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兒教育的花園里,古詩是最芬芳、最迷人的花朵。為大家精心準(zhǔn)備了20首幼兒語文啟蒙古詩。這些古詩,是中華民族文化長河中閃耀的珍珠,它們簡潔而富有韻味。每一首都像是一扇通往古代世界的小窗,能讓幼兒看到古人眼中的山川日月、花鳥魚蟲。這些古詩篇幅短小,語言朗朗上口,符合幼兒的認(rèn)知特點。它們不僅能讓孩子們感受到漢語的優(yōu)美韻律,開啟對語言之美的感知,還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孩子們的情感、想象和審美能力。對于幼兒來說,這些古詩就像是一個個奇妙的小世界,等待著他們?nèi)ヌ剿骱桶l(fā)現(xiàn),讓我們帶著孩子們開啟這充滿樂趣的古詩之旅吧!
1.幼兒語文啟蒙古詩 篇一
《夏日絕句》
宋代:李清照
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2.幼兒語文啟蒙古詩 篇二
《觀書有感》
宋代: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3.幼兒語文啟蒙古詩 篇三
《黃鶴樓》
唐代: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4.幼兒語文啟蒙古詩 篇四
《別董大》
唐代: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5.幼兒語文啟蒙古詩 篇五
《登科后》
唐代:孟郊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6.幼兒語文啟蒙古詩 篇六
《回鄉(xiāng)偶書》
唐代: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7.幼兒語文啟蒙古詩 篇七
《出塞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8.幼兒語文啟蒙古詩 篇八
《樂游原》
唐代: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9.幼兒語文啟蒙古詩 篇九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10.幼兒語文啟蒙古詩 篇十
鹿柴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
【詩文解釋】山中空空蕩蕩不見人影,只聽得喧嘩的人語聲響。夕陽的金光射入深林中,青苔上映著昏黃的微光。
11.幼兒語文啟蒙古詩 篇十一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詩文解釋】新雨過后山谷里空曠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氣特別涼爽。明月映照著幽靜的松林間,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歸來,蓮葉輕搖是上游蕩下輕舟。任憑春天的美景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流連。
12.幼兒語文啟蒙古詩 篇十二
積雨輞川莊作
(唐)王維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xí)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詩文解釋】空林積雨,薪火難以點燃。午飯做完,馬上送向田間。漠漠水田,飛起幾只白鷺;陰陰夏樹,傳來婉轉(zhuǎn)鳥鳴。慣于山間安靜,早起遍地看花。松下長吃素食,采摘路葵佐餐。我與野老已融洽無間,海鷗為何還要猜疑?
13.幼兒語文啟蒙古詩 篇十三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遠(yuǎn)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詩文解釋】長長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干葉,春風(fēng)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野草野花蔓延著淹沒古道,艷陽下草地盡頭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14.幼兒語文啟蒙古詩 篇十四
憶江南·江南好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風(fēng)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
能不憶江南?
【詩文解釋】江南的風(fēng)景多么美好,如畫的風(fēng)景久已熟悉。春天到來時,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lán)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15.幼兒語文啟蒙古詩 篇十五
絕句·遲日江山麗
(唐)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詩文解釋】春天的陽光和煦溫暖,大自然一片秀麗景象,陣陣春風(fēng)吹來,帶著花草的芳香。凍泥融化,引來燕子銜泥筑巢,溫暖的沙子上,睡著一雙雙鴛鴦。
16.幼兒語文啟蒙古詩 篇十六
漫興九首(其五)
(唐)杜甫
腸斷春江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
顛狂柳絮隨風(fēng)去,輕薄桃花逐水流。
【詩文解釋】都說春江景物芳妍,而三春欲盡,怎么會不感到傷感呢?拄著拐杖漫步江頭,站在芳洲上,只看見柳絮如顛似狂,肆無忌憚地隨風(fēng)飛舞,輕薄不自重的桃花追逐流水而去。
17.幼兒語文啟蒙古詩 篇十七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詩文解釋】國都已經(jīng)殘破,只有山河尚存,京城春天滿目凄涼,到處草木荒深?;ǘ几袀麜r事而落淚,鳥都悵恨而叫得驚心。戰(zhàn)火長時不息,一封家書都很難得到。愁白了的頭發(fā)越搔越稀少,簡直就梳不成發(fā)髻插不住簪。
18.幼兒語文啟蒙古詩 篇十八
早發(fā)白帝城(白帝下江陵)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詩文解釋】早晨我辭別了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千里之遙的江陵只一天就到達(dá)了。只聽見兩岸山間猿啼的聲音連續(xù)不停,輕快的小舟已經(jīng)從重重疊疊的高山峻嶺中的江面駛過了。
19.幼兒語文啟蒙古詩 篇十九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詩文解釋】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yuǎn)遠(yuǎn)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20.幼兒語文啟蒙古詩 篇二十
