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獅子是我國元宵節(jié)的一項重要習俗,人們通過舞獅子來慶祝節(jié)日的到來,也是為了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和平安。為您整理了《元宵節(jié)舞龍舞獅的作文(10篇)》供你參考。
元宵節(jié)舞龍舞獅的作文 篇一
耍龍燈也叫舞龍、龍燈舞,是我國獨具特色的民間娛樂生活活動之一。從春節(jié)到元宵燈節(jié),我國城鄉(xiāng)廣大城區(qū)都有舞龍的習俗。經(jīng)過千百年的沿襲發(fā)展,耍龍燈已經(jīng)成為一種活潑、表演優(yōu)美、帶有浪漫色彩的民間舞蹈。
舞龍起源于人們對龍的迷信,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在古代人們用耍龍燈祈禱龍的保佑。以求得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
舞龍的主要部位是龍頭、龍身兩個部位。龍的節(jié)數(shù)以單數(shù)為吉利,多見為九節(jié)龍、十一陽龍、十三世龍、多者可達二九銀龍。十五節(jié)以上的龍比較笨重,不以舞動,主要是用來欣賞,這種舞龍?zhí)貏e講究裝潢,具有很高的工藝價值。還有一種火龍。危險性很高,用竹子先撐住內(nèi)部,披上紅紅火火的龍衣,在竹子里面的縫上頂住蠟燭跳來跳去,欣賞性很高,夜間表演十分壯觀。
舞龍的耍法有多種,九節(jié)以內(nèi)的側(cè)重于花樣技巧,較常見的有:江龍漫游、龍頭飛舞、頭尾交跳、龍身擺尾等。十一節(jié),十三節(jié)的龍,側(cè)重于動作表演,有各種的樣的金龍玩珠、火龍刀蠟、一應俱全、應有盡有的花樣讓我們眼花繚亂,非常好看。
舞龍的習俗在海內(nèi)外華人受到了發(fā)揚和光大。每逢中國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他們就一向會舞起龍、耍起獅,呈現(xiàn)出一片濃濃的東方氣概。
元宵節(jié)舞龍舞獅的作文 篇二
舞龍在年后第一個節(jié)日里,這個節(jié)日就是元宵節(jié)。
午飯過后,爸爸說要帶我和媽媽還有表弟一起去十里之外的老農(nóng)莊村看一年一度的“舞龍”。在我的認知中,龍便是圖畫里那樣,龐大而威武,能暢游天際。我雖然常常聽到它的傳說,但從來沒見到過。媽媽說舞龍是我們中國獨具特色的民俗娛樂活動。傳說龍能行云布雨,呼風喚雨,還能消災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人們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
爸爸開車載著我們,隨著車載音樂的響起,我不由自主地哼著小曲,思緒也不禁飄向舞龍的情景,心中對舞龍充滿了期待。大概過了十幾分鐘,只見前方人山人海,車水馬龍,把道路堵的水泄不通。周圍的爆竹聲和人們的喊叫聲震耳欲聾。煙花在天空中不斷爆炸,有的像五顏六色的彩虹,有的像白晶晶的星星,真是好看極了!
“快看!”表弟突然叫道。我順著表弟指的.方向看去,一條長長的大金龍正在緩慢前行,它被稱為“新春第一龍”。它全身貼滿了亮晶晶的鱗片,那威武的大龍頭高高昂起,兩根長長的龍須隨著舞龍人的步伐擺動。
那金龍跟著龍珠盤旋著身軀,像是在空中飛翔,又像是在海里翻騰。緊接著,又游來一條身上寫著“地獄火”的紅色火龍與它相爭,銅鑼大鼓為它們加油助威,舞龍人賣力地揮動長桿,龍身不斷盤旋,如潮的人們也連聲叫好、再加上不斷炸響的煙花、爆竹,我們的視覺與聽覺都被這場壯觀的舞龍所俘獲??諝庵谐錆M了煙火的氣味,我的心也燃了起來。一條條形態(tài)各異,色彩斑斕的龍相繼出現(xiàn),舞得整個廣場人聲鼎沸、喜氣洋洋。讓我記憶最深刻的不是開門紅的金龍與火龍,而是一條最后出場的金龍,人們給它取名為“朱雀志”,可能是它長得與人們腦海中的朱雀太相似才取這個名字吧。但它是一條真正的老龍,這條龍在我小時候就開始出演了,這可能才是我記住它的原因吧。
