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麗水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與高中招生工作的通知

字號:


    從麗水市教育局了解到,《2024年浙江麗水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與高中招生工作的通知》已公布,相關事宜詳情如下:
    
    各縣(市、區(qū))教育局、市直屬學校(單位):
    根據《浙江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荚囌猩贫雀母锏膶嵤┮庖姟罚ㄕ憬袒?017〕122號)和《浙江省教育廳關于實施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全省統一命題的通知》(浙教基〔2023〕51號)等文件精神,現就做好2024年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與高中招生工作通知如下:
    一、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
    2024年全市繼續(xù)實行浙江省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以下簡稱“中考”)。中考全面反映初中畢業(yè)生在學科學習目標方面所達到的水平,考試結果是衡量初中畢業(yè)生學業(yè)水平的主要依據,也是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據之一。
    二、中考科目設置與命題、閱卷
    (一)中考科目設置
    1.文化考試
    中考的文化課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社會(含道德與法治、歷史與社會,下同),共五科:
    
    備注:自2026年起,社會學科全省統一采取閉卷考試。
    2.技能測試
    (1)體育與健康考試。2024年,體育與健康考試按《麗水市教育局關于印發(fā)麗水市初中畢業(yè)生體育考試實施意見的通知》(麗教基〔2018〕5號)和《麗水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fā)麗水市扶助殘疾人實施辦法的通知》(麗政發(fā)〔2020〕10號)執(zhí)行,對確實喪失運動能力的殘疾考生(憑殘疾人證書并經縣級以上醫(yī)療部門喪失運動能力的鑒定),可予以體育中考免試,中考體育成績按滿分計入體育考試總成績;其他因身體情況不宜參加項目考試的殘疾考生(憑殘疾人證書),可依申請免考1-3個項目,每個免考項目以8分計入體育考試總成績,未申請的項目以實考成績計分。
    (2)實驗操作測試。由各縣(市、區(qū))教育技術中心(電化教育館)制定測試方案,并組織實施。測試成績按A、P、E三個等級呈現,分別代表優(yōu)良、合格、待合格。測試工作須在五月中旬前完成。
    (3)信息技術測試。由各初中學校自行組織對學生進行測試,成績按A、P、E三個等級呈現,分別代表優(yōu)良、合格、待合格。測試工作須在五月中旬前完成。
    3.總分
    中考成績總分設總分1、總分2、總分3:總分1=五科文化考試成績之和,滿分620分;總分2=總分1+體育成績,滿分650分;總分3=總分2+優(yōu)惠分值。
    (二)文化考試命題
    根據《浙江省教育廳關于實施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全省統一命題的通知》(浙教基〔2023〕51號)規(guī)定,自2024年起,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社會等5門科目實行省級統一命題。
    (三)閱卷與成績評定
    1.閱卷工作由市教育招生考試中心統一組織,采用網上閱卷的形式進行。
    2.考試成績以分數制和等級制兩種方式同時呈現。學業(yè)考試成績以等級方式呈現,等級分為A、B、C、D、E五級,分別代表優(yōu)秀、良好、中等、及格、待及格,其中“優(yōu)秀”為15%左右,“良好”為30%左右,“待及格”控制在5%以內。各等級所對應的分數線由各縣(市、區(qū))教育局統一劃定,等級制成績由各初中學校記錄到電子學籍系統中??荚嚦煽兇案竦膶W生,可參加各初中學校自行組織的補考,補考成績作為畢業(yè)評價依據。高中招生采用分數制成績。
    三、中考報名
    考生可在學籍地或戶籍地選擇一地報名參加中考,并在中考所在地參加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應屆畢業(yè)生由學籍所在初中學校集體報名,若需回戶籍地報名中考的,持戶口本到戶籍地縣級教育招生考試部門報名。歷屆畢業(yè)生須持戶口本和《浙江省義務教育證書》,到相應縣級教育招生考試部門報名。
    一個學籍只能報考,高中在校生不得報考。
    在我市就讀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可在我市報名參加中考和高中階段學校錄取。
    四、綜合素質評價
    1.認真做好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初中畢業(yè)生綜合素質評價,是全面檢測初中畢業(yè)生基礎性發(fā)展目標達成狀況的重要手段,也是高中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各縣(市、區(qū))教育局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切實加強領導,指導轄區(qū)內初中學校認真制定完善綜合素質評價的實施細則,對全體初中畢業(yè)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
