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先進事跡和頒獎詞(模板8篇)

字號: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先進事跡和頒獎詞篇一
    一個只念過幾年私塾的女人,在兒子6歲以前就教會他認3000個字,這個女子想必應有絕頂?shù)穆斆?。楊振寧就是靠這樣一個媽媽啟蒙的。一個78歲的大科學家如此深情地回憶自己沒有受過任何新式學堂教育的母親,那情景讓人感動。
    “我母親1896年出生在安徽合肥,她小的時候還裹過腳,到了民國的時候,才又把腳放開了,所以她的腳不是三寸金蓮,但那是一雙變形了的腳,我每一次看見她的腳,都覺得非常難過。她念過幾年私塾。我認識的頭3000個字是母親教會的,那時候父親在芝加哥大學留學,只有我跟母親住在一起。我認識了許多與我母親一樣的舊式婦女,我很佩服,她們受到了中國傳統(tǒng)禮教的影響,而對于這些禮教,有堅定的信念,這個信念今天講起來,有人會認為是愚忠愚孝,可是假如你拋開這個價值觀,這個所謂愚忠愚孝的力量是無窮大的。
    “那么,到了比她年輕一輩的男人或者女人,我想這個堅強的意志,漸漸地沒有了,這是因為整個世界都在向另一個方向走。所以你如果要問我,說我母親除了養(yǎng)育我,除了教我3000個字,還給我留下了什么呢?我想,她留下的,是使我了解到有堅強意志的信念,是一種無比的力量?!?BR>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先進事跡和頒獎詞篇二
    為保家衛(wèi)國,您少年參軍、血灑疆場,負傷落下終身殘疾;為重鑄榮光,您放棄護理、回到家鄉(xiāng),帶領鄉(xiāng)親走出貧困;為告慰英烈,您用嘴銜筆、殘肢抱筆,著書傳承革命精神?!拔沂茄┑乩锏尿球荆m然沒手沒腳,卻可以使冰封的土地松軟。只要永不言敗,敢于挑戰(zhàn)極限,絕路也可以逢生”,《極限人生》中的這句話便是您人生最真實的寫照、最生動的注腳。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您浴血戰(zhàn)場、以身許國,用行動詮釋愛國情懷。在您10歲時,父親被日本侵略者殘忍殺害;14歲那年,您參軍入伍,跟隨部隊南征北戰(zhàn),歷經(jīng)戰(zhàn)斗上百次;17歲時,您在朝鮮戰(zhàn)場上身負重傷,昏迷93天后,竟奇跡般生還。醒來之后,您發(fā)現(xiàn)手腕以下沒有了雙手,膝蓋以下沒有了雙腳,甚至連左眼也失去了光明。面對這副殘缺的身體,您多次嘗試一死了之,卻發(fā)現(xiàn)連自殺都成了奢望。“輕生是自私,自殺是孬種,有勇氣活下去才是英雄!”想到犧牲的戰(zhàn)友,想到指導員的遺囑,您又重新燃起活下去的希望。成千上萬次的練習,您學會了吃飯;無數(shù)次的跌倒、爬起,您學會了站立;年復一年的堅持,您終于能夠生活自理。您用實際行動向我們展現(xiàn)了中國共產(chǎn)黨員的堅毅和頑強!