舞龍活動一直持續(xù)到很晚,人們才有些不舍的離開,大家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中,吃上一碗湯圓,再出去看會兒“御獅”表演,那股滿足勁兒就別提了。我期待明年元宵節(jié)的舞龍活動快點到來。
元宵節(jié)舞龍舞獅的作文 篇三
“咚咚隆冬鏘!”一陣鑼鼓聲響起,激動人心的舞龍表演開始了!只見一條全身金光閃閃的龍在我的`眼前來回飛舞,一會兒上,一會兒下,仿佛稍一用力便會沖入云霄,只見那龍身上的鱗片閃著金光,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分外閃爍。只見那巨大的龍身靈活地變換著形狀,一會兒成一個圈,一會兒成一朵花,舞出了中國的特色,中國的魂!看!它那威武的龍頭高高地昂起,還時不時的搖搖頭,擺擺尾,只見它一會兒像在大海里沸騰,一會兒像在天空中翱翔,這條龍的眼睛炯炯有神,龍身鱗波閃閃,龍尾高高翹起,仿佛有一種至高無上的權力與無與倫比的神威。突然,那龍身圍成了花的形狀,有一位身著綠衣的人坐在龍身中間,仿佛一朵盛開的花,這是多么高難度的動作啊,也透露出了龍舞者的技藝之高超。全場掌聲雷動,仿佛有千百萬的鑼鼓聲響起,一波又一波,在為這舞龍助威,在為藝術吶喊!我看著這騰飛的巨龍,仿佛看到我們中華民族,正舞出亞洲,舞向全世界!突然,聲音戛然而止,我這才依依不舍地停止了對舞龍的無限遐想。
元宵節(jié)舞龍舞獅的作文 篇四
二月春光無限好,本周三劉海粟小學舉行了隆重的開學典禮。
這天全校師生歡聚一堂,在學校的操場上觀看了絕妙的舞龍表演。一陣隆隆的鑼鼓聲,穿著紅色衣服的舞龍人舉著金燦燦的長龍出場了,只見那龍長著長長的觸角,瞪著銅鈴般的大眼睛,張著血盆大口,舉著爪子,樣子非常威武。
舞龍的爺爺奶奶身著金衣,揮灑自如地繞場轉(zhuǎn)了一圈才慢慢加快了腳步,整條巨龍在爺爺奶奶的揮舞下顯得活靈活現(xiàn),龍身隨著龍頭的擺動而上下起伏,左右搖擺,像一個個波浪連綿起伏。貼滿亮晶晶鱗片的龍身,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更加耀眼。神氣的龍頭高高昂起,還不時地搖搖頭擺擺尾,像是在空中翱翔,又像是在大海里翻騰。舞龍人手舉著木棒,一會兒跳,一會兒跑,一會兒站,一會兒蹲,一會兒翻筋斗,一會兒人疊人,就像孫大圣揮舞金箍棒那樣自在。
當龍身盤踞起來時,突然龍身中出現(xiàn)了一位穿著綠色衣服的老奶奶,她手捧鮮花,坐在了龍身之上抖動著,向四周灑下了鮮花,灑下了對新年美好的祝愿,真是讓我們大飽眼福,我們不禁發(fā)出嘖嘖稱贊。
圍觀的同學們不停地拍手叫好,掌聲如潮水般涌來,大家深深地被精湛的舞龍表演吸引住了。
元宵節(jié)舞龍舞獅的作文 篇五
新年可以收壓歲錢、穿新衣服、放鞭炮,但最有趣得是看舞獅子表演。我至今還記得去年廣州之行得情景。那天無云,街上人多得擁擠不堪,十分熱鬧,大家都滿面紅光,喜氣洋洋。忽然,響起鞭炮聲,我循著有聲音得地方走去,發(fā)現(xiàn)原來是舞獅子得隊伍在賽獅呢!那頭獅子做得十分逼真,張著血盆大口,眼睛還一眨一眨地,特別有神采,大家更是贊不絕口。舞獅子得人很有默契,“獅子”有時搖搖頭,有時跳來跳去。
這時,有幾個人搬來云梯,大家更加興奮,“獅子”開始走云梯,邊走邊晃腦,人們拍手叫好,“獅子”到頂,竹桿上掛著生菜,獅子一下子就撲向生菜。我十分奇怪,問:“媽媽,獅子為什么要搶生菜?”媽媽耐心得告訴我:“那是利用諧音,把生菜說成‘生財’。人人都希望能生財呀!”原來是這樣,我頓時明白。??!中國傳統(tǒng)文化真是千姿百態(tài),太有意思!
