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早教課教案(精選10篇)

字號:

0-3歲是孩子大腦發(fā)育快的時期,也是接受各種環(huán)境刺激的敏感期,他們對周圍提供的信息會全部吸收,即所謂的吸收性心智。所以這一時期應該加強智力訓練,無論是在家里還是在早教機構(gòu),有計劃地給孩子實施早教是十分必要的。以下是為大家精心整理的親子早教課教案(精選10篇),歡迎大家閱讀。
    1.親子早教課教案 篇一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及積極參與制作的興趣。
    2、通過故事得知小豬的基本構(gòu)造是用球形和水滴形組成的。
    3、能夠認識一些常用色,用名字進行在的顏色認知。
    【活動重點】能選擇適當?shù)呐菖菽鄟肀硎井嬅鎯?nèi)容。
    【活動難點】在家長的協(xié)助下制作出與眾不同的小豬。
    【活動準備】
    泡泡泥,牙簽,黑色筆,盤子,小豬吃西瓜圖一套,西瓜地,音樂,圖片。
    【活動過程】
    一、課前準備。
    向家長解說課程說明及本次活動有關的注意事項,通過播放圖片的方式讓家長對泡泡泥有進一步的了解,同時也可以看到本學期幼兒制作出的一些作品。
    二、故事導入。
    1、從前有只小豬,它特別喜歡吃西瓜,于是,就種了一片西瓜地,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小豬完整圖)
    2、提問:誰來到了西瓜地?
    3、教師逐一通過每個小豬的顏色來進行提問,這是誰?
    4、它的身體都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都是什么形狀的?
    三、找出水滴形及球形。
    1、提問:小豬的那里不同?
    2、它們身上都用到了哪些形狀?
    3、哪些地方都用到了水滴形?(出示圖)
    4、球形有幾個?水滴形有幾個?大小一樣嗎?
    5、通過以上提問,讓幼兒更加細致的了解到小豬的身體構(gòu)造。
    四、操作活動。
    1、教師邊示范邊講述小豬和西瓜的基本做法,制作出一只小豬一塊西瓜,扎上鼻孔,畫上瓜紋和瓜子。
    2、幼兒人手一塊泡泡泥,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制作。
    (1)分析圖
    (2)根據(jù)圖進行分泥
    (3)獨立完成制作
    五、親子合作(大顯身手)。
    1、在完成作品的基礎上給小豬添加一些裝飾品,讓自己的小豬與眾不同。(家長幼兒共同完成)
    例如:帽子圍巾衣服領結(jié)頭花
    2、將制作好的小豬展示在長有西瓜的作品盤里。
    六、結(jié)束部分。
    每組以小代表講述本組的內(nèi)容,幼兒互相欣賞學習。
    2.親子早教課教案 篇二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說說、貼貼,激發(fā)孩子對美的感受(美指的是花美、蝴蝶美、愿意幫助別人的寶寶更美)。
    2、嘗試用幾種方法粘貼蝴蝶、感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和寶寶一起在活動室的墻上、玩具櫥上布置各種各樣的花,讓寶寶們覺得我們的活動室很美。
    2、制作多媒體課件“蝴蝶找花”(多媒體色彩鮮艷又有動感),歌曲《好朋友》錄音帶。
    3、蝴蝶每人3、4只(有的背面有雙面膠,有的沒有)、膠水、漿糊、小毛巾、筐子等。
    活動過程:
    1、看看說說
