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生活中的數(shù)學日記(優(yōu)秀12篇)

字號: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生活中的數(shù)學日記篇一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深圳,在路上爸爸問我:“如果有五個人一起坐二人車去一個地方,一共有幾種坐法(不包含怎么選車)?”我心里想著:5個人中的1個人跟其它人一起坐。
    5+4+3+2+1
    =9+3+2+1
    =12+2+1
    =14+1
    =15(種)
    我說:“一共有15種坐法。”爸爸欣慰地笑了。
    到了深圳爸爸訂了酒店,老板說:“有三種房間,第一種:雙人床的房間+向北——300元/晚,第二種:單人床的房間+向北——270元/晚,第三種:雙人床的房間+向西+靠電梯——200元/晚。我在心里對比了一下:我們家是三人所以要雙人床。300大于270大于200,再加上第三種房間是靠電梯的很吵,所以不能選,那么只能選第一種。果然老爸選了第一種。
    生活中的數(shù)學可真多呀。
    生活中的數(shù)學日記篇二
    今天,我正在間里津津有味地看著書。正在廚里做中午飯的媽媽,突然叫道:“兒子,煤氣爐沒電了,麻煩你去幫我買二十節(jié)小電池回來,謝謝?!蔽艺f:“哦,知道了?!眿寢層终f:“我給你二十塊錢,你要仔細思考,盡量用最少的錢買二十節(jié)小電池回來。”媽媽話音剛落,我就急急忙忙地騎著自行車出去了。
    我首先去了雜貨店,那里二十節(jié)電池是二十塊錢。雜貨店沒有,于是我對老板說:“叔叔,這種電池買二十節(jié),可以便宜一點嗎?”老板說:“小朋友,這種電池不能再便宜了?!蔽矣謱习逭f:“叔叔,你不便宜點的話我就到地方去買了?!崩习迓犃?,說:“好吧,你每買滿十節(jié)電池,就便宜一塊錢?!?BR>    我說:“叔叔,我先去地方看看,可以嗎?”老板說:“當然可以?!蔽译x開了雜貨店,去了五金店。五金店買二十節(jié)電池也是二十塊錢,不過他有:買滿十節(jié)電池就送一節(jié)電池,不足十節(jié)不送。我又去了小型商店,那里買十節(jié)電池是十一塊錢,不過它是這樣的:每買滿二十節(jié)電池,就打九折。我心想:為了節(jié)省開支,我應(yīng)該去哪呢?我在腦子里演算了一番:雜貨店買二十節(jié)電池可便宜兩元,要用十八元,每一節(jié)電池是九毛錢。五金店買十節(jié)送一節(jié),買二十節(jié)送兩節(jié),就是用買二十塊錢買二十二節(jié),每一節(jié)電池是九毛一左右。最后到小型商場,買二十節(jié)電池是二十二元,再打九折,是十九塊八毛錢,每一節(jié)電池是九毛九。
    很顯然,是雜貨店最便宜。想到這里,我立刻去了雜貨店,向老板要了二十節(jié)電池,找回了兩元?;氐郊依?,我把電池和兩元錢交給媽媽,并把我買電池的過程和計算價錢的方法告訴媽媽,媽媽聽了,對我笑著夸了一番。
    通過這件事,我知道了: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數(shù)學很重要,也增加了我學數(shù)學的興趣。我一定要學好數(shù)學!
