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下冊的語文教案會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大綱和教材內(nèi)容來設(shè)計。教案通常會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作業(yè)布置和評價方式等幾個部分。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十篇》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一
《長城和運河》: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2、通過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激發(fā)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感。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詞,激發(fā)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感。
教學準備
掛圖,多媒體。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人激趣
1、師:我們的祖國像一條巨龍,似一條綢帶,大家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2師:你們了解長城和運河嗎?
3、師出示課件,認識長城和運河,指明說看到了什么。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自由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字詞,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
(2)運用理解詞語的方法,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不朽創(chuàng)造奇跡天堂
2教師檢查學習效果。
(1)出示詞語。
駕駛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不朽創(chuàng)造奇跡天堂杭州嘉峪關(guān)
(2)指名讀,注意糾正字音。
(3)指名聯(lián)系句子解釋詞語。
連綿起伏:這里指長城像巨龍一樣連接不斷,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這里比喻長城像巨龍一樣彎彎曲曲地爬行,生動地說明了長城彎彎曲曲、漫長延伸的樣子。
譜寫:本文引申為編寫贊美的詩歌。
不朽:永不磨滅,本文指詩歌傳誦千古。
創(chuàng)造:本文指從無到有,艱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跡:奇異的景象。
天堂:這里指美麗的杭州。
三、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看看詩歌的兩部分都圍繞“奇跡”講了哪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
2、學生自學后討論。
四、讀課文第一部分
1、導讀,作者為何要通過自己“駕駛著飛機航行”引起奇景呢?
2、講讀。
3、比較: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
我看見了一個奇異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運用動畫)景象的奇異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5、你覺得長城怎樣?“東起山海關(guān),西起嘉峪關(guān),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詩篇?!薄安恍唷庇心膬煞矫娴囊馑??明明是人有感而發(fā)譜寫了一篇又一篇詩歌,這里為何要說是萬里長城譜寫的?這是一種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6、“創(chuàng)造”分別跟前面的哪一個短語,跟后面的哪一個詞相照應?
7、“祖先”該怎么理解?比較:
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
8、后兩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9、指導朗讀。
(1~4行)寫“奇跡”的出現(xiàn)和特點的句子怎么讀?(驚喜地)
(5~6行)對“奇跡”抒情的句子怎樣讀?(贊美地)
(7~8行)寫“奇跡”的創(chuàng)造者的句子又該怎樣讀?(敬佩并自豪地)
10、將第一部分三方面內(nèi)容分組讀。生評議。
11、指名讀,生評議。
12、齊讀。
五、讀第二部分
1、導讀,聽錄音并跟著默讀第二部分,然后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
(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2、講讀。
(1)觀察書中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边@句話是把什么比成什么?它們之間存在的相似之處,你能說說嗎?(相似之處在于:扁,柔,有光澤等)
(2)比較: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
像綢帶飄落到大地。
像綢帶飄向大地。
(3)你從“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這句話中讀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結(jié)構(gòu)上起什么作用?(過渡)
“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3、指導朗讀。
4、這部分結(jié)構(gòu)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學們自己先讀一讀,聯(lián)系奇跡的歷史和特點,想一想:朗讀時的語氣是否和朗讀第一部分的語氣一致?
5、同學們不妨自己試著讀一讀。
6、指名說說兩大部分讀法的區(qū)別。
7、同桌可分兩大部分互讀,互相糾正讀得不妥的地方。
8、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體會,聽后糾正。
9、師讀兩部分相同的前兩句,男生讀關(guān)于描寫特點的兩句,女生讀關(guān)于抒情的兩句,齊讀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兩句。
六、討論探究
1、師:作者把長城和運河稱作“人間奇跡”,你能說說“人間奇跡”是什么意思嗎?
2、為什么會把長城和運河稱作“人間奇跡”呢?
3、生分組討論,師巡視指導。
4、指名匯報交流。
5、引讀: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6、生齊讀這兩句話。
七、全班配樂朗讀全文,會背者可背誦
八、總結(jié)質(zhì)疑
1、師:學了這首詩歌你都明白了什么?還想知道些什么?
2、指名匯報并質(zhì)疑。
3、師小結(jié)。
九、作業(yè)設(shè)計
1、有感情地背誦全詩。
2、學習寫介紹長城運河的短文。
2.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二
《跟蹤臺風的衛(wèi)星》:
教學設(shè)計
第一課時
一、導課激趣:
1、板書:跟蹤指名,正音
想怎么讀這個詞?為什么要這樣讀?(如果體會不到可以演一演)
2、知道我們今天要讀誰跟蹤誰的故事嗎?板書:臺風——衛(wèi)星
3、可以怎么讀這個板書?還可以怎么讀?
4、看上去不相關(guān)的兩樣事物,他們會有怎樣的聯(lián)系呢?去課文里面找找好嗎?
二、初讀感知:
1、自由大聲朗讀。
2、出示詞語,指名讀。
3、指名分段讀。
三、精讀感悟:
(一)大家讀書的本領(lǐng)確實很棒,短短的十幾分鐘就能讀的正確、流利,還有不少同學讀得繪聲繪色了。這個會跟蹤臺風的衛(wèi)星到底是怎樣跟蹤衛(wèi)星的?默讀課文,畫一畫有關(guān)句子,再讀一讀。
(二)指名交流。
(三)學生自讀課文,
(四)反饋:能給大家介紹介紹衛(wèi)星是怎樣跟蹤臺風的嗎?找出有關(guān)句子讀給我們聽聽。
“哈,”小星星笑了笑說,“我是第三代氣象衛(wèi)星,人們叫我時刻跟蹤你,監(jiān)視你,直到你消失為止?!?BR> 1、抓住“時刻”,舉例子:衛(wèi)星都會在什么時候跟著臺風(說不出時教師示范舉例子:他在走路時隔著他,做游戲時跟著他……)
2、指名讀這段。板書:時刻
3、過渡:衛(wèi)星說到做到了嗎?他是怎樣時刻跟蹤臺風的?我們再接著聽聽其他同學的介紹。
衛(wèi)星說到做到了嗎?(生答)剛才xx的發(fā)言就能說明了。
“可我偏偏愛跟著你走……”
1、課件出示本句話。這個“你”是誰?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物?(聯(lián)系上下文看看)
2、生回答。播放臺風的影片。
3、這么厲害的臺風,衛(wèi)星卻偏偏愛跟著他,這句話還可以怎么說呢?
4、生交流。板書:偏偏愛
5、真是一個態(tài)度堅決的衛(wèi)星啊!面對如此厲害的臺風,他們之間的對話該怎么讀呢?指名讀。
6、采訪形式指導朗讀。
7、過度:臺風會善罷甘休嗎?(生答)
8、師生接讀:臺風狂暴地跳起來,對準氣象衛(wèi)星猛撲過去??伤睦镏?,氣象衛(wèi)星站設(shè)在離地面三百公里的高空,他再蹦跳也不管用。
9、過度:哦,這一回合,誰贏了呀?衛(wèi)星還在繼續(xù)跟蹤衛(wèi)星嗎?
(真是太精彩了,還有介紹衛(wèi)星跟蹤臺風的句子嗎?)
他感到有點累,正想歇歇腳,無意中發(fā)現(xiàn)氣象衛(wèi)星仍然緊緊地跟蹤著自己。
1、老師也是找到的這一部分,我也想讀給大家聽聽,行嗎?
師讀掉“無意”“仍然”。
2、生質(zhì)疑,體會臺風滿以為把衛(wèi)星甩掉了,但衛(wèi)星卻不放松地緊跟它。板書:仍然緊緊
3、你們可真能干,老師也要向你們學習,我相信你們也能把他們的這組對話讀好。課件對話“哼,我要把你甩掉!”“想甩掉我?沒門兒!”指名朗讀。
“想甩掉我?沒門兒!”氣象衛(wèi)星用嘲笑的口氣對他說。
你確實不會被甩掉。想甩掉我,沒有門嗎?臺風準備怎樣甩掉臺風?
