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們,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們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有他們的長輩們,口口相傳著許多奇妙的故事。這些故事,就像被施了魔法,從古老的歲月穿越而來,一直陪伴著我們。為大家精心整理了15篇故事,每一個故事,都帶著先輩們的智慧和情感,閃爍著獨特的光芒。現(xiàn)在,讓我們帶著好奇與期待,走進這個充滿奇幻色彩的民間經(jīng)典故事世界,看看那些精彩絕倫的故事,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與感動吧!
1.民間經(jīng)典故事 篇一
清朝年間,有個以算命為生的人叫雷樂仙,替人占卜卦象,都很準。在方圓百里,誰都知道他名字,有的科考人士,來問問仕途,他一一指點,也有不少生意人慕名前來占上幾卦。
他的妻子許氏懷孕了,他高興不已,馬上為未出生的孩子,算起命來,得知孩是個男孩子。更是喜上眉梢,他再掐指一算,臉色明顯不好看。坐的家里也不出去擺攤占卦了。
許氏見他臉色很差勁,也不出去擺攤占卜。就問道:相公今天是怎么了,那里不舒服嗎?”
他抬頭看妻子,看她微微凸起的肚子嘆了一口氣說:你肚子里的孩子將來是個禍害呀!”
許氏聽了一驚:“此話乍講,莫非你算出孩子有什么不測”雷樂仙愁眉苦臉的說:我精確的算出孩子出生時間是明年九月的丑時,明年可是戊子年,那個時辰出生,是個賊命,所以會禍害四方?!?BR> 許氏聽罷慌忙的問道:“那可怎么辦,我不想孩子生出來就是個賊?!?BR> 雷樂仙拉起妻子的手說:也不是沒有辦法,只要夫人忍住。拖廷孩子出生時間。待天亮了。孩子再出來就無礙事了?!?BR> 許氏聽了連連點頭:那我聽你的,”然后忐忑不安的回到房間。
雷樂仙在不安中等待孩子的出世。轉(zhuǎn)眼就到了孩兒出生時間。雷樂仙更沒有心思出去擺攤。在家里悉心照顧妻子。
九月的一天夜里,剛到丑時,躺床上的許氏說感覺肚子一陣陣痛。連忙叫雷樂仙去叫產(chǎn)婆。雷樂仙沒想到,這么快就要出生了,就對許氏說:夫人千萬要忍住呀。產(chǎn)婆我已經(jīng)請好了,現(xiàn)在我再去請她快來。要是現(xiàn)在孩子出來了就在大大不妙了?!?BR> 雷樂仙說完說風(fēng)仆仆去請產(chǎn)婆,剛不巧,他請了一個出名的產(chǎn)婆,這個產(chǎn)婆被另一家人請去了,他等了大約一個時辰,實在等不及了。只有另請一位產(chǎn)婆李氏,他領(lǐng)著產(chǎn)婆往家里趕。這樣來回折騰差不多花了兩個時辰。
快到家門口時,老遠就聽見了孩子的響亮的啼哭聲。雷樂仙聽到了這哭聲,就知道孩子已經(jīng)出世了??涩F(xiàn)在天還沒有亮呢?。
他最不想的事情還是發(fā)生了。他快速的'往家里跑,把上了年紀的產(chǎn)婆遠遠的甩在后面。一進屋看見許氏疲憊不堪躺在床上,一個混身是血的小孩滾在地下。妻子用無力的眼神看著他,雷樂仙看見此景緊拳頭在抖動。
半晌他發(fā)出如獅般的吼聲:“你這個臭女人。不是叫你忍住嗎?為什么不忍住?,F(xiàn)在好了?!彼钢叵碌暮⒆诱f:“現(xiàn)在出來就是個賊,你知道嗎??!?BR> 許氏聽了怔住了。自從她下嫁給雷樂仙。一直都是相敬如賓,從來沒有見他發(fā)這么大的火。被雷樂仙這樣一罵,又想到孩兒將來是個賊命。忍不住傷心的啜泣。雷樂仙見狀。大人哭,孩子哭。心里很煩。瞥見地下的孩兒,抱起來舉得高高的。要把孩子摔死。許氏見了失聲叫了起來。
“你這是干什么”,雷樂仙痛苦的說,“與其將來是個賊,還不如現(xiàn)在就結(jié)束他。免得禍害四方?!?BR> 許氏爬到地下,死死的拉住雷樂仙手說:“他是我十月懷怡生下來的。不管他是人,是賊。還是妖。我都要?!闭酒饋韸Z過孩子。
雷樂仙氣打一處來。把她們母子一起扔到了外面。收捨東西對許氏說道:“你要養(yǎng)一個賊兒子,就隨你,”說完拂手而去。
許氏看著遠去雷樂仙,看著懷中哇哇啼哭的孩子,淚像斷了線的珠子,這時才趕來產(chǎn)婆看著怒氣沖沖遠去的雷樂仙。忙問:“這是怎么回事。”許氏搖了搖頭。在產(chǎn)婆的幫助下,把孩子抱起來。
話說雷樂仙從兒子出生一直在外漂流。四海為家,二十幾年過去了,也沒的踏過那片土。還是以算命為生。
2.民間經(jīng)典故事 篇二
早年,有這么個屯子,叫高家屯兒。單說屯子里有個高老員外,老兩口子只有一個兒子,兒子叫高山,高山已有十八歲了,也沒娶媳婦,老兩口子整天把他關(guān)在書房里叫他念書。
這一天,屋子外面日頭旺旺的,一點風(fēng)也沒有。高山對阿瑪和訥訥(滿語:爸爸、媽媽)說:“一天到晚的總在屋里看書頭昏眼花的,我想到外面溜達溜達去?!?BR> “行,今兒個天挺好,你愿意出去就出去一會兒吧。”
高山走出家門心里挺樂,溜溜達達來到了郊外,只見郊外樹上的雀鳥嘰嘰喳喳叫個不停,地上的花草青枝綠葉,真是風(fēng)和日麗一片好景色。
忽然間,平地刮起一陣旋風(fēng),風(fēng)越刮越大,連樹都刮倒了。高山覺得腳下一輕,讓旋風(fēng)卷到空中,眼前一黑就昏迷過去了。醒來一看,自己讓旋風(fēng)刮到了一座山上,他也弄不清東南西北,只見眼前有條毛毛道兒,就順著毛毛道兒走了下去。走,走,天就擦黑了,高山見不遠兒有座小草房,就奔小草房去了。高山走進院兒,見沒有什么動靜,就上前敲門問:“屋里有人嗎?”
“是誰呀?”
“找宿的。”
門開開了,開門的是一個姑娘。高山趕忙施禮說:“這位大姐,我是外鄉(xiāng)人,天黑了,想找個宿,明兒個再走行嗎?”
“你是哪個堡子的?”
“我是高家屯兒的。”
“那你怎么到這旮旯來了?”
“我是讓一陣大旋風(fēng)卷到這山頂上來的?!?BR> “噢!讓旋風(fēng)刮出這么遠傷著哪了吧?”
“沒傷著?!?BR> “沒傷著就好,你進來吧?!?BR> 高山進了屋,姑娘說:“別客氣,快坐著歇息一會兒吧。”高山就坐在了炕沿邊兒上。
一袋煙的工夫過去了,高山見屋里除姑娘一個人在地上忙活外,這家沒有別人,就站起來要告辭。姑娘說:“就在這住吧,你上哪兒去?”
“不啦,在這歇一會兒就行了,我到別處找個宿,明兒個天亮就回家了?!?BR> “黑燈瞎火的你往哪兒走呀?再說這山上一半會兒找不著一家人家,別走了,就在我這住下吧?!?BR> 高山說:“家中就你一人,男女授受不親,在此荒郊野外,我一男子同你在一起,不是讓你這沒出閣的閨秀如同白布掉染缸,跳進黃河也洗不清嗎?”
姑娘聽后說:“身正不怕影邪,腳正不怕鞋歪!”
姑娘再三挽留也留不住,高山說:“謝謝大姐的好心,我走啦。”說完,推開門就要走。這時,姑娘一把拽住他說:“我不讓你走,你就走不了?!敝灰姽媚锍呱秸局牡胤近c了一下,高山覺得兩腳怎么也邁不開步了,只好答應(yīng)住下了。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高山起身就要走。姑娘說:“你再在這里住個三天兩日的,我給你打聽打聽回家的路怎么走,這山上連個正經(jīng)道兒都沒有,蒿草沒稞的,你往哪兒走呀?弄不好走進那深山老峪讓野獸吃了可怎么整?!?BR> 高山心想:人家姑娘說的也對,不打聽明白道兒也沒法兒走,萬一自己喪了命,家中二老可怎么活呀!就又呆了一宿。
一連三天晚上,高山和姑娘都睡在一個屋里,高山?jīng)]有寬衣解帶,姑娘瞅他那忠厚老實勁兒,擱心里說:“看來我的眼力不錯,是個好小伙兒呀!”
高山一覺醒來,天已大亮了??匆姽媚镎⒅蛩?,就覺得一陣不好意思,臉刷地一下就紅了。高山心里納悶兒,這年輕俊秀的女子怎么一個人在這荒山野嶺上過日子呢?他正尋思著,就聽姑娘輕聲對他說:“你醒了,睡得怎么樣?起來洗臉吃飯吧。”
高山起來一看,不知姑娘啥時做了一桌好飯好菜,還備了酒。高山洗完臉,姑娘又說:“快過來吃吧,一會兒涼了?!备呱绞⑶殡y卻,就在桌前坐下了。過了一會兒,高山問:“你是誰家的姑娘,怎么一個人住在這兒?家里沒旁人嗎?”
3.民間經(jīng)典故事 篇三
康熙末年,有個卸了任的武官,名叫吉玉僧,曾任守備多年。當年隨康熙爺平定三番時,瞎了一只左眼,立下大功。卸任時康熙爺獎賞了他許多金銀,并在他老家彰德府西給他蓋了座府第,供他頤養(yǎng)天年。
這吉守備雖說已過花甲之年,卻身體硬朗,依然每天舞槍弄棒,騎馬拉弓,威風(fēng)不減當年,為人豪爽正直,很受鄉(xiāng)人尊重。
這一天,吉守備差家人請來當?shù)仡H負盛名的三個畫匠為自己畫像。這三個畫匠是師兄弟,吉守備對三個畫匠問道:“不知師傅們畫一幅像要多少工錢?”三人答道:“畫一幅的像須白銀十兩?!奔貍渎犃藢θ苏f:“十兩銀子少了點兒,今天老夫出銀五十兩,你三人每人畫一幅,畫得不好工錢白搭,畫得好的,也就是令老夫最滿意的一幅,除得到五十兩銀子的工錢外,老夫另給五十兩獎賞。你們準備一下,從明天開始用心地畫吧?!?BR> 第二天,大師兄開始為吉守備畫像。吉守備坐在練武場中間的凳子上,如同一棵蒼松一般。大師兄見院里擺滿了刀槍棍棒,弓箭鉤斧,知道這主兒是個練武之人,便一心一意地把吉守備畫得威武雄壯。至于那只瞎眼睛嘛,當然也只好按人物肖像畫的規(guī)矩,有一是一,有二是二。大師兄畫完后,讓吉守備看了,吉守備搖了搖頭,嘆了口氣啥也沒說。
這一天,該是二師兄給吉守備畫像了。吉守備特意拿來大師兄畫的像,讓二師兄看過后說:“簡直是在揭老夫的短處。”說罷坐在椅子上讓二師兄畫。
二師兄看過大師兄畫的像后心想:大師兄畫的像十分標準規(guī)矩,無可挑剔,主人卻不滿意,猜想吉守備是對大師兄把他畫成一只獨眼有反感。二師兄心想:要想得到這一百兩銀子的工錢和獎賞,看來得動動心思、壞壞規(guī)矩。他拿定主意后,開始為吉守備畫像。
二師兄一心一意,一絲不茍地把像畫完后,又著意修飾了一番,把吉守備畫得二目傳神,虎氣威嚴,一看就是個糾糾武夫。兩個時辰后,二師兄把改得無法再改的畫像交給吉守備過目。
吉守備看了二師兄畫的像后,也是搖頭嘆息沒說話。
這天,輪到三師弟給吉守備畫像了。三師弟來到院里,吉守備拿著兩位師兄的作品讓他看,并對他說:“一個是在揭老夫的短處,一個是虛偽至極?!?BR> 三師弟聽了吉守備的話后心里很為難:大師兄實事求是畫一只眼睛,你說是在揭你的短處;二師兄畫兩只眼睛你又說虛偽;這可讓畫匠為難了。難怪人家一張畫像要出百兩紋銀,這可是我這窮畫匠半年也掙不到的工錢呀!
