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端午節(jié)400字作文怎么寫

字號:

端午節(jié),一個充滿傳統(tǒng)氣息的節(jié)日,每當這個時節(jié),空氣中都彌漫著粽子的香氣。以下是整理的《六年級端午節(jié)400字作文怎么寫》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六年級端午節(jié)400字作文怎么寫 篇一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嗎?端午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我們都會慶祝這個富有意義的日子。
    端午節(jié)的由來與屈原有關,他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因為憂國憂民而投江自盡,人們?yōu)榱思o念他,便有了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的習俗豐富多彩,賽龍舟、掛艾草、吃粽子等都是這個節(jié)日的特色。粽子是端午節(jié)不可或缺的美食,它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寓意著團圓和幸福。
    今年的端午節(ji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包粽子,我們選用了新鮮的粽葉和糯米,還加入了紅棗和豆沙,制作過程充滿了樂趣。粽子煮熟后,香氣四溢,全家人圍坐在一起,享受著這份甜蜜和溫馨。此外,我們還觀看了激動人心的龍舟比賽,那熱烈的氛圍和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讓我深受感動。
    端午節(jié)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個節(jié)日,它讓我感受到了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也讓我更加珍惜與家人團聚的時光。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在端午節(jié)這一天,感受到節(jié)日的快樂和文化的力量。
    端午節(jié)的歡樂,不僅僅是因為美食和活動,更因為它讓我們有機會去了解和傳承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2.六年級端午節(jié)400字作文怎么寫 篇二
    端午節(jié),一個充滿傳統(tǒng)氣息的節(jié)日,每當這個時節(jié),空氣中都彌漫著粽子的香氣。
    端午節(jié)起源于紀念屈原,他是一位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人們通過賽龍舟、掛艾草、佩戴香囊等方式來緬懷他。其中,賽龍舟是一項非常熱鬧的活動,龍舟在水面上飛馳,鼓聲震天,觀眾的歡呼聲此起彼伏。
    粽子是端午節(jié)不可或缺的美食。我們家每年都會自己包粽子,選用新鮮的粽葉和糯米,加入紅豆、咸蛋黃或蜜棗等不同的餡料。包裹粽子需要一定的技巧,我跟著媽媽學習,雖然包得不夠完美,但樂趣無窮。粽子煮熟后,香氣撲鼻,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品嘗著美味的粽子,享受著節(jié)日的快樂。
    端午節(jié)不僅是一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更是家人團聚的時刻。我希望每年的端午節(jié),都能和家人一起,感受這份溫馨和幸福。
    端午節(jié),粽香四溢,家國情懷,世代相傳。愿這個節(jié)日永遠充滿歡樂和祥和。
    3.六年級端午節(jié)400字作文怎么寫 篇三
    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很多,比如元宵節(jié)、中秋節(jié)、春節(jié)、七夕節(jié)……但我喜歡端午節(jié)。
    傳說端午節(jié)的由來是因為屈原,相傳楚國被攻破后,屈原悲痛萬分,跳到了汨羅江里。當?shù)匕傩罩篮?,馬上劃船打撈屈原尸體,一直到洞庭湖,可就是不見屈原的尸體。大家不知道怎么辦,于是把自家的米團紛紛投入江中,希望魚蝦不要吃掉屈原的尸體。
    每當過端午節(jié)時,人們都會插艾草,賽龍舟。當然,小朋友喜歡的還是吃粽子。端午那一天,全家人都會圍在桌子旁,拿出粽葉、配料和糯米,開開心心的包粽子。既然說到了粽子,我們就來講一講粽子吧。
    粽子早在春秋時期,就有人用菰葉包住黍米。晉代的時候,粽子被正式定為了端午節(jié)的食品。之后的粽子餡料不斷豐富,形狀也逐漸變成了錐形、菱形。到了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葉已經(jīng)從菰葉變?yōu)轶枞~、蘆葦葉,餡料有豆沙、豬肉、松子仁等。端午節(jié)還會賽龍舟。龍舟的形狀就像一條兇猛的龍,上面會有一個人用鼓打節(jié)奏,剩下的人都是用槳來劃船,看誰先劃到終點。賽龍舟時,所有人都會圍在河邊,把河堵得水泄不通,很是熱鬧。
    去年過端午節(jié),我回到老家去看賽龍舟。我來到河邊時,只見人山人海。如果有人不知道的話,還以為里面沒有河呢!
    這就是端午節(jié),是不是很熱鬧?