“哈!這里的人們早就知道你快要來了?!睔庀笮l(wèi)星自豪地說,“每隔二十五分鐘,我就向他們報告你的行蹤?!?BR> 1、抓“自豪”。你這么自豪是為什么???板書:每隔二十五分鐘
2、人們早就知道臺風會來了,看臺風來了。錄像播放臺風引起巨浪拍打岸邊旁白:狂風怒吼,巨浪滔天
3、定格畫面,接著會發(fā)生什么情況?在瘋狂的臺風巨獸,我們也不用怕了,心情怎樣?
4、指導朗讀“臺風暴跳如雷,像頭瘋狂的巨獸,呼呼地向著城市撲去,可是他很快發(fā)現(xiàn),堤壩筑高了,樹木撐牢了,人們談笑風生,一點也不驚慌。”
5、看來,衛(wèi)星確實應該自豪,因為他的工作幫助人們戰(zhàn)勝了臺風,我們再也不怕臺風帶來的災難了。來,能干的小衛(wèi)星們,自豪地夸夸自己的本領(lǐng)吧!齊讀這句話。
6、指導朗讀。
7、臺風這下可沒轍了吧!好了,氣象衛(wèi)星的任務完成了,收兵回營吧!
激起學生聯(lián)系后一段??磥?,衛(wèi)星對臺風的跟蹤還沒結(jié)束呢,我們一起來讀讀后一段。板書:又
第二課時
一、說說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第二代衛(wèi)星有什么印象?
二、衛(wèi)星是怎樣跟蹤臺風的。
師小結(jié):無論臺風多么狂怒,多么兇猛,氣象衛(wèi)星都能緊緊地跟著他、監(jiān)視他,向人類報告他的一舉一動,使我們不再受到臺風的傷害,科技的力量無窮,“人定勝天”。
三、分組,分角色朗讀。
四、角色表演。
3.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三
《姥姥的剪紙》: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9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詞語。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清課文脈絡。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
1、揭示課題,指名讀一遍
2、姥姥是誰?
3、說說對題目的理解,并推測課文會寫哪些內(nèi)容?
二、自學生字,疏通課文
1、學生自學生字詞語
2、初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三、檢查自學情況
1、交流所學,不會的提出來在全班解決。
2、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及時疏通課文,糾正錯誤。
四、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哪些自然段講的是一個方面的意思,可以合并起來。
2、學生默讀思考,同桌交流。
3、指名說說全文共寫了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教師適當點撥。
三、指導寫字。
1、師重點指導,學生寫字
2、展示評議
四、布置作業(yè)
1、讀熟課文
2、搜集剪紙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后兩個自然段。
2、聯(lián)系上下文,并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重點: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難點:聯(lián)系上下文,并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欣賞剪紙
1、課文里哪些語句具體描寫了姥姥的剪紙?請分別找出來,朗讀體會剪紙的特點。
2、學生朗讀課文找出相關(guān)的語句,體會相應的特點。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3、了解學生朗讀感悟情況,并隨即點撥,引導學生欣賞姥姥的剪紙。
(1)“要什么就有什么了,……無所不能”這個句子寫出了姥姥剪紙的內(nèi)容廣泛,題材對偶,也說明了姥姥的確是剪紙行家,“無所不能”。
(2)“你姥姥神了,……公雞能打鳴”這句話生動地說明老老的剪紙形態(tài)逼真,栩栩如生,突出的顯示了姥姥的神剪紙技藝高超。
(3)“嗬……無可挑剔”這句話是“我”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賞。由此可只,姥姥的剪紙形神兼?zhèn)?,是完美無缺的工藝品。
(4)“我強過來一看……老牛背上。”
(5)姥姥又剪出……肯食青草
4、學生朗讀有關(guān)詞語,邊讀邊展開想象體會姥姥的剪紙是何等精美,何等的有意義。
5、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能夠表現(xiàn)出老老的剪紙相關(guān)特點的句子,讀出贊賞之意。
二、認識姥姥
1、欣賞完姥姥如此眾多的剪紙作品,你們想知道寫什么?
2、指名說一說。
(1)姥姥是怎樣剪紙的?姥姥為什么能剪出如此精美的藝術(shù)作品?
(2)姥姥是一位怎樣的人?
3、同學們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在課文中,請在自己朗讀思考的基礎(chǔ)上,同拙見相互交流,相互提示相互啟發(fā)。
4、學生自主讀悟,同桌互動。
5、學生抓住相關(guān)的詞句,朗讀體會老老的特點,把握人物形象,感悟任務的內(nèi)在的品格。
6、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有關(guān)語句。
三、質(zhì)疑問難
1、學生朗讀課文,尋找疑惑之處,小組交流對疑難之處的理解。
2、引導學生解決典型的疑難問題。“我是個出名的調(diào)皮蛋……刁難……挑剔……耍賴……”問題:著是課文第四節(jié)中的一句話,其中的刁難、挑剔、耍賴、調(diào)皮蛋等含有明顯的貶義成分。如何準確的理解這些詞語呢?
試解:課后練習第三題這樣提示我們“查查字典,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四、練習深化
1、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后后兩節(jié)爭取回背誦。
2、引導背誦
(1)從那時侯起,我……達到老牛
(2)一頭老?!兊?BR> 3、“熟能生巧,……準頭了”結(jié)合你生活中的體驗,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4、讀完這篇課文,你想對姥姥說些什么?
4.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四
《萬年牢》: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做人要認真,講究認真,講究實在的道理
3、學習作者敘述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式
4、學習獨立閱讀課文、培養(yǎng)自學能力
教學重難點
想想課文圍繞父親做的糖葫蘆將例如哪幾件事?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親做事認真、實在,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同學交流讀后的體會。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讀一讀課文前面的提示語,了解閱讀的要求,明確學習本文的目的要求。
二、獨立閱讀課文,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
讓學生根據(jù)閱讀提示,默讀課文,邊讀邊動筆做記號,畫出課文圍繞父親做糖葫蘆講了哪幾件事?并在書上做簡單的批注,讀后根據(jù)自己的批注進行交流。
三、在讀通課文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說說那位父親給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對父親的言行作出評價。
四、圍繞學生對“父親”的評價再次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從字里行間,從具體的描寫中感受父親是個辦事認真、實實在在、講究商業(yè)道德的,引導學生對文中的關(guān)鍵詞句進行深入體會,而不是脫離文本的空洞地談。
著重抓住下列語句體會父親的商業(yè)道德高尚
1、“早晨起來,父親去市場上買來紅果……”說明父親采購當天新鮮的果品作為材料,對買來的材料又經(jīng)過嚴格的挑選……“……有一點兒……”這些都反映了父親做生意是那么認真和實在。
2、對于制作工藝更是一絲不茍,悶火、洗石板、串葫蘆、拉絲、蘸糖的均勻,“吃一口讓人叫好”不怕冷、不怕潮。
3、父親的手藝出了名被一家老板邀請去當伙計,每月有工錢,由于父親看不慣老板變著法兒賺錢的生意經(jīng),不到一年就辭去了這份工作,反映了父親憑著良心做買賣,不做虧心買賣的商業(yè)道德。
五、對文中的三處“萬年牢”分別進行體會
1、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它的意思
2、說說三處“萬年牢”中間的相互聯(lián)系(見教材35頁)
六、討論父親受雇于老板這件事
老板的這種生意經(jīng)好不好?他這樣做會帶來什么結(jié)果?聯(lián)系生活實際發(fā)表各自的看法,以提高認識能力。
七、拓展閱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讀一篇與本文內(nèi)容相關(guān)的文章
5.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五
《一只小鳥》:
一、導入。
同學們,前幾天我們寫了一篇描寫聲音的作文,有許多同學在作文中都描寫了同一種聲音,是什么聲音呢?聽!(播放:鳥的叫聲)對了,是鳥的叫聲。請你再閉上眼睛仔細聽聽,想象一下這是一幅什么樣的畫面呢?(生答)你說的真好,讓我們大家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是啊,鳥兒的叫聲多么清脆,多么好聽,如果這世界上真的再也聽不到鳥兒的叫聲,再也看不到鳥兒在林間歡快飛翔的身影,那該是件多么遺憾的事情?。】墒?,這樣的事卻真的發(fā)生了!