吉守備在凳子上坐好,讓三師弟畫像。三師弟看到了兵器架上的弓箭后,心胸豁然開朗,頓時來了靈感,立刻胸有成竹地畫了起來。一個時辰不到就將像畫好,略加修飾后便交到吉守備手上。
吉守備心想:你的兩位師兄都是畫了兩個多時辰才畫完,你怎么不到一個時辰就畫好了,心里便有些不高興。待拿過畫像一看,見自己身穿戰(zhàn)袍,腰懸箭壺,手拉硬弓,左手如推泰山,右手似抱嬰兒,緊閉左眼在向遠方的箭靶瞄準。那像畫得既有形,又有神,吉守備看后滿意地笑了。最后三師弟獲得了一百兩銀子的工錢和獎賞,高高興興地回家去了。
4.民間經(jīng)典故事 篇四
莊周在山上看見一棵巨大的樹,樹干粗壯,枝繁葉茂,神態(tài)自若,健康長壽,看起來已經(jīng)生長了好幾千年,還要生長好幾千年。
伐木的人坐在樹下歇息,一點兒也沒有砍伐它的意思。
莊周走上前,問那伐木的人:“你為什么砍山上的小樹,卻不砍這棵大樹?”
伐木的人說:“這種樹的木材不中用——用它造船吧,船一下水就沉了;用它造棺材吧,棺材腐爛得比尸體還快;做凳子呢,一坐就壞啦;做門窗呢,一遇雨水就受潮;做柱子吧,又容易受蟲蛀——這是不成才不中用的樹木啊!”
莊周感嘆說:“這棵樹因為不成材,不中用,所以才健康長壽啊!”
5.民間經(jīng)典故事 篇五
有一天,莊周和惠施出門游玩,兩到走到濠水的橋上,看到橋下有魚。
那魚游來游去好快活。
莊周說:“你看,白儵魚在水中游,從容自在,它真快活呢!”
惠施想了一想,反問莊周說:“莊周,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很快活?”
莊周大笑起來:“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很快活?”
“我不是你,我不知道你。你不是魚,你也不可能知道魚快活不快活。事情就是這樣,這還要問嗎?”
莊周說:“惠施,我告訴你,我當然知道魚快活,這不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嗎?就在剛才,就在橋上,看到魚的那一瞬間,我就感知到魚游得好快活?。 ?BR> 我同意莊周,一個生命能直接感知另一個生命,無論喜悅,無論哀愁。
你說呢?你同意惠施,還是同意莊周?
6.民間經(jīng)典故事 篇六
莊周有個好朋友名叫惠施。有一段時間,惠施離開家鄉(xiāng),在梁國當上了宰相。莊周很想念他,就起程去看望他。
還沒到梁國呢,就有人去告訴惠施:“惠施大人,你知道嗎?那個聰明的莊周來梁國了,他一定是想要取代你,自己當梁國的宰相!”惠施很擔心,因為他知道莊周比自己聰明。于是他派人在京城搜捕莊周,足足搜了三日三夜。
第四天,莊周去見惠施,給他講故事:“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鹓雛(話說這個鹓雛今天我們叫鳳凰,編者注)。鹓雛飛向北海,不是梧桐樹不棲息,如果找不到竹子的果實就不吃飯,如果遇不上甘泉就不喝水。這時候,有只鴟(這個鴟今天我們叫它貓頭鷹,編者注)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雛從鴟面前飛過,鴟以為鹓雛要來搶它的腐鼠呢,它心里很緊張,就抬頭瞪眼,發(fā)出一聲怒斥:‘嚇!’——現(xiàn)在,你想拿你的梁國嚇唬我嗎?”
聽了這話,惠施不禁笑了。
7.民間經(jīng)典故事 篇七
春秋時,吳國境內(nèi)有座高山,山腳下有一對鑄劍的夫妻,男的叫干將,女的叫莫邪。他們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叫莫干。干將、莫邪日夜辛勞,千錘百煉,用自己的心血鑄出了一對削鐵如泥的雌雄寶劍,雄劍叫“干將”,雌劍就叫“莫邪”??墒沁@個消息傳到貪婪的吳王耳中,他派人搶走了“莫邪”劍,還把干將給殺了。
莫邪強忍著巨大的悲痛,含辛茹苦地把莫干撫養(yǎng)長大,并傳給了他一身好武藝。到了莫干16歲那年,莫邪拿出“干將”劍,淚流滿面的對莫干講述了他父親被害的經(jīng)過。莫干聽的心如刀絞:“娘,我一定要替爹報仇!”他佩上“干將”劍,拜別母親,上路了。莫干來到姑蘇城,正巧吳王在武場上看人比武。莫干大喝一聲:“暴君,拿首級來!”揮動“干將”劍刺了過去。吳王吃了一驚,急忙抽出“莫邪”劍向莫干拋去。只見兩道白光在空中閃耀,忽然并作了一道白光,從空中筆直飛落下來。青光一閃,吳王的首級滾了下來。
莫干報仇雪恨后,回到家鄉(xiāng),但是莫邪已經(jīng)死了。莫干含淚埋葬了母親,并用這套雌雄寶劍來陪葬。后來,人們就把這座山取名為“莫干山”。
8.民間經(jīng)典故事 篇八
乾隆是個象棋迷,他經(jīng)常與被清太祖封為“鐵帽子王”的老豫王多鐸的第四/代小豫王下棋。俗話說“棋找對手,將尋良才”。兩人棋藝相當,不分上下。有時,小豫主受命去宮中與乾隆嬉戲,有時,乾隆干脆去豫王府找小豫王“博弈”。
一次,乾隆與小豫王下棋時,小豫王說:“這次要論輸贏和高低,我若輸了,您可拔掉我府門釘一顆。”乾隆表示同意。小豫王緊接著又提出一個條件:“您要輸了,得給我加一份俸祿,行嗎?”“好!”乾隆高興地答應(yīng)下來。于是兩人擺開陣式,拼殺激戰(zhàn)起來,最后殺了個五比五平。小豫王對乾隆說:“我輸給您五盤,您拔我五顆門釘,我贏您五盤,您給我加五份俸祿。”皇上是金口玉言,哪能反悔,只好勉強答應(yīng)下來。小豫王走后,乾隆越想越不是滋味,我贏他五盤只拔去五顆門釘,輸他五盤,卻要給他增添五份俸祿,這不是有欺君之罪嗎?這還了得,但又一尋思,豫王是“鐵帽子王”之一,不能加罪服刑,但為了教訓(xùn)小豫王的貪婪,乾隆下旨工部將豫王府院墻加高三尺,形同大獄的院墻一般。
9.民間經(jīng)典故事 篇九
話說當年南齊太祖蕭道成是位能文能武的君主,他對書法也有些造詣,平時也愛揮毫潑墨寫上幾筆。自己也有孤芳自賞之感,聽說朝中有位書法名士,姓王名僧虔,在當朝也是數(shù)一數(shù)二大家名仕。
一日閑來無事太祖提議一定要與王僧虔比試,看看到底誰的書法是上乘。于是讓人把王請進皇宮里來,二人來到大殿之上,早有人準備好紙張筆墨,二人說好都寫楷書一副,只見二人提氣運神握筆勁書。不大的功夫二人寫好了,大家上前觀看。
有人把兩幅字并放到一處,看著都贊口不絕一味叫好!此刻,太祖開口說道:“你們看誰的好???”眾人說當然是太祖的好了!太祖又問:“王愛卿,你說我倆的誰的好???”此刻,大殿上眾人無語,都把目光投向王僧虔。
只見王僧虔笑道:“為臣的書法,人臣中第一;陛下的書法,皇帝中第一”。眾人聽罷一起叫起好來,太祖也哈哈大笑,對王的回答無話可說。王的回答達到了即不偏低自己,也沒得罪太祖的目的,這就是答話的藝術(shù)學(xué)問。
可見,在我們?nèi)粘I?,學(xué)習(xí),工作,交際之中,對如何應(yīng)答問題及如何答話,實在是大有學(xué)問!這正是:
太祖書法比高低,王僧虔巧岔話題。若知真的準答案,留給后人來解謎。
10.民間經(jīng)典故事 篇十
乾隆年間,一次乾隆爺帶著大臣和坤、紀曉嵐外出私訪,走進一個小縣城,這個小縣城是臟、亂、差,破爛不堪垃圾滿地。乾隆皇帝問:“這個縣城能治嗎?”紀曉嵐說:“回皇上,能治,沒錢!”在路上走著皇上又問:“這條路能治嗎?”紀曉嵐回答:“回皇上,能治,沒錢!”。
君臣幾人繼續(xù)往前走,皇上又指著前面的一條河問:“這條河能治嗎?”紀曉嵐又搶在何坤的前頭說:“回皇上,能治……,”皇上風(fēng)趣地學(xué)著紀曉嵐說:“能治,沒錢,就會說沒錢,能治沒錢,那還不是治不了嗎,”紀曉嵐說:“皇上,治河有錢?!被噬弦宦犝f:“就道是奇了啊,治別的沒錢,就治河有錢,”紀曉嵐還在一邊煽著風(fēng)說:“對、對、對,就是治河有錢,”皇上高興的一場手中扇子說:“好,治河有錢,那就治河!”
和坤這時早已是嚇的滿頭大汗,撲通跪在皇上腳下不住的磕頭喊著:“皇上贖罪,奴才罪該萬死!奴才愿意出錢……”皇上一開始愣了一下,后來才醒過勁來,皇上哈哈大笑:“治河,治和,好你個鐵齒銅牙,是在這要錢呢!”
11.民間經(jīng)典故事 篇十一
民國年間,山西省洪洞縣的洛桑鎮(zhèn)外,有座破敗的小寺院,那一帶的人都叫它大佛寺。大佛寺里早沒有了僧人,里面的佛像更是殘缺不全,尤其是大殿上的如來佛,竟然身首異處,佛頭狼狽地滾落在地上。
那一年,洛桑鎮(zhèn)的鄉(xiāng)下,有個叫呂通的小生意人,到洛桑鎮(zhèn)上去做生意。路過大佛寺時,他順便進去燒香。那年頭兵荒馬亂的,生意人只求外出時平安,呂通也不例外,想進大佛寺祈求平安。到了大佛寺的正殿,呂通一看,如來佛沒頭,不由嘆口氣說:“這佛都保不了自身完全,怎么能保了世人的平安?”他轉(zhuǎn)身想走,佛也不求了??勺吡藥撞剑吹降厣系姆痤^,又覺于心不忍,抱起佛頭擦拭干凈,把它端端正正放到佛肩上。左右看看,如來佛也算法像莊嚴了。做完這些,呂通在佛像前拜了拜,也沒說祈求平安的話,就走出了大佛寺。
那年秋天的一個晚上,洛桑鎮(zhèn)一帶突發(fā)大水。呂通正在鄉(xiāng)下的家里睡覺,忽然聽到外面一片慘呼亂叫,原來河壩決堤發(fā)大水了。呂通顧不上穿衣服,摸黑開門向外就跑。水已經(jīng)沖進院子里了,很快就漲到了呂通的腰間,進而淹到了他的脖頸,而且還在向上漲。眼看呂通有沒頂之災(zāi),呂通也以為必死無疑時,忽然見一個卷發(fā)莊嚴的大佛頭從水中冒出來,把呂通頂離水面。這個大佛頭頂著驚詫極了的呂通,順水漂浮著,無論大水怎么洶涌瘋漲,就是淹沒不了佛頭。
第二天天明時,呂通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坐在一個圓圓的麥秸垛上,是鄉(xiāng)下隨處可見的麥秸垛救了他的命。
大水退后,呂通獨自出資,重修了大佛寺里的如來佛像。
12.民間經(jīng)典故事 篇十二
明朝嘉靖年間,仰韶文化遺址仰韶村有個王秀才名叫王浩文,父親早喪,和母親靠種幾畝薄田相依為命。王母王氏為了讓孩子讀書,早貪黑,忙種忙收,什么也不讓兒子操心,一門心思讓兒子專心讀書,將來進京趕考,好弄個一官半職光祖耀宗。浩文不負母望,十年寒窗,學(xué)得滿腹經(jīng)綸,童試考上了秀才,鄉(xiāng)試又中了舉人。可王母并不滿足,他的目標是——要孩子當狀元,浩文只好應(yīng)允母親進京趕考,可連考五年,都是名落孫山,浩文著實心灰意冷,不愿再進京。
這一年,科舉考試又將開始,王母也早已看到孩子浩文心灰意冷的樣子,可她還是不死心,總想讓兒子再試試。于是,便把浩文叫道跟前說道:“文兒,今年還是再去試一次吧!常言道:功夫不負有心人,蒼天還拍鐵石心!還是再試試吧!”浩文看著滿頭白發(fā)的慈母,忍不住一陣陣內(nèi)心酸痛,他不愿違背母意,更不想讓母親生氣,只得又收拾行裝,拜別母親,再次進京。
這天,浩文走到太行山下,抬頭看看天空,太陽已經(jīng)偏西,心想:這么早就歇腳也太耽誤時間,還是抓緊翻山的好,于是匆匆抄近路,一頭扎進大山,浩文在山里一個人匆匆的走著,茂密的荊棘和蒿草覆蓋著彎彎曲曲山間小道,路旁一棵棵滿樹的紅葉灌木樹枝交叉著把天空遮蓋的嚴嚴實實,西下的陽光照射著紅葉,路面上反射著血一般的點點紅光,每走一步都讓人心里發(fā)憷,可浩文趕路心切,盡管心里發(fā)憷,依然快速趕路。太陽漸漸地落下了山,天色越來越暗,忽然,嗖嗖的西北風(fēng)刮了起來,呼嘯著搖曳著山坡上的樹木、草叢、荊棘、剎那間,紅葉噼里啪啦的滿山飛舞,浩文慌了,心想:“如果天黑再出不了山,萬一碰上野獸,自己的性命搭上不說,家中的老母何人照看?”于是,大踏步的想走出山來,可走了半天,怎么又走回了老路,他感覺不妙,心中暗道:莫非自己迷失了方向?他鼓了鼓勇氣,壯了壯膽量,下意識地繼續(xù)前進,結(jié)果又轉(zhuǎn)了回來,這一會,他真的感到了自己是徹底迷失了方向。他抬頭看看天色,太陽早已落下了山去,星星已經(jīng)布滿天空,他害怕了,急得一下子坐在石板上放聲大哭起來。
浩文正哭著,忽聽一老者問道:“孩子,哭什么???”浩文忙擦干眼淚抬頭一看,面前站著位白須老翁,黑紅臉膛,滿面慈祥,肩上背著一彎打獵用的弓箭。
浩文忙起身深施一禮說道:“老伯伯!俺乃進京趕考的舉子,因在山中迷了路,想起家中老母,不由心中難過,讓老伯伯見笑了?!苯又泵κ萌I水。
老翁還了一禮說:“相公,眼看這天已經(jīng)黑了,你就是出了山,也還得走二十多里夜路才能找到客棧投宿,我家就在前面不遠,相公不如先到我家將就一晚,明早我再送你下山如何?”