    “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您放棄護理、回歸家鄉(xiāng),帶領鄉(xiāng)親們走出貧困。作為特等傷殘軍人,您本可以在榮軍休養(yǎng)所里安度一生,但您卻放棄了安逸的生活,選擇回到家鄉(xiāng)張家泉村開啟新的人生。25年的村黨支部書記生涯,您拖著十幾斤重的假肢,看遍了山山水水,走遍了寸土寸田,訪遍了家家戶戶。為提高村民的文化水平,您建圖書館、辦夜校,培養(yǎng)了村子發(fā)展的中堅力量;為解決村子的水源匱乏,您打水井、修水渠,徹底解決村子的用水難題;為讓村民早日用上電,7年的時間,2萬多公里的奔波,15公里的架電材料,您讓點油燈成為張家泉村的歷史。沒有左眼,您卻讓家家戶戶燈火通明;沒有雙手,您卻把山村裝點得花果飄香;沒有雙腳,您卻帶領鄉(xiāng)親們走上了一條康莊大道。
    “鐵骨揚正氣,熱血書春秋”,您殘肢抱筆、七易書稿,用小說傳承革命精神。“只要你能活著回去,就要想辦法把咱們的犧牲寫下來,傳給今天的人和后代……”指導員犧牲前的囑托一直縈繞在您耳畔。為了完成戰(zhàn)友的臨終遺愿,為了讓世人銘記英雄的壯烈犧牲,為了革命精神能夠代代傳承,您用7年時間完成了《極限人生》這部激蕩浩然正氣的生命之作。兩千多個日夜里,您伏身桌前,用舌頭舔舐著書頁,汗水浸透了稿紙;4本翻爛的字典,50多支用壞的筆,幾百斤作廢的稿紙,這是您寫作歷程的最好見證。一項重要的使命完成了,但您創(chuàng)作的腳步并沒有因此停下。1999年,您又將第二部自傳體小說《男兒無悔》捧給了世人。
    命運給了您太多的苦難,正是這些苦難,鑄就了您無比堅定的理想信念、一心為民的高尚情懷、敢于擔當?shù)膶嵏删?。作為青年黨員,我們一定會像您一樣肩負起共產(chǎn)黨員的責任和使命,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決心、“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胸懷,投身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去。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先進事跡和頒獎詞篇三
    在劉伯明被飛行學員選中后,他的命運就與國家的命運緊密地聯(lián)系到一起,隨著國家的發(fā)展,對于劉伯明個人來說,也隨著國家的發(fā)展而進步,才能一步一步飛往外太空之中。
    作為個人來說,能力很重要,選擇和機遇也非常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國家這個大平臺,只有這個平臺發(fā)展足夠大,足夠好的時候,才能提供更多的機遇和選擇,個人的能力才能發(fā)揮出來。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先進事跡和頒獎詞篇四
    在美國尤金舉行的20xx年國際田聯(lián)鉆石聯(lián)賽尤金站比賽,中國飛人蘇炳添在男子100米比賽中,以9秒99的成績并列季軍。蘇炳添成功奪牌讓中國人倍受鼓舞。他是中國的驕傲,更是亞洲的驕傲。他不到最后一秒不放棄的精神,更值得我們深思與學習。人生想要成就一番事業(yè),就必須專注執(zhí)著,正確科學地把握自己,永不言棄的精神,才能取得成功。
    專注精神,不受干擾,是一種智慧。這是一種精神,一種成功所必須的精神。他,年僅25歲,就獲得了獲得了神學哲學雙學位。如果他愿意,他隨時可以成為巴赫音樂最正統(tǒng)的接班人,這就是史懷哲傳奇的青年人生。然而,外界的鮮花掌聲,輿論的吹捧沒有給這個理性的年輕人帶來一絲的浮躁。29歲時,他決定從零基礎學習醫(yī)學,拯救非洲難民。從此,他把畢生的精力,都專注地奉獻給了非洲醫(yī)療事業(yè),在蠻荒叢林中度過余生。被譽為“非洲之父”的他,臨終時由衷感慨:“上帝啊!當跑的路我跑過了,盡力了,我一生扎實的活過了!”史懷哲的一生可謂專注地做到了追隨奉獻的本心,做了最真實的自己。可見,人想要做好一件事,必須要具有專注精神,才能集中精力,全力以赴。
    努力拼搏,科學追求,是一種能力?!吧弻嵱行膽凰溃松桌蠅羝V?!蹦祥_馬蹄湖畔的親筆題詩,正是葉嘉瑩先生一生的寫照。已九十歲高齡的她是中國古典詩詞研究領域的開拓者。她研究的方法講究科學,充分利用優(yōu)勢,她大半生漂泊,所到之處,從孩子到成人,傳播的方法都是讓人喜聞樂見,她也從中得到啟發(fā)。葉先生曾說,她的根在祖國,她要為祖國永遠留下古典詩歌的財富。于是,人們依舊能在世界各地華人文化圈內(nèi),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的一生的努力也終讓一代年輕人感受到了中國古典詩詞的魅力。她因此成為當今詩壇傳播中國古典文化的一員宿將。不管形勢如何變化,她的科學精神和執(zhí)著的卓越的內(nèi)涵,卻始終沒有改變,精神矍鑠,風采依舊,真是“蓮實有心”“夢偏癡”。所以,要成就一番事業(yè),執(zhí)著的精神加上科學的態(tài)度,才是成功的雙翼。