元宵節(jié)舞龍舞獅的作文 篇六
“咚咚鏘,咚咚鏘。”這是哪兒傳來得鑼鼓聲響,敲得何等激烈呢?咦,怎么發(fā)生什么大事,馬路上得行人咋人山人海呢?現(xiàn)在才剛到吃飯得時間,這些人都記著干嘛去呢?“?”在我得心頭油然而生,我得好奇心越來越強,我不顧上吃飯,便放下飯碗,與外婆一起隨著人潮來到一座廟會里,鑼鼓聲越來越響,就在這里面。哦,我以為干什么呢,原來就是元宵快到,“舞獅”耶!我跟著外婆慢悠悠得來到里面,哇,里面金碧輝煌,燭火通明,四面八方得村名們也都來觀看表演舞獅子。
放眼望去,站在火燭前得一排大漢都是干什么得?手里拿著鑼鼓等樂器,“咚咚鏘,咚咚鏘”大漢們開始奏樂,只見三個老頭兒,兩個穿著花花綠綠得褲子,而另一個則是手里拿著紅球,也就是獅子球。開始舞獅,兩個穿著花褲得老頭鉆進獅體,褲衣剛好合身成只大獅子,鼓聲鑼聲撮合在一起成舞獅聲,人拿著獅球吆喝一聲,獅子就跟著獅球跑起來,獅子好像怒火,雙腳在地上蹬得地動山搖,接著便是前面雙腳抬起來,然后就追著獅球奔個不停,好像在說:“這球本來就是屬于我得,快還給我!”最后就直接上去搶,可人卻偏不給,還說:“如果還給你,那么你就得和我好。”于是獅子就答應。人就牽著獅子,來到佛殿得老爺(佛)得面前拜三拜,也不知道干什么,難道是想讓老天給他們做約定。哈哈!猜不透哦猜不透呀!
看這個舞獅,我想起兒幼時與伙伴鉆在被窩下一起舞獅,那時還小也不知是啥一回事,就學著大人一起舞著舞著,轉(zhuǎn)眼間便長大,現(xiàn)在回想起來真有點好笑!哈哈!
元宵節(jié)舞龍舞獅的作文 篇七
每到春節(jié),就會看到各地都有很多的活動。而且這些活動中都少不了有舞龍這一項。舞龍已經(jīng)是春節(jié)中必不可少的一項了。很多人喜歡看,但卻都不知道它的由來是什么。作為一個喜愛舞龍的人,是不是應該了解它的由來呢?一起來看看吧!
燈節(jié)中的花燈種類繁多,諸如花卉、蟲鳥、百獸,應有盡有,唯其中最特出而又巨大的,則數(shù)“龍燈”。
今俗新年有“鬧龍燈”之戲。鬧龍燈就是“掉龍燈”,因龍燈長巨且重,鑼鼓聲中昂首擺尾,蜿蜒游走,非數(shù)十多壯漢,舉竿來回奔走,不足以操御。“掉”是搖擺,作動詞解,也就是“舞龍”。
舞龍的“龍”,通常都安置在當?shù)氐凝埻鯊R中,舞龍之日,以旌旗、鑼鼓、號角為前導,將龍身從廟中請出來,接上龍頭龍尾,舉行點睛儀式。龍身用竹扎成圓龍狀,節(jié)節(jié)相連,外面覆罩畫有龍鱗的巨幅紅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首尾相距約莫有十數(shù)來丈長。龍前由一人持竿領前,竿頂豎一巨球,作為引導。舞時,巨球前后左右四周搖擺,龍首作搶球狀,引起龍身游走飛動。
舞龍是個大節(jié)日,舞到任何一處都會受到招待。舞龍的隊伍有時一天可以吃五六次酒宴,這叫“龍換酒”。
等到舞龍完畢,就將首尾燒掉,龍身送回廟內(nèi),明年再用。
燈節(jié)雖始于漢初,盛于唐宋,但“舞龍”的習俗,相信是承繼殷周“祭天”的遺風。
龍在歷史文籍的記載中出現(xiàn)的時間極早,而且“舞龍”包含“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原有“祈年”的意思。
古人民智不開,大概由于龍在神話中是海洋的主宰,威力無窮,而海洋主水,龍也就很自然的做了農(nóng)作物的司雨神。民以食為天,谷物是維——帝舜、契和后稷。如此,龍被古人奉為“吉物”出現(xiàn)在慶典祭祀中,自然也不足為奇了。
元宵節(jié)舞龍舞獅的作文 篇八
舞龍燈是中國民間熱鬧又有趣的習俗。
在寒假春節(jié)里,我竟然有一個意外的機會可以親眼目睹那壯觀的龍燈!我的老家在金華,當我在那過完年,快要回紹興的幾天中,龍燈,居然要舉行了!按奈不住心中的那一分激動,我連忙拉上姐姐一起去看。更幸運的是,龍燈還要經(jīng)過姐姐的同學家,所以我們又可以近距離的觀察啦!
夜幕慢慢降臨,抬手一看,時間差不多了。哇!好準時!只見不遠處閃現(xiàn)出一道亮澄澄的光,隨后一只巨龍“闖”入我的視線!
