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yīng)該給自己定一個(gè)合理的學(xué)習(xí)計(jì)劃,確定暫時(shí)的目標(biāo)和長久的規(guī)劃。有這些作為我們行動的指南,我們會朝這個(gè)方向去努力,成功的彼岸就離我們更近了。為各位同學(xué)整理了《高二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diǎn)》,希望對你的學(xué)習(xí)有所幫助!
1.高二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diǎn) 篇一
古今異義
1、其實(shí):
①古義:他實(shí)際上。
②今義:副詞,表示所說的是實(shí)際情況。
2、祖父:
①古義:祖輩父輩。
②今義:爺爺。
3、至于:
①古義:以致,以至于。
②今義:表示另提一事。
4、智力:
①古義:智謀,力量。
②今義:指人理解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5、可以:
①古義:可以憑借。
②今義:表示可能、能夠或許可。
6、故事:
①古義:舊事,前例。
②今義:用來講述的真實(shí)或虛構(gòu)的事。
2.高二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diǎn) 篇二
①名詞的活用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詞作動詞,游水)
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日,名作狀,每天)
上食埃土,下飲黃泉(上、下,名詞作狀語,向上、向下)
②動詞的活用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流,動詞作名詞,河流)
③形容詞的活用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善,形作名,善行)
不如登高之博見也(高,形容詞作名詞,高處)
故木受繩則直(直,形容詞作動詞,變直)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利,使動,使……走得快)
④數(shù)詞的活用
用心一也(一,數(shù)詞作形容詞,專一)
3.高二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diǎn) 篇三
1、相
及時(shí)相譴歸(代“我”;副詞,表示一方對另一方有動作)
會不相從許(代“你”;副詞,表示一方對另一方有動作)
好自相扶將(代“她”;副詞,表示一方對另一方有動作)
登既相許和(代“它”;副詞,表示一方對另一方有動作)
誓不相擱卿(代“你”,與“卿”復(fù)指;襯詞,無意)
兒已薄緣相(xiàng相貌,名詞)
相間常日稀(相互、彼此;副詞)
六合正相應(yīng)(相互、彼此;副詞)
葉葉相交通(相互、彼此;副詞)
枝枝相覆蓋(相互、彼此;副詞)
黃泉下相見(相互、彼此;副詞)
2、且
吾今且報(bào)府(將要;副詞)
且暫還家去(暫且;副詞)
四體康且直(又;副詞)
3、自
自可斷來信(既;副詞)
本自無教訓(xùn)(是;副詞)
好自相扶將(親自;副詞)
物物給自異(無意;助詞)
不圖子自歸(自己;介詞)
自君別我后(自從;介詞)
我自不驅(qū)卿(本來;副詞)
4、何
何乃太區(qū)區(qū)(怎么;疑問代詞)
隱隱何甸顛(何等;副詞)
何意致不厚(哪里;疑問代詞)
言何復(fù)來還(什么;疑問代詞)
4.高二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diǎn) 篇四
1、慮雍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2、總此十思,宏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3、老當(dāng)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jiān),不墜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閣序》)
4、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王勃《滕王閣序》)
5、東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閣序》)
6、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蘇軾《石鐘山記》)
7、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小鳥時(shí)來啄食,人至不去。(歸有光《項(xiàng)脊軒志》)
8、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fēng)移影動,珊珊可愛。(歸有光《項(xiàng)脊軒志》)
9、及既上,蒼山負(fù)雪,明燭天南。(姚鼐《登泰山記》)
10、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11、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
12、寧溘死以XX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屈原《離騷》)
1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原《離騷》)
14、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屈原《離騷》)
15、百川東到海,何時(shí)復(fù)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16、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孔雀東南飛》)
17、君當(dāng)作磐石,妾當(dāng)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zhuǎn)移。(《孔雀東南飛》)
18、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葦一時(shí)紉,便作旦夕間。(《孔雀東南飛》)
19、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孔雀東南飛》)
20、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東南飛》)
5.高二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diǎn) 篇五
文言虛詞
之:
