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選擇性必修二知識點

字號:

學好歷史的每一個知識點,對每個人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二歷史選擇性必修二知識點》,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二歷史選擇性必修二知識點 篇一
    了解古代中國在冶金術、制瓷業(yè)、絲織業(yè)等手工業(yè)部門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
    2.東漢杜詩發(fā)明水排,用水利鼓風冶鐵。
    3.魏晉南北朝發(fā)明灌鋼法
    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兩大系統(tǒng)。
    5.宋代江西的景德鎮(zhèn),到元代發(fā)展為全國制瓷中心,明清時是全國的瓷都。
    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礎上,燒制出彩瓷;清代還發(fā)明了琺瑯彩。
    7.明清時蘇州、杭州是的絲織業(yè)中心,使用花樓機機構復雜精密。
    2.高二歷史選擇性必修二知識點 篇二
    享譽世界的制瓷業(yè)
    1.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fā)明瓷器的國家。
    2.商代燒制出了原始瓷器
    3.東漢瓷器的生產(chǎn)技術達到成熟階段,早期生產(chǎn)的是青瓷,后來又燒制出白瓷
    4.唐朝形成南青北白兩大系統(tǒng)。
    5.宋代我國制瓷技藝大放異彩,涌現(xiàn)出一批名窯。
    6.元朝景德鎮(zhèn)窯成為全國的制瓷中心,燒制出白地藍花的青花瓷。
    7.明清時期中國瓷器的高速發(fā)展,景德鎮(zhèn)成為全國的“瓷都”。明中后期又燒制出彩瓷,以五彩瓷最為有名,到了清代,還發(fā)明了琺瑯瓷。
    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琺瑯瓷
    3.高二歷史選擇性必修二知識點 篇三
    古代商業(yè)的發(fā)展
    1、了解“市”的形成和發(fā)展
    (1)西漢:每個城市都設專供貿(mào)易的“市”與住宅區(qū)嚴格分開,長安城東西有市。設官員管理(市長或市令),按時開市閉市。
    (2)隋唐:長安城有市和坊,市與坊用圍墻隔開,白天定時開市閉市。
    (3)宋朝:市與坊的界限逐漸打破,店鋪隨處可設,且早晚都可經(jīng)營
    2、知道主要的商業(yè)城市和的商幫:
    (1)西漢:長安、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商業(yè)中心
    (2)隋唐黃河流域長安、洛陽;長江流域揚州、益州,成為繁華的商業(yè)城市;廣州重要的外貿(mào)港口,政府設市舶使。
    (3)宋代開封、臨安;益州發(fā)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4)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5)明清:出現(xiàn)商幫。如,徽商、晉商
    4.高二歷史選擇性必修二知識點 篇四
    唐詩宋詞
    1、唐詩的發(fā)展大致可分為四期,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其中尤以盛唐、中唐兩個時期的詩壇最為光輝奪目。
    ①盛唐詩壇上有以王維、孟浩然為首的山水田園詩派和以高適、岑參為首的邊塞詩派。
    ②盛唐氣象是富于浪漫氣息和理想色彩的精神面貌,在唐詩中盛唐氣象最杰出的代表首推詩仙李白。詩圣杜甫以清醒的洞察力和積極的入世精神,深刻而全面地反映了現(xiàn)實生活。
    ③中唐詩壇有兩個主要流派,一派以白居易為首,一派以韓愈為首。
    2、宋詞
    ①詞是一種音樂歌詞,主要功用是在宴樂場合供伶工歌女歌唱,它的題材主要是描寫婦女的容貌、心理、生活情景,尤以男女愛情為主。
    ②北宋詞壇幾乎是婉約詞的一統(tǒng)天下。
    ③宋代豪放詞的代表作家就是蘇軾和辛棄疾,但他們都善于寫婉約詞。
    ④宋詞婉約含蓄的美學特征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審美思想的典型體現(xiàn)。
    5.高二歷史選擇性必修二知識點 篇五
    《詩經(jīng)》與《楚辭》
    1、《詩經(jīng)》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編者可能是周王朝的樂官太師。
    ①《詩經(jīng)》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305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部分。
    ②《詩經(jīng)》的內容從各個角度反映了五六百年間的廣闊的社會生活。
    ③《詩經(jīng)》的藝術手法主要有“賦”、“比”、“興”三類。
    2、《楚辭》是我國古代另一部詩歌總集。
    ①“楚辭”本是戰(zhàn)國時期興起于楚國的一種詩歌樣式。
    ②《楚辭》的主要作者是屈原,其主要作品是《離騷》。
    3、《詩經(jīng)》與《楚辭》歷來合稱“風騷”,是中國古代詩歌的兩大源頭。
    6.高二歷史選擇性必修二知識點 篇六
    完善科舉制的措施
    1、唐太宗完善科舉制度的措施
    唐太宗提倡用人以德行、學識為本。為此唐太宗擴充學校,加強管理。管理中央學校的機構為國子監(jiān),其度下有六學: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
    2、武則天完善科舉制度的措施
    武則天特別重視科舉,曾一連幾天在洛成殿親自測試貢舉人,并曾命令把在吏部復試者的名字糊掉而進行暗考,開了答后世“殿試”和“糊名”的先河。武則天稱帝后,還破例開了武科內,即在科舉考試當年同時進行武舉考試,內容有騎射、步射、馬槍、負重等內容,考中的可以任用為武官。
    3、唐玄宗完善科舉制度的措施
    唐玄宗時進士科轉為兼考詩賦,而且詩賦成為最主要的考試內容。進士科也成容為唐朝最重要的考試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