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教案要依據教學大綱和教科書。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精心設計。以下是整理的《一年級小學生下冊語文教案》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一年級小學生下冊語文教案 篇一
《柳樹醒了》
一、課前談話:
昨天,老師讓同學們回去找春天,你們找到了嗎?根據學生回答引出新課,讀準“醒”字,你怎么記住咱們今天學的第一個生字。記憶“醒”。
二、放音樂,教師配樂朗讀兒歌,學生評價老師讀得怎么樣。
三、學生模仿老師讀兒歌。第一遍輕聲讀,遇到生字,看拼音自學。第二遍指名各個同學,一人讀一小節(jié),要求把音讀準。第三遍各自大聲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四、教師重點領讀兒歌,學生自由選讀兒歌中的小節(jié)。
五、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兒歌,感悟兒歌。
出示有柳樹的春景圖。
提問:小柳樹睡了整整一個冬天,它什么時候睡醒了?誰能讀出小柳樹睡醒的樣子。(學生表演讀。)
小柳樹睡醒了,它的好朋友春雨、春風、春燕和它在一起做什么?
設情境:請學生扮演春雨、春風、春燕讀有關的三小節(jié)。它們對柳樹說些什么呢?柳樹又會說些什么呢?請學生上臺表演。
言訓練:
春雨幫助柳樹“__________,”柳樹變得“__________,”柳樹對春雨說:“__________。”
春風幫助柳樹,柳樹變得“__________,”柳樹對春風說:“__________?!?BR> 春燕和小柳樹“__________,”柳樹“__________,”柳樹邊飛邊說:“__________?!?BR> 讀課文:春天里的景物這么可愛,讓我們走進春天,美美地讀一讀!
演讀:小組內表演,四個同學分別扮演柳樹、春風、春雨、春燕。
在春天里,還有什么和柳樹一樣也醒了呢?學生自由發(fā)言。
六、出示大屏幕識字:說說你認識了課文的哪些字,不會認的字怎么辦?說說你的好辦法。
七、鞏固練習
1、開火車讀生字。
2、用熟字來記憶。
3、猜字游戲。(以學生自己把生字編成謎語互相猜為主)
(1)身上臟了怎么辦——洗“澡”。
(2)大雨落在田地上——“雷”。
(3)自行車輪胎缺少氣——“軟”。
4、認生字練習:全體學生把自備的生字卡片擺放好,老師大屏幕上的字,學生從字卡里找字并舉起來。
八、指導寫字。
1、重點指導“說話”二字的言字旁和“春”字的撇捺。
(1)言字旁的一點不能太低,橫要寫得斜,豎稍向左歪。
(2)“春”字的撇起筆在豎中線上,然后要往左斜;捺的起筆不要靠近撇,要給下面的日字留出空來。
2、學生先描再臨,老師發(fā)現問題,及時糾正。
2.一年級小學生下冊語文教案 篇二
《春雨的色彩》
教學要求:
1、認識“線、論”等11個生字,會寫“你、們”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
3、有主動積累詞語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討論揭題,引入新課
1、我們都見過春雨。大家有沒有發(fā)現,春雨和夏天的雨有什么不同?(樣子、速度、聲音)板書:春雨。今天我們將學習一篇關于春雨的童話故事,你們讀一讀,看看課文是怎樣描寫春雨的?
2、投影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學生拼讀討論。拼讀:自由讀;同桌互讀;“我會讀”
討論:
(1)讀了這句話,你知道春雨的形狀了嗎?板畫:春雨
認識生字“線”,組詞。
(2)讀了這句話,你聽到春雨的聲音了嗎?指導朗讀“沙沙沙,沙沙沙”。
3、出示課文后一段,朗讀質疑。
讀:拼讀;小組讀;集體讀;自己思考性的讀
認:“歡”字,換偏旁記字。
問:讀了這句有什么疑問嗎?(鼓勵學生大膽提問)
提示:
(1)“大家”指的是誰?
(2)大家爭論什么問題呢?
4、出示課文第2自然段,弄清以上問題并在句子中識字。
(1)從句中找到以上問題的答案。
(2)識字:
音:勾畫出句中的生字拼讀;連詞朗讀
趣題底顏有趣問題到底顏色
形:你能識記這幾個字嗎?看看這些字有什么特點?