這節(jié)語文課,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讀讀發(fā)生在一只小鳥身上的故事,好嗎?(板書:一只小鳥;點課件)
二、初讀課文,摸清脈絡。
1、翻開書,自己輕聲的讀讀課文,看看自己是否把字音讀準了,把句子讀通順了。
2、那么文章寫了這只小鳥的什么事呢?請同學們聽老師來讀遍課文,你畫出自然段,并試著說說文章寫了這只小鳥的什么事好嗎?(一只小鳥的故事主要講了:一只羽翼未豐的小鳥每天在樹枝上歌唱,孩子們非常喜歡它,就用彈弓打傷了小鳥,兩只老鳥接住小鳥把它帶回了巢中。從此孩子們再也沒有聽到小鳥的歌聲。)
3、那么這是一篇敘事的文章,是按照事情的發(fā)展順序來描寫的。也就是說先寫了事情的起因(板書),再寫經(jīng)過(板書),后寫結(jié)果(板書)。那么我們來看看這篇文章哪幾個自然段寫了1、這就是事情的起因,哪幾個自然段寫了2、這就是事情的經(jīng)過,哪幾個自然段寫了3呢,這就是事情的結(jié)果?
三、品讀細想,模仿想象。
1、弄清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我們也不得不接受了這樣一個殘酷的現(xiàn)實:那就是一只可愛的小鳥被人打傷了!是誰造成了這樣的悲劇?原因又是什么呢?好心的同學們你們能在文中找到答案嗎?(回答)你從哪看出來孩子們非常的喜愛這只小鳥呢?
2、讓這么多的孩子都很喜愛的是一只什么樣的小鳥呢?請大家在小組里讀讀第一和第二自然段,用筆畫一畫,再和同學說一說。一會再告訴大家行嗎?
3、誰愿意讀讀第一和第二自然段呢?(生答)師:這真是一只快樂可愛的小鳥?。?BR> 4、哪位同學能想象一下小鳥快樂的心情,到前面來表演一下這只可愛的小鳥呢?其他的同學和周老師都把自己當做自然中的一棵樹或是一朵花,讓我們用肢體來配合他一下,讓我們含笑著傾聽她美妙動聽的歌聲吧!
5、這么可愛的小鳥誰不喜歡呢?可是,不幸的事情還是發(fā)生了!一個彈子飛來,打傷了小鳥,當時的情況是怎么樣的?誰能給大家讀讀?其他同學想想在這一部分你讀明白了什么呢?
6、哪一位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哪一位父母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孩子受到傷害?此時的他們心急如焚、此時的他們肝腸寸斷。我們怎樣才能讀出老鳥當時的那種急切、悲傷的心情呢?同學們試試。
7、那么剛才還活蹦亂跳的小鳥呢?他怎么樣了?你覺得這只小鳥怎么樣?(太可憐了)我們看了心也會碎的!你能試著讀讀這一句嗎?
8、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啊?一對悲傷焦急的父母含著眼淚望著自己受傷的孩子,孩子正痛苦的流著血……。孩子們啊,我們怎么可以?怎么可以?讓這么可愛無辜的小生命受到傷害呢?讓我們齊讀課文的后兩個自然段,邊讀邊體會此時孩子們的心情。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1、故事講到這里你明白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能不能跟大家說說?如果讓你跟那些打小鳥的孩子們說兩句話,你會跟他們說什么?
2、光悔恨是沒有用的,我們還必須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幫助小鳥,我們應該怎么做呢?請同學們看這個動畫片,然后再說說。
3、教師激情結(jié)語,引出“請愛護鳥類和人類共同的家園——地球”主題升華。
6.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六
《綠手指》: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及其的詞語,規(guī)范、美觀地書寫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奶奶培育純白金盞花的經(jīng)過,體會她做事滿懷信心、堅持不懈的美好品質(zhì)。
3.學習聯(lián)系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詞句,體會“從不沮喪”、“從不懷疑”、“滿懷信心”等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重點難點
1.掌握生字新詞,做好摘錄筆記。
2.在誦讀過程中展開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的生字、詞語,會規(guī)范地書寫。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
重點難點
掌握生字新詞,做好摘錄筆記。
教具準備
本課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讀課題質(zhì)疑,導入新課(7)
1.齊讀課題,提出疑問:“綠手指”指什么?
2.在你心目中,什么樣的園丁才能稱為好園???
二、初讀課文,感知整體(10)
1.自由讀文,要求讀正確、流利。
2.指名分他讀課文。
3.全班齊讀。
三、自主識字,交流評議(13)
1.抽讀生詞,同桌互查。
2.抽個別讀。
3.開火車讀。
4.交流識字方法。
四、默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10)
1.默讀課文,想想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經(jīng)過是什么,結(jié)果是什么。用自己的話說說。
2.說給同桌聽。
五、布置作業(yè)
1.書寫本課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
教后感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復習上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
2.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老園丁的美好情懷。
重點難點
在誦讀過程中展開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具準備
課文朗讀CD。
教學過程
一、查檢復習(10)
1.復習認讀生字、詞語。
2.默寫生字詞語。
3.指名朗讀課文。
二、自讀自悟,理解課文(20)
1.學習起因部分。
⑴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培育純白金盞花是一件十分艱難的事?勾畫有關(guān)詩句,交流理解。
⑵想一想這一部分中,哪些地方能體現(xiàn)出老奶奶是個“好園丁”,堪稱“綠手指”。
2.學習經(jīng)過部分。
⑴哪一句話能概括老奶奶20年如一日培育金盞花的過程?勾畫出來,抓住重點詞句聯(lián)系上下文談體會。
⑵這部分中,又能從哪些地方看出老奶奶堪稱“綠手指”。
3.學習結(jié)果部分。
⑴重點讀老奶奶話,體會她內(nèi)心活動。
⑵想想從哪里看出老奶奶堪稱“綠手指”。
三、交流討論(5)
黑色金盞花還能開放嗎?
