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水,是大自然靈動的眼眸,靜謐而深邃地鑲嵌在大地之上。那一抹澄澈的湛藍(lán)或碧綠,如同一面巨大的鏡子,倒映著天空的云彩、岸邊的綠樹和遠(yuǎn)處的山巒。微風(fēng)拂過,湖水泛起層層漣漪,波光粼粼,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湖水承載著生命的律動,滋養(yǎng)著周圍的生靈,為大地帶來生機(jī)與活力。它既有著寧靜致遠(yuǎn)的詩意,又有著波瀾壯闊的豪邁。讓我們走近湖水,感受它的溫柔與力量,領(lǐng)略那如詩如畫的自然之美。這篇關(guān)于《描寫湖水的古詩詞大全(20篇)》文章是為您搜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描寫湖水的古詩詞大全 篇一
《登滕王閣》
宋代·徐璣
重重樓閣倚江干,岸草汀煙遠(yuǎn)近間。春水生時都是水,西山青外別無山。
云歸長若真人在,風(fēng)過獨疑帝子還。自古舟船城下泊,幾人來此望鄉(xiāng)關(guān)。
2.描寫湖水的古詩詞大全 篇二
《潁州從事西湖亭宴餞》
唐·許渾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離歌酒一杯。
城帶夕陽聞鼓角,寺臨秋水見樓臺。
蘭堂客散蟬猶噪,桂楫人稀鳥自來。
獨想征車過鞏洛,此中霜菊繞潭開。
3.描寫湖水的古詩詞大全 篇三
《朝中措》
宋代·曾覿
西湖南北舊游空。誰料一尊同?;厥姿哪觊g事,渾如飛絮濛濛。
林花謝了,明年春到。依舊芳容。惟有朱顏綠鬢,暗隨流水常東。
4.描寫湖水的古詩詞大全 篇四
《聞意索三門灣以兵輪三艘迫浙江有》
清·康有為
凄涼白馬市中簫,夢入西湖數(shù)六橋。
絕好江山誰看取?濤聲怒斷浙江潮。
5.描寫湖水的古詩詞大全 篇五
《采桑子·荷花開后西湖好》
宋代·歐陽修
荷花開后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后紅幢綠蓋隨。
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歸。
6.描寫湖水的古詩詞大全 篇六
《次韻邵雰谷暮春》
元代·貝瓊
處士渾同鄭子真,水南結(jié)屋與山鄰。
已從竹筍生旁舍,不遣桃花誤世人。
7.描寫湖水的古詩詞大全 篇七
《題臨安邸》
宋代·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fēng)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8.描寫湖水的古詩詞大全 篇八
《采桑子·何人解賞西湖好》
宋代·歐陽修
何人解賞西湖好,佳景無時。飛蓋相追。貪向花間醉玉卮。
誰知閑憑闌干處,芳草斜暉。水遠(yuǎn)煙微。一點滄洲白鷺飛。
9.描寫湖水的古詩詞大全 篇九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fēng)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10.描寫湖水的古詩詞大全 篇十
《錢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11.描寫湖水的古詩詞大全 篇十一
《重別西湖》
唐·李紳
浦邊梅葉看凋落,波上雙禽去寂寥。
吹管曲傳花易失,織文機(jī)學(xué)羽難飄。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勵秋深拂翠翹。
繁艷彩毛無處所,盡成愁嘆別溪橋。
12.描寫湖水的古詩詞大全 篇十二
《花港觀魚》
清·許承祖
水上新紅漾碧虛,盧園景物盡邱墟。
就中只覺游魚樂,我亦忘機(jī)樂似魚。
13.描寫湖水的古詩詞大全 篇十三
《平湖秋月》
宋·孫銳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處泛歸舟。
白蘋紅蓼西風(fēng)里,一色湖光萬頃秋。
14.描寫湖水的古詩詞大全 篇十四
《飲湖上初晴后雨》
宋·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15.描寫湖水的古詩詞大全 篇十五
《題至樂堂》
宋代·汪藻
倚空危榭壓城樓,千里風(fēng)煙攝寸眸。二華忽從天外落,三河直入坐中流。
何人解得為邦樂,有客難甘去國愁。投老復(fù)來江漢外,此生歸計日悠悠。
16.描寫湖水的古詩詞大全 篇十六
《折桂寺》
宋代·戴復(fù)古
擁鼻行吟上下廊,今宵又宿贊公房。松搖夜半風(fēng)聲壯,桂染中秋月色香。
白石清泉喧笑語,深山大澤出文章。當(dāng)年羅漢尋歸處,誰道天臺是故鄉(xiāng)。
17.描寫湖水的古詩詞大全 篇十七
《與似表弟游石門懷蹈元時中用高字韻》
宋代·李彌遜
逼人塵事等牛毛,袖手端須著眼高。策蹇倦追千里馬,荷鋤安用百金刀。
病來避酒連三月,春半尋山第一遭。不見鞭鸞兩仙吏,祗應(yīng)上界變分曹。
18.描寫湖水的古詩詞大全 篇十八
《送辛吉甫常州覲省》
唐代·陳羽
西去蘭陵家不遠(yuǎn),到家還及采蘭時。
新年送客我為客,惆悵門前黃柳絲。
19.描寫湖水的古詩詞大全 篇十九
《微王廟》
宋代·張嵲
疊浪一灘翻積雪,連峰千里送青螺。
微王建國猶來古,山鎖叢祠暝色多。
20.描寫湖水的古詩詞大全 篇二十
《和西川李尚書漢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唐·劉禹錫
木落漢川夜,西湖懸玉鉤。
旌旗環(huán)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極想前事,神交如共游?! ?BR> 瑤琴久已絕,松韻自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