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二必修二知識點

字號:


    地理高二必修二知識點是為大家整理的,知識點的歸納,可以讓同學們更好的記憶課本知識。
    1.地理高二必修二知識點 篇一
    1、呼吸作用(不是呼吸):指生物體的有機物在細胞內經過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終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產物,并且釋放出能量的過程。
    2、有氧呼吸:指細胞在有氧的參與下,把糖類等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大量能量的過程。
    3、無氧呼吸:一般是指細胞在無氧的條件下,通過酶的催化作用,把等有機物分解為不徹底的氧化產物,同時釋放出少量能量的過程。
    4、發(fā)酵:微生物的無氧呼吸。
    2.地理高二必修二知識點 篇二
    地殼物質的組成與循環(huán)
    (1)組成巖石的礦物
    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鋁、鐵、鈣、鈉、鉀、鎂等
    結合成單質或化合物
    礦物:巖石構成的的基本單元,主要的造巖礦物有石英、云母、長石、方解石等
    積聚巖漿巖:有侵入巖和噴出巖兩種形式,典型的侵入巖:花崗巖;噴出巖:玄武巖
    巖石沉積巖:具有層理結構,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guī)r,頁巖,砂巖,礫巖等)
    變質巖:由變質作用形成的巖石,如大理巖、石英巖、板巖
    (2)從巖漿到形成各種巖石,又到新的巖漿的產生,這一過程就是地殼物質循環(huán)。需注意巖石轉換過程中(箭頭)作用的名稱。推動地殼物質循環(huán)的'能量:地球內部放射性物質衰變產生的熱能(地球內能)
    3.地理高二必修二知識點 篇三
    工業(yè)區(qū)位指向類型
    (1)原料指向型:
    ①工業(yè)特點:原料不便長距離運輸或運輸原料成本高。
    ②區(qū)位選擇原則:接近原料產地。
    ③主要工業(yè)部門:采掘工業(yè)、制糖業(yè)、水產品加工業(yè)、水果加工業(yè)等。
    (2)動力指向型:
    ①工業(yè)特點:需消耗大量能源。
    ②區(qū)位選擇原則:接近能源基地。
    ③主要工業(yè)部門:有色金屬冶煉廠。
    (3)市場指向型:
    ①工業(yè)特點:產品不便遠距離運輸或運輸產品成本高。
    ②區(qū)位選擇原則:接近產品的消費市場。
    ③主要工業(yè)部門:瓶裝飲料業(yè)、家具制造業(yè)、印刷、石油加工業(yè)等。
    (4)勞動力指向型:
    ①工業(yè)特點:需投入大量勞動力。
    ②區(qū)位選擇原則:接近有大量廉價勞動力地區(qū)。
    ③主要工業(yè)部門:普通的服裝、電子裝配、包帶、制傘、制鞋工業(yè)等。
    (5)技術指向型:
    ①工業(yè)特點:技術要求高。
    ②區(qū)位選擇原則: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發(fā)達地區(qū)。
    ③主要工業(yè)部門:集成電路(微電子)、精密儀器等。
    4.地理高二必修二知識點 篇四
    經線和經度
    1、經線:在地球儀上,連結南、北兩極并垂直于緯線的弧線。
    經線有三個特點:
    ⑴、指示南北方向;
    ⑵、長度都相等;
    ⑶、自成半圓。
    2、經度:
    ⑴、經度的起點是0°經線,也稱“本初子午線”。0°經線以東為東經(0°—180°E);以西為西經(0°—180°W),所以東西經度數(shù)為180°。經度數(shù)從0°經線向東、向西逐漸增大。
    ⑵、180°經線:180°E和180°W重合的經線。
    ⑶、任何一個經線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兩個半球。國際上規(guī)定20°W和160°E兩條經線組成的經線圈,作為劃分東西兩個半球的分界線。如:15°W位于東半球;165°E位于西半球。
    5.地理高二必修二知識點 篇五
    地理環(huán)境包括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人文地理環(huán)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氣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1)氣候的變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巖石圈、生物圈等圈層得以不斷改造,生物對地理環(huán)境的作用,歸根結底是由于綠色植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用。
    (2)生物在地理環(huán)境形成中的作用:聯(lián)系有機界與無機界,促使化學元素遷移;改造大氣圈,使原始大氣逐漸演化為現(xiàn)在大氣;改造水圈,影響水體成分;改造巖石圈,促進巖石的風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環(huán)境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
    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了生物,生物又創(chuàng)造了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所以生物是地理環(huán)境的生物,同時又是地理環(huán)境的塑造者
    (3)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構成了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舉例:我國西北內陸——由于距海遠,海洋潮濕氣流難以到達,形成干旱的大陸性氣候——河流不發(fā)育,多為內流河——氣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風化和風力作用顯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發(fā)育差,有機質含量少。
    6.地理高二必修二知識點 篇六
    區(qū)時、地方時的計算
    1、地方時:兩地地方時差=經度差×4分鐘,東加西減.