四、布置作業(yè)(5)
黑色金盞花還能開放嗎?寫一寫。
7.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七
《小藍裙的故事》:
教學目的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會本課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借助批注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一個大的進步往往是從微小的改變開始的。
3、學習抓住關(guān)鍵詞語復述文章的方法,培養(yǎng)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和批注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難點
聯(lián)系生活實際,懂得要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美,就應該要求自己與美的事物協(xié)調(diào)一致,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用自己的進步來影響別人。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片。
課時安排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設(shè)疑,引入新課
孩子們,在一個美麗的小鎮(zhèn)里,人們個個穿著整潔美觀,言行舉止文明大方,公共場所遵守秩序,街上老人有人扶,盲人有人幫。說來也怪,這樣高素養(yǎng)、高文明的形成竟和一條小藍裙有關(guān),想知道這是為什么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小藍裙的故事》。(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由讀課文,勾出生字詞,不熟悉的地方多讀幾遍。
2、出示生字詞卡片開火車認讀,全班搶讀。
3、分組朗讀課文,比比哪一組讀得通順、流利。
4、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細讀課文,批注感悟
1、默讀課文,結(jié)合編者的批注,思考:課文寫小藍裙引發(fā)了幾次“不協(xié)調(diào)”的現(xiàn)象?用“”分別畫出來。面對這些不協(xié)調(diào)的現(xiàn)象,你有什么想法。請把想法批注在旁邊。
2、學生交流匯報。
出示畫出的句子:
①原來小女孩的臉和上衣是臟的,與小藍裙不協(xié)調(diào)。
②家里亂糟糟的,與穿著小藍裙的漂亮女兒不協(xié)調(diào)。
③第二天,爸爸看到雜草叢生的庭院與家里的整潔很不協(xié)調(diào)。
④鄰居們看到他們的房子如此干凈整潔,覺得自己住的地方
不對勁。
(1)先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出示畫出的句子,抓住“臟——小藍裙”、“亂糟糟——漂亮女兒”、“雜草叢生的庭院——家里的整潔”等的對比,理解“不協(xié)調(diào)”的含義。老師相機指導學生讀句子。
(2)面對這些不協(xié)調(diào),你有什么想法?把你的批注說給大家聽。學生交流批注,老師相機指導讀相關(guān)段落。(如:談到“小女孩的臉和上衣是臟的,與小藍裙不協(xié)調(diào)”時,老師引導:是呀,每一位善良的愛美的人都想幫助小女孩梳洗干凈,小女孩的媽媽當然也不例外。我們一起讀第4段。學生讀后評議,指導讀出高興的語氣,特別是“哇,好一個漂亮的小公主!”在與前面的對比中,引導學生讀出驚喜的語氣)
3、學生分組討論?!耙粋€月后,一條整齊清潔的街道就出現(xiàn)在這個城鎮(zhèn)上。”為什么一條小藍裙會改變一條街道?(抓住每由不協(xié)調(diào)到協(xié)調(diào)再引發(fā)新的不協(xié)調(diào)的變化,從而悟出一個道理:一個大的進步往往是從微小的改變開始;我們要善于從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進而創(chuàng)造美)
4、猜一猜,這個小鎮(zhèn)還會有哪些變化?(可從人們的言談舉止、行為習慣等方面思考)
小結(jié):多讓人驚喜的變化呀!所有這一切的改變,只是因為大家的一個共識:每個人都要求自己與美的事物協(xié)調(diào)一致,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就能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美。
四、復述課文
指導學生抓住4次“不協(xié)調(diào)”記住故事梗概,然后先在小組內(nèi)講,互相評議,再到班上講。
8.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八
《蜜蜂》:
教學目標:見教參116頁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弄清實驗是怎么做的,結(jié)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教學時數(shù):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對蜜蜂有什么了解呢?
2、學生匯報。
3、師:蜜蜂有很強的辨別方向能力,無論被拋棄到哪里,它都能自己飛回原處。這種能力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呢?法國科學家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環(huán)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畢生之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huán)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本課我們來看一看法布爾是怎樣觀察蜜蜂的。
二、初讀課文
1、分小組讀完課文,給難讀的字正音。
2、自由讀,討論:你對這篇文章印象深的部分是什么?
三、理解課文
1、小組內(nèi)合作完成表格
驗證內(nèi)容
驗證過程
驗證結(jié)果
2、學生匯報,師生共同完成表格的填寫內(nèi)容。
3、質(zhì)疑
(1)在完成表格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你從哪里發(fā)現(xiàn)的呢?(要求學生讀出有關(guān)詞句)
(3)看到這樣的驗證結(jié)果,你有什么想法?
4、嘗試用你的體會到的感情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
5、從作者的做法里你得到什么啟發(fā)?
(凡事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動手動腦地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6、分小組合作學習交流體會。
四、總結(jié):
大科學家法布爾以嚴謹求實,積極探索的科學態(tài)度,認真研究蜜蜂辨認方向的本能,給我們的啟示是每一個人都要以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對待我們身邊的每一件事,要從小培養(yǎng)自己的科學素養(yǎng),積極探索,為科學事業(yè)貢獻力量。
五、作業(yè)
1、完成相應習題。
2、選做:讀讀《昆蟲記》這本書或選段。
9.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九
《海底世界》:
一、導入課題。
我們一進入教室,就置身于汪洋大海之中,誰能就這幅圖畫面(黑板上的海底世界圖)說說。
二、借助重點句,指導分段。
1、聽課文錄音,思:海底世界怎樣?劃出你認為重要的一句話。
2、幻燈出示:海底不但景色奇異,而且特產(chǎn)豐富。
3、課文是從幾方面來寫海底世界的?
4、結(jié)合“按事物的幾個方面分段”的方法嘗試分段。
三、學習第一段。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劃出這段中你認為能反映海底世界景色特點的兩個詞。
(2)創(chuàng)設(shè)情境。
學生當潛水員。
(3)在深海里發(fā)現(xiàn)什么?
出示句子朗讀:“在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卻有許多光點像閃爍的星星,那是有發(fā)光器官的深水魚在游動?!?BR>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思:圍繞哪一句話寫?(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竊竊私語”是什么意思?
(2)幻燈出示:
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
有的像()一樣()。
有的像()一樣()。
有的像()一樣()。
有的還好像在()。
(3)這些句子中用上許多疊詞,好好地讀一讀。
(4)創(chuàng)設(shè)情境。
聽海底動物的聲音(錄音)
(5)延伸說話(盡量用上疊詞)
有的像()一樣()
有的像()一樣()
有的像()一樣()
(6)引讀
它們吃東西的時候……,行進的時候……遇到危險……。
師:海底靜中有(聲音)有(動)。
(7)指導背誦(出示重點詞)
四、學習第二段。
1、快速閱讀4、5、6自然段,想想寫什么?
海底特產(chǎn)豐富。不但有(),有(),而且還有()。
2、再讀課文,準備說話。(抓住特點)
海底特產(chǎn)豐富。不但有()的動物,有()的植物,而且還有()的礦藏。
3、讀好第4自然段。
(1)扶:“海參靠肌肉收縮爬行,每小時只能前進4米?!?BR> 師:寫海參什么特點?人哪幾個詞看出來?這幾個詞,我們可以讀得突出一點。
(2)放:“有一種魚身體像梭子,每小時能游幾十公里,攻擊其他動物的時候,比普通火車還快?!保▽W生自己練讀)
(3)練習讀寫“烏賊和章魚”的句子。
4、訓練:
(1)這一段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2)練習:
校園里的花朵真多,有(),有(),也有()。(花朵的色彩多種多樣),有(),有(),還有()。()的(),()的()。
五、總結(jié)課文。
10.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十
《童年的水墨畫》:
教學目的
指導學生按一定的方法欣賞兒童詩,激發(fā)學生閱讀兒童詩的興趣,并能進行簡單的模仿創(chuàng)編。
教學重點
欣賞詩歌的語言美、畫面美,感受童年的快樂。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準備采蜜本(摘錄本)
課前分發(fā)印有《童年的水墨畫》的紙張,讓學生自己預習,并進行一定的摘抄。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閱讀情境,激發(fā)興趣
播放歌曲《童年》。
簡介你認識的高洪波。
師前言:這節(jié)課讓我們來欣賞兒童文學家高洪波的《童年的水墨畫》。
二、交流摘錄筆記,感知大意
1、在每小節(jié)的標題后面加上一個表示動作的詞,概括主要內(nèi)容。
2、說說詩歌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三、感悟詩句優(yōu)美,欣賞畫面
1、從學生摘錄的詞句入手,引導品味一節(jié)詩的語言美,畫面美,并進行朗讀。
2、提煉欣賞方法。
3、學生自己按方法欣賞其它詩節(jié)。
4、交流,師引導點撥,并指導朗讀。
四、動筆仿詩,抒發(fā)情感
1、說說童年生活的一些片斷,再小組合作,模仿詩歌,試編詩歌。
2、交流所編的詩句。
五、總結(jié),布置作業(yè)
1、補充采蜜本。
2、繼續(xù)閱讀兒童詩。
1.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一
《長城和運河》: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2、通過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激發(fā)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感。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詞,激發(fā)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感。
教學準備
掛圖,多媒體。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人激趣
1、師:我們的祖國像一條巨龍,似一條綢帶,大家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2師:你們了解長城和運河嗎?
