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級化學筆記上學期

字號:


    高一年級化學筆記上學期是為大家整理的,高中的學習容量大,不但要自己掌握目前的知識,還要把高中的知識與初中的知識溶為一體才能學好。
    1.高一年級化學筆記上學期 篇一
    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
    1.物質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數目粒子的集體的物理量。
    2.摩爾(mol):把含有6.02×1023個粒子的任何粒子集體計量為1摩爾。
    3.阿伏加德羅常數: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羅常數。
    4.物質的量=物質所含微粒數目/阿伏加德羅常數n=N/NA
    5.摩爾質量(M)
    (1)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叫摩爾質量.
    (2)單位:g/mol或g..mol-1
    (3)數值:等于該粒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
    6.物質的量=物質的質量/摩爾質量(n=m/M)
    2.高一年級化學筆記上學期 篇二
    甲烷
    烴—碳氫化合物:僅有碳和氫兩種元素組成(甲烷是分子組成最簡單的烴)
    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極難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氣,俗名:沼氣、坑氣
    2、分子結構:CH4:以碳原子為中心,四個氫原子為頂點的正四面體(鍵角:109度28分)
    3、化學性質:
    ①氧化反應:(產物氣體如何檢驗?)
    甲烷與KMnO4不發(fā)生反應,所以不能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
    ②取代反應:(三氯甲烷又叫氯仿,四氯甲烷又叫四氯化碳,二氯甲烷只有一種結構,說明甲烷是正四面體結構)
    4、同系物:結構相似,在分子組成上相差一個或若干個CH2原子團的物質(所有的烷烴都是同系物)
    5、同分異構體: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結構式(結構不同導致性質不同)
    烷烴的溶沸點比較:碳原子數不同時,碳原子數越多,溶沸點越高;碳原子數相同時,支鏈數越多熔沸點越低
    同分異構體書寫:會寫丁烷和戊烷的同分異構體
    3.高一年級化學筆記上學期 篇三
    乙烯
    1、乙烯的制法:
    工業(yè)制法:石油的裂解氣
    2、物理性質:無色、稍有氣味的氣體,比空氣略輕,難溶于水
    3、結構:不飽和烴,分子中含碳碳雙鍵,6個原子共平面,鍵角為120°
    4、化學性質:
    (1)氧化反應: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煙)
    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說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學性質比烷烴活潑。
    (2)加成反應: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利用此反應除乙烯
    乙烯還可以和氫氣、氯化氫、水等發(fā)生加成反應。
    CH2=CH2+H2→CH3CH3CH2=CH2+HCl→CH3CH2Cl(一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乙醇)
    4.高一年級化學筆記上學期 篇四
    合金
    1.合金的定義
    合金是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熔合而成的具有特性的物質。
    2.合金的性能
    合金具有許多優(yōu)良的物理、化學和機械性能,在許多方面不同于它的各成分金屬。
    (1)多數合金的熔點比它的各成分金屬的熔點。
    (2)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屬的硬度。
    3.金屬材料
    (1)黑色金屬材料包括。
    ①生鐵與鋼?生鐵鋼主要成分FeFe含碳量2%~4.3%0.03%~2%含硫、磷量少量極少或沒有硅、錳含量少適量
    ②不銹鋼普通鋼中,加入、等多種元素,使其具有的特性。
    (2)有色金屬材料
    除以外的其他金屬材料及其合金。重要的有色金屬有:鎂、鋁、金、銀、銅、鈦等。思考合金是混合物,還是化合物?能否用實驗來驗證?