    2.綜合素質評價應做到過程與結果相結合。學校應當依照所建立的《學生成長記錄冊》內容,全程、全面、客觀、公正記錄學生在初中階段各方面的成長狀況,內容包括各學期的學習成績、社會活動表現、獎勵情況、反映個人特長和才能的成果、作品和獲獎證書等。2024年應屆畢業(yè)生應有三學年(2021、2022、2023學年)的學生成長記錄。
    3.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由“綜合評語”和“等第測評”兩部分組成?!暗鹊跍y評”共分四個模塊:品德表現、運動健康、審美藝術、創(chuàng)新實踐,等第的認定分為A、P、E三個層次,分別代表優(yōu)良、合格與待合格。其中實驗操作和信息技術的測評由各縣(市、區(qū))按各自制定的方案執(zhí)行,評定結果納入上述相應模塊,并記入學生電子學籍“學生成長檔案”。
    具體工作由各縣(市、區(qū))教育局組織實施。
    五、招生優(yōu)惠
    (一)優(yōu)惠類別
    1.符合條件的軍人子女和在職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子女,公安英烈和因公犧牲傷殘公安民警子女,根據省有關文件規(guī)定執(zhí)行。
    2.少數民族考生,優(yōu)惠5分。參照《浙江省進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實施方案》文件精神,自2027年起取消該項優(yōu)惠,景寧畬族自治縣可結合當地實際逐步取消。
    3.歸僑、華僑子女、歸僑子女和臺灣省籍考生,優(yōu)惠5分。
    4.在職在聘的高層次人才子女,根據市人才科技相關文件精神執(zhí)行。
    優(yōu)惠只享受一項,按就高原則執(zhí)行。如遇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上級政策變化,上述優(yōu)惠政策也作相應調整。
    (二)辦理方式
    上述第1、2、3項的考生和家長通過浙里辦APP申請辦理中考優(yōu)惠。
    上述第4項憑人才稱號相關材料,到所在縣(市、區(qū))教育招生考試部門辦理。
    各縣(市、區(qū))教育招生考試部門在中考優(yōu)惠主管部門審核后,經公示,于5月31日前報市教育招生考試中心備案。
    六、高中招生錄取工作
    各縣(市、區(qū))教育行政部門要根據省、市高中招生政策規(guī)定,完善本地高中招生錄取辦法,統籌普通高中、中等職業(yè)學校招生工作,堅持統一制定招生政策、統一工作部署、統一錄取平臺,加強各類招生的統籌協調,確保普職招生協調有序。
    1.加強招生計劃管理。各高中階段學校必須嚴格按照招生計劃招生。各普通高中學校必須按分配生、普通生、民族生、特長生等申報招生計劃。各中等職業(yè)學校(含委托招生的技工院校)必須按專業(yè)大類,結合學制、跨區(qū)域招生等申報招生計劃,擴大長學制招生計劃,原則上長學制招生計劃數不低于學校總招生計劃的40%。加強中等職業(yè)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融通,鼓勵各縣(市)以不同形式探索職普融通班,優(yōu)化普職結構。麗水市少年兒童業(yè)余體育運動學校(簡稱市少體校,下同)高中階段招生計劃統一納入全市招生計劃。
    2.強化跨區(qū)域招生管理。除市域特長生外,公辦普通高中不得跨縣(市、區(qū))域招生。市教育局根據各縣(市、區(qū))高中學位情況、生源情況合理統籌高中資源,對普通高中學位資源不足的縣(市、區(qū)),組織民辦普通高中合理安排跨縣(市、區(qū))招生。中職與應用型本科一體化專業(yè)(3+4)、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yè)、中等職業(yè)學校優(yōu)質特色專業(yè)、中高職一體化專業(yè)(3+2)、區(qū)域中高職一體化專業(yè)(5+0)等跨縣(市、區(qū))招生,納入市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管理。
    3.推進集團化分類辦學。根據《麗水市教育局關于推進普通高中集團化分類辦學促進創(chuàng)新型后備人才培養(yǎng)的指導意見》(麗教基〔2019〕4號)精神,堅持特色多樣、分類辦學原則,統籌協調推進市域、縣域創(chuàng)新型后備人才培養(yǎng)計劃,加強科技、人文、體藝、綜合等多個領域創(chuàng)新型后備人才培養(yǎng)。具體實施方案由學校制訂,經當地教育局審核報市教育局備案后實施。
    4.實行特長學生單列招生。特長學生是指在某一學科或某一方面,主要是藝術、體育、創(chuàng)新發(fā)明、信息技術、自然科學、文學創(chuàng)作等具有特殊才能的學生。經申報批準可在市域和縣域范圍內分別招收特長生。高中學校招收特長學生,應事先在招生章程中提前明確招收特長學生的類別、數量、標準等,并根據學生的中考成績、專業(yè)測試成績、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按一定權重進行考核錄取,其中中考成績所占權重不低于30%。招生學校要將招生的相關事項,包括標準、條件和程序等內容,在招生錄取方案中詳細列明,經主管教育局批準后方可實施,并提前向社會公布。原則上專業(yè)測試應在中考前完成,入圍名單經公示后報主管教育局,錄取名單須向社會公布。
