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可以理解為考試時會涉及到的知識,也是大綱的分支。必修一有哪些知識點呢?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二必修一知識點(生物 化學 物理 地理)》,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二必修一知識點(生物 化學 物理 地理) 篇一
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
糖類分子都是由C、H、O三種元素組成。糖類是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
糖類可分為單糖、二糖和多糖等幾類。單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常見的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脫氧核糖,其中葡萄糖是細胞的重要能源物質,核糖和脫氧核糖一般不作為能源物質,它們是核酸的組成成分;二糖中蔗糖和麥芽糖是植物糖,乳糖、糖原是動物糖;多糖中糖原是動物糖,淀粉和纖維素是植物糖,糖原和淀粉是細胞中重要的儲能物質。
脂質主要是由CHO3種化學元素組成,有些還含有P(如磷脂)。脂質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生物體內的儲能物質。除此以外,脂肪還有保溫、緩沖、減壓的作用;磷脂是構成包括細胞膜在內的膜物質重要成分;固醇類物質主要包括膽固醇、性激素、維生素D等,這些物質對于生物體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起著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
多糖、蛋白質、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組成它們的基本單位分別是單糖(葡萄糖)﹑氨基酸和核苷酸,這些基本單位稱為單體,這些生物大分子就稱為單體的多聚體,每一個單體都以若干個相連的碳原子構成的碳鏈為基本骨架,由許多單體連接成多聚體。
2.高二必修一知識點(生物 化學 物理 地理) 篇二
一、被動運輸:物質進出細胞,順濃度梯度的擴散,稱為被動運輸。
(1)自由擴散:物質通過簡單的擴散作用進出細胞
(2)協(xié)助擴散:進出細胞的物質借助載體蛋白的擴散
二、主動運輸:從低濃度一側運輸?shù)礁邼舛纫粋?,需要載體蛋白的協(xié)助,同時還需要消耗細胞內化學反應所釋放的能量,這種方式叫做主動運輸。逆濃度梯度的運輸。保證了活細胞能夠按照生命活動的需要,主動選擇吸收所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排除代謝廢物和有害物質。
三、實驗
1、比較過氧化氫酶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過程見課本P79)
實驗結論:酶具有催化作用,并且催化效率要比無機催化劑Fe3+高得多
控制變量法:變量、自變量、因變量、無關變量的定義。
對照實驗:除一個因素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變的實驗。
原則:對照原則,單一變量的原則。
2、影響酶活性的條件(要求用控制變量法,自己設計實驗)
建議用淀粉酶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用過氧化氫酶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
3.高二必修一知識點(生物 化學 物理 地理) 篇三
乙醇CH3CH2OH
1、物理性質:無色有特殊香味的液體,密度比水小,與水以任意比互溶如何檢驗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加無水硫酸銅;如何得到無水乙醇:加生石灰,蒸餾
2、結構:CH3CH2OH(含有官能團:羥基)
3、化學性質
(1)乙醇與金屬鈉的反應: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取代反應)
(2)乙醇的氧化反應
①乙醇的燃燒:
CH3CH2OH+3O2=2CO2+3H2O
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應
2CH3CH2OH+O2=2CH3CHO+2H2O
③乙醇被強氧化劑氧化反應
5CH3CH2OH+4KMnO4+6H2SO4=2K2SO4+4MnSO4+5CH3COOH+11H2O
4.高二必修一知識點(生物 化學 物理 地理) 篇四
彈力
1.彈力
⑴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會對跟它接觸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做彈力。
⑵產生彈力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①兩物體直接接觸;
②兩物體的接觸處發(fā)生彈性形變。
2.彈力的方向:物體之間的正壓力一定垂直于它們的接觸面。繩對物體的拉力方向總是沿著繩而指向繩收縮的方向,在分析拉力方向時應先確定受力物體。
3.彈力的大小: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彈性形變越大,彈力越大.
彈簧彈力:F=Kx(x為伸長量或壓縮量,K為勁度系數(shù))
4.相互接觸的物體是否存在彈力的判斷方法:如果物體間存在微小形變,不易覺察,這時可用假設法進行判定.
5.高二必修一知識點(生物 化學 物理 地理) 篇五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說明:
(Ⅰ)說出太陽活動的主要類型。
(Ⅱ)說明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1、太陽活動的主要類型(出現(xiàn)在太陽大氣的層)、
(出現(xiàn)在太陽大氣的層)
(出現(xiàn)在太陽大氣的層)
太陽活動的周期為年.