長達五十多米的龍燈!我驚呆了!上百盞燈火放在只有一只“腳”的板凳上,整個隊伍大約有上百上千個人!走到這兒了,我仔細探前一瞧,每個人的頭上都滲出了汗水,看來這大家伙分量可不輕!這時,奇怪的景象出現(xiàn)了:領隊的人,抬著龍頭走進這位同學家,從龍燈上端下一盞燈籠,點燃了他們準備的蠟燭。只見同學的媽媽還塞給了他個紅包!到最后時,抬龍尾的那個人,走到同學家的門口,把龍尾使勁地對大門搖了幾下,邊搖還邊嘀咕著什么,只可惜我沒聽懂。
龍燈真是太奇妙!有機會我還要看!
元宵節(jié)舞龍舞獅的作文 篇九
正月初一,聽姥姥說外面會有舞龍、舞獅的表演。我很想去看,就纏著姥姥帶我出去玩。
一出小區(qū),外面真可謂是人山人海,我和姥姥艱難地在人群里穿行著。這時我隱隱約約聽到有打鼓的聲音,循聲找去,只見曹丞相府外圍了一圈厚實的“人墻”。小孩子們站在車上或騎在大人脖子上看得津津有味,大人則伸長了脖子往里張望。我更好奇了,一心想去探個究竟,于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鉆進人墻,站到最前排。只見一些老頭老太太在一旁敲鑼打鼓,兩只獅子在中間跳來跳去。這兩只獅子長得很好看,眼睛又大又圓,特別精神,血盆大口一張一合,下面掛著柔軟的胡須。兩只獅子一金一銀,因為頭太大,占了整個身體的四分之一,看起來有點笨。
我正在打量兩頭獅子,金獅卻大搖大擺地向我跑來,猛地沖我搖晃笨重的頭,大眼睛瞪著我,我嚇了一跳。獅子得意洋洋地走了?!斑@獅子真淘氣?!蔽蚁搿R粫航皙{后腳一蹬跳上了高臺,銀獅隨后也跳了上去。金獅躍躍欲試,直起身子縱身跳下來,順勢叼走了紅繡球。臺下爆發(fā)出排山倒海般的掌聲,還伴隨著陣陣叫好。金獅落地后搖頭擺尾,叼著紅繡球向銀獅炫耀。銀獅有些害怕,在臺上猶豫,觀眾給予銀獅掌聲鼓勵,銀獅壯著膽子站了起來。“撲通”,銀獅的頭栽了下去。人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誰知銀獅又安然無恙地站了起來。原來它根本沒有跌倒,是在跟觀眾開玩笑呢!金獅也縱身跳了下來,兩只獅子在地上扭作一團,引得人們捧腹大笑。正當精彩的時候,姥姥來叫我,說該回家吃飯了,我只好戀戀不舍地離開了。
一路上,剛才舞獅的情景一一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實在太精彩了。同時,我不得不感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無窮魅力。真希望時間可以倒轉(zhuǎn),我真想再看一次舞獅。
元宵節(jié)舞龍舞獅的作文 篇十
“舞龍”是我國春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說到舞龍,大家一定拍手叫好,可是你們知道舞龍的來歷嗎?傳說玉皇大帝為了尋找一件稀世珍寶,派龍王尋遍海底、人間。龍王找不到珍寶,可在人間飛舞的樣子卻吸引了玉皇大帝,使得玉皇大帝不再追究珍寶的事,為了紀念龍王,人們開始“舞龍”。
以前,我們村從沒搞過任何關于“舞龍”的活動,今年村里決定“舞龍”?!拔椠垺钡牡谝惶?,村里的主任聽說村子里有很多人不會,這畢竟是第一次。于是爸爸就去雙峰叫上了兩位叔叔。其中,一位叔叔榮幸拿上了龍珠。另一位叔叔也很榮幸,背起了龍頭。因為那天是大家學習的日子,所以我們只在自己的村子里練習舞龍。
“舞龍”的第二天,可就不一樣了,“龍”要舞到雙峰去了。到了雙峰,那里的村民很熱情,放鞭炮的人很多,可說是鞭炮聲震耳欲聾,但圍觀的人更多。舞龍時,常有長者帶著子孫在龍下鉆來鉆去,以望子成龍,求平安,稱為“鉆龍架”。我走近爸爸身邊,再三懇求爸爸讓我也舞一舞龍。爸爸答應了。我們都沉浸在鑼鼓聲、煙花*竹聲中。每當?shù)揭粋€門堂,我們就會轉(zhuǎn)起一個個圈。最精彩的時刻到了:“龍頭”和“龍尾”同時從中間的某處鉆過去,然后“龍頭”從“龍尾”底下鉆過去,“龍尾”又從“龍頭”底下鉆過去。雖然這時很壯觀,可是,爸爸媽媽怕我被甩出去,所以沒有讓我參加這壯觀的時刻。通過這次鍛煉,我再也不害怕“舞龍”了,我真希望能每年參加“舞龍”。