提示:同結構:趣題同偏旁:題顏
換偏旁:底—低加偏旁:是—題
(二)情景感悟,對話朗讀
1、出示課文插圖或播放多媒體課件,說說圖中畫了哪些鳥?(貼三種鳥的圖片)
2、分角色朗讀,討論:
(1)三種鳥分別認為春雨是什么色彩的?他們的根據是什么呢?
(2)春雨從天上下落到不同的植物上,用了不同動詞的表示動作的詞,能找出來嗎?
(3)認識生字:淋灑滴油
你發(fā)現了這些字的規(guī)律了嗎?去掉偏旁來看看,是你認識的什么字?可以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字?(熟字加偏旁法;偏旁聯想法)
(4)從哪些詞可以看出,小鳥們在爭論?該怎樣讀出爭論的語氣呢?
指導朗讀:“不對”;“不對,不對”“你們瞧”;“你們看”
“……花……了,……花也……了?!?BR> (5)分角色朗讀對話。
(6)創(chuàng)設情境演一演。
(三)實踐活動
春雨到底是什么顏色,到外面看一看,并把看的結果畫出來給大家交流。
3.一年級小學生下冊語文教案 篇三
《春筍》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4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綠線內的8個字只識不寫。
3、了解春筍具有戰(zhàn)勝重重困難、不斷向上生長的頑強生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課文第二自然段寫了春筍節(jié)節(jié)向上、茁壯成長的情景,教師要指導學生通過“讀”、“悟”體會春筍頑強生長的品質和蓬勃向上的氣勢。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導入
1、聽!這是什么聲音?看!什么長出來了?(媒體演示春雷、春雨聲中春筍紛紛破土而出的畫面)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指導讀準平、翹舌音)
3、知道春筍長什么樣嗎?
4、想知道它們怎么鉆出來,怎么長大的嗎?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初讀課文。
(1)同桌識讀生字表內的生字和綠線內的生字。
(2)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檢查初讀。
(1)出示詞語。
(2)學生認讀。
A、自由讀。
B、指名認讀,相機正音。
C、小老師領讀。
3、再讀課文,逐句讀通。
(1)再讀課文,要求把句子讀通順,讀完后標好自然段。
(2)把你喜歡的一段讀給大家聽。(根據實際情況,師生共同評議,隨機糾錯)
(3)請讀得好的學生介紹方法。
(4)學生三讀課文,要求讀得連貫、流利、不漏字、不添字。
(5)齊讀課文。
三、精讀課文,入境入情
1、細讀第一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
(2)學生觀察,教師述說:“轟隆隆“的春雷喚醒了沉睡的大地。瞧!筍娃娃醒來了!覆蓋在身上的泥土多厚啊,可春筍把它們沖破了!壓在身上的石塊多重啊,可春筍把它們掀翻了!春筍一個一個,你追我趕,終于冒出了地面,這是多么強大的生命力啊?。襟w演示春筍從地里鉆出來的情景)
(3)小組合作,再讀課文。
(4)春雷公公是怎樣喚醒小春筍的?如果還是叫不醒,可以請誰幫忙?(知道學生用各種擬聲詞演一演)
(5)小春筍是怎樣鉆出來的?指導學生演一演春筍破土而出的動作。小春筍睜開眼睛一看,呀!它看到了什么?會說些什么?(指導學生找好朋友互相說一說,演一演)
(6)指導朗讀。
A、教師范讀。
B、學生表演誦讀。
2、細讀第二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
(2)筍娃娃多可愛呀!(引導學生感知“裹”、“淺褐色”、嫩生生“)
(3)指導朗讀:如果讓擬抱一抱這個白白胖胖的娃娃,你會感到怎樣?
(4)看著圖,你感受到了什么?(媒體演示春筍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下茁壯成長的情景)
(5)指導朗讀第二、三句。
A、學生自由讀。
B、指名讀,師生從語態(tài)、表情、情感等方面進行評價。
C、配樂齊讀。
3、回歸整體,指導誦讀。
(1)配樂齊讀。
(2)你能用自己的話來夸夸小春筍嗎?