3、師出示課件,認識長城和運河,指明說看到了什么。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自由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字詞,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
(2)運用理解詞語的方法,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不朽創(chuàng)造奇跡天堂
2教師檢查學習效果。
(1)出示詞語。
駕駛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不朽創(chuàng)造奇跡天堂杭州嘉峪關(guān)
(2)指名讀,注意糾正字音。
(3)指名聯(lián)系句子解釋詞語。
連綿起伏:這里指長城像巨龍一樣連接不斷,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這里比喻長城像巨龍一樣彎彎曲曲地爬行,生動地說明了長城彎彎曲曲、漫長延伸的樣子。
譜寫:本文引申為編寫贊美的詩歌。
不朽:永不磨滅,本文指詩歌傳誦千古。
創(chuàng)造:本文指從無到有,艱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跡:奇異的景象。
天堂:這里指美麗的杭州。
三、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看看詩歌的兩部分都圍繞“奇跡”講了哪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
2、學生自學后討論。
四、讀課文第一部分
1、導讀,作者為何要通過自己“駕駛著飛機航行”引起奇景呢?
2、講讀。
3、比較: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
我看見了一個奇異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運用動畫)景象的奇異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5、你覺得長城怎樣?“東起山海關(guān),西起嘉峪關(guān),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詩篇?!薄安恍唷庇心膬煞矫娴囊馑??明明是人有感而發(fā)譜寫了一篇又一篇詩歌,這里為何要說是萬里長城譜寫的?這是一種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6、“創(chuàng)造”分別跟前面的哪一個短語,跟后面的哪一個詞相照應?
7、“祖先”該怎么理解?比較:
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
8、后兩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9、指導朗讀。
(1~4行)寫“奇跡”的出現(xiàn)和特點的句子怎么讀?(驚喜地)
(5~6行)對“奇跡”抒情的句子怎樣讀?(贊美地)
(7~8行)寫“奇跡”的創(chuàng)造者的句子又該怎樣讀?(敬佩并自豪地)
10、將第一部分三方面內(nèi)容分組讀。生評議。
11、指名讀,生評議。
12、齊讀。
五、讀第二部分
1、導讀,聽錄音并跟著默讀第二部分,然后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
(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2、講讀。
(1)觀察書中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边@句話是把什么比成什么?它們之間存在的相似之處,你能說說嗎?(相似之處在于:扁,柔,有光澤等)
(2)比較: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
像綢帶飄落到大地。
像綢帶飄向大地。
(3)你從“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這句話中讀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結(jié)構(gòu)上起什么作用?(過渡)
“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3、指導朗讀。
4、這部分結(jié)構(gòu)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學們自己先讀一讀,聯(lián)系奇跡的歷史和特點,想一想:朗讀時的語氣是否和朗讀第一部分的語氣一致?
5、同學們不妨自己試著讀一讀。
6、指名說說兩大部分讀法的區(qū)別。
7、同桌可分兩大部分互讀,互相糾正讀得不妥的地方。
8、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體會,聽后糾正。
9、師讀兩部分相同的前兩句,男生讀關(guān)于描寫特點的兩句,女生讀關(guān)于抒情的兩句,齊讀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兩句。
六、討論探究
1、師:作者把長城和運河稱作“人間奇跡”,你能說說“人間奇跡”是什么意思嗎?
2、為什么會把長城和運河稱作“人間奇跡”呢?
3、生分組討論,師巡視指導。
4、指名匯報交流。
5、引讀: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6、生齊讀這兩句話。
七、全班配樂朗讀全文,會背者可背誦
八、總結(jié)質(zhì)疑
1、師:學了這首詩歌你都明白了什么?還想知道些什么?
2、指名匯報并質(zhì)疑。
3、師小結(jié)。
九、作業(yè)設(shè)計
1、有感情地背誦全詩。
2、學習寫介紹長城運河的短文。
2.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二
《跟蹤臺風的衛(wèi)星》:
教學設(shè)計
第一課時
一、導課激趣:
1、板書:跟蹤指名,正音
想怎么讀這個詞?為什么要這樣讀?(如果體會不到可以演一演)
2、知道我們今天要讀誰跟蹤誰的故事嗎?板書:臺風——衛(wèi)星
3、可以怎么讀這個板書?還可以怎么讀?
4、看上去不相關(guān)的兩樣事物,他們會有怎樣的聯(lián)系呢?去課文里面找找好嗎?
二、初讀感知:
1、自由大聲朗讀。
2、出示詞語,指名讀。
3、指名分段讀。
三、精讀感悟:
(一)大家讀書的本領(lǐng)確實很棒,短短的十幾分鐘就能讀的正確、流利,還有不少同學讀得繪聲繪色了。這個會跟蹤臺風的衛(wèi)星到底是怎樣跟蹤衛(wèi)星的?默讀課文,畫一畫有關(guān)句子,再讀一讀。
(二)指名交流。
(三)學生自讀課文,
(四)反饋:能給大家介紹介紹衛(wèi)星是怎樣跟蹤臺風的嗎?找出有關(guān)句子讀給我們聽聽。
“哈,”小星星笑了笑說,“我是第三代氣象衛(wèi)星,人們叫我時刻跟蹤你,監(jiān)視你,直到你消失為止?!?BR> 1、抓住“時刻”,舉例子:衛(wèi)星都會在什么時候跟著臺風(說不出時教師示范舉例子:他在走路時隔著他,做游戲時跟著他……)
2、指名讀這段。板書:時刻
3、過渡:衛(wèi)星說到做到了嗎?他是怎樣時刻跟蹤臺風的?我們再接著聽聽其他同學的介紹。
衛(wèi)星說到做到了嗎?(生答)剛才xx的發(fā)言就能說明了。
“可我偏偏愛跟著你走……”
1、課件出示本句話。這個“你”是誰?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物?(聯(lián)系上下文看看)
2、生回答。播放臺風的影片。
3、這么厲害的臺風,衛(wèi)星卻偏偏愛跟著他,這句話還可以怎么說呢?
4、生交流。板書:偏偏愛
5、真是一個態(tài)度堅決的衛(wèi)星啊!面對如此厲害的臺風,他們之間的對話該怎么讀呢?指名讀。
6、采訪形式指導朗讀。
7、過度:臺風會善罷甘休嗎?(生答)
8、師生接讀:臺風狂暴地跳起來,對準氣象衛(wèi)星猛撲過去??伤睦镏?,氣象衛(wèi)星站設(shè)在離地面三百公里的高空,他再蹦跳也不管用。
9、過度:哦,這一回合,誰贏了呀?衛(wèi)星還在繼續(xù)跟蹤衛(wèi)星嗎?
(真是太精彩了,還有介紹衛(wèi)星跟蹤臺風的句子嗎?)
他感到有點累,正想歇歇腳,無意中發(fā)現(xiàn)氣象衛(wèi)星仍然緊緊地跟蹤著自己。
1、老師也是找到的這一部分,我也想讀給大家聽聽,行嗎?
師讀掉“無意”“仍然”。
2、生質(zhì)疑,體會臺風滿以為把衛(wèi)星甩掉了,但衛(wèi)星卻不放松地緊跟它。板書:仍然緊緊
3、你們可真能干,老師也要向你們學習,我相信你們也能把他們的這組對話讀好。課件對話“哼,我要把你甩掉!”“想甩掉我?沒門兒!”指名朗讀。
“想甩掉我?沒門兒!”氣象衛(wèi)星用嘲笑的口氣對他說。
你確實不會被甩掉。想甩掉我,沒有門嗎?臺風準備怎樣甩掉臺風?