    4.六年級端午節(jié)400字作文怎么寫 篇四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早上來到了姥姥家,剛剛進去就聞到了粽子的香味,讓我陶醉。我走進廚房,看到鍋里煮著許多粽子,我已經(jīng)快控制不住想吃掉它們的渴望了。
    我從鍋里拿出了一個粽子,咬了一口,很甜,我從中細細的品嘗,我覺得我姥姥可以去當一個廚師了。
    我吃完粽子,走出家門,爬上了一座山,我本以為山上沒有什么人,但我一登上去,人還不少呢。我想自己清靜清靜,就沒和那些人一起上去。
    過了一會兒,我開始向上爬了,在路上,我邊走邊看四周的美景,有時遇到好看的景色我還會拿手機拍上一兩張的照片。我學往上爬,兩邊的樹越茂盛,我已經(jīng)不能用語言表達我當時愉快的心情了。
    爬到半山腰的時候,我已經(jīng)滿頭大汗了,但我一點也不覺得累。因為在陽光的映稱下,山上的松樹顯得格外茂盛。突然過來一陣風,風中帶著泥土和花的味道,讓我的心情更加愉快。
    這里的景色讓我想起了桃源仙谷,只是這里沒有流水,如果有的話,一定會更加美麗。
    我在林中大喊了一聲,抒發(fā)我當時的心情,但沒想到驚起了一些鳥,看樣子我打擾到它們休息了,它們唧唧喳喳的叫著,在別人的眼中這叫聲只是噪音,而在我眼中這聲音就是一段美麗的音樂!
    太陽已經(jīng)到了我的正上方,我也要回去了,我下了山,在山腳下有的看了一下山的景色:真是令人陶醉呀!
    5.六年級端午節(jié)400字作文怎么寫 篇五
    每年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相傳這個節(jié)日是為了紀念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節(jié)有很多特別的習俗,在我們家,端午這天要在門上掛艾葉和菖蒲,家人一起包粽子。
    每年端午節(jié)這天,爸爸都會早早起床,然后去菜場精挑細選買回一束艾葉和菖蒲掛在門上。艾葉長得和菊花葉有點像,聞起來有淡淡中藥味,菖蒲沒什么味道,看起來像一把利劍,據(jù)說在門上掛艾葉和菖蒲可以避禍求福。掛好之后,我們就出發(fā)去奶奶家過節(jié)了。
    在奶奶家,我們每年都要包粽子。奶奶早早就把糯米在水里泡好了,并且準備了很多粽葉泡在水里,只等我們一到,就可以包粽子了。奶奶教我選一張又大又長的粽葉,一端折成一個漏斗樣,用一只手握住不讓它松掉,然后往里加入泡好的糯米,再加一兩顆紅棗,差不多把這個小漏斗裝滿就把粽葉的另一半折回來把糯米蓋住,再裹嚴,后用繩子綁緊,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奶奶的動作很快,三下兩下,一個粽子就完成了。再加上我們的助攻,一個又一個,很快就包了一大堆。奶奶把粽子放進鍋里煮,不一會兒就飄來陣陣香味?!吧萧兆永?!”爸爸端上一大盤粽子,我拿起一個,解開繩子,剝開粽葉,白白的糯米餡兒就露出來了。咬一口,軟軟的糯糯的,再咬一口,甜甜的香香的,原來吃到了甜甜的紅棗,粽子可真好吃!
    要是每天都是端午節(jié)就好了。
    6.六年級端午節(jié)400字作文怎么寫 篇六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一到端午節(jié),我就會想起這首充滿童趣的兒歌,大家看了這首兒歌,一定有一肚子的問題:明明是“端午”,兒歌里怎么變成“端陽”的呀?還有沒有其他習俗啦……端午又叫重午、端陽……許多習俗都與“五”這個數(shù)有關:用紅、黃、藍、白、黑等五種不同顏色的絲線系在兒童的手腕上、足踝上,成為“長命縷”;吃“五黃”:黃魚、咸鴨蛋黃、黃豆包的粽子、雄黃酒……雄黃酒喝完了,人們還喜歡用酒杯里剩下的雄黃在兒童的頭上寫上“王”字,再把多余的雄黃倒在廚房的地上,用來消滅害蟲。
    說到端午,大家肯定還想問:為什么要把粽子扔到水里去呀?那是為了紀念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扔粽子是為了讓魚蝦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尸體。說到這兒,你也對端午節(jié)有一定的了解了吧?一定要記住哦!
    7.六年級端午節(jié)400字作文怎么寫 篇七
    端午節(jié)一定少不了粽子,今天姐姐就告訴我包粽子呢,你瞧。
    先要有包粽子的準備,原來姐姐已經(jīng)準備好浸泡三個小時的糯米,同時也從樹上。在好了粽葉這樣準備就讓我已經(jīng)大吃一驚了。我把糯米放在葉子里可米全撒在了課桌上,我生氣了,姐姐對我說,你要把葉子做成一個三角形的樣子,然后再把糯米放進去呀。
    于是我按照姐姐說的步驟做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一旁邊那個盤子里放的是什么,咿,應該是紅豆。我在糯米到處挖了一個小洞,紅豆塞入糯米中,可怎么封好呢,我看了姐姐一眼就明白了一切。
    我把翹起來的一片葉子按下來,并用棕葉用力的扎緊,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個現(xiàn)在就要下鍋了,先是把水燒開,然后把粽子放下去,過了一會兒,粽子煮好了,大家六人坐在桌子旁吃起粽子了。我小心翼翼的將葉子掀開是起了自己親手做的香噴噴的粽子。白白胖胖的糯米四處包的先知可口的紅豆放入口中不油不膩,又有嚼勁,感覺太好了。
    端午節(jié)就這么過去了,嘴里吃的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想著我國唐代詩人杜甫寫的:工衣亦有名,端午被思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外濕,當屬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這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jié)。
    8.六年級端午節(jié)400字作文怎么寫 篇八
    端午節(jié)快要到了,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的來歷嗎?還是我來告訴你們吧!
