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級化學必修二知識點筆記

字號:

做好化學知識點的總結,有利于你在考試中的發(fā)揮。以下是整理的《高一年級化學必修二知識點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高一年級化學必修二知識點筆記 篇一
    氯氣
    物理性質:黃綠色氣體,有刺激性氣味、可溶于水、加壓和降溫條件下可變?yōu)橐簯B(tài)(液氯)和固態(tài)。
    制法:MnO2+4HCl(濃)=MnCl2+2H2O+Cl2
    聞法:用手在瓶口輕輕扇動,使少量氯氣進入鼻孔。
    化學性質:很活潑,有毒,有氧化性,能與大多數(shù)金屬化合生成金屬氯化物(鹽)。也能與非金屬反應:
    2Na+Cl2===(點燃)2NaCl2Fe+3Cl2===(點燃)2FeCl3Cu+Cl2===(點燃)CuCl2
    Cl2+H2===(點燃)2HCl現(xiàn)象:發(fā)出蒼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霧。
    燃燒不一定有氧氣參加,物質并不是只有在氧氣中才可以燃燒。燃燒的本質是劇烈的氧化還原反應,所有發(fā)光放熱的劇烈化學反應都稱為燃燒。
    2.高一年級化學必修二知識點筆記 篇二
    化學反應的限度——化學平衡
    (1)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特征:逆、動、等、定、變。
    ①逆:化學平衡研究的對象是可逆反應。
    ②動:動態(tài)平衡,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仍在不斷進行。
    ③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方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即v正=v逆≠0。
    ④定: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各組分的濃度保持不變,各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變:當條件變化時,原平衡被破壞,在新的條件下會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3)判斷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
    ①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質比較)
    ②各組分濃度保持不變或百分含量不變
    ③借助顏色不變判斷(有一種物質是有顏色的)
    ④總物質的量或總體積或總壓強或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前提:反應前后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不相等的反應適用,即如對于反應xA+yBzC,x+y≠z)
    3.高一年級化學必修二知識點筆記 篇三
    二氧化硅(SiO2)
    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稱為硅石,包括結晶形和無定形。石英是常見的結晶形二氧化硅,其中無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環(huán)帶狀或層狀的是瑪瑙。二氧化硅晶體為立體網(wǎng)狀結構,基本單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學性質被廣泛應用。(瑪瑙飾物,石英坩堝,光導纖維)
    物理:熔點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潔凈的SiO2無色透光性好
    化學:化學穩(wěn)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與其他酸反應,可以與強堿(NaOH)反應,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條件下能與堿性氧化物反應
    SiO2+4HF==SiF4↑+2H2O
    SiO2+CaO===(高溫)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
    不能用玻璃瓶裝HF,裝堿性溶液的試劑瓶應用木塞或膠塞。
    4.高一年級化學必修二知識點筆記 篇四
    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
    1.物質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數(shù)目粒子的集體的物理量。
    2.摩爾(mol):把含有6.02×1023個粒子的任何粒子集體計量為1摩爾。
    3.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
    4.物質的量=物質所含微粒數(shù)目/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n=N/NA
    5.摩爾質量(M)
    (1)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叫摩爾質量.
    (2)單位:g/mol或g..mol-1
    (3)數(shù)值:等于該粒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
    6.物質的量=物質的質量/摩爾質量(n=m/M)
    5.高一年級化學必修二知識點筆記 篇五
    很多金屬或它們的化合物在灼燒時,其火焰會呈現(xiàn)特殊的顏色,在化學上叫做焰色反應.它表現(xiàn)的是某種金屬元素的性質,借此可檢驗某些金屬元素.
    操作步驟:
    (1)干燒:把焊在玻璃棒上的鉑絲(或用光潔無銹的鐵絲)放在酒精燈外焰里灼燒,至與原來的火焰顏色相同為止.
    (2)蘸燒:用鉑絲(或鐵絲)蘸取Na2CO3溶液,在外焰上灼燒,觀察火焰的顏色.
    (3)洗燒:將鉑絲(或鐵絲)用鹽酸洗凈后,在外焰上灼燒至沒有顏色.
    (4)蘸燒:用鉑絲(或鐵絲)蘸取K2CO3溶液,在外焰上灼燒,觀察火焰的顏色.
    說明:
    ①火源用噴燈、煤氣燈,因其火焰焰色更淺.而酒精燈火焰往往略帶黃色.
    ②焰色反應前,應將鉑絲(或鐵絲)灼燒到無色.也可先用鹽酸清洗,再灼燒到無色.
    ③做鉀的焰色反應時,要透過藍色鈷玻璃片進行觀察,以吸收黃色,排除鈉鹽的干擾.
    實驗現(xiàn)象(焰色反應的焰色):鈉——黃色;鉀——紫色;鈣——磚紅色;鍶——洋紅色;銅——綠色;鋰——紅色;鋇——黃綠色.
    6.高一年級化學必修二知識點筆記 篇六
    化學能與熱能
    1、在任何的化學反應中總伴有的變化。
    原因:當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時,斷開反應物中的化學鍵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學鍵要放出能量?;瘜W鍵的斷裂和形成是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一個確定的化學反應在發(fā)生過程中是吸收能量還是放出能量,決定于反應物的總能量與生成物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E反應物總能量>E生成物總能量,為放熱反應。E反應物總能量    2、常見的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常見的放熱反應:
    ①所有的燃燒與緩慢氧化。
    ②酸堿中和反應。
    ③金屬與酸反應制取氫氣。
    ④大多數(shù)化合反應(特殊:C+CO2△2CO是吸熱反應)。
    常見的吸熱反應:
    ①以C、H2、CO為還原劑的氧化還原反應如:C(s)+H2O(g)+H2(g)。CO(g)
    ②銨鹽和堿的反應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
    ③大多數(shù)分解反應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