    (1)引發(fā)興趣:出示“蝴蝶找花”的幻燈片,和寶寶們一起說說幻燈片上的內(nèi)容。
    (2)教師邊演示幻燈片邊講故事《蝴蝶找花》。
    師:小蝴蝶找到了美麗的花寶寶、它們唱歌、跳舞真高興。
    2、找找貼貼
    (1)出示一只背面有雙面膠的小蝴蝶:“小哥哥——,小姐姐——,誰來幫幫我,我想找花寶寶做朋友。”(請寶寶們幫小蝴蝶找花寶寶,貼好后,請寶寶說說是怎么把小蝴蝶貼到花上的:)
    (2)小蝴蝶背后沒有雙面膠怎么辦?請寶寶說說或去找找,用什么方法也可以把小蝴蝶貼到花上?(漿期、膠水)
    (3)寶寶幫蝴蝶找花,教師重點觀察寶寶是用何種辦法來粘貼的。
    3、唱唱跳跳
    一起唱唱跳跳《好朋友》,感受你快樂、我快樂,大家都快樂的積極情感。
    3.親子早教課教案 篇三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促進寶寶身體的平衡感覺,讓寶寶初步感知方位。
    2、感知紅黃藍顏色和魚的大小,初步培養(yǎng)寶寶專注參與活動的能力。
    3、引導寶寶感受歌曲的韻律節(jié)奏,體驗和家長一起游戲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你好點點名
    老師和孩子一起圍坐成一圈,家長坐在孩子后面。老師一邊拍手一邊問:“**,**在哪里?”寶寶揮手回答:“我在這里!”走上來和老師抱一抱。
    對家長的指導要點:家長要用自己的語言來感染孩子,要注意表達時語言的完整性。如果寶寶不愿意回答,家長可以帶著寶寶一起來,讓寶寶心里有一個適應和模仿的過程。在生活中家長要鼓勵孩子與他人進行交流,可以幫著寶寶一起說話,讓寶寶知道應該如何與人進行交流。而且平時也要多給寶寶一些說話的機會。
    二、歡樂蹦蹦跳
    (一)《網(wǎng)小魚》
    請家長和孩子手拉手搭成“魚網(wǎng)”,其他家長和幼兒排成一隊,跟著音樂挨個做“小魚”鉆進魚網(wǎng)。當唱到“快快抓住”時,“魚網(wǎng)”放下,抓住“小魚”。
    對家長的指導要求:家長可以積極地帶動寶寶一起唱歌曲做動作,家長積極的情緒和主動的行為對寶寶有著很大的影響,家長表現(xiàn)的主動,孩子也會跟著積極。同時,家長帶著寶寶有序地游戲,鼓勵寶寶自己單獨鉆“魚網(wǎng)”。
    (二)《小魚的一家》
    準備:顏色、大小不同的魚若干、紅黃藍色的籃筐各一只。
    1.吳老師今天帶來了三只“魚缸”,手邊指邊說,有紅色的魚缸、黃色的魚缸、藍色的魚缸。
    2.教師“還有三條魚,寶寶們看看是什么顏色的魚。”邊說邊出示紅黃藍三種顏色的魚。
    3.教師“紅色的魚要回到什么顏色的魚缸里?”寶寶說:“紅色的魚要送到紅色的魚缸里去。”
    4.教師“看看這兩條魚有什么不一樣?”寶寶,“一條是大魚,一條是小魚?!?BR>    5.現(xiàn)在請寶寶把籃筐里的“魚”送回到它的“家”。
    對家長的指導要點:活動中老師講述時家長要引導和鼓勵寶寶認真的傾聽,在生活中家長也可以通過一些小游戲來培養(yǎng)寶寶的專注性。
    4.親子早教課教案 篇四
    活動目標:
    1、愿意用手指點畫的方式在指定的范圍內(nèi)畫糖。
    2、感知糖果的特征感受五顏六色的糖帶來的色彩感。
    3、積極參加玩色活動,在活動中體驗玩色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裝有彩虹糖的透明瓶子。
    2、顏料、抹布、調(diào)色盤。
    3、畫有空瓶子的紙25張。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森林里新開了一家超市,里面有好多各種各樣的糖果你們想不想去看看呢?
