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掌聲》原文、知識點、教案及教學反思

字號:

《掌聲》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因身體殘疾而內心憂郁、自卑的小女孩英子,在偶然的機會中不得不上臺講故事。她本以為會被無情地嘲笑,想不到同學們卻給了她鼓勵的掌聲。從此,英子變得開朗、自信,以微笑面對生活。課文通過英子前后的變化,表現了鼓勵和關愛的掌聲蘊含的強大力量。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掌聲》原文、知識點、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掌聲》原文 篇一
    上小學的時候,我們班有位叫英子的同學。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課前,她早早地就來到教室,下課后,她又總是后一個離開。因為她小時候生過病,腿腳落下了殘疾,不愿意讓別人看見她走路的姿勢。
    一天,老師讓同學們輪流上講臺講故事。輪到英子的時候,全班同學的目光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英子立刻把頭低了下去。老師是剛調來的,還不知道英子的情況。
    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于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教師里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在掌聲里,我們看到,英子的淚水流了下來。掌聲漸漸平息,英子也鎮(zhèn)定了情緒,開始講述自己的一個小故事。她的普通話說得很好,聲音也十分動聽。故事講完了,教室里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聲里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臺。
    從那以后,英子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憂郁。她和同學們一起游戲說笑,甚至在聯(lián)歡會上,還讓同學們教她跳舞。
    幾年以后,我們上了不同的中學。英子給我來信說:“我永遠不會忘記那掌聲,因為它使我明白,同學們并沒有歧視我。大家的掌聲給了我極大的鼓勵,使我鼓起勇氣微笑著面對生活?!?BR>    2.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掌聲》知識點 篇二
    會認字及組詞:
    姿:zī(姿勢、雄姿、天姿國色)
    勢:shì(姿勢、氣勢、形勢逼人)
    況:kuàng(情況、近況、狀況)
    鎮(zhèn):zhèn(鎮(zhèn)定、鎮(zhèn)靜、鄉(xiāng)鎮(zhèn))
    述:shù(講述、敘述、簡述)
    普:pǔ(普通話、普及、普天之下)
    憂:yōu(憂愁、憂郁、杞人憂天)
    聯(lián):lián(聯(lián)合、聯(lián)歡會、聯(lián)系)
    3.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掌聲》知識點 篇三
    會寫字及組詞:
    掌:zhǎng(掌聲、手掌、了如指掌)
    班:bān(班級、班長、下班)
    默:mò(默讀、默寫、沉默不語)
    離:lí(離開、離別、分離)
    腿:tuǐ(腿腳、后腿、桌子腿)
    輪:lún(輪流、輪班、輪換)
    投:tóu(投向、投降、五體投地)
    剛:gāng(剛才、剛剛、剛好)
    調:diào(調來、調動、調兵遣將)
    搖:yáo(搖曳、搖動、搖頭擺尾)
    晃:huàng(搖晃、晃悠、搖頭晃腦)
    烈:liè(熱烈、烈日、轟轟烈烈)
    勇:yǒng(勇氣、勇敢、自告奮勇)
    4.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掌聲》知識點 篇四
    近義詞:
    文靜一一安靜
    姿勢一一姿態(tài)
    猶豫一一遲疑
    鎮(zhèn)定一一鎮(zhèn)靜
    講述一一陳述
    憂郁一一憂愁
    歧視一一輕視
    反義詞:
    猶豫一一果斷
    持久一一短暫
    鎮(zhèn)定一一慌張
    憂郁一一開朗
    歧視一一尊重
    5.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掌聲》知識點 篇五
    詞語理解:
    文靜:(性格、舉止等)文雅安靜。
    姿勢:身體呈現的樣子。文中指英子因得小兒麻痹癥走路一搖一晃的樣子。
