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之一。一年級小學生端午節(jié)日記是培養(yǎng)孩子們愛國情懷和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途徑。以下是整理的《一年級小學生端午節(jié)日記6篇》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一年級小學生端午節(jié)日記 篇一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和家人一起慶祝了這個節(jié)日。早上,我和媽媽一起包粽子,我們用竹葉包了糯米和肉,一看就很好吃。我還幫媽媽系了漂亮的粽葉花,感覺自己像個小藝術家。
下午,我和爸爸一起去看龍舟比賽。我們來到了河邊,看到了很多人都在等待比賽開始。我很興奮,因為我還沒看過龍舟比賽呢。比賽開始了,我看到了一艘艘彩色的龍舟在水中飛速前行,還聽到了人們的歡呼聲和鼓聲。我覺得這場比賽真的很精彩。
晚上,我們一家人一起吃了粽子。我覺得自己包的粽子比買的還好吃。我們還一起吃了甜粽子和糯米糕,真是太好吃了。
今天是一個快樂的日子,我和家人一起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端午節(jié)。我希望每年都能這樣歡度端午節(jié)。
2.一年級小學生端午節(jié)日記 篇二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們一家人五點就起床,按照習俗上山去趟露水。一路上我用雙手捧起晶瑩的露珠往眼睛上抹,一時間我覺得眼睛好像亮了好多。直到坐在教室讀書時還覺得眼睛特別亮,什么字都能看清楚。
放學后,我撒開腿就往家里跑。剛到門口就聞到粽子香,一進門就看見爸爸做了一桌子好菜專門等我回家吃。我洗過手來到飯桌前,先給爸爸媽媽一人解了一個粽子,撒上白糖,然后給我自己解了一個漂亮的三角粽子,撒上白糖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飯桌上,我們一家邊吃邊聊,屋子里充滿了端午節(jié)的快樂氣氛,彌漫著香噴噴的粽子味和濃濃的艾香。
吃完飯,媽媽給我耳朵上抹了雄黃酒,給我嘴上摸了唇膏,給我手腕上戴了紅線繩,把我打扮得和粽子一樣香,就讓我到學校去學習。
我愛吃粽子,愛過端午節(jié),愛享受節(jié)日的歡樂氣氛。
3.一年級小學生端午節(jié)日記 篇三
今天是端午節(jié),一大早,我就聽媽媽說喊:“吃粽子了!”我就垂涎欲滴,連忙跑進餐廳,拿起一個粽子就吃了起來,吃著吃著,我想起去年我包粽子時候的情景:我首先用葦葉做了一個封口漏斗,然后再向里面裝米,等裝到一半的時候,把餡裝進去,餡上面再裝上米,最后該封口了,這道程序最重要,如果它沒有弄好的話,那這前功盡棄。我小心翼翼的把上面封住口,可是封口漏斗卻開始決堤……最后我終于包好一個粽子,想想現(xiàn)在吃粽子,真是吃粽子容易包粽子難??!