后來,我們村每逢重大節(jié)日,人們就會用舞龍的形式來祈求龍的保佑,以求得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
元宵節(jié)舞龍舞獅的作文 篇一
耍龍燈也叫舞龍、龍燈舞,是我國獨具特色的民間娛樂生活活動之一。從春節(jié)到元宵燈節(jié),我國城鄉(xiāng)廣大城區(qū)都有舞龍的習俗。經(jīng)過千百年的沿襲發(fā)展,耍龍燈已經(jīng)成為一種活潑、表演優(yōu)美、帶有浪漫色彩的民間舞蹈。
舞龍起源于人們對龍的迷信,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在古代人們用耍龍燈祈禱龍的保佑。以求得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
舞龍的主要部位是龍頭、龍身兩個部位。龍的節(jié)數(shù)以單數(shù)為吉利,多見為九節(jié)龍、十一陽龍、十三世龍、多者可達二九銀龍。十五節(jié)以上的龍比較笨重,不以舞動,主要是用來欣賞,這種舞龍?zhí)貏e講究裝潢,具有很高的工藝價值。還有一種火龍。危險性很高,用竹子先撐住內(nèi)部,披上紅紅火火的龍衣,在竹子里面的縫上頂住蠟燭跳來跳去,欣賞性很高,夜間表演十分壯觀。
舞龍的耍法有多種,九節(jié)以內(nèi)的側(cè)重于花樣技巧,較常見的有:江龍漫游、龍頭飛舞、頭尾交跳、龍身擺尾等。十一節(jié),十三節(jié)的龍,側(cè)重于動作表演,有各種的樣的金龍玩珠、火龍刀蠟、一應俱全、應有盡有的花樣讓我們眼花繚亂,非常好看。
舞龍的習俗在海內(nèi)外華人受到了發(fā)揚和光大。每逢中國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他們就一向會舞起龍、耍起獅,呈現(xiàn)出一片濃濃的東方氣概。
元宵節(jié)舞龍舞獅的作文 篇二
舞龍在年后第一個節(jié)日里,這個節(jié)日就是元宵節(jié)。
午飯過后,爸爸說要帶我和媽媽還有表弟一起去十里之外的老農(nóng)莊村看一年一度的“舞龍”。在我的認知中,龍便是圖畫里那樣,龐大而威武,能暢游天際。我雖然常常聽到它的傳說,但從來沒見到過。媽媽說舞龍是我們中國獨具特色的民俗娛樂活動。傳說龍能行云布雨,呼風喚雨,還能消災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人們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
爸爸開車載著我們,隨著車載音樂的響起,我不由自主地哼著小曲,思緒也不禁飄向舞龍的情景,心中對舞龍充滿了期待。大概過了十幾分鐘,只見前方人山人海,車水馬龍,把道路堵的水泄不通。周圍的爆竹聲和人們的喊叫聲震耳欲聾。煙花在天空中不斷爆炸,有的像五顏六色的彩虹,有的像白晶晶的星星,真是好看極了!
“快看!”表弟突然叫道。我順著表弟指的.方向看去,一條長長的大金龍正在緩慢前行,它被稱為“新春第一龍”。它全身貼滿了亮晶晶的鱗片,那威武的大龍頭高高昂起,兩根長長的龍須隨著舞龍人的步伐擺動。
那金龍跟著龍珠盤旋著身軀,像是在空中飛翔,又像是在海里翻騰。緊接著,又游來一條身上寫著“地獄火”的紅色火龍與它相爭,銅鑼大鼓為它們加油助威,舞龍人賣力地揮動長桿,龍身不斷盤旋,如潮的人們也連聲叫好、再加上不斷炸響的煙花、爆竹,我們的視覺與聽覺都被這場壯觀的舞龍所俘獲??諝庵谐錆M了煙火的氣味,我的心也燃了起來。一條條形態(tài)各異,色彩斑斕的龍相繼出現(xiàn),舞得整個廣場人聲鼎沸、喜氣洋洋。讓我記憶最深刻的不是開門紅的金龍與火龍,而是一條最后出場的金龍,人們給它取名為“朱雀志”,可能是它長得與人們腦海中的朱雀太相似才取這個名字吧。但它是一條真正的老龍,這條龍在我小時候就開始出演了,這可能才是我記住它的原因吧。
