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生奧數(shù)思維訓(xùn)練題及答案10篇

字號:

邏輯思維訓(xùn)練能夠幫助我們提升問題解決能力。以下是整理的《小學(xué)生奧數(shù)思維訓(xùn)練題及答案10篇》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xué)生奧數(shù)思維訓(xùn)練題及答案 篇一
    1、甲和乙兩人分別從圓形場地的直徑兩端點同時開始以勻速按相反的方向繞此圓形路線運動,當(dāng)乙走了100米以后,他們第一次相遇,在甲走完一周前60米處又第二次相遇。求此圓形場地的周長。
    解答:第一次相遇時,兩人合走了半個圓周;第二次相遇時,兩人又合走了一個圓周,所以從第一相遇到第二次相遇時乙走的路程是第一次相遇時走的2倍,所以第二次相遇時,乙一共走了100×(2+1)=300米,兩人的總路程和為一周半,又甲所走路程比一周少60米,說明乙的路程比半周多60米,那么圓形場地的半周長為300-60=240米,周長為240×2=480米。
    2、迎春杯數(shù)學(xué)競賽后,甲、乙、丙、丁四名同學(xué)猜測他們之中誰能獲獎。甲說:如果我能獲獎,那么乙也能獲獎。乙說:如果我能獲獎,那么丙也能獲獎。丙說:如果丁沒獲獎,那么我也不能獲獎。實際上,他們之中只有一個人沒有獲獎。并且甲、乙、丙說的話都是正確的。那么沒能獲獎的同學(xué)是___。
    解答:首先根據(jù)丙說的話可以推知,丁必能獲獎。否則,假設(shè)丁沒獲獎,那么丙也沒獲獎,這與他們之中只有一個人沒有獲獎矛盾。其次考慮甲是否獲獎,假設(shè)甲能獲獎,那么根據(jù)甲說的話可以推知,乙也能獲獎;再根據(jù)乙說的話又可以推知丙也能獲獎,這樣就得出4個人全都能獲獎,不可能。因此,只有甲沒有獲獎。
    2.小學(xué)生奧數(shù)思維訓(xùn)練題及答案 篇二
    1、小力有18張畫片,送給小龍3張后,兩人的畫片同樣多。小龍原來有幾張畫片?
    答:18-3-3=12(張)
    2、小華給小方8枚郵票后,兩人的郵票枚數(shù)同樣多,小華原來比小方多幾枚郵票?
    答:8+8=16(枚)
    3、大林比小林多做15道口算題,小明比小林多做6道口算題,大林比小明多做幾道口算題?
    答:15-6=9(道)
    4、小花今年6歲,爸爸對小花說:“你長到10歲的時候,我正好40歲?!卑职纸衲甓嗌贇q?
    答:40-10+6=36(歲)
    5、有兩籃蘋果,第一籃25個,第二籃19個,從第一籃中拿幾個放入第二籃,兩籃的蘋果數(shù)相等?
    答:25-19=6(個)6=3+3,從第一籃拿出3個放到第二籃,兩框蘋果數(shù)相等。
    3.小學(xué)生奧數(shù)思維訓(xùn)練題及答案 篇三
    1、天色已晚,媽媽叫小明打開房間電燈,可淘氣的小明一連拉了9下開關(guān)。請你說說這時燈是亮還是不亮?拉20下呢?拉100下呢?
    答:9下亮,20下不亮,100下不亮。(單數(shù)亮、雙數(shù)不亮)
    2、小青有9本故事書,小新有7本連環(huán)畫,小青用3本故事書換小新2本連環(huán)畫,現(xiàn)在小青、小新各有幾本書?
    答:小青9-3+2=8(本),小新7-2+3=8(本)
    3、小敏到商店買文具用品。她用所帶錢的一半買了1支鉛筆,剩下的,一半買了1支圓珠筆,還剩下1元錢。小敏原來有多少錢?
    答:1+1=2(元),2+2=4(元)
    4、歡歡和樂樂去買練習(xí)本,歡歡買了4本,樂樂買了6本,歡歡比樂樂少花1元錢,一本練習(xí)本多少錢?