    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是我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又稱重午節(jié)。關于端午節(jié)還有一道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但是今天的端午節(jié),更多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賽龍舟,就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到江河,是為了不讓魚蛟蝦蟹吃屈原的遺體。在這里,我給大家講一個屈原的故事。相傳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原大地以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為雄,它們各國之間為爭奪土地,使中原大地戰(zhàn)火連天。當時,屈原是楚國的左徒官,他勸楚懷王要仁治,不要聽信小人讒言,可懷王不但不聽,還聽信讒言革職屈原。悲憤痛心的屈原下了不朽的詩篇——《離騷》和《天問》。公元前278年,楚國被秦國攻破,屈原精神受到了極大的打擊,面對國破家亡,百姓疾苦,自己卻無能為力,于是在極度失望和痛苦中,抱石投入長江東邊的汨羅江。聞訊趕來的楚國百姓紛紛劃船,到江中打撈屈原的尸體,并拿來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魚蛟蝦蟹,讓它們不要啃吃屈原的尸體。兩千多年過去了,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如今,每到農(nóng)歷五月初五,人們就要劃龍舟,吃粽子,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
    當然,各地的風俗習慣不盡相同,但都要吃粽子、插艾葉、戴香包、賽龍舟。我們這兒除了上述的這些,還有送綠豆糕、吃綠豆糕的習慣。
    端午節(jié)是我喜歡的節(jié)日。不僅僅因為它能吃粽子和綠豆糕,更因為它是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
    9.六年級端午節(jié)400字作文怎么寫 篇九
    我喜歡的節(jié)日有很多,但我喜歡的是端午節(jié)。這個節(jié)日不但離我的生日近,也是愛國詩人屈原的祭日。端午節(jié)時,我們可以看龍舟、吃粽子。
    媽媽帶著我去看龍舟,當時的情形可熱鬧了!四面響起了咚咚的鼓聲,比賽開始了,河面上有紅的、黃的、藍的、綠的龍船,四條龍船伴著鼓聲越劃越快。再看觀看的人們,人們有的急得像油鍋上的螞蟻,有的正在瘋了似的喊加油,還有的激動地跳起了舞。這時,所有人幾乎什么煩惱都忘掉了,伴著鼓聲越飄越遠,消失得無影無蹤。
    回到家,我們開始了包粽子行動。我先用兩張葉片疊在一起,加入糯米、花生包成三角體,用細繩纏緊??谖队泻芏喾N,有蛋黃的、肉松的、火腿的真想每個味都嘗嘗。粽子不但味道多而且形狀也多,有橢圓形、斧頭形真讓人眼花繚亂。
    端午節(jié)能吃上美味的粽子,又能看精彩的龍舟比賽,真是樂趣無窮!
    10.六年級端午節(jié)400字作文怎么寫 篇十
    我國有個起源于春秋戰(zhàn)國的節(jié)日,叫端午;我國有個防疾病的節(jié)日,叫端午;我國有個運動的節(jié)日,叫端午!端午節(jié)又叫端陽節(jié)、重午節(jié),在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歷史十分悠久,傳承了幾千年!
    關于端午的來源,人們有許多說法,但其中流傳遠、史書也有明確記載的就是為了紀念屈原。相傳,屈原本來是楚國的三閭大夫,因為當時的國君十分昏庸無能,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秦國又蠢蠢欲動,準備攻打楚國。屈原向國君進諫,卻被罷了官,放逐到了鄉(xiāng)村。后來秦軍攻破了楚國國都,楚國滅亡了。屈原聽到消息后,悲痛欲絕,在自己生活下的茅屋里寫下《懷沙》后,望著楚國國都,向滾滾的汩羅江中跳去。大家見了,有的拼命打撈,有的用粽葉包著糯米往河里扔,還有的在用雄黃驅趕蛟龍。為了紀念他,人們把這天叫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是春夏交際之時,蚊蟲眾多,疾病易發(fā)。所以,每到端午,人們都要驅五毒、吃五黃、插艾草、菖蒲。大家還會從街上買來蛋,把它放進鍋里和艾葉一起煮,把蛋吃掉后,再用煮蛋的水洗臉,傳說一年也不會被蚊蟲叮咬。小孩兒還會把自家煮的蛋拿出來,和鄰居玩“碰蛋”,看誰的蛋結實。贏家據(jù)說一年都不會被病魔困擾!
    端午節(jié)這天,人們都會組織去劃龍舟。江邊聚滿了人,他們瞪著眼珠子,不停地喊著“加油加油”,為龍舟上的人吶喊助威。而龍舟上也擠滿了人,他們雙手拿著漿,使勁地劃啊劃。當有一只龍舟先劃到終點時,觀眾就會熱烈地鼓起掌來,有的甚至跳了起來。整個場面熱鬧非凡,充滿了喜悅!
    這就是端午節(jié),這就是我國的端午節(jié)!我愛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