    永不放棄,更是一種高寶貴的品質(zhì)。在成功的路上,一定會遇到許多許許多多困難,只有那些不畏艱險,執(zhí)著追求的人才有希望達到頂點。他生來就沒有四肢,獨特的外表讓人銘記。他就是享譽全球的演說家尼克。胡哲。少年時飽受嘲諷,讓他閃過輕生念頭。但跳進浴缸前他改變了想法,他想要清醒地活著。于是,他苦練演說技巧,到世界各地尋找機會。在被拒絕上百次之后,終于感動了世人。憑著出色的勵志演講,他贏得全球的尊敬。三十出頭也擁有了自己的公司。他說:“沒手、沒腳、沒煩惱?!币虼?,他的樂觀與堅忍終于帶他度過了最艱苦的歲月,終于駛向成功的彼岸。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先進事跡和頒獎詞篇五
    聶海勝1964年出生于湖北棗陽楊垱鎮(zhèn)一個小村莊里。兒時貧困的生活常常讓父母為區(qū)區(qū)幾元錢的學費犯愁,只好東挪西借,有時代替學費交到老師手中的竟是一只兔子。聶海勝姐弟六人,他排老六。父母靠種田維持生計,家大口闊,生活拮據(jù)。小時候,糧食不夠吃,印象里最多能搜撿到的就是紅薯面做的黑窩子、雜面餅,蘿卜干、咸菜、大醬是家中餐桌上的主菜,因此直到現(xiàn)在聶海勝一聞到大醬味就犯惡心。
    聶海勝對待學習,自覺而刻苦。盡管沒錢買學習資料,但課本上的內(nèi)容,在哪頁哪個位置,他都清清楚楚。讀小學時他經(jīng)常穿著姐姐的舊布衫,打著赤腳,但學習很刻苦,特別是數(shù)學成績好,經(jīng)常考滿分。初中畢業(yè)考試,聶海勝考上了縣重點高中。那個假期,他搬木材、下地干活,掙出了上高中的學費。整個楊垱鎮(zhèn)只有兩個學生考上。學校了解到他的家庭困難,為他補助了救濟金。每次放假,他還去十幾里外的堂兄家?guī)椭崮静?、裝茶葉、下地干活,一個假期下來能掙十幾塊錢。就這樣,他靠自己的雙手掙出了上高中的學費。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先進事跡和頒獎詞篇六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主任鄧一兵在今日舉行的國新辦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聶海勝參加神十任務發(fā)射出征的當天進行了體檢,體檢是空腹凈重72公斤。太空授課時測量出的聶海勝的質(zhì)量和他的實際體重基本相符。
    鄧一兵說,關(guān)于航天員聶海勝的體重問題。注意到網(wǎng)上對這個問題的質(zhì)疑,網(wǎng)上說的67公斤是聶海勝20__年參加神六任務時的體重,截止到20__年已經(jīng)有八年了,他的年齡也從41歲到了49歲。按照中年人群的體重增長規(guī)律,體重增長5公斤是符合正常規(guī)律的,而且他72公斤的體重也是符合發(fā)射要求的。
    鄧一兵表示,在太空授課的過程中,聶海勝用質(zhì)測儀測量質(zhì)量的時候,他當時穿著艙內(nèi)的工作服、內(nèi)衣、艙內(nèi)工作襪,還有艙內(nèi)用鞋,這些重量統(tǒng)計起來大約是1.89公斤。所以綜合上面這些信息,太空授課時測量出的聶海勝的質(zhì)量和他的實際體重是基本相符的。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先進事跡和頒獎詞篇七
    近日,中央宣傳部授予朱彥夫同志“時代楷?!睒s譽稱號,并于3月31日,中央宣傳部會同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民政部和總政治部在中央電視臺向全社會公開發(fā)布“時代楷?!敝鞆┓虻南冗M事跡。
    魯迅說過: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學。而朱彥夫,又是這所大學中災難最為深重的人。就是他,不論在任何情況下,他始終保有對黨的堅定信念,靠著對黨無限的忠誠精神,靠著自己非凡的毅力,自強不息,用生命譜寫了一曲美的人生價值的奉獻之歌。他的精神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是我們每個共產(chǎn)黨人學習的“精神糧倉”。
    首先,要學習他始終保有共產(chǎn)黨人的理想信念。正是因為他始終保有共產(chǎn)黨人的理想信念,朱彥夫,在淮海戰(zhàn)役、渡江戰(zhàn)役、抗美援朝戰(zhàn)爭年代,他毅然選擇勇往直前、無所畏懼;在喪失四肢和左眼情況下,他毅然選擇了自食其力、奮發(fā)進取;在和平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他能夠在平凡的崗位干出輝煌的業(yè)績,帶領村民,千方百計,歷經(jīng)艱難,發(fā)展教育,大搞農(nóng)業(yè)開發(fā),把一個窮山區(qū)村,變成全鄉(xiāng)的先進村。朱彥夫,一個四肢不全的人,卻能夠經(jīng)受住來自社會變革帶來的各種嚴峻挑戰(zhàn)和風險考驗,也正是因為他始終保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只有始終保有共產(chǎn)黨人的理想信念,我們才能在任何時候把握人生的正確方向,在任何時候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