(3)指導背誦。
A、媒體演示,教師范背,學生小聲跟背。
B、同桌互相演誦。
C、指名試背。
D、配樂齊背。
四、分析字形,指導寫字
1、抽讀生字卡片。
2、口頭組詞、擴詞。
3、識記字形,認識新偏旁:
沖、破: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識記。
聲、笑:采用比較的方法識記。
4、按筆順描紅。
5、完成《習字冊》上的作業(yè)。
4.一年級小學生下冊語文教案 篇四
《詠華山》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認識17個生字,會寫其中的7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
3、理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要多親身去感受,去體驗的啟發(fā)。
教學重、難點:識字寫字,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誰去過華山?想看看華山嗎?
2、課件播放一小段表現華山高的錄像。
3、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叫《詠華山》。讀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疑問?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提出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自然段。
2、認讀帶有拼音的生字。
3、課件出示17個帶有拼音的生字、學生想讀啊個就讀哪個,讀對了,其他同學跟讀3遍。
4、認讀沒有拼音的生字。
5、課件出示本課生字組成的詞。自由讀,指名讀。
6、用手勢告訴教師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三、了解每自然段的大意。
四、指導寫字。
五、學生描紅、老師巡視、指導。
教學后記:二類字比較難認。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引入
形式:開火車
二、讀文感悟,鞏固識字。
1、齊讀第1自然段和后一自然段。
2、學習第2、3自然段。
3、畫出講華山高的句子。
4、再讀讀,一邊讀一邊想象華山的樣子。
5、指名讀。
6、站在高聳入云的華山上,七歲的寇誰情不自禁地吟詠起詩來。
7、吟誦詩句。
8、詩中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
9、齊讀第2、3自然段。
10、分角色朗讀。
11、說說寇準為什么能作出好詩來?你受到什么啟發(fā)?
12、記一記本自然段的生字。
四、質疑
五、小結
教學后記:學生能從學習課文從中去學習詩,更容易讓他們理解詩的大意。
5.一年級小學生下冊語文教案 篇五
《春天來了》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自主積累詞語。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感受春天的美好。培養(yǎng)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1、認識9個生字。
2、朗讀課文,讀出兒歌的韻律和節(jié)奏,表達出自己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小學一年級# #一年級小學生下冊語文教案#。
同學們,你們知道一年有哪幾個季節(jié)嗎?寒冷的冬季過去之后,春天就要來了。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一首兒歌,題目是《春天來了》。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先聽老師把課文讀一遍,請同學們看書聽讀。
2、把自己不認識的生字圈起來,讀一讀。標畫小節(jié)。
3、請同學們自己讀一遍課文,要讀準字音。
4、請一個同學讀兒歌,大家評議。
5、讀兒歌中的生字詞。
6、讀識字卡片,集體讀,個人讀交替進行。
7、學生再讀兒歌,提出不理解的字和詞。
三、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1、再讀課文,思考:春天來到了哪些地方?帶來了什么變化?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2、請四個同學分別讀四個小節(jié)。
3、請同學們說一說春天來到了什么地方,這里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4、發(fā)散想像:春天還來到了什么地方?給那里帶來了什么變化?
(1)在小組里說一說。
(2)各組匯報。
5、請一個同學讀后一小節(jié),請同學們想像一下,校園里的同學們在干什么?
四、背誦課文。
1、看板書背誦。
2、請一小組背誦。
3、全班背誦。
五、作業(yè)。
可任選一項內容:
1、和家人到公園或郊外去找春天,邊看邊說。
2、和爸爸媽媽編一首歌頌春天的兒歌。
3、畫一幅春天的圖畫。
板書設計:
1春天來了
小溪流著
田野上草綠花開
鳥兒的家唱歌
校園里歡聲笑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八個生字,讀“我的詞語庫”中的詞語,自主積累詞語。
2、了解課文內容,知道春天到來時大自然發(fā)生的變化,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學重難點
1、通過朗讀表達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2、正確書寫本課會寫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字詞。
1、讀識字卡片,口頭組詞。
2、讀“我的詞語庫”中的詞語。
二、檢查背誦。
1、自由背誦,大家評議,看看誰喜歡春天。
2、全班齊背。
三、學習會寫字。
1、看書上田字格中八個會寫字,讀一讀。
2、你覺得哪個字難寫?
3、學生自由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
4、誰的辦法好?你們記住了哪些字?