    猶豫:拿不定主意。
    驟然間:突然;忽然。
    熱烈:情緒高昂,興奮激動。
    持久:保持長久。
    鎮(zhèn)定:遇到緊急的情況不慌不亂。
    憂郁:優(yōu)傷愁悶。
    經久不息:經過長時間還沒有停止。
    歧視:不平等地看待。
    鼓勵:激發(fā);勉勵。
    6.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掌聲》知識點 篇六
    多音字:
    落:lào(落枕)
    luò(落葉)
    là(落下)
    調:diào(調動)
    tiáo(空調)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2):描寫了“掌聲前”的英子。
    第二部分(3):寫了“兩次掌聲”的情形,英子上臺講故事,同學們兩次為他鼓掌的過程。
    第三部分(4-5):寫被掌聲鼓勵后的英子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充滿信心的人。
    7.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掌聲》教案 篇七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課文的朗讀品味,讀懂課文內容。
    過程與方法目標:扣住詞語理解句子,扣住句子體悟情感,扣住情感升華知識。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觀察能力和評價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要主動去關愛別人,特別是身處困境的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對自己的關心與鼓勵。
    二、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朗讀課文,了解小英的情感變化,深刻領會“掌聲”的內涵。
    三、教學難點:初步了解小英在掌聲前后內心的變化。
    四、教學方法:啟發(fā)點撥法、多媒體演示法、創(chuàng)境想象法、評價激勵法。
    五、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前言渲染啟動情感
    1、導入
    2、板書課題
    3、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積蓄情感
    1、自由讀文
    2、指導易錯難讀的字詞。
    3、以前、現在的小英什么樣
    4、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潛心品讀升華情感
    1、默讀課文畫出描寫小英動作、神態(tài)的句子,描寫掌聲的語句。
    2、指導朗讀體會小英的心情
    3、假如這個小英就坐在我們的身邊,你想對她說什么
    4、指導朗讀描寫掌聲的句子,理解其內涵
    5、還想對小英說什么
    6、指導讀小英給同學的信(畫出愛心圖)
    (四)聯(lián)系實際延伸情感
    1、讀后一自然段
    2、你現在想把自己的掌聲送給誰?
    3、敘說小詩(播放課件《掌聲響起來》)
    4、齊讀后一自然段
    (五)課堂總結內化感受
    播放不同的掌聲課件
    (六)板書設計
    8.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掌聲》教案 篇八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心、鼓勵。要主動的關心、鼓勵別人,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
    二、教學重、難點:
    1.朗讀課文,學會生字、詞。
    2.理解課文內容。
    三、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
    投影片
    四、教學時間: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揭題,初讀課文。
    2.指導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疑
    1.小朋友們,有人給你鼓過掌嗎?因為什么給你鼓掌?得到別人掌聲你的心情怎樣?你為別人鼓過掌嗎?為什么給別人鼓掌呢?
    2.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題目是:掌聲
    (板書:15掌聲)
    3.讀了課題,你能提出問題嗎?(誰鼓掌?這掌聲是給誰的?為什么給她掌聲?她得到掌聲后心情怎樣,又是怎樣做的?)