浩文一聽,心中暗道:我正愁走投無路,忽然有如此好宿之處,這是上天的有眼?。∮谑?,忙施禮答謝,便跟老翁而去。
浩文跟著老翁,穿出密林狹路,才感到視野遼闊,他不知道走了多遠,忽然望見山路邊有三間茅屋坐落在一個用木樁和荊條扎著的籬笆院內(nèi),心中正盤算:這就是老爺爺?shù)募覇幔?BR> “到了!”老翁一邊說一邊進門喊道:“萍兒!有客人來,快把咱家腌的野味拿出來做幾個好菜,我要和這位相公喝上幾盅?!?BR> 話音沒落,茅屋中迎出位大姑娘叫道:“來了!”
浩文隨著一聲清澈如玉般的話語,舉目而望,那姑娘年不過二十歲,生得粉面桃腮,發(fā)烏眉秀,十分秀氣。正巧姑娘也兩目望來,忽見爹爹領(lǐng)回一位二十多歲的白面書生,不由得臉紅兩腮,四目巧對,姑娘一抿嘴轉(zhuǎn)身跑進灶間做飯去了。
不大會兒,飯菜做好擺上了桌,老翁滿上了酒說道:“相公,咱們相逢便是有緣,趕巧那會兒我出去查看逮野獸下的夾子便遇上了你,不知相公家住何處,姓啥名誰,家中可有何人,相公可曾婚配?”
浩文忙起身施禮說:“俺家住澠池仰韶村,姓王名浩文,家中有老母一人,學(xué)生今年二十有一,還不曾婚配?!崩蠞h伸手讓浩文坐下又道:“相公以往可曾進京趕過考?”
浩文不好意思地說:“去過幾次了,卻屢試不中,早已心灰意冷,今科若不是老母所勸,我也就今生不想進京了?!?BR> “這么說小相公文章考得不好?”老翁道。
文浩道“不瞞老伯,俺五場文章考得都好,就是殿試回答不合萬歲的意。”
老翁道:“怎么講?”
文浩道:“當今萬歲每次都出些稀奇古怪的題目,可惜我回答都不合他意?!?BR> 老翁一仰頭喝干杯中酒說道:“你可還記得題目?說給我聽聽?!?BR> 浩文想了想把皇上歷年來給他出的題和自己的答案一一說給老翁。老翁聽浩文說完,哈哈大笑說:“想不到他還是那個德行,就那幾下子,還老愛賣弄。”
13.民間經(jīng)典故事 篇十三
話說古徽州有個偏遠的村子,叫芽窩子莊。這芽窩子莊坐落在一個山坳里,交通極為不便。出山的路被一條小河攔住,小河雖是不大,但河水湍急,河上只有一條搖搖欲墜的獨木橋,每年山洪暴發(fā)時,獨木橋便會被洪水摧毀。這條河給芽窩子莊村民的出行帶來很多麻煩。
芽窩子莊所依著的齊云山海拔很高,終年煙云繚繞。傳說齊云山是一座仙山,山中藏著不少黃金,這些黃金被仙氣點染,都活了過來,經(jīng)常會幻化成為各種動物在山中漫步,如果能捉到這些動物,它們便會變回金子,那就發(fā)大財了。當然這只是傳說,芽窩子莊的村民祖祖輩輩誰也沒見過幻化成金的動物。
芽窩子莊里住著一個叫陶鐵的年輕人,與體弱多病的老母親相依為命。陶鐵已年近三旬,可還是找不到媳婦,不僅因為家境貧寒,也因為他有些懶惰,村里的姑娘沒有愿意嫁給他的。這天,陶鐵上齊云山打柴,打著打著便覺得累了,靠著柴堆就睡了一覺,醒來時天色已晚。看著自己身后那一小捆柴火,陶鐵嘆了口氣,背上柴準備回去,忽然,他看見前方的灌木叢里有一只通體金黃的母雞帶著一群黃燦燦的小雞在覓食,陶鐵心中納悶:這里離村子很遠,怎么會有家雞跑到這兒來?而且這樣金黃的雞群村子中也是從沒見過??!
正詫異,陶鐵猛地想起齊云山的傳說。他抑制住心中的狂喜,躡手躡腳地靠近了雞群,這時母雞發(fā)現(xiàn)了他,帶著小雞朝灌木叢深處逃去,陶鐵情急之下,也不顧灌木傷人,縱身撲向落在最后的一只小雞,盡管被灌木劃出了一臉的口子,那只小雞還是被他牢牢地握在了手中,陶鐵感覺到手中的小雞沉甸甸的,而且立即變成了一塊硬實的東西。還沒等陶鐵細看手中的寶物,那只母雞忽然撲了過來,沖著陶鐵抓小雞的手狠狠地啄了一口,陶鐵頓時感覺手背一陣劇痛,即使如此,他仍然沒有放開手中的金塊,反而站起來去撲那只母雞,母雞連飛帶竄很快逃得無影無蹤。
此時,陶鐵慢慢地將手掌松開一條小縫,他看見了黃澄澄的金子露了出來。陶鐵幾乎是跳著回到了自己的家?;丶抑螅€來不及跟母親一起高興,他發(fā)現(xiàn)手背被母雞啄的地方已經(jīng)腫了起來,疼痛難耐。第二天一早,陶鐵揣著金子跑到十幾里外的鎮(zhèn)子。的傷口已經(jīng)開始發(fā)黑潰爛,他想趕緊去醫(yī)館看看,也想把手中的金子兌換成散碎的銀兩。到了醫(yī)館,陶鐵還想以后到齊云山去捉那只母雞,便沒有說出實情,只是說自己被毒蟲咬了一口。那些醫(yī)館的小徒弟們看了半天不明就里,最后把后院喝茶的老醫(yī)師請了出來。老醫(yī)師反復(fù)看了看,叫道:“哎呀,你這是中了金疾!”老醫(yī)師趕忙問陶鐵究竟是怎么回事,陶鐵見已被看穿,只得和盤托出。
老醫(yī)師替陶鐵清洗了傷口,又開了藥方。陶鐵去錢莊兌換了金子,跑回來抓藥,伙計對著方子抓完藥后,扒拉著算盤,說了一句:“三十二兩銀子!”陶鐵一下子呆了,這正好是他在錢莊兌換的數(shù)目。他趕緊去問老醫(yī)師為什么這么貴,老醫(yī)師說:“你中的是金疾,用藥自然非同一般,光是那犀黃一味藥便值二十多兩白銀,也是你命不該絕,這藥材是我當年給一家大戶人家治病時偷偷藏下的,否則這天然犀黃你上哪去找啊!”