“哈!這里的人們早就知道你快要來了?!睔庀笮l(wèi)星自豪地說,“每隔二十五分鐘,我就向他們報告你的行蹤?!?BR> 1、抓“自豪”。你這么自豪是為什么???板書:每隔二十五分鐘
2、人們早就知道臺風會來了,看臺風來了。錄像播放臺風引起巨浪拍打岸邊旁白:狂風怒吼,巨浪滔天
3、定格畫面,接著會發(fā)生什么情況?在瘋狂的臺風巨獸,我們也不用怕了,心情怎樣?
4、指導朗讀“臺風暴跳如雷,像頭瘋狂的巨獸,呼呼地向著城市撲去,可是他很快發(fā)現(xiàn),堤壩筑高了,樹木撐牢了,人們談笑風生,一點也不驚慌。”
5、看來,衛(wèi)星確實應該自豪,因為他的工作幫助人們戰(zhàn)勝了臺風,我們再也不怕臺風帶來的災難了。來,能干的小衛(wèi)星們,自豪地夸夸自己的本領(lǐng)吧!齊讀這句話。
6、指導朗讀。
7、臺風這下可沒轍了吧!好了,氣象衛(wèi)星的任務完成了,收兵回營吧!
激起學生聯(lián)系后一段??磥?,衛(wèi)星對臺風的跟蹤還沒結(jié)束呢,我們一起來讀讀后一段。板書:又
第二課時
一、說說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第二代衛(wèi)星有什么印象?
二、衛(wèi)星是怎樣跟蹤臺風的。
師小結(jié):無論臺風多么狂怒,多么兇猛,氣象衛(wèi)星都能緊緊地跟著他、監(jiān)視他,向人類報告他的一舉一動,使我們不再受到臺風的傷害,科技的力量無窮,“人定勝天”。
三、分組,分角色朗讀。
四、角色表演。
3.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三
《姥姥的剪紙》: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9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詞語。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清課文脈絡。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
1、揭示課題,指名讀一遍
2、姥姥是誰?
3、說說對題目的理解,并推測課文會寫哪些內(nèi)容?
二、自學生字,疏通課文
1、學生自學生字詞語
2、初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三、檢查自學情況
1、交流所學,不會的提出來在全班解決。
2、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及時疏通課文,糾正錯誤。
四、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哪些自然段講的是一個方面的意思,可以合并起來。
2、學生默讀思考,同桌交流。
3、指名說說全文共寫了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教師適當點撥。
三、指導寫字。
1、師重點指導,學生寫字
2、展示評議
四、布置作業(yè)
1、讀熟課文
2、搜集剪紙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后兩個自然段。
2、聯(lián)系上下文,并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重點: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學難點:聯(lián)系上下文,并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欣賞剪紙
1、課文里哪些語句具體描寫了姥姥的剪紙?請分別找出來,朗讀體會剪紙的特點。
2、學生朗讀課文找出相關(guān)的語句,體會相應的特點。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3、了解學生朗讀感悟情況,并隨即點撥,引導學生欣賞姥姥的剪紙。
(1)“要什么就有什么了,……無所不能”這個句子寫出了姥姥剪紙的內(nèi)容廣泛,題材對偶,也說明了姥姥的確是剪紙行家,“無所不能”。
(2)“你姥姥神了,……公雞能打鳴”這句話生動地說明老老的剪紙形態(tài)逼真,栩栩如生,突出的顯示了姥姥的神剪紙技藝高超。
(3)“嗬……無可挑剔”這句話是“我”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賞。由此可只,姥姥的剪紙形神兼?zhèn)?,是完美無缺的工藝品。
(4)“我強過來一看……老牛背上。”
(5)姥姥又剪出……肯食青草
4、學生朗讀有關(guān)詞語,邊讀邊展開想象體會姥姥的剪紙是何等精美,何等的有意義。
5、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能夠表現(xiàn)出老老的剪紙相關(guān)特點的句子,讀出贊賞之意。
二、認識姥姥
1、欣賞完姥姥如此眾多的剪紙作品,你們想知道寫什么?
2、指名說一說。
(1)姥姥是怎樣剪紙的?姥姥為什么能剪出如此精美的藝術(shù)作品?
(2)姥姥是一位怎樣的人?
3、同學們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在課文中,請在自己朗讀思考的基礎(chǔ)上,同拙見相互交流,相互提示相互啟發(fā)。
4、學生自主讀悟,同桌互動。
5、學生抓住相關(guān)的詞句,朗讀體會老老的特點,把握人物形象,感悟任務的內(nèi)在的品格。
6、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有關(guān)語句。
三、質(zhì)疑問難
1、學生朗讀課文,尋找疑惑之處,小組交流對疑難之處的理解。
2、引導學生解決典型的疑難問題。“我是個出名的調(diào)皮蛋……刁難……挑剔……耍賴……”問題:著是課文第四節(jié)中的一句話,其中的刁難、挑剔、耍賴、調(diào)皮蛋等含有明顯的貶義成分。如何準確的理解這些詞語呢?
試解:課后練習第三題這樣提示我們“查查字典,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四、練習深化
1、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后后兩節(jié)爭取回背誦。
2、引導背誦
(1)從那時侯起,我……達到老牛
(2)一頭老?!兊?BR> 3、“熟能生巧,……準頭了”結(jié)合你生活中的體驗,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4、讀完這篇課文,你想對姥姥說些什么?
4.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四
《萬年牢》: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做人要認真,講究認真,講究實在的道理
3、學習作者敘述清楚,有條理的表達方式
4、學習獨立閱讀課文、培養(yǎng)自學能力
教學重難點
想想課文圍繞父親做的糖葫蘆將例如哪幾件事?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親做事認真、實在,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同學交流讀后的體會。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讀一讀課文前面的提示語,了解閱讀的要求,明確學習本文的目的要求。
二、獨立閱讀課文,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
讓學生根據(jù)閱讀提示,默讀課文,邊讀邊動筆做記號,畫出課文圍繞父親做糖葫蘆講了哪幾件事?并在書上做簡單的批注,讀后根據(jù)自己的批注進行交流。
三、在讀通課文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說說那位父親給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對父親的言行作出評價。
四、圍繞學生對“父親”的評價再次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從字里行間,從具體的描寫中感受父親是個辦事認真、實實在在、講究商業(yè)道德的,引導學生對文中的關(guān)鍵詞句進行深入體會,而不是脫離文本的空洞地談。
著重抓住下列語句體會父親的商業(yè)道德高尚
1、“早晨起來,父親去市場上買來紅果……”說明父親采購當天新鮮的果品作為材料,對買來的材料又經(jīng)過嚴格的挑選……“……有一點兒……”這些都反映了父親做生意是那么認真和實在。
2、對于制作工藝更是一絲不茍,悶火、洗石板、串葫蘆、拉絲、蘸糖的均勻,“吃一口讓人叫好”不怕冷、不怕潮。
3、父親的手藝出了名被一家老板邀請去當伙計,每月有工錢,由于父親看不慣老板變著法兒賺錢的生意經(jīng),不到一年就辭去了這份工作,反映了父親憑著良心做買賣,不做虧心買賣的商業(yè)道德。
五、對文中的三處“萬年牢”分別進行體會
1、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它的意思
2、說說三處“萬年牢”中間的相互聯(lián)系(見教材35頁)
六、討論父親受雇于老板這件事
老板的這種生意經(jīng)好不好?他這樣做會帶來什么結(jié)果?聯(lián)系生活實際發(fā)表各自的看法,以提高認識能力。
七、拓展閱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讀一篇與本文內(nèi)容相關(guān)的文章
5.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五
《一只小鳥》:
一、導入。
同學們,前幾天我們寫了一篇描寫聲音的作文,有許多同學在作文中都描寫了同一種聲音,是什么聲音呢?聽!(播放:鳥的叫聲)對了,是鳥的叫聲。請你再閉上眼睛仔細聽聽,想象一下這是一幅什么樣的畫面呢?(生答)你說的真好,讓我們大家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是啊,鳥兒的叫聲多么清脆,多么好聽,如果這世界上真的再也聽不到鳥兒的叫聲,再也看不到鳥兒在林間歡快飛翔的身影,那該是件多么遺憾的事情?。】墒?,這樣的事卻真的發(fā)生了!