    2、區(qū)時:確定兩地所在時區(qū),計算兩地區(qū)時相差多少個小時,東加西減。T1一T2=N1一N2東時區(qū)為正,西時區(qū)為負),T為區(qū)時,N為時區(qū)序號。
    3、地方時與區(qū)時的關系:區(qū)時=該時區(qū)中央經線的地方時。
    4、國際日期變更線:為避免地球上日期的紊亂而人為劃定,有三處不與1800經線重合;在日期的換算上,從東向西經過日界線,日期加一天,從西向東經過日界線,日期減一天。
    7.地理高二必修二知識點 篇七
    1.大氣受熱
    能量來源:太陽輻射
    大氣受熱過程:太陽輻射大氣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輻射大氣逆輻射(保溫)
    2.熱力環(huán)流(簡單的大氣運動)
    海陸熱力環(huán)流:
    白天吹海風,晚上吹陸風。
    因為白天陸地升溫比海洋快,陸地形成低壓,海洋是高壓;晚上陸地降溫比海洋快,陸地形成高壓,海洋是低壓。
    3.大氣水平運動:
    水平氣壓梯度力:它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方向與等壓線垂直;由高壓指向低壓。
    地轉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摩擦力:它斜穿等壓線。影響風速,摩擦力越大,風速越小;還會影響風向與等壓線的夾角。
    風向:高壓低壓
    風力(風速):等壓線密(氣壓梯度大),風力(速)大
    8.地理高二必修二知識點 篇八
    降水多少的影響因素分析:
    (1)大氣環(huán)流因素——決定降水多少的因素
    季風控制區(qū)夏秋季多,冬春季少;副高控制區(qū)降水稀少,如伏旱天氣、熱帶沙漠氣候區(qū)、地中海氣候的夏干;赤道低壓帶控制區(qū)降水豐沛;西風帶降水多,信風帶降水少。(要注意風的來向:迎岸風往往多雨;離岸風則少雨)
    (2)天氣系統(tǒng)因素——低壓中心和低壓槽部位降水多,高壓中心和高壓脊部位降水少;鋒面控制降水多,如梅雨、貴陽冬雨、北方夏季暴雨;氣旋過境降水多,如西歐冬季、東北和江南春季;反氣旋過境降水少,如伏旱;臺風過境降水多。
    (3)洋流因素:沿海暖流流經區(qū)降水多;沿海寒流流經區(qū)降水少。
    (4)海陸位置:一般沿海降水多;內陸降水少。
    (5)地形地勢:暖濕氣流在山脈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焚風效應)。
    9.地理高二必修二知識點 篇九
    鹽場形成的區(qū)位條件
    1.氣候:氣溫高、降水少、多風、日照強:有利于蒸發(fā)
    2.地形:面積廣闊的平坦海灘、淤泥質海岸
    漁場形成的區(qū)位條件
    1.地形:面積廣闊的大陸架(陽光直射、光合作用強、餌料豐富)
    2.溫帶海域:氣溫變化大、海水上泛
    3.河口處:河流帶來豐富的營養(yǎng)鹽類
    4.洋流:(交匯流或上升流)海水上泛,帶來海底營養(yǎng)鹽類,餌料豐富
    10.地理高二必修二知識點 篇十
    影響氣溫的因素
    1、緯度(決定因素):影響太陽高度、晝長、太陽輻射量、氣溫日較差,年較差(低緯度地區(qū)氣溫日、年較差小于高緯度地區(qū))
    2、地形(高度、地勢):陰坡、陽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熱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對冬季風阻擋,同緯度山地比平原日較差、年較差小等)
    3、海陸位置:海洋性強弱引起氣溫年較差變化
    4、洋流(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
    5、天氣狀況(云雨多的地方氣溫日、年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