舞龍活動一直持續(xù)到很晚,人們才有些不舍的離開,大家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中,吃上一碗湯圓,再出去看會兒“御獅”表演,那股滿足勁兒就別提了。我期待明年元宵節(jié)的舞龍活動快點到來。
元宵節(jié)舞龍舞獅的作文 篇三
“咚咚隆冬鏘!”一陣鑼鼓聲響起,激動人心的舞龍表演開始了!只見一條全身金光閃閃的龍在我的`眼前來回飛舞,一會兒上,一會兒下,仿佛稍一用力便會沖入云霄,只見那龍身上的鱗片閃著金光,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分外閃爍。只見那巨大的龍身靈活地變換著形狀,一會兒成一個圈,一會兒成一朵花,舞出了中國的特色,中國的魂!看!它那威武的龍頭高高地昂起,還時不時的搖搖頭,擺擺尾,只見它一會兒像在大海里沸騰,一會兒像在天空中翱翔,這條龍的眼睛炯炯有神,龍身鱗波閃閃,龍尾高高翹起,仿佛有一種至高無上的權力與無與倫比的神威。突然,那龍身圍成了花的形狀,有一位身著綠衣的人坐在龍身中間,仿佛一朵盛開的花,這是多么高難度的動作啊,也透露出了龍舞者的技藝之高超。全場掌聲雷動,仿佛有千百萬的鑼鼓聲響起,一波又一波,在為這舞龍助威,在為藝術吶喊!我看著這騰飛的巨龍,仿佛看到我們中華民族,正舞出亞洲,舞向全世界!突然,聲音戛然而止,我這才依依不舍地停止了對舞龍的無限遐想。
元宵節(jié)舞龍舞獅的作文 篇四
二月春光無限好,本周三劉海粟小學舉行了隆重的開學典禮。
這天全校師生歡聚一堂,在學校的操場上觀看了絕妙的舞龍表演。一陣隆隆的鑼鼓聲,穿著紅色衣服的舞龍人舉著金燦燦的長龍出場了,只見那龍長著長長的觸角,瞪著銅鈴般的大眼睛,張著血盆大口,舉著爪子,樣子非常威武。
舞龍的爺爺奶奶身著金衣,揮灑自如地繞場轉(zhuǎn)了一圈才慢慢加快了腳步,整條巨龍在爺爺奶奶的揮舞下顯得活靈活現(xiàn),龍身隨著龍頭的擺動而上下起伏,左右搖擺,像一個個波浪連綿起伏。貼滿亮晶晶鱗片的龍身,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更加耀眼。神氣的龍頭高高昂起,還不時地搖搖頭擺擺尾,像是在空中翱翔,又像是在大海里翻騰。舞龍人手舉著木棒,一會兒跳,一會兒跑,一會兒站,一會兒蹲,一會兒翻筋斗,一會兒人疊人,就像孫大圣揮舞金箍棒那樣自在。
當龍身盤踞起來時,突然龍身中出現(xiàn)了一位穿著綠色衣服的老奶奶,她手捧鮮花,坐在了龍身之上抖動著,向四周灑下了鮮花,灑下了對新年美好的祝愿,真是讓我們大飽眼福,我們不禁發(fā)出嘖嘖稱贊。
圍觀的同學們不停地拍手叫好,掌聲如潮水般涌來,大家深深地被精湛的舞龍表演吸引住了。
元宵節(jié)舞龍舞獅的作文 篇五
新年可以收壓歲錢、穿新衣服、放鞭炮,但最有趣得是看舞獅子表演。我至今還記得去年廣州之行得情景。那天無云,街上人多得擁擠不堪,十分熱鬧,大家都滿面紅光,喜氣洋洋。忽然,響起鞭炮聲,我循著有聲音得地方走去,發(fā)現(xiàn)原來是舞獅子得隊伍在賽獅呢!那頭獅子做得十分逼真,張著血盆大口,眼睛還一眨一眨地,特別有神采,大家更是贊不絕口。舞獅子得人很有默契,“獅子”有時搖搖頭,有時跳來跳去。
這時,有幾個人搬來云梯,大家更加興奮,“獅子”開始走云梯,邊走邊晃腦,人們拍手叫好,“獅子”到頂,竹桿上掛著生菜,獅子一下子就撲向生菜。我十分奇怪,問:“媽媽,獅子為什么要搶生菜?”媽媽耐心得告訴我:“那是利用諧音,把生菜說成‘生財’。人人都希望能生財呀!”原來是這樣,我頓時明白。??!中國傳統(tǒng)文化真是千姿百態(tài),太有意思!