    二.初讀課文
    1.請小朋友們帶著剛才提出的問題認真地讀書,遇到不認識的字,看課后的生字表。
    2.請小朋友們讀一讀課文后的生字,注意看清音節(jié),讀準字音。
    反饋檢查。重點讀準下列字:翹舌音“鎮(zhèn)”“驟”“持”“束”“述”,平舌音“殘”。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3.請小朋友繼續(xù)讀課文,把不認識的生字的拼音寫在生字的上面。讀完、寫完后,請小朋友們再讀一讀生字并記住它。
    反饋檢查。指名讀,同桌互讀,小組輪讀。
    4.看一看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你會不會讀。指名讀,男生讀,女生讀。
    時候  愿意  持久  結束
    殘疾  猶豫  講述  鎮(zhèn)定
    禮貌  驟然間  身處困境
    舞蹈  慢吞吞
    5.生字、詞語我們都會讀了,請大家再讀課文,努力做到正確、流利。
    反饋檢查。指名讀,師生評議,齊讀。
    6.課文我們已經會讀了,現在請小朋友一邊讀課文,一邊把不懂的詞語畫下來。
    7.這些詞有的需要老師幫助,有的自己通過讀課文就可以理解。請大家讀課文,邊讀邊想這些詞語的意思。我相信,同學們能通過讀課文理解這些詞語。
    8.小結:這節(jié)課小朋友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不僅讀準了生字、詞語的讀音,課文也讀得正確、流利了。大家還通過認真讀書,讀懂了一些詞語的意思。大家學得很主動,收獲也很大。下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學習課文,不僅要讀懂課文,還要練習讀出感情來。
    三.描紅生字
    1.認讀書后要描紅的生字。
    2.學生描紅。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聽寫詞語
    時候  愿意  輪流  情緒  慢吞吞
    持久  講述  結束  然后  驟然間
    二.精讀課文
    1.請小朋友們自己讀課文,畫出描寫小英神態(tài)、動作變化的句子。
    2.分小組討論:從這些變化中,你體會到了什么?說說你的理解。
    3.反饋交流,指導朗讀。
    (1)在我上小學的時候,班里有位叫小英的同學,她總是默默的坐在教室的一角。
    指導學生運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小英為什么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小英因為身有殘疾非常自卑。
    練習朗讀體會小英自卑的心理。
    (2)輪到小英的時候,全班四十多雙眼睛一起投向了那個角落,小英立刻把頭低了下去。
    討論:小英為什么立刻把頭低了下去?
    練習朗讀,體會小英自卑的心理。
    (3)小英猶豫了一會兒,后慢吞吞的站了起來。我們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兒紅了。
    討論讓學生明白:“猶豫”、“慢吞吞”是小英不愿意讓人看到她走路的樣子?!把廴杭t了”,是小英覺得自尊心受到了傷害。
    練習朗讀體會小英復雜的心理變化。
    (4)那掌聲熱烈、持久,小英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討論讓學生明白:同學們的掌聲是小英感到大家的關心和鼓勵,她感動得流淚了。
    練習朗讀體會小英感激的心情。
    (5)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學們的掌聲里微笑著走下講臺。
    討論讓學生明白:小英深鞠一躬是感謝同學們在的熱情鼓勵。
    練習朗讀。
    (6)她不再憂郁,她和同學們一起交談、游戲,甚至還走進了學校的舞蹈房……
    聯(lián)系小英來信中的話交流討論:小英為什么回有這些變化?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小英從同學們的掌聲中獲取了動力鼓起了生活的勇氣,她很珍惜同學們的掌聲。
    練習朗讀。
    4.有感情的朗讀的第1~6自然段,說說從小英的變化中,你想到了什么。
    5.顯示后一段,讀一讀再討論:這段話告訴我們什么?你是怎樣理解的?引導學生理解“身處困境”,小英怎樣珍惜掌聲的,這里的“掌聲”只是指鼓掌嗎?
