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干擅長律詩,清潤小巧,并多警句。其詩有的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fā)懷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懷,頗有盛唐詩歌的恢弘氣象,高堅峻拔,一掃晚唐纖靡詩風(fēng),獨樹一幟。這篇關(guān)于《唐朝詩人方干詩詞(21首)》文章是為您搜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唐朝詩人方干詩詞 篇一
《題報恩寺上方》
方干〔唐代〕
來來先上上方看,眼界無窮世界寬。
巖溜噴空晴似雨,林蘿礙日夏多寒。
眾山迢遞皆相疊,一路高低不記盤。
清峭關(guān)心惜歸去,他時夢到亦難判。
2.唐朝詩人方干詩詞 篇二
《山中》
方干〔唐代〕
散拙亦自遂,粗將猿鳥同。
飛泉高瀉月,獨樹迥含風(fēng)。
果落盤盂上,云生篋笥中。
未甘明圣日,終作釣漁翁。
3.唐朝詩人方干詩詞 篇三
《思桐廬舊居便送鑒上人》
方干〔唐代〕
莫道東南路不賒,思歸一步是天涯。
林中夜半雙臺月,洲上春深九里花。
綠樹繞村含細雨,寒潮背郭卷平沙。
聞師卻到鄉(xiāng)中去,為我殷勤謝酒家。
4.唐朝詩人方干詩詞 篇四
《聽段處士彈琴》
方干〔唐代〕
幾年調(diào)弄七條絲,元化分功十指知。
泉迸幽音離石底,松含細韻在霜枝。
窗中顧兔初圓夜,竹上寒蟬盡散時。
唯有此時心更靜,聲聲可作后人師。
5.唐朝詩人方干詩詞 篇五
《柳》
方干〔唐代〕
搖曳惹風(fēng)吹,臨堤軟勝絲。
態(tài)濃誰為識,力弱自難持。
學(xué)舞枝翻袖,呈妝葉展眉。
如何一攀折,懷友又題詩。
6.唐朝詩人方干詩詞 篇六
《贈錢塘湖上唐處士》
方干〔唐代〕
我愛君家似洞庭,沖灣潑岸夜波聲。
蟾蜍影里清吟苦,舴艋舟中白發(fā)生。
常共酒杯為伴侶,復(fù)聞紗帽見公卿。
莫言舉世無知己,自有孤云識此情。
7.唐朝詩人方干詩詞 篇七
《牡丹》
方干〔唐代〕
不逢盛暑不沖寒,種子成叢用法難。
醉眼若為拋去得,狂心更擬折來看。
凌霜烈火吹無艷,裛露陰霞曬不干。
莫道嬌紅怕風(fēng)雨,經(jīng)時猶自未凋殘。
8.唐朝詩人方干詩詞 篇八
《君不來》
方干〔唐代〕
遠路東西欲問誰,寒來無處寄寒衣。
去時初種庭前樹,樹已勝巢人未歸。
9.唐朝詩人方干詩詞 篇九
《除夜》
方干〔唐代〕
玉漏斯須即達晨,四時吹轉(zhuǎn)任風(fēng)輪。
寒燈短燼方燒臘,畫角殘聲已報春。
明日便為經(jīng)歲客,昨朝猶是少年人。
新正定數(shù)隨年減,浮世惟應(yīng)百遍新。
10.唐朝詩人方干詩詞 篇十
《思江南》
方干〔唐代〕
昨日草枯今日青,羈人又動望鄉(xiāng)情。
夜來有夢登歸路,不到桐廬已及明。
11.唐朝詩人方干詩詞 篇十一
《中秋月》
方干〔唐代〕
涼霄煙靄外,三五玉蟾秋。
列野星辰正,當(dāng)空鬼魅愁。
泉澄寒魄瑩,露滴冷光浮。
未折青青桂,吟看不忍休。
12.唐朝詩人方干詩詞 篇十二
《月》
方干〔唐代〕
桂輪秋半出東方,巢鵲驚飛夜未央。
海上風(fēng)云搖皓影,空中露氣濕流光。
斜臨戶牖通宵燭,回照階墀到曉霜。
庾亮恃才高更逸,方聞墨翰已成章。
13.唐朝詩人方干詩詞 篇十三
《贈天臺葉尊師》
方干〔唐代〕
莫見平明離少室,須知薄暮入天臺。
常時愛縮山川去,有夜自攜星月來。
靈藥不知何代得,古松應(yīng)是長年栽。
先生暗笑看棋者,半局棋邊白發(fā)催。
14.唐朝詩人方干詩詞 篇十四
《水墨松石》
方干〔唐代〕
三世精能舉世無,筆端狼藉見功夫。
添來勢逸陰崖黑,潑處痕輕灌木枯。
垂地寒云吞大漠,過江春雨入全吳。
蘭堂坐久心彌惑,不道山川是畫圖。
15.唐朝詩人方干詩詞 篇十五
《送僧歸日本》
方干〔唐代〕
四極雖云共二儀,晦明前后即難知。
西方尚在星辰下,東域已過寅卯時。
大海浪中分國界,扶桑樹底是天涯。
滿帆若有歸風(fēng)便,到岸猶須隔歲期。
16.唐朝詩人方干詩詞 篇十六
《題畫建溪圖》
方干〔唐代〕
六幅輕綃畫建溪,刺桐花下路高低。
分明記得曾行處,只欠猿聲與鳥啼。
17.唐朝詩人方干詩詞 篇十七
《題應(yīng)天寺上方兼呈謙上人》
方干〔唐代〕
中天坐臥見人寰,峭石垂藤不易攀。
晴卷風(fēng)雷歸故壑,夜和猿鳥鎖寒山。
勢橫綠野蒼茫外,影落平湖瀲滟間。
師在西巖處,路尋之字見禪關(guān)。
18.唐朝詩人方干詩詞 篇十八
《杜鵑花》
方干〔唐代〕
未問移栽日,先愁落地時。
疏中從間葉,密處莫燒枝。
郢客教誰探,胡蜂是自知。
周回兩三步,常有醉鄉(xiāng)期。
19.唐朝詩人方干詩詞 篇十九
《經(jīng)故侯郎中舊居》
方干〔唐代〕
一朝寂寂與冥冥,壟樹未長墳草青。
高節(jié)雄才向何處,夜闌空鎖滿池星。
20.唐朝詩人方干詩詞 篇二十
《題碧溪山禪老》
方干〔唐代〕
師步有云隨,師情唯鶴知。
蘿迷收朮路,雪隔出溪時。
竹狖窺沙井,巖禽停檜枝。
由來傲卿相,臥穩(wěn)答書遲。
21.唐朝詩人方干詩詞 篇二十一
《早春》
方干〔唐代〕
運行元化不參差,四極中華共一時。
正氣才隨灰律變,殘寒便被柳條欺。
冰融大澤朝陽覺,草綠陳根夜雨知。
不信風(fēng)光疾于箭,年來年去變霜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