    生活中的數(shù)學日記篇三
    一天,三個好朋友小虎、小斌和小華一起去買面包。他們一共買了8個面包,平均分著吃。其中小虎付了5個面包的錢,小斌付了3個面包的錢,小華呢?他一向是個“小馬虎”,這次又忘記帶錢了。
    第二天,小華帶了3.2元準備還給兩個好朋友,可小虎和小斌卻傻眼了:這錢該怎么分呢?一個說:“8個面包怎么分呀?8除以3所得的商是無限循環(huán)小數(shù)呀!”其他兩人也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最后,他們只好向班上的“數(shù)學小王子”亮亮請教了。
    亮亮一見他們,便問:“怎么了,又遇到什么難題了嗎?”小虎一直是個“急先鋒”,他搶著一口氣把問題說了一遍,其他兩人也跟著說:“這賬可怎么算呢?”亮亮聽后,點了點頭說:“讓我好好想想?!闭f完,便陷入了沉思:小華需付3.2元,說明8個面包的總價格是3.2×3=9.6元,面包的單價就是9.6÷8=1.2元。那么,小虎付了5個面包的錢,1.2×5=6元,多付了多少錢呢?6-3.2=2.8元。小虎應(yīng)分得2.8元,小斌應(yīng)分得3.2-2.8=0.4元。
    亮亮猛地抬起頭,說:“小虎應(yīng)得2.8元,小斌應(yīng)得0.4元?!比齻€好朋友異口同聲地問:“為什么呀?”亮亮娓娓道來……三人聽后忍不住嘖嘖贊嘆,對亮亮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亮亮可開心了,不僅是因為他幫助了別人,更是因為他能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難題,他越來越覺得數(shù)學這門學科真的是太有意思了!
    生活中的數(shù)學日記篇四
    星期天上午,我和爺爺?shù)剿幍昀镔I了兩盒藥片——胃爾舒
    兩盒藥一共44元,一盒22元,爺爺付給她一張50元,營業(yè)員找給爺爺6元。找好錢后,我用小數(shù)加、減法核算了一下。爺爺還可以這樣付:
    1.先給營業(yè)員40元,再付5元,找1元。
    2.如果爺爺有零錢,可以先付40元,再付4元。
    通過這次陪爺爺買藥,我知道了數(shù)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
    這篇關(guān)于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日記:買藥的故事,是曬課網(wǎng)小編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生活中的數(shù)學日記篇五
    我們在數(shù)學課上學習了小數(shù),但是,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小數(shù)不只是停留在數(shù)學課堂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小數(shù)也是無處不在的,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小數(shù)。
    這時,我心里又有了疑問:“這里的單價數(shù)量小計分別是什么意思呢?而且平時我們不是說多少元多少角嗎?那為什么不設(shè)計能清楚地顯示出幾元幾角的提示,而用小數(shù)來代替呢?”
    苦思冪想,不得其解,沒法,只好去向媽媽請教,媽媽聽了我的疑惑,回答說:“這里的單價指的是單位數(shù)量的價格,這里的數(shù)量指的是商品的重量、個數(shù)、長度、面積、容積、體積等的量,而這里的小計則是指這件商品的總價格。這樣用小數(shù)表達的顯示方法可以簡化計算,使貨幣的計算更一目了然?!敝懒诉@些信息后,購物清單上所有商品的單價、數(shù)量、金額我全部都懂了。
    這次超市旅行收獲了美食,同時也收獲了知識,真是一箭雙雕。沒想到小數(shù)的作用還真是了不起,減輕運算的負擔,讓人的思路更清晰,說起來還真是佩服把小數(shù)運用到貨幣運算中的人。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時刻都在接觸著小數(shù),同學們不會忘記超市里的小數(shù)吧,在任何一個超市里,在每一種物品、食品及其他東西的身邊,都布滿了一個個標簽,在那上面就是用我們所知道的小數(shù)表示著的東西的價值。
    我們的生活,因小數(shù)的存在而美麗,讓我們一起在我們的生活中尋找發(fā)現(xiàn)小數(shù)吧,讓小數(shù)成為我們生活中的朋友吧!