5、教師指導書寫生字。
6、學生書空。
四、反饋。
在聽寫本上聽寫生字。
五、作業(yè)。
1、書寫生字。
2、背誦課文。
1.一年級小學生下冊語文教案 篇一
《柳樹醒了》
一、課前談話:
昨天,老師讓同學們回去找春天,你們找到了嗎?根據學生回答引出新課,讀準“醒”字,你怎么記住咱們今天學的第一個生字。記憶“醒”。
二、放音樂,教師配樂朗讀兒歌,學生評價老師讀得怎么樣。
三、學生模仿老師讀兒歌。第一遍輕聲讀,遇到生字,看拼音自學。第二遍指名各個同學,一人讀一小節(jié),要求把音讀準。第三遍各自大聲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四、教師重點領讀兒歌,學生自由選讀兒歌中的小節(jié)。
五、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兒歌,感悟兒歌。
出示有柳樹的春景圖。
提問:小柳樹睡了整整一個冬天,它什么時候睡醒了?誰能讀出小柳樹睡醒的樣子。(學生表演讀。)
小柳樹睡醒了,它的好朋友春雨、春風、春燕和它在一起做什么?
設情境:請學生扮演春雨、春風、春燕讀有關的三小節(jié)。它們對柳樹說些什么呢?柳樹又會說些什么呢?請學生上臺表演。
言訓練:
春雨幫助柳樹“__________,”柳樹變得“__________,”柳樹對春雨說:“__________。”
春風幫助柳樹,柳樹變得“__________,”柳樹對春風說:“__________?!?BR> 春燕和小柳樹“__________,”柳樹“__________,”柳樹邊飛邊說:“__________?!?BR> 讀課文:春天里的景物這么可愛,讓我們走進春天,美美地讀一讀!
演讀:小組內表演,四個同學分別扮演柳樹、春風、春雨、春燕。
在春天里,還有什么和柳樹一樣也醒了呢?學生自由發(fā)言。
六、出示大屏幕識字:說說你認識了課文的哪些字,不會認的字怎么辦?說說你的好辦法。
七、鞏固練習
1、開火車讀生字。
2、用熟字來記憶。
3、猜字游戲。(以學生自己把生字編成謎語互相猜為主)
(1)身上臟了怎么辦——洗“澡”。
(2)大雨落在田地上——“雷”。
(3)自行車輪胎缺少氣——“軟”。
4、認生字練習:全體學生把自備的生字卡片擺放好,老師大屏幕上的字,學生從字卡里找字并舉起來。
八、指導寫字。
1、重點指導“說話”二字的言字旁和“春”字的撇捺。
(1)言字旁的一點不能太低,橫要寫得斜,豎稍向左歪。
(2)“春”字的撇起筆在豎中線上,然后要往左斜;捺的起筆不要靠近撇,要給下面的日字留出空來。
2、學生先描再臨,老師發(fā)現問題,及時糾正。
2.一年級小學生下冊語文教案 篇二
《春雨的色彩》
教學要求:
1、認識“線、論”等11個生字,會寫“你、們”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
3、有主動積累詞語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討論揭題,引入新課
1、我們都見過春雨。大家有沒有發(fā)現,春雨和夏天的雨有什么不同?(樣子、速度、聲音)板書:春雨。今天我們將學習一篇關于春雨的童話故事,你們讀一讀,看看課文是怎樣描寫春雨的?
2、投影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學生拼讀討論。拼讀:自由讀;同桌互讀;“我會讀”
討論:
(1)讀了這句話,你知道春雨的形狀了嗎?板畫:春雨
認識生字“線”,組詞。
(2)讀了這句話,你聽到春雨的聲音了嗎?指導朗讀“沙沙沙,沙沙沙”。
3、出示課文后一段,朗讀質疑。
讀:拼讀;小組讀;集體讀;自己思考性的讀
認:“歡”字,換偏旁記字。
問:讀了這句有什么疑問嗎?(鼓勵學生大膽提問)
提示:
(1)“大家”指的是誰?
(2)大家爭論什么問題呢?
4、出示課文第2自然段,弄清以上問題并在句子中識字。
(1)從句中找到以上問題的答案。
(2)識字:
音:勾畫出句中的生字拼讀;連詞朗讀
趣題底顏有趣問題到底顏色
形:你能識記這幾個字嗎?看看這些字有什么特點?