(1)助詞,的。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詞,的)
(2)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dú)立性。鵬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積也不厚
(3)代詞,它。而莫之夭閼者
(4)代詞,他。且舉世譽(yù)之而不加勸(指宋榮子)眾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代詞,這些。之二蟲又何知
(6)動詞,到,往。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而:
(1)連詞,表修飾。怒而飛/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決起而飛
(2)連詞,表轉(zhuǎn)折。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yù)之而不加勸/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
(3)連詞,表并列。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
(4)連詞,表承接。而控于地而已矣
則:
(1)連詞,就。海運(yùn)則將徙于南冥
(2)連詞,或者。時(shí)則不至
(3)連詞,那么。則其負(fù)大舟也無力
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詞,這樣)
(2)雖然,猶有未樹也(代詞,這樣)
(3)未數(shù)數(shù)然也(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以:
(1)介詞,把。以五百歲為春
(2)介詞,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介詞,憑。奚以知其然也
且:
(1)連詞,而且。且舉世譽(yù)之而不加勸
(2)副詞,還。彼且惡乎待哉
(3)副詞,將要。且適南冥也
于:
(1)介詞,對于。彼其于世/彼其于世
(2)介詞,在。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其:
(1)用在選擇問句中,或許……或說得過去,是……還是……其正色邪?其遠(yuǎn)而無所至極邪
(2)代詞,它的。其名為鵬
(3)代詞,它。其負(fù)大舟也無力(指水)
6.高二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diǎn) 篇六
一詞多義:
1、望:
七月既望(名詞,陰歷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動詞眺望,向遠(yuǎn)處看)
2、歌:
扣舷而歌(唱)
歌曰(歌詞)
倚歌而和之(歌聲)
3、如:
縱一葦之所如(往)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像)
飄飄乎如遺世獨(dú)立(像)
4、然:
其聲嗚嗚然(……的樣子,像聲詞詞尾)
何為其然也(這樣)
5、長:
抱明月而長終(永遠(yuǎn))
而卒莫消長也(增長)
6、于:
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月出于東山之上(從)
徘徊于斗牛之間(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托遺響于悲風(fēng)(給)
7、之:
凌萬頃之茫然(助詞,定語后置的標(biāo)志詞)
扣舷而歌之(音節(jié)助詞)
倚歌而和之(代詞,代“歌”)
哀吾生之須臾(助詞,取獨(dú))
1.高二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diǎn) 篇一
古今異義
1、其實(shí):
①古義:他實(shí)際上。
②今義:副詞,表示所說的是實(shí)際情況。
2、祖父:
①古義:祖輩父輩。
②今義:爺爺。
3、至于:
①古義:以致,以至于。
②今義:表示另提一事。
4、智力:
①古義:智謀,力量。
②今義:指人理解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5、可以:
①古義:可以憑借。
②今義:表示可能、能夠或許可。
6、故事:
①古義:舊事,前例。
②今義:用來講述的真實(shí)或虛構(gòu)的事。
2.高二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diǎn) 篇二
①名詞的活用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詞作動詞,游水)
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日,名作狀,每天)
上食埃土,下飲黃泉(上、下,名詞作狀語,向上、向下)
②動詞的活用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流,動詞作名詞,河流)
③形容詞的活用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善,形作名,善行)
不如登高之博見也(高,形容詞作名詞,高處)
故木受繩則直(直,形容詞作動詞,變直)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利,使動,使……走得快)
④數(shù)詞的活用
用心一也(一,數(shù)詞作形容詞,專一)
3.高二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diǎn) 篇三
1、相
及時(shí)相譴歸(代“我”;副詞,表示一方對另一方有動作)
會不相從許(代“你”;副詞,表示一方對另一方有動作)
好自相扶將(代“她”;副詞,表示一方對另一方有動作)
登既相許和(代“它”;副詞,表示一方對另一方有動作)
誓不相擱卿(代“你”,與“卿”復(fù)指;襯詞,無意)
兒已薄緣相(xiàng相貌,名詞)
相間常日稀(相互、彼此;副詞)
六合正相應(yīng)(相互、彼此;副詞)
葉葉相交通(相互、彼此;副詞)
枝枝相覆蓋(相互、彼此;副詞)
黃泉下相見(相互、彼此;副詞)
2、且
吾今且報(bào)府(將要;副詞)
且暫還家去(暫且;副詞)
四體康且直(又;副詞)
3、自
自可斷來信(既;副詞)
本自無教訓(xùn)(是;副詞)
好自相扶將(親自;副詞)
物物給自異(無意;助詞)
不圖子自歸(自己;介詞)
自君別我后(自從;介詞)
我自不驅(qū)卿(本來;副詞)
4、何
何乃太區(qū)區(qū)(怎么;疑問代詞)
隱隱何甸顛(何等;副詞)
何意致不厚(哪里;疑問代詞)
言何復(fù)來還(什么;疑問代詞)
4.高二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diǎn) 篇四