這節(jié)語文課,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讀讀發(fā)生在一只小鳥身上的故事,好嗎?(板書:一只小鳥;點課件)
二、初讀課文,摸清脈絡。
1、翻開書,自己輕聲的讀讀課文,看看自己是否把字音讀準了,把句子讀通順了。
2、那么文章寫了這只小鳥的什么事呢?請同學們聽老師來讀遍課文,你畫出自然段,并試著說說文章寫了這只小鳥的什么事好嗎?(一只小鳥的故事主要講了:一只羽翼未豐的小鳥每天在樹枝上歌唱,孩子們非常喜歡它,就用彈弓打傷了小鳥,兩只老鳥接住小鳥把它帶回了巢中。從此孩子們再也沒有聽到小鳥的歌聲。)
3、那么這是一篇敘事的文章,是按照事情的發(fā)展順序來描寫的。也就是說先寫了事情的起因(板書),再寫經(jīng)過(板書),后寫結(jié)果(板書)。那么我們來看看這篇文章哪幾個自然段寫了1、這就是事情的起因,哪幾個自然段寫了2、這就是事情的經(jīng)過,哪幾個自然段寫了3呢,這就是事情的結(jié)果?
三、品讀細想,模仿想象。
1、弄清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我們也不得不接受了這樣一個殘酷的現(xiàn)實:那就是一只可愛的小鳥被人打傷了!是誰造成了這樣的悲劇?原因又是什么呢?好心的同學們你們能在文中找到答案嗎?(回答)你從哪看出來孩子們非常的喜愛這只小鳥呢?
2、讓這么多的孩子都很喜愛的是一只什么樣的小鳥呢?請大家在小組里讀讀第一和第二自然段,用筆畫一畫,再和同學說一說。一會再告訴大家行嗎?
3、誰愿意讀讀第一和第二自然段呢?(生答)師:這真是一只快樂可愛的小鳥?。?BR> 4、哪位同學能想象一下小鳥快樂的心情,到前面來表演一下這只可愛的小鳥呢?其他的同學和周老師都把自己當做自然中的一棵樹或是一朵花,讓我們用肢體來配合他一下,讓我們含笑著傾聽她美妙動聽的歌聲吧!
5、這么可愛的小鳥誰不喜歡呢?可是,不幸的事情還是發(fā)生了!一個彈子飛來,打傷了小鳥,當時的情況是怎么樣的?誰能給大家讀讀?其他同學想想在這一部分你讀明白了什么呢?
6、哪一位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哪一位父母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孩子受到傷害?此時的他們心急如焚、此時的他們肝腸寸斷。我們怎樣才能讀出老鳥當時的那種急切、悲傷的心情呢?同學們試試。
7、那么剛才還活蹦亂跳的小鳥呢?他怎么樣了?你覺得這只小鳥怎么樣?(太可憐了)我們看了心也會碎的!你能試著讀讀這一句嗎?
8、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啊?一對悲傷焦急的父母含著眼淚望著自己受傷的孩子,孩子正痛苦的流著血……。孩子們啊,我們怎么可以?怎么可以?讓這么可愛無辜的小生命受到傷害呢?讓我們齊讀課文的后兩個自然段,邊讀邊體會此時孩子們的心情。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1、故事講到這里你明白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能不能跟大家說說?如果讓你跟那些打小鳥的孩子們說兩句話,你會跟他們說什么?
2、光悔恨是沒有用的,我們還必須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幫助小鳥,我們應該怎么做呢?請同學們看這個動畫片,然后再說說。
3、教師激情結(jié)語,引出“請愛護鳥類和人類共同的家園——地球”主題升華。
6.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六
《綠手指》: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及其的詞語,規(guī)范、美觀地書寫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奶奶培育純白金盞花的經(jīng)過,體會她做事滿懷信心、堅持不懈的美好品質(zhì)。
3.學習聯(lián)系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詞句,體會“從不沮喪”、“從不懷疑”、“滿懷信心”等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重點難點
1.掌握生字新詞,做好摘錄筆記。
2.在誦讀過程中展開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的生字、詞語,會規(guī)范地書寫。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
重點難點
掌握生字新詞,做好摘錄筆記。
教具準備
本課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讀課題質(zhì)疑,導入新課(7)
1.齊讀課題,提出疑問:“綠手指”指什么?
2.在你心目中,什么樣的園丁才能稱為好園???
二、初讀課文,感知整體(10)
1.自由讀文,要求讀正確、流利。
2.指名分他讀課文。
3.全班齊讀。
三、自主識字,交流評議(13)
1.抽讀生詞,同桌互查。
2.抽個別讀。
3.開火車讀。
4.交流識字方法。
四、默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10)
1.默讀課文,想想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經(jīng)過是什么,結(jié)果是什么。用自己的話說說。
2.說給同桌聽。
五、布置作業(yè)
1.書寫本課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
教后感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復習上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
2.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老園丁的美好情懷。
重點難點
在誦讀過程中展開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具準備
課文朗讀CD。
教學過程
一、查檢復習(10)
1.復習認讀生字、詞語。
2.默寫生字詞語。
3.指名朗讀課文。
二、自讀自悟,理解課文(20)
1.學習起因部分。
⑴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培育純白金盞花是一件十分艱難的事?勾畫有關(guān)詩句,交流理解。
⑵想一想這一部分中,哪些地方能體現(xiàn)出老奶奶是個“好園丁”,堪稱“綠手指”。
2.學習經(jīng)過部分。
⑴哪一句話能概括老奶奶20年如一日培育金盞花的過程?勾畫出來,抓住重點詞句聯(lián)系上下文談體會。
⑵這部分中,又能從哪些地方看出老奶奶堪稱“綠手指”。
3.學習結(jié)果部分。
⑴重點讀老奶奶話,體會她內(nèi)心活動。
⑵想想從哪里看出老奶奶堪稱“綠手指”。
三、交流討論(5)
黑色金盞花還能開放嗎?