提示:同結構:趣題同偏旁:題顏
換偏旁:底—低加偏旁:是—題
(二)情景感悟,對話朗讀
1、出示課文插圖或播放多媒體課件,說說圖中畫了哪些鳥?(貼三種鳥的圖片)
2、分角色朗讀,討論:
(1)三種鳥分別認為春雨是什么色彩的?他們的根據是什么呢?
(2)春雨從天上下落到不同的植物上,用了不同動詞的表示動作的詞,能找出來嗎?
(3)認識生字:淋灑滴油
你發(fā)現了這些字的規(guī)律了嗎?去掉偏旁來看看,是你認識的什么字?可以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字?(熟字加偏旁法;偏旁聯想法)
(4)從哪些詞可以看出,小鳥們在爭論?該怎樣讀出爭論的語氣呢?
指導朗讀:“不對”;“不對,不對”“你們瞧”;“你們看”
“……花……了,……花也……了?!?BR> (5)分角色朗讀對話。
(6)創(chuàng)設情境演一演。
(三)實踐活動
春雨到底是什么顏色,到外面看一看,并把看的結果畫出來給大家交流。
3.一年級小學生下冊語文教案 篇三
《春筍》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4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綠線內的8個字只識不寫。
3、了解春筍具有戰(zhàn)勝重重困難、不斷向上生長的頑強生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課文第二自然段寫了春筍節(jié)節(jié)向上、茁壯成長的情景,教師要指導學生通過“讀”、“悟”體會春筍頑強生長的品質和蓬勃向上的氣勢。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導入
1、聽!這是什么聲音?看!什么長出來了?(媒體演示春雷、春雨聲中春筍紛紛破土而出的畫面)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指導讀準平、翹舌音)
3、知道春筍長什么樣嗎?
4、想知道它們怎么鉆出來,怎么長大的嗎?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初讀課文。
(1)同桌識讀生字表內的生字和綠線內的生字。
(2)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檢查初讀。
(1)出示詞語。
(2)學生認讀。
A、自由讀。
B、指名認讀,相機正音。
C、小老師領讀。
3、再讀課文,逐句讀通。
(1)再讀課文,要求把句子讀通順,讀完后標好自然段。
(2)把你喜歡的一段讀給大家聽。(根據實際情況,師生共同評議,隨機糾錯)
(3)請讀得好的學生介紹方法。
(4)學生三讀課文,要求讀得連貫、流利、不漏字、不添字。
(5)齊讀課文。
三、精讀課文,入境入情
1、細讀第一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
(2)學生觀察,教師述說:“轟隆隆“的春雷喚醒了沉睡的大地。瞧!筍娃娃醒來了!覆蓋在身上的泥土多厚啊,可春筍把它們沖破了!壓在身上的石塊多重啊,可春筍把它們掀翻了!春筍一個一個,你追我趕,終于冒出了地面,這是多么強大的生命力啊?。襟w演示春筍從地里鉆出來的情景)
(3)小組合作,再讀課文。
(4)春雷公公是怎樣喚醒小春筍的?如果還是叫不醒,可以請誰幫忙?(知道學生用各種擬聲詞演一演)
(5)小春筍是怎樣鉆出來的?指導學生演一演春筍破土而出的動作。小春筍睜開眼睛一看,呀!它看到了什么?會說些什么?(指導學生找好朋友互相說一說,演一演)
(6)指導朗讀。
A、教師范讀。
B、學生表演誦讀。
2、細讀第二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
(2)筍娃娃多可愛呀!(引導學生感知“裹”、“淺褐色”、嫩生生“)
(3)指導朗讀:如果讓擬抱一抱這個白白胖胖的娃娃,你會感到怎樣?
(4)看著圖,你感受到了什么?(媒體演示春筍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下茁壯成長的情景)
(5)指導朗讀第二、三句。
A、學生自由讀。
B、指名讀,師生從語態(tài)、表情、情感等方面進行評價。
C、配樂齊讀。
3、回歸整體,指導誦讀。
(1)配樂齊讀。
(2)你能用自己的話來夸夸小春筍嗎?