此外,我還吃了獨蒜、茶葉蛋,戴上了香包,媽媽說這能消災免禍,降妖除魔。
粽子不僅是中國傳統(tǒng)美食,也受到外國人的喜愛,隨著中外人口的增加,粽子口味也很多有肉味、蜜棗味、黑芝麻味、草莓味、蛋黃味……符合廣大民眾的需要。
4.一年級小學生端午節(jié)日記 篇四
今天是端午節(jié),早上起來,我看見桌子上放著好多的粽子。
我連忙拿起一個,看了看,發(fā)現(xiàn)這些粽子是三角形的,跟平時吃的竹筒粽子不一樣。剝開竹葉,吃了一口,真香。我想:端午節(jié)為什么要吃粽子呢?我跑進房間問媽媽:“媽媽,過端午節(jié)為什么要吃粽子呢?”媽媽摸著我的頭說:“孩子,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個節(jié)日的由來與屈原有關。屈原是一位愛國詩人,他投江后,人們怕他被魚吃掉,就往江里丟粽子、飯團、雞蛋等食物。后來,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船、吃粽子等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BR> 今天,我知道了很多,真高興?!?BR> 5.一年級小學生端午節(jié)日記 篇五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又稱端陽節(jié),重五節(jié),流行于漢、壯、布依、侗、土家等民族地區(qū)。
這一天,主要活動就是賽龍舟、吃粽子。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的遺體。有學者認為端午節(jié)其實是龍節(jié),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shù)民族紀念龍神的日子。每逢這天,人們要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里灑上雄黃酒,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滋生。
關于端午節(jié)的兒歌,我想許多小朋友都會唱吧:“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倍宋绻?jié),許多地方的人要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腳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還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
端午節(jié)充滿傳奇,充滿樂趣,真希望今年的端午節(jié)快點到來。
6.一年級小學生端午節(jié)日記 篇六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粽葉飄香,插艾草,賽龍舟,還有香甜可口的粽子……
我最喜歡吃蜜棗粽子,一大早,我和奶奶、媽媽就圍著長桌包粽子。奶奶她包的最快,只見她先把兩片翠綠的粽葉飛快地團成圓錐形,接著放一勺糯米,再把甜甜的蜜棗放進去,然后把粽葉包起,最后用棉線纏幾圈綁緊,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和媽媽可真笨,包了幾個都是散開的,干脆在旁邊看奶奶包。一會兒,桌子上的小筐里就堆滿了粽子。我喊著要吃,奶奶就先煮一鍋,半小時后,香氣撲鼻而來,我饞的口水都要流下來了。我不停地催問奶奶:“可以吃嗎?”奶奶說:“別急,別急,糯米要煮軟,糯糯的才好吃"。
又過了好一會,香噴噴的粽子終于出鍋,我迫不及待地解開棉線,剝開粽葉,咬了一口,真甜真軟,還有粽葉的清香。吃了一個又一個……
一家人邊吃邊笑,快樂極了。
1.一年級小學生端午節(jié)日記 篇一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和家人一起慶祝了這個節(jié)日。早上,我和媽媽一起包粽子,我們用竹葉包了糯米和肉,一看就很好吃。我還幫媽媽系了漂亮的粽葉花,感覺自己像個小藝術家。
下午,我和爸爸一起去看龍舟比賽。我們來到了河邊,看到了很多人都在等待比賽開始。我很興奮,因為我還沒看過龍舟比賽呢。比賽開始了,我看到了一艘艘彩色的龍舟在水中飛速前行,還聽到了人們的歡呼聲和鼓聲。我覺得這場比賽真的很精彩。
晚上,我們一家人一起吃了粽子。我覺得自己包的粽子比買的還好吃。我們還一起吃了甜粽子和糯米糕,真是太好吃了。
今天是一個快樂的日子,我和家人一起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端午節(jié)。我希望每年都能這樣歡度端午節(jié)。
2.一年級小學生端午節(jié)日記 篇二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們一家人五點就起床,按照習俗上山去趟露水。一路上我用雙手捧起晶瑩的露珠往眼睛上抹,一時間我覺得眼睛好像亮了好多。直到坐在教室讀書時還覺得眼睛特別亮,什么字都能看清楚。
放學后,我撒開腿就往家里跑。剛到門口就聞到粽子香,一進門就看見爸爸做了一桌子好菜專門等我回家吃。我洗過手來到飯桌前,先給爸爸媽媽一人解了一個粽子,撒上白糖,然后給我自己解了一個漂亮的三角粽子,撒上白糖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飯桌上,我們一家邊吃邊聊,屋子里充滿了端午節(jié)的快樂氣氛,彌漫著香噴噴的粽子味和濃濃的艾香。
吃完飯,媽媽給我耳朵上抹了雄黃酒,給我嘴上摸了唇膏,給我手腕上戴了紅線繩,把我打扮得和粽子一樣香,就讓我到學校去學習。
我愛吃粽子,愛過端午節(jié),愛享受節(jié)日的歡樂氣氛。
3.一年級小學生端午節(jié)日記 篇三
今天是端午節(jié),一大早,我就聽媽媽說喊:“吃粽子了!”我就垂涎欲滴,連忙跑進餐廳,拿起一個粽子就吃了起來,吃著吃著,我想起去年我包粽子時候的情景:我首先用葦葉做了一個封口漏斗,然后再向里面裝米,等裝到一半的時候,把餡裝進去,餡上面再裝上米,最后該封口了,這道程序最重要,如果它沒有弄好的話,那這前功盡棄。我小心翼翼的把上面封住口,可是封口漏斗卻開始決堤……最后我終于包好一個粽子,想想現(xiàn)在吃粽子,真是吃粽子容易包粽子難??!