    答:1元=5角+5角,所以一本練習(xí)本是5角錢
    5、王老師帶有60元錢,正好買一個足球和兩個排球。如果只買兩個排球,還剩28元。一個足球多少錢?一個排球多少錢?
    答:足球=28元,2個排球=60-28=32(元),32=16+16,所以一個排球是16(元)
    4.小學(xué)生奧數(shù)思維訓(xùn)練題及答案 篇四
    1、寶寶從一樓爬到三樓用6分鐘,她按照同樣的速度往上爬,又爬了15分鐘才到家,那么,寶寶家住在幾樓?
    從一樓到三樓,一共走了3-1=2(個)間隔一個間隔就是6÷2=3(分鐘)。又爬了15分鐘,爬了15÷3=5(個)間隔,那么從三樓往上爬了5個間隔,應(yīng)該到了3+5=8(樓)
    2、丁丁下一層樓梯需要8秒鐘,照這樣計算,他從家下樓梯到一樓,共要走40秒鐘。丁丁家在幾樓?
    丁丁下樓梯走了40÷8=5(個)間隔。所以他家住在5+1=6(樓)
    3、張老師想自己做一套木凳,他先把一根木頭鋸成4段,用了12分鐘,如果要把另一根一樣的木頭鋸成8段,需要幾分鐘?
    一根鋸成4段,那么需要4-1=3(下),那么每下需要12÷3=4(分鐘);一根鋸8段,需要8-1=7(下),那么共4×7=28(分鐘)
    5.小學(xué)生奧數(shù)思維訓(xùn)練題及答案 篇五
    1、一只山雀5天大約能吃800只害蟲,照這樣計算,一只山雀一個月大約能吃多少只害蟲?(一個月按30天計算。)
    2、一輛長客車3小時行了174千米,照這樣的速度,它12小時可以行多少千米?
    3、張爺爺買3只小羊用了75元,他還想再買5只這樣的小羊,需要準(zhǔn)備多少錢?
    4、5箱蜜蜂一年可以釀375千克蜂蜜。小林家養(yǎng)了這樣的蜜蜂12箱,一年可以釀多少千克蜂蜜?
    5、育英小學(xué)的180名少先隊員在“愛心日”幫助軍屬做好事。這些少先隊員平均分成5隊,每隊分成4組活動,平均每組有多少名少先隊員?
    參考答案:
    1、800÷5×30=4800(只)
    2、174÷3×12=696(千米)
    3、75÷3×5=125(元)
    4、375÷5×12=900(千克)
    5、180÷5÷4=9(人)
    6.小學(xué)生奧數(shù)思維訓(xùn)練題及答案 篇六
    1、李軍和張強付同樣多的錢買了同一種鉛筆,李軍要了13支,張強要了7支,李軍又給張強0.6元錢。每支鉛筆多少錢?
    2、甲乙兩輛客車上午8時同時從兩個車站出發(fā),相向而行,經(jīng)過一段時間,兩車同時到達一條河的兩岸。由于河上的橋正在維修,車輛禁止通行,兩車需交換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發(fā)的車站,到站時已是下午2點。甲車每小時行40km,乙車每小時行45km,兩地相距多少km?(交換乘客的時間略去不計)
    參考答案:
    1、解析:根據(jù)兩人付同樣多的錢買同一種鉛筆和李軍要了13支,張強要了7支,可知每人應(yīng)該得(13+7)÷2支,而李軍要了13支比應(yīng)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給張強0.6元錢,即可求每支鉛筆的價錢。
    答:每支鉛筆0.2元。
    2、解析:根據(jù)已知兩車上午8時從兩站出發(fā),下午2點返回原車站,可求出兩車所行駛的時間。根據(jù)兩車的速度和行駛的時間可求兩車行駛的總路程。
    答:兩地相距255km。
    7.小學(xué)生奧數(shù)思維訓(xùn)練題及答案 篇七
    1、李林家住在四樓,他從一樓到二樓要走20級臺階,那么他從家到一樓拿牛奶再回到家里一共要走多少級臺階?