元宵節(jié)舞龍舞獅的作文 篇六
“咚咚鏘,咚咚鏘。”這是哪兒傳來得鑼鼓聲響,敲得何等激烈呢?咦,怎么發(fā)生什么大事,馬路上得行人咋人山人海呢?現(xiàn)在才剛到吃飯得時間,這些人都記著干嘛去呢?“?”在我得心頭油然而生,我得好奇心越來越強,我不顧上吃飯,便放下飯碗,與外婆一起隨著人潮來到一座廟會里,鑼鼓聲越來越響,就在這里面。哦,我以為干什么呢,原來就是元宵快到,“舞獅”耶!我跟著外婆慢悠悠得來到里面,哇,里面金碧輝煌,燭火通明,四面八方得村名們也都來觀看表演舞獅子。
放眼望去,站在火燭前得一排大漢都是干什么得?手里拿著鑼鼓等樂器,“咚咚鏘,咚咚鏘”大漢們開始奏樂,只見三個老頭兒,兩個穿著花花綠綠得褲子,而另一個則是手里拿著紅球,也就是獅子球。開始舞獅,兩個穿著花褲得老頭鉆進獅體,褲衣剛好合身成只大獅子,鼓聲鑼聲撮合在一起成舞獅聲,人拿著獅球吆喝一聲,獅子就跟著獅球跑起來,獅子好像怒火,雙腳在地上蹬得地動山搖,接著便是前面雙腳抬起來,然后就追著獅球奔個不停,好像在說:“這球本來就是屬于我得,快還給我!”最后就直接上去搶,可人卻偏不給,還說:“如果還給你,那么你就得和我好。”于是獅子就答應。人就牽著獅子,來到佛殿得老爺(佛)得面前拜三拜,也不知道干什么,難道是想讓老天給他們做約定。哈哈!猜不透哦猜不透呀!
看這個舞獅,我想起兒幼時與伙伴鉆在被窩下一起舞獅,那時還小也不知是啥一回事,就學著大人一起舞著舞著,轉(zhuǎn)眼間便長大,現(xiàn)在回想起來真有點好笑!哈哈!
元宵節(jié)舞龍舞獅的作文 篇七
每到春節(jié),就會看到各地都有很多的活動。而且這些活動中都少不了有舞龍這一項。舞龍已經(jīng)是春節(jié)中必不可少的一項了。很多人喜歡看,但卻都不知道它的由來是什么。作為一個喜愛舞龍的人,是不是應該了解它的由來呢?一起來看看吧!
燈節(jié)中的花燈種類繁多,諸如花卉、蟲鳥、百獸,應有盡有,唯其中最特出而又巨大的,則數(shù)“龍燈”。
今俗新年有“鬧龍燈”之戲。鬧龍燈就是“掉龍燈”,因龍燈長巨且重,鑼鼓聲中昂首擺尾,蜿蜒游走,非數(shù)十多壯漢,舉竿來回奔走,不足以操御。“掉”是搖擺,作動詞解,也就是“舞龍”。
舞龍的“龍”,通常都安置在當?shù)氐凝埻鯊R中,舞龍之日,以旌旗、鑼鼓、號角為前導,將龍身從廟中請出來,接上龍頭龍尾,舉行點睛儀式。龍身用竹扎成圓龍狀,節(jié)節(jié)相連,外面覆罩畫有龍鱗的巨幅紅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首尾相距約莫有十數(shù)來丈長。龍前由一人持竿領前,竿頂豎一巨球,作為引導。舞時,巨球前后左右四周搖擺,龍首作搶球狀,引起龍身游走飛動。
舞龍是個大節(jié)日,舞到任何一處都會受到招待。舞龍的隊伍有時一天可以吃五六次酒宴,這叫“龍換酒”。
等到舞龍完畢,就將首尾燒掉,龍身送回廟內(nèi),明年再用。
燈節(jié)雖始于漢初,盛于唐宋,但“舞龍”的習俗,相信是承繼殷周“祭天”的遺風。
龍在歷史文籍的記載中出現(xiàn)的時間極早,而且“舞龍”包含“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原有“祈年”的意思。
古人民智不開,大概由于龍在神話中是海洋的主宰,威力無窮,而海洋主水,龍也就很自然的做了農(nóng)作物的司雨神。民以食為天,谷物是維——帝舜、契和后稷。如此,龍被古人奉為“吉物”出現(xiàn)在慶典祭祀中,自然也不足為奇了。
元宵節(jié)舞龍舞獅的作文 篇八
舞龍燈是中國民間熱鬧又有趣的習俗。
在寒假春節(jié)里,我竟然有一個意外的機會可以親眼目睹那壯觀的龍燈!我的老家在金華,當我在那過完年,快要回紹興的幾天中,龍燈,居然要舉行了!按奈不住心中的那一分激動,我連忙拉上姐姐一起去看。更幸運的是,龍燈還要經(jīng)過姐姐的同學家,所以我們又可以近距離的觀察啦!
夜幕慢慢降臨,抬手一看,時間差不多了。哇!好準時!只見不遠處閃現(xiàn)出一道亮澄澄的光,隨后一只巨龍“闖”入我的視線!