    5.加強分配生招生工作。繼續(xù)實行優(yōu)質示范普通高中分配生制度,優(yōu)質示范普通高中學校不低于60%的招生名額合理分配到區(qū)域內初中學校(校區(qū)),實現分配生初中學校(校區(qū))全覆蓋。招收分配生必須在招生前由各縣(市、區(qū))制定分配方案,并向社會公布。具備報考所在初中學校(校區(qū))初二、初三連續(xù)兩年及以上學籍并實際就讀的應屆畢業(yè)生可享受分配生政策。分配生錄取低控制分數線由教育主管部門劃定。鼓勵各優(yōu)質示范普通高中學校擴大分配生比例。其他普通高中對農村初中學生可實行適當降分錄取,具體辦法由各縣(市)教育局確定。根據《浙江省教育廳關于做好優(yōu)質普通高中分配生招生工作的通知》(浙教基〔2023〕52號)文件精神,自2027年起,分配生招生計劃的名額以符合條件的初中學校(校區(qū))畢業(yè)生人數為依據,按比例分配到每所初中學校(校區(qū));具有麗水市各縣(市、區(qū))學籍且在同一初中學校(校區(qū))在籍在讀滿3年的應屆畢業(yè)生方可參與分配生招生,中途轉學的學生不得參與分配生招生。
    6.完善全市統一的招生錄取平臺。進一步完善全市高中階段學校統一招生錄取平臺〔設1個市總平臺和8個縣(市)分平臺〕,覆蓋所有高中階段學校(含委托招生的技工院校)。對招生計劃、中考報名、志愿填報、成績查詢、錄取結果等全過程進行統一管理。所有類型招生均在招生平臺實施,不在全市統一招生平臺錄取的學生不予注冊學籍,各高中階段學校不得線下報名錄取。
    7.志愿填報和錄取批次。全市考生于7月4日前在各地招生錄取平臺上填報中考志愿,具體時間由各地統籌安排。全市平臺分三個錄取段次,即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
    第一段包含浙江省海軍青少年航空學校、市域普通高中特長生、中職與應用型本科一體化專業(yè)(3+4)、市少體校等計劃招生錄取。由市總平臺于7月6日統一完成錄取。
    第二段包含全市普通高中學校計劃招生錄取。由縣(市)分平臺及市總平臺于7月8日前獨立完成錄取。
    第三段包含中等職業(yè)學校(含市內外職業(yè)學校、委托招生的技工院校)三年制專業(yè)、中高職一體化專業(yè)(3+2)、區(qū)域中高職一體化專業(yè)(5+0)、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yè)等計劃招生錄取。由縣(市)分平臺及市總平臺于7月8日前獨立完成錄取。實行平行志愿錄?。ǔ亻L生外)。
    8.規(guī)范報考程序管理??忌仨毎匆?guī)定報考,所有考生的報考信息和志愿填報信息(含放棄填報志愿)的紙質文本需經考生和家長(監(jiān)護人)進行書面確認,并報教育招生考試部門備存。其中,中職與應用型本科一體化專業(yè)(3+4)計劃招生在平臺填報志愿后,于7月5日8︰30-17︰00到各縣(市、區(qū))教育招生考試部門進行現場確認。一旦錄取,其他學校不得再錄取。
    9.做好綜合素質評價。綜合素質評價等第為高中招生錄取的前置條件,所有要求升入優(yōu)質示范普通高中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等第需達到2A2P及以上。
    10.加強民族學生招生。各縣(市)教育局要高度重視高中階段民族教育工作,可采取計劃單列等方式,保障少數民族學生的初升高比例。
    七、高中新生學籍錄入及審核工作
    1.高中階段學校必須嚴格執(zhí)行招生計劃,不得計劃外招生。市教育局按下達的2024年高中招生計劃設定各校新生學籍數量,未經同意計劃外招生不能取得學籍。
    3.培訓制度
    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保證每位參與綜合素質評價的人員得到及時有效的培訓,明確各項目測評和綜合評語撰寫的基本程序和要求,統一標準和尺度。提高有關人員的職業(yè)道德水平和綜合素質評價能力,確保評價過程和結果的公平、公正,確保權威性與可信度。
    4.監(jiān)督制度
    紀檢監(jiān)察、教育督導等部門應對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及高中招生錄取工作進行全程監(jiān)督,落實領導責任制,同時制定相應制度,實行社會監(jiān)督。
    學生、家長、教師和其他社會人士對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和高中招生中可能危害公平、公正的現象和行為,或者對結果存在異議的,可向當地教育局或其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投訴。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要嚴格遵守招生規(guī)范。對嚴重違反招生規(guī)定、擾亂招生秩序、剝奪學生考試權利的行為,將根據人事管理權限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5.考評制度
    各縣(市、區(qū))教育局要加強對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綜合素質評價及高中招生錄取工作的領導。建立初中畢業(yè)與高中招生工作考核制度,對有關部門和人員及時進行評價和考核。
    九、其他
    本文件由市教育局負責解釋,自發(fā)布之日起施行,請各地根據本文件制定具體招生錄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