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奧數(shù)題時,經(jīng)常要提醒自己,遇到的新問題能否轉化成舊問題解決,化新為舊,透過表面,抓住問題的實質(zhì),將問題轉化成自己熟悉的問題去解答。轉化的類型有條件轉化、問題轉化、關系轉化、圖形轉化等。以下是整理的《小學生奧數(shù)訓練題及答案》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生奧數(shù)訓練題及答案 篇一
1、植樹問題
一塊長方形地,長為60米,寬為30米,要在四邊上植樹,株距6米,四個角上各有一棵,共植樹多少棵?
解答:共植樹30棵。
分析:長方形的周長為:(60+30)×2=180(米),株距為6米,封閉圖形,根據(jù)公式,共植樹180÷6=3(棵)。
2、平均數(shù)問題
南南、北北兩個人的平均年齡是11歲,東東、南南兩個人的平均年齡是15歲,那么北北比東東小幾歲?
解答:北北比東東小8歲。
分析:南南、北北的年齡和是:11×2=22(歲),東東、南南的年齡和是:15×2=30(歲),所以北北、東東的年齡差為:33-22=8(歲)。
2.小學生奧數(shù)訓練題及答案 篇二
①506-397
②323-189
③467+997
④987-178-222-390
解答:①式=500+6-400+3(把多減的3再加上)=109
②式=323-200+11(把多減的11再加上)
=123+11=134
③式=467+1000-3(把多加的3再減去)
=1464
④式=987-(178+222)-390=987-400-400+10=197
3.小學生奧數(shù)訓練題及答案 篇三
1、一個長方形的周長是24厘米,長與寬的比是2:1,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個長方體棱長總和為96厘米,長、寬、高的比是3∶2∶1,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
3、小明看一本故事書,第一天看了全書的'1/9,第二天看了24頁,兩天看了的頁數(shù)與剩下頁數(shù)的比是1:4,這本書共有多少頁?
參考答案:
1、S=(2/3×24/2)×(1/3×24/2)=32平方厘米
2、V=(3/6×96/4)×(2/6×96/4)×(1/6×96/4)=384立方厘米
3、24÷(1/5-1/9)=45×6=270頁
4.小學生奧數(shù)訓練題及答案 篇四
1、找規(guī)律,在括號內(nèi)填入適當?shù)臄?shù)。1,4,5,4,9,4,(),()。
奇數(shù)項構成數(shù)列1,5,9……,每一項比前一項多4;偶數(shù)項都是4,所以應填13,4
2、找規(guī)律,在括號內(nèi)填入適當?shù)臄?shù)。3,2,6,2,12,2,(),()。
答案:24,2。
3、找規(guī)律,在括號內(nèi)填入適當?shù)臄?shù)。76,2,75,3,74,4,(),()。
答案:將原數(shù)列拆分成兩列,應填:73,5。
5.小學生奧數(shù)訓練題及答案 篇五
1、甲乙兩車同時從AB兩地相對開出。甲行駛了全程的5/11,如果甲每小時行駛4.5千米,乙行了5小時。求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AB距離=(4.5×5)/(5/11)=49.5千米
2、一輛客車和一輛貨車分別從甲乙兩地同時相向開出。貨車的速度是客車的五分之四,貨車行了全程的四分之一后,再行28千米與客車相遇。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客車和貨車的速度之比為5:4
那么相遇時的路程比=5:4
相遇時貨車行全程的4/9
此時貨車行了全程的1/4
距離相遇點還有4/9-1/4=7/36
那么全程=28/(7/36)=144千米
6.小學生奧數(shù)訓練題及答案 篇六
1、甲、乙、丙三人行路,甲每分鐘走60米,乙每分鐘走67.5米,丙每分鐘走75米,甲乙從東鎮(zhèn)去西鎮(zhèn),丙從西鎮(zhèn)去東鎮(zhèn),三人同時出發(fā),丙與乙相遇后,又經(jīng)過2分鐘與甲相遇,求東西兩鎮(zhèn)間的'路程有多少米?
解:那2分鐘是甲和丙相遇,所以距離是(60+75)×2=270米,這距離是乙丙相遇時間里甲乙的路程差,
所以乙丙相遇時間=270÷(67.5-60)=36分鐘,所以路程=36×(60+75)=4860米。
2、小明每天早晨6:50從家出發(fā),7:20到校,老師要求他明天提早6分鐘到校。如果小明明天早晨還是6:50從家出發(fā),那么,每分鐘必須比往常多走25米才能按老師的要求準時到校。問:小明家到學校多遠?