2、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①對地球的影響:黑子與降水
②對地球的影響:耀斑爆發(fā)影響無線電短波通訊,甚至中斷
③對地球的影響:產生磁暴現(xiàn)象、出現(xiàn)極光現(xiàn)象
④產生自然災害:地球上的水旱災害
3、太陽的主要成分是和。太陽能量來源于太陽內部的。
4、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1)為地球提供光和熱,是地球上大部分能量的直接和間接來源,如煤、石油。
2)維持地表溫度,為地球上的水循環(huán)、大氣運動和生物活動提供了能量。
1.高二必修一知識點(生物 化學 物理 地理) 篇一
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
糖類分子都是由C、H、O三種元素組成。糖類是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
糖類可分為單糖、二糖和多糖等幾類。單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常見的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脫氧核糖,其中葡萄糖是細胞的重要能源物質,核糖和脫氧核糖一般不作為能源物質,它們是核酸的組成成分;二糖中蔗糖和麥芽糖是植物糖,乳糖、糖原是動物糖;多糖中糖原是動物糖,淀粉和纖維素是植物糖,糖原和淀粉是細胞中重要的儲能物質。
脂質主要是由CHO3種化學元素組成,有些還含有P(如磷脂)。脂質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生物體內的儲能物質。除此以外,脂肪還有保溫、緩沖、減壓的作用;磷脂是構成包括細胞膜在內的膜物質重要成分;固醇類物質主要包括膽固醇、性激素、維生素D等,這些物質對于生物體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起著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
多糖、蛋白質、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組成它們的基本單位分別是單糖(葡萄糖)﹑氨基酸和核苷酸,這些基本單位稱為單體,這些生物大分子就稱為單體的多聚體,每一個單體都以若干個相連的碳原子構成的碳鏈為基本骨架,由許多單體連接成多聚體。
2.高二必修一知識點(生物 化學 物理 地理) 篇二
一、被動運輸:物質進出細胞,順濃度梯度的擴散,稱為被動運輸。
(1)自由擴散:物質通過簡單的擴散作用進出細胞
(2)協(xié)助擴散:進出細胞的物質借助載體蛋白的擴散
二、主動運輸:從低濃度一側運輸?shù)礁邼舛纫粋?,需要載體蛋白的協(xié)助,同時還需要消耗細胞內化學反應所釋放的能量,這種方式叫做主動運輸。逆濃度梯度的運輸。保證了活細胞能夠按照生命活動的需要,主動選擇吸收所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排除代謝廢物和有害物質。
三、實驗
1、比較過氧化氫酶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過程見課本P79)
實驗結論:酶具有催化作用,并且催化效率要比無機催化劑Fe3+高得多
控制變量法:變量、自變量、因變量、無關變量的定義。
對照實驗:除一個因素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變的實驗。
原則:對照原則,單一變量的原則。
2、影響酶活性的條件(要求用控制變量法,自己設計實驗)
建議用淀粉酶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用過氧化氫酶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
3.高二必修一知識點(生物 化學 物理 地理) 篇三
乙醇CH3CH2OH
1、物理性質:無色有特殊香味的液體,密度比水小,與水以任意比互溶如何檢驗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加無水硫酸銅;如何得到無水乙醇:加生石灰,蒸餾
2、結構:CH3CH2OH(含有官能團:羥基)
3、化學性質
(1)乙醇與金屬鈉的反應: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取代反應)
(2)乙醇的氧化反應
①乙醇的燃燒:
CH3CH2OH+3O2=2CO2+3H2O
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應
2CH3CH2OH+O2=2CH3CHO+2H2O
③乙醇被強氧化劑氧化反應
5CH3CH2OH+4KMnO4+6H2SO4=2K2SO4+4MnSO4+5CH3COOH+11H2O
4.高二必修一知識點(生物 化學 物理 地理) 篇四
彈力
1.彈力
⑴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會對跟它接觸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做彈力。
⑵產生彈力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①兩物體直接接觸;
②兩物體的接觸處發(fā)生彈性形變。
2.彈力的方向:物體之間的正壓力一定垂直于它們的接觸面。繩對物體的拉力方向總是沿著繩而指向繩收縮的方向,在分析拉力方向時應先確定受力物體。
3.彈力的大小: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彈性形變越大,彈力越大.
彈簧彈力:F=Kx(x為伸長量或壓縮量,K為勁度系數(shù))
4.相互接觸的物體是否存在彈力的判斷方法:如果物體間存在微小形變,不易覺察,這時可用假設法進行判定.
5.高二必修一知識點(生物 化學 物理 地理) 篇五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說明:
(Ⅰ)說出太陽活動的主要類型。
(Ⅱ)說明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1、太陽活動的主要類型(出現(xiàn)在太陽大氣的層)、
(出現(xiàn)在太陽大氣的層)
(出現(xiàn)在太陽大氣的層)
太陽活動的周期為年.
2、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①對地球的影響:黑子與降水
②對地球的影響:耀斑爆發(fā)影響無線電短波通訊,甚至中斷
③對地球的影響:產生磁暴現(xiàn)象、出現(xiàn)極光現(xiàn)象
④產生自然災害:地球上的水旱災害
3、太陽的主要成分是和。太陽能量來源于太陽內部的。
4、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1)為地球提供光和熱,是地球上大部分能量的直接和間接來源,如煤、石油。
2)維持地表溫度,為地球上的水循環(huán)、大氣運動和生物活動提供了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