    生活中的數(shù)學日記篇六
    今天是國慶長假第三天,早起做完作業(yè)后,我高高興興跟著爸爸媽媽去逛八佰伴,商場里人山人海,好熱鬧??!一逛就到中午了,吃什么好呢?好久沒吃烤肉了,于是我們來到六樓看到一家九田家牛肉烤肉,這家店正好有優(yōu)惠活動,于是我們就進去點餐了。這家店的優(yōu)惠活動是充值500元,在店內(nèi)消費滿100元,送價格115元的菜品,菜品里面有五花肉、蝦、果汁等等很豐盛。因為我們是難得來吃烤肉所以充值500元有點不劃算,所以我們還是按正常點餐吧,有蝦、里脊肉、香腸還有蔬菜及飲料共點了258元。
    很快各種肉和菜都上來了,服務(wù)員阿姨馬上幫我們烤了起來,烤熟后好香啊!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不到半小時我就吃得飽飽的。該結(jié)帳了,媽媽問我:“怎么付錢最便宜呢?”爸爸查了手機又說:“美團app上這家店78元就可以買100元券,你覺得怎么用好呢?”我想了又想,回答說:“我們還是用美團便宜,買三張券的話,消費258元不到300元不能用,那就買2張券,另外58元就付現(xiàn)金吧?!弊詈笪覀兏读耍?8x2+58)=214元,一共優(yōu)惠了(258-214=44)44元。
    通過這次吃烤肉我學會了怎樣付錢才能省錢,在生活中數(shù)學是非常重要的。數(shù)學真是無處不在,太奇妙了!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生活中的數(shù)學日記篇七
    我們在學數(shù)學時,老是有同學問為什么要學數(shù)學,生活中別人又不會考你數(shù)學題,但是其實生活中充滿數(shù)學,只是你不注意而已。不行的話,就讓我講一件事給你聽聽吧。
    有一次,我去買牛奶,買東西嘛,總是要貨比三家才能知道哪家便宜哪家好嘛。于是我跑了三家超市,發(fā)現(xiàn)了三家超市的價錢都不一樣,而且優(yōu)惠方法也不一樣,我就想:那我要好好算一下才行了!第一家的價錢是50元,而且折扣是所有商品都一律八折,我要買5瓶牛奶,于是算式就是這樣的:50x5x80%=200元。第二家則是一瓶52元,而且買三送一,算式就是:5&pide;3=1……2,52x(5—1)=208元。第三家:每瓶60元,滿200減50,我想:60x5—50=250元。接下來,比較一下,200<208<250,肯定是第一家便宜呀!但我又想:第一家光去到都要花十幾塊,那相比之下,第二家和第三家都在我家樓下,這樣一想,肯定是第二家便宜呀!
    生活中,數(shù)學處處都在,只是需要你細細觀察而已!
    生活中的數(shù)學日記篇八
    中午放學回家,上樓時,爸爸微笑著問了我一個問題:“如果從一樓上到四樓需要六分鐘,那么從一樓到五樓要用多長時間?”
    我毫不猶豫地回答:“從一樓到四樓要經(jīng)過四層,六除以四等于一點五分種,再用一點五乘以五等于七點五分鐘?!?BR>    可是,爸爸卻說:“不對。你仔細想想,從一樓到四樓雖然經(jīng)過了四層,但是只走過了三層樓梯,那又應(yīng)該怎么做呢?”
    “噢,我明白了!”我拍了拍腦袋不好意思地說:“應(yīng)該是六除以三等于兩分鐘,從一樓到五樓走過四層樓梯,所以是二乘以四等于八分鐘?!?BR>    “呵呵,兒子真聰明!”爸爸和藹地摸了摸我的頭。
    看來生活處處都有數(shù)學,我們應(yīng)該學習數(shù)學,熱愛數(shù)學,探索數(shù)學的奧秘。
    生活中的數(shù)學日記篇九
    這時,我提議:“我們一共十個人,把這個蛋糕平均分成十份,每人分得的蛋糕占總蛋糕的十分之一,這樣就公平了?!?BR>    “行是行,但是萬一每人十分之一不夠吃,那怎么辦?”