解:原來花時間是30分鐘,后來提前6分鐘,就是路上要花時間為24分鐘。這時每分鐘必須多走25米,所以總共多走了24×25=600米,而這和30分鐘時間里,后6分鐘走的路程是一樣的,所以原來每分鐘走600÷6=100米??偮烦叹褪?100×30=3000米。
7.小學生奧數(shù)訓練題及答案 篇七
有一個長方體木塊,長125厘米,寬40厘米,高25厘米。把它鋸成若干個體積相等的小正方體,然后再把這些小正方體拼成一個大正方體。這個大正體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分析與解一般說來,要求正方體的表面積,一定要知道正方體的棱長。題中已知長方體的長、寬、高,同正方體的棱長又沒有直接聯(lián)系,這樣就給解答帶來了困難。我們應該從整體出發(fā)去思考這個問題。
按題意,這個長方體木塊鋸成若干個體積相等的小正方體后,又拼成一個大正方體。這個大正方體的體積和原來長方體的體積是相等的。已知長方體的長、寬、高,就可以求出長方體的體積,這就是拼成的大正方體的體積。進而可以求出正方體的棱長,從而可以求出正方體的表面積了。
長方體的體積是
125×40×25=125000(立方厘米)
將125000分解質(zhì)因數(shù):
125000=2×2×2×5×5×5×5×5×5
=(2×5×5)×(2×5×5)×(2×5×5)
可見大正方體的棱長是
2×5×5=50(厘米)
大正方體的表面積是
50×50×6=15000(平方厘米)
答:這個大正方體的表面積是15000平方厘米。
8.小學生奧數(shù)訓練題及答案 篇八
1、一家三口人,三人年齡之和是72歲,媽媽和爸爸同歲,媽媽的年齡是孩子的4倍,三人各是多少歲?
答案:媽媽的年齡是孩子的4倍,爸爸和媽媽同歲,那么爸爸的年齡也是孩子的4倍,把孩子的年齡作為1倍數(shù),已知三口人年齡和是72歲,那么孩子的年齡為72÷(1+4+4)=8(歲),媽媽的年齡是8×4=32(歲),爸爸和媽媽同歲為32歲。
2、甲乙丙丁各自參加籃球、排球、足球和象棋?,F(xiàn)在知道:(1)甲的身材比排球運動員高。(2)幾年前,丁由于事故,失去了雙腿。(3)足球運動員比丙和籃球運動員都矮。猜猜就甲乙丙丁各參加什么項目?
答案:由(2)可知丁肯定是象棋運動員,由(1)(3)可知甲不是排球和足球運動員,那么甲只能是籃球運動員,由(3)可知丙不是足球運動員,那么只能是排球運動員了,剩下的乙就是足球運動員了。
9.小學生奧數(shù)訓練題及答案 篇九
1、甜甜家住在10樓,每上一層樓梯需要2分鐘,那么從1樓上到5樓需要多少分鐘?
解析:爬樓梯的問題,主要是要明白幾樓與幾層樓梯是不同的,樓梯層數(shù)比樓數(shù)少1,樓數(shù)比樓梯層數(shù)多1。
由題目給出的條件,可以得出1樓到5樓總共上了4層。
又因為每上一層樓需要2分鐘,所以正確的答案是:2×(5-1)=8(分鐘)
2、喵喵住在五樓,每層樓梯有8級臺階,你知道喵喵走多少級臺階才能走到自己住的那一層呢?
解析:喵喵住在五樓,從一樓走到五樓,其實是走了(5-1)=4(層)樓梯,由于每層樓梯都有8級臺階,因此住在五樓,就是求4個8是多少,是4×8=32(級)臺階,
列式如下:5-1=4(層)4×8=32(級)
10.小學生奧數(shù)訓練題及答案 篇十
1、將濃度為5%和20%酒精混合成濃度為10%酒精1500克,需要5%和20%酒精各多少克。
【分析】
根據(jù)題意:
混合后的10%酒精重量是1500克,所以需要5%和20%的酒精重量和就是1500克。
根據(jù)溶質(zhì)、溶劑、溶液三者的基本關系,就可以列方程解答:
解:設需要5%的酒精溶液x克。
5%x+(1500-x)×20%=1500×10%
x=1000
1500-1000=500(克)
答:需要5%和20%的酒精各1000克,500克。
2、在濃度為10%的200克糖水中加入50克水,現(xiàn)在的濃度是多少?