陶鐵感到分外郁悶,又心有不甘,抓藥的時候讓伙計把那每味藥材的分量稍稍減了一些,這樣他給自己剩了五錢銀子。來到街上,他想用這五錢銀子給自己買點東西,可是擔心手背的傷勢治不好還要再來買藥,只得忍住了。陶鐵雖然懶,卻是一個孝順的兒子,最后只買了一份母親最愛吃的桂花云片糕帶了回去。
陶鐵回到家中,煎好藥之后服下,疼痛頓消,傷口也開始愈合。沒想到過了兩天,傷口又惡化了。陶鐵趕緊來到鎮(zhèn)上找老醫(yī)師求救,老醫(yī)師數(shù)落了他一通,要伙計按照藥方把上次所減少的分量重新給他抓一副,陶鐵對老醫(yī)師說:“我的五錢銀子,只買了一份桂花糕孝敬母親了,剩下的都在這里了?!崩厢t(yī)師見他孝順,就把藥給他了。陶鐵吃完這次抓的藥,傷口才徹底痊愈。
這件事通過醫(yī)館傳遍了整個鎮(zhèn)子,又傳遍了整個芽窩子莊。于是鎮(zhèn)上和芽窩子莊的人紛紛趕往齊云山,去尋找那幻化為雞的黃金。人是去了一撥又一撥,卻連雞的影子也沒看見,陶鐵也跑了無數(shù)趟,也是毫無收獲。這股淘金的熱潮一直持續(xù)了一年多,終于平息了下來。
好不容易熬過了這年冬天,陶鐵的母親又生病了。這次病得還非常厲害,家中窮得根本沒有看病的錢,可把陶鐵急壞了。他幾乎跑遍了整個村子,也沒湊夠就醫(yī)的錢。陶鐵抱著母親大哭:“媽媽,都怪孩兒懶惰,現(xiàn)在連給你看病的錢也沒有掙到啊,孩兒無能?。 笨拗拗?,陶鐵猛然想起上次捉雞的事,也不管天已擦黑,拿上柴刀就出門了。
不知走了多久,陶鐵已經(jīng)到了齊云山深處。天已經(jīng)很黑了,好在天空掛著一輪滿月,借著月光行走倒不是太困難。陶鐵走累了,靠在樹下休息,忽然聽到樹叢沙沙作響,探身去看,頓時嚇得他魂飛魄散,朦朧的月光下一條比人腿還粗的金鱗巨蟒正悠閑地游弋著。陶鐵腿都軟了,趴在那里一動也不敢動,巨蟒卻慢慢地向他的藏身之處滑了過來,陶鐵眼看藏不住了,鼓起勇氣拔腿就跑,沒想到那巨蟒看到突然出現(xiàn)的陶鐵也嚇得不輕,趕緊掉頭逃竄。電光火石之間,陶鐵恍然省悟,拔出柴刀朝那條金鱗巨蟒追去,巨蟒速度極快,眼看追不上了,陶鐵急中生智,將手中柴刀擲出,正斬在巨蟒的尾尖上,巨逃蟒跑了,卻留下了被砍斷的一小段金黃色的尾巴,在月光下熠熠生輝,陶鐵過去撿起來一看,果然是一塊赤金。
14.民間經(jīng)典故事 篇十四
明朝嘉靖年間,賓州鎮(zhèn)出了個神童,名叫蒙大賚,他自小讀書過目不忘,出口成章,尤其是詩聯(lián),他自是來者不拒,對答如流。當?shù)孛四停瑳]有一個人的才情能比得上他,后來大家送他一個“才子”的稱號。
蒙大賚長大之后,憑借自己的文采入朝為官。他雖為文官,卻文武兼?zhèn)?,謀事有績,戍邊有功,屢次加官晉爵,頗受皇上重用。
話說恰逢皇后十月懷胎,誰知腹痛三日,就是不見小孩兒降生。這可把皇上急壞了,御醫(yī)也是束手無策,想不出解決的辦法來。不得已,皇帝只得下旨召國師入宮為皇后占卜。國師掐指一算,不由得皺起了眉頭,皇帝急忙問緣由。國師一躬到地,回答說:“陛下,恕臣直言,皇后遲遲不產(chǎn)太子,是因為沒有文曲星從門前走過?!被噬厦枺骸澳俏那呛卧??”國師答:“近在眼前,文曲星已下凡,如今就在朝為官?!被噬弦宦牐瑯妨?,既已是臣下,那干脆下旨召齊文武百官,讓他們一一走過皇后/門前就是了。話說當時蒙大賚前一晚吃壞了東西,正鬧肚子,文武百官都站成排等著,唯獨他跑去茅房拉肚子了。所有的官員都從皇后/門前走過,仍不見小孩兒降生。正奇怪,蒙大賚突然慌慌張張跑過來,當他一走到皇后/門口,就聽皇后房里有小孩兒呱呱墜地的哭聲。頓時,龍顏大悅,皇帝一高興,當即就拜蒙大賚為“國舅”,自此更是加以重用。
蒙大賚被封為國舅以后,自然與皇后以兄妹相稱?;屎蟾屑っ纱筚l的恩情,因為有他自己才能母子平安,所以就把蒙大賚當成了自己的親哥哥一樣看待,平日里兄妹兩個人親密無間,舉止也像家人那樣隨便,談笑風(fēng)生。這樣一來,就有人嫉妒蒙大賚,說他與皇后舉止輕浮,盡是流言飛語。這話傳到皇帝的耳朵里,皇帝也非常懷疑,但苦無證據(jù),也只好作罷。
太子稍稍長大一點,會走路說話了,蒙大賚常常抱太子到自己的住所玩耍。有一次,他在蒙大賚的房里看見床上有一把美麗的紙扇,非常喜歡,就偷偷把扇子藏在衣服里帶回了皇宮。小孩子心性,一會兒不新鮮了就不喜歡了,玩夠了隨手就把扇子扔在了皇后的床上。碰巧這時,皇帝來皇后宮中,一眼就看見皇后床上有一把蒙大賚常用的紙扇,頓時怒火中燒,立即派人暗中調(diào)查蒙大賚與皇后的事。那些妒忌蒙大賚的人,便幸災(zāi)樂禍、添油加醋地編造是非?;噬习胄虐胍?,便下令文武百官聚于殿堂,裝作公議大事,順便提及官員功過。最后,皇上故意給每個官員發(fā)一個柑子,以示慰藉,唯獨蒙大賚得到的是一個被剝了皮的柑子。那些大放讒言的人趁機說蒙大賚犯了剝皮之罪。蒙大賚猶如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索性打好行李,棄官而去,臨走前他在自家墻上寫了一聯(lián):
水清石自現(xiàn)
鶴飛鳥知音
蒙大賚棄官而去后,皇上知道了,便親自來到蒙大賚家查看。突然,皇帝看見墻上有一副對聯(lián),看完之后恍然大悟,潸然淚下,后悔自己做了委屈良臣的蠢事……自此,皇帝下旨讓人永不再提有關(guān)蒙大賚的事。
蒙大賚離開京城之后,改名換姓,隱居在江南一個縉紳家當了一名私塾老師。這個東家在當?shù)睾苡忻_設(shè)有大館小館,匿名隱姓的蒙大賚自愿當一名小館老師。落難所迫,他衣著粗俗,平日里沉默寡言,所以大館小館的老師們都瞧不起他,經(jīng)常欺負他,甚至想找法子把他趕走。
這一天,一名大館的老師找到了借口,說蒙大賚不自量力,狂妄自大,膽敢修改大館學(xué)生的文章,說蒙大賚有意拆他們的臺,于是硬要蒙大賚同他們比試對聯(lián),若是比不過,就馬上離開。蒙大賚本不想招惹是非,但是那些人實在是欺人太甚,他一時氣不過便答應(yīng)奉陪到底。在眾目睽睽之下,大館老師看著蒙大賚,琢磨出一道上聯(lián):
竹筍尖尖,烏鴉偏來尖峰企
蒙大賚隨口答道:
荒茅利利,黃峰專照利邊行
大館老師不甘示弱,接著又出一聯(lián);
東啟明西長庚南箕北斗誰是摘星子
蒙大賚想也沒多想,答道:
春牡丹夏芍藥秋菊冬梅我為探花郎
雙方如此斗了幾個回合,把大館老師累得是氣喘吁吁,而蒙大賚則對答如流,毫不費力。最后,大館老師實在是想不出什么好上聯(lián)了,只得灰溜溜地走了,再不敢來欺負蒙大賚了。
過了幾個月,東家舉辦壽宴,地方上大小官員、文武舉人都請了來。蒙大賚心里想:東家瞧不起我,這里的老師也盛氣凌人,這里不是久留之地,我趁此機會給他們點兒顏色看看。
壽宴那天,正當賓客駕臨時,蒙大賚悄悄將皇帝賜給他的那雙太師靴擱放在東家大院的門口。那些官員學(xué)士、文武舉人見了此靴,肅然起敬,立即在那雙靴前跪下。其余眾人莫名其妙,有的驚訝,有的議論,場面頓時混亂起來。這時,只見一個穿著朝服、頭戴烏紗的人從小館里走出來,走到那雙靴子前,坐在地上,拿起那雙靴就穿上了。等他穿好靴子,那些下跪的人們才起身。其中有一個客人一眼就認出那個穿靴的人,正是當朝國舅蒙大賚,連忙上前拜見,驚喜交加地說:“原來國舅隱居在此,如今皇上派欽差四處探聽,召國舅你回朝呢。”
蒙大賚說:“皇上不能再見到我嘍!讓他到閻羅殿去找我吧?!闭f罷,獨自回到小館學(xué)堂去了。東家縉紳得知國舅隱居本府,驚恐萬狀,馬上跑到蒙大賚面前跪拜,叩求恕罪,說:“卑職有目不識泰山,罪該萬死!萬望國舅海涵!”蒙大賚出口成聯(lián)說:
龍游淺水遭蝦虐
虎下平原被犬欺
縉紳立即派人專程報京。皇帝得知國舅隱居江南,當即御駕親臨,火速來到蒙大賚隱居的地方。可惜遲到了一步——蒙大賚在皇帝到達之前的凌晨吞金自盡了。皇帝只見到了蒙大賚的尸體,自然是追悔莫及。為了給蒙大賚恢復(fù)名譽,皇帝下令厚葬蒙大賚。
祭奠蒙大賚完畢,皇上金口下圣旨:要把蒙大賚的靈柩抬回賓州安葬。一路逢山過山,逢水過水,抬杠在哪里斷,就在哪里安葬。說來蒙大賚還有點福氣,萬里送靈柩,跨越萬水千山,回到迢迢萬里外的故鄉(xiāng),那臺杠早不斷晚不斷,正好在賓州蘆圩西北角的小坡上應(yīng)聲折斷了,于是就在哪里挖冢壘墳,安葬了蒙大賚。
現(xiàn)在,蒙大賚的陵墓仍在,每年清明節(jié)的時候,蒙姓的后代子孫還為其掛紙掃墓,以示紀念。
15.民間經(jīng)典故事 篇十五
清朝咸豐年間,有個叫陳路的人是戲班的武生。這天晚上,陳路回家拿換洗的衣裳,路上忽然聽見街坊麥粒和他姐姐秋香的哭聲,陳路便過去詢問情況。麥粒邊哭邊說:“蔣貴和都快把我們逼死了……”蔣貴和是當?shù)氐呢斨鳎彩躯溋5谋碛H,見錢眼開,六親不認。麥粒爹跟蔣貴和借過三十兩銀子,說好今年秋后還,可還沒到日子蔣貴和就要賬來了。麥粒東拼西湊把錢還了,可蔣貴和不干,非讓他再還六十兩,不然就拉牛扒房讓秋香頂債。陳路聽完就火了:“這不是欺負人嘛!
錢莊票號也沒這么大利呀!告他去,我給你寫狀子。”麥粒傷心地說:“告什么,到縣衙就得栽!蔣貴和在借據(jù)上做了手腳,我爹借三十兩他寫的是六十兩。爹又不識字,就在上面按了手印……”陳路一聽泄了氣,私憑文書官憑印,借據(jù)在人家手里,到哪打官司都贏不了!麥粒愁眉苦臉地說:“這么多拿什么還呀?”
陳路說:“不還他就利滾利,到時候更不好受!”麥粒也不哭了,拿刀就想去拼命。陳路趕緊把他攔?。骸暗栋炎釉谌思沂掷铮阏胰思移疵@不是拿雞蛋往石頭上碰嘛!蔣貴和狡猾多詐,衙門有人,你根本斗不過他?!丙溋B犃?,眼淚又流了下來。陳路讓他哭得心里酸溜溜的,很不好受。那年,票匪到陳家綁票,麥粒父子以死相拼,他媳婦翠平才幸免于難,眼下人家遇到困難怎么也不能袖手旁觀呀!
想到這兒,他勸麥粒說:“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甭著急,我?guī)湍銣愬X還他!”麥粒連忙道謝,陳路說:“謝什么,應(yīng)該的,你們快燒火做飯吧,我去想轍?!贝诙鞆耐獾匮莩龌貋恚惵穼⒋耸聦ο眿D一說,翠平就發(fā)愁了,這么多銀子怎么湊呀?陳家人多地少,日子緊緊巴巴,陳路唱戲又不怎么掙錢。陳路說:“先看看能湊多少,不夠再想主意!”翠平聽了,翻箱倒柜趕緊找銀子,可是湊了半天也沒湊多少。陳路愁得唉聲嘆氣,大話說出去了,拿不出銀子這不是麻子不叫麻子——坑人嘛!翠平說:“活人還叫尿憋死呀?沒錢賣東西!”陳路心里一亮,馬上想到了媳婦的金簪。金簪是翠平姥姥的姥姥傳下來的,翠平愛不釋手,壓根兒沒讓它離過身。陳路笑嘻嘻地說:“賣東西倒是好主意,就怕你不愿意!”翠平一聽就明白了,拔下金簪說:“都快出人命了,我還有什么不愿意的,把它賣了幫麥粒吧!”
陳路十分高興,轉(zhuǎn)天起了個大早到通州賣金簪去了。通州有家金店,陳路有熟人,到那賣不但挨不了騙,還能賣個好價錢。天蒙蒙亮?xí)r,陳路經(jīng)過一片樹林,樹林很大,黑乎乎的什么都看不清。突然,林子深處傳出呼救聲。這里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經(jīng)常有人遭劫。陳路估計那人遇到了劫匪,趕緊撿起一根棍子跑了過去。走近一看,樹上捆著一個男人,三十多歲,尖下頦小胡子,黑色褲褂戴著瓜皮帽。地上有個捎馬子,東西扔得到處都是,有賬本算盤,還有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四周空蕩蕩的連人影都沒有,劫道的把錢和東西搶走了,只剩一個人了。瓜皮帽一看陳路拿著棍跑過來,慌忙央求說:“行行好,趕緊救救我吧!”陳路安慰說:“別急,我這就救你!”陳路急忙跑到跟前放下棍子,給他解繩子。繩子拴得都是死扣,不好解,陳路把指甲都扣壞了才給他解開。
瓜皮帽甩掉繩子,抖抖身子,只見金光一閃,陳路不由得一驚,一眨眼的工夫人咋沒了?突然,陳路身后響起瓜皮帽的笑聲。陳路起了一身雞皮疙瘩,問他為何發(fā)笑。瓜皮帽說:“好不容易把你糊弄到手了,能不高興嗎?”陳路聽了,這才知道自己中了圈套。陳路十分氣憤:“我和你無冤無仇,你為什么要騙我?”瓜皮帽說:“你還說和我無冤無仇?都是因為你,我的元氣損傷大半,現(xiàn)在我要吃了你補充元氣!”陳路氣得眼都紅了:“蠻橫無理的東西,我非好好教訓(xùn)教訓(xùn)你不可!”瓜皮帽哈哈大笑:“簡直是螳臂當車,就憑你還想教訓(xùn)我?”一晃身子變得又高又大,惡狠狠地說,“老老實實讓吃了,否則把你撕碎!”