1、慮雍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2、總此十思,宏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3、老當(dāng)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jiān),不墜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閣序》)
4、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王勃《滕王閣序》)
5、東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閣序》)
6、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蘇軾《石鐘山記》)
7、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小鳥時(shí)來啄食,人至不去。(歸有光《項(xiàng)脊軒志》)
8、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fēng)移影動,珊珊可愛。(歸有光《項(xiàng)脊軒志》)
9、及既上,蒼山負(fù)雪,明燭天南。(姚鼐《登泰山記》)
10、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11、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
12、寧溘死以XX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屈原《離騷》)
1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原《離騷》)
14、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屈原《離騷》)
15、百川東到海,何時(shí)復(fù)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16、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孔雀東南飛》)
17、君當(dāng)作磐石,妾當(dāng)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zhuǎn)移。(《孔雀東南飛》)
18、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葦一時(shí)紉,便作旦夕間。(《孔雀東南飛》)
19、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孔雀東南飛》)
20、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東南飛》)
5.高二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diǎn) 篇五
文言虛詞
之:
(1)助詞,的。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詞,的)
(2)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dú)立性。鵬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積也不厚
(3)代詞,它。而莫之夭閼者
(4)代詞,他。且舉世譽(yù)之而不加勸(指宋榮子)眾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代詞,這些。之二蟲又何知
(6)動詞,到,往。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而:
(1)連詞,表修飾。怒而飛/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決起而飛
(2)連詞,表轉(zhuǎn)折。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yù)之而不加勸/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
(3)連詞,表并列。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
(4)連詞,表承接。而控于地而已矣
則:
(1)連詞,就。海運(yùn)則將徙于南冥
(2)連詞,或者。時(shí)則不至
(3)連詞,那么。則其負(fù)大舟也無力
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詞,這樣)
(2)雖然,猶有未樹也(代詞,這樣)
(3)未數(shù)數(shù)然也(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以:
(1)介詞,把。以五百歲為春
(2)介詞,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介詞,憑。奚以知其然也
且:
(1)連詞,而且。且舉世譽(yù)之而不加勸
(2)副詞,還。彼且惡乎待哉
(3)副詞,將要。且適南冥也
于:
(1)介詞,對于。彼其于世/彼其于世
(2)介詞,在。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其:
(1)用在選擇問句中,或許……或說得過去,是……還是……其正色邪?其遠(yuǎn)而無所至極邪
(2)代詞,它的。其名為鵬
(3)代詞,它。其負(fù)大舟也無力(指水)
6.高二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diǎn) 篇六
一詞多義:
1、望:
七月既望(名詞,陰歷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動詞眺望,向遠(yuǎn)處看)
2、歌:
扣舷而歌(唱)
歌曰(歌詞)
倚歌而和之(歌聲)
3、如:
縱一葦之所如(往)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像)
飄飄乎如遺世獨(dú)立(像)
4、然:
其聲嗚嗚然(……的樣子,像聲詞詞尾)
何為其然也(這樣)
5、長:
抱明月而長終(永遠(yuǎn))
而卒莫消長也(增長)
6、于:
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月出于東山之上(從)
徘徊于斗牛之間(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托遺響于悲風(fēng)(給)
7、之:
凌萬頃之茫然(助詞,定語后置的標(biāo)志詞)
扣舷而歌之(音節(jié)助詞)
倚歌而和之(代詞,代“歌”)
哀吾生之須臾(助詞,取獨(dú))