    其次,學習他始終自強不息奮發(fā)進取的精神。在抗美援朝的一場戰(zhàn)爭中,他奮勇抗敵,最后陣地只留下他一個人。當昏迷幾十天的他醒過來時,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了四肢,沒有了左眼,但他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選擇了做人生的強者,挑戰(zhàn)人生的極限。為了減輕國家的負擔,為了不讓別人照顧,他毅然要求回到了自己的家鄉(xiāng)。憑著對生命的熱愛,他學會了生活自理;憑著對家鄉(xiāng)有熱愛,他奮發(fā)圖強,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憑著對知識的渴望,他自學知識并寫出了《極限人生》和《男兒無悔》代表作。他的生活歷程,就是一部自強不息奮發(fā)進取的歷程。
    再次,學習他始終堅守老百姓這塊陣地的執(zhí)著。他回到家鄉(xiāng)后,那一天,全村8名黨員齊刷刷地舉起手,選舉他為張家泉村黨支書。很多人眼里他是一個傳奇,但他說:“我這個條件只能是一個字:拼!為百姓,就是守住陣地!”為了改變家鄉(xiāng)的貧困落后面貌,在村黨支部書記的崗位上,一干就是25年;“從那時起,他肩負重任,又捧出了一篇篇描山寫地的絕世文章!他拄著雙拐,爬山頭,到田間,訪貧問苦到家院;他用殘臂、用假肢支撐著大干苦干,開山劈嶺,治山改水,打機井;他躺在地里,跪在溝里,育苗、拔草、澆水;他帶領村民,千方百計,歷經(jīng)艱難,把光禿禿的荒山,變成了綠山果園;向瘠薄的土地,要出了高產(chǎn);修道路、搞副業(yè),全村用上了電……”在他的帶領下,一個窮山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先進村。他堅守老百姓這塊陣地,也就堅守了一個共產(chǎn)黨的精神高地,永遠值得我們共產(chǎn)黨人學習。
    “時代楷模朱彥夫”是廣大黨員干部踐行群眾路線活動的“精神食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我們偉大“中國夢”的征途中的強大“精神武器”!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先進事跡和頒獎詞篇八
    共產(chǎn)黨人講“無我”,是境界,是胸懷,是格局,是心中無私,全心全意為黨和人民事業(yè)奮斗;是心中有民,始終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時時為老百姓著想,處處為老百姓辦事。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朱彥夫的事跡平凡而偉大、樸實而閃光,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無私奉獻,觸動著你我內(nèi)心最敏感的情感。
    樸實,是立身之本,是大愛無私的人生態(tài)度。朱彥夫作為一級傷殘軍人,毅然放棄優(yōu)越的特護待遇,主動回到家鄉(xiāng)為群眾服務。他擔任村支部書記25年,沒有領過工資,作了上千場報告,沒要過一分錢報酬,還用自己的撫恤金辦夜校,自當教員教群眾識字,自掏腰包采購公用物資?!白鳛楣伯a(chǎn)黨員,你就得這么干,不這么干,這個共產(chǎn)黨員就是假的,就是虛的。”朱彥夫這些樸實話語,折射著堅定的信念,體現(xiàn)著“無我”的境界。
    樸實,就是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忘我工作、無私奉獻,不計個人得失,展現(xiàn)的是一種偉大的“無我”境界。共產(chǎn)黨人講“無我”,是境界,是胸懷,是格局,是心中無私,全心全意為黨和人民事業(yè)奮斗;是心中有民,始終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時時為老百姓著想,處處為老百姓辦事。朱彥夫用行動展現(xiàn)了共產(chǎn)黨員的“無我”境界。
    樸實“無我”的人,常常也是精神富足的人,還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捌鸪?,自己走幾步不摔倒,就是一種幸福;干村支書,為群眾多辦點好事,也是一種幸福;苦熬七年,寫成一本書,奉獻給社會,更是一種幸福?!痹谶@里,朱彥夫?qū)π腋5睦斫馐悄菢訕銓?,完全超越了個人欲望。從朱彥夫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奉獻者的“無我”風采,聽到的是一曲奉獻者的“無我”之歌。
    心底無私天地寬。今天,我們謳歌英雄、崇尚楷模,不應該止于“誠心正意”的敬仰,而應該有起而行之、始于足下的行動,扎扎實實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樸實而“無我”,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獲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創(chuàng)造不平凡的成就。人人如此,涓滴之水終將匯聚成不可阻擋的時代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