    二、過程
    1、聽一聽、猜一猜
    教師出示被擋住的瓶子,搖一搖,讓幼兒聽一聽,猜一猜瓶子里會是什么糖果?。ㄒ鹩變旱呐d趣)
    2、感知五顏六色的彩虹糖
    師:瓶子里裝的是什么呀?(拿開遮擋物)(彩虹糖)
    師:那他們都有哪些顏色呢?漂不漂亮?這些糖是什么形狀的?會是什么味道的呢?
    你們想不想嘗一嘗?(幼兒品嘗)
    彩虹糖好不好吃?可是老師這還有許多瓶子都是空空的,沒有漂亮的彩虹糖(教師出示畫的空瓶子)你們愿不愿意幫老師給他們裝上漂亮的彩虹糖呢?
    3、教師示范并且交代要求
    師:老師準備了一個調(diào)色盤里面有幾種顏色?(5種)是彩虹糖的顏色。
    我們需要拿出我的食指輕輕沾上一種顏色然后點在瓶子里面,從下往上點,能不能點在瓶子外面?外面有只小熊如果點在外面就會被小熊給偷吃了!點好一種顏色糖需要換一種顏色,把手上的顏色在抹布上擦一下再去點下別的顏色,在點在瓶子里面,千萬不能弄的外面、桌子上如果弄了需要趕緊用抹布擦掉,一直把瓶子點滿了彩虹糖,要用不同的顏色!等畫好了我們比一比誰瓶子里的彩虹糖多漂亮好不好?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四、幼兒展示、比一比,教師點評
    5.親子早教課教案 篇五
    目標:初步培養(yǎng)寶寶的大膽表述能力。
    材料:紅色即時貼做的五角星若干個。
    過程:
    1、教師邊搖鈴鼓邊唱《坐下歌》,體位保持與寶寶平等,身體隨音樂節(jié)拍自然擺動。
    2、聽到教師的歌聲,家長幫寶寶一起收拾玩具,然后帶領寶寶坐在教師的對面,呈半圓形或扇形。
    3、教師用親切的口吻向家長和寶寶做自我介紹,然后請每位寶寶站在媽媽身邊,大聲向大家問好,告訴大家自己的名字,然后老師就把小紅星送給寶寶,請家長幫助寶寶貼在胸前。
    指導要點:
    1、家長要鼓勵寶寶站起來,說出自己的名字。
    2、對于膽小的寶寶家長不要著急,第一步先鼓勵寶寶能站起來。幫助他說出自己的名字,慢慢的再自己說。
    6.親子早教課教案 篇六
    目標:感知色彩的變化,體驗美術(shù)活動的樂趣。
    材料:人手1份:透明食品盒內(nèi)放白紙;三小碗顏料(紅、黃、藍各1),碗內(nèi)放1~2粒玻璃球和1把小勺,每桌一份。
    過程:
    1、家長帶寶寶圍著教師坐成半圓,教師介紹面前桌面上的各色顏料,引導寶寶注意顏料碗里的玻璃球。
    2、演示滾珠畫的操作步驟。
    將一張白紙放入食品盒底,用小勺舀起顏料碗內(nèi)的玻璃球,放入盒內(nèi)。再將蓋子蓋緊,雙手扶盒兩邊進行搖晃。后將盒蓋打開,讓寶寶觀察白紙的變化,再換另一粒其他顏色的玻璃球,按以上方法進行搖晃,打開盒蓋,介紹美麗的畫紙。
    指導要點:
    請家長幫寶寶舀好顏色玻璃球,將盒蓋蓋緊后交給寶寶,讓寶寶搖晃滾珠。如果寶寶愿意嘗試用勺舀珠,家長也可以協(xié)助寶寶完成動作,幫助寶寶調(diào)換其他顏色,讓寶寶重復活動,直至紙上滾滿各色線條。
    3、家長與寶寶一起“滾珠畫”,教師隨機觀察指導。
    指導要點:
    不要把各色顏料混在一起;注重引導寶寶觀察白紙的變化,引發(fā)寶寶的操作興趣;注重過程中語言的提示,提高寶寶對顏色的感知等。
    4、操作完后,引導家長帶寶寶相互欣賞作品。
    7.親子早教課教案 篇七
    活動目標:
    1、練習顏色配對,發(fā)展手腕力量,促進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
    2、學習聽指令做動作,感受手指游戲和音樂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皮球一個,嵌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音樂磁帶《小苗苗》《向前走》,人手1張圓形的畫有螺旋形圖案的紙(一大一?。?BR>    活動過程:
    一、親親熱熱:滾球
    教師出示皮球,邊念兒歌:“大皮球,圓溜溜,滾來滾去找朋友!”邊將球滾向?qū)殞殻堅搶殞毎亚虮蟻磉€給老師,并介紹自己。
    二、做做玩玩:玩嵌盒
    1、教師出示操作材料,演示游戲玩法。
    (1)出示嵌盒,說:“嵌盒,嵌盒?!薄吧厦嬗惺裁矗俊薄岸炊?,洞洞?!薄坝惺裁搭伾亩炊矗俊薄凹t、黃、藍、綠”說完將嵌盒放在中間。出示小錘子,說:“錘子,錘子。”再將錘子放下。
    (2)教師取出珠子說:“珠子,珠子”,并引導寶寶說說珠子有哪些顏色:紅、黃、藍、綠。“這些彩珠想要到嵌盒的洞洞里去玩玩,要怎么玩呢?”
    (3)教師邊演示邊介紹游戲玩法:將一個彩珠放到嵌盒的小洞里,取出小榔頭,用力將彩珠向下敲,直到珠子落下去滾出來。
    2、師:“這么多彩珠都想要玩,請寶寶幫幫忙吧!”引導寶寶進行游戲:無規(guī)則的放放、打打;顏色對應的放、打;全部放好再一起打下去等。
    3、15—20分鐘后,提醒家長和寶寶一起收歸玩具。
    三、蹦蹦跳跳:小苗苗向前走
    教師帶領寶寶一起聽音樂復習操節(jié)“小苗苗”和“向前走”,請家長給予適當?shù)呐浜稀?BR>    四、說說唱唱:蝸牛
    1、變魔術(shù),吸引寶寶的注意。
    師:“寶寶,老師要變魔術(shù)嘍,看看變出個什么?”教師伸出右手,手背朝外,將螺旋形的紙貼在手背上,慢慢伸出大拇指和小手指,請寶寶猜一猜它是誰。
    2、師:“小蝸牛要去旅行了,我們來聽聽看它到哪兒去旅行呢?”教師邊念兒歌邊做相應的動作。
    3、集體模仿兒歌做動作。
    請家長幫助寶寶手心向內(nèi)、手背朝外握拳,只露出大拇指做“頭”、小指做“尾”,然后握著寶寶的手,一起和教師邊念兒歌邊做動作。練習2~3遍。
    4、集體表演兒歌。
    寶寶熟練動作后,幫寶寶把“小房子”貼在手上,家長也人手一個,和寶寶一起形象地進行表演。
    五、開開心心:拉個圓圈走走(太陽傘)
    1、師:“寶寶,現(xiàn)在老師帶你們來玩‘拉個圓圈走走’的游戲,比比誰的小耳朵靈!”
    2、教師組織家長、寶寶圍成一個圈,手拉太陽傘,邊走邊唱,要注意聽后一句唱的是什么動作,然后把這個動作做出來?!?BR>    3、帶領家長和寶寶手拉手邊唱邊按順時針方向走動,等唱到后一句時,教師根據(jù)歌詞示范做出“蹲下”的動作,讓寶寶模仿。
    4、教師可隨機變化歌詞的后兩個字,如“站好”、“摸鼻子”,以增加游戲的趣味性。
    8.親子早教課教案 篇八
    活動目標:
    1、給自己喜歡的糖果涂色,掌握來回一個方向涂色的技能。
    2、保持畫面的整潔。
    活動準備:蠟筆、畫好糖果輪廓的紙若干、范畫。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寶寶興趣。
    1、寶寶,剛才的糖果好吃嗎?你喜歡吃什么糖果呀?