【分析】
根據(jù)題意:
溶質(zhì)沒有變化,溶劑增加了。因為溶劑的增加,所以引起溶液以及濃度發(fā)生變化。
再根據(jù)溶質(zhì)、溶劑、溶液三者的基本關系:
濃度=溶質(zhì)÷溶液×100%
要這樣列式計算:
200×10%÷(200+50)×100%
=20÷250×100%
=8%
答:現(xiàn)在的濃度是8%。
1.小學生奧數(shù)訓練題及答案 篇一
1、植樹問題
一塊長方形地,長為60米,寬為30米,要在四邊上植樹,株距6米,四個角上各有一棵,共植樹多少棵?
解答:共植樹30棵。
分析:長方形的周長為:(60+30)×2=180(米),株距為6米,封閉圖形,根據(jù)公式,共植樹180÷6=3(棵)。
2、平均數(shù)問題
南南、北北兩個人的平均年齡是11歲,東東、南南兩個人的平均年齡是15歲,那么北北比東東小幾歲?
解答:北北比東東小8歲。
分析:南南、北北的年齡和是:11×2=22(歲),東東、南南的年齡和是:15×2=30(歲),所以北北、東東的年齡差為:33-22=8(歲)。
2.小學生奧數(shù)訓練題及答案 篇二
①506-397
②323-189
③467+997
④987-178-222-390
解答:①式=500+6-400+3(把多減的3再加上)=109
②式=323-200+11(把多減的11再加上)
=123+11=134
③式=467+1000-3(把多加的3再減去)
=1464
④式=987-(178+222)-390=987-400-400+10=197
3.小學生奧數(shù)訓練題及答案 篇三
1、一個長方形的周長是24厘米,長與寬的比是2:1,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個長方體棱長總和為96厘米,長、寬、高的比是3∶2∶1,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
3、小明看一本故事書,第一天看了全書的'1/9,第二天看了24頁,兩天看了的頁數(shù)與剩下頁數(shù)的比是1:4,這本書共有多少頁?
參考答案:
1、S=(2/3×24/2)×(1/3×24/2)=32平方厘米
2、V=(3/6×96/4)×(2/6×96/4)×(1/6×96/4)=384立方厘米
3、24÷(1/5-1/9)=45×6=270頁
4.小學生奧數(shù)訓練題及答案 篇四
1、找規(guī)律,在括號內(nèi)填入適當?shù)臄?shù)。1,4,5,4,9,4,(),()。
奇數(shù)項構成數(shù)列1,5,9……,每一項比前一項多4;偶數(shù)項都是4,所以應填13,4
2、找規(guī)律,在括號內(nèi)填入適當?shù)臄?shù)。3,2,6,2,12,2,(),()。
答案:24,2。
3、找規(guī)律,在括號內(nèi)填入適當?shù)臄?shù)。76,2,75,3,74,4,(),()。
答案:將原數(shù)列拆分成兩列,應填:73,5。
5.小學生奧數(shù)訓練題及答案 篇五
1、甲乙兩車同時從AB兩地相對開出。甲行駛了全程的5/11,如果甲每小時行駛4.5千米,乙行了5小時。求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AB距離=(4.5×5)/(5/11)=49.5千米
2、一輛客車和一輛貨車分別從甲乙兩地同時相向開出。貨車的速度是客車的五分之四,貨車行了全程的四分之一后,再行28千米與客車相遇。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客車和貨車的速度之比為5:4
那么相遇時的路程比=5:4
相遇時貨車行全程的4/9
此時貨車行了全程的1/4
距離相遇點還有4/9-1/4=7/36
那么全程=28/(7/36)=144千米
6.小學生奧數(shù)訓練題及答案 篇六
1、甲、乙、丙三人行路,甲每分鐘走60米,乙每分鐘走67.5米,丙每分鐘走75米,甲乙從東鎮(zhèn)去西鎮(zhèn),丙從西鎮(zhèn)去東鎮(zhèn),三人同時出發(fā),丙與乙相遇后,又經(jīng)過2分鐘與甲相遇,求東西兩鎮(zhèn)間的'路程有多少米?
解:那2分鐘是甲和丙相遇,所以距離是(60+75)×2=270米,這距離是乙丙相遇時間里甲乙的路程差,
所以乙丙相遇時間=270÷(67.5-60)=36分鐘,所以路程=36×(60+75)=4860米。
2、小明每天早晨6:50從家出發(fā),7:20到校,老師要求他明天提早6分鐘到校。如果小明明天早晨還是6:50從家出發(fā),那么,每分鐘必須比往常多走25米才能按老師的要求準時到校。問:小明家到學校多遠?