長達五十多米的龍燈!我驚呆了!上百盞燈火放在只有一只“腳”的板凳上,整個隊伍大約有上百上千個人!走到這兒了,我仔細探前一瞧,每個人的頭上都滲出了汗水,看來這大家伙分量可不輕!這時,奇怪的景象出現(xiàn)了:領隊的人,抬著龍頭走進這位同學家,從龍燈上端下一盞燈籠,點燃了他們準備的蠟燭。只見同學的媽媽還塞給了他個紅包!到最后時,抬龍尾的那個人,走到同學家的門口,把龍尾使勁地對大門搖了幾下,邊搖還邊嘀咕著什么,只可惜我沒聽懂。
龍燈真是太奇妙!有機會我還要看!
元宵節(jié)舞龍舞獅的作文 篇九
正月初一,聽姥姥說外面會有舞龍、舞獅的表演。我很想去看,就纏著姥姥帶我出去玩。
一出小區(qū),外面真可謂是人山人海,我和姥姥艱難地在人群里穿行著。這時我隱隱約約聽到有打鼓的聲音,循聲找去,只見曹丞相府外圍了一圈厚實的“人墻”。小孩子們站在車上或騎在大人脖子上看得津津有味,大人則伸長了脖子往里張望。我更好奇了,一心想去探個究竟,于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鉆進人墻,站到最前排。只見一些老頭老太太在一旁敲鑼打鼓,兩只獅子在中間跳來跳去。這兩只獅子長得很好看,眼睛又大又圓,特別精神,血盆大口一張一合,下面掛著柔軟的胡須。兩只獅子一金一銀,因為頭太大,占了整個身體的四分之一,看起來有點笨。
我正在打量兩頭獅子,金獅卻大搖大擺地向我跑來,猛地沖我搖晃笨重的頭,大眼睛瞪著我,我嚇了一跳。獅子得意洋洋地走了?!斑@獅子真淘氣?!蔽蚁搿R粫航皙{后腳一蹬跳上了高臺,銀獅隨后也跳了上去。金獅躍躍欲試,直起身子縱身跳下來,順勢叼走了紅繡球。臺下爆發(fā)出排山倒海般的掌聲,還伴隨著陣陣叫好。金獅落地后搖頭擺尾,叼著紅繡球向銀獅炫耀。銀獅有些害怕,在臺上猶豫,觀眾給予銀獅掌聲鼓勵,銀獅壯著膽子站了起來。“撲通”,銀獅的頭栽了下去。人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誰知銀獅又安然無恙地站了起來。原來它根本沒有跌倒,是在跟觀眾開玩笑呢!金獅也縱身跳了下來,兩只獅子在地上扭作一團,引得人們捧腹大笑。正當精彩的時候,姥姥來叫我,說該回家吃飯了,我只好戀戀不舍地離開了。
一路上,剛才舞獅的情景一一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實在太精彩了。同時,我不得不感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無窮魅力。真希望時間可以倒轉(zhuǎn),我真想再看一次舞獅。
元宵節(jié)舞龍舞獅的作文 篇十
“舞龍”是我國春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說到舞龍,大家一定拍手叫好,可是你們知道舞龍的來歷嗎?傳說玉皇大帝為了尋找一件稀世珍寶,派龍王尋遍海底、人間。龍王找不到珍寶,可在人間飛舞的樣子卻吸引了玉皇大帝,使得玉皇大帝不再追究珍寶的事,為了紀念龍王,人們開始“舞龍”。
以前,我們村從沒搞過任何關于“舞龍”的活動,今年村里決定“舞龍”?!拔椠垺钡牡谝惶?,村里的主任聽說村子里有很多人不會,這畢竟是第一次。于是爸爸就去雙峰叫上了兩位叔叔。其中,一位叔叔榮幸拿上了龍珠。另一位叔叔也很榮幸,背起了龍頭。因為那天是大家學習的日子,所以我們只在自己的村子里練習舞龍。
“舞龍”的第二天,可就不一樣了,“龍”要舞到雙峰去了。到了雙峰,那里的村民很熱情,放鞭炮的人很多,可說是鞭炮聲震耳欲聾,但圍觀的人更多。舞龍時,常有長者帶著子孫在龍下鉆來鉆去,以望子成龍,求平安,稱為“鉆龍架”。我走近爸爸身邊,再三懇求爸爸讓我也舞一舞龍。爸爸答應了。我們都沉浸在鑼鼓聲、煙花*竹聲中。每當?shù)揭粋€門堂,我們就會轉(zhuǎn)起一個個圈。最精彩的時刻到了:“龍頭”和“龍尾”同時從中間的某處鉆過去,然后“龍頭”從“龍尾”底下鉆過去,“龍尾”又從“龍頭”底下鉆過去。雖然這時很壯觀,可是,爸爸媽媽怕我被甩出去,所以沒有讓我參加這壯觀的時刻。通過這次鍛煉,我再也不害怕“舞龍”了,我真希望能每年參加“舞龍”。
后來,我們村每逢重大節(jié)日,人們就會用舞龍的形式來祈求龍的保佑,以求得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