    從一樓到二樓只有1層樓梯,李林從家里也就是四樓到一樓應(yīng)該為4-1=3(層)樓梯李林從一樓拿完牛奶又回到家里又走了3層樓梯,這樣李林去一樓拿牛奶再回到家里一共走了6層樓梯,所以共共走了20×6=120(級)臺階。
    2、李師傅把一根水管鋸成3段,每鋸1次用3分鐘.他以同樣的速度一口氣鋸了5根這樣的水管,一共用了多長時間?
    “把一根水管鋸成3段”,實際上是鋸了3-1=2(次)。而鋸1次水管要3分鐘,那么鋸1根水管就要2×3=6(分),而李師傅鋸了5根這樣的水管,一共用5個6分鐘,就是5×6=30(分)。列式是:(3-1)×3=6(分),5×6=30(分)。
    8.小學(xué)生奧數(shù)思維訓(xùn)練題及答案 篇八
    1、某校安排學(xué)生宿舍,如果每間5人,則有14人沒有床位;如果每間7人,則多4個床位。該校有宿舍_____間,學(xué)生_____人。
    解:(14+4)÷(7-5)=9(間)
    9×5+14=59(人)。
    2、用庫存化肥給麥田施肥,如果每公畝施6千克,就缺200千克;如果每公畝施5千克,則剩下300千克,那么有_____公畝麥田,庫存化肥_____千克。
    解:(300+200)÷(6-5)=500(公畝);
    500×5+300=2800(千克)。
    3、某校學(xué)生參加勞動,分成若干組,如果10人一組,正好分完,如果12人一組,差10人。參加勞動的有_____人。
    解:10÷(12-10)=5(組),5×10=50(人)
    9.小學(xué)生奧數(shù)思維訓(xùn)練題及答案 篇九
    1、一塊平行四邊形地,如果只把底增加8米,或只把高增加5米,它的面積都增加40平方米。求這塊平行四邊形地原來的面積?
    解析:根據(jù)只把底增加8米,面積就增加40平方米,可求出原來平行四邊形的高。根據(jù)只把高增加5米,面積就增加40平方米,可求出原來平行四邊形的底。再用原來的底乘以原來的高就是要求的面積。
    解:(40÷5)×(40÷8)=40(平方米)
    答:平行四邊形地原來的面積是40平方米。
    2、上午6時從汽車站同時發(fā)出1路和2路公共汽車,1路車每隔12分鐘發(fā)一次,2路車每隔18分鐘發(fā)一次,求下次同時發(fā)車時間。
    分析:1路和2路下次同時發(fā)車時,所經(jīng)過的時間必須既是12分的倍數(shù),又是18分的倍數(shù)。
    也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shù)。
    解:12和18的最小公倍數(shù)是36
    6時+36分=6時36分
    答:下次同時發(fā)車時間是上午6時36分。
    10.小學(xué)生奧數(shù)思維訓(xùn)練題及答案 篇十
    1、小林家有大、小兩個魚缸,原來兩個魚缸里的金魚條數(shù)相等,如果從小魚缸里拿4條放到大魚缸里,這時大魚缸里的金魚條數(shù)是小魚缸里的2倍,小魚缸里原來有魚多少條?
    答案:原來大、小兩個魚缸里魚的條數(shù)相等,如果從小魚缸里拿4條給大魚缸,這時大魚缸里的魚比小魚缸里的魚多8條。變化以后大魚缸里的金魚條數(shù)是小魚缸里的2倍,也就是比小魚缸里的金魚條數(shù)多1倍,而這1倍數(shù)正好是8條。所以,原來小魚缸里的魚的條數(shù)是12條。
    2、有人以為6是個吉利數(shù)字,他們得到的東西的數(shù)量都能要夠用“6”表示才好?,F(xiàn)有150塊糖要分發(fā)給5個人,請你幫助想一個吉利的分糖方案。
    答案:150=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