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詩文解釋】那透過窗戶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為是一層層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下頭來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鄉(xiāng)。
1.幼兒語文啟蒙古詩 篇一
《夏日絕句》
宋代:李清照
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2.幼兒語文啟蒙古詩 篇二
《觀書有感》
宋代: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3.幼兒語文啟蒙古詩 篇三
《黃鶴樓》
唐代: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4.幼兒語文啟蒙古詩 篇四
《別董大》
唐代: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5.幼兒語文啟蒙古詩 篇五
《登科后》
唐代:孟郊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6.幼兒語文啟蒙古詩 篇六
《回鄉(xiāng)偶書》
唐代: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7.幼兒語文啟蒙古詩 篇七
《出塞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8.幼兒語文啟蒙古詩 篇八
《樂游原》
唐代: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9.幼兒語文啟蒙古詩 篇九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10.幼兒語文啟蒙古詩 篇十
鹿柴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
【詩文解釋】山中空空蕩蕩不見人影,只聽得喧嘩的人語聲響。夕陽的金光射入深林中,青苔上映著昏黃的微光。
11.幼兒語文啟蒙古詩 篇十一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詩文解釋】新雨過后山谷里空曠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氣特別涼爽。明月映照著幽靜的松林間,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歸來,蓮葉輕搖是上游蕩下輕舟。任憑春天的美景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流連。
12.幼兒語文啟蒙古詩 篇十二
積雨輞川莊作
(唐)王維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xí)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詩文解釋】空林積雨,薪火難以點燃。午飯做完,馬上送向田間。漠漠水田,飛起幾只白鷺;陰陰夏樹,傳來婉轉(zhuǎn)鳥鳴。慣于山間安靜,早起遍地看花。松下長吃素食,采摘路葵佐餐。我與野老已融洽無間,海鷗為何還要猜疑?
13.幼兒語文啟蒙古詩 篇十三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遠(yuǎn)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詩文解釋】長長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干葉,春風(fēng)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野草野花蔓延著淹沒古道,艷陽下草地盡頭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14.幼兒語文啟蒙古詩 篇十四
憶江南·江南好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風(fēng)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
能不憶江南?
【詩文解釋】江南的風(fēng)景多么美好,如畫的風(fēng)景久已熟悉。春天到來時,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lán)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15.幼兒語文啟蒙古詩 篇十五
絕句·遲日江山麗
(唐)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詩文解釋】春天的陽光和煦溫暖,大自然一片秀麗景象,陣陣春風(fēng)吹來,帶著花草的芳香。凍泥融化,引來燕子銜泥筑巢,溫暖的沙子上,睡著一雙雙鴛鴦。
16.幼兒語文啟蒙古詩 篇十六
漫興九首(其五)
(唐)杜甫
腸斷春江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
顛狂柳絮隨風(fēng)去,輕薄桃花逐水流。
【詩文解釋】都說春江景物芳妍,而三春欲盡,怎么會不感到傷感呢?拄著拐杖漫步江頭,站在芳洲上,只看見柳絮如顛似狂,肆無忌憚地隨風(fēng)飛舞,輕薄不自重的桃花追逐流水而去。
17.幼兒語文啟蒙古詩 篇十七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詩文解釋】國都已經(jīng)殘破,只有山河尚存,京城春天滿目凄涼,到處草木荒深?;ǘ几袀麜r事而落淚,鳥都悵恨而叫得驚心。戰(zhàn)火長時不息,一封家書都很難得到。愁白了的頭發(fā)越搔越稀少,簡直就梳不成發(fā)髻插不住簪。
18.幼兒語文啟蒙古詩 篇十八
早發(fā)白帝城(白帝下江陵)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詩文解釋】早晨我辭別了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千里之遙的江陵只一天就到達(dá)了。只聽見兩岸山間猿啼的聲音連續(xù)不停,輕快的小舟已經(jīng)從重重疊疊的高山峻嶺中的江面駛過了。
19.幼兒語文啟蒙古詩 篇十九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詩文解釋】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yuǎn)遠(yuǎn)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20.幼兒語文啟蒙古詩 篇二十
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詩文解釋】那透過窗戶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為是一層層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下頭來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