    2、你想不想給糖果寶寶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呀?你們看!教師出示范畫(沒有涂色的糖果)。
    (二)教師講解示范。
    1、你想給這個糖果寶寶穿上什么顏色衣服?。?BR>    2、我們可以請蠟筆來幫忙,教師用來回一個方向涂的方法涂上紅顏色。讓寶寶知道用同樣方法可以再涂上綠色、黃色。
    3、其他糖果寶寶也想穿漂亮的衣服呢,請寶寶和爸爸媽媽一起幫助它,好嗎?
    (三)家長協(xié)助寶寶取操作材料并操作涂色。
    1、向家長提出指導要求:注意引導寶寶用正確的方法握蠟筆、學習來回一個方向涂色。
    2、家長協(xié)助寶寶取蠟筆,并放回到固定的地方。
    3、教師逐一觀察家長和寶寶的操作情況,做好適時指導,不干預寶寶的操作,不包辦代替,適時給予寶寶幫助和肯定。
    4、提醒家長和寶寶一起收拾操作用具,并協(xié)助寶寶將操作材料送回原處。
    9.親子早教課教案 篇九
    活動目標:
    1、認識三種糖果,能說出糖果的名稱。
    2、會念兒歌《糖寶寶》。
    3、知道要保護牙齒,不能吃太多糖。
    活動準備:教師準備三種糖果,大白兔奶糖、棒棒糖、棉花糖若干。
    活動過程:
    (一)摸糖果
    1、教師出示布袋:“寶寶,你們看,這是什么呀?布袋里面藏著什么呢?誰來摸一摸?”
    2、教師請寶寶們說一說摸到的是什么糖果。
    (二)認識糖果
    1、教師分別出示糖果,引導寶寶認識糖果的主要特征,說出糖果的名稱。
    2、寶寶自由發(fā)言。(家長鼓勵寶寶從軟硬、顏色、形狀、包裝等上面進行比較,能夠大膽的表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三)學習兒歌《糖寶寶》
    1、教師朗誦兒歌“花紙包里,有個寶寶,剝開嘗嘗,寶寶變小。”
    2、家長和寶寶一起學習朗誦兒歌。
    (四)糖果嘗一嘗
    1、嘗一嘗甜不甜,聞一聞香不香。
    2、請幼兒吃顆奶糖,現(xiàn)場感受糖寶寶變小的過程。嘴巴里的糖果有什么變化嗎? (變小了)
    3、糖果好吃嗎?平時我們吃了很多很多的糖果牙齒會怎么樣啊?(家長引導寶寶說一說)
    10.親子早教課教案 篇十
    目標:熟悉自己和朋友的名字,感受友好的集體氛圍。
    過程:
    1、家長帶寶寶面向教師席地而坐成一個半圓,寶寶做在家長的前面,教師做在寶寶的對面。
    2、教師自我介紹:“各位家長、寶寶,大家好!我是黃老師。”向?qū)殞殦]手說:“寶寶好!寶寶也會受向老師問好好嗎?請家長握住寶寶的小手揮一揮,和老師打個招呼吧!
    3、介紹“唱名游戲”
    “老師也想認識一下寶寶,我們玩?zhèn)€找朋友的游戲!”教師邊拍手邊唱歌曲,唱到“找到一個好朋友”逐一與寶寶握手,“寶寶、寶寶,叫什么?”家長握住寶寶小手邊拍手邊有節(jié)奏地回應“我叫xxx”,教師帶動其他家長和寶寶一起拍手說“xxxxxx歡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