1.民間經(jīng)典故事 篇一
清朝年間,有個以算命為生的人叫雷樂仙,替人占卜卦象,都很準。在方圓百里,誰都知道他名字,有的科考人士,來問問仕途,他一一指點,也有不少生意人慕名前來占上幾卦。
他的妻子許氏懷孕了,他高興不已,馬上為未出生的孩子,算起命來,得知孩是個男孩子。更是喜上眉梢,他再掐指一算,臉色明顯不好看。坐的家里也不出去擺攤占卦了。
許氏見他臉色很差勁,也不出去擺攤占卜。就問道:相公今天是怎么了,那里不舒服嗎?”
他抬頭看妻子,看她微微凸起的肚子嘆了一口氣說:你肚子里的孩子將來是個禍害呀!”
許氏聽了一驚:“此話乍講,莫非你算出孩子有什么不測”雷樂仙愁眉苦臉的說:我精確的算出孩子出生時間是明年九月的丑時,明年可是戊子年,那個時辰出生,是個賊命,所以會禍害四方?!?BR> 許氏聽罷慌忙的問道:“那可怎么辦,我不想孩子生出來就是個賊?!?BR> 雷樂仙拉起妻子的手說:也不是沒有辦法,只要夫人忍住。拖廷孩子出生時間。待天亮了。孩子再出來就無礙事了?!?BR> 許氏聽了連連點頭:那我聽你的,”然后忐忑不安的回到房間。
雷樂仙在不安中等待孩子的出世。轉(zhuǎn)眼就到了孩兒出生時間。雷樂仙更沒有心思出去擺攤。在家里悉心照顧妻子。
九月的一天夜里,剛到丑時,躺床上的許氏說感覺肚子一陣陣痛。連忙叫雷樂仙去叫產(chǎn)婆。雷樂仙沒想到,這么快就要出生了,就對許氏說:夫人千萬要忍住呀。產(chǎn)婆我已經(jīng)請好了,現(xiàn)在我再去請她快來。要是現(xiàn)在孩子出來了就在大大不妙了?!?BR> 雷樂仙說完說風(fēng)仆仆去請產(chǎn)婆,剛不巧,他請了一個出名的產(chǎn)婆,這個產(chǎn)婆被另一家人請去了,他等了大約一個時辰,實在等不及了。只有另請一位產(chǎn)婆李氏,他領(lǐng)著產(chǎn)婆往家里趕。這樣來回折騰差不多花了兩個時辰。
快到家門口時,老遠就聽見了孩子的響亮的啼哭聲。雷樂仙聽到了這哭聲,就知道孩子已經(jīng)出世了??涩F(xiàn)在天還沒有亮呢?。
他最不想的事情還是發(fā)生了。他快速的'往家里跑,把上了年紀的產(chǎn)婆遠遠的甩在后面。一進屋看見許氏疲憊不堪躺在床上,一個混身是血的小孩滾在地下。妻子用無力的眼神看著他,雷樂仙看見此景緊拳頭在抖動。
半晌他發(fā)出如獅般的吼聲:“你這個臭女人。不是叫你忍住嗎?為什么不忍住?,F(xiàn)在好了?!彼钢叵碌暮⒆诱f:“現(xiàn)在出來就是個賊,你知道嗎??!?BR> 許氏聽了怔住了。自從她下嫁給雷樂仙。一直都是相敬如賓,從來沒有見他發(fā)這么大的火。被雷樂仙這樣一罵,又想到孩兒將來是個賊命。忍不住傷心的啜泣。雷樂仙見狀。大人哭,孩子哭。心里很煩。瞥見地下的孩兒,抱起來舉得高高的。要把孩子摔死。許氏見了失聲叫了起來。
“你這是干什么”,雷樂仙痛苦的說,“與其將來是個賊,還不如現(xiàn)在就結(jié)束他。免得禍害四方?!?BR> 許氏爬到地下,死死的拉住雷樂仙手說:“他是我十月懷怡生下來的。不管他是人,是賊。還是妖。我都要?!闭酒饋韸Z過孩子。
雷樂仙氣打一處來。把她們母子一起扔到了外面。收捨東西對許氏說道:“你要養(yǎng)一個賊兒子,就隨你,”說完拂手而去。
許氏看著遠去雷樂仙,看著懷中哇哇啼哭的孩子,淚像斷了線的珠子,這時才趕來產(chǎn)婆看著怒氣沖沖遠去的雷樂仙。忙問:“這是怎么回事。”許氏搖了搖頭。在產(chǎn)婆的幫助下,把孩子抱起來。
話說雷樂仙從兒子出生一直在外漂流。四海為家,二十幾年過去了,也沒的踏過那片土。還是以算命為生。
2.民間經(jīng)典故事 篇二
早年,有這么個屯子,叫高家屯兒。單說屯子里有個高老員外,老兩口子只有一個兒子,兒子叫高山,高山已有十八歲了,也沒娶媳婦,老兩口子整天把他關(guān)在書房里叫他念書。
這一天,屋子外面日頭旺旺的,一點風(fēng)也沒有。高山對阿瑪和訥訥(滿語:爸爸、媽媽)說:“一天到晚的總在屋里看書頭昏眼花的,我想到外面溜達溜達去?!?BR> “行,今兒個天挺好,你愿意出去就出去一會兒吧。”
高山走出家門心里挺樂,溜溜達達來到了郊外,只見郊外樹上的雀鳥嘰嘰喳喳叫個不停,地上的花草青枝綠葉,真是風(fēng)和日麗一片好景色。
忽然間,平地刮起一陣旋風(fēng),風(fēng)越刮越大,連樹都刮倒了。高山覺得腳下一輕,讓旋風(fēng)卷到空中,眼前一黑就昏迷過去了。醒來一看,自己讓旋風(fēng)刮到了一座山上,他也弄不清東南西北,只見眼前有條毛毛道兒,就順著毛毛道兒走了下去。走,走,天就擦黑了,高山見不遠兒有座小草房,就奔小草房去了。高山走進院兒,見沒有什么動靜,就上前敲門問:“屋里有人嗎?”
“是誰呀?”
“找宿的。”
門開開了,開門的是一個姑娘。高山趕忙施禮說:“這位大姐,我是外鄉(xiāng)人,天黑了,想找個宿,明兒個再走行嗎?”
“你是哪個堡子的?”
“我是高家屯兒的。”
“那你怎么到這旮旯來了?”
“我是讓一陣大旋風(fēng)卷到這山頂上來的?!?BR> “噢!讓旋風(fēng)刮出這么遠傷著哪了吧?”
“沒傷著?!?BR> “沒傷著就好,你進來吧?!?BR> 高山進了屋,姑娘說:“別客氣,快坐著歇息一會兒吧。”高山就坐在了炕沿邊兒上。
一袋煙的工夫過去了,高山見屋里除姑娘一個人在地上忙活外,這家沒有別人,就站起來要告辭。姑娘說:“就在這住吧,你上哪兒去?”
“不啦,在這歇一會兒就行了,我到別處找個宿,明兒個天亮就回家了?!?BR> “黑燈瞎火的你往哪兒走呀?再說這山上一半會兒找不著一家人家,別走了,就在我這住下吧?!?BR> 高山說:“家中就你一人,男女授受不親,在此荒郊野外,我一男子同你在一起,不是讓你這沒出閣的閨秀如同白布掉染缸,跳進黃河也洗不清嗎?”
姑娘聽后說:“身正不怕影邪,腳正不怕鞋歪!”
姑娘再三挽留也留不住,高山說:“謝謝大姐的好心,我走啦。”說完,推開門就要走。這時,姑娘一把拽住他說:“我不讓你走,你就走不了?!敝灰姽媚锍呱秸局牡胤近c了一下,高山覺得兩腳怎么也邁不開步了,只好答應(yīng)住下了。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高山起身就要走。姑娘說:“你再在這里住個三天兩日的,我給你打聽打聽回家的路怎么走,這山上連個正經(jīng)道兒都沒有,蒿草沒稞的,你往哪兒走呀?弄不好走進那深山老峪讓野獸吃了可怎么整?!?BR> 高山心想:人家姑娘說的也對,不打聽明白道兒也沒法兒走,萬一自己喪了命,家中二老可怎么活呀!就又呆了一宿。
一連三天晚上,高山和姑娘都睡在一個屋里,高山?jīng)]有寬衣解帶,姑娘瞅他那忠厚老實勁兒,擱心里說:“看來我的眼力不錯,是個好小伙兒呀!”
高山一覺醒來,天已大亮了??匆姽媚镎⒅蛩?,就覺得一陣不好意思,臉刷地一下就紅了。高山心里納悶兒,這年輕俊秀的女子怎么一個人在這荒山野嶺上過日子呢?他正尋思著,就聽姑娘輕聲對他說:“你醒了,睡得怎么樣?起來洗臉吃飯吧。”
高山起來一看,不知姑娘啥時做了一桌好飯好菜,還備了酒。高山洗完臉,姑娘又說:“快過來吃吧,一會兒涼了?!备呱绞⑶殡y卻,就在桌前坐下了。過了一會兒,高山問:“你是誰家的姑娘,怎么一個人住在這兒?家里沒旁人嗎?”
3.民間經(jīng)典故事 篇三
康熙末年,有個卸了任的武官,名叫吉玉僧,曾任守備多年。當年隨康熙爺平定三番時,瞎了一只左眼,立下大功。卸任時康熙爺獎賞了他許多金銀,并在他老家彰德府西給他蓋了座府第,供他頤養(yǎng)天年。
這吉守備雖說已過花甲之年,卻身體硬朗,依然每天舞槍弄棒,騎馬拉弓,威風(fēng)不減當年,為人豪爽正直,很受鄉(xiāng)人尊重。
這一天,吉守備差家人請來當?shù)仡H負盛名的三個畫匠為自己畫像。這三個畫匠是師兄弟,吉守備對三個畫匠問道:“不知師傅們畫一幅像要多少工錢?”三人答道:“畫一幅的像須白銀十兩?!奔貍渎犃藢θ苏f:“十兩銀子少了點兒,今天老夫出銀五十兩,你三人每人畫一幅,畫得不好工錢白搭,畫得好的,也就是令老夫最滿意的一幅,除得到五十兩銀子的工錢外,老夫另給五十兩獎賞。你們準備一下,從明天開始用心地畫吧?!?BR> 第二天,大師兄開始為吉守備畫像。吉守備坐在練武場中間的凳子上,如同一棵蒼松一般。大師兄見院里擺滿了刀槍棍棒,弓箭鉤斧,知道這主兒是個練武之人,便一心一意地把吉守備畫得威武雄壯。至于那只瞎眼睛嘛,當然也只好按人物肖像畫的規(guī)矩,有一是一,有二是二。大師兄畫完后,讓吉守備看了,吉守備搖了搖頭,嘆了口氣啥也沒說。
這一天,該是二師兄給吉守備畫像了。吉守備特意拿來大師兄畫的像,讓二師兄看過后說:“簡直是在揭老夫的短處。”說罷坐在椅子上讓二師兄畫。
二師兄看過大師兄畫的像后心想:大師兄畫的像十分標準規(guī)矩,無可挑剔,主人卻不滿意,猜想吉守備是對大師兄把他畫成一只獨眼有反感。二師兄心想:要想得到這一百兩銀子的工錢和獎賞,看來得動動心思、壞壞規(guī)矩。他拿定主意后,開始為吉守備畫像。
二師兄一心一意,一絲不茍地把像畫完后,又著意修飾了一番,把吉守備畫得二目傳神,虎氣威嚴,一看就是個糾糾武夫。兩個時辰后,二師兄把改得無法再改的畫像交給吉守備過目。
吉守備看了二師兄畫的像后,也是搖頭嘆息沒說話。
這天,輪到三師弟給吉守備畫像了。三師弟來到院里,吉守備拿著兩位師兄的作品讓他看,并對他說:“一個是在揭老夫的短處,一個是虛偽至極?!?BR> 三師弟聽了吉守備的話后心里很為難:大師兄實事求是畫一只眼睛,你說是在揭你的短處;二師兄畫兩只眼睛你又說虛偽;這可讓畫匠為難了。難怪人家一張畫像要出百兩紋銀,這可是我這窮畫匠半年也掙不到的工錢呀!