    合金屬于混合物,金屬與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形成合金時,一般認為沒有發(fā)生化學反應,各成分的化學性質沒有發(fā)生改變。如鋼的電化學腐蝕中,鎂作負極被氧化,而其中的碳作正極。
    5.高一年級化學筆記上學期 篇五
    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
    氧化反應CH4(g)+2O2(g)→CO2(g)+2H2O(l)
    取代反應CH4+Cl2(g)→CH3Cl+HCl
    烷烴的通式:CnH2n+2n≤4為氣體、所有1-4個碳內的烴為氣體,都難溶于水,比水輕
    碳原子數在十以下的,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同系物:結構相似,在分子組成上相差一個或若干個CH2原子團的物質互稱為同系物
    同分異構體:具有同分異構現象的化合物互稱為同分異構
    同素異形體:同種元素形成不同的單質
    同位素:相同的質子數不同的中子數的同一類元素的原子
    6.高一年級化學筆記上學期 篇六
    硫和氮的氧化物
    1.硫單質俗稱硫黃,易溶于CS2,所以可用于洗去試管內壁上沾的單質硫。
    2.SO2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易溶于水生成亞硫酸,方程式為SO2+H2OH2SO3,該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可使品紅溶液褪色,所以亞硫酸溶液有酸性也有漂白性。
    3.鑒定SO2氣體主要用品紅溶液,現象是品紅褪色,加熱后又恢復紅色。
    4.SO2和CO2混合氣必先通過品紅溶液(褪色),再通過酸性KMnO4溶液(紫紅色變淺),最后再通過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可同時證明二者都存在。
    5.SO2具有氧化性的方程為:2H2S+SO2=3S↓+2H2O,與Cl2、H2O反應失去漂白性的方程為Cl2+SO2+2H2O=2HCl+H2SO4。
    6.SO3標況下為無色晶體,遇水放出大量熱,生成硫酸。
    7.高一年級化學筆記上學期 篇七
    常見物質的狀態(tài)
    1、常溫下為氣體的單質只有H2、N2、O2(O3)、F2、Cl2(稀有氣體單質除外)
    2、常溫下為液體的單質:Br2、Hg
    3、常溫下常見的無色液體化合物:H2O、H2O2
    4、常見的氣體化合物:NH3、HX(F、Cl、Br、I)、H2S、CO、CO2、NO、NO2、SO2
    5、有機物中的氣態(tài)烴CxHy(x≤4);含氧有機化合物中只有甲醛(HCHO)常溫下是氣態(tài),鹵代烴中一氯甲烷和一氯乙烷為氣體。
    6、常見的固體單質:I2、S、P、C、Si、金屬單質;
    7、白色膠狀沉淀[Al(OH)3、H4SiO4]
    8.高一年級化學筆記上學期 篇八
    膠體的應用
    膠體的知識在生活、生產和科研等方面有著重要用途,如常見的有:
    ①鹽鹵點豆腐:將鹽鹵()或石膏()溶液加入豆?jié){中,使豆腐中的蛋白質和水等物質一起凝聚形成凝膠。
    ②肥皂的制取分離
    ③明礬、溶液凈水
    ④FeCl3溶液用于傷口止血
    ⑤江河入??谛纬傻纳持?BR>    ⑥水泥硬化
    ⑦冶金廠大量煙塵用高壓電除去
    ⑧土壤膠體中離子的吸附和交換過程,保肥作用
    ⑨硅膠的制備:含水4%的叫硅膠
    ⑩用同一鋼筆灌不同牌號墨水易發(fā)生堵塞
    9.高一年級化學筆記上學期 篇九
    分散系相關概念
    1、分散系:一種物質(或幾種物質)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統(tǒng)稱為分散系。
    2、分散質: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質。
    3、分散劑:分散質分散在其中的物質。
    4、分散系的分類:當分散劑是水或其他液體時,如果按照分散質粒子的大小來分類,可以把分散系分為:溶液、膠體和濁液。分散質粒子直徑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100nm之間的分散系稱為膠體,而分散質粒子直徑大于100nm的分散系叫做濁液。
    下面比較幾種分散系的不同:
    分散系溶液膠體濁液
    分散質的直徑
    分散質粒子單個小分子或離子許多小分子集合體或高分子巨大數目的分子集合體
    10.高一年級化學筆記上學期 篇十
    離子反應
    1、電離(ionization)
    電離:電解質溶于水或受熱熔化時解離成自由離子的過程。
    酸、堿、鹽的水溶液可以導電,說明他們可以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不僅如此,酸、堿、鹽等在熔融狀態(tài)下也能電離而導電,于是我們依據這個性質把能夠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tài)下能導電的化合物統(tǒng)稱為電解質。
    2、電離方程式
    H2SO4=2H++SO42-HCl=H++Cl-HNO3=H++NO3-
    硫酸在水中電離生成了兩個氫離子和一個硫酸根離子。鹽酸,電離出一個氫離子和一個氯離子。_則電離出一個氫離子和一個_根離子。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我們就稱之為酸。從電離的角度,我們可以對酸的本質有一個新的認識。那堿還有鹽又應怎么來定義呢?
    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叫做堿。
    電離時生成的金屬陽離子(或NH4+)和酸根陰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鹽。
    書寫下列物質的電離方程式:KCl、NaHSO4、NaHCO3
    KCl==K++Cl―NaHSO4==Na++H++SO42―NaHCO3==Na++H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