(3)指導背誦。
A、媒體演示,教師范背,學生小聲跟背。
B、同桌互相演誦。
C、指名試背。
D、配樂齊背。
四、分析字形,指導寫字
1、抽讀生字卡片。
2、口頭組詞、擴詞。
3、識記字形,認識新偏旁:
沖、破: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識記。
聲、笑:采用比較的方法識記。
4、按筆順描紅。
5、完成《習字冊》上的作業(yè)。
4.一年級小學生下冊語文教案 篇四
《詠華山》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認識17個生字,會寫其中的7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
3、理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要多親身去感受,去體驗的啟發(fā)。
教學重、難點:識字寫字,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誰去過華山?想看看華山嗎?
2、課件播放一小段表現華山高的錄像。
3、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叫《詠華山》。讀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疑問?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提出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自然段。
2、認讀帶有拼音的生字。
3、課件出示17個帶有拼音的生字、學生想讀啊個就讀哪個,讀對了,其他同學跟讀3遍。
4、認讀沒有拼音的生字。
5、課件出示本課生字組成的詞。自由讀,指名讀。
6、用手勢告訴教師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三、了解每自然段的大意。
四、指導寫字。
五、學生描紅、老師巡視、指導。
教學后記:二類字比較難認。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引入
形式:開火車
二、讀文感悟,鞏固識字。
1、齊讀第1自然段和后一自然段。
2、學習第2、3自然段。
3、畫出講華山高的句子。
4、再讀讀,一邊讀一邊想象華山的樣子。
5、指名讀。
6、站在高聳入云的華山上,七歲的寇誰情不自禁地吟詠起詩來。
7、吟誦詩句。
8、詩中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
9、齊讀第2、3自然段。
10、分角色朗讀。
11、說說寇準為什么能作出好詩來?你受到什么啟發(fā)?
12、記一記本自然段的生字。
四、質疑
五、小結
教學后記:學生能從學習課文從中去學習詩,更容易讓他們理解詩的大意。
5.一年級小學生下冊語文教案 篇五
《春天來了》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自主積累詞語。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感受春天的美好。培養(yǎng)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1、認識9個生字。
2、朗讀課文,讀出兒歌的韻律和節(jié)奏,表達出自己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小學一年級# #一年級小學生下冊語文教案#。
同學們,你們知道一年有哪幾個季節(jié)嗎?寒冷的冬季過去之后,春天就要來了。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一首兒歌,題目是《春天來了》。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先聽老師把課文讀一遍,請同學們看書聽讀。
2、把自己不認識的生字圈起來,讀一讀。標畫小節(jié)。
3、請同學們自己讀一遍課文,要讀準字音。
4、請一個同學讀兒歌,大家評議。
5、讀兒歌中的生字詞。
6、讀識字卡片,集體讀,個人讀交替進行。
7、學生再讀兒歌,提出不理解的字和詞。
三、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1、再讀課文,思考:春天來到了哪些地方?帶來了什么變化?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2、請四個同學分別讀四個小節(jié)。
3、請同學們說一說春天來到了什么地方,這里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4、發(fā)散想像:春天還來到了什么地方?給那里帶來了什么變化?
(1)在小組里說一說。
(2)各組匯報。
5、請一個同學讀后一小節(jié),請同學們想像一下,校園里的同學們在干什么?
四、背誦課文。
1、看板書背誦。
2、請一小組背誦。
3、全班背誦。
五、作業(yè)。
可任選一項內容:
1、和家人到公園或郊外去找春天,邊看邊說。
2、和爸爸媽媽編一首歌頌春天的兒歌。
3、畫一幅春天的圖畫。
板書設計:
1春天來了
小溪流著
田野上草綠花開
鳥兒的家唱歌
校園里歡聲笑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八個生字,讀“我的詞語庫”中的詞語,自主積累詞語。
2、了解課文內容,知道春天到來時大自然發(fā)生的變化,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學重難點
1、通過朗讀表達出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2、正確書寫本課會寫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字詞。
1、讀識字卡片,口頭組詞。
2、讀“我的詞語庫”中的詞語。
二、檢查背誦。
1、自由背誦,大家評議,看看誰喜歡春天。
2、全班齊背。
三、學習會寫字。
1、看書上田字格中八個會寫字,讀一讀。
2、你覺得哪個字難寫?
3、學生自由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
4、誰的辦法好?你們記住了哪些字?
5、教師指導書寫生字。
6、學生書空。
四、反饋。
在聽寫本上聽寫生字。
五、作業(yè)。
1、書寫生字。
2、背誦課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