    “那就用另外一種方法,每人按自己的食量,能吃多少就切多少,這樣大家就不會有異議了?!?BR>    就這樣我們分起了蛋糕,我們吃著蛋糕,心里十分開心。生日聚會很快就結(jié)束了,大家都高高興興的回到了家中。
    生日聚會讓我知道了數(shù)學是有多么的重要,只有學好數(shù)學,才能在別人面前有展現(xiàn)自我的能力。
    生活中的數(shù)學日記篇十
    今天,我去學校報名回家后,包好書皮,就開始計算這學期我支出的費用。
    首先是學費。學費410元,加上飲水費20元,共430元。接著是奧林匹克數(shù)學學校的收費180元,估計還要20元的乘車費用,共200元。還有練習本的錢:《課課通》2本21.5元;《英語練習》1本9.9元;2本《試卷課課通》15.9元;《江蘇大試卷》3本21元。21.5+9.9+15.9+13+21=81.3(元)。
    學習用費:430+200+81.3=711.3(元)。
    生活用費:這學期大概要喝完5箱牛奶,5×30=150(元)。每頓飯大概要2~3元,算它2.5元,2.5×3×30×5=1125(元)?!斑€有什么呢?”我咬著鉛筆自言自語道,“還有你的學習用品?!卑?,媽媽回來了。沒錯,還有學習用品。
    學習用品:一只筆袋8元,一只鉛筆盒3元(很便宜,清倉貨),六枝鉛筆3元,一塊橡皮0.5元,兩把三角尺1元,兩枝自動鉛筆5元,8+3+0.5+1+5=20.5(元)。
    總支出:711.3+150+1125+20.5=20__.8(元)。
    哇,沒想到,平時不太花錢的我,竟然會讓父母花20__.8元錢在我這一學期上??磥?,我可要節(jié)約用錢呀!
    生活中的數(shù)學日記篇十一
    邵璽哲
    在奇妙的圖形王國里,幾何圖形國王正在解決一個大問題。
    在數(shù)學王國里有5個兄弟,他們分別是: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和周角。他們每個角都說自己瘦,前面幾個說的還是對的??墒侵芙呛推浇菂s不同意了,他們說自己是一條杠啊,是最瘦的。就因為他們倆個,五個兄弟誰也不服氣別的角。他們只好來到王宮里,決定讓王國王評評理。
    “好啦好啦!我來告訴你們?!眹跽f,“銳角小于直角,直角小于鈍角,這是你們說的對的。但是呢,鈍角小于平角,平角小于周角?!?BR>    “等一下。”周角發(fā)話了,“我和平角都是一條桿啊,為什么是最胖的呢?”
    “是這樣,我們圖形王國有一種直直的線,名叫射線。你們角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的,哪怕是周角也是這樣的。只是呢周角的兩條邊重合啦。還有人們把一個圓分成了360分一份就是一度后來人們又做出了量角器。這些量角器,一個量角器有180度,所以周角像鬧鐘一樣繞繞著自己的頂點轉(zhuǎn)了一圈,也就是360度平角呢是繞是繞著這個頂點轉(zhuǎn)了半圈也就是180度,而其他的角呢。都在180度以內(nèi),所以只能是你們兩個最胖啦?!?BR>    生活中的數(shù)學日記篇十二
    今天早上,老師把數(shù)學練習冊發(fā)下來,我一看,“怎么錯了一題應(yīng)用題?”我驚訝地說。又仔細一看,原來少寫了一步換算呀。我仔細地想了一想,20400米應(yīng)該等于多少千米呢?20400÷1000=20.4(千米)哦,原來是20.4千米,我便把20.4千米填了上去給老師批,老師看了說:“340×60的得數(shù)的單位應(yīng)該是米,而不是千米?!蔽铱戳丝?,原來是上面一個算式的單位寫錯了。我又改了,這才給老師批了呢。
    今天是我第一次給老師批兩次,以前一次就可以給老師批好了。我覺得我們要一次就可以給老師批的才是好學生,所以我以前在楊市是中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