吉守備在凳子上坐好,讓三師弟畫像。三師弟看到了兵器架上的弓箭后,心胸豁然開朗,頓時來了靈感,立刻胸有成竹地畫了起來。一個時辰不到就將像畫好,略加修飾后便交到吉守備手上。
吉守備心想:你的兩位師兄都是畫了兩個多時辰才畫完,你怎么不到一個時辰就畫好了,心里便有些不高興。待拿過畫像一看,見自己身穿戰(zhàn)袍,腰懸箭壺,手拉硬弓,左手如推泰山,右手似抱嬰兒,緊閉左眼在向遠方的箭靶瞄準。那像畫得既有形,又有神,吉守備看后滿意地笑了。最后三師弟獲得了一百兩銀子的工錢和獎賞,高高興興地回家去了。
4.民間經(jīng)典故事 篇四
莊周在山上看見一棵巨大的樹,樹干粗壯,枝繁葉茂,神態(tài)自若,健康長壽,看起來已經(jīng)生長了好幾千年,還要生長好幾千年。
伐木的人坐在樹下歇息,一點兒也沒有砍伐它的意思。
莊周走上前,問那伐木的人:“你為什么砍山上的小樹,卻不砍這棵大樹?”
伐木的人說:“這種樹的木材不中用——用它造船吧,船一下水就沉了;用它造棺材吧,棺材腐爛得比尸體還快;做凳子呢,一坐就壞啦;做門窗呢,一遇雨水就受潮;做柱子吧,又容易受蟲蛀——這是不成才不中用的樹木啊!”
莊周感嘆說:“這棵樹因為不成材,不中用,所以才健康長壽啊!”
5.民間經(jīng)典故事 篇五
有一天,莊周和惠施出門游玩,兩到走到濠水的橋上,看到橋下有魚。
那魚游來游去好快活。
莊周說:“你看,白儵魚在水中游,從容自在,它真快活呢!”
惠施想了一想,反問莊周說:“莊周,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很快活?”
莊周大笑起來:“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很快活?”
“我不是你,我不知道你。你不是魚,你也不可能知道魚快活不快活。事情就是這樣,這還要問嗎?”
莊周說:“惠施,我告訴你,我當然知道魚快活,這不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嗎?就在剛才,就在橋上,看到魚的那一瞬間,我就感知到魚游得好快活?。 ?BR> 我同意莊周,一個生命能直接感知另一個生命,無論喜悅,無論哀愁。
你說呢?你同意惠施,還是同意莊周?
6.民間經(jīng)典故事 篇六
莊周有個好朋友名叫惠施。有一段時間,惠施離開家鄉(xiāng),在梁國當上了宰相。莊周很想念他,就起程去看望他。
還沒到梁國呢,就有人去告訴惠施:“惠施大人,你知道嗎?那個聰明的莊周來梁國了,他一定是想要取代你,自己當梁國的宰相!”惠施很擔心,因為他知道莊周比自己聰明。于是他派人在京城搜捕莊周,足足搜了三日三夜。
第四天,莊周去見惠施,給他講故事:“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鹓雛(話說這個鹓雛今天我們叫鳳凰,編者注)。鹓雛飛向北海,不是梧桐樹不棲息,如果找不到竹子的果實就不吃飯,如果遇不上甘泉就不喝水。這時候,有只鴟(這個鴟今天我們叫它貓頭鷹,編者注)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雛從鴟面前飛過,鴟以為鹓雛要來搶它的腐鼠呢,它心里很緊張,就抬頭瞪眼,發(fā)出一聲怒斥:‘嚇!’——現(xiàn)在,你想拿你的梁國嚇唬我嗎?”
聽了這話,惠施不禁笑了。
7.民間經(jīng)典故事 篇七
春秋時,吳國境內(nèi)有座高山,山腳下有一對鑄劍的夫妻,男的叫干將,女的叫莫邪。他們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叫莫干。干將、莫邪日夜辛勞,千錘百煉,用自己的心血鑄出了一對削鐵如泥的雌雄寶劍,雄劍叫“干將”,雌劍就叫“莫邪”??墒沁@個消息傳到貪婪的吳王耳中,他派人搶走了“莫邪”劍,還把干將給殺了。
莫邪強忍著巨大的悲痛,含辛茹苦地把莫干撫養(yǎng)長大,并傳給了他一身好武藝。到了莫干16歲那年,莫邪拿出“干將”劍,淚流滿面的對莫干講述了他父親被害的經(jīng)過。莫干聽的心如刀絞:“娘,我一定要替爹報仇!”他佩上“干將”劍,拜別母親,上路了。莫干來到姑蘇城,正巧吳王在武場上看人比武。莫干大喝一聲:“暴君,拿首級來!”揮動“干將”劍刺了過去。吳王吃了一驚,急忙抽出“莫邪”劍向莫干拋去。只見兩道白光在空中閃耀,忽然并作了一道白光,從空中筆直飛落下來。青光一閃,吳王的首級滾了下來。
莫干報仇雪恨后,回到家鄉(xiāng),但是莫邪已經(jīng)死了。莫干含淚埋葬了母親,并用這套雌雄寶劍來陪葬。后來,人們就把這座山取名為“莫干山”。
8.民間經(jīng)典故事 篇八
乾隆是個象棋迷,他經(jīng)常與被清太祖封為“鐵帽子王”的老豫王多鐸的第四/代小豫王下棋。俗話說“棋找對手,將尋良才”。兩人棋藝相當,不分上下。有時,小豫主受命去宮中與乾隆嬉戲,有時,乾隆干脆去豫王府找小豫王“博弈”。
一次,乾隆與小豫王下棋時,小豫王說:“這次要論輸贏和高低,我若輸了,您可拔掉我府門釘一顆。”乾隆表示同意。小豫王緊接著又提出一個條件:“您要輸了,得給我加一份俸祿,行嗎?”“好!”乾隆高興地答應(yīng)下來。于是兩人擺開陣式,拼殺激戰(zhàn)起來,最后殺了個五比五平。小豫王對乾隆說:“我輸給您五盤,您拔我五顆門釘,我贏您五盤,您給我加五份俸祿。”皇上是金口玉言,哪能反悔,只好勉強答應(yīng)下來。小豫王走后,乾隆越想越不是滋味,我贏他五盤只拔去五顆門釘,輸他五盤,卻要給他增添五份俸祿,這不是有欺君之罪嗎?這還了得,但又一尋思,豫王是“鐵帽子王”之一,不能加罪服刑,但為了教訓(xùn)小豫王的貪婪,乾隆下旨工部將豫王府院墻加高三尺,形同大獄的院墻一般。
9.民間經(jīng)典故事 篇九
話說當年南齊太祖蕭道成是位能文能武的君主,他對書法也有些造詣,平時也愛揮毫潑墨寫上幾筆。自己也有孤芳自賞之感,聽說朝中有位書法名士,姓王名僧虔,在當朝也是數(shù)一數(shù)二大家名仕。
一日閑來無事太祖提議一定要與王僧虔比試,看看到底誰的書法是上乘。于是讓人把王請進皇宮里來,二人來到大殿之上,早有人準備好紙張筆墨,二人說好都寫楷書一副,只見二人提氣運神握筆勁書。不大的功夫二人寫好了,大家上前觀看。
有人把兩幅字并放到一處,看著都贊口不絕一味叫好!此刻,太祖開口說道:“你們看誰的好???”眾人說當然是太祖的好了!太祖又問:“王愛卿,你說我倆的誰的好???”此刻,大殿上眾人無語,都把目光投向王僧虔。
只見王僧虔笑道:“為臣的書法,人臣中第一;陛下的書法,皇帝中第一”。眾人聽罷一起叫起好來,太祖也哈哈大笑,對王的回答無話可說。王的回答達到了即不偏低自己,也沒得罪太祖的目的,這就是答話的藝術(shù)學(xué)問。
可見,在我們?nèi)粘I?,學(xué)習(xí),工作,交際之中,對如何應(yīng)答問題及如何答話,實在是大有學(xué)問!這正是:
太祖書法比高低,王僧虔巧岔話題。若知真的準答案,留給后人來解謎。
10.民間經(jīng)典故事 篇十
乾隆年間,一次乾隆爺帶著大臣和坤、紀曉嵐外出私訪,走進一個小縣城,這個小縣城是臟、亂、差,破爛不堪垃圾滿地。乾隆皇帝問:“這個縣城能治嗎?”紀曉嵐說:“回皇上,能治,沒錢!”在路上走著皇上又問:“這條路能治嗎?”紀曉嵐回答:“回皇上,能治,沒錢!”。
君臣幾人繼續(xù)往前走,皇上又指著前面的一條河問:“這條河能治嗎?”紀曉嵐又搶在何坤的前頭說:“回皇上,能治……,”皇上風(fēng)趣地學(xué)著紀曉嵐說:“能治,沒錢,就會說沒錢,能治沒錢,那還不是治不了嗎,”紀曉嵐說:“皇上,治河有錢?!被噬弦宦犝f:“就道是奇了啊,治別的沒錢,就治河有錢,”紀曉嵐還在一邊煽著風(fēng)說:“對、對、對,就是治河有錢,”皇上高興的一場手中扇子說:“好,治河有錢,那就治河!”
和坤這時早已是嚇的滿頭大汗,撲通跪在皇上腳下不住的磕頭喊著:“皇上贖罪,奴才罪該萬死!奴才愿意出錢……”皇上一開始愣了一下,后來才醒過勁來,皇上哈哈大笑:“治河,治和,好你個鐵齒銅牙,是在這要錢呢!”
11.民間經(jīng)典故事 篇十一
民國年間,山西省洪洞縣的洛桑鎮(zhèn)外,有座破敗的小寺院,那一帶的人都叫它大佛寺。大佛寺里早沒有了僧人,里面的佛像更是殘缺不全,尤其是大殿上的如來佛,竟然身首異處,佛頭狼狽地滾落在地上。
那一年,洛桑鎮(zhèn)的鄉(xiāng)下,有個叫呂通的小生意人,到洛桑鎮(zhèn)上去做生意。路過大佛寺時,他順便進去燒香。那年頭兵荒馬亂的,生意人只求外出時平安,呂通也不例外,想進大佛寺祈求平安。到了大佛寺的正殿,呂通一看,如來佛沒頭,不由嘆口氣說:“這佛都保不了自身完全,怎么能保了世人的平安?”他轉(zhuǎn)身想走,佛也不求了??勺吡藥撞剑吹降厣系姆痤^,又覺于心不忍,抱起佛頭擦拭干凈,把它端端正正放到佛肩上。左右看看,如來佛也算法像莊嚴了。做完這些,呂通在佛像前拜了拜,也沒說祈求平安的話,就走出了大佛寺。
那年秋天的一個晚上,洛桑鎮(zhèn)一帶突發(fā)大水。呂通正在鄉(xiāng)下的家里睡覺,忽然聽到外面一片慘呼亂叫,原來河壩決堤發(fā)大水了。呂通顧不上穿衣服,摸黑開門向外就跑。水已經(jīng)沖進院子里了,很快就漲到了呂通的腰間,進而淹到了他的脖頸,而且還在向上漲。眼看呂通有沒頂之災(zāi),呂通也以為必死無疑時,忽然見一個卷發(fā)莊嚴的大佛頭從水中冒出來,把呂通頂離水面。這個大佛頭頂著驚詫極了的呂通,順水漂浮著,無論大水怎么洶涌瘋漲,就是淹沒不了佛頭。
第二天天明時,呂通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坐在一個圓圓的麥秸垛上,是鄉(xiāng)下隨處可見的麥秸垛救了他的命。
大水退后,呂通獨自出資,重修了大佛寺里的如來佛像。
12.民間經(jīng)典故事 篇十二
明朝嘉靖年間,仰韶文化遺址仰韶村有個王秀才名叫王浩文,父親早喪,和母親靠種幾畝薄田相依為命。王母王氏為了讓孩子讀書,早貪黑,忙種忙收,什么也不讓兒子操心,一門心思讓兒子專心讀書,將來進京趕考,好弄個一官半職光祖耀宗。浩文不負母望,十年寒窗,學(xué)得滿腹經(jīng)綸,童試考上了秀才,鄉(xiāng)試又中了舉人。可王母并不滿足,他的目標是——要孩子當狀元,浩文只好應(yīng)允母親進京趕考,可連考五年,都是名落孫山,浩文著實心灰意冷,不愿再進京。
這一年,科舉考試又將開始,王母也早已看到孩子浩文心灰意冷的樣子,可她還是不死心,總想讓兒子再試試。于是,便把浩文叫道跟前說道:“文兒,今年還是再去試一次吧!常言道:功夫不負有心人,蒼天還拍鐵石心!還是再試試吧!”浩文看著滿頭白發(fā)的慈母,忍不住一陣陣內(nèi)心酸痛,他不愿違背母意,更不想讓母親生氣,只得又收拾行裝,拜別母親,再次進京。
這天,浩文走到太行山下,抬頭看看天空,太陽已經(jīng)偏西,心想:這么早就歇腳也太耽誤時間,還是抓緊翻山的好,于是匆匆抄近路,一頭扎進大山,浩文在山里一個人匆匆的走著,茂密的荊棘和蒿草覆蓋著彎彎曲曲山間小道,路旁一棵棵滿樹的紅葉灌木樹枝交叉著把天空遮蓋的嚴嚴實實,西下的陽光照射著紅葉,路面上反射著血一般的點點紅光,每走一步都讓人心里發(fā)憷,可浩文趕路心切,盡管心里發(fā)憷,依然快速趕路。太陽漸漸地落下了山,天色越來越暗,忽然,嗖嗖的西北風(fēng)刮了起來,呼嘯著搖曳著山坡上的樹木、草叢、荊棘、剎那間,紅葉噼里啪啦的滿山飛舞,浩文慌了,心想:“如果天黑再出不了山,萬一碰上野獸,自己的性命搭上不說,家中的老母何人照看?”于是,大踏步的想走出山來,可走了半天,怎么又走回了老路,他感覺不妙,心中暗道:莫非自己迷失了方向?他鼓了鼓勇氣,壯了壯膽量,下意識地繼續(xù)前進,結(jié)果又轉(zhuǎn)了回來,這一會,他真的感到了自己是徹底迷失了方向。他抬頭看看天色,太陽早已落下了山去,星星已經(jīng)布滿天空,他害怕了,急得一下子坐在石板上放聲大哭起來。
浩文正哭著,忽聽一老者問道:“孩子,哭什么???”浩文忙擦干眼淚抬頭一看,面前站著位白須老翁,黑紅臉膛,滿面慈祥,肩上背著一彎打獵用的弓箭。
浩文忙起身深施一禮說道:“老伯伯!俺乃進京趕考的舉子,因在山中迷了路,想起家中老母,不由心中難過,讓老伯伯見笑了?!苯又泵κ萌I水。
老翁還了一禮說:“相公,眼看這天已經(jīng)黑了,你就是出了山,也還得走二十多里夜路才能找到客棧投宿,我家就在前面不遠,相公不如先到我家將就一晚,明早我再送你下山如何?”