四、布置作業(yè)(5)
黑色金盞花還能開放嗎?寫一寫。
7.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七
《小藍裙的故事》:
教學目的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會本課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借助批注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一個大的進步往往是從微小的改變開始的。
3、學習抓住關(guān)鍵詞語復述文章的方法,培養(yǎng)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和批注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難點
聯(lián)系生活實際,懂得要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美,就應該要求自己與美的事物協(xié)調(diào)一致,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用自己的進步來影響別人。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片。
課時安排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設(shè)疑,引入新課
孩子們,在一個美麗的小鎮(zhèn)里,人們個個穿著整潔美觀,言行舉止文明大方,公共場所遵守秩序,街上老人有人扶,盲人有人幫。說來也怪,這樣高素養(yǎng)、高文明的形成竟和一條小藍裙有關(guān),想知道這是為什么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小藍裙的故事》。(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由讀課文,勾出生字詞,不熟悉的地方多讀幾遍。
2、出示生字詞卡片開火車認讀,全班搶讀。
3、分組朗讀課文,比比哪一組讀得通順、流利。
4、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細讀課文,批注感悟
1、默讀課文,結(jié)合編者的批注,思考:課文寫小藍裙引發(fā)了幾次“不協(xié)調(diào)”的現(xiàn)象?用“”分別畫出來。面對這些不協(xié)調(diào)的現(xiàn)象,你有什么想法。請把想法批注在旁邊。
2、學生交流匯報。
出示畫出的句子:
①原來小女孩的臉和上衣是臟的,與小藍裙不協(xié)調(diào)。
②家里亂糟糟的,與穿著小藍裙的漂亮女兒不協(xié)調(diào)。
③第二天,爸爸看到雜草叢生的庭院與家里的整潔很不協(xié)調(diào)。
④鄰居們看到他們的房子如此干凈整潔,覺得自己住的地方
不對勁。
(1)先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出示畫出的句子,抓住“臟——小藍裙”、“亂糟糟——漂亮女兒”、“雜草叢生的庭院——家里的整潔”等的對比,理解“不協(xié)調(diào)”的含義。老師相機指導學生讀句子。
(2)面對這些不協(xié)調(diào),你有什么想法?把你的批注說給大家聽。學生交流批注,老師相機指導讀相關(guān)段落。(如:談到“小女孩的臉和上衣是臟的,與小藍裙不協(xié)調(diào)”時,老師引導:是呀,每一位善良的愛美的人都想幫助小女孩梳洗干凈,小女孩的媽媽當然也不例外。我們一起讀第4段。學生讀后評議,指導讀出高興的語氣,特別是“哇,好一個漂亮的小公主!”在與前面的對比中,引導學生讀出驚喜的語氣)
3、學生分組討論?!耙粋€月后,一條整齊清潔的街道就出現(xiàn)在這個城鎮(zhèn)上。”為什么一條小藍裙會改變一條街道?(抓住每由不協(xié)調(diào)到協(xié)調(diào)再引發(fā)新的不協(xié)調(diào)的變化,從而悟出一個道理:一個大的進步往往是從微小的改變開始;我們要善于從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進而創(chuàng)造美)
4、猜一猜,這個小鎮(zhèn)還會有哪些變化?(可從人們的言談舉止、行為習慣等方面思考)
小結(jié):多讓人驚喜的變化呀!所有這一切的改變,只是因為大家的一個共識:每個人都要求自己與美的事物協(xié)調(diào)一致,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就能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美。
四、復述課文
指導學生抓住4次“不協(xié)調(diào)”記住故事梗概,然后先在小組內(nèi)講,互相評議,再到班上講。
8.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八
《蜜蜂》:
教學目標:見教參116頁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弄清實驗是怎么做的,結(jié)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教學時數(shù):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對蜜蜂有什么了解呢?
2、學生匯報。
3、師:蜜蜂有很強的辨別方向能力,無論被拋棄到哪里,它都能自己飛回原處。這種能力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呢?法國科學家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環(huán)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畢生之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huán)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本課我們來看一看法布爾是怎樣觀察蜜蜂的。
二、初讀課文
1、分小組讀完課文,給難讀的字正音。
2、自由讀,討論:你對這篇文章印象深的部分是什么?
三、理解課文
1、小組內(nèi)合作完成表格
驗證內(nèi)容
驗證過程
驗證結(jié)果
2、學生匯報,師生共同完成表格的填寫內(nèi)容。
3、質(zhì)疑
(1)在完成表格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你從哪里發(fā)現(xiàn)的呢?(要求學生讀出有關(guān)詞句)
(3)看到這樣的驗證結(jié)果,你有什么想法?
4、嘗試用你的體會到的感情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
5、從作者的做法里你得到什么啟發(fā)?
(凡事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動手動腦地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6、分小組合作學習交流體會。
四、總結(jié):
大科學家法布爾以嚴謹求實,積極探索的科學態(tài)度,認真研究蜜蜂辨認方向的本能,給我們的啟示是每一個人都要以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對待我們身邊的每一件事,要從小培養(yǎng)自己的科學素養(yǎng),積極探索,為科學事業(yè)貢獻力量。
五、作業(yè)
1、完成相應習題。
2、選做:讀讀《昆蟲記》這本書或選段。
9.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九
《海底世界》:
一、導入課題。
我們一進入教室,就置身于汪洋大海之中,誰能就這幅圖畫面(黑板上的海底世界圖)說說。
二、借助重點句,指導分段。
1、聽課文錄音,思:海底世界怎樣?劃出你認為重要的一句話。
2、幻燈出示:海底不但景色奇異,而且特產(chǎn)豐富。
3、課文是從幾方面來寫海底世界的?
4、結(jié)合“按事物的幾個方面分段”的方法嘗試分段。
三、學習第一段。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劃出這段中你認為能反映海底世界景色特點的兩個詞。
(2)創(chuàng)設(shè)情境。
學生當潛水員。
(3)在深海里發(fā)現(xiàn)什么?
出示句子朗讀:“在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卻有許多光點像閃爍的星星,那是有發(fā)光器官的深水魚在游動?!?BR>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思:圍繞哪一句話寫?(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竊竊私語”是什么意思?
(2)幻燈出示:
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
有的像()一樣()。
有的像()一樣()。
有的像()一樣()。
有的還好像在()。
(3)這些句子中用上許多疊詞,好好地讀一讀。
(4)創(chuàng)設(shè)情境。
聽海底動物的聲音(錄音)
(5)延伸說話(盡量用上疊詞)
有的像()一樣()
有的像()一樣()
有的像()一樣()
(6)引讀
它們吃東西的時候……,行進的時候……遇到危險……。
師:海底靜中有(聲音)有(動)。
(7)指導背誦(出示重點詞)
四、學習第二段。
1、快速閱讀4、5、6自然段,想想寫什么?
海底特產(chǎn)豐富。不但有(),有(),而且還有()。
2、再讀課文,準備說話。(抓住特點)
海底特產(chǎn)豐富。不但有()的動物,有()的植物,而且還有()的礦藏。
3、讀好第4自然段。
(1)扶:“海參靠肌肉收縮爬行,每小時只能前進4米?!?BR> 師:寫海參什么特點?人哪幾個詞看出來?這幾個詞,我們可以讀得突出一點。
(2)放:“有一種魚身體像梭子,每小時能游幾十公里,攻擊其他動物的時候,比普通火車還快?!保▽W生自己練讀)
(3)練習讀寫“烏賊和章魚”的句子。
4、訓練:
(1)這一段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2)練習:
校園里的花朵真多,有(),有(),也有()。(花朵的色彩多種多樣),有(),有(),還有()。()的(),()的()。
五、總結(jié)課文。
10.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十
《童年的水墨畫》:
教學目的
指導學生按一定的方法欣賞兒童詩,激發(fā)學生閱讀兒童詩的興趣,并能進行簡單的模仿創(chuàng)編。
教學重點
欣賞詩歌的語言美、畫面美,感受童年的快樂。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準備采蜜本(摘錄本)
課前分發(fā)印有《童年的水墨畫》的紙張,讓學生自己預習,并進行一定的摘抄。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閱讀情境,激發(fā)興趣
播放歌曲《童年》。
簡介你認識的高洪波。
師前言:這節(jié)課讓我們來欣賞兒童文學家高洪波的《童年的水墨畫》。
二、交流摘錄筆記,感知大意
1、在每小節(jié)的標題后面加上一個表示動作的詞,概括主要內(nèi)容。
2、說說詩歌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三、感悟詩句優(yōu)美,欣賞畫面
1、從學生摘錄的詞句入手,引導品味一節(jié)詩的語言美,畫面美,并進行朗讀。
2、提煉欣賞方法。
3、學生自己按方法欣賞其它詩節(jié)。
4、交流,師引導點撥,并指導朗讀。
四、動筆仿詩,抒發(fā)情感
1、說說童年生活的一些片斷,再小組合作,模仿詩歌,試編詩歌。
2、交流所編的詩句。
五、總結(jié),布置作業(yè)
1、補充采蜜本。
2、繼續(xù)閱讀兒童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