此外,我還吃了獨蒜、茶葉蛋,戴上了香包,媽媽說這能消災免禍,降妖除魔。
粽子不僅是中國傳統(tǒng)美食,也受到外國人的喜愛,隨著中外人口的增加,粽子口味也很多有肉味、蜜棗味、黑芝麻味、草莓味、蛋黃味……符合廣大民眾的需要。
4.一年級小學生端午節(jié)日記 篇四
今天是端午節(jié),早上起來,我看見桌子上放著好多的粽子。
我連忙拿起一個,看了看,發(fā)現(xiàn)這些粽子是三角形的,跟平時吃的竹筒粽子不一樣。剝開竹葉,吃了一口,真香。我想:端午節(jié)為什么要吃粽子呢?我跑進房間問媽媽:“媽媽,過端午節(jié)為什么要吃粽子呢?”媽媽摸著我的頭說:“孩子,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個節(jié)日的由來與屈原有關。屈原是一位愛國詩人,他投江后,人們怕他被魚吃掉,就往江里丟粽子、飯團、雞蛋等食物。后來,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船、吃粽子等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BR> 今天,我知道了很多,真高興?!?BR> 5.一年級小學生端午節(jié)日記 篇五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又稱端陽節(jié),重五節(jié),流行于漢、壯、布依、侗、土家等民族地區(qū)。
這一天,主要活動就是賽龍舟、吃粽子。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的遺體。有學者認為端午節(jié)其實是龍節(jié),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shù)民族紀念龍神的日子。每逢這天,人們要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里灑上雄黃酒,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滋生。
關于端午節(jié)的兒歌,我想許多小朋友都會唱吧:“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倍宋绻?jié),許多地方的人要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腳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還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
端午節(jié)充滿傳奇,充滿樂趣,真希望今年的端午節(jié)快點到來。
6.一年級小學生端午節(jié)日記 篇六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粽葉飄香,插艾草,賽龍舟,還有香甜可口的粽子……
我最喜歡吃蜜棗粽子,一大早,我和奶奶、媽媽就圍著長桌包粽子。奶奶她包的最快,只見她先把兩片翠綠的粽葉飛快地團成圓錐形,接著放一勺糯米,再把甜甜的蜜棗放進去,然后把粽葉包起,最后用棉線纏幾圈綁緊,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和媽媽可真笨,包了幾個都是散開的,干脆在旁邊看奶奶包。一會兒,桌子上的小筐里就堆滿了粽子。我喊著要吃,奶奶就先煮一鍋,半小時后,香氣撲鼻而來,我饞的口水都要流下來了。我不停地催問奶奶:“可以吃嗎?”奶奶說:“別急,別急,糯米要煮軟,糯糯的才好吃"。
又過了好一會,香噴噴的粽子終于出鍋,我迫不及待地解開棉線,剝開粽葉,咬了一口,真甜真軟,還有粽葉的清香。吃了一個又一個……
一家人邊吃邊笑,快樂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