浩文一聽,心中暗道:我正愁走投無路,忽然有如此好宿之處,這是上天的有眼?。∮谑?,忙施禮答謝,便跟老翁而去。
浩文跟著老翁,穿出密林狹路,才感到視野遼闊,他不知道走了多遠,忽然望見山路邊有三間茅屋坐落在一個用木樁和荊條扎著的籬笆院內(nèi),心中正盤算:這就是老爺爺?shù)募覇幔?BR> “到了!”老翁一邊說一邊進門喊道:“萍兒!有客人來,快把咱家腌的野味拿出來做幾個好菜,我要和這位相公喝上幾盅?!?BR> 話音沒落,茅屋中迎出位大姑娘叫道:“來了!”
浩文隨著一聲清澈如玉般的話語,舉目而望,那姑娘年不過二十歲,生得粉面桃腮,發(fā)烏眉秀,十分秀氣。正巧姑娘也兩目望來,忽見爹爹領(lǐng)回一位二十多歲的白面書生,不由得臉紅兩腮,四目巧對,姑娘一抿嘴轉(zhuǎn)身跑進灶間做飯去了。
不大會兒,飯菜做好擺上了桌,老翁滿上了酒說道:“相公,咱們相逢便是有緣,趕巧那會兒我出去查看逮野獸下的夾子便遇上了你,不知相公家住何處,姓啥名誰,家中可有何人,相公可曾婚配?”
浩文忙起身施禮說:“俺家住澠池仰韶村,姓王名浩文,家中有老母一人,學(xué)生今年二十有一,還不曾婚配?!崩蠞h伸手讓浩文坐下又道:“相公以往可曾進京趕過考?”
浩文不好意思地說:“去過幾次了,卻屢試不中,早已心灰意冷,今科若不是老母所勸,我也就今生不想進京了?!?BR> “這么說小相公文章考得不好?”老翁道。
文浩道“不瞞老伯,俺五場文章考得都好,就是殿試回答不合萬歲的意。”
老翁道:“怎么講?”
文浩道:“當今萬歲每次都出些稀奇古怪的題目,可惜我回答都不合他意?!?BR> 老翁一仰頭喝干杯中酒說道:“你可還記得題目?說給我聽聽?!?BR> 浩文想了想把皇上歷年來給他出的題和自己的答案一一說給老翁。老翁聽浩文說完,哈哈大笑說:“想不到他還是那個德行,就那幾下子,還老愛賣弄。”
13.民間經(jīng)典故事 篇十三
話說古徽州有個偏遠的村子,叫芽窩子莊。這芽窩子莊坐落在一個山坳里,交通極為不便。出山的路被一條小河攔住,小河雖是不大,但河水湍急,河上只有一條搖搖欲墜的獨木橋,每年山洪暴發(fā)時,獨木橋便會被洪水摧毀。這條河給芽窩子莊村民的出行帶來很多麻煩。
芽窩子莊所依著的齊云山海拔很高,終年煙云繚繞。傳說齊云山是一座仙山,山中藏著不少黃金,這些黃金被仙氣點染,都活了過來,經(jīng)常會幻化成為各種動物在山中漫步,如果能捉到這些動物,它們便會變回金子,那就發(fā)大財了。當然這只是傳說,芽窩子莊的村民祖祖輩輩誰也沒見過幻化成金的動物。
芽窩子莊里住著一個叫陶鐵的年輕人,與體弱多病的老母親相依為命。陶鐵已年近三旬,可還是找不到媳婦,不僅因為家境貧寒,也因為他有些懶惰,村里的姑娘沒有愿意嫁給他的。這天,陶鐵上齊云山打柴,打著打著便覺得累了,靠著柴堆就睡了一覺,醒來時天色已晚。看著自己身后那一小捆柴火,陶鐵嘆了口氣,背上柴準備回去,忽然,他看見前方的灌木叢里有一只通體金黃的母雞帶著一群黃燦燦的小雞在覓食,陶鐵心中納悶:這里離村子很遠,怎么會有家雞跑到這兒來?而且這樣金黃的雞群村子中也是從沒見過??!
正詫異,陶鐵猛地想起齊云山的傳說。他抑制住心中的狂喜,躡手躡腳地靠近了雞群,這時母雞發(fā)現(xiàn)了他,帶著小雞朝灌木叢深處逃去,陶鐵情急之下,也不顧灌木傷人,縱身撲向落在最后的一只小雞,盡管被灌木劃出了一臉的口子,那只小雞還是被他牢牢地握在了手中,陶鐵感覺到手中的小雞沉甸甸的,而且立即變成了一塊硬實的東西。還沒等陶鐵細看手中的寶物,那只母雞忽然撲了過來,沖著陶鐵抓小雞的手狠狠地啄了一口,陶鐵頓時感覺手背一陣劇痛,即使如此,他仍然沒有放開手中的金塊,反而站起來去撲那只母雞,母雞連飛帶竄很快逃得無影無蹤。
此時,陶鐵慢慢地將手掌松開一條小縫,他看見了黃澄澄的金子露了出來。陶鐵幾乎是跳著回到了自己的家?;丶抑螅€來不及跟母親一起高興,他發(fā)現(xiàn)手背被母雞啄的地方已經(jīng)腫了起來,疼痛難耐。第二天一早,陶鐵揣著金子跑到十幾里外的鎮(zhèn)子。的傷口已經(jīng)開始發(fā)黑潰爛,他想趕緊去醫(yī)館看看,也想把手中的金子兌換成散碎的銀兩。到了醫(yī)館,陶鐵還想以后到齊云山去捉那只母雞,便沒有說出實情,只是說自己被毒蟲咬了一口。那些醫(yī)館的小徒弟們看了半天不明就里,最后把后院喝茶的老醫(yī)師請了出來。老醫(yī)師反復(fù)看了看,叫道:“哎呀,你這是中了金疾!”老醫(yī)師趕忙問陶鐵究竟是怎么回事,陶鐵見已被看穿,只得和盤托出。
老醫(yī)師替陶鐵清洗了傷口,又開了藥方。陶鐵去錢莊兌換了金子,跑回來抓藥,伙計對著方子抓完藥后,扒拉著算盤,說了一句:“三十二兩銀子!”陶鐵一下子呆了,這正好是他在錢莊兌換的數(shù)目。他趕緊去問老醫(yī)師為什么這么貴,老醫(yī)師說:“你中的是金疾,用藥自然非同一般,光是那犀黃一味藥便值二十多兩白銀,也是你命不該絕,這藥材是我當年給一家大戶人家治病時偷偷藏下的,否則這天然犀黃你上哪去找啊!”
