到現(xiàn)在,在教育這條道路上我們自己確實走過很多彎路。曾經覺得批評和指責可以幫助兒子矯正一些不良習慣。在平常的管教中是對孩子嚴厲地訓斥甚至打罵,孩子表面聽話了實際心里很不服氣,而我們事后也很內疚。對比了下書上說的三種互動方式,我們是嚴厲型的,常常是我們對他嘮嘮叨叨,他茫然地被動接受,但下次碰到同樣的問題時,錯誤依舊發(fā)生。而我們只能是對他懲罰,收效甚微。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也使用過驕縱的方法,認為這是培養(yǎng)他自信的一種方法。我們一切以孩子為中心,他犯錯誤的時候我們也不說教,讓他自己解決,甚至不指出他的錯誤,怕傷到他的`自尊和自信,但是這種教育方法似乎也不行,因為這樣以后小孩子意識不到很多錯誤,甚至認為我們家長就不應該管教她了,或者在事情上他總認為他有道理,家長的話根本聽不進去,我行我素。
    我認為,與孩子交流的方法可總結為以下四步:第一、表達出對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實你的理解是對的。第二、表達出對于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寬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認同或寬恕孩子的行為,而只是意味著你理解孩子的感受。這時候再告訴孩子,你也曾有過類似的感受或行為,效果會更好。第三、告訴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誠而友善地進行了前面兩個步驟,孩子此時就會愿意聽你說了。第四、讓孩子關注于解決問題。問孩子對于避免將來再出現(xiàn)這類問題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沒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議,直到你們達成共識。這只是本書中成人與孩子贏得合作的四個步驟。在成人友善、關心和尊重的態(tài)度下完全是能夠營造出一種讓孩子愿意聽,愿意合作的氣氛。
    值得強調的是,太多的父母認為在生氣時就要解決問題。其實,這是最不適合解決問題的時候。在生氣的時候,人們接通的是“原始腦”——其選擇只有“戰(zhàn)”(爭奪權力)或者是“逃”(后撤,并且無法溝通)。我們不可能用“原始腦”做出理性的思考。我們會說些過后就后悔的話。在處理一個問題之前,先讓自己冷靜下來,直到能夠用理性大腦來思考時再解決問題才有意義。這也是我們應該教給孩子的一項重要技能。有時候,“決定你要做什么”(這是你將在第5章里學到的一個好工具)要比試圖讓孩子去做什么好得多——至少在孩子愿意合作而不再和你較勁之前是如此。所以,要記?。汉蜕频扔谧鹬?。
    正面管教讀后感家長心得篇十四
    這個假期學校讓讀一本書――《正面管教》,說實在的,看了這本書的目錄,讓我感覺這是一本講大道理的書。臨近開學了,為了完成任務,強制自己靜下心來看這本書,我卻發(fā)現(xiàn)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書的作者簡?尼爾森,是杰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家,加里福尼亞婚姻和家庭執(zhí)業(yè)心理治療師,美國“正面管教協(xié)會”的創(chuàng)始人。她是七個孩子的母親,22個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還有兩個孩子的曾祖母。她曾經擔任過十年的有關兒童發(fā)展的小學、大學心理咨詢教師,她是18本著作的作者或合著者,是眾多著名育兒及養(yǎng)育雜志的顧問。
    正面管教是一種不同的教育方式,是讓學生們參與專注的解決問題,而不是成為懲罰和獎勵的被動接受者。讓孩子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氛圍中,培養(yǎng)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使他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正面管教倡導既不懲罰也不嬌縱,棄二者之短而采其所長,既有驕縱的和善,亦有懲罰的堅定,而剔除了驕縱的無規(guī)矩和懲罰的過分嚴厲。
    整體來說,正面管教就是一種鼓勵模式。以往教師在針對犯錯誤的學生時,往往采取嚴厲的訓斥,孩子表面上服從了,但實際上不服氣,長此以往就會形成不良的師生關系。而懲罰雖然能暫時制止不良行為,但不能永久性的解決問題,只有通過鼓勵,幫助孩子體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才能獲得長期的積極效果。讀完這本書,讓我對鼓勵和贊揚的區(qū)別有了深刻的認識:贊揚針對的是做事的人,而鼓勵針對的是行為,贊揚是評價式的,鼓勵是自我指向的,贊揚長期的效果是讓孩子依賴于他人,而鼓勵能讓孩子自信。舉個例子,我的孩子從上一年級開始,有一段很長的時間里寫作業(yè)都磨磨蹭蹭的,我采取了各種的方式,比如說按照我要求的時間寫完作業(yè)的,給予金錢上的獎勵,或語言上的表揚,但是效果甚微。以往我認為坐在孩子旁邊看孩子寫作業(yè),陪伴孩子,不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能力,實際上,坐在孩子身邊,陪伴孩子寫作業(yè),是在精神上給予孩子的一種鼓勵和支持。就比如練電子琴,在最初剛開始的時候,我都一般坐在她旁邊,鼓勵她,幫助她想辦法一起解決問題,克服困難。隨著孩子彈琴技能的增長,現(xiàn)在她有信心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我就放手讓她自己練習。鼓勵的方式有很多種,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老師要動腦筋、想辦法采取不同的鼓勵方式,來增強孩子的自信。
    讀了《正面管教》這本書,我還有一個感受,要想改變孩子,首先要改變自己?,F(xiàn)在的孩子,無論是小學生,中學生還是大學生,被家長包辦代替的太多了,大人們事無巨細的替孩子們打算,抹煞了孩子辦事能力,判斷能力,決策能力的提高的機會,也讓他們失去了對生活、對社會、對事情的熱情。讀后感?就比如說,這個假期我的孩子參加了一個軍事拓展夏令營,她從來沒有離開過我,我很擔心她能不能適應這個夏令營生活,但孩子快樂自信、頑強的笑容告訴我孩子的潛力是巨大的。通過這件事,我深刻的認同了這本書里告訴我們的,尋找機會幫助孩子從自己的經歷中學習,學會放棄對孩子的控制,轉而以一種合作的方式與孩子們共同努力,正面管教才會有效,或者說老師家長的管教才會有效。
    這本書還告訴了我們一些溝通的技巧,其中有幾個我非常的贊同,比如說探詢,要用好奇心增進情感連接并改善溝通。和孩子一起探詢問題,既增加了孩子的好奇心,在共同解決問題中增進了與孩子的情感,這是一種很好的溝通方式。還有一點就是尊重,當你尊重孩子時,你會認可孩子的一些不同觀點,尊重會創(chuàng)造一種接納的氛圍,并鼓勵成長和有效溝通。在尊重這點上,我還需要改善,有的時候在與孩子或者學生溝通時語氣過于強硬。
    我相信,讀了這本書,我會通過自己的改變,來改變孩子,改變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