解:原來花時間是30分鐘,后來提前6分鐘,就是路上要花時間為24分鐘。這時每分鐘必須多走25米,所以總共多走了24×25=600米,而這和30分鐘時間里,后6分鐘走的路程是一樣的,所以原來每分鐘走600÷6=100米??偮烦叹褪?100×30=3000米。
7.小學生奧數(shù)訓練題及答案 篇七
有一個長方體木塊,長125厘米,寬40厘米,高25厘米。把它鋸成若干個體積相等的小正方體,然后再把這些小正方體拼成一個大正方體。這個大正體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分析與解一般說來,要求正方體的表面積,一定要知道正方體的棱長。題中已知長方體的長、寬、高,同正方體的棱長又沒有直接聯(lián)系,這樣就給解答帶來了困難。我們應該從整體出發(fā)去思考這個問題。
按題意,這個長方體木塊鋸成若干個體積相等的小正方體后,又拼成一個大正方體。這個大正方體的體積和原來長方體的體積是相等的。已知長方體的長、寬、高,就可以求出長方體的體積,這就是拼成的大正方體的體積。進而可以求出正方體的棱長,從而可以求出正方體的表面積了。
長方體的體積是
125×40×25=125000(立方厘米)
將125000分解質(zhì)因數(shù):
125000=2×2×2×5×5×5×5×5×5
=(2×5×5)×(2×5×5)×(2×5×5)
可見大正方體的棱長是
2×5×5=50(厘米)
大正方體的表面積是
50×50×6=15000(平方厘米)
答:這個大正方體的表面積是15000平方厘米。
8.小學生奧數(shù)訓練題及答案 篇八
1、一家三口人,三人年齡之和是72歲,媽媽和爸爸同歲,媽媽的年齡是孩子的4倍,三人各是多少歲?
答案:媽媽的年齡是孩子的4倍,爸爸和媽媽同歲,那么爸爸的年齡也是孩子的4倍,把孩子的年齡作為1倍數(shù),已知三口人年齡和是72歲,那么孩子的年齡為72÷(1+4+4)=8(歲),媽媽的年齡是8×4=32(歲),爸爸和媽媽同歲為32歲。
2、甲乙丙丁各自參加籃球、排球、足球和象棋?,F(xiàn)在知道:(1)甲的身材比排球運動員高。(2)幾年前,丁由于事故,失去了雙腿。(3)足球運動員比丙和籃球運動員都矮。猜猜就甲乙丙丁各參加什么項目?
答案:由(2)可知丁肯定是象棋運動員,由(1)(3)可知甲不是排球和足球運動員,那么甲只能是籃球運動員,由(3)可知丙不是足球運動員,那么只能是排球運動員了,剩下的乙就是足球運動員了。
9.小學生奧數(shù)訓練題及答案 篇九
1、甜甜家住在10樓,每上一層樓梯需要2分鐘,那么從1樓上到5樓需要多少分鐘?
解析:爬樓梯的問題,主要是要明白幾樓與幾層樓梯是不同的,樓梯層數(shù)比樓數(shù)少1,樓數(shù)比樓梯層數(shù)多1。
由題目給出的條件,可以得出1樓到5樓總共上了4層。
又因為每上一層樓需要2分鐘,所以正確的答案是:2×(5-1)=8(分鐘)
2、喵喵住在五樓,每層樓梯有8級臺階,你知道喵喵走多少級臺階才能走到自己住的那一層呢?
解析:喵喵住在五樓,從一樓走到五樓,其實是走了(5-1)=4(層)樓梯,由于每層樓梯都有8級臺階,因此住在五樓,就是求4個8是多少,是4×8=32(級)臺階,
列式如下:5-1=4(層)4×8=32(級)
10.小學生奧數(shù)訓練題及答案 篇十
1、將濃度為5%和20%酒精混合成濃度為10%酒精1500克,需要5%和20%酒精各多少克。
【分析】
根據(jù)題意:
混合后的10%酒精重量是1500克,所以需要5%和20%的酒精重量和就是1500克。
根據(jù)溶質(zhì)、溶劑、溶液三者的基本關系,就可以列方程解答:
解:設需要5%的酒精溶液x克。
5%x+(1500-x)×20%=1500×10%
x=1000
1500-1000=500(克)
答:需要5%和20%的酒精各1000克,500克。
2、在濃度為10%的200克糖水中加入50克水,現(xiàn)在的濃度是多少?
【分析】
根據(jù)題意:
溶質(zhì)沒有變化,溶劑增加了。因為溶劑的增加,所以引起溶液以及濃度發(fā)生變化。
再根據(jù)溶質(zhì)、溶劑、溶液三者的基本關系:
濃度=溶質(zhì)÷溶液×100%
要這樣列式計算:
200×10%÷(200+50)×100%
=20÷250×100%
=8%
答:現(xiàn)在的濃度是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