陶鐵感到分外郁悶,又心有不甘,抓藥的時候讓伙計把那每味藥材的分量稍稍減了一些,這樣他給自己剩了五錢銀子。來到街上,他想用這五錢銀子給自己買點東西,可是擔心手背的傷勢治不好還要再來買藥,只得忍住了。陶鐵雖然懶,卻是一個孝順的兒子,最后只買了一份母親最愛吃的桂花云片糕帶了回去。
陶鐵回到家中,煎好藥之后服下,疼痛頓消,傷口也開始愈合。沒想到過了兩天,傷口又惡化了。陶鐵趕緊來到鎮(zhèn)上找老醫(yī)師求救,老醫(yī)師數(shù)落了他一通,要伙計按照藥方把上次所減少的分量重新給他抓一副,陶鐵對老醫(yī)師說:“我的五錢銀子,只買了一份桂花糕孝敬母親了,剩下的都在這里了?!崩厢t(yī)師見他孝順,就把藥給他了。陶鐵吃完這次抓的藥,傷口才徹底痊愈。
這件事通過醫(yī)館傳遍了整個鎮(zhèn)子,又傳遍了整個芽窩子莊。于是鎮(zhèn)上和芽窩子莊的人紛紛趕往齊云山,去尋找那幻化為雞的黃金。人是去了一撥又一撥,卻連雞的影子也沒看見,陶鐵也跑了無數(shù)趟,也是毫無收獲。這股淘金的熱潮一直持續(xù)了一年多,終于平息了下來。
好不容易熬過了這年冬天,陶鐵的母親又生病了。這次病得還非常厲害,家中窮得根本沒有看病的錢,可把陶鐵急壞了。他幾乎跑遍了整個村子,也沒湊夠就醫(yī)的錢。陶鐵抱著母親大哭:“媽媽,都怪孩兒懶惰,現(xiàn)在連給你看病的錢也沒有掙到啊,孩兒無能?。 笨拗拗?,陶鐵猛然想起上次捉雞的事,也不管天已擦黑,拿上柴刀就出門了。
不知走了多久,陶鐵已經(jīng)到了齊云山深處。天已經(jīng)很黑了,好在天空掛著一輪滿月,借著月光行走倒不是太困難。陶鐵走累了,靠在樹下休息,忽然聽到樹叢沙沙作響,探身去看,頓時嚇得他魂飛魄散,朦朧的月光下一條比人腿還粗的金鱗巨蟒正悠閑地游弋著。陶鐵腿都軟了,趴在那里一動也不敢動,巨蟒卻慢慢地向他的藏身之處滑了過來,陶鐵眼看藏不住了,鼓起勇氣拔腿就跑,沒想到那巨蟒看到突然出現(xiàn)的陶鐵也嚇得不輕,趕緊掉頭逃竄。電光火石之間,陶鐵恍然省悟,拔出柴刀朝那條金鱗巨蟒追去,巨蟒速度極快,眼看追不上了,陶鐵急中生智,將手中柴刀擲出,正斬在巨蟒的尾尖上,巨逃蟒跑了,卻留下了被砍斷的一小段金黃色的尾巴,在月光下熠熠生輝,陶鐵過去撿起來一看,果然是一塊赤金。
14.民間經(jīng)典故事 篇十四
明朝嘉靖年間,賓州鎮(zhèn)出了個神童,名叫蒙大賚,他自小讀書過目不忘,出口成章,尤其是詩聯(lián),他自是來者不拒,對答如流。當?shù)孛四停瑳]有一個人的才情能比得上他,后來大家送他一個“才子”的稱號。
蒙大賚長大之后,憑借自己的文采入朝為官。他雖為文官,卻文武兼?zhèn)?,謀事有績,戍邊有功,屢次加官晉爵,頗受皇上重用。
話說恰逢皇后十月懷胎,誰知腹痛三日,就是不見小孩兒降生。這可把皇上急壞了,御醫(yī)也是束手無策,想不出解決的辦法來。不得已,皇帝只得下旨召國師入宮為皇后占卜。國師掐指一算,不由得皺起了眉頭,皇帝急忙問緣由。國師一躬到地,回答說:“陛下,恕臣直言,皇后遲遲不產(chǎn)太子,是因為沒有文曲星從門前走過?!被噬厦枺骸澳俏那呛卧??”國師答:“近在眼前,文曲星已下凡,如今就在朝為官?!被噬弦宦牐瑯妨?,既已是臣下,那干脆下旨召齊文武百官,讓他們一一走過皇后/門前就是了。話說當時蒙大賚前一晚吃壞了東西,正鬧肚子,文武百官都站成排等著,唯獨他跑去茅房拉肚子了。所有的官員都從皇后/門前走過,仍不見小孩兒降生。正奇怪,蒙大賚突然慌慌張張跑過來,當他一走到皇后/門口,就聽皇后房里有小孩兒呱呱墜地的哭聲。頓時,龍顏大悅,皇帝一高興,當即就拜蒙大賚為“國舅”,自此更是加以重用。
蒙大賚被封為國舅以后,自然與皇后以兄妹相稱?;屎蟾屑っ纱筚l的恩情,因為有他自己才能母子平安,所以就把蒙大賚當成了自己的親哥哥一樣看待,平日里兄妹兩個人親密無間,舉止也像家人那樣隨便,談笑風(fēng)生。這樣一來,就有人嫉妒蒙大賚,說他與皇后舉止輕浮,盡是流言飛語。這話傳到皇帝的耳朵里,皇帝也非常懷疑,但苦無證據(jù),也只好作罷。
太子稍稍長大一點,會走路說話了,蒙大賚常常抱太子到自己的住所玩耍。有一次,他在蒙大賚的房里看見床上有一把美麗的紙扇,非常喜歡,就偷偷把扇子藏在衣服里帶回了皇宮。小孩子心性,一會兒不新鮮了就不喜歡了,玩夠了隨手就把扇子扔在了皇后的床上。碰巧這時,皇帝來皇后宮中,一眼就看見皇后床上有一把蒙大賚常用的紙扇,頓時怒火中燒,立即派人暗中調(diào)查蒙大賚與皇后的事。那些妒忌蒙大賚的人,便幸災(zāi)樂禍、添油加醋地編造是非?;噬习胄虐胍?,便下令文武百官聚于殿堂,裝作公議大事,順便提及官員功過。最后,皇上故意給每個官員發(fā)一個柑子,以示慰藉,唯獨蒙大賚得到的是一個被剝了皮的柑子。那些大放讒言的人趁機說蒙大賚犯了剝皮之罪。蒙大賚猶如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索性打好行李,棄官而去,臨走前他在自家墻上寫了一聯(lián):
水清石自現(xiàn)
鶴飛鳥知音
蒙大賚棄官而去后,皇上知道了,便親自來到蒙大賚家查看。突然,皇帝看見墻上有一副對聯(lián),看完之后恍然大悟,潸然淚下,后悔自己做了委屈良臣的蠢事……自此,皇帝下旨讓人永不再提有關(guān)蒙大賚的事。
蒙大賚離開京城之后,改名換姓,隱居在江南一個縉紳家當了一名私塾老師。這個東家在當?shù)睾苡忻_設(shè)有大館小館,匿名隱姓的蒙大賚自愿當一名小館老師。落難所迫,他衣著粗俗,平日里沉默寡言,所以大館小館的老師們都瞧不起他,經(jīng)常欺負他,甚至想找法子把他趕走。
這一天,一名大館的老師找到了借口,說蒙大賚不自量力,狂妄自大,膽敢修改大館學(xué)生的文章,說蒙大賚有意拆他們的臺,于是硬要蒙大賚同他們比試對聯(lián),若是比不過,就馬上離開。蒙大賚本不想招惹是非,但是那些人實在是欺人太甚,他一時氣不過便答應(yīng)奉陪到底。在眾目睽睽之下,大館老師看著蒙大賚,琢磨出一道上聯(lián):
竹筍尖尖,烏鴉偏來尖峰企
蒙大賚隨口答道:
荒茅利利,黃峰專照利邊行
大館老師不甘示弱,接著又出一聯(lián);
東啟明西長庚南箕北斗誰是摘星子
蒙大賚想也沒多想,答道:
春牡丹夏芍藥秋菊冬梅我為探花郎
雙方如此斗了幾個回合,把大館老師累得是氣喘吁吁,而蒙大賚則對答如流,毫不費力。最后,大館老師實在是想不出什么好上聯(lián)了,只得灰溜溜地走了,再不敢來欺負蒙大賚了。
過了幾個月,東家舉辦壽宴,地方上大小官員、文武舉人都請了來。蒙大賚心里想:東家瞧不起我,這里的老師也盛氣凌人,這里不是久留之地,我趁此機會給他們點兒顏色看看。
壽宴那天,正當賓客駕臨時,蒙大賚悄悄將皇帝賜給他的那雙太師靴擱放在東家大院的門口。那些官員學(xué)士、文武舉人見了此靴,肅然起敬,立即在那雙靴前跪下。其余眾人莫名其妙,有的驚訝,有的議論,場面頓時混亂起來。這時,只見一個穿著朝服、頭戴烏紗的人從小館里走出來,走到那雙靴子前,坐在地上,拿起那雙靴就穿上了。等他穿好靴子,那些下跪的人們才起身。其中有一個客人一眼就認出那個穿靴的人,正是當朝國舅蒙大賚,連忙上前拜見,驚喜交加地說:“原來國舅隱居在此,如今皇上派欽差四處探聽,召國舅你回朝呢。”
蒙大賚說:“皇上不能再見到我嘍!讓他到閻羅殿去找我吧?!闭f罷,獨自回到小館學(xué)堂去了。東家縉紳得知國舅隱居本府,驚恐萬狀,馬上跑到蒙大賚面前跪拜,叩求恕罪,說:“卑職有目不識泰山,罪該萬死!萬望國舅海涵!”蒙大賚出口成聯(lián)說:
龍游淺水遭蝦虐
虎下平原被犬欺
縉紳立即派人專程報京。皇帝得知國舅隱居江南,當即御駕親臨,火速來到蒙大賚隱居的地方。可惜遲到了一步——蒙大賚在皇帝到達之前的凌晨吞金自盡了。皇帝只見到了蒙大賚的尸體,自然是追悔莫及。為了給蒙大賚恢復(fù)名譽,皇帝下令厚葬蒙大賚。
祭奠蒙大賚完畢,皇上金口下圣旨:要把蒙大賚的靈柩抬回賓州安葬。一路逢山過山,逢水過水,抬杠在哪里斷,就在哪里安葬。說來蒙大賚還有點福氣,萬里送靈柩,跨越萬水千山,回到迢迢萬里外的故鄉(xiāng),那臺杠早不斷晚不斷,正好在賓州蘆圩西北角的小坡上應(yīng)聲折斷了,于是就在哪里挖冢壘墳,安葬了蒙大賚。
現(xiàn)在,蒙大賚的陵墓仍在,每年清明節(jié)的時候,蒙姓的后代子孫還為其掛紙掃墓,以示紀念。
15.民間經(jīng)典故事 篇十五
清朝咸豐年間,有個叫陳路的人是戲班的武生。這天晚上,陳路回家拿換洗的衣裳,路上忽然聽見街坊麥粒和他姐姐秋香的哭聲,陳路便過去詢問情況。麥粒邊哭邊說:“蔣貴和都快把我們逼死了……”蔣貴和是當?shù)氐呢斨鳎彩躯溋5谋碛H,見錢眼開,六親不認。麥粒爹跟蔣貴和借過三十兩銀子,說好今年秋后還,可還沒到日子蔣貴和就要賬來了。麥粒東拼西湊把錢還了,可蔣貴和不干,非讓他再還六十兩,不然就拉牛扒房讓秋香頂債。陳路聽完就火了:“這不是欺負人嘛!
錢莊票號也沒這么大利呀!告他去,我給你寫狀子。”麥粒傷心地說:“告什么,到縣衙就得栽!蔣貴和在借據(jù)上做了手腳,我爹借三十兩他寫的是六十兩。爹又不識字,就在上面按了手印……”陳路一聽泄了氣,私憑文書官憑印,借據(jù)在人家手里,到哪打官司都贏不了!麥粒愁眉苦臉地說:“這么多拿什么還呀?”
陳路說:“不還他就利滾利,到時候更不好受!”麥粒也不哭了,拿刀就想去拼命。陳路趕緊把他攔?。骸暗栋炎釉谌思沂掷铮阏胰思移疵@不是拿雞蛋往石頭上碰嘛!蔣貴和狡猾多詐,衙門有人,你根本斗不過他?!丙溋B犃?,眼淚又流了下來。陳路讓他哭得心里酸溜溜的,很不好受。那年,票匪到陳家綁票,麥粒父子以死相拼,他媳婦翠平才幸免于難,眼下人家遇到困難怎么也不能袖手旁觀呀!
想到這兒,他勸麥粒說:“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甭著急,我?guī)湍銣愬X還他!”麥粒連忙道謝,陳路說:“謝什么,應(yīng)該的,你們快燒火做飯吧,我去想轍?!贝诙鞆耐獾匮莩龌貋恚惵穼⒋耸聦ο眿D一說,翠平就發(fā)愁了,這么多銀子怎么湊呀?陳家人多地少,日子緊緊巴巴,陳路唱戲又不怎么掙錢。陳路說:“先看看能湊多少,不夠再想主意!”翠平聽了,翻箱倒柜趕緊找銀子,可是湊了半天也沒湊多少。陳路愁得唉聲嘆氣,大話說出去了,拿不出銀子這不是麻子不叫麻子——坑人嘛!翠平說:“活人還叫尿憋死呀?沒錢賣東西!”陳路心里一亮,馬上想到了媳婦的金簪。金簪是翠平姥姥的姥姥傳下來的,翠平愛不釋手,壓根兒沒讓它離過身。陳路笑嘻嘻地說:“賣東西倒是好主意,就怕你不愿意!”翠平一聽就明白了,拔下金簪說:“都快出人命了,我還有什么不愿意的,把它賣了幫麥粒吧!”
陳路十分高興,轉(zhuǎn)天起了個大早到通州賣金簪去了。通州有家金店,陳路有熟人,到那賣不但挨不了騙,還能賣個好價錢。天蒙蒙亮?xí)r,陳路經(jīng)過一片樹林,樹林很大,黑乎乎的什么都看不清。突然,林子深處傳出呼救聲。這里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經(jīng)常有人遭劫。陳路估計那人遇到了劫匪,趕緊撿起一根棍子跑了過去。走近一看,樹上捆著一個男人,三十多歲,尖下頦小胡子,黑色褲褂戴著瓜皮帽。地上有個捎馬子,東西扔得到處都是,有賬本算盤,還有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四周空蕩蕩的連人影都沒有,劫道的把錢和東西搶走了,只剩一個人了。瓜皮帽一看陳路拿著棍跑過來,慌忙央求說:“行行好,趕緊救救我吧!”陳路安慰說:“別急,我這就救你!”陳路急忙跑到跟前放下棍子,給他解繩子。繩子拴得都是死扣,不好解,陳路把指甲都扣壞了才給他解開。
瓜皮帽甩掉繩子,抖抖身子,只見金光一閃,陳路不由得一驚,一眨眼的工夫人咋沒了?突然,陳路身后響起瓜皮帽的笑聲。陳路起了一身雞皮疙瘩,問他為何發(fā)笑。瓜皮帽說:“好不容易把你糊弄到手了,能不高興嗎?”陳路聽了,這才知道自己中了圈套。陳路十分氣憤:“我和你無冤無仇,你為什么要騙我?”瓜皮帽說:“你還說和我無冤無仇?都是因為你,我的元氣損傷大半,現(xiàn)在我要吃了你補充元氣!”陳路氣得眼都紅了:“蠻橫無理的東西,我非好好教訓(xùn)教訓(xùn)你不可!”瓜皮帽哈哈大笑:“簡直是螳臂當車,就憑你還想教訓(xùn)我?”一晃身子變得又高又大,惡狠狠地說,“老老實實讓吃了,否則把你撕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