    三.總結課文
    1.讀課文
    2.教師總結:《掌聲》這篇課文,通過身患殘疾而自卑憂郁的小英在同學們的掌聲里上臺演講,在同學們掌聲激勵下變得樂觀開朗的故事。告訴我們:人人都需要掌聲,特別是當一個人身處困境的時候。讓我們珍惜別人的掌聲,同時,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
    四.作業(yè)
    完成《習字冊》上的書寫練習。
    9.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掌聲》教學反思 篇九
    一、課文分析:
    《掌聲》一課生動地記敘了身患殘疾而憂郁自卑的英子在上臺演講時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氣,從此變得樂觀開朗。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人都需要掌聲,尤其是當身處困境的時候;要珍惜掌聲,同時我們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這篇文章語言質樸,但在平談的敘述后面飽含著一個充沛的情感主題:文章中“掌聲”代表著鼓勵、尊重,代表著“愛”。全文以英子的感情變化為主線貫穿全文,多次寫到英子的神態(tài)與動作。因此,如何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后的變化;怎樣通過英子的外在動作、語言來體會英子的心理變化,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二、教學優(yōu)點:
    整堂課通過師生共學、自主探究、發(fā)散想象、主動積累等學習方法;體會人物心理,懂得且愿意主動關心、鼓勵他人,并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
    在學習時,我主要抓住小英的感情變化為主線索,讓學生找到描寫小英的神態(tài)、舉動的句子。學生一下子就能找到了,然后創(chuàng)設情境,當學生讀到英子猶豫時,我及時設計對話情境:英子,你為什么低頭呀?你能說說你的心里話嗎?學生這時走入文本,猜想英子是怎樣想的“我害怕,別人會歧視我?!薄拔业降咨先ィ€是不上去。”“不上去,才來的新老師老師要批評,上去,大家一定要笑我,怎么辦?”此時學生通過與文本的對話感受到英子害怕、猶豫的憂郁的心理。當英子鼓起勇氣一搖一擺地走上去時,我鼓勵學生說:“難道我們不該為英子這樣的勇敢鼓掌嗎?”頓時教室里響起了熱烈而持久的掌聲。
    三、教學缺點:
    英子心里活動的3個句子,雖然找出來了,但是我沒有即時好好地讓學生通過朗讀去品味。特別是“低下頭”“猶豫”“眼圈紅了”“慢吞吞站起來”還沒有好好突出,沒能深刻體會英子此時的心態(tài)在慢慢發(fā)生變化。這一部分處理太匆忙了,還需多指導學生朗讀,為下面學生為何自發(fā)地送給英子的掌聲做好鋪墊。
    課結束了,我感動了,孩子們也感動了……學生在這堂課中不僅學習了語文,也從中感受到了鼓勵,關愛的力量。
    10.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掌聲》教學反思 篇十
    《掌聲》這篇課文寫的是殘疾小女孩小英通過同學們給她的兩次掌聲,從一個內心自卑的人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人,開始“微笑著面對生活”。課文通過英子的變化表現了同學間的鼓勵和關愛。文章語言質樸,但在平淡的敘述后面飽含著充沛的情感。我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去突破:
    首先,我關注了學生多種方式的閱讀。上課伊始,學生聽磁帶范讀課文,整體感知了課文內容。接著我又引導學生通過默讀、自由讀、感悟讀、齊讀等多層次多角度地讀,讓學生充分地接觸文本,在閱讀中感受英子的心理變化過程,突出了教學重點。
    接著,我讓學生通過對比品讀的方法,從小英先是自卑——活潑的變化,讓學生感受掌聲的作用,從而教育學生更加關愛殘疾人。
    本節(jié)課,我不光引導學生理解,也提示理解的方法。比如在理解重點詞“猶豫”時,孩子先說出了它的本義,我又引導學生說出了這個詞的引申義,然后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這個詞用得準確。又如,上課伊始,我讓學生邊讀、邊思考、邊畫出描寫英子神態(tài)動作的詞語,邊體會,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又掌握了一種閱讀的好方法。
    本文的教學難點是通過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體會英子的心理變化。那么在突破難點時,我是這樣去抓的:
    1、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
    如本節(jié)課重點指導第掌聲時,學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通過抓住英子動作神態(tài)
    來多角度的讀,感受到情緒的變化和同學們對英子的鼓勵。
    2、在閱讀中感悟。
    整節(jié)課,以兩次掌聲為線索。通過抓住英子掌聲前后的變化和人物動作神態(tài),學生在閱讀中感悟到兩次掌聲的不同含義。懂得要尊重、關愛別人。
    3、在體味中升華。
    整節(jié)課我注重了對學生關愛他人美好情感的熏陶、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引導,通過過渡語、小結語、評價語和激情語潛移默化的滲透,讓學生的情感與文本產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